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

2024-10-07

青春期的孩子……(精选10篇)

青春期的孩子…… 篇1

对青春期孩子进行德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2]。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家庭之中的教育, 是现代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大组成部分, 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班主任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身体的变化给他们带来情绪上的波动, 加上交友的迷茫、学习的困惑, 他们变得敏感而又任性。班主任和家长应把青春期的孩子看成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要与孩子们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塑造[3]。本文主要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德育中班主任和家长的思维转位问题, 其目的是我们共同携手, 更好地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思维转位的教育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观点一:做好心理准备, 接受孩子成长的现实, 陪孩子一起长大。

作为家长和老师, 当我们看着当初那粉粉嫩嫩、牙牙学语的小乖乖开始忤逆我们的意愿时, 我们也会感到困惑、迷茫甚至伤心。有时候我们的内心并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 其实很多孩子也不能接受自己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变化, 有时候他们抱怨:家长时而希望我们像成人一样自己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时而又希望我们像孩子一样时刻依偎在他们旁边, 无话不谈。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孩子的成长,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 人是一定会长大的, 总有一天你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风风雨雨。作为家长和老师,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孩子长大的现实, 和他们尽情地沟通, 试着去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的想法, 鼓励告诉他们勇敢地接受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并且告诉他们如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由此提出了“陪他长大”的观点, 所谓“陪”就是站在他的身边, 不远不近, 让他感到你在他身边, 他总是觉得有安全感, 当他遇到困难时他知道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和心灵的慰藉, 同时距离又不会太近, 让他脱离学步带的束缚, 走自己的路, 跌倒了自己可以爬起来。

观点二:做学习型的老师和家长, 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给孩子具体的指导。

做父母难,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难。作为班主任老师, 我这样告诉我的学生:你们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当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当他们面对全世界教育专家公认最难相处最难管理的族群时, 他们的内心和你一样的彷徨与手足无措。很多父母经常对老师说:“老师, 麻烦您找我的孩子谈话, 我和他说, 他根本不听, 他更愿意听老师的。”其实并不是我们老师有多么好的方法, 只是老师们为了和孩子沟通好, 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老师会为了找一个孩子谈话, 和多个老师探讨方法, 也会上网查资料或阅读有关的教育书籍, 学习各种沟通技巧, 以达到最佳效果。当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 可以选择推迟谈话时间。这时老师的教育方式可以被家长借鉴, 例如与老师探讨或从其他渠道获取经验 (与同事探讨、上网、阅读教育书籍等) 。又如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根本无法和家长交流的时候, 家长可以给他一些时间, 等他心平气和的时候, 再和他沟通, 或许效果更好。还可以给他写小纸条, 人们说话时往往会因为情绪的原因而口不择言, 一旦下笔就会三思, 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这种教育思维转位的特点: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给孩子具体的指导, 做学习型的家长和老师。

观点三:希望孩子能够对自己负责, 首先需对孩子肩负起家长的责任, 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很多家长抱怨, 说孩子大了不好管了, 回家也不和父母说话了, 没有主意了, 然后就将责任推给了老师, “老师您好好管管他, 他不听我们的话, 只听您的。”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孩子有一半时间在学校, 一半时间在家, 孩子需要友情、师生情, 最需要的还是亲情。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强调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我们或许方法不够好,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完善,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缺失一颗关注孩子成长的心。如果我们对自己失去了教育的信心, 那孩子怎么会接受教育?福禄贝尔说过一句话:“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 它深刻地揭示了家长在关注和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

观点四: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矛盾与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

在学校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 经常发现: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源于家庭中家长处理问题的不当。我们作为成人, 工作中有压力, 生活中也有烦恼, 情感需要宣泄, 但是在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出口时, 不能无视站在一旁的孩子, 我们不能承受的他们必定更不能承受。生活中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 尤其是当一些孩子处在不完整的家庭里, 一旦家长不能很好地处理家庭问题时, 就会极大干扰孩子的情绪, 更糟糕的是孩子常常将这些问题从家庭带到学校, 影响孩子的情绪、学习和生活, 甚至给孩子将来成年后的生活埋下阴影。

观点五:班主任和家长积极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处理青春期心理问题。

首先, 关于孩子的学习, 我们要有理智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家长的期望值适中时, 合适的压力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我们给孩子们设计的目标应该是“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其次, 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孩子明显成绩下滑, 行为举止反常时, 他们一定遇到了难以启齿的问题。再次, 多陪陪孩子, 让孩子感到亲近你, 依恋你。一个在充满温馨和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在成年后拥有幸福生活的几率要高得多。最后, 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无论孩子考得好还是不好, 都要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些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 可能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各不相同, 但是我认为不管什么观点和方法, 只要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孩子在生活中所学到的, 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如果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内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主张正义;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之中, 他就学会自爱。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 我们同时要提出“五多”“五少”的教育理念:

多一份责任, 少一份放任;

多一份鼓励, 少一份训斥;

多一份关心, 少一份随意;

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责备;

多一份赏识, 少一份自弃。

参考文献

[1]潘景学.浅谈班主任工作的特点[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1 (3) .

[2]李基盛.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1 (11) .

[3]肖世国.用爱激励学生进步[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0 (11) .

青春期的孩子…… 篇2

2、你想获得优异成果的话,请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你爱惜你的生命,从不浪费时间,因为你知道:时间就是塑造生命的材料。

3、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

4、我真诚地期望并深信,欢庆毕业只是你美好人生的开端,心满意足的灿烂前程正等待着你。

5、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给明天。愿你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愿你做一个时间的主人!

6、六年中,你们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回忆,把最天真无邪的时光留在了那里。

7、高尚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它,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它,内心就感到充实。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既定的目标吧!

8、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一天必然会实现飞跃、甚至飞翔。是雄鹰就能搏击长空,是猛虎就要声振山谷。

9、不要说一天的时间无足轻重,人生的漫长岁月就由这一天一天连接而成;愿你珍惜生命征途上的每一个一天,让每天都朝气蓬勃地向前进。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篇3

《不自闭!交际的魅力》

作者:伊藤美树

出版:轻工业出版社定价:20元

您对于交际是一种什么印象呢?复杂、麻烦、令人头疼?其实,人与人的交际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妙感觉。虽然交际里会有许多难以把握的部分,但是只要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轻松的驾驭;只要借助正确的方式,融洽的和人相处,这样您也就体会到了交际的真谛与魅力。

伊藤美树是著名绘本大师,2001年开始为女性杂志和书籍编图,可以堪称这方面的专家,在年轻女性阶层中有很高的人气。这本书以漫画的形式向您展示交集的礼仪和魅力,完全没有灌输性的学习,您一下子就能将好多的礼仪知识轻松的记在脑中。读完这本书,会令您的交际变得不再做作、腻烦,而是可以轻松、大方、自然。

《资本女人》

作者:肖卫

出版:中国致公出版社 定价:36元

20位中外著名女性成功人生启示录。

本书讲叙了20位世界著名成功女性的人生故事,比如,赖斯、撒切尔夫人、季莫申科、张茵、叶莺、董明珠……

她们的美丽、她们的智慧、她们的人生态度、她们的思维方式,是每一个女性学习的成功典范。我们每一个女人身上都具有与她们一样的独特优势,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罢了。但愿本书本书中的20位杰出女性能够激励更多的女性去追求自己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让你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好好经营你的女人资本,最终成为一个在事业和生活上取得"双丰收"的幸福女人。

《给女孩的神奇手册》

作者: [英]朱莉安娜·福特斯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19.80元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至少,它颠覆了中国家长的惯性思维。

100个小技能(比如,如何拍出更漂亮的照片,怎样在野外生存等),让你培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教会她做一些有益的“冒险”,培养阳光气质,锤炼勇气和独立精神!

才艺、手工、文字、探险、生活、美容、游戏,这本书会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富有童趣的插图,吸引家长和孩子。

《不要过分依赖化妆品》

作者:[日]佐伯千津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26.00元

所有热爱化妆品的女士的必读指南来喽!

100位女性会有100种护理的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法,就一定能变得漂亮起来,甚至连性格也会更加积极。可以说皮肤护理是能够左右女性人生的非常重要的“生命草”,所以,没有一个女人对皮肤敷衍了事。

“老师,我每天洗澡的时候都会洗两三次脸,可是T字区还是油乎乎的。”

“我平常总是把脸洗得很干净,可是还会长粉刺。”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洗脸。这本书里,类似这样一针见血的护肤建议还有很多。

《求医不如求己2》

作者: 中里巴人

出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定价:29元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家学渊源基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即师承父亲的道家导引养生之功,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尽得医道同源之意趣。新世纪来临之际,中里巴人蒙87岁的太极名家李宝良先生厚爱,被收为关门弟子,老师将其终身所悟大法倾囊相授。

他写下的每一句话及无偿教给人们自己使用的功法,都带给了人们福气,拯救了无数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人及家庭,帮人们平安度过心与身的苦海,1年后,在万千民众的焦盼中,中里巴人先生又因好生之缘为大家双手奉上《求医不如求己2》。

这本书简单易懂易操作,绝对超值。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

作者:关承华定价:19.80元

孩子们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渴望独立,逆反心理极强。而家长人到中年,或事业有成,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碌碌无为,更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于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接踵而至:父母们绞尽脑汁,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各种自认为应该有效的方法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陪读、请家教、物质奖励、唠叨、责骂、收电脑、掐电话……均不奏效后则发出无奈的叹息:“这会儿的孩子怎么了?”而孩子们却以不屑的口气一言以蔽之:“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

——家长该怎么做?老师该做什么?

关承华作为一个成功的老师和成功的母亲,为您支招。

sdznxf@126.com

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 篇4

青春期的孩子其心理特点是怎样的呢?“青春期=心理断乳期”。作为父母, 应该很高兴地迎接孩子青春期的到来, 而不是紧张、焦虑、抱怨和恐惧。因为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高峰期, 是童年到成年之间的过渡, 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桥梁, 是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的转折点。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1.有了独立意识, 又有较强的依赖性。

2.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 又不愿和家长、教师倾诉。有些孩子开始记日记, 但一般会藏起来。

3.喜欢交朋友, 对异性感到好奇, 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他们会尽力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这时候是改正缺点的最好时期。

4.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 不听父母的话, 什么事都要自己来, 他们这样做, 只是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 走向独立的自己。

父母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

1.有理可以申辩。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 鼓励孩子申辩。如果孩子长期压抑, 想说的话不敢说, 就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导致心理障碍。再说, 爱顶嘴的孩子往往很有见识、智谋, 将来可能很有作为。

2.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 肯定是不理智的, 会导致孩子更加抗拒。所以, 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 不要教育孩子。

3.允许孩子犯错。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 小错肯定难免, 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 不要过分束缚孩子。同时, 如果家长自己做错了, 也要敢于承认错误, 给孩子做出表率。

4.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 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 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时, 不妨换位思考, 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换位思考后就会理解孩子, 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从而对症下药。

5.不要总是拿学习说事。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已经很累, 本想回家清静清静, 父母又问学习, 孩子会很反感很烦, 不如闲聊, 说些孩子喜欢的话题, 不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还能有效缓解孩子学习的压力。

6.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爱面子, 家长不能不分场合地批评他们, 特别是不能当着同学、朋友的面批评他们。一个完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就像是“死了面”, 破罐子破摔, 任何教育都不起作用;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是积极向上的, 教育是有用的。

7.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 如果意见合理就采纳。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主人翁精神, 特别是责任感, 又顺应了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 为他旺盛的青春提供了“用武之地”。

8.即使是批评, 也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慈爱和关心。所以, 有些话最好不要对孩子说:

(1) 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

(2) 你怎么这样笨。

(3) 少啰唆, 闭嘴。

(4) 求求你了。

(5) 揍死你。

(6) 你滚吧,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从某种意义来说,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倾听。倾听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如果你能倾听孩子诉说一次, 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许多。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 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篇5

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家长都不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这阶段孩子容易叛逆的原因。多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1.索取爱

都说母爱父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身为家长的你可能一直都在付出而没有索取任何的回报,专家这个时候提醒,适当的向孩子索取爱同样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育方式。家长在“爱”的问题上不仅仅只有“给予”的义务,适当的索取可能更加有利于亲子间的感情。长期毫无怨言的付出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聪明的家长应该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还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普遍偏低,就算孩子仅仅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便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在平时生活中在合理的范围内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

2.签“合同”

现在的家长为了能够更加的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里世界,因此很多家长都经常会用偷听孩子打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方法。专家提醒,这些方法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情绪。同时这种做法也会让孩子破坏对你的信任感,长期如此亲子间的感情还能剩多少呢。因此这个时候,聪明的家长一般都会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可以和孩子签一份 “保密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属于孩子的秘密,然后双方违规会怎么样。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同时还可以保护孩子对你的信任感。

3.别唠叨

不管你唠叨的初衷是多么的友好,但是相信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听,尤其是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的唠叨。很多时候,唠叨不仅会让孩子对你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时还会因此而产生极大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不要长篇大论的说一堆废话,甚至连之前的错误也一并反复重提,这样孩子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会一而再的重犯这些错误。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切中要害,简短数语指明问题,也要避免“廉价”的表扬。这些过多的表扬使孩子对表扬失去敏感性,因此以后你说再多奖励的话也会失去激励作用。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这个问题,避免反复的唠叨十分重要。

4.注意口气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困惑 篇6

父母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们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当我试着走进几个孩子的内心时,我发现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怨”,但因为年龄太小自己很难像成年人那样去理解、接受和改变,当然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内心就更难做到,这些需要时间。

A男孩上高中后开始不读书,因为父母很忙,学校以外的时间都会被送到补习班,甚至一个旅行的机会因为有补习课程而错过了,但没人知道他去补习班的结果:只是没像那些被放任到社会的孩子一样学坏,但他开始不读书了;

B男孩因为爸爸的从小殴打记于内心,但又无法改变爸爸,突然他长大了反抗了一次,爸爸被绊倒在地,男孩落荒逃跑,从此孩子内心的内疚越来越重;

C男孩从小寄宿在老师家或学校,父母做生意很忙,这是某个城市的特点:很小的孩子不得不被寄养在老师家或学校,从此孩子变得静和宅;

D女孩因为社会的环境不得不从小寄养在一个亲戚家,当长大后回归家庭,除了物质的满足,那份家庭成员的爱自己感受不到,让自己不得不走到社会去寻找……

E男孩父母眼中乖巧听话,父亲安排好了一切,但孩子很难接受,心里讨厌外表乖巧,孩子变得冷漠。

孩子们的青春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当父母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陪伴时,突然发现家庭的生活或许变得尤其困难和困惑,这个“困”不是来自于和爱人间的,而是来自于和孩子间的!发现孩子隐藏自己的内心、孩子把自己放到另一个世界(关在自己房间、拒绝正常交流、表达感情、网络游戏、失语等),而父母却手足无措。

或许从11岁就开始了,或许在十六七岁还在持续的青春期,我们父母这时候都非常包容,但在包容时记得要正确引导。

该怎么和青春期说再见?

中国式父母的爱很独特“他们爱孩子视掌上明珠,可以代替孩子的手和脚甚至思维,可以给世界上最昂贵的礼物”。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大环境是在发展中,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发展经济的浪潮中不得不奔波忙碌,他们爱孩子所以要给孩子最好的,当这些被夸大需求时,当然他们就越不得不在经济浪潮中拼命,他们承受内心巨大的压力。这时还会“怨”吗?在这之前随环境去接受理解,因为他是我们的妈妈爸爸,或许从中学到些爱、尊敬和交流。

我致力于美国中小留学生的监护管理工作,我们是这个领域中最专业、服务全面并最有爱心的机构;我们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个环节,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困难,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孩子融入家庭和美国社会,并成功进入美国大学。

我们的宗旨:让爱和感恩燃起,让学生在爱中成长、生活和学习!

我们的目标:搭建跨界平台,成就你的梦想!

我们的使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超越民族、种族、宗教的基础上理解和接受文化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血糖控制 篇7

很多妈妈会问:“我的孩子生病后, 不让测血糖怎么办?不好好吃饭, 总偷偷买零食, 造成血糖剧烈波动怎么办?”我想说这些不仅仅是糖尿病控制水平的问题, 而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问题, 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心理健康的孩子, 才能正确对待身体的疾病, 正确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婷子十岁半生病, 现在十五岁了, 是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她的性格天生乐观, 加上我为她营造宽松、愉快的生活气氛和环境, 现在已经长大成为性格开朗的阳光女孩。

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塑造出来的,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 妈妈就开始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天下的妈妈都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 正确的爱和错误的爱结果绝然不同。正确的爱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乐观、坚强、自信、有能力的人, 错误的爱让孩子越来越自私、懦弱、无能, 在困难面前总是退缩、躲避、抱怨, 没有任何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 甚至在绝望中选择灭亡。生活中很多成人就是后者, 就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品格, 让身边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女儿十四个月才蹒跚学步, 不小心会摔倒在地, 我不会抱她起来, 更不会假装责打拌倒她的物品, 而是鼓励她自己站起来, 并指出是她自己不小心摔倒, 不怪别人, 要站稳、走稳每一步。以后她做任何事出错后, 都会寻找自身原因, 不会怨天尤人, 把责任推给别人。有一次女儿哭闹要买雪糕吃时, 我会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她:“哭不能达到任何目的, 只会让结果更糟, 想要什么, 向妈妈有礼貌地提出, 且注意语音清楚、语气平和、语速适中。”刚开始女儿听不懂, 我就会多说几次, 强调好好说话可以有商量, 哭闹没有余地, 我除了让她尽情哭, 不会理她, 也不会达到她的任何目的, 终于她走到我身边, 挂着泪珠, 清楚地说:“妈妈, 我想买雪糕吃, 可以吗?”不是态度好, 就可以有求必应, 有的时候是刚吃过, 不可以再吃, 让女儿知道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 而有些事是必须要做好的, 特别是遇到困难, 一定不要哭, 哭只会耽误时间, 浪费精力, 解决不了问题;要开动脑筋, 想办法并身体力行地做好, 最终解决问题。

因为没有人帮我照顾女儿, 女儿两周岁, 不得不上幼儿园了, 是我单位附近的私人幼儿园。入园的第一天, 我看到宝宝们都在哭闹, 不让爸爸妈妈离开, 把自己放在陌生的环境里, 我女儿睁着黑亮的大眼睛看着比她大的宝宝哇哇大哭, 她劝着:“为什么哭啊, 我们一起去玩吧。”老师觉得婷子很懂事, 一点也不象两岁的宝宝, 我放心地上班走了, 等下班后去接女儿, 发现还有几个宝宝在哭, 太厉害的个性了。说起幼儿园, 女儿从2岁上到7岁, 冬天白天短, 下午下班的时候, 天完全黑了, 所有的老师和宝宝都回家了, 只有婷子一个人在门口的传达室老爷爷那儿, 我去接她, 心情是焦急和内疚的, 甚至是泪流满面地对女儿忏悔:“婷子, 妈妈对不起你, 接你太迟了, 你恨妈妈吗?”女儿抱着我安慰我:“妈妈, 你不是不想来接我, 是没有下班, 妈妈太辛苦了。”我真是止不住地哭出声音, 紧紧地抱住女儿, 女儿擦干我的眼泪继续安慰我:“妈妈不哭, 婷子听妈妈的话, 一点也不着急。”

有的妈妈问:“孩子不听我的话, 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当我是朋友, 能够听进我的劝告?”从女儿很小的时候, 我从没有小瞧过女儿, 从不觉得女儿是无知、低智, 相反我觉得女儿的每一言每一笑都有可爱、纯真、深长的意味。从女儿身上, 我一直是得到快乐、满足, 甚至很佩服, 不知不觉中女儿的自信、聪明与日俱增。五岁时暑假的一天, 她爸爸是中学老师正好放假, 单位有事, 爸爸就带上她, 单位里老师很多, 在填写表格准备评职称,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丢下了她的手。等到忙完后才发觉女儿不见了, 楼上楼下满院寻找也找不到女儿, 又急又怕, 去车棚里准备骑车去单位外面找, 惊喜地看到女儿静静地站在自己的自行车旁, 抱起女儿说:“爸爸不好, 把你丢下了, 你怎么在这儿?”女儿说:“爸爸你走的好快, 我跟不上, 然后看不到你了, 我问了好多叔叔你在哪儿, 还是找不到, 我就来这儿找你的车, 看到车在, 想到你会来推车, 一定会等到爸爸。”

十岁半, 女儿生病, 县医院误诊为胃炎, 造成酮症酸中毒, 深度昏迷, 转院后抢救苏醒, 从苏醒的那一时刻起, 我和女儿就没有哀叹过, 而是一起看励志的故事、糖尿病资料, 掌握了胰岛素泵、速效胰岛素、饮食、运动来合理控制血糖。磨难没有让女儿退缩, 而是让自己加速成长, 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她积极配合, 戒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垃圾食品, 每天至少七次测血糖, 并根据血糖情况安排饮食、运动、胰岛素量及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 而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生长快、生理期、学习压力等各种因素, 血糖不好控制, 和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测四次不同, 孩子必须至少测七次, 否则无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而此时不测血糖, 与父母哭闹或冷战的孩子, 谈不上有效控制血糖, 心理健康程度决定血糖控制水平。女儿刚开始是我让她测就测, 虽然不拒绝, 但也不主动想起每个测血糖的点, 三餐前不会忘记, 但三餐后、睡前、夜间不能主动地想起来。早、午餐后两小时都是在学校, 那时是小学五年级, 我就会去学校提醒她, 老师是知道情况的。遇到不正常的血糖, 我告诉她怎么处理, 比如同样13的值, 要分析是否低血糖反弹, 如是要提前减药, 反之就是加药, 而且餐前13应该先补多少, 餐后13应该补多少, 睡前或夜间应该补多少, 量都是不同的, 每个时间段人体需要的胰岛素量不同, 且个体不同, 不能参照别人的量来调整, 要有自己的经验, 每一次不正常的血糖值都是血的经验和教训, 要分析出原因, 做到防止下一次类似情况发生。渐渐地女儿自己想起来餐后的时间点, 如果回家时我发现女儿还是没有测餐后, 会很没有风度地向她大发脾气、大吼:“血糖是第一位, 不要借口忙学习、怕别人看到而不测, 血糖不好, 你成绩再好也没有用, 你的生活质量就是零、一切都是零……”女儿从来没见我这样生气过, 我也很瞧不起自己失控的模样, 但发威了三四次后, 女儿终于不会忘记了。最近夜间三点的血糖, 我再三考虑她已经长大, 有一天离开我, 没有这样的习惯是不行的, 我用计策 (应该是苦肉计) :连续夜间起床, 次日中午做饭, 在她面前摇摇晃晃, 脸色蜡黄:“婷子, 妈妈年龄大了, 夜里醒了就睡不着, 测完血糖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难受死了, 第二天要上班、买菜、做饭, 妈妈觉得自己体力太透支了, 要生病了……”“妈妈, 您不要夜间起床了, 闹钟放我床头, 我自己起床测。”观察了几天, 女儿果真做的很好, 空腹血糖很容易达到平稳。

女儿长大了, 她每天都是努力的、快乐的。我也知道人活着每一天都要快乐, 但遇到烦恼想不开时, 我不会真正地做到快乐, 看看可爱的女儿, 我会立即受到感染并学会真正的快乐。她坚强、自信, 任何的困难在她面前都是可以战胜的。她乐观、积极, 相信自己只要通过测血糖、用好胰岛素, 控制好血糖, 就可以正常地生活, 学好文化知识, 长大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每一天都可以很充实、很精彩。糖尿病是女儿生命中的一个小小浪花, 是生活赐予她的一件宝贵的礼物, 通过长期携手与血糖作战, 加深了我们母女的感情, 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理解了生命的真谛, 我深信女儿的未来一定是美好幸福的。

编后语

青春期的孩子…… 篇8

首先, 教师应该明白,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 就悄悄地进入了青春期, 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孩子与小学时相比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有变化。进入初中后, 一些学生的身体开始发育, 第二性征也逐渐明显。生理的变化, 会带来心理的变化, 许多心理学家对此时的孩子进行了研究:如霍尔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青春期, 认为青春期在本质上是动荡的, 充满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弗洛伊德认为, 个体发展到青春期, 就进入了心理性欲发展的生殖期, 性欲望的焦点转向异性成员, 他们的任务是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 建立自己的生活, 寻找同龄同伴, 考虑建立长期稳固的性关系。斯普兰格用“第二次诞生”来形容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还有心理学家把青少年期的意义称为“心理性断乳”, 并认为这种断乳是痛苦的, 因为要改变许多原有的习惯, 因此会带来一时的激动与混乱……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 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 他们希望自己做决定, 但往往受到教师或父母的过度关心。因而, 会出现与教师或父母的冲突, 有时甚至表现出“逆反心理”。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 在布置作业时, 强调学生按格式或按时间交, 有些学生, 特别是一些表现好的学生, 偏偏没有按你的要求去做, 让你批评也不是, 不批评也不是。从学生家长处得到的消息也是, 以前与孩子出门时, 手拉手, 孩子会很高兴, 但进入初中后, 孩子与你拉手上街会显得不自在。在学校和家里, 孩子最怕大人唠叨, 有时, 一看唠叨, 就捂着耳朵, 显得不耐烦。

其次, 是家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安全的港湾, 在孩子心目中是任何东西也不能取代的。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独生子女居多, 再加上缺少与同伴玩耍与交流的机会, 父母就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些年来, 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我国, 离婚率都大辐上升。大量研究证明, 父母间的争吵本身会对孩子造成极大伤害。戈特曼和卡茨研究发现, 婚姻越不幸的夫妻, 他们的孩子越可能承担更大的压力, 他们在同伴交往中可能表现得就越消极。有些父母往往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有时还让孩子做判断、选择, 孩子陷于一种两难境地。有些人还以孩子做婚姻的筹码, 这样孩子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孩子进入青春期后, 对这些矛盾似懂非懂, 他们面对这样的痛苦抉择, 只有以“烦躁”来应对。特别是以前本来一个和睦的家庭解体, 孩子会顿时觉得失去从前拥有的安全感、幸福感、控制感, 这样不仅会造成成绩下降, 可能还会造成其他后果, 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发展。

按这样的分析, 这位老师该怎样去帮助学生小刘呢?笔者认为要教育好这个孩子, 必须与家庭结合起来。

首先, 做好家长工作。小刘的父母是教师, 他们会支持教师的工作, 这是很有利的条件。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告诉父母, 让父母明白, 除了关心孩子身体成长外, 还需要正确处理孩子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和家长沟通, 让他们向孩子说明, 无论夫妻关系如何发展, 他们都是爱他的。有些父母很明智, 在夫妻冲突时, 避开孩子。这里也必须让他们明白, 不能以孩子当作筹码, 不要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焦虑。孩子长大了, 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自由, 他们喜欢的装扮, 只要符合一个做学生的身份, 父母不要太多干涉, 更不要强迫。鼓励他们结交良友, 并不对他们的朋友进行消极评价。有些事, 可以鼓励孩子去做, 让他自己去探索, 并相信孩子能做到。

您的孩子,到青春前期了吗 篇9

这一时期, 学生之间的友谊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但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独占性, 择友标准也相对严格起来。与此同时, 学生的同伴团体也得到了发展, 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在这一时期两性交往就发生了变化,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出于内心的好奇, 都会对异性有些朦胧的好感, 但是又不清晰。以上现象, 都是青春期提早到来的表现。一般出现在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一, 也就是“小升初”的衔接阶段, 我们把这一时间段称为“青春前期”。鉴于此, 下文会列举几种青春前期常见的问题, 仅供家长参考。

一、生理方面

男生的“小帐篷”

小明的爸爸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 被告知在学校发现自己的儿子有在上课时把手伸进裤子的毛病, 希望家长能配合教育。爸爸很是心急, 不知该如何引导。

建议家长朋友不要把生理问题上升到精神层面, 孩子可能不是有意而为之。尽量不要提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把手伸进去, 你看到什么了?你想什么呢?”而是选择以下的话题和孩子聊聊, 效果会更好:

1.卫生角度:手触摸的东西比较多, 不能确保干净, 伸到衣服里直接接触皮肤, 若感染会很麻烦的, 要打针吃药。

2.听讲角度:上课要专心听讲, 把手伸进裤子里和咬手指甲、玩文具是一样的, 都是走神儿的表现, 都说明你上课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和爸爸说说, 是老师讲得太简单了, 你觉得无聊?还是太难了, 你听不懂?

3.舆论角度:你的行为若被别的同学看见了就更不好了, 别人若看到会告诉老师, 老师要是在全班说你, 你该多不好意思啊。

这几个切入角度都可以让孩子放松下紧绷的神经,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只要能够通过沟通交流解决的问题, 就都不是大问题。

女生安全女“度假”

近年来, 初潮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有些孩子五六年级就会出现, 即10-12周岁。对于女孩来例假的生理现象, 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1.妈妈讲述月经的原理, 让孩子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是女性新陈代谢的必经环节。这是从女孩到少女的转变, 也是长大成熟的表现。要通过沟通让孩子悦纳自己的性别, 接受自己的身体特点。

2.由妈妈亲自示范, 教孩子做一做, 如何粘贴卫生巾, 如何取下来, 如何使用护垫。说清楚和会使用是不同的, 一定要手把手教会。

3.准备贴心小包, 放在书包的夹层里, 随时可以取用, 让女儿心安。

既然是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 就不需要遮掩, 不需要难为情, 尽早讲解, 及时沟通, 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二、心理方面

亲子沟通

孩子到了高年级, 无论性别, 都有可能出现沟通问题, 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学校的事情回家不和家长沟通, 有事往心里放, 到家就进入自己的房间, 封闭自己。二是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 不愿听取家长的意见, 或者明知家长说的是对的, 也会烦躁, 和家长顶嘴。

以上两种情况对于家长来说都是很困扰的, 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让孩子理解家长的用意。要想达到这种理解, 最好借助一个媒介, 比如亲子旅游, 亲子体育运动, 参加各种亲子活动, 共同看书、看喜欢的电视节目, 甚至是一起玩游戏。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及时地交流,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接着要让孩子看到家长的辛苦, 懂得家长的不容易。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的工作内容, 让孩子试着去做一做;可以让孩子到家长的办公环境体验一天, 亲眼看看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有多劳累;可以让孩子当家, 进行一天的采买, 照顾全家的饮食起居, 承担所有家务。

这些方法都是在参与中让孩子得到体验, 这样的感受才更真实、更直接、更深刻。

早恋问题

也有部分孩子, 特别是女孩子进入青春前期之后, 就会萌发一种莫名的情愫。有的被异性同学所吸引, 比如上课走神儿, 下课围在异性同学身边, 甚至传小纸条表达喜爱之情。还有的希望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 比如过分在意自己每天的衣着打扮, 关注服装搭配, 头饰种类, 分散了听讲的注意力, 影响了学习的状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关爱 篇10

小学升初中时,我和好朋友李文都考上了镇上的重点班。

收到入学通知书那天我们高兴极了,趁着还没开学,我们一起去摸鱼、游泳,一起去偷苹果……两家大人也因此亲近了不少,闲聊中憧憬着我们的美好未来。

开学后不久,“打工潮”也造访了我们那个小乡村。李文的父母正是那时候出门淘金的。因为李文脑袋瓜聪明,人又懂事,还考上了重点班,父母对他也就比较放心,将李文托付给爷爷就去了大城市。

说实话,当时我特别羡慕李文,他自由得就像鸟儿一样,父母不在家,爷爷又宠着他,他想干啥就干啥。父母打工赚钱比在家种地多,又因为见不着他,觉得愧疚,所以他有很多的零花钱买好玩的、好吃的。

李文家后来多了一台大录音机,双卡的,每天放学都在家里听刘德华、周华健,让我特别羡慕,因为在我们家,放学回家不写完作业是不能玩的,也没有那么高级的录音机。

不过在学校里我的日子过得也算滋润,还结交了很多朋友。李文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老师不太喜欢那种类型,他们看上去很“酷”:喜欢逃课躲在厕所里抽“大鸡牌”香烟,在校园里炫“阿米尼”自行车车技,冲女孩子笑嘻嘻地吹口哨……我并不讨厌他们,但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但是李文很喜欢他们。他对我说,心烦的时候,到厕所里抽根烟心里会好受一点儿。当然,李文的这种感觉,对于每天有父母陪伴、能被知寒问暖的我来说,是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的。

初一升初二那年暑假,李文去了他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让我特别羡慕。回来后他跟我讲大城市的繁华,说大城市里的孩子如何快乐,他们吃麦当劳,看小电影(就是录像厅),还能打电子游戏机……我只有傻听、傻乐的份儿。

转眼就上初二,我和李文都走上了求学和人生的转折点。我每天都在为代数、几何奋斗挣扎,李文却似乎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了。有段时间我们不再一起上学,他开始经常旷课。而我大概因为进入青春期,大部分时间在关注自己的事情,甚至忘记了还有李文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爷爷找到我家,问我“最近真又交学杂费了吗”,我才想起了好久不见的李文。

李文的爷爷说,他现在花钱越来越多,父母寄给他的钱已经不够花了,他只好把自己赶集卖菜的钱也给李文,可是昨天他又要钱交学杂费……

第二天早上,李文突然来我家喊我一起走,路上他跟我说,以后他爷爷问什么都装不知道。我问他最近干嘛去了。他说“很多事你不懂”,他以后会赚大钱给他父母和爷爷。快到学校时,他转向去了游戏厅。看着他的背影,我感觉他并不快乐。

初二下学期,班主任突然找我,用非常严肃的语气问我,你跟李文是一个村的?我点头。老师说:我接这个班快一年了,李文没有一天不旷课的,整天都见不到人,最近才知道他天天泡游戏厅。你回去跟他父母说,这孩子不但打游戏,还抽烟、谈恋爱、偷窃,要不是别人告到学校里来,我都不相信他会干出那种事来。多亏没捅到公安局去,要不就直接进少教所了。你去跟他父母说一下,来办理退学吧。

班主任临末了又加了一句:你可要好好学习,别学他。

那天放学后,我等到很晚才见到李文,我把班主任的话告诉他。我看到李文很沮丧,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帮他。

几天后,李文的父亲从外地赶了回来,找到校长,又是送礼又是哭泣,李文最终没被开除,但是学校要求他转学回到我们村口的普通中学。那天晚上,我听见李文在家里被父亲用皮带抽得惨叫。

李文转学后,他父亲又回城打工了,母亲回家来照顾孩子,据说他们在那边开了个小店面,生意挺好。

李文在家门口的学校没上几天课就又逃学了,因为不论在哪个学校,他都被人看不起,而家里的大人也觉得他是个混球,所以他天天往镇上跑,找以前的朋友,一起抽烟、打游戏机,不到一年就退学了,据说去城里打工去了。而我特别害怕看到李文的母亲,她一见到我就会泪光闪烁地唠叨,当年我和李文是如何如何一起考入了重点……最后总会叹口气说:李文不是坏孩子。

上一篇:制度性因素下一篇:新型空中交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