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动力结构

2024-10-06

需求动力结构(共7篇)

需求动力结构 篇1

近年来, 笔者结合从事的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有关培训工作, 对全县17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需求和愿望以及农村实用人才情况掌握了比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现将永靖县农村劳动力结构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求谈一点不成熟的拙见。

一、永靖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据永靖县统计局2012年数据, 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82282.19万元, 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7485.56万元, 畜牧业产值18897.73万元, 渔业产值1769.58万元。全县农业人口16.2万人, 有劳动力人口9.9万人, 其中在家务农劳动力8.6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从年龄结构上看, 35岁以下的有2.67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27%, 35岁~50岁的人口4.25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42.9%, 50岁以上的有2.98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30.1%;从文化素质看, 在初中以下有5.6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56.5%, 在初中至高中的3.48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35.2%, 在大专以上的仅0.82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8.3%;从在家务农的8.6万劳动力中看, 男性劳动力有3.13万人, 女性劳动力有5.47万人, 分别占务农人数的36.4%和63.6%, 其中3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力1.98万人, 仅占务农劳动力的23%, 35岁~50岁的2.91万人, 占务农劳动力的33.8%, 50岁以上的务农劳动力3.71万人, 占务农劳动力的43.1%;从文化素质看, 初中及以下的有5.09万人, 高中文化的有2.93万人, 大专以上的0.58万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老龄化倾向, 且大多是女性或老弱病残,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全县务农人数的43.1%, 初中及以下文化素质的占全县务农人数的59.2%, 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

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㈠农村实用人才

从对各类农村人才的统计看, 从事种植业生产类的农村技能服务人员有6200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8%, 从事畜牧、渔业、兽医服务人员1846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14%, 从事农机服务人员6939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3%, 从事农业创业、涉农企业和休闲农业创业人员3645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 从事农业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的人员1035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6%。

㈡农业科技人才

目前, 永靖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据统计, 全县财政供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90人, 其中县级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52人。从年龄结构上看, 35岁及以上的有40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77%;从学历结构上看, 第一学历取得大专以上专业人员仅有2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年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 已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从人才分布上看, 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在机关事业单位, 不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全县17个乡镇农技站中, 有的乡镇有固定的编制人员, 无办公场所、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有的乡镇无固定的编制人员,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暇顾及。

三、永靖县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

㈠加强技术培训

依托近几年实施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脱毒马铃薯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等有关农业项目的培训内容, 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项目进行有机结合, 为农村人才成长搭建了技术平台, 在种植业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种植能手和科技示范户。

㈡落实技术服务

永靖县根据不同产业布局, 对主推技术实行推广责任制, 分别从农技、蔬菜等业务站抽取得力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 根据农民的接收能力和适应能力对技术进行简化或乡土化, 为农民提供易懂、易学的科普知识, 加大了对农业技术跟踪服务。

㈢强化辐射带动

围绕永靖县产业结构调整, 开展有针对性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成为当地农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 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平, 充分挖掘农村致富能手、田秀才、土专家等实用人才的技术潜力, 不断提高务农水平, 使生产经验与科技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农村实用人才方面

1. 人才总量较多, 但综合素质偏低。

永靖县各类农村人才1.97万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16.2万人的12.2%, 所占比重比较合理, 但是文化层次和整体素质还比较低。据统计, 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7.22%, 其中取得农民技术职称农村人才只有215人, 占农村人才1.97万人的1.1%, 综合素质较低。

2. 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 发展后劲不足。

现有的农村人才从事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的相对较多, 而从事农业管理、涉农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及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在条件较好的川塬区农村人才相对较集中, 而条件较差的东西山区农村人才相对较少;年龄在30岁以下青年人才和妇女人才很少, 而且他们中大多是自学成才, 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 许多实用技术和经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的指导, 制约了自身水平的提高。

3. 中青年人才中外出务工多, “空壳村”现象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 在农村中学历层次比较高、年轻力壮的农村实用人才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到大城市谋求发展, 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妇女及老弱病残, 勉强维持基本生产, 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4. 培训渠道单一, 针对性不强。

近几年虽然利用阳光工程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脱毒马铃薯等重大项目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 但因人员分布松散、技术种类繁多、空闲时间不定等因素, 在培训时间和方式上主要以短期培训和现场指导为主, 培训连续性较差, 培训效果不明显。

㈡农业科技人才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永靖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十分匮乏, 全县财政供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只有90人。按照农村实用人才为当地农村人口的5%的标准, 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7%, 不到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4, 与农业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称。

2.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 从事农学、植保、林果等专业的人才较多, 占85%以上, 而掌握农产品加工、环境保护、作物育种、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人才明显不足, 且多集中在县一级, 乡镇基层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3.知识老化, 后备力量缺乏。永靖县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毕业于省内农业院校的中专生。他们虽然基层经验丰富, 但所学知识已经老化, 又由于参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机会少, 知识更新速度慢,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难度较大, “高、新、精”的农业科技难以全面推广和有效实施, 农业经济的深度开发和规模经营难以全面贯彻落实, 农业科技示范户难以确立。特别是1998年以后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分配、编制等原因进入到乡镇工作, 但没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致使农业技术队伍人才日趋老化, 存在后继乏人现象。

4.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由于县财政困难, 投入不足, 对农技人员输送到科研单位和农业大专院校的集中培训极少, 大部分多年未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观念陈旧, 知识老化, 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由于相关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 特别是农村人才的培训与使用脱钩, 导致人才的利用率不高, 流失严重。同时, 全县17个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和财产权属归乡镇管理, 乡镇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产业建设等工作几乎都得参与, 成了“万金油”干部, 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搞农业推广工作。

五、几点建议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战略性措施。所以, 应当采取多种方式, 大力开发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㈠更新观念, 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各级政府要把德才兼备、业务素质好、科技水平过硬的农业技术人才选调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岗位或领导岗位上来。同时, 建立考聘机制, 从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中选聘专业人员从事农业工作, 对选聘人员在工作中全力支持, 生活上尽力关照。对在农业服务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 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突出的名誉地位, 以不断提升全社会对农业服务人才的重视程度。

㈡加大投入, 培育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政府部门要把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每年增派5名~8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同时, 要加大对“农”字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对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 从事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农村运销业的农村实用人才, 在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㈢稳定现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在职称聘评中放宽条件

由于农业工作特殊性, 大多技术人员常年奔波于农业生产第一线, 但因下乡频繁、工作强度大而使许多优秀人才被迫流失, 建议人事职改部门放宽职称聘评条件, 调整在编人员的工作岗位, 鼓励新调入专业技术人员能正常晋升职称, 降低乡镇一级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门槛, 稳定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㈣完善机制, 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制, 大多数农业技术人员自踏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少经费, 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 导致知识老化, 不适应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大人才的培训培养经费投入, 在落实培训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终生教育制度, 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面,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

摘要:通过对永靖县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益探索的介绍, 分析了永靖县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永靖县,实用人才,科技人才,问题,建议

需求动力结构 篇2

1 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

1. 1 关于劳动力的研究

目前,学者对劳动力的研究主要是人力资本、劳动力数量及质量方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将工人技能的提高视为福利增长和经济进步的基本源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2013) 认为可以从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发展环境等维度构建劳动力发展指数,并指出与劳动力的数量相比,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更依赖劳动力的质量水平[1]; 王文波 ( 2012) 运用GM ( 1,1) 模型预测出2011 ~202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幅却在缩小[2]。

1. 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链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多数学者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利用资本或技术密集取代劳动密集来生产产品,提高企业生产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价值链中从低增加值到高增加值转变过程 ( Gereffi,1999; Poon, 2004 )[3,4]; 张少军、刘 志彪( 2009) 指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过程中,功能升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应从构建国内价值链的角度促进产业升级[5]; Amsden ( 1989) 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是从委托代工制造到实现技术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6]。

1. 3 关于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关系的研究

关于劳动力与制造业升级的相互作用,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深入探讨。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他认为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内 生变量 ( Romer. P. ,1986 )[7]。Romer虽然没有从产业高度、劳动力素质等视角谈经济增长,但他揭示了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卢福财、罗瑞荣 ( 2010) 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因子对产业高度的影响截然不同: 劳动力数量因子对产业内分工高度起反向消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因子对产业内分 工高度起 正向促进 作用[8]; 杨进( 2008) 认为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可以助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9]; 很多学者都强调劳动力素质提升与发展战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 胡迟,2013; 李萍,2012)[10,11]。

已有的文献中,学者对劳动力及产业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数量需求呈何种趋势,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力的质量结构,研究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还相对有限。本文运用灰色理论模型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1)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指引下,如何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制造业未来3年劳动力的需求数量?( 2)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科技投入增加、资本过剩等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这些因素对劳动力质量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 3) 基于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预测和质量结构分析结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实证分析

2. 1 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需求趋势的灰色预测分析

灰色系统是具有不完全信息的系统,即其中的信息有的是已知的,而有的是未知的。灰色系统中的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少,是处理小样本预测问题的有效工具,并且运算也相对方便,建模精度也比较高,因而灰色预测模型在经济、社会等预测领域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有些信息是我们所掌握的,而有些不是,例如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构成、数量等信息是已知的,而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人员的流动以及使用状况等信息是未知的。因此,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们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制造业未来3年劳动力的需求数量。

2. 1. 1 灰色预测模型设定

GM( 1,1) 灰色模型是为了削弱离散数的随机性,首先把原始数据进行一次累加,获得有规律的累加生成数,接着建立微分方程,最后解微分方程进而建立预测模型。由邓聚龙教授的灰色系统理论可知,建立GM( 1,1) 模型主要有以下5个步骤[12,13]:

第一步: 设时间序列有N个原始样本值,第二步: 对原始序列进行一阶累加生成其中第三步: 建立一个单序列的一阶线性动态灰色预测模型GM( 1,1) ,其微分方程为第四步: 记待定系数向量第五步: 待定系数a,u解出后带入微分方程,得到预测模型,即可对数列进行预测

2. 1. 2 模型运行结果及检验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出了表2,即得到2005 ~ 2012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带入数据求得B和Y1,从而求得b = [α,u]T=[-0. 0417,3029. 98]。由灰色系统理论可知, - α的值与系统发展态势相关,能够反映灰色预测的发展态势,因此被称为发展系数。由于 - α = 0. 0417< 0. 3,由表1知该模型适合做中长期预测。

将 - α = 0. 0417,u = 3029. 98带入微分方程得到灰色预测模型: x( 1)( t + 1) = ( x( 0)( t1) - u /a) e- at+ u / a = 75872. 3e0. 0417t- 72661. 4,其中,t为年份,t > 2012。

由表2知该GM( 1,1) 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由表3知该模型符合预测二级精度,从而判断所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1. 3 模型结果分析

由GM( 1,1) 预测模型分析得出: 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预计到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可以达到4703. 4万人。根据表2的预测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但2014年比2013年增加193. 9万人,2015年比2014年增加192. 2人,年均增长量及涨幅不高,因此应保持制造业劳动力的持续投入:

( 1) 扩大劳动力总量与改善劳动力存量相结合。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要扩大制造业劳动力规模,还要提高现有人力的使用效率,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走引进优秀人才和开发现有人力相结合的道路。

( 2) 优化制造业劳动力结构配置。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需培养和引进一批素质高、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和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以初级为基础,中级为主体,高级为骨干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确定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核心地位,激发其工作潜力,为制造业由“制造”到“创造” 转变奠定基础[14]。总的来看,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数量的支撑,更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劳动力。

2. 2 制造业升级中劳动力质量结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2. 2. 1 灰色关联模型设定

一般而言,抽象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系统发展的态势。在系统的结果分析中,需要了解哪些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较小,而哪些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相对较大。现阶段,数理统计方法往往对样本量和样本量的规律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我国现有的统计数据十分有限,并且灰度也较大,而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弥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缺憾。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从灰色系统的众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它从量的角度分析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动态量化的比较分析方法。本文拟采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估计,模型设定如下:

( 1) 设系统行为序列Xi= ( xi( 1) ,xi( 2) ,…,xi( n) ) ,D为序列算子,且Xi= ( xi( 1) d,xi( 2) d,…,xi( n) d) ,其中,当xi( k) d = xi( k) - xi( 1) ,( k =1,2,…,n) ,则称D为零点始化像; 当xi( k) d= xi( k) /xi( 1) , ( k = 1,2,…,n) ,则称D为初值化像[15]。

( 2) 设序列Xi与Xj长度相同,若si为零点始化像的积分,则称为Xi与Xj的灰色绝对关联度; 若si为初值化像积分,则称为Xi与Xj的灰色相对关联度; 当θ∈[0,1]时,则称为 Xi与 Xj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一般取θ = 0. 5[15]。

2. 2. 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本文选取与劳动力质量相关的9个因素,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哪些因素是影 响劳动力 质量的主 要因素。杨 进( 2008) 认为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一般可分为生产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营销人员等。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资本过剩等,这些因素必然会对劳动力质量产生影响。本文重点研究这些因子与高质量劳动力的关联度。通过文献研究和劳动力定性分析,各种因素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X1为制造业科技经费投入 ( 千亿元)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需要大量的科技经费投入; 2X2为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 员平均工 资 ( 万元 ) , 金三林( 2013)[16]认为劳动力成本主要指工资性成本;3X3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 ( % ) ,对于制造业而言,资本过剩主要体现在产能过剩上; 4X4为制造业固定投资额 ( 亿元) ; 5X5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 ( 人) ; 6X6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年平均值 ( % ) ; 7X7为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亿元) ; 8X8为高技术制造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 万人) ; 9X9为制造业企业研发人员合计 ( 人) ; X0是参考数列,表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占比 ( ‰) ,X0 = X10 /X11,其中X10是高技术制造业研发人员数量 ( 人) ,X11是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 ( 万人) 。表4为2005 ~ 2012年上述高技能人才的各个影响因素及高技能人才占比X0的原始数据。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2. 2. 3 模型结果及分析

通过MATLAB编程分别计算X0与各个因素的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及综合关联度值的大小,见表5。

注: ξ0j: 绝对关联度; γ0j: 相对关联度; ρ0j: 综合关联度

( 1) 灰色绝对关联度估计结果及分析。灰色绝对关联度可以测度X0与Xi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其几何形状相似程度越大,灰色绝对关联值越大; 反之,则越小。由于灰色绝对关联度是反映各因素与高技能人才发展轨迹的相似程度,根据表5计算结果可知: 1序列X1与X0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最大,即制造业科技经费投入与高技能人才的变动趋势最接近,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技能人才必然需要R&D经费的支持。2序列X2与X0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也比较大,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即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高技能人才的变动趋势比较接近,劳动力成本上升能倒逼企业和员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发展轨迹。3其余因素与高技能人才发展变动趋势相似程度相对较低。个别指标某些年份数值增长幅度较小,甚至某些年份是负增长,因此序列X3、X4、X5、X7与X0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相对较小,但是,这些因素对劳动力质量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2) 灰色相对关联度估计结果及分析。灰色相对关联度可以测度X0与Xi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因此灰色相对关联度更强调对发展速度的影响,衡量哪些因素对高技能人才的促进作用更大。由表5的计算结果可知: 1序列X2与X0的变动速率最接近,灰色相对关联度达到0. 92,即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力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最大。2005 ~ 2012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呈逐年上涨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升的动力源泉。2序列X5、X4、X1与X0的变动速率也很接近,灰色相对关联度分别为0. 86、0. 81、0. 78,即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制造业固定投资额对劳动力质量提升的速度带动作用较大。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反映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和质量,重视职业教育,增加制造业固定投资额和R&D经费投入均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3序列X7、X8、X9与X0的变动速率也相对接近,因此这些因素对劳动力质量提升的速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序列X3、X6与X0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较低,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对制造业劳动力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

( 3) 灰色综合关联度估计结果及分析。灰色绝对关联度只能反映序列X0与Xi的几何相似程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只能反映序列X0与Xi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但二者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因素与高技能人才的关联程度。而灰色综合关联度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因此,根据综合关联度值对各因素进行关联度排序得出: X2 > X1 > X5> X4 > X7 > X8 > X9 > X6 > X3。1由各影响因素排序的结果可知: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序列X2、X1与X0的关联程度较大,即劳动力成本和科技经费投入与高技术人才占比的综合关联度最大; 序列X5与X0的关联程度相对也比较大,即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质量的综合关联度相对较高; 然后是固定投资额度序列,即序列X4、X7;产能过剩序列排最后,关联度只有0. 52。2结果分析如下: 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即劳动力工资上涨后,制造业企业若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必须提高现有人力的使用效率,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培养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其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为制造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劳动力。此外,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为高技能劳动力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最后,产能利用率和参考数列的关联度较低,因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增加高素质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更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不可过度、盲目投资[18]。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供匹配的劳动力支持。本文运用灰色理论的GM( 1,1) 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的数量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发现劳动力需求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量及涨幅不高; 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劳动力质量结构相关的9个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科技经费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等因素与劳动力质量结构关联较大。根据上述GM( 1,1) 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结果,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劳动力政策上应适时做如下调整:

3. 1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吸引并留住人才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数量随之快速增长,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人力资源的支持必不可少。根据灰色预测模型GM( 1,1) 的预测结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由2005年的3201. 9万人持续增加,到2015年将达到4703. 4万人。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势必对我国制造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产生巨大压力。

3. 2 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

由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结果知,工资水平与高技能人才的综合关联度为0. 78,是因子分析中关联度最大的。一方面,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劳动者可以把更多的收入投入到自身教育或者儿女的教育当中去,这无疑会提高一个国家的中长期的人力资源水平。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企业增加了其成本投入,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得利润,必须掌握先进技术,这样能倒逼企业引进、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从而增加技术创新人才的投入。

3. 3 重视研发经费投入,支撑研发人才培育

由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知,制造业科技经费投入与高技能人才的关联度比较高。制造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1) 政府应重视研发经费的合理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研发投入机制,如研发投入奖励机制等,积极地支撑研发人才的发展。 ( 2) 最富创造力的R&D人才投入是制造业创新投入能力的核心体现,我国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未来我国先进制造业R&D人员需求很大,应加大高素质R&D人才的开发、引进与培养[19]。

3. 4 立足产业升级的需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灰色关联度结果,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占比的关联度排第三,其关联度也比较大。在促进产业升级的任务指引下,政府应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制造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性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培养出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符合的高素质劳动人才,为我国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攀升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3. 5 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改善劳动力科技素质

需求动力结构 篇3

1. 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具有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理论界,正向功能理论奠基于涂尔干,形成于帕森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著作《教育与社会学》中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要求。由此他提出了“教育社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目的·体现”理论,对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功能给予了回答,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然而,涂尔干的教育功能理论明显具有理想化色彩。在其理论中,所谓的“教育功能“不是教育可以产生的作用或功能,而是教育应该发生的作用或功能。后来,美国著名结构功能主义奠基人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了“功能·期待·体现”理论。他认为,教育应该履行有利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功能,即社会化功能和选拔功能。社会化功能主要培养人的义务感 (广泛的社会价值义务感与社会结构中承担特定角色的义务感) 和能力 (个人角色所需技能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 。选拔功能是指教育对成人角色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分配,从而确保社会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2. 有条件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正向功能理论没有深入考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回答教育界出现教育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理论界提出了“有条件的正向理论”。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教育的有条件下的正向功能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形成·释放说”。这一学说将教育过程分为“形成”和“释放”两个阶段。制约教育功能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教育者的素质;二是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三是先前所具有的可资利用的物质基础条件;四是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教育功能形成凝固形态和流动形态。所谓凝固形态,是指教育功能形成之后,用以承载和储存教育功能的相对稳定形式,也是教育功能形成到释放的媒介,即人才和精神文化产品。所谓流动形态,是指功能的形成与释放同时或连续发生,中间不存在明显的滞缓环节,即对社会舆论的鼓动、辐射和渗透。

3.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解释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明显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即教育是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客观上需要从教育领域寻找力量。其基本突破口就是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培养,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论是教育正向功能理论还是有条件的教育正向功能理论,都主张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角色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当前,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从业结构和技术机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应该多元供给,以适应不同农村发展的多重角色要求。总之,教育社会学理论给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们回答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必要性问题。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经济动因

1. 农村人力资本理论

19世纪60年代,著名人力资本理论奠基人、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以科技、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这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是经济学中的新概念,是指个人具备的知识、才能、技能或资历,即体现在人身上能带来收人的资本。人力资本一部分是先天带来的,而大量的则是后天通过受教育获得的。

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行为,而投资是讲究回报的。因此,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之所以发展很快,关键是这些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很高,归根结底是这些地区教育投入充足。反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原因是人们没有具备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缺失的原因是教育不够发达,也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达到一种新的均衡。

教育能增进人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之变化。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特征,经济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舒尔茨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应该持续进行,这样才能使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才能持续地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这是他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原因所在。他指出,继续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投资,应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在动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劳动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农民能够不断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把握劳动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其意义重大。

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舒马赫是英籍德国经济学家。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分析了农村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并从教育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舒马赫认为,农村贫困的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组织和纪律方面存在缺陷。在他看来,发展并非从商品开始,而是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与纪律开始。没有这三者,一切资源将始终是隐藏的、未开发的、潜在的。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发展都有力地证明了无形因素的重要性,如日本。舒马赫坚信:“任何国家只要具有高度教育、组织、纪律,不管遭到怎样破坏,都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来。”既然症结在此,解决问题就应从此突破,首先应把发展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在对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训练过程中实现农村的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予有用的知识,也即发展农村的教育。智力援助比物质援助更重要。“授人以渔”优于“授人以鱼”,在对农民的援助方面,不仅要让受赠者知道“是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给穷人注入的知识既在穷人看来是新的知识,同时也必须同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有某种程度的有机联系。也就是说,授予穷人的知识必须既要符合穷人的接受特点,又要使他们看到新的希望。这种赠予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的过程。

舒马赫认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领域以外,应该建立在教育、组织、训练之上,建立在政治独立和自力更生的民族意识之上,不能一直依靠国外技术人员或者简单的技术移植。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技术革新的普遍的“改造运动”来抓,把主要力量放在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干劲、热情、智慧与劳动上,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政策只能对发展过程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跨越教育发展这个阶段。发展计划也只有在劳动力现有的教育水平能够为其提供支撑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才是有益的、有生命力的和真正有价值的。

3. 教育经济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力量和舒马赫的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都明确告诉我们,发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事业不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投资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农村留守劳动力自身投入教育的动机和能力明显不足。这就需要第三方加大投入。从政府来讲,需要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育问题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加大投入;从社会角度来讲,企业或者NGO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应该看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重大机遇,积极投入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工作。国家先后启动了“绿色证书”、“农村实用人才计划”等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但是,这些培训是以培训城市化、工业化所需产业工人,将农村留守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去为目的的。针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项目还不多,而且涉及面很小,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价值取向

1.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他认为,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一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其中,他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属于需要初级阶段,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中级阶段,自我实现属于高级阶段。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其行动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所以,需要是动力,需要是激励人实现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2. 教育需求理论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常分为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所谓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所谓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分为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和社会地位需要。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包括个人天赋能力、家庭的经济背景、学杂费高低、个人教育未来收益等。

3. 教育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结构和类型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1)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由原来单纯依靠种植业收益,变为农、林、牧、副业等多渠道收入并存。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吃、穿、用等消费比例大幅下降,农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农村留守劳动力在经济上的投入需求不断增长。 (2) 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已经和农村完全脱离的关系;一部分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虽然在农村,但是大多从事第二职业或者其他产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兼业型。还有一部分没有其他劳动技能、社会资本匮乏、缺乏市场意识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还在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而且“非农化”的程度和趋势越来越高。 (3) 农村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诉求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诉求,他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从生存性诉求转向发展性诉求:一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非农生产知识、技术需求比重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目的,已从“生存性”教育已经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业税时代农民人口经过休养生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谋求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已成为新时期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诉求。所以,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

四、小结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便适应特定的环境要求,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观上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教育是一种具有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能够掌握一定的生产生活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农村留守劳动力客观上需要掌握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岗位要求的劳动能力。动机是教育者参与教育行为的根本性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有着改变自己生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愿望,而且教育是被普遍认为能够实现自身能力提升和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村留守劳动力受教育有社会性、经济动机和心理需要。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推动农村留守劳动力转型发展,科学致富。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陈遇春.当代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3]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4][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 张蘅,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需求动力结构 篇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 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 以市场运作为基础, 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 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 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当成农村长远发展的战略工程来抓;建立后备人才成长梯队, 为农村农业各个领域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市场需求的扩大, 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职业结构的变化与转换, 使得农村农业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增大, 并对非农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和非农业岗位竞争压力直接激发了农村劳动力对从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学习的愿望, 在这种形势下, 农业领导部门鼓励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教育, 顺应了农村劳动力对“三农”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需求。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是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训, 是重在农村劳动者技能、技术、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实施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 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我国的职业培训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措施。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国家的民生之本, 培训是就业之基。当前就业的主要矛盾, 是劳动者充分就业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的途径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开展错位竞争

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市场鱼龙混杂, 大多是低层次的竞争, 以职业培训和职后教育为主的网络尚欠完善, 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研究型与应用型农村人才教育格局尚未形成, 高级培训在整个培训当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三农”应占领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高端市场, 着眼于开发高级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项目, 着眼于培训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全员培训, 创新管理, 建章立制, 实现安全培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提升全员参训的积极性

根据各地农村农业实际情况, 制定鼓励农村劳动力学习的制度。根据农村劳动力参与各级培训情况、月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工分考核”, 合理拉开培训收入差距, 使学员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和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极大地激励学员自我学习提高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训、学习在农村蔚然成风, 营造了学习氛围, 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 指导各地开展内部全员培训

为落实全员培训, 根据制定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及相关培训制度, 明确培训班每月培训工作重点, 指导学习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在周二、周五开展例行学习, 在班前会中开展“每日一题”学习, 在班前会、工作现场对学员随机抽查提问, 检查学员培训效果, 推动了全员培训制度的落实。

(四) 建立学习分享机制

培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开始建立学习分享机制,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 经常组织培训班队长、技术及管理人员到其他单位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外出参培人员回来后必须写出总结提纲, 由培训学校组织学习授课, 传播交流相关学习内容, 给各级各类人员提供相互讨论、专业讲座的学习平台, 促使农村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五) 以服务社会为要求, 着实提高培训实效

农村能否发展好职业培训事业, 关键在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而提高学员技能培训与鉴定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 而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因而, 农业技能的实践训练是农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核心内容。农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人才, 一定要改变重学术、重系统知识而轻技能、轻实际能力的陈旧观念, 面向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 着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农村职业培训项目的开发应与个人的需求结合进行导向型的项目开发, 帮助个人实现人生目标。

总之, “三农”发展需求要求必须对农村劳动力多角度地进行培训, 以基地带动, 创新培训形式, 强化效果,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理论和操作水平。围绕提高农村劳动力操作技能, 弥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足, 将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 用实践操作带动理论学习。根据这个培训思路, 利用现有实践操作基地资源, 积极开展培训课堂学习, 从实践操作入手, 提高农村劳动力实际生产技能。

参考文献

需求动力结构 篇5

我国是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发展群众体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们生理与安全需求,人在处于匮乏性需求阶段时候,比如:饥饿,生病,失业,是不会想到生活中的高级事情,比如:健身,娱乐。而此阶段人群的群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政府行为,这是提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大环境的基础条件。爱与尊重需求占主导的人群对在体育领域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然而这种体育行为是有目的一种为获得某种归属感和尊重的需要而产生的暂时体育行为,这种行为代表人类体育活动目的性和选择性,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与支持,缺乏相对的自制和持续性。我国自我实现需要占主导的人群比较少,体育领域的自我实现是指人们对于体育非动机的,高度自治的持续性的体育行为,这个阶段是群众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体育动力来自于哪里呢?这是我们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体育需求,体育意志,体育动力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构成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知,评价和意志[2]。顺序上看,如果没有形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情感;没有形成对事物的基本情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意志。体育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对体育本质与价值的认知,体育需求就产生了。于是人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行为,以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体育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体育意志。按哲学大辞典表述,意志是人自觉地对自己活动进行调解的心理活动,而且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3]。个人意志是一种爆发力量,原动力。而理性将帮助其按常规路线进行,给予意志以信心,帮助意志超越自我,向更高领域涉足,而形成个人欲望,就是你可以成为的那个人。这种本能就出自于马斯洛心理需要等级向更高一级层次的走向,一层一层的需要的,化为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满足感,最终达到自我实现[4]。因此,可以认为体育动力的源泉是受个人意志驱动,而个人意志由体育需求产生,而对体育的认知与价值的理解决定了体育的需求。在不同需求阶段,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将有助于群众体育动力的形成。

2 联系需求层次理论看群众体育动力的发展

2.1 体育动力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是从匮乏性生理需求出发,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属于需要的初级阶段,主要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这个阶段人群对健康、健身的意识,滞后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心理严重,认为体育活动应归属政府行为,因此阶段除了要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外,应该普及体育运动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对体育本质与价值的认知水平。

2.1.1 从生理需要的角度出发

需求理论中最低级别的需求:如水,空气。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健康等,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劳动与生活的技能,体育运动是在人类不断完善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原始人靠最基本的走跑跳投攀爬来完成对食物的获得和躲避大自然的威胁,这些身体活动是早期体育活动的萌芽,体育最初赋予着生存需要。如今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再需要用奔跑,打猎获得食物,食物不再是唯一追求,人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维持基本生活的同时,也正在牺牲健康获得其他方面的利益。只有体育,运动的生活方式才能弥补和满足人体生态化需要,才能防止人种退化和机能衰竭,保持生命活力。但是,一个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或者一个勉强维持生存而日夜忙碌的人不会为生活中的高级事情费心,他所关心的是基本物质。可以说国民生活水平不达到一定程度,自由支配时间不足,体育活动很难在群众中普及。

因此,从生理需求上,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可以帮助培养锻炼的意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群众体育经费应该向农村等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农村公共体育服与社会地方体育指导体制的完善,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保证。为群众体育动力提供基础保障。

2.1.2 从安全需要的角度出发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得到满足,接着就会出现安全性的需要,假如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法律,体制,秩序,社会保障等受到相关威胁的话,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可能会更紧迫。群众体育的开展离不开政治稳定这个前提,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群众体育才能有效有序的开展;人们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里才能安居乐业,追求健康生活。从另一方面,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获得运动的快感和能量的宣泄,释放大量具攻击性的能量。因此,体育也是社会稳定的工具,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和谐,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各行各业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促使所有人有机会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而不是劳民伤财的举办全运会和开展大型群众体育表演,真正的群众体育应该以人为本的关注每个公民的运动权利的保障。

体育制度是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对体育法规建设有进步,但与体育发展相比,特别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建设极不适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因此对于加强全民健身的政策法规,以法的形式保障群众基本体育权利,并具备成熟的有效的运行机制,与明确的管理部门责任制相当重要[5]。

2.2 体育动力中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们对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很好地满足,对爱和归属以及尊重的需要就产生了,支配着人们动机与行为。群众对体育的本质与价值有了进一步理解,因此对体育的需求层次也会上升。此阶段人群从数量上相对前面要少,对体育本质与价值有较好的认识,因此政府应该创造条件与时机,培养对体育的感情。

2.2.1 从爱的需要的角度出发

在重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产生了。其中对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如果这个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就像人们选择看体育竞赛,可能不是体育迷,也可能不懂得比赛育规则,但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伴随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现代通讯技术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单薄,以及代沟和持续的城市化。而拉近人们距离,最健康的方式并似乎只有体育活动了。

从这一需要层次出发,政府应将政策重心由原来重视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上来。政府提供经费和场地,建立地方性的体育指导体制,定期组织活动,并且长期坚持下来。一旦爱和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群众体育动力的培养会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2.2 尊重需要的满足

人们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

尊重需要在体育领域中的满足较为直接,体育具有教育属性,各项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告诉我们,在运动中要学会平等,尊重,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另外,只要你在某些项目中有突出表现就比较容易获得人们的好评与尊重,而外界的尊重反过来又会促进个体自信与满足。在这个层面上,政府应该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媒体宣传学习各项体育礼仪,开展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为单位的体育赛事,公开奖励和表扬运动积极分子,强调运动的难度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将体育成果与业绩挂钩,颁发荣誉奖章、通过媒体表扬优秀体育单位。

2.3 体育动力高级阶段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前面的需要可以看成是机体因为缺乏而需要的外在特性,而自我实现没有这个意义上的缺乏或者缺陷,他不是机体为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需要外界的东西,是人本身的发展,是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具有高度的自发性与自制性。体育是人们实现自我实现的最直接的领域,在西班牙,美国等国家把运动当成生活一部分,在大街上,学校和公园里随处可见正在跑步的人,没有目的,就像吃饭一样,没有人会考虑为什么要吃饭。这种自我实现的动力不仅来源于体育意志,更是一种长期的习惯,和体育精神的体现。我国这类体育人群比较少,然而这正是我国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的最终目标。体育领域的自我实现将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体育活动转化非动机的体育活动,即体育最终成为人们展示人性和享受美感和快乐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必须重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从娃娃抓起。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教育孩子养成正常的生活习惯一样,体育运动也应该成为这样一种习惯从小教授孩子。另外,要发挥体育志愿者的作用,成立群众体育志愿者协会,把我国群众体育精英人群组织起来,给有特长的人提供机会发挥其个人价值,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积极、热情、忘我、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也就是自我实现的根本体现,他们在为别人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实现自我价值。

3 结论

1.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决定了体育需求,在人们利用体育价值的过程中产生了体育意志,将有目的性体育行为转为非动机行为的体育动力即体育领域的自我实现是群众体育最终目的。体育需求贯穿于体育动力形成的整个过程。

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群众体育动力发展阶段分为三层,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都属于初级的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是中级阶段的需要,自我实现阶段是体育动力高级阶段的需要。

3.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人群的体育需要不同,因此按针对性对群众体育人群进行相应的激励手段相当必要。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8-79.

[2]弗洛伊德.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101-102.

[3]哲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10,1675.

[4]余良华.理性与意志碰撞的体育动力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24.

[5]布特.体育本质的回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96.

[6]王丽岩.休闲体育:人性的回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205.

[7]《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32-135.

[8]李捷.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56-65.

[9]布特.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04-105.

[10]陆作生.体育活动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J].教书育人,2003,(6).

[11]周鹏生.谈马斯洛“需要层次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6):61-63.

需求动力结构 篇6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教师职业素质培养

现代高水平大学的持久发展, 要立足于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建设与培养。特别是许多教学型大学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中, 更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及职业素质建设。这其中青年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巩固与构建当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系到大学教师职业价值的正确认定与长期坚守, 事关高校专家型教师队伍成长。

1、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的内涵

根据需要, 近些年各高校均已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训, 努力探索各种培训模式, 提高整体教师水平, 并以已经开始酝酿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与课程教学发展中心等。

1.1 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内涵

具有明显的职业认可和职业发展需求, 是众多青年教师的从业特点, 但由于其内在的职业发展需求程度不同, 产生的主观选择及客观发展效果大不一样。我们认为, 职业发展需求动力强弱是产生不同发展结果的重要原因。行为动力理论认为:人的某种发展动力是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追求, 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是在其内心的职业认可与职业自信基础上, 产生的职业目标追求和职业成果向往, 是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相结合的产物[1]。人们在这种需求动力的推动下, 不断用更高的发展预期激励自己, 用更加积极的发展态度鼓励自己, 也不断用更加实际的工作实践改善自己的能力条件与环境, 以期获得理想的发展效果。

当人们对所选的职业产生了兴趣与爱好, 需求和企盼, 以及升华到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以后, 其对职业发展的追求就由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和持久行为, 引发这种职业发展需求动力不断增强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 需要我们给予分解分类和归类研究, 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及转化, 最终实现更多的大学青年教师树立起坚强持久正向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 成为现代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代显用之才。

1.2 青年人选择教师职业的动因类型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途径是极不相同的, 每个成功者都有着自己的成功轨迹, 通过分类归纳可以使我们很清楚的看到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的不同类型。

1.2.1 职业兴趣型。

部分青年人选择当教师这一职业, 其内心对教师职业充满了兴趣, 感觉教师职业非常有乐趣有意思有内涵, 天然具有一种喜爱和认可的心境。这种兴趣的产生与家庭亲友影响和性格特点有一定关系。由于作为教师的父母亲友长辈的言传身教, 以及性格早熟和对弟妹照顾的经历, 使他们养成了指导型与帮助型的思维习惯和选择习惯, 而教师的职业育人特色就成为他们的首选职业。由这种职业兴趣而激发起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 带有质朴和真诚的追求本性, 因而持久、有力、有序, 将可以推动职业者实现职业发展更高的目标。

1.2.2 职业理想型。

部分青年教师在接受初中级教育中受到了优秀教师的深刻影响与感动, 或在成长中受到公众对教师群体的称赞等熏陶, 内心认可做“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职业价值理念, 把从事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标。故而积极报考现代师范教育, 接受从教事业的各种理论培养和能力训练。在工作中, 热诚的学习与积累从教经验与艺术能力, 始终保持旺盛的职业发展动力, 努力成为大学教师中的骨干力量。

1.2.3 职业适应型。

也有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可与职业信心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刚刚走向大学教师岗位时并不太适应, 时有疑惑与浮动, 还不具备上述两种类型教师的兴趣与认可基础, 但是经过工作锻炼, 经过教师团体从业影响, 促使他们在思考与比较中坚定了对教师职业的肯定, 逐步树立起终身做一名好教师的志向, 开始有意识的向优秀教师学习, 主动用教师的角色和心态思考教育问题, 约束自己非教师行为, 逐步成为稳定的教师力量。

1.2.4 职业断续型。

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 由于认识上的差距, 或者心理上及理念上的不足, 对教师职业的认可总是处于变化及犹豫之中, 时而感到教师工作的伟大与公众的信任肯定, 使自己坚定职业的选择, 积极的努力工作。时而由于工作困难与水平差距而动摇工作信心, 产生流动换岗的情绪, 思想的断续变化及三心二意的职业情绪, 严重影响了职业发挥和动力的稳定, 时好时坏。甚至个别人最终退出教师集体而另谋职业。

上述几种职业选择类型分析, 是一些较为典型的情况, 其特点是由于对教师职业主观态度和理念程度的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行为选择角度。

1.3 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类型的研究和实践

从上述职业考虑, 青年人选择到大学工作, 走上了高校从教职业。但因出发点不同, 其成长轨迹差异很大。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考虑,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团队非常重要, 事关高校的持续发展。从不断激发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角度思考, 许多高校都在实践总结和理论探讨。归纳来看, 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类型有如下几种。

1.3.1 职业发展道德动力型。

许多学校和青年教师非常重视职业道德修养, 努力学习和提高职业文化, 完成职业角色转化。注重教师职业本身具有的两重性特点, 既, 教师职业的一般性特点和教师职业的社会性特点。理解教师职业的育人表率功能、行为转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等特色。认识到其职业的责任、操守、身份远大于其他职业。而其光荣和社会的赞誉也都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在此基础上, 许多教师热爱教师工作, 从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教师工作, 坚定职业选择、职业信仰、职业价值, 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不断超越自己。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 保持旺盛的职业发展动力, 努力成为教师团队的骨干。

1.3.2 职业发展心理动力型。

一些高校加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工作中, 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强化工作, 形成了从心理学角度培养青年教师持久职业动力的教育模式。由于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 较容易出现职业困难与职业倦怠等特点, 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以及感知训练、情感训练、意志训练、个性训练等内容的心理训练活动, 增强职业心理调适能力。在不断唤起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注意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教师坦然应对各种工作压力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适应于教育环境的变化, 保持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和性情开朗健康乐观的职业态度, 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成功信心与职业价值感, 保持旺盛的职业发展动力志向[2]。

1.3.3 职业发展专业动力型。

一些高校和青年教师重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考核, 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对提高职业能力的认识, 强调职业能力与职业理想的互动关系, 专业知识与职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创新辩证关系。在职业化技能学习中强调突出教育的协调与沟通表达, 解决问题与行动研究,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实践反思与自身发展, 学习和运用现代技术等多方面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成为当代青年教师的坚定信念和职业法则。通过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创造出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贡献, 在较高层次驾驭自己的执业运行和职业水平, 在这种专业发展动力的推动下, 追求更好的职业表现, 成为教学与科研及传承与创新的业务骨干[3]。

1.3.4 职业发展激励动力型。

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 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仍是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青年教师作为学识修养较高群体, 其事业心和成就感均比较强烈, 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受尊重的渴望也比其他社会群体来得更高。许多高校为长期促进青年教师保持职业需求动力, 制定了完备的奖励和激励政策。以绩效成果为依据确定薪酬办法, 实行优劳优酬优绩重奖的物质激励政策, 用有限的经济报酬表彰和激励工作贡献突出者。通过对优秀青年教师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进行荣誉激励、培训激励、情感激励等精神奖励, 大力宣传优秀, 形成职业优秀奖励导向。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工作价值, 成功的喜悦, 付出的回报, 坚定了青年教师岗位立业理想。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外, 国内外还有一些研究与实践趋势, 例如:国外的“个性与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认为职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性格, 其职业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性格, 即性格匹配合适与否决定职业的发展成功。国内也有职业成功“机遇理论”, 该理论对机遇与职业成功关系加以阐述, 提出了把机遇与知识技巧能力相结合, 可提升职业成功概率[4]等等。

2、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建设的思考

上述分析已知, 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动力有多种类型, 研究和处理好不同类型的发展所需, 将有力提高高校事业的持久动力和人才保障。因此, 科学的认识青年教师现状, 分析与化解青年教师发展中的矛盾, 形成青年教师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 使其保持旺盛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 形成职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已成为高校队伍建设的主题。

2.1 培养强烈的职业发展需求愿望

青年教师刚刚走上教师岗位, 是一批思维敏捷年轻有为, 有干劲、观念新、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 他们较少保守意识和积极参与事业, 对高校引入现代教育理念,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创新实践, 完善育人模式与育人环境等改革与倡导有着较强积极态度, 这为高校激发青年人事业朝气,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了极好的客观条件。也为他们尽快扭转教育实践短, 职业体验不够, 对教师的角色作用、职业特点、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和职教规律还不甚了解的等等不足, 创造了重要的思想条件。调动和依靠青年教师们的这种热情, 将可以锻造出一批勇于肩负更大职业压力与角色压力, 改善主观与客观不相适应的心理矛盾, 追求职业素质加速发展的青年教育专家群。

2.2 挖掘优异的职业发展需求潜力

高学历年轻教师, 具有年龄、学历与学源等优势, 相当部分还有着海外学习经历, 较为了解海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征与教育管理层次。故而他们的知识积累, 学识见地, 学术研究、技能训练都有较高水准, 具备了较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这些客观条件对于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青年教师爱师爱教情感, 通过师德、心理、专业以及行为激励等职业发展动力的需求教育和引导, 将可以较快的升华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认可, 形成较强的职业发展需求动力态势。在培养过程中还可经过不断深化专业理论基础和从教艺术训练, 依靠其基本素质完善其基本素质的提升, 实现持久的职业进步要求。

2.3 建设良好的职业发展需求环境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 高校要坚持从养成良好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的角度出发, 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育培养工作, 要因势利导, 准确把握年轻人的客观特点和主观愿望, 加强高校育人环境建设, 形成关心、关爱青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青年人的使用锻炼, 形成年轻人能够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和用武之地。加强各种政策制度建设, 侧重年轻人的鼓励和奖励, 形成年轻人应得的良好回报和肯定。加强青年教师发展研究, 特别是年轻人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理论研究, 形成有理论指导的正确有效的青年人教育工作体系。由此上种种工作与思考, 实现建设现代大学强大师资队伍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震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P88~90

[2]李铮, 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P47~55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P410~424

需求动力结构 篇7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商品住宅需求,菱形思维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西安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住房需求量逐年增加。所谓商品住宅即是由房地产企业建设然后销售给消费者作为居住使用的房屋。近年来,西安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如图1),但仍然存在房屋积压现象见表1。西安市政府为保证房地产业均衡发展,开发商合理投资,需要对现有房地产市场供需做出分析,以此作为制定均衡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依据。

图1显示随着商品住宅开发面积和年份推移商品住宅销售趋势良好,加大商品住宅需求量和适当的减少商品住宅开发面积可帮助房地产市场消化“库存”,维持房地产市场平衡和供需平衡。

表1中数据和图1中商品住宅开发面积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两条趋势线之间逐步增大的差距可以看到商品住宅开发面积远大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存在明显的商品住宅库存积压以及供过于求现象。

二、商品住宅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住宅需求是满足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住宅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住宅的满足程度。常住人口需求,流动人口需求以及迁徙人口需求是从需求对象划分;结婚购房、投资性购房、改善性住房、其他原因购房是从住房用途划分;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市场角度划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需求角度划分;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从产生动因划分。国内学者认为销售面积从侧面反映了住宅需求量。

(单位:万平方米)

本文认为影响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城镇化因素

城镇化是影响西安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西安市城镇化对商品住房需求具有长期稳定的拉动效应。城镇化对商品住宅有特殊的影响效果,既直接通过传递效应拉动房地产市场,又间接通过波及效应和开发效应拉动房地产市场。

2、西安市人口总数

人口是西安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的主要对象。迁入人数和出生人数增加商品住宅需求,相反,迁出人口和死亡人口减少商品住宅需求。同时,人口老龄化在住房需求上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西安市GDP

西安市房地产发展状况与西安市GDP息息相关。西安市GDP越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随之提高,包括改善现有住宅的质量,从而增加住宅需求量。反过来,商品住宅需求增加,刺激房地产的发展,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总的来说,西安市品住宅需求量与西安市GDP呈正相关关系。

4、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体现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决定商品住宅需求量。越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越强的购买力,增加商品住宅的需求量。

5、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

商品住宅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供给和需求相互影响达到均衡的结果。西安市商品住宅同样具有消费品的属性,按照市场规律,商品住宅的价格上下波动。商品住宅价格与商品住宅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6、银行贷款利率

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种。现如今,消费者买房主要靠贷款,当银行贷款利率提高,消费者贷款的意愿下降,住宅需求量相应减少;同时开发商贷款意愿下降致使市场上供给相应减少,根据需求供给曲线发现供给减少,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三、系统因果关系图

上述分析了影响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商品住宅需求量的影响情况。本文依据要解决的问题及对整个系统的动态分析描述住宅需求系统的变化,将商品住宅需求系统各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

四、商品住宅需求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从人口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建立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流图,如图3所示。建立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系统仿真模型的的关键是构建流图,从流位变量出发来明确输入量和输出量,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影响因素及其构成。本文中建立的模型步长是1年,流率对流位变量影响推后1年。

在整个商品住宅需求系统仿真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水平变量:城市人口=integ(城市人口净增长)+城市人口初始值

西安市GDP=integ(GDP变化量)+西安市GDP初始值

住房需求量=integ(年新增需求变化量+年实现需求变化量)+住宅需求初始值

辅助变量:年人均GDP=西安市GDP/城市人口

GDP变化量=西安市GDP×GDP增长量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人均GDP×0.419887+404.06

城市人口净增长量=城市人口×净增长率+城市扩张新增人口

城市扩张新增人口=城市化率×西安市GDP

年实现需求变化量=政策房供应量+年销售实现

年销售实现=住房需求×销售比例

供求比=住宅需求/住宅供给

系统仿真模型中常量包括政策系数、净增长率、GDP增长率、供求比对销售比例影响因子、银行贷款利率、城市储蓄存款、城市化率。

五、拓展分析

本文拟采用菱形思维模式分析系统仿真的过程,并分析“去库存”的路径,可拓学中有多种思维模式,其中一个就是菱形思维模式,主要包括发散和收敛两个过程。依据“去库存”的目标,首先通过菱形思维的第一个过程发散过程,从基元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影响因素出发,结合拓展分析法依据不同的路线发散出多个基元。

经过发散过程得到的分析方案,不是全部都可以达到“去库存”的目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衡量指标进行评价筛选,得到优度较高的方案。

此方案在城市化下城市人口的增加,增加城市GDP,加上政府的政策补助可减少城市商品住宅的积压。

六、结论

本文通过《西安市统计年鉴》搜集2005—2014年商品住宅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商品住宅存量。数据显示,西安商品住宅近几年的销售量逐年增长,商品住宅每平米价格随之平稳增长。调查数据仍显示出存量商品住宅存量大于商品住宅需求量,存在明显的积压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安市商品住宅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系统仿真模型,明确表达各影响因素与商品住宅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根据建立的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灵性思维模式,经过发散和收敛两个过程,探索西安市商品住宅“去库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涂国平、黄志钧: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商品住宅需求仿真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胡伟艳、王钰:武汉市商品住宅需求影响因素及预测[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3]刘亚臣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沈阳市住宅需求预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王汝曦、王婉玲: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市场系统仿真及预测——以西安市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3).

[5]罗健:南昌市商品住宅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9).

[6]赵聆君:长沙市房地产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登记电子化下一篇:工厂中的网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