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模式

2024-08-21

共赢模式(通用12篇)

共赢模式 篇1

作为一项以创新立足于展会之林的活动,“各地商品大集”注重特色创新。行业大集、畅想品牌展、集超对接及精品大集等多种新元素的加入极大丰富了大集的内容。

(一)“集超对接”推动大集商品进入超市

长期以来,超市系统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受困于实力单薄、渠道不畅,很难进入超市营销渠道。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推行的“集超对接”活动,为各地参加大集的优质产品打开了超市之门。自2011年起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在北京家乐福、华堂及顺义仁和石园大卖场、城乡贸易中心共举办10个省份19场次的“集超对接”活动,超市采购人员在大集上选择热销产品到“己方”门店内试销,并减免相关进场费用,让各地企业真正了解了自身产品在超市内的经营状况,从而调整各自的产品定位。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超市、参展商、经销商、消费者、主办方的认可,再一次实现了五方共赢的目标,丰富了首都市场。

(二)“各地精品大集”延长大集举办时间

为巩固大集成果,协助参加“各地商品大集”的企业进入首都市场,为企业打通市场流通环节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北京市消费者购买大集热销商品提供便利,自2011年起,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在新奥购物中心、城乡超市、顺义新世界百货、百联清城购物中心等商场、超市共举办了11个省份19期28场次“各地精品大集”活动。活动在大集结束后举办,延长了大集热销商品的销售时间,在不同区域同时举办,方便了北京各地区市民参与其中,选购大集热销商品。参展企业普遍增强了进入北京商超系统的信心。

(三)“畅想品牌展”及“行业大集”提升大集丰富性

为响应商务部开展的“201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举办了“畅想品牌展”活动。为期三天的活动涵盖了海南、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浙江、重庆、山西、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家企业,累计现场销售额127万元。参展企业及商品均是从曾经参加过北京“各地商品大集”的企业及产品中筛选出来的优秀企业和热销商品。“畅想品牌展”活动是“各地商品大集”活动的一次成果展示,体现了“各地商品大集”的品牌效应。同时为了丰富大集内容,除延续以往分地区举办商品大集外,2012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还创新举办了“丝绸商品大集”,这是首次尝试举办跨省的行业类商品大集。活动汇集了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共4个丝绸大省的丝绸商品,充分展示了丝绸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象征的卓越品质、精美花色和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首都市民集中感受到色彩缤纷的丝绸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各省丝绸品牌在北京的知名度。参展的47家企业累计现场零售额639.9万元。行业大集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大集的内涵,而且便于北京市民在比较中选购同类特色商品。

共赢模式 篇2

共建异地工业园区情况

去年以来,上海开始探索在长三角地区推进产业梯度衔接共赢模式,通过共建异地工业园区,引导企业构建合理布局,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在异地建工业园区,这反映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经进入以跨省市共建开发区为综合平台的新阶段。对此,我市应予关注,结合市内实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移,通过共建异地产业园或开发区分区,提升、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一、上海异地工业园建设的概况

目前上海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分别建立的异地工业园和开发区分区,主要包括: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产业园、上海嘉定工业区江苏建湖科技工业园、江苏大丰和海安的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长宁区临空经济园江苏盐城工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浙江海宁分区、上海新长宁集团与浙江湖州共建多媒体产业园;上海通用汽车在安徽广德建研发中心、上海华谊集团在安徽皖江建化工基地等。

1、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位于启东滨海工业园内,由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与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启东产业园规划开发5.33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开发208亩,二期开发1.08平方公里。产业园以高端机械、电子产业为目标定位,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大企业,采取“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分期建设”的模式开发建设。

2、上海嘉定工业区建湖科技工业园。上海嘉定工业区建湖科技工业园是江苏盐城市首家与上海开发区进行深度合作的工业园区,由上海嘉定工业区与建湖县开发区共同建设,双方签署正式合作协议,通过合资章程,成立合资公司,一期总投资10亿元,先后引进实施22个来自上海及其周边的项目。在完成一期1080亩土地的项目布局后,双方正在规划征地1500亩,推进二期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并着手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用担保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产业发展,支撑总部经济。

3、江苏大丰和海安的上海杨浦工业园。位于江苏大丰和海安的上海杨浦工业园是“一园两基地”的布局,分别设在江苏大丰和海安。大丰工业园首批共开工建设5个项目,占地764亩,总投资14.95亿元;海安工业园首批共开工6个项目,占地282亩,总投资5亿元以上。两基地统一开发,共同管理,用工成本大、占地较多、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倾向于向大丰集中;而精细加工、用工成本小、占地较少、管理比较简单的企业倾向于向海安集中。

4、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该分区位于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在发展定位和目标上,根据规划,海宁分区定位于新兴技术产业园区,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计划用五年多时间,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5家,培育销售收入过1亿元人民币的高新技术

企业不少于20家;完成总投资超10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使分区成为规划布局合理、投资环境优美、自主创新能力较强、高新技术特征明显的现代产业园区。

二、上海异地工业园区的主要模式

1、股份合作管理模式。即在现有开发区中设立共建园,交由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股份公司管理,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如外高桥启东产业园,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税收等收益按照6∶4分成。该模式运作规范,双方积极性都很高,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的发达地区政府、园区或大企业与具有较强园区开发经验的一方开展合作。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2、异地生产,统一经营模式。园区运作采取“总部经济、异地生产、统一经营”的方式,生产基地在异地工业园区。企业作为独立投资主体,独立承担土地费用、基建成本,独立进行建设、生产。两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园区管委会,双方派员,统一负责园区的建设管理,共同开展对企业的服务,并按有关协议实现利益共享。如上海杨浦工业园大丰和海安工业园,即入驻杨浦异地工业园的企业,总部不迁移,其研发和经营职能仍留在上海杨浦工业园。

3、股份合作和委托招商综合模式。如上海嘉定工业区建湖科技工业园,通过双方成立合资股份公司来共同建设区中园,收益按股本结构分成;又采用产业招商的模式委托上海方开展招商,对于通过上海方引进的项目,受托方除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外,5年内,对所引项目产出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

地方留成部份获取40%的分成。

三、上海建异地工业园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上海开建异地工业园区是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探索,在“梯度”中理顺区域内的要素优势,形成“共赢”内在动力。异地建工业园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是提高上海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增加承接地的就业机会。二是大幅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地招商引资的产业水平。三是带动承接地产业的调整和重组,有利于当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四是给承接地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五是有利于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

四、对我市的建议

我市具有很多承接上海开发区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可结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与周边欠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进行“腾笼换鸟”实施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经济联动发展。对此,建议:

1、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目前,发达地区对产业转移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面对本地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迫切需要推进产业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又担心产业空心化,出现税收减少、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不足等问题。为消除顾虑,我市要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间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一是承诺将转移企业的管理营销部门留在发达地区;二是通过税收分成让发达地区政府分享共建园区收益。

2、加大对合作共建园区的支持力度

一是给予共建开发区更大的财税政策支持。目前,江苏省政府已出台了支持上海与该省共建园区的财政扶持政策,合作

共建园区参照享受江苏省南北共建区中园有关财政政策;江苏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以奖代补1000万元,专项用于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贷款贴息;园区内新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分成部分,通过年终结算予以返还,专项用于园区滚动发展。我市可借鉴江苏的做法,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共建园区发展,优先支持共建园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规定前若干年内,将园区内的税收全部返还给园区,用于园区滚动发展和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成立相关工作推进小组。可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我市开发区合作共建推进小组,建立统一协调推进机制,研究协调合作共建中的具体事宜,帮助解决在共建开发区方面遇到的困难,主动与上海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加强与其在共建开发区方面协商和合作。定期召开开发区合作共建会议,对合作共建成果进行评估和通报,确定阶段工作重点。通过推进小组,积极承接上海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努力发展我市先进制造业,淘汰落后和耗能产业。

三是加强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共建开发区,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的同时,还需要加快开发区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商品检验、进出口以及金融、法律、审计、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公共研发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促进国家和相关的商品检验、海关等机构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注重为园区职工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努力提供共建园区综合服务能力。

3、充分发挥开发区协会等中介促进作用。在政府积极推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协会、各行业协会等中介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协会与上海等地开发区协会联合,签订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的行动协议,帮助各开发区公司与上海等地有关开发区公司之间沟通协调,提供扩大共建的便利渠道。

合作新模式 共赢新平台 篇3

8月8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介绍会”在北京举行。钦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晓钦介绍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以打造“中马智造城、共赢示范区”为目标,以“先进制造基地、信息智慧走廊、文化生态新城、合作交流窗口”为定位,着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试图打造集商业、文化、教育、休闲、医疗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中的钦州产业园区以良好的投资机遇、独特的地理优势、综合的产业规划和优惠的扶持政策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良好的投资机遇

张晓钦指出,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化,中马钦州产业园正面临着重大的投资机遇。

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正在不断深化。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3亿美元。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马来西亚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国也是马来西亚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都在寻求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机会,贸易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这为钦州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前景。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深入实施。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广西被定位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因此最具条件成为依托港口、背靠腹地、连接国内外的投资新热土。

北部湾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借此契机,国家批准在钦州设立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全国第五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同时还在钦州布局大型支持项目,如中石油千万吨炼厂,印尼金光林浆纸、中粮集团粮油项目、大型修造船基地等。据张晓钦介绍,从2008年起,北部湾地区以不到广西五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三分之一的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广西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钦州的GDP增长更是超过20%,财政收入增加111%,进出口总额增长1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广西第一,成为中国290多个城市中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前15强之一。

独特的地理优势

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桥梁,钦州也因此由祖国边陲变为开放景点,由交通末梢变为国际通道。钦州港集疏运体系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直达港口,与全国干线联网联运,并与泛亚铁路、泛亚公路相连接,已开通至香港、天津、广州、深圳、越南海防、新加坡等国内外航线。钦州港至马来西亚关丹港和巴生港分别相距1201海里和1549海里,外贸集装箱航线也即将开通。2012年港口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亿吨,正在发展成为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

钦州产业园区距钦州城区15公里,距钦州保税港区5公里,2012年底钦州至南宁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行程将由现在的1个半小时大幅缩减为23分钟。钦州正在积极打造货运物流和便利生活的通道,真正实现钦州产业园区宜居宜商的门户作用和枢纽功能。

综合的园区规划

据张晓钦介绍,钦州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共计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用地比例分别为工业和研发用地占40%,居住和商业用地占25%,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等占35%。首期开发1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7.78平方公里已于2011年8月1日破土动工,以“七通一平一绿”等要求为原则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资5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征收并平整土地近3万平方公里,园区临时供电、供水已接通,为园区永久性供水的钦州市第三水厂正在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的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整体封顶。未来整个园区建成后将有四大功能分区,即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和生活居住区。

张晓钦指出,在产业规划上,钦州产业园区把与特色优势产业合作作为近期发展的切入点,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长期提升竞争力的着力点。在产业选择上依据中马两国企业互相开拓市场的需求,和两国产业转型及高端化发展的共同需求。特别是对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计划中所包含的电子电器、油气能源、棕榈油、通讯、农业、金融服务等12个国家关键经济领域,园区会在此方面扩大合作及引进。据此,未来园区将重点引进如下六大主要产业:

一是装备制造。据海关统计,机械装备是中马双边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之一,中国工程机械、电力、农业等专用设备在东盟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除此以外,还可以在汽车制造、零配件合资方面开展合作。

二是电子信息。马来西亚有多媒体科技走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中马双方可以在智能电子仪器、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多媒体设备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

三是食品加工。中马两国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合作有着广泛的基础且有较强的竞争力,园区的标准化生产可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例如马来西亚知名的燕窝,可以通过此种合作方式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是材料及新材料。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棕榈产品深加工将会成为园区的特色产业。马来西亚的常青集团已与中国开展合作,研发从棕榈中提取塑化剂等技术,将传统产业的合作提升到高技术领域的合作,发展新材料。此外,钦州已有千万吨炼油,今后可发展大型乙烯和芳烃项目,依托园区周边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化工新材料。另外,中国和东盟都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矿产资源,还可以合作研发新型合金材料。

五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产业在中马两国都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马来西亚正在实施“生物谷”大蓝图,中国去年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目前全球生物产业链销售额每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0%,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中马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海洋资源,马来西亚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12500多种开花植物,而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如广西、云南等。中马两国共享同一片海域,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双方可以在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医药保健、农业生物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现代中药和大南药等领域加强研发和产业化合作。

六是现代服务业。园区除了注重硬体建设之外,同时注重服务和管理等软体建设,着力打造宜商宜居的服务环境,并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其他服务业的进入预留了空间。

优惠的扶持政策

张晓钦指出,作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一个示范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受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民族自治区优惠政策、北部湾经济区优惠政策和广西自治区针对园区制定的专门扶持政策等多重叠加优惠政策。概括起来说,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一是共建共享,即共享园区开发增值收益,并明确今后十年园区地方税收收入用于园区发展。

二是土地优惠,其中工业用地出让标准为9.6万元/亩,重点鼓励的项目最低可优惠至10%,即9600元/亩。

三是税收优惠,其中国家鼓励类企业按15%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广西还可免征地方所得部分,即民族自治区中的北部湾经济区可享受9%的企业所得税。另外,对年纳税额超5000万的企业,按照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会给企业高管和高技术人员提供1:1奖励,相当于提高35%的工资收入。

四是特别扶持,比如企业自建标准厂房按每平方米80—100元给予补贴,并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企业落户后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国家级品牌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各出口企业在广西出口标箱补助110元物流费等多项扶持措施。

共赢模式 篇4

作为中国手机市场的新进入者,华硕手机这两年一直在努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份额。今年6月15日,华硕终于推出了Zen Fone手机家族新生代成员——华硕Zen Fone飞马3,市场售价仅为1299元。随着这款手机的发布,华硕也完成高中低端全产品线手机布局。

针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华硕手机市场定位等问题,华硕电脑中国业务总部副总经理王勇在接受《通信世界》专访时表示,在产品发展上,华硕将重点关注用户体验;在中国市场上,不会采取盲目扩张的政策。此次推出的Zen Fone飞马3首次搭载智能桌面系统“省事儿3.0”,这一系统正是华硕为提升用户体验而全力打造的。“省事儿3.0”有“赚+”、“短信+”、“备份+”及杂志锁屏多个功能。

在王勇看来,硬件与APP应用服务的完美结合,才是智能手机差异化竞争的根本出路。华硕将完善体验作为手机的突破点,源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华硕手机本身的改变。一直以来华硕都是比较偏“硬汉子”的形象,华硕品牌LOGO“华硕品质,坚若磐石”,强调技术和品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整个生态圈的形成,华硕看到,硬件和软件服务结合才能提升用户体验。王勇说,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蓬勃地发展,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建立人与服务内容的连接,而且用户体验很好,能够迅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升级,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用户体验。所以在目前整个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之后,惟一的出路就是要把硬件APP化,把硬件当作APP去做才能提升用户体验。

王勇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全连接时代即将到来,ICT产业链的商业模式需要对“连接经济”的底层规则做出改变。此前的规则是“商业利益单通道”,即规则制定者收取绝大部分商业价值,而用户通过付费或相应替代形式取得应用价值。也就是说,作为“连接经济”生态圈关键组成部分的用户,被阻隔在“连接经济”的商业价值圈之外。于是,用户发现自己的“电池”属性后,就会出现极度追求性价比的情况,从而对ICT产业链的持续造成深度损伤。基于以上洞察,华硕在其Zen Fone飞马3上搭载了“省事儿3.0”系统,希望在终端侧从“连接经济”商业规则的底层做出改变——将原有的“商业利益单通道”改变为“商业利益双通道”,即通过让用户直接享受“连接经济”的商业红利,助力产业升级。

对于运营商来说,整个“连接经济”将进入“碎裂”纪元,这将是一个高度个性化、垂直化的世界。相对“碎片式”的用户需求而言,资费套餐就是一种“大而统”产品,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而在华硕“省事儿3.0”系统的“赚+”模块内,已经拥有近300种可通过Zen币兑换的商品,覆盖手机用户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话费、购物、出行、阅读、运动健身等。相当于为运营商在用户“碎片化”需求与现行套餐之间构建了一个“缓冲区”。该模式一方面能协助运营商进一步加强用户在网黏性,另一方面运营商可以组合种类更加丰富的资费套餐模式,即便遭遇价格战,也可以获得更具策略纵深的市场博弈空间。

合作共赢学习心得 篇5

相信和依靠员工,把员工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汇成一个共同梦想,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动员员工之间团结奋斗,激发他们主人翁意识-----“思维着的精神”,是我们企业的根基。其根深与叶茂,同样要靠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大家来做”。这个“做”,既要有广度、有声势、有氛围,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更要有深度,靠事实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去打动人心、深入人心、征服人心,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坚持以往来之不易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也要重视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新问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增强时代性和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更为紧迫。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思想统一、力量合一、一起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凭靠全员之力,“众手浇开”这朵“幸福花”,使公司全体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领导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创建我们的大家庭!公司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没有广大员工、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激发全体员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增强创造活力。

作为一名员工,我认为应该做到:

树立大局认识。大局认识就是坚定小局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大局认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树立服从认识。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公司的各项决议。基层干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公司”,时刻以一名优秀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责任认识。“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分公司员工,系职责所在,在其工作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位一天,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树立团队认识。“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班子,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

基于协同共赢的教育实习模式探索 篇6

【摘要】教师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共同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既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可行的,在这种共赢理念的指导下,出现了顶岗支教、师徒式教育实践、PDS教师培养等几种新的教育实习模式。

【关键词】协同共赢;师范生;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84-01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2xk014)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师范生了解教育现状、熟悉教育对象、巩固专业思想、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高等师范院校当下的教育实习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时间短,无法养成教师所必须的良好师德和教学规范,发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机会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习基地条件的制约,实习生很少有上课的机会;关系疏,短时期内难以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建立互信互帮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指导;管理松,没有严格的跟踪考评机制,无法对实习生的实际状况做出如实的反映;环境生,缺少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的积累,难以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社会调查变成走马观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延长了师范生的入职适应期,而且为基础教育提供了许多不合格的教师。

高等师范院校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广大中小学的师资需求。现阶段的实际晴况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高素质教师更为缺乏,而同时高师院校辛苦培养的师范生却找不到实习基地。原本顺理成章的事情却演变成一对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体制和陋习使得部分人为了本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大局,甚至人为设置障碍,将大学与中小学割裂开来,虽同属教育系统却老死不相往来,大学对于中小学而言,处于一种天然的“平等中的首席”位置。二是认识不到位,不懂得大学和中小学均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大学主要是教师理论知识学习的场所,但师范专业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必须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生成,在复杂的、动态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因而,中小学天然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基地,应当与高等师范院校建立起密切联系,共同承担起培养教师的责任。

科教兴国的大局、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发展的共同利益,要求我们打破旧体制,抛弃旧观念,通过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系统,整顿基础教育系统联系松散的格局,形成大学与中小学紧密合作、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使研究和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让大学和中小学都能从中受益,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特别是要与那些偏远的、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为二者提供一个互利双赢的契机。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吸收一部分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工作。”明确指出教师培养是大学和中小学共同的责任,也为二者协同共赢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上的协同共赢既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可行的。对于师范生而言,能够以全职身份参与实习,在大学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结合实践与理论一致性的同时形成实践基础理论和操作性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大学教师,有机会走出“象牙塔”,接触中小学的真实教学情境,感悟“原生态”的教育生活,发现在书斋里冥想不出的问题,找到在书本里找不到的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注入活力。中小学教师则不必脱离岗位就能够面对面地与大学教师交流与对话,借助大学教师丰厚的教育理论和及时获取新知识的优越条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研究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借鉴他们带来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转化与提升。就实习基地学生而言,年轻、负责、活跃、热晴的实习生更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没有代沟,没有交流障碍,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育实习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仪器等师范院校本身就有,私人物品由学生自带,中小学只需提供实习场所和居住空间,双方均不必额外增加教育投入,不会产生经济上的压力。

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共赢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教育实习的经验,形成以下几种教育实习的新模式。

顶岗支教是基于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实际而提出的“三维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所谓“三维一体”,是指师范生的实习环节、当地师资更新和师范生的支教都是在同一时空下,在“顶岗”的过程中完成的。顶岗实习与传统的教育实践最大的区别是,把农村学校当作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以多专业互补的综合实习小分队为实习单位,师范生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参人教育教学,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里独立地完成全职教师的工作。每年轮流不断地输送优秀的实习教师,既能使他们得到锻炼,获得专业发展,又能够有效地缓解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匮乏、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顶岗支教现在已经转化为国家政策,全国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跟进推广实施,如新疆、江西、湖北和河北等地100多所师范院校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实施顶岗支教模式。

师徒式教育实践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地缘、人缘关系的特点,以教授者和学习者间接的、长期稳定的接触为基础,通过总体全面、实际可行的传递方式,从实践到实践的教育实习模式。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艺术,单靠观察和模仿难以形成自动化的复杂的操作系统,对它的学习需要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手把手地教,也即“照着我的样子做!”。其要点是:根据师范生所处地域,以三、四人为一组,自行联系私人关系较好的中小学教师,拜其为师,进行为期8周或更长时间的教育实习。这种模式对实习生有许多益处:密切的师徒关系既容易与同事打成一片,指导教师也不会“留一手”;地缘关系近熟悉社区文化环境,减少实习学校负担;人数少不致给实习学校造成压力,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实习生能够正式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去,承担更多的角色,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和享受更多的资源,从而改变了师范生在实习学校中的边缘地位,也使教育实践更加有效。

PDS教师培养模式,是1990年美国霍姆斯小组基于密切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关联而提出的建立“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的理念,改变了以往由大学培养教师的单一局面,使中小学和教育机构都参入其中,并为中小学与大学在制度、文化等方面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师范生、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契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PDS为师范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充足的实习时间和全方位的指导。这与我国实施的“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援助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等颇为相似,师范生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自己的践行中,对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理解和体验,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解决新的问题,增长知识和智慧,积累实际课堂教学经验,增加其知识结构中实践知识的比重,促进师范生迅速成长。同时,通过这样的实践,大学能够对中小学的需要做出及时反应,并据此改革师资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师范生具有更强的职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N].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易连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共赢模式 篇7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 张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逐渐规范, 风险管控能力和稳健性有所加强。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银监会等七部委[2010]3号令) 下发后, 全市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对照《办法》的相关规定, 着力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逐步树立审慎经营意识, 加强合规性建设, 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稳健性有所增强。目前, 银担合作继续改善,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业务有所增加。3月末, 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698694万元, 重点支持了河西水电、张掖市龙达铁合金冶炼、西兴能源、九天商贸、华瑞麦芽以及源博农牧业开发公司等100多家中小型企业。目前, 全市与融资性担保机构有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6家。也有部分金融机构由于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未达标、风险保证金不足、融资成本偏高等因素未开展此项业务。发放融资性担保贷款的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担保公司准入后须向金融机构交一部分风险保证金, 金额为注册资本的10%;二是向金融机构缴纳单笔贷款金额的10%—20%作为风险保证金。

二、存在问题

(一) 融资性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1. 未建立有效的准入及退出机制

目前, 虽然有的行已经着手对担保公司的准入、退出进行规范。但是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和指标, 大都只是对信用等级、信用记录、资本金以及资产结构等进行一些大致规定。并且, 在准入、退出的流程、权责管理上也不够成熟。

2. 对担保公司调查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 对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核定主要依据其注册资本额度、资产结构质量状况和在保余额。但是, 金融机构核实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和资产流动性存在较大难度。

3. 对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难以到位

如与农发行发生业务联系的担保公司通常具有异地担保和分支机构较多的特点, 对日常监管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担保公司在多家金融机构开立银行账户, 资金也散布在各个机构和被担保客户所在的开户行。任何一家开户行要想短时间内掌握担保公司的资金情况都比较困难。

(二) 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1. 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信誉问题

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创业时间不长, 缺乏历史信用记录, 而且其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 缺乏反映企业资金的具体信息。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而在简单的信贷业务中, 银行批准、发放贷款, 主要考虑的是发放出去的贷款能否按期收回, 即企业是否会按期还本付息, 履行诺言。判断企业能否履行还款义务的最好依据是过去的还款记录, 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历史还款记录方面是空白的, 从而使得银行及金融机构无证可考。加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滞后, 金融机构在考察企业信用行动方面, 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 这也成为金融机构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原因。

2. 抵押担保难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原因

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及私营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负债高, 自身的固定资产很少, 靠租赁取得的厂房、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等, 不能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 而且, 中小企业多采用挂靠、合作经营方式, 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明确, 这也构成了抵押的障碍。

3.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 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大中型企业, 使信贷资金流向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 而且近年来, 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 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三、相关建议

(一)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初衷是为了有效分散金融风险, 而不是转接银行信贷风险, 因此建议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方式, 在充分满足共赢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而担保额度一方面可以促进担保机构的业务量的扩张, 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信贷规模扩大, 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 银行严格把握准入原则

商业银行在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时候, 应该注意把握风险可控的原则, 重点支持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且业务发展良好、风险防控制度完善的担保公司, 且在合作伊始要严格进行资格审查, 尤其要充分了解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公司背景、合规性以及注册资本是否属实等。

(三) 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相关扶持政策

建议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担保公司发展中的法律保障越来越欠缺,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担保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担保公司经营模式, 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基础。

(四) 引入第三方评级

共赢模式 篇8

一、期刊数字化发展模式

大数据时代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期刊载体的影响力正在随新兴数字化载体的强势兴起而逐渐削弱。期刊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传统纸质期刊变为数字化文件,其中数字化手段包括采用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 Press,DTP)的相关软件、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或直接使用平板扫描仪及数字相机。[1,2,3]期刊数字化发展需要数字化采编平台、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强力支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刊)》(以下简称“EEEV英文刊”)采取了合作共赢的期刊管理模式。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合作,开展期刊数字化建设;采用国际主流的汤森路透集团旗下的Scholar One在线投审稿系统,规范国际化投审稿流程;与国际著名的采编平台和出版集团联手,更广泛、更快速地加强宣传力度,开拓优质稿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采编平台

在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趋势下,传统投稿模式(如挂号信、电子邮件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网络环境下的期刊采编平台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然而,就国际化水平而言,国内采编系统的发展还尚待完善,多局限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稿件管理、信息统计、同行评议、编辑流程管理、稿件发布等方面。[4]相对而言,国外采编平台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并注重资源共享与大数据的应用,与数据库、文献库、查重系统等无缝对接。本文以著名的国外采编系统汤森路透集团的Scholar One Manuscripts系统为例,介绍采编平台对期刊数字化、国际化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Scholar One是业内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解决方案包括面向期刊审稿流程管理的Scholar One Manuscripts、面向学术会议组织与管理的Scholar One Abstracts、面向图书出版流程管理的Scholar One Books、面向基金申请流程管理的Scholar One Grants&Awards以及面向学术会议论文投审稿管理的Scholar One Proceedings等。据统计,Scholar One在全球服务于超过365家学会与出版社,4500多种期刊与图书以及1800多万注册用户。该系统有诸多优点,如:第一,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只要有网络,即可利用电脑或移动终端设备登录系统,并提供系统的全球化技术支持,系统高度稳定、安全和可靠,没有本地维护成本和风险,更不会因为服务器故障或病毒等原因导致无法进入系统而丢失部分作者和审稿人;第二,与汤森路透科技集团的文献管理和论文写作辅助工具End Note以及世界一流的学术文献和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无缝链接和整合,通过贯穿工作流的智能信息支持,提高科研和科技传播的时效性;第三,与全球科学家识别和交流工具Resercher ID相结合,更便于选择同行评议专家,此外,可通过关键词、姓名等在Web of Science、Pub Med、Google等数据库查询同行评议专家;第四,Scholar One开发的新产品Reviewer Locator(审稿人定位)挖掘SCI数据库的强大资源,通过“指纹”跟踪及一系列复杂算法,能为每篇送审文章建议20~30名潜在审稿人供责编选择,能更快、更准确地寻找到最合适的审稿人,而且推荐的审稿人研究领域相关性高,审稿人感兴趣,有效缩短了审稿周期;第五,Scholar One为作者和审稿人提供了高效的协同平台,能够吸引并保持更多的高端作者和审稿人,从稿源和审稿环节有效地提供了期刊论文质量;第六,运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Cognos可自定义编辑部所需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并支持订阅,报表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期刊编辑运行状况,并可量化各项工作,辅助期刊管理与决策。[5,6]

自2010年EEEV英文刊采用Scholar One Manuscripts在线投审稿系统以来,投稿量逐年增加,审稿人队伍不断壮大。一是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二是依赖于庞大的用户基础,省去了对审稿人、作者等的培训环节;三是系统高度稳定、安全和可靠,降低了成本和故障风险。

三、出版平台

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非常分散,多为自建网站,网络集成化程度较低,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尚不完善。然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数字化期刊出版是最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由出版商作为主导建设数字化期刊集成群,如全球著名的Wiley、Elsevier、Springer等。下文简单介绍Springer学术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平台发展情况,旨在表现出版平台对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集团之一,也是最早将纸本期刊进行电子发行的出版商。Springer集团旗下的Springer Link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集成了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信息服务、增值服务等多项功能,是全球科技市场最受欢迎的电子出版平台之一。[7,8]Springer Link平台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内容管理平台等系统的协同控制下,实现了工作流控制、文件跟踪管理、文件自动发送等自动化流程。[9]整个校对出版流程均可在线完成,且实现了网络优先出版(Online First),大大提高了文献网上出版的速度和效率。此外,Springer Link平台自身具备了期刊数字化出版及信息服务功能,提供文献浏览、检索及下载服务。EEEV英文刊自2007年以来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代理海外发行。截至2015年底,通过施普林格在线网络下载全文的数量已突破15万篇次,在线访问的专家学者遍布世界各地。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纸质期刊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期刊发展向数字化模式转变。数字化采编平台、数字化出版平台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与国际著名的期刊出版平台相比,当前国内的采编平台、出版平台尚待发展与完善。面对目前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国内的优秀期刊,尤其是英文期刊应积极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联手,开拓优质稿源,建设国际化作者读者群,努力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

摘要:合作共赢的期刊数字化发展模式是快速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采编平台、数字化出版平台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国际著名的采编平台Scholar One、出版平台Springer Link为例,初步探讨了国际化的数字平台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国际化办刊,国际影响力,期刊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子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C].北京:万方数据高等教育与公图事业部资源合作中心,2014:92.

[2]钱军浩.电子出版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126.

[3]姚海根.数字印刷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5.

[4]杨琦,刘晓莉.国内外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功能特点[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99-103.

[5]曾婷.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01-104.

[6]田欣,马瀚青,郑军卫,侯春梅.国内外5种主要网络同行评议系统平台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63-1368.

[7]张玲.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及Springer Link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编辑功能、校对出版流程及数字盈利模式的比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7):79-81.

[8]李亚青.从学术期刊群数字化平台构建看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084-1086.

共赢模式 篇9

农村文化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 如何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不接地气等问题摆在文化主管部门面前。特别是公共文化“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的提出, 让我们深切感觉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和供给有效性的不足。2012年, 我们对全市的农村文化示范户进行了梳理, 选择了文化底蕴相对丰厚和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蒋堂文化大院”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与多元化的探索和试点,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运作模式, 借助社会力量、采取公益性和营利性相结合的“营益共赢”模式为农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格的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 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2 探索

文化大院的经营者是农民个体户陈纪祥。他从事过很多职业, 但每个职业都与文化有关。在陈纪祥看来,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需求, 搞文化经营只要能做到不亏本就可以了, 正是基于这一朴实的想法, 陈纪祥在这20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文化”两个字。2010年, 他在他所生活的蒋堂集镇中心找到一处1800平方米闲置厂房, 为此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筹集100多万元资金买下院子, 成立了金华市祥鸽农业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 为农民养殖信鸽提供信息服务。由于对文化的热爱, 2011年4月, 他又筹资20万元创办了婺城区第一个文化大院, 推出了首个文化服务项目“百姓舞台”, 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吸引周边的青年朋友跳交谊舞。随后, 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文体服务项目也逐渐进入了他的经营范围。2012年, 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20万元, 由业主筹资60万元, 对其现有的经营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进行了提升改造, 增加“百姓课堂”“科普电影”“宣传长廊”“练歌房”等项目;改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球室”环境;更新“室内乒乓球、桌球”“百姓舞台”“健身广场”设备器材等, 初步形成了营益互促、协调发展的经营性有偿服务项目、公益性免费服务项目和政府性公益服务项目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体。目前, 公益性免费开放项目主要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艺培训、科教视频播放以及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 经营性有偿服务项目主要有文化茶座、百姓舞台、卡拉OK、影像制作等, 政府性公益服务项目主要有“党员干部远教广场”“农民信箱联络站”“农业信息服务合作社”“青年创业服务站”“春泥计划”活动中心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部”等。文化大院的更新改造, 为当地百姓和外来务工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实惠、更优化的文化服务平台, 有效弥补了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不足, 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 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模式。

3 成果

提升后的蒋堂文化大院, 经过近2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益性免费文化服务, 集聚了人气, 提高了文化大院的影响力。2年来, 文化示范户陈纪祥利用文化大院这一新型服务平台, 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为当地群众和附近300多家企业的外来民工提供多层次、多样式的公益文化服务, 聚集了较高的人气, 为其经营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日日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 拥有藏书7000册、报刊30种、影像光盘598种、电脑10台, 已外借书籍1200多册次, 电子查阅1710人次。免费的乒乓球和桌球活动室已接待球类爱好者1000余人次。远教广场提供露天娱乐健身、播放健身视频教程等服务, 受众达15000余人次。同时,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公益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先后举办电脑使用、信息服务知识培训10次, 农村种养业技术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15次, 老年太极拳、妇女形体塑造、交际礼仪、交际舞方面培训30次, 农民骨干文艺创作、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婺剧演唱知识、声乐知识培训22次。先后举办“蒋堂镇纪念建党90周年红歌会”“蒋堂镇2013年百姓好声音选拔赛”“欢乐金华才艺大赛蒋堂赛区选拔赛”等文艺活动15次。这些公益性活动的开展, 为文化大院赚足了人气,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陈纪祥先后被评为婺城区文化示范户、婺城区“农村文化耕耘奖”、金华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金华本市级“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浙江省文化示范户、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等荣誉称号。农村文化示范户所产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也为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和新气象。通过文化示范户, 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参与唱歌、看电影、学习文化、农技知识等活动, 农村日常文化生活丰富了, 聚众赌博、吵架闹事、封建迷信等现象少了, 提振了社会风气, 提升了农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

二是经营性低价有偿服务, 补经费不足, 反哺了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茶座、百姓舞台、卡拉OK、影像制作是其经营性有偿服务项目, 在与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融合前, 由于其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 前来消费的人并不多。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低门槛的消费, 吸引了周边年轻人的广泛参与, 文化大院开设的舞厅、茶座、练歌房, 以群众性、低门槛消费为宗旨, 每天有活动, 只收取2~3元/人茶水费, 新增开放3个月来的卡拉OK厅和练歌房, 通过“卡拉OK大家唱”“蒋堂百姓好声音选拔赛”等活动, 已接待音乐爱好者3000多人次。夜夜开放的百姓舞台和文化茶座, 提供品茶休闲、音乐欣赏、舞蹈活动、健身交友的服务内容, 共已接纳服务5万余人次。舞厅和歌厅为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者交友、交流提供了平台, 得到了外来务工者的广泛好评。同时, 其影像拍摄制作业务也不断增加, 先后为当地和周边乡镇以及区、市级一些部门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成就展示等现场摄像120场, 制作光碟400余张。人气的注入, 增加了文化大院的经济收入, 也为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济支撑。

三是“营益共赢”的模式, 拓宽了服务范围, 提高了文化大院发展后劲。由于“春泥计划”“阳光工程”“文化低保”等政府免费文化项目的融入, 开拓了经营视野, 拓展了经营渠道。“蒋堂文化大院”在提供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 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拓展有偿个性化服务项目, 比如开设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班, 为那些放学后无人管、需要课程辅导的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开设学生书法绘画培训班, 为农村儿童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同时根据当地企业多, 外来务工者多的特点, 他把触角伸到了企业的文化建设, 把文化大院办成了“企业职工之家”, 由企业为每位职工缴纳会费, 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在大院免费参加任何活动。服务范围的拓宽, 服务对象的扩大, 为大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4 思考

“蒋堂文化大院”的管理和服务方式, 既不同于文化馆 (站) 纯公益的公共服务, 也有别于纯赢利性的文化企业, 它是公益性的免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经营性的低价位有偿服务项目的有机融合, 以有偿服务获取资金来弥补免费服务的资金缺口, 形成一种良性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一是公益性放在首位是文化大院赖以生存的基础。蒋堂文化大院的成功得益于经营者“群众文化为群众, 群众文化群众办”的理念。陈纪祥始终把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放在首位, 对当地村民、周边外来民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化内容和服务使受众涵盖老、中、青各个阶层,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基本需求, 政府惠民服务的优越性借助文化大院得以落实。也正是这种公益性的性质, 让文化大院形成了良好的知名度,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吸引了人气, 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是经营资金的反哺是文化大院持续发展的保障。蒋堂文化大院的成功更得益于经营者对文化的认同、对文化的自觉, 他正确处理了公益性文化服务和经营性文化项目的关系, 看到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作用。一方面, 他依托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 使服务内容、设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取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他主动走向市场, 拓宽服务渠道, 提供个性化服务, 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同时把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筹集的资金反哺到公益性文化活动中来, 保证了文化大院的持续发展。

三是“营益共赢”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新模式。公共文化的主要提供者是政府, 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随着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吸引社会力量, 运用市场手段, 让社会力量在公益性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蒋堂文化大院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探索的成果, 是个人与政府共享社会资源、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得典型和社会办文化的良好实践。对探索政府与文化示范户有机结合,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构建扎根基层、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公共文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现实示范意义。

摘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公共文化的一大课题, 蒋堂文化大院采取公益性和营利性相结合的“营益共赢”模式, 在发挥文化示范户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共赢模式 篇10

关键词:中国建材工程,合作共赢,水泥工程,国际化

1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业务板块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工程”)是全国综合性甲级设计科研单位和国际化工程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平台,设有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政府合建的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等7个行业性机构,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建材工程整合了玻璃、水泥、建筑“三大主业”,打造了凯盛工程、凯盛机电、凯盛矿产、凯盛环保节能“四大品牌”;构建了东部上海,南部深圳、海南,西部成都,北部北京、大连,中部蚌埠、南京“五大网络”。

近年来,中国建材工程秉承“提高技术,服务社会”理念,通过自主创新和业态竞合,大力开展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已发展成为顶级的玻璃工程公司和一流的水泥工程公司,为众多玻璃和水泥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EPC服务。公司从2003年起,连续多年被美国ENR评为全球顶级工程设计咨询公司200强,成为我国建材行业惟一进入此行列的单位;从2002年起,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企业50强、全国勘察设计企业100强;连续多年被上海市评为“走出去”先进企业。2004年中国建材工程被国务院国资委和人事部评为“中央企业先进集体”,2006年公司党委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公司领导班子被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

2中国建材工程拓展水泥工程业务的优势

2.1拥有自主开发的新型干法水泥核心技术与装备

作为水泥行业一支快速崛起的生力军,中国建材工程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以新型干法水泥的烧成系统为突破口,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与成套装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施节能减排,创国际品牌,走国际化道路。近年来,承担了土耳其阿卡堪萨、沙特阿交夫、越南宜山等水泥工程项目一百多项,其中5 000 t/d级以上20多项,正在设计12 000 t/d熟料生产线。

1)高效低阻损KP型预热器系统

(1)采用特殊撒料箱加强粉料的分散,造成气流脉冲,从而达到强化分散的作用。

(2)提高气固相对速度,增大气固换热系数,延长物料换热时间,强化物料的换热。

(3)利用大蜗壳、合适的内筒插入深度等措施,强化气固的分离作用。

2)分解炉

(1)采用喷旋结合型式,使得物料浓度分布和气体温度分布更合理,分解炉达到了“三高”,即高的燃料燃烬率、高的生料分解率、高的容积利用率。

(2)分解炉中部采用缩口,使分解炉达到二次喷腾效应,具有湍流回流作用强、物料分散及换热效果好、固气停留时间比大、容积负荷高等特点。

(3)在分解炉下部增设“脱氮区”,不仅有效降低了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有效控制了分解炉下部气体温度、提高物料停留时间、减少分解炉下部结皮现象。

(4)采用在线布置型式,克服了离线分解炉塌料的问题。

(5)由于增设了下部喷煤管,在窑尾高温气体的作用下,燃料的燃烧速度显著加快,因而为分解炉使用劣质燃料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6)分解炉出口采用长形弯管与C5旋风筒相接,既扩大了分解炉的有效容积,又使分解炉布置更紧凑,节省了投资。

(7)入窑物料的预分解率>92%。

3)第3代冷却机

(1)根据冷却机篦床上物料温度、冷却特性和热回收要求,将冷却机分成“高温热回收HTR区”、“高温后续热回收HTRC区”、“中温冷却MTC区”和“低温冷却MTC区”4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冷却技术。

(2)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的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系统阻力损失小、运行平稳等特点。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并对篦床速度进行跟踪,具有中控计算机操作和机旁控制2种操作方式,液压传动系统的变量泵、比例阀及密封元器件采用进口件,具有安全可靠、寿命长的优点。

(3)对于活动式充气风管,采用外滑块式结构将固定的进风管与活动梁风管相连,安装、调整方便,运行阻力小,无活动连接风管疲劳损坏之患。

(4)结合国内生产线常见的固定床易堆料、堆雪人的问题,开发了新型推杆装置,有效解决了冷却机堆料、堆雪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4)窑用煤粉燃烧器

开发了新型4通道喷煤管,能有效减少1次风量,提高2次风温风量,既有利于熟料烧成,又适合烧无烟煤、石油焦等劣质燃料。

5)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自主开发了高效能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申请了国家专利。其特点是窑尾废气经过过热器,使窑头、窑尾废气等温进入锅炉,比窑头、窑尾废气直接混合进入锅炉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发电量,属于第2代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6)研究开发方向

(1)引入模块式设计理念,开发第四代冷却机,衬板磨损更低,冷却效率更高。

(2)与国外有关公司合作,开发水泥粉磨用立磨系统,比常规的辊压+球磨系统更简单,操作可靠性高,有效降低水泥粉磨环节的电耗。

(3)开发适合矿渣超细粉磨的立磨系统,熟料和矿渣分别粉磨,由于矿渣超细粉可以等量替代熟料,因而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

(4)自主开发万吨级熟料烧成系统,多项新技术将应用于正在设计的12 000 t/d熟料生产线。

2.2 具有开展水泥项目EPC工程的资本实力

中国建材工程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服务板块,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为水泥项目EPC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

2.3 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团队

中国建材工程拥有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0多人,教授级高工50多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工程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 000多人,专业配套齐全,能按照业主要求并结合项目具体特点,实现工程技术方案的优化设计,使业主得到性价比最高的工程服务。

2.4 拥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

中国建材工程是我国建材行业最早在国际市场开展EPC工程的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管理经验,打造了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专家型工程管理团队。

2.5 拥有多项工程类甲级资质

中国建材工程不但拥有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甲级工程监理资质、甲级工程总承包资质,而且其旗下的南京凯盛、北京凯盛也都拥有甲级工程设计资质,对拓展国内外水泥工程市场十分有利。

建设了以凯盛重工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大型水泥成套装备生产基地,可以确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的加工质量与交货期,为水泥项目EPC工程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证。

中国建材工程可以依托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为项目业主提供生产线投产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

3以合作共赢模式拓展水泥工程国际市场

为在国际水泥行业树立中国水泥技术与装备的良好形象,中国建材工程着眼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以合作共赢新模式积极推动水泥工程的国际化进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技术上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公司(如德国海德堡公司、日本太平洋公司)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水泥技术的整体水平。

2)在国际水泥EPC工程项目中,对设备配置均实行全球采购,既保证了设备质量和项目工期,也实现了中国建材工程、项目业主和设备制造商的多方共赢。

3)在国际水泥工程市场上与国内外的大型工程公司和进出口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自主技术为核心,延伸商业链条,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技术主导、商务运营流畅的合作模式。

4)在国际工程实施中充分考虑与驻在国的合作,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取得项目主导权,将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业务分包给驻在国的工程建设公司,既实现了中国建材工程、项目业主、当地工程建设公司的多方合作共赢,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建材工程承担的土耳其阿卡堪萨集团6 000 t/d水泥项目中,土耳其最大的报纸《自由报》以“以往的竞争对手,今天的合作伙伴” 为题,对中国建材工程以合作共赢模式开展国际工程合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5)在国际工程实施中从业主需求出发,创造符合企业具体情况、量身定做的服务模式,优化技术方案,不但确保“交钥匙”成功,还可以提供“交钥匙”以后的后续技术服务,为新进入水泥行业的业主解除后顾之忧。

6)在国际工程业务竞争中,充分尊重竞争对手,以优秀的技术方案和合理的工程造价赢得项目业主的信任,与竞争对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 结 语

共赢模式 篇11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旅游协会、广州南沙大酒店联合参与,通过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打破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实现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与行业标准与生产过程以及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

广东省旅游协会李帆女士首先为本次活动致辞。她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现代学徒制现在正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广东省旅游协会、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沙大酒店作为国家教育部的试点单位,推介会是对现阶段筹备工作的总结和汇报,也代表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酒店管理领域正式开启。董校长汇报了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他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对现在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突破了学校教育和企业工作脱节的难题,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杨结总经理介绍了南沙大酒店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授课模式以及系统化平台的实习生管理机制的思考与探索成果。

共赢模式 篇12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商务模式, 它将购物的整个过程全部搬到了互联网上, 即使足不出户用户也能看到各种商品的信息, 挑选自己满意的物品。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基垫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网上购物开始的初期, 整个商业模式完全处于试验阶段, 如何让两个完全不相识、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之间构成某种信任, 通过网络来达成交易, 这是很不容易迈出的一步, 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 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规范, 商业模式的逐渐完整,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与保障, 使得人们越来越放心在网上购物, 也带来了电子商务近乎膨胀式的成长与扩张。

1.2 民营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在还没有和电商合作之前, 中国还没有涌现出这么多的快递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的业务更多的是传统的例如外贸、货运等形式, 业务量也比较局限。电商的迅速成长直接带来了强大的快递物流服务的需求, 这对物流公司是一个强大的推动, 也带动其产业模式的革新。不仅如此, 市场上的物流公司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商的需求, 于是, 大量的民营快递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子商务带给物流行业的不仅是业务模式上的一种革新, 某种程度上更是促进了整个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

1.3 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的新模式

电子商务对于快递物流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电商带给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两者已经构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商业模式。然而, 就目前二者的合作来看, 快递物流行业在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上仍然有待提升。电子商务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而快递物流行业的转换与更新却没有很好的跟上电商的步伐, 这一方面体现在有时候订单量大, 超出物流的处理能力, 造成订单积压, 带来顾客投诉;另一方面, 快递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不仅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形象是一种维护, 也是保障民营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

2 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基础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不断深入,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 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就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需求。通过这种商务模式, 足不出户人们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产品, 产品的送达则依赖于民营快递物流行业。某种程度上, 物流行业与电商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的关系, 二者只有共同发展与进步才能推动彼此的成长与壮大。

2.1 快递物流要具备及时处理大量订单的能力

在快递物流与电商展开合作的过程中, 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递爆仓, 大量的订单有时甚至超出了物流公司所能处理的能力, 于是出现订单积压, 送货不及时, 产生客户投诉的状况。这是物流企业所面对的一个瓶颈, 然而也是物流公司急需处理的一个问题。及时的订单处理能力是评定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也是快递物流与电商达成合作共赢的基础。然而, 很多时候物流行业没能及时跟上电商发展的步伐, 企业规模没有及时扩大, 业务处理能力也没有跟上来。在这一点上, 物流行业很有必要及时作出改善与调整。

2.2 快递物流的服务质量要跟上

电商的口碑与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这并不是电商能直接控制的, 然而对于电商的发展却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物流行业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是保障快递物流与电商达到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目前, 快递行业的普遍现状是服务质量欠佳, 很多时候快递人员送货不及时, 服务质量不佳, 偶尔甚至还会造成差错。这首先对于快递物流公司自身的形象是一种损毁, 同时也造成了买家对于电商的不满, 电商的信誉度与口碑因为快递服务的不到位而受到影响, 这对于双方都是很不利的。因此, 快递行业应当着力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促进二者的合作共赢。

3 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模式分析

3.1 促进物流企业的转型

从电子商务的萌芽到发展直到不断壮大, 这个过程对于物流产业其实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契机, 物流企业要抓住这个发展机会, 不断在内部实现企业的转型。随着电商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扩大, 物流行业应当在服务电商的方面倾入更多的人力及物力资源, 这样才能跟上电商的步伐。快递物流行业服务的内容很多, 在所有服务项目中, 电子商务是发展壮大最快的领域, 也是对于物流需求量最大并且最为依赖的部分, 物流企业要意识到, 服务好电商对于企业自身的盈利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因此, 企业要不断实现转型, 跟上电商发展的步伐。

3.2 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衡量快递物流企业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其服务质量, 这也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与电商的合作模式中, 服务质量不仅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口碑造成影响, 对于电商的发展也会相应产生制约, 物流行业只有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才能和电商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目前, 我国民营快递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产生, 物流企业数量多, 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针对这个现状, 物流行业很有必要规范各个企业的服务流程与服务质量, 只有提升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才能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品牌形象有保障, 这是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3.3 建立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产业链

目前, 各类民营快递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模式不规范的状况, 这是造成物流行业无法满足电商需求、服务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样的状况, 如果能够建立一条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合作的商业链模式, 这种一站式服务能够很好的提升管理效率, 促进物流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对于运营商、供货商及服务商之间都是一种共赢。目前, 我国某些电商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服务模式, 它们在相应的城市及地区建立自己的存货仓库及专属的物流服务团队, 对于商品供应、物流服务实现综合一体式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更直接也更有效。实践证明, 采取这样的产业链的电商在物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上有很大提升, 这是一种十分值得推广的合作模式。

4 结论

近十多年来, 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电商所依赖的物流服务也在不断配合其发展的步伐,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还是能够看到存在很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想要让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在合作上形成共赢, 仍然有些值得注意与改进的地方。首先, 快递物流企业有必要实现相应的企业模式转型, 将更多的服务力度放在电商行业上来, 才能满足电商的发展需求。其次, 物流行业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这不仅对于自身企业的口碑是一种保障, 对于电商行业也是一个推动。最后, 电商与物流行业可以尝试建立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产业链模式, 这首先实现了一站式管理, 提升了管理效率, 同时, 它能够很好的保障与提升物流的服务水平。这种模式能促进运营团队、供应商及服务企业间的最大程度的共赢。

摘要:电子商务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贸易模式, 它不断成熟壮大, 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电商所依赖的物流产业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将分析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基础, 并且进一步探讨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模式分析。

关键词:快递物流,电子商务,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姜胜青.量变到质变:电子商务物流的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1 (9) .

[2]黄玮, 黄健, 民营快递企业创新机制研究——基于电子商务[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4) .

上一篇: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下一篇:高频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