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

2024-10-27

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共11篇)

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 篇1

1 主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企业集团被认为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 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 尤其在新兴市场经济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1]。在我国,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 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企业集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 截至2008年底, 国内企业集团共计2 971家, 拥有成员企业33 135家, 年末资产总计突破40万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271 871亿元。根据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的调研数据, 2010年, 我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总额已达32.66万亿元, 其中有57家进入了世界企业500强榜单。这说明目前企业集团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随着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 学术界关于企业集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但是相对于管理学科其他方向的研究, 企业集团的研究存在进入壁垒高、工作量大、难以大样本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等难点, 所以,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集团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于集团管理实践的发展。本文针对企业集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 力求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客观统计企业集团管理研究现状, 一是挖掘现有研究的理论成果为集团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二是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 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出建议。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 其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 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 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CSSCI源刊在我国学术界影响重大, 包含了在我国学术界领先的所有中文期刊, 成为大部分高校职称评定和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标准之一。2012—2013年CSSCI源刊管理学类学科共收录了29种期刊。为了客观评价我国学术界对企业集团的研究进程, 本文以29种管理学类CSSCI来源期刊作为文献来源, 选取2008—2012年5年间所发表的与“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相关的研究文献, 并在初步选取的基础上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否契合主题, 在详读论文的基础上作出评价和进行人工剔除, 最终获得81篇样本文献;在此基础上, 通过描述性统计、归纳分析等方式对样本文献进行客观评价。

3 研究发现与讨论

3.1 文献数量

对样本文献分年度统计文献数量发现 (如图1) , 2010年文献最多, 达到21篇, 尽管2011年 (16篇) 、2012年 (19篇) 年相关文献数量较2010年略微减少, 但是从2008年以来的整体来看, 我国CSSCI期刊中关于企业集团管理的研究文献呈现逐步增长趋势。

3.2 文献来源

通过在29本来源期刊进行筛选形成最终的81篇文献, 对这些文献的来源期刊进行分析, 发现5年来刊登企业集团最多的期刊是《软科学》, 共刊登了9篇与企业集团管理相关的文章;其次是《管理学报》和《经济管理》 (均为7篇) 、《管理世界》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均为6篇) 。但是, 同时也发现《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管理学报》、《宏观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7本期刊在样本统计的5年时间里未刊登一篇与企业集团管理相关的文章。尽管不同的期刊有各自的主题偏好, 但是企业集团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以上期刊作为管理学类的顶尖杂志最近5年内却未有发表企业集团的文章, 这也说明了我国学术界对于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视程度仍亟需提高。各种期刊样本文献数量见表1所示。

3.3 文献作者

文献作者的规模能够反映出特定研究领域随时间积累而引成的研究热度, 每篇文献中的作者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相关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挑战性[2], 所以有必要对所确定的81篇样本文献的作者人数进行统计。经过统计发现:单一作者共有21篇, 所占比例为25.9%;双作者合作完成的文献有37篇, 所占比重最大, 为45.7%;三位作者合作的文献共19篇, 占比23.5%;四位作者合作的文献有3篇, 占比3.7%;五位作者合作的文献仅有1篇, 占比1.2%;没有五人以上作者合作的文献 (见图2) 。许德音、周长辉对战略管理研究现状评价时对作者数量做的统计分析显示, 双作者和三作者的文献共占比54%。本文统计的集团公司管理研究文献的双作者及三作者所占比之和为69.2%, 高于战略管理研究文献合作作者比例的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还要多。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围绕集团公司管理进行研究的难度相对较大, 进行此类主题的研究, 多作者配合的方式相对较好。

另外, 除去81篇文献中21篇独著作者的文献外, 对于剩下的60篇文献, 我们对作者是否属于跨校合作进行了统计, 发现80% (48篇) 的文献是非跨校合作的, 这种现象符合许德音、周长辉所提出的“近亲繁殖”现象。这说明我国学者进行相互交流和合作相对较少, 应当加强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的交流作用, 以促进智慧思维的碰撞, 推进学术研究创新。

3.4 文献类型

参考许德音、陈忠卫的研究, 本文基于文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将论文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 实证分析类, 即通过定量数据验证理论假设进行研究的文章; (2) 案例分析类, 即通过单个或多个案例对所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构建和解释; (3) 规范分析类, 即通过理论演绎和逻辑推导等方式进行主题研究; (4) 文献综述类, 即围绕某一时期与企业集团管理相关的原始文献, 依据研究成果的数据、资料、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通过归纳分析和总结述评而形成的论文。分年度对样本文献的类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所示 (部分文章同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发现, 研究集团管理的文章中实证分析类型占了50.3%, 这与目前我国管理学所要求和倡导的研究模式及国内顶尖学术期刊的录用要求十分相关, 也符合目前国际上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 规范分析的文章仍然占有较大比例 (30.6%) , 这说明我国有关企业集团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 目前仍有大量的理论演绎工作可做;综述类文献所占比例较低, 说明了目前关于企业集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

%

注:对部分研究过程既有案例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文献, 重复计算其文献类型

为了更为直接地看到各类型文章在5年调查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针对样本文献反映的数据做出折线图, 如图3所示。从图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实证分析类论文所占比例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且总体看来在过去5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另外针对41篇实证分析类文献所获取数据的类型进一步分析, 发现由二手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文献有19篇, 所占比例约为46.3%, 略低于一手数据的比例, 但基本均衡。

3.5 文献研究视角

样本文献中所体现出关于企业集团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视角:一是基于母公司视角。二是基于子公司视角。三是基于外部环境视角, 其中, 基于母公司视角所进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控制地位的母公司控制权配置和管控的研究, 比如陈健和席酉民教授[3]所撰写的《上市公司集团归属、控制权集中度与关联并购的关系》, 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集中度与关联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次是基于子公司的自主权进行相关研究, 比如王丽敏和李凯教授[4]所撰写的《大型国有分公司总经理自主权评价及实证分析》, 从子公司经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自主权和投资决策自主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子公司自主权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并对目前子公司自主权中人力资源管理自主权和投资决策自主权的情况作出了评价;王清晓[5]所撰写的《子公司创新倾向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提出子公司创新倾向成为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 在集团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四是基于外部环境对集团管理的调节效应的研究, 比如权圣容和吴贵生教授[6]所撰写的《不确定环境下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提出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态度有一定影响;陈志军教授等[7]所撰写的《外部环境、管控程度与子公司绩效》, 对外部环境在管控程度与子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 提出环境复杂性会调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程度与子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当环境复杂性高时,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程度越高, 子公司绩效越差, 当环境复杂性低时,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程度越高, 子公司绩效越好。

通过对这些不同研究视角所撰写论文发表的时间可以看出, 基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角度对于企业集团的研究开展较早, 至今也形成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权变环境对于集团管理方式的影响得到大家的重视, 针对其对集团管理的调节效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3.6 文献研究内容

综合分析样本文献, 总结目前我国针对企业集团管理进行的热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集团知识管理与创新;母子公司管控与协同;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和集团公司治理机制。

(1) 集团知识管理与创新。围绕企业集团内知识管理和创新进行研究的文献有27篇, 所占比例为33.3%。企业集团具有规模性和复杂性等特征, 尤其是对于拥有处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成员企业时, 集团公司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集团知识管理相当重要, 所以部分学者针对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机制[8]和知识转移工具[9]进行了相关研究。关涛提出知识特性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即转移知识的特性不同, 选择的知识转移类型也有显著不同。张成洪、郭磊[10]对我国大型集团企业知识共享模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企业集团中存在协助工作型、增强活力型和挖掘潜力型三种知识共享模式。

另外, 企业创新作为企业适应不确定环境的重要保障, 对集团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杜龙政等[11]对企业集团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 提出企业集团通过前沿技术→平台技术→衍生技术的创新路径开拓新产业, 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2) 母子公司管控与协同。企业集团属于由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通过股权链条组成的层级组织, 所以, 如何在层级间进行管控并实现协同效应成为集团化经营的最终目标[12]。在81篇文章中, 针对母子公司管控与协同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有25篇, 占比30.9%。样本文献中, 针对母子公司管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分类[13]、管控模式选择及选择的影响因素[14], 并在此基础上涉延到管控风格[15]、管控程度[7]及文化控制[16];针对协同开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战略协同对公司发展的促进[17]、协同效应评价指标的构建 (陈志军、刘晓) 及其影响因素、母子公司的研发协同评价模型的构建、知识协同[18]、协同创新[19]等。

(3) 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性。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市场发挥着配置内部资源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内部资本市场显得十分有吸引力, 企业集团普遍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在各成员企业之间进行组织资源分配[20]。在样本文献中, 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研究的文献有21篇, 占比25.9%, 大多研究均是围绕企业集团化经营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配置效率的探讨, 比如王峰娟和邹存良[21]针对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提出企业集团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初期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会得到提高, 超过一定程度后, 多元化上升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贺勇、刘冬荣[22]认为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对于子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4) 集团公司的治理机制。针对集团内部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是集中在对集团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高管激励等方面, 其中针对股权结构的影响大多是将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作为前因变量, 探讨其对母子公司管理行为以及成员企业绩效的影响[23];针对董事会特征和高管激励的研究往往是将其作为因变量考量董事会异质性或高管激励对子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24]。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样本文献的作者、研究类型、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现, 针对企业集团管理进行研究的文献经历了从少到多、继而蓬勃发展的过程, 并且大比例的实证研究成果迅速涌现, 研究方法逐步成熟, 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 将企业集团作为样本进行管理学研究, 难度相对较大。由于企业集团的规模相对较大, 经营复杂程度高, 其在一手数据资料收集上要难于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以个人作为研究样本的管理学研究;另外, 截至目前, 我国缺乏针对企业集团经营统计数据, 所以, 不同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通过数据库获取二手数据对企业集团管理进行研究的难度比较大。综上, 企业集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也是在最近五年, 尽管企业集团数量与日俱增, 且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 但与企业集团管理相关的研究文章增速缓慢的原因。

(2) 针对企业集团管理的研究正经历着从内部到外部、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过程。分析历年来我国针对企业集团研究的主题可以发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 针对企业集团的研究已由最初的集团内部控制、集团内部资本配置逐渐扩展到集团所处权变环境、集团经营的外部性等主题上, 研究的内容逐步全面和复杂, 研究的层次逐渐增高。

(3) 国内顶尖期刊对于研究主题的偏好十分明显。在筛选样本过程中发现, 各期刊在5年期间所刊登有关集团公司管理研究文献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异, 刊登最多相关文章的期刊有9篇, 不过同时也有7种期刊在5年间竟未刊登1篇。这说明, 尽管企业集团管理的相关研究进步明显, 但是顶尖期刊对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仍亟需提高。

针对企业集团管理未来的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样本文献的研究进程和现状, 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 权变环境下集团内部控制权配置模式的探索。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加剧, 我国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 过去一成不变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市场环境中不再适用, 集团总部负责人进行控制权配置时必须考虑到权变环境的影响。截至目前, 我国针对外部环境对于集团内部控制权配置的研究还比较少, 这是一个非常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值得深入研究。

(2) 基于网络视角的企业集团管控体系构建。以前企业集团的层级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但是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集团成员企业走出国门, 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这时再对其采用传统的管控模式, 以层级控制为主已经不再适合子公司的扩大发展, 所以集团管控体系应当充分考虑成员企业的需求, 摈弃以往简单的层级控制, 基于网络的视角, 以平等的地位构建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目前为止, 我国针对此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所以我国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注重以网络视角平等的态度构建母子公司管控体系。

(3) 提高定量研究数据获取的科学性, 大力推动实证研究。虽然目前为止我国针对企业集团管理实证研究的文献比例已经很高, 但是通过与国际顶尖期刊的实证文献相对比发现, 我国实证研究中数据获取的模式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母子公司配对调查或跨年度配对调查, 以便增加所获数据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当然, 由于本文的研究是仅仅以CSSCI管理学学科中的29种期刊作为初选来源, 且跨度仅仅为2008—2012年共5年区间, 事实上在一些经济类期刊、学报、社会科学杂志上也存在一批研究企业集团的文章, 所以, 本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有待通过扩大样本来源、增加样本获取时间区间来验证。

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 篇2

一、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发展时间只不过是十多二十年时间,相对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而言,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刚开始,不确定因素很多,目前并不存在一种权威的理论模式能够成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

1、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总量不足但亮点纷呈

从目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程度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视程度比较,民营企业文化在以上几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中属于最弱。国有企业向来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加上近来中央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模及其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因为母公司的管理模式较成熟,对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也比较成熟,因此总体是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重视。民营企业中除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视外,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可能连企业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要说是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了。

但从当前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影响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却是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主要是大型民营企业一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投入的程度以及将企业文化应用到管理模式的深入程度是以上几种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外资公司虽然重视企业文化,但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相对没有中国企业深入,他们强调地是制度建设,而不是软性的文化管理。国有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文化的深耕细作不可能像民营企业那样得心应手。

从以上分析得知,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总量上是不及其它类型企业文化建设,但从影响力和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来说却是相当重要。未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杆将会出现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身上,任重而道远。

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

2、二次创业型的企业文化变革使民营企业文化走向深入

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立的,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发展,能够生存下来的基本属于民营企业的姣姣者,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在中国生存十多年并继续发展,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中国过渡发展时期的不确定因素随时可以让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一夜间化为乌有,因此他们要承受的风险和磨难比其它类型的企业都要多很多。这些民营企业目前都处于由第一阶段发展时期向第二阶段发展时期转变,即是我们说的二次创业阶段。第一次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企业家靠机会加勇气,悟性加能力而成功的,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市场变化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民营企业的管理需要提升,那些还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惯性,采用旧的管理模式,或者小富既安,不思进取而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企业便逐渐被市场淘汰。而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已经意识到必须由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大规模地企业变革需要文化变革支撑,特别是新一代的高素质、年轻、充满激情的民营企业家的崛起,更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多是来自管理的内在需求,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提升,要求他们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人的建设上,因此属于对人的精神管理的企业文化就自然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企业文化的内化,实效性是他们对文化管理的内在需要。

3、企业家精神与职业化文化之间的博弈是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难题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悖论,就是企业文化是不是等同于老板文化?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家精神主导一个企业文化的主要性格,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毕竟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个体概念,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算术问题。我们分析,之所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会出现这个问题,关键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处于人治阶段,企业家决定了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法治或者说是制度建设停留在原始阶段,因此出现个人精神等于集体精神的现状就不足为怪了。从企业发展阶段分析,这种现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逐渐提升是一个企业的必然发展阶段,中国当前企业管理主要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因此企业家在管理中的作用自然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种现状正在逐渐改变,随着企业战略发展需要,企业从一个人管理或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者家庭式管理向职业化团队管理是大势所趋,许多民营企业都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尽管目前由于职业化经理人团队并不是很成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失败案例,但总体趋势还是不变。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加入,使得原来单一的人治文化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新理念、新管理模式,逐渐改变了原来单一的以企业家为首的管理模式,因此文化管理模式也就随着加入了更多新的管理因素。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管理的博弈,例如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新老管理模式之间,无论在理念上、管理工具上、管理模式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他们之间的这种博弈,关键取决因素是企业家对未来的战略性思考,对变革的果断性,以及职业经理人对中国式管理的理解程度,如果这些因素能够协调发展,那么文化变革就能够取得成功,否则将会使企业又走回原来的出发点,这将对企业造成更大的伤害。

4、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协调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困惑

文化务虚,制度务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管太严会管死,管太松会失控,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比较适合,是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中国民营企业由以前的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过程中,通常会有以下两大倾向:一是过度强调制度建设而导致机制疆化,二是过度强化人性管理而导致组织失控。过度强化制度建设的企业一般会认为,西方的管理模式之所以成功,是他们什么都通过制度来管理,通过宠大的制度体系来管人,所以人的因素在管理当中占较少比例,这正是当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所向往的。多年的市场拼搏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通过制度化平台,引入职业化经理人,复制西方管理模式成为他们的理想。但他们忽略了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平台与西方成熟企业管理平台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管理体系、管理技能、管理能力的差距上,更重要的是在管理理念上的差距而形成的管理文化差异。因此过早将西方管理制度复制到企业管理中很容易产生管理不适应,例如ERP、人力资源BSC等管理模式的导入,经常会因为企业管理体系不到位而造成最终结果失败。而过度强化人性管理的企业则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而经常给自己找理由,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庸文化为主,以灵活善变的中国人特性为基础,以老板驾驭人的权谋能力为荣,导致制度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公司政治主导的文化管理模式。

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

这两种情况形成了部分民营企业将企业文化虚化,认为企业文化是给别人看的,企业要以制度管理人,有了制度就足够了,最终形成员工积极性低下,工作创新性缺乏的局面。而另一种情况则是视制度管理而不顾,认为文化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将企业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企业文化身上,而形成精神至上的误区。

经盛管理咨询认为,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中,制度建设是基础,文化管理是导向,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制度是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是让想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

二、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趋势预测

经盛管理咨询认为,文化是因管理而生,为管理服务,以管理绩效为最终检验标准的高级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必须是如何与管理结合,支撑管理而又提升管理的。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发展趋势有它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特点,我们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的文化变革决定了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因素

从相当长时期来说,民营企业家的文化性格决定了民营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的变革其实质是民营企业家的变革,是生意人还是企业家?是个人成功经验还是企业成功经验?这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取决因素。心胸与眼光、长期与短期、物质与理想,这将是企业家必须做出正面回答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将逐渐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有梦想、重管理、眼光长远、心胸广阔、关注人性的企业家以及在他们带领下而形成的企业文化,这将是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标杆。另一种是以关注短期利益、胸怀狭窄、表里不

一、狂傲自大的企业家以及在他们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将导致企业逐渐走向绝路。从这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文化是:优秀的老板不一定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但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需要一个优秀的老板。

2、职业经理人融入的文化因素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文化升级的最终结果

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

一个人的企业还是一帮人的企业,一个人的精神还是一帮人的追求,一个人的管理还是一帮人的制度,这是民营企业文化升级的必答题。建立职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平台,融入更多人的理想,搭建平台带团队,这是新时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方向是明确的,道路是坎坷的。当然,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团队素质,职业化道德水平,也是这场变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不要先提出问题,而要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先挑毛病,而要看到原有企业与人员的优点;不要太急于求成,而要先学会融入;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治理办法,而要采用逐步过渡;不要光批评人,而要学会提携人。或许这才是中国式管理的真正内涵吧。

3、战略导向型与应用型企业文化建设是主流

中国民营企业向来不缺乏战略思想,但缺乏战略规划。中国民营企业向来不缺乏文化意识,但缺乏文化管理的能力。从战略梳理和管理流程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需求。建立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强调企业文化提升管理理念,通过核心理念与管理制度规范要求相结合,讲究实效性、战略性、管理型的文化应用,回归文化管理的本质,这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诉求与其它文化类型的主要差别。但这种趋势的发展瓶颈将在民营企业管理基础的薄弱上,许多民营企业的基础管理平台较低,而好高骛远的想法使得许多民营企业期望通过一两次管理体系的导入而得到重生,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意识的薄弱导致中民营企业战略缺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没有,这样的管理基础必然使得民营企业文化虚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形式比内容重要,市场比管理重要,从而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这种意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毫无疑问会让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道路更为艰辛。

4、品牌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内外兼修是文化实用主义的体现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实用导向主义将越来越明显,务实的文化需求不仅希望将内在文化应用到管理当中,更加需要将内在文化与外在的品牌文化相结合,因此CI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型的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式企业文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在这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将内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在文化既管理文化作为核心,以外在品牌文化为辅助,一定不能将品牌文化凌驾于管理文化之上,这样会造成文化虚化更为严重。以内定外,以外助内,内外兼修,这将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形式之一。

5、多元文化以及跨文化管理将是民营企业文化的热点

多元文化和跨文化是两个不同概念,多元文化是一个相对广泛的定义,它指的是一元文化以外的多种文化融合,既它包括了跨文化以及同一文化范围内的多种文化内容,而跨文化一般指的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交流问题。民营企业在多元化文化问题上可能会遇到几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企业发展需要,不同企业或者地方来的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融合问题,一种是企业地域发展而导致的不同地方文化的融合问题,一种是家庭文化与职业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而跨文化问题则更多是大型民营企业由于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投资经营而形成的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管理问题,这本质上也是多元文化的问题。

以上是我们总结的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但这仅仅是沧海一粟,在一篇文章想将全部的趋势进行概括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仅点到既止,希望能够给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抛砖引玉。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民营企业文化问题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抓住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就抓住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就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展取决战略,战略重在思路,思路来源文化,文化取决老板。老板不同而文化不同,素质不同而老板不同。素质源于梦想,梦想决定文化。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真实写照。让我们重温:“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中国的贫困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贫困;现状;研究

一、中国贫困人口规模

1.世界银行的估计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报告》估测,1985年,发展中国家有10多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低于37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其中,中国的贫困人口规模是:贫困人口(包括赤贫)2.1亿,贫困发生率为20%。该报告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将从1985年的11.25亿减少到8.25亿,10年减少3亿贫困人口。其中,中国贫困人口将从2.1亿减少到3500万,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2.9%。世界银行在《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一书中,按1990年中国城市的绝对贫困线321元/人·年,农村的绝对贫困线275元/人·年计算,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130万,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9700万人。

2.中国政府和学者的估计

目前,我国对贫困人口规模的测算,由于具体测算的部门不同,所采用的测算方法和所依据的贫困线也有所不同,因此公布出来的贫困人口规模是有差异的。

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根据1995年国务院农研中心提出的贫困线:户人均口粮200公斤,户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标准。一类规模是:198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02亿,贫困率为12.2%。另一类规模是:1985年底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1.25亿,占当时农村人口的14.8%。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确定的1988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线—户人均收入260元,测算出198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2亿,贫困率为13.%9。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国家统计局利用199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调查资料进行测算,初步估计,当时中国城镇约有370万户,1200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些城镇居民户年人均收入为1059元,比全国年均水平低54.7%,年人均消费支出1183元,收入低于支出124元,这些家庭将全部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二用于食品消费。胡鞍钢根据各种统计指标测算,估计出1997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具体分布是:(1)全国城镇最贫困职工约300万人;(2)最贫困退休人员500万人;(3)最困难居民300万人;(4)全国城镇最低收入困难户为580万户,合计人口为2100万人,约为城镇总人口的2.5%—5.0%。四项全部加总,全国城镇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

3.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

根据世界银行《中国:年代的扶贫战略》估测,1990年中国有130万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城市,有9700万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城市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为0.4%,农村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为11.5%,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 1.3%,农村占98.7%据此可以推断,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

4.中国贫困特征

中国贫困问题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区域性,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次是民族性,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三是贫困人口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布的是不平衡的;其四是制度性,即制度是造成中国贫困的重要因素;其五是长期性和复杂性,即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它需要经过几代甚至几个世纪不懈的努力才能解决。

三、中国贫困的形成原因分析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为主导的综合转型时期,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1.自然原因

自然条件差是造成贫困的前提性原因。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农业自然资源和矿藏等加工工业的自然资源。对我国城乡居民而言,自然环境及相应条件的好坏,是制约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2.社会历史原因

中外研究贫困问题的学者大多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经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应该说,这种观点用来解释中国的贫困更具说服力。首先,旧的社会形态,文化传统积淀下来,并在相当程度上仍支配劳动者的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对社会生产发展起顽强的抗拒作用;其二是在落后民族和地区,教育这种通过文化科学知识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往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怪圈:(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不重视教育→文化素质更低;其三是即使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除农村大面积贫困外,还有多达几百万的农村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至于近年来新近加入贫困大军的城镇失业队伍,使中国贫困问题更加突出,这种贫困固然有其现实的因素,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贫困是一种历史的贫困,他们依然生活在历史的贫困之中。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梯形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贫困人口为1176万人。贫困人口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4.家庭和个人原因

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疾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容易陷入贫困(在发达国家,单亲家庭往往成为政府救济或援助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从个人因素来看,孤寡老人和孤兒,残疾人,重症患者,受教育程度低者,或因无依无靠或因无工作收入或因收入极低,通常是贫困人口的基本成员。

5.失业原因

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失败而被迫失业,意味着丧失了收入来源,失业者及其家庭可能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政府对城镇贫困群体的救助重点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由传统的救济对象转移到失业、下岗职工家庭。

6.制度性原因

“落后”不仅仅表现为落后地区的一系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指标低于发达地区,还表现为落后地区的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落后与发达地区。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落后”也表现为落后地区在体制改革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而这点恰恰是落后地区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7.科技力量方面的原因

现代市场竞争直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竞争,间接表现为技术力量的竟争。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领域中起支配性作用的原理之一。科技力量薄弱不仅使现有的产品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而且使大量的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8.收入分配原因

收入分配对贫困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业分配不公与分配要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导致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企业因效益不良而发不出工资或拖欠工资,一些亏损、倒闭企业的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得不到保障(如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统计公报,1997年底全国共拖欠养老金30亿元,家庭或个人投资失败而陷入困境,因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如赌博、吸毒等沦为贫困,等等。

企业物流研究现状综述 篇4

2006-2008年,企业物流研究文献在核心及以上层次期刊发表近四百篇。通过查阅和分析,在略去内容简单或内容极少的文献之后,对企业物流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企业物流研究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展开,文献检索发现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物流成本、物流模式、供应链管理、战略和能力。

一、基于物流成本的企业物流研究

企业物流成本研究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和控制方法两个方面,成果分散于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

张国庆(2007)认为,我国学者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宏观层面较多,企业层面较少,企业在物流领域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的矛盾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企业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宋华(2007)提出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要素是:良好的作业成本管理意识、科学多角度透明的核算报告体系以及跨功能、面向流程的团队。苏洁(2007)提出加强物流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加强库存成本管理等措施能够实现控制物流成本。李丽清(2007)指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必须采取联合优化战略,把局部成本控制措施与综合成本控制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优化的整体,促使企业物流成本趋向最小化。舒莲枝(2007)指出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核算(A B C)提供的信息,面向企业全流程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的成本控制,通过作业流程的改善,使企业物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企业、客户获得双赢。孙庆峰(2006)提出企业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模式,认为可以在优化企业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创建物流成本控制系统,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系统化控制和物流系统的集成化管理。

其他研究者还有于成学、姜昌华(2007)、武春友(2007)、章华明(2007),蹇令香(2006)等。

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研究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研究,从文献分析来看,目前的研究仍然缺乏对企业物流能力体系的把握,使物流成本控制仍然以孤立的方式运作。

二、基于战略和能力的企业物流研究

持这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物流通过影响企业的能力而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应该从战略高度和企业能力的角度对物流加以把握。

张宇航(2007)指出企业物流战略作为重要的职能战略之一,必须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吻合。俞海宏(2007)指出物流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模式在帮助企业获取优势地位、巩固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消费者剩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申文(2006)认为,把物流开发成为一种核心竞争能力、使物流能力适应总体战略定位是物流能力管理的根本目的。物流作为一种能力在企业内部进行定位,当物流作业被高度一体化并定位成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对战略优势起到基础作用。袁嘉良(2006)认为企业物流是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物流发展必须通过信息化、标准化,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实现其现代化。周剑、王丽萍(2006)认为企业必须把物流转化为自身的优势,使其能有效与内部资源进行互补。这就要求企业掌握运用这些资源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唐少麟(2006)认为现代物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姜华、陈功玉(2006)对企业竞争力本质、内涵、构成进行探讨,认为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物流的效益和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张光明(2006)通过对物流能力和物流绩效的界定以及物流能力与物流绩效评价的分析提出了物流能力与物流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为改善物流能力、提高物流绩效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了对策。

基于战略和能力的企业物流研究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对企业物流能力进行系统性研究、对企业物流能力的战略性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仍然不多。

三、基于物流模式的企业物流研究

主要研究集中在两个领域:模式选择、第三方物流管理。

徐杰(2007)提出以物流资源的开放使用为基础的物流组织创新模式,即物流服务提供方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物流组织网络平台上整合资源,按需提供最优的服务,以克服传统物流服务模式的局限。刘联辉(2006)指出“作业功能外包+系统管理自营”的混合物流模式.应该是企业今后物流发展的主营模式。何燕、朱小燕(2006)指出企业物流模式的发展符合“双边规制”的特征,所有物流发展模式中以联合方式进行的物流业务模式最具潜力,“双边规制”是现实条件下较为有效的企业物流模式。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作为企业战略决策而为企业和研究者所重视,这一类研究对于物流的自营或外包关注较多,研究成果丰硕,对于企业物流能力这一物流模式选择的直接目标较少关注,因而导致模式选择研究很多时候回避了企业物流能力形成这一关键问题。

其他研究者还有王瑞卿(2007),于书凤(2007),蒋有凌、陈盈、杨家其(2006),张华芹(2006),陶君成(2006),周筱莲(2006)等人。

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研究

马士华、陈铁巍(2007)按照要素性质分类的方法,构建了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的要素体系,提出了一种面向客户满意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评价方法。孙衍林(2007)指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和集成运作使供应链各个环节实现无缝联结,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适应性。梁金萍(2007)认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及其各个环节之间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素质、优化企业资源管理、搞好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资道根(2007)认为我国供应链物流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库存积压、呆滞物料占供应链的成本过高等。对如何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马士华、申文(2006)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物流运作能力的诊断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了基于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评估模型。

在企业物流研究中,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研究的着眼点一般在物流环节或是供应链体系的某一功能,对于企业物流能力的关注不足,因而不能不说存在一定局限。其他研究者还有刘宗汉、姚冠新、安顺发(2006),安进(2006),陈雅萍(2006)等人。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企业物流研究正逐渐深入,各个研究方向的发展水平不同;具体应用领域研究发展较好,系统性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2)与企业物流成本、模式相关的研究以及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研究成果较多、系统性较强。基于战略和能力的企业物流研究成果不多、系统性不足,对于企业物流能力的综合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3)系统性的企业物流能力研究尚有待深入,系统性的企业物流能力理论尚未形成。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物流研究应高度重视企业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7,(4):25-28.

[2]张国庆,叶民强,刘龙青.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8):195-197.

当代中国精算师现状研究 篇5

中国精算师;精算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65-02

保险业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而精算师是保险人才中的核心和灵魂,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的专家,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人才。精算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还要掌握保险、经济、统计、投资、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还要熟练掌握商业分析等技能。而由于我国在精算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导致由精算考试选拔出的精算人员的精算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与国际水平落后太多。同样的精算人员,持有中国精算师证书和北美SOA证书,含金量大不相同,薪资也天壤之别。

一、中国精算师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中国精算水平落后的原因分析

1.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命题的弊端

首先,试题与样题过于相似,2003年度《数学II》试题与2003年6月推出的样题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使得通过精算考试的考生有极大的运气因素,这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同时也降低了精算师这张证书的分量。

其次,考试目的不明确,计算量过大。中国精算师认证考试的试题一贯以计算量大著称,要想通过精算考试,做题的速度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事实上,精算师并不像运动员一样是一个讲究速度的职业,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受到重视。精算师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市场,而不是百米跑道。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精算师考试在某些科目上有些偏离精算要旨。

最后,试题难易不均,稳定性差。虽然中国精算师的试题从开考至今连续几年时间里各科考试难度都在加大,也在逐步地进行完善,但是2003年的《风险理论》试题对随机模拟,长期聚合风险模型,效用理论等部分的考查强度大大减弱,这种试题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精算师水平的随机性。再加之题目的重复出现,重考者比初考者有着很大的优势。

2.精算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教育资源的匮乏

精算教育资源在我国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首先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比较少,其次即使开设了这个专业,其师资资源也不够优秀,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实务操作的联系,这使得来自于精算专业的毕业生基础不扎实,并且理论知识与实务脱节。此外,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教材编的也非常简略,只是把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合并在了一起,习题没有系统的解答,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精算教育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3.中国精算起步晚以及发展时间的限制

北美的精算师协会在1900年成立,而中国第一次引进精算教育是1992年,这一个世纪的差距造成的结果是巨大的,致使中国精算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完善。中国的精算考试很大一部分是在复制北美的SOA,2011的中精改革,大纲基本是照搬北美SOA,但其题目的灵活程度和北美考试相差甚远,北美的试题似乎每道题的难度都很适度,且经过精心设计,这样他们就会把每个考生置于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之中,无论数学知识多么高深,如果不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则优势并不明显。这些都值得中国精算教育学习,使得中国精算师考试选拔出的精算师能够具有国际的精算水平。

二、提高中国现阶段精算水平的长期对策

1.规范中国精算师认证考试的命题,成立专职命题研究小组

提高中国精算人员的素质,最根本在于提高选拔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中国精算师协会作为管理的培育中国精算师的机构,对中精考试的命题负有重大的责任。倘若中国精算师考试能够像高考一样成立专职命题研究小组,中国精算师考试试题的水平一定会大有提升。通过专门的研究和命题,才能够使试题各方面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彻底避免题目相似性和旧题重复使用的问题。

2.完善考试大纲,改善考试专用教材的实用性

目前中国精算师考试的考纲过于简略,不具有指导考试的作用。中国精算师协会有责任进一步细化和充实当前考纲,以便于准备考试的考生对考试内容以及考试范围有更明晰的理解。同时,现有考试教材存在的弊端也应做相应提升。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应避免抄袭和拼凑,精算师的考试内容本来就深奥晦涩,教材编写组应试图用简明的语言诠释抽象的原理,使教材更有指导价值。

3.提升精算专业师资素质,提供更多精算教育资源

中国精算师协会应对各院校的精算专业教师组织系统的培训,提高精算师资的教学水平。同时,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应提供更多的精算备考资料,如系统的真题和解析,教学参考书籍等,为广大精算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4.改变精算培养与精算教育方法,强化实务与理论的结合

精算是一门与实务操作联系紧密地学科,精算师证书是实务性的职业资格证书,精算师负责的保险产品的定价,准备金的评估,再保险安排,红利的分发等重要经济指标的核算无不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相联系,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利润实现近期发展计划及长远发展规划。因此,教学过程中与实践的联系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国在精算教育过程中,起步晚,培养方法落后,教育资源匮乏,考试制度也存在缺陷。因此,提高中国现阶段精算师水平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国精算师协会投入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努力,并赋予精算师职业教育和精算师选拔考试更多的重视。

[1]邹公明.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命题探究[N].

[2]梁悦,杨艳.我国保险精算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3]袁宗蔚.保险学——危险与保险[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朱亦欣(1992.5—),女,北京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ACCA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精算与保险。

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 篇6

1.1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自由化, 使资本流动和金融交易在地域和疆界上日益模糊, 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境外上市来满足对跨国资本日益增长的需求。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发行H股,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成功上市, 标志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序幕的开启。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企业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境外上市潮”:它们境外上市的动机是什么, 境外上市又能给它们带来哪些利益呢?中国企业境外融资又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旨在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动机、各主要市场上市情况分析等方面, 系统研究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试图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和建议, 使得企业实现合理筹资、高效融资, 规范治理结构, 提升国际影响。

1.2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假说和投资者认知假说。陈石清、黄蔚通过对上市公司境外股权融资的效果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境外股权融资加快了股票市场国际化进程,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 提高了公司的质量, 增强了股权的流动性。

Christian Leuz and Felix Oberholzer-Gee的研究表明, 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动机之一是降低融资成本, 增加融资渠道。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了风险因素、国家因素等变量后, 境外上市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具有统计和经济学上的显著性。

李嘉众、陶长高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八大特点, 比如上市地点分散、上市企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个股融资规模屡创纪录、民营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境外上市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的有关背景和相应动机。接着, 通过相关资料和数据对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在时间、地点、数量及融资额不同角度的分析比较。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分析, 揭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地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本文分成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 第二部分是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和背景分析, 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现状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面临问题的分析,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对策的描述, 第六部分是结语。

2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境外上市主要动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普遍具有较强的融资动机。对于超大型的企业要突破本国金融市场融资能力的瓶颈, 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金来源。另外, 国内融资成本普遍比较高。对于拥有国际化战略的公司, 境外上市是其战略的重要一环, 不仅可以获取发展资本, 还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一系列宣传, 可使更多供应商、顾客了解公司, 加强认知和信任, 提高知名度,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3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现状

2006~2009年, 我国有328家企业实现了境外上市, IPO筹资额总计约为1178亿美元。2007年是继2000年前后的网络科技上市热之后的又一个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高峰期, 全年共有约118家中国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比2006年的86家增加32.5%, 平均融资额同比下降36.1%。

2007年中国企业境外IPO在各市场上的分布与往年基本类似。香港再次成为最主要的上市地点。美国纽约及NASDAQ证券交易所是第二大市场。新加坡名列第三。

2008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不仅数量锐减, 地点也更加集中。51%的企业集中于香港主板上市。

2009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地点明显增多。

4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面临的问题

就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综合表现来看, 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问题:

4.1 对境外市场缺乏足够认识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初始定位旨在解决国有企业资金需求, 缺乏对众多分散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公司即使有损害投资者权益的现象, 也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得到保护;其次, 不同境外市场投资者拥有不同的投资偏好;另外, 对行业的认同感也有所不同;再者, 境外市场对上市公司要求各有不同。

4.2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规范的内部审计;二是缺乏有力的财务控制;三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缺乏有效监管。

4.3 忽视投资者关系管理

国内境外上市企业观念错位。一是认为境外上市不外乎就是“圈”洋人的钱, 一旦招股成功、融资到位, 就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二是没有主动建立与投资者良好关系的意识。

5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策略建议

5.1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合理选择境外上市地点

企业上市融资是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 选取上市地点首先要考虑首次发行, 其次结合企业自身战略取向考虑再融资的需要。

各地证劵交易所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身业务特征定位。例如美国纳斯达克主要面向中小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 而伦敦交易所青睐于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 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

另外, 考虑企业境外上市的进入成本和维持成本也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点的一个因素。对企业塑造国际化形象以及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的积极影响, 亦不容忽视。

5.2 与投资者建立良好互动, 强化企业规范管理水平

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更多的是依靠股价涨落得到回报, 使国内市场有很强的投机性特征, 上市公司没有兴趣也无需建立与投资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境外资本市场形成了一整套的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体系。在投资者们面临更多选择时, 要求企业及时、真实地披露公司经营管理信息, 尽可能消除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大大降低投资者怀疑、恐惧心理, 坚定其对企业发展的信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国内资本市场游刃有余的企业, 在境外上市还有更多的方面需要学习。

5.3 国内市场奠定基础, 境外市场拓展视野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股权分置等制度性缺陷的不断修正, 相关上市和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 国内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逐步完善。从上市成本考虑, 企业完全可以采用国内上市方式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采用境外市场上市方式拓展国际视野, 建立国际化企业品牌的资本运作策略。

从监管的层面来看, 中国证监会在审核企业境外IPO的同时, 应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内市场融资, 引导红筹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直接发行股票。随着创业板和股指期货的推出, 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版, 中国A股市场将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与世界各大交易所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企业选择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这并不排斥企业走出国门谋求境外上市。国内企业境外上市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国内企业上市的陈旧观念, 规范企业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吸引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建立由资本市场进行有效评估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从而可以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企业。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企业所面临问题和策略性解决思路。

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特点的法人治理结构,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中国企业境外上市,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 另外的目的就是进入国际市场, 突破种种国际贸易限制, 跨入国际市场与国际优秀企业同台竞争, 并在竞争中学习经验, 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越来越走向国际化、正规化的时期, 企业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未来与国际同行竞争必须面对的挑战。跨境上市, 可以为企业宣传和品牌营销提供良好契机, 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会有效地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 企业上市后持续的信息披露要求、监管者的监管、中介和投资者的约束等, 都会给企业形成多方面压力, 以约束企业上市后的资金运用效率, 并促使资本资源向高效率的投资者集中。对于企业自身, 应该认识到, 境外上市并非最终目标, 它只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通过境外上市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基本经济单元。

参考文献

[1]Huddart S., Hughes J., Brunnermeier M."Disclosure Requirementsand Stock Exchange Listing:Choice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9, (26) .

中国企业研究院现状 篇7

1.1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并且地位相对上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流量从2003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7.6%, 其中中国对美投资达40.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3.5%, 使得美国成为继中国香港之后的中国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2013年1~9月, 中国企业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8亿美元, 同比增长251.1%, 9月底, 中国企业在美累计非金融类投资143.3亿美元。根据荣鼎公司数据, 2013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个案共有82起交易, 总金额达140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尽管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增长率有所放慢, 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近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存量表现尤其明显 (表1) 。

根据UNCTAD数据计算, 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保持不断增长。而美国仅在2004、2006、2008、2010和2011年吸引外资流量流入保持增长, 其他年份均较上年同期下降, 经计算可得, 2004~2012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平均增长率为66.7%和49.5%, 而美国吸引外资流量和存量平均增长率为29.5%和6.48%, 可见中国对美国投资增长快于美国吸引外资的总体增长水平 (表1) 。此外, 中国对美国投资流量和存量增长高于美国吸引外资的流量和存量的增长率, 说明中国对美投资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对美国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 也可以说中国在美国吸引外资流入的相对地位有所上升。可见,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不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并且在美国吸引外资的地位有所上升。

1.2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 但呈现多元化, 侧重发生改变

截至2013年9月份,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投资达149亿美元, 占投资总额的41.6%。可见,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 但中国在美投资已经不是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行业, 而是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或行业, 多元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根据荣鼎数据, 2013年食品、能源、房地产排在中国对美投资项目的前三位, 非传统油气资源及房地产也是中国投资的热门行业, 并且中国企业加大了对美国高新技术的投资。

1.2.1 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

金融危机后美国房地产业慢慢复苏, 中国对美国房地产的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商业房地产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门行业。2013年中国企业共投资了18个项目, 总金额达18亿美元。截至2013年9月份, 中国对美国房地产业的投资达50亿美元, 主要表现为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在美国繁华区域购置产业及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积极参与商业地产项目和酒店经营项目。如中国航空公司海航集团 (HNA Group) 购买了纽约时报广场 (Times Square) 一家名为卡萨酒店 (Cassa Hotel) 的精品酒店;搜狐耗资约6亿美元, 购买了曼哈顿摩天大楼公园大道广场49%的股权;并在住宅购买方面, 中国和香港投资者已经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住宅的第二大外国买主。

1.2.2 在服务业的投资

尽管对美服务业直接投资规模小于能源、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但近年来中国对美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出现稳步增长。根据荣鼎公司数据, 截至2013年9月份, 中国对服务业直接投资达35.34亿美元。其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业, 投资金额高达18亿美元, 占服务业全部投资的50.9%;对金融和商务服务投资以及对美国运输与建筑业的投资相对较少。

1.2.3 在能源领域的投资

2010年以来, 中国对美国能源领域的直接投资激增。根据荣鼎数据, 截至2013年9月份, 中国对美国能源领域直接投资共97项, 达123亿美元, 占投资总额的34.4%。与以往投资于能矿项目不同, 投资能源领域更多的目标是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例如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突破以来, 中国企业对美国这一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份, 对于页岩油气开发的投资达55亿美元, 中国企业投资美国页岩油气主要是为取得在页岩油气开采方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钻井、环井等方面的技术等。此外, 对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在增加, 说明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越来越重视技术获取型的投资。

实际上, 中国投资超过1亿元的行业达16个, 并且所有行业中的投资都在普遍增长。从制造业、服务业到普通科技和高科技, 出现了从依赖出口成品转为把生产基地移至海外的强烈意愿,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 并且投资目标越来越明确, “走上去”已经成为趋势, 注重向投资环境良好或技术发达的国家投资。

1.3 对美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在美国的中国投资企业大多是由于长期出口, 对美国市场比较了解的私营企业。在2003~2010年中国对美投资的230项目中, 私营企业投资占到170项, 占比达74%。根据荣鼎公司数据, 2013年私营企业占交易数量的87%和交易金额的76%, 远超于2012年59%的占比, 私企已经占据中国对美投资的主导地位。报告中指出, 在过去两年里, 私企也开始投资大中型项目。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突破以来, 除中石化、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外, 海默科技等一些民营企业也相继投资。此外, 民营企业及民间投资是中国对美房地产投资的主体。截至2013年9月份, 民营企业对美国房地产业投资达48.8亿美元, 占比达97.6%;民营企业还是中国对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主体, 投资金额达15.1亿美元, 占总额的83.9%。

1.4 并购投资方式趋于主导

根据美中关系中心报告, 2003~2010年间中国在美绿地投资和收购的数量基本相当, 比例为109∶121, 若按投资额计算, 收购约90亿美元, 占比达77%。根据荣鼎公司数据, 2000~2013年9月份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项目达700个, 总额为358亿美元。其中, 绿地投资项目477个, 金额达40亿美元, 占11.1%;并购投资项目为223个, 金额达318亿美元, 占88.9%。据美国荣鼎公司报告, 2013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达到140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据《回顾2013并展望2014中国对美国投资》报告, 2013年, 中国对美国投资实现翻倍, 其中主要得益于食品、能源以及房地产等行业的大规模兼收并购。2013年中国对美国投资交易增至82项, 其中44项为并购, 38项为创建投资。此外, 绿地投资偏重于制造业, 一般集中在基础材料、交通运输设备, 以及工业和电子设备等产业, 在服务业领域则以信息技术类投资为重点。而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 金额达117.4亿美元, 占全部并购投资的36.3%。

2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 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速度快、金额大, 民营企业成主体, 并购占主导地位, 并且投资行业多元化, 技术获取型投资明显增强。但中国对美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美直接投资占美国吸引的全球FDI中的比重极低。美国是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累计存量达到2.6万亿美元。而根据荣鼎公司数据, 截至2013年9月份, 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累计358亿美元, 仅占1.4%。对美投资尽管呈现多元化, 但仍以制造业投资为主, 风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散, 并不能长久享受对美直接投资的好处。尽管逐渐重视对美国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但民营企业在投资市场准入方面比国有企业更有优势, 成为对美直接投资的主体, 可资金实力方面不及国有企业, 多采取新建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获批较快, 但是逆向技术溢出效果却不如并购和建立研发中心, 因而民营企业在美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有限, 没有充分发挥在美投资的优势, 所以需要国家在民营企业投资美国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指导, 让其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并购和设立研发机构, 从而提升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整体水平。

摘要:尽管中国对美国历年直接投资存量比重较小, 但在20062013年, 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2012年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 仅次于中国香港, 并且2013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额增加一倍, 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40亿美元, 逾七成的投资额和近九成的投资项目都来自私人企业, 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 本文总结出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中国,美国,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3]葛顺奇, 阎大颖.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动因及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 2012 (1) .

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现状述评 篇8

2006年5月, 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并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正式将工业遗产纳入调查范围。2010年11月,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成立。首届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北京倡议》, 倡议中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抢救推土机下宝贵的工业遗产。2006年, 阙维民对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历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此后, 单霁翔先生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了11篇论文, 对工业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这也显示出了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2012年, 刘伯英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全貌, 对工业遗产的多方面研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2012年11月, 第十五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在我国台湾召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了解国际理论发展动态, 并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当月, 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工业遗产研讨会达成了《杭州共识》。此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城市科学发展领域, 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文明传承进行多方位、跨学科的探讨和交流,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2013年, 王高峰通过对我国现有成果的梳理, 总结研究历程及特点, 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他从建筑学、景观设计学、考古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角度, 通过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分析与综合, 总结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结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现状, 比较分析了中美在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目前, 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处为工业遗产 (见表1) 。

一、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的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更新等方面, 而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对工业遗产的利用与开发方面。

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2009年, 刘伯英、冯钟平从规划角度探讨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 并对国外一些相关成熟的土地再利用案例进行了介绍。同年, 聂武钢、孟佳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2010年, 岳宏分析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 建立相关的评估标准并探讨弄清了工业遗产的个性及其与整个文化遗产的关系, 有助于开展相关保护与再利用实践。朱文一、刘伯英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二) 》中主要收录了2010年与2011年召开的两届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的优秀研究成果, 分别从地区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以上的专著和研究多是从编者的学科背景出发, 继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

不同专业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2007年, 叶瀛舟、厉双燕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探讨适合杨浦区情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2008年, 刘伯英通过介绍德国鲁尔工业区 (见图1) , 从恢复和改造生态环境入手, 设立自然保护区, 为发展新兴产业和开展旅游创造条件, 是城区复兴的关键。对于我国老工业基地, 特别是传统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具有借鉴意义。2009年, 王颖等在对法国工业遗产保护考察的基础上, 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2. 工业旅游开发

目前, 关于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德国与英国的案例的介绍和总结上, 以及对老工业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旅游的途径、策略和意义的探讨上。如刘会远和李蕾蕾全面分析了德国工业生产演变为工业文化的过程, 阐述了该国工业文化下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含义, 提出了德国鲁尔区的更新利用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借鉴作用。2007年, 研究生郭文康从历史的视角, 以20世纪以来所经历的经济衰退过程为背景, 对英国工业旅游进行了研究, 探讨英国在全面振兴和调整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区域发展过程中工业旅游的实践。并总结经验, 提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建议。2012年, 复旦大学研究生张彩莲以上海杨浦滨江工业遗产带 (见图2) 为研究对象, 基于实地调研, 对近代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定位、模式、战略和产品体系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工业遗产保护、老工业区经济转型、功能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当今, 大多数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专业多为管理、旅游, 研究体系中对系统性的研究论述、理论探讨、定量分析及规范的实证研究成果不足, 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蕴含的工业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几乎没有纳入到工业旅游的讨论之中。

3. 工业景观营造

国内最早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中工业景观的研究见于俞孔坚教授关于广东中山歧江造船厂工业旧址 (见图3) 的再利用实践探索。近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渐增多, 成为景观与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第一类学者对不同地区的矿区遗址实例, 提出的一些生态恢复、重建的原则和方法以助于指导工业遗产地的景观设施设计。第二类学者提出了分级保护的思想, 关注的对象也从单纯的工业建、构筑物扩大到工业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的工业景观。第三类学者认为工业遗产地景观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 并对其景观形态进行了类型研究, 分为博览场馆类、再生设施类和风景园林类三大类型。第四类学者总结国外成功案例的改造思路和方法, 分析我国现阶段“后工业”景观改造的发展状况, 试图对今后国内的实践提供参考。

4.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2002年, 张卫宁以废弃的厂房为例, 从城市发展角度, 提出了一种再生的工业遗产地开发模式——改造性再利用。2005年, 张伶伶、夏柏树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 提出了“新城市——工业社区”理论, 为老工业基地保护与社区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2005年, 邵健健以上海、苏州滨河产业类遗产为例, 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前景, 并分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城市规划方法对遗产“有机更新”的影响。2007年, 北京大学的朱强以京杭大运河南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 探讨对区域工业遗产的筛选、认定与保护利用问题。2007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张琳琳基于陕西钢厂 (见图4) 的改造, 根据我国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现实状况, 结合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实施类型, 尝试建立旧工业区更新为文化性场所的相对完整的城市设计框架, 并通过陕西钢铁厂的实例研究加以说明和论证。2010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陈旭重点从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法制建设、安全管理、利用策略、造价管理、建造技术五个方面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 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建设管理体制, 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宏观到微观, 从法制建设到实施策略、再到具体操作, 以期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引导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健康发展。

二、国内老工业城市的保护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遗产研究的逐渐增多, 以城市为单位的工业遗产的研究迅速开展起来, 对近现代的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均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刘伯英等对北京工业遗产进行发掘、认定、记录和评价, 探讨了北京工业遗产的研究体系, 结合已有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建立以片区和单体两个层次为基础, 划定保护区、制定保护名录、确定保护级别、制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多层次体系。2012年, 天津大学的季宏从历史研究入手, 对天津各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选择每一时期的典型工业遗产进行深入分析, 用全方位视角分析工业遗产, 如历史沿革、选址、格局、功能、结构、风格、工艺、管理培训等等。理论研究重点放在遗产的价值上, 探讨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方法, 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创意城市”的理念。同年, 重庆大学的许东风以重庆的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 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

关于西安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 2008年8月起, 陕西省才开始全省的第一次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研究成果有王西京、陈洋等对近现代的工业建筑做了详细、系统的基础调研工作, 并对其保护再利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三、工业遗产价值及评价

《下塔吉尔宪章》中关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得到公认, 但没有价值认定的标准和方法, 相对标准是必要的。目前, 在工业建筑遗产评价的研究中采用分类、打分、加权等量化方法是积极且有益的。

2007年, 北京工业大学的李艾芳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并将自行开发工业遗产建筑评估软件。其中模糊AHP评价方法有利于指标权重的科学确定,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ANN有利于解决专家赋权法中主观性较强的弊端。2008年, 齐奕的以武汉现代工业遗产为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与特点的研究, 选取评价因子, 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的系统理论与评价体系。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 为现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2012年, 李和平等人以重庆的工业遗产为例 (见图5) , 从定性的权重分配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两个方面探索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 并确定工业遗产的四种保护利用梯度。

四、存在的问题

1. 工业遗产的非物质遗存研究不足

目前, 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视角多关注于对其场地、构筑物或设备等实体的保护上, 忽视了对工业遗产的相关遗存的保护与利用, 如工业建筑的发展资料、生产工艺以及精神记忆等。目前, 这些珍贵资料快速流失。而这些同样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 是工业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今, 对工业遗产的相关非物质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尚属空白。

2. 评价机制的研究成果缺乏

国内关于工业遗产评价的研究成果不足, 直接影响到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的不到位、保护和利用等相关措施制定不标准, 对其意义、范围、分类标准、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就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评价方法为静态的, 未对时间进行定义, 缺乏对历史发展性和城市更新等重要特征的考虑。且因地域不同, 各地的评价方法应有所不同。

3. 理论研究尚待完善

我国工业遗产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 已有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并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做法, 但不少实践还未上升到理论。国内关于国外的理论研究的还存在着资料与信息数量不多、内容不全等问题。从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对目前的各类工业遗产尚未形成系统的筛选、调研、认定、重新利用、后续管理等一系列办法。

五、结语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现状研究 篇9

(一)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市场空前发展。

2007年, 全球互联网网民突破11.5亿, 中国网民数则达到1.262亿, 2007年一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报告指出, 市场规模从2004年的230亿美元, 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左右。2007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总体规模接近300亿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称: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 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网络教育的使用率为18.5%, 用户量达到4669万人, 近几年来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处在一个从卖方到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非学历教育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加之中国网络应用环境的完善,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培训市场将空前繁荣。

(二) 主流企业网络培训平台各具特色。

在国内, 企业网络培训起步较晚, 目前国内推行的主流企业级网络培训平台约有十几家 (不包括各类网校、普通教育领域中的教学平台产品) , 其中一些常见网络培训平台有:学习系统上海易而学在线教育公司的Socrates1.0、北京傲姿时代教育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紫晶学习管理系统企业版、企业版汇思软件 (上海) 公司的Wiz Bank, IBM公司的Learning Space5.0、美国Oracle公司的i-Learning平台等等。

在我国推行的主流企业级网络培训平台其研发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模式是指国内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 自主知识产权, 市场占有率约为70%, 如校际通、网梯、北大在线、安博、傲姿时代、拓林思、汇思等, 这类产品通常针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能够定制开发。功能基本涵盖网络课程开发和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学习和教学过程、教务管理、考核和反馈、在线学习和离线跟踪等主要功能, 技术路线以J2EE体系为主。

第二种模式是以国外公司为核心技术的产品, 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国外公司在中国创办的独立分支机构:另一种是国内外企业合作但以国外产品为软件技术核心, 这部分平台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据最新统计, 目前国外在中国大陆推广的厂商品牌主要有5家:即Motorola中国公司的课程、IBM公司的Learning Space和Knowledge Producer, Oracle公司的i Learning, Sun公司的Learn Tone、三星SIDSedu Port, Intra Learn公司的Intra Learn等。

(三) 网络课程购买为主。

国内实施网络培训的企业由于缺少资源和素材积累, 以及教学设计理论、课程制作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基本上都是采用购买网络课程的方式。目前, 在企业网络培训领域中流通的课程主要有符合相关标准 (计算机管理教学标准) 的课程、基于WEB的网页课程、流媒体课程三种类型, 其中以符合相关标准的课程为主流, 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 标准符合但缺认证。

目前, 在企业网络培训领域中, 主流标准为AICC标准, 它是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 (简称AICC) 最早提出的计算机管理教学标准, 通常版本号是1.30。

仅就平台类和课程类产品而言, 目前, 国内企业E-learning领域内, 现行的平台类和课程类产品绝大多数均符合AICC1.3标准, 但是几乎都没有经过国际标准的官方相关认证, 目前尚没有出现能够大规模推广的符合SCORM标准的相应产品;国内自主产权的产品得到国际认证的更是微乎其微, 而国外的同类产品得到认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 有些企业直接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

二、国内企业网络培训面临的问题

企业实施网络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管理和企业人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网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 具有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定位, 在学员的学习风格、认知建构等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定义。这决不是一套单纯的软件系统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而必须以系统思维来通盘考虑, 定位于应用和实施层面而不是简单的软件采购。

(一) 企业网络培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员工认知和接受度低、网络覆盖面窄、网络速度慢、投入成本高费用大、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网络培训平台不成熟、公司领导对网络培训有看法、员工语言水平参差不齐。

(二)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在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在网络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都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 主要有:企业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企业IT技术应用能力落后、在线学习的标准化方面存在限制、学习习惯和文化的需改变、资源缺乏且重复建设以及如何提供有效学习的环境。

三、提高企业网络培训效果对策

企业网络培训打破了时空界限, 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选择网络培训, 但是企业网络培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为了提高企业网络培训的效果, 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 利用网络能够实现对员工多种技能的培训。

(二)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之前, 需要和培训涉及到的各成员 (培训项目干系人) 充分沟通。事先向员工阐明通过网络培训的意义、价值, 让他们接受网络培训非常关键。

(三)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之前, 需要对企业的网络学习环境进行分析, 对员工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分析, 为网络培训的开发和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四) 培训内容必须精心设计。没有人会对组织混乱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而且即使内容是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也必须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 (交互性、生动性) , 组织混乱的知识只会让学习者望而生畏, 对企业的网络培训失去信心。

(五) 及时对员工的学习进行跟踪。企业在进行网络培训时需要及时跟踪学习者的学习, 对他们的知识迁移进行评判。

(六) 企业网络培训是一个系统化的循环的过程, 也是一个和经验密切相关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的过程中, 根据得到的反馈不断修改培训过程, 并且随着技术和知识的发展, 修改培训内容, 使之符合企业的需求, 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互联网 (Internet)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对企业网络培训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着重分析了中国国内企业网络培训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网络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l丁新, 聂瑞华, 卢和淡.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3]互联网实验室.2007年一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报告http://wivw.chinacem.com2007.12;

[4]张小明.网络培训一职业培训新革命.成人教育.2000.1;

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0

一、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的客观原因

造成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煤炭行业低迷的市场形势。综合分析,煤炭市场下滑对于企业融资造成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银行借贷日益困难。当前,由于我国煤炭市场呈现下降趋势,煤炭企业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导致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资产负债率不仅是企业偿债的经济指标,同时也是银行评价煤炭企业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正是由于资产负债率不断升高,银行对于煤炭企业的信贷不断收紧,银行的贷款融资越发困难。二是煤炭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由于煤炭行业市场下滑,煤炭企业融资渠道减少,部分融资渠道成本过高。根据相关研究资料统计,现阶段煤矿企业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央行的同期贷款利率,这就导致煤炭企业要想获得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对煤炭企业经营发展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三是煤炭企业的上市融资困难。由于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再加上煤炭企业一直处于较大的安全压力之下,因此我国证监会对于煤炭企业的上市要求十分严格,大部分煤炭企业难以走上上市融资的道路。而且,由于煤炭企业的利润率逐渐降低,所以市场上对于上市煤炭企业的认可度也不高,即使通过证监会的审查,上市融资也难以取得预想的融资效果。四是煤炭企业的刚性资金需求量较大。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在煤炭市场较好时期所开展的改建及扩建项目仍然处于建设阶段,而且部分煤炭企业也正处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之中,机电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人力成本上升及收购资源增加等都对煤矿企业的资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在这一时期经营发展所需要的刚性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

二、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观原因

一是部分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煤矿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不完善、会计报表不规范、资产核实不清等问题,这都有可能造成煤炭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势必会造成煤炭企业通过银行或其他渠道的融资困难。二是部分煤炭企业的信用度较差。由于部分企业未能及时还贷,形成了不良贷款,对企业的信用体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再通过银行贷款或社会融资,就会受到自身信用体系的影响。三是部分煤炭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由于部分煤炭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不稳定,发展风险较大,也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因此缺乏融资借贷所必需的信用担保,造成企业出现融资困难。

三、煤炭企业融资管理的对策

1.多渠道融资

为了缓解煤炭企业的融资困难,煤炭企业应该进一步的拓宽融资渠道,以便于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获取更多的资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煤炭企业的融资。一是借助于资产证券化开展融资。所谓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针对煤炭企业所持有的资产,通过将原始资产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担保,借助于合理的结构安排,衍生出能够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及销售的金融产品。虽然现阶段煤炭企业的市场处于下滑的态势,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具有采矿权而且具有可以预测的现金收入,所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难度相对较小。资产证券化这种方式既可以确保煤炭企业经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同时也可以避免资产负债率的升高。二是债券融资模式。债券融资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之一,对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具有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资规模较大及资金使用时期较长的特点,特别是对煤炭企业的改建、扩建及技术升级改造,非常适宜采用债券模式进行融资。当前,煤炭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实现债券品种的多样化,尽可能地提高债券融资在企业融资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三是利用融资租赁的模式缓解煤炭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所谓融资租赁主要是指出租人主要是以收取租金作为相应的条件,按照合同管理的方式,将资产出租给承租人的经济行为。煤炭企业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利用相对较少的资金来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设备及技术,从而缓解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压力。

2.实现自身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煤炭企业应该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及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煤炭企业,为了确保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积极主动地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财务会计报表管理方面进行完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避免由于财务管理不当在融资过程中受到限制。二是强化煤炭企业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为了能够积极地吸引银行借贷及社会资金,煤炭企业应该积极完善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的信用文化水平,进而借助于良好的信誉拓宽融资渠道,缓解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三是提高企业的经营实力。在市场不断下滑的形势下,煤炭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合作或兼并重组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营规模及实力,避免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限制,通过企业抱团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3.完善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为了避免煤炭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和重大亏损,必须完善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贯穿风险控制管理意识。由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资本结构变化、供求变化、银行利率变化、盈利能力变化等影响,可能造成企业的融资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制约企业发展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煤炭企业在开展融资过程中应该树立风险控制的意识,提高对于融资风险的分析与认识水平。二是合理地确定煤炭企业的融资结构比例。在煤炭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合理确定煤炭企业的融资结构比例,确保债务资本与企业的权益资本处于恰当的水平,避免企业由于大量融资再加上经营困难出现负债融资率高于权益资本收益率的情况,进而有效地为煤矿企业控制融资风险提供决策,实现企业融资效益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完善煤炭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的建设。对此,应该重点在融资策略的制定、融资工作的具体实施及融资监督管理等几方面开展融资风险的控制管理。此外,为了提高融资过程中风险防范控制效果,可以通过建立融资风险防范目标的方式进行控制管理,以目标控制的方式,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开展融资管理活动,合理分析各种融资模式的风险性,将融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总之,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实现自身的战略发展必须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认真总结分析出现融资困难的主观及客观原因,通过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及防范融资风险等措施,强化对融资的管理,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中国绿色物流的现状研究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电子商务浪潮的洗礼, 如今物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一个环节, 受到越来愈多的重视, 甚至被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而经济增长的却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恶化及资源浪费程度的加深, 物流也面临着同样的严峻挑战, 为了全面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综合各类文献, 物流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 如果要发展循环经济, 仅发展非绿色物流还是欠缺的。

传统物流其生产消费过程易形成过度浪费, 导致了资源的稀缺, 这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一大阻碍。

(二) 企业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 却忽略其行为对环境“负外部效应”。

如在物流活动中的一些基本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会不

可避免地造成环境危害。比如, 运输导致的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配送系统不健全所造成的拥堵;装卸过程, 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包装加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危害等。

绿色物流这一概念可以说最早是在美国提出的, 随后, 社会业内人士也纷纷对这一概念给出自己的定义。有人指出绿色物流是指将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绿色化, 并用绿色通道将之连接, 为了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仅有资源和提高人类福利, 实现快速有效的商品和服务绿色流动的经济行为;也有人说, 绿色物流是以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在物流过程中不仅要阻止物流对环境造成污染, 还要对环境进行净化。李岳宏也将绿色物流概括为一个包涵盖绿色销售、绿色生产及绿色供应物流的多层次体系。各类定义层出不穷, 但殊途同归: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旨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和谐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可能存在问题研究

经济的全球化淡化了传统的关税壁垒, 逐步构建了新的“环境壁垒”。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 某些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环境意识, 将用绿色流水线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 例如海尔早在几年前就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并获得了ISO14001标准认证。由此, 绿色物流必将成为现代化物流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要逐步将绿色物流这一理念注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绿色物流的实施需要将资源、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结合起来, 共同构成一个健全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双管齐下的绿色物流循环系统。

面对这一前景广阔的现代物流新发展, 我国目前却仍主要处在理论研究阶段,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较晚, 意识不足。近两年来发生的物流事故, 如海运过程中有石油泄露、包装过度或不当导致的危害、货车超载造成的安全问题及路面损坏等现象才引起了国内业界对绿色物流的关注。所以和日本、欧盟等国家相比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仍存在较多局限, 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对企业物流服务理解并不全面深入, 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比较狭隘。

绿色物流的主体主要是物流企业, 相比较日本美国等而言,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 企业对绿色物流理念认识比较淡薄, 有些人认为绿色物流仅仅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环保理念, 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会降低自身现实的经济效益, 还会大大减少企业利润, 也有些认为绿色物流必须依托政府才能实现, 自身并没有能力去实现。所以降低经营成本, 实现本企业利润最大化才是他们经营的根本目标。

(二) 政策法规和行业制度滞后, 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绿色物流的实施, 政府在政策上的调控也是必要的。近年来, 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一些针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和法规, 也有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 但将环境污染和物流结合起来的寥寥无几, 而物流行业有待改善和整合的空缺和不足也比较多。另外, 由于物流涉及到多个行业的经营管理, 但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可能因信息不对称, 致使物流环节重复, 从而造成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和物流系统运行的不经济。针对包装加工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的体系并不健全, 监督监管也不到位, 在物流普及的状态下, 如果没有专门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渠道, 吸收处理这些垃圾对环境将会是很大的负担。

(三)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运输模式仍旧不灵活, 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已经逐步完善, 但较之发达是国家而言仍还有待提高, 而劳动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使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程度上的浪费, 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利用目前的技术想要实现物流绿色化任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另外, 物流产业需要大批人才。近几年来我国在在一些院校或是专科陆续开设了物流相关的专业, 但多数本科类院校仅仅是停留在了理论上的教学。马云曾说过要对中国的物流行业进行整合, 不过这个愿望的实现也可能只能通过第三物流或第四物流这些专业化物流机构,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专门的物流体系特别是将之绿色化还是比较困难, 而要将只实现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院校数量有限, 就算有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方面。专职教育中物流专业的培训可能颇具实践性一些, 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没有较为完备的实践基础设施, 以至于并不能较为深入的了解其具体管理内涵, 无法进行创新, 更不用说贯彻绿色化理念了, 物流人才缺口还比较大, 这就影响了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

三、相关问题解决措施浅析

从我国目前绿色物流发展状况来看, 我们要培养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机械技术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和创新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流程。要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物流方面的成功经验, 实现物流体系创新,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对物流绿色化的意识, 不断创新本企业物流管理。零售或生产企业经营者在管理本企业的同时, 一定要秉承绿色物理念:提高服务效率, 减低成本, 还要实现零排放、零包装, 绿化物流渠道, 简单化包装, 易降解材料包装, 减少排放废弃物, 实现小生态物流系统。但这一思想的形成需要利益的驱动, 如果绿色物流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一个企业如果与绿色物流挂钩, 这相当于无形的广告, 实施绿色物流能够在大家心目中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要纠正大家狭义的绿色物流概念, 企业实施绿色物流虽然有一定的额外成本, 但另一方面企业物流绿色化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减少一部分企业物流成本, 只要保证增加的成本和所节约的成本相制衡, 绿色物流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就是双赢。

第二、政府应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政策完善基础建设和物流管理体系。对绿色物流推广和完善, 政府机构应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已经在税收方面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激励政策, 还有产业引导政策等, 但如何用在刀刃上, 最大效率的加大物流体系创新力度, 还需要专业的指导。电子商务这两年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物流的极大发展, 政府更加应该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保证物流体系不会由于增长过快而出现畸形, 为绿色物流业发展提供保障, 能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宏观上及时调控和指导。

第三、培养出物流行业更多优秀的专业性人才, 企业专业化物流系统与第三方物流共同发展。绿色物流产业是物流行业的创新, 对从事人员专业素养要求高, 要摒弃中国传统的人才生产机制—大批量, 而是应该是专业化的特色教学, 理论结合实际, 坚持在岗长期培训, 在提供更多高层次、专业性、复合型物流人才。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的又一大创新, 它更加专业化, 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考虑物流如何合理化和高效化的问题, 使配送环节更加优化、合理, 物流资源能够更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于第三方物流, 例如京东自己专门的配送系统就比较成功, 虽然有时会出现配送效率低等问题, 但还是有很大发展的。所以如果说一个企业足够庞大, 就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 进行绿色化管理, 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因为只在企业内部运作, 物流管理体系也更加适合自己, 而且和第三方物流之间形成竞争, 而不是使某些第三方物流公司垄断整个行业, 造成信息不对称, 有竞争才有创新。

摘要:经济的过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恶化, 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物流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绿色物流却让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但是, 在中国, 由于人们对绿色物流认识不足, 管理系统及相关政策不健全, 造成了发展的局限性。根据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目前状况, 考虑到绿色物流的发展还需要依赖于物流系统管理的完善, 本文提出了某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中国,人才,政策,企业

参考文献

[1]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S,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2]孙秀美, 辛广茜.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中国流通经济学, 2007 (10)

上一篇:先进陶瓷下一篇: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