地方环境法治

2024-09-21

地方环境法治(精选10篇)

地方环境法治 篇1

一、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地方环境法治的一般分析

环境法治的地方性是环境问题区域性的内在要求。一方面, 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有些问题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具有全球性, 因此环境立法具有世界共同性, 或称国际化特征。另一方面, 在人类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一个地区内不同的国家、一个国家内不同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又存在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 环境法治必然具有地方性特点。这种地方性并不是对共同性的否认, 而是普遍性基础上的特殊性。

工业经济必定存在于一定的空间, 以一定的经济和自然环境为空间载体, 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地方特色, 既要考虑区域所处的自然状况, 又要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 自然环境差异,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具体途径肯定不一致。与此相对应, 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具有地域特点。国家立法只能解决一些最为基本和最为普遍的问题, 期望国家立法特别详尽和具体是不现实的。通过地方立法, 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主动性、特色性的优势可以把国家法律具体化和地方化, 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有问题, 并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

在我国, 各项工作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分类进行, 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如此。例如, 从环境立法方面来看, 首先, 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其次, 国家赋予地方环境立法权和执法权。这一点从《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中均可找到依据。从《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来看, 环境保护并非中央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专属管辖领域。换言之, 环境保护也是地方享有立法权的领域。从《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决定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人民政府的两项重要职权则是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城乡建设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尽管由于当时 (1979年) 环境保护工作刚起步, “地方组织法”中并未明确将环境保护列出作为地方人大或政府的一项职能, 但从其立法精神上来看, 环境保护显然是同城乡建设、计划生育等一样, 属于地方职能之应有范畴。亦即, 从我国关于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划分来看, 环境保护立法也是地方的一项主要职能。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表明, 保护地方环境是地方人民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相应地, 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法律监督等方面, 也存在地方性, 兹不赘述。

二、贵阳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地方环境法治

长期以来, 贵阳市深入践行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生态文明理念, 进入“十二五”, 贵州省提出了“工业强省”的发展目标, 贵阳市亦是这一目标的领跑者。贵阳市作为工业经济欠发达的城市, 拥有相对较好的生态条件, 但是一方面不能端着“金饭碗挨饿”, 另一方面也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所以当前贵阳市的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环境法治, 有效整合两种发展思维。

落后地区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生态环境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终极物质基础, 落后地区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 大力实施清洁生产, 完善制度安排, 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 走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整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工业经济在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贵阳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废水及工业垃圾等污染物日益增加,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它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已成为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 地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同时也是环境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地方环境立法不是对上位法的简单执行, 而是积极地发挥地方的能动性, 针对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举措保障工业经济的发展朝着合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前进。地方的环境立法, 相对于中央立法, 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比较优势:①更能发现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客观状况, 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并预测其发展趋势;②更能使环境法治、经济政策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之下, 使得诸多举措形成合力, 避免“一脚踩油门, 一脚踩刹车”的情况, 提供有效的法治秩序;③通过地方立法, 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主动性、特色性的优势可以把国家法律具体化和地方化, 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有问题;④地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承担者和实践者, 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经验的直接获得者, 可以在环境法治手段上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推出卓有成效的制度创新, 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

三、贵阳市地方环境法治对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回应

第一, 立法方面。

为了回应工业经济发展对环境法治越来越严厉的挑战, 贵阳市在地方环境立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早在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之前, 贵阳在竭力打造“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背景下, 于2004年制定了《贵阳市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该条例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 后来的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可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条例的影响。在贵州省“工业强省”的“十二五”目标之下, 贵州省大力推进上百个生态工业园建设, [1]生态工业园的地方性立法亦是走在全国前列。我国生态工业园的管理模式是中央政策指导和地方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园的立法尚未到位, 但是贵阳市已经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制定了《贵阳市工业园区管理条例》, 对园区建设、任务、目标、原则、管理机构做出了导向性规定, 并配合了若干行政管理专项立法。

第二, 司法方面。

2007年11月20日,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暨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在清镇市红枫湖畔挂牌成立, 直到2010年7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 才首次明文肯定环境法庭的建立。作为全国首个成立的环保法庭, 至2010年11月, 清镇环保法庭共受理了各类涉及环境保护的刑事、民事案件300多件, 其中全国四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在清镇环保法庭就审理了三起,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清镇市法院环保法庭率先在全国建立并审理了大量的环境案件, 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制度创新、理论探索方面走在国内前沿。最高法院领导多次莅临清镇环保法庭调研考察, 充分肯定环保法庭在司法实践中的诸如:案件执行回访制度、设立环保专家咨询委员会、环保法律意见书、开展环保案件巡回审理制度等十大创新机制。国内其他地区通过对环保法庭的调研考察, 总结出一系列的环保法庭司法实践普遍性、规律性认识, 在全国范围推广实践。

第三, 执法方面。

在地方环境立法进行不断探索的同时, 贵阳市也在进行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执法改革。以水资源保护为例, 为了解决百花湖、红枫湖、阿哈水库水资源保护问题, 贵阳市制定了《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行政处罚委托暂行规定》, 成立了两湖一库管理局, 将两湖流域内有关水资源保护有关的行政处罚委托给两湖一库管理局执行, 避免了多头监管、利益分割的局面, 对于保护贵阳市的饮用水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贵阳市地方环境法治的不足和改进对策

第一, 在地方环境立法方面, 贵阳市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在环境立法理念方面, “宜粗不宜细”的思想影响了环境立法的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在环境法律体系方面, 地方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缺位, 同时也缺少必要的专门环境立法;在环境法律内容方面, 立法内容缺乏地方特色, 立法内容未彰显“责当其过”的理念;在环境立法程序方面, 部门立法模式和地方利益保护倾向影响立法内容的公正性, 立法过程未能充分吸收公众意见, 未能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主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贵阳市应当着重从如下方面做出努力:确立和贯彻适当的立法理念, 在环境立法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坚持立法的地方特色, 制定符合自身环境保护需求、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立法;健全环境法规体系, 尽快制定地方综合性环境保护法规, 填补电磁辐射污染、生物安全、生活环境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专门环境立法空白;完善环境法律制度, 在不违背现有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对“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改进环境立法程序, 发挥地方环境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立法过程的公众参与。

第二, 在环境司法方面, 对于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的环境问题诱发环境纠纷, 倾向于回避环境诉讼, 惯于通过行政处理途径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此外, 贵阳市虽然建立环境法庭, 但是其职能定位局限于水资源保护, 其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两湖一库流域的管辖问题, 向其他方面拓展的范围十分有限。此外, 由于《民事诉讼法》的限制, 环境公益诉讼的大门尚未打开, 和其他地方的环境法庭一样遭遇到环境公益诉讼“无米下锅”的尴尬, [2]其审理的大部分案件是“盗伐林木”一类的刑事案件, 即便是水资源污染案件也占少数, 不过是仅仅分流了刑庭的部分审判任务, 在此条件下, 亦未通过措施推进代表诉讼制度的适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贵阳市应当更进一步地进行司法制度的探索, 将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声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纳入到环境法庭进行集中专门审理。并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缺位的情况下, 探索代表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第三, 贵阳市环境执法工作存在多方面问题, 并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在执法人员方面, 有些执法人员环境法律素质偏低, 环境法制观念淡薄, 轻视环境执法程序, 甚至存在不严格执法、滥用执法权的现象;在执法体制方面, 存在环境管理职能设置不清或者不合理, 政府权力干涉环境行政执法等问题;在执法能力方面, 由于人员少, 技术和设备落后, 大量小型、分散的污染源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受到制裁, 同时由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处罚没有强制执行权, 致使不少行政处罚决定无法得到执行, 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执法依据方面, 立法原则不适当、法律体系不完备、法律内容有待健全和完善、立法程序存在缺陷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贵阳市应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 树立正确的环境执法观念, 重视环境执法业务培训, 加强环境执法岗位考核;健全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重视权力机关对环境执法的监督, 鼓励公众监督环境执法;改进环境执法依据, 在不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 对现行立法中与环境执法相关的内容做出变通性、创造性的、有利于解决现存问题的规定, 如赋予执法人员必要的执法手段, 对违法行为给予有力的制裁等。

参考文献

[1]刘文国.贵州“十二五”期间将建百个具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N].http://www.gov.cn/jrzg/2010-09/14/content_1702118.htm, 2011-11-09.

[2]袁定波.污染频发环保法庭“无米下锅”:司法软肋亟待破除[N].法治日报, 2011-06-18.

地方环境法治 篇2

【关键词】依法治国;地方法治政府;程序;责任;制约

前言

在我国,一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革命正全面地进行着。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条件和现实状况的某种限制,社会理念中官本位、权力本位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因此,我们的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如果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在这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中,当前必须寻找出一个关键的突破口。

1.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分析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所暴露出的问题足以提醒人们要关注对它的制约。这些问题表现在:地方政府领导人,尤其是“第一把手”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乱决策浪费国家资源的现象日益突出,地方政府个别领导人与黑社会相互勾结也时有报道,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整个政府体系垮掉的现象。其次,有利于正确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政治体制长期得以有效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中央权威制约地方,当前,中央的清政廉明是不争的客观事实。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阶段,如何既充分利用传统政治资源又发挥中央权威,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不管权力的重心向哪一方面偏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政府法治化这个问题,难免重蹈复辙,也无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三,地方政府处于法治的最前沿,最面广量大,最直接面对社会,最敏感地影响到中央的权威。地方政府形象不佳,在民众心目中丧失的是整个政府的权威。其四,中央的法治方略需要地方政府的执行,中央的法治决策需要地方政府的贯彻。因此,地方政府的法治化程度,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实现程度。问题是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的法治化建设。

2.地方法治政府的基本构成要件

2.1形式要件———地方法治政府行为程序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序生产要求有序市场,而有序市场必然要求有序行政。而地方政府活动程序化是政府民主化、法治化的基本体现。地方政府的法治化建设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据规定政府职权和职责的实体法,一方面是依据规定政府如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程序法。此外,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也多半与程序上的混乱不无关系。正如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那样,没有实体和程序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人类的活动将无法展开。美国当代法理学界声名显赫的程序法学派明确断言“法律即程序”,法律就是制度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原则。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程序是法律的核心,没有程序,法律就形同虚设。程序具有预定性,它的基本功能在于限制和取消当事人为实现目的而选择手段的自由,将实现目的的手段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可以限制程序义务人的主观随意性,当程序所预先确定的要件成立时,程序义务人必须按照程序的规定做出既定的行为,而無法利用手段选择的自由随意加速或者阻挠程序目标的实现。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政治主体,在与其他地方政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中,首先应遵循由法律预先确定的程序,因为在缺乏有序政治的宏观环境中,行政机关难免发生本身的角色错位,以及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配置失当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整个政治体制运作之中,地方政府行政有序问题的解决,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

2.2实质要件———地方法治政府应该是责任政府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责任规则或者越出责任规则之外,也就意味着政府效能在人们心中的递减,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丧失民众对权力的信任,民众对权力的这种消极态度,必然使权力的成本加大,从而形成权力任性与民众不信任权力间的恶性循环,甚至构成人心对权力的抗拒。在这里,责任体现了权力代价的预防功能,就是说,正是权力与责任的这种不可分离性,经常性地督促政府依赖自律,关注其权力的运行所包含的代价,通过权力者的自律达到权力制约的目的,从而使权力按法定的轨迹运行。显然,没有责任机制的政府不能成为法治政府。一旦政府的权力超越了责任边界,责任就变成一种违法责任和消极责任,就会构成对政府权力越界的一种惩罚,这种责任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政府行为的校正和心理的警戒。在这里,责任体现了权力代价的强制功能。也就是说,责任是政府运行的动力,也是政府运行的压力。当政府视责任为行使权力的必须时,那么,政府就会将责任置于自身的自觉行为之中,从而实现责任对政府的动力功能;但当政府官员纯粹将责任视为自身权力的额外负担时,则责任在政府官员那儿也就成了纯粹的压力,责任的恪守就会变得迫不得已,而不是理所当然,这样政府违法也就指日可待。政府的行为一旦违法,必须有相应的校正机制,否则,政府违法时对社会造成的秩序损害就难以恢复,权力自身的功能也将在失序中消失。责任能够恰当而有效地促使政府权力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责任与权力的相关共存,不仅是本质属性,而且还可以降低监督权力的成本。因为凡是合法的权力行为,无须追加其他任何责任;凡是违法的权力行为,不管其实施主体是谁,都不能豁免,更不能放纵。当然,对于违法的权力行为,应按权力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序、情节、主观过错等指数,公正地裁量责任点。过重,会伤害政府行使权力的积极性,从而间接地导致政府权力的萎缩;过轻,则会使政府的某些官员心存侥幸,使责任不足以罚过,这样会使权力的行使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最终影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我国当前在地方政府权力规则上的缺陷,严重地抑制了人们对权力的自觉遵从。

2.3精神要件———地方法治政府首先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既然自觉发动了这场体制改革的伟大革命,就应该更进一步自觉地与官本位观念作彻底决裂,承认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确保各项相对人权利的伸张与实现。并在地方政府的行为中加重与强化“管官”的成分与导向,在理念上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化,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成具体的政府行为。正义、公平、公正既是一个道德准则,又是一种法律价值,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观念柱石。法治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理念。当前我国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首先应在地方政府系统中更新法律观念。其一,确立社会自治观念,即组成社会的个体的自治,突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独立的法律人格,以及个体的合法权益,并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强化对社会主体独立的法律人格的尊重,强化对社会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其二,确立国家为社会服务,而不是社会为国家服务的观念。其三,确立法律相对自主的观念。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法律来自于社会,法律具有自主性,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具有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有人类对法律的理性指导,才谈得上理性的法律对国家权力的控制,才谈得上实现法治。

3.结束语

总之,为人民服务是法治政府权力运行的起点,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原动力,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导向问题;责任机制是法治政府的本质属性,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保证,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问题;而行政程序化则是我国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是法治政府不断完善的主要渠道,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机制问题。笔者认为,上述三方面的要件是实现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完全应该具备的可行性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先予主编.冲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0〕

[2]江伟钰、陈方林.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对策探讨[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3]赵秉志、胡锦光主编.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地方环境法治 篇3

一、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的现实意义

(一) 是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当其冲的是培育公民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对法律的信仰。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内核, 是法治得以实现的社会思想基础。然而, 当前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还十分淡漠, 信权不信法, 遇到事情不是按规定的程序办, 而首先想到的是走关系;发生纠纷, 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而选择非法律途径表达诉求, 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普通民众相比, 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受几千年封建传统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非常淡薄, 很多决策的出台缺乏法律依据, 具体的行政执法也不遵守法定的程序, 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恣意行政屡屡发生, 严重阻碍了地方社会法治建设, 影响了地方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法制教育和法治启蒙, 构建地方高校法律教育资源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互惠机制,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法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法律人才的全面参与。正因为如此, 有学者指出, 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1]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法治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培养适应地方的合格法律人才, 并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 是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的良性对接, 有利于更多的法律人才参与到地方社会法治建设当中, 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法治化水平。

(二) 是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言,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 归根结底在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对地方的关注不够, 对实践的关注不够,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法学教育不能仅仅是象牙塔里的说教和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推演, 而应当立足社会, 立足地方,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强调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对接, 不仅有助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明确发展定位, 拓展办学空间, 增强办学能力和办学特色, 还能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也能够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既催生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又为法律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一个法治文明相对发达的地方, 才有良好的法律氛围, 法律人才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而找到合适的平台服务地方法治建设。[2]从这个意义上看,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对接能够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二、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良性对接的实现路径

(一) 调整地方高校法学科研定位, 着力研究地方法律问题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往往是什么选题热门就一窝蜂的涌上去, 而完全不考虑自己学校的类型、层次和背景, 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学术资源有限, 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 地方高校法学研究没有必要过多的涉足宏观的、高端的法学理论领域, 而应该立足地方, 脚踏实地, 依托地方法治资源, 以一个法律人的眼光来审视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 并在实证调研、学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和方案。比如, 可以就地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拆迁补偿、拖欠工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和法学研究, 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在此过程中,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也能够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 充分运用地方法治资源, 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 我国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 教育理念落后, 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单一, 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正是有鉴于此,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 (1) 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立足地方, 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法律人才,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环节, 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 要改变全国一盘棋的大一统局面, 除主干核心课程之外, 要根据当地法律工作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的开设有关课程, 在培养方式上, 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生知识, 锻炼能力。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但是目前地方高校法学院系的老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上高校教师岗位, 实务经验匮乏, 个别从事兼职律师的老师也没有将实务工作与教学联系起来。另外, 法学院系的法律实践的平台也相当有限, 很难全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法律职业教育。

笔者认为,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应该实行高校和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 打破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藩篱, 畅通理论与实务的交流渠道, 有效缓解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具体来说, 一方面, 高校可以考虑聘请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定期为学生授课或讲座, 以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在此过程中, 党政领导、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委派法学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挂职锻炼, 进律师事务所担任兼职律师, 提高教师的法律实务能力, 并能在此过程中发现地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研究。其次, 高校法学院系要加强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合作, 由地方政府协助高校做好学生的法律实践、实习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实训活动。

(三) 不断加大高校法律服务力度, 丰富法律服务形式, 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是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法律服务进行法律实践, 也能有效提升法学院系师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提高法学院系在当地的影响力, 实现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为地方国家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有着丰富优质的法学资源, 地方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听取法学专家的意见, 或者是直接委托法学专家起草相关文件, 能够确保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 召集各领域的专家 (包括法学专家) 进行讨论、咨询、论证, 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保证决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2.为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法律培训, 增强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当前我国很多公务人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还有着很强的“官本位”思想, 法治意识淡漠、法律知识积累不够, 很容易出现违法行为。在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约束其公权力之外, 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 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3.为地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法律援助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维护公平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 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经费远远不够, 人员严重短缺, 覆盖面太过狭窄, 法律援助质量不高, 制约了法律援助制度功能的发挥。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有着丰富的优质法学资源, 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师生参与法律援助有着先天的优势, 加强司法行政部门与地方高校法学院系的交流与合作, 不仅能够缓和法律援助人员短缺的问题, 提高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 对于促进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4.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共同参加法制宣传, 提高民众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当前, 我国地方政府在普法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物力投入有限, 以及民众对政府的抵触情绪, 法制宣传的效果不太理想, 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笔者认为, 在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 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要密切联系普法志愿者, 尤其要注重发挥当地高校法学院系师生在普法宣传方面的作用, 可以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宪法日、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契机, 鼓励师生送法下乡, 送法到社区, 并为法学师生进行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搭建平台, 提供相应的便利, 必要的时候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

三、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主动转变观念, 放低姿态

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合作的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处于一个被监督者、被教育者的位置, 这对于长期以来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往往以管理者、支配者身份示人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 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转变, 也极容易成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法学院系互动合作的障碍。但是, 这一转变恰好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因此, 在此过程中, 除了要求地方政府党政领导具备应有的政治智慧之外, 还要不断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认识, 转变其观念, 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 地方高校应及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可能会和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冲突。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还是过于僵化, 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开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地方高校应适当放松管制, 将管理的重心从注重过程管理逐步过渡到强调结果考核上来, 为改革的实施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另外, 利用地方法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会占用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而高校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还是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为参照系的, 尤其是高校的职称评审仍然将老师的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些都不利于老师在改革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 笔者认为, 应该及时改革地方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 学校以及院系可以在年度预算中设置一笔专项经费, 对参与互动合作和实施教学改革的老师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奖励;另一方面, 可以尝试改变现行单一的职称评价体系,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重点考虑教师的教学成绩尤其是教学改革方面的贡献与成效。这在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开始了尝试, 比如有些高校规定可以申报研究型职称和教学型职称, 有些高校已经将教学业绩纳入到职称评价体系当中, 与科研同等对待, 有些高校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 对于教学成绩特别出色的, 可以适当减少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3]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从法律职业到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6 (4) .

[2]曾鹏, 汪燕.整合高校法律教育资源, 促进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以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为背景[J].三峡论坛, 2012 (3) .

创业环境 法治为先 篇4

首先应当赋予“创业”一个法律定义。尽管大家对“创业”都有一个基本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不清晰的,各有各的表述,各有各的定位,应该以法的形式予以规范,才能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和正确的起点,这也是创业和创业环境法治化的基础和前提。

我认为“创业”应当是这样一个定义:“某个人自主的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资源、资金、机会等要素,利用适当的载体,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或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权威的表达应当由立法部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

尽管目前“创业”的法律含义并不统一或清晰,但是,关于创业和创业环境的有关问题社会各界还是广泛的关注,值得探究。

创业环境是由众多因素和环节组成的,其中人才、技术、资金是重要因素,而法治环境是影响创业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创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归属于法治经济。创业者必须知道在创业过程中所领导的团队是否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技术,对该技术是否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政府是否制定和公布了符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是否真正严格执法,同时有效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等,以上很多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还远远没有做到。

法治应当体现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兼顾地方特色、产业分类的客观要求。比如,通过国家立法,引导创业者更多的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从地方特色来讲,上海具有金融和航运产业的雄厚基础,同样,现代服务业也是上海可以鼓励发展的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优势和朝阳产业,应从人才、资金、税收等诸多方面予以立法和政策支持。从产业分类角度出发,可以更多的从人才、资金、税收等诸多方面引导对高科技、环保、健康、低能耗、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阻止高污染、高耗能、不可持续的创业行为。

任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个道理已经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是我们的市场并没有充分凸显人才的意义,立法对人才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我觉得首先要赋予“人才”明确的法律属性,要建立科学、合规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储备机制,同时还要有风险投资意识。

近年来,许多境外、国外留学生,或在境外、国外工作的中国人,甚至境外人士和外国人,包括外国大企业、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有老板纷纷到中国创业,其中有些人获得了成功,但不少的人经营惨淡,更有一败涂地者不计其数。无论从创业者的体会还是我们自己的反省、总结,创业的起步和过程,始终无法回避国内创业环境总体问题。以我所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其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财富的积聚,而在于人才的积聚。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笔宝贵的财富,是否重视这些人才,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这些人才的创业,是否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这些人才在创业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否有完善的法律体制保证这些人获得应有的权益。

如何策划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 篇5

法制节目的“热销”与“风行”, 引起广大电视人的特别关注, 许多市县级电视台也纷纷筹办“法治节目”。下面我就如何策划、办好地方台法制节目谈几点意见。

认知社会环境。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 法治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定为基本治国方略后, 法律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因此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对于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 同时又是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 理应扛起“普法“大旗。地方电视台是地方的窗口和形象, 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展示案件, 解析法律、法规, 更能引起当地观众的视听欲望和情感共鸣, 因此宣传效果更佳。

定位务求准确。定位是一个栏目的灵魂, 准确而清楚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拥有生命力的关键。当今世界, 信息业发展迅速, 可供受众选择的信息源越来越多, 作为相对成熟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 正由“广播”向“窄播”发展, 因此准确的栏目定位可引锁定部分观众, 为栏目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法治栏目的定位概括的说是以追踪报道法律、法规事件, 析理说情, 传播、普及法律知识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受地方因素和受众因素的影响, 不同级别、不同区位电视台的法治栏目定位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举案说法为主, 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和《经济与法》等。二是以公安题材为主的, 如贵州电视台的《法治在线》等。三是以法律故事+嘉宾+观众群+演播室的形式为主, 如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作为地市级电视台的法治栏目从内容上讲首先应该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专题节目。栏目要紧扣本地法治进程脉搏, 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 以鲜明的立场关注法治领域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事件, 宁可小而精。只有这样, 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节目与生活的水乳关系。

固原电视台从2008年创办《法治固原》栏目以来, 始终遵循“以公安题材为主, 及时追踪报道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颇能引起社会反响的案件, 边叙述案件经过, 边剖析法理”的定位原则, 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六盘山区的法治进程,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尤其在“五五普法”进程中, 社会反响良好。

名称必须得当。栏目名称就像渔网上的纲, 是对栏目内容和形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是栏目的“统帅”。纲举目张, 只有拉起“纲”这条大绳,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各个“目”才能张开, 所以恰当的栏目名称可让人对栏目内容有更多的认知。

法制栏目的核心是“法”, 毋庸置疑, 几乎所有电视台的法制栏目名称都包含“法”, 并以法为“重心”, 但因节目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不同, 栏目名称则“各有千秋”。中央点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重在“述说评论”。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法治视界》以“视界”为“法治”的外延, 汇集全国各地法治节目, 强调整和。大多数地方台由于受“取材”的限制, 栏目名称不求“专”, 而尽可能“宽”, 多以《法治 (法制) 在线》或《法制XX》 (XX为地方名) 命名。在“法治”和“法制”两个概念中选择那个更好?我主张选择“法治”, 理由是“法制”属名词, 动态元素较少。

名称是法治栏目的灵魂和旗帜, 最要紧的是它的外延必须清晰, 内涵一定要丰富, 象《与法同行》、《法界纵横》、《法治时空》等都可以选择。

宗旨一定要明晰。宗旨是指主导思想和旨趣, 就电视栏目宗旨而言, 包含办节目宗旨、服务宗旨和经营宗旨等方面。各家电视台法治节目只因涉足的领域不同, 肩负的使命不同, 所以服务宗旨也不尽相同。中央台财经频道《经济与法》是一档以“用案例说话, 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为宗旨的专业经济法制栏目。它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矛盾和纠纷, 服务的是社会经济领域。重庆台的《拍案说法》关注的更多是百姓生活和百姓故事。

法制栏目无论那种类型, 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 那就是:通过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知识传播, 案件追踪报道, 案例案情分析, 法律援助、法制时评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彰显法治震慑力, 弘扬法治精神, 努力营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选题要贴近生活。现代社会, 物化现象严重, 人们的视线开始转向自然, 转向基层, 生活化的艺术作品日渐成为人们的的所爱。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等强大的竞争对手, 地方电视台要办好栏目, 选题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给普通百姓以教育, 给普通百姓以指导。

地方台法治节目大多以公安题材为主, 几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几百起甚至上千起案件, 我们的节目不可能一览无余。这就要求选题必须具有代表性, 选择的故事和现象必须真实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现状。重庆台的《拍案说法》每期都讲述一个案件故事, 2010年2月3日播出的《会说谎的手机》, 讲述了一个关于“手机变号诈骗”的案件, 让人为之一惊, 给广大手机用户和移动电话运营商敲响了警钟, 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关子女赡养老人问题、家庭财产继承问题……, 等等, 这些都是普通群众非常关心的话题, 也是《拍案说法》首选题材。

在贴近生活的同时, 务求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以及更深刻的社会问题。通过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实施, 体现法治节目的个性特征。2009年9月固原电视台《法治固原》栏目播出的一篇题为《花季少年因私怨毒杀同窗》的报道引起社会较大反响。节目通过情景“再现”了初三学生董某因嫉妒心理和琐事纠纷而产生报复心理, 最终走上投毒谋害同窗的犯罪道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个别青少年心胸狭窄, 性格孤僻, 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包容心和正常的竞争意识, 最终走向极端。

贴近生活还包含选取生活中的典型, 采访对象应是“这类人”的代表, 是一个“这个”。通过深入发掘他的生活与梦想, 成功与失败、面对与逃避、坚持与放弃等各种矛盾, 析情析理, 不带任何偏向和功利, 让观众在冲突中体会真情, 让真理在冲突中彰显。

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及实施对策 篇6

( 一) 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的概念

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 是以建设地方法治政府目标为宗旨, 以评价地方政府法治状况为切入点, 能够对法治政府内在要求进行定量整合而形成的一套政府法治评价指标。在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 要从细微处着眼, 对地方政府的法治实践情况进行定性、定量抽样统计, 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 简称《纲要》) 中法治政府的建设要求和目标的精神内涵, 在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民众中, 得到更加具体的、深刻的理解。

( 二) 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内容的设定

考核标准的具体内容设置是对法治政府进行量化评估的核心环节, 标准是否准确和全面决定了评估结论能否真实反映法治的水平和现状。设定地方法治政府考核标准时应该持一种“取其精华”的态度, 对各地的成功、独特之处要借鉴过来, 同时克服考核标准设计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使地方法治政府考核标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操作性。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应体现“有限政府”的理念, 应体现服务型政府旳要求与特点, 应体现信赖保护原则, 应体现责任型政府的要求。地方政府法治指标体系的设立, 采用外部测评与内部测评相结, 测评主体社会多元化的方式, 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量化考核。

( 三) 地方政府法治建设集体的考核标准内容

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的内容, 要按照内容设定应遵循的核心价值标准。按照地方政府法治指标的内容结构进行划分, 指标内容可以由必然性指标和选择性指标构成, 必然性指标主要是对《纲要》的要求进行细化、量化而设计出来的, 能够客观真实地评价法治政府建设基本状况的指标。根据《纲要》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所提出的要求, 设定一级指标分别为: 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依法行政领导; 普及法制教育等八项内容, 这八个是法治政府评价的必然性指标, 在此基础上再具体设计二级和三级指标。

二、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对策

法治政府考核标准作为一种评价体系, 不可避免的具有主观性。考核评价标准是人设计的, 其一定包含了大量的主观信息, 且这些信息会因为设计者身份、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主观性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在选取考核主体时就要尽量多元化, 在搜集考核数据时尽量真实、准确, 考核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就要做到科学、合理。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保障地方的法治政府考核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 一) 选取适当的考核主体

目前, 我国的法治政府考核基本上都是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编制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部门等政府部门为主导开展的。一般都设有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 但是均是以内部考核为主, 外部考核所占的比重过小, 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考核主体是确保考核结果公正的重要条件, 因此, 在选取考核主体时应该尽量使参加考评的主体多元化, 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真实性、可靠性。笔者建议将考核的主体划分为四个部分: 政府内部评审组、专家组、中介组织评审组及社会公众。

( 二) 规范考核程序

四组考核主体中, 政府内部评审组、专家组、中介组织评审组的考核标准应该一致, 各组的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的依次对各项进行打分, 得出各自的得分。每个考核组分数取各个成员的平均分值, 如果有某一项得分过高或过低, 由作出该判断的人员写出评分理由。对社会公众发放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要设置不同的档次选项, 由接受调查的社会公众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给出分数, 最后社会公众的分数也是取平均值。另外,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项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指标, 让社会公众自己表达其对本地区法治发展或者某部门的行政行为的感受或者意见, 此项不计入最后得分, 但是, 可以作为最终评分后的附加项, 此项可有可无, 仅作为定性分析之用。

( 三) 提供实施的保障措施

保障地方的法治政府考核标准落到实处, 真正发挥引导和考核的作用。

1. 建立实施法治政府考核的制度

考核对象要根据考核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完成考核的配套措施, 落实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等各项措施, 同时,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考核标准的内容。为法治政府考核提供专项财政经费, 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树立法治政府考核结果的权威性

目前的政府绩效考核中法治政府建设所占分值过低, 不能引起考核对象的足够重视。应该提高法治政府考核在政府绩效考核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应该设立法治政府考核结果使用制度, 对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优良的政府及政府部门给予表彰; 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给予批评, 取消评优资格, 并责令整改, 连续两年仍不合格的, 其主要负责人要负行政责任, 给予撤职或责令其引咎辞职的处分。

摘要: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政府, 是目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但是如何判断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成果, 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全面、权威的考核标准, 以此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

关键词:地方政府,法治,考核标准,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生帅.地方法治政府评价指标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4) .

地方法治类微信内容分析及建设 篇7

仔细观察这些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着工作动态报道多,改头换面转发多,技术手段单一化等问题,虽然其中不乏服务内容获赞多、深度报道传播广等亮点,但从整体来看,原创内容占比还是太少。原创和深度报道,应成为地方法治类微信运营的不二法门。

1 地方法治类微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法制报从2015年9月起,推出“河南政法微信排行榜”,每周一根据后台大数据,公布上周河南区域内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的打榜情况。“河南政法微信排行榜”后台容纳了全省目前已经开通运营的300多家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分为两种:一种由法治类媒体或媒体法治类版块运营,另一种由全省政法系统各单位运营。

分析40多期“河南政法微信排行榜”的大数据,可以看出河南区域内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领导活动报道多

政法系统各单位建设的微信公众号,多冠以自己单位的名称,这类公众号,俨然就是一个小内刊,头条多是领导活动或系统会议,存在“模式化”“八股化”“材料化”,内容也大多盲目比照中央或全国性会议的规格来写,导语多是X月X日,召开XX会议,“领导强调”“领导指出”占据内容的绝大部分。这种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通篇就会论会,报的是会,写的是领导,完全背离了新闻传播的价值规律。传统媒体的这种千篇一律的报道风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政务微信报道中,不仅没有改观,反而在媒体数量上得到加强,这些传播效果不佳的内容,容易让用户产生逆反心理,反过来损害政法机关的形象。

1.2 改头换面转发多

大家都知道微信运营更多的是内容为王,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把微信公众号当成产品来对待的并不多,大多只是作为一个平台而已。这种惰性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拿来主义”,今天在这个号看到一篇“驻马店警方提醒你:身份证复印件不加这几个字,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很快就能在其他几个号上看到同样的文章,只不过“驻马店警方”改成了“xx警方”。这种改头换面转发的文章,在缺乏版权保护的互联网上,似乎已经泛滥成灾,造成阅读浪费。

1.3 技术手段单一化

内容的简单化,必然导致形式的单一化,统揽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熟练使用PS技术和符合微信传播规律的新型表述方式的并不多,能制作发布H5、微视频、微电影的更是寥寥,大多呈现给用户的是简单图文版的页面,排版也缺乏艺术美感。2016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法制报着力打造并第一时间推出了两个H5作品——《数说河南高院工作报告》《图解河南检察院报告》,之后的省辖市两会期间,《数说xx中院工作报告》《图解xx检察院报告》竟出现了近10个类似版本,从标题到内文页面,甚至有的页面都一模一样,只是数字和详细案例做个一些改变。这种技术的单一化和简单模仿,让人哭笑不得。

2 地方法治类微信运营中的亮点

问题虽多,但全河南范围内,有理想有创意的政法类微信公众号也有很多,这些微信号大多以原创为主,变简单的编辑包装为深加工,力求给用户送上丰富的视觉大餐和细腻的阅读享受。

2.1 服务内容获赞多

“河南消防”一直注重原创的高质量,2015年以来在影响力方面大幅提升。2016年6月7日,结合高考,他们推出的《史上最严高考在这里,看完照片我信了……》一文阅读量破万;结合河南6月以来降雨频繁,他们及时做出预警,发布的服务类稿件《紧急通知!河南的老乡们,未来三天这些坏消息你必须知道……》贴近且实用;将消防宣传融入新媒体传播规律制作的《爱去二七广场逛街的人注意啦!此行为已有7人被拘留……》也让人耳目一新。“郑州车管所”多次以20万+的阅读量领跑河南公安系统排行榜,《好可怕!看完这条的河南人应该马上查查自己的驾驶证!》这篇提醒,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并获得极大关注。

2.2 深度报道传播广

深度报道,西方新闻界习惯称之为释义性新闻或分析性报道,其演绎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新闻调查、新闻评论、专题(系列)报道、长篇通讯等等。有人说深度报道是新媒体之短、传统媒体之长[1],在碎片化的微博上,确实很难获得新闻事件的更多内幕,并对其作出具有宏观视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解读。但微信不同,微信一天一次的发布限制,倒逼后台编采人员更多地追求新闻和内容的深度广度,以确立自己的风格,彰显其专业价值。郑州中院曾多次以大比分领跑河南政法微信排行版法院系统榜单,其中,《最高法此判决一出,全国数万被挂靠的公司都哭了!》一文结合最新判例,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与生活有关的内容,精准独到,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

3 地方法治类微信运营之道

3.1 保持个性,不做或少做“齐唱式”表达

随着互联网舆情复杂格局的出现,党和政府出于对舆论失控的担心加剧,对于传媒业的刚性控制愈演愈烈,导致传媒在内容表达上日趋用“千报一面”的方式来规避自己犯错,而这直接导致了媒体内容的同质化(1)。规避传统媒体的劣势,是新媒体的自带属性。微信的传播和表达实践也已经证明,越个性越网红。作为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因其政务或媒体本质,不能游离于党和政府的舆论管控之外,但保持个性,少做或不做“齐唱式”表达,还是能够自我选择的。

3.2 保持原创,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015年,微信针对公众平台发生的抄袭等侵权行为,发布了抄袭5次将被永久封号的处罚规则;同时推出原创标签,支持并鼓励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和优质服务。做好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的原创,不在数在质,你可以两天只推送一篇文章,但你的文章必须要善于抓住行业内的热点和社会上的焦点,并形成话题,配图质量要高,关键是还要尊重用户,用开放式的提问而不是直接灌输式的单向传播。“法律读库”是最高检检察官赵志刚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号,4年来,近百名学者、检察官、律师、法官及媒体人士,把更多新闻专业主义的规范注入内容生产,原创率达到半数以上,对重大案事件的舆情综述,以客观性、全面性获得用户好评,这些,都是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摘要: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建设突飞猛进,内容运营上却普遍存在着工作动态报道多、改头换面转发多、技术手段单一化等问题;虽然一些公众号坚持用户有用原则,在服务类内容推介上下功夫获赞赏、不断拓宽报道的深度广度等,但从整体来看,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内容亟需重建:定位准确突出个性,增大原创内容占比,才能在互联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进而形成合力,打造地方政法系统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地方法治类微信公众号,原创,服务,深度

参考文献

地方环境法治 篇8

这一机制应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即是中央依照法律进行统一监管。目前我们还没有制定关于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立法例。如美国俄亥俄州制定的《地方财政紧急状态法》以及日本政府制定的《地方财政法》等。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的基础, 我国也应当以法律形式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来源以及债务资金的用途都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便中央进行统一的监管。第二层即是各地方政府独立的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地方政府通过举债筹集资金, 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经济, 究竟地区经济发展的如何, 债务资金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是否达到了发展经济的效果, 这些问题都应当由地方政府自己来把握。因此地方上应当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控机制, 对风险进行级别监控, 超出警戒标准的债务风险, 应当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充分发挥债务的效益价值防范债务危机的产生。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构, 除经济学上的系统模型设计外, 还需要完善的法制来进行法治化建构。结合我国自身的具体情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法治化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事权和财权分配

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风险高的制度原因。因此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首要是完善法律法规, 将以往财权事权不匹配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改善。首先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额度,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公众的需求, 参考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合理界定各政府事权; 其次要按照公平原则, 合理划分政府财权, 确保事权财权相统一, 并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公债融资权, 学界多有争论, 我认为, 不管地方政府有无公债融资权, 目前当务之急都是从宪政财政体制下手解决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分配问题, 这才是当前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有之义。

二、完善监督机制, 提高债务信息透明度

宪法及其相关法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批监督预算的规定都只是原则性授权, 权力的具体行使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无异于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责任如空中楼阁, 不能充分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应具体规定诸如人大预算监督权的范围、内容、实施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使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我国法律对监督的设定也常常缺乏监督后的处理这一环节, 对责任的承担缺乏明确的规定, 容易使监督沦为表面化和形式化, 从而失去实质意义。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 要求政府履行信息披露职责, 拓宽群众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 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方面, 财政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初步构建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约束、预警、处理等相结合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

三、完善绩效考核, 减少地方政府举债冲动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政府官员业绩的考评也同样应当转变, 不应当完全倚重GDP。首先, 应当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政府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上, 评估地方政府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水平和监督能力, 避免“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其次, 应当将官员的政绩考核与地方债务规模挂钩。现实中不乏上任官员只顾举债发展而将烂摊子交给下任官员不理的例子, 因此应当将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作为政府官员升迁的限制条件, 确定政府债务警戒标准, 遏制地方政府举债冲动, 减少不必要的融资需求和资金浪费。除了政府对官员的内部考核外, 还应引入外界对官员的考核评价, 如公众问卷考核、媒体考核等, 确保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星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12.

[2]林晓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 :24.

[3]路文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与治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4) :108.

[4]任静.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25.

[5]孔德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评估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3 (4) :94.

[6]连志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23.

创建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篇9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

要做到依法治校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合法自主权。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要探索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办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要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应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督察制度,及时发现、纠正违规办学行为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学校和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多措并举实施依法治校

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监督。要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发挥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中小学校要建立与社区、家长的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学生权益、监督学校办学方面的作用;要实行校务公开,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和公开的形式,适时向社会和师生公开学校校务,做到决策程序、实施过程、结果三公开;要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开学校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要向教职工公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等。学校在重要决策出台前要进行法律政策咨询,保证作出的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文件、签订的重要合同等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要实施聘任制度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依法聘任教师并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要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落实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保证教师申诉渠道畅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没有法定依据,不能做出对教师的任何处罚决定。

要切实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权利。要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禁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等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要采取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三、多管齐下创新法治教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把其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抓紧抓好。

一是要做好法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工作。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法治教育因素。例如,语文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渗透崇尚公平正义、违法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光荣等教育;生物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把法治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安排课时用于法治专题教育活动,并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确保课时和教学质量。

二是要做好法治专题教育工作。要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法治专题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等紧密结合,与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环境、国防、交通安全、知识产权等专项教育有机整合,使之融为一体。

三是要利用课外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纪念日活动、各种仪式、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四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积极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学生思想、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对他们及时进行法律、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地方环境法治 篇10

一、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法治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 通过构建完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 可以充分利用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引导、激励、规范等功能来助推地方政府法治建设, 具体来讲, 其重要意义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法治中国的重要形式。法治中国的治国方针提出以后,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法治建设方面稳步推进, 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 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稳定夯实了法律基础。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为中心思想的影响下, 发展中为了经济牺牲法治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 这对于法治中国建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冲击。通过明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 将地方政府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配合一定的奖惩措施, 可以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热情, 提升法治建设的规范性, 有效落实法治中国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实现我国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社会转轨的现实背景之下, 我国目前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遭受到了新的挑战,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之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 治理能力是国家管理社会各项事务的能力, 法治建设是我国治理体系完善以及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情况下, 无论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还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都需要借助于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建设, 引领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方向, 减少各种法治建设被践踏的情况, 实现社会法治公平正义, 通过法治这一手段来规范国家的治理制度、治理流程, 进而实现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之举。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 我国在各种社会矛盾已经进入高发以及频发的新阶段, 这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运用好公众赋予的权利, 维护好、实现好各阶层、各群体的切身利益, 化解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法治领域存在一些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的情况, 因此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在这种背景之下, 通过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构建, 发挥绩效指标对于地方政府的规范监督作用, 确保政府在法治建设中始终能够按照公平、正义、高效的要求, 不断提升政府法治建设的公信力, 让每一个民众都能够法治建设中体会到公平正义, 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二、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构建原则

尽管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情况千差万别, 在法治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速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但是从国内外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构建的经验来看, 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构建需要照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的原则。全面性是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要对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各方面内容都要有反映, 如果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不全面的话, 则意味着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某些内容被忽视。重点性是指地方政府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其重要性不尽相同, 在不同阶段, 同一指标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阶段其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不同时期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重心不同。[2]所以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一方面要照顾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方方面面, 另外在指标以及考核标准全面性的基础之上, 要重点突出, 有所侧重, 着重考核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重点内容。

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地方政府法治建设中不少内容属于主观价值层面的东西, 很难进行准确进行量化, 但是如果没有量化的指标, 又会导致地方政府法治行为很难进行有效的评价,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成为了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构建的必要准则。一方面是将能够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 另外一方面是不能够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分析,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指标体系的有效。

三是简明易操作原则。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作, 包含了太多的内容, 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建立并不能够简单囊括所有内容指标, 而是要有所舍弃, 尽量去挑选那些简单明了的关键性指标, 确保指标体系的易操作。如果指标体系不易获取, 考核标准不一致, 这必然会增加评价实施的难度, 同时也会影响到评价结果。

四是公众参与原则。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制定需要尊重民众意愿, 政府法治建设效果评判群众最有发言权, 只有公众满意, 才能够说明政府法治建设赢得民心。因此绩效指标以及考核标准建设中, 政府应注意民众的意愿, 以维护好民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引导民众参与到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根据民众的反馈来优化调整指标体系内容以及考核标准的权重。与此同时, 对于民众来说, 因为参与到了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建设中去, 因此其会对政府法治建设更加理解和支持, 对于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更加认可以及满意, 这会有效提升公众对于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三、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策略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在地方政府法治建设进程中作用巨大, 可以说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 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构建原则, 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 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小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制定必须要被高度重视, 而此项工作的专业性又决定了必须要成立一个结构合理、能力互补、专业搭配的专门领导小组, 才能够较好地完成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任务。从小组成员组成来看, 既要包括地方政府司法部门成员, 也要包括外部法治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公民, 确保能够从不同群体的视角来进行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审视, 提升其效度以及信度。

其次, 明确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从指导思想层面来看, 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建立要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来进行展开,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按照党中央对于法治中国的新构思, 与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任务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考虑到地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建设, 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只有在这些正确思想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才能够更加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充分发挥作用。

再次, 制定具体的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文件内容, 在明确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的基本思想以及指导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从指标体系来看, 本文将指标体系概括为八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二级指标, 从一级指标来看, 地方政府法治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法治化、行政执法法治化、信息公开法治化、行政决策法治化、依法监督法治化、矛盾处理法治化、司法公正权威高效、公民遵纪守法等, 这些一级指标下面分别设置二级指标。考核标准方面, 笔者根据指标体系统一性、可比性的要求, 将各项指标按照符合程度界定为五个等级, 即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 根据这一考核标准来进行具体评价。

最后, 选择合适的评价考核主体以及方法。在构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之外, 就进入到了具体根据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进行评价的阶段。在考核评级主体的选择层面, 地方政府要改变现有的上级对下级评价以及本级政府自我评价的做法, 将公众、社会组织等引入到评价主体中去, 确保考核主体能够保持一个公正性、专业性、独立性, 客观地评价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真实情况。[3]考核方法层面, 地方政府要探索创新, 多借鉴国外政府绩效评价方面的方法, 实现考核方法的更加有效。同时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 深入分析考核结果,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实现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 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这一重要任务,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法治建设的进程以及需要, 进行不断地调整优化, 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 更好地推动地方政府法治建设进步。在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明确以后, 更需要地方政府在考核主体、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在引导规范地方政府法治建设方面的作用, 实现我国政府法治水平的持续提升, 确保依法治国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与作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 (03) .

[2]范晓东.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

上一篇:电力通信下一篇: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