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象建设论文

2024-10-12

新形象建设论文(精选12篇)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1

摘要: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医德医风的好与坏, 是关系到医院的大事。因此必须的纳入医院发展计划, 同布置、同检查坚持一抓到底, 患者反应出医德医风热点问题, 要正确分析医德医风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 措施要用力、常抓不懈、实行标本兼治、纠违并举、教育是基础、管理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从每个环节的工作做起医德医风就会好转, 医患关系就会改变。

一、深刻认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的发展, 一要靠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 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把两者融为一体, 医院才能健康的发展, 才能更好的保护生产力, 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还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真正树立两个文同一起抓的战略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两个主要部分, 而医德医风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单纯是一个行业作风建设问题, 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医德医风建设又是党风廉政反腐败的一件大事, 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卫生部多次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布置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教育, 掀起学习先进模范事迹的高潮。我们医院开展了《弘扬白求恩精神, 争做优秀医务工作》、《诊前三分钟, 诊后四到位》、行风评议等活动促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一切为病人服务, 为塑造平安和谐的医院新形象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正确认识医德医风的现状

广大职工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 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 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体位康做出了贡献, 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但是因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少数医务人员政治学习有些放松,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说念有些淡泊, 在行业作风建设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 表现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服务意识不强, 对病人检查不仔细, 诊疗不认真,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缺乏责任心。目前热点问题反应较多的是给病员开大处方、检查多、用好药多、费用高, 给病人增加了负担。这些问题都属于医德问题, 虽是少数人的事, 但其影响不可低估, 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 甚至互不信任, 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

三、高尚医德医风重在建设

1、加强教育, 提高卫生队伍自身素质基地

一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使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入脑入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坚持反腐倡谦教育。要不断组织职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有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指示决定, 使大家了解在新形势下医院怎样进入市场、占领市场, 不断培养全体职工的责任感、事业心, 从而做到爱岗敬业,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一切从病人要求出发, 真正做到医德高尚、谦洁行医、勤政为民。

三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医务工作者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与人民健康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 为此, 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技术学习, 如开展继续教育、病案讨论、选派人员深造学习等。要表彰鼓励大家刻苦钻研自学成才,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度是保障

医德规范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能起导向作用, 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规范得以践行, 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监督制度, 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深人调查研究, 设立院内、院外监督员,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听取意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 建立接待日制度, 把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进行疏理, 针对存在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措施, 做到定时间、定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对违纪的人和事, 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理。

二是建立自查自纠制度, 及时改进工作。医院要有明确的自查自纠规定, 做到值班查、院领导查、科主任和护士长结合自己科室部门的情况查、医务人员结合自己的岗位查, 重点查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收费标准、投诉信件。通过“四查五重点”活动, 及时了解医德医风的现状, 做到边查边改。

三是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奖优罚劣。按级成立考评小组, 制定出考评标准, 经常进行考评, 主要考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收受钱物和品等方面的情况, 建立医德医风档案, 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1一2次的集体综合考评, 将考评情况装入档案, 把考评结果公平、公开、公正地向群众公布, 与职称晋升、调整工资、表彰先进挂起钩来, 使好的及时受到表彰, 有问题及时处理, 达到激励先进教育大家的目的, 使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作为组工干部,必须要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形象。

一、加强党性修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组织部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性、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这就决定了组织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很强的党性。”组工干部,担负着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党性修养上有更高的要求,应该要成为忠诚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率。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组工干部要始终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抵制腐朽思想和糟粕文化的侵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组织工作;其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组工干部,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切实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从而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组织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组工干部应该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大局意识,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辨是非、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实践中始终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品德修养。组工干部的言行举动时刻影响着组织部门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作为组工干部,首先要自律自省,不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应当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其次要防微杜渐,管住小节,严于律己,确保自己的言行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三、着力提升能力。组工干部肩负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使命,组工干部能否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关乎到组织部门的形象、关乎到组工干部的形象、关乎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组工干部应该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使人事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自己的岗位要求相适应,与自己的职务要求相吻合。首先,要提高知识能力。组工干部要不断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关决议及相关法规制度等。其次,要提高业务能力。在组织部

浅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 篇3

摘要: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历程,党一直都很重视形象建设。在新时期,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地不断发展,人民对党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所以我们更需要在总结党以往形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努力探索建设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这对于巩固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76-01

中國共产党的形象建设,主要是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来考虑,考察社会和公众对党的认同度,需要在党和公众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塑造和维护,是党取信于民的过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形象资源已经成为执政党的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因此,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建设形象的必要性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一个执政党。党的形象是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任务相适应的。在革命战争时期,要树立一个与反动势力顽强奋战的形象。在和平时期,要树立一个建设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形象。在新时期,党面对的历史任务和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要处理的问题更加棘手,这就需要我们的党要时刻察觉到这些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同时,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转型,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从发展计划经济转变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中国社会转型的这些现代特征完全取代了原先成型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实现的,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也引起了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等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党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当必须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政治水平,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经验,但是也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新形象,使之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建设形象的措施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党的廉洁形象。十八以来,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增加,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人民对党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现象还比比皆是,大大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中国共产党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想取信于民,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对腐败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中国共产党要在党内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贪污腐败现象。同时,也要在党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权力的运行有法可依,也提高廉政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还能有效的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使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公开化、透明化。针对贪污腐败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党员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在制度上减少党员腐败的机会,使党员不能贪不敢贪。最后,还要完善公务员的薪酬考核制度和财产公开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公务员的薪资能够满足其生活的基本需要。

(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增加人民对党的认同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民接触到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越来多元化,对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出现弱化的倾向,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从意识形态的宣传内容看,要加大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宣传,让民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党的执政理念,了解党政策的制定过程,体现党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体现党的为人民服务。宣传党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的根本主张,宣传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产生威胁,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来看,中国共产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调整宣传手段,更新宣传技术,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必须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不断地加强对理论的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和途径,用科学的宣传理论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民众的意识形态教育,增强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对执政党和现存政治秩序的认同感。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人民评价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好坏,不仅仅会从党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和政策方针中判断和评价党的形象,而且更会从一个个党员的言行举止中认识党的形象。因此,党员个人形象对党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提升和塑造党员的个人形象,加强全体党员的作风建设。必须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形象代言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担当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员干部要用自身的实际行为去塑造和提升党的形象。各级党员干部应该以党中央为学习榜样,切实提升自身的形象,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另外,中国共产党要着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基层党员干部是最接近人民群众,是中央政策的最直接执行者,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福利的人,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党的整体形象。所以,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提升执政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不仅仅有力与宣传党的指导思想、政策方针,更有利于民众加深对党的深刻了解,从而增加对党的认同感。党的形象建设需要在继承优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建设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真正做到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孙景峰,刘佳宝.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州学刊,2016,08:13-17.

[2]张毓翔.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途径分析[J]. 前沿,2013,16:41-43.

[3]孙景峰,刘佳宝.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州学刊,2016,08:13-17.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4

1新媒体时代——新型媒体异军突起

当今时代,新型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它们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虚拟性强等特点,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产生了 深远影响。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 模达6.49亿,其中手机 网民规模 达5.57亿[3]。

新媒体作为一种公众参与度高、传播自主性强的特殊传播方式,创造了“人人都是媒体”的新局面,也给医院形象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新媒体使宣传形式多样化,它为医院形象推广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对社会的监督越来越有力,拓宽了舆论监督的途径,医疗卫生行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患者对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疗收费等问题的质疑或不满,因此,它对医院又是一个挑战。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为医院的形象建设服务,成为了当代医院管理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2新媒体环境下医院形象建设面临的挑战

2.1传播主体地位日益削弱

传统媒体环境下,宣传部门 是医院形 象宣传的 唯一主体,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持着信息流动的 “窗口”。经过这个“把关人”的过滤和 筛选,剔除那些被视为不 符合群体 规范或价 值标准的 内容,而将那些已包含着自身价值观念和主观态度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而在新媒 体环境中,任何个人 都可以通 过微信、博客等进行大众传播,任何人的言行经过新媒体的放大后都有 可能产生 广泛影响,甚至成为 重大的“舆论事件”。

2.2传播对象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有力地推进了人们的 思想由单 一化向多 元化演进,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对媒体的选择逐步产生差异,而且这种 差异仍呈 现出不断 扩大的趋 势。 这种“分众化”现象,要求我们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 将传播对象逐步从 广泛的整 体大众,分化为各 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并根据传播目的、传播内容和受众阅读习惯的 不同,有针对性 地选择宣 传的载体 和传播的渠道。

2.3舆情难以监管

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匿名性,以及网民社会心理的需要和传播技术的更新,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出现“舆论化”的趋势。《2010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 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危机舆情的第一讯息来源。事件发生后,信息会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发布,并迅速得到受众的响应,形成舆情。近年来,医院形象危机事件频发,如:哈尔滨医 科大学附 属二院的 “天价医疗 事件”、深圳凤凰医院的“产妇肛门被缝事件”,正是经由个人或非大众传播媒体发布的新媒体信息,迅速扩散而引发广泛讨论。在没有制约的网络视窗上,信息源头更广,信息传播更快,信息互动更多,信息甄别更难, 医院的舆情监管也显得愈加重要。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危机事件处理中,如果不能做出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很容易陷入被动境地,给医院的形象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4]。

3新媒体环境下医院形象建设与危机管理策略

3.1科学定位医院传播战略

医院的整体战略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学科建设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品牌文化战略、财务管理战略等。医院传播战略为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框架下, 构建医院的传播战略,使其为医院的整体定位目标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医院拥有不同的整体定位目标,各具组织特色,也各有不同的媒体形象特色。医院科学定位和精心设计的形象传播战略要让全体医务员工接受和认同、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认可,还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的规律以及特征[5]。

3.2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核心

医院文化是医院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医院的医疗品牌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医院职工得到明确的指引和有效的激励,形成医院和员工之间高度的默契和信任,从而更好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独特品牌形象的正面塑造可以传播差异化的医院文化,展现医院价值观和良好精神风貌,培育高素质员工队伍,保持持久与强劲的竞争力。为此,医院要重视并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卫生事业所承担的职责使命相结合,与医疗机构的当前任务相结合,与医院的优良传统与精神、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传播相结合,构建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对医院内部,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达到员工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即对文化传统、精神、理念的认同,从而起到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作用。对医院外部,通过有效的传播,得到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3.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联系

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建立媒体通路,与编辑、记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媒体正确理解医疗事件,引导依法解决医患矛盾的正确舆论导向。医院是各类新闻题材的富矿,医院应当对内部医疗新闻资源加强集中管理,对外发布统一信息,按需供给;同时,应建立记者采访准入制;医院和媒体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策划公益活动等新闻题材、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的预案;医院为媒体提供前期采访支持、稿件沟通,稿件刊登后,进行及时的结果反馈。此外,医院应安排专人负责医疗新闻事件跟踪、媒体信息鉴控、资料收集、医疗类新闻稿的撰写,最大限度地争取传媒的合作与支持。在互动合作中,媒体得到了医疗新闻事件的独家播报授权和来自医院的专业意见指导,医院亦得到了媒体在公关危机事件突发时的客观、公正的舆论支持,这是医疗卫生行业构建和谐健康媒体关系的必要前提。同时, 医院得到了全方位的舆论监督,使得其运行更加规范、 透明,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本身也是医院正确引入监督机制,对自身发展进行有效监督和促进的必要手段。

3.4构筑多层次的传播体系

从传播媒介、形式内容、题材选择、采编人员等方面构筑多层次的传播体系[6]。医务人员绝非新闻从业者,但置身新媒体时代,医院可以融合多种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技术,综合其传播覆盖面,扩大受众群,以此达到正向宣传的效果、规模。注重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活用新颖的信息传播载体、以活跃的信息互动方式才能赢得大众的关注度、参与意识和点击率。在传播题材选择上,医院有品牌形象,科室有专业特长,青年有公益活动等可以延伸出不同的传播主题。除了专职的新闻媒体人员,还可以挖掘医院内部的通讯员、撰稿人,内外联动、上下联动,使得发布的新闻内容更具可读性。

3.5加强舆情监测与管理

传统的医院宣传难以满足如今的医院需求,为了专司信息管控与发布,帮助医院进行危机公关,医院需成立专门负责处理社会关系的公共关系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传播制度,统一管理和发布医院的重要信息。医院新闻发言人要遵循主动性、及时性、真实性、正确性的原则,代表院方勇于承担责任,赢得大众传媒乃至公众的理解、支持与信任,使新闻事件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报道。医院的发展动态、医务活动等信息,应及时有序的得到筛选和预处理,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以把握舆论主动权。对于危机传播事件,最好的处理办法在于未雨绸缪,将事件在尚未爆发的萌芽状态处理化解是最理想方式。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医院危机预警机制、舆情监机制;设立专门的危机预警机构,要开展舆论调查与危机预测,制定危机传播防范措施,形成规范的危机传播预警方案[7]。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5

国网唐县供电公司十分重视班组建设,将其作为生产经营运行的基石,内生增长的源泉,企业文化的源头。该公司提出“以创新求突破、以创造争一流、以安全保生产”的班组建设工作规则,致力于提升班组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强化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促进企业与员工同向和谐发展,使基层班组活力与创造力得以全面迸发。

一、三点一线规范员工作业标准

唐县供电公司班组建设采用“三点一线”方法实现班组自我管理,通过设立制度建设示范点、违章违纪曝光点、模范遵守样板点及开通岗位遵章守纪互动连线,促进班组员工牢固树立守纪意识和责任意识。基层班组把设备操作规程作为必须信守的工作宝典,在日常管理中以遵守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作为管理重点,每班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每周开展两次反习惯性违章专项活动、每月开展三次岗位安全讲评,反复警醒班组员工严格遵守作业标准。

通过“一查二反三讲评”,使班组员工清醒认识违章违纪、不按工作标准作业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风险,形成班组员工,在从事作业活动时,把操作规程作为工作准绳的潜意识反应,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营造了以安全生产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痕迹管理上,基层班组还建立了三个工作记录,即“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治记录”、“二次整改记录”,全面记录班组日常作业活动,从供电线路到开关、变压器,均按巡检规范建立台账,为班组安全作业筑起三道“防火墙”.同时还将记录进行传阅、巡展,使班组员工认真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同一问题重蹈覆辙。通过以上系列举措施行,基层班组一直保持着“零违章、零违纪”记录。

二、三条主线明确员工工作职责

唐县供电公司基层班组工作范围涵盖全公司,班组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操作设备多为特种设备、先进设备,无形中增加了班组管理难度。但基层班组临难不退,主动针对自身特点,围绕制度建设、强化工作执行、开展互教互学,从内部培训三条主线着手,破解管理难题。

基层班组先后制定了《班组员工工作职责》、《设备维护保养要求》、《重点岗位管理须知》、《班组会议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系列班组管理规定,使班组员工更加明确岗位工作该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

在强化执行方面,唐电公司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工作不讲条件,要求班组员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将工作放在首位,对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找借口推诿。班组还以岗位安全知识、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疑难问题等为主要内容,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探讨,以辩论的方式促进员工对岗位知识的互学互用。班组还每月开展一次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活动来提升班组员工知识结构,扩大班组工作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除此以外,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基层班组还全面推行设备维修快速响应机制,对业务模块工作实行流程化管理,成立了维修抢险队,建立了班组特种设备电子档案,对常见设备故障排除方法进行详细记录存档。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能通过故障信息库一“键”锁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效保障了供电的可靠供给。

唐电公司班组建设还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以 “推进节能减排 共享蓝天白云”的社会责任为工作宗旨,立足自身实际,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做起,按岗位职责划分“节能降耗”责任区,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广泛征集节能改造建议,形成了全员节能减排共识。

三、三大目标增强员工综合素质

唐电公司班组建设秉承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和工作激情,他们围绕“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三大班组建设目标,全力增强班组员工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基层该班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比重达到72%,维修技师比重达到44%,高级操作工比重达到37%.先后组织班组员工完成设备技术改造和QC攻关项目15项,并建立了以机、电协作维修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了现代企业发展对基层班组创新管理的科学要求。

在打造节约型班组方面,该唐电公司班组建设通过全面开展岗位练兵、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活动,全年节约设备维修费用15万元。安全管理方面,基层班组共开展安全检查活动200余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活动12次,安全应急预案演练2次,整治较大安全隐患3起,保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记录。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6

海南州中院下辖共和、同德、贵德、兴海、贵南5个基层人民法院。凭借突出的审判业绩,海南州中院已连续八年被海南州委、州政府授予“实绩突出领导班子”;连续九年被州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优秀集体”;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法院岗位目标考核“优秀集体”。

2012年9月18日,高原正式接任海南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当天,高原发表了简短的履新感言:“近年,海南州两级法院工作一直走在前列……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团结带领全州两级法院干警以‘服务大局、为民司法’为己任,坚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工作亮点纷呈,最高荣誉加身

1950年代,高原的父亲从部队转业,离开老家辽宁锦州,只身远赴青海海西,在劳改农场做管教干部,并在那里结识了高原的母亲,一名重庆支边知青。1960年代初,“农场二代”高原出生。1981年,高原从农场子弟学校高中毕业后凭借其出众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开办了农场第一家知青商店,几年之后,深感知识重要的他只身赴涪陵一中补习。1986年,高原高分考入了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

毕业后,他成了一名监狱系统的干部。1989年,因工作需要,高原调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先后在控申、反贪、公诉等部门耕耘奋斗了24年。

“我在检察院公诉部门时间较长,对整个刑事法律、诉讼、程序等,都比较熟悉。去年9月,省委决定让我来海南法院工作,我其实压力挺大。”高原说,“一是因为跨系统,之前对民商事法律应用不多;二是因为法院处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工作要求和检察院不一样;三是因为之前海南两级法院工作出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此,我工作的起点就比较高。”

海南州中院获评“全国优秀法院”,是对高原赴任海南法院工作“起点高”的生动注解——“全国优秀法院”是法院系统的最高荣誉,2013年,海南中院获此殊荣。

近年来,海南州中院始终把履行司法审判职责、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狠抓司法审判执行工作,全力落实为民措施,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司法改革,各项工作“亮点”频现。

2010至2012年,全州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383件,审结6968件,结案率94.37%;共对456件案件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94.68万元,确保了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累计组织巡回法庭1456次,行程14.66万公里,巡回审结的民事案件占总数40%,确保了居住偏远诉讼不便的当事人打得成官司;强化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管理,一审案件上诉发改率同期大幅下降,涉诉信访案件明显减少,确保了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全面加强执行工作,实际执行率、执结到位率大幅提升,全州法院每年以近95%的执结率确保生效判决得以执行。

为抓好审判管理,海南中院在全省中级法院中率先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与院长和审委会宏观管理、庭长自主管理、审判员自我管理一起,形成纵横交错、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审判管理格局。2012年,海南中院进一步完善了“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质效评估、均衡结案管理”等四项机制措施,成为全省法院系统审判管理年活动的亮点。

教育培训方面,海南中院每年选派优秀法官及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法官学院、青海法官分院、江苏援青法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学习结束后,以“法官论坛”形式作学习汇报。同时,注重专项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为青年干警加强学习,提高才干创造条件。三年间共有13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占现有干警的25.5%,成为司法考试通过率最高的藏区法院。

站上新的起点,更加奋发有为

“面对党委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面对这些年收获的肯定和荣誉,我们的工作每前进一步,需要跨越的台阶更高、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大。”高原说。

为此,2013年,海南州中院按照“巩固、提高、创新”工作思路,以开展“新起点、新作为,新业绩、新形象”为主题的司法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履行审判职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稳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全州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与发展。

高原认为,开展好这一主题实践活动,就要立足新起点,对新形势有正确的判断,对新任务有准确的把握,把既有工作视为新的基础、新的平台、新的起点;要实现新作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清醒的思想认识、全部的审判活动、真切的为民措施、务实的工作作风,去体现审判机关的独特价值;要创造新业绩,实干、苦干,提升审判质量、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审判效果,升华思想境界、提升司法能力、自觉司法廉洁;要展现新形象,争取实现“在党委人大有地位、在八个中院有位次、在全省法院有影响、在人民群众中有形象”的目标。

具体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民事审判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强化双语诉讼应用与普及工作,双方当事人均有双语需求的,组织双语庭审,使这项工作成为海南法院民事审判的一个亮点;刑事审判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死刑案件的裁判标准;巩固清理执行积案工作的成果,努力推进执行和解工作,逐步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的执行指挥中心模式和运作机制。

保障为民方面,今年,海南中院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导诉、快速立案、司法救助、巡回审判、司法调解”等“八项司法为民”机制措施,在司法为民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此外,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抓好班子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廉政建设,重视宣传调研,努力把海南两级法院建成为学习型、规范型、高效型、和谐型、创新型法院。

“不断面临新困难,迎接新挑战,是法院工作的一贯常态。”高原说,“2013年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政、以及海南州中院建院60周年。站上新的起点,需更奋发有为。我们将继续发扬勤勉务实的作风,继续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开创海南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全照立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7

和顺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海军

今年以来, 和顺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和晋中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总体战略部署, 立足县情实际, 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大项目建设引领转型跨越。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 关系发展质量, 决定发展后劲。和顺县委、县政府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 围绕建设“百亿和顺”目标, 以打造“五地两区”、建设山西东大门为抓手, 抢抓机遇, 奋力攻坚, 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总投资69.2亿元, 实施了35个重点项目, 突出了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 涵盖了一、二、三产。目前3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开工率达到100%;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 占当年计划投资的91.2%。与此同时, 按照省、市“大招商、大引资”精神, 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举措, 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外出招商,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以招商引资比本领, 以项目建设论英雄”的良好氛围。通过中博会、平遥国际摄影节等招商平台, 共引进煤层气综合开发及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项目、大唐风力发电、晋东煤机维修等转型项目5个, 总投资达到174.1亿元, 是近年来引资额度最大的一年。

二、以大民生工程推动转型跨越。

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最终的落脚点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和顺县委、县政府以服务民生带动和谐和顺建设, 把80%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投入, 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凝聚了民心, 形成了加快和顺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 县人代会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在晋中市率先完成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圆满实现了市委、市政府“两年任务一年完”的目标。与此同时, 在保障城乡居民冬季取暖用煤上, 在缓解“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住房难”等民生难题上, 在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上也采取了积极措施,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三、以大环境优化保障转型跨越。

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 和顺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网格化社会管理指挥中心, 并投资345万元, 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 促进了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 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政府目标责任制建设, 深入开展“知责、履责、问责”教育活动,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 工作在一线落实, 形象在一线树立, 成效在一线检验。

新形象建设论文 篇8

“新温州人”这个称谓首次出现于2005年, 随后在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温州各大媒体的宣传下, 成为温州地区的关键词。“新温州人”是指户籍不在温州, 在温州居住生活并取得暂住证一年以上, 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的, 并把温州作为今后居住地和生活地的特定群体。该群体以大量外来农民工为主, 从时间上看, 指的是近20年以来到温州工作的外来人员;从空间上看, 指的是从温州市以外的省内外及海外地区来到温州工作的人员。目前在温的新温州人数量已经超过280万人, 为温州的整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温州人的形象研究随着“新温州人”这个概念的提出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1) 温州市政府针对新温州人形象问题所做的总结和提出的建议。周乐光等4位代表在温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提出的“关于加强新温州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时指出, 回顾温州发展的历程, 新温州人所付出的努力起到了不可弥灭的作用, 他们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 a每年发生的社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有所增加。b漠视社会文明, 随意丢放垃圾, 破坏环境卫生。c传统道德丧失, 婚姻家庭观念淡薄。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针对以上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对新温州人的形象进行了很好的阐述, 并提出了建议。比如温州大学副校长任伯强教授在《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新温州人群体:内涵、特征、作用》的文章, 对新温州人的特征和形象做出了详细阐述。 (3) 一些高校, 甚至是中小学的学生也对新温州人的形象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调研。比如, 中南大学的学生车江2009年暑期实践社会调查报告的题目就是《新温州人现状调查》。2009年10月-2010年5月, 瓯海中学高一 (7) 班的部分学生完成了《一份中学生的田野调查标本—新温州人, 你在温州可好吗?》, 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对新温州人的形象问题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并提出了建议。 (4) 不少温州本地人也对新温州人的形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网友“郑建兴”2006年对如何“促进新温州人与本地温州人和谐共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5) 新温州人自身也对自己的形象问题提出了相关想法。

综上所述, 针对新温州人形象的研究方兴未艾, 可谓百花齐放, 好多中肯的建议同时被提出。但是从城市生态化的视角探讨新温州人的形象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的检索, 目前关于这类的文章共有0篇。在百度上输入“新温州人”, 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69, 500篇, 但是无一篇是直接从城市生态化的角度对新温州人的形象进行研究。

二、城市生态化特征及生态城市建设条件

1. 城市生态化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温州市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 也面临着从传统城市迈向生态城市的课题。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倡导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能源利用可持续,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 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 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条件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同时, 也是生态城市的建设条件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 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 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自然、人共生, 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 自然融于城市, 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 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 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 充满人情味, 文化气息浓郁, 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 富有生机与活力,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 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 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 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城市生态化视域下的新温州人形象建设

温州要实现城市生态化, 就必须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这里的人不仅包括750万温州本地人, 还包括280多万的新温州人, 因为新温州人同属于温州城市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因子。因此, 从城市生态化的视角来对温州人形象进行再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 还是现实的角度都是大势所趋。

构建“和谐温州”是温州目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温州, 必须实现温州城市的生态化, 而温州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新温州人的参与和支持。提高新温州人形象, 增强新温州人与温州本地人的和谐、新温州人与温州大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必然会对温州城市生态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新温州人整体形象,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和提高新温州人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 提高温州人形象, 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 倡导生态价值观, 使新温州人, 特别是起主导地位、具有强大公众影响力的部分新温州人群体的观念转变过来, 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新温州人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温州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制定具体计划, 切实实施能够提高新温州人形象的措施

提高新温州人的生态意识不能是说说而已, 必须有具体的措施。以实现温州城市生态化为导向, 并把这个导向与新温州人形象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际行动中, 要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 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新温州人形象建设的战略、步骤、目标等, 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人群, 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 加快提高新温州人形象的步伐, 使温州尽快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比如, 如今在温州的新温州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生活在平均生活水平线之下, 他们没有必要的归属感, 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有待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自然与温州城市的整体、和谐发展格格不入, 不利于实现温州城市的生态化进程。

另外, 还有一小部分新温州人,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较低, 会做出一些有损温州城市发展的事情来。这种情况会大大阻碍新温州人形象建设, 也不利于温州城市生态化的进程。以上只是目前新温州人建设进程中存在众多问题中的部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计划, 否则, 改善新温州人形象只会变成一句空话而已。

3. 有制度可循、有法可依

提高温州人形象, 加强温州城市生态化还要做到有制度可循、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 是指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新温州人形象建设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建立适应新温州人形象建设的法规综合体系, 使城市生态化视域下的新温州人形象建设法律化、制度化, 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这样新温州人形象建设才能得到法律保证, 有法可依, 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 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4. 设立适应新温州人形象建设的职能机构

温州各级政府和职能机构的强有力支持和监管是提高新温州人形象的又一重要条件。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 组织、协调、监督新温州人形象建设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5. 促进温州本地人和新温州人的和谐发展

温州本地人和新温州人存在着既相互依赖, 又互相排斥的矛盾关系。温州本地人的发展离不开新温州人的奉献, 新温州人发展当然离不开温州本地人的支持。因此, 新温州人形象的建设不仅仅是新温州人自己的问题, 它需要温州本地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过来, 新温州人形象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整个温州城市生态化的进程, 进而造福所有温州人。因此, 温州本地人和新温州人, 在城市生态化的视域下, 必须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 通力合作, 和谐发展, 这也是温州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目标和保障。

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生态化并不是哪一个城市, 或哪一个区域的事情, 需要加强城市、区域间的合作。每一个城市都有外来人员, 在城市生态化的共同目标下, 不同城市和区域会有不同, 而又相关的措施。因此, 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 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 技术与资源共享, 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 相互学习, 共同借鉴。温州也必须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合作, 为提高新温州人形象建设汲取更多的经验和可行之道。

四、结语

面向新世纪, 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 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 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 在社会生态化建设的大环境下, 建设生态化温州也已经成为必然。城市生态化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保障条件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温州, 作为沿海开发城市, 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吸引着众多外来人口 (即新温州人) 的加入。数目庞大的新温州人的形象建设对整个温州城市生态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改善新温州人的生态意识、加强新温州人与温州本地人的和谐发展, 是城市生态化视域下, 温州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2]徐京跃.让农民工共享温煦的阳光——《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起草纪实[N].经济日报, 2006-03-30.

[3]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 2004 (5) .

[4]孙自铎.劳动力跨省流动对区际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中国研究, 2004 (1) .

[5]任柏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民工荒”[J].温州大学学报, 2006 (1) .

[6]任柏强, 奚从清.新温州人群体:内涵、特征、作用[J].西北人口, 2006 (5) .

CEO的新形象 篇9

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点已经转移到彼此和消费者的关系之间的竞争。在一些竞争程度非常激烈的行业里, CEO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小米的雷军提出“要和米粉做朋友”, 锤子手机的罗永浩通过直接面对面的创业经历分享和视频内容的传播来塑造着锤子的粉丝, 在食品、餐饮、消费电子等行业, 一批善于讲“情怀”、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消费者密切沟通和协作的CEO在不断涌现出来, 这样的CEO会成为新一代的CEO类型的代表, 他们可以被定义为“连接型CEO”。

营销组织的建设需要重视技术能力的建设。除了CEO的领导重心在发生变化, 营销管理的组织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各种变化。现代营销组织中, 急需一类新型的技术专家。在这些技术专家的帮助下, 企业的数字营销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的技术能力, 制定和执行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数字营销战略, 包括对大数据技术和能力的运用。

目前各个企业都需要审视的是, 自己内外部的服务能力中, 谁是来负责营销技术和数据软件方面的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如果这部分工作长期缺失的话, 将会使得企业的营销工作在未来变化的环境中更加被动。

营销部门内部的墙需要首先被打破。随着新型数字渠道能力的不断加强, 原来在大市场部门下各自独立的内容创造、广告投放、电商运营、消费者忠诚度管理、口碑监测与维护, 甚至传统的公共关系管理, 这些工作之间明显变得更加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下进行, 互相配合, 拆除现实中的部门墙。更重要的是, 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策略、执行和数据的层面进行更充分的打通和整合, 包括内部目标和绩效考核的整合, 也包括对过程数据和KPI的持续监测和解读。

史湘云形象新谈 篇10

被曹雪芹评为“憨”的史湘云的确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红楼梦》里的贾府一帮亲戚家的女孩子中, 她是最小的。她出场的时候还不很会说话, 有点咬舌头, 喜欢把“二”说成“爱”。一口一个“爱哥哥”叫的我们读者都忍不住笑了, 仿佛她是我们邻居家的小妹妹一样。当然“憨湘云”并不是指史湘云愚蠢或憨厚, 而是说她性格大大咧咧, 不拘小节。袭人不过偶尔抱怨一下她不亲热自己, 她立刻再三的赔不是, 待人极为真诚热心。听说邢岫烟被欺负了, 林黛玉只是叹息感慨, 史湘云立刻生气了, 要去给邢岫烟出气。连薛宝钗林黛玉也不得不笑着称她为侠士。一样的是父母双亡, 寄人篱下, 史湘云却不同于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伤春悲秋, 而是大说大笑, 成了一个用快乐和热闹感染别人的开心果。

除了性格可爱外, 史湘云文采很好, 行为也很大气。她的文采并不比薛、林二人差。结海棠社写诗, 大家都说“再一首也不能了”, 她却一口气写了两首, 众人不由得拍案叫绝。而庐雪庭联句的时候, 到后来几乎是她和林黛玉、薛宝琴的表演专场。在凹晶馆和林黛玉联句, 史湘云也是文思非常敏捷。林黛玉能够以风流别致出彩, 薛宝钗也因为端庄大气受到称赞, 但论到名士风度, 谁也比不上史湘云。她喝醉酒了可以直接躺在石头上歇凉, 这种不符合大家闺秀准则的豪放行为显然只有史湘云做起来反显出真性情。在下雪天写诗这种极为风雅的集会, 史湘云能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当林黛玉笑她破坏了雅致的环境时, 她自辩道“是真名士自风流”, 自己尽管“腥的膻的大吃大嚼, 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显示出一种自然随性的风度。

史湘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 她还是比较势力眼的。这在她说林黛玉像“戏子”这桩公案里表现的比较明显。我最开始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说林黛玉长得像“戏子”, 也认为林黛玉为这点事生气太小心眼了。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 当时这些艺术工作者, 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的明星这么风光。被列入贱籍的“戏子”一向被认为是“男不男女不女”的怪物, 其地位比妓女还要低贱, 子女也生下来就是贱民, 不能进入正常社会。林黛玉是一个公侯小姐, 被拿来和“戏子”作比, 肯定要生气的。史湘云父母双亡, 在叔叔婶婶眼皮子下过活, 肯定会看人脸色的。贾宝玉的一个眼色她就大怒, 她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说别人象“戏子”是非常没礼貌的行为。可她还是这样做了, 因为林黛玉在贾府除了贾母和贾宝玉并没有太多人真心喜欢她, 拿她取笑不会得罪人。而贾母和贾宝玉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跟她生气。后来薛宝钗一个人坐在贾宝玉卧室里给贾宝玉绣肚兜, 她立马把想讥笑的林黛玉拉走了。可见史湘云不是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

除了没礼貌的把林黛玉比成戏子外, 她有一次送礼也显示出她看菜下碟的性格, 并不是外表显示的那么没心没肺。那次她送戒指给贾府里的四个丫鬟, 分别是鸳鸯、袭人、金钏儿、平儿。她说是因为大家是好姐妹, 她住这里的时候别人照顾她了。袭人和鸳鸯是贾母的丫鬟, 当初她住贾母那边可能有交情。但是我们通读全书, 也没有发现她跟金钏儿、平儿有什么交情, 而平时跟她好的薛宝钗等人的丫鬟反没有得到礼物。但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 金钏儿是王夫人的心腹, 完全跟她没有交集, 谈不上好姐妹一说。仅从这次送礼, 单单选出贾府现在和未来最有势力的人最信任的副手, 可见史湘云在察言观色、待人处事方面还是非常识时务的。

展现首都城市新形象 篇11

以《条例》为契机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孟令华副书记(以下简称孟书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近三个月,这是关系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各类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解决了生活垃圾管理中责任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了设施建设落地难和建成后投入使用难的问题;同时,明确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从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再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每一步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更应以《条例》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条例》在垃圾减量、分类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定?

孟书记:《条例》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抛撒生活垃圾,必须承担减量分类的责任。这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确垃圾分类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条例》在垃圾减量方面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求控制生活垃圾产生。比如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二是要求畅通废品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市已有近4300个回收站点,覆盖了16个区县,回收站点的社区覆盖率超过了70%,今年拟再建300个;三是要求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如餐厨垃圾处理就采取这个原则,目前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750吨,今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2200吨/日。有条件的可自行处理,但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措施。集中处理的,采用焚烧、生化、卫生填埋等综合处理方式。

在垃圾分类方面,《条例》首先明确了分类标准,按照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对建筑垃圾、园林垃圾、果蔬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次,要求设立分类管理人,保障源头分类的组织落实。分类管理人由物业企业、村委会、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等担当。第三,要求实行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管,防止乱丢、乱倒。第四,要求实行垃圾排放登记制度,掌握源头数量。第五,要求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要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所属街道和乡镇组织居(村)委会设立分类指导员,宣传、指导公众正确分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都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让“周四垃圾减量日”深入民心

记者: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主题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已有两年,是北京市近十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最深入民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对于推动全市垃圾处理有什么作用?

孟书记: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以此活动为载体,重点是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宣传工作,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我们和各区县共开展了100多场。宣传活动往往都结合文艺演出,不仅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文化享受。这些活动营造出了良好舆论氛围,参与这项活动的群众人数不断增加。与区县合办的主题活动,既提高了区县领导的认识,又对乡镇、街道和社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总结2011年的宣传工作,我认为还是有几个亮点:一是以绿色办公、绿色餐饮、绿色社区为主题的“周四垃圾减量日”宣传活动有新意;二是成功举办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系统建设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经验成果交流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得到“展示内容全、科技含量高、互动效果好、社会反映强”的高度评价;三是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专题网站,公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任务目标等政务信息,公布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日常监督检查、考评结果,搭建了政府与市民沟通交流平台;四是利用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主要媒体开展了“垃圾分类区县行”活动,集中报道各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组织市民参与“垃圾文明一日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从全市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来看,我市的垃圾产生量三年持续保持负增长,垃圾减量工作可以说是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了45%,涉及1800个居住小区,覆盖18个区县及地区的101.85万户家庭、3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各环节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推进了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全过程管理。全市向居民家庭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100余万套,建设了3.2万余个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站,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600余辆,建设改造完成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700多座,招募培训垃圾分类“绿袖标”指导员11000余人,宣传和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现场指导和引导居民投放垃圾。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逐步提高,为下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打好了基础。

nlc202309011956

记者: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012年工作安排是什么?

孟书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管理和作业责任人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区、街乡镇、物业、社区居委会的层级管理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管理脱节、管理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作业责任和运行标准落实不到位,个别小区有时出现混装、混运、混合处理的问题;二是垃圾分类硬件系统建设未完全到位。检查中发现,部分小区的公示牌、分类收集容器和车辆等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配备标准低,分类收集和运输专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程度还不高。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提高全社会对垃圾处理的正确认识。

按照“十二五”规划,2012年全市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要控制在3%,远郊区县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无害化处理率城区要达到100%,郊区达到90%;资源化率达到45%,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以上。我们还将继续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2012年重点要开展5项活动,并以活动的创新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特色。

一是开展“周四垃圾减量日”最佳活动评选。通过这一评选,将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下沉到基层,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不断挖掘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新举措、新模式、新亮点,扎实推进“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深入开展。各区县、各系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宣传实践活动计划。要求每个区县、有关部门向市垃圾减分办申报的活动不少于4次,申报的活动要具有一定规模,紧紧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能够极大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并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在全市已建立和新增共24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在1200个试点村庄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中开展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适时宣传推广。最佳工作法包括最佳宣传方法、最佳指导语言、最佳分类示范指导方法、最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方法等4方面内容,以上4个方面均应是在垃圾分类日常指导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居民认可。各区县、各单位要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总结提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举办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作品设计大赛。结合“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举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设计大赛,充分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力支持,通过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倡导节俭理性生活方式,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要整合社会专业设计团队资源,把设计大赛办成既贴近群众,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品牌活动。

四是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以《绿娃在行动——图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自下而上,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街道(乡镇)以及宾馆、饭店等单位,进一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竞赛为延伸,开设不同主题宣传专场,增设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常态专题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展板、电子显示屏等社会资源,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全面发动,层层竞赛,在社区、家庭中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从今年4月到年底,分期分批组织社会各界实地参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再生资源分拣全过程,重点是全市16个区县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燕山地区2012年新增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垃圾分类志愿者,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折页,介绍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广大市民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热情。

站在新的高度开展垃圾分类事业

记者:您亲自组织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您是怎样看待这个事业的?

孟书记:你提出的问题是我常思考的,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做出回答的问题。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首都可持续发展。有专家说“垃圾分类处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非常赞同。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认为北京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首善、一流的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必须要坚持建首善、创一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提高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大力践行“北京精神”,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精神融入到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来,充分体现首都市民和市政市容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展现首都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坚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善于运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手段,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垃圾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基础工作,要不断研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各区县、单位、个人垃圾减量和分类资源化处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增强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减量意识和资源意识,促进垃圾减量和处理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是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的主导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意识。要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首都的包容性发展,真正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群众,让群众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主体,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工作。要进一步推动垃圾管理工作的信息公开,拓宽与社会公众沟通渠道,健全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要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融入贯穿到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从身边小事、投放环节、垃圾不落地等细节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和知晓率。要把加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基层社区组织,要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维护,让全体市民共享环境建设成果。

(本文图片由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宣传处提供)

(责任编辑:黄荔)

树立农机安全监理新形象 篇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给农机安全管理职能定位, 确立了农机监督管理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使农机安全监理彻底甩掉了“委托管理”的多年限制, 与公安交警具有平等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和管理体制上也带来新的变化, 对农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是摆在农机安全监理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严格把关, 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发, 农机安全监理在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登记, 驾驶员考核、培训及核发牌证方面, 要严格把好关口, 继续深入开展治理“无籍车, 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在检验工作中, 切实做到“以法治机”, 以过硬的技术操作检验各种农机具, 使每一台检验的农机具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 杜绝“人情车”给农机事故埋下的隐患。在农机事故高发期开展“安全杯”竞赛, 把安全指标任务落实到人头, 加强监督管理的工作力度, 使每个监理人员知法、懂法, 善于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执法行为。使每名养机户和驾驶员知法、懂法, 在农机运输中有效地遏制违法、违章操作,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把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切实锻炼成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执法公正、训练有素的监理队伍。

二、热情服务, 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

农机事故的隐患, 往往是由于农机驾驶员、养机户对农机安全操作的认知性太少, 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 更由于整体安全意识的薄弱, 而容易酿成重大、特大农机事故。针对这些现象, 在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服务到农家活动中, 指派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农机专业人员向农民讲解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维修及安全生产等知识, 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帮助农民检测、维修机具, 不仅排除了农机事故突发的隐患, 更拉近了监理人员与广大农机手的距离, 使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在广大农机手心中一改过去“一收费、二罚款”, 高高在上的黑脸形象, 而真正树立了风里来, 雨里去, 水一身, 泥一身, 切实为农机手办实事、办好事, 一心为民的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形象。

在农户中, 监理人员还向农民宣传农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在农户中现场办公, 使农机手和养机户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完全部牌证手续, 不仅方便了养机户, 更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在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过程中以教育为主, 做农机手的良师益友,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对象是有着丰富感情的群体———驾驶员。因此, 在纠正违章时, 监理人员必须认真揣摩当事人的心理活动, 分析他们为什么违章, 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方法得当, 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教育是目的, 处罚是手段。处罚的目的是教育违章者今后遵章守法。在田查、路检中, 对违章者要指出农机违章的危害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对违章者情节轻微的, 要给予批评令其检查, 情节严重的, 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以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监理人员还应同驾驶员多加交往, 熟悉他们的生活, 知道他们的苦和乐, 增进互相了解, 做广大机手的良师益友。这些活动不仅使清“黑车、非驾”的各项工作指标显著上升, 更使养机户和驾驶员增强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变过去监理工作的被动为主动, 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文明执法, 树立农机安全监理新形象

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由小到大, 个人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使监理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对农机具的保养维修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职业道德建设, 较好地克服了过去监理队伍中不实、不正、不廉之风。对执法水平差、业务素质低的农机安全监理员坚决清除出监理队伍, 切实做到“能者上, 庸者下”的考核制度。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确保农机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生产有序地进行, 监理人员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 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办事, 依法治机, 对部分驾驶员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不理解, 应做到耐心细致,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投入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

做一名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农机安全监理人员,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工作作风,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政治坚定: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头脑, 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力, 坚持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制度落实, 人员落实,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讲纪律、顾大局, 保证政策畅通。

2. 作风过硬:

一是真抓实干, 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二是雷厉风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三是培养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基层, 敢打硬仗精神;四是公正廉洁, 文明执法。

3. 政策精通:

法律规定的农机安全监理职权属于行政许可项目, 它的工作程序、工作环节、工作质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因此,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懂法律、法规知识, 全面掌握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4. 业务优良:

目前, 农机安全监理的各项业务都明确地纳入了规范化管理, 如年度检审、拖拉机的登记、档案管理、考试办证、事故处理等。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应按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不熟练掌握农机专业技术就难以完成, 同时,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还要根据监理业务的特点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 主动为农机手排忧解难, 密切监理人员与农机手的关系, 在服务中加强管理。

5. 在办理内勤业务时应该做到:

热情接待、使用文明用语、耐心答复办事人员的询问, 能一次办完的事情决不让跑二次, 严格按规定做好牌证发放和各项业务工作, 提高办事效率。

6. 在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工作中应该做到:

严格执行农机安全检验标准和驾驶操作人员考试规定, 不准降低考试和检验标准, 办人情票。在不违背规定的前提下, 尽可能更多地为考试人员创造方便条件。

7.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在田检路查执法过程中应文明执法, 礼貌待人, 做到:

一是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 要保持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 证件齐全。纠正违章先敬礼。二是以诚待人, 以理服人。违章者既是管理对象, 也是服务对象, 有些同志在纠正违章时态度生硬, 轻则训斥, 重则一罚了之, 这不但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 对待违章者要晓之以礼, 动之以情。三是违法必纠, 执法必严。处理违章要一视同仁, 这就要求我们在纠正违章的执法中, 不能一方面对无关系的违章者严重处罚, 而另一方面对熟人、朋友的违章听之任之, 这种处理方法极易造成违章者的不满情绪, 也损害了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形象。

上一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浅淡论文下一篇:现代服务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