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CAD

2024-11-03

建筑CAD(精选12篇)

建筑CAD 篇1

一建筑CAD课程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CAD制图”主要研究解决阅读建筑工程图样、具备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的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理论和CAD基本绘图命令,贯彻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训练绘图和读书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及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绘图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储备基本职业技能夯实基础。同时立足于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这是建筑类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设计人员绘制施工图、施工人员按图施工的理论依据,因此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本课程融合建筑制图、房屋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展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

目前建筑CAD教学仅停留在低层次应用,即辅助绘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IM技术的兴起日渐成为主流方向,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全面。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如何在教学中借助于BIM技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传统建筑CAD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现阶段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当前行业需求,不能与时俱进。对于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较少,仅仅是停留在教授CAD基本绘图命令和基本编辑命令的阶段,较少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应用。

2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上机实际操作,出现知识的学习和上机实践脱节,不能做到边听课边做,重点难点容易遗忘,学习效果比较低。

3课时分配不合理

一般院校的建筑CAD课程受到教室资源和课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为了两个阶段的学习,即理论教授和上机操作。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并且考虑到学生不能及时上机操作,知识点的灌入过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因此在理论教授过程中,大量的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而上机课程的课时和场地有限,该门课程需要反复大量的实战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因此在上机环节中也只能找简单的例题让学生上机操作,这些都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4软件直观性差

“建筑CAD”课程以建筑制图为基础,绘图过程依旧延续三面投影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建筑物的平立剖面间的相互关系不甚了解,在后续建筑CAD课程的学习中,也仅仅是用软件抄绘图纸,对于各投影面之间的关系依旧无法形成直观的认知。CAD软件中的三维绘图方法比较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三辅助建筑设计新手段,虚拟数字化技术

1 BIM概念

BIM概念的核心是用一个数据库作为存放建筑图形、非图形数据的惟一知识库。使得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各个阶段的相关人员都能从中获取他们所需的数据,并且是连续、实时、可靠、一致的数据。[1]

BIM技术的优点体现在:工期缩短;高度一致性;降低成本;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高。

作为一项新的计算机软件技术,BIM是继CAD之后的新生代,同时BIM从CAD扩展到了更多的软件程序领域,如工程造价、设备管理等方面。BIM给建筑行业的软件应用增添了更多的智能工具。

2 BIM的核心理念

(1)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族)拼装而成,族的种类很多,不仅包括构建的几何形状,还可以模拟材料的各类特性以及受力状况等方面的属性。参数化设计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族设置可调节的参数,以改变构建的形状,满足设计的要求。

(2)关联性设计

把族中的参数相互关联起来并加以控制,就称之为关联性设计。可以举例说明,在REVIT软件中,一旦更改一个层高的数值,这个建筑物与之相关的所有构件都是与之相关联的,例如门、窗、柱的属性数值都会随之同步发生变化。

(3)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

(4))协作设计

BIM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这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而且业主、政府政务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2]

3应用现状

在北美有一半的机构在使用与BIM相关的工具,在欧洲、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房地产开发,BIM技术将引领建筑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被认为将对建筑业界的科技进步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

BIM理念正逐渐进入中国。包括清华建筑设计院、建设部院、建研院,中建国际等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近些年来也开始引用BIM技术。

四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际、会应用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绘图与识图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在有限教学学时内,压缩目前主要的2D教学内容,这部分课时调整为24个学时,分四个模块进行。第一模块:基本绘图命令;第二模块:基本、高级编辑命令;第三模块:尺寸标注、文字输入;第四模块: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增加BIM技术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安排16学时,分三个模块进行。第一模块:BIM基本知识;第二模块:REVIT软件基本操作命令;第三模块:建筑物虚拟模型的创建。

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也可以结合最新的潮流设计,展示设计理念和绘图样本,激发学生兴趣。[3]

2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具体工程施工图纸,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3教学组织

本课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模块。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课、练习辅导二个步骤形式交叉进行。讲课时有向学生提问的内容,师生互动;练习时,教师积极辅导答疑,与学生互动,有共同的问题,再次讲解。“课内、课外、集中实训”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课内环节有讲课、演示操作、课内练习。课外有复习、完成作业、总结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讲、学、练”融为一体,交叉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4改革评价标准

(1)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一套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发展,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强化课程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作用,更真实地反映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教学质量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两个部分:包括职业素质考核、任务考核、知识考核,按照“37”的权重比例为评价标准。

职业素质考核。包括平时出勤率、课堂讨论发言表现、合作沟通意识等,以课堂提问、答疑的形式考察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占总评价成绩的30%。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纪律性以及表达与沟通能力。

任务考核。包括平时完成绘图作业及CAD上机绘制施工图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70%。主要通过学习任务的阶段性成果来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将软件学习与认证相结合

将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学生既能学会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又能得到一个相关软件的权威认证,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赵红红.信息化建筑设计——Autodesk Revit[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梅.如何在CAD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06-107.

建筑CAD 篇2

.1 AutoCAD2004的安装、启动和退出.2 AutoCAD2004的工作界面.3 AutoCAD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 常用绘图命令

2.1 点

2.2 直线与构造线 2.3 圆、圆弧和圆环 2.4 矩形与正多边形 2.5椭圆与椭圆弧 2.6 样条曲线 2.7 多段线 2.8 多线

第三章

绘图辅助工具 3.1 栅格和捕捉 3.2 对象捕捉 3.3 自动追踪 3.4 查询命令

第四章

基本编辑命令 4.1 选择对象 4.2 常用编辑命令

第五章

图层、对象特性及选项设置 5.1 图层 5.2 对象特性 5.3 选项设置 第六章

图案填充 6.1 应用图案填充 6.2 编辑图案填充 第七章

块与外部参照 7.1 块及其属性 7.2 外部参照

第八章

创建及编辑文本 8.1 文字样式 8.2 文本的创建 8.3 编辑文本

第九章 尺寸标注 9.1 尺寸标注基础 9.2 创建标注样式 9.3 尺寸标注 9.4 编辑尺寸标注

第十章 图纸布局和打印输出

10.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10.2 布局 10.3 打印样式 10.4 打印出图

第十一章 建筑绘图范例

11.1 创建及使用样板 11.2 绘制建筑平面图 11.3 绘制建筑立面图

第一章AutoCAD基础知识

第一节

AutoCAD2004的安装、启动和退出

一、安装

与其它软件的安装方式基本相同,双击安装盘上的“Setup.exe”然后一路按“下一步”即可,当有提示输入“系列号”时在相应对话框中输入安装盘自带的系列号。即可

二、启动

1)启动AutoCAD2004软件的方法较多,主要有: 法一:从任务栏中点击AutoCAD2004程序项; 法二:在桌面上双击AutoCAD2004图标

法三:在电脑开始程序的菜单中调出AutoCAD2004软件 法四:双击已有的AutoCAD2004图形文件 2)打开或新建图形文件

法一:启动软件默认生成一张空白的图形文件。

法二:文件→新建,在Template文件夹下选择合适自己的图形文件作为绘图的开始。

法三:若在“选项”中已经设置了“显示启动对话框”,启动软件时会自动弹出“启动对话框”,选择“使用向导”,可以自助设置绘图环境来新建图形。

三、保存

AutoCAD在编辑绘图过程中并不将产生的图形数据存入计算机的硬盘,而是存在内存中。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养成经常存盘的习惯,否则一旦遇到断电或软件自动关闭的异常情况时,就会丢失数据而前功尽弃。1)保存文件的方法有:

法一:菜单栏操作,文件→保存/另存为 法二:点击工具栏中相应的“保存“按钮 法三:在命令栏中输入Save命令再回车 法四:快捷键 Ctrl + S

2)异常情况下的文件恢复方法

AutoCAD有“自动存盘“的功能,每隔一段时间(可在“选项”中设置时间)会自动存盘一次,其文件名的后缀为“.sv$”。找到该文件把其后缀改为CAD的图形文件扩展名“.dwg”即可使用。

四、退出

法一:菜单栏操作,文件→退出

法二:点击工具栏中相应的“关闭“按钮。其中,在界面最右上角工具栏区域有两排“最小化、最大化、关闭”的工具栏按钮,第一排为对整个软件的操作,第二排为对本张图纸的操作。

法三:在命令栏中输入 Quit命令再回车 法四:快捷键 Ctrl + Q

第二节 AutoCAD2004的工作界面

一、标题栏

——软件类型、图名、软件的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

二、菜单栏

——调出命令

三、工具栏

——标准工具栏、对象特征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修改工具栏 ——调出命令、显示或关闭工具栏 ——调出工具栏按钮的两种方式

四、绘图区

——绘制图形 ——坐标系图标 ——滚条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五、命令栏

——调出命令 ——命令的缩写

六、状态栏

——辅助绘图工具

第三节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一、命令输入方式(至少有三种)1)菜单 2)工具栏

3)命令(可缩写,不区分大小写)4)快捷键

二、命令的重复、中断、撤消与重做 1)重复

——“确认”重复上一次命令 2)中断

——“Esc”中断本次命令 3)撤消(返回)

——菜单:编辑→放弃 ——工具栏:

——命令: U

——快捷键:Ctrl+Z

4)重做

——菜单:编辑→重做 ——工具栏:

——命令: Re

——快捷键:Ctrl+Y

三、坐标系统与点坐标的输入 1)坐标系统

开关图标:命令Ucsicon;菜单视图→显示→UCS图标→开(关)2)点坐标(两种坐标。四种形式)绝对直角坐标(X,Y)相对直角坐标(@X,Y)绝对极坐标(L<)相对级坐标(@L<)练习1.3点坐标练习.dwg

四、视图的缩放与移动 1)视图的缩放

——菜单:视图→缩放

——工具栏:

——命令: Z

——快捷方式:右键 2)视图的移动

1、使用滚条

2、视图平移命令

——工具栏:

——菜单:视图→平移→实时

——命令: P

——快捷方式:右键

五、图形重生成(刷新)

——菜单:视图→重生成——命令:Re

补充:

1、鼠标的功能

1)左键——“选取对象”、“执行命令” 2)右键——“确认”、“列表” 3)双击——“属性”

4)滚动滚轴——“视图缩放” 5)按住滚轴——“视图移动“

2、“确认”的命令 1)回车 2)空格 3)右键 4)ESC键 5)左键

3、“选取”对象 1)左键点选 2)上下窗口选

3)下上窗口选

(点选)

(上下选)

4、“删除”对象 1)Delete键 2)命令:E 3)菜单:修改→删除 4)工具栏:

5)右键:

(下上选)

第二章 常用绘图命令

第一节 点(PO)1)点样式 2)点

3)点数等分、定距等分 第二节 直线与构造线 1)直线(L)

(怎么结束命令)2)构造线(XL)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练习第三节 圆、圆弧和圆环 1)圆(C)

(六种方式画圆)2)圆弧

(十种方式画圆弧)3)圆环

(菜单调命令、圆环填充效果的关开)

第四节 矩形与正多边形 1)矩形(REC)

(倒角C、圆角F、宽度W)2)正多边形(POL)

(中心点法〈外接、内切〉、已知边法)第五节 椭圆与椭圆弧 1)椭圆(EL)

(轴端点法、中心点法)2)椭圆弧

(在画好椭圆的基础上截取成)练习第六节 样条曲线(SPL)

(结束命令;拟合公差)第七节 多段线(PL)

(三大特点:能改变线形、能改变线宽、是一个整体)

第八节 多线(ML)

(多线样式的设置;命令;比例;对正方式)

练习

第三章 绘图辅助工具 第一节 栅格和捕捉

一、栅格

二、捕捉

第二节 对象捕捉

一、对象捕捉概念(作用)

二、对象捕捉的类型(13种,常用的6种)

三、捕捉对象点的操作

1)方法4种

2)特点:一次性;多次性

四、自动捕捉(from命令)

第三节 自动追踪

一、极轴追踪

1)增量角 2)附加角

二、对象追踪

两例题

第四节 查询命令

一、时间 time

二、状态

三、列表(LI)

四、坐标(ID)

五、距离(DI)

六、面积周长

七、面域、质量特征

八、系统变量

第四章 基本编辑命令

第一节 选择对象

一、两种编辑方法

1)先选择对象,再执行编辑命令 2)先执行编辑命令,再选择对象

二、选择对象的方法 1)直接点选

2)左上往右下的窗口选 3)右下往左上的窗口选 第二节 常用编辑命令

一、复制类命令

1)复制(CP或者CO)

2)复制到剪贴板(Ctrl + C)3)镜像(MI)4)阵列(AR)5)偏移(O)

练习

(校选2.1)

二、改变对象位置类命令 1)移动(M)

2)旋转(RO)

练习

三、改变对象尺寸类命令 1)比例缩放(SC)2)拉伸(S)3)拉长

4)延伸(EX)

5)修剪(TR)

练习

四、其他编辑命令 1)打断(BR)2)打断点(BR)3)倒角(CHA)

4)圆角(F)

练习5)分解对象(X)6)多段线编辑(PE)7)多线编辑

8)对象属性查看及修改

2.2)

(校选

第五章 图层、对象特性及选项设置

第一节 图层

一、设置

二、图层的管理 第二节 对象特性

一、图形对象的基本特性 1)线型 2)线型比例 3)线宽 4)颜色

二、编辑对象特性 1)编辑

2)对象特性匹配 第三节 选项设置

练习

第六章 图案填充

第一节 应用图案填充 “关联”与“非关联”

一、命令调用方式 1)常规

三种 2)图案填充窗口

1、图案填充

2、高级

3、渐变色 难点:孤岛

二、编辑图案填充 编辑命令调出方式:

1、菜单

2、工具栏

3、命令

4、双击(推荐)

练习

第七章 块与外部参照

第一节 块及其属性

AutoCAD中使用块的优点

一、创建两种类型的块 1)内部块(B)2)外部块(W)

练习

二、插入块(I)

三、块编辑(双击)

四、块属性(ATT)

练习

五、块属性编辑(双击)

第二节 外部参照

第三节 设计中心

练习

(校选1.0)

09建筑工程技术456)

(第八章

文本标注与编辑

一、文字样式的设置(ST)

标准的中文文字样式的设置(常用的有三种)

二、单行文字输入(DT)练习

三、多行文字输入(MT)

四、钢筋及其他特殊符号样式的设置 练习

五、文本编辑

文本编辑命令调出方式:

1、菜单

2、工具栏

3、命令(ED)

4、双击(推荐)

练习

第九章

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基础知识 1)尺寸的组成

四部分组成: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说明:

1、尺寸线

☆ 用细实线表示;

☆ 尺寸线一般不得超出尺寸界限;

☆ 尺寸线与尺寸线或尺寸线与轮廓线的间距一般为7~8mm。

2、尺寸界线

☆ 用细实线表示;

☆ 超出尺寸线2mm左右;

☆ 不宜与轮廓线相接,起点偏移量为2~3mm。

3、尺寸起止符号

☆ 在建筑制图中,起止符号为450倾斜的中粗线,长度为2~3mm; ☆ 当相邻的尺寸界限间隔较小时,可采用小圆点。

4、尺寸数字

☆ 尺寸数字为物体的实际尺寸值,与绘图所用的比例无关; ☆ 尺寸数字以mm为单位(标高和总平图中特殊),且无须注写单位。☆ 数字字高一般为3.5mm。(必要时也可3.0、2.5)

2)尺寸标注的关联性

1、关联标注:系统变量Dimassoc设置为2,为系统默认值。

2、非关联标注:系统变量Dimassoc设置为1。

3、分解的标注:系统变量Dimassoc设置为0。

二、创建尺寸标注样式(D)

常用建筑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1)直线和箭头

(修改前)

(修改后)

2)文字

(修改前)

(修改后)

3)调整

(修改前)

(修改后)

4)主单位

(修改前)

(修改后)

5)换算单位

一般不作修改,按默认设置。6)公差

一般不作修改,按默认设置。

三、尺寸标注 常见的标注有:

1)线性、对齐(DAL)2)半径、直径、角度 3)坐标、圆心、引线 4)基线、连续(DCO)、并列、快速 练习

四、编辑尺寸标注

编辑命令调出方式:

1、利用属性进行编辑(双击)

2、工具栏

3、命令(DED)

4、利用标注的控制点

5、“更新”尺寸标注

第十章 图纸布局和打印输出

第一节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第二节 打印样式

第三节 打印出图

第十一章

建筑绘图范例11.1 创建及使用样板

11.2 绘制建筑平面图

浅谈建筑CAD实训教学 篇3

关键词:建筑CAD 实训教学

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是建筑CAD课程中第一个实训项目。笔者根据多年的建筑CAD课程教学经验及对CAD软件和其辅助软件的深入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学设计思路

在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信息化电子实训室,结合三维建模软件模拟建筑物剖切面,以CAD软件为操作平台,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实现建筑制图与识图技能的训练。

2 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后,他们已经具备建筑图识读与操作CAD软件绘制简单图形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制图的实践能力,为今后在未来的岗位中出色的发挥,将此部分内容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绘制建筑平面图,是下一个实训项目绘制建筑立面图的前提和基础。

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确定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建筑平面图的识读及抄绘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确定绘图步骤和参数设置为教学难点。运用科学合体理的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法上以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式教学法为主线,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辅助以直观性较强的演示教学法,引导学生操作流程。在学法上,采取主动操作、被动找差、小组合作多种形式,达到以强带弱,因弱赶强,优势互补的学习目标。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课前准备阶段 为使教学效果更加有效,根据教学计划,课前安排学生登录360云盘,下载实训任务书。网盘的运用无论教师或学生,上传或下载资料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结合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将收集整理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云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观看,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复习CAD快捷命令。

3.2 课上操练阶段 根据教学任务与实训内容,建筑平面图抄绘实训共设计6学时。

在引入任务环节,结合高职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用三维软件,创建三维模型,通过建筑漫游,把静态的建筑动态化,以多视角、直观地对建筑构造进行观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建筑模型进行动态剖切,真实、直观地展示了建筑平面图的生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建筑剖切变化,发现被剖切到的部分,正是图纸上粗实线所绘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图样中的线型关系,正确地掌握平面图的剖切位置。要完成平面图的绘制,那么识读图纸是首要环节,这也就成为了本次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而此环节,教师将结合三维模型,化想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识读平面图的构成。从而解决教学重点,为上机抄绘做好准备。进入到上机抄绘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配组,这就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抄绘前,考虑到学生制图经验不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围绕平面图绘制步骤进行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要点。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对于参数设置操作掌握不扎实,针对这一问题,课前,结合本次实训任务,将相关操作制作成教学视频,通过教师机下发至学生端,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相关参数设置操作上的障碍,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经教师示范、点拨,学生通过不断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完成教学重点——抄绘建筑平面图,扫清了操作上的障碍,陆续解决了知识上的难点,由生疏变成娴熟,从而完成实训任务。对于绘制过程中出现的个别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平面图的绘制。

学生完成绘图后,进入到审核环节,该环节主要采用自审、互审的形式,通过分析他人操作,来完善自己,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总结绘图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通过交流绘图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完成审核后,教师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醒学生应如何注意,规范学生制图操作。

至此,本次实训已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进入到教学的尾声,学生根据讨论总结的内容,对图纸进行修改,填写实训报告,通过在线课堂,将实训成果及报告提交至教师机并上传至云盘,结合未来岗位的需要,将实训成果通过实训打印机进行输出打印,巩固打印技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3 课后扩展阶段 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任务,即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通过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来提高绘图速度。在完成练习任务后,学生可登录CAD贴吧、论坛,交流绘图心得及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考取CAD工程师证书、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教学效果

应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合理运用三维软件,引导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准确、快速的识图与绘制建筑平面图,锻炼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就会出现完成目标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海栗.《建筑CAD》第二版.

[2]吴莉莹.建筑工程CAD.

建筑CAD 篇4

目前,CAD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社会的诸多行业,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CAD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建筑领域的影响,能系统地了解CAD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掌握建筑CAD设计软件,并能应用于建筑工程图计算机绘制,培养出适合建筑设计、施工一线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如何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掌握这门课程,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整体概念,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为今后学生走上设计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传统建筑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CAD教学中,不管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并且缺乏针对性,比如介绍CAD基本命令时使用机械零件图偏多,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更希望掌握建筑图,比如楼梯、阳台、各种门窗及其他建筑结构图。

在开设建筑CAD课程之初,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所选用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从CAD的基本绘图环境设置→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高级绘图与编辑命令→文字→图块→尺寸标注→图形打印与输出,然后再用这些命令绘制相对简单的效果图形,按照这样的顺序讲授课程。这样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牢固,往往是学了今天的知识,却忘记了昨天的知识,学生即使掌握了命令的操作,也难以将所学CAD命令在专业图形绘制中灵活应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3 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教学重点,带动差生,提高优生,优化整体教学效果。做到每上一节课,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几张完整的建筑或结构平面图,印发给同学,然后先集中讲解其中的一部分,讲解的同时介绍画图思路和设计理念,分析图纸,帮助学生理解,讲解命令操作的过程和方法。最后让同学动手绘图,掌握较快的同学可绘制其他复杂的图形。这样的方式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潜力,使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学到更多,基础差的同学也可以学得扎实。

在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对建筑CAD命令操作的步骤不熟悉,相关参数输入不正确,通过多次反复地纠正、反复地练习,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学生画图时,有些同学往往不知道先画哪个部分,后画哪个部分,因为他们不知道整张图是如何设计的,所以应向他们介绍整个设计过程。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分组教学,把一张标准层的图纸分别印发给每个小组,老师先集中在全班同学中讲解作图方案,然后让各组分别讨论并自行练习画图,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通过这种方式,让软件运用得好的同学带动学得比较慢的同学进行绘制,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绘图思路,最后老师再统一讲解。在同学们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机房来回查看同学们的绘图情况,及时给予建议,引导学生正确绘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位学生都掌握建筑CAD的基本知识,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人人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从而逐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要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尊重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总之,“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了建筑CAD教学的效果。

3.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目前,建筑CAD课程教材和其他计算机类课程教材一样,版本琳琅满目,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一般都讲究整体性、系统性,先基础、后应用,往往不太适合高职建筑类专业CAD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补充。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讲解天正建筑软件的使用,使得学生既懂得CAD的基本命令,又提高了其图形绘制的速度。同时,在授课的时候适当讲解一般的绘图规范、建筑标注规范及建模时的一些技巧。此外,在CAD教学中以实际工程图的绘制来组织教学,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工程实例的绘制上,以教材的基本命令为基础,把学习的命令融入具体实例中来讲解,通过绘制实际工程图,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命令,提高作图速度和技巧。同时,由于建筑CAD课程实践性强,在演示讲解中应尽量减少文字理论介绍,增加实操性讲解,讲解一次,让学生练习一次,然后指导一次,然后再回过头再讲解、再练习、再指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命令。要保证学生上机操作时间,随着学生绘制的实例图不断增加,学生的操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因此可以让学生逐步绘制难度更大的图纸,帮助学生提高操作水平。

3.3 改进教学方法

正确的引导是本课程教学和学习成功的关键。本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科目,既讲理论又讲实践,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如果把将来学生们要从事的职业关联到本课程进行引导,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资料管理、施工现场工作打下基础。建筑CAD是工程建设人员不可或缺的知识,同学们通过学习就能自己看懂图,也能自己绘图、改图,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的管理,加强基本方法的应用性训练,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彻底改变作业抄袭的现象。任课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CAD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某些命令和参数,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做综合性练习。教师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多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摸索和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3.4 开展CAD技能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各用人单位在招聘建筑类学生的时候都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CAD软件。因此,作为高职建筑类学生,必须努力提高CAD操作水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提高CAD操作水平,可以在系部开展建筑CAD技能竞赛,每学年举办一次,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各班级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可分为初赛和决赛,以设计1张建筑平面图作为初赛的基本考核。初赛按照成绩评定按比例进入决赛。决赛时,要求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必须在3h内绘制完成,在进行成绩评定的时候注重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应用CAD命令的能力、绘图的技巧及绘图是否依照建筑制图标准进行(包括图层、线型与线型比例、线宽、文字、尺寸样式的设定)。通过积极开展CAD技能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自觉学好CAD。

4 结语

总之,建筑CAD作为高职建筑类院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作为老师,必须努力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建筑行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陈素玲.建筑类高职CAD课程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0).

建筑CAD 篇5

一、建筑立面(JZLM)

据CAD快捷键教程介绍,这个命令要按照【工程管理】中的数据库楼层表格数据,一次生成多层建筑立面,如果当前工程为空,执行本命令会出现警告对话框:请打开或新建一个工程项目,并在工程数据库中建立楼层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命令后,命令行提示:

请输入立面方向或 [正立面(F)/背立面(B)/左立面(L)/右立面(R)]<退出>: F 键入快捷键或者按视线方向给出两点指出生成建筑立面的方向。

请选择要出现在立面图上的轴线: 一般是选择同立面方向上的开间或进深轴线,选轴号无效。

显示建筑立面对话框:

如果当前工程管理界面中有正确的楼层定义,即可提示保存立面图文件,否则不能生成立面文件,

对话框控件的功能说明:

单击“生成立面”按钮,进入标准文件对话框,在其中输入文件名称,单击“确定”后生成立面图文件,并且打开该文件作为当前图显示如下:

一、构件立面(GJLM)

构建立面主要用于生成三维图块对象在选定方向上的立面图与顶视图或当前标准层、局部构件,而选定的对象的三维图形会决定生成的立面图内容,这个命令按照三维视图对指定方向进行消隐计算,这种优化的算法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生成立面。

操作步骤:

单击菜单命令后,命令行提示:

请输入立面方向或 [正立面(F)/背立面(B)/左立面(L)/右立面(R)/顶视图(T)]<退出>: 选择立面方向

请选择要生成立面的建筑构件: 点取楼梯平面对象

请选择要生成立面的建筑构件: 回车结束选择

建筑结构设计CAD软件应用分析 篇6

关键词:设计软件;模型;抗震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技术和建筑结构分析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构工程师应用最多的就是平面框排架计算与绘图软件(PK),它既是独立的计算和绘图软件,又可作为PKPM系列其它高层分析程序的接口软件,是结构工程师非常熟悉的。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PMCAD、框排架计算及施工图绘制软件PK、高层空间分析软件TAT和基础设计软件JCCAD 等可组成一个高效的结构分析、计算及绘图系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简要介绍在使用这些结构软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 使用PKPM软件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工程设计以及与其它设计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尽管采用了CAD进行设计计算, 但许多结构设计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但是缺乏对整体结构概念的认识,过分相信计算机分析结果而出现结构计算模型与实际建筑物的较大差别;或者由于对软件技术条件认识不清而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以至于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了许多概念性的错误和计算错误,有些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此,结合近几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的类似问题,对PKPM软件的应用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以提高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质量。

1.1 超越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导致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超规范设计问题对中小设计院来说是禁而未绝的问题。虽然建设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的强调,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约束机制,有的地方设计审查流于形式,或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只限于对建筑造型的审查,使得一些超规范设计变成了耸立于城市街头的建筑物。当然,超规范设计有设计单位主观上的原因,也有的是客观上造成的。超规范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砖混结构层数和高度超规范问题。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 中,多层砌体房屋由高度和层数两个指标控制,一般认为,超过了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即是超规范设计。近年来,一些抗震设防地区所建砖混建筑物相继出现八层带半地下室砖混住宅。严格地讲,按“抗规”的规定,带半地下室住宅房屋的高度和层数应从地下室地面算起,也就是说,八层带半地下室建筑的实际层数应为九层。

(2) 底层框架砖房超规范设计问题。底层框架砖房除存在上述高度和层数超规范问题以外,还存在底层框架本身的设计超规范问题。“抗规”所谓的底层框架是指底层为框架-抗震墙承重的结构,且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但抗震烈度为6 度和7 度地区可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砖墙。根据了解的情况,有些工程底层框架虽有抗震墙但截面面积明显不足。一些工程竟采用底层纯框架结构,而且在抗震区总层数达到八层。并有底一上七、底二上六、甚至底三上五的底层纯框架形式出现,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底层有限的几片砖墙还常常是按填充墙来考虑。这种结构形式大都出现在临街的住宅设计中,尤其近年来在房地产开发商所建的商品房中居多,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是非常脆弱的。所以,一旦有地震发生,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3) 旧房改造设计中的超规范问题。某些过去设计建造的房屋在建设当时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低于现行的设防烈度,或由于建筑时的材料所限,其抗震能力较差,已属于抗震加固对象,而某些设计单位未进行加固设计而进行了加层设计,有的加层设计还超过现行规范要求。在加层施工中原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层设计对该建筑的抗震性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调查发现,导致超规范设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某些设计人员遵循规范的意识淡薄,对规范规定模糊不清、学习不够,甚至有些结构设计人员从来没有考虑过规范的要求。二是建筑设计的人员结构概念模糊,从建筑设计方案阶段造成结构设计是超规范的,而又片面地强调所谓的建筑形式等要求,使结构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三是某些建设单位由于从投资的限制、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出发而提出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结构形式,而设计部门为得到工程的设计任务故意违反规范规定,有的设计单位领导为了眼前的利益,迫使设计人员进行超规范设计;四是设计审查部门迁就建设单位的意图,使超规范设计在某些地方合法化甚至成为不成文的地方标准和习惯作法。笔者认为,设计规范作为国家制定的规程是指导建筑设计的纲领,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违反。

1.2 过分依赖计算机分析结果,忽视抗震概念和构造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的问题。例如:某6 度抗震区建筑,设计为六层带半地下室砖混住宅,上部结构布置均匀规整,但是上部作为主要承重和抗震墙体的内纵墙却没有基础,而是坐落于地下室的内横墙上,也就是说,上部六层墙体的线荷载,变为集中荷载传于地下室横墙上,这种结构的传力路线是最为不利的。再如:某六层砖混结构商品楼,下部三层为商业网点,上部三层为住宅,初看起来好象并无不妥,但是下部一层均为贯通整个进深的单间门市部,开间为3米-3.9米 ,实际上就是一层只有横墙而没有纵墙,这样的建筑其纵向的抗震能力很小,是不能够按砖混结构来设计的。虽然其层数及高度均不超规范,但是它的抗震性能是极差的,是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的。

建筑物抗震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概念设计、构造设计和结构计算。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我们对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对地震的破坏现象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建筑物抗震计算的原理只是一种近似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抗规”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正确应用CAD 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例如底层框架结构上部的砖房的构造措施比多层砖房的构造措施要严格一些,要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等,不能按砖房的抗震措施来设计,也不能单凭计算结果来判断结构的可靠性,象上述的两个例子,结构的静力计算是没有问题的,而纵向抗震能力明显不足。

1.3 对软件技术条件不清楚,导致计算和绘图结果错误

每一种计算理论都有它的假定条件,每一个软件的编制都符合特定的技术条件,我们熟悉的PKPM系列软件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软件技术条件,便不能很好地利用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对结构概念不很清楚的设计人员可能会过分地相信计算机而出现严重的设计错误。例如某六层砖混结构,其中第六层为大空间会议室,而且第六层沿纵墙外挑1200 mm。也就是说,第六层的屋面、墙体等荷载最终传于第五层的外挑梁上,而挑梁向内的平衡长度不够或挑梁上的平衡荷载不足,显然挑梁的抗倾覆能力不足。设计者认为:挑梁的计算数据是由PMCAD 软件生成的,其配筋是经过PK软件计算的,计算结果没有问题。其实,由于设计者对软件技术条件不明,在操作时有荷载漏项,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 使用PKPM软件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PMCAD 的应用

PMCAD 是PKPM系列软件的核心模块,是建筑与结构连接的接口软件,也是结构平面设计软件,在这个模块中建立的结构模型应力求准确,能够反应结构的实际情况。

(1) 交互式结构模型的建立。结构模型中所有的构件均在此项操作中输入,应当注意的是:凡是结构布置形式及构件尺寸和荷载不同的结构层均应描述为不同的结构标准层,对于上下层柱变截面情况用构件相对于节点的偏心描述,注意在节点过密的时候墙体及梁布置的连续性。在布置过两个或更多的标准层后,不能使用图案编辑菜单对某一层或某一部分拖动或平移,因为所有的节点位置都是用相对于原点的位置描述的,拖动或平移会造成上下层节点错位。全楼的组装必须是自下而上的标准层组装,不能把后一个标准层组装于前一个标准层之前。填充墙不能作为墙体输入。在此输入的荷载值应是荷载标准值,不是设计值。

(2) PK文件的生成。对于砖混结构,按连梁生成的墙梁的PK文件,在没有进行砖混抗震验算时梁上没有上部墙体及以上层楼板传来的荷载。底框砖房的底层框架梁不可以用生成连梁的方法生成PK文件,否则会引起框架上地震荷载的漏项,而用PK所画的梁施工图其节点构造不满足“抗规”要求。在此项操作中生成的连梁PK文件应打开修改支座情况,主要是依据实际情况修改梁与柱的铰接还是固接。在此菜单生成的框架PK文件应打开修改梁惯性矩增大系数和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否则PK软件按梁混凝土弹性工作配筋,使支座钢筋偏大而跨中钢筋偏小。

2.2 平面框排架计算及绘图软件PK的应用

PK是PKPM系列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单独使用,而且还可以和SATWE、TAT等模块联合使用。

(1) 框架绘图。有时计算结果显示梁柱超筋时,往往能够通过绘图,但是要注意此时的绘图结果有时是错误的,其显示的配筋情况可能比计算小得多,必须修改计算数据文件后,梁柱计算都不超筋时其绘图结果才是可信的。另外,在修改钢筋操作中对梁钢筋进行了通长修改后,一定要对所形成的施工图进行检查,使显示结果与绘图结果一致。

(2) 注意审查每一个柱的轴压比信息。PK软件对柱的超筋控制是以最大配筋率来控制的,有时虽然软件未显示柱的超筋信息,但并不能说明我们所选的柱截面是合适的。

2.3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设计软件JCCAD 的应用

(1) 对砖混结构而言,一般应在荷载组合中加入经PMCAD 软件进行砖混抗震计算后的荷载。

(2) 对框架结构而言,一般应计入经PK软件计算的PK荷载,并在PK荷载中计入地震荷载组合,并经纵横两个方向的验算后确定基础选用的合理值,或计入经TAT、SATWE 计算的荷载组合。若只经PM恒、活荷载计算,则结果在地震区会明显偏小。

(3) 对弹性地基梁及筏板基础的计算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应根据现场勘探情况利用软件对地基进行验算; ②应根据地基及设计情况不同选用适当的地基刚度系数; ③根据上部结构及场地情况,选取适当的基础形式和计算方法;④经过反复地试算,最后确定较为合适的梁截面和翼缘宽度。一般认为,如果我们确定了一种梁截面或翼缘厚度时,加大或减小其截面尺寸都会引起配筋量的增加,那就说明我们选定的这个截面是较为合适的。

3 结语

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探析 篇7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CAD课程与建筑制图作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重要的课程形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但从目前CAD课程与建筑制图开发与应用的实践来看,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策略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研究,本课题研究将从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课程出发,深入探索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应用策略等理论问题。并通过研究对高校的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建设进程,分析了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的现状。使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的开发与应用更加具有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更加符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1 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相关理论

CAD课程与建筑制图是建筑课程开展的必修课,工程制图的有效措施是CAD课程教学。CAD课程开展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制作出更优秀的建筑制图作品,这是提升学生建筑制图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CAD课程就是指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互动的过程当中使用电脑互相传递教学内容和知识,因此,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基本条件是要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非常了解和熟悉。建筑制图和工程的各个方面对制图的标准和规范性十分重要,需要学生和教师针对此项课程的特点进行CAD制图。

2 CAD课程与建筑制图在实践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完善的教学条件。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当中虽然拥有基本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训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倾向于验证性。缺少大型综合性的CAD课程与建筑制图实践课程,即:缺少CAD课程与建筑制图专业的综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设计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不完善的教学条件现状,高校可以采用与中小型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二,由于教师的传授方式学生难以接受,且学生在CAD课程与建筑制图在实践过程中不重视使用方法和技巧。因此,学生就很难对建筑制图的作业用心,大多是学生只是草率的完成了制图作业,缺乏练习和重视,在这一方面非常有待完善。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也仅仅重视理论知识,没有在CAD课程上认真对建筑制图的内容进行拓展。此外学生还缺乏教师的专业传授,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CAD课程上的大多表现较差,这是因为教师本身素质就十分有限,因此教师的能力需要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CAD课程上没有一定的学习成效,在建筑制图的实践过程质量很难过关。

3 提升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相关策略

3.1 深化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实践内容

使得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教学与实践内容相统一。在CAD课程与建筑制图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中要结合工作实践的要求,课程教学中的设计方向要与具体实践工作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CAD课程与建筑制图可以采用先进的专业教育中任务驱使和需求的教育方法,创造与职场工作相匹配的教学环境和任务目标。高校可以开设具有合作意识的设计活动,提升教学中的互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CAD课程与建筑制图教学方式的优势,让学生在教学中所学到的设计理念能符合市场的需求。

3.2 从CAD课程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教学方法达到学校项目与教学中任务互通的目标,主要流程就是课程内容承接、课程运作以及最终的完成。课程承接:在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教学方案中,让职场上的设计师与专业设计教师相互讨论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最后教师根据方案的参考设计出具体实践的教学方案。课程运作:对学校的项目方案策划上需要教师的带领。学生自行组织团队,根据教师规定的时间对建筑制图进行理念以及内容上的设计阐述。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较为优秀的建筑制图方案会成为优秀的设计作品,且会在学校开展的展览会上进行参观。从CAD课程方面进行创新要加大对建筑制图的各项教学工作,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努力。

4 结语

CAD课程与建筑制图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用电子科技的制图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率上有非常大的辅助性作用。CAD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显示出在建筑制图课程上的极大优势,CAD课程与建筑制图的原理和方法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重复和负担,在技术应用封面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CAD课程与建筑制图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CAD课程与建筑制图也应充分运用科技带来的便利,并且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勇.关于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5(11).

建筑CAD 篇8

关键词: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模式

建筑CAD课程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特色课程,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软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航天、纺织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建筑设计领域对CAD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不同的岗位和职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中都包含对CAD设计能力的特殊要求。他作为一门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对于岗位人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工作方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 认清高职教育的本质。

高职教育建筑设计专业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基本目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建筑CAD》课程的定位就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绘图手”, 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 在此基础上充分学习和应用“Auto CAD”。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当将Auto CAD的命令和功能放在手绘能力提升之后, 而非相反。教学内容应当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程度而定, 建筑制图是随着建筑技术和行业规范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的。在目前高职CAD课程中有的内容陈旧, 已经不能体现当前建筑制图的最新要求和规范, 针对此种情况应当给予更大程度的完善和发展。

2. 教学中应当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

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整套典型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例如建筑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等。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学, 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任务中强化对这些图形绘制的理解个操作能力。其中建筑制图是整个绘制教学环节的主体, 而CAD软件只是一种实现设计思维的技术手段, 它不能代表人的思维能力。还是向上文说的那样, 基本的设计思维能力最终还是要靠手绘图训练过程中习得。

3. 适当增加和调整专业建筑软件的内容。

在建筑绘图CAD软件中天正公司设计开发的建筑软件 (TArch) 在功能上比较强大, 设计人性化, 便于操作使用, 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些软件的使用和教学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加强和强化。这对于学生就业之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建筑CAD》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旧思维的束缚,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没有较大改观。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和安排展开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是不合理的, 尤其是随着当前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日渐明显, 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和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更大程度的变化。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更大程度的加强和完善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中的总结尝试了“任务驱动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课堂上不再教师枯燥的讲述为主要内容, 而是根据CAD教学进展和不同的内容设计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任务。

例如为某建筑企业设计一个标的物图纸。在对这一任务进行简单介绍和讲解之后就适当增加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复习和预习具体知识内容, 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加自觉的调动自己的创造思维和主动意识。这种状态下学习到的知识远比教师一位的灌输和讲述取得的效果明显。其中, 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虽然不用像往常一样在课堂上讲课, 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放任不管。相反教师在这之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了。他们需要及时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进展, 对于他们制定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动力和探索方法深入了解。并对遇到的学生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给出具体指导。

三、以教学手段的创新调整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的创新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不高, 在对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中感觉吃力。为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应对这一现状。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已经应用十分广泛, 为此在《建筑CAD》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创新。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课件演示, 学生对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也比先出了极大的兴趣。但遗憾的是这种兴趣对仅仅维持在对多媒体教学这种形式本身, 学生只是在关注哪些鲜亮的普片和富于变化的动画效果, 而对于课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还是如同往常一样麻木。

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但是若在教学中取得实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关注不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身原因, 他们对课程的了解和关注不足, 没有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用在对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关注上, 因此这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是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认知程度还不够, 课件中体现的知识内容只是将原来的教学内容简单的复制到课件中, 而没有根据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整合。导致当前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传统内容和现代手段的拼凑。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更加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在这些方面的创新。以此作为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胡云杰.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5)

[2]陈炳炎, 宋劲军, 胡建平.高职高专建筑CAD教学模式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01)

建筑CAD 篇9

《建筑CAD绘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类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计算机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建筑、规划设计、工程制图、工程造价等领域的影响,通过学习掌握CAD的基本绘图方法及与其他软件的关系,使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作用,端正学习态度,为参加工作以后更好地应用CAD制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建筑CAD绘图》这门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何通过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传统的CAD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是在教师完成理论课后,学生在机房进行图纸的抄绘,这种实训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掌握CAD软件的使用,但是会导致部分学生只会抄图,对图纸和设计理念并不理解,也没有钻研CAD新技术的精神与想法,这与现今的工作岗位脱节,并不符合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实践严重不足

《建筑CAD绘图》课程一般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与机房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我校目前是课堂讲授23学时,上机实践23学时。学生学习时熟悉基本命令和相应技巧就得用23学时以上来进行练习,更谈不上要系统地完成建筑图的绘制了,因此为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增加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势在必行。

(三)课程考评方法不合理

传统的考评方式是上机考试和笔试相结合,虽然简单易行,但对于CAD这一类的软件考核来说存在很多问题,有时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从实用性出发,加大教材的改革力度

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建筑类高职人才对实际绘图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求,我院组织建筑制图、计算机和建筑构造等方面的教师,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建筑制图和CAD方面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筑CAD教材的开发思路。在教材编写中,以某宿舍楼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为线索,体现“在做中学”的原则,将AutoCAD的基本命令融合到案例中进行介绍,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绘制宿舍楼底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步骤,并掌握了绘制图形所涉及到的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这样就避免了单一地介绍命令造成学生虽对基本命令熟悉,但绘制施工图时却不知所措的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问题。

(二)强化问题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和练习中有意识地布下疑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绘制窗体时,先讲到的是利用定义多线来绘制,然后在布置练习时让学生思考利用单线如何来绘制窗体,这样学生在上机实习时就想尽各种办法来实现,到下次上课时再讲解可以利用绘制直线经偏移来得到,然后将其制作成一个窗图块,通过改变比例值可以得到相应的窗体。结果学生用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想法确实很有效,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建筑CAD绘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开发课程实践中注重项目教学法。对施工图的绘制过程列出了比较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只要耐心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掌握所学内容。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设计了适合于学生自学的仿真软件,学生通过教学光盘或校园网络就可以反复重现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的绘制方法,为学生的课堂、课后、在线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也为社会在职技术人员和毕业后的学生自学和重温教材内容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四)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了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综合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在每一章后都精心设计了思考和练习题,旨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和实际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把平时的笔试、口试、上机测试和集中周的综合绘图测试、答辩结合起来,使考试向多形式、多样式、重点评价综合绘图能力的方向发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以网络化学生自我评价为中心、以“学习领域”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为标准化的考核新模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不断渗透,CAD绘图能力已构成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CAD作为对建筑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其课程的建设将是一项长久的教学研究工作。虽然,目前我们提出的以上措施还不能解决建筑CAD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教学,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就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摘要:《建筑CAD绘图》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计算机课程, 根据高校建筑专业AutoCAD课程的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教学现状的不足, 分析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突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 提出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建筑CAD,问题,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慧.AutoCAD建筑制图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建筑CAD 篇10

1 CAD考试系统结构设计

1.1 CAD考试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用户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用户层通过接口向数据访问层发送请求;业务逻辑层是服务器端与数据库交互的Web应用程序,同时与数据库直接关联,数据访问层是系统的最底层,提供数据库操作的接口和存储数据。

1.2 CAD考试系统的功能模块

本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2.1 远程登录模块

教师通过系统将学生的信息添加入考试系统的数据库中,学生通过网络登录系统时,系统将对学生输入的信息进行验证,若与系统中已存在的学生信息相一致的,即认定为合法的用户,可进入考试系统。

1.2.2 练习模块

系统还设有练习模块,学生登录考试系统后,可以先进入练习模块,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模拟练习。

1.2.3 在线测试模块

建立建筑CAD试题数据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删试题,学生可以在任一客户端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测试。

2 关键技术的实现

CAD制图考试的目的侧重于检测学生绘图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所以题目类型多以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等主观作图题为主。

2.1 图元信息的表示

在AutoCAD中,一般采用DWG(Drawing Web Format)文件格式保存图形文件,由于DWG文件是以压缩的二进制格式保存图形的,所以DWG文件不适合作为共享信息的接口。

DXF(Data Exchange File)文件是AutoCAD的图形交换文件格式之一,可以容纳所有的图形信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ASCII文件。利用DXF文件可以很方便地从AutoCAD文件中提取数据信息。

DXF文件由以下六个段组成:

(1)HEADER(标题段):记录图形的一般信息,包括AutoCAD图形数据库的版本号、系统变量等;

(2)CLASSES(类段):保存由应用程序定义的类;(3)TABLE(表段):由9个不同的子表构成;

(4)BLOCKS(块段):描述图形中所包含的块的定义,包括块中的实体;

(5)ENTIITES(实体段):描述构成图形的所有图形实体和块引用,但不包括块内的实体;

(6)OBJECTS(对象段):包括图形数据库中所有非图形实体的定义数据。

构成DXF文件的每个段还由多个GROUP(组)组成,每个组在DXF文件中占两行,第一行是整数,表示组码;第二行是组值,它的数据类型取决于组码的数据。

在此六个段中最主要的是ENTIITES(实体段),图形中的所有实体都是以实体DXF组码表的方式存储在此段中,实体组码表确定了图形中各实体的唯一性。

例如,直线用DXF文件的实体段表示的结构如下:

2.2 DXF文件的数据读取算法

首先读取DXF文件中的信息:包括读取标准答案的DXF文件信息以及考生的DXF文件中的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两个DXF文件中的实体信息进行比较,就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评判功能。如何读取DXF文件中的信息,是本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读取DXF文件的信息。本系统编写的读取DXF文件中实体信息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此流程图中“读取字符串”的处理过程是:从DXF文件中读取两个字符串,然后把取出的这两个字符串放到一个数组中去,由于程序将依次不断地读取字符串,因此可以将此过程定义成函数,在程序读取到了进入实体段的标志“ENTITIES”之后,若组码为0,并且给定了实体名,则进入到“处理组值”的过程。

“处理组值”的过程是:读取实体的组值,把此组值放入一个临时变量中保存起来,从而生成一个组码列表。

2.3 自动评判技术的实现算法

了解了DXF文件的组成之后,只需将代表图元信息的

标准答案中的图元信息进行比较,实现自动评判功能,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调出标准答案数据库中的DXF文件;

(2)打开考生保存的DXF文件,从DXF文件中两行一组读取字符串;

(3)利用“读取DXF文件中实体信息”的应用程序,找出实体段中的各种实体,读取其中用于判别图元实体信息的相关数据;

(4)将考生所作图形文件中与图形实体相关的数据与标准答案中的数据相比较,若两者相一致则计分;

(5)重复(3)、(4)直到DXF文件结束。

3 结束语

重点介绍了考试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并对考试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主观作图题的的自动评判技术的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使用了DXF图形交换文件来解决AutoCAD中图元信息的提取,实现考试系统的自动评判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大兴,李九灵,龚凌云,等.基于AutoCAD工程图学考试系统的开发[J].北京:工程图学学报,2006(4):153-157.

[2]鄢春艳,梁德才,赖兴余,等.基于AutoCAD工程制图习题自动批改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北京:现代制造工程2005(7):105-107.

[3]李洪波,万玉琼.AutoCAD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武汉: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3):145-147.

建筑CAD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CAD技术;运用;探讨

建筑工程属于复杂工程,其组成环节错综复杂且联系紧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寻求新的设计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此背景下,CAD技术开始登上建筑领域的舞台,并开始大放异彩。

1. CAD技术概述

所谓CAD技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而展开的辅助设计与制图工作,包括设计、修改、分析以及优化等一系列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CAD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提供相关的载体(或者称之为硬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管是哪一种技术都需要由人来完成,CAD技术也不例外。在人的主观操作下,CAD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传统建筑施工方法而言,CAD技术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创新,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CAD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建筑工程追求时间效益,所以,不断缩短设计周期及生产周期是一种必然要求, CAD技术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 CAD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在建筑工程中,CAD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建筑规划;2)建筑设计;3)建筑施工;4)建筑维护管理。

建筑规划是施工的前提基础。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地形、土质,而且要考虑经济、交通,还要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在建筑设计中,CAD技术的作用在于完成图纸的设计及后续编辑,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可重复利用,这两点是传统建筑设计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将针对进驻施工中CAD技术的运用展开探讨。

CAD技术的出现,改善了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决策方式,使得建筑施工冲出了传统方式的束缚。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积极运用CAD技术展开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功能的相关设计,将会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一个主流发展趋势。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布局,乃至装饰、外观,全都属于CAD技术的重点运用领域。国内相关科研单位正在集中全力对CAD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进行深化研究,如集成系统化施工的研究。对建筑安装工程量进行计算不仅繁杂,而且耗时较多,

传统作业方式很难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结合CAD技术的运用后,这一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观,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大幅降低了工作强度。

下文将选取一个实例予以说明。运用CAD技术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并保证其固定性以便复杂计算清晰化、简单化。首先,要建立相关导线系统,并保证它的灵活性以及高度适应性,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现场条件。其次,建立坐标系。通常采用坐标的方法来实现施工定位。为了将误差降到最低,一般只选择那些坐标被确认的几个点,至于其它点的坐标可通过图形的几何关系计算得出。第三,建立参照系。选取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的点,将它们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投影作为现场具体施工过程中坐标系统的参照点,其它坐标点全部以它们作为参照,如此一来,测量误差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第四,应用实现。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构建的控制点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相关对象进行有效监测,并获取需要的数据。

上述CAD技术的运用,无论在操作步骤方面,还是在最终结果方面都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验。在具体的检测环节,一般将将其结果与全站仪测量的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大量实践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吻合度。由此可见,CAD技术在建筑施工的运用过程中,具有符合规定及实际需要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

3. 建筑施工中CAD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在建筑施工中,CAD技术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优势十分明显,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提高。

3.1优点

建筑施工中运用CAD技术的优点:1)设计理念的革新促进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CAD技术能够大幅降低设计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2)CAD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传统手工绘图的中的一些缺憾。过去,图纸有错,修改起来相当麻烦,还会留下十分醒目的修补痕迹,不利于后续的按图施工。CAD软件向设计人员提供了统一标准的线型库以及字体库等基础资料,解决了画错之忧,因为,CAD软件具有“还原”功能,可恢复画错之前的状况。设计人员由于长期注视电脑,因而容易出现疲劳,继而出错,在运用CAD技术的过程中,可采用边听音乐边工作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3)CAD技术最强大之处,在于拥有非常强的复制功能,如处理某些功能、结构较为相近的工程设计时,仅仅需要简单的套用,再加上略微的修改即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CAD软件能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归类、收藏,设计师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调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既省时又省力;4)CAD技术所实现的工作精度是传统工作方法无法企及的。CAD技术的三大优势,即精度、速度以及准度是其快速发展、广泛应用的基础和前提;5)CAD技术在资料保管以及建筑图表现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CAD软件通过软盘及硬盘等 现代存储工具来实现对已有资料的储存,而不受资料格式的限制,给保管以及调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CAD图纸具有良好的表现效果,无论是光线,还是阴影,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

3.2缺点

在建筑施工中,CAD技术的优点十分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了诸多缺点:1)资源问题。如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计算机技术为首的相关技术更新换代过于频繁,设计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顺应这些变化,学习新的知识,再加上CAD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复杂性,技术人员在应用之前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阶段,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和时间的双重浪费,应该引起注意;2)相当部分专业人士认为,对于建筑艺术而言,CAD技术的出现更像是一种扼杀。建筑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施工过程中,将会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如科技、艺术以及历史等。过分依赖高科技(CAD技术)将会削弱建筑的艺术性,使其变成彻头彻尾的工业化产物。高效率、高复制的行为将会把创作和艺术扼杀在摇篮之中,只能建造出一些毫无灵性、千篇一律的复制品;3)CAD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将要面对各种风险或者不稳定因素,如系统升级、软件更新、病毒侵害等。另外,软件的设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给数据的互通制造了困难。以上这些均会给CAD软件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CAD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重视CAD技术,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若想充分掌握这门技术,关键之处在于通过实践来检验、提高自身的水平。相信不久的将来,CAD技术将会在建筑施工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恒,郭红领,黄霆,陈镜源,陈景进. 建筑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虚拟施工技术[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02).

[2] 王秀夫,李彦涛. 采用CAD技术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优缺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9).

[3] 陕晋军. CAD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4] 宋博. 浅谈建筑CAD课程教学[J]. 科技信息. 2011(17).

建筑CAD 篇12

一、建筑制图与建筑CAD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课程是建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也是技能课。当前教学模式中,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再加上课程知识内容多且难度较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感觉识图, 读图难度较大, 难以消化吸收。同时, 这两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 教师教学方法枯燥,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提高, 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教学资源紧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 制图室和计算机机房依然是紧缺教学资源。大量课程要在制图室和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 教学规模逐渐扩大, 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反而没有提高,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重复学习, 也浪费教学资源。而当前社会行业又迫切需求大量熟练掌握操作CAD的专业人才, 两者出现严重矛盾, 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一体化教学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宗旨。依据“理论够用, 重在实践”的基本教学原则, 结合当前建筑工程专业的发展, 强调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课程进行优化融合。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 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 在建筑制图教学内容中添加建筑CAD内容。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 先讲授建筑制图, 再讲授建筑CAD绘图, 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序学习课程知识, 但是对于手工作图和计算机绘图不能有机结合,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 将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编写教材, 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 分为以下八大模块:国家标准;CAD基础知识和几何作图;点、线、面投影及三视图;基本体投影及简单图形创建;轴测图基本知识;组合体识图绘图及尺寸标注;专业建筑工程图样;课程设计大作业。最终做到以项目为导向, 强调教学做结合。根据情节设计, 提出训练项目, 让学生自主操作, 再讲制图规范, 以及工具运用。从而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2、教学方法改革

把《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整合为一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教学情境, 按照课程的知识模块穿插进行讲授,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主要教学手段如下:

第一,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设置若干教学项目, 对各个项目进行分块教学, 分块内容以实际建筑图例为主, 让学生更加明确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以致用, 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 理实一体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只起到引导作用, 对于理论及基本概念、操作方法等应集中讲授, 然后学生现场实践操作, 教师进行检查指导, 讲练结合,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而且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 加强实践教学。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 应该加强学生课余时间自学能力, 抓好第二课堂的学习。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 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技能竞赛, 鼓励学生多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操作证书,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最终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环节。所以应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核心, 知识素质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期末总成绩采取平时作业, 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项的综合, 其中, 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平时作业70%, 加强平时学习的比分, 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建类专业一门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的发展, 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和内容优化。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图形, AUTOCAD快速处理图形的功能, 可以作为辅助制图教学的工具。因此, 在当前高校教学课时不断压缩的条件下, 应该将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和《建筑CAD》课程结合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结合正确的制图理论、制图标准, 使用建筑CAD绘图, 还可以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有更多的时间来掌握建筑CAD软件绘图技巧和相关专业软件, 如PKPM、天正建筑的使用, 对于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毕业后能快速适应承担工作任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 如何通过课程的整合、内容的优化与合理取舍, 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进程中进一步探索。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CAD》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专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 结合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重点阐述了这两门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结构CAD》课程教学现状, 探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与《建筑结构CAD》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

上一篇: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下一篇:中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