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2024-10-23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共12篇)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篇1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笔者通读了整个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有些宽泛

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素养的限定

宽泛的语文素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限定。首先是其对象的限定。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特别是广大的初、高中学生,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一个作家,他的语文素养可能是多方面的,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大的阅读量、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容量会越来越大;而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只是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就算已经达到了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特性,制订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培养,它有一个“变通域”,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这样势必导致其内涵丰富,概念宽泛以至模糊化,为此,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即“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等,只有规定了这样一个最低标准,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加容易和现实。

三、学生原有素养、现有素养和将来素养

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因“生”而异:对于一个缺乏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应从多鼓励其发言、多用语言表扬开始,逐渐让其认识自己并相信自己,从而发挥出他的潜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学习;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锻炼其耐性和沉稳性开始,逐渐培养其稳重心细的个性品质。另外,还应该注意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激发、充实、丰富和调整学生的原有素养,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儿童现有的和借助他人启发达到的水平,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原有素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最后,学生的未来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关系到人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教育家说“是教育挫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各种积极要求,并给予适宜懂得引导,充分发展学生的可能性,当然,这有别于“自然主义”的放任发展观,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是有步骤、有指导的发展。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实现,二者是息息相关的。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养成,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也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语文能力,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 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 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 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篇2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些交际活动中,口头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初中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础、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高中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外,听说能力的先天习得性也使社会与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了误解,认为说话如同吃饭走路一样生来就会,用不着训练。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但是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高考只考察读写能力,不考察口语交际能力,而新的评价体系还未确定,很多学校对新课标的实施还持观望态度,以不变应万变,冀求在平稳中保持自己的升学率的学校还占很大一部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促使不少高中教师放松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要素中,说是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也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从高考作文的评改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考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偏低,即使那些高分作文的质量也很难和其他省份考生的同等分值的作文一比高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如果不及时地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口语教学的力度,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我们的学生日常会话用规范流利的语言,语感好了,不规范的方言词汇和句式就会减少,语言表达的通顺流畅程度也就会随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更何况,新课标强调课堂上师生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交流,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但若我们的学生还无法用语言大胆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话,对话就难以顺利展开,教学也就难以顺利进行。

由此看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将新课程的理念切实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转变,就一定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如何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系统有序地培养学生能说,会说,善说的能力,已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做法总结如下,和各位同行一起商讨。

一、建立语言环境,克服畏惧

针对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就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敢说。语言环境指特定的说话环境,如即席答问、小组争议等。所谓“建立语场”是指充分制造上述形式的说话场地和环境。然而要达到以上的效果,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能说,并在课堂上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自已去思考,去解疑,让学生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把“舞台”让出来给学生,从“大胆”“大声”“大方”这一“敢说”的基本程序出发,创造练胆、练声、练大方的语场,使学生经受锻炼。

说话首先要有胆气。壮胆不能光靠表扬和鼓励,还应有具体的方法。比如进行阅读教学可让学生先说对文章的理解;散文、诗歌教学可让学生先谈对意境的理解和体会;笔头作文可先让学生口述然后再写„„例如高一新学期开学初,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体,还没有确定语文科代表的人选,我就举行了一个小范围的班级演讲比赛,以“假如我是语文科代表”为题,让学生全部参加,竞争上岗。起初,学生都很紧张,不敢尝试。后来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们跃跃欲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在后来的日记中许多学生写到此次演讲让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后他们会更加踊跃地加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更有一部分同学写到虽然此次没有胆量站出来,但同学们在讲台前的表现深深地触动了他们,下一次,一定会挑战自己。果不其然,在以后的课堂讨论中,由于有这堂课做基奠,学生们发言踊跃,课堂氛围有了很大的转变。由此可见,学生的胆量是完全可以练出来的,根源在于教师是否给他们创造出练胆量的环境。

除了要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思维背景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及语言来保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顾虑增多、怕出丑的心理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调动自身的一

切因素去引导学生的表现欲,好胜心,克服害羞心理,将胆壮起来。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几个“斗胆性”的语场,设置创造性思维议题,有意引导争论。因此,“讨论法”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方法。讨论法主要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积极引导。每节课都针对学习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在这种气氛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就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讨论法体现了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它把质疑,谈话,讲授等结合起来,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品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过于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词句也往往不是最好的词句。”有一位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老师不是说要让我们学会捕捉瞬间的灵感吗?难道灵感的火花不是最好的吗?这个学生的疑问,很明显有其不足之处,但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然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在讨论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我们的教师只要能在课堂教学中选准话题,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融入到讨论中来。有了可供锻炼的语场,学生也就在训练中渐渐活跃起来,课堂气氛也就会随之活跃起来。

二、教师示范,声情并茂。

比如“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就是个既经济又有效的好办法。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三分钟的演讲,每天一个同学,全班学生按学号逐一上台,轮完以后再从第一个登台的同学开始。演讲的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具体的要求可以根据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口语交际方面提出的,逐步提升标准,融入情感、知识、技巧方面的要求,“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和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用应对和辩驳。”每一次演讲都要求学生在登台前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到登台时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学生在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说话的胆量,而且还锻炼了积极的思维情势,而教师也能针对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有时,教师也可以就学生演讲的内容做一次即兴演讲,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学习的鲜活的范例。经过这样适时地点拨和示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水平就会有较为明显地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良好形象,力争做到讲话大方、得体,吐字清晰,同时富于感情,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典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帮助学生掌握一般性的发声技巧,纠正本地方音对读音的误导,使普通话得到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同时,还可以通过听录音、观看录像等方式掌握副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恰当应用。

三、训练思维,提升能力

学生只有说话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跨世纪高中教学大纲)有这样的说法:“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和思维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思维训练和说话能力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逐步提高的阶段:复述——口头作文——语体训练。

第一阶段:复述。这是初级阶段。利用对所学知识的复述,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口头说话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文中细腻的细节描写深深打动了学生们的心。而细节描写恰是学生在平时作文时被忽略或难以做到传神的一种描写手法。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用课本中的语言或是自己的语言把文中感动自己的细节描绘出来,听的同学也可针对他所讲的不足之处予以评点和修改。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第二阶段:口头作文。口头作文的进行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凡是在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的情况下都可适时地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例如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许多竞赛场景都让人回味至深,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的学生。因此在课堂上,结合阅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趁热打铁,学生有情可发,有感可谈,积极思维,组织语言,踊跃发言。这在复述的基础上,训练的程度又加深了一步。

第三阶段:语体训练。这又将说话的能力提到了另一高度。所谓“语体”,即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反复使用不同的语言材料而形成的各具不同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口头语体由于外部语

境(对象、目的、情境等)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用词、择句、设格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言语风格。这种风格又大致可归结为三种:通俗语体、正规语体、典雅语体。作为学生就要明确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对什么样人,应该使用怎么样的语体,不然,很容易闹笑话。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饱读诗书,但他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在鲁镇的一个小酒店里对目不识丁的乡下人说话满口的之乎者也,自然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说话的内容,对学生展开语体训练,让他们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的要求。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设置一定的场景,对学生进行语体训练。看似简单,可学生们在转述的时候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不注意说话的对象了,人称不会转换了,语气不合说话人的身份等等。针对学生们存在的的问题,我一一予以指出,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经常转换角色加以训练,目前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在课下通过“课本剧表演”加以训练效果也很不错。“课本剧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的内容,揣摩人物的身份、性格,使自己的表演能够恰如其分的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课本编的改编过程中,在不同文本的演绎过程中,学生渐渐就会感悟到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不同身份的人与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的不同,进而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文角色的演绎时,谁还会担心他们不会开口说话?因此在教授小说和戏剧单元时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表演比赛,尤其是在小小说单元的教学时,我不仅鼓励学生学习写作小小说,还让他们把自己的小小说改编成剧本在艺术节上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预热情。在表演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流畅地表达又使表演更有声有色,何乐而不为呢?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在这项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篇3

【关键词】写作教学观;主体性;生活化;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由此拉开序幕,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课标》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创新性、建设性的观念,其中在写作方面,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新课标下的作文观既是近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推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纲领,其中传达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作文测试以及高考作文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本文落脚点立足于分析和把握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之下,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在必修部分,对“交流与表达”共有九点要求,其中关于写作的有六点。这六点分别是: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准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1]

这六点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突出了作文的特点,引领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总体而言,我们试着从写作主体、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三方面概括其特点。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是教育家和作家的共识。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提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这些都是重视写作主体求真的人格的体现。此外,要写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就不能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还要讲究思想新颖、见解深刻。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中提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正强调了通过丰富写作主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途径来培养写作主体的人格,那么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写出的文章,自然情感真挚,爱憎分明,并且体现了写作主体自己鲜明的烙印和个性。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积累到构思再到行文,需要运用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学生有时虽然接触了实际,参加了某些活动,但仍然表达不出东西,这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差,不善于仔细地观察事物有关。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提出学生作文要观察分析周围事物,“运用联想、想象等丰富表达内容”,这是过去大纲中没有的。

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而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的一块,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对《课标》写作课程目标的分析得出,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注重写作主体的主体性和人格养成、重视写作内容生活化、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三个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倩,1990年生,女,江西大余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篇4

一、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有些宽泛

大家知道, 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素质和教养, 它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 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 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 都称为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 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 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 层次感不强, 造成目标众多, 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 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 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 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 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素养的限定

宽泛的语文素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限定。首先是其对象的限定。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 其对象是广大的学生, 特别是广大的初、高中学生, 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素养, 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一个作家, 他的语文素养可能是多方面的, 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大的阅读量、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 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 其容量会越来越大;而我们讲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只是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 就算已经达到了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特性, 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其次, 语文素养的培养有一个“变通域”, 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 这样势必导致其内涵丰富, 概念宽泛以至模糊化, 为此, 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 即“量化”, 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 在小学阶段, 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 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等, 只有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 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加容易和现实。

三、学生原有素养和将来素养

学生原有的语文素养与其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调研。对学生原有的素养, 教师要予以正视, 不能存有任何的偏见。在实施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 要因“生”而异:对于一个缺乏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教师应多鼓励其发言、多用语言表扬, 逐渐让其认识自己并相信自己, 从而发挥出他的潜能, 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学习;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学生, 教师则可以从锻炼其耐性和沉稳性开始, 逐渐培养其稳重心细的个性品质。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 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的实现, 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实现, 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1. 语文素养, 强调的是养成, 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 即循序渐进, 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

2. 语文素养的培养, 必须融入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

的教程中, 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 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 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素养。

3. 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

也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语文能力, 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

4. 另外, 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区分好坏, 辨别良

莠。如对待外来词, 有的是能够融入到汉语中来的, 这样的我们接受;有的则是生硬地拿来, 生搬硬套, 对于这样的词汇, 我们要坚决抵制, 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

新课标中物理的教学反思 篇5

一、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

1、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协作的21世纪的现代国际人才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创新教学目的的实现,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新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3、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产物,是现代主要教学原则的进一步提炼和具体化。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二、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物理实用意识

1、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我们知道,作为自然科学史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学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达了科学前辈的思想、精神、方法和经验,同时它记载了物理学发展是怎样孕育了技术革命,怎样推动社会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目的是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知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这样通过展示物理学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人生魅力,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方向,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物理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不仅是物理学家要研究的科学,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知晓的科普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⑴为什么飞机场周围要驱赶鸟类;⑵打雷闪电时为什么不要站在大树、屋檐下?⑶街道旁的路灯是串联的吗?⑷光纤通讯,红外线遥感,磁悬浮列车,电子显微镜,电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空调,可视电话,饮水机,日光灯、光控灯、温控灯、声控灯等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⑸日常所说的各种“白汽”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⑹火箭发射塔下方为什么要修一个大大的水池?⑺桥梁为什么要建成弓形桥而不建成凹形桥?⑻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⑼汽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有什么作用?⑽我们在上学路上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及其理由?⑾为什么“火车站、地铁站”的月台上要画上“安全线”?⑿为什么远洋轮船上画有多条“吃水线”?⒀柴油机和汽油机有哪些异同,在使用中如何节约燃油,如何提高效率?⒁我们为什么要树立“能源危机”的意识?⒂我们为什么要寻求新型的环保能源?⒃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成因一样吗?⒄跑步比赛时如何记时才正确,为什么?⒅“光污染”、“核污染”是怎么回事?⒆如何减弱噪声污染?等等。

解读新课标中的阅读教学目标 篇6

新课标不仅设定了总的目标,同时又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分成了四个阶段,设立了阶段目标,就形成了总目标指导下的四个学段和五个领域。五个领域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几个阶段目标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联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研究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之间的相同点

1、注重朗读。在新课标中每个阶段都提到了朗读,例如:第一学

段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样,在第三学段仍然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第四学段也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在新课标中,非常注重朗读。熟练而有表情的朗读,则要求通过声调、音量、速度、停顿变化,读出作品与读者的感情,艺术的展示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效果。

2、注重默读。默读也是新课标、所普遍倡导的理念,例如:第一学

段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第四学段也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足以见得默读也是新课标注重的内容。

3、注重知识的积累。新课标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在第一学段提出

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学段相应的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第三学段提出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等;在第四学段也是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些相关内容的提出都是要求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要加强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语言表达,都需要语言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求得灵活的运用。

4、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种定性化的行为,是在长期反复的活动

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的力量。习惯一经养成,就好象“条件反射”是一种不需要强制而自然而然的倾向。基于习惯的这些作用,新课标更加注重习惯的培养。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第二学段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在第四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正确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结晶,是有效的阅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学语文教学要在长期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注意养成学生诸如爱书、专注、持续、有序、质疑、思考、动笔、使用工具书等基本的良好的阅读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知识、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广泛、持久的阅读兴趣一样,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阅读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提出了总的目标,在总的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个学段目标,四个学段目标之间并不是相互分离,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循序渐进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例如:在新课标中每个学段都提到了朗读,例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样,在第三学段仍然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第四学段也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每个学段对朗读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

再如:关于词义的理解,在新课标中每个学段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同样,在第三学段提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第四学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等要求。

针对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心系全局,从整体世上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入手,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色彩斑斓,精彩纷呈。

关于新课标中语文素养的几点思考 篇7

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对这一词的解读, 教育人士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 但对其本质的认识都是趋近一致的。

倪文锦教授在《阅读经典: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 的必由之路》中指出:“‘语文素养’的含义, 简而言之即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他把“语文素养”的解释与语文课程的性质结合起来,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的修养实际指的就是人文性, 而训练实际是工具性的另一种说法。兰瑞平老师认为,“语文素养”的目的是在用更恰当更科学的词语来表达课程标准的意图, 概括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 来表明学生学习语文该达到的高度。这是从其目的性来进行解说的。巢宗祺教授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文中将“语文素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相联系,将其具体细化为“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通过对新 课程标准 的研究,笔者发现,“语文素养”很全面地解读了关于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对中学两个阶段的要求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对高中阶段的要求重点放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民族精神、精神品格、健康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 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与能力, 主要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语感的培养、思维的发展、语文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理解,就能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所传达的精神和目标, 为学生制定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蓝本。

二、 “语文素养”的属性

“语文素养”是以三维目标为支撑的复合概念。通过以上对“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笔者将语文素养的属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致性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和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相一致的。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培养其成长和发展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些都与“语文素养”的目标相一致。

(二)综合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是集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审美情趣、语感、学习方法、人生态度、思维品质为一体,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贯穿始终的。它注重的是学生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发展, 努力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 的要求和 未来的发展,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三)普适性

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个青年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基本的语言知识、流畅清晰的表达能力、高尚的情操和人生态度也是他们走进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国人所必备且适用的。

(四)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生活中的各方面都离不开它。大语文教育观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只要有人生活的时空,就有语文的学习, 这就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十分便利的条件。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不仅仅要读书, 它能增强人的内在气质,同时也要行万里路,多多进行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拓宽知识的视野。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就是要求把语文的学习放入生活的实践中, 同时也要把语文素养的形成纳入生活进行历练。

(五)延展性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时间有限,后半生大部分的时间还得要靠自学。现在教师在学校中施行的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适应未来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学习延伸到未来的发展上。

三、 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势必要教会他们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也能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回归阅读

目前, 学生对语文的系统学习大部分还是通过语文课堂这一载体。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阅读训练又占了大部分。因此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要依赖文本的阅读。倪文锦教授在《阅读经典: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把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必要路径视为对经典文本的阅读。通过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 这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前提, 同时对民族精神和情感的把握也要依赖基本的语言文字。王尚文先生也曾在《求同存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多次提及语文教育的原点和基准, 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显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最好的办法是基于文本,回归阅读。

由于时间的限制, 课堂上的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后多阅读经典文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诗文135篇,规定学生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选必修课和不同文体不同类型也做了相关的规定。学生应根据要求认真阅读,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背诵自己喜欢的名篇名作。哲学中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 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也是一样, 不积累大量的语言文字, 不积累优秀的语句是写不出好的文章, 说不出深刻的话的。

(二 )坚持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正确的教师观指的是要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 重新定位教师的地位,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导”重在引导,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自我分析和理解,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学生观指的是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思想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他们能思考,会思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学生一个广阔而自由的空间, 学生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世界。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要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已不再是教师独领话语权的场所,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需求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 感情的个 体逐渐被 重视, 学生在课堂上能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独立的思考, 在探究性的活动中, 能与同学进行合作性的学习,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和与人相处。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其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育界整体的质量。

(四)与生活紧密相联系

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篇8

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之下, 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 在必修部分, 对“交流与表达”共有九点要求, 其中关于写作的有六点。这六点分别是: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准确,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 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而发。”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推敲、锤炼语言, 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 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1]

这六点结合了学生的实际, 突出了作文的特点, 引领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总体而言, 我们试着从写作主体、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三方面概括其特点。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 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的, 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 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 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这是教育家和作家的共识。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提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 这些都是重视写作主体求真的人格的体现。此外, 要写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 就不能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还要讲究思想新颖、见解深刻。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中提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正强调了通过丰富写作主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途径来培养写作主体的人格, 那么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写出的文章, 自然情感真挚, 爱憎分明, 并且体现了写作主体自己鲜明的烙印和个性。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 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而发。”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 那么, 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 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 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 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 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 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 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 陶冶他们的情操, 净化他们的心灵, 促使他们热爱生活, 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积累到构思再到行文, 需要运用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学生有时虽然接触了实际, 参加了某些活动, 但仍然表达不出东西, 这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差, 不善于仔细地观察事物有关。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提出学生作文要观察分析周围事物, “运用联想、想象等丰富表达内容”, 这是过去大纲中没有的。

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 而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 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的一块, 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 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对《课标》写作课程目标的分析得出, 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 主要体现在注重写作主体的主体性和人格养成、重视写作内容生活化、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三个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标中的历史教学 篇9

一、历史教学课堂的美化魅力

历史课堂教学的“美”最重要的是应讲求教学语言之美,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 历史课堂上, 他们愿意听, 乐于记忆形象性的人物和故事, 教师授课时应紧抓这一特点, 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 要力求渲染气氛, 讲得有声有色, 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鲜明突出, 如讲“新文化运动”一节, 讲到袁世凯尊孔复古时可这样叙述:“1914年9月28日, 孔子的生日, 袁世凯头戴平冠, 身穿古装, 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 大行三跪九叩之礼, 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祀孔朝圣的大丑剧, 12月23日冬至节, 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的祭服, 率领百官拥进天坛, 举行祭天大典, 这是民国以来, 袁世凯的又一次化妆滑稽表演。”这里, 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这样有声有色的描述看到袁世凯的丑态, 了解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

二、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疑问, 启发和引导学生

学生在学习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授教师给予的知识, 学生对教师输入的信息会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再加工, 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 然后将获得的知识存入自己的大脑记忆区, 变为主体的财富,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十分重要。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要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 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通过设置疑问, 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三、利用课堂竞赛使学生愉悦地学习

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需要。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形成, 喜欢阅读, 喜欢思考, 表现在爱问爱说。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利用竞赛的形式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产生学的欲望。竞赛的形式亦必须多种多样, 如口头提问、个别提问, 亦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提问;可以在黑板上写好题目, 更可利用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具。总之, 方法必须多样化, 要注意提倡采用集体竞赛,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新课标中的学习目标简析 篇10

《历史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学生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下面我对这些学习目标作简要的解析。

一、知识目标

新课标规定,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学生应“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学生应“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首先要把握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的活动构成了历史事件, 众多历史事件的综合构成了历史现象;任何历史现象都离不开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过程。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的, 不是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的, 也不是所有的历史现象都要让学生知道。所以, 学习目标才加上了“重要的”这样一个限制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才符合“重要的”这一标准呢?那就是内容标准中所列的内容。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中要求“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是一个历史事件, 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人是这一历史事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 但从当时中国主要的局势来看, 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线索是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 这和原教学大纲是一致的。中国近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 期中前五个基本上是按考试的发展顺序排列的, 即使是某一个学习主题, 也是根据先后顺序叙述的。中国现代史也大致如此。

二、能力目标

新课标规定,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学生“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资料,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析历史问题”。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学生“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 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如果仅仅达到了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这样一个目标, 则显然没有达到义务教育对本学科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在上学时从历史教师那里获得的一点历史知识, 在进一步求学或走向社会后, 还应该能够学会通过其它渠道获取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正是新课标关于能力目标的要求。当然, 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培养成历史方面的专门人才, 所以新课标关于能力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尺度的。一方面,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对祖国的历史都不仅能够做到自己知道, 而且能够通过讲解让别人知道, 更能够懂得怎样去知道。另一方面, 学生毕业后如果继续深造, 或者想在今后从事历史研究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也给他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是在八年级完成的, 因此能力目标的要求就比中国古代史高了一些, 如果说中国古代史在能力目标培养方面更多强调的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的话, 那么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学习中就要强调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如同盟会十六字纲领, 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含义、目的、作用等, 这就做到了对历史资料的初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新课标规定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落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未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学生通过中国现代史的学习,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这一目标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层面:1.认识国情。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进行了不折不饶的斗争;在近代历史上, 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 而中国人民的斗争和探索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是在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建设国家, 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八年级的学生应对此有一定的认识。2.树立信心。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认识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基础上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认识百年探索的基础上树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大的信心。3.坚定信念。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 树立两个方面的信念: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复兴;复兴中华民族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篇11

1.传统化学实验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实验侧重实验技能的训练

传统化学实验的内容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原理和强调基本操作的细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教材上都是完完整整写好的,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仔细操作就行。实验的目的主要就是强化已学知识,熟练实验操作技能,而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被教材严格地控制着。在学生的印象里,只要反应体系给定了,产物或结论也就确定了,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只能单纯地限于模仿、重复教师演示过的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实验功能充其量也只能动动手。这样的“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的实验,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1.2传统实验忽视了对学习环境污染的问题

化学的生动有趣与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化学现象的复杂多变,而又如此的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烈的实在感。但是,现今社会对于化学品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很多,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而不少化学实验的药品要么有特殊刺激难闻的气味,要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腐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这使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可望而不敢及”。如氯气在实验中的扩散;氨水的气味;二氧化硫气体的毒性,苯酚的气味。虽然实验中也尽量采用一些减少污染措施,但各种气味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污染教室环境,引起师生心理的不快。这样的课堂容易造成学生“化学就是放毒,化学品就是有害”的误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和将来从事有关化学研究方面的兴趣。

1.3传统实验重“结果”而轻“过程”

传统实验只要按部就班操作步骤,得到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结论就是实验的成功,实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其实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既动手,又动脑,既有旧知识的运用,又有科学方法的学习,既有预料中的结果,又有出人意料的变化。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探索科学、探究世界产生兴趣,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化学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就像没有悬念的侦探小说一样,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当然也就感受不到科学实验的魅力。

2.新课程对化学实验的功能进行了拓展,实现了实验观念的转变

《新课标》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对新版教材的研究中发现,高中化学实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具体实施的安排上,无论从实验设计理念上,还是实验功能上都有比较大的突破。

2.1重视实验的生活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新课标中化学实验重要的指导思想。教材安排了许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鉴别西红柿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测定饮料的酸碱性,测定橙汁中维C的含量;用明矾净化各种天然水;还有测定药物的组成;测定不同洗涤剂的性能,毛线成分的鉴别。另外,家庭小实验尽可能将实验内容生活化,学生易于完成。易拉罐当铝片、紫甘蓝汁制作指示剂,醋、蛋白、面条、毛线、尿不湿、牙刷柄无一不是实验的对象。还可以自行设计生活小实验,如香烟烟雾中的毒物的测定、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等。这些生活化的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2.2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味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新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趣味实验”。如火系列实验“火山爆发”、“魔棒点火”、“神蜡自燃”、“纸炮”、“烧不坏的手帕”、“水面鞭炮”、“冰川上的火焰”、“燃烧出的文字或图案”、“滴水着火”、“神奇的烟灰”等;水系列实验“神壶”、“宝瓶”、“化学酒店”、“一杯几色”、“密写墨水”、“净水变色”、“白花变成彩色花”、“水中火花”,还有化学振荡实验,碘的时钟反应,蓝瓶子实验等。这些实验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生活,试想在联欢晚会上露一手化学魔术,是不是更易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和动手实验的兴趣呢?

2.3加强实验的探究功能

新课标中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设置成探究性实验。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更是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参与者和设计者,他们要运用已学知识去提出和发现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评价与改进,这些过程能使他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与训练,保证了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2.4十分注重实验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并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原有污染性强的实验做了改进。如浓H2SO4与Cu反应将铜片改为可以抽动的铜丝;浓H2SO4与蔗糖的“黑面包”实验,改用少量蔗糖和少量浓H2SO4在小试管中实验,同时管口放上一块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以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HNO3与Cu反应中,试管口放浸有碱液的棉花或罩一个塑料袋吸收产生的气体。时代呼唤化学教育者用“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绿色人才”。

2.5分组实验微型化

新课标中学生分组实验量大,探究实验多,如果进行常量实验,势必增加仪器试剂的用量,因此需要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微型实验不仅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还有减少污染、安全、便携等优点。如分组试验中用点滴板代替试管,液体只要一两滴,固体只需一两粒。新课标实验化学教材中氯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用玻璃片与培养皿做成气室,可以在制备氯气的同时进行多项氯气性质实验,与传统的收集多瓶氯气,课堂演示时乌烟瘴气、效果还不理想相比,真得是又安全、又高效。因此,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推动着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完善,是化学实验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使我们用更新的眼光看待化学实验,拓展化学的实验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解读新课标中的阅读教学目标 篇12

新课标不仅设定了总的目标, 同时又在总目标的基础上, 分成了四个阶段, 设立了阶段目标, 就形成了总目标指导下的四个学段和五个领域。五个领域分别为: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分为: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这几个阶段目标之间既有相同点, 又有联系,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研究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之间的相同点

1、注重朗读。

在新课标中每个阶段都提到了朗读, 例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样, 在第三学段仍然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第四学段也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 在新课标中, 非常注重朗读。熟练而有表情的朗读, 则要求通过声调、音量、速度、停顿变化, 读出作品与读者的感情, 艺术的展示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达到“以声传情”, “以情感人”的效果。

2、注重默读。

默读也是新课标、所普遍倡导的理念, 例如:第一学段要求“学习默读, 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第四学段也是“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足以见得默读也是新课标注重的内容。

3、注重知识的积累。

新课标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在第一学段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学段相应的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第三学段提出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体会其表达的效果”等;在第四学段也是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些相关内容的提出都是要求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要加强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无论是书面表达, 还是语言表达, 都需要语言的积累, 在积累的基础上求得灵活的运用。

4、注重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种定性化的行为, 是在长期反复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的力量。习惯一经养成, 就好象“条件反射”是一种不需要强制而自然而然的倾向。基于习惯的这些作用, 新课标更加注重习惯的培养。在第一学段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第二学段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在第四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正确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结晶, 是有效的阅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学语文教学要在长期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注意养成学生诸如爱书、专注、持续、有序、质疑、思考、动笔、使用工具书等基本的良好的阅读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知识、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广泛、持久的阅读兴趣一样, 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阅读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提出了总的目标, 在总的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个学段目标, 四个学段目标之间并不是相互分离, 彼此孤立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是循序渐进的, 是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例如:在新课标中每个学段都提到了朗读, 例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样, 在第三学段仍然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第四学段也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 每个学段对朗读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

再如:关于词义的理解, 在新课标中每个学段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同样, 在第三学段提出“能借助词典阅读,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第四学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等要求。

上一篇:播控中心下一篇: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