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

2024-12-14

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共8篇)

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 篇1

西递宏村有着世界自然双遗产的美誉, 一直受到海内外广大游客的青睐。美丽的黟县汽车站就坐落在黟县宏村西路与柯村南路交叉路口, 于2009年7月28日正式启用, 为二级客运站, 占地面积约35亩, 是黟县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及黄山市“443”工程之一, 在安徽省60余座二级客运站场中, 黟县新汽车站的规划设计形象及建设功能设施, 已列居全省前列, 自投入运营以来, 在黟县旅游经济发展中, 一直发挥着交通客运及游客集散的重要作用。

黟县汽车站现有17名站务人员, 12个发车车位, 8个检票口, 2个售票口, 年进站车辆80余台, 年发送客运班次8万余个。在服务过程中, 黟县汽车站始终如一地坚持“出行便捷、温馨如家”的服务理念, 充分利用较好的站容站貌和二级站齐全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内强管理, 外树形象, 在扎实开展“微笑服务, 温馨交通”活动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实际, 从旅客人性需求的高度为出发点, 从注重细节的完美为落脚点, 以突出窗口服务的温馨服务为亮点, 开展了多项特色服务项目, 为旅客出行提供满意温馨的全方位服务, 赢得了有关部门和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11年5月被全国地客委评为“全国示范车站”。

“微笑送温情”, 为旅客提供温馨服务

黟县汽车站自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春运期间开展“微笑送温情”便民活动, 准备了十余项服务措施, 其中包括应急服务、导乘服务、咨询服务、便民服务, 为候车的客人免费提供热开水、温情雨衣、针线包、晕车药、创口贴、红花油、体温计、万能充电器、便签纸、鞋油、一次性方便筷等项服务措施, 无微不至的渗透到每个角落, 同时, 认真听取旅客的意见和建议, 对服务项目适时调整, 尽量满足旅客需求, 这些便民服务措施让旅客时刻感受到车站温馨的体贴和周到, 在旅客和汽车站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连心桥。

站务员赵燕是一位热情开朗的新员工,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 从事平凡的服务工作, 却能让旅客时时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 感觉到“润物细无声”的个性化服务。赵燕也是一位很用心的姑娘, 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先生, 在她的窗口购买了两次去柯村的车票后, 她就记住了这个面孔, 每次老先生来到窗口, 赵燕就会主动向他微笑问好, 直接说出他的目的地, 老先生非常高兴在这位机灵的小姑娘手上买票, 不再是板着脸, 而是很远就和赵燕打招呼, 和她拉拉家常, 微笑服务带给大家舒心美好的感觉。

“特困旅客救助基金”为特困旅客雪中送碳

为体现和谐春运人文关怀的温暖之情, 回馈和答谢社会各界乘客对黟县交通客运事业的支持和关爱, 弘扬交通员工的爱心精神, 落实汽车站客运服务承诺, 黟县汽车站于2011年春运前夕正式设立了“特困旅客救助基金”, 该基金设立初衷为“及时资助、按时还款、继续资助”的循环救助模式, 使用原则是救急为主, 但对于经确认特别困难的老弱病残人员, 可以实行一次性无偿资助。当遇到因钱财丢失、被盗等各种原因无法买票回家过年的旅客, 可以动用应急救助基金, 受助旅客应在事后偿还, 让爱心救助无限延续, 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旅客,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现该基金累计已有近千元, 款项来源全部是黟县长运公司员工自发捐款, 受助旅客5人。经过二年多的实践, 这项基金管理工作已逐步形成常态化。正如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一样, 黟县汽车站的员工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和行动, 帮助每一位最需要帮助的乘客。

志愿者服务台让候车大厅充满温暖

黟县汽车站综合服务台是与旅客沟通的重要平台, 负责对旅客的各种咨询和相关需求给予帮助, 为了更好的服务旅客, 在醒目位置设立志愿者服务台, 张贴咨询和服务热线电话、放置小药箱等便民设施, 给每一位进站乘车的旅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节假日黄金周期间, 志愿服务者主动帮助旅客倒开水、拿行李, 扶老携幼, 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 处处想旅客之所想, 急旅客之所急, 时时处处爱岗敬业, 日复一日无私奉献。

“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打造成温馨客运窗口

自2009年以来, 黟县汽车站在省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 大力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 不仅在售票、检票窗口及营运车辆门口张贴“笑脸”标志, 同时每位站务员也把“笑脸”标志佩戴在胸前, 将“微笑服务, 温馨交通”活动的本质内涵贯穿于车站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 并广范宣传、营造氛围。在候车大厅设立“双十佳”活动宣传专栏, 张贴宣传横幅, 同时将票价里程表、服务承诺、站务人员工号、照片、意见簿、咨询及举报电话号码公布在候车厅醒目位置, 以方便旅客参与监督, 这些做法有效促进了车站优质温馨服务的不断提升。几年来, 在全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黟县汽车站从没发生过服务质量投诉, 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

站长工作室为旅客排忧解难

2012年春运前, 为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树立文明车站品牌形象, 黟县汽车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原有服务总台基础上在候车大厅新增了一间站长工作室, 在承担站长日常工作职责的前提下, 全面负责和组织协调当前的春运工作, 为进出车站的旅客提供遇疑难问题时的特殊爱心服务, 及时处置疑难问题、突发事件, 实行现场办公、现场处理, 并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流动态, 服务状况, 旅客需求, 通过反馈春运信息, 为春运办公室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也可为有需要的旅客免费收发电子邮件和国内传真, 免费提供市内公交线路、汽车票代售、火车、飞机班次时刻表咨询等服务, 以此适当减轻售票窗口和总服务台工作强度, 加大值班站长及流动巡查服务岗密度, 发挥志愿者服务台功能, 全方位服务春运一线, 不断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 确保在春运期间, 我们的亲情便民服务不打折。自站长室设立以来, 多次为旅客现场客运资讯, 解决相关问题, 深受广大旅客的好评。

安全措施保障旅客生命财产

黟县汽车站严格按照二级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等管理规定, 强化运输安全管理, 公司先后投入100余万余元, 安装建立了GPS平台及电子监控信息管理系统, 对车辆运行安全状况、站场及办公区安全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在旅客进口安装了旅客行包安检仪设备, 在进、出站口分别设立治安值班室、车辆进出安全道闸, 电动门、减速带等安全设施设备;建设有专门车辆安检房及设施, 在站内停车场增加了封闭管理的安全防护栏、对各办公室安装防盗门;同时加大对站前广场及发车区位的人、车秩序的动态管理, 为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专业经验非常丰富的专职安检员汪骏骐和程学宁担负着辆73台进站车的回库检验和首班安检工作。平时每天在9点钟之前要负责做好40-50台车辆的首班安检, 发班时间紧的时候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无论天晴下雨, 无论严寒酷暑, 他们每天早上6点钟到位, 若遇上恶劣天气, 下午6、7点可能还下不了班, 总是要等到最后一班车回库检查做好后才离开, 他们从来没有节假日, 也没有年休假, 只要车子不停运, 他们就不休息;只要车子不回库, 他们就不下班。而且时刻都不忘记对驾驶员说上那几句都讲烂了的安全叮嘱, 他们就这样常年如一日, 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保障了黟县汽车站建站以来车辆机械事故和行车责任事故零记录的较好成绩。保障了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岗位劳动竞赛促进服务技能提高

黟县汽车站在落实规范化、流程化服务的同时, 通过岗位计分考核和业务、法规, 政策理论知识培训, 岗位技能比赛等方式, 增强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激发了职工敢于竞争, 敢与争先的工作热情, 相互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基本形成了“九无”、“三美”、“二优”的好局面, “九无”即售票无差错、检票无错检、旅客无错乘、财务无错账、工作无脏话、上岗无便装、岗位无缺勤、职工无违纪、全站无事故;“三美”即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二优”即优良的服务质量、优美的乘车环境, 展现了车站良好的形象。

通过每年度岗位“德、能、勤、责”百分制计分考核管理办法, 不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形成了严格, 详细, 详实的考评办法, 使管理考核与职工的日常工作挂钩, 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使评选出的先进更具有代表性,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下, 个个争先创优, 形成了在岗讲奉献、比奉献的良好场面。同时车站员工积极参加当地政府及上级组织的各类文体竞赛活动, 并能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 黟县汽车站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旅客满意度较新站启用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也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鼓励和肯定, 2009年度, 黟县汽车站获得了黄山市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光荣称号。

2011年度, 黟县汽车站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地方客运协作工作委员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客运行业优质服务“示范车站”称号。这也是黟县客运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获项。站长工作室的创新做法在《中国交通报》上专版刊发, 在行业内交流学习。

最近举办的全市站务员技能竞赛中他们获得团体二等奖, 站务员赵燕荣获个人第一名, 黟县汽车站俞璟、江晓蕾等获得优秀选手称号, 双十佳创建活动中也获得温馨窗口荣誉称号。黟县汽车站仍将继续发扬成绩, 不断改进服务方法, 创新工作方式, 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温馨的全方位服务。

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 篇2

演讲人:

岗位:

撰稿:

“年轻真好”,这是最近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然而,每次听到这句话总有种向前、向上的力量催我奋进,仿佛觉得不趁着还年轻干出点什么总是对不起这大好的青春年华。

年轻是资本,年轻人给注入了无限的可能。因此,在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青年重任在肩。在“五定”工作的有序推进中,青年更是撑起了一个个岗位、履行着一份份的职责。自开年以来,积极贯彻践行“10586”纲要,受到了分厂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也涌现出了许多标杆员工,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提质增效添砖加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说起,这个名字在分厂几乎无人不晓,在装配方面,称得上是全才,他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熟悉2000系列、32/40、140、175、260等众多产品的装配,是分厂装配方面当之无愧的骨干。他曾先后担任过分厂2000组发动机外装班的班长、非190产品装配班班长,在本月还当选为总装工段副段长。

把产品质量看做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并解决了大量的质量与工艺问题。有一次,175中冷器腔底部O型密封圈不起作用,给产品按时出产带来了阻碍。但并不因为这样的问题而手忙脚乱,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开阔思路,凭借多年的装配经验,最终增加了耐油石棉板后解决了问题,为生产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装配工作中,从来都是一个耐心的、极具“匠心”精神的人,有时候,他的这种精神会感染一群人。有一次,140凸轮轴瓦装配后瓦孔与机体油道位置对应不齐,许多操作者经过了反复的尝试,总是不能解决问题,大家都有点想放弃。然而,却没有因此灰心,他开着玩笑鼓励大家要有耐心,然后带着大家和技术人员一起查找原因,通过一点一点地调整定位钢珠,保证了轴瓦装配过程中轴瓦不再发生位移,保证了凸轮轴轴颈的润滑,完美的解决了问题,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满足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业余总是不忘给自己充电,努力学习内燃机理论知识,在年初成功的被公司聘任为中级操作技师。

本年度以来,为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拓思路,积极组织副工段长竞聘工作。在十名副工段长候选人中,新当选为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的赫然在列。在竞聘活动中,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广泛支持,最终成功当选为总装工段副段长,继续在更高的平台上为装配工作踏上新的征程、贡献新的力量。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车班员工对于设备维修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份兴趣促使他不断的钻研,不断的实践,为分厂在设备维修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热电偶是监测发动机排气温度的传感器,是检验发动机性能的重要仪器。发现热电偶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高温、震动、经常拆卸,很容易造成仪器损坏,而且热电偶价格较高,在内燃机试验中需求量大。为降低热电偶的消耗,使用仪表校验台和工装监控仪对旧的热电偶进行检验,找到了近百根可以使用了旧热电偶,为分厂节省了3万余元的开支。而且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自主检验热电偶的好坏,方便了对发动机的故障判断,提高了生产效率。

内燃机试验间作业环境恶劣,在拆装工装时需要登到机器顶部进行作业,这种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在内燃机试验间增设一批液压升降平台。分厂于今年年初,将此项目列入了设备投资计划。看到了购买该种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后,主动提出要将已经废弃损坏地一台液压升降平台进行自主维修改造来解决试验中的燃眉之急。经过了一周的时间维修,原有的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并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其他的功能,完全满足了内燃机试验的需要。为分厂节省了一万多元的购买及维修费用。

在的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他经常朴实的告诉班长:“企业正处于困难时期,咱们能省一点是一点,能修一台是一台”。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方便使用各种工具,先后取得了行车、叉车、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证件,被同事戏称为“证王”,是分厂众多员工中的“多面手”。

论消费旅游新形象的4p策略创新 篇3

1 泰山消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泰山,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自古至今, 得到了历代很多帝王、文人墨客的膜拜, 目前已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象征, 是中国的“圣山”、“国山”。虽然有如此突出的旅游优势, 但近年来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 国内游客开发不够

据调查数据显示, 有63.9%的游客来自省内, 来自省外发达地区的游客不足10%。游客主要来自于北京、河北等北方省份, 东南沿海市场尚需进一步拓展。而且来泰旅游的很多人滞留时间短, 甚至当天来当天走, 不留宿在泰安。因为登泰山的外地游客一般选择中路 (红门起) 徒步或西路 (天外村起) 坐车两条线路上山。选择中路的一般是年轻人, 体力较好, 徒步登泰山, 一天就可打个来回。坐车的游客要往返一趟时间就更短了。所以很多游客往往是爬完泰山直接回程, 不会在这里逗留太久, 至于泰山丰厚的精神文化就来不及细细品味了, 调查数据显示, 有13.6%的人能够得到泰山文化体验的满足。很多游客爬完泰山的体验就是“累”, 且很少产生下次还想来的愿望, 甚至产生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片面感受。

1.2 国外游客吸引不过来

据统计, 泰安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数百万人, 而其中国外游客数量所占比例极少, 每年基本稳定在3~6万人次, 这与泰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不相称。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泰, 确实需要好好做做文章, 增强其在国外旅游市场的号召力。

1.3 旅游消费结构不完善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可或缺, 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娱乐和购物已占到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泰山旅游收入中较大一部分是门票、索道、餐饮和住宿产生的, “娱”和“购”较薄弱, 导致游客在泰山旅游的消费额不高。据调查数据显示, 有51%的人在泰安的消费额处于200~500元之间, 32%的人消费额在200元以下, 13%的人消费额处于500~1000元之间, 只有4%的人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1]。泰山旅游的“购”是尤其急需解决的方面。很多游过泰山的人两手空空地走了, 有泰山元素的纪念品太少, 目前推广销售的墨玉、石敢当等, 销量不太好, 原因是品质良莠不齐或太沉不便于携带, 下一步急需开发有泰山特色的纪念品。

2 泰山旅游创新发展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泰山旅游的新形势, 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2.1 泰山品牌形象的创新

泰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全球首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但此形象有些高高在上, 缺乏品牌亲和力, 新意不够。所以当务之急是突破传统品牌印象, 塑造新形象。依据泰山自古以来的“圣山”之名, 结合现时民众的需求, 可定位于“祈福名山”。因为求平安是所有民众的愿望, 灵验了就要还愿, 不灵验是心不够诚, 需继续祈福。近年来泰山景区祈福游客量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祈福因素已经成为吸引游客来泰山的第一要素。据统计, 2014年春节期间, 13万人登泰山“过年”, 外地来泰祈福的自驾车绵延数十里[2]。而且很多企业也利用泰山的祈福效应作为客户的福利, 如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2013年末利用泰山祈福仪式吸引高端客户来泰参加高峰会议, 一天曾创下签单千万元的骄人业绩。

2.2 泰山旅游消费的深度开发

旅游消费包括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游客到泰山烧香祈福是精神消费。目前据了解, 供给泰山的燃香大多是外地企业生产, 且粗制滥造, 不好点燃。本地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规格和品种的香, 还可提供定制服务。再是开发祈福信物, 尤其是开过光的, 可结合泰山特产墨玉, 进行深加工, 提升墨玉的价值。登山途中售卖的旅游品也是全国都一样, 毫无泰山特色。政府应扶持有实力企业进入此领域, 研发新品, 提高消费旅游收入。

2.3 泰山门票价格策略的创新

泰山旅游的门票执行的是旺淡季价格, 基本价格虽然不能随意调动, 但可利用其他形式制定灵活价格让利措施。如采取网上订票优惠打折吸引游客提前订票, 可在同程网、携程网、美团网上提供门票单订和联票优惠业务, 吸引经常上网的游客。还可在旅游淡季免费派送门票, 吸引游客来欣赏冬季的泰山, 借以平衡全年的游客量。如泰山景区计划在2014年将免费派送3000张门票, 吸引游客来泰山旅游。因为“景区每天进一万人与进一千人管理成本差不多。”看似减少部分门票收入, 但赠票可连带吸引更多游客来泰, 通过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收入抵补门票收入的欠缺。这点应向杭州市政府学习。杭州市政府相继取消130多个景点门票, 使景区与城市融为一体。虽然每年门票收入损失了3000万, 每年免费开放维护成本增加了3000万, 但购物、娱乐、餐饮等使旅游总收入十年增了4倍, 免费成为西湖最亮丽的名片。

2.4 泰山营销渠道的创新

为了推广泰山祈福游, 扩大宣传, 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游客来泰消费。“走出去, 引进来”应成为常规做法。

泰山祈福游客市场可通过完善媒体、旅行社、民间香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 打通祈福游的渠道。要在香客众多并且当地祈福资源欠缺的地区进行宣传, 与当地旅行社合作, 给予旅行社门票价格上的优惠, 形成旅行社找香社带头人、香社带头人带香客进泰山祈福的模式。每年的春节、正月十五、农历三月三、清明等时节都是香客们来泰山敬香烧拜的高潮点, 可做好接待香客的准备工作。

还可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手机客户端等组成立体网络营销平台, 这些看起来“微而小”的方式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 也为景区的营销宣传做了不小的贡献。比如随着《祈愿遂愿之泰山》微电影在韩国的播出, 吸引了大批韩国游客来泰祈福。2013年的泰山东岳庙会创新推出“中韩民俗文化周”, 招徕了大批韩国艺术家、美食家和游客。据统计, 2013年, 泰山景区接待韩国游客9万余人, 效果非常显著。

2.5 泰山旅游促销策略的创新

泰山的新品牌形象可利用大众媒体不间断地进行宣传, 如“泰山旅游”形象电视广告片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一段时间, “登泰山, 保平安”的形象就立刻树立起来, 应继续强化, 在广告制作上再深入研究, 可制作不同版本, 让祈福的广告效应深入人心。

在宣传促销上, 应利用名人效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胡耀邦登泰山使得当年的游客增加了约四十万人。可以利用国家领导人登泰或明星代言, 树立亲民形象。

还可利用不同时期举办各种推广活动。泰山景区正在打造三大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泰山东岳庙会”、“泰山冠军”系列登山擂台赛、“中华泰山成人礼”, 努力使“登泰山、保平安”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2013年“泰山冠军”系列登山大奖赛吸引2000余名国内外运动员参赛;团中央在泰山举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成人仪式全国示范活动, 高规格推介“中华泰山成人礼”, 并与北京国子监、南京夫子庙、曲阜三孔共同打造了国内首条完整的成人礼修学旅游产品。这系列活动, 为提高泰山新形象的知名度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后可继续创新性地推出相关活动, 深化泰山新形象。

新形象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但关键还要做好旅游产品品质工作, 包括泰山旅游设施的完善、景区管理的规范、人员服务的细化、景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维护等工作, 让“游客满意”的观念应贯穿始终。希望借助以上策略的创新, 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图腾”, 为泰山吸引更多的游客, 推动泰安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科.泰安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J].岱宗学刊, 2004 (1) .

[2]中华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

克服懦弱心态重塑自我形象 篇4

聊谈中,我进一步认识了这位学生。陈丽在某校上初中时乐观、积极、温柔,是个个性正常发展的女生,但由于她与某一位教师看不惯的女生十分投缘,常被教师无端猜疑,在入团之事受到挫折后,慢慢的她自怨、自叹,悲观失望,变得懦弱,经不起挫折;考入高中后,由于换了环境,积极的她又自荐担任学校学生会卫生部部长,可是在一年一度的又一轮竞争中,她落选了(我校学生会干部主要是自荐竞争)。与此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一再下降。此时,学校正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便有感而发,写了这封信。

应该说,陈丽本质上是一个有积极个性、做事较勇敢的学生。她能与教师“心目中”不优秀的学生交往,她能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她能在入团未成的情形下自荐学生会干部,她能向我提出对学校、教师的不同见解,无不证明这一点。可是,我发现她也是一个正在变得懦弱的学生。她请人代笔,反串男生,不承认写信事实等反常行为,正是她处于懦弱心态下的表现。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外因看,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学生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呵护关怀,她们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学校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班主任,他们忽略了对成长中的中学生个性的尊重,因为,事实上,近墨者未必就黑,何况近的还不一定是墨;社会对于青年学生受挫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关注不够。这三方面仅是外因,对学生个性品质起真正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中学生随着自身身心发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相应的在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与成人感增强,以一个主体人格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个性心理的发展尚不成熟、不稳定,往往最需要心理支持,而面对种种压力与挫折,却得不到心理支持时,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就受到极大的挑战,于是出现“懦弱心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智商高低只占成功因素的两成,而人的成败取决于他的心理因素,尤其是勇敢、坚定的情感特质。面对陈丽的现状,我意识到帮助她战胜脆弱,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和能力,不仅对她学生时期,而且对她今后成长的人生都至关重要。

帮助陈丽重塑自我形象的任务已迫在眉睫,我从感情沟通和理性教育两方面着手工作。第二天,我与陈丽一同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用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的故事来召唤她,鼓起她克服懦弱心态的激情,把她饱满的热情点燃起来;暗示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屈服,要鼓起勇气。终于,她在这种情感的自我感悟中若有所思……第三天,我以心灵寄语的书面形式与她交流,我感谢她对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不同看法,给予肯定,她的意见有合理的因素,但不应搞“本班一男生”,而应坦然面对,战胜懦弱情感。我对她理性的教育则贯穿在这之后一个月的过程中,共分三步走,第一周写一篇周记与我交流,回忆进入高中以后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若干事件:如担任卫生部长一年,工作成绩较好,受到了政教处老师和年级同学们的好评;历史课代表工作深得任课老师杜老师信任;平时值日工作安排好,班主任老师比较放心。第二周请她写一条不畏困难的生活哲学原理,由我来解释原理,指出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谁,在学习、在生活、在交往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也要能正确对待失败。第三周帮助她对不如人意处归因,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个性以及在社会中、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要善于评价自我,尤其要善于找出失败原因,然后采取积极的态度。如果采用“本班一男生”的匿名信形式,必然要花费精力去掩饰它、压制它或做其它无谓的挣扎,这既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又扼杀了鲜活的个性特征。

按以上步骤采取策略之后,陈丽外表虽然仍是个爱女儿气打扮的小女生,但眉宇之间没有了懦弱,她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创新疾控理念重塑行业形象 篇5

一、创新疾控理念, 对人民群众心怀感恩和敬畏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功臣,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早在建国初期, 老一辈革命家就着力创建了省、市、县三级卫生防疫机构。六十多年来, 防疫机构逐步发展为疾控中心, 配合当地的医疗单位, 在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的预防、控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使我国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大大降低, 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心、关怀和关注, 很好地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代又一代的防疫和疾控工作者, 都是在人民群众的培养和教育下获得了专业知识, 取得了专业成就, 所以必须对人民群众常怀感恩和敬畏之心, 发挥自己卫生保健技术的优势, 在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 把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宗旨薪火相传, 发扬光大。

“悬壶济世、医德至上”是医疗卫生行业千古遗训, 也应该成为疾控工作者的座右铭, 目前医药行业的腐败现象极大地玷污着“白衣天使”的称号, 也败坏着疾控行业的风气和形象。廉洁自律、崇尚医德是疾控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常怀畏惧之心, 清廉为民、正直做人。坚决与“四风”和一切腐败现象作斗争, 坚守疾控行业的一片卫生净土。

二、创新疾控理念, 倡导人性化服务

防病、应急、公共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疾控工作者, 要极力倡导人性化服务。

一是要创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加强疾控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化服务环境, 保持工作现场的窗明几净、地面清洁、器具消毒、文件整洁, 让来中心接受服务的群众享有温馨、舒适的第一感觉。

二是保持人性化服务态度。笑脸相迎、起身相送, 耐心解释、不厌其烦, 让服务对象能够感受到家人般的亲切。

三是倡导人性化服务行为。工衣、工帽、口罩洁白, 佩戴齐全, 胸卡标志醒目, 行为动作得体, 让服务对象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和重视。

四是使用人性化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 工作人员应做到问候亲切、吐字清晰、语调和蔼、语气柔和。让“眼到”“手到”“程序到”伴随着“心到”“情到”“神到”, 用真情给接受服务的群众以温暖、周到、厚重的人文关怀。

三、创新疾控理念, 重视疾控技术创新

疾控工作涉及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诸多学科, 专业技术性很强。传播性疾病的防治形势依然艰巨而严峻, 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2007年的手足口病以及目前正在非洲恣意横行的埃博拉, 为我们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目前人类在癌症、艾滋病等病魔面前依然束手无策。人类免疫预防、动物卫生检疫、地方病、寄生虫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和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和监测林林总总, 任重而道远。持续不断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创新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 学习和实践是技术创新的唯一源泉。作为业务单位的疾控中心, 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为专业人员的专业进修提供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业务交流, 邀请专家讲座;学习、借鉴和推广外地、外单位、外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疾控工作者是专业技术人员, 要养成学习的习惯, 注重医疗、卫生、防疫、监控、医药和护理知识的学习和进修, 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实践中钻研, 在科学试验中探讨, 多与同行讨论, 多向群众普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增长自己的疾病防控才干, 成为疾病控制出类拔萃的行家里手, 争当某项专业技术的拔尖翘楚。

四、创新疾控理念, 重塑疾控行业形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体现了我党新的领导核心要将国家带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疾控机构是国家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 也能代表国家的法治形象。前段时期, 毒奶粉、病猪肉等有害食品事件频频发生, 保健品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现象泛滥, 受利益驱使的不法分子, 令广大群众深恶痛绝, 也使卫生监督部门和疾控行业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我认为, 健全法制建设、维护法律尊严, 是恢复人民群众信任、重塑疾控行业形象的唯一途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1.关注人民工作学习、生活生存环境质量。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拟订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咨询。

2.建立健全影响人类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监测系统, 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公害病、食源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校卫生、老年卫生、精神、口腔、中毒等群体性重大疾病的发生、蔓延和分布进行密切监测, 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

3.针对突发重大疫情、集体中毒、环境污染、救灾防疫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系统。对营养食品、学生疾病、农村饮水、旱厕改造等公共卫生学的专题开展调查研究、著书立说、创新理论。

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 篇6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

(一)新媒体的概述

不同的学者对于一个概念的界定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新媒体这个概念很难有确切的定义,由文献知新媒体的观点是由戈尔德马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率先提出的。石磊在《新媒体概论》一书中认为: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由一定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传播机构,媒体组织的工作机制和传播业务等方面这三个部分,因此,本文中提及的新媒体即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新媒介,其是一种物质形态,包括基于互联网传输网络的第四媒介和基于移动网络的第五媒介。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传播方式

交互性特点: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例可以看出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是“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虽然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传统媒体中也有类似于现场连线、来信、回访等与受众互动的方式,但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其远没有那么便捷。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QQ,微博,微信等通讯互动工具的转载、评论功能中即可看到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即时性特点:日常生活中购买的报纸和期刊均具有具体的出版时间,而电视新闻也有特定的播出时间,诸如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灾难信息,我们在使用电脑和移动设备上网的时候会在事件发生的极短时间内接收到来自各种门户网站的信息弹窗,而报纸期刊以及电视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往往滞后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事件即时的每分钟的发展情况。

2.内容

形态多样性特点:纸质的报纸和期刊带给我们的是文字的墨香和宁静,图片的色彩和凝滞,广播给我们以听觉上的画面遐想,电视带动了我们的视觉和听觉,而新媒体则是上述三大媒介的集合体。

海量和分享的特征:互联网连接了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张连接各种信息和各色人群的信息数据网,其信息量是无限巨大的,而报纸则要受到版面的限制,电视广播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因为我们由这张巨大的网连接,因此丰富的信息可以说是透明的没有秘密的,如在各节假日过后,有关于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各种信息便传遍网络。

3.受众

自由性强特点:日常生活浏览电视节目多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还会受到夹杂的广告的干扰,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上网的时间,想要浏览的内容等。

个性化特点:大数据时代,网上搜索痕迹会表露出人们对于选择信息的差异性,受众的爱好不同,对于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此,在海量的信息中择其所爱使得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彰显,例如门户网站中各个小栏目的设计就满足了受众这一差异化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传播的必要性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当今,形象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显因素,我们逐渐告别了主要依托于区域自身资源条件寻找发展契机的时代,转而去关心一个无形的、含义模糊的形象概念。形象效应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和利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都在树立政府形象、企业形象、人物形象等等,当然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也在这一行列之内。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John.D.Hunt Image发表《a Factor of Tourism》 之后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现已经成为旅游界研究较为成熟的概念。此项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囊括了诸如地理学、人类学、符号学等多学科,同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往往依据“image”的定义,image是一个广泛使用而定义模糊的概念(Mazanec and Schw e ige r,1981),一般认为,im age是人们对所认识的事物的个人的、主观的、概念性的理解 (Witt and Moutinho, 1989);或者说,im age是建立在人脑信息处理过程基础之上的,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印象(Assael 1984;Crompton 1979;Gartne r 1993)。[2]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成熟,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建忠认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旅游要素的综合感知和印象”,邓明艳指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在经历了旅游地旅游后,或潜在旅游者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网络信息等媒体,获得的关于旅游地的总体印象。”[3]其余关于旅游地形象的概念定义很多,在这里不做一一赘述。

综合上述,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本质即我们通过感观如听觉和视觉等获得认知对象即旅游地的的信息,而后对信息加以分析和咀嚼形成对于旅游地特征的知觉,通过感觉和知觉在脑海中的交融形成认知对象即旅游地的最终形象。

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已有研究,基于以上两点基本认识,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结构梳理如图1。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

1.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

“传播”一词,用英文表示即communication,该词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和communis,其含义包括通信、 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等。从日常用语的角度上讲,传播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4]那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即是一种传播活动, 这种活动的载体是各种传播媒介,活动传播的内容是旅游地形象讯息。这种传播活动的过程即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传递给媒介,媒介再将这些形象 “符号”传递给受众,达到的目的是促使受众通过对这些信息符号进行筛选解读从而影响其进行行为决策。

本文所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是限定在大众传播领域。

2.“虚拟环境”理论下谈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

由图1知,旅游者除了可以亲自前往旅游地通过实地经历和感受形成旅游地形象,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较为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对于旅游地的一个储存在记忆中的本底感知形象或者说原生形象,再者经过媒体广告的宣传并结合原生形象可以形成旅游地的诱导形象。在旅游形象形成的静态过程中,个人因素的差异是作为旅游业供给方的旅游地所无法掌控的,然而诱导因素却是旅游地主动出击打开知名度,赢得美誉度达到自身形象推广效果的重要手段,即通过对旅游地印象进行“整饰”来创造一个“虚拟环境”。

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的特性,因此作为游客的主体不可能在实际前往目的地前就看到风景,而对于一般商业如服装零售,消费者不但可以通过广告等了解商品详情,还可以通过周边人群的上身效果去进一步进行消费决策,由此旅游业通过媒体传播所创造出的“虚拟环境”对于游客形成本地感知形象和决策感知形象是具有垄断性的, 即游客对于“虚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因此,虚拟环境的创造即旅游地形象的整饰和传播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于“5W模式”的旅游地形象传播分析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拉斯韦尔提出的这一模式首次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所谓的5W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该模式用图像表示如下:

(二)5W模式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分析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达一条信息的源头,其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是为他人提供信息的组织和机构群体,而由于旅游活动具有特殊性,受众在进行旅游决策之前无法切身触碰到旅游目的地的任何实体信息,因此传播者作为这一结构的源头具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从社会、组织、个人这三个层面对旅游目的信息传播的主要主体进行分类如下,见表1:

2.讯息

讯息,是传播过程中的内容,是对信息的一种符号化呈现,旅游目的地所传播的信息是多样的,狭义上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只是包含在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整体印象信息, 如旅游地的综合概况、主题形象等;除此之外,旅游地信息还包含旅游资源;大众服务;旅游企业产品,如旅游项目、设施服务等。

然而从广义上讲,旅游目的地这一区域系统中的一切要素均可以成为旅游地的形象材料,学者Stabler归纳总结了六大要素(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文化因素、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这些要素是影响旅游地形象的因子,也构成了旅游地形象的整个讯息系统。

3.媒介

媒介即我们传递信息符号的运载手段和工具,例如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通过文字传播信息的报刊,通过声像图传播信息的电视,甚至我们的面孔和五官也可以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可见,媒介是传播者传递信息符号的载体,扮演着搬运工和中介的角色。在没有文字、声音、影像等形式的传播媒介出现之前,人们早期进行旅游行为决策的时候多是通过有旅游经验的人口传面授来了解一个旅游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传播媒介, 这一传播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我们感知认识旅游地信息的方式,时间和空间已经不能作为我们了解一个目的地信息的障碍。

本文依据人类传播方式中二分法(即将人类的传播类型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分类方式将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媒介进行总结如下,见表3:

4.受者

故名思议受者即受众,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讯息的接收者,拥有感官知觉的人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受众,旅游地信息的受众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结构的三个部分出发,作为旅游地形象主体的旅游者可以作为受众,而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对旅游者进行规划设计的规划师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受众,由于当地居民长期居住于旅游地会对本土产生共同的认知,会形成“地方精神”、“民俗风俗”等, 对当地社区居民形成的旅游地形象进行研究是了解旅游者认知倾向的必要途径,而旅游地规划者的职业的敏感性会让其对旅游者的喜好偏向等有所研究,综合以上两部分受众对旅游地的认知,可实现“构想空间”的打造。当然,受众还可以是组织机构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后面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中的受众则是前文提及的第一受众:旅游者。

5.效果

传播效果的评价一般是从对受者的影响程度出发,即传播者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施加到受众身上之后对受众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效果即旅游信息传播者通过传统和新媒介发出信息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 (对旅游地的认知)和行为(旅游决策)的影响。可概括为受众对旅游地建立了怎样的形象,形象的传播对受众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对这一环节的研究是进一步提升策划水准的基础。

对于游客而言,如果对于一个旅游地的认知度很低,那么在备选的旅游地中不会出现,而在知名度不相上下的旅游地中,自然满意度和美誉度高的会在众旅游地中脱颖而出, 因此,旅游地的形象首先影响和控制着受众的选择决策,其次形象的“好与坏”则直接影响游客的最终行为决策。联系旅游地形象现状分析的象限法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旅游地的知名度是旅游者对于旅游地辨识和记忆的情况,其测算方式是:知名度 = 知晓旅游地的人数 / 总人数× 100。

旅游地的美誉度则是基于识别度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赞誉情况,其测算方式是:美誉度 = 称赞旅游地的人数 / 知晓旅游地的人数×100。

综合以上两个维度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态如下:

象限中的第二部分代表旅游地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高。

第一部分代表旅游地拥有较低的知名度和较高的美誉度,即知道这个地方的旅游者较少,但是去过的都对旅游地给予好评。

第三部分代表旅游地知名度低和美誉度低,即去过的评价较低。

第四部分表示旅游地的存在性很强,但是是由于其臭名昭著。

从图3明显可以看出美誉度高,知名度高才能吸引受众,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而第1种情况景区本身具备良好的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但是知名度有待提高,应该加大景区形象的传播力度,打开知名度。可见,旅游地的形象的传播对旅游者对于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游意愿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传播效果的评价一般是从对受者的影响程度出发,即受众接收到传播者通过各种媒介传达的信息后产生的各种反应。引申至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效果,其概念即旅游信息传播者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发出信息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对旅游地的认知)和行为(旅游决策)的影响。可概括为受众对旅游地建立了怎样的形象,形象的传播对受众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对这一环节的研究是进一步提升策划水准的基础。

四、旅游地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加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渠道和路径,旅游地的营销策略也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结合前文分析,本节将从旅游地讯息(内容),旅游地形象的新媒体传播双面性,受众等层面对旅游地形象传播策略进行概括性思路的阐述。

(一)内容:总括+简单+艺术+惊奇策略

旅游地通过媒介向受众传达的讯息是为了引导受众,宣传旅游地自身形象,这包括旅游地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声音形象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旅游地信息的传播者面临着如何在纷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的挑战和解决受众面对众多信息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的挑战。受众具有选择性心理和行为,在面对众多的信息并非全部吸收和接纳,而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筛选。我们从接触信息,理解信息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受众的这一行为。

对信息的接触:受众接触信息的第一步是通过调动感官引起注意,这种注意不可能是对全部信息的注意,传播者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受众接收什么样的信息?便会在信息堆当中突显出来。生活中我们总是趋向于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信息,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讯息要做到简单,这就要求合理简约的进行形象定位和标志设计,选择彰显力度强的传播媒介。但是简单并不是内容不全面,而是高度概括的简约,传达的形象内容可以总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突出其独特性,除此之外,形象表现的艺术性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带给人以美感和联想性。

理解信息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作为传播者要抓住“受众喜好共同解读什么信息”,事实证明人们热衷围观、热闹、 有趣的“奇观”,因此传播者传播的讯息要做到特殊,凸显旅游地独一无二的形象特征,如九寨沟以水为奇,石林以石为奇。

通过上述分析,应用手机新媒体,旅游地可以与三大通讯运营商合作进行实时短信的发送,生活经历中笔者发现联通用户会在每到达一个城市时会收到该城市的欢迎短信,但是目前很少有城市会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旅游地的宣传,因此,旅游地可以与运营商合作进行带有“简单”的形象定位语的实时信息发送以传播旅游地信息。实现信息流传的简约和便捷。或者综合形象传播成本问题和资金实力,选择使用率较高的APP进行形象传播。如在其打开界面上进行配以形象口号和景区标志的旅游地形象传播。

(二)渠道: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有会使旅游地品牌形象快速受损的劣势,其病毒式传播会将负面信息快速传布,并且将污点放大,引发舆论,例如过去几年在论坛,微博中广为转载流传的“海南宰客门”事件使海南形象受损,致使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大打折扣,旅游体验感下降,因此,旅游地需要整合多传播渠道,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去树立和洗白自身形象,如政府通过传统电视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公开道歉等,利用新媒体进行旅游地形象的创意和高效传播,如与微信合作,在朋友圈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等。 多渠道传播使得新旧媒体互补,对于脆弱的旅游业来说是理性的选择。

植入广告已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各类产品广告,但是生硬的植入方式会使受众心生厌恶,例如《咱们结婚吧》电视剧中御泥坊、统一奶茶等各种广告频出,引发网友调侃,称其为“超长广告片”,因此, 新媒体广告需要摆脱生硬的直接插入,而要有创意性和趣味性。旅游地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系统,属于一个具象的地理空间,除了综艺节目,如《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现场展现,以及作为影视剧中的布景场地外,旅游地可借助新媒体打造虚拟的地域空间,如可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将旅游地设置为游戏的背景场地等。

(三)受众:多层次,互动性,体验性传播策略

关注受众是不变的话题,同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及细分策略一样,旅游地应该有自身明确的定位和市场细分原则,对受众进行多层次的细分是旅游地形象传播媒介选择的基础, 通过适当的媒介针对不同的受众市场进行形象的宣传,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保证传播效果,在进行新媒体策略的制定时,旅游地管理者应首先确定利用新媒体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受众覆盖范围,即宣传所针对的游客,其次投其所好,激发其出游的欲望,即满足受众的需求,最后,旅游产品通常是先消费后体验,因此做到反馈,重视互动可以增加游客体验的好感,从而提升旅游地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旅游地由于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因此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主题游乐场,例如欢乐谷,其产品特色即动感刺激,适合年轻受众去挑战体能极限,老年人则被排除在主要受众范围之外,然而红色旅游地例如西柏坡的主要受众则是中老年人,除去学校组织的科教活动,红色旅游地不在年轻受众的主要选择目的地之内。根据CNNIC在2015年2月发布的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对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分布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20到29岁这一年龄段,总体上看,这部分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闲暇时间,主要的备选旅游地类型覆盖范围也较广,如观光型、度假型、游乐型、购物型等旅游地都可将新媒体作为主要的形象推广媒介,传统媒体作为辅助,以求全面覆盖受众群体。

互动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主要特征,与受众互动,促进其体验性是提高旅游地形象的一种方式,需要强调的是,互动在今天不再是简单的类似于游客旅游地官方微博的转发评论式的扩散式互动,而需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受众形成互动,如在内容上,要让游客参与到旅游地形象的文案策划、视频制作、平面策划上来,征求受众的意见会让受众有归属感;在形式上,通过新媒体创意设计使得受众成为旅游地形象传播的一部分,如可在游客中征集出游笑脸作为广告宣传的材料等。

五、结语

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效果是影响旅游地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影响游客决策行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隐形概念,因此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问题的探讨自然是至关重要。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需要依托于媒介,在信息量超载、游客需求日益求高的今天,传统媒介的传播策略已经很难应对信息时代的变化,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旅游地形象信息的传播者需要选择传播效果优质的传播媒介进行创新传播。

本文基于以上两点对新媒体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进行了探讨,在现有知识范围内提出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策略,以求可以对旅游地形象同质化,传播效果欠佳的旅游地提供思路和想法。

摘要:科学技术的提升促使人类不断更新传播讯息的技术手段,如今基于互联网络的第四媒介与以移动网络为主的第五媒介已然成为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新媒体为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契机,在依靠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发展的道路已经逐渐被依靠形象进行品牌构建的道路所取代之时,新媒体凭借其优势以更快更新颖的方式传播旅游信息,因此,旅游地作为具象的区域系统,为谋求长远发展理应抓住新媒体这一传播媒介以打造优化自身形象。本文在研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研讨:1.阐述新媒体概念并归纳新媒体自身特征;2.以“虚拟环境”理论为背景,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传播概念为基础,分析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3.基于5W模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传播学分析,阐述了应用新媒体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借助新媒体传播旅游信息的策略。

比尔·盖茨如何重塑CEO形象 篇7

此次盛大的“巴比”慈善晚宴不仅标志着比尔·盖茨慈善中国行的开始,也开启了一代商业天才蜕变成为全职慈善家的奇梦之旅。

比尔·盖茨的天资聪颖和勤奋执着,开创了微软帝国的商界传奇,而他的华丽转身,却不仅仅是商业天才的人生传奇,更是透明化时代中,其在生命“火灾”里完成人性自我救赎的历程,这也使得微软帝国的兴盛成为社会的必然。

在巨大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比尔·盖茨并非天生的慈善家,更不是天生的完人。他曾是烧钱摆阔的奢侈者,是开放平台的反对者,卑劣粗鄙的抄袭方,是不择手段的竞争手,是创新势力的扼杀者,是对簿公堂的垄断商……他曾对慈善事业毫无兴趣,对要他投身慈善的社会呼声置若罔闻,个人声誉管理更是一团乱麻——自上世纪70年代的“西雅图MS-DOS事件”和90年代末美国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软垄断案件以来,盖茨的商业手法备受争议,使他在蒙受高达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损失的同时,声誉也再度经受致命重创。一片“倒比”的舆论洪流以迅猛之势,逼向微软帝国看似坚固的岸堤,一个商业帝国因最高领导者的声誉危机近乎毁于一旦。

然而,正如比尔·盖茨借《时代》杂志寄予青年的11条忠告中所言,“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如果说声誉危机造成的是微软走向没落的危险;对于盖茨而言,这却成为使其早在1993年震撼心灵的非洲之行以及随之而来的母亲去世的噩耗,所深埋的慈善种子萌芽破土而出的契机。从此,他将自己曾经以“我为社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这个企业成功”为借口推脱慈善的,最大限度攫取利益而不懂向社会回馈的丑恶资本家嘴脸,蜕变为追寻美国上世纪初工业巨子卡耐基“在巨大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人生足迹。

微软帝国的兴起膨胀,塑造的是13年蝉联世界首富却冷血无情的商业刽子手;商业神话的近乎破灭,成就的却是深谙“财富并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支配它而已”人生真谛并投身公益的世界首善。

尼日利亚有他协助对抗脊髓灰质炎,免费提供的疫苗及治疗,让人们免于疾病的痛楚;菲律宾有他资助研发高光合效率、抗洪涝和耐寒的新品种水稻,让许多人免于饿死的命运;美国有他斥资20多亿美元推进的教育体系改革,少数族裔接受高等教育的资助,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中国有他预防艾滋传播及戒烟推广的身影,为中国公益事业支撑强劲后盾;在哥伦比亚、在莫桑比克、在新德里在尼泊尔……比尔·盖茨正以他的行动构筑理想的慈善王国——两年前,他是微软帝国的主宰人;两年后,他则是慈善国度的践行者。

“巴比”携手,借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之势,更是掀起前所未有的慈善革命。根据权威统计,美国的慈善款项,2007年已达3140亿美元,占据当年美国GDP的2.3%;2008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仍超3076亿美元,为当年GDP的2.2%。比尔·盖茨更决定将其高达580亿财产全部用于慈善事业,以行动实践“创造性资本主义”公益新理念。

四大策略重塑个人形象

然而,对于成就一个企业不败的神话,仅靠慈善践行的单枪匹马,是否足以勇闯“透明化时代”的商业龙潭?这显然是不够的。当今,个人品牌形象管理及企业声誉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有可无的“软”元素,而正在逐步演化成对企业市场表现、消费信任、竞争优势构筑、员工凝聚性、危机处理等都能产生多重影响力的“硬”力量。因此,唯有企业家慈善践行的人性救赎与个人形象管理的公关之道相关联,才是助力企业长盛不衰的尚方宝剑。

比尔·盖茨是如何将以上两者完美契合,铸造微软帝国的不败神话?其华丽转身背后凝聚的是企业家个人形象管理的四大金科玉律。

一、行重于言,亲身投入慈善。

对于世界首富而言,捐钱百万,不如行动一日。比尔·盖茨为公众呈现的便是一个成功的慈善践行者形象。除斥资上亿美元建立的基金会,他更多的是用自己踏实的脚步烙印在非洲妇女赤脚穿梭的滚烫地面,将自己畅谈《断背山》的声线刻录在中国患者的毕生记忆,将自己分享慈善历程的交谈呈现在个人网站thegatesnotes.com,并通过Twitter和世界各国网友密切交流。

全球化辗平了资本、技术与人才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障碍;而透明化则提升了外部团体对企业的多重监管力量。行动的真实性、可观性与参与性,才是个人形象“体验营销”策略的上乘之选。

二、洁身自好,远离绯闻困扰。

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经历过80亿美元财富亏损及随之产生的微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声誉危机,比尔·盖茨已经懂得凡事洁身自好,远离绯闻困扰才是保障个人与企业良好形象的充要条件;之后,比尔更为专注于同发妻梅琳达置身慈善事业,为公众重塑绝世好男的经典形象。

盖茨及微软的品牌形象面对的是全球公众。如何迎合相异文化内涵熏陶而生的各色受众,如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多元价值体系中分身有术?公众面对真假莫辨的绯闻琐事所形成的各路言论转瞬即变,而永不更变的是“洁身自好”的个人操守。因此,以“洁身自好,远离绯闻困扰”之不变,应“社会公众舆论”之万变才是个人品牌形象塑造的良方。

三、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比尔·盖茨在2009年5月与巴菲特联名发起一次极具慈善革命价值的秘密聚会,并确定名为“作出承诺”的公益实践项目。2010年9月29日,便是见证慈善奇迹的时刻——以巴比二人为发起人的慈善晚宴为中国行打响头炮,这次宴会便是践行“建设性资本主义”全新公益理念的最佳良机。

慈善可以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言行相异,借着慈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的话,多年苦心经营的公众形象将瞬间坍塌,这不仅是个人声誉危机的萌芽,更是企业走向没落的转折。相较之前陷入“捐款门”的国际章,比尔的成功之道便在于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四、谨言慎行,契合主流价值。

比尔·盖茨与众多社会型企业家相比,显得尤为沉默寡言,即便是出于推销自己,不得不提升媒体曝光率,但面对媒体试探的镜头与公众审视的观望,他总是显得谨言慎行。有人说是因为他不善言谈,其实不然,这正是他精于言谈之所在,比尔总是能够把握媒体及公众的信息诉求,告之以需要,而避之以多余。我想,他便是“沉默是金”的最佳佐证。

同时,成功的企业家品牌形象不仅需要与企业气质相吻合,还需要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契合。因此,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契合主流永远是成功形象的代名词。

翻阅一部商业帝国的传奇史,更需要关注神话背后凝聚的企业家个人形象管理的成功之道。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如同企业的后花园,不慎管理,后花园的星星之火,终将以燎原之势摧毁整座商业帝国。反之,成功的形象管理,能让后花园的鸟语花香为原本机械的商业运作增添些许人文之气。

他是网络化时代的商业奇才,更是透明化时代的世界首善。

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重塑 篇8

较之汉、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唐传奇中的女主人公数量急剧增多。唐五代的许多传奇作品是以人名命篇的。现在的四十多篇单行作品, 以人物命名的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以女性命名的又占了大部分。不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中单薄苍白的女性形象,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则更加立体丰满, 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说, 这是对女性形象的重塑与提升。

在历代小说创作中, 恐怕没有哪一个朝代会将如此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文学作品的中心人物加以塑造。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则并非偶然。从魏晋志怪到唐传奇, 对女性形象开始了一系列的重塑, 而这其中的原因则与大唐帝国的经济状况、社会风俗、选官制度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

1. 富庶的经济环境促使了新的女性形象走进人们的视角, 成为文学的中心人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唐代的妓女也是一群才智和艺术趣味高出一般妇女水平之上的女性。她们不仅姿色出众, 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于是那些自命风流多情的文人才子在风情绰约仪态万方的妓女面前深深陶醉了。妓女给文人送来了灵感, 自己也走进了文学的国度, 成为文人歌咏的对象。唐传奇中许多明艳照人的女性形象如霍小玉, 李娃恰是这样一些歌妓、妓女。

2. 唐代女性地位的提升, 使女子

走向新的精神境界成为可能。

唐代也是夫权社会, 但女子受礼法的约束较其他朝代宽松不少。这种情况反映在传奇中就是女子能掌握爱情的主动权, 令男人也必须注意到她们的喜好, 尊重她们的权利, 给她们以人的感情和温暖。这就表明了女性作为“人”的新的社会意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男性的认可。唐传奇中的女性就诞生在这样宽松的社会环境中, 因而显示出与前代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不同, 即:具有自由、自主的气息。

3. 唐代的制度, 不仅促进了唐传奇的繁荣, 也丰富了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进士是唐王朝政治中的中坚力量。而唐传奇的作家中有不少是进士出身。传奇以其新颖的形式、易于表达丰富生活和便于显露自己才华的特点, 而赢得进士们的青睐。更有甚者, 一些应试举子为考取进士而用传奇之作来“行卷”。上述种种均促进了唐传奇的蓬勃发展。

唐代官吏宿娼, 往往被视作一种风流倜傥的浪漫人格为人们所艳羡和仿效。文人士子这样的生活经历必然反映在唐传奇中, 张文成的《游仙窟》正是这一生活的写照。较之前朝后代, 唐传奇中的女主人公多为娼优, 也恰是上述情况在文学中的体现。另进士因其身份的显贵, 学识的渊博更易赢得少妇少女的青睐, 一段段风流韵事也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篇篇佳作。

4. 唐代的其他文艺形式对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重塑之功。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是在其他的艺术形式的影响下才形成饱满起来。传奇《李娃传》就是根据民间说话而创作的典型例子。民间艺人所演说的《一枝花》话, 是当时相当普及又颇为著名的一个故事。李娃营救荥阳公子的故事, 经过在市民中的广泛流传, 进入了“说话”领域, 且故事完整, 情节曲折。根据说话内容而加工创作的《李娃传》, 当直接取材《一枝花》的题材和思想, 成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民间对女性的关注以及文人对这种思想的共鸣两方面的影响才诞生了李娃这个艺术形象。

综上所述, 由于唐代社会政治上, 受女性统治时期的影响;家庭中, 女性地位的提高, 加之男性对女性心灵的发现和揣测, 为传奇中丰富多彩、自由、自主的女性形象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又由于社会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 平民世族的娱乐需要, 文人们开始关注世俗的妇女, 不仅塑造了大量的妓女、妾婢形象, 而且使前代女仙女怪多了人间的气息和情趣, 成为唐传奇中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群, 从而完成了对前代小说中女性的改造, 对唐传奇的女性形象进行了重塑。

摘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唐传奇作家将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放置在更加深远的社会背景中重新塑造, 并将新的创作方法贯注到作品人物中, 使作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女性重塑

参考文献

[1]《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田同旭王增斌著中国文联出版社[3]《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田同旭王增斌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4]《中国妓女生活史》武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4]《中国妓女生活史》武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艺术教育民间艺术下一篇:高校:团的组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