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动词

2024-11-05

形容动词(精选6篇)

形容动词 篇1

摘要:修饰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修饰语运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明白各种修饰语之间的各种修饰关系。

关键词:修饰语,解读

就整个词类来说, 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有修饰语, 但是也不能否定的是还有一些词类能够用到比较简单的修饰词, 如代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量词、副词等, 从作用上来讲, 它们都能够表达清晰而又复杂的意思, 而且修饰语的应用更为广一些, 修饰语的后面常常加“的”字, 同时, 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后面的“的”字, 现在习惯性的称为“地”。

我主要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角度来分析修饰语的应用。首先, 名词的修饰语, 按它跟名词的关系来说, 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领属性的、同一性的、附加性的, 其中在表示领属关系的时候, 一般用“的”, 如“群众的智慧”、“党的领导”等, 其中一般性的最为普遍, 带有各种意义的修饰语, 有数量词, 表示事物的数量, 如九个人、五个苹果等,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数量词和名词之间不能加“的”字, 如果有的词之间出现“的”字, 前面大都是借用名词作量词, 例如“一屋子的人”, 一桌子的“菜”等, 有指示代词 (后面常跟着量词) , 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 这、那、那些、这些等等典型的指示代词, 可以举出下面的几个例子, 例如“这些事情”、“这些人”、“那些事情”等等都是, 这类修饰词通常也不加“的”, 但是也有一个例外, “别”字总是说成是“别的” (“别人”、“别家”等等都是复合词) 。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之外, 还有很多, 如表示处所的, 例如“外面的世界”、“小说里面的人物情节”、“马路旁边的小屋”等等都是,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类修饰词后面常常要跟着“的”。在这种名词的修饰语中,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表示事物属性的修饰词, 不但这种“属性”可以包括很广, 并且这种属性本身的结构也可以从很简单到复杂, 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一个人、我是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的人啊……

现在从名词的领属关系方面来分析修饰语, 名词的领属性的修饰语只能是名词或代词, 例如“谁的衣服?我的衣服”、“书的名字是什么”、“作者的名字是什么”等等, 其中的谁、我都是代词, 书和作者都是名词, 表示领属关系, 当然, 领属关系也可以各种各样, 领属性修饰语后面一般都是加“的”字的, 可有时候也有特例, 如鲁迅写的——他们向他头上一看, 就都缩了颈子, 笑着将舌头很快的一伸。领属性关系的修饰语之后的“的”字, 有的人也写作“底”。最后名词的同一性的修饰语, 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如谁领导谁, 大人物孔乙己等, 以上的这三种情况可以说是简单的概括了在修饰语运用的过程中。名词可能出现的全部情况, 我们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

动词的修饰语, 严格的按照意义来说, 可以分成好几类, 有一类是说明动作发生的地方的, 比如说——这里来、这里头、到处找、到处丢, 这都是单用的例子, 也有在处所词前面加上一个动词的, 形成一种动宾结构, 例如——有人往这里来, 你在这里面等一会;第二类是指说明动作发生或经历的时间的, 例如说——今天来、明天走、天天来、三号晚上到达, 一号早晨出发等等, 前面加上一个动词的例子也有很多, 比如说——这项工作必须在年底之前竣工, 就从这个月开始算起。第三类是说明数量的, 例如说“他多次要来, 一次也没有来成”、“二诸葛还没有看清楚是谁, 这女人就一把把他拉住”, 等等都是。第四类是说明描写方式或状态的, 大多运用叠字, 也大都带“的”字, 如“和和气气的过日子”、“翻来覆去的告诉自己”、“异口同声的说”, 也有不带“的”字的, 如“规规矩矩走回屋子”, “渐渐减少”等等;最后一类可以说成是比喻性的修饰语, 后面一半都带有“是”、“或”、“一样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看出来——于是战争开幕, 甘蔗梢头雨点似的飞上来、放低声音, 极秘密的怯怯的说, 等等, 这些修饰词的运用除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表示含义之外, 也同时进一步补充了动词表示的范围和意义, 对于理解句子文章的语法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就只有形容词的修饰语了, 总的来说主要是表示程度的, 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 很好、更好、最好、极好、还好等等, 这些用程度副词的表示程度, 非常明显; (2) 一丈高、五尺长、三斤重等表示数量的一类, 修饰形容词的数量词, 实际上是表示具体程度的; (3) “这棵树比那棵树还高”等表示比较的, 这里的比较也仅仅是与程度有关的, 这都是通过比较的修饰语得来的。但是,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有少数的情况是具有限制性的, 比如说“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可是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看着”和“解决起来”分别限制“简单”和“困难”, 我们在分析形容词的修饰语时, 必须从具体的语境出发仔细分析, 才能充分体会到修饰语的妙处。

谈到修饰语, 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 “的”、“地”、“得”之间的区别, 才能尽可能地用得更好, “底”表示领属关系的, 如“我底书”等, 但是非常少用, 很多人都渐渐忘记它们了, 现在都用“的”替代了;“的”主要用在名词的修饰语即定语的后面, 如“正确的意见”、“新买的钢笔”, 除了这些之外, “的”字还可以表示肯定语气, 用在词、词组级句子形式的后面, 形成的字结构, 等等;“地”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的后面, 或者说用在状语的后面, 比如“顽强地战斗”、“认真地学习”, 都用在动词的前面, 这一种最为普遍:也用在形容词的前面, 但比较少“他的态度依然非常地温和率真”等, 我们一般都不习惯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当一个中心词前面不只有一个修饰语时, 这时修饰语与修饰语之间有着各种关系, 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这些关系, 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正确意义。

修饰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了解在修饰语运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明白各种修饰语之间的各种修饰关系, 才能更好的发挥修饰语的作用, 使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确。

形容动词 篇2

1.あいまいだ ⓪ 暧昧的 2.明らかだ ② 明亮的、明朗的 3.鮮やかだ ② 鲜艳的 4.偉大だ ⓪ 伟大的 あざあきいだい5.円満えんまんだ ⓪ 6.臆病おくびょうだ ⓪ 7.穏おだやかだ ② 8.勝手かってだ ⓪ 9.簡単かんたんだ ⓪ 10.器用きようだ ① 11.嫌きらいだ ⓪ 12.きれいだ ① 13.勤勉きんべんだ ⓪ 14.結構けっこうだ ① 15.元げん気きだ ① 16.健康けんこうだ ⓪ 17.幸福こうふくだ ⓪ 18.公平こうへいだ ⓪ 19.困難こんなんだ ① 20.盛さかんだ ⓪ 21.残念ざんねんだ ③ 22.静しずかだ ① 圆满的

胆小的、胆怯的 稳定的、安详的 任意的、随便的 简单的 灵敏的 讨厌的 美丽的 勤劳的 很好

健康的、精神的 健康的 幸福的 公平的 困难的 盛大的、盛行的 遗憾的 安静的 23.上手だ ③ 擅长的 24.真剣だ ⓪ 认真的 25.親切だ ① 亲切的、热情的 26.慎重だ ⓪ 慎重的 27.好きだ ② 喜欢的 すしんちょうしんせつしんけんじょうず28.素敵すてきだ ⓪ 29.鮮明せんめいだ ⓪ 30.率直そっちょくだ ⓪ 31.粗そ末まつだ ① 32.大だい事じだ ⓪ 33.確たしかだ ① 34.大だいじょう丈夫ぶだ ③35.だめだ ② 36.丁寧ていねいだ ① 37.適当てきとうだ ⓪ 38.生なま意い気きだ ⓪39.賑にぎやかだ ②40.熱烈ねつれつだ ⓪ 41.派手はでだ ⓪ 42.必要ひつようだ ⓪ 43.複雑ふくざつだ ⓪ 44.不思議ふしぎだ ⓪ 45.不ふ便べんだ ① 极好的 鲜明的 直率的 粗糙的 重要的、保重 确实的 没问题的 不行的 认真的、仔细的 适当的 傲慢的、骄傲的 热闹的 热烈的 华丽的 必要的 复杂的 不可思议的 不方便的

46.下手だ ② 不擅长的 47.変だ ① 奇怪的、不正常的 48.便利だ ① 方便的 49.朗らかだ ② 明朗的、开朗的 50.本当だ ⓪ 真的 ほんとうほがへんへたべんり51.まじめだ ⓪ 52.妙たえだ ① 53.面倒めんどうだ ③ 54.有効ゆうこうだ ⓪ 55.愉快ゆかいだ ① 56.立派りっぱだ ⓪ 57.わがままだ ⓪58.豊ゆたかだ ① 59.利り口こうだ ⓪

形容动词 篇3

【关键词】动词;容词;鉴赏;诗歌;语言

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因此在鉴赏诗歌语言时,特别要注意寻找鉴赏的切入口,以顺利达到鉴赏语言的目的。

一、从重点动词切入

一首诗中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鉴赏诗歌要特别重视推敲诗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能够拨活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特别重视,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写忽然听到叛乱业已平定的捷报,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句中“穿”“下”“向”三个写动态的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贯穿起来,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象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欣喜的心情,用词极其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窄且险,舟行如箭,故用“穿”字;出巫峡到襄阳,有一程水路,顺流舟疾,“下”字传神;从襄阳到洛阳,全为陆路,用“向”字即朝着一个方向,也颇见匠心。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这句诗中用“见”而不用“望”,是大有讲究的。“见”比“望”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意,所创造的意境也更加深邃。“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又如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中,一个“碎”字,一个“重”字,就把诗中女主人公的无聊情绪,非常生动地传达了出来。试想象一下,鸟声细碎而多,花影交映重叠,能体会得如此细致入微,不是闲得无聊的人,怎能体会得到呢?

二、从形容词切入

诗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写景状物,而且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历其境。所以诗人往往在写景状物时要精选形容词。古典诗词中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例如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把后两句改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里除了改“蝴蝶”为“蜂蝶”,改“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将“飞来”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又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动词、形容词品析例谈 篇4

经典作品字、词往往在“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背景下诞生。据传福楼拜曾告诉莫泊桑: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 要表现它, 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 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 惟有一个形容词。其实大凡优秀作家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唯一”恰当的词。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 当然不能放过这“惟一恰当的词”。在解读中, 我们如何沉吟和把玩文字, 既能注重言语形式, 又能品味言语背后的心灵世界, 下面以两个例子谈谈:

如:2010年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的课堂实录《珍珠鸟》【执教者李娜】

生1:文章第12段中有这样一句:“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它也不怕, 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在这句话中, 作者用“抚一抚”, 表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师:非常好, 你找得很准确。“抚”这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可以尝试替换一个词语, 体会一下, 情感是否有变化?

(师变换了“摸”、“拍”等词语, 学生纷纷摇头, 一致认为“抚”最恰当)

师:其实在刚才同学找的这句话中, 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也非常好, 你能找到吗?

生 (杂) :啄

师:大家很敏锐, 这个“啄”字表现了小鸟的友好。由此可见, 准确用词就可以准确地表达情感。

生:我们小组找的是第11段:“它先是离我较远, 见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点接近,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在这里作者通过几个动词表现了珍珠鸟的变化。

师:哪几个动词?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例如“接近”“蹦”“俯”“瞧瞧”, 这些动词都表现了小鸟一点也不怕人, 与“我”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选文中老师采用换词对比评析及点评的方法使学生深入文本, 品析准确使用动词对表达情感的好处。这是值得肯定的, 也是学习语言有效的好方法。遗憾的是, 这位老师对此处动词分析是孤立的, 平面的。其实, 学生抓这段抓得好, 文中第11、12这两段作者分三个层次写, 第一个层次是小鸟对我的试探—————“接近”“俯”“喝”“蹦”“偷”“瞧瞧”, 几个动词将小鸟试探我又想同我亲近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使读者觉得小鸟似乎也在找朋友。第二个层次是小鸟逗我玩—————“跑”“绕”“蹦来蹦去”。小鸟似乎是顽皮孩子, 同我以异样的形式交谈。第三个层次是人鸟的和谐信赖———“啄”“抚一抚”, 这段文字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顽皮可爱的小鸟, 也看到作者的欢喜、惊叹, 从而认识到人与自然原来可以交朋友, 彼此欢欣, 可以和谐共处。

这里本是师生文本对话的亮点, 解读文体的关键处, 师生都触摸到了。采用换词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 可惜的是老师没有做比较分析。“拍一拍”“摸一摸”“抚一抚”, “拍”显然不合适, 有力度, 虽能表亲切, 但容易引起小鸟的反感与警觉。然而“摸”与“抚”在字典意思是一样, 轻轻接触, 但通常给人感觉“抚”似乎力度更轻些, 它通常与“爱”连用成“爱抚”, 显然, 作者用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者主动用行动表示对小鸟的友好, 消除小鸟对人类的戒备, 才会有后来的“啄”, 人和自然关系, 重要取决于人, 有了一方的信赖与尊重, 才能引发另一方的信赖与尊重, 才能出现文中小鸟依人的脉脉温情和殷殷爱意。从作者营造的舒适恬静的坏境中诞生的小鸟, 从好奇到适应到依念到来去自由, 默契胜过千言万语, 在书的馨香之外有了生命的感动, 在沉寂的文化之外有了奔流的感情。由这一点触及全篇, 自始至终地贯穿了人性化的笔调, 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 营造信赖、营造和谐的人文之举, 字里行间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情调, 人鸟相依相伴以至相濡以沫, 彼此相知相融, 心照不宣而又豁然通会, 无声的默许, 诗意的宽容, 充满亲和力的境界, 那是从作者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生命之歌, 是生活中平淡而灿烂的美好瞬间, 这里既有对生物存在的尊重, 又有对人类的反思, 文章的意义是深远的。回到例子, 这么好的文本, 学生有感悟, 老师却错失良机, 对言语形式及言语背后的心灵没有进行对话, 确实遗憾。

如2010年山东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学年会观摩课《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选段。

生1:我找的是文章第4段,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清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 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挑好了, 装在络子里, 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从这一段中, 我感觉到那里的孩子都对鸭蛋有一种别样的感情, 他们把鸭蛋当成儿时的玩伴。描写鸭蛋的样子说有的蠢, 有的秀气, 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写出了孩子的幼稚可爱。

师:这位同学品读细致。我们英雄所见略同, 我也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有趣, 就摘下来, 并且稍作改动, 同学们评一评我改得好不好。 (课件展示)

挑鸭蛋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 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难看, 有的漂亮。

生2:我觉得读原文好像在和一位有趣的老人谈话。屏幕上的这一段就显得很枯燥, 没有感情, 没有读的欲望。

生3:还有下面的“蠢”和“秀气”, 可以让我们想到鸭蛋的形状是圆圆的, 很可爱, 我认为这里的“蠢”是贬词褒用。“秀气”把鸭蛋拟人化了, 给它们生灵活气, 很令人向往。“难看”和“漂亮”太直白了, 一点也没有生气。

师:说得太精彩了, 充满了灵气。“蠢”一词用得生动, 该怎样解释?

生 (众) :笨、傻。

师:智商低啊, 难道鸭蛋还有智商高低之分吗?

生4:读完这段文字后, 感觉不像在写鸭蛋, 而是在写人, 就像一个小伙子在挑媳妇一样, 精挑细选, 十分有趣, 而且要挑最好的。 (众生笑)

师:那挑漂亮的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挑秀气的?

生4:秀气让人感觉更贤惠美丽, 所以一定要挑这个, 别人抢都不行。

师: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哪是挑鸭蛋啊, 原来是挑媳妇啊! (众生笑)

生5:我还想补充, 第一句说“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在“有”字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 说明当时用的语气是非常坚定的, 从这儿可以体会出作者非常热爱思念自己的家乡。下面的“漂亮”、“难看”只是在写事物的外形, 而“蠢”、“秀气”两个词赋予了鸭蛋性格, “蠢”不仅说明脑子笨, 有时候还表现一个人老实, 也有夸奖的意思, 让人感觉更生动。 (众生鼓掌)

师:太棒了。你们的灵气敏锐让人大开眼界。读书就应该做到如此, 在第一印象基础上, 反复把玩文字, 再通过我们的踫撞, 使浅层的单薄认识变得深入丰厚。

师:同学们猜猜, 汪老写这篇文章时有多大年纪了?

生 (众) :60多岁。

师:哦, 我可看不出来这文章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生6:我知道汪曾祺大器晚成, 是个像顽童一样的人。

师:是啊, 这哪是一个古稀老人, 分明是个孩子嘛!或许, 只有对童年依恋、充满童心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纯的感情吧!

(师板书:怀想童年)

师:汪老是散文家, 语言自然、朴实、亲切。但他写作特别讲究用词的准确、独特。他说过, 语言的独特不在于用别人不用的词, 而在于他能赋予别人也用的词所想不到的意蕴。一个“蠢”, 一个“秀气”, 在他的笔下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汪曾祺的文字“初读似水, 再读似酒”, 语言富有生气, 简洁传神, 淡泊致远, 语言高度口语化和生活化。在朴素元华的文字背后, 隐藏着丰富真诚与良知。要引领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深入体会这种风格的语言无疑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王老师抓住“蠢”“秀气”通过改写比较搭桥、逐层设问推进、精妙铺陈等多种方法, 把学生带入美妙境界。首先, 改写比较阅读, 通过对话, 我们看到, 学生不仅感受到原文语言的生动活泼灵气又充满情趣, 又结合字面及语境理解了“蠢”“秀气”的作用, 老师赞赏学生的品析, 但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接着引领学生从民族习俗的文化背景角度解读“蠢”“秀气”, “蠢”“秀气”常写人, 尤其是“秀气”常用来写女性的美, 与“挑”连用, 按民族习俗来说, 自然联想到挑媳妇, 小孩挑鸭蛋如此用情, 生活的情趣跃然纸上。这样的解读自然能唤起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欲望, 实际上对平凡生活发现美、感悟美的情感及热爱生活的情感也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学生心田。老师引领学生很好体会了形容词的妙处, 更为精彩的是老师没有孤立地把玩文字, 而是把它放到语言的大环境, 注重文本语言和情感思想的关系, 进而看到了语言背后的“人”, 接着老师水到渠成地介绍作家作品及语言风格, 解读概括主题。不仅注重了言语形式, 更重视了精神, 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会使学生认识到“童心”的可贵。

可见, 引领学生真正沉潜到语言中去, 既是理解文本的必要, 也是阅读理解的真正乐趣所在。值得注意的是, 对语言的品析我们应尊从王先霈所说:语境要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是指词语的上下文, 这可以叫做语篇语境。第二是语境还包括情景语境, 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 说话的气势, 说话人的表情、动作, 都会给词语注入新的词典里没有的意义。第三是语境还可指更广阔更深层的背景, 那就是语言的发送者及接受者各自处的文化环境。

注释

1丰建霞:女, (1967, 7-) , 湖北黄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0.

3李娜.《珍珠鸟》教学实录.太原:语文教学通讯, 2010 (7-8) :33.

什么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篇5

语言里有许许多多的词,他们是构造句子的“建筑材料”。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由他们“建造”而成的。各种不同的构造句子中的作用并不相同,正如钢筋、水泥、木料、砖瓦、铁钉这些不同的建筑材料在盖房子中的功用各不相同一样。为了更好地了解词是怎么构成句子的,我们需要给词分分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十二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

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您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人家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问处所)几 多(问 数量)多 多么(问程度)怎么 怎样 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指处所)这会儿 那 会 儿(指时间)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指数量)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实词可以分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6、代词: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⑵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虚词可以分为:、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有些介词如“在、比、给”等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个场合是动词。

3、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三槐居

4、助词: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助词分三类:(⑴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⑵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⑶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形容动词 篇6

1.具有情绪色彩的动词-ing分词或-ed分词转化来的形容词,例如:

a.Such a boy is interesting.(这个男孩真令人感兴趣)

主语boy并不感到兴趣,而是说话人感到兴趣.

The boy is interested in sports.(这个男孩对运动感兴趣)

主语The boy感到兴趣了。

b. The football match is exciting.(这场足球赛真令人激动)

主语The football match 本身不可能激动,激动的是观众;

He was too excited to sleep.(他激动得睡不着)

主语He感到激动。

c. The news is shocking.(这消息令人震惊)

主語The news不会震惊,震惊的是知道消息的人。

I was shocked at the news.(我对这消息感到震惊),主语I感到震惊。

因此,.interesting, exciting, shocking这类形容词称为“引起某种情绪”的形容词,其含义为“令人…的”;而把interested, excited, shocked这类形容词称为“感到某种情绪”,含义为“感到…的”。

“引起某种情绪”的-ing分词做的形容词时,与之连用的名词多指物,如:shocking rumours,(令人震惊的谣言) amusing joking(令人发笑的玩笑) ,tiring journey(令人疲惫的旅行);“感到某种情绪”的-ed分词做形容词时,与之连用的名词多指人(或指有情绪的动物),而不是物。可以说a frightened bird(感到害怕的鸟), the astonished stranger(感到吃惊的陌生人),而不能说a frightened story(应是a frightening story), the astonished news (应是the astonishing news)。

2. 非情绪色彩的动词-ing分词或-ed分词转化来的形容词,例如:

a. They ran from a falling tree.( 他们从正在倒下的树旁跑过。)

falling表示正在倒下的

A fallen tree barred our way.(一颗倒下的树挡住了我们的路。)

fallen表示已经倒下的

b. Bubbles are ris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oiling water. (气泡从正在沸腾的水底升上来。)

boiling表示正在沸腾的

Give me some boiled water. (给我一些开水吧)

boiled 表示已沸腾过的

c. The retiring teacher walked into the classroom.(那个快要退休的老师走进教室)

retiring 表示即将退休…的

My parents are retired doctors. (我的父母亲是已退休的医生。)

retired表示已经退休的

因此,非情绪类动词的现在分词作形容词时,表示“正在…的”或“即将…的”;其过去分词则表示“已经…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要仔细甄别,就不难分清动词的现在分词及过去分词做形容词的不同含义了。

参考文献:

[1]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1999

[2] 张道真 温志达 英语语法大全 2004

上一篇:“1+1”顶岗实习下一篇: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