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途径分析

2024-12-04

突破途径分析(精选7篇)

突破途径分析 篇1

目前, 我国整个老年住宅供给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中高端市场供给缺失。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专业化程度更高、居住质量更好、价格更适宜的大型老年社区应运而生。美国作为养老地产发展的先锋, 其在发展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经验, 结合目前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情况, 通过中美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中国的养老地产仍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

一、尚未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

在美国, 养老地产不是一类房屋, 而是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 由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共同构建。在养老地产开发和运营的过程中, 三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养老地产的开发商通常由其他类型的开发商演化而来, 根据运营商或投资商的要求为其定制开发养老社区, 并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卖给运营商或者投资商。部分运营商也会自己充当开发商或与开发商组建合资公司来共同开发项目;投资商主要有三类, REITs、私募基金和非盈利性组织。其中, REITs作为上市公司更关注租金收益的稳定性, 强调资产的长期持有;而私募基金则主要面向机构投资人, 更关注资产升值的收益, 强调物业资产的低买高卖;至于非盈利性组织, 主要利用捐赠资金和政府补贴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养老社区。养老地产的运营商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 靠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盈利, 是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 其雇员规模通常是投资商的百倍。为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运营商在自己持有少量物业的同时, 通过租赁和托管的方式扩大资产管理规模, 实现轻资产运营。

与之相对, 今天的中国养老地产领域虽然汇聚了地产商、保险公司及其他民营企业, 但各自的角色定位很模糊, 更谈不上彼此的分工合作, 结果在养老地产的开发运营过程中, 开发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从投资到开发建设, 再到后期的持有运营, 都能看到开发商的身影;而投资商和运营商尚未形成清晰定位, 既缺乏专业的运营商, 更缺乏长期的投资人。由于开发商扮演的角色过于复杂, 也使其不能更专注于某一方面, 进而影响整个养老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运营模式

美国的养老地产由开发商、投资商和运营商共同组成,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其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净出租模式、委托经营模式以及租赁+经营模式。

净出租模式:养老地产的持有者将物业租赁给运营商, 每年收取固定的租金, 而所有的运营费用、税费以及保险费等均由承租方承担。在此种模式下, 持有者的风险最低, 收益最稳定, 运营商则获得全部的经营收益, 并承担全部经营风险。美国最大的养老地产公司HCP REITs, 于1985年成立, 截至2010年末, 已拥有672处物业, 总值145亿美元。其中自有物业573处, 主要采用出租模式运营。

委托经营模式:养老地产持有者将物业托管给运营商, 运营商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但不承担经营风险。此时, 持有者的收益更大, 但是经营风险也更高。Ventas成立于1983年, 截至2010年末共拥有602处物业, 是全美第二大养老/医疗类REITs公司。与HCP以出租为主的运营方式不同, Ventas的1/3的养老社区采用委托经营方式。在此种模式下, Ventas获取的不仅仅是租金收益, 而是从客户处收取的全部经营收入。因此, 尽管Ventas的资产规模远比不上HCP, 但收入规模却与之相当。

租赁+经营模式:养老地产的持有者将物业的部分权益出让给运营商, 并与运营商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在新框架下, 运营商将获得管理收益和与所拥有权益相对应的部分经营收益。此种模式下, 养老地产的持有者既能分享较多的经营收益, 又能通过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物业经营收益。Health Care REITs成立于1970年, 是美国第三大养老/医疗类REITs公司。该公司主要采用共同构建物业组合的方式激发运营商的管理积极性。

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养老地产生态系统, 其经营模式仅停留在开发与经营的各种拆分与组合上。根据开发和经营主体的不同, 可以将我国的经营模式分为两种。

一是开发商自主经营的模式。这种开发模式类似于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 开发商除了前期投资建设, 还需要后期持有经营, 这种模式的产品以出租为主。此种模式适合有物业管理优势且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开发商。这种模式下, 对开发商物业管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经营风险大, 不利于快速回笼资金, 一般小型的开发商很难完成从开发向经营的转变。

二是开发商与运营商合作的模式。这是一种集中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建设完成以后并不亲自进行管理, 而是转卖给专业的经营公司管理, 这种模式的产品以出售为主。此种模式适合于没有物业管理优势的开发商。这种模式下, 开发商仅仅获得开发利润, 不能分享后期的经营利润。运营商承担全部的运营风险, 并收获全部经营收入, 这对运营商的考验比较大, 目前能完成此类工作的运营商还比较少。

由上可知, 目前我国的运营模式仍过于单一, 这为养老地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养老地产的服务属性不足

尽管美国养老地产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但是其服务品质仍受到质疑。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刚刚起步, 开发商在发展老年住宅时都在考虑硬件, 考虑该投资多少, 该盖什么样的房子, 对服务不够重视, 使得老年住宅沦落为普通住宅项目, 丧失了老年住宅最本质的意义。

由于我国养老产业仍处于萌芽期, 我国专业的护理人员仍十分缺乏, 单纯靠开发商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因而更应该集中社会力量进行大力发展。按老年人与护理员的比例为3︰1推算, 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目前, 诸如老年病专业医师、康复治疗师、长期照护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应该在老年社区中提供服务的合格的专业或准专业人员几乎没有。这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卫生和医学院校还没有把这些专业领域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未来老年社区的发展如果没有大量上述专业或准专业人力资源的参与, 最终就不会成功。

通过对比美国和中国的养老地产可以发现, 中国的养老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 运营模式单一, 且对应的服务缺失, 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可知, 正是由于缺少专业的运营商和投资商, 使得养老地产的运营模式过于单一, 并不能集中力量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金融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是最核心的问题。要发展养老地产, 就必须培养专业化的运营商团队以提升养老地产服务, 并为投资商提供完善的金融环境以为养老地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最终通过投资商、开发商和运营商的风险分拆, 发挥各类机构的最大优势, 进而促进养老地产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褚思真.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考.现代商业.2012.6

[2].张增芳.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的供需矛盾及发展思路——基于西安市的数据分析.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

浅议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突破途径 篇2

一、存在问题

1. 教学理念陈旧。

在有些学校, 不少教师还倡导“应试”教育, 没有充分发挥初中政治课作为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教学评价工作表现出片面性, 单一地以书面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政治学习成效, 没有认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更不用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了。教师在教学中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手段, 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形成。

2. 方法手段落后。

因为初中政治教学理论性强, 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会以讲授为主, 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上就像观众的现象, 没有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的双边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另外, 有些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掌握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重要作用, 甚至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开展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有限。

3. 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学校受中考指挥棒影响, 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够到位之处。在有些学校领导的眼里, 那些分值比较高的闭卷科目是一等重要的学科, 要千方百计加以强化, 而初中政治学科则沦为二等学科, 在教学安排上区别对待, 在师资安排上没有将最优秀的教师安排到政治教学一线, 甚至有的学校将政治教学岗位作为副科来对待,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改进措施

1.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 不少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 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中考闭卷科目训练上, 对政治学科的重要作用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初中政治教学工作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 培养学生民主法律意识, 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新课程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 要坚持观念先行,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正确人生理念、价值观的形成和健康情感的培养。例如初中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注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 一年级教材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方面作了强调,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有效解除各种不良情绪困扰, 为开展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甚至受益终生。因此, 广大政治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时, 不仅要着眼于教学工作, 更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健康成长。

2. 科学改进学习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要求, 学校要有效改进政治课教育教学方式, 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 将教学知识与培养品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因此, 初中学校要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效用, 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能,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以往的被动、死记的政治学习方法, 发挥学习主体性与能动性,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改进为自学、质疑、探究、归纳的过程。新课程注重推广研究性学习, 在政治教学中, 政治教师要担当学生学习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走出灌注式教学的怪圈,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取例证、辩论等方法,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设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以生动直观的画面扩充课堂教学容量, 刺激学生感官体验, 增强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法指导,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良好师生情感, 对于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只有对教师具有了情感, 才会尊敬、信任教师, 并乐于参加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诚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例如针对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的差异, 教师不能歧视后进生, 而要针对学生发展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让他们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 并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开展激励, 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树立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习动力, 有效融入班级集体。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开展谈心活动, 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与需求,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 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 并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 离开了社会实际的政治教学缺乏生动活力, 学生接受的观点、理念需要在社会生活的检验中得到强化, 更加有力地指导实践。例如在开展初一教学时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趣体验, 或者谈一谈遇到挫折后的内心想法等。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演讲辩论、模拟表演和影像演示等方式强化与实践的联系, 还要将学生带进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增强政治能力, 例如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 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这就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平时要开展知识的积累与优化更新, 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第一线的最新信息, 注重搜集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典型实例, 加以改造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提高教学成效。

5. 改革考查评价方式。

在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 考查方式还是以试卷考查为主, 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过多地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因此, 我们要从改革评价制度入手, 考查可采取书面测验与行为观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要有效改变目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单一标准的方式;考查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与学生认知实际, 不能仅以记忆性的考试为主, 还要将考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 可以采取等级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 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培养的成效, 全面实现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黑龙江垦区玉米产量突破途径探讨 篇3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玉米,早熟,耐密,高产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 是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经过60余年的开发, 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近年来, 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一直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1/3左右。黑龙江垦区用仅占全国1/45的耕地, 保障了占全国1/13人口的粮食供应,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坚持加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各项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 推进落实土地整理、耕地复垦、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 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随着垦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玉米播种面积也逐年增加, 2009年黑龙江垦区玉米的种植面积59.3万hm2, 比2008年增加19.1万hm2, 2010年播种面积62.4万hm2, 2011年突破66.7万hm2。

玉米既是最高产的旱地粮食作物, 又是优质高能的加工和饲料工业原料。玉米能否持续高产稳产并不断提高商品品质, 关系到垦区农业的发展和垦区重要战略地位的稳定, 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近几年垦区玉米平均公顷产量在7500kg左右徘徊, 比美国平均公顷产量低1500kg左右, 由此可见垦区玉米单产水平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垦区玉米要想在产量上有新的突破, 就必须解决垦

区普通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根据机械化发展水平和产量需求, 目前垦区的种植密度仍未达到高产的最适密度;二是种植的品种偏晚、子粒水分含量高, 不利于机械直收、商品品质低、粮食销售延后、资金回收期长、高产不高效。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1 选用耐密品种, 增加种植密度

玉米高产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 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美国调查540个玉米高产典型, 在各项高产因素中, 增加密度是最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措施, 而增加种植密度的基础是耐密品种的选育成功。美国著名玉米专家DUIFCK研究了美国先锋公司20世纪30~90年代发放的35个玉米杂交种, 认为美国70年间玉米品种的单株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耐密抗倒性和抗性。

据国内外创纪录高产田的报道, 大面积的玉米高产纪录, 均是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取得的。美国玉米高产竞赛, 在>4hm2的面积上, 高产纪录公顷产量超过23t的, 其种植密度都在9.4万株/hm2以上;国内玉米高产纪录公顷产量超过16t的, 其种植密度都在7.5万株/hm2以上。这些高产纪录的创造有一个共同趋势, 就是随着高产纪录的突破, 所采用品种的耐密性和栽培密度也随之增加。我国农业部于20世纪90年代曾大力实施推广紧凑型玉米行动。推广以掖单号为代表的紧凑型玉米, 大幅度增加了密度;再加上其他配套措施, 使我国玉米单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 现阶段以密增产是发展趋势, 耐密品种应用是必然的, 高密度育种是必要的。

2选用早熟高产玉米品种进行生产

选用早熟高产品种进行玉米生产, 才能降低玉米收获时的水分含量, 利于机械直收, 才能保证商品粮的优质高效。垦区旱田大多处在第二、三积温带, 积温普遍较低, 垦区所生产的玉米90%是商品粮, 只有选用早熟高产品种进行玉米生产, 才能降低玉米收获时的子粒含水量, 这就可以降低烘干和贮存费用, 提高出售价格, 缩短资金回收期, 保证商品粮的优质, 才能保证粮食的顺利出售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虽然黑龙江省的早熟品种育种工作开展较早, 育成了一批早熟品种, 但是适合垦区种植的耐密早熟高产品种少。所以在现阶段, 选育适合垦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水平的早熟耐密高产品种是必要的。

综合上述解决垦区玉米生产问题的途径可以看出, 垦区玉米种植只能走耐密早熟高产品种密植栽培的路, 虽然育成了一些耐密早熟高产的品种, 例如黑龙江农垦科学院育成的垦单15号 (积温2381℃) 适宜密度8.5万株/hm2, 公顷产量可达13t以上, 垦单10号 (积温2400℃) 适宜密度7.5万株/hm2, 公顷产量可达14t以上。但是, 选育的玉米品种的耐密高产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玉米品种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如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种植的外引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种植密度达10万株/hm2, 因此还需加大科研投入和选育力度、加快选育进程, 才能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密早熟高产新品种, 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突破途径分析 篇4

1新时期民航发展的形势

现如今的航空运输作为运输最快的方式,在进行客运、货运和时效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在世界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国家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只有不断的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从国际形势这一方面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突破自我,逐渐的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合作上也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上述的形势看,我国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的频率逐渐增加,也就代表着我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客运或者货运量都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实现更大化的经济效益,而航空运输作为其中的必要条件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内形势这一方面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促使了中国民航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的升级优化我国的经济和消费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航空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在新时期民航在发展中仍然会面临瓶颈的问题。

2新时期的民航面临的瓶颈障碍

2.1中国民航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民航要想实现突破发展,首先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民航的发展中,人力资源作为突破的瓶颈的原因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各方面无法跟上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在培训的速度和人员的素质以及数量上都远远无法达到民航的需求。在一些关键的岗位中,飞行员、管制员、机务和安检等方面作为与安全相关密切的人员较为稀缺,特别是飞行员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达不到标准,空中交通管制员流失率较高,随着航空运输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该问题若是还是无法解决,将严重的制约民航的发展。

2.2中国民航面临的基础设施问题

发展速度的提升就导致了机场的设施容量逐渐的接近饱和值,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和发达的城市,以及(已经)达到饱和值甚至超过,对民航的发展极为不利。在飞机的班次和流量极速增长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干线机场和枢纽机场的飞行保障能力都处于了超负荷的状态,导致了机场的安全设施无法满足飞机飞行的安全。从上述的情况说明,我国的民航基础设施是非常薄弱的。主要是由于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并且具有公益性和高沉淀性,若是资金不足,就很难建设出完备的机场, 甚至很难维持运营,导致需求和供给不成正比,对航空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2.3中国民航面临的空域资源问题

我国的民航空域资源一直都处于紧缺的状态,是制约着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民航面临的空域资源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的空域资源的结构十分的不合理,民航管理的资源较少,在空中的交通管理中也有条块分割和关系不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制约着我国航空的现代化发展。其次,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十分的落后,远远落后于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 因此,在航空飞行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保障能力。面对着现阶段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航班的密度逐渐增加,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民航发展的又一因素。

3新时期突破民航发展瓶颈障碍的途径

3.1在满足民航市场化的需求下,建立人力资源工作机制

首先,对法律法规要逐渐的完善,做到与国际相接轨,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民航发展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以及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 ;其次,要将民航中的人力资源规划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只有充分的利用资源,才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进行人才的预测和规划的制定等等,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合理化 ;再次,要控制人员的数量,对与一般的人员要严格的控制增长的数量和结构,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要不断的充实,满足实际的需要 ;最后,只有将激励机制健全,才能够将现有的人才稳定下来,从而实现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帮助解决关键岗位的人才稀缺的问题。只有从我国的民航行业内部人员的结构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人才规划策略, 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融入规划中, 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人才队伍的素质,保障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

3.2为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机场作为民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在基础设施上无法紧跟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将会制约着民航整体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重视机场的建设,充分的调动各方面能利用的资源,提高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决策机制,有利于机场的经营管理,也能够提高机场的服务,增加机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完善机场的基础建设中,在正常实施之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的正常实施,从而促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并且要鼓励对机场建设的民间投资,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现阶段的机场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3.3为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提高空管保障能力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要朝着系统化和安全性方向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两个特点,才能够保证空中交通运行的安全和通畅,因此,民航要注重空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的共同参与下,建立起有效的运行协调决策机制, 对航空运输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够保证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要对空域和航路、航线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的完善协同机制,减少飞行的结构上的矛盾,并且,要加强和改进航班的时刻管理, 对相关的空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从而保障我国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竞争力。

4结语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新时期中,我国的民航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障碍, 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的越来越快,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求。

摘要:就目前的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情况分析,仍旧不能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也逐渐增加,面对自由化运输的发展趋势,中国民航要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航空运输市场不断开放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障碍问题。

浅谈突破英语发音的几个途径 篇5

1 过好音标关

一门外语的发音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 即标准的发音是学习者外语口语素质的基本体现。然而, 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要准确掌握发音, 需要经过一个刻意追求的过程。本人的方法是先从英语音标入手, 音标是学习口语的第一步, 而音标中最难学的是20个原音, 多数学生的口型和舌位不到位。如合口双元音[ai], 大多数学生读作“哎伊”, 我要求学生张大嘴巴, 夸张饱满, 读作“阿--伊”;又如前元音[ee], 多数学生读作[e], 可见学生区别不开这两个原音的发音。我告诉学生前一个音发音时上下唇成90°夹角, 后者则呈45°夹角。28个辅音音标易混淆, 在教学时我按类别讲授, 可分为爆破音、边辅音、鼻辅音、摩擦音、破擦音和半元音。这些音标在学习时有一个技巧:每一类别中的音都是成对出现的, 即清辅音和浊辅音。发音时清辅音送气, 声带不振动;而浊辅音不送气, 声带振动。如爆破音中的[t]和[d];摩擦音中的[f]和[v];破擦音中的[ts]和[dz]等都是这样。学习时比较模仿, 反复练习, 效果较好。辅音学习学生舌位仍存在问题, 如摩擦音[θ]和[奁], 多数学生读作[s], 我纠正他们要咬舌头, 并用数字thre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3333) 来反复训练, 并让学生到讲台上比赛发音和速度,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舌位, 及时纠正。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很快就准确地掌握了这个音。

为了调动学生练发音的兴趣, 我还引导学生学习、听英文歌曲, 看英文电影。找一些抒情的、节奏缓慢的歌曲, 在歌词下面把元音音标连续地写出。如歌曲Edelweiss (雪绒花) 中的歌词: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连续地写出原音音标[蘅:ai i:ai u:ueei u:i:i:], 边唱边练习。音乐极大地感染了学生, 激发了学生学口语的热情, 因为歌曲的唱腔都是满怀感情的, 你也需要满怀感情地发出自己听到的单词;歌曲的发音有时是特别的, 然而却是异常准确的, 边唱边练边复述, 不知不觉发音就提高了。

2 掌握发音的技巧

英语的发音和汉语不同, 有他独特的技巧。我们需要先了解发音的主要器官:舌、唇、上下颚、齿龈、牙齿、声带、鼻腔和口腔。汉语主要是靠嘴巴说话的, 如“希望你在这里过的愉快”, 我们从外在看到口型时大时小, 前后开合, 嘴誱唇上下启闭, 但看不到身体外形的其他变化。同样, 说这句话的英文"I hope you enjoy your stay here", 我们则看到除了嘴巴上下开合和其它变化外, 还看到胸部、腹部在做有节奏的呼吸, 同时有强大的气流随着这种运动从口腔里呼出来, 这就是英语发音的最大技巧:用气流来说话, 靠口腔、鼻腔、喉腔、胸腔、腹腔五腔并用来发音的。学生学习、掌握了这个技巧后非常欣喜, 他们觉得英语发音一下子容易了许多, 主动地拿着经典的句子疯狂地操练, 如痴如醉地体味着英语的魅力。

3 掌握发音的特点

在口语中, 遇到句子中有双元音和长元音的单词, 读时要夸张饱满, 如句子"I like you", 其中的元音音标[ai]和[u:]读时尽量嘴巴张大, 音的长度到位;而遇到含短元音的单词, 读时则要干脆利索, 短促有力, 如"I'm working on it"中的短元音[蘅]和[i];遇到含有音标[蘅:][З:][i藜][ε藜]等的单词, 读时要卷舌头;遇到含有音标[θ]和[奁]的单词, 读时则要咬舌头;遇到句中前一个单词末尾是辅音音标, 后一个单词开头是原音音标, 要连读, 如"No at all";当一个爆破音跟另一个爆破音相遇时往往失去爆破, 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称为“失去爆破”或“特殊爆破”。爆破音和爆破音或其他的辅音相邻, 第一个爆破音只形成阻碍, 但不发生爆破, 称作不完全爆破。说话时, 前一个单词的爆破音只保持发音部位 (音不发出来) 的同时, 即向下一个单词起音的辅音过渡, 不完全爆破得以实现。如"Sit down.""Good morning./good news/take mine/start now/I don't know.""great changes/good jobs/that child/grand-child/picture/object."

总之, 发音不过关, 口语很难过关。除了过好上述三关外, 音的浊化、音的弱化、音的重读和非重读等也要强调。学发音时必须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地去练, 发音纯正、地道、自然, 就能脱口而出一口流利、漂亮的英文。

参考文献

[1]吴之凯.中国学生英语发音困难及提高的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166-167.

突破途径分析 篇6

首先, 中非医疗体系存在的差异是中国传统医药在非洲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非洲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其医疗体系基本采用西医药学的一些理论, 多数医生接受的也是西医理论教育, 药品市场以欧美药品居多。一些国家对于中国中医中药理论和疗效都持有怀疑态度, 从而阻碍了中医药在非洲国家的推广。体系的不同又使得中国的药品无法通过非洲国家西式的检验标准和程序, 不经过正规的注册, 就不能在非洲市场上销售[4]。

其次, 传统观念的不同也影响了中药在非洲市场的销售。比如受文化风俗影响, 许多非洲人对动物保护意识较强, 尤其是白人群体中有很多人都拒绝服用含有动物成分的药品。另外, 中药讲究配方, 但部分中药在国际上属于受保护的濒危物种, 在国外是禁止销售的, 因此无法办理相关入关手续。

第三, 非洲中医教育体系限制了中国传统医药在非洲的发展。目前多数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都较为落后。由于缺乏中医教育体系, 一些非洲留学生前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学习, 而学成之后, 其中有一部分却前往他国深造和就业。非洲当地的传统草药医虽然比较普遍, 但缺乏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 实际医疗水平较低, 诊疗效果较差, 从而也对中国传统医药在非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四, 语言能力欠缺阻碍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流利的外语水平有利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有助于准确了解病人的病情, 提出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多年来由于受语言水平所限, 中国派出的医疗队中缺乏能流利运用外语同患者交流的人才。仅凭借翻译充当助手既增加了费用成本, 也因为翻译人手有限, 而使得很多医生只能医治普通的疾病, 对于病情复杂, 治疗难度大的疾病则因为缺乏过硬的外语交流能力而不能给出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五, 中药产品说明书过于简单或欠规范, 这不利于药品在非洲市场的推广和营销。目前中国中药说明书存在描述简单、信息不全、语言笼统、用量含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表述不明确等问题, 如部分药品说明书在功能主治与疗效中出现“改善微循环”、“抗炎”、“降糖”等现代药理语言, 还有的药品说明书没有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老、幼等情况分别说明给药方法及常用剂量, 使用“小儿酌减或遵医嘱”等语言, 使患者无所适从, 这影响了药品的正常使用, 容易造成误用药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第六, 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有损中国医药产品在非洲市场上的形象。因为非洲一些国家严重缺医少药且多数民众支付和鉴别能力有限, 而假药售价普遍比正品低廉许多, 仿冒的药品很好销售, 因而被不法商人利用。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近年来一些国际假药制造者开始以中国生产出口的抗疟药为目标进行造假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输入管制不严的非洲某些地区。此外, 由于一些非洲进口国没有对抗疟药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导致在国外的委托加工业务存在劣质或仿制假冒药品, 一些中小药品加工厂专门接受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订单, 这其中也不排除中国个别企业接受非洲不法企业的委托, 非法生产出口药品。另外, 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未能够保证药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 这也影响了药品的质量和药效[5]。

非洲大陆现有12亿人口, 但是目前非洲人民的用药还主要依靠进口。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过硬的技术, 非洲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据中国医疗队在非洲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中草药在治疗一些传染性疾病, 如疟疾、肝炎甚至艾滋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治疗的价格也往往是西医的1/10, 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与非洲在传统医学和传统药物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市场开发潜力也十分巨大。中国政府、医药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 积极开展研究, 加强中医药行业自身建设, 推动中非传统医学界交流, 与非方合作研发新药品, 合作创办传统医药生产厂家。

首先,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药生产企业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加强对中药药理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 完善、规范说明书的书写与印制, 比如加入药物过量 (包括症状、急救措施、解毒药等) 、警告项 (储藏于儿童不可及处、是否影响驾驶与精密操作等) , 在除了说明剂量、禁忌、注意事项等之外, 还应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理毒理”等内容写入说明书[6]。这种接近于西药产品的规范性说明书有利于提高中药产品在非洲的声誉度, 易于为非洲人民所接收, 从而逐步提高中药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

其次,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尽早制定、出台相关政策, 规范中医药出国开展项目合作和投资建厂的行为, 取缔那些出口假冒伪劣中药商品的部门和单位的出口许可证。中国医药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出口过程中对中国医药产品和医药企业的适度监管, 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非医药出口的质量保障, 不让假冒伪劣产品流入海外市场。

第三, 针对目前中国中药多渠道出口导致管理困难、市场混乱的局面, 可尝试由有关管理部门出面进行企业集团组合, 对某些重点产品使用统一的药材、采用统一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以及统一的销售价格, 形成一致对外的出口格局。另外, 也可考虑将中药以健康食品、草药补充剂、食品补充剂、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为前三种类似于中国的保健食品, 中药较易达到有关标准, 在短期内可以大批量出口, 这可看作目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 从而以此来扩大中药的影响。

第四, 应加大与非方医疗、医药行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这包括有计划地选派专业人士赴非洲进行考察、学习;在双方政府部门的指导下, 建立专门的中非传统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合作研究机构, 建立中非传统医疗合作的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利用非洲丰富的草药资源与非洲国家共同创办传统医药生产厂家。

第五, 加强双语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长期凭借翻译来进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是不利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的。中国中医药教育必须狠抓外语水平, 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的新中医人才。同时也可依托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孔子学院或联合当地的医科高等院校开办中医药技术培训班, 为当地培养医疗卫生人员, 让更多的非洲人民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疗法中受益。

摘要:中国与非洲都有使用草药的传统, 非洲人对中医药比较容易认同。由于中医药对于非洲一些传染性疾病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中医药诊疗费用也比西医低很多, 加之近年来, 随着中非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及人文等领域交往的日益频繁, 双方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往来也逐渐增多, 中国与非洲之间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及现实等因素的影响, 中医药走进非洲还面临诸多挑战, 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医药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共同努力, 采取措施, 积极开展研究, 加强中医药行业自身建设, 不断推动中非传统医学界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中国,非洲,中医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国对亚洲、非洲中成药出口额调查分析[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 http://www.chyxx.com/data/201303/197811.html, 2013-03-03.

[2]2012年中药产品出口“三足鼎立”[EB/OL].医药投资周刊, http://www.bioon.com/industry/market/553256.shtml, 2013-03-18.

[3]非洲国家卫生部官员开始在中国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EB/OL].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http://www.wfas.org.cn/news/inside/200709/1084.html, 2007-09-27.

[4]非洲的诱惑——中国中药出口非洲问题透析[J].医药经济报, 2003, (5) .

[5]中国抗疟药在非洲被仿冒专家详解假药来源[EB/OL].网易财经频道, http://money.163.com/13/0109/10/8KP7DDBO00253B0H.html, 2013-01-09.

突破途径分析 篇7

河南商报2009年4月刊登的一则漫画引起社会上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一番新的讨论。大批学生家长领着孩子排成长队在补习班门口, 学校响应教育部门对学生减负的号召, 要求不在周末给学生补习功课, 家长却又把孩子推向另一个课堂——补习班。一位家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这样说道:“孩子出了校园, 有大量时间可自由掌握, 但多数孩子待在家看电视或上网, 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 也背离素质教育的初衷。”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爱因斯坦曾说, 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都忘掉之后, 剩下来的才是素质。所谓“素质教育”, 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包括两大层次的活动:一是国民素质教育;二是专门人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 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 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 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 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 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 国内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分析素质教育的现状, 通过比较, 试图在各种弊端和利益中找到平衡点, 进而真正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

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是:

第一,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教育机构还是“为应试而教, 为应试而学”, 在此目标导向下, 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 也只能是片面的, 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

第二,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 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很多学校的老师依然把目光盯在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 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第三, 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 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目前很多院校在以实践为办学宗旨的前提下,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还是一成不变的。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至今, 十年里, 素质教育经历了倡导——推进的漫漫征程, 可是不少人至今还在“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 甚至是莫衷一是。 被推崇、追捧多年的素质教育, 在现实中已然成了“皇帝的新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 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种种情况表明, 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现并不仅仅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它是一个应该有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参与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征途上有很多正面因素:诸如政策导向, 专家关注, 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学生的认可, 但同时还有很多负面的因素, 很多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呼声的推动下给学生无辜增加了很多课业负担, 但却冠以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和素质的名义, 与素质教育本来的目的完全相悖。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在一种快乐和谐的状态下让学生的人格、情商和自身的各项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 这就使得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沉下心来, 认真思索应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 我认为, 无论采用哪种课程体系, 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内容, 用什么评价体系, 最终都要给学生一种快乐的环境。只有不排斥, 才能更好地吸收。

二、推行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只有观念更新才能诱发行为创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 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学生是生龙活虎的、富有个性的。如果只用表现在纸面上、试卷上的单一的评价方式, 只用一把尺子来丈量, 必会忽略甚至扼杀多元化人才的个性。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考的课程不得不学, 不考的课程干脆不学。因此, 维护和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是件很重要的工作。 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 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创造条件让那些合理的想法得到推介、表彰、弘扬。像牛津、剑桥招生, 统考分数只是一个参考依据, 此外, 学生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成果、竞赛成绩、发表文章、发明创造等, 应占据重要位置。因为, 这些世界一流大学认识到, 分数外的东西才能真正显示学生的素质。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造能力, 使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是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得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 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全面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一般分为基础型课程和应用型课程。但目前高校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着力于基础课程的改革, 这样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专业课的设置只突出了知识的学习, 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上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工作和创业的需要。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 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 因此, 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 学非所用, 学非所需, 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 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我国提倡素质教育, 目的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基于这种考虑, 在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素质教育可以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在课程的讲述中穿插数学思想的介绍, 概念体系建立的历史依据以及当时的时代特征, 内容结合专业, 注重实践应用性、普及数学建模,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快乐学习。

目前数学建模绝大部分只在高校开设, 并且是作为数学系的共修课。这种教学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建模是真正把数学和其他学科做到有机结合。社会对数学建模给予了广泛的认同。用人单位对数学建模获奖学生也非常欢迎, 认为这类学生综合素质高, 动手能力强, 有创新精神。获奖学生在研究生入学及以后的研究中都显示出较强的能力。多年来该项活动一直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一批科学家的赞同,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一直是该项活动的倡导者。社会对数学建模给予广泛的认同, 首先表现出数学建模是一项促进数学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归纳起来, 完成数学建模需要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良好的数学基础、数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数学建模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的计算与计算机编程能力、独立工作及与人共事合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顽强的毅力, 等等。

因此, 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证明了, 数学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和数学素质教育在当今时代的人才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作为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从教师自身来讲, 要求教师队伍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切实转换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 班级的权力者, 利弊的权衡者, 而是学生的“严父慈母”、“知音知己”、“人格偶像”、“学习楷模”, 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 倾听学生心声, 走进学生内心, 满足学生所需, 要不断加强为人之道, 为师之道的修养,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位,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切实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应该是能够在一种和谐美好的环境中令教学双方都感到身心愉悦, 进而培养完善的人格。1994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还更早些。素质教育提出近二十年来, 广大教师、教育专家以及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 从中国国情出发, 不断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很多学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试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素质教育已经从基本的理论研究, 局部的探索试验, 教育系统内部操作进入了行政全面介入, 政策全面规范的实际操作阶段。如果要进行评价的话, 我认为素质教育已经处在社会关注、政府推进、重点突破、配套实施、全面展开的阶段。虽然素质教育的进展令人鼓舞, 但从整体来看, 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任重道远。

教育是一棵大树, 它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中。要想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要从社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来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通过课程改革, 真正走出素质教育的沼泽。

摘要: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 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全面推行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只有观念更新才能诱发行为创新。目前, 国内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分析素质教育的现状, 通过比较, 试图在各种弊端和利益中找到平衡点, 进而真正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用型课程,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意义的寻求———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3) :37-39.

[2]李晓华.论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06-107.

上一篇:社区医疗服务下一篇:智能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