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2024-10-03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精选12篇)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1

传统意义的课堂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而“知识传授”是在课堂内完成的, 包括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 问题的预设, 习题的演练, 知识的反馈;“知识内化”是在课堂外完成的, 主要通过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并由教师批改, 学生改正完成的。而“翻转课堂”的提出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了互换, “知识传授”环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文字、视频影音素材在课堂以外完成知识的构建, “知识内化”环节则在课堂内完成, 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真正转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是否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笔者开始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翻转”实践。

一、课例

江苏技术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中的《申请电子邮箱》一课, 笔者尝试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式。

1.课前

制作好“申请电子邮箱”的教学视频;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视频的讲述步骤, 完成“电子邮箱”账号的申请, 并记录账号和密码。

2.课堂

第一步:首先, 让学生运用记录下的账号和密码, 登录到自己的邮箱, 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 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包括分组讨论和汇报总结;在“分组讨论”中, 让学生就自己在申请邮箱过程中出现的疑惑进行组内讨论, 同组成员可以给出相应的实践型答案, 如果组内无法解决, 可以举手示意, 让教师加入到组内进行讨论, 为其解惑。最后, 在“汇报总结”时, 学生将“申请电子邮箱”的注意事项和步骤一一汇报: (1) 注册时, 带*的项目是必须填写的; (2) 最好记住注册时填写的用户名、密码、密码提示问题和密码提示答案, 一旦遗忘了密码, 就可以通过注册时输入的密码提示问题和答案找回密码; (3) 进入电子邮箱后, 可通过“设置”菜单来修改自己的真实姓名、昵称等信息。

第二步:教师出示任务单, 让学生根据任务单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任务如下: (1) 运用自己的邮箱给同组的成员发一封邮件; (2) 邮件除了可以发送文字信息外, 可以发送图片、音乐吗?

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 已经对本节课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有了掌握, 故能较快地完成任务, 巩固知识点, 达到对知识拓展的目的,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后

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反思和总结,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进一步思考, 达到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思考题:某个邮箱地址是jsnjhmj@sina.com, 请同学们思考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分别是什么。从作业的完成度来看, 学生能运用已经申请好的邮箱, 将作业发送到教师的邮箱, 并且指明“@之前的是用户名, @之后的是邮件服务器名”。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 同时, 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 运用到了生活与学习中。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优势

通过课堂的实践, 笔者充分感受到“翻转课堂”真正地将学生提升为课堂的主体, 无论对于课堂内的教学还是课堂外的应用, 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 “翻转课堂”由于提供了课前教师准备的大量文字和视频素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反复观看并且记录下重点, 避开了传统课堂中教师面对四五十名学生造成的无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情况。避免在课堂中出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掌握很快, 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从下手的局面。面对教师准备的大量资料与视频, “翻转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平等起跑线”的平台。

(2) “翻转课堂”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由于“知识传授”阶段是在课堂以外完成的, 学生通过“微视频”的自主观看与学习, 在课堂外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并自觉地分配学习进度, 进行重难点的把握, 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

(3) “翻转课堂”更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成为了“知识内化”的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分组合作, 对微视频中自己疑惑的部分提出问题与见解, 与同组成员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 同时, 做到与同伴分享知识, 让知识的掌握转变为细节化、全面化, 全面提升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做到知识深层次的挖掘与巩固。课堂上教师的讲授知识为主体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而且提升了学生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师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包括在课堂上的语言组织、问题预设、幻灯片的制作、任务单的制作、知识的反馈预设等。但是“翻转课堂”的出现, 由于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作了颠覆, 故教师需要在课堂外搜集大量的素材信息, 制作与知识点相关的微视频, 将45分钟的教学内容精炼为十几分钟的教学精华。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 合作互助”的学习环境。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设计、引导并管理讨论的过程, 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掌握——巩固——深化”的过程。

三、“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局限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要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是存在其局限性的。

(1) 小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 更能接受的是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演练为主的模式, 他们不善于分组合作, 在语言的组织和交流方面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故教师需要更精心地设计课前的微视频, 积极主动地构建学生的学习知识体系, 运用激励机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尝试与演练, 让学生积极地走进“翻转课堂”, 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适用于“任务驱动型”课堂, 在此类课堂上, 通过某个知识点的视频讲解和课堂任务单的出示, 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而相对于“知识型”偏重的内容 (例如:计算机病毒, 信息与信息技术等) , 传统课堂则会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3) “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阶段强调的就是师生互动, 而目前班级教学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有四十名左右, 在师生互动的时候极容易造成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 如果采用“小班化”教学, “翻转课堂”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必将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为了迎接课堂模式的转变, 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提高自己的知识构建的能力, 运用“翻转课堂”的优势, 从本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崭新一页。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视频,自主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Z].201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5-5.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2

一、教学目标

1、 能自己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了解电子邮箱的界面。

2、 能够自己接收和发送普通电子邮件。

3、 邮箱功能深度开发

1、2是重点,3是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可以自由的浏览网页,但是还没进行过网上的注册,有可能会出现,申请时忘填某项内容不通过,申请后忘记密码等情况。

三、课前任务设计——任务单(发给学生)

1、认真学习真情传递视频(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键点下面的地址:)/programs/view/Gx2Y2ShaC98/

2、通过学习,申请一个126的免费邮箱,并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地址:msqubo@126.com,主题:班级+姓名)。 **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的地址。

申请成功后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就是:你的用户名@126.com

四、课前学习资料

1、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真情传递》

2、 126网易电子邮箱的申请过程,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视视频。

3、 课前任务单

将视频和资料放在云平台教师的资源空间以及优酷网站,学生上课前一周前发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前两天截止,教师进行统计。

五、学习策略(ARCS)

A(注意):通过自学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R(关联):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网络的便捷。

C(信心):任务难度适中,经过努力认真便可完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S(满足):对学生发送的邮件给予肯定,对完成尝作业的学

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满足。

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析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打开邮箱,总结学生课前任务完成的情况,对发送邮件主题格式有错误的进行纠正。

教师演示查找问题,学生演示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课前课上利用此处进行关联,不让课前学习流于形式,利用课上的督促,可以以后的翻转课堂实施更加顺利。

(二)、小组比赛一——发送邮件

小组内成员每人给教师发邮件,每组5人,每人发送成功加2分。主题是小组名加学生名。(小组间可互相协助,但不可以代劳)

教师打开邮箱与学生共同评分。

设计意图:以比赛形式,巩固课前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共同计分的方式,让学的快的同学去辅导接受慢的同学,感受同伴互学的效果。教师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在学生身边,给学生以辅导,使全班同学都掌握本课的内容,增加其信心。

(三)、小组比赛二——深入探究

小组成员合作探索,邮箱内的功能的深度开发,每人发现一项功能,要组内交流后,板书到黑板小组框内,一项加

5分。

全班交流评分。让小组成员将开发的特殊功能进行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一找,邮箱内各项功能,然后在组内先交流,再板书到黑板上,保证组内成员先学会,然后再全班交流,体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投票。

给你认为今天学习状态最佳的同学发送一封主题为“为你投票”的邮件。比一比谁得的票数多,谁是今天的学习冠军。

设计意图:学生发送邮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把学习评价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

(五)总结

总结今天的学习,表扬冠军同学,冠军小组。

设计意图:总结比赛,为今后此种方式学习,奠定基础。

七、学习环境设计

在机房内,每五人一组,教师机有记分表。黑板有小组编号以及板块,供学生书写开发的项目。以组为单位记分。不单独为个人记分。

八、设计思路说明

翻转技术课堂 提升信息素养 篇3

关键词:翻转;技术;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77-01

在我县的各个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只愿打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对学习内容却不感兴趣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笔者最近有幸加入了樊登读书会,学习了拉塞尔·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所著的《翻转式学习》,这本被称为21世纪学习革命的书,给我印象深刻,里面的不少观点,给人颠覆性的启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研员,我想,如果能将信息技术课堂也“翻转”过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是不是也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乐意听,主动学,從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课堂要翻转,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思想上不能抵制教学改革,经常性上网学习最新教改理论,学习翻转课堂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善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适时进行个性化指导。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有的学生甚至比老师还要精通;课本上部分软件和学生现有生活贴合的不够密切,学生不感兴趣。因此,信息教师要让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不能简单的“教教材”,而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来教,在网上了解所学习领域的新技术,新思想,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进行深加工,设计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有效的将教材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吸引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课堂要翻转,主要看备课。备课是学校的教学常规之一,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备课就像是编剧本,教师要想演好戏,要看剧本编的好不好,剧本编的不好,演员再好也没达不到效果。信息技术课由于不参加高考,学生早就将其视为放松游戏的地方,因此,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上课备课,只备教师,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那么很可能会让你精心备好的一节课成为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所以,我们更改革,改进授课模式。根据翻转式学习理念,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难点部分课堂上由教师答疑解惑,再分组完成任务,教师在机房适时进行必要的帮助。因此,上课前的备课过程就尤为重要。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好课前的教学微视频,还要做好各种上课时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设。

课堂要翻转,教法、学法都要翻转。我县三所高中的信息技术周课时1节,使用的大多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20分钟讲解,其余25分钟完成上机任务,学生在兴趣缺缺的情况下又受到游戏等的吸引,必然会出现玩游戏的情况。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教师要设法唤醒学生的热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俗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主动性,才能把“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设计新颖且有吸引力的课前微视频,展示课前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动画、图片、声音、视频与文字,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媒体焦点、名人故事、科教知识、校园文化等,将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论性知识融入到这些视频和图片中去,就好比将咸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让学生在享用“佳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盐”吸收了。在任务完成阶段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营造合理的竞赛情境,让做的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课堂教学开放而有活力,同时在课堂上树立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课堂要翻转,评价不可缺。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促进教学,深化改革的手段,作为一种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也应该随着课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鉴于信息课程特点,其教学评价一定要摆脱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我们可以将其评价方式定位于基本概念的测试、基本技能的测试、作品创作能力的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我们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出去,让网友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为学生们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总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教学中的激励导向,不仅要服务于教学中的教,更要服务于教学中的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激励作用。

总之,只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认真钻研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就能实现课堂翻转,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无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最终提升学生适应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于微视频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篇4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信息技术课程长期被视为副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足,课时每周一节,有时还会被其他课程强占,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长时间得不到巩固,造成知识的遗忘与脱轨,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课堂上秩序混乱,学生单纯地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上网课,课堂效率低下。其次,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再次,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上这些问题成为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弥补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弊端,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同时,微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核心,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特有优势,将微视频用于课堂上的讲解练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课程变革的意义

微视频“短、小、精”的特点是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支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翻转课堂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背景上有差异的矛盾,符合学习者个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其核心是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基于自学基础上的对话、讨论与练习,并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从而实现分层次教学, 鼓励学生达到高层次的要求。[1,2]因而,翻转课堂能够使信息技术课更加人性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效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辅导,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热情的提升。

2.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与一般学科相比, 其知识更新频率要快得多。“欲想授人渔,应先授人欲,自然就有渔”,教师不是蜡烛,而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火把,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而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且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同时, 学生的自学动机也在较短时间内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促进协作能力的提高

在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小组成员对在自学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且成员参与度及时间利用率也会提高。

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涉及三种形式: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3]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大部分学校一周只有一节,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课内翻”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前半节课观看视频和做相应的练习,后半节课讨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时间安排比较紧凑,但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 笔者从师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微视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课内翻”教学模式(如图1)。

1.课中第一阶段:知识传递

翻转课堂的第一阶段是通过微视频进行知识的传递,这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点。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维持课堂的纪律并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及时记录自己的困惑,完成知识的传递。

2.课中第二阶段:知识内化

知识内化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学习效果。此时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和巩固。

本阶段教师的基础任务是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自学阶段无法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最重要的任务是组织高质量的课堂活动,布置任务供学生选择,进行独立探索或合作探究,以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交流讨论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自学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提供的任务,进行独立探索或合作探究,最后展示活动成果,汇报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及作品制作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与体会。

3.课后阶段:反馈、反思

本阶段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修改微视频和相应的资源,积累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学生的任务则是反思本节课的收获,课后观看微视频起到复习的作用。

“课内翻”教学模式实施案例

1.研究对象

西安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13班和14班,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同,学习水平相近,由相同的教师任课,教学进度基本一致。选定13班为实验组,14班为对照组。

2.实验目的

检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使用 “课内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改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中“利用Front Page 2003制作网站”的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围绕长城主题网站,引领学生逐步完成主题网站,并制作了系列微视频:重识网站、网站的规划、站点的创建与页面布局、网站的页面布局、网页文件内容、视频以及动画的插入、表单的创建、组件的使用、超链接的创建和网页过渡效果添加。每节课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1~2个微视频。

4.教学实施过程

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选定的教学内容教学, 对照组则延续教师一贯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实施过程对比如下页表所示。

5.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教师的课堂记录和学生的反馈,笔者发现,实验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能集中注意力根据微教案观看微视频中的重要知识点,及时记录学习中的困惑,并完成微视频中的任务, 时间利用率高,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提高,小组交流讨论有针对性、参与度高。 而对照组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且整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表现消极。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被压缩,小组交流没有目的性,效率低下。

教师制定评分标准,利用SPSS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最终主题网站作品成绩,判断翻转课堂“课内翻”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成绩, 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

从图2看出,实验组的成绩均分为82.0000,而对照组的均分为77.1167,可以初步判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成绩的提高是有一定效果的。从图3得出,该配对样本t检验的Sig=0.009<0.01,这两对配对样本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可见翻转课堂“课内翻”教学模式对信息课的成绩有显著性影响。

结语

面对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微视频的应用有一定的价值,不仅可以分层次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知识传递,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微视频来呈现,教师也不是简单地制作或搜集微视频供学生观看,而是要高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笔者希望通过微视频和翻转课堂二者的结合,能变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将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主要优势,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设计了微视频支持下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验证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该模式的有效性。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5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可称为“颠倒教室”。这里的“翻转”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的。教学过程一般都可以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传统教学将知识传授的阶段放在课堂之内,将知识内化阶段放在课外。一般是教学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课后通过练习、实践和作业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在线视频(如微课)等方式,并借助互联网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知识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信息传递。知识内化阶段则是在课堂上完成。

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答疑解惑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相对于传统教学,课内的任务移到了课外,课外的任务移到了课内,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翻转”。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早的探索者应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在给亲属辅导功课时,将学习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站上,分享给其他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引起了很大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他的视频课程。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翻转课堂恰恰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呈现出很多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控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另外,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在线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翻转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传统的课堂,教师教学的步调过于统一,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需求。在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翻转课堂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可以自由控制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课堂上,教师可以置身于学生中间,作为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参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

3.翻转课堂促进了对学生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利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相对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更注重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4.翻转课堂能够减小教师的备课量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研发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很多都是任务驱动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例如对图像、音视频处理等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教学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提供给学生课外学习。同一学年的教师,不再需要重复备课,可以共享网上的在线视频和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教师的备课量,教师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对课程的研究上,从而制作出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翻转”

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更要充分显示出理论与技能的并重,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手段,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步骤实现对课堂的“翻转”。

1.知识传授阶段: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完成课程信息的传递

(1)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导读。

向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关键概念和主要知识点,便于学生在自学教学内容时有的放矢。设计学习内容导读时,不仅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还要注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

精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问题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视频处理时,设计让学生“制作电子相册”为主题的任务,学生经常拍照,对照片有处理和展示的需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微课程开展学习。

将学习内容导读、实践性任务以及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和相关案例等录制成微课程。在微课程中,教师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精要的讲解,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通过演示示范,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视频,掌握相关操作流程,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完成课程信息传递。

2.知识内化阶段:组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1)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要基于他们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达成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指导。

(2)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明确答案。

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随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要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测,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知识的内化。

3.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

翻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之我见 篇6

关键词:小学;信息课堂;小助手突击队

活在当下,我们目睹了信息化社会的日新月异,感触到信息化产业带给我们的恩惠。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教育上,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革新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着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从此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登上学科教学的舞台,信息教师尤其是小学信息教师在引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年级是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大约8至12岁,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在信息课上表现出“不安分的异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如何驾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点不只是我的困惑,更是所有信息技术老师纠结之所在。苦思冥想过后,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中,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援兵”。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我认为课堂也是战场。”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物色一些“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小助手突击队”,果不其然,他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屡建奇功,我甚是欣慰。可能作为小学信息老师的你也在寻找良药解决自己的教学症结。在此我想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进行简单陈述,以求共同交流。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助手突击队”组建之必要性

小学生特别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因为在这节课上,他们可以瞄准时机,抓住机会偷偷地去畅游网络世界,尽情玩游戏,乐此不疲。正是这种心态的驱使,才使得他们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兴奋不已,大喊大叫,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狂热。计算机室的门一旦打开,他们犹如洪水般的冲进去占领电脑,一时间,争吵声、脚步声、尖叫声真可谓声声入耳。任凭老师怎么声嘶力竭,他们我行我素,全然不顾老师的存在。这样的课堂还能进行下去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还有效果吗?嘈杂的课堂里,学生自我陶醉,唯有我一脸茫然。吃了“败仗”的我决定痛定思痛,沉思许久过后,我毅然决定组建一个“小助手突击队”。

二、民主推荐,教师任命——“小助手突击队”的构建方式

我校计算机室共50台电脑,五排摆放,每一排10台计算机。根据教学实际我就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会产生一个小助手作为组长。在选拔小助手的方式上,我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民主推荐。由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举荐一位“领导人”来组织本组成员的学习。经过民主选举出来的小助手,是大家非常信任的,大家自然也会听从他的管理。第二种方式是教师任命。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及各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权衡,直接任命一位精明能干、对于计算机知识能很快接受的学生担任本组组长。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小助手会是技术带头人,能够更好地实现“兵教兵”。但是,通过这两种方法产生的小助手任职期限教师要有规定。不能采用“世袭制”,教师要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轮换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有管理能力和真才实学的学生走上小助手的管理岗位。

三、赋予权力,明确任务——“小助手突击队”作用之发挥

小助手上岗后,教师要进行岗前、岗中等培训,进行全面的引领,细致地明确他们的任务,并根据他们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小助手的作用有效发挥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秩序的维持者——课前小助手作用的发挥

良好的课前准备是成功课堂的起点。一节信息课大约40分钟,如果课前准备工作组织不好,教师就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班级秩序,那么留给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小助手在每节课开始前首先把自己组内成员组织好并且检查成员是否带笔和教科书,检查完毕后将组员有序带到计算机室门口列队等待。同时,教师也要赋予小助手一些奖惩的权力,如果发现小组成员不按照要求去做,小助手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给予惩罚。比如,收回电脑使用权,承包卫生区打扫任务,计算机室内所有凳子归位等。进入计算机室以后小助手首先会要求组员轻拿轻放并指导他们正确开机。其次,小助手会检查计算机使用记录的填写是否翔实工整。这些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教师都大包大揽一手操作,那么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2.设备的管理者——课后小助手作用的发挥

一节信息课结束以后,教师大量的后续工作自然而然接踵而至。比如,检查电脑是否正确关机,凳子是否回复到原位,计算机使用记录本是否按要求放好等等。这个时候,我通常要求小助手首先去检查各自组内的电脑是否正确关闭,凳子是否放回到原来的位置,组内的电脑是否排整齐。小助手检查完毕确认这些都处理好了,就有序地组织小组成员出去排队,并列队带回班级。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又是那么繁琐。有了小助手我顿时轻松了许多。

常常听见同事们说:“上信息课是最轻松的一节课,当信息老师也是最幸福的老师。”这样的观点我不赞成,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面对乱糟糟的课堂,面对一群杂乱无章的教学秩序,处理一些繁琐的事情,你还会觉得轻松吗?你的幸福感还有吗?当然,只要有好方法的老师能驾驭这个课堂,我想他才能够觉得轻松。

总之,我在信息课上组建的这一支“小助手突击队”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小助手的作用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可是我觉得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反思,并与大家共同分享和交流。

参考文献:

任杰.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J].成才之路,2013(30).

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课堂翻转 篇7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达标, 中小学先用电子白板取代传统教学中的黑板, 进而用触摸屏取代电子白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数字风暴”的冲击, 然而信息技术主导下的教学模式引发了许多质疑。针对现状, 笔者经过学习、体验、梳理和反思, 对教师准确理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课堂转型的影响

1.教学模式的变化。

近15年来, 课堂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转型。从2011年起, 许多学校使用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模式, 进而建成了以平板电脑、电子书包软件、教学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学习 (简称“E学习”) 专用教室, 现在通过慕课将学习任务前置,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期间, 笔者所在的连云港市的教学模式经历了从“三案·六环节”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再到“建构式生态课堂”三次转型, 目前, 正在探索与数字化新学习模式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2.学习方式的变化。

课堂转型必然会引起学习方式的变化。在接受式学习中,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应用知识, 通过练习检测巩固知识。而在探究式学习中,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共同建立问题解决的模型, 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通过交流、探究、展示和内化, 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现、提出新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诞生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知识导航地图的引导下, 在课外通过慕课学习, 到了课内则是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教师和已经学会的学生一起帮助、辅导其他学生的不懂之处。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课堂教学的途径

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使用。

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使用, 主要体现在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和E学习专用教室教学两种, 前者有被后者替代的倾向。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的E学习教学为例, 这节课使用了i Pad、触摸屏、电子书包软件。课上, 学生使用i Pad将微小、渐变的实验现象拍下来, 然后同步发布在触摸屏和每个学生的i Pad上, 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细节。如果允许学生自带i Pad或智能手机, 只要课前安装好电子书包软件, 下课时学生就可以保存、带走照片、图像、习题以及板书等所有上课资料。同时, 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 教师可以当堂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2.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载体使用。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载体使用, 主要有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课和带有阅读工具区的网站两种方式。可汗学院的微课长度大约为10分钟, 教师不出现在微视频中, 而通过电子黑板系统把上课的板书和声音随时录下来, 及时上传到网站上。学生通过网站观看微视频、做笔记, 遇到问题时可在线与教师讨论。教师通过学习成效检测系统和反馈系统, 以及大数据支持的学习行为分析系统, 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外一种方式, 以上海洛川中学马晓珉老师执教的语文阅读课《生命的舞蹈》为例, 课前, 教师通过维基百科阅读工具区将“课前导学”“阅读材料”“阅读指导方法”和“阅读评价表”发送给每个学生, 学生通过维基百科阅读工具区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流程反馈给教师。课上, 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收获, 安排学生小组讨论阅读感受, 让学生代表个人或小组交流阅读感悟, 并使用概念图展示阅读的方法与流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慕课除了具有可随时取用的视频库, 还可及时了解学生观看微课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 可以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 而把知识内化放在课中, 实现课堂翻转。

三、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教学实施的建议

1.对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建议。

PPT课件是呈现微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PPT课件一般用“白底黑字”, 字体使用“微软雅黑”比较清楚, 通过改变字号、字体颜色强调主题, 遵循让学生长时间看了“不累”的原则。上课时, 不宜向学生通过PPT传递大量的信息, 要像传统的黑板板书一样, 让学生通过PPT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PPT中的图片和视频的选用, 尽可能提供真实丰富、隐含问题、跨越时空的情境, 可以从国外教科书或网站上获取, 或者为静态的图片配音, 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2.对选用和制作微视频的建议。

随着记录、制作、观看视频的技术与工具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师从海量的在线视频中“淘”到合适的视频确实存在困难, 而且从网上获取的视频还要经过鉴别、筛选、评价、重组, 融入课程经验后才可以使用。那么, 教师是使用网上现成的视频还是利用免费或成本较低的视频制作软件自行制作微视频, 这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需求。总之, 教师在制作视频时, 要深挖教材, 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做到熟记于心, 从中提炼出需要制作成视频的教学内容, 然后设计出有层次和梯度的问题, 切记视频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学工具, 文本在很多时候也非常重要。

3.谨慎看待课堂翻转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当前,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影响的调查结论明显不一致。国内上海某所学校通过调查认为, 自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以后, 学业水平测试得A或B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学习成绩的离散率大大减少, 认为翻转课堂的魅力无穷, 建议尽快全面推行。而在国外, 哈维穆德学院的一个教授对相同的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模式分别教一个班级, 并尽可能使用相同的学习材料。教授们测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数据。结论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人们真的同心协力地推动翻转课堂, 但是没有真正的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 课堂实现转型甚至翻转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多新颖的形式, 多丰富的资源, 多有效的教学模式, 都需要教师亲力亲为去设计、组织和引导,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水平, 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程度。教学专业研究人员要先做好顶层设计和各项培训, 然后再逐步试点推开, 切忌从一开始就自上而下大范围、快节奏地推动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课例和研究结论, 对初中教师准确理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提供帮助, 提醒教学专业研究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和各种培训, 敦促教师自主发展专业素养和主动转变角色, 以适应数字化新学习方式的需要。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8

然而, 在中国教育体制和环境下, 让学生花大量课余时间去翻转信息课堂就显得有点不切实际。为此, 寻找一种全新的翻转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略加修改把学生课前自学视频和信息反馈的环节放入到课堂中,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画图》教学章节中的翻转实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思考面对。

一、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 (5分钟以内)

视频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媒体来源, 也是能否有效实施课堂翻转的基础。为此,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 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制作精良的新知视频。视频应突出重和难点并涵盖本节的所有知识点。视频语言要简洁易懂, 声音要清楚洪亮。我校有三位信息技术教师, 在创作学习视频中主要分三步实施:第一步, 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 并各自完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第二步, 开展教研活动, 对每一课重难点及知识进行研讨, 确定新知视频内容及课堂教学流程;第三步, 安排一位老师专门负责视频录制、剪辑, 其他两位老师根据重难点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二、创设启发性的任务单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由以往的提升学生信息技能更改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为此, 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知, 提升素养, 教师应创设具有启发性和个性化的任务设计单。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线》为例, 在学生自主任务学习单中第一环节我们针对课堂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设计了“小练笔”环节, 小练笔中又以画“米”、“山峰”、“波浪”、“水滴”为依托让学生掌握基础、突破重点、了解难点。以上设计一方面基于让学生了解画线所能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感受技术与运用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任务达成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也为后面的任务二做好铺垫。任务二中我们创设了《小熊家园》情境,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 完成具有个性化的小熊家园设计, 从而让学生感受技术到运用的实践过程, 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15分钟)

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在组织有效合作学习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层面。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学习效果来定。如果知识点较容易, 建议采用以自主探究为主、合作学习为辅的方式;相反, 如果知识点较难, 那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步进行的方式学习。这样, 当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有小组作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和铺垫, 消除了学生学习途中的障碍。学生在完成任务后, 可下位辅导其他同学, 也可相互点评, 提建议和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二是教师层面。教师事先应分好组, 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 一般4~6人一组为佳。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同时, 要来回巡视和指导, 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并留意好的作品, 为后面的教师评价和指导提供实践依据。

四、实施高效的教师引导 (10分钟)

教师高效指导能为学生挤出更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学习的时间。在学生深入学习视频、实践任务单之后, 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掌握新知内容。在合作学习中所产生的思想碰撞也为他们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为此, 教师在引导中应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 让他们形成知识体系。对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 可以在课堂中提问, 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果遇到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加以演示。而对于优秀的学生作品, 教师在课堂中应展示, 如果时间允许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想法等。这样既表扬了先进, 也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取灵感, 激励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五、开展有针对性的巩固提升 (5分钟)

巩固提升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有效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梳理了新知, 并观看了优秀作品后, 要根据自身作品的完成情况, 填写自我评价表和相互评价表。针对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盲点再次浏览视频课程并对作品加以改进和完善, 做到举一反三, 真正提升掌握技术、运用技能、处理技术和运用技术表现生活的能力。

综上所述,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 翻转课堂要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 要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 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 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 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 当然我们教师的根本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对于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 而应结合实际, 有选择地加以修改, 制定出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创新模式, 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目的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钱华斌.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教育, 2008, (11) .

[2]刘红.在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合作学习[J].文理导航, 2010, (09) .

[3]李晓燕, 蒋梅芬.有效教学方法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浙江教育技术, 2010, (02) .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技术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设置的一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一种信息技术课程, 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 其教学方式必然不能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同, 翻转课堂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创新, 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是一种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限制的、创造性的一种教学形态, 具体而言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真正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录制教学视频, 由学生在家中观看教师对这一课程内容的讲解, 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基于视频教学内容,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完成课程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在教学理论中, 教学活动被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 学生接收到教师对相关课程知识的讲解信息之后, 回到家中再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内化活动,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态是与之完全相反的,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可以在在学生的课后时间进行, 相应的知识内化活动转移到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上来。这种完全颠倒的教学形态也是翻转课堂名称的由来。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 教学活动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 课堂真正变成教师和学生知识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 这种对知识内化过程的重视,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有更好的认识, 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环节

2.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环节是学生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客户端, 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 这一环节要想顺利完成首先授课教师要利用moodle平台对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然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以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 理解课程内容所展示的知识, 并利用相关设备和软件进行自主操练, 力争能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70%以上[1]。

2.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知识理解和知识认识的交互, 通过在课堂上再次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 对知识细节进行分析和整理, 之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操作步骤和环节进行小组内部的观察和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就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知识交互,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疑惑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得以解答, 而且在信息技术知识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见识到对同一信息技术知识, 其他学生的切入角度和独特看法, 对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提高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有极大的帮助[2]。

2.3 延伸拓展

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强烈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中, 教授的知识是直接指向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的, 所以在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培养活动完成之后, 延伸拓展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让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应用到具体的信息技术问题解决上, 并通过信息技术具体应用问题的考验, 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才算是初步完成了。

3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更新观念是关键

翻转课堂教学形态, 是对传统教学形态的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会受到不小的阻力, 所以对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更新是其顺利进行的关键,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才能有效的实施下去, 才能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3.2 多元化评价是动力

教学评价方式是对教学活动客观、系统的总结, 这一评价方式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 尤其是在翻转课堂教学形态下,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影响重大, 多元化评价是与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比较适应的评价方式, 在这一评价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参与, 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同伴的互相评价, 还有教师的评价, 学生可以在这些评价中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发现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问题, 进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科学、全面发展。

4 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是应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对信息技术这样一种时代性鲜明的时代技术知识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的形态。经过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态, 是一种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教育未来的教学形态。

参考文献

[1]付兰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10

所谓翻转课堂,指的就是教师提前制作好教学的视频或者PPT,通过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完成对视频或者PPT的学习,然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的答疑、探究,从而使学生掌握课程中所要学习的知识。它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大部分知识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探究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拉近师生关系的一种利器。

二、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结合学生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物理这方面的基础肯定是要比高中的学生相对薄弱一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和制作教学课件,教学的模式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把知识吸收进去,才能真的在物理课堂上有所收获。假如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内容进行授课的话,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听不懂老师要讲的内容, 从而失去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放弃物理。

(二)教师需要提前录制好教学的视频

因为翻转教学的模式是需要学生提前观看一下教学的视频或者PPT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制作好教学的视频以供学生学习,那么老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应该符合哪些教学特点呢? 首先,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太过呆板严肃,这样学生观看学习的时候会觉得乏味,越看越没意思, 从而对物理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其次,教师录制的视频要与教材的内容相符,教师在进行教学视频录制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一定要与课程的实际相符合,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参考教科书有所收获,如果老师完全脱离了教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在课本上找不到对应的知识点,只能看视频学习知识难免会有所遗漏。

(三)教师针对视频内容与学生展开学习讨论

翻转课堂的模式主要是学生在课前观看完教学的内容之后在课堂上针对视频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老师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和教学,那么这样的课堂应该怎样进行才合理呢?首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先是小组内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讨论答疑,在遇到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学生进行组间讨论,这样,学生有疑问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然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总结所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讨论所获得的知识记忆起来才能更加牢固。举例而言: 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学生在观看完教师的教学视频之后就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什么是力的合成,什么又是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应该怎么画,如何对力进行分解,这样,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把自己观看的教学视频又加深了印象,同时,又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抛出来通过大家的智慧进行解决,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使物理变得越来越有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解放了教师的劳动力。

(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监督

翻转课堂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老师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他们用在了玩儿上,老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的时候,他们只顾着说闲话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对于这一部分学习不太自觉的学生,教师要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老师应该掌握本班学生的特点,看看都有哪些学生不喜欢学习,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并偶尔利用提问的形式检查他们是否真的进行了学习,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也时时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进行讨论并进行提醒,这样的形式看上去显得教师在强迫学生,但是这又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监督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三、翻转课堂在中职物理教学上的意义

翻转教学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它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的形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讨论来获取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它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

翻转教学的模式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它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它的发展仍然需要教师和学生慢慢进行探究,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蓝晓.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中职物理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6(3).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学生在實际操作和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高中教学科目在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上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与其他学科注重理论讲解的教学模式不同,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需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方面对于改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如何调整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成为该门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和重新整合,它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将课堂讲解、课下复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转变为课前学习、课上消化吸收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课程讲解之前,自主对教师将要讲解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探究,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解析,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原本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的一种重新整合和分配,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研读和设计,实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建设。

首先,为了扭转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更好的实施和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加深自身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为翻转课堂的展开和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教学科目相比较而言,它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来,和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学生的课堂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重压辅助作用,从而使教师勇于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探索,不断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建设。

教师除了应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一个重新的评估和理解之外,还应该加深自身对于翻转课堂的认知和把握,充分领会翻转课堂的内涵和教学意义。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掌控者,而是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研读和挖掘,在课程开始之前,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和操作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实际等,为学生设计和安排合理的、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来进行课前探究和预习,为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教学进行有效的材料搜集,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顺利展开和实施。

其次,翻转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之外,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身的课前学习成果,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和变革,采用分组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将班级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信息技术问题,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小组的学习结论,之后各小组之间再进行学习结论的分析和挖掘,这样层层递进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除了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重视探究学习在翻转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以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代替之前信息技术课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和操作水平的不同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习题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之前进行观摩,找出自身在进行信息技术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自主解决这些问题,避免教师在课堂上重复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而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疑难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课程时间交给学生,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水平和参与程度。

翻转信息技术课堂 篇12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于培育创新性人才、促进教育方式的变革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显示出明显优势,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可称为“颠倒教室”。这里的“翻转” 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的。教学过程一般都可以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传统教学将知识传授的阶段放在课堂之内,将知识内化阶段放在课外。一般是教学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课后通过练习、实践和作业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在线视频 ( 如微课 ) 等方式,并借助互联网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知识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信息传递。知识内化阶段则是在课堂上完成。 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答疑解惑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相对于传统教学,课内的任务移到了课外, 课外的任务移到了课内,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早的探索者应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 可汗。他在给亲属辅导功课时,将学习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站上,分享给其他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引起了很大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他的视频课程。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翻转课堂恰恰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呈现出很多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 控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另外, 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在线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翻转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传统的课堂,教师教学的步调过于统一,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需求。在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翻转课堂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可以自由控制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课堂上, 教师可以置身于学生中间,作为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 参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

3.翻转课堂促进了对学生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利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相对于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更注重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4.翻转课堂能够减小教师的备课量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研发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很多都是任务驱动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例如对图像、音视频处理等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教学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提供给学生课外学习。同一学年的教师,不再需要重复备课,可以共享网上的在线视频和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教师的备课量,教师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对课程的研究上,从而制作出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翻转”

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 试行 )》特别强调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更要充分显示出理论与技能的并重,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手段,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步骤实现对课堂的“翻转”。

1.知识传授阶段: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完成课程信息的传递

(1) 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导读。向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关键概念和主要知识点,便于学生在自学教学内容时有的放矢。设计学习内容导读时,不仅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还要注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2)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精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问题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视频处理时,设计让学生“制作电子相册”为主题的任务,学生经常拍照,对照片有处理和展示的需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微课程开展学习。将学习内容导读、实践性任务以及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和相关案例等录制成微课程。在微课程中,教师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精要的讲解,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通过演示示范,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视频,掌握相关操作流程,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完成课程信息传递。

2.知识内化阶段:组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1) 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要基于他们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达成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指导。

(2) 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明确答案。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随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要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测,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 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知识的内化。

3.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

上一篇: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下一篇:品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