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质量

2024-06-12

现金质量(共12篇)

现金质量 篇1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提出

1986年Jensen在《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中给自由现金流下了定义:在企业满足了净现值为正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剩余的现金流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由现金流。基于理性人假设中的自利原则, 管理层为获得私利或构筑他们的商业帝国梦容易将钱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导致过度投资。这种代理成本会加大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Grzegorz Pawlina和Luc Renneboog (2005) 和Richardson (2006) 认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主要来自代理成本。Kevin C.W.Chen, Zhihong Chen, and K.C.John Wei (2011) 则从现金流的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他们认为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会影响股权和权益成本之间的关系, 进而影响公司投资效率。

由于信息不对称, 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比较高, 因此会产生融资约束, 导致公司现金流比较少, 进而导致投资不足。而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对内部现金流更敏感 (Ascioglu, A., Hegde S.P.;Mc Dermott J.B., 2008) 。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为了政绩, 会鼓励公司将多余的资金用于投资, 进而导致过度投资 (杨华军、胡奕明, 2007)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 (2010) 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导致公司过度投资, 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剧了这一行为。

上述分析的前提假设是现金流没有被操纵。在会计学上,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收付实现制来计量, 不同于权责发生制有很多操纵空间, 收付实现制可操纵性比较小, 人们就普遍认为现金流不会被操控 (方军雄, 2004) 。但是随着不同舞弊案件的发生, 公众对于应计制下的会计盈余产生了质疑 (张然, 2004) ;郭慧婷等 (2011) 均发现公司会为了使经营现金流为正, 超过上年经营现金流 (满足一定的增长条件) , 迎合分析师的预测而操纵现金流。其操纵现金流手法也呈现多样性 (王啸, 2004;李彬、张俊瑞, 2010) 。因此当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现金流量状况远比会计盈余能力重要的多。

纵观投资现金流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以往研究隐含一个前提:现金流未受到操纵。但是这种前提其实不可靠, 因为现金流是可以被操纵的。一旦现金流受到操纵, 现金流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如果充足的现金是通过短期项目进行调整的, 就算现金流很多, 但是其现金质量不高, 依然会导致投资不足。即使企业现金不足, 但是如果现金质量比较高的话, 进行合理配置还是能提高投资水平的。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1.存在自由现金流的的公司投资过度现象越严重, 低现金流质量能弱化他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内部现金流越紧缺的公司越容易投资不足, 高现金流质量能弱化现金流缺口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说明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样本期间为2008~2011年。本文数据做了如下处理:1.剔除数据不完整和上市不足一年的样本;2.剔除资不抵债及资产负债均小于零的样本;3.剔除金融类企业。经过上述处理后总共有7503个样本。

(二) 变量说明

Invi, t:第t年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之差;Qi, t-1:托宾Q值;Levi, t-1:资产负债率;Cashi, t-1:t年年初货币资金持有量;Agei, t-1:上市年数;Sizei, t-1:资产规模;Reti, t-1:股票收益率。

1. 预期投资的估计

本文借鉴Richardson (2006) 和杨华军等 (2007) 方法确定投资过度与不足的水平以及内部现金流富余与不足的程度。为了得到这些变量, 首先估计预期投资, 进行如式 (1) 的回归。

由表1所列示的回归结果, 可以得出预期投资Exp_Invi, t。

2. 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

借鉴Richardson的做法, 将公司新增投资减去预期投资作为式子 (1) 的残差, 残差为正表示投资过度;残差为负表示投资不足。我们分别给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定义两个指标:Over_invi, t, Under_invi, t, 表达式如下:

3. 自由现金流与内部现金流缺口

自由现金流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满足预期投资后所剩的现金, 现金流短缺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能满足预期投资的那部分。根据这个定义, 可以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去预期投资来衡量内部现金流。如果为正, 则为自由现金流;如果为负, 则为内部现金流缺口, 具体表达式如下:

注:***, **和*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

其中CFOi, t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

4. 现金流质量

公司现金流入主要来自销售商品, 税费返还, 现金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商品, 支付给职工及税费的话, 就认为公司现金质量比较好。因此, 用这部分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支出得到的差除以记作cashq1, 剩余现金流为cashq2, 用这两者的差来衡量现金质量。如果为正, 则表示现金质量比较高;如果为负, 则表示现金质量比较低。具体表达式如下:

以上现金质量全用资产进行了平滑, 使前后数值保持一致。

(三) 样本描述

本文现金流富余且投资过度的样本有62个, 用于检验假设1;现金流短缺且投资不足的样本共有1424个, 用于检验假设2。描述性统计表明内部现金流紧缺且投资不足的公司当期负债率较高, 当期货币资金净减少, 国企比例相对较多。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 低现金质量、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

t statistics in brackets*p<0.1, **p<0.05, ***p<0.01

为了检验低现金质量对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关系的影响,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从表2可以看到, 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 低现金质量与自由现金流的交乘项系数均显著为负, 说明自由现金流越多的公司越容易过度投资, 而低现金质量能够弱化他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假设1得到了证实。

(二) 高现金质量、现金流短缺与投资不足

对于现今短缺与投资不足的样本, 本文主要考虑高现金质量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 回归模型如下:

t statistics in brackets*p<0.1, **p<0.05, ***p<0.01

从表3可看到, 投资不足与内部现金流缺口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现金流短缺与高现金质量的交乘项显著为负, 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 说明对于现金流短缺且投资不足的公司来说, 高的现金质量能改善由内部现金流不足导致的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 稳健性测试

为使文章结果具有说服力, 本文做了如下稳健性测试:把绝对值去掉, 保留 (2) 、 (3) 中的负值, 用来表示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的程度, 用现金流富余的全部样本进行表4的回归分析, 用现金流短缺的全部样本进行表5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 限于篇幅, 不在此列示稳健性检验结果。

四、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现金质量对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内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 低的现金质量能抑制其过度投资问题;内部现金流短缺的公司倾向于投资不足, 高的现金质量能改善这一投资不足问题。这一研究结果在对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重新进行度量后仍然成立。在现实生活中, 公司要改变以往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陋习, 从根本上抓起才能改善公司投资效率。希望通过本文能给相关公司敲响警钟, 并能给他们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方军雄.市场变迁与现金流操控——一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 2004 (06) .

[2]郭慧婷, 张俊瑞, 李彬.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动机选择研究[J].管理科学, 2011 (10) .

现金质量 篇2

在这里介绍几个与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比率,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分析。

1、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是用于确定企业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能否充分用于支付其各项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和/(资本支出+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

如果该指标大于1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资金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出、存货净投资、现金股利等,不用再对外融资;反之,则表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资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股利的需要。此外,该指标还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对企业现金需要的影响。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用来显示企业的现金是否能够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比率越低,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差,其现金流量的质量就越差。一般认为该比率在40%以上比较理想。

3、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营业所得的现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越高,企业营业收入面临的风险越小,企业营业收入的质量越高。如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较低,而收入高,则表明企业有可能是通过增加应收款为代价来实现的。

4、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所得现金占其资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运营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该指标应该与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相结合运用,对于总资产报酬率较高的企业,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的现金流量的成分较低,企业的收益质量就会下降。

以大显股份(600747)股票为例,根据bba禾银上市公司分析系统显示的其相关现金流量的比率指标详见附表。

现金质量 篇3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会计收益质量;分析

企业的财务是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当前不少企业的财务工作依然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做账,只求把数据简单地列举出来,忽视了从财务数据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企业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公司内部的整体运作情况,当然难以实现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了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促进盈利的最终目的。为了准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需要从会计收益数量以及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般的考察建立在应计基础体系上,这种考察方式容易受到人为的以及市场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收益只能反映出对应的数量,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盈利发展的质量。因此这种分析方式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不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目前运用较多的是以现金流量表作为基础,有效去除多种影响因素,得出一个更加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现状以及盈利能力的数据。

一、现金流量表与会计收益质量的概念

1.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出一段时期内企业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变动状况,可以全面体现会计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起到不同作用,其中最主要的用途在于经营、投资以及筹资。经营现金流量主要反映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或者其他事项的财务流通状况,投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资产的购买建设等,筹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内部资本及债务发生改变引起的资金流通。

2.会计收益质量

会计收益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会计收益质量越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企业的财务运作顺利,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企业面对的风险相对较小;如果会计收益质量低,表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在经营管理、盈利创收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更高。

3.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的优势

现金流量表可以不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难免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遇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收入、费用、成本等内容都以企业应计基础为依据,因此往往导致会计在核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最终导致计算出来的会计收益质量不具有高度的准确性。而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环境对会计收益质量的影响,促使结果更加全面准确。以应计基础进行分析时,企业的财务流通情况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无法达到高度真实性,基于这些结果的分析当然也就无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现金流量表不以应计作为基础,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分析过程的影响,可以得出一个更为全面真实的结果。

二、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1.根据现金流量整体状态进行分析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讲,创立阶段的现金流量表现为经营现金流量<0,投资现金流量<0,筹资现金流量>0。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为了有效占据市场,企业需要花费时间和资金来研发自己的产品,同时还要为产品的量产建立对应的生产链,产品生产完成后,还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推广,为产品的销售打开渠道。企业的早期发展阶段还无法实现盈利,因此此时的资金大多依靠贷款、借款等方式获得。在企业的发展阶段,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经营现金流量>0,投资现金流量<0,筹资现金流量>0。此时企业的生产链处于相对完善状态,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得到保障,而且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此时企业的营业收入开始增长,表现为大量营业资金的流入。但是由于企业发展无法仅仅依靠营业收入,因此还需要通过多种筹资方式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企业的不同阶段,现金流量表会呈现出不同态势。

2.从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结构主要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以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现金流量,基本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通过计算三笔资金占据总流入的比例,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如果经营现金的流入比例较大,说明该企业的现金流入量经营大于投资,而投资又大于筹资,说明企业的资金流转良好,企业的会计收益质量较高,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反之则说明企业的会计收益质量较低。

参考文献:

[1]乔雪.会计收益质量的现金流量表分析[J].经营者,2015,(2):121-121.

[2]葛东霞.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4,(9):105-107.

现金质量 篇4

关键词: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收益质量,粉饰,指标

20世纪70年代, 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性就已引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投资人、债权人和会计界的特别关注, 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成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金报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顺应国际通用会计报表体系的发展趋势, 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根据近三年的执行情况及经济环境的变化, 财政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对原《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进行了修订, 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一、现金流量表及其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一张动态报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现金充裕, 就可以及时购入必要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利息等;反之, 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 现金流量信息已经成为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衡量企业财务资源和财务风险以及预测企业未来前景方面,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金流量的质量内涵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 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企业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和各类现金流量所呈现的特征不同:

1.处在萌芽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形成生产能力, 开拓市场, 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2.处在成长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 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 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 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3.处在成熟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 已进入投资回收期, 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 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4.处在衰退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 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 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不包括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扣除因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 ;收到的租金;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扣除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增值税款 (不包括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支付的所得税款;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 则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 例如:银行存款;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 推迟投资活动的进行;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 进行额外贷款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 例如:向银行贷款;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 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例如:推迟到期应付账款的支付和增加应收账款的数额。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恰恰能够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 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 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 而且还有余力补偿一部分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此时, 企业虽然在现金流量的压力方面比前两种状态要小, 但是,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 也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 我们认为, 如果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能给予较高评价。而对于处在萌芽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来说, 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呈现出这种状态, 我们认为此时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良好。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 而且还有余力补偿全部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的现金流量的压力已经解脱。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 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是, 从总体上看, 这种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的状态, 仍然不能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 只能依赖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加大。所以, 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来说, 这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状态, 并不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最好的状态。而对于处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 这种状态可以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良好。而处在萌芽期和衰退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出现这种状态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出现这种状态, 可以肯定地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作出很好的评价。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

企业能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补偿全部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应该说, 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对于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 这种状态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最好的表现。

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如为负数, 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

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债券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权益性投资以及债权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 大于企业因收回投资, 分得股利或利润, 取得债券利息收入,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企业上述投资活动所需资金的“缺口",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 削减经营活动的现金消耗;利用经营活动积累的现金进行补充;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 进行额外贷款融资, 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 只能采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等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活动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因此, 必须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企业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 则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的状态的产生, 则这种状态说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很差;如果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投资回收规模较大, 数额较多, 而企业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则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的状态并不能说明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差。

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偿还债务所收到的现金;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 企业的现金流量的需求, 主要通过筹资活动量解决。因此, 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 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 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如果是主动行为, 则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正常的;反之, 如果是被动行为, 则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不正常, 可视为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不好。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小于企业在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这种情况的出现,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 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面运转较好, 有能力完成上述各项支付。但是, 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也可能是企业在投资和企业扩张方面没有更多作为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 经营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贡献应占较大比重, 这是因为,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 其购、产、销等活动均应协调发展, 良性循环。其购、产、销活动应为其引起现金流量的主要原因。

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 是企业的理财活动的两大支柱。在任何期间, 企业均有可能因这些方面的活动而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不过, 处于开业初期的企业, 其理财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较大, 占企业现金流量变化的比重也较大。

在分析各部分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结合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理财活动的分析。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理财活动虽不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 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现金流转困难。例如:企业用固定资产偿还债务, 可能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接受业主非现金资产的投资, 可能意味着企业在接受所有者投资的同时, 还需要筹集必要的现金以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等等。至于此类活动是否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转困难, 则应结合企业其他一些财务指标的计算、企业当期整体的现金流量变化来综合考虑。

现金流量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企业各部分现金流量流入与流出的比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适应性, 还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的相关性。所以, 收益质量分析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

[2]王申林, 朱永明, 牛彦绍主编.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加油站现金 篇5

1.出纳员应按照加油机累计数码确认表向当班组员收取货款,当班组员收到的货款现金超过所指定限额的标准后,应及时向出纳上缴,出纳收款后,应做好收款记录,并由上缴人员确认签字。

2.当日晚班所收货款现金超过指定限额的标准时,应及时交给值班领导或指定人员,并由双方确认签字;第二日早班时,收款人(值班领导或指定人员)应将现金及收款记录交给出纳并确认签字。

3.第二日早班时,出纳员应首先核对加油机累计数码,并与所收货款(现金,油票,POS机,签单,其他票据凭证)进行核对,如无问题,双方确认签字;如出现假币或加油员所收货款少于加油机累计码,应由加油员自行补齐。

4.出纳收齐当日销售货款后,应再次核对所收货款与加油机累计码是否相符,并区分好货款来源(现金、非现金票据)。

5.出纳员及时登记“交接班日报表,现金交接记录”等台账,详细记录每班组销售情况及每班组与出纳之间、站长与出纳员之间的现金交接情况。

6.在站长监督下,由出纳员清点所收现金并填写现金缴款单,将现金包装后由站长或站长指定人员陪同出纳员存入附近的银行;其他非现金票据(现金,油票,POS机,签单,其他票据凭证)和银行存款回执单按会计要求及时入账。

7.出纳员遇特殊情况不能正常上班,应提前与站长沟通,由站长本人或站长指定人员代替出纳员履行其职责。出纳员回到油站后必须再次核对其离岗期间的所有数据。

8.出纳员应确保加油站营业款全部缴存银行,不准坐支、挪用现金,不准白条抵库。防止加油站人员或帮助他人用加油卡或支票套取现金。

现金质量 篇6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 盈利质量 对策

盈利质量是指企业实现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不仅是不同财务主体的共同需要,更是贯彻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保障。不同于盈利能力,盈利质量是在传统盈利能力评价基础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作出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企业盈利状况从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得出的可以反映企业在该时期获取利润质量好坏的一种评价结果。在众多的上市公司中,ST波导公司的盈利质量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ST波导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收益所占的比例较高 ST波导公司在05年大幅亏损近4.7个亿,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业绩下滑所致,此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但在06年,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占公司总收入的79.66%。在随后的两年,公司的经常性收益为负,但非经常性收益却为正。到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200万,较2009年增长近168%。但这是由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投资收益带来,占当年净利润的65.42%。

1.2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化不同步 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应保持同步变化。波导公司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500万,却没能带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到了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260万,比2009年增长近1.68倍,但是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没有同比例增长。

2 盈余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最近几年的年报及其它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导致上述盈余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公司从2006年开始手机及配件收入逐年下降,尤其是08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降幅度近60%。公司2010年实现主营收入9.8个亿,比2005年收入减少近200%。另外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ST波导生产的中低端手机的销售量逐渐下降。

2.2 生产经营规模萎缩,经营资金另作他用 ST波导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额逐年减少,但2010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相比去年突然增加27.53倍,但这近2.4个亿的流出是系委托贷款增加2.4亿元所致,当年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仅占当年投资活动流出额的0.4%。

2.3 公司资源流失严重 ①固定资产大幅变卖。由于业绩逐年下滑,产量减少,企业大量变卖闲置生产设备。尤其是2010年,公司变卖生产设备带来的营业外收入达到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9.5倍。②核心人员的流失。近几年公司核心人员不断流失,其研发实力从优势变为劣势。相對于2006年,2010年财务人员流失近73%,技术人员流失23.1%。

3 改进ST波导盈余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3.1 全面分析现金流量表,找出“病根”,对症下药 ①现金流量表增减分析。ST波导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逐年下降,2010年比2008年现金流入量下降55%,现金流出量下降60%。同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也分别下降81.8%和13.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2010年比下降47%,现金流出量下降32.7%。由此,公司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振兴主业扩大产品宣传,改善经营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企业现金流入总量。②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在公司各年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是最主要部分,公司目前应该做的是继续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在整个现金流入额中的比重,同时努力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适当扩大投资规模,购买生产设备,建立厂房、研发中心,为实现来年经营活动的更多现金流入而努力。

3.2 提高主营业务利润 ①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公司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的营业收入,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提供资金不断开发新产品,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②努力降低营业成本。对于成本应按成本发生的全过程,采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③控制期间费用。可采取预算控制法、定额控制法、审批控制法等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的利润。

3.3 开拓创新 立足移动通信产业,充分发挥公司在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领域,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①继续挖掘公司在手机产业链中的优势,大力开拓研发服务业务。②紧跟手机产业升级步伐,做好3G手机和智能手机研发工作。③加强资产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④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向无线互联网等领域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静,张霞.现金流量表视角下的公司盈利质量分析研究[J]. 财会通讯,2009(17).

[2]陈品琴.财务分析中的盈利质量分析[J].现代商业,2010(32).

[3]娄兆麟.现金流与企业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4).

作者简介:

现金质量 篇7

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现状

为防范国库资金安全风险, 中国实行比较严格保守的国库资金安全规定, 地方国库资金一直以来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近二年, 按照中央建立现代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要求, 地方财政开始试水现代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大部分省市应财政部的号召, 办理了国库现金通知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库资金收益。

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安全、轻效益, 国库现金管理一方面要满足财政支出需要,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一方面要实现现金管理收益最大化, 但现状是多数现金管理工作仅将目光集中在前者, 对现金收益重视不够。二是管理手段单一, 在仅有的现金管理实践中, 更多地局限于通知存款、短期定期存款等简单的理财工具, 如3个月和6个月期定期存款, 现金收益较低。三是缺乏合理规划, 从实际工作来看, 目前的国库现金管理缺少对国库现金余额和可以合理规划投资金额的科学预测, 拿出多大比例进行投资、如何设置投资组合, 更多的是凭经验、拍脑袋, 科学性、精确性较差。四是国库现金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缺失, 更多的人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应付常规性工作, 缺少对国库现金管理有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 国库现金管理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支撑。

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分析

1. 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库资金收益, 更好地满足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需要。

通过办理短期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与国库资金存放在人民银行仅按活期利率计息的做法相比, 无疑大大提高了收益。以某市100亿国库存款余额为例, 存放在人民银行, 一年收益为3 500万, 而办理半年期商业定期存款收益为3.35亿元 (一般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 , 收益相差8.57倍, 大大提高了国库资金收益, 可以更好地提供公共财政服务。

2.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再贷款,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国库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可将此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贷款。按照货币乘数效应原理, 100亿国库存款最多可产生386亿元贷款额度 (根据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创造乘数为3.86) , 不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 还可以满足上千家企业的融资需求,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 金融机构和大中小企业收入增长, 就会带来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 进一步促进国库资金的增加。

3.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地方财政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负债管理等现代财务管理概念, 有利于促进地方财政部门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 合理安排和控制预算收支进度, 同时客观上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及动态监控工作开展, 整体上实现财政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Miller-Orr模型的应用

财政国库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确保预算执行的实现和公共支出的及时支付。因此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减少国库闲置资金余额, 并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科学预测国库现金流和最佳国库现金持有量至关重要。

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主要有两个模型:理想模式下的Baumol模型 (鲍莫尔模型) 和随机模式下的Miller-Orr模型 (米勒—俄尔模型) 。当前中国正处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初级阶段, 很多基础数据还不健全, 采用Miller-Orr模型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比较符合实际。

Miller-Orr模型是1966年由学者Miller和Orr提出的, 这是一个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支统计资料基础上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型, 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美国联邦政府现金管理中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Miller-Orr模型的焦点放在了现金管理所需金额的上限上, 它设定了两个控制界限和一个回归点 (见右图) 。下限即L由模型的外部因素决定, 即政府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最少现金持有量;上限即H超过下限3Z个单位, 即政府部门一定时期最大现金持有量, 如果库存现金超过了该上限, 表明政府必须承担持有超额部分现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M为均衡点, 即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把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的交易成本之间博弈的结果, 即政府最佳现金持有量。当库存现金达到控制范围的上限H时, 可将数额相当于2Z的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 以减少现金持有量;当库存现金接近控制下限L时, 便要出售数额相当于Z的有价证券, 以满足对现金的需求。最终, 政府持有的现金会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均衡点M。

Miller-Orr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

均衡点:M=Z+L

上限:H=L+3Z

平均现金余额:ACB=L+4Z/3

最优成本:, 其中E为有价证券交易成本, 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

对上式求Z的一阶导数, 由, 得到:

以某市2009年国库月最佳现金持有量测定为例, E为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成本, 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主要品种有隔夜、7天、14天、21天和30天。其中隔夜和7天的占绝大部分, 由于目前中国国库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 选择7天期限的债券回购业务的交易成本和加权平均利率, 作为此模型中的有价证券交易成本和利息率比较合适。另考虑到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要求, 设每月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额为2009年月度平均国库余额的10%, 即13.89亿元。分别按照0.005%和0.00025%作为债券回购的交易佣金和经手费, 由此计算得出每次交易成本为729 225元, 即72.92*10-4亿元。

单位:亿元

上交所发布的债券质押式回购定盘利率代表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综合利率, 因此本文选择上交所公开发布的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7天债券质押式回购定盘利率平均值3.22%作为有价证券的年利率, 即公式中的K=3.22%/12=0.27%。

根据计算, 该市月末国库现金余额的标准差为28.27, 则方差σ2为28.27*28.27=799.5, 套入公式Z=11.74亿元;L为2009年月末国库最低余额, 即2月份的99.78亿元, 从而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M=Z+L=11.74+123.26=135亿元, 上限H=L+3Z=123.26+3*11.74=146.74亿元。也就是说当库存资金余额超过146.74亿元时, 就应该进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来获取收益, 当库存资金余额低于135亿元时, 为保证国库资金流动性需要, 应回流或补给资金, 使库存资金持有量回到最佳水平。

Miller-Orr模型为我们测定国库最佳现金余额提供了重要思路, 但由于中国库款余额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扣除不相关因素,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收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参数。当中国现代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完善后, 能够做到准确预测与监控日现金流时, 可采用理想状态下的Baumol模型测定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 提高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的重视。

改变过去重使用安全、轻管理收益的观念, 必要时, 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考核, 将国库现金收益纳入考核指标, 通过考核提高国库现金管理质量和收益。

2. 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对国库现金收入各组成要素的研究预测。

国库现金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库收入的准确预测, 而国库收入来源多样, 其中, 较大多数收入来源相对长期稳定, 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可以准确预测。对这些收入来源, 需要加强对日常数据的收集、整理, 夯实国库现金收入预测基础, 从根本上提高国库现金管理质量。

3. 进一步丰富国库现金管理手段, 适当鼓励地方开展短期地方政府债券业务。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适当鼓励地方发行不高于地方财政收入一定比例的短期债券, 有利于熨平地方国库收支波动, 既避免了国库资金沉淀过大, 投资收益不高的问题, 也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财工具。

4. 建议中央尽快出台关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指导性意见。

自2010年财政部开始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提高国库资金收益, 但对于具体如何开展、可使用哪些金融工具、投资比例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地方政府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另外由于国库资金主要存放在人民银行, 因而地方政府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中由于拿不出明确的中央文件规定而经常遇到人民银行的阻力,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中央应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 出台可指导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国库现金管理法。

5. 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队伍建设。

论企业现金流量与利润质量的关系 篇8

现金是企业能立即用来购置和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的经济资源, 流动性强, 是证明企业实际购买力和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最直观的指标。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 即企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现金流量和利润是企业的两大财务核心指标。一个企业如果过度关注其中一项, 往往会导致另一项的减少。例如, 在注重现金流量的A企业, 收入下降20%, 利润也相应降低的情况下, 实际取得的现金收入高于企业利润额, 说明企业销售规模缩小, 收现状况良好, 累积的应收账款正在减少, 而获利能力减弱;在注重利润增长的B企业收入增长20%, 利润也相应增长的情况下, 实际取得的现金收入少于应取得的现金收入, 则说明企业正在拓展销售, 获利能力较强, 同时, 应收账款正在累积。A、B企业的情况都是在两个指标之间有所失衡, A公司虽然现金流入增加了, 可利润却在减少, 潜在的现金流入也就减少;而B公司虽然获利能力增强了, 短期的现金流入却不能保证。这两个企业情况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分别是:A公司应收账款减少、存货减少;B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增长。反之, 我们也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 说明企业应取得的现金流入与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之间的关系。应取得的现金收入大于实际取得的现金收入, 则报表中相应的情况是: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应取得的现金收入小于实际取得的现金收入, 则报表中相应的情况是: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减少、应付账款增加。

二、在确保利润的情况下,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入最大化

(一) 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关系

利润表中的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 而现金流量则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的, 现将权责发生制核算下的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收入:

取得的经营活动现金收入=净利润+或-未导致现金流出的费用损失 (未导致现金流入的收入、利得) +或-非经营性活动费用损失 (收益利得)

可见, 由于应收账款 (应流入企业的现金但还未流入) 存在, 利润的增加并不同时代表现金净额的增加。一般企业为拓展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都会采取赊销手段, 在商业信用的影响下, 企业很难保证赊销能在短期内形成现金收入。在很多企业, 这个未实现现金流入的收入金额甚至非常庞大。

图1中, x轴为企业发展的时间轴, 而y轴为数量轴, a曲线代表企业利润走势, b曲线代表现金流量走势。短期内, 企业努力的目标是使b曲线尽量逼近a曲线, 以减少在X0时点上, B与A之间的差距, 减少未导致现金流入的收入, 增加利润值对现金流入的贡献, 提升利润的质量。

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企业要扭转利润值持续性大于现金流入的情况, 势必要采取各种措施, 如增大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等加强销售回款, 甚至缩小赊销规模, 最终使利润出现相对下行的趋势, 并且在其逐渐下行至C点以后, 利润值开始小于现金流入。而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现金流量, 只是单纯注重产值、关注利润的增长, 则会出现现金流入持续性低于利润, 现金流量无法维持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 导致出现资金瓶颈。

从长期来看, 利润和现金流量在整个企业存续期间内, 数量额应当是趋于相同的。但一般企业都存在赊销赊购, 有信用期限的约束, 因此, 短期内金额会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主要源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的差异。由于企业赊销赊购的存在, 一般企业都存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企业在赊销、赊购开具或取得发票的时候, 就确认了收入、采购成本, 而其现金的流入流出则需要经过一定的信用期间之后, 才会发生, 现金流入往往滞后于收入成本的确认。

(二) 保证经营性现金流量,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购买原材料, 一般并不是立刻付款, 这一延迟支付的期间就是应付账款周转期, 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最终变成产成品销售, 这一期间为存货周转期, 产品售出之后到收到客户回款这段期间为应收账款周转期。而现金周转期就是介于公司支付现金与收到现金之间的时间段, 也就是存货周转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因此: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由此可见, 要保证经营性现金流量, 增强资金周转效率, 一方面是要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来减少存货周转期;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 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另一方面是要增强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来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三、建议

企业不能把利润当成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唯一核心目标, 而是要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确定现金流量指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与利润指标同时使用。在关注利润值实现的同时, 也要注重利润的质量, 重视利润对现金流量的贡献。实现从单一关注利润指标向关注利润和现金流量双指标的转变,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企业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管理为企业所有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进行预测, 并测算企业现金流量的需求, 调剂现金的使用。

1.提升企业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提升的方法有延长应付款、缩短应收款和降低存货水平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速货币资金回笼;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并做好采购计划, 设定最佳库存量, 减少存货的占用。

2.财务与销售结成一体化系统。销售人员立足于开拓市场、提高销售量, 往往更为重视公司销售业务的拓展, 为吸引客户, 大多采用赊销的方式, 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财务往往更重视收款情况。公司应当将财务与销售统一起来, 既重视开拓市场, 又重视账款回收, 切实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3.加强对长期应收款项的追讨, 减少坏账的发生, 确保利润质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影响公司现金流, 并产生巨大的坏账风险, 影响公司利润。企业应加大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回款的考核力度, 明确奖惩办法, 激发营销人员采取各种措施收回长期款项, 减少坏账的发生。

4.切实加强企业内控管理。首先, 要加强企业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是经济业务正常开展的保障, 是企业内控的重要一环, 如企业开具销售发票, 应对应合同和经审核确认的发货记录, 避免因内控漏洞导致虚假开票, 虚增收入。其次, 要加强企业对客户信誉度的调查和评价, 对于回款状况进行跟踪, 对有潜在风险的应收款项, 销售及法律部门要做好法律防范工作。

(二) 加强经济责任考核

将经济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 科学评价责任中心经营绩效,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激发责任中心实现核心价值最大化, 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强化现金流量管理[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07, (10) .

[2] .韩素芬.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 2010, (1) .

现金质量 篇9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政策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的。反之,如果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收益质量高的公司具有以下特点:持续的、稳健的会计政策,该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收益的计算是谨慎的;公司的收益是由经常性的与公司基本业务相关的交易所带来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会计上反映的销售能迅速转化为现金;企业的债务水平适当;收益趋势是稳定的、可预测的;在收益创造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维修良好并保存至今。收益质量低的公司具有相反的特点。

二、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收益质量

1、关注现金流量表中流入、流出项目

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流入和流出项目,并注意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对照、验证。例如,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分析企业的销售规模、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赊销政策的变化等;若结合利润表中收入、成本及利润项目分析,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则可获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是来源于以前债权的收回,还是当期现销比例的提高,同时又可考查企业收益质量、坏账风险等。

例如,某上市公司中报显示: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为22.14亿元,其中,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一项就达9.58亿元,占合计数的43.27%;“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合计为20.85亿元,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一项就达12.47亿元,占合计数的59 80%。如此大的数额,在有关报告中没有给予披露,必须引起关注。另外还要注意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的状况,现金股利分配是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往往能够连续分配较好的现金股利,有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账面利润可观, 却对现金股利分配吝啬, 可以推断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劣, 没有充裕的现金流。

2、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掌握该公司的各项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变动规律、变动趋势、公司经营周期所处的阶段及异常变化等情况。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

在结构分析中,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应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具体分析判断。比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但当期现金净流量为正值,可以判断该公司是通过非商品经营手段获得现金流入,不排除通过筹资等手段来弥补由于经营性亏损造成的现金短缺的可能,这种状况应引起投资者谨慎。

三、利用现金流指标分析收益质量

除了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项目和结构分析外,还可以利用有关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优劣。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析指标:

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该指标从现金流量角度反映了每股普通股的产出效率与分配水平的综合指标,由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有关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同时,在客观评价公司短期支出与股利支付能力等方面,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显得更为全面、真实。

利用该指标评价时,需要注意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单期财务比率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动态状况。因此,一方面,要将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同行业的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相似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还应当将公司各年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掌握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并充分利用报表附注进行分析,以便更恰当地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

2、营业收入收现率

营业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如果该指标稳定在1左右,说明在这断时间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动态关系。具体评价时要注意分析公式中的分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是来源于当期的经营活动还是来自于以前期间的经营活动,短期内该指标在1左右并非一定意味着企业产品以现销为主,可能还存在以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当期才收回现金的情况。但如果该指标长期保持在1左右,且销售量没有较大变化,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较为成功,不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表明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因而收益质量较高;反之,如果该指标持续走低,说明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收益质量较差。

3、现金流量充足率

现金流量充足率=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当期负债偿还额+当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利支付额)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收益质量的高低。及时偿还到期的债务是企业维持良好信誉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企业保持后续融资能力的必然措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企业必须保证有适量的资金注入到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上。此外,股利分配的稳定增长则有利于增强权益资本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保证这些支出的基础上,如果现金流量充足率指标能保持在1左右,则表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好;反之,指标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如果显著低于1,表明企业缺乏充足的现金维持其必要的日常支出,说明收益质量较差。如果指标显著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大量的闲置现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4、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净利润-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该指标主要衡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经营所得现金表示经营活动应得现金,而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经营实际所得现金。该指标值如果小于1,说明实际获得现金小于经营应得现金,经营性收益质量不够好。这是因为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部分经营性收益并未取得现金,而是投入到应收账款等营运资金上。由于应收账款等债权性资产风险较大,如不能收回,说明已实现的收益将会落空;即使将来收回,由于时间价值及其他因素,其收益质量也低于已实现的收益质量。

结语:对收益质量的分析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客观、可以量化的统一评价方法。因此,风险偏好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公司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而且收益质量分析仅仅是对一个上市公司整体投资质量评价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将收益质量和自身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整体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新会计准则下公司收益质量的分析.2008, (12)

[2]张新民, 王秀丽.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会计研究, 2003, (9)

现金质量 篇10

一、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设计和检验

由于现金流量表中指标的计算口径与应计制下的盈利指标不一样,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使应计制与现金制盈利指标的计算口径保持一致。其中每股收益(EPS)和总资产报酬率(ROA)是应计制下最重要的两个盈利指标,分别反映了公司普通股和总资产的获利能力。本文对应设计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每股现金收益(CEPS)和总资产现金报酬率(CROA),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会计盈余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有效的,会计盈余信息在发布前就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中(Ball和Brown,1968[1]),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越高,越有助于投资者准确评估公司价值(股票价格)。关于会计信息(公司盈利能力通常被认为是最富有信息含量的核心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1](value relevance)来表示。

国内外研究表明:会计信息能够向股票市场传递相关信息,即包括会计利润、经营净现金流在内的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具有一定的解释力(Beaver等,1982[2];王化成等,2004[3])。由于盈利能力的高低会对公司当期盈利与未来股利产生重要影响,市场将会对信息质量更高的盈利做出更为强烈的反映,从而表现伴随盈利信息质量上升,公司股票价格也上涨;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越高,则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强(Cheng、Liu和Schaefer,1996[4];袁淳和王平,2005[5])。那么,在应计制和现金制的盈利指标中,哪一类盈利指标与公司价值相关性更强,包含的信息质量更高呢?本文将通过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比较两类盈利指标信息含量高低,以进一步检验所设计盈利指标的有效性。

关于会计信息与价值相关性研究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两大类:价格模型以股票价格为因变量,研究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含量的关系(Ohlson,1995[6]);收益模型则以股票收益为因变量,研究股票收益与会计信息及其变动之间的关系(Kormendi和Lipe,1987[7];陈收和唐安平,2005[8])。

实际上,两个模型都源自于未来现金流贴现这一估值模型,即undefined,都基于当前会计盈余包含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这一假设(Lev,1989[9])。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前会计信息可以分为未预期信息和已预期信息两个部分。收益模型体现的是决定公司价值变动的因素,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在收益模型中,已预期盈利信息显然与股票收益不相关,这就容易造成因变量选择的误差,使结果产生偏差,往往导致收益模型的解释力偏低。价格模型则体现了决定公司价值的因素,在价格模型中,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的是累积会计信息,不存在因变量误差的问题,因而通过价格模型得出的结果比较合理。

本文在借鉴Ohlson(1995)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价格模型对公司盈利信息与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根据应计制和现金制两类盈利指标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P=β0+β1EPS+β2ROA+ε (1)

P=β0+β1CEPS+β2CROA+ε (2)

其中P为公司股票价格,ε为随机误差,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会计信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前提是资本市场有效,即所有历史信息均已反映在股票价格中,投资者会对股票未来盈余和回报的预期作出准确及时调整,股票价格等于公司内在价值。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还不完善和成熟,投机性较强,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背离较大。经过2001年的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进行较大的调整后,2003-2005年证券市场的平均市净率下降到2-3倍左右,股票价格(经复权计算)比较接近公司内在价值;而2006-2007年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后又远高于公司内在价值。因此,本文选择2003-2005年作为研究期间,以我国制造业(参照证监会规定的行业划分标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鉴于本文研究设计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1)剔除了B股公司;(2)剔除了资料不全(例如数据为空)的公司;(3)连续三年亏损,股票暂停上市的PT公司;(4)剔除少数极端值的影响。其中,股票价格选择当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格,并经过复权(对分红、送转股进行调整)计算。本文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万德(Wind)资讯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整体而言,两类盈利指标与公司价值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对比模型(1)和(2)的复相关系数和调整后可决系数,可以发现:模型(1)的复相关系数和调整可决系数均低于模型(2),表明现金制盈利指标与公司价值相关性更强,与应计制盈利指标相比有着更高的信息质量。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

我们用现金制盈利指标与应计制盈利指标进行深入对比研究,以进一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现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公司的盈利特征和现金流状况差别较大,其中,制造业公司的盈利状况具有较高代表性,且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重最大(60%以上),因此,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2003-2007年5年为研究期间,并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方法同上)。为了使研究具有可比性,选择在2003-2007年都存续的公司。就收益的平均水平而言,每股收益的均值都高于每股现金收益的均值,表明大部分公司的应计制利润与现金制利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除了核算方式不同外,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的盈利缺乏相应的现金支撑。进一步比较公司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收益的频率分布图,发现两种不同盈利指标的频率分布有着明显差异,说明所构建的现金流盈余指标某种程度上剔除了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盈余质量。

与每股收益的频率分布一样,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现金收益率的频率分布图也出现了相似的现象,说明一些亏损的公司可能存在盈余管理或操纵。为了避免连续两年亏损被特殊处理(ST),或是为了增资配股等需要,公司有较强的动机进行利润操纵,使公司由微亏变成微利或达到目标收益;但管理者很难对现金流进行操纵,因而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能较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由此可以推断,相当一部分公司存在利润操纵现象,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进一步比较样本在2003-2007年的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收益的均值变化情况,可以发现: 2003-2005年,每股收益的均值呈现下降趋势,在2005年达到最低(0.04元);之后,2005-2007年每股收益的均值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在2007年证券市场的牛市高峰期达到最高点(0.297元)。而每股现金收益均值呈现不同的趋势,每股现金收益的均值在2004年达到最低(-0.003元),之后开始逐渐上升,但在每股收益大幅增长的2007年,每股现金收益的均值不仅没有相应上升而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2007年公司大幅增加的盈利缺少相应的现金流保证。

为了进一步详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状况,本文设计了每股盈利保障度与总资产盈利保障度指标来分析公司盈利的现金保障程度。由公司盈利保障度分析可知,2003-2006年,平均每股盈利保障度及总资产盈利保障度逐渐增大,表明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呈现上升趁势;但在2007年,两个指标都为负数,表明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出现较大下降。其中,公司盈利质量最好的是2005年,平均每股盈利保障度(-0.004元)和总资产盈利保障度(0.01)最大,表明公司盈利有相应的现金流作保证;公司盈利质量最差的是2007年,平均每股盈利保障度(-0.225元)和总资产盈利保障度(-0.03)最小,表明公司快速增长的利润比较缺乏现金流支撑。

同时我们发现, 2003-2007年,每股盈利保障度为负的公司数较多。其中2003 年多达512 家,占全部公司的70.6 %;2005年最少,但也有428家公司的每股盈利保障度为负数,占全部公司的59%。同样,总资产盈利保障度为负的上市公司比例也均在50%以上,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不高。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为了更客观、真实地评价公司的盈利状况,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设计了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每股现金收益和总资产现金报酬率。同时,为检验所设计指标的有效性,我们以2003和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价格模型分别检验了两类盈利指标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应计制盈利指标,我们所设计的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与公司的价值相关性更强,具有更高的信息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比较应计制与现金制盈利指标的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了以下结论:

1.通过比较2003-2007年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现金收益率的频率分布图,结果发现:在轻微亏损的公司中,管理者存在一定的利润操纵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质量。

2.采用现金流对利润的保障程度作为衡量公司盈利质量的标准,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盈利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6年,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公司的盈利缺乏现金流支撑;2007年,尽管公司利润得到快速增长,但公司整体的盈利质量却出现较大的下降。

3.总体而言,2003-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较低,大部分公司的收益缺乏现金流支撑。

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例如,本文通过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考察公司盈利质量,今后还可以结合应计项目(Schipper和Vincent,2003[10])、非经常性损益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公司盈利质量;其次,本文主要选取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利质量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选择其它行业的公司进行盈利质量分析和比较。

参考文献

[1]Ray Ball,Philip 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6,No.2(Autumn,1968):159-178.

[2]Beaver W,Griffin P,L andsman W.The incre-mental informat ion content of rep lacement cost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2(4):15-39.

[3]王化成,程小可,佟岩.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现金流量、剩余收益指标的对比[J].会计研究,2004(5).

[4]C.S.Agnes Cheng,Chao-Shin Liu,Thomas F.Schaefer.Earnings Permanence and th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Cash Flows from Oper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34,No.1(Spring,1996):173-181.

[5]袁淳,王平.会计盈余质量与价值相关性: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36-39.

[6]Ohlson,J.Earnings,Book Values,and Dividendsin Equity Valuation[J].Contemporary AccountingResearch(spring1995):661-687.

[7]R.Kormendi,R.Lipe.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Business,1987(60):323-345.

[8]陈收,唐安平.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9]B.Lev.On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Earn-ings Research;Lessons and Directions from TwoDecades of Empirical Research[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9(27):153-201.

现金质量 篇11

摘要:从分红视角探讨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与其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9年-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相较于分红的企业,不分红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同时,还发现分红方式不同和分红比例不一样对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分红;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 F83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2-0043-05

一、引言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融资困难成为显著制约企业发展甚至生存的瓶颈,合理衡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1988年就有学者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利支付率可以作为衡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的指标(Fazzari等 ,1988)。Hubbard(1998)指出,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会出于预防性动机,保留较多的流动性资产以备后续投资。Alti(2003)表明,由于现金流已经蕴含了有效信息,因此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分析的意义并不强。进一步,Almeida(2004)指出,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融资约束是否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Almeida(2004)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在其中当企业预期未来面临融资约束时会选择当期持有现金,由于在被约束企业和非约束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策略差异,因此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可以用于描述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

Khurana 等(2006)认为,企业现金管理的问题已不是由持有现金的高机会成本和现金高流动性带来的低收益之间权衡所决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而是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留存来自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最佳程度以确保将来更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这就是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国内学术界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尽管多种结论相去甚远(连玉君等,2008),不过更细致的分析和结论(李春霞等,2014)表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面临很多经营上的困境,但是为了规划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证监会加强了上市公司分红的要求,包括再融资企业的强制分红要求以及现金分红比例限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刻画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考量分红对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通常由于面临逆向选择困境,而且中国市场当前间接融资比例偏高,导致现金流越好的企业越容易融到资,其中股息利息的支付水平和分红状况都成为衡量企业信用程度的指标,而这些则会显著影响到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分红对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是否有显著的效果,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为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本文选取2009年-2013年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对样本做了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ST类上市公司;(3)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上市公司;(4)剔除异常数据及数据不全的样本。经过以上综合处理,共得到样本11973个。按照规模排列,将前20%的公司定义为大型企业,将后20%的公司定义为小型企业;将分红的公司按照现金分红比例排列,将前20%的公司定义为现金分红比例高的企业,将后20%的公司定义为现金分红比例低的企业。

(二)描述性统计

表2描述了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整体上企业的现金变化的偏度比较大,并进一步发现,相较于现金分红比例高的企业,现金分红比例低的企业现金变化更大、现金流更差、企业规模更小,但是这类企业的成长性更强,其股息利息支付水平更低。

(三)多元回归分析

1.融资约束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表3列示了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类后,不同融资约束程度类型的企业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从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到:第一,对于全样本和规模分类的企业来说,其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都显著为正,表明后金融危机时期,无论我国的企业规模大小,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第二,小型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大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系数为0.407,在1%的水平上显著,远大于大型企业的0.205的水平,和我们之前的预期一致,也和之前的研究成果相符合;第三,对全样本而言,股息利息支付对企业的现金储备倾向有显著影响,然而这种倾向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是不一致的,我们进一步考察股息利息支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2.股息利息支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我们通过DI和CF的交叉项来衡量股息利息支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表4),大型企业(融资约束弱)的交叉项系数显著小于0,小型企业(融资约束强)的交叉项系数显著大约0。同时对比表3的结果表明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股息利息支付水平会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从而降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股息利息支付水平会加剧外部融资约束从而增加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企业杠杆加大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导致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面临外部融资上的差异显著加剧,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对于融资约束弱的企业,良好的股息利息支付水平表明企业资产或经营状况更好,因此面临融资约束的压力越小,属于良性的正循环;而对于融资约束强的企业,更多的股息利息支付会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更强的融资约束,面临恶性的负反馈困境。

3.不同股息支付情况下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分析

在考虑股息利息对现金-现金流的影响下,通过表5的结果可以看到,分红企业和现金分红高的企业没有融资约束的压力,而不分红和现金分红低的企业则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表明:第一,在分红所传递的信息上,企业仍然面临很强的逆向选择困境,分红越多、现金分红比例越高的企业,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第二,良好的股息利息支付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能够显著降低高分红和现金分红企业的融资压力。

四、结论与启示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现金-现金流敏感系数为正。相较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相较于分红的企业,不分红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

其次,由于面临逆向选择问题,因此良好的股息利息支付水平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改善大型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降低大型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系数,然而股息利息支付会加重小型企业的财务压力,从而增强小型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在更高的股息利息水平下,小型企业需要增加更多的现金储备。

再次,股息利息支付水平在不同分红方式和分红比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股息利息支付水平对分红良好的企业的改善程度要远远大于分红差的企业。

最后,企业采用现金和非现金分红,所传递的信息完全不同,现金分红比例低的企业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需要储备现金来应对未来经济的波动和投资压力;在满足了股息利息支付的前提下,现金分红比例高的企业则没有显著的融资约束。

参考文献:

[1]ALMEIDA H, CAMPELLO M, WEISBACH M S. 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cash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4(4):1777-1804.

[2]ALTI A. How sensitive is investment to cash flow when financing is frictionless? [J]. Journal of finance , 2003(2):707-722.

[3]FAZZARI S M, HUBBARD R G,PETERSEN B C. Financing constraint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1):141-206.

[4]FROOT K A, SCHARFSTEIN D S,STEIN J C. Risk management: coordinat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ie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3,(5):1629-1658.

[5]JENSEN M.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2):323-329.

[6]连玉君,苏志,丁志国.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吗?[J].统计研究,2008,(10):92-99.

[7]李春霞,田利辉,张伟.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收入不确定?[J].经济评论,2014,(2):115-126.

[8]王艳林,祁怀锦,邹燕.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J].上海金融,2012,(3):8-14.

[9]HUBBARD, R Q. 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Invest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8,(36):787-795.

现金质量 篇12

1 ST波导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收益所占的比例较高ST波导公司在05年大幅亏损近4.7个亿,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业绩下滑所致,此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但在06年,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占公司总收入的79.66%。在随后的两年,公司的经常性收益为负,但非经常性收益却为正。到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200万,较2009年增长近168%。但这是由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投资收益带来,占当年净利润的65.42%。

1.2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化不同步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应保持同步变化。波导公司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500万,却没能带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到了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260万,比2009年增长近1.68倍,但是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没有同比例增长。

2 盈余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最近几年的年报及其它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导致上述盈余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公司从2006年开始手机及配件收入逐年下降,尤其是08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降幅度近60%。公司2010年实现主营收入9.8个亿,比2005年收入减少近200%。另外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ST波导生产的中低端手机的销售量逐渐下降。

2.2 生产经营规模萎缩,经营资金另作他用ST波导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额逐年减少,但2010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相比去年突然增加27.53倍,但这近2.4个亿的流出是系委托贷款增加2.4亿元所致,当年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仅占当年投资活动流出额的0.4%。

2.3 公司资源流失严重 (1) 固定资产大幅变卖。由于业绩逐年下滑,产量减少,企业大量变卖闲置生产设备。尤其是2010年,公司变卖生产设备带来的营业外收入达到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9.5倍。 (2) 核心人员的流失。近几年公司核心人员不断流失,其研发实力从优势变为劣势。相对于2006年,2010年财务人员流失近73%,技术人员流失23.1%。

3 改进ST波导盈余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3.1 全面分析现金流量表,找出“病根”,对症下药

(1) 现金流量表增减分析。ST波导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逐年下降,2010年比2008年现金流入量下降55%,现金流出量下降60%。同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也分别下降81.8%和13.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2010年比下降47%,现金流出量下降32.7%。由此,公司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振兴主业扩大产品宣传,改善经营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企业现金流入总量。 (2)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在公司各年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是最主要部分,公司目前应该做的是继续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在整个现金流入额中的比重,同时努力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适当扩大投资规模,购买生产设备,建立厂房、研发中心,为实现来年经营活动的更多现金流入而努力。

3.2 提高主营业务利润

(1) 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公司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的营业收入,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提供资金不断开发新产品,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 (2) 努力降低营业成本。对于成本应按成本发生的全过程,采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3) 控制期间费用。可采取预算控制法、定额控制法、审批控制法等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的利润。

3.3 开拓创新

立足移动通信产业,充分发挥公司在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领域,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1) 继续挖掘公司在手机产业链中的优势,大力开拓研发服务业务。 (2) 紧跟手机产业升级步伐,做好3G手机和智能手机研发工作。 (3) 加强资产的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向无线互联网等领域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静, 张霞.现金流量表视角下的公司盈利质量分析研究[J].财会通讯, 2009 (17) .

[2]陈品琴.财务分析中的盈利质量分析[J].现代商业, 2010 (32) .

上一篇:杀马特下一篇:汽车正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