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源

2024-10-05

互联网资源(精选12篇)

互联网资源 篇1

目前,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共80多家医院上线了智慧医院系统, 让患者不同程度地在线上实现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和诊后随访等功能。比如,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妇幼) 的移动智能医院后台系统显示, 病人就诊过程中的非诊疗时间大大缩短, 排队挂号时间甚至被消灭。“排队3小时, 看病3分钟”这样的尴尬不再出现, 这大大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体验。实际上, 智慧医院的概念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流行, 但各地医院尝试的结果不尽相同。为什么困扰广州妇幼多年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化解?将互联网思维用于关注用户体验是核心, 而互联网应用的持续改进是用户长期使用的保证。

可想而知, 一个涉及移动挂号系统、分诊系统、医生药房配发药系统、检验检查系统、治疗确费系统等院内院外复杂对接的智慧医院系统, 一开始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只有像互联网业内规则一样, 短则一周、长则两三个月系统便完成更新改进, 才能达至好的用户体验, 这样的智慧医院, 患者才会“买账”。随着“互联网+”的导入, 医疗资源将得到最大化利用,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为持续推进医改释放了新的空间。如同互联网专车这条鲶鱼搅动了出租车改革这池水, “互联网+”的应用, 也会对传统的医院管理体系、医保结算方式和监管发出挑战。

不少参与智慧医疗系统设计的专业人士发现, 理想的智慧医院在技术上已不存在任何障碍, 有的只是管理和政策上的障碍。记者采访了解到, 一个真正发挥作用、让看病变得不再困难的智慧医院, 不仅需要医院对院内传统管理惯性“开刀”, 更需要医保部门、医疗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协同“会诊”, 能放的必须放, 可以放的要争取加快下放。唯如此, 一两个医院的“单兵突进”和“持续努力”才不会“昙花一现”, 智慧医院才能普及。技术的进步让过去设置的一些流程变得“不合时宜”, 技术的进步也让监管变得更简捷。此时更需管理部门认真思考, 如何配合医院, 将技术释放的便民、惠民红利真正落到患者身上。要明白, “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 助力建设一个患者、医生、医院和社会都不再“各吐各槽”的医疗机构, 何乐而不为?

互联网资源 篇2

摘要:随着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降和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我国俄语教育的萎缩,开设俄语的中学越来越少,使高校俄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近几年高校俄语教育出现了大量的零起点学生,从而使高校俄语教学任务加大。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与互联网资源在外语教学中日益被广泛利用。在此基础上,俄语零起点的教学也打破了传统上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俄语的教学效率,丰富并完善传统的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学到地道纯正的俄语。互联网资源推动了俄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俄语;教学;互联网;资源

从面向21世纪来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俄语零起点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飞跃对我国高等教育中俄语教育产生历史性的巨大影响。要迎接新的挑战,进行质的飞跃,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俄语人才,高等学校的俄语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零起点学生的特点是俄语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陌生的语言,给高校俄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要使这些学生尽快的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几年内达到高校学习要求的水平,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方法迫在眉睫。

首先,主张创造开放学习氛围,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目前实施的俄语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真正发挥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概括说来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各种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其中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实施时间,完成学习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在问题中学习,并获得成功经验;能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进步,做出相应的调适,走向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乐于探究,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俄语零起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改变观念,开放课堂和积极引导,注重学法两个方面来做。课堂上老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够“满堂灌”,应该开放课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演“主角”。积极引导,注重学法就是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把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改革高校俄语零起点教学,提高学生的俄语综合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和热情,应注重对当前俄语人才市场的正确分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其对所学专业前途的信心。通过母语辅助,英汉俄对比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由于学生俄语为零起点,俄语入门又相对较难,此时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利用母语对俄语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解释,来降低学生对一门新的语言的畏惧感,而且在教学的第一个学期不宜使用外教进行教学,否则,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学生交流的兴趣。俄语课堂教学应注重与跨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我们除了在日常俄语教学中增加听说训练的比例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导入跨文化内容,以免学生赴俄留学之后产生过多的“文化冲突”。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接受本国文化的心理去考察语言差异,而应兼顾文化差异。从文化的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的差异。而现在的俄语教学对于俄罗斯的文化的教学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在俄语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就要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洞察力,这势必要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俄语零起点教学的独特性,其教学方法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校大学生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练好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改革高校俄语零起点教学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外语教育不是一个仅涉及学习一定的语法、记忆一定量的词汇的简单问题。外语教育应是对成人的教育,它要在注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其思维品质。教学中要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积极向上和自信的环境中学习俄语,从而形成一定俄语运用能力。微观课堂教学与宏观教学模式有待改进。课堂教学的微观方法体现在如下重心的转移,以区别于低年级阅读教学,从低年级那种机械性的“词汇-语法-练习为主转移至高年级创造性的分析和评价文章的体裁特点、写作风格、修辞技巧等为主;从逐段讲解为主转移至课文讲解分析后综合解释为主”。俄语零起点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演变成相互合作的关系。合作模式强调外语教学应由教师创造环境,由学生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变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才能,人际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高校俄语教学必须兼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最后,网络与多媒体的参与。信息时代的俄语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而展开。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级俄语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抽象思维的准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思维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另外鼓励学生在网上查询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上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课下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交流,切实做到以网络为平台,达到教与学的互动。

参考文献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力资源 篇3

中国市场也感受到了这股风潮。今年以来,国内的猎上网等获得千万级美元融资,老牌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美国上市成功,以及类似蚂蚁招聘等新兴的创业企业出现,都可作为佐证。

人力资源,这个古老的行业,已经在被互联网行业改变。与中国国内众多的招聘网站,多在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或者是在领域细分不同,硅谷的创业企业和技术的连接更为紧密,更有颠覆式创新的野心。

大数据是招聘的未来?

位于南京的枇杷派是一家有硅谷基因的初创企业,它的创始人全部是在美国创业多年的海龟。在这家公司,互联网技术被全方位运用到了人力资源服务中,HR们从刷简历和打电话的琐碎中被解放了出来。招聘企业可以一键将招聘广告刊发于众多的国内招聘平台;所收简历将被存储于云端随时随地查看;简历根据算法自动匹配提高选择效率;科学客观的在线评测体系方便进一步遴选。

“人力资源的核心议题,就是用方便和低成本的方式找到合适的人”,枇杷派公司赵灵彦如此总结,在他看来互联网技术和人才招聘的深度结合是必然结果。在他看来,这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大数据的应用。作为对接硅谷和国内市场的一员,赵灵彦介绍说,硅谷的Riviera Partners, Gild, TalentBin等一些明星初创公司都在融资上表现不俗,其根本就是因为在数据挖掘上有所作为。随着技术进步,在有效的算法设计下,职位的潜在合适对象可能从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中被筛查出来,可能在已有储存简历,申请,员工信息中寻找出来,同时整合进性格测试,专业考试等所有能找到相关数据,为H R们匹配出岗位最适合的人选。枇杷派在紧跟硅谷的趋势,将提供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

让陌生人帮你找工作?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出现过求推荐人才的小广告?的确,招聘的社交化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数据显示,美国每年通过Linkedin,Facebook和Glassdoor等社交平台找到工作的人数,早已经以千万计。

但如果你认为社交平台的招聘路就止于此了,那你就真的O U T了。目前在硅谷有一家红透半边天的企业—由YC毕业生Weave打造的T I N D E R。它反其道而行之,试图打破人力市场中的雇主雇员关系,回归人力市场中到“individual”的个体关系。这款职场人士的应用,把陌生人根据喜好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变求职者目的明确的找工作方式,通过人际网络发现工作机会。CEO Brain Ma在接受硅发布采访时强调W e a v e就是希望将求职关系碎片化,来创造很多不受传统在线招聘思维禁锢的职业领域机会。或许通过Weave,一个你在咖啡馆里聊了一次天的人,就能帮助求职招聘双方匹配到一个潜在的职业机会。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陌生人社交招聘,让你不仅是找一份工作,而是寻一个梦。

所有工作都是一场游戏?

将游戏引入到人力资源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2年,Salesforce.com高价收购云基础社交管理公司RYPPLE,就是希望将奖励、技能、目标等游戏化的设计加入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去,尤其在团队建设中帮助经理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感。如今,这股风越刮越旺。硅谷2015年收购大热门的预测名单上的Bunchball, Badgeville, BigDoor和Gigya,都是专门为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设计游戏机制系统的初创公司。

将游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可谓名利双收。不仅降低了招聘的成本,提供了工作效率,更让企业形象高大起来。比如普华永道发布的Multipoly,让所有潜在的招聘对象可以成为公司的“员工”,在模拟体验的12天内,可以和虚拟客户进行谈判,接受产品训练,以及加入员工的在线社区等;再例如PaloAlto的初创企业Quixey,在招聘时做了一个在线编程大赛,完成任务的就可以获得100美金和面试的机会;阿伯丁集团2013年的报告指出,运用游戏化的公司比没有运用游戏化的公司执行力高20%。

有鉴于此,游戏化设计开始全面进军美国人力资源领域。HCL科技公司的普里特维·舍吉尔在2014年1月份的《连线》中提到:“SAP使用游戏来引导其员工调整工作压力;联合利华将游戏化应用到企业培训;海斯部署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来招聘人员;可汗学院也使用游戏化的在线教育”。

我大概已经想到接下来我找工作的新场景了。被在咖啡馆里因为社交软件而结识的陌生人推荐去了一家公司,在我面试时HR手上已经拿着一份针对我个人与职位的匹配报告。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后,我开始试用虚拟场景的游戏软件,以了解我未来可能的工作。在工作第一个月,我就利用手机上的学习应用完成了第一个职业证书的测试,经理分配给我了更多的业务内容,同时给我在考评上加了一些经验值,他告诉我可以用来兑换我的季度奖金。你说,这是不是很酷呢?

论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 篇4

1、共享性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是共享性, 这是由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时, 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物质资源需要的同时, 开始向深层的精神层面迈进。档案、书籍、互联网信息等信息产品相继出现, 它们同属于信息资源范畴。而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区别就在于利用者关系的不同。前者是共享关系, 而后者则是竞争关系。与物资资源不同, 信息资源可使不同的利用者在同等程度上实现共享, 而互联网信息资源就更加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在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以不同方式来使用同一条信息,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价值。

2、有限性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属性是有限性, 但是这种有限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的有限。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同一个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拷贝”生产不仅极其容易, 而且相对于其生产成本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有限性, 是指可以被信息利用者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承认, 即使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孤岛与信息交流不对等的现象依旧存在。因此, 在已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 研究如何将有限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经济行为者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

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是指以时间为横向变量的网上信息配置状态, 主要表现为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由时间及其自身属性决定, 主要表现为同一条信息在不同时间其价值会有所不同, 而不同类型信息在同一时间价值也不尽相同。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资源配置时, 应合理判断信息产生时间的不同临界点, 并在临界点之前将信息提供给不同用户, 鉴于此项工作在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要求信息人员在获取信息后, 应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报送工作, 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时效性, 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是指以空间为纵向变量的网上信息配置状态, 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信息的区域性由区域及其自身属性决定, 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不仅在不同地区存在严重不均衡性, 而且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严重不均衡性。其在行业、地理区域的信息量分布和互联网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资源配置时, 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与行业的不平衡因素, 有重点地配置不同行业的信息资源, 避免经济中心区域与经济尚不发达地区出现两极分化, 合理引导信息需求。

三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1、合理构建信息资源库, 实现“一站式”服务

信息资源有限性决定了信息资源只有与用户需求充分结合, 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这就需要信息机构在进行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时, 必须合理构建信息资源库, 实现“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信息资源库建设主要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 面向特殊用户群体, 实现数据库自建、信息资源加工、链接与利用功能。它要求信息机构能够围绕用户信息行为, 有效地组织和动态集成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库, 利用自动搜索引擎收集各类信息资源, 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整合并编制与之相配套的二次文献, 形成特定用户需要的序列化信息资源, 实现“一站式”服务。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库的“一站式”服务, 用户不仅可以获得信息线索, 还可以获得信息全文, 查询分布于各种资源库中有关检索主题的各类资源, 最大限度地节省用户时间, 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2、建立行业规模优势, 造就品牌服务

从我国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管理的现状来看, 图书馆、档案馆、新闻媒体、网站、信息中心等信息机构在参与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时, 很少实现机构间的合作。目前虽然在同类信息机构中, 建立了机构内部的交流平台, 但是横跨图书馆、档案馆、新闻媒体、网站、信息中心等多类机构的交流平台依然较为少见。这种局面显然与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共享性相悖, 不仅不能满足信息利用者的需求, 更不利于信息机构的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因此, 我们认为, 图书馆、档案馆、新闻媒体、网站、信息中心等信息机构可以建立合作互联网和虚拟平台, 并利用这一平台进行信息的动态搜索与联结来实现。只有在集成复合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 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

此外, 互联网信息资源配置不同于文献信息资源配置, 后者是在协调合作基础上的适度竞争, 而前者则是在竞争前提下的合作。鉴于此, 我们可以利用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 合理调节互联网信息资源在生产、传输、分配等环节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使不同类型的信息机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种原则不仅有利于激活信息资源生产机构 (新闻媒体、网站) 的潜力,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 而且有利于现有的信息机构 (信息中心) 开展合作项目, 建立规模优势, 造就品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晓娟.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J].情报科学, 1998 (3) .

[2]查先进.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J].情报学报, 1999 (3) .

互联网资源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也逐渐兴盛,人力资源价值呈现网状优化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还应该保证管理工作能够与社会经济建设活动相适应,促使员工思想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等。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互联网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而全球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类资源和资本不断实现优化和组合,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类型也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下,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对企业甚至全球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这一背景下要想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就需要借助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合理调整,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借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需求。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先进科学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也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发生变化,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契合度更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信息知识的爆炸增长也是互联网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并且这一环境影响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知识呈现出爆炸增长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加强对挖掘和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视,并将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唯有如此,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才能够得到逐步的凸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才得以在新时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进行重新审视。

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影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就是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知识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对人力成本的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本的管理,所以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思维方式,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转变自身身份,应该明确认识到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将自身领导权威的体现向着知识和资本转变。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身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与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向领导表明自身意见和建议,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积极构建网络化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企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就应该积极构建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促使企业员工之间能够构建良好的工作关系,对员工实施适当的工作激励,促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良好的凸显,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三)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而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契合性。具体来说,企业借助各类电子信息方式对内部人才进行管理,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在线教育和培训服务,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逐步提升,保证企业在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下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更为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探索新思维和新方法才能够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效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因此,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新思维的重视,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提升管理质量,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互联网资源 篇6

下面我将以十个关键词总结归纳我对“双创”时代以及“互联网+”下人力资源管理趋势的看法。

一、人才主权

1、招聘难

一组2014年应届毕业生薪酬数据显示,人才市场价格越来越高,甚至超出我们大多数中小企业所能够承担的范围。那么究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同时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招聘开出的价格越来越高呢?其实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这些居高不下的薪酬大多集中在金融、TMT和咨询类行业。企业需要的是他们需要的“人才”,而不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庸才”。

在市场供需方面。根据前程无忧提供数据显示,从2014年初到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职位发布量上升222%,即人才需求量大致增长了222%;与此同时,人才注册量仅上升108%,即人才供给量大致增长了108%。从供需比例来看,人才需求量超出人才供应量的2倍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表现明显。

企业面临的招聘困难突出,尤其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表现明显。在未来5到10年,在国家“双创”及“互联网+”政策倡导下,互联网及金融行业必然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持续增加。

2、跳槽频繁

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互联网行业员工的平均司龄是16到18个月,即一年半左右员工就会选择跳槽。而和一些知名互联网的HR交流的情况反馈,可能频率还要更高些。一名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这里面不仅包括他离职带来的直接损失,同时包括寻找合适人才的空档期、新进人员的培训培养适应期、部门之间协调增加的协调成本等等,粗略估算大约为离职员工月薪的16到20倍。

3、忠诚度与敬业度

随着8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以及90后快速步入职场,忠诚度和敬业度已然成为了一个伪命题。这些新职场人认为的忠诚,已经不是着眼于对于组织的忠诚,而更多是基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诉求。而敬业度也更多的从“先付出再回报”的传统范式转变为“你给我什么我就回馈什么”的心理平衡寻求或者个性化的表达。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在我们强调忠诚度与敬业度的时候,出发的方向应该做出彻底的调整,要从以企业利益为中心的传统思维,转变为如何帮助员工设计个人发展方案从而获取较高的忠诚度与敬业度回报。

从上文所述几个维度,我们不难发现,人才市场逐渐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强势地位逐渐消失,而人才主导的人才主权时代已经到来。

二、人力资本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性化管理,如何能让组织成员自发自愿的主动贡献、创造价值,于是出现了生态型组织、平台型组织、小微化组织等。事实上,无论是科层制管理还是现代互联网企业强调的人性化管理,都是对人的一种管理模式,都是人力资源管理演进过程中的经历。

总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人事管理阶段,即处理人事档案、人事招聘、办理入离转退等手续阶段;第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把人真正的看成是一种资源的阶段;第三是人力资本阶段,人不仅是一种资源,而是成为和货币同等甚至更重要的资本。在“双创”时代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是很多优秀的创业团队会同时有多家投资机构追逐。人力资本的话语权已经明显超越货币资本,人力资本雇佣货币资本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三、大众创业

2014年资本市场十分活跃,似乎有点回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那两年,只是.COM换了个名词:O2O、P2P等等。凡是和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只要不是太离谱,都不难拿到投资。所以不断看到各类新闻爆出各大企业高管们纷纷辞职创业。核心员工的离职对于企业损失不可估量,而实际上高管的离职带来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一些比较聪明的企业开始大力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我认为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一举多得:第一可以避免关键人才的流失;第二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创业冲动;第三还可以分享他们带来的成果。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鼓励内部创业的附加价值。很多企业目前仍然在喊“以人为本”,先不说这些企业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单从口号说就值得商榷。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不能盈利的企业实质上是在浪费其占有的社会资源,这类企业注定是无法长久的,所以一些优秀的企业,例如华为不再提“以人为本”而是提出“以奋斗者为本”,海尔则提出“以价值创造者为本”,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在企业内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来体现存在的必要。我认为组织成员真正的价值就是给组织创造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员则失去在组织内存续的理由。而上述这些也成为一些企业鼓励内部创业带来的附加价值:聪明的淘汰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成员,留下真正能做出贡献的成员并分享他们内部创业带来的成果。

四、跨界

跨界这个词并不陌生,而且跨界的案例也已经比比皆是。早在30多年前,迈克尔·波特就在《竞争战略》里面提出了奠定他战略大师地位的“五力模型”(这五力分别是:供应商,消费者,替代品、竞争者、潜在竞争者),其中就提到“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但在波特时代并没有把“潜在竞争者”作为主要威胁。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潜在竞争者却成了最可怕的威胁。举个例子:微信。没有微信的时代,三大电信运营商短信的收入高达千亿级,而微信出现后,仅仅4、5年时间,短信的营收在三大运营商的总营收里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腾讯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一直的战略重点在于这三家业内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直接竞争,而从来没想过做互联网的腾讯,甚至根本瞧不起这个SNS的聊天工具。但结果却是,千亿营收被几乎损失殆尽。

nlc202309082230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防范潜在侵入者威胁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人才竞争也随着这些潜入者的入侵形成了更复杂的乱局:你面临的人才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同行业的企业,还会包括被忽视的完全不同的行业。随之而来,人才竞争策略也需要重新定位,薪酬对标、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最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都需要重新考虑。

五、群体力量

1、粉丝经济

小米是最典型的。黎万强出了一本书叫《参与感》,其中的一些理念是很值得参考的。小米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小米是从手机操作系统软件开发起家的,不同的是它的操作系统是通过和大量粉丝的交互,汇集大批粉丝提供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写入它的操作系统。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办法,他利用群体粉丝的智慧和力量,把产品做出来,因为粉丝的意见和建议都已经融入进来了,大家会觉得自己参与了产品的开发,这个产品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来设计的,当然愿意接纳。

2、自媒体

微博的活跃度虽然大不如以前,但自媒体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有一个网络大V六六在某网站买了一箱水果,质量不太好,就和该网站进行交涉,然而交涉后处理的结果并不让她满意,于是她就在微博上把这个事情曝光,很快该网站就做出反应,保证给她退货而且她半年之内消费的水果都免费。类似的案例不计其数,自媒体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依靠的也正是它影响范围的广泛以及影响速度的迅速,而这种广泛和速度依靠的都是粉丝群体的力量。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同样需要关注这种群体力量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在公司就业的员工,或许在公司中表现平平常常,但TA却极有可能是某个群体的意见领袖,而这个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可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能够正确引导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导向,对公司在雇主品牌、商业形象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正面效应,但反过来,无法正确引导这些意见领袖,甚至采取围、堵等手段进行绞杀,那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让企业后悔不迭。

六、微时代

1、微组织

传统的管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管理幅度大约是8到20个人,再多了就很难做好有效的管理。然后成规模的企业几乎员工数量都远超这个范围,例如海尔现在有6万人,华为有15万人,那么如何管理?海尔是这么做的:海尔内部创业项目称为小微,其总经理称为小微主。海尔现在要求一个小微的人数最多不超过9个人,正常情况下是7到9个人,如果超过9个人,必须拆分。组织架构微化之后海尔出现2000多个小微,涌现了例如雷神游戏本为代表的非常多的好的项目团队。组织的微化降低了对管理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

2、微薪酬

通常来讲,薪酬发放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工资一般是一个月发一次,季度资金一个季度发一次,年终资金一年发一次,这是比较传统的做法。这种传统的做法对员工的激励性越来越不明显,员工已经习惯固定时间会发工资。

激励分为即时激励与长期激励。激励在传统的工资+奖金变得越来越不明显的时候,则可以考虑把传统的薪酬发放方式也进行拆分、微化。如果在组织内部有多个非长期项目,那么可以尝试把固定发放的工资和奖金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拆分,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把这个项目带来的利益进行分配,这样可以不断地用即时发放的“微薪酬”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实践在培训公司和咨询公司比较常见。培训或咨询公司通常采用项目制,项目完成之后,结算项目资金,及时激励。

七、全球化

传统的招聘方式是通过校园招聘或社会招聘把企业心仪的人才招聘进公司,变成公司“所有”的人才。而个别企业甚至把这种方式作为一种人才竞争战略:把好的人才尽可能招进公司,即使不用,也可以防止被竞争对手挖走。然而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的工作方式的涌现,我们越来越难把高端的人才据为己有。除去人才竞争战略的考虑——毕竟这种公司还是极少数,我们需要思考的人才引进的本源问题:我们把人才招进公司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一定不是为了把人才据为己有,而是为了这些优秀人才可以为我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那么,如果不加入公司,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把他们“据为己有”吗?海尔在人才全球化方面给予了很好的解答,也就是海尔提出的开放、灵活的人才吸引模式。

海尔的用人模式可以分为二种,第一种叫“在册”, 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全职工薪员工。第二种叫“在线”。这种方式比较有特点,这类员工不属于海尔的全职工薪员工,劳动关系签约单位是海尔投资的小微公司,他们同样是全职从事海尔的某个项目。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到对适应企业文化有顾虑或其他自身考虑的高端人才:海尔允许TA自己来,为TA组建团队来做某个项目,甚至也允许TA带自己原来的团队来承接这个项目,同时通过对赌契约利益分享机制进行绑定。

在人才全球化的趋势下,海尔提出人才应该是“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有”的理念,认为“全球都是我的人力资源部”的人才策略,极大地拓展了人力资源的范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八、共享经济

目前共享经济最典型的案例是打车软件和租车软件,它能充分地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管理当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共享的方式来做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海尔鼓励内部资源共享,如生产、研发、供应链、市场、营销等形成共享平台,同时海尔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当员工产生好的想法之后,可以利用共享平台找融资,做样品,找供应商,批量生产,同时还可以利用“创吧”这个人才吸引平台找合作的团队。这种做法不但把员工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把剩余产能利用起来,而且汇集了很多好的想法形成知识库,为未来工作提高提供帮助,同时这也是一种即省钱又有效的激励方法。

事实上,企业中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等)肯定存在,传统方式处置这些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甚至会产生高额的成本。使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运转起来,将成为企业化成本为主收益的举措。有时候,只是需要管理机制的一些刺激,以及管理理念的一点创新。

九、大数据

通常提到的大数据是指商业数据,而人力资源也有大数据。比如,我们的年龄、毕业院校、来自于哪里、工资多少、社保缴费标准、绩效考核成绩、得了多少次奖励、受了多少次惩罚……这些都是人力资源可利用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用统计、报表形式观察组织在人才结构、人工成本、组织绩效、人才发展等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或判断这些数据之前被忽视的关联关系,以促使企业可以及时修订管理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十、管理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经典的说法是六大模块,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践人力资源的三支柱的做法。三支柱就是从传统的六大模块变成了三个中心:COE(专家中心)、HRBP(HR合作伙伴)、 SSC(共享中心)。

COE是专家中心,由在人力资源领域非常专业的人员组成。COE的职能是提供人力资源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方案等。

HRBP是负责COE在各个BU的政策落地,以及BU的问题反馈HR-BP分三种类型:(一)业务型。HRBP跟业务团队一起工作,只不过团队中有人分管销售,有人分管采购,而HRBP分管组织和人。代表企业联想。(二)文化型。帮着带好队伍,做好思想建设,“支部建在连上”。代表企业阿里巴巴。(三)咨询型。HRBP团队建成公司HR职能的别动队,每年做几个大项目,推动组织发展。代表企业农夫山泉。

SSC是做人事服务的,与我们说的传统的人事服务有别,传统的人事服务是办手续、办档案、交社保等,而SSC是包括传统的招聘、培训以及传统的绩效考核,作为服务部门,把这些数据的运算结果送到各个BU去,对业务产生一个服务,SSC会存在大量的HR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业务的支撑和业务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且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更多的去关注创新,关注宏观环境,关注这个时代对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怎样利用这种趋势,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

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在于研究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而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回归到尊重人性的本质。

俄语零起点教学与互联网资源 篇7

零起点学生的特点是俄语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陌生的语言, 给高校俄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要使这些学生尽快的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几年内达到高校学习要求的水平, 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所以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教育方法迫在眉睫。

首先, 主张创造开放学习氛围,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目前实施的俄语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真正发挥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概括说来就是:“自我导向, 自我激励, 自我监控”的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各种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其中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制定学习计划, 安排实施时间, 完成学习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发展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在问题中学习, 并获得成功经验;能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进步, 做出相应的调适, 走向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转变学习方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乐于探究, 亲身实践, 独立思考, 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俄语零起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改变观念, 开放课堂和积极引导, 注重学法两个方面来做。课堂上老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够“满堂灌”, 应该开放课堂,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演“主角”。积极引导, 注重学法就是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把握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 改革高校俄语零起点教学, 提高学生的俄语综合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和热情, 应注重对当前俄语人才市场的正确分析,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提高其对所学专业前途的信心。通过母语辅助, 英汉俄对比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由于学生俄语为零起点, 俄语入门又相对较难, 此时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利用母语对俄语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解释, 来降低学生对一门新的语言的畏惧感, 而且在教学的第一个学期不宜使用外教进行教学, 否则, 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学生交流的兴趣。俄语课堂教学应注重与跨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我们除了在日常俄语教学中增加听说训练的比例之外, 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导入跨文化内容, 以免学生赴俄留学之后产生过多的“文化冲突”。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 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任何跨文化交际, 都不能只从接受本国文化的心理去考察语言差异, 而应兼顾文化差异。从文化的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的差异。而现在的俄语教学对于俄罗斯的文化的教学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在俄语教学中, 要想实现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就要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洞察力, 这势必要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 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俄语零起点教学的独特性, 其教学方法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校大学生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练好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改革高校俄语零起点教学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外语教育不是一个仅涉及学习一定的语法、记忆一定量的词汇的简单问题。外语教育应是对成人的教育, 它要在注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发展其思维品质。教学中要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实践的机会, 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快乐、积极向上和自信的环境中学习俄语, 从而形成一定俄语运用能力。微观课堂教学与宏观教学模式有待改进。课堂教学的微观方法体现在如下重心的转移, 以区别于低年级阅读教学, 从低年级那种机械性的“词汇-语法-练习为主转移至高年级创造性的分析和评价文章的体裁特点、写作风格、修辞技巧等为主;从逐段讲解为主转移至课文讲解分析后综合解释为主”。俄语零起点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演变成相互合作的关系。合作模式强调外语教学应由教师创造环境, 由学生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变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才能, 人际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高校俄语教学必须兼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最后, 网络与多媒体的参与。信息时代的俄语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而展开。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级俄语教学过程, 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 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方式, 突破抽象思维的准点和局限, 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思维特征, 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另外鼓励学生在网上查询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做到课前充分预习, 课上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 课下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交流, 切实做到以网络为平台, 达到教与学的互动。

摘要:随着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降和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导致了我国俄语教育的萎缩, 开设俄语的中学越来越少, 使高校俄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近几年高校俄语教育出现了大量的零起点学生, 从而使高校俄语教学任务加大。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手段与互联网资源在外语教学中日益被广泛利用。在此基础上, 俄语零起点的教学也打破了传统上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能够有效地提高俄语的教学效率, 丰富并完善传统的教学内容, 学生也能学到地道纯正的俄语。互联网资源推动了俄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俄语,教学,互联网,资源

参考文献

[1]何雪梅, 谈“中俄联合办学俄语精读课教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4 (11) .

[2]王铭玉,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05 (3) .

浅谈互联网的教学资源管理 篇8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1 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

1.1 开放性

由于互联网教学有着远程教学的特点, 因此使用远程教学软件的用户是非常多的, 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复杂, 形态要求较高, 因此必须使得远程教学系统有着很大的开放性以让更多人能够在互联网上享受到远程教学的好处, 使用教学内容的开发形式不仅要有文件格式, 还要有诸如图片、视频等其他格式。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教学内容能够下载和存储。

1.2 可靠性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的高低, 如果再配合上较大的教学资源, 这就会要求整个教学系统的性能必须很高才行。为避免一些较大的故障和问题发生而给系统带来的损失, 就要使得数据库有还原功能, 并且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 使得数据能够正常运用。

1.3 安全性

众所周知, 互联网是远程教育系统的基础, 并且根据远程教育的定义, 远程, 教育, 因此必须要求改系统能够在互联网上面向大家开放进行, 因此对于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而言, 其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的数据资源、网络床书信息的链接以及内部私密信息等, 务必要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另外用户的个人私密信息和相关权利也要受到保护等;如若有被被侵犯的也要有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2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为了使用户能通过远程计算机就取得到跟坐在教室里面与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成绩, 充分实现课堂的互动效果, 所以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包含几个模块:

2.1 资源检索

系统供给用户检索平台, 可以检索系统数据库内的资源, 甚至从不同角度和形式进行查询。

2.2 资源管理

系统数据库要对资源的类别、编号以及相关专业等信息进行录入和记忆, 以便用户和管理者按需求进行目标索引。

2.3 资源编辑

资源管理系统为方便与其他软件进行联系, 要建立相关接口以供连接使用, 在资源调用时所需的相关编辑程序一般是不同的, 因此用户可根据自己所需去对目标资源进行修改。

2.4 资源组织

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将所学的资源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 以方便自己能够最快使用到这些资源。

2.5 资源播放

对于一些已经修改和组织好的资源在用户浏览器中能够进行播放, 同时其资源播放的类别形式以及次数等也可以进行设定。

2.6 系统管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应设置其登陆和访问权限的高低, 以保证教学资源的安全私密性。也有利于各个类型的用户进行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3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3.1 强化学生学习手段的培训,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所谓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能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这就要求用户要有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操作技能, 因此学校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这也是我校对于新生入学接受的重点培训课程,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机操作以及对一些学习中使用软件的培训等, 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能力去进行自主的互联网教学。

3.2 强调网络平台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师生互动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知道, 互动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互联网教学的大平台上, 这种互动也是可以进行的, 有专门的技术讨论以及问题解决区,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聊天工具诸如电子邮件等进行互动讨论, 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3.3 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专业和课程制成教学资源的重点建设课程

对于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而言, 其平台的教学资源多少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开发和有着教学任务的教师以及相关人士必须要将自己所负责的任务和相关资源整理并上传到其所在的相关教学专区以供其他用户浏览和使用;另外也可以让学校进行一些对本校学生有利的资源的开发和制作工作, 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相关特色进行特色资源的建立, 同时与其他教育平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以丰富学校教育平台的资源信息。

参考文献

[1]李任翀.远程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J].网络与信息, 2011 (12) :25-28.

[2]晏峰.浅析计算机远程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 2010 (32) :36-39.

[3]王莉华.基于因特网和网格的远程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 2012 (10) :41-43.

[4]刘智能.谈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J].科技资讯, 2009 (4) :33-35.

[5]周琳, 赖俊.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系统的设计[J].军事通信技术, 2009 (2) :19-22.

互联网资源 篇9

一、互联网上的地理教育资源

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 地理教育资源也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从资源库来源的角度来说, 主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网站 (包括国家级、省市级等多层) 、教育业务部门网站 (包括专门的研究机构、学校、出版机构和地理学会等) 、个人网站 (主要是一些优秀地理老师或者地理爱好者自己开设的网站) , 这些网站在内容上各有千秋, 也各有其局限性, 但是从整体而言, 他们都为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现存问题

(一) 可以提供资源的网站数量不足

虽然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互联网上许多种类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库, 但是总体而言, 高中地理教育资源总数量规模小, 其中独立、权威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网站相对于其他专业庞大的网络资源数据而言还是很少, 而且互联网上现在可以搜索到的地理教育网站大多数是综合性的网站, 专业性差, 信息准确度不够。

(二)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通过查询互联网上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发现其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网站数量少;其次是某些地理教育资源网站中包含的信息少;最后是虽然一些资源网站数量较多, 但是这些网站所涉及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个别类别, 且内容重复。

(三) 资源结构简单

互联网上现有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模式单一, 一般为素材、课件、教案、题库四个元素的简单堆砌, 缺乏针对性和个性。

(四) 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

互联网资源本身不具有地理上的局限性, 因此其资源囊括了各省份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和知识点, 但是这些由全国各地人士上传整理的高中教育资源在网站的信息显示上却没有明确的分类, 这给教育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 互联网上教育资源网站一般都是综合性的, 缺少专题性教育网站内容。

(五) 监督管理不到位, 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互联网数据十分庞大, 相关人员往往不能很好地尽到监督职责, 这就导致了现在互联网上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为:教案质量低下、论文重复转载严重、论坛等交流平台的建设性差, 等等。

(六) 缺乏双向互动

高中地理教育资源互动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互联网上一部分网站目前已经开通了论坛、博客等以促进相关人员的交流, 但是由于平台中话题建设性差、交流环境缺乏管理等, 其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 尤其在师生交流方面。

(七) 资源更新慢

互联网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时效性, 但是目前互联网上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建设却没有充分表现互联网的这一优势。许多网站由于人力、物力资源匮乏而缺少发展后劲, 内容更新缓慢, 脱离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教育的建设进程, 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如何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

(一) 完善教育资源建设

1. 资源供给专门化。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互联网上的资源库一般是很多人共同建设的, 但是教育资源因为牵涉文化的传播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要求资源内容相对准确。因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专门的、权威的网站, 由经过审核的专业人士提供内容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的资源, 也可以为其他教育资源网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2. 提高资源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中要更注重资源的时效性。如果网站内容长时间不更新, 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删除。

(二) 加强教育资源利用

1. 提高教师检索能力。

首先, 高中地理的特点是内容庞杂, 而互联网的优势容量大, 数据丰富。因此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知识盲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 发掘群体智慧。其次, 高中地理教师仅仅在遇到问题时即时借助在互联网上搜索的相关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是遇到质量较高的网站和资源的时候要注意收藏, 以丰富基于互联网自身可触及范围的知识储备。

2. 提高资源鉴别能力。

互联网上资源丰富, 但是内容混杂,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信息鉴别能力。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省份教材的、内容准确的、方法独特的教案;选择清晰、冲击力和现场感强的图片;选择趣味性强、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视频和针对性强、知识性强的测试题。

四、结语

21世纪, 我们已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了信息社会, 在这个充满海量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要与时俱进才能够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 由于教育工作者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十分有限, 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发展,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 教育就是一个方面。习近平在讲话中也一直强调“互联网+”的概念, 因此将互联网引入高中地理教学资源配给和资源利用、建成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型模式中, 对地理教学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医学影像资源的特点与利用 篇10

全世界的医疗机构每天要产生大量的数字X光片、CT、MRI、超声、PET/SPECT等影像资料,同时还有相关的诊断和其他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世界各地的医院中,不方便共享,而另一方面医学教学和科研需要大量的医学影像资源。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全世界的医学教学和科研人员能共享医学影像资源,从而促进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互联网上的医学影像资源

1.1 医学图像数据库images.MD[1]

images.MD是互联网(http//www.images.md)上的一个医学图像数据库,目前共有超过70000张临床图片、病理学切片、各种影像图片、表格。这些医学资料分属于90个不同的临床系列(collections)。所有图片来自CMG(Current Medicine Group)的印刷版图谱,图片的文字信息由2000位专家(contributing expert)供稿,所以这些图片资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images.MD的图片资料既可以进行浏览也可以按特定的需求进行搜索。浏览时用户可按专业(Specialty)或类别(Co11ection)来选择图片。搜索时可进入images.MD的高级检索见图1。

images.MD的高级检索可以按照关键词(keywords)、医学学科专业(medical specialty)、图片类型(image type)、图片形式(image modality)、临床描述(clinical descriptors)及科目分类(collections)分别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检索,非常方便。

images.MD不仅含有所需的医学影像图片,还有许多其他医学图片、表格。要想从中获取医学影像资料,可以在image modality中进行限定,例如要检索磁共振图片,可选择magic resonance imaging(MRI)。

该数据库能够免费进行检索和浏览小图,要想获取清晰的影像图片和图片的相关详细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1.2 医学影像资源中心MIRC[2]

北美放射协会RSNA医学影像中心MIRC(MEDICAL IMAGE RESOURCE CENTER),使用http://mirc.rsna.org上的存储和查询软件建立了一个检索站点,这个检索站点使得用户能够访问全世界的MIRC站点上共享的医学影像资源库,查询时这些影像资源库可以单选,多选,全选。

MIRC主站没有导航式浏览,搜索时输入大部分没有采用下拉式菜单或滑动条进行选择,检索不够方便,当没有检索到所需信息时,也可以进入其他MIRC站点查找所需资源,其他的MIRC资源库有的检索也比较方便,例如MyPACS.NET。

2 两个影像资源库的比较

images.MD和MIRC是互联网较大的影像资源库,通过对这两个资源库的使用和与医院的本地影像资源存档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各自特点,见表1。

3 总结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上的两个较大的医学影像资源中心的特点和资源检索方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医学影像资源具有资源多,检索方便,获取容易,方便共享等特点。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上的医学影像资源,可以降低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成本。互联网上医学影像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和快捷[3],

另一方面是在数据输入、管理和表现上支持信息的提取和推理,比如支持影像的筛选,分割,特征提取;影像的检索和排序,影像的多维可视化等,这将使得这些影像资源更加容易使用[4,5]。

参考文献

[1]Robert Kiley.Medic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A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M].Elsevier Health Sciences,2003.

[2]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MIRC web site[DB/OL].2008.http://mirc.rsna.org

[3]Stephen T.C.Wong,Donny A.A Digital Library for Biomedical Imaging on the Internet[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1999(1):84-91.

[4]Jesse S.Jin,John Hiller,Dagan D.Feng.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e Databases[J].SPIE,1999,3747:156,168.

互联网资源 篇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报告中三次强调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石化行业企业科协发挥优势,以服务创新驱动为切入点,在变革与压力中寻求发展新突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团结带领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大局,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长炼科协成立于1979年,是依托长岭炼化公司的独立法人科技社团组织,具有高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19家会员单位。

长炼企业科协依托知识管理系统和科教馆创设的创新方法培训基地(含创新方法工作室),由湖南省科技厅授牌,是中国科协创新工作专项的优秀执行单位。目前与清华大学、湘潭大学、石油大学等高校,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长期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和交流工作。

从内驱力来看,企业发展依靠知识管理和创新资源集成的推动,具有紧迫性;从外驱力来看,企业发展依靠知识管理和创新资源集成的牵引,具有紧迫性。

建立服务企业创新资源集成的知识管理系统,以集成企业创新资源为核心,基于“互联网+”的模式,构建共享创新资源方式,形成以专业信息网站、企业特色知识库、知识管理网站、创新方法学习与应用、绩效考评体系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采集、分析和集成。

我们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在已有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专业信息网站、企业特色知识库、知识管理网站、知识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优化提升,同时增加创新方法学习与应用平台,构建一套集成知识更加完善的、适合于集成企业创新资源的、具有普遍应用与推广价值的知识管理系统。

在建立或优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之后,着力研究创新资源集成的方法。使创新资源经过有效集成之后,固化和模式化,并可被复制和传播。

重视创新资源的转化与应用。通过与封闭创新的比较,分别从创新资源的构成、外部环境、吸收能力、资源获取与挖掘等方面,研究了开放式创新内涵、特征、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形成了新的知识集成模式。个体、团队、组织之间不同层次的集成,结合知识集成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角度形成知识集成的三维模式。

互联网资源 篇12

关键词:图书馆,开放存取,文献资源,开发利用

一、开放存取的含义与发展

1、开放存取的含义

开放存取全称为Open Access, 简称OA, 一般被翻译为“开放存取”, 是一种在科学领域, 学术信息免费共享的理念与出版机制, 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方法, 起源于新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 逐步发展成为新形式的学术信息交流方式。开放存取资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免费性, 用户只要遵循相应的协议, 就可任意复制、打印或下载这些资源。开放存取运动提供了免费、开放的学术信息自由存取的环境, 它是对传统的文献利用方式, 即读者付费, 作者收益的一种逆转。用户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在任何地点;对用户免费、无限制地使用和共享是开放存取资源与传统资源的主要区别;唯一条件就是互联网络的接入。即“开放存取”就是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无限制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文献, 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以及获取在线全文信息, 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 从而实现科技文献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传播, 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 提升科学研究的共享程度, 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也有人提出“开放存取=学术共产主义”的观点。它对于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 提高科学研究的劳动生产率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各国平等、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科技文化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2、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继2008年美国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科学公共图书馆和文化自由学生组织共同宣布2008年10月14日为第一个国际“开放存取日”成功之后, 为适应全球旨在促进开放存取学术研究成果的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趣, 2009年再次联合其他机构, 共同发起第一个开放存取周活动, 2009年的10月19-23日将作为第一个国际“开放存取周”被载入史册。这个目前一年一次的活动, 从过去的一天扩展到一整周, 甚至一整年, 是借此机会增加国际教育领域和公众对开放存取研究成果的认知和理解, 包括了解和支持不同研究基金机构的存取政策。开放存取周活动的基础缘于2008年参与庆祝“开放存取日”27个国家的120所大学。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学术出版和大学资源联盟、科学公共图书馆和自由文化学生联盟, 将邀请一些有助于在2009年向全球推广传播开放存取活动的核心参与者, 包括图书馆电子信息网、开放存取学术信息资料库和开放存取目录。2009年的活动主要强调当地教育资源为当地公众服务。荷兰高等教育部门则宣布2009年为“开放存取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9年4月2日报道, 瑞典隆德大学通过了2009年度预算, 拟投入150万瑞典克朗 (约合19万美元) 用作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费, 以鼓励并帮助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这是目前为止一所大学在支持开放存取期刊出版上投入数目最大的基金之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为标志, 表明了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和决心。

二、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存取文献资源的意义

1、时代发展的必然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基于网络的电子文献正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存取文献资源, 是需要通过网络到提供该资源网站的服务器上进行免费下载, 并借助于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上特定的电子文献阅读软件进行阅读的电子文献。在相关的图书馆规程中, 将“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 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作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首。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 也将电子图书资源作为与纸质图书资源同等重要的文献资源对待。这些都说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改变了那种纸质文献资源一统天下的局面, 网络虚拟文献资源, 尤其是开放存取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和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文献资源类型。

2、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的转变

以前, 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大都是已商品化文献资源为对象的, 而这种文献信息资源发展政策的实施受到垄断出版模式的强大制约, 图书馆在高价的出版物面前往往实现不了既定的资源发展目标。所以, 对于许多资金相对短缺的图书馆来说, 单纯依靠投入大量资金全部购买版权文献资源并非明智之举, 而开放存取则可使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得大量的免费全文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图书馆来说, 开放存取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在使用开放存取文献资源时, 不需要再考虑传统资源使用时遇到的许可权限问题, 消除了学术信息资源存取过程中的障碍。为此, 在国内外开放存取运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 图书馆应对馆藏文献资源发展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 力争在版权资源和开放资源的种类、学科、内容、建设规模等方面找到协调与平衡点。而在这其中, 如何充分利用优质的互联网开放存取文献信息资源, 为用户和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已成为图书馆加强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存取文献资源体系

为便于了解图书馆开放存取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特列出表格供相关图书馆和用户参考。

参考文献

[1]、田峰.论高校图书馆OA资源建设与有效利用[J].图书馆学刊, 2009 (2) :84-85.

[2]、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8820.[EB/OL].[2009-7-2].

[3]、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titleid=119518.[EB/OL].[2009-7-2].

[4]、曹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电子图书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3) :99.

[5]、孙波, 黄颖.开放存取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杂志2009 (5) :27-29, 41.

上一篇:利用热点下一篇:工程型变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