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2024-10-04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精选3篇)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篇1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必不可少。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初步制定,2008年颁布,并于2006年首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2年底,有7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心血管系统模块: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7,8,9,10]。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现行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为20~30,平均每天4~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5]。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古到今,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医生也不只是凭经验、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具有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11,12,13]。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临床专业标准》教育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5]。

显然,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而培养实践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实践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近年来,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学科界限,设立机能实验学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又要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5]。这说明,《标准》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除在教学实验中安排设计性实验外,还应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验。

总之,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医疗人才[14]。

摘要: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实用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国际化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国以英语授课形式开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来华留学生以英语授课形式开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三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应按照我国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与我国医学本科生趋同培养,达到我国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留学生来源国家对医学的要求以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适量增减有关课程和调整课程学时。

第四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基础医学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规范、职业素质良好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基础,也为他们在医学研究、卫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学制六年。医学本科留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学习成绩合格者,经审核准予毕业,由所在医学院校为其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英文副本可为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

第二章 培养标准

第六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培养应坚持以下原则:

(1)医学知识授课应基于科学原理,使本科毕业生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相应临床技能及良好职业道德。

(2)医学本科教育注重医学科学基本原理与基本业务技能以及基于证据及经验之上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而非仅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传授。

(3)医学本科毕业生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基本医疗实践,并通过进一步接受职业教育,成长为独立执业者。

第七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备如下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

(1)愿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坚持原则,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5)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

(6)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7)具有创新意识。

(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9)依法行医,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第八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备如下知识:

(1)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

(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心理状态。

(4)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5)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6)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7)掌握正常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医学知识。

(8)掌握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有关知识。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

(9)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1)基本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

(12)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树立整体观念。

第九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有如下能力: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8)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调动病人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与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10)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11)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 课程计划

第十条 招生学校必须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按照教育部有关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其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明确课程设置及其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 学校应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两者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学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医学留学生课程计划管理,在学校相关部门指导下规划并实施课程计划。

第十三条 课程计划应包括三个部分:

(1)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包括: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等,要求各门课程考试或考查合格。

(2)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要求各门课程考试合格。

生物医学课程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还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形式的课程。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等。

预防医学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社区预防、职业卫生安全、环境与健康、药物毒理学、食品卫生学、营养与疾病、少儿与妇幼保健以及初级卫生保健等。

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等。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临床见习应在就学学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完成。

(3)学校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年(不少于48周),安排在学校教学医院或国外卫生部门认可的教学医院进行。学校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制订实习内容及实习要求,必须掌握毕业实习情况。留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必须参加就学学校的毕业考试。

第十四条 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

第四章 授课与督导

第十五条 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提倡采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第十六条 学校必须建立留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必须进行考试方法的研究。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评定体系和终结性评定体系,形成性评定体系包括测验、观察记录、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体系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

第十七条 学校的评价活动必须确保并强化培养目标和课程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应该进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考试数量和性质的确定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

所有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考试分析,分析结果应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水平。考试分析可以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分析。

第十八条 学校应建立课程计划的监查和评估机制,教学质量的督导机制,建立英语授课教学督导小组,以监督课程计划实施及留学生学习进展,并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十九条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第五章 招生与录取

第二十条 申请来华接受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外国公民,应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成绩良好,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必须提供其中小学全程英语学习的证明或英语能力考试的证明,同时必须承诺在华学习期间能够遵守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所在学校的校纪校规。

第二十一条 申请来华学习者应有可靠的经济担保和在华事务担保人,必须承诺按学校规定购买在校学习期间的医疗保险。

第二十二条 录取工作应严格掌握招生条件,对申请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保证生源质量,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合格者予以录取,并由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将《录取通知书》和《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寄送学生本人。

第六章 学校基本条件

第二十三条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同时具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第二十四条 各个学科均应具有英语授课以及用英语讲授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课程能力的教师。外藉教师的授课学时不得超过总学时的20%,且每位外藉教师承担的主干课程不得超过一门。外藉教师应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学科所规定的学位级别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临床实践课程的外藉教师应具有在我国行医的执照或临时执照。外藉教师的聘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学校有严格的教师队伍资格审查和师资培养遴选制度,对授课教师必须在上岗前就授课能力、英语水平、留学生政策水平进行培训,合格者上岗,并为教师的进修深造创造条件。

第二十六条 具有与留学生教学的课堂讲授、辅导讨论和实验课相适应的教学设施。

第二十七条 学校图书馆应收集并保存足够的英语参考教材与专业资料,以满足实施授课计划以及留学生和教师研究的需要;图书馆应有相应人员指导留学生,并提供计算机查询服务。

第二十八条 有临床教学基地供留学生开展临床教学和实习,临床教学基地必须为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其中医院提供给本科留学生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病床数量与留学生数量的比例应达到我国医学本科生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收费标准: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计委)《关于调整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的通知》(教外来 [1998] 7号),医学本科留学生的学费应比照文科本科专业留学生的学费上浮50%-100%。医学教育英语授课可按上限上浮。

第三十条 教育部将委托全国医学(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对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合格的学校名单及招生规模。未列入名单的学校不得招收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留学生。

申请招收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留学生的学校经全国医学(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评估论证,符合条件者将列入下一年度名单。

第三十一条 口腔医学专业及其它专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篇3

为了培养本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医学本科教育标准,需要分析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及培养路径情况, 以此来探讨本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路径。

1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现状

当前的医学教育大多按本科教育标准设置了人文学科课程,但是依然效果不尽如人意[1]. 主要表现在:

1. 1培养路径单一,效果不佳

从医学生人文课程的实际讲授看,医学高等院校培养方式仅仅是通过理论讲授的形式,而且是大班制教学。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单一,而且效果不佳。以某医学院“两课”教学为例,授课对象经常是二三百学生,上课时课堂满满当当,教师只能拿着麦克风吼---难于与学生互动,难于对课堂进行管理。而且这种上课是集中式的,教师一天要不停地奔波于多个班级,授课多达8节( 8个小时) 。这种单一培养模式不仅制约教师,也影响着学生, 使医学生的人文课程教授效果不佳。

1. 2医学生道德上知行分离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明确提出 “将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但是当前的医学生在道德上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行分离情况。众所周知, 维护患者利益的前提是要将其作“全人” 看待,即要学会尊重他人。但据2011年海南某医学院对医学生“尊重他人情况”调查发现,仅有20% 左右的医学生能经常做到“尊重他人”[2]。而在维护患者利益态度方面,医学生也表现欠佳。据大连医科大学调查发现,部分医学生在实习中会将追求利益视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医学生中只有41. 9的人才能将对他人的“感恩之心”付诸于行动且不求回报[3]。

2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资料的搜集及对部分医学高等院校的访谈,可以发现,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

2. 1医学人文课程不能贯穿教育全程

纵观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已从最初的一两门到现在的十几门甚至几十门,但是一直收效甚微[4]。究其原因,医学人文课程不能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是其原因之一。参考人文教育比较成功的医学高等院校,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他们的成功经验之一都是要求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反观中国大陆的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人文课程讲授主要体现在实习前,即大一、大二、大三。在实习环节忽视了医疗服务环境下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强调医疗技能和思维[5]。因此,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应该也要在学生理论学习和实习阶段都强化医学人文教育,使其贯穿全过程。

2. 2医学生缺乏人文阅读

从医学与人文的发展来看,医学叙事治疗方法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人文知识对医学诊治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就对医学生人文知识贮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能单单依靠人文课程的开设,生活实践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让人获取知识、传播知识,也可以提高自身修养[6]。《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也希望医学生能够加强阅读,但是医学生却普遍存在缺乏人文阅读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 医学生对人文知识不求甚解[7]; 对“两课”教学不感兴趣,对政治理论学习认为没有必要[8]。

2. 3医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受中国教育体制影响,当前的医生经历了高中生———医学生———医生这三个阶段,由于在高中阶段专抓学习,缺乏人生经历,进入医学生阶段依然缺乏对各类患者的深入了解,无法自如的对各类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 除此以外,较差的心理素质也阻碍了医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据陕西省2770名医学生调查显示,陕西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焦虑及抑郁症状严重[9]。 又据吉林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4. 04% 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 而63. 80% 的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10]。当医学生心理不健康时,他将无法客观公正的看待病人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2.4医疗机构缺乏对医学毕业生人文素质继续培养机制

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路径培养中的问题,除了学校等小环境培养路径有问题以外,还有社会整体大环境---医疗机构的问题。当前的医疗机构,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医疗机构,都缺乏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继续培养机制。尽管现在的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变为生物- 心理-社会模式,要求临床医师除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外,还需具备人文素养。 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对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评价机制,对“准”医护人员---新进医学专业毕业生也缺乏继续培养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对湖北省400名不同医院、年龄、职称、文化程度等情况的临床医师就其人文素质做过调查,调查显示: 年轻的( 年龄25岁以下) 临床医生明显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偏低[11]。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医疗机构对医学毕业生人文素质继续培养机制的缺乏。

3对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探讨

结合《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已分析整理的资料,建议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如下:

3. 1医学院校充分重视人文学科,促进人文学科与医学实践融合

医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12],其中医德教育便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学院校的课程讲授时,由于教师配备不足,课时不足等原因,在授课时过分注重“知识、技术、分数”[13],忽视了人文学科课程讲授与医学实践结合。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讲授,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要结合医学实例来分析讨论医患双方的心理、伦理道德及法律相关方面的问题,促进人文学科课程与医学实践的融合。另外,也要吸取其他医学院校优秀经验,在本科医学生的低高年级及实习阶段,将人文教育课程贯彻医学教育全过程,改变当前实习阶段仅通过实习教师以经验教授的单一局面。

3.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医学生人文阅读习惯

依据“心理—社会”理论,人的行为不仅受心理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学校构成了社会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影响医学生,改变他们缺乏人文阅读的现状,应从整个学校环境的建设入手。基于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独特优势[14]。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经典哲学、文学、 艺术作品阅读,开展读书节、组建读书小组、进行话剧排演、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等方式,在培养医学生人文阅读习惯养成的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整体校园文化。

3. 3增加社会实践,通过变换角色与病人“共情”

考虑到当前医学生的实际状况,增加社会实践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接触到的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人和事物,才有机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自身对事物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这种理解的改变不仅会促使自己心理、思维更加成熟,也会促进与患者关系的良性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促使医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经历或遇到与患者相似的事例,在面对患者时,他的语言与行为会不自觉表达出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思想,更好的与病人“共情”。

3. 4完善医师培训机制,加强人文素质培训

医科院校培养医学人文素质与医疗机构选人用人的医学人文素质考评机制和继续培养机制不能相互贯通,使得当前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众多的医疗机构现在依然存在着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考评、培训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当前的医患关系越来越严重。所以,要想提高医学生、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医疗机构对医师的考评、培训机制,加强对医师的人文素质继续教育培训---这不仅是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具体来说,第一,完善对医生考评机制。考评应定期进行并与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相联系。考评内容应包括: 医学及人文知识、行为、自我评估、病人的投诉数量等指标,进行评分的人员则包括同事、 上司、病人等。第二,加大对医生专业知识及人文素质培训。除了在本机构进行定期培训外,还要定期选派青年医生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同级医院交流学习。 只有将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的人文素质考评机制和继续培养机制贯通,现在的医师和未来的“医生”的职业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才能一直保持下去,培养出越来越多地知行合一的卓越医者。

摘要:文章依据《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分析了当前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表现及院校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上一篇: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下一篇:哼鸣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