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贷款

2024-09-28

小组贷款(精选3篇)

小组贷款 篇1

一、引言

信息高度不对称、担保抵押缺乏、高成本与高风险等问题长期困扰面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的问题。近年来, 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在世界范围兴起, 它以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为服务目标, 提供小额度贷款、特别是无担保抵押贷款服务, 事实证明, 其资金不仅覆盖了目标群体, 并且实现了较高的还贷率。Stiglitz (1990) 等在信息经济学理论、契约理论和博弈论框架内, 对微型金融运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发现微型金融运用的小组贷款技术 (group lending) 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小组贷款的核心机制是连带责任和或有续借纪律下的停贷威胁:贷款机构要求不能提供传统担保抵押的借款人自我选择同伴组成小组, 组员之间要相互担保还款, 如果小组中有任何一个成员不能够或者蓄意逃避还款, 使得小组的整体债务没有被全部偿还, 那么整个小组会因为集体违约而被贷款机构拒绝再次贷款, 除非有其他小组成员为违约组员偿还。

小组贷款通过这一系列机制, “将银行资源和非正规金融的当地信息和成本优势结合起来” (A rm endáriz de A ghion&M orduch, 2005) , “利用了新的契约结构和组织模式, 降低了小额无担保抵押贷款的风险和成本” (M orduch, 1998) , 从而解决了以下信息问题:逆向选择 (甄别潜在借款人的风险) 、事前道德风险 (保证借款人正确的使用贷款) 、事后道德风险 (辨别借款人宣称的无力偿还贷款的真伪和在借款人蓄意欠款时, 强制借款人还款) (G hatak&G uinnane, 1999) , 而小组贷款的激励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产生于“社会资本”基础上的“社会担保抵押”。

二、社会资本、社会制裁和社会担保抵押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的社会学家P.B ourdieu在1980年提出, 又称为“社会资产”, 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指内嵌在社会结构之中的关系、信任、声誉、规范等资源。B ourdieu (1986) 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 那些资源是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G uiso等 (2004) 认为社会资本是“在特定的社区内成员累积的优势和机会”或“社会关系形成的个人资源”。van B astelaer (2000) 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信任和责任、人们共享的社会观念、价值、标准以及约束人们行为的内化的规则。社会资本的存在, 激励人们积极的争取社会认同, 其具体表现是追求或保护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身份, 目的是保持这一身份带来的价值。

在人们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的社区中, 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共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遵守的社会规范, 一旦有人破坏大家都认同的社会规范, 而且这一行为又被周围的人所察觉, 那么破坏规范者就可能面临着社会制裁。社会制裁又被称为大众制裁或舆论制裁, 包括非物质性制裁和物质性制裁, 前者包括人们对破坏规范者的蔑视、谴责、批评等, 以及破坏规范者声誉的丧失、其他社区成员对破坏规范者的排斥、破坏规范者在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的丧失等;后者包括破坏规范者丧失得到产品和服务、或者其他成员物质帮助的机会。在一个个体成员关系密切的社会网络中, 破坏规范者的行为会在社区内被广泛传播, 从而被整个社区所知道, 破坏规范的社会成本可能远远大于遵守规范的经济成本, 而“社会关系的价值越高, 违约的成本越高” (K arlan, 2007) 。由于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在社会制裁的约束下, 合作 (cooperation) 成为人们最优的选择, 而破坏规范则失去吸引力。人们在比较自己在合作和破坏规范的期望收益与成本之后, 会做出进行合作的决策, 从而可以实现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均衡。

担保抵押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承诺的一项资产, 这个承诺一直保持到贷款偿还, 当借款人违约的时候, 贷款人有权没收担保抵押品并卖掉来偿还贷款” (International Labour O ffice, 2001) 。传统的担保抵押包括固定资产抵押品、个人担保、动产抵押品以及与贷款联系起来的储蓄。担保抵押对贷款人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银行对抗风险”, “筛选潜在的借款人”和使借款人“尊重还贷义务”, 但是担保抵押的过程———对担保抵押财产进行评估、核实、登记和处置———成本极高且耗费大量时间, 限制了担保抵押贷款的规模 (International Labour O ffice, 2001) ;此外,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有限财富、有限产权和不完善的、运行低效的法律和司法体系降低了担保抵押贷款的可能性 (B alkenhol&Schütte, 2001) 。

小组贷款的目标群体是低收入人群和微小型企业, 他们不能提供传统担保抵押, 所以不能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依靠借款人所拥有的信息以及当地的社会网络, 小组贷款创造了社会担保抵押机制。社会担保抵押的内容包括连带责任、停贷威胁以及由它们激发的同伴选择 (peer selection) 、同伴监督 (peer m onitoring) 和社会制裁:连带责任和停贷威胁将贷款小组成员捆绑在一起, 小组成员承担联合债务, 项目成功的成员承担着为项目失败的同伴还款的连带责任, 否则将会因集体违约而失去再次借款的机会。借款人会比较为同伴还款或失去再次借款的机会的成本, 为了使这一预期成本最小化, 他们会利用密切的社会网络来甄别、筛选潜在的同伴 (G hatak, 1999&2000) ;会对同伴的行为进行监督, 如果同伴偷懒、将资金转做他用、从事高风险项目、蓄意拖欠等行为被他们察觉, 他们就会对同伴施加压力等社会制裁, 从而有效地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Stiglitz, 1990;A rm endáriz de A ghion, 1999) , 这样微型金融机构就把部分甄别、监督和强制还款的责任或成本有效地外部化了, 由借款人或借款小组来承担, 从而降低了成本。

三、社会担保抵押机制的实证检验

(一) 克服逆向选择

W ydick (1999) 、K ritikos&V igenina (2005) 、Sim tow e&Zeller (2006) 分别检验了危地马拉、格鲁吉亚和马拉维的小组贷款小组中的同伴匹配, W ydick (1999) 、K ritikos&V igenina (2005) 的研究结果显示, 借款人总是会充分利用所占有的信息, 尽可能地与其信息范围内的最优同伴组成小组;W ydick (1999) 、Sim tow e&Zeller (2006) 指出, 当借款人彼此不了解的时候, 容易把一些高风险的借款人纳入小组, W ydick (1999) 进一步揭示, 当小组成员在彼此了解之后, 会发生很多次的重复筛选行为, 高风险成员就会被排斥出小组, 其余成员会吸纳新的低风险借款人重新组成小组。

(二) 组内合作和组内支持

理论研究指出, 连带责任和停贷威胁会促使组员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支持, 使得小组贷款相对个人责任贷款在提高还贷率方面占据优势。Zeller (1998) 和W ydick (1999) 证明, 同伴支持 (peer support) 对还贷至关重要。K ritikos&V igenina (2005) 发现, 在选择连带责任贷款契约的小组中, 同伴支持解决了“拖欠的所有问题”, 而在选择个人责任贷款 (即小组成员不承担连带责任) 的小组中, 只有60%能够及时偿还小组债务, 他们大多通过施加社会制裁而不是通过提供组内支持来解决拖欠问题;借款人选择小组贷款契约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相信同伴会在他遇到还款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Sim tow e&Zeller (2006) 发现借款人接受全额连带责任 (full joint liability, 即在小组债务被还清之前, 对没有拖欠的小组成员也停止发放贷款) 的意愿对事后道德风险的发生有显著负效应, 而借款人接受部分连带责任———连带偿付份额是10%———的意愿对道德风险的发生的效应则不显著, 所以“全额连带责任增强了小组的团结, 从而使得借款个体不愿意为了拖欠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三) 同伴监督和社会制裁

Sharm a&Zeller (1997) 发现小组成员占有相关信息, 以及小组成员监督同伴是否正确使用贷款、并且向贷款机构报告同伴贷款使用不当的意愿等同伴监督变量对降低拖欠率有显著的正效应。W ydick (1999) 的检验结果证明, 同伴监督对降低借款人从事高风险项目和将生产性的贷款资金用作消费的道德风险、促进组员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改善还贷率有显著正效应;他发现在借款人关系密切的农村地区, 道德义务非常重要, 因为它提高了社会制裁的效果;但在借款人关系并不密切的城市样本中, “小组压力看上去几乎对借款人的行为没有影响”。K ritikos&V igenina (2005) 发现在格鲁吉亚同伴压力明显改善了小组还贷表现, 组内成员的信息交流显著降低了内部拖欠的发生率, 而且, 组员还贷越困难, 组内交流就越频繁, 而且小组成员会分析那些声称不能还款的同伴的经营情况以辨别真伪。

四、社会担保抵押一定有效吗

(一) 同伴监督成本和串谋

实施同伴监督需要花费借款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成本, G hatak&G uinnane (1999) 指出, 如果对同伴进行监督的成本太高或者监督的收益小于不监督的收益, 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借款人之间会进行串谋, 私下达成彼此不进行监督或者少监督的协议, 从而实现个人收益的增加, 但却导致了团体贷款优势的丧失, 只有当同伴监督成本足够小或者社会制裁力度足够大, 才能保证团体贷款的经济效率优势。W ydick (1999) 发现, 借款人企业的距离 (提高了监督成本) 与还贷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A lhin&T ow nsend (2007) 则发现同村的小组成员的比例 (同村意味着监督成本的降低) 与还贷率成正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低的监督成本会促进同伴监督和改善还贷率, 而组员亲属关系、非亲属组员之间亲密的程度对还贷率有负效应, 因为它们提高了组员串谋的可能性。

(二) 停贷威胁的无效

尽管未来的借款机会能激励借款人及时还款, 但是, 只有贷款机构对违约的借款人坚决停止贷款或者借款人认为未来融资机会重要的时候, 停贷威胁才会起到约束效果。实际操作中, 贷款机构如果对整个小组都停止发放贷款可能会危害到贷款机构自身的利益, 因此贷款机构有可能放松贷款纪律;如果贷款机构之间竞争激烈, 那么借款人就有多个贷款结构可以选择, 来自某一特定贷款机构的停贷威胁的震慑力就会降低。在孟加拉、玻利维亚和印尼的小额贷款项目中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并使得孟加拉和玻利维亚的微型金融出现危机 (A rm endáriz de A ghion&M orduch, 2005) 。此外, 如果借款人流动性比较大, 那么他欠债跑路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停贷威胁的作用会被削弱 (B ond&R ai, 2002) 。

(三) 密切的社会关系的负作用

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制裁对克服道德风险、促进还贷具有正向效应, 但是当小组成员不愿意对拖欠者施加社会制裁的时候, 社会担保抵押就不那么有效了 (W ydick, 1999) 。K ritikos&V igenina (2005) 得到了和W ydick (1999) 类似的观察结果;A lhin&T ow nsend (2007) 发现组员亲属关系、非亲属组员之间亲密的程度———本来被认为有助于监督———对还贷率具有负面影响。van B astelaer&Leathers (2006) 认为, 薄弱的社会关系会损害信息共享和集体行为, 从而使得借款人不愿意提供同伴支持, 结果带来负面结果;但是强大的社会资本则会妨碍严格的纪律执行。

四、结论

小组贷款之所以能够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和担保抵押缺失的信贷市场中有效运行, 是因为小组贷款的机制安排在社会资本基础上创造了社会担保抵押, 促使成员互相筛选、相互帮助和相互监督, 并对偷懒者或拖欠者施加社会制裁, 这些行为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高了还贷率, 而且这些是借款人的自发行为而不是贷款人的行为, 因此, 社会担保抵押使得本应由贷款机构承担的筛选、监督和强制还款的责任或成本外部化, 由借款人或借款人小组来承担, 从而降低贷款机构的成本, 放松了信贷约束。但是, 应该指出的是, 社会担保抵押机制并不总是有效的, 当借款人因同伴监督成本过高而在监督上串谋, 或者竞争、借款人流动等因素降低停贷威胁的力度, 或者借款人碍于之前的社会关系而不愿意对同伴施加同伴监督和社会制裁的时候, 社会担保抵押就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因此, 对于微型金融机构来说, 应注意克服这些问题, 使社会担保抵押发挥最优的效力。

摘要:信息不对称和担保抵押缺失是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社会担保抵押是微型金融小组贷款中的重要机制, 包括连带责任、停贷威胁, 以及由其引发的同伴选择、同伴监督和社会制裁, 社会担保抵押克服或缓和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使得还款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 从而放松了信贷约束。本文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 分析了小组贷款中社会担保抵押的作用机理, 并指出了社会担保抵押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小组贷款,社会担保抵押,同伴选择,同伴监督,社会制裁

小组贷款 篇2

国开办发(2006)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财政厅(局)、农业银行:

为继续深化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扶贫新的机制,进一步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提高到户贷款的比重和效益,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基础上,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决定,对扶贫贷款管理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将原由农业银行统一下达指导性计划并组织发放贷款,改为两部分运作:一是到户贷款。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全部下放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县选择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二是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款”)。今年在河北、黑龙江、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等8省(市)开展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下放到省的试点(以下简称“项目贷款试点”),由省选择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试点省以外的其他省份仍按原有体制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到户贷款及项目贷款试点有关要求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管理

1.承贷机构和贷款来源。任何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均可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具体由哪家或几家金融机构承担,由试点省、县确定。中央对到户贷款及贴息下放试点省的项目贷款不再下达指导性计划,贷款所需资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

2.贷款利率、贴息标准及期限。贷款期限由金融机构视实际生产周期自主确定,贴息1年。

在贴息期内,到户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系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中央财政在贴息期内按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

项目贷款试点利率执行扶贫贷款优惠利率(目前年利率为3%),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由省财政据实贴息。超过贴息期限的贷款,不再执行优惠利率,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3.贷款对象和重点。到户贷款的贷款对象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主要用于扶持其发展生产。非贫困的个体经营户、示范户、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及非生产性项目不得使用贴息贷款。

项目贷款试点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重点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中介组织如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大户),适当支持农村(包

括小城镇)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

4.扶贫项目认定。扶贫部门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和扶贫开发规划,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库建设。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按权限严格把好扶贫项目认定关。扶贫贴息贷款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项目,要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

5.贴息确认。金融机构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贷款发放前,要征得当地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认可;放贷后,由扶贫办、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认定并盖章,财政部门据此拨补贴息资金。

(二)贴息资金来源和管理

1.中央财政按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万元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分配到各省;到县具体额度,由各省自行确定并安排到县。同时,安排河北、黑龙江“项目贷款试点”贴息资金各500万元,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各1000万元开展贴息下放试点。

2.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贴息资金要存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贴息资金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可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年初农行预下的8个项目贷款试点省的贷款计划所需贴息,在安排到省的贴息资金中予以解决。

3.贴息资金可采取核补给金融机构和直接补贴给贫困户或项目实施单位两种方式,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由各省、县自行确定。

4.要切实加强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财政贴息资金不得用于贴息范围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有结余,可结转下继续用于利息补贴。

(三)其他要求

1.项目贷款试点省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确保贷款规模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扶贫、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试点工作。

2.各省(县)扶贫、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到户贷款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指导和培训,确保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到户贷款其他有关要求,可参照《关于做好2005年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48号)执行。

3.坚持部门分工协作。扶贫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指导服务、贫困户核准、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和贴息确认等工作,协助金融机构收回贷款;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金融机构主要负责扶贫贷款项目的审批,贷款投放和回收,并定期向扶贫和财政部门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审批、发放、使用有关情况。金融机构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手续,放宽贷款条件,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4.加强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的通知》(国开发[2004]2号)有关要求,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实行公告、公示。

5.各省要依据以上原则,结合本省实际,抓紧制定到户贷款实施方案,8个项目贷款试点省同时要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并于8月10日前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备案。明年1月底前,对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报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

关于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政办函〔2006〕1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制定的《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八月十六日

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农行

陕西银监局省农村信用联合社

为了继续深化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扶贫新机制,切实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进程,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开办发〔2006〕46号)精神,提出我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原则,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作用,使贫困群众真正得到有效扶持。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的安排,扶贫贷款管理运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原由农业银行统一下达指导性计划并组织发放贷款,改为两部分运作:一是到户贷款。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全部下放到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县选择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二是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款),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市)开展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下放到省的试点(以下简称项目贷款试点),由省选择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

三、到户贷款及项目贷款试点的有关要求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管理。

1.承贷机构和贷款来源。任何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均可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具体由哪家或哪几家金融机构承担,到户贷款由各县级人民政府确定,项目贷款试点由省人民政府确定。贷款所需资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省上不再下达指导性计划。

2.贷款利率、贴息标准及期限。贷款期限由金融机构视实际生产周期自主确定,贴息1年。在贴息期内,到户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系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中央财政在贴息期内按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县级财政部门要制订《财政扶贫资金到户贴息贷款管理办法》。

项目贷款试点利率执行扶贫贷款优惠利率(目前年利率为3%),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由省财政据实贴息。超过贴息期限的贷款,不再执行优惠利率,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3.贷款对象和扶持重点。到户贷款的对象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每户贷款本金不超过1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其发展生产。非贫困的个体经营户、示范户、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及非生产性项目不得使用到户贴息贷款。

项目贷款试点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省级重点县(市、区)适当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中介组织

如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大户),适当支持农村(包括小城镇)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优先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4.扶贫项目认定。扶贫部门要根据《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的要求和扶贫开发任务,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库建设。全省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按权限严格把好扶贫项目认定关,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订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贷款要与各地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扶贫贴息贷款本金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项目,要经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超过1亿元的项目,要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

5.贴息确认。金融机构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贷款发放前,要征得当地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认可;放贷后,由扶贫、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认定并盖章,财政部门据此拨补贴息资金。

(二)贴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1.中央财政按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万元的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分配到省,由省上直接分配到县。同时省财政按每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10万元的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市、区)。中央下达的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由省上将资金规模分配到市。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剂。

2.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贴息资金要存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贴息资金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可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

3.贴息资金采取核补给金融机构的方式进行。

4.切实加强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财政贴息资金不得用于贴息范围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有结余,可结转下继续用于利息补贴。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确保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省上成立由省扶贫办、省财政厅、人行西安分行、陕西银监局、省农行、省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市、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确保贷款规模和贷款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试点工作。各县(市、区)扶贫、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到户贷款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指导和培训,确保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到户贷款其他有关要求,可参照《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国家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陕扶办发〔2005〕42号)执行。

2.坚持部门分工协作。扶贫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指导服务、贫困户核准、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和贴息确认等工作,协助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省上拟在3个县就扶贫社协助金融机构放贷和收贷进行试点,总结经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金融机构主要负责扶贫贷款项目的审批,贷款投放和回收,并定期向扶贫和财政部门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审批、发放、使用有关情况。金融机构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手续,放宽贷款条件,为贷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加强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上拟在陕南、陕北、关中各选择3个县,建立到户贷款监测点,各市、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建立必要的实施监测点,对到户贷款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监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要建立贷款户回访制度,帮助贷款户用好扶贫贴息贷款,更好地发展生产,并使他们成为信用户、文明户。要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的通知》(国开发〔2004〕2号)要求,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全面实行公告、公示。

小组贷款 篇3

一、联保小组构建困境

联保贷款的推出为农户无抵押地获得贷款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是一项很好的惠农措施。在推行之初, 一些地方政府与农信社往往以突击、激进的方式在农村发展构建联保小组, 虽然使这一模式迅速推广开来, 但多少带有强行撮合的意味, 有违联保小组构建的“自愿”原则。一个非自愿成立的联保小组, 往往非但不能起到小组内的信用监督并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反而会使农户无辜承受风险, 让“惠农”变成“亢农”, 这是需要避免的。然而, 自愿式的联保小组的形成, 在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农村以一家一户为经济活动单位, 在农户自身家庭尚未达到预想经济收入的情况下, 全家人很难统一思想, 自愿为其他农户提供“担保”并作出“牺牲”。农户自身经济状况、经营和还款能力、贷款用途、贷款需求量、贷款需求时间的不同, 致使出现较多的情况是借款人满腔热情, 却很难找到“情投意合”的联保人, 形成“孤掌难鸣”的尴尬局面。一些典型现象如下。

(一) 缓不联急, 小不联大, 富不联穷

一些自身没有产业项目的农户, 由于当前没有贷款需求, 一般不会轻易参加联保。一些小额资金需求者不愿与大额资金需求者联保。一些懂经营、富裕的农户不愿意同一些因看病、子女上学、婚嫁等而有贷款需求的贫困农户联保。

(二) 直系亲属不能参与同一联保小组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具有父子、兄弟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不能参与同一联保小组。这给部分居住同一乡村, 但其实已经分家另过的农户参加联保形成障碍, 最终放弃联保。

(三) 不同产业的人难以构成联保

以赵石星对河北农户的采访为例, 鹿泉市一农民开办一个休闲农庄, 生意不错, 并欲贷款扩大规模, 一搞养殖业的农户找他一起联保, 最终却被其拒绝, 原因是他认为“养殖的风险太大了, 比如养猪, 早几年赚钱, 去年和今年就亏钱了。如果和他们一起联保, 风险最大的是我。”更有一位种大棚菜的王姓农户, 曾因与其联保的某位农户经营失败不能还款而受牵连, 导致他扩大规模的贷款愿望破灭, 至今对联保贷款心有顾忌。

(四) 担心手续繁琐, 缺乏联保积极性

现在联保贷款仍然存太多的条条框框, 一些地方的手续在执行中麻烦很多, 阻碍了联保小组的发展。例如唐红娟对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调查发现, 一个5户联保小组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 仅在联保协议书、借款合同书、借款借据上盖章、签字次数高达160次。

二、成因分析

(一) 联保小组成员间存在权利与责任不对等的问题

目前小组联保贷款实施的主要依据是《指导意见》和《指引》, 它们对联保贷款的保证份额及承担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根据前述《担保法》12条的规定, 除非明确保证份额, 否则“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显然, 若小组成员间贷款额度、期限、频率有较大差异, 必然产生权利与责任, 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 引发小组成员的矛盾和不公平感, 从而导致一些农户不愿意参加联保小组或不愿意与某些户构成联保, “缓不联急, 小不联大, 富不联穷”的出现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 联保模式本质上具有同质倾向

由于农户对其自身从事的经营活动比较了解, 因而他们更愿意与从事同类经营活动的农户构成联保, 这样既对其中潜在的风险有一定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又可以互相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张婷利用Ghatak理论模型分析指出, 从事不同风险状况的两类经营活动其风险状况迥异, 因而联保贷款“在当安全借款者与风险借款者结成团体时, 安全借款者的损失大于风险借款者的收益。由于风险借款者不能进行足够的转移支付补偿安全借款者, 因此, 安全借款者是不愿意与风险借款者结成团体的。这样, 最终的贷款团体一定是同质的, 即只有相同类型的借款者才会走到一起”。因此, 这种同质性属性, 若没有其它干预措施, 必然导致农户不愿意与其所不熟悉的其它产业经营户联保。

(三) 贷款机构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不恰当

对金融机构而言, 联保贷款毕竟是一种无抵押贷款, 由于对于其中隐含的风险及其程度缺乏认识和管理经验, 因而在《指导意见》以及经营机构的具体实践中都存在一些过分、非必要的风险控制手段。

1.审批环节长

某些机构制度僵化, 没有根据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和贷款小组和贷款人的具体情况等灵活设置审批流程和环节。从而导致贷款过程涉及的人事比较复杂, 手续比较繁琐。

2. 条款限制多

例如目前《指导意见》中就规定联保小组成员需要5~10人。对该规定, 小组发起人若没有很好的人脉基础和关系协调能力往往较难成功说服如此多的其他农户参与联保。

3. 贷款操作过于谨慎

如有些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限定一人借款、其余担保、还后再贷, 挫伤了形成联保的积极性, 背离了联保贷款设立的初衷。

4. 要求缴纳保证金等

目前《指导意见》中要求借款农户在得到贷款前, 需要在金融机构存入不低于所借款额5%的存款。并在贷款时按借款额1%的比例缴纳小组互助金。农户本来就缺少资金, 却还需要预缴保证金, 让农户不解。而且这笔资金的权属和管理还有不少迷惑不清之处。

(四) 联保小组的组织管理松散, 缺乏有效监督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联保贷款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 其一个关键因素是对联保小组组织的高度重视。比如, 他们以小组和中心为组织形式, 通过定期会议制度集体讨论问题并作决定, 同时经常参加银行组织的培训, 充分了解相关规章制度和接受技术指导, 成员间形成一种荣辱与共, 互相监督, 互相帮助的关系。而我国目前许多地方的联保小组则重在成立, 而忽视后续的组织管理。许多农户甚至是在对联保贷款的责任和义务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 碍于人情, 盲目签字参与联保的, 实质上根本没有起到组织监督的作用, 致使联保演化成纯粹的一纸书面担保。而随着违约问题导致的连带还款责任的担负, 农户开始对联保产生推诿、抵触, 不愿再与人联保。

三、化解困境的若干举措

联保小组的构建是联保贷款的基础, 由于其当前面临的困境, 给联保贷款的推行造成越来越大的困难。针对上述原因, 实践中笔者建议可通过如下一些举措来完善联保贷款的有关制度和实践运行方式。

(一) 优化风险控制, 简化联保手续

诚然, 加强风险控制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完全必要的, 但这些风险控制手段是否有效和恰当却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和检验。从现有的实践情况来看, 其中有些规定确实有点“多虑”。例如, 关于联保小组的成员数量问题。一些事实表明, 联保成员数多, 未必就能增强保证力度, 反而可能导致“谁都要负责, 却谁也不负责”的推诿现象。还有, 关于直系亲属不能参与同一联保小组的规定, 其初衷是为防止其互相包庇, 向贷款机构隐瞒信息而进行欺诈贷款。但中国社会既有“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有“亲兄弟, 明算帐”的文化心理。联保贷款是以户亲属而言为成员单位, 其它家而不庭是个人成员, 同样可以起到信息监督的效果事实上对绝大多数已分家另过。的直系如联保小组成员的数量能尽量根据借款农户的贫富情况灵活确定。当农户的还款能力和致富能力较强, 两、三户即可组成一个小组。而若农户的贷款风险大、致富能力较差则可要求更多人构建一组。例如, 刘峰、许永辉、何田通过对黑龙江佳木斯、双鸭山等地调查发现一些信用社根据当地农户的经济状况和成立联保小组的难易程度, 几年来对联保小组户数采取了灵活做法, 对借款额度小、保证能力强的实行三户以上一组, 既方便了农户, 又降低了信用社的放款成本, 而未发生任何风险。再如, 应允许虽然有直系亲属关系但已分家另过的独立户主 (如父子、兄弟) 之间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实践中为了避免完全由直系亲属构成联保小组而丧失联保的监督效力, 导致联合欺诈贷款的风险, 可将规定调整为一定比例的直系亲属参与联保小组, 并对贷款额度作一定程度的控制。还有, 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 取消占用资金的存款条件。

(二) 实行限额联保, 明确有限责任

为了实行权利与责任的对等, 应参照相关法律, 进一步细化联保贷款条文, 对现在没有规定的事项进行规定, 对那些合同中有违法理以及不公平的条款进行修改。其次, 为合理控制小组成员的风险, 可借鉴浙江瑞安的限额联保方式, 即不要求小组成员对于他人贷款的全部本息承担责任, 而是预先可以规定一个限额。限额的大小分成不同的等级, 如百元级、千元级、万元级等。一个五人小组为例, 设一个农户贷款本金两万元, 按连带责任小组成员都面临的两万元的风险, 且事先难以预测和控制风险, 将使得很多农户不愿意加入小组。但事实上只需要少量数额的代偿责任, 就可以在小组内造成足够的信用压力。假定这个小组是千元级联保限额的, 则其余四位小组成员每户承担的代偿责任是1000元, 总共4000元。小组成员为其他每位成员承诺的代偿责任是1000元, 上限封顶, 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 (小组人数—1) ×联保限额。限额标准在小组内部保持一致, 有利于社会经济状况相近的农户结成小组。由于最大风险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人数成正比, 又有利于小组成员自发控制小组人数。

(三) 精心组织, 强化服务措施

限于一些农户的知识水平, 许多人对联保贷款帮助发展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 对联保贷款政策理解不透, 对其中隐含的风险责任或过于恐惧或过于忽视。事实上, 联保贷款的运作是一个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当前许多地方多强调信贷服务, 却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服务, 如农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理财培训等。实际上, 农户最缺少的就是这些配套服务, 这些服务跟不上, 必然导致农户对联保贷款不认识、不了解甚至误解, 增加联保小组的构建困难。因此, 地方政府和信用社可在不违背自愿原则的前提下, 通过精心组织, 搞好服务, 为农户联保小组的成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为农户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组织村民相互帮助选择项目、交流项目成败和致富的经验, 对联保小组的组建和运行提供指导和帮助。特别的, 可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联保贷款结合发展, 鼓励和引导农户加入组织并自愿结成联保小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村分散的小生产、农民的劳动与技术、资金, 以及产供销各环节有机联结起来, 通过实施各种技术指导、销售拓展等专业服务, 对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有机结合, 可使得农户更好地掌握彼此的经营信息以及提高对经营项目的判断能力, 解决以往农户由于相互信息不对称或不信任而不愿结成联保小组的问题。

(四) 创新适合农村需要的担保体系与方式

虽然青苗、牲畜、农机具等财产对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是难以掌握、难以变现的东西, 不能作为其控制风险的标准抵押物品。然而上述这些财产在乡村生产、生活范围内, 对农户而言却具有一定价值, 并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流通性。因此, 它们作为抵押担保物在乡村或小组内使用还是具有可行性的。作为联保成员的农户向信用社贷款, 其他成员为之提供了担保而承受信用风险。若贷款农户能以上述自有财产权益向小组成员提供担保, 显然对维持小组成员责任与风险的对等是能起到良好作用, 从而降低联保小组成员的所承受的风险, 提高其加入联保小组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婷.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管理探析[J].统计与决策, 2009, (3) .

[2]王健康, 高沐晗.农村小额贷款自组织制度缺陷及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11) .

上一篇: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论文下一篇:即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