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2024-09-25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通用11篇)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1

摘要:企业公民从最初的一种边缘话语, 演变到今天的一种主流话语, 不得不说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企业公民虽然是从西方国家传过来的, 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下, 依然有孕育它的特殊土壤。如何让企业公民在中国落地开花, 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企业公民在中国已经从理念阶段逐步过渡到实践阶段, 但是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接受这种思想和文化。让中国的企业经营者践行企业公民, 这需要一个过程。

关键词:企业公民,公益,利益相关者,道德

“公民”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 较早、比较完整的“公民”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的。一般意义上讲, 公民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国籍, 以国籍为依托, 然后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家由于过度追求利润的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学者们借此呼吁企业以公民的伦理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公民会社”提出了“企业公民”的概念, 将企业看做是一个不仅要创造利润, 还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社会公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开始采用“企业公民”这个概念。事实上, 企业公民不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新的说法。它不仅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的产物, 更是将企业放在社会生态大环境下进行考察, 将它和利益相关者一同视为社会的组织单元, 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并将企业社会责任从一种自愿行为扩展为公民观下对社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随着企业公民这一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 企业公民的定义也各有各的说法。美国波士顿学院给出的企业公民定义为:“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 因此, 它会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 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 “企业应该被视为社会公民的一种, 即所谓企业公民;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公民一样, 都对社会负有伦理道德义务, 可以并且应该帮助社会和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总之, 企业公民是在社会意义上对企业身份归属的一种认定。企业不仅是属于股东, 而是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一部分。企业公民行为意味着企业的商业经营能够同时满足善待员工、善待股东、善待客户、善待环境与资源、善待合作伙伴、善待社会的要求。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并最终与企业和社会的生存紧密相关。

一、中国的企业公民现状

2003年, 21世纪报系开始在中国传播企业公民理念。在短短的几年间, 企业公民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获得了政府、学界、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同。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每年还举办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 寻找一系列具有榜样意义的企业最佳实践, 鼓励本土企业公民行为。

企业公民作为一种商业伦理, 想要成为中国商业界的普遍共识, 一定不能靠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容易导致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让企业家自身感觉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某种内在的相互关联时, 企业公民才能成为企业家的共识。

企业公民这个舶来品, 从2003年引进至今, 已从概念阶段进入到实践阶段。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 这场突发的自然灾难引发了富人对责任、道德和生命的思考。在地震后的第三天, 由江苏黄浦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率领的国内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一支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 就抵达了灾情最严重的绵阳、北川一带, 并全面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这支队伍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灾区, 成为自发抗灾抵达灾区的首支队伍。2010年9月5日,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一封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 指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十年来, 陈光标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 也是中国裸捐第一人。尽管陈光标高调做慈善, 但还是会有部分人从中受益, 对其他的企业家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陈光标的捐款捐物是传统的“支票簿”式公益, 那么联想的“公益创投”就是企业公民的实践层次的行为。“公益创投”最早是由加文·戴维斯提出并实践的, 使得公益项目的组织方式, 由过去的公益组织找企业要钱, 转变为企业寻找最优秀的公益项目。2007年12月18日, 联想正式启动“公益创投”, 以“让爱心更有力量”为活动宗旨, 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益组织, 为其提供创业资金、能力建设和志愿者服务。联想的这种慈善行为模式, 将自身的管理、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逐步嫁接到公益组织, 支持帮助公益组织逐步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效率的机构, 提升公益组织的社会效益。由一个人的行善, 变为带动并影响更多的人行善, 这是一种进步, 也正是当前企业公民需要做的。

以上只是列举了两个典型的企业案例, 从2007年之后,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发布了企业公民报告。发布企业公民报告的企业不仅仅有国有企业 (包括央企和非央企) , 还有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涉及到的行业范围也比较广, 包括房地产、金融、食品、电力、能源、化工、家庭耐用消费品等。在地域范围上, 也由发达地区扩大到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西部企业公民报告较少, 但毕竟是有, 本身这就是一种进步。

企业公民报告的发布, 并不代表的是企业公民的行为, 这只是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对社会的一些权利与义务。要更多的企业融入这些思想和文化, 是需要过程的, 同时发布的公民企业报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都需要改进。发展的道路上, 总会有一些坎坷, 但阻止不了中国企业公民前进的步伐。

二、提升企业公民理念

企业公民理念并不是靠宣传就可以让全部的企业接受, 只有让企业经营者自身认识并接受, 才是企业公民真正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如何提升企业公民理念?如何践行企业公民理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加强企业伦理调节。企业伦理是企业 (经营者) 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形契约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影响企业经营者与各利益相关者打交道时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 儒家伦理思想应成为调节企业伦理的重要杠杆。儒家文化以和谐为本、伦理为重的思想, 追求社会和谐人生安宁的文化特性, 追求道德自觉和伦理约束, 重教育的文化特质以及明君、德治、仁者治人的思想, 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越发吻合, 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企业经营者可以从中构筑自己的伦理精神和企业文化, 以此来协调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使彼此的关系达到和谐平衡。

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亦或是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是要付出成本的。没有一定的激励, 企业经营者主动采取高企业社会责任度行为, 有些不现实。也就是说, 只有企业被贴上“优等生”的标签时, 企业公民才会被视为一种竞争方式而广泛流传, 被各企业所接受。这种“优等生”的标志可能使消费者选择, 也可能使投资方和合作伙伴选择。近几年的最佳企业公民评选活动, 无疑是对最佳企业公民企业的最好宣传, 同时也激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这项活动。只要存在市场经济, 就不可避免存在竞争, 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 企业经营者为了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就会在无形中遵循某些社会隐形规则 (如企业公民) 。

总之, 企业公民在中国的发展, 不仅要靠企业经营者来践行, 媒体和一些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公益组织也应该参与进来, 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完成。媒体的舆论宣传, 政府部门的支持鼓励, 公益组织的积极参与, 企业公民在中国将是一个呈扩大趋势的到来时代。

参考文献

[1]吴伯凡, 阳光.企业公民从责任到能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4.

[2]陈荣耀.企业伦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3]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4]陈宏辉, 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 2002, (6) .

[5]乔娟平.私营企业主群体的社会责任教育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2

谢永清武瑞峰

(邯郸市科技馆邯郸056002)

摘要:我国第8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已经结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结果不容乐观。本文浅析了公民科学素质的相关情况及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综合了专家学者和社会上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几种主流意见,提出改变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议。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策

引言: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科学素质调查基本情况

科学素质调查是从美国开始的。1979年,当时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公众舆论研究所所长的米勒教授开始尝试在美国国家公众科学素质的连续调查中建立对美国成年人(18-69岁)的科学素质评估体系。我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抽样问卷的方法,几乎每隔两年都要进行一次国民科学素质调查,到现在已经是第8次。国内的科学素质调查基本上沿用米勒教授建立的科学素质评估体系,从科学素质调查的国际标准题库中选择试题,同时根据我国近20年的调查经验,增加了一些更适应中国本土情况的试题,可以相对客观地测量出我国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状况。您听说过“酸雨”、“DNA”、“纳米”和“通货膨胀”吗?如果您听说过这些名词,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地球的中心非常热”、“电子比原子小”、“光速比声速快”、“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婴儿的性别由父亲决定”„„你能判断这些观点是对是错吗?笔者拿到最近的科学素质调查问卷,发现在具体调查中,“科学”并不是供在神坛上,而是通过一道道生动的问题来体现。

二、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现状

国际科普理论学者也认为,掌握科学方法才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历史发展到现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已经进行了近20年。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的数据,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质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早在1989年,加拿大公众达到基本科学 1

素养水平的比例就为4%了。1991年,日本的比例为3%,1992年,欧共体的比例为5%。而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与2001年欧盟15国、美国、日本进行比较时,在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瑞典排名第一,中国名列最后。在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上,中国也几乎排名最后。

三、专家学者及社会上的意见

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科学素质到一定的阶段,也就稳定了,而我们正在处于上升期。调查的目的不是比较高低,更主要是把调查数字还原到其他国家当时的发展的背景下。譬如美国,在公民科学素质为3%时,社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背景,有什么相应的措施,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但具体怎么提高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要更多、更扎实、更长期的努力,需要政府各个部门来支持。让我们先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的研究员张超坦然,判定一个人具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由调查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决定的: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调查是对这三方面取一个交集,每一部分都要答对到一定的比例。例如‘公民对科学的理解’部分有16道题,答对10道就被认为是合格的,三个方面都合格了,就可以说测试者具备了基本科学素质。”介绍说。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是有一票否决权的,比如在测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时,有一道题:“你是否根据生辰八字算过命以及您对算命的看法”,如果选择“曾经算过认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那么,即使他的其余问题全部答对,这个人仍旧不能算是具备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另有一些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导致科学素质总体偏低。同时,中国也缺乏专业的科普人才。目前,承担科普重任的主要是一些科技馆、博物馆,但在农村地区,往往缺乏这样的条件。而许多科学家不仅自己不积极做科普,对于科学传播的态度也不积极。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钟琪说,北京每年有1000多名科研人员退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事科普工作。有很多人退休后,正是继续出科研成果的时候,可能没有时间、精力。而且,现在社会上有个认识上的误区,瞧不起科普,认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普“没出息”,搞不了科研的人才搞科普。“实际上,这是关系我们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搞科普很难出名,很难获利,但对社会的贡献却很大,没有人做科普启蒙教育,未来的科学家从哪儿来?”尽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国家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越来越重视。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协关于在我国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并委派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共同推进这项超长期宏大计划的实施,力争到2049年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在我国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近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并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社会上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与GDP数字相比,公民科学素质的相关数据相当低。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现象折射了时代通病,是被时代向前飞奔的脚步落下和遗忘的,更是人们基于现实的利益选择。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科学素质不值钱”,是知识无用论烙在公民科学素质上的阴影。国人一直以来都存在“功利化心态”。认为不能“变现”、“赚钱”的东西都是“无用之物”。另外,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难”,也加剧了“读书无用论”,试问如果连一个掏粪工岗位都会引来

数百名大学毕业生竞聘,群众怎么相信“科学素质的重要性”?

(2)科学本身确实有盲区,即科学并不能“解释一切”,迷信因此有了生存空间,特别是官员们的迷信更具带动效应。如此看来,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低只是表象,在其背后可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并不简单。而要不断提升科学素质,避免迷信“张悟本”、“道士李一”等等荒唐闹剧再次上演,也绝非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那么简单。

(3)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造成公民科学素质低下。同时,中国也缺乏专业的科普人才。笔者认为:公民是否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虽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但并不一定就能划等号。就如同之前社会上纷纷扬扬炒作的“李一事件”,很多高学历的人同样“相信李一的谎言”。而且,科学素质调查中,有些研究生学历的人,科学素质还不如农民。显然,科学素质不能与学历、职业简单挂钩。

(4)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低,某种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恶果。中小学生是科普教育的最佳对象。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中小学教师把教学大纲奉为圣经,丝毫不敢越轨,哪里有空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而背负着沉重学习压力的中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都做不完,当然也没时间看科普书籍或科普影视节目。等到了大学,虽然学习压力减轻了,却又面临找工作的烦恼,哪有心思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因此,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应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甩掉沉重的书包,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策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科教兴国的战略将科学技术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科普就显得十分迫切。提高科学素质要靠科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教育领域来说,首先,文理分科带有很大的弊端,它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这一完整的体系给分割开了。科学应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体,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均衡。要想法设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征求意见,到了下决心改变的时候了。其次,应该在一些大学开设科技传播专业,培养科技传播的人才,提供科技方面的社会服务。第三,要注意启发式教育。不能只重科学知识结果本身而忽视研究过程。教育应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不是一种升学手段。应鼓励受教育者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科学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应该在传统教育中加大科普宣传教育的比重,把科学素质测试列入升学和选拔人才的考核内容。一旦科学素质测试和中、高考及各种人事考试挂上钩,原本不受相关部门和社会重视的科普工作立刻会成为“香饽饽”,备受推崇不说,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积极性也会大为提高。当然,对各级政府和科协的科普工作“考核力度”也应相应加强,考核应更注重“实际科普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记录所谓的“科普活动日记”。

从政府部门来说,早在2006我国已开始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在2049年使18岁以上的全体公民达到预期的科学素质,关键在于真正能够落实下去。此外,媒体应大力加强宣传力度。现在,电视科普节目多从国外引进,应多一些国内的科普节目、自然科学节目。报纸的科普覆盖面也不够大,会从网上获取信息者更是寥寥,中国目前各级科普网站有数百个,但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又有几个呢?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只有极少的科学家参与科普。国家应采取鼓励政策,如鼓励私人投资科普、鼓励社会集资投资科普,把科普办成文化产业,让科学家多参与科普工作。

当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普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科普工作量大面广,在做“人”的工作上很不容易,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经费的缺乏、科普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欠缺等都影响着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仍要努力把科普工作推进下去。

从科普本身来说,科普是个庞大的工程,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表面上看,很多地方对科普工作都很重视,不仅有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财政预算中也按每人一元的标准编列了科普经费,科普社区、科普村的牌子也发了不少。但显然都只是表面文章。科普经费被挪作他用的情况非常普遍,科普社区考核也只满足于查台账,并没有考查基层科普的真实效果。在各级科协的汇报和总结中,科普成果没有不丰硕的,市民学科学热情没有不高涨的、科普工作成效没有不喜人的。但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然很令中国科协失望,科普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没有地方科协的汇报和总结中说的那么乐观。

从制度层面来说,把科学素质测试列入升学和选拔人才的考核内容。一旦科学素质测试和中、高考及各种人事考试挂上钩,原本不受相关部门和社会重视的科普工作立刻会成为“香饽饽”,备受推崇不说,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积极性也会大为提高。当然,对各级政府和科协的科普工作考核力度也应相应加强,考核应更注重实际科普效果,而不是书面台账或活动记录。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年-2010-2020年)》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 调查测评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一、前言

我国共开展了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五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200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为1.98%①。就地方而言,上海市展开过四次调查,200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科学素养水平为全国同期最高,达10.7%②。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2000年,在47个国家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位,其中,处于优势的指标均为基础数量指标,而反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基本均为弱项,如文盲率第44位、公共教育经费支出GNP比例第44位、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经济的满足程度排名第42位等③。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有助于了解公民的科学素质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找到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提升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作为省级区域独立进行的大样本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安徽省尚属首次。本次调查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和实证研究项目的实证样本检测性调查,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支持。

(一)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过程

本次安徽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依托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开展问卷调查,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包含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目标)、一级指标(三个维度)、二级指标、问卷四层结构。

1、概念模型的确定

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科学素质或科学素养的概念界定后,设计了本次调查的概念模型,确定了组成公民科学素质的三个维度。(如图1-1)

2、指标的解构

依据概念模型的测评矩阵确定公民科学素质应由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构成,之后根据每个一级指标的内涵、外延对应分化三个二级指标,剖析科学素质相关概念的外延,推演出概念的基本模块。见下表

3、问卷的编制

本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问卷一共有63道题,整体结构由五大块组成,包括背景信息、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以及个体特征。问卷的题目来源涵盖四个渠道,分别是国际题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研究所题库、专家题库、以及新编题库。

(二)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过程中的创新

1、测评对象的扩展

以往历次全国范围内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一般以18-69岁成年公民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为了解未成年人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将调查对象的年龄下限扩展到15岁。

2、能力指标的创新

本次测评指标体系中的科学能力维度是指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以科学精神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能力是过去我国历次公众科学素养测评中较少出现的内容。

三、安徽公民科學素质调查现状与对策分析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全省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二比例抽取13000个样本,对象为15-69岁的公民。调查采用四阶段分层定比抽样方法,辅以入户式问卷调查完成本次测评。共抽取全省17个城市,57个县区,256个街道、乡镇,调查样本数达12909,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2832,总数超过全省15-69周岁总人口的2‰,保证了抽样调查的覆盖率与精确度。

(一)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现状水平

由图1-2、1-3可知本次调查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的比例为2.38%,与2003年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1.98%)相比,有所提高。但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准。

1、年龄差异产生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样本年龄结构与2003年全国调查有所不同,本次调查的样本年龄范围为15-69周岁,2003年全国调查为18-69周岁。由图1-4可知科学素质水平最高的年龄段发生在18-29岁,其次是18岁以下,15-17岁科学素质水平为3.3%,15-18岁科学素质水平略升一点,达到3.7%。

从18-69岁年龄段看,两次调查各年龄段科学素质水平的分布结构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即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逐步降低。两次调查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50-59岁这个年龄段之外,本次调查其他年龄段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都略高于2003年全国调查对应的年龄段水平:18-29岁年龄段增长了0.5个百分点,30-39岁年龄段、40-49岁年龄段、60-69岁年龄段均增长了0.4个百分点。可见本省公民的各年龄段科学素质水平与全国现象吻合。

2、学历层次差异带来的影响

如图1.5所示,本次调查不同学历公民科学素质达标比例与2003年全国调查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次调查不同学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呈现的马太效应要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具体体现为:2003年全国调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这两个学历的公民科学素质的达标率为0,而本次调查上升;初中学历两次调查的结果不相上下,本次调查略低一些;而高中或中专、高职或大专、大学及以上这三个学历,本次调查的结果均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这表明本省公民基础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学历最低的不识字群体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科学素质比例分布趋势前移,具备一定科学素质水平的局面。打破旧式不再局限于高学历群体,在低学历水平群体中出现平衡发展的趋势。但高学历阶段的民众整体水平弱于全国平均水平。

3、职业差别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影响

如图1-6所示,从职业划分来看,除了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科学素质水平本次调查结果明显高于2003年全国调查、家务劳动者本次结果略高于2003年,以及商业、服务业人员两次结果持平之外,本次调查各职业的科学素质水平均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且不少职业两次调查结果的落差较大。落差幅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及待升学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此外,本次调查自主创业的个体工商户的科学素质水平仅次于学生和升学人员、专业技术人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等,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素质水准。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表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为1.1%,虽然在同期比例中水准相较偏低,但已超出2003年全国调查的0.8个比例,可见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生产力中坚力量的群体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科学素质偏低的情况已得到了改善。

(二)总体水平与调查结果反思

2007年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与2003年全国水平相比高出0.4个百分点。公众已经能正确面对科学与迷信的观点,我省近年来不断坚持推动的基础科普宣传教育获得了成效,在作为农业大省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7年的科学术语、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的达标率均高于2003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本次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从数据中可以了解我省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现状,同时我们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1、平衡各年龄阶段群体获取科普教育服务的力度

如圖所示,以18-29岁为分界线,从中年人开始的高龄化群体科普素质水平随年龄的增加成递减状态,尤其是50-59岁中年群体居然出现科学素质水平下滑现象。

2、科普教育服务渠道的拓展

在我省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在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中,电视为第一位,占70%以上;其次为报纸约35%-36%;因特网的比例为10%-12%。可见,大众媒体的科学知识传播占公众获取科普教育渠道的最大份额。考虑本省实际国情,科普教育服务的渠道目前大部分停留在传统媒介中,但新媒体的出现已加快了科普教育服务的拓展开发,应鼓励建设公众科技信息类专业服务网络,加大科技信息的流动量,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强化科普信息服务,为公众提供多渠道的科普教育服务机会,有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3、科普服务类型的丰富开展

在本次调查中,公众最常去的科技文化场所是书店,高达38.8%。其次是图书馆和阅览室,仅有约6%的被调查者去过博物馆和美术馆;将近40%的被调查者没有去过任何一种科学文化场所。可见,对于承载科普教育服务场所的主流:科技馆、博物馆公众的利用率并不高。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位于全国中游位置,这是我省省情的客观反映。我省应充分根据自身特性,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加快科普服务基地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增加城乡两类群体可接触新型科普服务的渠道,最终提升公众对于科普活动的主动性需求,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有效提高我省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2006DCYJ11-A)

注释

①数据来源:《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科技奖励第3期,2005年

②数据来源:《各省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综述》,中国科技论坛第5期2007年5月

③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介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大出版社,2001版

参考文献

【1】李大光,“公众理解科学”进入中国15年回顾与思考[J],科普研究、2006,(1),24-32

【2】佟贺丰,对“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数据的再思考[J],科普研究、2007,(4),34-38

【3】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J],中国科技奖励、2005,(3),29-30

【4】袁汝兵、吴循,各省(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7,(5),98-100

【5】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J],民主与科学、2004,(5),10-13

【6】金士尧、叶超群、吴集、黄红兵,湖南省公众科学素养趋势预测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10),54-59

【7】邓艺、刘建中,云南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状况比较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2,(3),18-20

【8】陈果,2005年湖北省青年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35-37

【9】宋悦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理论与改革、2007,(3),125-127

【10】洪耀明,欧洲科学商店及其启示[J],科普研究、2007,(2),27-31

【11】黄华新,科学传播与公众素养,中国传媒报告、2003,(1)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篇4

关键词: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知识技能,调查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 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了解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 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 提高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和维护促进健康的能力。本论文于2008年7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 开展了中国农村公民健康素养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象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 抽取16~75岁的该村常住人口300名公民。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中抽出4个自然村共300名16~75岁公民。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的内容自行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 对随机抽取的农村公民上门入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与健康有关的理念与知识、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技能方面等内容。调查结束后给每位被调查的居民发一份家庭实用的小礼品以示感谢。

1.2.2 统计方法

调查所获数据录入微机, 以SPSS V1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门入户进行问卷调查, 共收到有效问卷288份, 其中, 男性147人, 女性141人;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40人, 小学的56人, 初中的123人, 高中/职高/中专的52人, 大专/本科16人, 硕士及以上的1人。

2.2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结果

(1)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调查结果 (表1) ,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状况知识总知晓率为60.08%。

(2)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调查结果 (表2) , 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总的正确率为69.77%。

注: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3)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健康技能调查结果 (表3) , 总的健康技能正确率为47.22%。

3 结语

本调查发现该村仅60.08%公民在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方面掌握较明确。在“健康”的科学含义及健康知识的方面有1/3的人缺乏正确概念, 在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上接近1/3的农村公民不能正确对待, 有接近2/3的农村公民不能正确对待HIV感染者。可见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水平较为低下。该村公民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总的正确率为69.77%, 有接近2/3的公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有64%以上的公民不能正确食用适量的食盐预防高血压, 尤其是仅有6.6%的公民能够正确处理发现煤气中毒的情况。因而可认为农村公民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素养较差。农村公民在面对危害生命的突发紧急情况时有52.8%应急技能错误, 有将近一半的人群不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特别是有86.5%的公民不会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说明农村公民的健康技能存在较大缺陷。

综上所述本次的农村公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公民在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健康素养水平较为低下, 特别是在关于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的方面掌握水平较低。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 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差, 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国公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因此为提高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 有必要对农村公民进行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和干预。这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重视。

参考文献

[1]黄丽雯, 张雪宝, 邹宇华.珠海市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42~344.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5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从部分省份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

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二)新型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病统筹机制,比如贵州省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统筹层次高,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贵州省为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各乡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并按照统一模式建立了县协调委员会、县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实行缴费、筹款、核算、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规避了制度运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了制度的安全性和效率。根据贵州省三个乡镇的无结构访问调查,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比较满意,只有个别农民认为服务需要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开展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09年,我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比例已达到90%以上。通过调查, 75%以上的农民表示,他们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看病的费用可以家庭的负担。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的医疗负担相对于以前有所减轻。每当得小病时或者是慢性病时,大部分人会去就近的诊所看一下,或是自己弄点偏方治病,也有一部分人干脆扛一下就过去了,很少有人敢去大医院看病,而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后,相关部门可以为他们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这样大医院就不再是一个望而生畏的地方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给农民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执行方面的弊端:

第一,受益面窄。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偿受益面距离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险需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农民虽然已参保,但还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偿,长期保持较低的受益面,必将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性。

第二,宣传工作不到位。参保群众对新农合的期望值过高,严重的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住院不报销、住院期间的部分诊疗费用不在补偿之列、县内县外住院补偿比例不一样、还有一定的起付线等政策规定。这些规定宣传不到位使群众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抵触情趣。第三,医院监管不严,部分医院擅自抬高药品价格。部分医生利用职务之便,在给熟人治病开药的过程中,把一些与治疗无关的药物放在药品处方中一并进行报销。由此反映出了管理上的漏洞。还有一些医院擅自抬高不能报销的床费或者是检查费用,在医疗费用中,不能报销的一次性耗材所占比率较大而实际报销金额较低,没有很好的起到“保大病”和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新农合宗旨。

第五,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在给乡镇卫生院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暴露了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卫生院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还严重短缺,服务能力较低。此外,医疗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这些原因导致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宣传摆在首位,通过在电视台、报刊、村务公开栏、文艺演出、致农民朋友公开信等形式,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有关政策、补偿标准和受益典型宣传到千家万户,充分给予农牧民群众更多的监督权、知情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引导农民自愿参合、自觉参合并积极支持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此外,政府也可以定期组织“参合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度调查”,也可进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比”,给予农民足够的参与权,通过这些方式来增进农民的参合意识和“知合”意识。

(三)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机构建设,优化重组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急救、妇保、儿保、防保、产科等服务功能建设,积极促进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开展农牧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服

务。在加大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快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四)是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药价,更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将有限的基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应该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彻底根除药品回扣虚高药品价格的不正之风,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让困难群众也能看得起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问卷调查

我们想通过您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情况,为日后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帮助。本次调查纯为研究之用,采取无记名方式,绝对不会损害您的利益,您可以放心填写真实情况。谢谢您的参与!

1.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吗?

A参加B 没有参加若未参保,原因是:

A 自己身体健康,没必要参加合作医疗B 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太低,吸引力不够

C 怕白花30元钱,得不到实惠D 反正不愿意拿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个人出资30元、政府补助120元,解决农民大病统筹的互助共济制度。您认为这个制度好吗?

A 好B 不好C 不知道

3.你们村(居)每人30元的参保费用是如何出资的?

A 农民自己出资B 村集体经济全额支付C 村集体部分补助若30元参保费用全部由个人出资,你还愿意参保吗?

A 愿意B 不愿意

4.参保后,镇乡、村干部有没有把《合作医疗证》发到您手上?

A 有B 没有

5.您主要从哪方面了解到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

A 广播、电视、报纸B 医院、卫生院宣传

C 镇、村干部宣传D 听人讲

6.您认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较为合适:

A 30元B 50元C 65元D 70元

7.在本地医院住院,出院结帐时即可报销合作医药费用,您知道吗?

A 知道B 不知道

8.参保农民到市外医院就医,须先办理转院审批手续后方可赴外就医,补办手续最迟不超过住院后3个工作日,否则不予报销,您知道吗?

A 知道B 不知道

9.参保人员需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住院发票、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清单,以及转院证明或外出务工证明等资料,方可报销,您知道吗?

A 知道B 知道一些C 不知道

10下列哪些医药费用不可以报销?

A 交通事故、工伤和医疗事故,以及因违法犯罪、打架斗殴、酗酒、自残自杀、吸毒和其他不文明行为等的诊疗费用

B 出国或赴港、澳、台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C 生育、新生儿、计划外怀孕,各种不孕(育)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费用

D 以上都是

11您认为下列哪种报销方案比较合适?

A 住院、门诊费用都可以报销(受益人数多,报销数额还将减少)

B 只报销住院费用(受益人相对少,报销数额大)

C 住院费用按原规定报销,门诊费用达累计限额也给予适当报销;

12您对当前我市新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满意吗?

A 满意B 不满意C 不了解

若不满意,原因是:

A 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低,得不到实惠B 受益面窄,得到报销的人少

C 报销烦,不能及时报销D 定点医院服务不满意

E 镇乡、街道服务不到位

13您认为当前合作医疗政策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 同步提高个人和政府筹资标准B 修订报销政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C 加强定点医院管理,提供优质医疗服务D 强化基金监管,用好每一分钱 14您认为定点医院对合作医疗参保农民的服务质量如何?

A很好B较好

C一般D 差(机构名称)

15.您认为合作医疗报销是否公正、公平、公开?

A是B否

16.您认为合作医疗费用报销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C不知道

17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何新的建议?

1.2.3.

18.参合有没有在生活中减轻您的生活负担?

A参合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

b和原先没什么区别

C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高职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 篇6

为探明高职生和本科生在公民意识方面的差别,更加客观地反映出高职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从而为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常州市的5所高职院校和3所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涵盖了常州所有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共发放问卷1600份,其中,在高职院校发放1000份,回收926份,有效回收率92.6%;在本科院校发放600份,回收562份,有效回收率93.7%。除了问卷调查形式,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问。在此基础上,对高职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了分析。

高职生公民意识现状

公民常识逊于本科生

在涉及公民常识的8道题目中,全部回答正确的高职生占56%,本科生中全部回答正确的占68%,两者相差12个点数。在座谈会上被问及“您是否时刻以公民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只有个别高职生回答“是”,而大部分本科生的答案是肯定的。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对公民常识的了解方面差于本科生,原因可能在于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态度差距较大

调查显示,在“您对待政治和国家大事的态度是什么”的问题上,308名高职生选择了“积极参与”,占被调查高职生的33%;211名高职生选择了“尽可能少参与或不介入”,占23%;而回答“无所谓”的高职生有407名,占41%。与此相应,80%的本科生选择了“积极参与”,只有20%的同学持“尽可能少参与或不介入”和“无所谓”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高职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相比之下,本科生更愿意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显示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态度。

高职生相对于本科生所表现出的对政治和国家大事的冷漠,部分原因是受自卑心理的影响。很多高职生觉得就读高职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对未来缺乏信心,不能积极地去面对现实,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因而只好“漠不关心”。

公民意识比较淡薄

在关于“是否参加过投票选举”的问题中,68%的高职生表示“参加过”,27%的高职生表示“没有参加过”;70%的本科生表示“参加过”,29%的本科生表示“没有参加过”。这一问题上两者没有明显的差距,这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环境相关,基本上各个学校差异不大。

在被问到参加投票选举的原因时,60%的高职生表示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关心政治”,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是“学校要求的,必须参加”。而本科生中有80%的学生表示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关心政治”。但在关于投票选中的候选人的问题上,93%的高职生选中了选票中预定的某候选人,至于“为什么这样选,选中后有无当选”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则保持了一种比较淡漠的态度。在座谈会中,有同学表示“选谁、当选与否、当选后能否代表公民意志和高职生没有多大关系”。

在被问到“在教室里如果看到有人在破坏桌椅,你会怎么办”时,有25%的高职生选择了“事不关己,不管他”这个答案;在被问到“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需要让座的人让过座吗”,有25%的高职学生选择了“偶尔让”,3%的高职学生选择了“从不让”的答案。而“在诱惑面前能否保守商业秘密”这个问题上,仅有1%的高职学生选择“泄露秘密,得到巨款”;在被问到“您如何看待父母的养育之恩”时,99%的高职学生选择了“非常感激”。调查显示,高职生公民行为在公共道德领域表现差强人意,而在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领域表现较好。

公民意识教育缺失

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有90%的高职生表示“只接受过零星的公民意识教育”,另有5%的高职生几乎没有接触到公民意识教育(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过去的公民教育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效果太低下了)。与此同时,12%的高职生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整个国民的道德水准“没有什么变化”,23%的高职生认为整个国民的道德水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而“逐渐下降”,不过,有85%的高职生认为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创建文明、进步的社会充满信心,有96%的高职生赞成在高职教育阶段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如何开展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

高职生公民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其现代公民意识,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一课题能否取得进展,需要国家、高职院校、教师等方共同使力。

明确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

要把“树立自立自强的现代公民形象”作为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当劳动者素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瓶颈时,传统大学教育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以及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日益显现出与现代经济社会的脱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人才,同时也急需技能型人才。可以说,高职生有着美好的职业未来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高职生要准确定位、自立自强,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作为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技术专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奋斗的过程中,以国家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类改革,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从而向国家、社会展示出良好的公民形象。

加强高职院校民主管理

高职院校民主式管理的实现是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保障。高职院校民主管理的实现,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的基本制度。二是建立一线老师定期咨询座谈会制度。三是建立高职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学校的重大事务尤其是事关学生管理的事务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倾听学生心声,给学生表达的权利。这既是尊重学生公民权利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契机,同时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是我家”的思想,进而树立“我是国家公民”的意识。

创新公民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要改革当前课程体系,在技能教育基础上增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同时融入当代离职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公民意识教育,并通过实践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认识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对高职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应有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7

一、ICCS2009欧洲板块概况

ICCS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要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公民,就应帮助他们掌握相关公民知识,形成积极的公民态度,并能够积极参与公民活动[1]。因此, ICCS2009的评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民素养。这部分主要包括公民知识领域、公民情感—行为领域以及认知领域。二是背景。这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学生家庭背景、性别等。第三次国际公民素养调查主要包括欧洲、大洋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板块”主要考察学生的欧洲公民知识、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欧洲公民知识,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 对欧洲各国文化间的关系、欧洲政策、机构的认识,欧洲公民参与意向等。

参与此次公民教育调查的欧洲国家有24个, 包括芬兰、丹麦、瑞典、波兰、爱尔兰、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斯洛伐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英格兰、 斯洛文尼亚、比利时弗莱芒语区、捷克共和国、立陶宛、西班牙、奥地利、马耳他、拉脱维亚、希腊、卢森堡、保加利亚、塞浦路斯。调查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初中生),参与人数超过了75000人,覆盖欧洲地区3000多所学校。此外,这次调查还收集了这些学校中35000多名教师和校长对有关欧洲公民素养方面看法的数据。

二、“欧洲公民”素养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各国便开始着力进行学校“欧洲公民”教育,那么,学生的“欧洲公民”素养如何?下面从“欧洲公民”知识、态度、价值和行为参与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欧洲公民知识

公民知识是公民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形成的基础,具有丰富公民知识的学生往往更愿意在成年后参与国家选举投票[2]。在ICCS2009欧洲板块中,IEA围绕欧盟基本事实、欧盟法律和政策、欧洲货币知识这三个方面对24国75000名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欧洲”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其中,女生明显优于男生,而且欧盟新成员国(如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塞浦路斯)学生表现更为突出。首先,就欧盟基本知识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认识欧盟旗帜,并知晓所在国是否是欧盟成员国。然而,学生对有关欧盟的详细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只有极少数学生清楚欧洲议会的所在地、欧盟成员国数量、或哪些国家要求加入欧盟。其中,芬兰、瑞典、瑞士学生对欧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于平均水平。其次,就欧盟法律和政策而言,各国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学生们对某些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很了解但对其他方面似乎不太清楚。最后,就欧洲货币政策而言,尽管所有学生对欧洲货币政策比较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其认识存在错误。他们认为欧元是所有欧盟国家的通行货币, 但事实上一些欧盟成员国,如瑞典、丹麦、挪威、捷克和英国并未将欧元作为其国家通行货币。此外, 欧元区国家学生对欧洲通用货币的了解程度不及非欧元区国家学生。

2.公民身份认同感及对欧洲政策、机构的态度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公民身 份 ” 已经被 “ 后国家公 民身份 ” (post- nationalidentity)(包括欧洲公民身份)所取代[3]。另一些学者认为,尽管“后国家公民身份”正在迫使人们改变对国家公民身份认识,但后者在公民身份认同中仍然占主导地位[4]。那么,学生的“欧洲公民”认同感及其对欧洲政策和机构的态度怎样? ICCS2009调查报告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依据。

(1)大多学生认为自己是欧洲公民

就“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而言,91%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欧洲公民,并为自己生活在这一地区而感到骄傲。尽管如此,各国学生“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却有所区别。欧洲各国平均分为50,大多数国家介于45~54分之间,其中,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学生高于平均分3分以上,而拉脱维亚分值最低,只有45分。那些对本国社会、政治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此外,男生“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普遍优于女生,移民家庭学生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不及本土家庭学生。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欧洲公民”,然而就公民身份认同顺序来看,只有37%的学生认为他们首先是欧洲公民,然后才是各成员国公民。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更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

(2)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欧盟的一部分

就对欧盟的态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欧盟的一部分。意大利(90%)、西班牙(83%)、斯洛伐克共和国 (81%) 学生对此认同度较高,而瑞典 (50%)、拉脱维亚(54%)、英国(56%)学生的认同度较低。同时,大部分学生为自己国家是欧盟成员国而感到骄傲。其中,爱尔兰 (93%)、意大利 (95%)、立陶宛(91%)、斯洛伐克共和国(93%)、斯洛文尼亚(91%)、西班牙(91%)的学生表现非常突出,而捷克共和国(79%)、马耳他(77%)、拉脱维亚 (73%)这三个国家的学生对此认同度较低。

(3)多数学生赞同欧洲除政治外的政策

就欧洲政策而言,除政治方面外,多数赞同欧洲各国在环境治理、经济、教育、外交、法律等方面实行统一政策。87%的学生表示他们赞同欧洲各国在环境 治理方面 实行统一 政策 ; 在外交政 策 (77%)、教育系统(79%)、法律法规方面(76%),学生也认为各国可以实行统一政策;68%的学生赞成欧洲国家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而对于政治一体化问题,学生们的支持率较低,仅有1/3的学生支持以欧洲组织代替成员国政府、议会和首脑,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持否定态度。除欧盟新成员国学生外,多数学生认为,欧盟应不断扩张。此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信任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但均不及对当地政府的信任程度。

3.对欧洲文化交流、人口自由流动和学习欧洲语言的态度

(1)绝大多数学生支持种族、民族和移民间平等

就支持种族、民族之间平等来看,瑞典和卢森堡学生对此支持率最高(平均52分),而捷克共和国、拉脱维亚、马耳他相对较低(平均46分);就支持移民拥有平等权来看,保加利亚、卢森堡和瑞典最高(52分),而比利时弗莱芒语区、英国较低(46分)。此外,来自移民家庭的学生对此更加赞同,女生较之男生对此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

(2)绝大多数学生赞成人口自由流动

90%的学生支持成员国公民具有在欧洲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工作的权利,因为他们认为人口自由流动有益于增强欧洲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尤其新近成为“新民主”国家和欧盟新成员国的学生更加支持人口自由流动。只有少数学生怀疑人口自由迁移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3)多数学生支持学习外语

多数学生掌握了一种或多种本国语言外的其他语言,且对外语学习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尽管各国学生外语能力有所不同,但3/4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较为流利地使用一种或两种欧洲语言进行交流,只有两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英国和爱尔兰), 以及保加利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和西班牙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外语水平较低。相较于男生,女生学习欧洲语言的态度更加积极。同时,那些支持不同种族、民族和移民拥有平等权利的学生,往往比他的同龄人更乐意学习其他欧洲语言。

4.欧洲公民参与

在过去20多年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公民参与率正在逐步下降,这使得人们非常关心公民参与这一问题。在欧洲地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政治参与,特别是国家选举或欧洲选举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参与欧洲事务到底持怎样的态度和看法呢?根据ICCS2009,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参与欧洲事务的意识比较薄弱,实际参与度偏低。

(1)学生对欧洲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关注度较低

较之欧洲政治问题,学生对本国政治问题更感兴趣。超过3/5的欧洲学生表示,他们每周或经常通过电视报道了解本国新闻而非欧洲消息,49%的学生经常关注本国政治新闻,而只有38%时常关注欧洲政治。其中,奥地利(62%)、意大利(71%)、拉脱维亚(64%)、立陶宛(70%)的学生最为关注本国政治,丹麦(34%)、芬兰(29%)、比利时弗莱芒语区 (30%)、斯洛文尼亚共和国(33%)、瑞典(35%)学生对本国政治新闻的兴趣度较低。那些对本国政治感兴趣 的学生时 常关注欧 洲政治 , 如奥地利 (50%)、意大利(55%)、立陶宛(52%)的学生非常关心欧洲政治。相反,那些对本国政治并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时常关注欧洲政治,如比利时弗莱芒语区(24%)、芬兰(25%)、瑞典(24%)学生表示他们对欧洲政治并不感兴趣。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并不经常讨论欧洲方面的话题。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经常参与欧洲政治或社会方面的讨论会,只有极少数欧洲国家的初中生几乎每周参与这类话题的交流活动,如保加利亚、意大利学生经常参与欧洲问题的讨论活动。

(2)学生欧洲公民参与实践活动较少

在被问及欧洲层面的公民参与实践时,学生们均表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未参与过这方面的活动。部分学生经常去其他欧洲国家旅行或度假,还有45%的学生表示他们参与过其他国家的展览、节日等。除捷克共和国(38%)、保加利亚(28%)、立陶宛(42%)、波兰(42%)、瑞典(43%)外,其他国家均高于或接近于平均水平。其中,爱沙尼亚(57%)、列支敦士登(59%)、卢森堡(62%)高出平均水平10% 以上。对于成年后公民参与计划,多数学生表示他们打算参加当地或本国政治选举活动,而对欧洲选举活动没有太多准备。

三、对学生“欧洲公民”素养现状的思考

通过对ICCS2009欧洲板块调查报告的分析, 我们发现多数欧洲中学生具备了较为全面的欧洲公民知识,认同自身的欧洲公民身份,并对欧洲相关政策和组织等持积极态度。然而,他们参与欧洲事务的意识却比较薄弱。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20多年来公民教育的发展,帮助学生丰富了欧洲公民知识,增强了对欧洲的态度和认同感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后,欧洲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带来了欧洲多种文化、种族、宗教、语言之间的交流和多元文化主义,这就需要平衡各种社会团体之间的权利、文化和传统,并要求学校将青年人培养成为能积极、有效参与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因此,培养“欧洲公民”成为欧盟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欧洲公民”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传播常规性知识,即欧洲一体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欧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欧洲机构的运作机制;二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态度和价值观,即了解欧洲和国际重大问题、形成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等等。就传播常规性知识教育而言,目前约10~20个欧盟国家的中学课程,包括独立性公民教育课或其他课程(如历史、地理)中均涉及“欧洲公民”权利与义务和欧盟一体化历程的内容。然而,这方面教育往往只是关注本国在欧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欧洲一体化对本国的影响,而非着眼于整个欧洲发展。就公民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而言,有近20个欧盟国家开始着手研究欧洲或国际机构在欧洲和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如欧洲政治或经济立法对欧洲的影响,或全球化时代下欧洲经济、社会、生态或政治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这一领域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社会正义、财富的再分配以及协调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性等。捷克共和国、德国、爱沙尼亚、西班牙、希腊、塞浦路斯、 匈牙利、马耳他、荷兰和奥地利的国民课程中涉及对欧洲文化多样性的内容。

2.成员国政府、学校和社区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帮助学生增强“欧洲公民”参与意识

我们知道,只有通过参与具体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够深刻体会到欧洲公民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 才能增强其欧洲公民责任感,才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其“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尽管多数国家在培养学生欧洲公民知识、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培养学生参与欧洲事务意识方面却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多数国家和学校未能与欧洲其他国家、学校或社区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以培养学生“欧洲公民”参与意识。根据ICCS2009欧洲项目调查报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欧洲事务”的比率较低。34%的学生参与过当地与其他欧洲国家公民举行的活动,只有爱沙尼亚(46%)、列支敦士登 (47%)高出平均水平10%以上,而比利时弗莱芒语区(32%)、捷克共和国(27%)、丹麦(31%)、英国 (28%)、芬兰(29%)、爱尔兰(29%)、斯洛伐克共和国(30%)、瑞典(31%)、拉脱维亚(23%)、瑞士 (30%)均低于平均水平。

3.当前欧洲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制约着学生欧洲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

从规范性方面来看,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学生同时享有“欧洲公民”和各成员国公民的双重身份, 但“从实证角度看,欧洲公民永远都会与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与欧盟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到目前为止, 能真正称得上是欧洲议会选举或欧洲公投的活动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成员国举行过;公民只是对国家主题投票,在各国政治家之间作出选择,而欧洲问题和路径则被隐藏”[5]。换言之,尽管欧盟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逐渐走向一体化,但并未实现政治一体化。从本质上看欧盟属于邦联制“政府”,其成员国公民的政治、文化等活动仍主要限于本国。因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形成参与欧洲事务的感性认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欧洲公民参与意识的发展,并使其认为参与欧洲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机会较为渺茫。这也是当前学生之所以更加关注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且倾向于在未来生活中积极参与本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摘要: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签订,这意味着各成员国公民拥有了另一个身份——“欧洲公民”。至今20余年过去了,当前人们的“欧洲公民”素养怎样?通过分析IEA第三次国际公民素养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多数欧洲中学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欧洲公民知识,认同其欧洲公民身份,并对欧洲政策和组织持积极态度。然而,他们的欧洲公民参与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与20多年来欧洲公民教育的发展与不足,以及欧洲社会和政治发展现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ICCS2009,欧洲公民,公民素养

参考文献

[1]Schulz,W.,Fraillon,J.,Ainley,J.,Losito,B.,&Kerr,D.(2008).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Assessment framework.Amsterdam,The N etherland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

[2]Torney-Purta,J.,Lehmann,R.,oswald,H.,&Schulz,W.(2001).Citizenship and education in twenty-eight countries.Amsterdam,The N etherland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

[3]O sler,A.,&Starkey,H.(2001).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France and England:Inclusive or exclusive?O xford R eview of Education,27(2).

[4]Delanty,G.(2007).European citizenship:A critical assessment.Citizenship Studies,11(3).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 经常表现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其根本因素又是由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而决定的。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成员, 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尤为重要。

素质是一个具备基本先天条件的人,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要求下, 通过内化, 在观念、品质、能力等若干方面表现出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 素质是沉淀于人的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稳定的、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品格倾向。根据素质的概念, 可以把构成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 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 是成才教育的灵魂。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十个公民道德规范, 其虽属于道德范畴, 但由于涵盖了当代大学生生活的诸多方面内容, 对于强化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笔者认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和知行统一。

大学生道德素质通过道德行为来表现, 道德行为产生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 其发展过程存在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阶段, 道德认知是先导, 道德情感是内心体验, 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 道德行为是最终结果。

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些年来一直有很多的恶评, 认为世风日下, 大学生普通存在思想道德危机。有人还列举了大学生的种种不是, 如私欲膨胀、崇洋媚外、凶残脆弱等, “一代不如一代”, 这些言论自古有之, 几乎每一代都不满意下一代, 都有很多批评, 然而历史照样前进, 同样, 每一代都对他的上一代有所不满, 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的班, 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以致有资格来批评下一代人。所以有些担忧可能是杞人忧天的。就总体而言,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积极的, 健康的, 是向上的, 整体素质是一代比一代好。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大学生的知行是否一致, 以便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武汉某部属高校调查为例, 抽取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采用比例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 根据各个院系的人数比例确定相应的调查对象数量, 在各个院系中, 再根据要抽取的对象数量随机抽取班级, 所抽取的班级全部进入样本。最后回收问卷780份, 有效问卷740份, 有效回收率92.5%。从调查对象构成上来看, 性别方面:男生379人, 女生361人;年级方面:一年级145人, 二年级163人, 三年级282人, 四年级150人;就读学科领域方面:文科249人, 理科275人, 工科154人, 农科62人。

2.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 问卷采用7分制量表, 从“完全不相同”到“完全相同”随着符合程度的提高分别评定为1-7分。

3. 数据处理。

在获得可靠数据之后, 本研究主要运用专业统计分析工具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特征。

研究中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方面, 社会公德是指大学生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职业道德反映大学生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家庭美德则反映大学生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研究涉及道德发展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阶段, 在了解各个阶段的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发展的一致性。

(1) 道德认知方面。道德认知是指大学生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包括对社会公德如环保、爱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态度认识, 对职业道德如诚信、团队合作、爱岗敬业、职业操守的态度认识, 以及对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人际关系、勤俭、男女平等的态度认识。在具体操作上, 被调查根据自身对各种道德的认同态度进行赋值, 值越大表明个人对该道德的认同程度越高, 最高值为7分。

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认知水平整体较好, 绝大多项均值都达五分以上, 多数项均值在6分以上。这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高, 这是较为乐观的一面。同时, 相对于其他道德内容而言, 大学生对“干一行, 爱一行”观念的认同程度较低, 达各项道德内容认知的最低值4.7。根据笔者的进一步了解发现, 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的理想是“爱一行, 干一行”, 但由于目前的就业和社会形势, 现代生活压力影响下, 人们往往从事一些并非自身喜欢的的职业, 社会对不同职业赋予不同的声望和认同, 要做到“干一行, 爱一行”是比较困难的。

(2) 道德情感方面。道德情感是指大学生运用自己所认可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产生道德行为内心驱动力的基础。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同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方面内容。其中社会公德具体操作化为大学生对爱国、爱校、环保方面的情感倾向, 职业道德操作化为大学生对诚信、职业操守方面的情感倾向, 家庭美德包括大学生对性别平等的情感倾向。

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倾向总体较为积极, 有民族自豪感, 对破坏环境卫生、贪污等不道德行为表示愤慨, 注重诚信, 提倡性别平等, 各项均值都在5.8分以上。但同时, 调查结果显示, 在学校自豪感一项中均值仅为4.4分,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满意度不高。笔者深入了解到, 大学生的学校自豪感与学校的名气和声誉密切相关。一方面, 作为大学生本身应该客观评价和全面认识自身的学校, 以公正而非“世俗”的眼光看待学校;另一方面, 作为学校方面, 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 提高综合能力。

(3)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大学生的具体道德实践, 包括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行为倾向和实际行为表现。社会公德具体操作化为大学生的助人为乐、环保、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表现, 职业道德具体操作化为大学生在团队合作、对受贿行为、诚信方面的行为倾向, 家庭美德具体操作化为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方面的实际行为。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部分道德行为较为乐观, 基本上能够做到乐于助人、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待人友善, 主动让座等等, 这部分的均值多在5.7分以上。尽管如此, 大学生的一些道德行为出现消极倾向, 如环保方面习惯使用塑料袋, 上课迟到, 售货员多找钱不会主动退还以及高消费不节俭等等方面, 其均值都较低, 多不到5分。其中大学生在处理寝室同学关系方面存在较大障碍, 该部分均值仅为2.4分。笔者了解发现, 由于大学寝室成员互动的频繁性、成员关系私密性的特征, 成员之间“朝夕相处”, 互动涉及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多。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论述其形式社会学中指出, 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合作中都同时存在冲突, 完全和谐的社会合作是不存在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密切, 他们之间的意见反而越容易产生分歧, 感情越容易不融洽, 这种密切关系是建立在一种矛盾心理之上。在经常的和密切的接触中, 一方面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越密切的关系越不掩盖冲突。用齐美儿的越亲密越冲突理论可以理解大学生寝室成员关系的这个特点。但是, 尽管如此, 如何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技能是当前大学生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大学生道德知、情、行一致性分析。

虽然研究大学生道德知、情、行过程中, 各阶段采用的测量指标数量和内容有所不同, 但是各个阶段在考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三方面内容时都涉及共同和十分相近的指标, 因此, 在一致性分析中笔者主要从这些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指标入手进行。经过研究比较, 社会公德的分析主要以环保为核心内容 (知、情、行都涉及环保指标) , 职业道德分析以诚信为核心内容 (知、情、行都涉及诚信指标) , 家庭美德分析以尊老爱幼和性别平等为内容 (知与行涉及尊老爱幼指标, 而知与情涉及性别平等指标) 。

比较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如环保, 知、情、行一致性比较差, 知的均值较高, 6.2分, 而行为的均值最低为4.8分, 情感分数居中为5.9分。职业道德如诚信, 知、情、行的一致性也较差;道德认知水平高, 情感次之, 行为最低, 三者均值分别为6.2分、6分、4.5分;家庭美德方面, 如性别平等, 认识水平的均值低于情感水平, 而尊老爱幼方面, 知与行基本保持一致。

因此, 当前大学生的环保、诚信方面的道德存在认知水平高, 情感较为薄弱和行为消极的特点, 充分显示了知易行难的困境。这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较高, 主要受其教育经历和教育水平影响, 从而体现出道德认知水平高的特点;另一方面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较为薄弱, 道德实践水平不高, 缺乏热情。

3. 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研究分析发现,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乐观的, 他们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乐于助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呈现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这与目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 认为今天的大学生道德素质差, 现在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是不相符合的, 缺乏科学依据。尽管如此, 我们同样需要警惕: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部分的道德中呈现知、情、行不一致的情形。多数学者从学校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出发, 指出应试教育模式和道德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道德知、行脱节的重要原因, 而事实上影响个人道德素质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个体因素、同辈群体因素, 也有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

根据被调查大学生的问卷资料显示, 对个人道德素质发展影响程度较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 而同学、教师、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在研究中被调查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因素的影响强弱进行排列, 笔者将影响最强的因素赋予6分值, 最弱的赋予1分值) 。结果显示如下表:

笔者认为个人和家庭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是显性的, 易为大学生自身所觉察和了解的, 因此在影响强度中多数学生会认为这二者的因素占据重要的位置, 同时个体和家庭可以视作内在因素;而同辈群体、教师和学校、社会的影响则是潜在的, 不易为大学生所觉察的, 同时又是一种外在因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个体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了解认知各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形成对道德的理性认识。与这过程相伴的还包括个体不断社会实践和参与人际交往, 从而实践道德行为, 形成个体的价值判断。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也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 这种规划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身的道德素质。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和人生规划四种个人因素中, 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影响程度最高的为人际交往, 然后是社会实践, 理论学习和人生规划的影响程度较低。

(2) 同辈群体因素。同辈群体, 又称同伴群体, 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并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的非正式群体。它包括好朋友、同寝室同学、同班级同学、同院系同学等。同辈群体以亚文化的形式影响成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这种亚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状况和发展具有规范与引导的作用, 这种作用以“群体压力”的方式进行, 在这种压力中, 个体在思想观念的矛盾发展中形成了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整合与发展。

研究发现, 在各种同辈群体中, 好朋友与同寝室同学的影响较大, 前者对大学生影响强的比例达92.3%, 后者比例为92.2%。相对而言, 同班级同学和同院系同学的影响较弱。这与同辈群体的互动交往性质有关, 好朋友与同寝室同学的互动交往更为频繁, 群体成员关系更为亲密, 这种群体特点使个体受群体影响的机会和范围更大;后者的群体互动相对较少, 关系更为松散, 因此对个体的影响也较弱。

(3) 教师因素。教师在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承担着传承文化知识与道德理念的作用, 同时教师自身的行为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中教师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公共课教师等。

不同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和形成其影响程度不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 各种教师中对大学生道德影响最大的为专业课老师、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老师, 三者影响强的比例分别为57.6%、49%和40.2%, 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较弱。

(4) 学校因素。学校是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价值标准的正规场所。大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部分道德行为的实践都是在学校进行的, 因此, 学校的教育模式、学校自身的校风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的自然风景、人文氛围、学风、教风、校园网络、文体活动、学校规章制度、食宿条件等等。在这些因素中, 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学校的学风、教风、人文氛围三个方面, 其余因素的作用较小。具体如下: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要途径。随着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日益重视, 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与此同时, 德育具体实践教育还比较欠缺。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大学文化之中。多数学校依然是以专业知识教育为理念, 大学的德育教育缺乏系统, 显得支离破碎, 而没有作为大学的深层的和内在的价值指向。另外大学德育教育的途径还有待改进, 单纯的知识灌输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知、情、行的脱节。

四、结束语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 有助于客观的评价当代大学生, 有助于我们根据邓小平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找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从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在于能否培养本民族、本国家自己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国家的栋梁,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在全社会形成育人重德的大气候。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 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文章将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涵盖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公民道德规范内容,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方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现状, 分析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道德发展阶段上的一致性程度, 并探索影响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主要因素, 以期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滨主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论.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燕国材著.教育十论.我对教育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

[3].刘春雪.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湖北社会科学, 2008 (9)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9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 在全国的各项指标中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近几年来, 黑龙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并面向五大重点人群: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 进行科学素质行动的开展活动, 从而促进全省人民普遍提高科学素质。

2 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现状

2015年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开展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通过抽样调查, 分析黑龙江省及有关市 (地) 18-69周岁的公民在科学生活能力、科学劳动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四个领域的状况。选取了黑龙江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7个样本区域的18岁至69岁的公民做为调查对象。样本区域覆盖了省会城市、一般城市和偏远城市, 分别是哈尔滨市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齐齐哈尔市 (老装备工业基地) 、大庆市 (油田) 、伊春市 (林区) 、鹤岗市 (煤城) 、绥芬河市 (边境口岸) 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全国三大垦区之一) 。 (表1、2)

黑龙江省计算中心相关人员与各调查点的科技局工作人员分别组成调查队, 2名调查员为一组, 以入户调查的方式为主。此次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组所提供的数据表明, 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总体达标率为18.75%。我省不同分类群体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31%, 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1.64%, 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6.04%, 社区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76%。不同性别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差异不明显。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88%, 女性具备的比例为18.63%。

不同年龄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存在差异, 随年龄呈现出“凸”字形变化。30~3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高, 为21.23%;其次, 40~49岁为20.44%;18~29岁为17.79%, 50~59岁为16.06%, 60~69岁为10.32%。

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与文化程度正相关, 受教育程度越高, 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越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高, 为25.23%;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公民的比例分别为18.12%、10.5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比例最低, 为3.66%。

城乡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显著。城镇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1.44%, 乡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3.59%。

不同职业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差异明显, 公务员、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位列前三, 分别是26.16%、24.54%、24.26%,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比例最低, 为11.64%。

从此次的调查可以反映出黑龙江具有科学素质人群比例是城市高于农村, 受教育者要高于受教育少者, 其他行业人群比例要明显高于农林牧渔水利业。总之,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科学素质与受教育程度有直接关系, 受教育程度越高, 科学素质就越高;反之, 则相反。我们可以将黑龙江公民科学素质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

2.1 受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 有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推动了社会发展。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发明和科技成果, 同时在天文、数学、医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上都获得了杰出的成就。然而在中国社会发展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非理性糟粕的影响, 由于受长期封建官僚统治, 中国人已经将官僚思想融入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中。政治上唯君、唯权;经济上重农轻商;在学术上, 重术轻学、重文轻理。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明显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 在百姓看来, 官僚始终是处于高位的, 是不可一世的, 因此百姓总是为无法律保障而惶恐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护, 官僚统治者则认为自己是权威的, 是无所不能的, 百姓必须对自己唯命是从, 在这种情况下, 公民根本无法进行独立思考, 更谈不上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去弘扬科学精神。此外, 传统的农耕文化就是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 人们追求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 常年在重复低水平的工作, 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所以公民的科学素质要提升就相对困难。

2.2 受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 还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历教育。从当前情况看, 学校教育仍是我国主要教育, 但是学校教育有很多问题。

2.2.1 我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 并且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

学校注重的是传播书本知识, 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从而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2.2.2 教育目标定位出现错误, 一直以来, 我们在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时通常是将学习成绩和考入更高一级学校的比例作为标准, 所以以应试为目标的现象就更为突出。重分数, 轻能力;重书本, 轻实践;重知识灌输, 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情况屡见不鲜。

2.2.3 当前校内外组织的科技教育活动无法满足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对教育所投入的经费不足, 同时教学设备比较陈旧, 科技教育的形式单一、手段落后, 使教学实践很难得以保证, 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3 科普事业的影响。

作为科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普及是针对全体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 社会并不重视科普事业, 对其缺少一个全面认识, 也没有形成对发展科普事业、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共识。同时, 国家对于科普事业的投入也不足。科技场馆太少, 馆内的设施落后。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所宣传的科普知识并没有对公民起到应有的作用。

3 提高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有关对策

3.1 抓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 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也在积极开展少儿科技创新大赛及青少年夏令营等多项有意义的活动, 同时也开始建设科普活动场馆。建立科普场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此外, 在科普教育过程中还要采用较为先进的科教设备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 用更有吸引力的技术手段去吸引学生。总之, 抓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 提高他们对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 必将会为今后推动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进一步做好农村科技服务工作,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黑龙江省的各个培训基地都应开展多种培训, 主要有:转移就业、农业专业技能、妇女实用技术、农机人才、预备劳动力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农技服务的深入开展, 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省委宣传部可通过主办“三下乡”活动使农村科普宣传工作达到更有力的效果。

3.3 多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使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

各级科协组织可以将社区居民作为重点人群, 利用好各种时机多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的科普益民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多个活动现场组织科普展览、科技咨询、科学知识讲座、科普图书发放及义诊等多项活动。

总之, 黑龙江省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时期,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会更加频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要使黑龙江省在综合竞争中的处于有利地位, 那么, 就要根据我省的自身特性, 围绕着不同年龄、职业、学历层次群体来开展较强针对性的科普工作, 从而提高我省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

摘要:公民科学素质是人们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根源,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公民群体, 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社会进步。此外, 只有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自我发展能力, 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的3060位公民为例, 并围绕着黑龙江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7个样本区域, 对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参考文献

[1]谢勇.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分析[J].科学家, 2015 (6) .

[2]赵文龙.论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J].科协论坛, 2013 (10) .

[3]韩媛媛.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分析调查[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 (2) .

中国企业公民现状分析 篇10

公民社会,来源于英文“Civil Society”,既可以译成市民社会,也可以译成公民社会,又可以译作民间社会,也有人认为可译为文明社会。古典公民社会理论家常常同时在几重意思上对该词汇加以使用。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也开始以公民社会的视角为出发点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至今国内没有公认的权威界定公民社会的确切定义,但是从该术语的大多数用法看来,“其主要思想是,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国家的自主性,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组合而成”。虽然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各种界定表述不一样,然而在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方面却有共识,这样我们对公民社会的实质就有了大致的把握:一是公民社会是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生活领域,这种相对独立性若是没有,那么也就不存在公民社会;二是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为很多的民间组织;三是公民社会拥有完整的一套价值理念与规范。当然,公民社会的表现形式不一定为一种模式,可是它的基本特征与核心内容有共通的地方。

2 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路径分析

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私人和公共的利益的对立会碎阶级的消亡而消失,彼时将不存在国家之分,社会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公民社会也将消失。然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正努力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必然会出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置之不理、拒不承认的态度是不可取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文化世俗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与深化认识与理解公民社会,加快建构公民社会,将它和国家的良性互动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结合上述公民社会的特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现实,笔者以为建构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应着力于以下方面:

2.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公民社会建构自由的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建构和发展的基础及主要动力源。它的发展“使经济活动组织摆脱政治当局的控制”[1],打破了国家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垄断,为个人与社会的独立自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本质是国家强权的一种制约与“威胁”,它将社会纳入进经济决策的过程当中,这样就削弱了国家主义极权,形成了政治领域外的私人领域。因此,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取决于市场经济,应从下面几个方着手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2.1.1 建立规范的产权保护制度,塑造自由、自主的市场经济主体

市场主体即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需求的基本单位。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主体和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在中国社会转型、市场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中,政府负有培植市场主体的重要职能。[2]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将规范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起来,让进入市场的个体均有支配、让渡自身所属的财产(物品)的权利,拥有经过正当途径获得财富的权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反映的价格信号来对社会生产加以调节。这就要求由市场主体对主要的社会资源进行控制,削弱政府权力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干预与控制。这种市场化的经济制度必然要解构具有高度同质性和明显整体性的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取而代之的将是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分殊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公民社会。[3]

2.1.2 确立和实施合理的市场规则,创造良好的市场契约环境

交换的契约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把契约视作内在精神的产权交换规则不但与所有权和所有权转移的规定与保障相关,还和维护自由竞争与自愿合作的制度基础相关。所以,平等、公平交易规则的制定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这种交换规则的确立,一是必须使所有市场主体拥有同等的权利,让他们能够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参与市场活动,公平的市场经济活动只承认劳动者个人劳动程度与自主活动能力上的差别,不承认劳动者的特权及身份等级区别。二是必须有法律来为市场经济活动作保障。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

2.1.3 培育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协调,它是开放型经济,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来确保充分的市场竞争。唯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中,才能利用竞争的合力实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社会资源才能经过供求关系与价值规律的引导,自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流动,自供过于求的地方向供不应求的地方流动,这样资源配置最优化就能得以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显示市场主体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使得自身的优化筛选得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就是必须把所有商品化的生产要素均纳入市场来公开的交换,使每个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约束与调节下公平竞争。同时,要打破一切地区的封锁或分割,实行各地区互相开放,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如此才能加快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4]

2.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社会创造民主的政治环境

公民社会的发展呼唤和催促着新政治秩序的诞生,而要形成新政治秩序就必须调整政治结构。目前中国政治结构的调整要主要着力于政治民主化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2.2.1 改革政党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党内民主化进程

在改革政党体制过程中,传统的行政管理型模式与意识形态型要转变,注意理清党政关系,完善领导方式,调整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将我们的执政党建设成更为有效、更为精干、更为强大、更为统一的政党。同时,赋予其他民主党派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增强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使其能形成对共产党的有效监督机制。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关键在于党组织自身的民主化,因此,我们党应该积极探索党内民主化的路径、方式并把它制度化,使党组织能够永葆活力。

2.2.2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职能的合理化

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即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合理的配置权力。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就是国家把原属于社会的一些职能还给社会,把充分的自主权赋予社会(包括企业),调整、取消与市场经济需要不相适应的政府职能,使政府部门控制、指挥的观念转变为服务、引导,把宏观与微观管理结合起来,把集权与分权结合起来,把经济、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主要在于实现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及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2.3 发展民间组织,加快公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

对于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讲,民间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托克维尔称民间组织为“社会的独立的眼睛”。查尔斯·泰勒认为,只有在存在各式各样的自由社团,并且社团的整体能够举足轻重的决定或转变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才能谈论公民社会的存在。[5]甚至有许多学者认为公民社会就是由众多社团组成的。客观来讲,民间(社团)组织对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但是公民社会内部协调和稳定的主导力量,还在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社会自治组织是公民社会权利联合的形式,是法治秩序的重要构成要素。公民社会的力量积聚对国家职权的制衡与对抗则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推动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中国公民社会培育的重要方面。

2.3.1 完善民间组织立法,提高对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当前,中国还未制定专门针对民间组织的严禁、全面的法律。所以要加强研究民间组织立法,抓紧制定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形成不同层次的、配套的法律体系;对还没有法律规范的行业协会、商会、税务代理、资信评估等要加快立法,使其有法可依,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民间组织法律体系。

2.3.2 加快民间组织的自治化进程

从规范意义上说,民间性和自治性本来就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但是,现阶段中国的民间组织大多从政府部门脱胎而来,或与政府部门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导致许多民间组织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自治化水平低。民间组织缺乏自治,必然会助长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民间组织的市场意识和发展动力,破坏民间组织之间的有序竞争,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加快民间组织的自治化进程,关键在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快社会领域的政社分开的改革,只要是社会能做的事,政府就不要插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逐步放松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直接控制,一些社会组织开始取得程度不同的独立性。但总体上说,“各种业己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组织仍然缺乏独立的地位与人格,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往往依赖于国家政权的运行和发展宗旨而忽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6]这样的社会组织,既不能成为社会权利的真正的表达和保护机制,更难以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因此,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改革赋予社会组织以更多的独立性,保障其在法律的框架内依照其章程和规则实现自治。

2.3.3 切实保障结社自由

结社自由是公民社会的根本。公民正是在自由结社的活动中培养起宽容、合作和团结的精神,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公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高度发达的自组织社会,它广泛存在的中介组织为“自主的自由人”建立起了相互联系的人际网络。这使社会能够独立于国家而自治,同时也决定了社会自治的方式,就是以公民在自由平等为基础利用中介组织自主管理公民社会事务。

2.4 培育理性的市民文化,为公民社会创造多元文化环境

公民社会的培育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持,以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为核心内容的理性文化是公民社会培育和发展的精神资源和动力。有了理性精神,公民社会成员才能够明确认识到自己是摆脱了人身占有和人身依附的社会主人,是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中的主体,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客体。[7]

2.4.1 培养公民的个性和自主意识

个性就意味着多样性,意味着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性格、欲望与爱好,而且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现代公民社会由于建基在合理个人主义的原则之上,以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为存在前提,允许个性的充分发展,允许各种思想、文化同时存在。因而平等、自主意识是理性公民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

2.4.2 普及权利观念

权利观念是理性公民文化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社会成员如何看待自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普及权利观念,就是要一方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重视对财产权利、契约权利、劳动权利、自由选择和政治参与权利的认同和维护,把权利看作是一种普遍性、平等性的存在;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成员对来自于他人,包括政府的非法侵害不再持完全容忍的态度,而是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4.3 增强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公民对法律规范与自身的关联性的感知和觉悟。增强法治观念,不仅要求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使公民懂得使用法律来制约、规范国家权力,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2.4.4 开放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开放,必然包含着舆论自由。在公民社会,舆论自由一般包括这些,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学术自由等内容。其中,制作新闻的大众传媒被认为是除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在我国,向来强调新闻媒体的党性和工具性,实际上是主张将新闻媒介应紧紧控制在执政党和政府手中。其实,这两种倾向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以为,新闻媒介就其本性来讲,是属于社会的,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又一特殊成员。现代民主国家,都在自己的宪法中明文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权。而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新闻媒介体现出来,而且言论和出版自由本身就包括了新闻自由。因此,将+新闻媒介控制在国家或政府手中,实际上是剥夺或变相剥夺了公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我们之所以害怕舆论自由,是担心它会引起社会混乱从而影响稳定。其实,滥用任何自由都会对社会造成灾难,关键是我们要让它在法治下运行。因此,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制定新闻法、出版法等等法规,去规范舆论自由而不是去控制它。

综上所述,公民社会的建构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发展与成熟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而且,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三农”问题至今是中国落后的症结所在。因此,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在抓住上述重点环节的同时,应注意各个方面的衔接和配套,并逐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尽快使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工业化。在实践中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大胆创新,才能在不违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快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形成。

3 结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并不意味着否定政治国家。社会的良性发展是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互动,而不是公民社会一统天下。公民社会所表现的是分散的、个人的和特殊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要求最终都会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战争。而且,公民社会自身必然会有一些仅仅通过契约性规则无法自我调适的弱点。这种弱点使国家对社会干预成为必要的事情。只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基础的政治国家才能有效地协调和解决公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存在的最基本的根据就在于此。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另一方面,就是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和调节。干预与调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法律至上精神的指导下,这种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国家的抽象立法行为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的行为准则并依照这一准则对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加以裁决来实现。在这里,政治国家则要通过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来干预公民社会。现代西方公民社会虽以与政治国家对立的姿态出现,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日益显著,因此,培育和发展中国公民社会,必须强调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良性互动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2.

[2]李建华,徐刚.法治社会的形成与道德地位的变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

[4]王浦劬,徐湘林编.经济体制转型中政府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01~102.

[5]蔡拓.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J].天津社会科学,1997(3).

[6]刘军宁.保守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0~183.

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现状研究 篇11

关键词:转型期;公民社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069—02

一、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

1.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与西方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种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权统治体制下,根本就没有“社会”的概念,人民也没有权利和自由,公民社会湮没于社会政治生活一体化的现实,一直未能给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上推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以至于1949年以前产生的所有民间组织几乎完全消失于这之后的三十年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化,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应运而生。此外,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政府放权于社会改变了以往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治环境的根本变化也给公民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催生剂,公民社会迅速地成长起来。

2.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血液,公民社会的成长有赖于民间组织的成熟与发展。“所谓公民社会,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之间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是民间的公共领域。”

传统意义上讲,我国的民间组织只能成为社会团体,近15年来,民间组织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民间组织不仅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包括过去已经定义的人民团体和居民组织。”民间组织的全面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各个层次的需要,而且架起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桥梁;不仅维护了本群体的利益,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改革的日渐深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也相应地做着调整,而公民社会在政府与市场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首先,公民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不分,政府包办了一切社会事务,从而导致了机构膨胀,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浪费。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民间组织的健全,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做好更需要政府来做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政府职能逐渐由“管制型”向“引导型”转换。其次,公民社会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我国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公民社会的民间组织承担起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意味着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利益团体来表达自已的利益要求,各民间组织通过人大、政协等方式把相关利益诉求反映给有关部门,以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从而达到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目的。再次,有利于弥补国家财政对社会公共事务投入的不足,从而优化配置资源。目前,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困扰着中国,而民间组织通过其社会号召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发展,帮助政府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有助于弥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金不足问题。最后,公民社会的日渐成熟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通过自愿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二、现阶段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

1.民间组织与政府的行政附属与依附关系。我国民间组织从产生起就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它们中的一部分是由党政机构直接创办,有的则是从这些机构直接转变为其附属的民间组织,使得民间组织不能独立行事,也不能在国家与社会间的中间地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特点客观上制约了我国真正公民社会的建立。

2.我国民间组织准入门槛过高。现阶段《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是我国民间组织登记注册的主要法规,其中对民间组织的准入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过高的准入门槛把大部分有志于服务社会的民间组织拒之于体制之外,它们或选择在工商部门注册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或在夹缝中自求发展,形成草根组织,得不到任何政策的优惠。这种游离于国家体制外的组织模式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利于组织开展工作,也不利于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

3.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并承担了政府下放的部分职能,但部分民间组织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由于没有专门监管的法律法规,社会监督力度薄弱,组织自律缺少持续性等因素,常常使民间组织因缺少监督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违背其组织宗旨的事件。

三、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趋势

(一)建构独立性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培育,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障,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保证其独立性。

1.国家承认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并为公民社会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使其具有一个合法的制度空间。

2.国家对公民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这种干预和调节不是通过政治手段,而是从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进行,同时国家干预和调节的领域定位于公民社会无力自行调节的宏观或者有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领域。

(二)降低准入门槛,保证民间组织的社会地位

适当降低民间组织注册登记的准入门槛,便于其在体制内健康发展。一方面,获得合法身份的民间组织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这有利于组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便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建立健全民间组织的监管体系

1.外部监督。首先,法制监督。建立专门的《民间组织监督法》,对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民间组织进行详细的程序规范。把民间组织监督纳入法制化进程是构建民间组织监管体系的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其次,政府监督。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经济制度以及财务状况通过税务机关进行监督,以保证民间组织的正常运行。再次,舆论监督。新闻媒体与网络已成为监督透明化的载体之一,而民间组织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其也具有公共性,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2.内部监督。首先,完善的组织规章、条例是组织内部自我监督的基础,组织内的人员需严格按照组织规章行事,组织的活动也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以保证组织的各方面都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定期对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职责,端正态度,形成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心,督促他们建立坚定的公益价值取向,只有行为人真正从道德层面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民间组织出现超越其宗旨的不法行为。

公民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民间组织的完善,政府在支持民间组织活动的同时规范民间组织的行为,使其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有序、健康的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鲁哲.论现代公民社会的城市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王秋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8,(12).

上一篇:多重价值下一篇:K-Means聚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