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控制

2024-10-07

现金流控制(精选12篇)

现金流控制 篇1

一、高校现金流的概念和作用

高校现金流是指高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现金净流量, 也可理解为在运动状态中的现金, 更准确地说是现金的变动结果。现金流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 现金流是高校保持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一旦缺乏润滑剂的润滑, 高校就会出现财务困难, 乃至发生瘫痪。第二, 现金流是高校财务状况的报警器。如财务结构失衡, 资产负债比率过高,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过高, 流动比例过低等都可能造成现金流量问题。现金流信息是评价高校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弹性、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决定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现金流内部控制及风险控制策略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学校事业法人地位的确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已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式管理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 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校在办学结构调整、规模发展、资金筹集、经费使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而这种自主权, 也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高等院校应切实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改善学校财务状况,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所以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 也是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高校现金流内部控制及风险控制策略不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能满足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校因扩张而大量贷款, 导致学校现金流运转困难, 有的学校甚至到了发不出工资无法支付日常开支的地步, 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日常运行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高校现金流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三、当前高校现金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现金流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校管理者对现金流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制度执行不得力。对现金流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必要的追踪, 对现金内部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现金流的导向作用还很弱, 实践中对现金流的管理存在着严重滞后性和被动性特征。一些高校只有在发不出工资、无法偿还债务、无法支付日常开支的时候才关注现金流管理。要系统提升高校的运营质量, 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就要从观念上确实重视现金流管理, 充分认识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并采取措施, 构建现金流管理控制体系。

2、缺乏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依据《会计法》第2条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规定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并未引起有些高校足够的重视, 没有依此对相关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视, 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3、现金流内部控制的手段有待改进

现金流内部控制的手段比较侧重于事后分析, 而缺乏事中的控制, 特别是事前的预测和安排。在控制手段的运用上也比较单一。

4、没有建立相应风险预警系统

对财务风险的判断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依靠财务负责人或财务人员的经验估计基础之上。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 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对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高校也未建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制度, 确定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价指标。

5、现金流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还不健全

由于高校对现金流缺乏足够的认识, 现金流管理的研究仅停留在运营层面, 并没有被提高到战略高度。现金流管理的内容仅仅涉及现金预算、日常流量控制等战术性管理, 没有同高校的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整个现金流的流入、流出及其现金净流量分析、控制工作尚未开展。

6、缺乏一套对整个现金流控制过程的监控

包括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人才和缺乏相应部门的监控活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涉及现金流整个流程的控制活动, 也需要一个对这些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的监控系统。

四、建立健全高校现金流的风险控制策略

1、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

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高校的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可以是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 也可以是具有相当独立程度的由各部门的专业人才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必要时还应当聘请有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专家的参与。

2、建立现金流预警系统

为有效地化解现金流风险对高校财务状况的影响, 应当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体系。当现金流偏离正常状态时, 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估计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后果, 了解高校可能面临的现金流危机, 通过现金流预警系统来动态追踪和识别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忽视或没有觉察出的现金流风险并及时做出预警。把仅注重发现险情的消极预警变为分析根源、改进管理的积极预警, 变静态预警为动态预警。

3、重视现金流预算管理

应重视现金流预算管理, 以现金流入、流出控制为核心的高校财务管理, 离开了现金流预算管理, 也就失去了管理的依据和管理重心。现金流预算是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是确定一定时期内全部货币流入和流出数额并加以平衡的预测。高校应以全面预算为基础, 将现金流量预算充分细化, 对未来现金收支状况进行预测, 以周、旬、月、季、半年、一年为期限,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确保现金流预算的准确性, 提高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力度和精度, 以便及时做出筹资方案、资金调度和使用方案。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对本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审视, 从而全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完善现金收支控制制度

制定现金收支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程序, 以明确个人和部门在现金收支控制中的权限和责任, 一方面, 对现金流动性进行控制, 即控制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和额度, 以维护良性的现金循环流动;另一方面, 对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 保证现金的安全及完整。

5、现金流视角下风险的定量分析

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通常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这种渐进发展情况必然会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来。要准确预测高校财务风险, 从大量的财务因子中选好财务指标是关键, 尤其是现金流指标更是财务指标中的风向标。定量分析法是在完整掌握各种财务指标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 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定量分析分为单变模式和多变量模型, 单变模式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来对风险、危机进行评估。单变模式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横向比较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财务报告, 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 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其变化趋势, 从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趋势分析法, 可以了解有关现金流变动的基本趋势, 判断这种变动是有利还是不利, 并对现金流未来发展作出预测。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编制历年会计报表方法, 将连续多年的报表, 至少是最近3—5年的会计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以观察变化趋势。这样分析比单看一个报告期的会计报表, 能了解更多的情况和信息, 有利于分析变化的趋势。横向比较法则侧重于高校与同规模其他高校的比较, 横向比较法通常分析高校在某一方面的优劣, 进而针对面临的问题采取措施。

单变模式对现金流的定量分析指标, 依据需要了解和分析的问题不同而有所侧重, 对于高校来说现金流定量分析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其一, 现金流的结构分析。现金流结构是反映财务状况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现金流入结构比率、现金流出结构比率、流入流出比率及其内部结构比率等。其二, 流动性分析。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其三,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事业收入现金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其四, 发展潜力指标。现金净额增长率。现金净额增长率= (年末现金净额-年初现金净额) ÷年初现金净额。

多变量模型是通过两个以上的指标组合来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模式。比较多的是运用爱德华·阿尔曼提出的“Z计分模型”判断高校财务危机的大小。

6、现金流视角下风险的定性分析

在财务风险预警中, 由于一些难以量化的非财务信息也影响着高校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 除进行定量分析外, 还应结合一些相关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果。现金流定性分析法是根据专业经验知识, 结合预测对象的特点进行分析, 对高校现金流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做出理性推测的方法。一般可以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征、竞争状况、管理模式及水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对现金流的正负影响度。

进行现金流的定性分析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 对于找到潜在的联系和趋势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现金流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调查分析法、专家分析法等。

7、进行风险评估, 提出分析报告

风险评估就是预测潜在的事件对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相应的预警报告。财务管理者应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事件:一是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影响程度。应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常常是相辅相成、结合使用, 定量分析定性化, 定性分析定量化, 以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信性。事实上, 有时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更为有效。一方面, 定量分析会受到高校在不同时期各项因素的变化、对所选择的评价指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无法满足财务预警的全面需要;另一方面, 由专家靠经验作出判断的定性分析, 其结论比较灵活, 可以随着高校的发展变化作出修正, 从而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因此, 风险评估分析中不可单纯强调定量指标的权威性, 还应结合定性分析进行判断和预测, 以补充定量分析的不足, 把握高校的发展趋势, 从而对风险作出综合评估, 提出专门的风险分析报告, 供决策者参考。

摘要:随着高等学校事业法人地位的确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财务管理已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现金流信息是评价高校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弹性、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决定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 加强高校现金流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现金流,高校,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熊敏: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J].职业圈, 2007 (22) .

[2]彭钢、胡德春、王和林:试论新时期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消费导刊, 2009 (7) .

[3]刘凤娥:不可忽视的现金流量管理[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8 (11) .

[4]张雪峰:现金流内部控制的弱点及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9) .

[5]杨娟:中小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10) .

[6]吴平:论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预测决策中的应用[DB/OL].全球品牌网, 2009-03-17.

现金流控制 篇2

1、钱账分管制度:也就是岗位分工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散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宗旨是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货币资金的岗位分工制度要求建立出纳人员、审批人员、专用签章的保管人员、会计人员、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以及货币资金清查人员的责任制度。如可从以下方面体现:

(1)现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散的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2)出纳人员不得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和保管。

(3)出纳人员不得负责非现金账户的记账工作。

(4)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清查盘店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等。

2、库存现金开支审批制度:即库存现金的授权审批制度。

(1)明确企业库存现金开支范围。

1)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2)

各种劳保、福利费以及对职工个人的其他支出;

3)

支付企业外部个人的劳动报酬;

4)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款;

5)

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6)

票据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7)

向股东支付红利;

8)

按规定允许使用现金的其他支出。

(2)明确各种报销凭证,规定各种库存现金支付业务的报销手续和方法。

(3)明确各种库存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等。

3、库存现金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日记账”要做到日清是指出纳人员应对当日的库存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结出当日发生额和账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的实存金额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月结是指出纳人员必须对库存现金日记账按月核对。

二、建立完备的核算制度。

1、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总分类账,由负责总账的会计人员进行总分类账核算。总分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一般采用三栏式,有时也使用多栏式。使用电算化核算的企业,业务较多时,可以每天进行打印明细账,较少的,可以满页打印。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或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进行核算。平时备用金使用部门报账时不通过本账户。

2、库存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为了加强库存现金的管理与核算,“现金日记账”应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收款或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结出账面余额,并与实际库存额核对相符。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现金收支的控制制度。

1、企业的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困难的,与开户银行协商确定送存时间。

2、企业支付库存现金应从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提取,不得坐支现金收入。

3、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说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开出库存现金支票,经开户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4、企业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款项。

5、各单位购买国家专控的商品一律采用转账的方式支付,不得以库存现金支付等。

四、库存现金的清查盘点制度。

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实地盘点法。通过对库存现金的实地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现金日记账余额相核对,查明库存现金是否账实相符。

1、出纳人员的日常盘点。现金出纳人员应于每日营业终了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并实地盘点现金,如发现账实不符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2、专门财产清查人员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在现金出纳人员日常盘点的基础上,还应由专门财产清查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复核、检查性盘点。除了对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外,还应审核现金收付凭证和有关账簿资料,检查现金收付业务的合理、合法性。清查结束后无论是否发现问题,都应编制“库存现金清查盘点报告”,由清查人员和现金出纳签字盖章,以确保其效力。

五、库存现金的集团管理制度。

集团财务部对所属企业的现金进行统一调配。集团公司在总部设立结算中心,所属企业都将其现金存入结算中心账户。当某成员企业现金盈余而另一企业急需现金时,集团公司财务部就可以相互调配。调配的前提是不影响盈余企业的现金需要,并采取有偿使用现金的原则,以确保现金的集中核算,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六、现金流量汇报管理制度。

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其安全与完整。因而需要出纳人员做好现金的预测以及需要保留库存现金的数量。出纳人员可编制货币资金变动情况表,报送财务负责人和企业主要领导,以便相关领导掌握现金的变动情况。

七、其他

现金的保管要有相应的保管措施,保险柜应存放于坚固实用、防潮、防水、通风较好的房间,房间应有铁栏杆、防盗门。

1、保险柜钥匙由出纳人员保管,不得交由其他人代管,并随时转动密码器。

2、出纳员工作变动时,应更换保险柜密码。保险柜钥匙、密码丢失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报请领导处理,不得随意找人修理或修配钥匙。

3、库存现金应整齐存放,保持清洁,如因潮湿霉烂、虫蛀等问题发生损失的,由出纳人员负责。

4、出纳员到银行存取现金,须有保安员护送,并安排专车接送。

END

现金流控制 篇3

一、供应链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区别

根据深圳发展银行的定义,供应链融资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商品贸易融资的自偿性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供应链”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企业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网络和链条,即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也包括下游的分销商、代理商,即渠道链。

供应链融资的产品基础是商品贸易融资。根据《巴塞尔协议》(2004年6月版)第244条,“商品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帐款等资产的融资。对于这种融资:借款人除商品销售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外,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什么实质的资产,因此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这种融资的结构化特性旨在弥补借款人较低的信用等级。融资的风险主要反映在融资的自偿性程度以及贷款人对交易进行结构化设计方面的技能,而不是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等级。”

商品贸易融资是被很多国际性大银行深入实践的一大类授信产品,2004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同业中率先将这个概念引入业务实践,并取名“自偿性贸易融资”。商品贸易融资具有区别于传统流动资金授信的几个特点:

第一,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通过操作模式的设计,将受信企业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授信银行的特定帐户中,进而归还贷款或作为归还授信的保证。典型的产品比如保理,应收帐款将按期回流到银行的保理专户中。

第二,操作的封闭性。即实施从出帐到资金收回的全程控制,其问既包括资金流的控制,也包括物流的控制。典型的产品如动产抵,质押授信业务,企业将授信资金专项用于采购原材料。并将采购项下的货物直接抵/质押给银行,以分次追加保证金的方式,分次赎出货物进行销售。

第三,以贷后操作作为风险控制的核心。即相对降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权重,在准入控制方面,强调操作模式的自偿性和封闭性评估,建立贷后操作的专业化平台,实施贷后的全流程控制。

第四,授信用途的特定化。即额度项下的每次出帐都对应明确的贸易背景,做到金额、时间、交易对手等信息的匹配。

由此可见,供应链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最主要的信贷理念差异在于贸易背景的特定化以及系统性统筹授信。首先,贸易背景特定化的目的首先在于控制资金的专款专用,以便就贸易背景的利润实现和利润分配作出充分的预估,进而评价还款现金流的充分性;同时,特定化的贸易背景有利于银行根据贸易背景的物流、结算等特征量身定制具体的操作模式,以便构造导引现金流回流银行的通道,实现还款。因此,现金流控制是保证贸易背景特定化的核心技术,因此也派生出物流控制、核心企业信用引入等其他手段。

其次,供应链融资将供应链所有成员视为一个融资需求的整体,不以满足所有个体的孤立需求为导向,因为对某个个体成员提供融资,也往往解决了交易对手的流动性问题。因此,对授信资金注入的节点选择以及注入量的控制,必须基于系统论的考量,以避免局部甚至整体的授信过度或不足。这就是结构性授信安排技术发展的出发点。

二、供应链融资中的现金流管理

供应链融资项下的现金流管理是指银行通过设定流程模式、产品运用、商务条款约束等安排,对授信资金循环及其增值进行管理与控制,实现信贷资金投入后的增值回流。这里的现金流的管理,并非传统的现金流预测,而是区分资金的性质后,对资金包括出发点、流量、流向、循环周期等方面的全面管理。

现金流管理旨在保障银行授信资金进入供应链的经营循环后,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抵偿到期债务。控制住现金流,也就控制住了还款来源,增强了还款来源的可预见性、可操控性和稳定性。

现金流管理的几个要素包括:

(一)流量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授信限额,主要通过考察:现金流量与借款人的经营规模和授信支持性资产的匹配关系;借款人的采购或销售网络、上游的供货能力、下游的支付能力等因素。

1、单笔贸易现金流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交易双方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申请人自身的承债能力等,估算该业务申请人自有资金和银行投入的资金的比例。以公式表示:

单笔合同金额=保证金比例+单笔融资金额(单笔贸易现金流)

2、受信企业一定期限内现金流量的计算。总的思路是依据受信企业过往交易记录,过往经营记录以及企业业务的合理发展幅度来匡算。即:

季节性销售增长引发的现金流需求:营运投资旺季值一营运投资淡季值:

营运投资=存货+应收帐款一应付帐款一应付费用:

长期性销售增长引发的现金流需求=近三年核心营运投资环比增长量。以公司在一年中的最低销售点时所必需保有的核心营运投资(存货+应收帐款一应付帐款一应付费用),来计算连续3年的环比增长。

(二)流向的管理。就是对现金流去向和来向的控制,即在具体操作环节上落实贷款用途。回流的现金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其中包括回流现金的路径、回流量以及回流时间。

(三)循环周期的管理。现金流管理的重点,在于保证受信企业与上、下游之间资金流与物流相对运动的顺利完成。现金流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行业内通行的结算方式及平均销售周期来判断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所需时间。循环周期控制不当,会导致资金提前回流或滞后回流,使银行与企业在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等方面产生冲突。甚至引发不良贷款。

目前,现金流管理手段包括以下一些:

(一)金融产品的组合运用。根据金融产品本身的特征及其对资金走向和回收的组合安排,可较好的控制现金流的循环。如指定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的收款人以及指定付款帐号可控制资金的去向,直接将资金支付给上游交易对手;通过国内保理业务、指定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人、协议约定或购销合同上注明回款帐号唯一性等手段可以确保现金的及时回流。

(二)物化载体的约束和控制。现金流物化载体可以约束现金的流向。也可以客观地反映现金流运动。如资金的去向可以在汇票上载

明收款人或指定付款帐号,在发货单或提单上的收货人、提货人栏可注明为银行或银行指定的收货人以监控货物;同时发货单、提单也是物流的流向及不同节段上某一时间货物所处状态的证明。

(三)业务流程模式和商务条款的控制。可通过合同中的商务条款、协议中多方约定保障现金回流的路线。可通过给企业设定保证金帐户、封闭授信来处理应收、应付、存货的管理:办理业务时要求必须提供相关合同、发票、发,收货证明等现金流物化载体。

(四)发挥财务报表在现金流控制中的作用。受信人连续的财务报表可以勾画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现金流向图。财务报表是现金流在数据上的体现,贸易链条各参与者每一时点的财务报表都体现了资金的静态状况以及其与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相关关系。对企业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存货、货币资金及销售收人的监控和管理,是控制和检验现金流的有效手段。

三、供应链融资中的结构授信

结构授信不同于离散的单一客户授信,是指银行以真实贸易为背景。对包括受信申请人及其供应链节点上主要参与者在内客户组团的授信。即,银行基于同一交易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和总体抗风险能力,根据不同的产业特征和客户需求,对相对封闭的贸易链条上关联环节客户进行主动授信安排,并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差异化服务。

结合图1,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结构授信:

第一,“结构”是指授信申请人及其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形成的交易关系及价值循环的组合。更广义的理解是申请人及其产业链上的贸易伙伴以及商品流通关系所延伸到的跨业协作者之间形成的交易关系及价值循环的组合,如图①、②和③可以分别形成独立“结构”,①和②,②和③,①、②和③组合也可以分别形成复合的“结构”。授信申请人、交易对手、跨业协作者是“结构图”上的节点,资金流、物流是连接线,信息流将整个供应链贯通起来。银行通过对结构图中不同节点及其相互之间交易关系和价值循环的分析,可以对其隐含的总体融资需求及个体的融资需求进行估算和规划,并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差异化服务。

第二,“结构授信”使银行审查的重点从关注单一客户到关注某一系统的交易背景,亦即“结构”包括与业务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结构授信除了对受信人个体的信用风险外,还对某一业务所涉及的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予以考察,是推进全面风险组合管理的有效手段。银行从过去单一的强调申请人个体的资产状况、资金需求和偿债能力,转变为对保障一笔或一系列交易完成所需要的宏观、微观环境和内、外部条件的关注;从被动的风险控制逐步转向主动的风险管理;从以覆盖风险敞口为绝对导向,转向主动全面认识、衡量风险并分散风险。

结构授信的构建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明晰交易“结构”关系。勾画供应链条流程,了解各参与主体在供应链上的作用、其经营性质和资信情况;必要时,可加上其与跨业协作者(即图2所示包括物流、金融、担保、公证、拍卖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提供商)的交易关系。通过上下游约定的结算方式了解资金流及物流的流向与特征,评估供应链条是否成熟、清晰,资金流与物流循环是否完整。

(二)评估用以支撑授信的贸易背景的支撑强度。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行业状况、市场份额、市场容量进行分析,评估银行授信资金介入后的增值空间。以授信申请人为切人点,沿上下游考虑其在供应链条上位置、谈判地位、判断其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主动选择有利于供应链巩固的企业参与结构授信。

(三)给予“结构”适量的授信安排。参照授信申请人的额度需要,分析供应链交易关系和各参与主体的经营特征,以及完成交易实际所需的资金量确定授信限额,对包括授信申请人及其交易“结构”内的交易对手,主动给予结构授信安排。需要注意的是,供应链上交易是逐个环节完成的,资金流随着物流逐个环节结算并实现增值,这一特点使得授信限额的确定,不是各环节所需资金的累加,而是取决于货物本身所具有的市场价值(即并非“1+1+1=3”,而是“1+1+1=1+环节增值”)。

(四)进行风险定价和条款约束。根据各主体承担风险的差异和利益区间,给予相应的风险定价和商务条款约束。

结构授信解决了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中的两个突出矛盾。第一。解决授信承载主体单一,和结构性融资中多主体的实际资金需求与资金使用的矛盾。由于贸易融资中多主体产生的资金需求和资金实际使用,银行理应基于对市场容量、交易对手资信的判断,将信贷资金渗透到交易各环节上,以现金流管理和风险分散、责任捆绑等原则来把握超过受信人承受能力的那部分授信风险。

第二,解决了受信主体信用与实际供应链授信限额不对称的矛盾。结构授信综合掌握供应链风险捆绑延伸、过渡转移、现金流控制、风险分散等因素,对贸易本身及其涉及的交易主体进行综合测评,据此而不是简单依据授信申请人本身的信用情况决定授信与否及授信限额。科学地改造了传统僵化的授信制度。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再片面强调受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再简单依据对受信主体的孤立评价作出信贷决策,而是注重结合真实贸易背景下交易备方全面的信用评估、结构授信组合下供应链条面临的市场风险、流程设计对操作风险的控制功用以及对企业违约成本的评估,作出信贷决策。总之,银行在把握贸易真实性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由过往简单的主体信用抵偿转向了贸易“自偿性”的视角。这一定程度上是银行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也是授信评审价值取向由形式转向实质的一大进步。

结构授信提高银行授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营销效率。“结构”中沿供应链连续的交易过程,使得授信资金沿上下游交易环节顺次反复利用,使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和优化。同时,“结构”授信安排下,供应链上下游交易方关系围绕银行信用和银行主导的交易方式得到巩固并日益加强对银行的依赖,也使得银行真正从技术层面捆绑客户群体,实现网络性占有。提高同业的准入门槛。

与此同时,结构授信也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首先,风险敞口沿着供应链延伸或过渡转移而不再集中于单个客户,分散到供应链条上的风险将以合同、协议、票据等手段实现对相关客户群体的责任捆绑。其次,结构授信使供应链各环节参与者尽可能地纳入银行的监控范围,并提供了资金回流控制的解决方案,使现金流从企业的采购资金到原材料、成品销售、销售资金回笼的全过程得以控制。最后,银行信用的介入和相关产品与业务流程模式的应用,促使企业规范经营,保证资金安排的合理性和及时性,促进、约束交易关系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巩固交易链条,推动原有商业信用关系的扩展,提高商业信用并形成对银行信用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篇4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管理,控制,策略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杜拉克说:“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良好的现金流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 探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企业现金流对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

企业现金流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 因交易或其他事项引起的现金流动的数量。现金流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科研等各个环节, 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 是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

2.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现金流是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财务指标,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侧重利润和收入指标, 而通过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指标, 还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 以及信用和实力, 可以说, 现金流是企业盈利质量的“检测器”。

3.有助于评估企业市场价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 现金流量是评估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将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相结合, 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 并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最终确定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

二、企业现金流管理与控制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下, 我国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总体向好, 普遍建立了现金流管理和控制制度。但与此同时, 受到人员、管理、企业实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现金流管控领域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具体体现如下:

1.现金流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 将现金流视为一项技术性工作, 导致现金流管理工作流于表面, 未发挥应有作用;对现金流认识程度不够, 将利润等同于现金流, 对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隐形问题未加以考虑, 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2.对流动资金缺乏科学预测

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规划, 存在盲目扩张的情况, 企业经营涉足多个领域, 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同时, 企业对所投资领域的项目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资金占用时间等缺乏科学预测和管理, 可能导致项目进行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引起资金链断裂。

3.缺乏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

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 一定裕量的现金流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然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企业经营中常常面临各类复杂的不稳定因素, 引起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不平衡, 当现金流量低于警戒值时, 如果未能及时预警, 将带来巨大风险。一旦企业遭到突发事件, 需要动用现金时, 很可能陷入困境。

三、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

1.提升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意识

要做好企业现金流管理与控制, 必须从意识上提升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树立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修正只注重利润率的传统观念, 进行投资时充分考虑资金的占用率和回收率, 以及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情况, 最大限度的平衡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确保现金流量通畅, 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对于多元经营的企业来说, 还应该积极优化现金流管理方式, 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业务分权、财务集权是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通过业务分权有利于防范企业资金流动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财务集权来优化现金流管理, 可以借助网上银行服务, 通过收支两条线来对各部门之间的现金流进行监管, 统一调剂企业的资金。

2.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

现金流的管理重点在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存货管理, 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结合管理重点, 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进行规划,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的编制, 准确而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资金的收支, 组织财务活动。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负值时, 企业能够提前进行现金流量筹措, 通过银行贷款、优秀资产套现等方式解决资金的急需问题, 以保证资金的裕量, 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正值时, 企业根据预测的盈利数额和时间, 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将富余的资金转化为持续流进的现金流。

3.构建现金流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很多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存在盲目扩张和规划不科学的情况, 应该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中, 引入现金流量的预警机制, 提升企业对现金流动风险的把控能力。企业现金流量风险原因复杂,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潜伏期较长, 通过对现金的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应收账款回收指标等的分析, 当现金流出现风险时及时进行预警。

此外,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 例如, 可以由财务、审计、市场等相关人员和环节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 定期对企业现金流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考核, 并输出风险分析报告, 从组织保障上提升企业的现金流风险管控能力。

四、结语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组织规模日益庞大、管理层次不断提升, 现金流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不断得到企业的重视。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现金流管理与控制制度, 需要从各个方面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 设计一套实用的管理模式来确保现金流管理的一贯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最终推动企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亚玉.浅析现金流管理与企业价值提升[J].中国外资, 2010, (22) :149-150.

[2]黄睿.如何加强现代企业的现金流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 2009, (1) :79-80.

现金流游戏 篇5

门的游戏。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模仿我们的现实生活,来告诉游戏者如何识别和把握投资理财的机会;通过不断

的游戏和训练以及学习游戏中所蕴含的富人的投资思维,来提高游戏者的财务智商,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现金流游戏的特色
一、寓教于乐
以前我们很 多人玩 过大富翁之类的 财富游 戏,却更多的是 作为一 种纯娱乐的游 戏。现金流游戏很大的不同在于,它引入了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并且游戏的规 则之一就是你在游戏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填写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这就使得 游戏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接受了会计和投资的相关概念。我认为这就是这 款比较成功的地方,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会计和投资这两门非常枯燥的科学变 得十分的有趣。通过这款游戏,我们就能够弄清楚资产和负债的真正的定义。

二、接近生活
现金流游戏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非常接近我们的生活,比如,房地产的投资,股票 的投资,在游戏过程的一些失业和花费等等。它其实是旨在通过模拟我们现实生活中 的场景,以及折射我们的现实生活,让游戏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就可以联 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深深地思考。游戏者在玩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被迫”走上 了现实的舞台,当大家按照游戏规则不断地做“人生奋斗”的时候,现实的严酷性,财 务知识的丰富性,逃出老鼠赛跑的欲望,进入快车道的喜悦会涌入玩家的脑海,让玩 家率先活在“现实世界”中,直接获取了人生的经验。一位玩过这套游戏的 MBA 认为: 现金流游戏非常真实,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财务状况变化,感觉到金 钱流动的方向和“流量。

揭示金钱运动的规律 三、揭示金钱运动的规 律
现金流游戏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揭示了金钱运动的规律。富爸爸告诉我们,穷人和 富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穷人不知道金钱运动的规律,而富人却非常熟悉。现金流游戏 就是通过你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告诉你金钱运动的规律,可以说,这 是每一个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的必修课。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的把这款游戏作 为一个游戏,不能仅仅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去玩这个游戏,否则,就像一个网友所说 的“你不仅糟蹋了这个游戏,也糟蹋了你的时间。”

为什么要玩现金流游戏
这款游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玩这款游戏? 原因在于因为我

们想要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而要实现我们的财务自由,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财务智 商。这套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我们的财务智商的工具。所以我们所有想通过投资 理财来实现自

己的财务自由的人,最好都能亲自体验一下这个游戏。这款游戏,你玩 得越多,你就越能提高你的财务智商,同时提高识别和把握你身边机会的能力。通过这套游戏,你可以: 1.学会正确的投资思考模式,自我修正投资观念,找

到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 迈向财务自由;

2.模拟真实人生历程,坦然面对变化。学习应对挑战,3.开启自己的投资理财天赋,提高财务智商,

做出最好的投资以及理财决策;

4.传授给你爱的人,让现金流游戏成为创造财务自由的工具。

现金流游戏的内容
游戏规则
现金流游戏共有两个游戏圈,一个是我们耳熟能详“老鼠赛跑”圈,另一个则是取 得财务自由之人所在的快车道。这两种游戏圈其实代表了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生活方 式。在“老鼠赛跑”圈内人们为金钱而工作,每月的支出主要靠工资来维持,没 而在快车道的人们是已经取得了财务自由的人,他 有属于自己的资产,或者虽有资产但带来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花费,所以只能 在“老鼠赛跑”之中求生存。们已经脱离了靠工资维持生活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是靠他们创造的资产 带来的,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只是不断地创造更多的资产。

获胜方式
这个游戏的获胜的要求是:在“老鼠赛跑”中尽快获得资产收入,当你的资产收入 超出你的总支出的时候,你就跳出了“老鼠赛跑”的陷阱,并进入了快车道,如果你能 在快车道实现你的梦想或者月现金流增加五万以上,你就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当 然了,在具体的游戏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规则,有些规则纯粹是为了娱乐,有些规则 却能折射出我们的现实。关于如何了解这些规则,以及玩现金流游戏的步骤,请参考 我的帖子,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现金流游戏的一些总结
1. 一个人想“老鼠赛跑”还是乘快车飞奔首先是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是我们的目 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快车道,但首先你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甘愿付出 必须的代价(当然了,这种代价你最终会认为是值得的。,不断地创造自己的资产。)这样有耐心地去做,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你的总支出的时候,你就跳出了老鼠赛跑的 陷阱。在游戏之外,我们就会主动的考虑,我们如何才能跳出人生中“老鼠赛跑”的陷 阱呢? 2.机会到处都有。我们经常抱怨自己机会太少,其原因是因为我只用自 己的眼睛去寻找机会,而不是用我们的大脑去发现机会,因而也就看不见机会了。其 实你只要瞟一眼现金流的游戏盘,你就能发现,游戏格子里最多的就是机会,“老鼠 赛跑”中的小生意和大买卖都被注明为机会,快车

道中绿色的游戏格子全是属于每一 位玩家的机会。既然机会如此之多,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总是见不到机会呢? 3.机会不会自动来找你,它虽然广泛存在,但它是被动的,你必须自己去找。另外 机会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股票、基金、房地产、购买和创办各种企业等等。每一种 机会都有他独立的规律和一些共通的原则,如果你想寻找某种投资工具或机会,你就 必须学会这种机会的规律。

现金流的“人生内容 现金流的 人生内容” 人生内容
1.现金流游戏折射了我们的人生 现金流游戏还包含了许多与金钱相关的人 虽然现金流游戏中的上述规则

生内容,如生孩子、离婚、失业、破产、慈善事业、税务审计、官司等。在游戏中我 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些内容与金钱的密切关系。不一定与现实完全吻合,但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生与金钱的关系,所以这个游戏 不仅让你学到关于金钱的知识,也能让你学到人生的知识。有 2.金钱不能使你富 现金流游戏最大的功能在于让你看清金钱及金钱的规律,当游戏开始时,我

们都得到了不同数量的“金钱”,用生活必须支出后剩下的钱参与金钱的游戏。这时候 你会发现钱只不过是具有某些特殊意义的“纸”而已,它不能让你富有。要想跳出“老 鼠赛跑”,靠你手上的钱哪怕钱再多也不能使你进入富裕状态。玩这个游戏,你可以 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当你在“老鼠赛跑”的时候,并非你就挣不到钱,你甚至 而真 可以挣很多钱,但钱不能使你富有,因为你没有资产,当然也没有资产给你带来的金 钱,你的钱全部来自于你的工资,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你就变得一无所有。正的富裕是动态的,是现金流源源不断地流向你的口袋。要达到此目的,你必须从小 规模的投资开始不断地创造你的资产,再用资产带来的钱创建更多的资产。当你的钱 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不一定是富裕的,因为你的钱有可能是来自于你的加薪。而当你 的资产越来越多的时候你肯定是富有的,因为你的钱来自于属于你的资产,无论这些 资产是房地产、企业、还是“纸”的资产如:股票、手稿、存款等等。们富有,因为金钱不能使你富有。所以请记 住:现金流游戏最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建立我们的资产,而不是通过挣更多的金钱让我

现金流游戏的一点感受
关于游戏本身
现金流游戏是真实生活的演绎,真实生活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如果玩过这个游戏后, 站起来说:”游戏吗,别当真."那我认为,白玩了.202相比101,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 重要的 增加了 很多 风险 因素 ,同时 考虑 了市场 波 动,比如房 价不 会一直 涨 ,如 果你没 买 保险
,那么房子发生了灾害,他就一文不值.这些在开始玩的时候都没太在意,结果2个小 房子因为火灾完全损失,还有一个因为建设工厂而房价大跌.直接结果是,破产.202的股票,我没怎么涉及,因为股票不能带来被动收入,并且这个游戏里面的股票好像 涉及很多期权方面的,我搞不太懂.101是入门级的,只要你掌握了被动收入,控制 好净现金流,其他不用考虑太多就能达到快车道,但202不一样,他让人考虑很多其他因 素,其中,房价也会下跌这点我看是最重要的.现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房价涨的没谱,是 不是一直会这样?我没有水晶球,不知道啥时候能跌.不过,也许,5年后或者10年后就会 跌,从现在开始,做好一切准备,到时候马上出手.我看中国美国没什么区别,只要市场发 生波动,人们就会象受惊的牛群一样到处疯跑,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我认为2010或 者2015那个时候房 价会 跌,主要 原因是 ,那个时 候 ,60岁以上 退休人口 ,美 国是7600万,

但中国,是 这个数字的几 倍.50年代很 大一部分人 要大规模领取养老 金了,而中国目前 的养老金帐户已经亏空了8000亿(网上有相关新 闻,大家可以去找),每4个 现在的年轻 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只能负担一个老年人每月养老退休收入.那么到了我们这些70 年代退休时候,也就是2030左右,那时候会发生什么?我不敢想,只能现在马上着手尽快 建个自己的方舟.202没有揭示这些问题,他讲的还是被动收入,关注自己的业务!建立自 己的业 余公 司,关 注自己 的版权 和著 作权 ,他们都 是能带 来被 动收 入的好 东西 , 还有一些价格高昂的机会,比如在有限公司早期投资,当然对于工薪层,这些早期投资, 价格实在太贵,经过202洗礼,我越来越明白:有钱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他们的财富是 指数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

关于游戏难度
玩了很多次,总的来说越来越顺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越来越清晰,难度不是很大, 这2天每次都没有破产过,就是转圈圈时间长短不一,有朋友说202怎么玩都赢,我还是 相信的,因为若对股票很熟悉,完全可以采取买空卖空,资金积累非常快,你可以买任何 好项目.但我不熟悉股票,每次上来无论什么职业,看着价格差不多马上清仓,积累资金 买房子.游戏中给 我的角色都是普通人和高收入者,但高收入者真的很难,202要 求 被 动 收入 要 达到 支 出的 2倍 ,高收 入 者支 出 8000或 者 9000,晕那.刚 结束 的游 戏 是这 样,我和我家 LD,当然都是我一个人操作了,她要准备明年律考,游戏的好处我只能跟她 说,参与进来恐怕还要时间(我选了2次律师都破产,难道是对我们未来的某种预言?!怕 怕).我们2个人 总 共用了 1小时 脱离 的圈 圈 进入快 车道 ,这 次是 出奇 的顺利 ,买了

现金流控制 篇6

关键词: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风险;

一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资金流是信息时代,企业在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过程中,强化供应链体系,整合自身资源过程中的关键力量。资金流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的概念,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上的资金、资产的概念,也有别于现金流的概念。资金流可以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来定位:从狭义来看,资金流是企业(或组织)等交易主体通过转移商品、服务以及可以物化的人力资本等涉及到的资金往来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每个涉及到资金往来的结点都与前面或后面的结点呈现出连续性的特征,共同构成资金流的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金流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的拓展,并且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在重視。资金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信息流、商流进行不断的融合、对接以及能量交换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广义来看,资金流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所有交易(包含了内部与外部交易)活动以及业务往来涉及到的资金流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静态与动态形式。从动态的过程中,企业所有的交易都可能有货币资金的参与,而货币资金在交易的过程中形态以及数量上会伴随着交易的过程不断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资金流就是由货币资金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运动和形态不断转化为而形成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企业使用现金购买原材料,原材料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消费者,然后企业获得销售收入。在这个过程中,现金、原材料、商品、销售收入,共同构成了资金流的内涵,这个连续过程中可以深刻揭示资金流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中。从以上对于资金流的基本内涵分析来看,本文对资金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拓展,从新诠释了资金流的内容和特点。在现代企业环境下加强资金流的内部控制,确保资金流的稳健性,有效的规避资金风险的发生,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见识基础。

二 风险整合理论与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

随着企业现代化环境的逐步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也逐渐由原来的内部牵制理、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向内部整合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发展。风险整合理论认为企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要素之间必须通过有机整合,才能使内部控制的效果最大化。当前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险整合理论强调内部控制的环境与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各要素之间必须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要在风险控制导向下展开内部控制工作。

对于资金流内部控制来说,风险整合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风险整合理论认为应将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风格与理念融入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当中,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来制定资金流的确认以及控制流向的方法,对于涉及到资金流的各项经济业务应该适当的进行分类,在交易账户管理上要以风险控制为原则,在程序上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账户管理、记录以及复核等工作。风险整合理论认为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从实现资金的增值与保值解放出来,要进行功能的再拓展。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积极配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多向的,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每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其他环节,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整合来实现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 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框架构建

(一)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资金流内部控制首先必须保证资金流的安全。企业在各种交易以及商品、产权的交换过程中,都会有伴随资金流的出现。例如企业对外销售商品,可能会出现应收账款,在形成应收账款时或者进行信用折扣时,必须加强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要从内部严格信用折扣标准与条件。其次资金流内部控制要保证资金流的效益性。资金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过资金流融合到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条当中,在资金的各种形式与转换过程中,使企业获得资金增值。资金流的合理调动和分配,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减少财务费用,增强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必须通过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减少企业发生资金风险的概率,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配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进行。通过采取严格职责分工、实行交易分开实施内部稽核、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风险评估等措施加强资金风险的控制。企业在投资、筹资、资金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资金风险,因此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加强风险的控制,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环境包括了: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保障、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得以优化,发挥作用的关键。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高效科学稳定的财务决策,来达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会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给予充分重视,从而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保障资金流内部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得到执行。内部审计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关键,内部审计是企业当中“第三方”的监督力量,关于资金流的内部审计是要求企业相关的审计人员对于资金流的安全情况、涉及到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效益性进行审计,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从业人员素质是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安排涉及能否得到执行的关键力量,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保证资金流内部控制措施得到观察和执行。例如对资金流环节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财务人员要有能力制定关于资金应急预案和积极的财务政策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积极清理各项欠款,加大对欠款客户的清理力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控制,尽快处理期末各环节盘盈的产品,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资金链条的安全。企业产品的销售,关键在于货款的回笼。同时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确保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效果与质量。

nlc202309030056

(三)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从资金的运行角度来看,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资金运行这三个阶段,在分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资金风险。例如筹资活动可能由于决策不当,产生举债风险;投资活动可能产生内部舞弊而导致经济损失,由于投资决策不当,导致企业项目蒙受损失等。资金运行中,资金记录的不当,有关票据的遗失、变造、伪造、被盗用以及非法使用印章,可能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诉讼或信用损失。因此必须针对企业每个资金流发生的阶段,进行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中要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健全性进行评估。比如在生产经营中是否设置了针对性的资金流上游、下游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些制度安排是否贯穿始终。要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针对关于资金流控制的措施的执行难度与执行效果以及实用性进行评估,还要考虑成本效益因素。还有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一些内部控制的措施是否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抵触,是否存在漏洞导致执行不力,从而影响到了控制效果,导致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要针对资金流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如果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在执行中没有实现规定的控制目标或者没有执行规定的控制活动,也不能及时提供控制执行有效的相关证据。那么这种控制肯定是有缺陷的,因此必须进行的及时的反馈、修正以控制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營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四)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监督

内部监督制度是资金流内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另一保障措施,内部监督制度是企业进行资金流内部控制监督的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具有规范的内部监督程序与方法。内部监督一般分为日常和专项监督两类。日常监督是要对资金流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检查,而且这种检查是持续的。日常监督中应该将资金流控制的检查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要及时的发现关于资金流控制的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的纠正。专项监督是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向、方针战略以及关键的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针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检查,例如关于重大投资项目、融资项目都会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流,此时必须开展专项的监督,明确专项监督的内容和方向,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反馈性的意见,提出完善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书面的意见和报告,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五)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绩效考核

资金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是控制资金风险、提升资金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求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设置相应的控制和考核方案。企业资金流的形成伴随着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的全过程。在筹资阶段应重点加强对资金流的源头控制,力求做到降低资金成本,确保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源头。在投资阶段,应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净现金流量的管理,并分别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例如经营净现金流量主要是受营业现金收入的影响,在企业销售过程中为了加强对营业现金收入的控制,应制定“谁销谁负责”的原则,销售完商品仅仅是完成了收到现金流的第一步,对于因为销售所形成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该采取奖罚并用的策略,要要经常对购销业务进行清查,看有多少货款未到位,并采取与对方对账等方法,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向并将了解的情况及时向法定代表人汇报,防止内外结合,将货款私吞。例如资金流关于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以及坏账出现的频率、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资金收付的执行情况、票据保管情况等。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合理的业绩权重,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强化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

结论

资金流的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在不断的调整,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结构。也就是说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内部监督以及风险评价将会成为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些需要我们给予持续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夏建杭.如何健全内部控制来防止货币资金舞弊[J],金融经济,2009年第8期:146

[2]倪宏军.浅议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0年4期

[3]杨文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反舞弊机制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3期:145

现金流控制 篇7

对现代企业股权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至Berle和Means (1932) , 他们明确指出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此后的几十年里, 两权分离下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一度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主流。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股权分散并非现代企业的普遍特征。La Porta (1999) 等考察了世界上27个富裕国家的公司所有权结构, 发现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多数较高。所有权集中或相对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且多数公司都存在一个最终控制人, 其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造成的超额控制现象广泛存在。由此也引发了学者们对企业核心代理问题即大股东控制与剥削问题的浓厚兴趣。

Lins (2002) 以18个国家的1 433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 当控制性股东控制权超过其现金流权时, 公司的市值下降。Cleassens S (2002) 等认为, 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导致代理成本上升、公司绩效下降。Marchica (2005) 发现, 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Julan Du和Yi Dai (2005) 对公司财务杠杆和最终所有权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 两权分离往往导致控股股东选择高风险的资本结构。以上研究表明, 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矛盾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国内非常重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影响的研究, 但更多的将控股股东定义为第一股东, 并没有追溯到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自2001年资本市场公布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资料以来, 从最终控制权角度进行的研究逐渐展开。刘芍佳等率先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苏启林和朱文、邓建平和曾勇、戴璐和孙茂竹、王鹏和周黎安、谷祺、李善民和王德友等围绕终极控制产生的两权分离对公司绩效、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我国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分歧同样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股东, 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委托代理问题, 但控制性股东谋取控制权收益, 从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却增加了。他们一方面有动机监督经营者, 使其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提高公司绩效;另一方面也有动机侵占公司利益, 损害公司业绩。La Porta等指出, 控制性股东的激励效应源于其现金流权。终极控制股东在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时亦在损害其自身财富, 进而产生侵占成本, 较大的现金流权将会导致较大的侵占成本、较少的侵占, 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 这种效应称为正的激励效应。Yeh (2005) 研究了台湾地区404家上市公司后发现:公司绩效与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正相关, 从而支持了正的激励效应。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终极控制股东拥有的现金流权越大, 公司的业绩越好。

另外, 终极控制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以及发行双重股票等方式使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出现分离, 从而实现超额控制。高控制权与低现金流权的不匹配, 使得终极控制股东采取多种手段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通过上市公司担保取得贷款或者迫使上市公司投资于不盈利但有利于自己的投资项目等侵占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 实现超控制权收益 (刘少波, 2007) 。当控制权较大时, 控股股东将有较大的动力去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而较小的现金流权则降低了该行为带来的损失。控制性股东超额控制现象的存在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超额控制程度增加时, 控制性股东获取企业控制权所需的现金流权比例随之降低, 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控制权共享收益的抵消作用随之下降, 如此, 控股股东对其他股东实施利益侵占的动机增强, 出现侵占后果也就不可避免, 该效应被称为负的堑壕效应。

Claessens等 (2002) 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出发, 在分析了东亚8个经济体、1 30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后指出:控制权、超额控制程度皆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从而支持了负的堑壕效应。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终极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越高, 公司的业绩越差。

假设3: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越高, 公司的业绩越差。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数据根据上市公司年报资料计算得到, 上市公司年报来自上交所和金融界, 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股票收益率数据等均由手工整理而成。本文以2004~2008年沪市所有民营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原始样本, 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①剔除控制权比例低于10%的公司;②剔除被ST、PT的公司与金融保险类公司;③剔除存在异常值和资料不全的公司;④剔除无法确定终极控制股东的公司。最终得到865个观察值。

2. 模型和变量定义。

基于上述假设, 我们建立研究模型如下:

其中:X代表一组解释变量;con代表一组控制变量。国外学者在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时, 多采用托宾Q来衡量公司绩效。近年来, 国内学者也开始将托宾Q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二元结构, 托宾Q很难真实反映公司的绩效。因此,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包括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和超额控制程度, 同时引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业务增长率和行业特征等控制变量。各变量界定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描述了控制性股东拥有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区间分布。从表中显示的数据来看, 控制权集中于20%~30%区间内, 现金流权较均匀地分布在30%以下的区域。另外, 控制权属于20%以上的各个区间的样本量均多于现金流权。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超额控制股东的普遍性。

表3显示, SQ中有51%的样本量落于1~2之间, 即控制权大多在现金流权的2倍以内。总体而言,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多在现金流权的3倍之下 (78%的样本) 。

表4对主要研究变量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发现, 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平均控制权为0.367 6, 最高达1.000 0, 最低为0.103 2, 说明两极分化严重;现金流权平均值为0.232 1, 最高达0.876 6, 最低为0.012 5。样本公司之间的超额控制程度差异较大, 标准差达到1.560 5和0.876 6。最大值与平均值相差甚远, 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拥有较大的超控制权。此外, 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公司规模差异也较大。

2. 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下的固定效应回归。同时, 为了消除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的影响, 我们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表5提供了回归结果, 其中, 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没有汇报。

表5显示, D.W值统计量都接近2, 证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现象。表中控制权的系数为负, P值分别为0.010和0.021, 总资产收益率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每股收益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假设1成立。说明在给定现金流权的情况下, 控制权比例越高, 控制性股东获取超控制权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此时控股股东往往会以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 以最大化个人收益。同样, 表中现金流权的系数为正, P值分别为0.074和0.009, 表明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与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分别在1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假设2成立。反映了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 其促使经营者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从而提高公司绩效的动机就越强, 证明了控制性股东正的激励效应的存在。超额控制程度系数为负, SR的P值皆小于0.05, SQ的P值分别为0.083和0.014, 表明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与超额控制程度显著负相关, 假设3成立。反映了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现象的存在增强了其侵占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 从而损害公司绩效。超额控制程度越高, 控制性股东的这种行为倾向就越严重, 公司绩效也就越差, 证明了控制性股东负的堑壕效应的存在。

注:***、**、*分别代表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值为显著性水平 (Sig.) 。

我们也发现了其他一些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在控制其他变量后, 公司绩效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规模大的公司成长性可能更好。业务增长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负债的财务危机效应大于税盾效应, 过多的负债损害了公司绩效。

3. 稳健性检验。

在LLS和Lang (1999) 及Zhang (2005) 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中, 控制性股东有效控制比例常常被界定为10%或20%。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的特点, 本研究以20%为终极控制股东有效控制的临界比例, 对以上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 以20%为有效控制权的临界值回归效果更好, 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超额控制程度均与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显著负相关, 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 因此以上研究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五、小结

本文以2004~2008年沪市民营公司的865个观察值作为样本, 沿着每一家公司的控制链层层向上追溯, 辨认了终极控制股东。考察了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结构及两权偏离的状况, 并实证检验了对公司业绩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控制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随着超额控制程度的增加, 公司绩效将下降。

上市公司终级控制股东利用其控制权, 通过各种掏空行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获取超控制权收益。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更加大了代理成本, 降低了企业价值, 并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方向之一是适当提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降低两权分离程度, 减少内部人对外部人特别是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 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 增强上市公司的独立性,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提高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Berle A., G.Means.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Macmillan, 1932

[2].La Port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

[3].刘芍佳, 孙霈, 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经济研究, 2003;4

[4].苏启林, 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经济研究, 2003;8

[5].邓建平, 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管理世界, 2005;7

[6].王鹏, 周黎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 2006;2

[7].谷祺, 邓德强, 路倩.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6;4

现金流控制 篇8

从我国现金流量表的历史发展沿革来看, 1995年4月21日财政部发布第一篇《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1998年3月20日正式发布的《现金流量表》准则, 2001年财政部对原《现金流量表》准则进行的修订, 2006年1月财政部公布的31号准则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15年来,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就现金流量表在各企业的执行情况和应用来看, 现金流量表却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 财务核算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报表的准确性不能完全保证。

按照汽车零部件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不论直接法还是间接法, 从根本上看, 都是手工编报。平时在业务发生时记录现金流量表的项目, 等于是再做一遍现金、银行日记账。这些都给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无形之中增加了一倍。而且降低了报表的编制效率, 同时由于手工编表, 也增加了报表出现错误的概率。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按照正常的直接法编制, 直接填列, 常常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对, 也就是说按直接法编制的报表每一类经济活动如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并不等于货币资金本期的变化数。虽然差异不是很大, 但有差异哪怕很小, 对财务人员来说也就说明出现了错误。而且常常是由于业务量很大无法找到错误的原因而需要倒挤, 这就导致现金流量表的不准确。常常是花费了很多时间找错还找不全。每个月编制现金流量表成为财务人员的一项负担, 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 需要加班赶报表, 费时又费力, 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二、影响现金流量指标的因素

首先, 由于每月核算现金流量时, 公司是手工录入EXCEL表格, 效率较低, 方法比较原始、笨拙, 而且容易出错。现在公司每个月业务量非常大, 发生的收付款业务也很多, 再加上还会有替下设的四家分公司代垫外币收、付款业务, 这种情况下编制出的现金流量表虽然总体上的净现金流量是对的, 但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分项目, 也许就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有时出现错误也不容易发现而且也无法检验, 一笔一笔查找起来的确也很困难, 难免存在着倒挤差额的现象。而在与现金预测进行差异分析时, 看的恰恰是每一个分项的数据。因此, 公司现行的编制方法不能完全保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其次, 由于编制现金流量表是需要每一笔手工录入到EX-CEL表格中, 这样等于重新录入了一遍账务处理, 导致财务人员重复工作, 这无形当中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平时收、付款的业务量就很大, 如果是在年末, 就会更多, 这样的工作量再做两遍,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公司虽然使用了ERP财务软件系统, 但系统对于编制现流量表却没有什么大帮助, 不能实现从ERP系统中自动导出所需要的现金流量表。

最后, 在填列现金流量表时, 表中的具体项目是否填列准确, 也取决于填表人员对现金流量表中每一项的准确理解。而在汽车零部件公司, 由于是出纳人员填列, 由于其财务水平的限制, 每一经济业务的发生, 归为现金流量的哪一类, 取决于财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概念与定义的理解与掌握, 因此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着报表的准确与否, 对表中具体项目的理解有时会出现偏差。

三、确保现金流实时监控的主要措施

首先, 汽车零部件公司虽然应用ERP管理软件, 但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个环节上, 却不能自动从系统中导出每月都要用到的现金流量表, 这使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都有待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 我们对ERP系统进行了改进, 将现金及银行存款科目也设成三级科目, 一组科目表示是币种, 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还是欧元等等, 二级科目表示具体的开户银行, 是建设银行还是工商银行还是中国银行等等, 三级科目与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 表示现金流的性质, 即按现金流量表中的每一项并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 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还是收到的税费返还, 还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等, 将试算平衡表中不同银行相同的三级科目相加, 得出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数据, 可以一分钟从ERP系统中联部导出现金流量表,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 公司在每月编制完当月实际的现金流量表后, 还要做下个月的现金预测。根据每一客户与各个供应商的款期, 来确定下个月收款与付款的金额。如公司客户的款期为60天, 则根据上个月给客户开出的发票金额确定下个月回款的数额。供应商的付款金额从供应商的发票记账日期起加上款期来算。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国内加国外共有几百家, 因此, 在ERP系统中维护客户与供应商的主数据时, 已经将每家供应商的付款期限事先维护好, 每个月系统会自动导出账龄报表, 应付款会计会根据账龄报表申请付款。收、付款的金额确定下来以后, 再考虑其他项目如支付的税款, 支付的工资等项。

第三, 汽车零部件公司加强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在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预测的基础上, 公司还从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两方面入手抓好对现金流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第四, 公司加强了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众所周知, 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是现金流量, 其中经营现金流量是重中之重。随着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的不断增加, 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也在不断增加, 由此, 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和偿债等, 使企业能够按自己的意志扩大再生产、开拓新市场、偿还债务, 良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 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保持了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

第五, 公司运用基本的财务报表指标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进行分析。为了分析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和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公司还通过计算分析一些常用的现金流量比率指标来全面地把握现金流量与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收益质量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各项费用报表做完后, 最后会自动显示已事先设置好公式的反映各项现金流指标的分析数据。

第六, 公司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还应将现金流的指标作为总经理、财务经理和部门主管的业绩考核指标, 将公司的现金流指标与个人的奖金挂钩, 指标达到要求, 进行奖励, 指标没达到要求, 进行罚款, 很好地贯彻了员工的激励政策, 这也体现了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卓越体系的一方面, 这样真正做到了使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重视现金流量,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

现金流量表通过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的核算, 通过现金流量表, 可以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 现金流量也因此成为企业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现金往往决定的企业的生死存亡。

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现金流核算方法中存在的弊端, 阐述了公司在现金流监控中的问题, 并详细说明了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的改进, 即通过在ERP系统中设置现金流量表项目代码, 使现金流与ERP系统相结合, 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编制现金流量表, 从而对现金流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达到现金控制的目的。

摘要:公司现金流量核算的准确性与现金流量的实时监控成为现金流管理的首要的也是基本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汽车零部件公司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总结了公司改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从手工编制现金流量表到应用ERP系统软件编制, 从而提高了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现金流量,现金流核算,现金预算,现金流监控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31号:现金流量表

[2]小谢弗.现金流量精要[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英国皇家银行学会 (CIB) , 现金流量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8

[4]黄昌勇.现金流量表编制大全[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现金流控制 篇9

La Porta等 (1999) 对公司金字塔式和交叉持股式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追溯层层的所有权链条来寻找终极控制股东, 并且给出了衡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方法, 这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Riyanto (2008) 提出了一个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的控制股东掏空和支持模型, 研究结果发现控制股东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不仅具有普遍性,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具有合法性, 比如在外部投资者的压力下或在既有支持又有掏空时[2]。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 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怎样的影响?近几年, 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不断有新的发现。Claessens (2002) 等在分析了东亚新兴经济体的上市公司后发现:公司绩效与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正相关, 与控制权负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间较大的分离将导致公司绩效较大的下降[3]。叶勇 (2007) 在研究终极控制股东对小股东财富剥夺时, 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幅度越大, 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就越小, 终极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剥削的程度就越大, 其中又以终极控制股东为家族企业的上市公司最为严重[4]。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除了会对企业价值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以外, 还会导致公司在投资效率和资本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代理成本[5]。Holmén (2005) 在对瑞典的封闭式投资基金和金字塔式企业的研究中, 提出了金字塔结构内还存在终极所有者以过度投资的方式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行为, 金字塔内部的杠杆控制不仅为终极所有者提供了隧道挖掘的激励, 而且也为其进行过度投资创造了条件[6]。苏坤 (2009) 对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 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债务融资, 扩大其可掌控的资源, 以便进行攫取行为[7]。

有些学者的研究还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于企业信息披露存在严重影响, 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弱的国家, 由于信息不通畅和监管不到位, 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造成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异化, 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利益[8]。Claessens (2000) 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和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及交叉持股的股权结构产生了控制股东和外部股东的代理问题, 结果造成了控制性股东通常披露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不可信的会计信息[9]。Lee (2007) 发现公司自愿信息披露与两权分离负相关, 两权分离比较大时, 控制股东剥夺小股东财富的动机会增加, 低水平的信息披露为控制股东掩盖私有收益提供了便利[10]。

从以上文献可以发现, 关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研究, 多集中在企业价值、企业绩效、投资决策和信息披露上, 有些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本文结合现有文献研究内容, 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 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控制股东的目标函数, 对控制股东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给企业带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希望能完善这方面的研究。

2 理论分析

2.1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

La Porta认为, 如果以投票权来衡量控制权, 那么在金字塔式持股和交叉持股的情况下, 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等于控制链上最弱的投票权相加之和[11]。如果同一股东对上市公司存在多条控制链, 那么控制权比例 (Control) 则为每条控制链中最小的投票权比例之和。

Control=i=1nmin (ci1ci2cij) ×100 (1)

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 (Flow) 是所有控制链累积持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权益比例, 因此现金流权比例等于控制股东每条控制链所有链间控股比例乘积的加总。

Flow=i=1nj=1mαij×100 (2)

cij为第i条控制链的所有链间投票权比例, αij为第i条控制链的所有链间持股比例。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Split就是二者之间的差值。

Split=Control-Flow (3)

2.2 控制股东的目标函数与约束

控制股东影响企业经营的机制有2个方面:支持与掏空。支持行为表现在当公司陷入困境时, 控制股东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对上市公司进行支持, 以防止公司破产[12]。掏空则表现在控制股东利用控制权谋求私有收益的行为[13]。

一般研究认为, 为了保证控制权地位以及监管限制, 控制股东不以买卖股票作为获取收益方式, 因此控制股东的目标函数不包括股票价格变量, 控制股东的收益主要通过关联交易方式实现[14]。以π代表目标公司利润, 那么控制股东总收益RTC等于控制权私有收益RC和红利RD之和:

RTC=RC+RD=RC+Flow·π (4)

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分红比例一般较低[15], 因此可以认为RD=Flow·π≈0, 即控制股东的主要收益主要来源于控制权私有收益:

RTC=RC (5)

2.2.1 掏空型关联交易

用CT代表关联交易额, VCT代表关联交易资产的真实价值, 如果控制股东实施“掏空”型资产关联交易, 则有 (CT-VCT) >0。控制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私有收益的能力由控制权比例Control决定。一般情况下, 控制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 攫取私有收益能力越高, 所以控制股东私有收益RC为:

RC=Control· (CT-VCT) -Flow· (CT-VCT) = (Control-Flow) (CT-VCT) (6)

2.2.2 支持型关联交易

如果控制股东实施“支持”型关联交易, 则有 (CT-VCT) <0, 这种情况下, 控制股东没有控制权私有收益, 甚至为了支持公司还要动用自身的资源。有研究发现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支持行为并不具有持续性, 支持行为更多的表现为“制度性驱动”, “保壳”和获得再融资的资格, 控制股东在对上市公司采取支持行为以后, 往往会伴随着明显的掏空行为, 这才是控制股东复杂行为的真正动因[16]。因此, 可以认为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支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掏空。

用 (VCT-CT) 表示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 那么在控制股东的支持下, 上市公司在下一期可以实现的收益是支持力度的函数f (VCT-CT) 。支持力度越大, 所实现的收益就越大, 也就是说f (VCT-CT) 是的 (VCT-CT) 增函数, 且f (VCT-CT) >0。控制股东虽然在现期需要付出 (VCT-CT) 的支持成本, 但是他可以从下一期的收益f (VCT-CT) 中获得私有收益。这种情况下控制股东私有收益RC要扣除支持上市公司所付出的成本。

RC= (Control-Flow) ·f (VCT-CT) - (VCT-CT) (7)

根据控制股东追求收益最大化原则, 控制股东在实施掏空型和支持型关联交易时的目标函数为式 (8) 和式 (9) 。

Max (Control-Flow) (CT-VCT) (8)

Max (Control-Flow) ·f (VCT-CT) - (VCT-CT) (9)

控制股东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控制能力, 决定了其控制权比例Control一定大于等于持股比例Flow, 所以有以下相应的约束条件:

s.t. δ<Flow≤Control<1 (10)

δ是控制股东为保证其控制地位而应持有的最低股权比例。

掏空型关联交易中 (CT-VCT) >0, 支持型关联交易中f (VCT-CT) >0, 所以式 (8) 和式 (9) 中, 影响控制股东私有收益的因素是控制股东控制权比例与持股比例的差值 (Control-Flow) 。控制股东无论是对上市公司实施掏空型还是支持型关联交易, 两权分离较大时会最终取得较高的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2.3 构建企业经营风险指标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产品、价格、销售手段及渠道等经营决策失误而引起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或销量下降的风险。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DOL (经营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的比值) 来衡量企业在经营中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17]。

DΟL=Δπ/πΔQ/Q=ΔπΔQQπ (11)

其中Q表示销售量。经营杠杆系数越高, 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变化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越明显, 即销售量的微弱变化会引起企业经营利润的很大变化。反之, 若经营杠杆系数比较低, 则表明产品销售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利润的较大变化。

假设企业的产量等于销售量, 用P表示产品价格, Cv表示单位产量可变费用, F为企业的固定费用, 那么经营利润π可表示为:

π=Q* (p-Cv) -F (12)

当利润和销售量的变化都比较小时, 可以认为:

limΔπ0ΔQ0Δπ/ΔQ=dπdQ=d[Q (Ρ-Cv) -F]dQ=p-Cv (13)

将公式 (12) 、 (13) 代入公式 (12) 后经营杠杆系数可表示为:

DΟL=dπdQQπ= (Ρ-Cv) ·QQ (Ρ-Cv) -F (14)

公式 (14) 表明, 如果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量相对稳定, 那么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化则取决于它的可变费用Cv、固定费用V和产品价格P。可变费用、固定费用的增加或者产品价格的降低都会提高经营杠杆系数, 使企业承担更高的风险水平。

固定费用不随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薪酬、固定资产折旧等, 如果控制股东通过资产型关联交易低价转移优质资产到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注入不良资产, 或者提高管理者薪酬, 那么这些掏空方式会给企业带来固定成本的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股东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 而企业固定费用增加, 利润减少, 经营风险增大。可变费用是随产品产量而变动的费用, 主要有原材料、燃料等, 如果控制股东采取贸易型关联交易, 通过关联方向上市公司高价出售产品与劳务, 则会导致上市公司可变成本增加, 经营风险加大。如果控制股东将上市公司产品以非公允价格出售给关联方, 再转手获取超额利润, 公司会因产品定价低而经营风险增大。可见, 控制股东无论以何种方式转移公司利润, 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 都会提高企业经营的风险水平。

对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不大的控制股东来说, 掠夺公司资源的行为并不会给其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从公式 (6) 和 (7) 可以看到, 如果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为零的话, 通过关联交易从公司攫取的私有收益和其在现金流权上的损失正好抵消。因此可以认为, 两权分离程度低的控制股东一般不倾向于掏空公司, 他们在关联交易中更多的是以市场原则进行交易或者动用自身资源支持上市公司。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测, 控制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水平高的重要因素, 据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现金流权一定的情况下, 控制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高。

假设2:控制权一定的情况下, 现金流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低。

假设3: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高。

3 实证研究

3.1 变量的定义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为因变量, 本文用经营杠杆系数衡量经营风险水平, 经营杠杆系数是弹性指标, 取值有可能为负, 即产量与利润反向变动, 这时它的绝对值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 因此对经营杠杆系数作同向化处理, 统一取绝对值。

根据假设将控制权比例、现金流权比例和两权分离度作为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自变量。考虑到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还受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引入企业规模、应收账款比例、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控制人性质、行业等控制变量。变量的详细情况及计算公式见表1。

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样本来源是国泰安数据库 (CSMAR) 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在选择数据时, 剔除了下列数据样本, 最后得到了1181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共5905个观测样本。

(1) 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 金融行业公司与其他行业公司在经营风险来源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 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如有些上市公司没有批露实际控制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投票权比例。

(3) 为了消除极值的影响, 对经营杠杆系数采用1%及99%的Winsorize方法进行了极值处理, 替代了位于0%~1%与99%~100%之间的极端值。

样本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和其它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经营杠杆系数平均值为2.6, 可见我国上市企业的经营风险水平的均值还是比较低的。经营风险水平的标准差为5.177, 而且最大值达到了186, 这说明不同企业风险水平差异很大, 个别企业是相当高的。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比例均较高, 均值超过30%, 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现金流权与控制权比例平均相差6个百分点, 两权分离程度的最大值可以达到44个百分点, 说明我国上市企业的两权分离是普遍存在的。表3是上述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从表3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正相关, 这是因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都是基于所有权派生出来的, 与所有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金流权与两权分离程度负相关, 说明现金流权越大, 控制股东越不倾向于放弃控制权。其它变量间基本不相关, 符合我们建立模型的要求。

3.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表4是对面板数据主要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得知, 面板数据的各截面成员在相同根和不同根的情形下, 均不含单位根, 各截面成员序列是平稳的。

对于是否应该选取时点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我们用F统计量检验了拟设定的模型, 表5是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 F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均拒绝原假设, 因此应该建立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

续表

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假设1、2建立了模型Ⅰ如公式 (15) 所示:

DOLit+1=α0+αi+γt+β0·Controlit+β1·Flowit+β2·Sizeit+β3·ARit+β4·DAit+β5·ROEit+∑β6m·Owneri+∑β7n·Industriali+εit (15)

根据研究假设3建立了模型Ⅱ公式 (16) 所示:

DOLit+1=α0+αi+γt+β1·Splitit+β2·Sizeit+β3·ARit+β4·DAit+β5·ROEit+∑β6m·Owneri+∑β7n·Industriali+εit (16)

其中α0、αi、γt是截距项, 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对上述模型Ⅰ和Ⅱ本研究用eviews6.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见表6。

续表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据是t统计值。

对于模型Ⅰ, 从回归结果可以发现, 现金流权与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负相关, 控制权与企业经营风险水平正相关, 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这证明了假设1和假设2, 即控制权一定的情况下, 现金流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低;现金流权一定的情况下, 控制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高。从回归的数值我们可以得知, 控制权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 企业的经营风险水平会提高0.041个单位。而控制股东现金流比例的增加对于企业经营风险有抑制作用, 现金流权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 企业的经营风险水平会降低0.057个单位。

对于模型Ⅱ, 从回归结果可以发现,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企业经营风险水平正相关, 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两权分离程度的增加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3。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现象正是目前我国在股权全流通改革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全流通的情况下, 控制股东可以不放弃其控制权而只持有较少的现金流权, 控制股东为了追求更大的私有收益, 会给公司的的经营造成极大的风险。

从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于经营杠杆系数的回归系数是0.054, 也就是说分离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 经营杠杆系数就会增加0.054个单位。我们假定企业的销售量不变, 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就表现为企业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企业初始状态下的经营杠杆系数DOL可以用公式 (14) 来计算, 假设在某一个时间点上, 企业的股权和控制权结构发生了调整, 使得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比调整前提高了1个单位, 两权分离程度的提升所产生的代理问题使固定费用由原来的F增加到F′, 单位产品的毛利润由原来的 (P-Cv) 增加到 (P-Cv) ′, 那么分离程度增加后的经营杠杆系数DOL′为:

DOL´=Q* (Ρ-Cv) Q* (Ρ-Cv) -F= (1+0.054) *Q* (Ρ-Cv) Q* (Ρ-Cv) -F (17)

通过公式 (17) , 可以估算出两权分离的加大给企业带来成本增加和利润损失的程度。在我国资本市场, 中等规模销售收入约为412239万元, 固定费用18027.7万元, 当产品价格和可变费用不变时,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 相应的固定费用会增加20196万元。如果固定费用不变,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的损失额将会因为产品价格P的降低或者是可变成本Cv的提高而增加217816万元。

从回归的结果我们还发现了其它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 应收账款比例与企业经营风险正相关, 赊销可以促进销售量的提升, 但是过高的应收账款比例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 增加机会成本, 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风险水平正相关, 说明企业负债大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企业规模与经营风险水平正相关, 这主要是因为规模大的企业, 其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的控制难度会增大, 而这两项费用的增大正是经营杠杆系数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经营风险负相关, 净资产收益率是投资者最为看重的财务指标之一, 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意味着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盈利能力强, 这类企业是资本市场比较追捧的低风险企业。

对于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回归结果, 本文设计了稳健性检验, 根据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构成分别从原样本中分割出子样本, 回归结果与模型Ⅰ和模型Ⅱ具有一致性, 说明本文采用的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4 结论

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程度对企业经营风险水平的影响, 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在控制权一定的情况下, 现金流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低;现金流权一定的情况下, 控制权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高;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 企业经营风险水平越高。这是因为当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 较大的控制权会激发控制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而较小的现金流权又会降低了其自身的损失, 因此控制股东会倾向于掏空公司, 加大第二类代理成本。根据回归的结果, 可以估算出两权分离时, 由于控制股东谋取私有收益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对于中等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 两权分离提高1个百分点, 整体损失会增加上亿元之多, 这个结果还是值得重视的。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 虽然经营杠杆系数是衡量经营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是它并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 高的经营杠杆系数并不一定必然导致高风险, 还要根据其所在的行业、地区和其它各方面指标来判断, 因此在企业经营风险指标的选取上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控制股东目标函数和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发现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逐利本性会使控制股东谋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更为强烈, 由此带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 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本文采用2007201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证实了现金流权与经营风险负相关, 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与经营风险正相关。

现金流控制 篇10

(一)投标工作随意性较强,资金周转较慢

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减缓,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较多的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忽视了自身经济实力的影响而盲目投标,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同时,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和实际建设能力出发,只是抱着投标的目的去投标,导致投标项目建设质量较差,同时占用了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导致资金运转比较困难。再者,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需要向业务单位支付一定金额的投标保证金,施工企业一旦开展投标活动,就会占用企业的现金流,进一步加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营困难。

(二)工程项目结算滞后,垫资施工严重,资金流转不畅

按照施工企业开展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看,项目结算通常是按照项目开展进度来结算,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程序比较复杂,这就直接加大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施工企业只能按照项目进度来结算账款,因此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进而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降低,施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欠佳。再者,部分施工企业在资金筹集和融资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获取稳定的现金流,直接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营运风险。同时,部分施工企业在垫付工程款项之后没有做好资金跟踪管理工作,对拖欠的款项没有及时催收,导致坏账呆账问题严重,降低了施工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现金流管理方式不合理,资金使用成本较高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根据行业和业务特点来优化资金配置,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资金的收益性较差。部分施工企业仅仅重视项目工程建设,忽视了现金流管理工作的作用,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来优化现金流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随意性较强,现金流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项目建设工作的实际要求。同时,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优化配置能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未能根据市场的借贷成本实时优化资金融资结构,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融资成本过高,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管理压力。

二、施工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与控制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施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现金流作为保障,以便保证施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项目建设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现金流管理和控制模式的优化,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决策的时效性,提高企业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保证施工企业提升持续经营的能力。在当今现金为王的市场经济中,现金流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减少盲目投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施工企业更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综合能力来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做好战略目标制定工作,提高目标的可实现性和合理性。同时,施工企业要改变随意投标等问题,要减少盲目投资问题造成的现金流断裂问题。施工企业在开展投标活动前应该全面详细了解项目的预期经济利润流入,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模型来分析项目的收益情况,要对投标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要重视企业投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要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方向,慎重选择投资项目。

(二)要重视现金流管理工作,合理缩短现金流周转周期

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要重视现金流管理工作,要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而不是将现金流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等同处理。同时,施工企业要重视应收款项的清理工作,重视施工合同中的工程结算和物资管理,可以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的进度来及时核算工程价款,做好资金回流工作,以便减少呆账坏账对施工企业财务状况的负面影响;物资采购立足于小库存、优库存、快周转、促施工的原则减少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力度,要重视应付账款的分类管理,可以根据账龄或者付款周期等要素将应付账款进行分类,以便控制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合理缩短现金流周转周期。

(三)做好现金流预算和监控管理,重视战略管理

施工企业要做好现金流预算和监控管理,要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和特点来制定现金流预算计划,并要对现金流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进行监督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保证对现金流实现动态跟踪管理,量化现金流的支出,保证资金的收益性。同时,施工企业要做好对现金流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建立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其次,施工企业要重视战略竞争,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表现为战略竞争,其中现金流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一环,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可以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可以提高资金的收益,保证现金流的优化配置。项目投标等选择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预期利润流入金额,因此施工企业在重视现金流管理工作的同时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工作。

摘要:施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施工企业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需要的资金额较大,资金营运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金营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施工企业在现金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给施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金流,问题,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黄耿飞.基于价值链的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黄永红.现金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3):74-7

现金流危机 篇11

今后几年,除了房地产市场外,中国經济中最棘手的问题应该是债务链的纠缠与断裂、应收帐的飙升与违约。繁荣期不以为意积累下来的债务,随时可能要企业的命。

曾几何时,中国处于负利率,银行贷款几乎是送钱给你;企业间相互担保,是感情深、互相信赖的表示。而且,当年炒房容易赚快钱,产能扩张十分时髦。在經济高速增长,机会遍地可寻的时代,高杠杆这种做法十分普遍,也符合經济逻辑。

然而,如今經济环境突变,企业的议价能力消失,产品周转速度下降,库存上升,运营环境恶化,应收帐飙升。

我认为,目前所遇到的經济逆境并非短期内可以改变。政府的政策并没有对症下药,只是在一个已經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中进一步放松银根。民营企业不投资,是因为制造业的利润空间、生存空间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减息并不能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地方政府又喊出天文数字的投资大计,不过他们的腰包早已瘪了,银行那里也轻易借不到钱。而且上游企业的困境已开始向中下游蔓延,民间消费亦有转弱的迹象。我相信此轮增长的弱周期,起码会持绩数年。政策的无效、經济的横行,久拖势必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巨大的压力。今天不少企业应收帐急升,其实已經亮出警号。

时至今日,相信不会有人对中国經济进入下行周期再持否定态度,不过市场似乎对下行周期的持续长度争论不休。我认为,經济下行周期的长度远较增长下滑的深度更重要,而目前的經济困局并非逆周期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可以拆解,因此有必要作好經济增长持续偏弱(但又非硬着陆)的准备。这种不死不活的持续疲弱对企业并非好事,因为企业现金流拖不起。企业盈利大范围、持续下滑,必将导至經营情况的恶化,债务的断裂只是时间问题,债务链问题频发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安全的忧虑。

谈到资金链,不能不提90年代困扰中国經济的三角债问题。90年代中期曾經出现过持续五年的經济繁荣期,在房地产热和负利率刺激下,企业大幅提高借贷杠杆比率。当宏观调控和亚洲金融危机两块巨石压下来后,經济环境突然逆转,投资骤降、消费不景、银行惜贷、企业丧失加价能力。整个經济的资金周转速度明显放缓,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企业之间应收帐相互拖欠、經营困难、资金运作困难。中国經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8-2002年期间,增长停滞、企业倒闭、就业困难,部分银行甚至技术上破产。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现金线控制 篇12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有关的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衡量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内部会计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现代企业各级管理者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范, 对企业的会计及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司经营目标的各种因素实施约束与监督的管理活动,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部分人对投资办企业充满了热情, 从而涌现了许多小型企业, 这些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在税收和就业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但它们的内部会计管理却很混乱。它们不像大企业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和管理员工, 有些小企业甚至是家庭式的, 管理人员是亲戚或朋友, 所以即使有了制度也不能一视同仁, 而且可能把处理家务事的理念带到工作中来, 造成管理的混乱。“安然的破产”, “雷曼兄弟的破产”, 以及“银广夏事件”等案件的发生, 多是疏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结果, 同时, 也说明我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没有从源头做好此项工作。这就迫切要求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来思考我国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三、现金线控制的意义

现金线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 财务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 以价值管理为目标, 而价值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 现金线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方面。一个企业的经营总是以利益为目的的。对利润的追求也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但是如果仅仅关注利润指标而忽视现金流指标, 企业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无数企业成败的经验告诉我们, 现金线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金线也最能反映企业本质。现金线比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四、现金线内控所面临的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由现金开始到现金结束。每个循环周期能否正常运行决定于现金, 每个循环周期的结果由现金体现出来, 现金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保证和衡量标准。现金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由于现金循环中出现了不确定性因素而面临的风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有强烈的防风险意识。风险防范是现金流内部控制的基本导向。

1. 信用风险

它是指企业因为赊销使应收款不能及时收回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风险。首先回款不能及时收回, 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使企业没有现金支付应付款。其次企业不能为对付市场竞争而盲目的放宽赊销政策。对付信用风险, 要通过应收账的相关指标进行防范, 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应收账相关政策办事。时间越长, 收回应收款项的几率越小。

2. 流动性风险

企业由于负债增加, 流动资产不足而带来的风险后果是严重的。企业一旦不能及时偿还到期的债务, 就可能面临着有破产的风险。因此企业不能无计划的进行长期投资, 内部一旦没有现金可以周转, 企业将会无法正常生产运营。应该按照企业的规划和生产情况去对固定资产进行适量的投资, 固定资产的过多闲置会占用大量现金资源。企业流动性快慢的比率需要衡量发展, 比率降低企业的流动性则下降, 相应的企业流动风险性就会增加。

3. 制度环境风险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制度, 把它也作为企业规范制度的一部分引起重视。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 都应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它是企业生存的基本, 是企业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石, 所以制度环境的优劣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要面对的风险。

4. 手段单一

有些企业对现金线缺乏一定的了解, 对现金线的控制还不够全面, 对现金线的控制还用传统的老观念, 只对现金的支出和流入两个结果控制, 这样的控制方法是不健全的。企业应采用全面的控制手段, 应把握好、使用好、监管好现金, 并用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 这样才能促进资金的循环使用。

5. 投资性风险

投资性风险是指因投资项目超出了原计划而需追加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或是投资项目失败, 不能收回资金而产生的风险。对于投资风险防范, 关键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分析来判断其可行性。对被投资的经营、资金状况也要全面了解和分析。争取全方位的了解后, 才能决定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

五、现金流内控的生态环境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企业现金线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离不开企业现金流内控的生态环境。企业现金流的生态环境出了外部环境外, 还有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企业外部的市场包含:可发展性、经济体制的稳健性、法律制度保障、文化传统、信用体系、融资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服务体系等;企业内部具有: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特征、管理模式、操作流程、考核机制、责任系统等。现金线内部控制的企业生态环境除了关注一般的企业生态环境外, 还要关注相应的业务特征、业务流程、现金流转流程和流转媒介或流转技术、信息技术和信息共享方式等。

(1) 企业信息化中, 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管理各项活动里, 能够得到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通过辅以网络技术, 以及网络设备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 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 做到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更加广泛运用, 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并行的商务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现金线控制的有效性有赖于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施方法需通过信息系统安全控制和信息化型生态环境下的COBIT控制来进行。

(2) 传统环境下的现金线内部控制就是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理念制定的, 需高度依靠员工的素质、个人诚信的保证、人员间工作相互牵制、检查监督和问现机制。实施方法按照基本理念的思路选用, 通常采用组织规划、实物控制、检查监督控制等方法。

六、现金流量控制的方法及其具体措施

1. 规范基础管理

对现金流线进行控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规范基础管理, 制定出涵盖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 形成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企业要合理配置流动资金, 安排好流动资金的筹措、投放。科学控制现金占用量, 有效运用资金, 降低资金成本, 并加强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考核。财务部门要建立流动资金主要经济指标台账, 提供规范的现金流量报表, 使管理者能据以监控流动资金的运作情况, 随时了解现金流量、库存积压、销售、应收账款。

2. 编制现金预算

确定现金流量应有计划的, 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这样财务风险才能得到防范, 所以对现金流量有效的控制就是定期编制现金预算。确保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量, 将现金线的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 就要, 现金流量预算列入财务预算内, 并用它来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运行。

3. 转变思想观念

新的思想观念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是开辟市场的起航标。在现代化企业中, 经营者不能老处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 对现金的流入和支出、现金流量的控制要有全面的认知。应该在科学的管理模式引导下, 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现金线控制。缩短现金循环周期的时间, 现金使用率。同时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提高文化内涵和技术水平。

4. 注重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

现金线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 现金线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的存货和回收款控制对企业的现金线控制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 年计划预算表做得很周全, 但现金不足是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头痛。让企业在销售中把应收款风险降到最低就需要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也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库存制度也是企业现金循环的关键。此外, 提高资金周转的速度可以降低现金短缺的风险, 这也是企业获得最大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总之, 现金线控制是企业的重要命脉, 它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始终。作为现代的财务工作者, 必须要对现金线的运行规律有足够的认识,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把资金风险降到最低的限度。

摘要:近年来不乏有些企业由兴盛最终走向衰败乃至破产的结局, 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以及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所致。因此需建立具有完善性和严密性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并严格地加以执行, 才能使企业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文件, 不仅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还贯彻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 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内控现金线的风险防范及生态环境进行简要分析, 以便更好地了解现金线控制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金流,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康等.内部控制制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王国武.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会计研究, 2006 (21) .

[3]张宏雷, 李紫玥, 袁文山.浅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商场现代化, 2008 (2) :45-47.

上一篇:大学跨学科组织下一篇:音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