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发展

2024-08-04

共赢发展(共12篇)

共赢发展 篇1

日照港充分利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倒逼”机制, 主动寻求转型升级, 不断完善综合物流功能, 全面提升港口管理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面对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肩负建设“一带一路”的新使命, 日照港将乘势而上, 凝聚合力、增强活力、提升能力, 努力当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为广大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与各方共享“新常态”下的发展红利, 共创共赢发展的美好未来。

深化融合分享 凝聚发展合力

开放与合作, 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在稳速提质的“新常态”之下, 日照港将继续深化融合分享的商业模式。

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精选合作项目, 优选合作伙伴, 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 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 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形成基于产业链纵向和横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融合”不同行业的业务、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 “分享”资源整合优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加的收益。

要以资本为纽带, 推动港口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融通资金“血脉”。作为山东省首家上市的港口企业, 自2006年首发上市以来, 日照港不断探索并实施了分离交易可转债、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等方式, 8年8次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总额达80.8亿元。同时, 投资城市商业银行, 重组成立日照市信用担保公司, 与华鲁集团建银国际合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 建立起港口金融板块。采取了包括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保险基金融资、融资租赁等低成本融资方式, 探索形成了信贷、股权、债权“三位一体”的融资模式, 近年来累计融资总额超过780亿元, 不仅构筑起健康完善的“造血、输血”金融循环系统, 而且通过“产融互动”的平台, 使各方共享稳定的港口经营收益和安全流畅的资金周转收益。

继续秉承“发展港口、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 不断培育优质资产、推动经济增长、创造社会就业,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真诚报效国家。坚持义利共济、诚信共赢、创造价值, 打造“阳光港口、传载真诚”的优质品牌, 真情服务客户。努力将日照港打造成为创业、兴业、乐业的热土, 实现港口与员工、客户、社会、环境和谐共生。

推进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

突出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引领发展,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根本。实践在发展, 思想解放不能一劳永逸, 只有主动求变, 不断顺应新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才能以理念的领先促进发展的率先。近年来, 日照港立足于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强港宏伟愿景, 确立了“五四四”战略路径, 即突出“生产低成本、建设高起点、管理精细化、合作一体化、资本运作市场化”五大战略导向, 打造“港口业务、物流与贸易、建筑与制造、综合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构筑“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体系。日照港将始终坚持以战略为先导, 不断增强创造性、超前性、主动性思考, 科学研判外部形势变化, 仔细研究港口发展的内在规律, 统筹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发展与环保、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推进思想观念的持续解放, 不断丰富细化“大港强港名港”战略和“持续创业、转型升级、全面突破、逐梦强港“十三五”战略体系内涵, 持续引领港口发展的正确航向。

日照港顺应国有企业管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大势, 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针对自身的实际和特点, 在经营机制、企业制度、资本运作方式、分配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科技创新。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吸收引进相结合, 推动科技进步与港口发展相互促进。近年来, 日照港大力实施“科技兴港”战略, 积极开展质量创新和技术改造,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近三年, 日照港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奖励16项, 4项水运工程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奖。目前拥有国家专利技术172项, 省部级以上工法13项。日照港努力打造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基础上, 以科技为纽带, 不断加强与高端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加快技术攻关与集成的开发应用,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智慧”港口。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核心优势

打铁需要自身硬, 日照港充分利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倒逼”机制, 主动寻求转型升级, 不断完善综合物流功能, 全面提升港口管理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年来, 日照港趟出了一条“因煤而生、因矿而兴、因油而盛、因箱而强”的发展道路。随着直通港区的晋中南铁路通道即将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加快建设, 日照港大宗干散货运输主枢纽港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随着第二座30万吨原油码头的顺利试生产和规划建设大型原油、石化和LNG码头步伐不断加快, 日照港“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大腹地”的液体散货运输新优势将迅速形成。日照港将积极对接国家区域生产力产布局和调整, 持续推进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高科技化码头建设, 满足港口未来发展趋势的新需求, 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不断确立在全国货物运输和进出口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日照港还通过精细化管理向细节要效益, 着力提高组织运转效率。在2007年率先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的基础上, 继续推动阳光文化与卓越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 建设以阳光文化为核心的目标理念体系, 以企业战略为统领的业务和职能管理系统, 以信息化和知识管理为支撑的绩效测量系统, 管理成熟度评价为框架的改进提升机制, 不断完善提升“S.E阳光卓越”管理模式。通过深化横向到边的管理成熟度评价, 推行纵向到底的卓越绩效班组建设, 巩固和提升日照港卓越绩效管理特色, 形成“评价、改进、创新、分享”的良好机制, 全面提高经营质量和整体绩效。

共赢发展 篇2

金秋10月,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开幕式会场气势磅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越南总理阮晋勇等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进入会场,与各国部长、中外客商代表比肩而坐,济济一堂。

开幕仪式由东盟秘书长王景荣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世界银行副行长乔伊?普曼菲、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先后致辞。

本届博览会开幕式新意迭出,延续历届的创意元素,结合本届的特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同舟共进,扬帆远航”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的象征:全场绚丽舞动的彩绸,寓意2000多年前由合浦港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远古延伸到今天,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睦邻友好、经贸合作的“海上新丝路”,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永久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际经贸展会,也是中国国外企业参展比例最高的展会,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等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前三届博览会共有8.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贸易成交额35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161亿美元。

在前三届成功的基础上,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进一步完善共办机制,将博览会办成体现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的盛会: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使博览会在“10+1”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经贸实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往届相比,第四届博览会亮点更加突出,“展会结合”的特点更加鲜明,特别是“两会一节九论坛”同期举办,更凸显出博览会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本届博览会共设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农村适用技术、“魅力之城”4大专题,参展企业1908家,其中东盟国家677家。展位3400个,其中东盟及其他国家使用1132个,占总展位数的33%,同比增长34.93%。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5个国家包用独立展馆展示本国商品,包馆国家比去年增加3个,马来西亚、越南连续两年包馆。东盟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日化产品、农产品、食品、家具、珠宝玉器、工艺品、棕榈油及制品、矿产品等行业。国内企业使用展位2215个,占总展位数的65%,展位供不应求。国内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东盟市场需求较大的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电力设备、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等行业。

10月31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在南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介绍第四届博览会和峰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宣布,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

与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办展水平以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本届博览会共设展位3400个,参展企业1908家,参展商8281人。专业观众33480人,比上届增长8%。其中,境外专业观众比上届增长6.3%。商务峰会参会代表1400人。截至10月31日,本届博览会累计交易总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机械设备6.5亿美元,建筑材料1.4亿美元,电子电器1亿美元,农产品和食品1.5亿美元,五金化工1.3亿美元。本届博览会首次出现东盟商品单笔成交额过亿美元的合同,即泰国香米出口到深圳的一个合同,交易额达到1.1亿美元。

本届博览会举行了26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92个,总投资额61.5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28%签订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38个,总投资额582.14亿元,比上届增长5.13%。

合作 发展 繁荣 共赢 篇3

开幕式会场气势磅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越南总理阮晋勇等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进入会场,与各国部长、中外客商代表比肩而坐,济济一堂。

开幕仪式由东盟秘书长王景荣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世界银行副行长乔伊·普曼菲、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先后致辞。

本届博览会开幕式新意迭出,延续历届的创意元素,结合本届的特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同舟共进,扬帆远航”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的象征:全场绚丽舞动的彩绸,寓意2000多年前由合浦港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远古延伸到今天,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睦邻友好、经贸合作的“海上新丝路”,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永久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际经贸展会,也是中国国外企业参展比例最高的展会,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等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前三届博览会共有8.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贸易成交额35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161亿美元。

在前三届成功的基础上,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进一步完善共办机制,将博览会办成体现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的盛会: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使博览会在“10+1”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经贸实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往届相比,第四届博览会亮点更加突出,“展会结合”的特点更加鲜明,特别是“两会一节九论坛”同期举办,更凸显出博览会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本届博览会共设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农村适用技术、“魅力之城”4大专题,参展企业1908家,其中东盟国家677家。展位3400个,其中东盟及其他国家使用1132个,占总展位数的33%,同比增长34.93%。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5个国家包用独立展馆展示本国商品,包馆国家比去年增加3个,马来西亚、越南连续两年包馆。东盟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日化产品、农产品、食品、家具、珠宝玉器、工艺品、棕榈油及制品、矿产品等行业。国内企业使用展位2215个,占总展位数的65%,展位供不应求。国内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东盟市场需求较大的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电力设备、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等行业。

10月31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在南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介绍第四届博览会和峰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宣布,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

与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办展水平以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本届博览会共设展位3400个,参展企业1908家,参展商8281人。专业观众33480人,比上届增长8%。其中,境外专业观众比上届增长6.3%。商务峰会参会代表1400人。截至10月31日,本届博览会累计交易总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机械设备6.5亿美元,建筑材料1.4亿美元,电子电器1亿美元,农产品和食品1.5亿美元,五金化工1.3亿美元。本届博览会首次出现东盟商品单笔成交额过亿美元的合同,即泰国香米出口到深圳的一个合同,交易额达到1.1亿美元。

本届博览会举行了26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92个,总投资额61.5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28%签订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38个,总投资额582.14亿元,比上届增长5.13%。

互利共赢,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篇4

一、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均衡发展”工作, 校长带领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了文件精神, 由分管校长负责具体工作, 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考评。在每年度的学校工作例会上, 将此项工作专门安排部署, 并落实责任, 从学校管理、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方面着手,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予以落实,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从而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习交流, 相互促进, 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必须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一) 帮助手拉手学校培训优秀教师。

首先, 我校为手拉手学校培养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受训学校定期派教师到我校研修学习, 我校高度重视, 先后安排他们到教务处、政教处进行学习和实践。我校教务处和政教处领导及副校长亲自指导, 从常规管理到听课评课, 毫无保留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使这几位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其次, 为手拉手学校培养业务骨干。三年来, 孤山子中心校、三源浦中心校、凉水中心校、圣水中心校、安口镇中心校等多个学校分别派多人到我校进行研修, 我校特别重视, 选派学校最优秀的教师进行帮带, 每天跟随听课, 听老师评课, 并参加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 学期末, 每位教师都做汇报课, 并撰写了学习心得和总结。研修结束后, 回到原校都成为了教学骨干, 为柳河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第三, 我校派骨干教师下乡支教。三年来, 我校先后派遣姜丹、陈旭、王菲到相应的手拉手学校孤山子中心校、凉水中心校、安口镇中心校支教。他们在各个学校都认真地履行骨干教师的职责, 认真上课, 并在拉手学校开公开课, 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 通过教研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几年来, 我们手拉手学校共同搞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教育教研活动。

1. 在教育局的指导下, 我们开展了大型手拉手结对子送教下乡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 我校都组织优秀的骨干教师, 精心备课, 为拉手学校送去实用高效的精品课。我校张玉晶、于春颖、郭淑梅、陈霁、李小霞等十几位老师都受到了手拉手学校的好评。

2. 每年定期召开主题教研会, 为两校打造相互交流的平台。

2011年5月, 我们邀请五道沟和孤山子两所学校老师, 参加了我校《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课堂教学研讨课。10月份, 我校组织了《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研讨会》。11月份, 我校又组织周六课堂教学研讨会, 邀请拉手学校参加, 共同研究、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 以促进两校工作共同发展, 相得益彰。2012年四月和十月, 我校组织了开放周教研活动, 每次均开放二十余节课, 接待孤山子中心校、圣水中心校、姜家店中心校、凉水中心校安口镇中心校等多所学校二百多人来听课, 听课后进行了研讨, 收获颇丰。六月和十一月, 分别召开了周六教研会和通化市“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电教示范课, 邀请孤山子中心校和凉水中心校的部分教师前来听课, 课后进行说课, 讲课和听课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2013年, 6月13日, 我校举行教学标兵决赛暨周六教研活动, 7月份, 我校又进行了科任学科的教学标兵决赛, 邀请了孤山子中心校和凉水中心校的老师参加, 孤山子中心校陈校长带领三十余人, 凉水教学张校长带领十余人参加了教研会, 十八节公开课成功构建了民主、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 不仅为本校教师做了示范, 而且与手拉手学校的老师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 加强德育教育, 结手拉手“小对子”。

从2010年开始, 我校政教处组织学生和手拉手学校的学生结成“小对子”, 在假期里互通书信, 互相走访, 为小伙伴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有的同学还把小伙伴接到家中, 一起学习, 一起交往, 增进了友谊, 达到了共同进步。我校还召开了“妈妈您辛苦了”、“时代风采”主题大队会和“金色童年”“唱红歌, 颂祖国”合唱比赛及大型艺术节、运动会, 都邀请了孤山子和凉水中心校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观摩, 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还邀请两所手拉手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参加了我校的“养成教育评价课”观摩活动, 听取了他们对我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并共同研究新课程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 以求共同发展。

三、科研先导, 依托“农远”, 实现均衡发展

2010年9月, 我校与“农远”试点校孤山子中心校开展“面对面示范性培训”与“一对一辐射性指导”的“双教一课”应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注重发挥团队作用, 要求成员团结协作, 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在实验中, 我们一方面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理论, 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经验交流, 相互之间加强沟通和学习, 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策略, 增长实践智慧, 定期组织上研究课、汇报课, 邀请课、示范课, 以“一对一同上一节课”为载体, 要求每次都能针对一个点, 突出一个面, 都能有所收益。实施三年多来, 城乡教师一共进行了几十节的教学活动, 解决了较多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还组织论文、案例分析等交流活动, 促进教师提高。同时, 关注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使学生在研究中达到“双学双收”效果。

四、无私奉献, 捐赠物资, 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的手拉手学校的, 孤山子中心校、凉水中心校都是比较边缘的农村小学, 各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 我校从实际出发, 多方给予资助。2010年春, 我校将价值近万元的70套办公桌椅捐赠给孤山子中心校。还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行动, 组织学生捐款1900元, 购买了书包、文具等, 对孤山子中心校19名特困生进行捐助, 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2011年, 我校又组织了“大手拉小手, 情暖两校园”活动, 号召领导和教师每人包保一名困难学生, 平时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出资帮助学生交学杂费, 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添置衣物等, 还有的假期找包保的学生谈心, 帮助辅导功课, 为学困生解决了实际困难。在领导的带领下, 全校师生纷纷行动起来, 捐款5000余元, 为特困学生购置衣物一百余件, 使困难生感受到了温暖。2012年秋, 我校少先大队组织“拾旧利废”活动, 利用卖废品的钱为手拉手学校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捐赠大队鼓2面, 小队鼓30面, 小军号30把, 鼓号队服装60套, 为手拉手学校的发展尽了微薄之力。

服务校企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篇5

今年上半年,我区成功举办了“百校百企”技能人才对接活动暨第32届长三角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洽谈会,组织120多家全国高职院校和156家重点企业来武进进行校企合作交流。

一是高瞻远瞩,搭建人才供需平台

武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现象,区政府出台了文件,安排了资金,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着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将有效缩小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促进企业更好地吸纳适用型人才的需要,这种校企人才培育的互动通道,不仅优化企业人才配置,也将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二是紧贴时代,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的保证才能确保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此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促使校企之间不断深化合作,一是可以招聘到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而学校会采用“有的放矢、量体裁衣”的教学手段,给企业培养他们紧缺人才和储备优秀的后备资源。二是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会大大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在学校期间就能了解到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这将极大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三是校企合作能在学生培养阶段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这样会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动性,保

证人才的稳定性,这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开拓进取,打造高校知名品牌

学校的发展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用结合的人才。只有培养了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才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的上升将对高校的知名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学生能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二是能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三是能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四是能够让毕业生迅速掌握就业信息。

四是拼搏勇进,力挺武进超越期待

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篇6

本届旅博会秉持“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主旨,着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办会,共设置一带一路展区、福建各地市精品旅游展区、两岸旅游文创产品及旅游商品展销区、旅游厕所主题展区、两岸乡村旅游展销区、“游游+”主题展区、旅游大卖场、自驾游与房车露营主题展区、旅游休闲展销区九大展区,展位数达1500个。在参展人数、展会规模、台湾展商参与数等方面均创历届之最,热情高涨的市民也可以“一站购齐”心仪的旅游产品。

与往届相比,本届旅博会从展会主体到客体、从展会形式到内容、从展会活动到合作、从展会内涵到外延都实现新的转型与升级。五大亮点,共襄旅博:

1.线上线下促融合,引领民众旅游大狂欢。本届旅博会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强化智慧旅游合作,并注重采取多样手段强化民众的观感和体验,引领民众旅游大狂欢,共享旅博会这场饕餮盛宴。

2.深耕“一带一路”,开放旅游合作促共赢。专门设置“一带一路展区”, 展区主要由相关省市旅游管理机构、A级景区、酒店、旅行商、航空公司、OTA等旅游企业参展。

3.拓展新型业态,培育旅游消费全新热点。紧跟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创新旅游发展的新理念,积极拓展旅游新业态的展示。

4.两岸共同打造品牌,整合深化加强平台。与往年相比,本届旅博会主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凸显两岸旅游合作更加紧密,不断深化两岸旅游合作大平台。

5.展销合一惠民众,畅享旅游嘉年华。本届旅博会两岸旅行商联手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景区门票和酒店特价优惠券等进行现场销售,市民可以“一站购齐”旅游产品,使旅博会成为惠民利民的“旅游欢乐嘉年华”。

共赢发展 篇7

关键词:环丰公司,政企互动,合作共赢,发展

自2009年成立以来,环丰公司在北京环卫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依托集团公司行业技术优势,融会贯通集团公司“骏逸从容”的企业文化,以深化“政企互动”为指针,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解放思想,凝神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集团公司拓展本市垃圾处理业务作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点滴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 环丰公司的发展阶段

环丰公司产生于集团公司大力实施“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期间,成长于集团公司强力推动“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大趋势下,经历了“节点切进,逐步深入,由点及面,渐趋完善”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1“创业开办,立足巩固”阶段

公司成立之初,面对丰台区与民营企业前期合作的复杂局面,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面对厂区满目的破败和荒凉,面对抽调职工的焦虑与疑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运营好丰台区垃圾转运处理中心是环丰公司立身丰台的前提,也是环丰公司赢得丰台区政府认可的关键第一仗!”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首先下定决心,坚定信心,甩开包袱,立志从零开始,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以运营好丰台区垃圾转运处理中心项目为切入点,开启了一段艰辛的创业历程。

从最初的拔草开荒到如今的绿篱成行,从当初的电力中断到如今的灯火通明,从费时费力的打包到如今的高效率压装,从当年的故障高发到如今的运转顺畅,环丰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在积极推进设备工艺改造,创新设施运行管理过程中,我们共收集合理化建议近千条,组织专家论证会10余次,在背负1.2亿银行贷款的巨大压力下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改造500多项,将2000吨的设计日筛分处理能力提升至2500吨,实现了丰台区全部生活垃圾的筛分处理。2012年共筛分处理生活垃圾86.7万多吨,实现收入6753万元,利润702万元。环丰公司成功运营筛分处理中心,获得了丰台区的充分认可,也为日后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2“业务拓展,逐步深入”阶段

在做好筛分处理工作的同时,我们通过与丰台区市政市容委反复磋商,开展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积极拓展新业务,不断完善垃圾处置产业链,逐步深入丰台区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先后代建、运营了渗沥液处理厂和北天堂残渣填埋场项目。

2011年11月,环丰公司与丰台区市政市容委签订了《渗沥液处理工程委托建设管理合同》,标志着环丰公司开始逐步深入丰台区生活垃圾处理市场,业务拓展进入新局面。随后我们立即抽调、招聘相应管理、技术人员,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为工程代建管理和日后运营做好了充分准备。2012年11月,渗沥液处理厂开始投入试运营,年度内共处理渗沥液29280吨,实现收入258万元,利润99万元。

2012年初,丰台区市政市容委准备投入使用北天堂残渣填埋场,环丰公司紧抓契机,主动出击,在资金短缺、人员不足、车辆缺失的情况下一举实现承接运营。在实际运营后,我们陆续补充人员,购置设备,完善工艺,严格按照高标准作业要求进行分区填埋,努力做好控臭除臭工作,运营工作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填埋场共填埋垃圾35万多吨,实现收入2336万元;外运渗沥液8.3万多吨,实现收入471万元。

2012年,环丰公司全年垃圾处置共计实现收入9820万元,利润1128万元,业务拓展又上新台阶。

1.3“全面运营,深度合作”阶段

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工程,承担着十二五期间完成丰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任务。目前,我们正在运营园区内的筛分处理中心、北天堂残渣填埋场和渗沥液处理厂,园区内的湿解堆肥项目、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相关立项、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将于2014年年底前基本建成。

随着园区规划前景的不断清晰,丰台区加快了循环园区建设的步伐。但建设之初,丰台区政府也曾设想引入其他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与环丰公司共存竞争的局面。我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丰台区市政市容委发函,提出园区规划建设的建议:表明环丰公司依托环卫集团所具有的管理、技术、经验优势,客观地指出其他公司参与园区项目运营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后勤保障、业务接口等衔接匹配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和大量工作,最终促使丰台区市政市容委与集团公司、环丰公司签订了《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环丰公司作为园区项目运营的主体地位。

2013年环丰公司将积极配合丰台区市政市容委完成筛分厂储料车间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筛分作业环境,解决垃圾清运与筛分处理物流不匹配的问题。组织开展筛上物外运工作。力争完成湿解堆肥处理厂、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厂立项审批手续。完成丰台区循环经济园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制作园区沙盘、宣传片、橱窗等宣传资料,实现现场观摩、沙盘讲解、多媒体和图片展示等宣教功能。最终实现环丰公司对循环园区的全面运营。

2 围绕“政企互动,合作共赢”推动环丰公司发展

环丰公司的发展与丰台区政府、区市政市容委的信任与支持密不可分,双方合作的良好互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充分展现,躬行实践,戮力同心,合力共为”是环丰公司在与政府互动过程中总结的基本经验。

2.1 树立信念,让企业的敬业精神和专业优势“充分展现”

三年多来,从接管运营筛分处理中心,到代建和运营渗沥液处理厂,再到高质量运营北天堂残渣填埋场,环丰公司所体现出的敬业精神得到了丰台区政府认可,所表现出的专业优势受到了丰台区市政市容委肯定,这是实现政企良好互动的重要前提。

我们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定要发扬北京环卫集团敬业诚信的优良传统,充分展现国有环卫企业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专业优势。”在园区项目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介入。不说空话,只说有意义的话;不说废话,只说有分量的话;面对难题,绝不敷衍;提出见解,绝不肤浅,为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深得丰台区政府和区市政市容委信服。

2.2 规范管理,在健全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过程中“躬行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推动公司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决策程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控,强化管理审批,严格按照企业法人治理要求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以来共召开股东会2次,董事会9次,经理办公会38次,职代会4次,逐级逐层审议并决定公司重大生产经营事项,规范了企业管理;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截至目前,已经制定涉及企业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内部管控、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党务管理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60多项,建立起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制度屏障;

三是加强法律风险控制,提升财务管控水平。严格按照经济合同管理规定执行合同审批流程,严防法律风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定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努力做到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努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采取正式职工、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三种层次的劳动用工形式。还在三种层次之间建立起互通互转的渠道,具体做法是:对于表现优异的劳务派遣人员择优录用为公司职工,对于绩效考核不合格的正式职工将其转化为劳务派遣人员。这样既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又节省了人工成本;

五是加强设备管理创新,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明确设备管理权限,加强设施监管和维护。深化生产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合格供方评价,严把物资采购质量关。强化库房管理,严格执行入库检验和出库申领流程,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六是加强安全管理,打造企业发展的安全屏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认真组织进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理论考核,实现了安全生产“四无目标”。

2.3 强化融通,在园区建设运营过程中与丰台区政府及区市政市容委“戮力同心,合力共为”

一是换位思考,以德服人。“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是企业实现与政府良好互动的关键所在。丰台区全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丰台区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南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环丰公司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良好运营就是替政府分忧,就是为区市政市容委解难。作为回报,丰台区政府自然会全力支持环丰公司发展壮大;

二是强化交流,以诚感人。丰台区市政市容委作为园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委派了五名同志常驻环丰公司负责指导园区建设运营工作,我们始终将他们视为环丰公司的“荣誉职工”,注重沟通,强化交流。我们还从公司抽调四名管理人员与他们合署办公,共同推进园区规划报批工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我们之间的工作配合实现了“无缝对接”;

共赢发展 篇8

1 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生猪产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生猪生产与供应总体稳定,基础设施与科技推广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养殖与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上升。受内外环境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城乡居民猪肉消费稳步增长,质量安全隐患持续存在。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逐步由数量满足型的温饱型消费向质量追求型的享受型消费转变,对于肉蛋奶的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为肉类消费占比70%以上的猪肉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生猪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吃肉及利用其他副产品,市场消费要求生猪产业量质双升,扩大生产供应水平的同时应提高肉品质量,但由于“盐酸克伦特罗猪肉”“抗生素残留超标猪肉”“病死猪猪肉”等恶劣事件影响,加之猪肉生产可追溯系统尚不健全,猪肉安全问题仍是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2)资源约束趋紧,发展空间受限。首先,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造成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受到土地功能区划限制、环境治理、疫病防范等因素影响,生猪禁(限)养范围逐年扩大,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猪养殖项目获批难度越来越大。其次,由于粮食储备信息的机密特性,供需信息衔接存有缝隙,粮猪产业关联未能有效建立,致使作为生猪产业发展重要基础的饲料产业不能获得低成本原料保障,生猪养殖成本下降遭遇地板瓶颈。最后,中国生猪品种的进口依赖使得整个生猪产业从技术体系、生产设施到肉品精深加工等整个产业链条受控于国外生猪产业发达国家。

3)养殖风险突出,市场竞争加剧。生猪产业发展受到饲粮、种猪繁育、育肥、屠宰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影响,生猪产业各环节利益的均衡分配关系到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当前生猪产业链条各环节利益分配呈现“微笑曲线”特征,饲料产业、种猪繁育、屠宰加工收益明显高于养殖环节,养殖环节风险突出,市场波动频繁;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疫病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征;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设施化与专业化发展,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紧缺且缺乏专业培训,人力资本成本日益提升;生猪产业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附加值较低;政策的体制性障碍使得金融信贷支持有限,期货市场建设滞后,价格调控乏力;产业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者与消费者二者之间的供需对接水平不高,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诱致生猪市场波动频繁,加之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影响,生猪周期短期化特征明显。

2 生猪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

产业发展形态与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基于土地、劳动力、技术与组织管理等生产要素禀赋影响,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使得产业发展多是沿着由粗放向集约的路径发展。且随着生产过程中关注“物的生产”的社会技术系统与关注“人的发展”的社会行为系统的高度融合,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横向关联,纵向整合”的特征。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传统粗放的生猪生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畜产品的附加值低,生猪生产基于传统经验,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家庭生活和节庆祭祀所需。由于生活水平和产品数量所限,粮食消费占据统治地位,生猪生产原料多源于剩饭等生活废弃品和植物饲料,生猪排泄物则一般用于土地耕种,生猪生产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经济产业,只是普通生产的附属品。现代生猪产业改变了传统粗放生猪生产特征,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效管理,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生产,关注生猪生产的商品性特征与收益最大化实现。为了获得产业竞争优势,建构在精细分工、多元交易与竞争协作基础上的生猪产业成型。

经济产业发展的逐利特性进一步凸显了环境污染、典型产品质量危机等负向外部性效应,面临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依据耗散结构关于系统有序平衡态保持的系统间能量、信息沟通理论,生猪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组成,需要与粮食、加工、机械制造等其他产业有效关联,使得生猪生产与产业发展和人类的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并形成有机整体,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有效整合,超越传统粗放生产和现代集约生产,拓展产业边界,最终构建一个具有经济合理、生态环保和社会有序的集约生产、服务生活、保护生态的“三生共赢”式生猪生产体系。鉴于资源要素约束,生猪生产应关注发展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趋势,注重规模集约生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猪产品供应数量;生猪生产旨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合乎质量要求,能够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猪肉及其他制品,同时满足人类道德与审美等高层次文化需要的生猪健康养殖、福利养殖、休闲养殖等也不可忽视;重视生态文明的哲学理念指导,放弃工业文明“重功利、重物质”的掠夺式开发思维,尊重产业、自然与人文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1]。

3 走向“三生共赢”的生猪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决于思维、技术与环境,生猪产业发展要突破现代集约生产的设施、成本、环境等瓶颈约束,走向生猪集约生产、服务生活、保护生态的“三生共赢”式发展模式,需要更新观念认知,拓展产业边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有效配置资源,辨证思考产业发展路径。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处于整体弱势地位农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亦即生猪产业发展在资源要素配置时需要考虑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甩开原来弱势产业“国家扶持依赖”的传统思维,直面并尽快融入市场,坚持生猪产业“保供应、保民生、保生态”的发展目标,着力形成竞争高效、诚信有序的发展氛围,通过“政府政策托底,市场竞争拔高”的发展策略,培育一批科技水平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市场竞争主体,创建品牌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逐步提升生猪产业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善用两个市场,拓宽产业发展时空环境。除设施、技术等因素,“生猪周期”是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生猪生产的周期波动虽具有优胜劣汰之作用,但也造成生产资源的诸多浪费。环顾美欧发达国家及我国生猪生产发达省份发展实践,“在规模生产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域内外两个市场”这一经验作用明显:一是逐步实现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减少竞争主体,加之产业合作组织的结构设计,尽可能实现供需对接;二是产能再提高,使得区域生猪生产产能超出本地需求总量并开拓外部市场;三是提升区域生猪产业发展层次,扩充高附加值环节,发挥正外部性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福利水平提升,赢得区域支持,且一旦发生饲粮价格变动、疫病等,区域生猪生产主体(尤其国家之间)一般是通过外部市场消化本土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保证本土生猪生产稳定。因此,我国未来生猪生产的目标应是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善用两个市场,获取成本、肉品等比较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形成本土市场发展效应的缓冲区,拓宽产业发展时空环,促进生猪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3)明确发展路径,完善产业发展举措。坚持生态健康养殖方向,开展生猪生产生态化革命,重视生猪生产规律与动物福利,从数量型向品质型产业转变,为民众提供健康、生态、安全、经济实惠的猪肉产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实现生态环保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倡导循环型生猪产业,关注“贸工技支撑,种养加一体化”,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建设高效型生猪产业,健全优质猪种繁育体系,培育基于本土技术体系的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品品味;健全政策支持,注重市场调节,做好政策监测,防止政策异化。

摘要:“十二五”期间,生猪产业发展态势稳健,经济新常态下生猪生产面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稳步增长,质量安全隐患持续存在;资源约束趋紧,发展空间受限;养殖风险突出,市场竞争加剧等三重挑战。笔者系统梳理了生猪产业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产业特征,指出构建一个具有经济合理、生态环保和社会有序的集约生产、服务生活、保护生态的“三生共赢”式生猪生产体系是大势所趋,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有效配置资源,辩证思考产业发展路径;善用两个市场,拓宽产业发展时空环境;明确发展路径,完善产业发展举措。

关键词:生猪产业,生态,边界,发展逻辑,三生共赢,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共赢发展 篇9

关键词:浙江,台湾,旅游合作,共赢

1 浙台旅游合作的历史回顾

1949年~1978年的30年间, 由于台海地区激烈的军事冲突和紧张的军事对峙, 两岸经贸往来基本中断。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并提出两岸实现通航、通邮, 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后, 海峡两岸经济交往才开始逐步恢复。1987年, 台湾当局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当年, 数万老兵在台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此后, 两岸的经济合作逐渐形成规模。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旅游开放之际正值浙江入境旅游发展的初期, 大量台胞的到来使浙江的入境旅游在经济建设刚起步、外贸和国际交往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式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 日益增多的台胞进入浙江旅游, 浙江已经成为台胞重要旅游目的地。自1987年浙江接待37000名台湾旅游者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台湾到浙江的旅游人数平均年增长15%。根据2010年中国旅游年鉴, 2009年来浙江旅游的台湾同胞有1023814人次, 平均停留2.62天, 无论在旅游人次与平均停留时间方面均超过香港与澳门同胞。

台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 服务业逐步成为台湾经济成长的主要来源。而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其他各相关产业, 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台湾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在入岛旅游方面, 其增长速度已远远不及邻近的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进入21世纪后, 由于岛内需求萎缩, 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下降, 服务业增长维持在较低水平。入世后, 由于台湾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在许多方面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精神相抵触, 有悖于公平贸易与自由竞争的原则。迫于客观形势的压力, 台湾不得不在台资流向大陆、进口大陆商品、允许大陆专业人员入台等政策方面做出一些调整。

由于这一历史原因, 浙江居民赴台湾旅游起步较晚。2008年5月, 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两岸出现新的缓和, 两岸旅游出现进一步发展的契机。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自1999年来重启协商, 并就两岸旅游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至此, 两岸旅游交流方才完全对等和通畅。目前,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提振台湾消费、助益台湾经济的重要因素。据台湾当局1999年《来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大陆旅客已经取代日本, 成为第一客源市场。在台购物花费方面, 大陆旅客在台每人每日平均购物花费138.1美元居冠。大陆旅客每日人均消费245.34美元, 仅次于日本。2009年浙江成为大陆首个赴台游客超10万人的省份, 总数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总数的1/5。据台方测算, 2010年1~11月大陆赴台旅客突破150万人次, 同比大幅增长七成, 为台湾创造了517亿元新台币的观光产值。大陆游客释放的消费能量惊人, 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行业如餐饮、零售业分别增长6.86%与6.9%, 成为服务业中的亮点。截至今年5月,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已达234万人次, 台湾方面估计已为岛内相关产业带进收益1100多亿新台币。台湾旅游业者测算, 每25个游客可为台湾增加一个就业机会, 234万人可创造出93600个就业机会。

2 浙台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

2.1 浙江和台湾人缘相亲、地缘相近,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浙江与台湾一海之隔, 两岸同胞同根同祖, 有着割不断的血缘亲情。同时, 浙江与台湾都属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区。台湾从清代开始便有“八景十二胜”之说。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变化多端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从而使台湾有“海上大公园”的美誉。而浙江更是旅游资源大省, 在国家公布的8大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 除冰川观光地、长年积雪地、地震遗迹和雅丹地貌外, 其他资源一应俱全。

浙江和台湾的人缘相亲、地缘相近, 构成浙江与台湾旅游合作的基础, 客观上促进了浙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近年来, 浙台在加强合作与沟通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随着《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的签订, 以及杭州、宁波到台湾定期航班的先后开通, 浙台旅游合作更为便捷, 旅游互动更为紧密, 从而为旅游业界的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2 两地旅游市场的互动能够给双方经贸合作等方面带来无限商机

旅游业曾是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其他各相关产业, 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 旅游刺激了资金消费, 进而间接带动了金融业、商业等产业的持续利润增长,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的优化。同时, 由于浙台两地旅游的互动, 也使浙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的最前沿。20多年来, 浙台交流合作日趋频繁, 浙江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省份之一, 历年累计合同利用台资236.5亿美元。台资企业在浙江的发展, 不仅使上世纪一批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大陆找到了生路, 同时也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高精尖台资企业的入驻, 还弥补了浙江部分产业空白, 优化了浙江产业结构。

2.3 当下浙台两地区域旅游合作正逢其时, 前景广阔

随着浙台在经贸、文教、农业、金融、交通、科技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意向书, 浙台两地旅游业密切互动。金门、南投、苗栗、宜兰等县先后派出旅游推荐小组来浙江召开新闻发布会, 向浙江居民推荐台湾旅游资源;浙江各地组团社也前往台湾进行旅游推广活动, 开展旅游互动。杭州天目山与台湾阿里山缔结为姐妹山, 普陀山风景区与台湾省旅行公会结为友好合作关系。浙江省旅游协会与台湾多个旅行社团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两岸业界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的格局已经形成, 合作前景十分看好。

今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围绕浙江“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实施的有利契机, 通过浙台旅游业的合作, 可以全力打造浙台产业合作新平台,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对接合作, 为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3 浙台旅游合作的具体战略架构与机制对策

3.1 推行政府主导的两地旅游合作架构

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 政府是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 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 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 (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的最大化, 而旅游企业根本上是受经济利益驱动。[6]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主体。[7]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要从两岸关系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出发, 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扶持浙江做好规划, 构建浙台旅游合作区。要研究将浙江打造成为全国对台旅游综合示范区, 突出两岸旅游合作、对台产业对接合作, 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政府今后应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 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完善台商投资政策。要研究台商在浙江的投资环境, 要注重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树立“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 不仅要有吸引台商的高招, 而且要有留住台商的实招, 使之互利共赢。同时要注意寻求政策性突破, 谋求旅游业的战略性发展。促进浙江旅游企业赴台投资, 推动浙台旅游合作的外延扩展, 使之从目前的单向投资发展到双向投资。

3.2 建立区域利益均衡机制

区域旅游障碍主要表现为“市场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交通不流畅、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协调”。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各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 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第一, 要积极推进两地旅游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 促进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第二, 倡导两地对进入本地的旅游经济主体、旅游者给予资格互认和同城市民优惠待遇;第三, 鼓励两地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 使两地旅游企业可跨区域兼并或收购;第四, 进行两地市场整合, 主要包括市场类型、空间、行业、营销手段、企业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和旅游形象的整合, 实现客源互送共享, 使两地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3.3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第一, 浙台旅游业的有关民间协会组织可先行建立联系机制, 共同探讨旅游产业的合作发展事宜, 并由浙台相关部门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组成“浙台旅游业交流协会”等民间组织, 建立稳定的民间联系渠道, 加强旅游合作中热点问题的技术性、事务性商谈;第二, 双方进一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以“旅游业合作”为主题的两岸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博览会等, 通过咨询培训、中介服务、会展论坛等活动, 为双方业界开拓市场服务, 提高两岸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力和辐射力;第三, 组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区点的管理人员和市场促销人员赴台学习考察, 互相交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行业管理的经验;第四, 继续发挥民间交流的优势,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浙台经贸合作、双向旅游、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等, 保持和提升热度, 形成声势, 使彼此交流更融洽, 合作更深化。

3.4 错位发展的精品营销策略

浙江要针对台湾游客旅游需求特色, 打造世界遗产地, 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产品和高端度假旅游产品, 通过把旅游产品打造成旅游精品, 努力实现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的目标。第一, 要以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加快打造杭州国际休闲旅游、宁波滨海都市旅游、义乌购物天堂旅游、舟山海天佛国旅游和绍兴古越文化旅游等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第二, 要研究规范台湾游客在浙江旅游市场发展, 巩固以观光、探亲访友、寻根问祖为主的中老年市场, 积极开发商务旅游市场和传统节日旅游市场, 把浙江建设成为台湾地区旅游主要目的地;第三, 在浙江旅游产品定位上, 在引进台湾旅游业资金的同时, 浙江旅游产品和台湾产品应注重产品的差异性与个性;第四, 建立浙台营销网络体系, 引入台湾旅游企业与浙商网络的搭网营销, 打通浙江旅游产品对台销售的通道。

参考文献

[1]詹兆宗.浙台旅游发展及其对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拉动[J].浙江学刊, 2011 (4) .

[2]李非, 郭涛, 胡少东.后金融危机下的台湾经济形势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3]许一欣.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转型分析——以两岸经济合作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4]杨荣斌, 郑建瑜, 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5) .

[5]宋子千.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J].旅游学刊, 2008 (6) .

[6]汪宇明, 何小东.关于区域旅游障碍的辨析——兼论行政区划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J].旅游学刊, 2008 (8) .

共赢发展 篇10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永久落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建设以及南宁保税物流园区的开通运营, 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经确立。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城市, 不仅提升了南宁市的城市地位, 更为广西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广西物流行业的发展, 从运营质量、服务质量、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物流行业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本土民营物流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企业规模、效益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但是, 近年来, 世界性知名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强势进入中国, 落户南宁, 国外企业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让广西中小物流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 绝非一日之功, 如何才能尽快做大做强、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是广西每一个中小物流企业经营者殚精竭虑的问题。

通过对广西物流行业现状长时间、深入广泛的调研, 以广西首府南宁为例, 南宁物流行业整体上尽管取得了相当的发展规模, 但行业核心实力的发展与其他省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为:小、散、乱、差, 利润低, 成本高。广西其他城市与南宁市情况大体相当, 目前广西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低, 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投资的要求不高, 谁都可以做, 形成行业规模大, 核心竞争力小的局面, 没有形成区、市物流行业的本土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散, 各自为战, 尽管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 却没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品牌效应。

二、广西物流企业运营存在问题

(一) 物流市场水平参差不齐

物流市场主体即物流企业准入条件较低, “一间门面一张桌, 一台货车跑全国”的现象仍然存在;各物流公司及货运部都各行其是, 自己印刷单据自己制定流程, 物流行为很不规范。广西物流运营企业经营规模小且分散, 不仅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利润低、技术装备与信息化水平低, 而且产生运营“四低”:运营标准低、运营质量低、客户服务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的不良后果。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 市场占有率低, 致使现代物流技术在这些企业中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广西各类物流公司繁多, 规模、水平参差不齐, 妨碍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结构上的协调发展, 影响大型专业物流服务的拓展, 更为严重的是, 行业内部无序运营、各自为战, 造成同业自相残杀与恶性竞争, 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本土物流行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更极大地消耗浪费着有限的社会资源, 造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

(二) 现代物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

培育完善的物流市场, 必须推进物流市场管理体系的建设, 明确政府在现代物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管理职能, 而广西目前还没有建立自治区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的, 跨地区、跨部门的现代物流工作协调委员会。

(三) 物流需求开发力度不够

开发物流需求是培育物流市场的关键。具体而言, 要引导工商企业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及设施, 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 为广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又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同时, 物流供给的形式、质量以及能否给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的益处是企业决定是否参与到物流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可以说供给会从另外的角度促进需求, 所以要提高广西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 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较慢

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政府层面应指定相关机构针对物流设施设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 如, 统一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送标准等;对物流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 如, 清洁空气法、环境保护责任法等, 以保证物流行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 支持并敦促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 统一物流用语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加快、强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 以物流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而广西物流企业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赔标准, 没有统一的单证格式, 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每家企业都要配备一套自己的信息系统, 每家企业各有一套运营模式, 货物流转的前期、中期、后期难以实现无缝连接,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沟通难、理赔难就成为常态。

为解决共同的市场环境、相似的经营境况, 广西近百家中小民营物流企业于2010年5月6日自发成立了“广西5.6俱乐部”。加入俱乐部成员一年来, 通过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服务功能的集成和延伸, 合作开发库存融资、分工协作合作打造一些核心服务项目, 以探索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 努力使之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加入俱乐部的广西本土物流企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磨合, 由广西南天物流、华盛物流、大诚物流、桂华物流、比弗利物流等5家企业牵头成立了广西首家物流联盟企业运营平台——广西聚邦物流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20日在广西新科源物流金桥配送中心内落户。“聚邦物流”本意为兄弟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 这也是广西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强项联合, 把力度弱小的5个手指头握在一起握紧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打出去, 共同强有力地抵御市场风险的一次主动出击。

三、广西民营物流企业共赢发展策略

广西物流企业联盟的成立益处如下:

(一) 提高实载率, 降低成本, 净化城市环境

本着“资源整合, 合作共赢, 创造价值, 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联盟企业通过“统一运营管理、统一信息系统”, 实现集约化经营, 将加盟企业的运营优势与市场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挖掘运营成本潜力, 降低运营成本支出;在联盟运营模式中, 通过资源整合, 特别是运营资源整合,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车辆的有效载荷与周转率, 减少运营车辆行驶数量, 既降低了车辆使用的运营成本, 又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净化了城市环境。

(一) 集约资源, 统一标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广西聚邦物流有限公司旨在以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运营标准、统一客服质量、统一作业流程、统一资金结算、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保险理赔的“八统一”原则, 搭建一个经营成本低、运营质量优、服务标准高的物流运营管理与操作平台。这个物流运营管理与操作平台, 以加盟、联盟的形式运营, 将吸纳众多优质专线公司共同打造广西物流的行业品牌。

“八统一”的原则与运营模式, 可最大程度在“统一运营管理”的基础上, 实现集约化运营, 不仅解决了布局散、规模小的局面, 还实现了资源整合与资源瞬间调配使用的目的;“统一运营标准、统一作业流程、统一资金结算”的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改变同质化竞争的经营乱象, 提高运营质量与资金结算质量;“统一客服质量”可以在共同的客户服务标准下,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实现最大程度的客户满意度;“统一信息系统”是要打造一个集运营管理、资金管理、数据信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共信息管理与操作平台, 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统一品牌形象”是在提升企业公众与市场形象的基础上, 注入企业的文化内涵, 塑造企业灵魂, 形成企业核心凝聚力,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 探索联盟经营模式, 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这次联盟, 已加入或拟参与的企业都非常慎重, 一年的试运行也证明了这点。在试运作过程中, 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在某条线路上具有绝对优势自己无需借势, 从而在试运作半年后拒绝加入联盟;有的企业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 先看联盟运作情况、参与合作好坏从而视自身需要“谋定而后动”;也有的广西超大型企业虽然感觉到了危机, 但是当惯了“老大哥”不愿意加入联盟, 而太小的货运部由于自认资源有限不能在联盟中发挥太大作用而没能加入联盟。无论如何, 联盟企业之间、参与联盟运作企业之间在接货配送、信息共享、车辆调度、单证使用、人力资源培训与调配等等方面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联盟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联盟的运作模式无疑将对规范广西物流企业运营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广西民营物流联盟的成立将是推动广西物流行业发展的一次探索;是提升行业的运营质量与服务质量, 降低物流行业的运营成本、商品流通环节的社会流通成本, 改变广西物流行业散、小、乱、差与一低一高的局面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形成物流行业的集约化、联盟化运营模式, 发挥从业企业的管理、运营、市场、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的互补与整合, 形成行业的公共优势, 打造行业优势资源整合的公共运营平台。联盟运作初期的第一大动作就是:由广西聚邦物流有限公司牵头并联络广西物流“5.6”俱乐部、广西桂华物流等本土十多家物流企业强强联合, 集结区外各大城市及区内各市县五十多条线路强势进驻南宁市新科源物流金桥配送中心聚帮合作、共赢发展。联盟迈出的这一步也引起了广西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及各大中专院校的高度关注, 成立当天, 广西物流界各方到会人员达300多人。

聚邦物流联盟:以“聚”人旺气资源共享;“帮”典兴规合作共赢;“物”达寰宇服务社会;“流”畅润泽创造价值;“联”手同心齐创伟业;“盟”约志诚共铸辉煌。聚帮物流作为广西首家本土物流联盟大本营, 将实现广西首家走遍全区89个县市的本土物流企业, 将实现广西首家本土物流集团品牌, 将为广西物流行业服务东盟发挥本土物流企业应有的作用。

据预测, 未来几年, 广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广西物流企业不仅要面对区内同行小、乱、杂的竞争环境, 同时又要面对国外巨头大、精、专的竞争。而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实现本土企业差异化的服务竞争已经成为面对挑战、提升实力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广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还很低, 但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 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现在处于多数的广西中小型物流企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 运用兼并、资产重组等形式, 重新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健全网络, 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广西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后, 打造成广西物流服务的一条供应链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 而广西聚邦物流联盟是广西本土物流企业实现规模效益的一次大胆且有益的尝试。

四、结语

家校携手 共赢发展 篇11

以往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借助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而且有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即使现在有发达的信息网络,也不利于家校间日常性的沟通,而且,这种沟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学生”。一本“家校联系本”,让它每天穿梭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意见与要求,孩子可以及时了解老师、家长交流的话题,勉励自我,增强自省。而且教师需要交代的一些事情,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传达,既便捷又正确。用好它,一定是“一箭数雕”的好办法。

我们设立的“家校联系本”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每天的各科作业;二是积累一句名言、警句、格言或一个成语等,简单写自己的理解;三是记录自己一天的收获(成长);四是每天一句感激的话;五是家校留言。

一、百花齐放的“各科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听、说、读、写、演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的“家校联系本”上,除了有一些常规性作业,如背诵、阅读、抄写等之外,出现了很多“创新型”作业:摘抄类、图文类、小报类、新闻类、绘画类、剪贴类、制作类、阅读类、实践类、合作类……“百花齐放”的作业形式,以独特的构思、新颖的版面、斑斓的色彩渲染着独特的个性,他们以“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挖掘着作业中蕴藏着的情感资源、人文精神,在他们的巧思妙想、精描细绘中,原本平淡的作业散发着活泼的芬芳。赋予作业以生命的色泽,使作业美得如同感情醇厚、色彩浓烈的童话。这样的作业,学生怎会不爱好?这样的作业,家长怎会不喜欢?

二、持之以恒的“课外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都与有意识的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许,要求学生一下子积累几百上千条,学生会无从下手,即使忙得焦头烂额,收效可能也甚微。但每天一句名言、警句、格言或一个成语的积累,学生还是容易做到的,还是乐意去做的。持之以恒下去,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这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由于我们规定的只是一个范围,学生的搜集可谓精彩纷呈,有时出现在“家校联系本”中的名言让教师也深受启发。学生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掌握了不少成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对他们美好情感的熏陶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点点滴滴的“成长记录”

为学生发喜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以喜报的形式记录,保存。用10平方厘米大小的红色纸片制作成这种“特色喜报”,便于发放,也方便张贴在“家校联系本”上。张贴喜报,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但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与鼓励,对家长是一种安慰。喜报的颁发,当天的值日班长有“一张”的权力;劳动委员有“一张”的权力;当天的学科代表各有“一张”的权力;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颁发。我们要求,在颁发的喜报上,必须有奖励喜报的简要理由以及学生签名。课堂喜报、作业喜报、比赛喜报、爱心喜报、纪律喜报、卫生喜报、贡献喜报、劳动喜报、礼貌喜报……应运而生。同时,我们在学期初就告知学生,喜报的数量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期末的各项评比,这也避免了“评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麻烦。

给学生发喜报并不是目的,但确实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一张小小的喜报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甚至或许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喜报会成为一颗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大……

四、发自肺腑的“感恩之语”

在“家校联系本”中,我们要求学生从每天的感恩话语入手,逐渐感受自己所得到的爱,从而真正地形成正确的感恩心态。渐渐地,学生的感恩话语精彩起来。从开始的感谢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到后来的感谢所有的社会劳动者;从感谢朋友到感谢敌人等,学生慢慢懂得,懂得感恩的人,是世上最富有与幸福之人。

“今天,同桌帮我做值日工作,我真的挺感激她的,我想,我也应该向她一样,主动多做一些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奶奶这几天快要来了,不久,我又能享受好吃的早餐了,好期待。”;“感谢每一位老师为我的细心解答,感谢爸爸每天为我签名,感谢妈妈每天为我做早餐。”……句句肺腑之言,折射的是学生感恩的心灵。也许,感恩话语的写作起初是有形式主义之嫌的,但每天的坚持,确实对学生的心灵涵养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学生时代,持之以恒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它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

五、言辞恳切的“三方留言”

“家校联系本”,让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续。凭借联系本,老师可把自己了解到的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可把自己看到的孩子在家表现情况反馈给老师。这种做法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延续到课外,延续到家庭。

为了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我们开始为学生留言:

看着你上课时手举得越来越高,老师真为你高兴,我们看到了一个学习态度不断端正,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的好学生。恭喜你!

為了更好地调动家长关注孩子学习,鼓励他们关心孩子,肯定家长的付出,我们开始给家长留言:

由于你在家教育有方,尽心尽责教育孩子,督促孩子的学习,你的孩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孩子在你的教育下一定会很出色。

几次留言下来,有的家长也开始在联系本上留言,与老师交流:

读着老师给孩子的留言,感受着老师的辛勤教育,我们除了感激,还有感动。谢谢你,老师!

与自己的孩子交流:

最近你在家的表现真的很不错,能很快完成作业,能腾出很多时间看课外书。看着你一天天进步,爸爸妈妈真为你高兴。如果在礼貌方面再有所进步就更好了。

有时,学生也会给老师或爸爸妈妈留几句。

虽然互动的氛围还不浓厚,但在我们细腻、朴实的文字里,感受着彼此间的信任、理解、支持,这给我们的教育增添了动力,鼓励我们在教育的这片麦地里,一定要用心、耐心地浇灌每一棵麦穗,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在“家校联系本”制度的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首先,一部分家长的不配合态度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虽然对家长的要求是审阅并签字,如有条件写几句评语,但有些家长却经常不在家,也有的家长只顾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甚至对教师邀请他们来校这样的事情也会借故推脱,以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

其次,班级中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家长接送(请别人接送),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还有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学生在家中的情况我们就不能及时了解,很难关注到他们的学习状况,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卢勤说过:“只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太少。”我们也多么希望自己能探索到更多的教育教学的好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共赢发展 篇12

关键词:统筹,双向思维,互利共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注重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加深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努力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 真正做到内外兼顾、互利共赢。

一、深刻认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

以我国利用外资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例。在以试点为特征的探索开放阶段, 我们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 通过引进外资培育了一大批外向型产业, 成功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之中, 这一时期我国新增出口额的60%以上由轻纺产品实现。1992年之后在以政策引导为特征的扩大开放阶段, 我们抓住国际上机电产业, 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难得机遇, 大规模吸收外资, 培育了一大批新兴产业, 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 这一时期我国新增出口额的50%以上由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机电产品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在以体制性保障为特征的全方位开放阶段, 我们抓住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国际转移的新机遇, 更多引进外资, 内外经济互动性大大增强。利用外资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本技术缺口, 吸收了我国产业欠缺的先进生产要素, 缓解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巨大就业压力, 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体制变革和观念更新。现在看, 利用外资也产生了产业安全问题, 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依赖和结构转型两难选择, 外资对经济社会渗透性增强等一些深层次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是保持、巩固、发展

我国经济国际竞争优势、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的客观需要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许多独特比较优势, 既有贸易大国的优势, 也有正在形成的以国内市场为支撑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优势, 还有人力资源、产业配套能力、综合环境等多方面优势。同时, 我们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 主要是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条款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 特别是石油等主要战略资源进口依赖程度高;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并遵守其规则,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操作空间。

(三)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是解决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

从现实看, 我国要素结构很不平衡, 人多地少, 资本形成能力差, 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比其他国家更需要利用好外部机遇和条件。国内一些重要资源短缺, 必须加大利用外部资源的力度。国内加工生产能力很大, 必须努力扩大出口。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容量, 若不扩大出口, 许多企业将难以生存。我国就业矛盾突出, 也必须以开放促进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 扩大劳务输出, 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据有关部门测算, 每出口1亿美元能够创造1.5万个工作岗位, 每吸收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创造2900个就业岗位。

(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是巩固和扩大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求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目前经济体制中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 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 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 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 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加快形成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结构更优的开放型市场格局。

二、互利共赢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互利共赢顺应时代潮流

殖民主义式的掠夺已经成为历史, 霸权主义式的控制越来越不得人心。当今世界,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加强对话协商、追求利益平衡、实现共同发展, 成为多数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选择。互利共赢释放的是友善、和谐、合作, 提倡的是以合作谋发展、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合作与发展成果, 反对和排斥的是自利独赢、赢家通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充分表明我国对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坚定信心, 必将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赢得国际社会更多尊重和赞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增多, 也为实现互利共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互利共赢符合我国发展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增长, 我国政治稳定, 经济、贸易、科技等各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发展, 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门开启之初, 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抓住外部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 而互利共赢体现的已不限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国际市场, 更多强调的是注重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 更多关注的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机遇, 这是我国开放理念、开放思维、开放视角的重大转变。近年来, 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积极参与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着力推进20国集团合作, 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 积极开展多边务实合作, 巩固共同利益纽带, 积极引导区域合作机制发展。如期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同周边邻国在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积极推出援助新举措, 对部分深陷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施以援手, 参与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程, 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和摩擦, 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这些都是我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取得的成果。

(三) 互利共赢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宗旨

互利共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具有本质内涵的平等理念的深度挖掘和进一步升华。一个日渐强大的中国, 将会展示什么样的形象, 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 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积极主动、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交往, 在国际事务中秉持正义, 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 在对外援助中不设附加政治条件, 奠定了我国推动互利共赢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属性, 排除了凭借武力实现崛起的可能性, 明确宣示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谋求发展,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有关利益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通过开展平等互利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就是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与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 经济上共同发展, 文化上取长补短, 安全上加深互信, 环保上加强互助。

三、着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与促进互利共赢

当前, 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与本世纪之初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相比有很大不同, 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和依存不断加强。我国经济政策对外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实现重大变革, 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面临新的革命性突破, 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明显上升, 其中既蕴含机遇, 也潜藏挑战。机遇具有短暂性的特点、稍纵即逝, 挑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日益多元, 迫切要求我们提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水平, 在更高层次实现互利共赢。

(一) 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市场需求, 千方百计扩大需求, 千方百计培育需求, 千方百计创造需求, 千方百计引导需求。“十二五”期间,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既要坚持立足国内, 把政策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的优势, 又要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认真实施稳定外需的政策, 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推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现阶段外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重要, 不可或缺。一是扩大内需是一个渐进过程, 在相当长时期必须继续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我国投资增速已经很高, 继续加快投资增长既有困难, 也有相当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突然下降或下降过快, 就可能引起经济大的波动。二是稳定外需有利于更好地扩大内需。我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稳定外需对增加就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这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 进而对扩大内需产生促进作用。三是稳定外需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产能, 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已经形成了适应外部需求的较大生产能力, 完全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 带动国内技术进步, 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 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稳定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重视进口的战略意义, 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促进国际收支在更高水平上基本平衡。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消费率上, 2009年我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8.6%,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扩大内需的难点在农村, 2009年我国农村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只有30%左右, 与农村人口比重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现状极不相称。因此, 必须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消费政策, 改善消费环境,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二) 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一是进一步完善境外资源利用战略。世界大国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 都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全球资源战略。我国九成以上的进口矿产品是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 在国外投资开发的有控制权的份额矿占进口量比例不足10%。要保障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供给, 必须进一步完善境外资源利用战略,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综合运用贸易、对外投资、对外援助等形式, 积极开展跨国经营, 提高利用境外资源能力。二是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通过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形式, 更多更好地开发利用境外石油和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林木、经济作物和远洋渔业等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勘探、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 不断拓宽境外资源开发的渠道和领域。在区域布局上, 把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作为我国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的重点地区。

(三) 保持巩固发展我国经济国际竞争优势

一要保持和提升我国的传统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强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效率, 更多更好地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社会就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既要保持“中国制造”优势, 又要形成“中国创造”新优势。继续扩大机电、轻纺等优势产品出口, 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二要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 为切实强化自主创新, 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三要优化创业环境, 处理好利用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当前我国国内资金供给比较充裕, 在利用外资的同时,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改善投资环境, 形成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的局面, 提高国内资本形成能力。鼓励国内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服务, 加强合资合作, 实现内外资金相互融合。

(四) 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当前, 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挫。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很快, 并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发展迅猛。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2010年年底全球自由贸易区可能达到400个。二是主要贸易大国日益重视区域贸易安排。美国、欧盟、日本正在分别于53个、57个和30个国家 (地区) 发展自贸关系。三是区域内贸易比重占世界贸易比重上升, 目前已超过50%。四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步向区域集团间竞争演变。如果不主动参入区域经济合作, 就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各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用好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目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水平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开发的方针, 实现东中西部互动和优势互补, 力争再形成若干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加大中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以开放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五) 在扩大开放中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产品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新亮点。目前, 全球绿色产品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 未来还有巨大市场潜力。必须顺应国际环保潮流, 健全我国环保标准,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和适应能力, 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打破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 扩大绿色产品出口, 在国际绿色产品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资源性产品和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出口, 严格控制洋垃圾进口。在引进外资中, 杜绝以牺牲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为代价换取政绩的做法。

(六) 积极寻求各方利益交汇契合

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惟有合作, 才能不断扩大共同利益, 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坚持互利共赢, 并不是在对外交往中一团和气、不讲原则, 也不意味着无视、回避矛盾, 而是在各方利益契合点上寻求解决方案, 最终实现“双赢”、“共赢”目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 我国创造性地提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理念, 在周边外交中倡导“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 其中都包含互利共赢理念,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合作中利益摩擦在所难免, 探寻利益平衡的汇合点是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避免恶性竞争、防止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有效途径。要分清利益层面, 针对国家核心利益、重大利益、一般利益界定我们处理对外事务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 采取相应策略。核心利益坚决不能放弃, 重大利益要尽最大努力维护, 一般利益也要尽可能争取, 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必要时可让利于人。

(七) 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互利共赢的内涵

上一篇: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下一篇: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