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风险预警

2024-05-11

现金流风险预警(精选7篇)

现金流风险预警 篇1

一、对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Whitake(1999)将财务风险定义为现金不足以偿还当前债务的表现。他认为财务风险不仅包括企业破产,还应该包括拖欠债务、银行透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息等。Carmichael(1972)认为企业履行业务受阻: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资金不足和债务拖欠,可视作发生财务风险。George Foster(1986)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折现问题,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对公司的经营或结构实行大规模重组。同时,Ross(1999)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当一个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例如商业信用或利息)而被迫采取了其他方法脱离的境况”。主要体现在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短期流动性不足,债务比例严重失衡,资产负债结构失衡4个方面,表明企业陷入财务风险是其财务状况逐步恶化的结果。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在我国,法律尚未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定义。陈晓(2000),吴世农(2001)等学者定义为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特别是因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学者一般以公司已经处于财务困境作为界定为发生财务风险的标志。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出台了ST制度、PT制度、退市制度、退市风险警示制度用于警示和防范风险。上市公司也存在因“其他状况异常”而被ST的情况,难以从财务角度进行有效预测,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公司绝大部分是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或者一年巨亏造成的,因此国内学者一般也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上市公司界定为已经发生财务风险。

二、国内外学者对于现金流对财务预警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于现金流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国外很早就十分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国外许多学者开始用现金流量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用现金流量建立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William Beaver(1966)最早将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引入预警研究,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研究中发现了预测能力最高的指标是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它能最好地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误判率最低。

Deakin(1972)、Blum(1974)的研究基本支持Beaver(1966)的结论。Casey和Bartczak(1984,1985)的研究表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预测效率低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变量,而且经营性现金流量并不能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变量的基础上提供增量预测能力。

Gentry,Newbold和Whitford(1985)运用Helfert资金流量模型(funds flow model),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资金流量所具有的预测效率,发现股利资金流量在logit预测模型中能显著区分财务困境企业与非财务困境企业。

Aziz、Emanuel、Lawson(1989)基于lawson现金流量等式“企业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股东现金流量”建立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并同以前的Z模型和ZETA模型进行比较,发现现金流量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Mossman、Bell、Swartz、Turtle(1998)运用1980年到1991年的数据,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破产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分别基于财务比率、现金流、股价收益率以及收益率标准差。该项研究发现:就单个模型而言,现金流模型能在破产的t-2年和t-3年预测多数破产案例,预测精度最高。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比较丰富、成熟的财务预警研究成果,我国有关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国内的文献中。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大部分都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绩效指标。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目前来说并不太多,还处于探索阶段。

1、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

国内的一些学者肯定了现金流量对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梁飞媛(2005)认为现金流量更能真实地反应企业的收益质量、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未来获现能力,同时更具企业之间会计信息额度可比性。

敬文举,廖才高(2009)提出建立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必须从现金流量信息子系统、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子系统、现金流量困境特征分析子系统、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模型子系统及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对策子系统五个方面入手;完善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培养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构建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实现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动态管理。

李荣(2009)分析了传统绩效指标分析的缺陷:收益性指标容易被操控,账面盈利,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现金流更能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盈利质量、发展能力,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如章之旺(2004)发现现金流量类变量在会计比率的基础上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含量,研究结果为今后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挖掘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2、现金流量指标的选取。

梁飞媛(2005)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梳理,找到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风险的关键性的12个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外加企业规模指标:总资产的对数。

鄢志娟(2008),辛天慧(2009)等通过分析将现金流量指标分为四类:现金流量结构、现金流量清偿、现金流量收益质量、现金流量财务弹性。刘林,黎声旺,刘学兵(2008)在此基础上补充了获现能力分析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并提出企业生命周期对现金流具有影响。

李宪英(2006)提出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的结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获现能力、收益质量、财务弹性几类指标结合起来分析能够为企业财务状况起到警示的作用。

3、分析方法与建模

(1)logit模型。章之旺(2004),他选取40家ST公司和80家非ST公司作为财务困境与非财务困境样本,选取经营性现金流量/销售净额、投资性现金流量/销售净额、筹资性现金流量/销售净额(消除规模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总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资产周转率等六个会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通过二元logit模型考察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困境预测中的信息含量。

张鸣,程涛(2005)以1998-2000年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并根据所处行业和资产规模选取“非ST”配对样本。运用Logit回归方法,从财务指标角度构建财务指标预警模型,然后引入现金管理特征变量和现金管理结果变量,构建综合预警模型,并从中长期角度进行预警。结果表明在t-2年、t-3年,综合预警模型的效果比较好。

(2)判别模型

(1)多元逐步判别。梁飞媛(2005)在分析出5类19种现金流量指标,使用财务风险发生前3年的ST和非ST两组数据,采用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企业陷人财务危机影响显著的变量。其次采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对企业财务危机判别作用最为显著的现金流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建立典型判定模型和Fisher线性判定模型,并进行预测和效果比较。发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指标预测能力显著,另外还有“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人”两个指标在预警中判别作用较强。

耿照源,张莉莉(2009)从现金流量的角度通过显著性差异t检验构建预警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利用现金流量指标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较为有效。

(2)Fisher判别。韩东平,田艳丽,王悦鑫(2006)选取2003-2006的104家上市公司数据,结合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筛选指标,采用多变量Fisher判别分析方法,t-1年精度为93.3%,t-2年精度为83.7%。并发现现金流动负债率、再投资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流量率这三个指标具有“超强”和“超前”预测力。

徐鹿(2006)在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量指标,进行多变量Fisher判别分析,建立X值模型,其判断正确率高达97.2%,并发现流动比率、每股收益、现金流动负债率及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这4个财务指标对判别有显著作用。

(3)主成分分析。张华伦(2005)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袁康来(2008)针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选取4类现金流指标为测量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T分数模型。周赟(2009)选用了2006年一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预测,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财务预警的T模型。李荣(2009)以现金流量指标为核心,选择了1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Z值模型。

三、现金流财务预警模型存在的局限性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模型在我国研究中还处于发展探索时期,目前的对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还有很大局限。

第一,样本数据选取的局限性:财务数据的局限,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存在。进行的研究选取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较短,因此研究结论可能存在误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现金流量所呈现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模型的精度。行业特征不同,也会影响模型的精度。

第二,指标选取的局限性:指标选取具有主观性,缺乏规范理论的支持;现金指标的有限性,不能概括非财务因素。企业是否被ST,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还有一些非财务因素如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审计意见、企业生命周期等会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产生影响。

第三,模型的局限性:模型本身对样本数据的假设有一定要求,现实中的数据不一定能够满足假设。例如,多元判别模型要求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而现实中,只能近似地处理,认为符合这一假设条件,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模型的精度。

四、现金流财务风险模型的展望

对于模型选取的样本量来说,一个的是样本量选用应该充足,二是研究样本应该进行细分,对行业进行细分,以保证样本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就是说,研究能够针对某一个行业进行,或者将行业因素作为一个变量。

对于模型指标的选取方面,应选择能够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在现金流量的基础上,加入其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例如说考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财务表现特征,另外还有企业的行业、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

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应采用更为先进的统计方法对现金流的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借鉴传统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因为传统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例如说logistic回归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在国外研究中比较多见,预测精度较高。多种方法经过调整后合理地结合运用到综合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预警的模型中,更符合面板数据的分析要求,可能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但目前还需要大量的可靠性分析。

参考文献

[1]、A1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and the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ournal of Finance,Septem-ber1968.

[2]、Amy Hing-Ling,“A Five-State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1987.

[3]、Charles E.Mossman,Geoffrey G.Bell,L.Mick Swartz.Harry Turtle.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Bankruptcy Models.The Financial Review33.1998

[4]、张华伦、孙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基于现金流模型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

[5]、梁飞媛,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证研究——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例[J].财贸经济,2005,(2).

[6]、韩东平、田艳丽,基于现金流测量标准的财务预警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6,(12).

现金流风险预警 篇2

(一) 现金流量管理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作用

自从我国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汇率风险成为中国企业需要面临的一个显著风险。在过去的几年中, 美元、日元兑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更增加了风险, 并且利率自由化趋势也使得利率频繁地波动,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现金流量财务风险控制, 主要是指通过控制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量和流出量, 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保持对所有账户和各类金融账户以及资金收付信息的控制权, 从而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控制能力, 加强现金预算和分析能力, 降低财务风险和资金操作风险。

(二) 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应该在已获取的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前提下, 对企业现金进行有效地控制, 选择最有效的现金管理方式, 其中, 最主要的是取得企业资金流动的相关信息。只有通过对资金的流入量和资金的流出量进行密切监控, 才能牢牢掌握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发展动态。在掌握企业资金流动信息的基础上, 有效地监控企业现金收支行为, 并且对企业现金收支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 将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纳入企业统一管理的范围之中, 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防止资金流失, 增强对企业财务控制的力度。

当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 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不断创新的前提之下, 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 并且对其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创新, 不断地向更加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理念必须向国际化接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只有这样, 我国才能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才能有效地加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三) 现金流量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

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 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对资金集中和统一部署, 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银行贷款规模, 降低利息支出, 使企业拥有更加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 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 通过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 可以提高银行方面对企业的信贷等级, 使企业获得较大的信用额度, 从而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 有利于实现对整个企业的现金收付款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的统一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财务管理费用, 避免浪费。把节约下来的企业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 银行可以提供银行存款、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有价证券、债券结算代理和其他多种投资组合, 使企业能够获得比活期存款更加丰厚的收益。通过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 可以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现金收支情况, 更加有效地利用剩余资金进行合理的投资, 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二、现金流量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一) 通过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识别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此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当某企业正常的经营期间长时间地并且连续地发生此种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但是这里还要考虑企业是否处在初创期, 初创企业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并不意味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因为当企业处于生产经营初创期时, 企业的产品销售量低, 经营活动量较少, 因此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也少, 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

(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零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零时, 在这种情况下, 是指该企业通过产品的正常购买和销售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刚好满足支付现金流出量。从长远来看,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于零, 意味着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由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可以满足由于采购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等所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可以得到弥补, 此时企业来自现金流的压力相对较小。一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般大于零, 企业可以用经营活动产生的正的现金净流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偿还债务或是对外投资, 此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表明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包括构建固定资产等的现金流出, 投资支付的现金流出。处于初创或是扩展期的企业, 通常都会构建较多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会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大。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

当一个企业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时, 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是因为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的金额总数等于或大于企业的投资支出的金额总数, 又或者是因为本企业急于将企业手中的长期资产变现为周转资金, 来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过程中不出现资金缺乏的紧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具体分析和讨论本企业投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其原因。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当一个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时, 通常是因为在企业在当期偿还债务或是支付股利、利息的金额较大, 而接受投资或是借款收到的现金较小而导致的。仅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准确, 还要结合企业所处的时期。对于一个初创期的企业, 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大力吸收投资或是寻求各种借款, 此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该大于流出量, 如果此时出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那可能是不太乐观的情况;对于一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其经营活动已经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 此时企业不需要更多的筹资, 而是有可能要支付之前借入的各种款项, 支付利息、股利等,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

(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

当一个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时, 这种情况的出现, 反映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形成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等于企业当期支付各种筹资费用、股利分配、利息支出等形成的现金流出量。这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 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是否有与筹资计划相匹配的长期发展战略, 而且已经全面地将未来的筹资活动考虑进去。企业应该以经营活动为主和扩大投资活动为辅的主动筹资行为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 而不是等到企业发生不正当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 导致无法控制企业的现金流出情况出现时, 不得不做出被动的筹资行为。

(二) 通过现金流量相关指标识别分析

1.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流动负债。该值是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一个处于稳定发展期的企业的主要现金流来源, 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满足偿付流动负债所需的现金, 则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财务风险相对较小。但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值并非越大越好, 如果该指标越大, 则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 赢利能力不强。实际证明, 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值在0.2以上的企业财务状况较好。

2.反映企业获现能力的指标

从长远来看, 如果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获得一个稳定的, 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的经营活动, 来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各项开支。企业的获现能力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收现率和现金收益率来反映。

(1) 主营业务收现比率

主营业务收现比率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所实现的1元主营业务收入能产生多少现金。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赊销, 由此产生应收账款, 实现的收入有部分现金无法及时收到。应收账款越多, 意味着企业收入的变现质量低, 资金周转速度慢, 甚至有可能出现资金流断链的情况, 诱发财务风险。因此, 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来说, 正常周转的企业主营业务收现比率值指标应该接近或是大于1。如果该指标较低, 可能是因为企业关联交易较多、虚构销售收入或透支销售, 这些都可能会使企业来年的销售业绩大幅度降低, 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 现金收益比率

现金收益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折旧) / 净利润。该指标反映企业所实现的1元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来自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个处于稳定期的企业, 其现金流量更多地来自于经营活动, 该比率越高, 意味着净利润有现金的支撑, 净利润质量较高, 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3.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该指标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否满足其所需的现金支出。通常而言, 该指标越大越好, 而且应该大于1。如果该指标大于1, 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大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流出量, 表明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比较强, 赢利能力比较好, 面临的财务风险比较小;如果该指标小于1, 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足以弥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需要其他途径, 如投资或是筹资产生的现金流来弥补, 此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综上所述, 应该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

三、现金流量管理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 建立并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方面,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部门, 确保该部门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应该包括企业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预测、财务风险分析判断、财务风险警报、财务风险措施以及财务风险的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收集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对大量的企业财务资料进行系统的剖析, 重点关注每一条与财务风险相关的信息, 为企业未来的财务预测做好准备。另一方面,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 因此,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首要任务是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

(二) 设计合理的现金流量组织结构

企业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两者是相互对应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缺陷。从长远发展来看, 这样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巨大的潜在风险隐患。因此, 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理论知识, 来设计出企业自己的合理的现金流量组织结构。企业在设计现金流量组织结构时, 在有清晰地组织结构系统图、健全的会计体系以及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的基础上, 严格按照职责分明的原则来进行分工。

(三) 增加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为了使企业增加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点建议:首先, 企业应该在控制成本费用的同时, 努力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其次, 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可以采用经济订货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费用;在生产过程中, 企业应该制定出更加精确的成本费用预算, 限制无效的成本开支, 从而减少现金的流出。同时, 为了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 企业应该更加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研, 加快技术创新, 从而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最终达到提高产品销量的目的。

(四) 事先对企业财务现金做好合理安排

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达到相对平衡时, 是本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最佳状态。当企业的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时, 就容易产生闲置现金, 意味着有太多的闲置现金没有使用, 从而导致企业不能获得收益;另一方面, 当企业的现金流出超过现金流入时, 则意味着企业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现金准备可以随时用于必要的活动。因此, 企业在避免产生闲置现金的同时也必须要保证日常经营活动有足够量的现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企业需要事先做好对可支配使用的现金的合理安排, 编制好现金流量预算, 确保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五) 提高企业财务资金的运作效率

一方面,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地少占用资金, 加快资金的运行速度, 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资金占用最少的目的;企业要科学地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并结合自身的资金运行的规律和行业经营特点, 合理地安排和调配资金, 防止盲目的扩张和过度的消费;要认真监督管理好企业资本金的使用, 要防止资产的流失, 确保企业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企业的税后利润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投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做大做强主业,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 语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能够比较可靠地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实际情况, 了解企业的风险程度, 现金流更能及时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和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并行不悖的, 两者的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改革的深化,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遇到财务风险。文章从现金流量出发, 分析现金流量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介绍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 最后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参考文献

[1]李淑云.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 2013, (6) .

[2]刘金霞, 韩立岩, 娄静.现金流风险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 2012, (2) .

[3]啜华, 王月.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财会通讯, 2013, (4) .

[4]宋侃, 干胜道.现金流量表:财务管理的直接工具[J].财会通讯, 2012, (11) .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初探 篇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压力, 日益增加的市场不确定因素致使企业稍有疏忽就可能走向破产。企业能够正确、及时的认识和处理财务危机是一个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也是企业避免陷入失败漩涡的重要方法。

所谓财务危机就是指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财务危机都不是突然爆发的, 危机的产生往往要经历一个各项条件都不断累积的过程。正常情况下, 企业会出现资金不足, 然后无法按期偿还债务, 各项资金周转不灵出现债务违约, 最后债务总额超过总资产, 企业逐步丧失偿债能力, 最终走向破产。所谓财务预警就是指在财务危机发生的过程中, 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对危机加以遏制, 使企业再次走向健康发展道路的行为。

企业的现金流是指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流出,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之源, 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一般来说, 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有很多, 企业的现金流出现断流往往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是归根结底, 企业爆发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的盈利状况恶化和盈利能力不足造成的;企业如果资产质量低下也会导致潜在的财务危机;另外, 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足容易引发营运风险、销售款及应收的赊账不能及时的收回也会导致财务风险、投资失误导致的投资风险都可以导致财务企业产生危机。大量的研究表明, 以现金流为核心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是及时发现和遏制财务危机, 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有效措施。

国外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研究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 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最初, 基于现金流研究财务预警的是美国的比弗, 他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 利用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的比值作为预测指标;之后, 阿尔曼提出了一种多变量预警模型——“Z计分模型”;之后劳森研究出了企业现金流量等于债权人现金流量和股东现金流量之和的模型, 之后有人利用财务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收益率及收益率标准差的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 现金流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国内的有关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是由于在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经济成分的时期, 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国家会以行政手段进行干扰, 保证企业不会破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内的学者们也证实了现金流信息对企业财务预警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也将现金流指标引入到财务预警系统中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 为应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提供的很大的帮助。

2 基于现金流财务预警的重要性

企业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和盈利, 为了遏制和消除威胁企业健康发展的财务危机, 就必须要建立高效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分析, 从实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的偿债支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及时的认识到已经出现财务危机的, 在利润的驱动下, 一些企业的收益指标容易被操纵, 经典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此时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盈利状况, 甚至会出现企业账面上在盈利, 但是事实上已经在走下坡路, 并最终走向了破产。而现金流相比于账面利润, 更不易被人操控, 能够更为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 因此,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模型适应性更强。

与其它类型的财务预警模型相比,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模型更加的直接、有效。企业的偿债归根结底是利用现金来结算的, 在国外有很多破产的企业都有看似很好的盈利情况, 但是这些企业之所以走向破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虽然存在很多的流动资产往来, 但是却有很差的现金支付能力, 它们无力偿还债务, 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道路, 因此, 利用基于现金流这种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偿债和支付能力的财务预警系统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时, 现金流也更能体现企业的盈利质量,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够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业绩情况, 则可以认为盈利质量好;如果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的业绩, 则认为企业的盈利质量较差。现金流指标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盈利情况, 企业的盈利往往要伴随有现金的流入, 即只有当盈利有现金保证时, 则企业的盈利质量较高, 反之则较低。在实际生活中, 有的企业虽然账面上盈利颇丰, 但是却因为现金不足而逐渐走向破产的例子数不胜数。

现金流也往往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利用现金流来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现实性和客观性, 应该作为企业财务价值的重要指标。现金流也可以作为衡量企业的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充裕的现金流表示企业具有强大的偿债和盈利能力, 可以大幅增加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因此,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3 建立现金流预警系统, 树立规避财务危机意识

企业要想及早的认识和遏制甚至规避财务危机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规划和现金流预算。为了能使企业的现金流保持平衡, 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必须同步。企业应该以战略的眼光来规划和控制自己的经营活动, 根据现金流预算来制定某一时期的现金流动态预算, 保证现金流能够有序进行。在利用现金流预警系统的相关模型进行财务预测时, 发现问题例如出现负的盈利情况时, 要提早采取积极措施, 不要等到危机已然爆发时才进行补救。

基于现金流进行财务预警, 可以将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全面、客观的反映出来。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相比较小时, 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了问题, 要引起投资者们的高度警惕, 这可能导致潜在损失的产生, 从而引起财务危机。

企业的现金流结构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往往是作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参数指标。往往需要考虑三个重要的比率: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比的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入量和经营现金流出量之比的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以及经营现金流入量和总现金流入量之比的经营现金流入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时, 说明企业能够保障拥有足够的现金来应对各种需要的支付;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时, 企业具有良好的主题现金支付能力;经营现金流入量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构成情况, 若该比率不断的下降, 则企业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企业要想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就必须使现金流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并且牢固树立规避财务危机的意识, 不可盲目的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拉断资金链, 致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 建立高效的资金管控机制, 加强现金流管理, 使资金出现良性的循环流动, 避免出现营运资金的不良占用, 提高盈利能力。高效的财务预警系统还离不了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 只有及时的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相关决策管理部门, 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4 结语

总之,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财务危机导致的企业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清算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因此, 及时发现和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好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 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很多种, 所以, 我们更应该时刻关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指标和运营状态, 时刻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建立以现金流为基础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财务危机, 使企业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吕潼.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6 (10) :20-22.

[2]郭晶.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28) :126-127.

现金流风险预警 篇4

一、样本选取与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建立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1.财务危机公司样本

国外主要将破产作为财务危机的标志。但由于我国破产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而导致破产的实属不多,因此不能以破产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标志。因此本文选择被ST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一定意义上ST公司在持续经营上确实出现问题,甚至陷入了财务困境。

由于2013年后期及2014年我国沪深资本市场由于各种原因连续出现脱帽摘星潮,原有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已不完全符合本文财务危机公司的特点,从而致使可选样本数量偏少,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会公允准确,因此本文选取了2012年79家沪深A股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的样本涉及到我国上市公司的各个行业。具体样本分布如表1。

2.配对样本的选取

本文按1:l的比例在对应行业中选择资产规模相当、未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作为配对样本。通过上市公司被宣告ST的年度(以下简称第T年)前4 年(以下简称第T-4 年)、前3 年(以下简称第T-3 年)、前2年(以下简称第T-2年)和前1年(以下简称第T-1年)的年度相关财务数据来预测第T年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即形式上公司是否被ST。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和讯网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

3.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现金流财务比率的分析,来预测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主要运用以下现金流相关财务比率,详见表2。

二、财务预警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在构建模型之前,先将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各现金流指标组成配对样本,比较配对样本现金流量指标的均值,对各指标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分析各个指标在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再将这两类公司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现金流量指标列为预测变量,从而构建以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各现金流指标的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1.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3中,T期、T-1期以及T-2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现金比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表4中,T期、T-1期、T-2期和T-3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表5中,T期、T-1期、T-2期和T-3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现金流量负债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表6 中,T期、T-1期、T-2期和T-3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现金流量比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综合偿债能力分析,ST公司在现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现金流量比方面和非ST公司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注:*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2.盈利能力分析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7 中,T期、T-1 期、T-2 期和T-3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8中,T-1期和T-3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营运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9中,T期、T-1期、T-2期和T-3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综合盈利能力分析,ST公司在每股现金流量、营运指数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方面和非ST公司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3.收益质量分析

在表10 中,T期、T-1 期、T-2 期和T-3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销售现金比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11 中,T期、T-1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12 中,T-1 期和T-2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经营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综合收益质量分析,ST公司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经营指数方面和非ST公司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4.现金流变动分析

在表13 中,T期、T-1 期、T-2 期和T-3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表14 中,T期、T-1 期、T-2 期和T-3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15中,T期、T-1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表16中,T期、T-1 期,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销售现金增长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综合现金流变动分析,ST公司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和销售现金增长率方面和非ST公司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二)Logistic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功能中的向前逐步回归法自动筛选最佳自变量,将0.5划为临界值,计算概率大于0.5则界定公司存在财务危机,低于0.5则界定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1.T-1期的Logistic回归

利用SPSS16.0 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输入T-1年的数据,变量采用逐步进入的方式,结果选中2个变量进入模型。进入模型能够用来预测T-1 期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指标为:现金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回归结果见表17。从回归结果看,变量系数均显著。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17得到Logistic模型的判别方程为:

现金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均是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指标,因此企业偿债能力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重要因素。报表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上述判别方程,对所研究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进行判断,根据前述判别规则,计算概率大于0.5,则界定公司存在财务危机,低于0.5则界定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模型的拟合优度见表18,模型的cox&Snell R Square和Nagelkerke R Squar统计量分别为0.602和0.773,说明拟合效果良好。

根据回归所得的Logistic方程,对ST前一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回代判定,结果见表19:

a.The cut value is.500

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财务危机发生前T-1期,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预测样本的判断正确率为90.20%。

2. T-2期的Logistic回归

输入被ST前2年的数据,变量采用逐步进入的方法,结果有1 个变量进入模型。进入模型能够用来预测T-2 期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指标为: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回归结果如表20所示。变量的系数显著。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20即得到Logistic模型的判别方程为:

现金流量比率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针对T-2 期,企业的偿债能力仍然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重要因素。模型的拟合优度如表21,模型的cox&Snell R Square和Nagelkerke R Squar统计量分别为0.104和0.139,说明拟合效果一般。

根据回归所得的Logistic方程,对ST前两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回代判定,结果见表22:

a.The cut value is.500

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财务危机发生前T-2期,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预测样本的判断正确率为76.10%。

3. T-3期的Logistic回归

输入被ST前3年的数据,变量采用逐步进入的方法,结果有4 个变量进入模型。进入模型能够用来预测T-3 期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指标为: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和经营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利润),回归结果如表23所示。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23即得到Logistic模型的判别方程为:

现金流量负债比、现金流量比率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经营指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因此对于T-3 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质量是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的重要方面。报表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上述判别方程,对所研究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进行判断,根据前述判别规则,计算概率大于0.5 则界定公司存在财务危机,低于0.则界定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模型的拟合优度如表24,模型的cox&Snell R Square和Nagelkerke R Squar统计量分别为0.244和0.379,说明拟合效果一般。

根据回归所得的Logistic方程,对T-3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回代验证,见表25。结果显示,在财务危机发生的T-3期,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预测样本的判断正确率为74.90%。

a.The cut value is.500

4. T-4期的Logistic回归

输入第T-4 年的数据,变量采用逐步进入的方法,结果有2 个变量进入模型。进入模型能够用来预测T-4 期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指标为: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回归结果如表26所示,变量的系数显著。

注:*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26即得到Logistic模型的判别方程为: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分别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所以针对T-4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重要因素。

报表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上述判别方程,对所研究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进行判断,根据前述判别规则,计算概率大于0.5 则界定公司存在财务危机,低于0.5则界定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模型的拟合优度如表27,模型的cox&Snell R Square和Nagelkerke R Squar统计量分别为0.324和0.395,说明拟合效果一般。

根据回归所得的Logistic方程,对ST前4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回代判定,结果见表28:

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财务危机发生前T-4期,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预测样本的判断正确率为68.80%。

a.The cut value is.500

三、结论

现金流风险预警 篇5

纵观马年的房地产市场, 从中央以稳为主的分类调控到市场“翘尾”收官,无疑又是跌宕起伏的“过山车”之旅。但对于万达却意义非凡。成立于1988年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万达商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头羊。截至2014年末,已开业的万达广场全国109座,企业资产总计5 341亿元,年收入高达2 424.8亿元。2014年12月23日 ,在历经10年上市酝酿、折戟A股之后 ,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商业,HK03699)最终募集288亿港元在港交所成功IPO,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上市交易。按上市首日收盘价46.75港元计算,总市值高达2 092亿港元。

2预警之道,资金为上

成功的企业各自有各自的经营之道, 而失败的企业共性就是缘于对风险和预警把控得不得当。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和回收期较长, 其商品房的不可移动性和对资金的长时间占用的特点加大了投资风险, 一旦遭受不可抗力或市场风险时,便会催化财务危机。作为龙头的万达对于风险预警的认识在其H股招募书用了长达49页进行赘述,万达对财务预警的认识由此可见一斑。

有鉴于房地产项目长投资回收期特性, 如果单纯依靠销售回流资金资金链很容易被时间拉断, 而一旦开发资金的集中支出与累积漫长性矛盾激化,势必造成财务危机。所以,保证充足的现金流正是对财务预警最好的防范,万达也不例外。商业地产本身巨大的现金流出,加上酒店等产业巨大耗血量,虽有信托等流入支撑,但对现金的需求仍不容小觑。因此,从资本市场获取源源的现金流便是不二之选。正是对资金链的预警上丝毫不放松,所以在A股告败短短两个月就转战H股,既是顺势而为的选择,更是对预警的坚持不懈。

3执预警之盾,保卫现金流

不懂得财务预警的房地产企业终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危机, 不能产生优秀的现金流更是限制每一个企业攀爬高峰的桎梏。所以万达在财务预警上的经验告诉我们: 房市横流,预警先走,百舸争游,保卫现金流。

3.1 预警机制 ,利刃出鞘

万达在预警机制建立的独到之处在于财务计划的垂直一体性。集团总部财务部集权,为所有项目公司制定计划模板,模板包括预算、融资、日常会计核算等在内的资金、税务、指标和核算四大业务范围。同时下设三级财务对每类业务进行管控,对计划周期的全过程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 每一级别每类业务均有相关业务的责任人和接收人。总部财务部将制定好的计划模板导入到所有项目公司的财务系统中, 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具体的工作计划,自动安排相关责任人和项目完成时间。同时,针对每个项目相关责任人系统自动生成“开始提醒”“中期预警”“到期警示”3种提示,通过多种终端发送,各填报人根据执行情况及时、准确完成相关计划。总部负责对整体预警机制进行考核监督,并为制定新的计划模板进行更新完善。通过细化财务计划、分解业务内容,万达将财务预警落实到每一级别,落实到各责任人。规范的财务系统形成标准化、流程化预警机制,而对预警的质量控制通过个人落实,一旦出现预警征兆,相关负责人就会有效识别,防微杜渐。

3.2 严格控制财务指标

万达在财务指标的控制上不仅将其纳入预警机制中, 并且对其管理异常谨慎。以资产负债率为例,将近3年万科和万达的数据进行对比,见表1。

可以发现,万达近3年资产负债率相比万科具有一定优势,而且分别以2.54%,0.47%,1.45%速度逐年下降, 说明万达在偿债风险上保证了一定的财务预警。当然,资产负债率只是重要财务指标的一角,实际上,对于指标的量化处理,作为业务范畴的重要一面, 万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计划模块就已经在整个财务预警机制中实现严格控制。但是,资产负债率并不高的优势并不代表现金流不紧张。选择上市融资和控制财务指标之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3.3 南下融资 ,任重致远

纵观万达的融资渠道, 上市之前除了自有资金外大体可以分为3类:物业销售、银行贷款和信托产品。如果从现金流的角度考虑, 没有任何企业靠租金和物业获得的收入能够满足规模扩张的需要,所以万达逐步从传统的通过万达广场的配建商铺、写字楼等获取现金流的重资产模式开始向利用万达自己的品牌由第三方投资再从中分成的轻资产模式转变。但综合考虑获取现金流量能力, 似乎这3个途径获取的现金流量净额难以满足万达帝国的“胃口”,所以万达毫不犹豫地选择南下融资。A股失败两个月之后转战H股,借力资本市场为其锦上添花,获得更加充沛的现金流。由此可见,即使坐拥龙头的万达仍从未停止外部融资的步伐,南下融资,逐渐拓宽融资渠道。

房地产企业要做好财务预警,实际上就是利用危机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构筑永续的现金流。作为优秀房地产领跑者的万达,其实在向我们传达“万达模式”的预警之道:利用智能化财务信息技术严格把控财务指标, 开拓多融资渠道获取更充足的现金流。垂直防范,横向融通,用现金之流筑预警之墙,在房地产之丛中建造稳定的企业之房!

摘要:持续严控的楼市政策,延续低迷的市场态势,昔日辉煌的房地产行业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虽然自下而上的救市措施初见成效,但释放“微刺激”后仍如履薄冰,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纷纷陷入预警危机。作为行业佼佼者的万达是如何步步为营的?又有何预警之道?本文从现金流的视角,通过借鉴万达帝国的传奇,为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提供一些启示。

现金流风险预警 篇6

关键词:现金流,财务预警,指标,利弊,构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信贷压缩的形势下, 我国企业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内部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从目前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大部分公司的应收账款激增, 账龄有所延长, 坏账准备率也有一定的上升, 这对我国企业的后续经营产生了一定的风险。以上的种种现象都引起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企业财务危机的热烈探讨, 笔者认为, 企业的财务危机本质上是企业现金流的循环被打破,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持续经营, 最终导致了破产、整顿、重组等现象。因此, 笔者认为, 探讨企业财务危机和现金流的整合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一、财务危机和现金流的关系研究

笔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可以从现金流的方向、数量、流程和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从现金流的方向分析, 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方向体现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未来战略方向等, 企业的流入来源等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构成和未来的市场趋势, 流出则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战略和未来现金流入的能力等, 这些都和企业的财务危机有较大的关系。其次, 从现金流的数量分析, 可以用企业现金利润数量来分析现金盈利能力和危机风险大小等。企业的盈利包括了现金盈利和非现金盈利两个部分, 其中现金盈利的数量可以总结出企业市场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 这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也是企业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再次, 从现金的流程分析, 这是分析企业内部现金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的重要体现, 企业内部的现金流流程包括了多个部门和岗位, 这需要企业内部的制度和管理等加以保障, 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资金的安全和使用的合理性等, 很多企业的财务危机发生也是因现金的浪费和挪用等造成的, 这就表明现金流的组织过程非常重要。最后, 现金流的时间是否匹配也是企业财务危机是否会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的投资和销售等与实际可以产生现金效益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 其中企业的日常经营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工资、原材料采购支出、其他制造成本等, 这就对企业的财务承压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要求。

二、现金流指标融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优劣势分析

现金流指标在财务预警系统中的运用有各种各样的优势和劣势, 总体而言, 现金流指标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也有一定的不足, 需要对此加以关注。

(一) 现金流指标融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优势分析

1. 现金流有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不易被操控。

企业利润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 这种编制方法和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有较大的差别, 有些企业账面利润非常多, 但是实际控制的现金利润很少, 甚至有些企业是采用应收账款这一账目进行盈利的调整, 盈利指标失真现象严重。

2. 现金流有利于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金融危机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盈利性破产的现实性, 很多企业虽然有较多的账面利润, 但是实际的偿付能力较差, 而现金流在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方面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 现金流指标可以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出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而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负债总额的比值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等。

3. 现金流有利于反映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未来获取现金能力等。

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而且这种变化往往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企业的现金能否充分对企业是否能够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进行必要的产能扩张计划、战略转型等有重要的影响。另外, 企业的现金包括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三个部分可以反映出企业现金流量的总体情况, 这些具体的信息都可以反映出企业获取现金和支付现金的能力, 预测未来的现金收付,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二) 现金流指标融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劣势分析

现金流指标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也并非十全十美, 过分重视现金流的效果也不太现实。因此对现金流指标的运用要合理适当。现金流指标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劣势主要表现在现金本身的一些局限上, 例如过分重视现金的作用则可能会过于短视, 忽视了长期的战略意义, 另外很多的现金项目也仅仅是列示数值, 并没有显示出具体的结构和组成等, 容易降低研究的效果。很多企业以牺牲客户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现金的短期流入, 这自然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如果仅仅是考虑现金因素则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的关注, 可能不会及时发现企业的客户基础和经营假设等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很多企业在一次交易中使用了股票进行资产置换、发放股票股利、将负债转化为权益等, 这些行为都不会对现金产生影响, 但是实际上这些活动都会对企业的后续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能企业的主营业务也会发生变化, 这样的变动都无法从现金流量指标中发现。

三、现金流指标融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指标设计探讨

根据现金流融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分析, 其主要是在偿债能力、财务弹性、获现能力等几个方面有较大的意义, 笔者也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偿债能力指标的构建

充分利用杠杆进行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 但是负债也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将现金流融入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首先要构建好偿债能力指标。它包括5个指标: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平均流动负债) 、经营现金负债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平均总负债)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实际支付利息+实际支付的现金支出总和与实际支付利息比值) 、经营现金和到期债务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本期到期的债务比值) 等。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经营现金负债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用经营现金流量偿付债务的能力, 反映了企业承受流动债务总额和债务总额的能力;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企业的利息保障能力, 它比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更加稳健, 而且支付利息也将减少企业的经营性现金;经营现金和到期债务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可以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 这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 财务弹性指标的构建

财务弹性是企业财务适应能力的指标, 它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这种支付要求可以包括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外投资、现金股利支出、原材料采购支出等。当经营现金流量超过了支付的需要, 就表明企业的现金剩余较多, 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 发展的可能性也较大, 后续的空间可能会更大。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3个:现金再投资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支出的比率, 其中资本支出包含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投资、对外投资等) 、全部现金流量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期资金需求, 其中资金需求包括了同期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额、现金股利、营运资金等的总和) 。这些指标都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比较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投资、筹资需求的拟合程度。

(三) 获现能力指标的构建

获现能力其实也是企业现金收益能力的重要体现, 它表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现金的能力。从长远分析,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现金从而满足其自身经营活动的需要, 这种分析一般是借鉴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设置, 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投资的资源比值反映出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获现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的互补可以提升财务分析的效果和客观性。它包括4个指标:销售现金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总资产现金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净资产现金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资产) 、每股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总股数) , 可以将这些指标与同行业企业和历史数据相对比, 从而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四) 结构指标的构建

企业的现金活动包括了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等, 因此分析现金的结构指标意义重大。结构指标一般包括:经营现金流入流出结构比 (经营现金流入量/经营现金流出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结构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总流入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结构比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量/现金总流出) 。不同活动产生的现金比重大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特别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 对其的结构占比和内部支撑能力的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Z

参考文献

[1].刘广华.小议如何解决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J].价值工程, 2010, (3) .

[2].王凤兰.现金流视角下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0, (8) .

现金流量视角的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篇7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财务指标,预警临界值

1现金流量在财务预警中的重要性

现金流量管理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合理有效地控制现金流量,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资金效用,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效益。只有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财务风险也随之降低。因此,在企业财务预警中,需将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衡量财务危机的一项重要信息考察。

2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系统的综述及评价

随着各国经济体系逐渐走向健全和完善,各大小企业的发展劲头日益强劲,其财务状况也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当前,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以为财务困境公司构建相应的财务预警模型为主,从而为企业的后续经营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合理规避财务危机。但其局限性也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构建的系统不能称之为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系统,因为现有模型中现金流量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指标,占据次要地位。 2预警临界值的区分度几乎没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系中类型繁多的企业。

3从现金流量角度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3.1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是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相关财务数据,将企业资金运用水平,经营能力进行反映,并对将要面临的危机发出预警信号,方便企业利益相关者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和避免危机影响,以维持企业的发展。该系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洁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3.2构建现金流量角度的财务预警系统模型

本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按照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和用途将划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筹资现金流量,对各指标进行数量与效益两方面的考察,分别设立其有警与无警的临界值,从而进行财务预警。为简化系统,方便使用,同时满足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在构造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系统时,应选取涵盖财务信息广的财务预警指标。

3.2.1构建指标的选取

( 1) 现金流量数量性指标。现金净流量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现金流量的特点,本文分别选取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额” “负债筹资现金流入额”作为数量指标。

( 2) 现金流量的效益性指标。在经营活动方面,选取 “经营现金盈利率”指标来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效益。在投资活动方面,选取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来对企业投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在筹资活动方面,为避免与数量指标的重复,选取可反映企业负债筹资的 “综合成本得负债的利息率”作为效益指标。

3.2.2现金流量的预警系统模型验证

在给各个指标设立权重的时候,应考虑到其在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影响程度。例如,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情况,应将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给予较高权重,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投资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的影响。在张有棠的 《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理论》一文中通过专家意见法确定权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因此,本文给定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和筹资现金流量的权重分别为0. 4、0. 3、0. 3。 但是这个权数并不是适应于所有的企业,只是适合经营活动较多的并且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都相对比较平均的企业。设定六个指标分别为: X1、X2、X3、X4、X5、X6,据此,构建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模型为W = 0. 4X1 + 0. 3X2 + 0. 3X3 + 0. 3X4 + 0. 7X5 + 0. 3X6。

( 1)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X1) 。该指标反映经营过程中现金供应情况。其临界值的计算公式为: 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的预警临界值 = 前三年平均净资产 × 前三年行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值的平均值 × 6% 。

( 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 X2) 。投资资金的来源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中扣减,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追加投资的方式筹款。留存收益 = 现金盈利值 - 分配股利、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外部筹款 =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流入值 - 流出值 + 分配股利、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其临界值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额的临界值 = 前三年平均的现金盈利值 + 前三年平均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 3) 负债筹资现金流入额 ( X3) 。负债比例衡量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根据经营将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入利息支出比在5% 以内较为合理。据此,设定负债筹资现金流入额的临界值 = 5% × 本期的负债筹资现金流入额/同期银行的贷款年利率 - 期初负债总额。

( 4)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 X4) 。该指标考察了企业全部资产变现能力,当财务危机来临,企业紧急需要巨大现金流,此时企业的总资产回收率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当企业拥有较高的资产管理水平,能使资产合理高效利用, 既不出现资产比例过大使现金流短缺,也不出现资产比例过小,使得企业经营规模跟不上市场的脚步的情况时,该比值越大; 反之比值越小。其临界值是行业平均数。

( 5) 经营现金盈利率 ( X5) 。它体现现金盈利值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占有率,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反映着股市财务风险,为预警分析提供依据。

( 6) 负债的资金成本率 ( X6) 。它指的是因为使用资金而付出的成本 ( 一般指利息、贴息等) 与筹资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的财务筹集风险,可将其简化,用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来表示。

本文所构模型以预警临界值为基础,设定合理梯度进一步细化预警情况为无警、轻警、重警、巨警,并对其分别设定分界点。用Wi来表示企业目前处于的状态。选取涉及范围广,普适性强,代表性强的样本数据,以保证所计算出的W值,能反映出现金流量警情信息,从而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提供预测。于是,通过下表进行了分析:

资料来源: 深圳证劵公司的年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营状况较为乐观的企业的W值大都大于零。据此推断,W值越大,该公司在市场中的表现越好,其资金的运作以及企业的盈利发展能力较好。 但观察发现ST公司与市场较为乐观,但其W值小于零, 依据所建模型得到结论为 “ST张股”处于一个重警的状态,与事实相反。但是该特例并不能说明W值与公司市场表现的正相关性不存在。但在分析公司是否存在警情上给我们以启示,不能将W值作为唯一标准,应结合企业所处的具体行业特点,具体考察当前宏微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对行业相关方面的政策控制,从而做出全面理性的预警评估。

4对构建的财务预警系统完善

4.1提高财务危机意识,提升现金流管理

企业在追求提高现金流量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应考虑到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偿还能力,寻求一个现金流量的平衡点,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生产,增加利润空间的需要,同时不使企业背负较大的债务压力。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紧绷财务危机这根弦,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快速调整经营与财务战略并有效的处置不良资产。

4.2增强对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系统的认识

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发展以及公司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和分析,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公司自身的因素, 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加强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确保企业效益和稳定的现金流量为目标,科学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4.2.1认识不同行业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区别

不同行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对其财务预警系统影响最大的是现金盈利能力因素,而在制造业的企业中资产因子对其影响很大。因此, 对企业进行判定的时候,不能单一依据预警系统,而应结合不同行业中企业判别财务指标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2.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动态发展性的财务预模警型

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时,应将他国的成功模型合理吸收并转化为适用我国特殊国情的财务预警模型。

4.3树立财务预警系统监管意识

上一篇:90后大学生党员下一篇:标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