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住房体系

2024-10-10

城乡住房体系(精选9篇)

城乡住房体系 篇1

5月18日上午,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广东绿色建设”体系研究讨论会, 李台然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仕超副院长、杨国龙副院长, 以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叶青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孟庆林教授、中山大学魏清泉教授等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介绍了“广东绿色建设”体系研究工作情况, 听取了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绿色建设”体系研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进展报告, 并围绕着“广东绿色建设”的概念内涵、研究方向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在充分肯定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成绩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扎实推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李台然副厅长强调,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认真推动改革落实。一是要研究完善具有理论性、概括性、多层面特点的“广东绿色建设”概念和内涵, 并突出概念和内涵的易识别性, 便于行政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行业专家理解使用。二是要研究搭建可考核评价、多要素的“广东绿色建设”指标体系, 区分“广东绿色建设”不同使用对象的应用需求, 强调目标导向, 突出工作重点。三是要研究明确“广东绿色建设”政策推进路径,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基础上, 结合广东实际, 整合现有政策, 研究制订强制性、约束性政策措施, 引导从业主体遵循相关评判标准, 积极推动广东构建绿色建设体系工作, 确保“一年见效, 两年见好, 三年见势”。

会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信处廖江陵处长主持。

城乡住房体系 篇2

建设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作了题为《为百姓住有所居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建委主任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全国2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主管建设工作的副市长到会,我省长春、吉林等8个地级城市分管建设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18日下午,又召开了农村危房改造专题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省、区、市去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

会议指出,2009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因素的不利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二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廉租住房建设扎实推进,部分地区积极探索并试行廉租住房按份共有产权管理新模式,国有林区、垦区 1

煤矿棚户区改造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开始起步,开展了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启动了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三是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在全面落实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同时,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吉林、内蒙、河北等省进展良好,太阳能光电项目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工作稳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四是加强城乡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进一步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取得新成效,一些城市开展了低碳城市规划工作的探索,部分省(区)建立了省级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对口支援四川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五是强化市场秩序、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全面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了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房地产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辽宁、吉林等省出台了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住宅、大型公共建筑、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为重点,在全系统开展了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六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新增北京、太原等15个数字化管理试点城市,全国共有8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化管理试点,编制了城市供水设施改造规划,10多个城市启动了生态城规划和建设,50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国1

2万个村庄的村庄整治工作接近完成。建设法制、工程建设标准工作取得也取得了新进展。

会议强调,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

和民生发展,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

第一,进一步加强住房工作,促进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深入解决低收入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廉租住房建设仍坚持以实物保障形式为主,适当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省级人民政府在棚户区改造时,可统筹安排廉租住房补助资金。继续开展对廉租住房产权按份共有管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可继续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应严格控制建筑面积,适当放宽供应范围。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管理,严把准入关。2010年国家全面启动城市棚户区和国有独立工矿区棚户区改造,中央将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近期将印发指导意见。棚户区改造要与廉租住房建设相结合,统筹全面推进。各地在棚户区改造时,要力戒大拆大建,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量力而行、和谐拆迁。大力推进林区、垦区和煤矿棚户区改造。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规模,各地要提前做好前期工作。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推进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要改善土地供应结构,房价上涨过快、住房和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不足的城市,要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数量和比例。严格控制二套房信贷管理,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启动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房地产市场监管要坚持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各地要按照中央的统一政策要求,进一步清理完善相关政策。

第二,提高城乡规划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发挥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以人为本、保护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下管线建设,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和城市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强城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水平。要下功夫研究城镇化发展问题,从资源环境、规划布局、发展模式、设施共享、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深入研究推进城镇化发展。

第三,继续推进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要切实提高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毫不松懈地深入抓好建筑节能,重点抓好城市供热计量改革、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宣传工作,从2010年起,北方城市新竣工集中供热建筑都应当实行按户用热量计价收费,未按户安装热计量装置的建筑不得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对好的省份,国家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2010年建筑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要超过95%。还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示范作用。要继续推动城镇减排,重点推进污水垃圾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减少城市综合能耗和污染排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切实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第四,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为住房城乡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继续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整治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虚报售量、制造紧缺假象和假按揭、假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和曝光力度。加强房屋拆迁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对信访问题严重且解决不力的地方和城市,将约谈该地方和城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甚至直接上报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

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管理,开展以预防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起重机械设备等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确保农村房屋建设质量安全。研究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将建筑节能列入工程质量监管范围。各省(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把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后仍在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经费问题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五,继续做好法规和建设标准完善及改革工作。各地要加快地方性配套法规、规章制定工作。继续完善稽查执法机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加快地方性标准的制定完善和监督检查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工程总承包管理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城乡住房体系 篇3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 我就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问题, 作一简要介绍。

大家知道, 在上世纪9 0年代中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们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 即取消实物分配, 推进住房商品化。最近几年, 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 我们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实行了住房保障政策。应当说, 经过多年探索,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

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房地产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 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宅建设还不适应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科技贡献率低, 资源消耗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对此, 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 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 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目前,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面临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 城镇住房需求大, 但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因此, 制定住房政策必须坚决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减少住宅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一要合理规划, 主要建设中小套型住房。按照节约用地的要求, 确定适当的住房建设套型面积、建筑形态和建筑容积率。优化空间布局, 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寸空间。在精细设计、保证功能基础上, 尽可能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二要科学建设, 提高住房的节能环保水平和住房品质。加快住房科技创新, 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技术。三要引导居民适度消费。既要支持和保护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 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也要加强国情教育和政策引导, 反对超前消费, 树立经济适用、理性适度的住房观念, 形成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

第二, 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体系。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目前中国城镇8 0%左右的住房交易, 已经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国内外经验表明, 市场机制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住房需求,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 要继续强化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财政能力总体有限, 要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随着经济发展, 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提高保障水平。二要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 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 帮助那些既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又没有能力进入市场的家庭。考虑到地区之间发展程度有较大差异, 要更多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确定大的原则、大的政策, 具体做法允许各地区因地制宜。例如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发展限价商品住房等。三要多种途径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逐步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环境整治。

第三,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加强对农民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引导。要根据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情况和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 按照统筹城乡建设的原则, 深入研究进城定居农民享受城市住房政策和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衔接。积极探索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措施。要强化规划管理,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集约和节约使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要求, 加强对旧村改造的规划指导。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技术服务, 提高建筑质量。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

城乡住房体系 篇4

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

发布文号

云建房〔2010〕249号

发布日期

2010年04月13日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发布机关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件类型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

云建房〔2010〕249号

各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房管局):

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2010〕5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我省贯彻《通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州、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部门要监促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10目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公布每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单价和套内建筑面积单价,并严格按照公布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凡未在规定对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列外公开销售、未在规定 1 时间内进行商品房购销合同备案的企业,要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记入企业诚信档案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回项目预售许可证.责令其停止销售行为,在半年内不得重新申报。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如需调整销售价格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提前告知核发其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在申报预售许可证时,如有自留房屋,必须在预售方案中予以明确;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手续;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杈初始登记前不得到外销售。

(二)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经项目所在地州、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批准书的机构代理:异地执业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必须取得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核发的批准书。

(三)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积极推进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在我省新商品房购销合同未修订发布前 买卖双方应在其签订的合目补充协议中对庄房质量性能,物业会所、公共服务用房、车位等设施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已推行商品房合同网上备案的市、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未开展网上备案的市、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并积极推进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已建立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市、县,要在20l2年前完成楼盘表搭建和网上备案系统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2013年前,全省所有市、县要完成网上各案系统的建改,开展网上商品房合同备案工作。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一)完善顸售资金监管机制。尚未建立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州、市、县(区),要尽快按照《云南省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第24号公告)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实行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二)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商品住房项目的审批进度,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要优先审批、限时办结,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应 已实施预售资金监管的州、市、县.凡申请项目投资达到总投资25%以上的,可核发其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三)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通知》要求明确预售方案内容.预售方案除《通知》中所要求内容外,还应包括自留房屋、项目前期物业管理落实情况等内容。

(四)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已经词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备案的住房,若因特殊情况需解除合同的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有按揭贷款的,必须结清按揭贷款后.报备案管理机关解除合同备案,所退房源应当公开对社会连行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一)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应严格执行《通知》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建筑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前期物业管理合同已签定。

(二)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管理。各地要按照《关于加强商品房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21号公告)要求,加强列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责任的监督和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质量负完全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于拒不承担质量责任的,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媒体公开曝光,同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暂缓办理该企业的其他开发项目手续情节严重的降低或吊销房地产开发资质.

四、健全房地产币场监督管理机制

(一)各州、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退房源应当公开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十一)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各地要依据法律法规及有是建设标准,制定本地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北方地区住宅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已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已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时,应当向购房人出示上述相关证明资料。

(十二)完善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商品住房项目单体工程质量、节能环保性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符合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借鉴上海、山东等地经验,通过地方立法,完善新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加强商品住房竣工验收管理,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北方地区要加强商品住房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的验收管理.

(十三)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住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坦相应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预售商品住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购房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后,有权向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单位和个八追责。

(十四)强化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机制。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提交的预售方案,应当明确企业破产、解散等清算情况发生后的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由质量责任承担主体提供担保函。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必须具备独立的 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赔偿能力。各地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建立商品住房质量保证制度作为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内客。各地要鼓励推行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金制度.研究建立专业化维修制度。

四、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十五)全面开展预售商品住房项目清理。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尚耙开盘的商品住房项目,耍责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公开销售.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币)、计划单列市要将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通过房地产信息网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现场巡查等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行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退房率高、价格异常以及消费者者投诉集中的项目、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并可暂停商品任房网上签约;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并将有关信息通报土地、税收、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限制其参加土地购置、金融信贷等活动。

(十七)加强房地产信用管理。各地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发挥信用档案作用,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信用档案应当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对违法违规销售、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可题、将不符合交付条件的住房交付使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应当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十八)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 究。对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无论其在何职何岗,身居何处,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对在预售商品住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十九)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度。各地要强化房地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区)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市、县(区)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建立商品住房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销售现场巡查;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沟通和配合,建立健全信息举报投诉渠道,重祝和支持舆论监督,积极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并及时公市处理结果。

其他商品房的市场监管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1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 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房【2010】5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皖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 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将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对外销售,不得采取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的方式预售商品住房,不得进行虚假交易。

(二)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以及故意采取畸高价格销售或通过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等方式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三)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监管。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应当委托在房地产主营部门备案的房地产经济机构代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将经纪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额外提供的延伸服务项目,需事先向当事人说明,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得分解收费项目和强制收取代书费、银行按揭服务费等费用。房地产经济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不得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违规交易,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四)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台同管理。各地要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极推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和备案制度。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应对商品住房质量性能,物业会所、车位等设施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并将《住宅质量保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作为合同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在合同立前__立打向购房人明示。(五)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各地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立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

(六)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商品住房现售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售商品住房。实行现售的商品住房,应符合《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现售条件;在商品住房现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符合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七)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要求、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住房应房不足的地区,要建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绿色通道,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支持具备预售条件的商品住房项目尽快办理预售许可。

(八)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住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排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住房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等。预售方案中三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

(九)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尚未建立监管制度的地方,要加快制定本地区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 预售资金可按建设进度进行核拨,但必须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十)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各地要规范商品住房预订行为,对可售房源预订次数做出限制规定。购房人预订商品住房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预售合同的,预应应予以解除,解除的房源应当公开销售。已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网上备案、经双方协商一致需解除合同的,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所属部门要对当地在建并已核发预售许可证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工作要在6月10目前完成;各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房管)部门于6月20日前将本级及所辖各县、市(区)的清理汇总结果报省住房和城乡建没厅。昆明市要将清理结果于6月底前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各地要加大对商品住房预售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成立长期的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巡查,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各州、市要将本级和所辖各县、市(区)的受理举报投诉机构和电话汇总后于6月10日前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处。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城乡住房体系 篇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刘秀晨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王建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处长毕既华、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室主任李禄荣出席会议并发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课题成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德绳教授介绍了课题验收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研中心厨卫所所长林润泉对“住宅厨卫防火型变压式排气部品体系技术”成果做了介绍。课题成果验收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 部分省市建设科技推广中心、标办负责人、部分地区防火型变压式排气道生产企业负责人也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收到国务院转发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120号“关于推广绿色厨卫,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 并以 (2006) 建办政字第102号文答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06]98号文件“关于印发《建设部200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绿色厨卫系列化产品研究开发”课题研究任务, 项目编号是06-K5-37, 其中子课题之一“住宅厨卫变压式排气部品体系技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厨房卫生间研究所、沈阳建筑大学、北京都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瑞建智业厨卫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

2010年3月5日,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和科技司的委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住宅厨卫防火型变压式排气部品体系技术”项目验收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吴德绳教授担任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验收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及用户意见、国内外相关技术比较等, 严格审查了相关验收资料, 并对有关事项进行质询与评议, 认为该子课题完成了预定任务, 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验收。

“住宅厨卫防火型变压式排气部品体系技术”作为重点推广项目, 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659号公告列入全国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 (第一批) 之中。该子课题成果解决了目前我国住宅厨房卫生间存在的污染问题, 提高了厨房卫生间环境质量, 提升了住宅的使用功能, 从而提高国民的生活居住品质, 特别是为敞开式厨房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这项技术可在住宅建设中普遍应用, 对于小面积住宅特别是保障性住宅的广泛应用, 具有现实意义。

今年住房城乡建设任务亮点 篇6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篇

亮点:

毫不松懈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解读:

●坚决把抓建成、抓配套、抓入住作为首要任务。今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80万套以上、新开工600万套以上。中央将继续加大补助力度, 地方更要增加资金投入。各地要把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多建成、早入住。

●下大力气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全国要改造棚户区370万户以上。要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 发挥好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群众个人的积极性, 多渠道落实棚户区改造资金。各地在改造工作中, 应当注意区别轻重缓急, 优先安排迫切需要改造的棚户区;工作中要防止借机大拆大建、搞形象工程。同时, 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依法依规办事, 做到补偿到位、安置到位。

●推动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各地要在3月底前, 制订完善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等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及棚户区改造的具体措施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行专题调研, 提出指导意见。

●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从今年起, 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实行并轨运行。各地要抓紧实施, 尽快明确并轨后计划执行、租金定价、分配管理的具体办法。

●切实做好保障房建设的质量管理、入住审核、后续管理和信息公开工作。要抓好保障房项目的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建材供应、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 确保保障房的建设质量。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要提供基本装修, 具备入住条件。要尽快明确进城务工农民申请住房保障的条件、程序和轮候规则。继续完善准入、使用、退出机制, 对租赁型保障房, 实行差别化租金、分档补贴政策;对购置型保障房, 要完善上市交易收益调节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按规定及时把待分配房源、轮候对象、分配过程、最终结果全面公开。群众对公开内容有异议的, 必须限时公开给予答复。

●提前谋划“十三五”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科学编制建设规划。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今后几年拟建保障房的目标任务。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住房保障覆盖面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小城市要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要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住房保障形式, 合理确定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的比重及规模。

房地产市场调控监管篇

亮点:

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继续执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 同时要推进房地产领域深化改革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

●增强调控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稳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 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北上广深等房价上涨快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 增加住房用地及住房有效供应。房价开始下跌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 控制新开发规模。

●探索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各地要注意学习借鉴相关地方经验, 从本地实际出发, 积极创新住房供应体系, 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认真总结一些地方在探索共有产权住房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深入研究共有产权住房开发建设、供应方式、产权划分、运行管理、上市收益分配等相关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继续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加强商品房预售和销售的全过程管理, 指导地方加快完善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大力推行二手房网上签约, 规范房屋交易行为。各地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物业企业的监管。要继续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 进一步扩大联网城市范围, 探索建立各省、城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动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机制。

城乡规划篇

亮点:

城乡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项具有基础和统领作用的工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要认真贯彻落实, 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审查和实施管理工作。

解读:

●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转变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 注重优化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结构和布局, 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 注重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把城市规划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研究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明确对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要求, 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的分类指导。同时, 研究完善城乡规划标准规范, 与有关部门一起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增加居住用地和生态用地;根据各地人口和自然气候条件, 科学确定城市开发强度。

●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查质量和效率。继续加强对由国务院审批规划的前期审查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改进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适当减少、合并部分审查环节, 既严格把关、确保审查质量, 又缩短周期、提高效率。

●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制度, 探索建立省部联动的城乡规划督察机制, 将卫星遥感监测范围扩大到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所有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将建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报告制度。各地要坚持城市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 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的修改程序, 努力保持规划的连续性, 决不能政府一换届, 规划就换届。

●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工作。各地要继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世界遗产;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执法检查。

建筑节能篇

亮点:

建筑节能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和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把其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抓实抓好, 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解读:

继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 进一步强化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 扩大更高水平节能标准的实施范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启动“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继续抓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 政府投资的办公和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确保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7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0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推动公共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做好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工作。

建筑产业现代化可以很好地实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 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4年, 要继续推进相关试点示范工作,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要以住宅建设为重点, 抓紧研究制定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城市建设篇

亮点:

城镇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 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市的竞争力、活力和魅力, 离不开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端正城市发展理念, 做到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解读: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工作步伐, 推动地方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月底前, 各地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推动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 研究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体制问题。

●推进城镇供排水安全和污水处理。继续加强供水水质督察工作, 全面推进水质达标。贯彻落实《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城市排水 (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编制完成全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力度, 到“十二五”末要实现每个县城都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配合有关部门制订污水处理收费办法。加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的实施和推广力度。

●强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会议。

●加强市政管网和交通建设。地上是政绩, 地下更是政绩, 城市市长应该把地下管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共同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拟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准备在近期启动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各地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提供依据。将制订《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建立燃气安全第三方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绿道、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公园绿地建设, 开展防灾避险综合性公园示范建设。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继续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各地要下大气力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平台使用功能, 拓展数字城管服务范围,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住房公积金监管篇

亮点: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住房建设、支持住房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量大面广, 政策性强, 社会关注度高, 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住房公积金工作, 重点是资金监管和制度建设。

解读:

●继续研究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问题, 加快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重点是扩大制度覆盖范围, 规范缴存基数和比例, 完善提取政策;探索完善管理运作体制。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 抓紧完善条例的修订报告和说明, 尽快上报国务院审议。

●进一步强化资金安全监管。研究建立住房公积金流动性监测和风险防控机制。继续推进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 提高在线监控能力。继续查处包括套取公积金在内的违法违规事件, 继续组织涉险资金清收工作。

●继续抓好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已开展三年, 但进展不够平衡, 试点城市要加快试点进度。很多项目将进入还款期, 各试点城市要抓好贷款本息回收工作, 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加强对地方公积金中心的管理。加快编制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个人贷款、财务会计等业务规范。研究制订住房公积金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做好住房公积金信息披露工作。加快12329服务热线建设。加强资金账户监管, 开展结余资金存储专项整治。

建筑市场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篇

亮点: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建筑质量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 一定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 特别是强化制度建设;强调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是不能踩的“红线”。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和总理的指示精神, 不遗余力地做好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继续加大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解读:

去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颁布了新的工程勘察资质标准, 出台了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和竣工验收规定。今年, 要抓好这些文件的落实, 同时要在改革完善制度上下更大的功夫。

禁止在市场准入中设立排斤外地企业的歧视性条款。研究改革建筑劳务用工方式, 鼓励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培育发展自有的技术骨干工人队伍, 完善建筑工人专业技能培训制度。继续强化和完善招投标监管, 遏制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着力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要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特别是对本系统直接负责的房屋和市政工程建设, 更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继续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农村危房改造篇

亮点:

近两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了重要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农村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认真落实中央领导指示和中央会议精神, 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解读:

●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初步计划安排260万户左右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指导和监管, 严格执行政策, 确保补助对象认定准确和改造后住房达到建设标准要求, 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公开工作。同时, 各地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抓紧提出“十三五”农村危房改造规划的初步意见。

●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继续组织深入调查, 尽快把尚未发现的传统村落挖掘出来, 列入名录。同时, 制订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研究将保护要求纳入正在修订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深入开展村庄整治。扩大村庄规划示范数量,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7

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藤县人民政府主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行政机构。1950年11月设立建设科, 1954年8月撤销;1977年9月成立城乡基本建设局, 1984年6月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7年7月改为城乡建设委员会;1996年10月更名为建设局;2010年9月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4年, 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184人, 其中行政编制14人。内设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股、城乡规划管理股、建设工程管理股、市政公用事业管理股、法规股、办公室6个股室;下辖藤县市政管理站、藤县房产管理所、藤县房改办、藤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藤县城监大队、藤县拆迁办6个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 县园林管理所、县城环境卫生管理站2个全额事业单位以及藤县规划设计室、藤县招标站、藤县工程造价管理站、县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4个自收支单位。

城乡住房体系 篇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会上作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中提出,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更大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改革, 加强住房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科学发展。

会议要求,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 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实物方式为主, 结合发放租赁补贴, 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住在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30万套。

二是,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 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 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 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以合理价格促进销售;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形势的监测分析;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职责;继续深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是, 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规划审批工作, 重点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 抓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四是, 力争建筑节能取得新突破。制定建筑节能三年规划。全面推进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加大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

五是, 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 强化对住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巡查监管。完善招投标和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六是, 推动法制和工程标准建设。抓紧研究和启动住房保障、城市房地产管理、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 加快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

七是, 维护建设领域社会稳定。防止在城镇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 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就业, 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增强建设领域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八是, 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相关工作。做好实施城乡规划、组织技术援助、加强工程监管等灾区重建工作。

会议还强调, 要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会议在总结回顾去年工作时指出, 2008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 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做出积极贡献。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援;精心组织过渡安置房建设, 建成过渡安置房68万余套, 面积达1330万平方米;及时修订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编制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灾区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和城镇住房建设等三个专项规划。

二是, 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国发[2007]24号文提出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是,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针对性增强。去年以来, 进一步强化了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和监测, 各地方、各部门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 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2008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等政策措施。

四是, 城乡规划管理取得新成效。扩大了规划督察员派驻范围, 已向34个城市派驻了50名规划督察员;推进了中国和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

五是, 建筑节能工作有所推进。2008年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符合节能标准的比例超过80%。北京、天津等12个示范城市, 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2960万平方米。

六是,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2008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实际处理污水量、削减COD数量和运行负荷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约16.1%、15.7%和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七是, 工程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总体有所好转, 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3%和2.27%。

八是, 法制和标准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部门规章4部, 批准发布标准143项。

九是, 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会议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统一认识, 坚决做好保增长有关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分析研究重大问题, 推进改革和创新。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郭允冲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郭允冲指出, 2008年, 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维护党的纪律, 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二是贯彻《工作规划》,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是强化教育引导, 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有所增强;四是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住房公积金、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进一步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五是加强信访和案件查办工作, 惩治腐败的威慑力有所增强;六是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七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郭允冲指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 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更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决心;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全面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要准确把握特点, 明确部机关、部直属事业单位、部属协会学会、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四个层面”不同工作重心;二是要重点抓好市一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招投标、住房公积金四个行业反腐倡廉建设, 要深化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四是要继续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查办案件上下功夫;五是要强化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执行情况、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执行情况、住房城乡建设权力运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的监督检查, 充分履行纪检和监察职能。

郭允冲强调, 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一是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努力提升全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四是立足防范, 加强源头治理,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努力维护行业及社会和谐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工作, 推进12319服务热线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齐骥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厅长、纪检组长, 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建委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局、室负责同志,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局) 负责同志, 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负责同志,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有关负责同志, 以及部分城市 (州) 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城乡住房体系 篇9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是“十二五”推进全省建筑节能工作重要的一年。全省各地紧紧围绕国家及省提出的建筑节能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继续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强化技术支撑,规范监督管理,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继续提高。

根据检查的数据汇总,2012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50%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8%,同比2011年提高了1%,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9800万m2,形成92.4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二)绿色建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截至2012年11月份,全省共有108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1063.17万m2,其中2012年有5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达到588.31万m2。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推广绿色建筑工作进展较快,2012年分别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广州市88.58万m2、深圳市364万m2、佛山市29.85万m2东莞市53.49万m2。其中深圳市、东莞市均超额完成2012年绿色建筑任务,深圳市任务完成率达到191.6%,东莞市任务完成率达到121.6%。此外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也已取得初步成效。广州市中新知识城、海珠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区、佛山新城均纳入了省级绿色低碳新区建设示范。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推进。

截至2012年10月份,全省共计约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00万m2,其中深圳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三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之一,今明两年内计划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00万m2。

(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截至2012年10月份,全省共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20541栋(深圳市18458栋),能源审计918栋,能耗公示1272栋建筑,对559余栋(深圳市500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市均建立了能耗动态监测平台。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广泛开展。

截至2012年10月份,全省新增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397.89万m2 (2011年新增576.11万m2),新增浅层地能应用面积56.71万m2 (2011年新增47.51万m2),新增光电建筑装机容量达71.12兆瓦(2011年新增22.88兆瓦)。全省共有6个项目被列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获得财政资金补助3507万元,装机容量达到了9.1兆瓦。梅州市和揭西县被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新批准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已分别获得3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财政部补助。

(六)墙材革新工作不断巩固发展。

全省列入国家第一、二、三批禁实名单的58个地区全部完成了“禁实”任务。在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十二五”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2313号)中,我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从化市、增城市被列入了第一批“限粘”城市名单;南澳县、仁化县、始兴县、梅县、蕉岭县、博罗县、阳西县、佛冈县、揭东县被列入了第一批“禁实”县城名单。列入名单的城市和县城已按照通知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工作。截至2012年10月,全省新型墙材应用总量达到了136亿块标准砖,占全省墙材应用总量的96.9%,实现节约能源84.3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19.23万吨,二氧化硫1.68万吨。

2012年度,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5个城市建筑节能重点工作开展较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比较到位,给予通报表扬。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一是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都成立了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梅州、东莞、江门、阳江、肇庆、潮州、揭阳、云浮等市还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建筑节能领导小组。二是全省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二级联动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全省共有15个市成立了专门的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管理机构,有6个市是由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负责,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

(二)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政策激励。

一是各地切实加强了建筑节能法制化建设,如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 (穗府[2012]1号) ,明确要求达到特定条件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都要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并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同步要求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和备案,对未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的工程一律退回备案申请,要求修改设计并进行绿色建筑审查后方可办理备案,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广州深入推广,为全省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深圳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工作的通知》(深府办函[2012]130号)、《深圳市建筑节能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深建字[2012]64号) ,珠海市印发《珠海市2012年建筑节能暨绿色低碳建筑目标责任实施方案》,佛山市印发《关于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12]51号),东莞市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绿色建筑的通知》(东府办[2012]143号)。此外,梅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印发<梅州城区不同类型的用地和不同类型建筑的建设用地用电标准(试行)>的通知》(梅市规联字[2012]10号)把建设用地指标纳入了规划审查阶段的范畴。二是对建筑节能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2012年以来,各地对建筑节能方面的财政支持不断加大,全省各地财政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达到16353万元(含省级财政投入),为全省建筑节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严格监督管理。

一是建筑节能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均能按照“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的要求,组织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等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强化对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阶段的监管力度,开展专项建筑节能检查。全省设计阶段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了100%,建筑节能设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施工阶段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8%,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一些地方还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指引和导则,例如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居住建筑65%节能标准》和《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等技术文件,极大地方便了建筑节能设计。二是各地强化了工程建设各环节及墙材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规划阶段节能审查、施工图专项设计与审查、节能产品质量认定与备案、节能施工专项资格认证与人员持证上岗、节能工程专项验收、节能建筑测评标识与信息公示等制度,工程建筑节能监管效果明显。如佛山市为确保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双100%”,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外还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诚信扣分等处理,保障了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的有效提高;东莞市在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了“三打两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了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的监管力度,将抽查不合格的四家生产企业,给予暂停认定新型墙材三个月的处理,并向社会公布;惠州市在“三打两建”工作中,彻底清理取缔了辖区内的红砖生产企业,基本实现了城、区、县全面“禁实”的工作目标。

(四)推动示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全省各地不断加大了对各类示范项目的建设力度,组织了大量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其中梅州市成功申报了国家2012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揭阳市揭西县成功申报了国家2012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揭阳还积极组织当地太阳能光电建筑项目申报国家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并获批准立项;惠州、东莞积极与省建科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当地建设用地用电指标试点研究与建设工作;茂名市确立了滨海国际酒店“别墅区”项目为2012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并积极推进信宜市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江门市积极推动建设规模化的屋面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达到了36.48兆瓦;东莞市完成了东莞康华医院、石龙人民医院、东莞常平天虹商场、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楼、东莞市建设交易中心等五项试点工程项目的节能改造。二是全省各地不断增强了科技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力度。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技厅联合出台了《科技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后,各地积极组织了多个示范园区、小区和楼宇申报省级科技促进建筑节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立了48个示范项目,共获得1亿元的科技专项资金支持,通过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

(五)全面宣传推广,加大培训力度。

一是各地通过节能宣传月、召开交流会、座谈会、制作专题节目、组织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节约能源法》、《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以及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相关政策的重要意义,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珠海在珠海电视台新闻发布厅举办珠海市节能降耗成就图片展览系列活动,在“珠海特区报”专版宣传“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多次举办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与应用专题讲座;佛山市编辑印制《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文件汇编》并发送到各区建设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加强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宣传。二是各级建设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建筑节能培训力度,组织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有效提升了建筑节能管理、设计、施工、科研等从业人员对建筑节能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在广州、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江门、湛江、肇庆等地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培训,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从业人员参加,通过宣贯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理解,增强了管理人员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流程的认识,拓宽了全省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清远市组织了多期节能设计、施工技术培训班,为更好地提高清远市建筑节能设计、施工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山市积极邀请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杨仕超教授、台湾成功大学林宪德教授授课,还通过举办施工员、质安员、材料员培训班,对有关节能法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进行了讲解,合计参加培训人数达6000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地区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能力建设不足。

一是部分地区对建筑节能重视不够,缺少建筑节能工作机构和经费,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政策不配套,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政策执行及日常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对建筑节能投入力度不够,尤其是建筑节能工作重点领域,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建设等工作。

(二)部分地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还有待提高,监管缺位现象仍然存在。

检查中主要发现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市缺乏对节能设计专篇的规范性要求及深度规定,施工图节能设计细部处理不够,不能有效指导施工,施工图审查机构节能审查能力严重不足,对建筑节能图纸审查不到位。二是部分施工组织方案、监理方案基本照抄范本,普遍缺乏针对性,施工现场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偷工减料的现象仍有发生。三是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缺乏对保温材料、门窗、空调设备等节能关键材料产品的性能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监管存在漏洞。

(三)发展绿色建筑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一是从建设主管部门到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部分地区领导未能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提高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宜居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缺乏重视,举措不力,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二是绿色建筑政策还不健全,仅有少数地方出台了切实有力的推广绿色建筑政策措施,多数地方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少政策、缺手段,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难以铺开。不少建设部门管理人员不了解绿色建筑的认证及标识流程,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指导不够到位。三是粤东西北地区绿色建筑起步晚,发展慢,多数地区都还没有绿色建筑,2011年至2012年绿色建筑任务被迫压至了2013年至2015年,为“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的40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任务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全省绿色建筑推广进程。

四、继续推进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

(一)规范新建建筑节能管理。

一是加快省市二级联动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建设,将建筑节能监管重心下移,增强市县的监管能力和执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能力。二是加快制定规划用地用电指标定额,抓好试点,从规划用地环节严格把好建筑节能关。三是继续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着力抓好施工阶段等薄弱环节以及薄弱地区执行标准的监管。规范建筑节能审查、备案制度。做好新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贯彻和实施,指导有条件的地市执行更高节能水平的强制性标准。四是贯彻《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面推行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等制度。

(二)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力度。

一是在国家政策下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区域示范、城市及县级示范、太阳能屋顶计划等各类示范的深入实施。二是加快各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条件的明确工作,对符合当地建筑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进行强制性推广,争取到2015年,太阳能资源三类以上地区,全部出台强制性推广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在设计、施工、能效检测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标准。

(三)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

一是继续完善绿色建筑推广政策,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二是继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修)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力度。积极开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依托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推动和实施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四是加快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开发及推广。

(四)完善建筑节能综合管理机制。

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任务十分重,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解决我省各级建筑节能工作机构问题以及建筑节能服务体系问题。一是指导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建筑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构,充实人员。二是依托科技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建筑节能服务人才。规范和引导科研院所、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前期咨询、后期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增强第三方测评机构的能力。

(五)落实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上一篇:水泥砼的质量下一篇:动态充电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