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式

2024-09-04

外科术式(共6篇)

外科术式 篇1

老龄化现象的凸显及社会结构的改变,使得患者基数也在增加。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有所提高,脊柱结核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结核疾病,可导致骨损坏。脊柱结核进展较慢,不易于诊断,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拟对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进行总结、分析。

1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MRI、CT等检查,明确患者的病灶、脊髓压迫等情况,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实施手术、适合采取何种手术。

脊柱结核进行手术前需要考虑患者病灶的破坏程度、畸形和稳定问题,还需对患者的免疫能力和细菌耐药性加以考虑[1];医院的条件和技术也是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脊柱后凸畸形大于20°且脊髓神经问题有明显加重的患者需实施手术治疗[2];本身体质较差、并发症多且难耐麻醉者需要考虑是否手术。

2 术式的选择

对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何种手术治疗需从患者自身疾病和体质等考虑。

2.1 单纯病灶清除术

若患者脊柱较稳定且无显著破坏,CT等影像检查表现为椎体正常、无塌陷及神经损害,或合并椎盘脓肿的情况下可实施单纯病灶清除手术,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可无显著变化。对我院15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分别有6例患者为胸椎结核和腰椎结核,另3例患者为骶椎结核,均实施单纯病灶清除术,结果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L5左侧关节突病变,给予其后路清除病灶手术。当前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已较为成熟。通常来说,诸如单纯性椎间盘型及椎体结核但并不塌陷或塌陷不严重的脊柱结核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则可根据患者病灶破坏的程度和脊柱的稳定情况选择术式。本组15例患者符合单纯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且效果良好。

2.2 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术

该术式适用于脊柱稳定破坏者,其CT等影像表现为局限性结核病灶,无后凸畸形,患者病灶清除后会有骨缺损现象,因此需要植骨重建。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的目的在于修复患者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问题,达到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有文献称[3],因人体中胸椎对脊柱支撑的要求较低,且受其限制也较小,自身稳定性不足,因此这些部位出现局限结核破坏时可通过该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外固定以促进局部稳定。

2.3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主要针对脊柱稳定有明显破坏且椎体塌陷严重者,椎管内出现占位病变,在病灶彻底清除后脊柱稳定会遭到破坏。该术式是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方法中的新方法,其可发挥重建脊柱稳定的效果,使得局部的结核得到控制,促进骨性融合,最终达到修复效果[4];而脊柱结核处于渗出期或增殖和坏死期,均可实施内固定手术。该术式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当患者病灶清除后,如单纯植骨难以确保脊柱稳定,且无法满足骨性融合要求,术后辅助支具也无法维持局部稳定时可采用该术式。有学者认为,脊柱结核治疗过程中,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可归纳为:患者椎体破坏程度高,或椎体严重塌陷,病灶清除后需植骨修复骨缺损;清除病灶后对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损害;后凸畸形且需进行矫正。

3 体会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是该病治疗中的辅助方法,为了配合抗结核化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类型患者存在的不同症状和病灶特点进行手术才能确保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宏其,陈筱,郭虎兵,等.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3):196-199.

[2]张红星.多种术式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14-6515,6520.

[3]张宏其,尹新华,黎峰,等.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20-27.

[4]杨永辉,蔡玉强,晁建虎,等.胸椎结核外科治疗不同术式选择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14,(9):788-794.

外科术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17例;年龄39~66岁。排除肿瘤复发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就诊时有上腹隐痛、吞咽梗阻感、贫血、乏力、消瘦等症状。45例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 每组15例。3组患者年龄, 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各组患者术后15d空腹采集静脉血5m L, 1500r/min离心15min,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和胃动素水平。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 同样方法检测上述指标。根据病例随访计算各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 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 3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 3组胃动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 。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远端胃切除、全胃切除组患者 (P<0.05) 。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术后血清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P>0.05) 。

注:与近端胃切除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各组术后生存率

近端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6.7%;远端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6.7%;全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80%。经比较, 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和远端胃切除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癌症之一, 其发病率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 男女比例为2∶1, 中老年人居多, 35岁以下发病率较低, 55~70岁为高发年龄。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1,2]。正常情况下,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之间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的维持有赖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一些生长因子的共同调控[3]。目前胃癌的外科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愈胃癌的重要手段。有学者[4]的研究显示, 只要胃的近端距离癌肿距离较远, 行全胃切除术和胃近端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无差异。也有学者[5]认为,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的患者。结果表明, 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和远端胃切除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可能与入组例数过少有关。

胃泌素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合成, 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刺激非胃窦部胃黏膜生长, 且与胃癌的形成有关[5,6]。有研究[7]表明, 胃癌患者手术中切除不同部位, 血清中胃泌素含量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 远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的患者, 血清胃泌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但较近端胃切除患者明显降低。提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胃窦是否存在有相关性, 而与胃泌酸细胞无明显相关。胃动素的合成细胞分布在小肠和十二指肠上段, 研究表明[8], 胃癌组织中胃动素表达情况与胃癌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本研究中, 三种胃癌手术术后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接近正常值, 提示胃动素血浓度与胃癌术式无明显相关。神经降压素由N细胞分泌, 主要分布于回肠黏膜。神经降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为血管活性作用、影响胃肠运动、抑制胃液分泌。有研究[9,10,11,12,13]表明, 神经降压素的血浓度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中, 三种术式术后患者血中神经降压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但明显低于正常值。

外科术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87病例均选自本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8月—2012年12月收入病患, 其中男患112例, 女患75例, 年龄31~82岁, 平均年龄56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 (1~30年) , 均经头部CT扫描证实颅内出血, 依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120 mL。

1.2 患者意识情况

该组病人均有高颅压症状, 其中清醒者22例, 嗜睡、昏睡、神志模糊者130例 (GCS评分>12分) , 昏迷35例 (12分≥GCS评分≥3分) 。

1.3 出血部位与量

该组病例出血部位均位于额顶枕皮层下及基底节区, 部分病例因血肿较大或临近脑室而破入脑室系统, 出血量30~50 mL, 38例, 出血量50~70 mL, 112例, 出血量70 mL以上37例。

1.4 手术方法

1.4.1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前头皮标记出血侧额颞顶部大问号型切口, 全麻后逐层切开头皮, 翻开皮肌瓣儿, 钻孔后铣刀形成10 cm×10 cm骨瓣, 悬吊硬膜并切开, 沿外侧裂分开脑组织进入血肿腔, (若颅压较高亦可选择皮层无血管区寻思皮层造瘘清除血肿) , 直视下清除血肿并仔细止血。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多明显塌陷, 血肿腔不放置引流管, 减张缝合硬脑膜, 引流管置于硬膜外, 根据术中脑组织塌陷情况决定是否还纳骨瓣, 分层缝合肌肉及头皮。

1.4.2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根据头部CT扫描在术区勾画血肿头皮投影, 全麻后选择直切口, 乳突撑开器撑开头皮, 钻孔后铣刀形成3~5 cm左右的小骨窗, 瓣状切开硬脑膜后翻开、固定。选择相对无血管区非功能区, 脑穿针皮质造瘘至血肿腔, 拉钩牵开皮质, 直视下清除血肿, 仔细止血, 血肿腔不放置引流管, 缝合硬脑膜, 骨瓣复位固定, 分层缝合肌肉及头皮。

1.4.3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根据头颅CT扫描定位血肿, 选择血肿层面最大者为穿刺层面, 测量血肿中心距离头皮的距离, 确定穿刺方向, 局麻加强化后, 头皮切开3 cm, 颅骨钻孔, 电凝切开硬脑膜, 用带针芯的14号硅胶引流管缓慢向血肿中心进针, 进入血肿时多有突破感, 达到预定深度后拔出针芯, 可见部分血肿流出, 固定引流管, 小心抽吸大部分血肿。残余血肿术后经引流管分次注入尿激酶后融化排出, 具体方法为2万U/次, 1次/d, 夹管2 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 多次复查头部CT, 直至血肿<5 mL后拔管。

2 结果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57例, 术后死亡11 (死亡率19.3%) 例, 生存46例, 均术后当即复查头部CT显示血肿清除彻底, ADL分级:Ⅰ级2例, Ⅱ级11例, Ⅲ级12例, Ⅳ级20例, Ⅴ级1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60例, 死亡1例 (因术后二次出血, 死亡率1.7%) , 生存59例, 均术后当即复查CT显示血肿清除彻底, ADL分级:Ⅰ级20例, Ⅱ级21例, Ⅲ级16例, Ⅳ级2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患者60例, 全部生存, 动态复查头部CT, 血肿均<5ml后拔管 (最短拔管时间2 d, 最长5 d) , ADL分级:Ⅰ级28例, Ⅱ级19例, Ⅲ级13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到底采用内科保守还是外科手术两种方式的争议依旧广泛存在[1], 但对于出血量较大 (>30 mL) 时, 外科手术可尽快减少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减少继发性损害具有明显优势。上述3种手术方法为基层医院常用的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方法, 其他如立体定向下血肿清除,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等手术方法基层医院应用困难。在上述3种方法治疗过程中, 笔者心得为: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麻醉方法简便, 对患者损伤小, 手术简单, 切口小, 时间短, 但清除血肿不彻底, 在减少占位效应的效果方面看较另外2种需全麻的手术疗效差, 并且对术者的抽吸手感要求较高, 笔者曾遇到因抽吸过度导致术中二次出血, 改为全麻去骨瓣血肿清除的情况。其次钻孔手术需定位精准, 头皮表面1 mm的差距到颅内血肿中心时可偏差1 cm以上, 术前一定仔细计算, 反复核准穿刺位置。最后钻孔手术需要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可操作, 上述病例手术时间最短者在出血后的第3天, 最长者在出血后的第10天, 并且相对时间越长血肿液化越完全, 手术操作更简单, 术后甚至无需尿激酶的注入便可在术后2 d拔管。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需全身麻醉, 手术时间长, 损伤大, 但是清除血肿彻底, 止血彻底, 在术后控制血压平稳的前提下, 二次出血几率较少, 对于出血量巨大, 脑组织肿胀明显, 在很短时间内即出现脑疝的患者尤其适用[2]。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出血量比较大 (30~70 mL) 或出血位置相对表浅的病例, 较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式方便快捷,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3]。

综上, 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快速解除占位, 降低颅内压, 防止继发性损害的优势, 具体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要全面权衡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有无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 意识障碍程度、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多方面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尹晓亮.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进展[J].北京医学, 2006, 28 (3) :175-176.

[2]宋少军, 章翔, 费舟, 等.去骨瓣减压与保留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颅内压变化的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 (6) :172.

外科术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 男34例, 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岁。超声或CT诊断肝脏包虫病,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胀, 无其他不适表现。48例中, 单发囊肿26例, 多发囊肿22例, 肝包虫囊肿直径4.0~16.0 cm。

1.2 手术方法选择手术切口

选择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或屋顶切口, 必要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延长切口。用电刀从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交界处切开肝包膜, 找到外囊于肝脏外膜之间的潜在间隙进行分离。将包虫外囊完整从肝脏上切除, 对进入包虫囊壁内的胆管和血管用poline线结扎或缝扎, 避免术后发生胆漏或出血, 遇较大出血用脑室引流管阻断第一肝门后结扎止血;术中发现包虫壁薄, 压力高, 有破裂可能, 或暴露病变部位不充分时, 先行包虫内囊摘除术, 再从肝组织行外囊完整剥除;创面电凝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创面不缝合, 创面低位放置乳胶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病例均无囊肿破裂溢液, 术中出血量在50~260 m L, 最多不超过300 m L。术后情况:术后恢复顺利, 腹腔引流管引出淡血性液体25~230 m L, 平均70 m L左右。1例患者出现左侧胸腔积液, 1周治愈, 平均术后12 d治愈出院。

3 讨论

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操作方法简便、创伤小经济, 术后可出现残腔积液、复发、胆汁漏、术后出血、逆行性残腔感染, 残腔胆漏等问题, 给患者造成极在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有些患者则需要多次手术。彭心宇等通过临床实践表明肝实质表面存在着一层纤维膜, 通过此间隙将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4,5,6,7,8]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 对肝脏创伤小, 出血少等优点, 解决了传统内囊摘除术包虫复发与残腔并发症[9]、胆漏积液等问题。彭心宇[10]报道30例肝包虫外膜内剥离术, 无1例复发, 该术式安全可行, 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 值得推广。该术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包虫病大会上被确定为经典的方法。结合文献报道, 并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总结, 我们的体会是: (1) 紧贴肝包虫外囊的肝实质面上存在着一层明确的纤维膜, 而且肝包虫外囊与该膜之间存在着一个潜在可分离的间隙, 沿此间隙可完整剥除外囊, 一次性根治肝包虫病。 (2) 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适用于肝细粒棘球囊肿, 泡状棘球蚴囊肿外无纤维外膜, 呈浸润性生长, 浸及血管及胆道, 不适合该术式。 (3) 在手术过程中, 若发现外膜间隙不清, 囊壁钙化严重或外囊张力过高, 预计可能损伤胆道、血管时, 或出现囊液外溢时, 应该放弃该术式, 改行传统内囊摘除术后加外囊剥除术。我们认为该手术方式减少了以往手术后的并发症, 是治疗肝脏包虫病的一种合理术式。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并降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和包虫原为复发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 缩短住院日该术式是治疗肝包虫病的先进手术方式,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术式——肝包虫病外膜内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肝包虫病患者48例, 经影像学确诊, 采用包虫病外膜内剥除术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满意, 术后无胆漏、出血及残腔感染等并发症, 平均手术后9 d治愈出院, 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治疗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手术, 创伤小, 出血少, 复发低, 恢复快, 可完整剥除病灶, 一次性根治肝包虫病。减少并发症, 降低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包虫病,外膜剥除术

参考文献

[1]Polat P, Kantarci M, Alper F, et al.Hydatid disease from head to toe[J].Radiographics, 2003, 23 (2) :475-494.

[2]Brunetti E, Kern P, Vuitton DA, et a1.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ystic and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in humans[J].Acta Trop, 2010, 114 (1) :1-16.

[3]Safioleas M, Misiakos EP, Kakis IS, et a1.Surgical treatment of human echinococcosis[J].Int Surg, 2000, 85 (4) :358-365.

[4]朱马拜, 阿尔新, 沈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临床应用与评价[J].中华肝胆外杂, 2008, 14 (2) :90-91.

[5]彭心宇.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新观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11) :651-653.

[6]梁东, 付振超, 俞天生, 等.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68例手术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9 (4) :240-241.

[7]赵鹰, 刘虎, 克依木.囊外切除治疗肝包虫囊肿 (附80例报告) [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 (9) :641-644.

[8]吴向未, 彭心宇, 张示杰, 等.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的价值及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11) :659-661.

[9]朱马拜, 边拜, 李镜洲, 等.复发性肝包虫和残腔积液的外科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 2000, 6 (8) :453-454.

外科术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 从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当中, 随机选择50例展开研究, 男性患儿30例, 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最小为3 d, 最大年龄是27 d, 平均年龄是 (15.0±2.5) d;患儿的最大体重是3 800 g, 最小体征是1510 g, 平均体重是 (2 500±205.5) g;患儿胎龄最长为44周, 最短为33周, 平均胎龄是 (39.5±2.0) 周, 其中有30例<38周。50例NEC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了腹胀、呕吐以及发热、便血等。

1.2 治疗方法

50例NEC患儿均行常规治疗, 确保患儿机体内循环稳定。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了肠切除手、肠造瘘术、肠修补术。

1.3 疗效判定

观察患儿治疗后的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其计量数据用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若P<0.05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儿治愈48例, 内科治愈38例, 外科治疗10例。5例出现气腹属于晚期手术、5例未发生肠穿孔但肠坏死属于早期手术;晚期手术一共治愈4例、死亡1例, 患儿的死亡率是20.0%;术后有1例患儿发生短肠综合征, 2例发生胆汁淤积症,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60.0%。早期手术一共治愈5例、死亡0例, 术后1例患儿发生胆汁淤积, 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20.0%, 早、晚期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NEC患儿常常并发肠穿孔、肠坏死以及败血症、腹膜炎等, 部分患儿则会发生肠狭窄及短肠综合征、胆汁淤积性肝病, 所以应用正确手术方式及把握治疗时机极为重要, 且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改善预后效果, 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在传统的NEC治疗处理中, 仅将肠穿孔当做一个手术绝对指征不但使很多患儿失去治疗的机会, 与此同时也使得手术死亡率较高的局面。近年来, 该院对于NEC患儿最佳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的研究发现, 早期手术干预, 尤其是当患儿全层肠壁发生缺血坏死, 但是未穿孔, 或某段肠壁发生全层坏死之前进行治疗, 可显著提升质量疗效, 减少死亡率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文章通过5例行早期手术的新生儿, 均属于在某段肠坏死、未穿孔的时候进行治疗, 而穿孔之后肠液弥漫使得患儿全身代谢出现紊乱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患儿发生肠狭窄、胆汁性肝病、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几率,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有研究报道指出, 把12项反映肠坏死的指标分作4个级别, 第1级包括了气腹, 这是反映患儿肠坏死的指标;第2级包括了门静脉积气、腹腔穿刺阳性, 该指标可反映患儿肠坏死情况;第3级别包括了肠壁积气、固定肠袢以及腹部包块、腹壁红斑, 可以反映肠坏死情况;第4级别包括消化道严重性出血、腹胀、呕吐以及腹部压痛, 均属于反映肠坏死情况。

NEC手术的主要目的是, 尽可能完整切除患儿坏死的肠道组织而减轻其腹腔炎症病情, 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同时又尽可能保留患儿肠道组织, 避免发生短肠综合征。临床上的主要手术包括肠造瘘术以及肠切除等, 根据患儿特殊情况来看, 需尽可能保留术中诊断有争议的坏死肠, 结合患儿损伤控制手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可以采用肠造瘘术治疗效果最佳。患儿最佳手术方式为:局部病灶坏死者, 其的内环境比较稳定, 远端肠管正常状态时则可应用切除肠吻合术, 反之则实施远端肠管双腔造瘘术治疗。对于多病灶坏死者, 其远端肠管属于良好状态, 病情稳定, 可采取肠切除、肠吻合术反之则选取近端造口治疗。对坏死广泛者可用近端空肠造瘘、封闭术治疗72 h之后再探查;对于全肠壁均坏死者则可放弃治疗机会。手术要点主要包括了一下几点: (1) 不可遗漏患儿病情, 所有患儿的整个肠道需要进行系统地检查, 例如直肠、小肠以及结肠等, 该次研究中有2例患儿为结肠坏死且小肠出血点为点灶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儿腹部不胀, 但大便量多且呈红色、腥臭味; (2) 判断患儿de肠壁坏死与否, 通常情况下苍白区域则提示肠管彻底缺血、坏死、肠壁变薄、球状隆起以及表面覆盖较薄的半透明状浆膜; (3) 手术过程中只切除患儿已经明确坏死以及穿孔的组织, 需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患儿肠管, 避免发生短肠综合征, 并且积极保留患儿的回盲瓣。该次研究中, 晚期治疗死亡率是2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60.0%;在早期手术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20.0%, 死亡率为病死率0.0%, 此结果与李红卫等人[8]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手术时机和术式的决策研究中, 晚期治疗病死率25,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早晚病死率为0等结果相似, 可见早、晚期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根据患儿12个反应肠坏死指标、7项反映代谢紊乱频数, 为NEC患儿的手术时机、方式提供参考与决策, 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瑞芹, 郑冬凌, 赵晓忠, 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 :225-227.

[2]曾振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27) :152-154.

[3]陈锦金.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7) :84-85.

[4]张爱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趋势的共词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5 (1) :78-82.

[5]党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5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 :173-174.

[6]邹晓妮, 苏育敏, 卢小娟, 等.微生态制剂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 (23) :3932-3935.

[7]廖东.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12) :2506-2507.

外科术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10年7月于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4例患者, 其中男性21例、女性42例;年龄15~68岁, 平均 (38.4±3.6) 岁;甲状腺肿物<5cm;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2) 和观察组 (n=32) , 两组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沿颈部正中胸骨上窝皮纹作长约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组织、皮下组织、颈阔肌;用电刀沿颈阔肌下钝性分离皮瓣, 直至喉结;沿正中颈白线仔细切开各层至甲状腺, 仔细探查甲状腺及肿物, 充分显露双侧上、中、下极动脉、静脉和双侧悬韧带后, 用直角钳“U”型带线结扎、钳夹、切断后双重结扎;冲洗术腔, 所有引流均经切口侧方另外戳孔引出, 查无出血, 仔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无误后, 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各层组织, 术毕。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操作。

1.3 临床指标

①手术情况: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术后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吞咽不灵活、切口皮下结节) 。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 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 附表。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术后情况

两组的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对照组切口粘连1例、颈前区疼痛2例、切口皮下结节2例、吞咽不灵活3例, 并发症发生率25.0% (8/32) ;观察组颈前区疼痛1例、吞咽不灵活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3% (2/32) ;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去除病灶的同时, 患者还注重微创和美观, 有的学者因此提倡腔镜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以满足人们对微创和美观的需求[3,4]。传统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由于术式特点, 破坏了颈前正常血管及淋巴管的回流, 术后容易出现切口皮下结节, 而且切断了颈前肌容易引起颈部活动受限, 结扎肌肉残端使手术操作繁琐[5]。甲状腺疾病大多为良性病变, 而且女性患者大部分对手术的美容效果要求较高, 传统术式在颈部正中有明显瘢痕, 难以被女性患者所接受。近年来, 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综合改良及实践证实, 低领小弧形切口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的原则, 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的效果满意[6]。

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所不具备的优点:手术切口较小, 可避免不必要的创伤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切口愈合后不影响美观, 符合女性患者对

美观的需求;无需使用特殊设备, 不会有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可显露甲状腺上、中、下极血管及神经, 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量减少, 证实手术操作简便省时。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需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良性肿物且肿物大<5cm者采取此术式效果安全, 能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国锐, 王深明.甲状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88.

[2]Park CS, Chung WY, Chang HS.Mininally invasive open thyroid-ectomy[J].Surg Today, 2001, 31 (8) :665-669.

[3]商弘, 闫朝岐, 杨维良.微创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2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 26 (4) :446.

[4]孙跃明, 白剑峰, 陆文熊, 等.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 (23) :1647-1648.

[5]张昌洪.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 :448.

【外科术式】推荐阅读:

烧伤外科05-24

外科管道05-31

外科06-18

外科技能06-18

外科操作06-21

外科治疗08-09

普通外科08-12

颅脑外科08-24

外科感染09-05

胆管外科09-08

上一篇:研磨工艺下一篇:综合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