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性

2024-08-06

生产安全性(共12篇)

生产安全性 篇1

0 引言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近10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监管模式、企业和员工对于安全健康的理解和对风险的认知程度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作为安全生产基本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其修订已成为必然,并且已经列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1年度重点修法工作之一。

在《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过去10年里,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特点分别制定并出台了地方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的做法。本文将《地方条例》和《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逐条比对和分析,提出了《安全生产法》修改建议,为《安全生产法》的修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1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与《安全生产法》差异分析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的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地方条例》)与《安全生产法》差异比对结果为基础,针对《地方条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提法或改进的做法,从安全理念、安全规划、监管模式、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公共安全、安全经费、处罚和其他9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1.1 安全理念

突出“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北京、吉林等多个省(市)提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法理念,是对公民生命权的法律保障,所以,保护人的安全成为安全生产的主要宗旨。“综合治理”反映了我国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的安全生产既存在历史积淀的沉重包袱,又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就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1.2 安全规划

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定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进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基础建设工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安全生产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属于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财政支持。

1.3 监管模式

(1)界定乡镇和街道、政府负责人员及相关部门安全职责。

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基层人民政府,管理着众多的中小企业,承担着基层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赋予他们职权,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的安全职责,避免了因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在不同层级上开展;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的安全职责,避免职责交叉与不清,减少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成效。

(2)扩充高危行业和危险作业范围。

《地方条例》根据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特点重新界定了高危行业和危险作业的范围,反映了地方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侧重。如北京将高危行业范围扩大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危险作业增加了悬吊、挖掘、建设工程拆除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上海和河南的高危行业则增加了金属冶炼、船舶修造、电力、装卸等。

(3)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制度。

有5个省份的《地方条例》对注册安全工程师作了相关规定,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规定高危企业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二是企业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技术服务。注册安全工程师通过系统的考核,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经验,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4)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记录系统。

大约四分之一的省份建立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记录系统,记录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中介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处理结果以及相关信息。该系统向社会公开,便于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起到社会广泛监督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证明。

(5)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制度。

大约五分之三的省份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制度。地方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采用公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公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有关信息。解决了安全生产信息不畅通、事故统计数据收集难,统计口径不规范等问题。

1.4 机构和职责

细化机构和人员配备,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明确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地方条例》把企业分为高危企业和其他企业,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比例有所不同,便于操作;对于主要负责人,《地方条例》增加了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等四项安全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界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便于履行各自安全职责。

1.5 管理制度和方法

(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多个省份都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为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明确企业承担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解决了当前安全监管部门充当事故隐患排查主力军的问题。

(2)建立培训计划和档案制度。

《地方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记入安全生产记录卡,使培训工作具体化,便于企业执行。针对劳务派遣人员,《地方条例》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的培训责任,扭转了劳务派遣人员培训缺位的现状。

(3)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地方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安全生产报告制度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

1.6 安全经费

(1)事故预防费用。

针对安全经费不足的现状,《地方条例》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提取一定比例工伤保险基金,另外一种是对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提取安全费用。资料显示,提取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事故预防已经成为国外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高危行业安全费用的强制提取,使企业必须加大改造、维护安全设备设施等资金投入,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2)事故救援及善后处理费用。

针对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救援和赔偿问题,《地方条例》提出两种模式:一种是针对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另一种是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用于没有缴纳风险抵押金的高危企业和其它企业的安全事故救援和赔偿。

1.7 处罚

(1)加大中介机构处罚力度。

《地方条例》规定了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未取得资格认定而从事中介服务,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停止中介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该处罚不仅仅关注事后,更重要的是关注事前。

(2)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先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才能实施罚款的”规定修改为责令改正的同时并处罚款。解决了目前企业被动地等待安全监管人员发现问题后再去整改的现状,有利于提高企业预防事故的安全意识,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提高处罚的震慑力。

(3)缩小“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处罚范围。

“停产停业整顿”是一种十分严厉的行政处罚,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让企业停产停业的处罚执行度不高,安全监管主体是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但法律上并没有授权安全监管人员具有停产停业处罚的权利。各省根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严重的、危害较大的违法情况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其余的改为其他的行政处罚并罚款。

1.8 其他

(1)死亡赔偿金。

《地方条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从业人员死亡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向死亡者的直系亲属一次性支付死亡赔偿金。赔偿金按照不低于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发,体现了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

(2)医疗费支付。

《地方条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需要抢救的,事故单位应当及时预付医疗费用,解决了发生事故,受伤人员因医疗费支付方不清晰延误抢救的问题。

2 对《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建议

2.1建立“以人为本”安全理念,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应明确关注公民生命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命的关爱,在保护人的安全和健康条件下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综合治理”强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治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安全生产,是我国安全生产的行动纲领。

2.2编制安全生产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规划是确保安全生产持续、有序、按计划发展的关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确定其地位。安全生产是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目前,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3界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的安全职责

现行的《安全生产法》没有明确各部门监管的具体职责及执法边界,规定原则性较强、可执行性不足,造成职责不清、重复执法、监管空白,不能完全屡职。借鉴《地方条例》的做法,建议《安全生产法》修订时应考虑明确界定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的具体安全职责和权限,尤其明确对行业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实施综合监管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其他监管的关系。

2.4 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

现行《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标准偏低、界定模糊,生产经营单位不便于对照执行,对此,建议借鉴《地方条例》的做法,将对此部分的规定具体量化,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比例多少为宜还应当作进一步调查后确定。

2.5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地位,并在高危行业强制配备

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制约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员已经超过17万,但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法律地位,企业对于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重视程度不高。可以借鉴《地方条例》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经验和做法,在《安全生产法》里规定在高危企业以及规模以上的其他企业配备一定比例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责任和权利。

2.6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培训职责,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劳务派遣用工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并被越来越多的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所接受。目前,劳务派遣方式存在自身不成熟、社会运作不规范、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造成劳务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低下,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相互推卸安全责任。所以,建议借鉴《地方条例》的做法,将建立劳务培训制度纳入《安全生产法》的条款中,明确劳务派遣用工的安全责任界定和主体责任履行等内容。

2.7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事故统计数据收集难,统计口径不规范造成数据的不真实直接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无法有效地为政府实施安全生产监管提供参照。所以,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公开安全生产状况、事故情况和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将解决安全生产信息不透明的现状,使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同时也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奠定基础。《地方条例》成功的做法为《安全生产法》的修订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2.8明确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费用的缴纳及管理要求

我国西北等多数省份受财力状况的困扰,依靠政府财政支撑各类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难度很大,应明确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伤保险用于事故预防,并明确支出范围。

企业尤其是高风险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设施陈旧、带病作业,岗位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经营单位追逐利益最大化,造成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近几年国家安监总局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规定高危行业提取一定额度的安全生产费用,但规章的法律效力较低,建议《安全生产法》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高危行业中小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不予施救、逃逸,导致救援和事故赔偿出现纠纷的情况,规定高危企业提取一定额度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但因法律效力不够,没能很好地执行,建议《安全生产法》予以规定。

目前工伤保险存在覆盖面窄,赔付额低,难以满足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容易出现企业无力承担巨额赔偿,政府埋单的情况。建议对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没有覆盖到的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

2.9加大对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目前中介服务机构违法违规成本较低,造成某些中介服务机构不讲原则、不负责任,按照企业的意愿行事,技术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把好安全技术关。现行《安全生产法》是根据中介机构行为导致的后果给予处罚,没有对非法从业和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但尚未造成后果的给与对应的法律处罚。建议《安全生产法》借鉴《地方条例》的做法并扩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处罚范围,加大处罚力度。

现行《安全生产法》规定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如主要负责人不履行安全职责造成后果追究责任,而没有规定不履行职责但没有造成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违法不受处罚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借鉴《地方条例》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主要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不履行安全职责明确承担法律责任。

2.10 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法》

企业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多次发出文件对此作出相关规定,但规章的法律效力较低,难以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位。所以,建议借鉴《地方条例》的做法,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法定要求,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性 篇2

42、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43、多一份小心,少一份担心。

4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45、安全措施订得细事故预防有保证

46、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47、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48、广泛动员,狠抓落实,群防群控。

49、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0、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是明灯

51、记住山河不迷路记住规章防事故

52、确保安全防治措施落实,加强专项整治重点监管。

53、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54、抓好安全生产促进保险发展

55、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56、安全知识让你化险为夷

57、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

58、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59、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生产安全性 篇3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號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207-01

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活动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两大因素是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杜绝或减少在生产活动中的各类不安全状态,关键是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现实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些看法,与同行们探讨,仅供参考。

1 现实工作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现状

现实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发展不平衡,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差异。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了对职工及项目经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改善了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了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的投入,导致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业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就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明白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特别是新进场的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农民工工伤事故屡屡发生。

2 深刻认识依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预防为主,是指在一切生产活动开始之前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掌握运用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手段,需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为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安全教育培训有法可依了,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只有抓好基础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 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安全教育培训要全力抓好的四项工作措施

3.1 是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市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专门安全培训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设置专职安全培训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具体落实本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管理部门制订并组织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筑总承包企业,每年年初把本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认真落实建设部《建筑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实行分级培训,统一管理。一是市一级培训机构重点负责施工企业、项目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发证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经市一级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审核确认后,可以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并接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其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由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3.2 建立制约机制,科学培训管理

1)把安全教育培训与企业和项目部安全评估考核,安全资格认证年审,年度责任目标完成考核以及企业和项目经理任职资格审查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做好,一律按考核不合格,这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

2)建立一人一档一卷一证制度,即每名职工建一个安全教育培训档案,除职工在新进厂时接受三级教育外,每年还要按照规定的学时接受教育培训,并进行统一试卷考试,考试合格核发安全上岗证,未经培训教育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对专业分包要审查其职工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并验证上岗,否则不允许上岗作业。

3.3 安全教育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安全教育培训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按计划集中进行课堂培训,放录像进行电化声像教育,结合事故案例讲评分析“三违”作业的危害性;二是进行现场观摩讲析、查隐患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三是现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教育,对违规违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现场录像,组织职工观看,并同时播放规范标准作业录像,形成鲜明对比,强化教育,促进提高。此外还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标语、板报等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进行教育,同时,要利用安全知识竞赛、演讲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连续的安全教育。

3.4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要具体化

生产安全性 篇4

网友:关注职业卫生监管体制问题, 作为安监部门并行的两部法律之一, 职业病防治更具有专业性的地位;其二, 要加快与卫生部门的职能转换进程;其三, 在县市一级必须独立设置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科室, 才能有效衔接并搞好此项工作。必须要细化明确职业卫生监管的职责范围, 安监部门下一步有没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业卫生监管体制的规划?

总局:1.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狠抓《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 不断加强职业卫生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伊始,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及时下发通知, 就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出要求, 对2012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行部署;4月,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重点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内容, 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以及职业病防治措施;7月, 举办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宣贯培训班, 并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活动;配套出台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 加强职业卫生法制建设。

2.《职业病防治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 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防、治、保” (即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人社会保障) 3个环节分别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 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建立了由卫生部和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牵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9个部门 (单位) 为成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

3.《职业病防治法》第九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职责以及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以及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设立独立的内设机构, 充实专业的监管监察人员, 配备适应职业卫生监管监察工作需要的技术装备, 完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体系。

此外,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责, 界定了职责范围,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进一步细化, 作出了具体规定。

网友:部分省的职业卫生的监管职责划分太慢, 让基层执法人员无所适从。三同时、健康监护、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职能与作业场所监管不可分割, 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执法并不重叠, 应该独立设置才能够抓好。

总局:1.《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危害预防职责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一直把理顺职责, 划转职能当作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积极与卫生部门做好交接, 理顺工作关系。截至7月底, 全国32个省级安全监管机构中, 与卫生部门进行了职能划转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有18个, 占56.3%。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预防职能的划转,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均为职业病危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与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密不可分。为此,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结合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颁布配套4个规章,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激励机制

网友:当前的安全工作重点是追责处罚。安全是生产生活的底线, 但是安全员们天天心悬在嗓子眼, 就担心出问题, 为什么不建立一些激励机制, 让安全员更有活力更积极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总局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总局:近年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关要求, 实行了一些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 对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量化控制与考核。从2004年开始实行, 依据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 按照一定方法将各地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予以量化分解, 以国务院安委会文件下达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推进控制指标的实施, 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三项制度”。

二是将安全生产相关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 推进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2005年,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项相对指标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0年继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与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纳入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 每年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比体系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8-2009年, 先后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比体系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安全生产与廉政建设、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一并作为考核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评比文明城市的否决项, 实行特别重大事故“一票否决”, 并逐年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考评力度。

四是积极争取将安全生产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有关要求,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建议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两项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并适当加大安全生产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和考核力度, 以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

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网友:安全生产工作归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管,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 会牵扯到公安、交通、质检等部门,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如何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

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是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指导协调, 国务院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 成员由公安、交通、质检等39个部门担任;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作为安委会的办事机构, 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着力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出台《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二是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工作通报、工作协调、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联合督导、联合约谈等多项工作制度。三是着力增强联合执法工作合力。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道路客运安全专项整治”“道路客运安全年”等专项活动;会同建设、交通、铁路、电力、水利、公安消防等行业部门持续开展了建筑施工防坍塌专项整治活动、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安全整治;会同质检总局联合推动在大型起重机械上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通过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促进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安全问题举报处理流程

网友: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称,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黑名单, 对于事故责任人一定一查到底, 决不姑息。黑名单制度对企业领导有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发现问题进行举报, 具体的举报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处理结果能不能公开;举报后是不是都一定能得到答复?

总局:建立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每季度在总局政府网站发布“黑名单”。同时, 按事故分级调查处理的程序和原则, 对事故单位的调查处理实行重点督办, 查清事故原因, 包括培训环节的问题, 并依法依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根据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有关责任人将在安全生产考核和晋升中被否决。

安全生产举报实行分级接报处置。目前, 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管局、煤矿安监局均设有信访办公室 (综合部门) , 28个省开通了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 随时受理安全生产举报。安全监管总局在总值班室设立事故举报电话 (010-64294453、64237232) , 主要受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以上事故举报, 对典型事故如瞒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等也可举报 (有行业主管部门的, 建议举报者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 ;办公厅信访处受理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反映安全生产问题的举报投诉。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及总局监管司局也均受理群众举报。

具体处理流程:总值班室、信访处接报登记, 按规定交有关司局核查 (涉及地方的重大事项, 转请地方政府处理) , 及时答复举报人。

结果公开情况:根据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视情公开核查结果, 重要信访事项核实情况在信访通报上通报。同时,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对经调查属实的, 由受理举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惩处和追究制度

网友:地方上经常发生谎报或不报的状况, 针对隐瞒不报的安全事故希望能追究, 并建立起完善的惩处制度。

总局: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十分重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针对瞒报、谎报事故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 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007年,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年年收入60%〜100%的罚款。

为了加大谎报、瞒报事故惩处力度,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 对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恶劣的, 要依法从重处罚。2011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瞒报谎报事故行为查处办法》;2011年11月又公布施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谎报瞒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条例规定的上限给予行政处罚, 目的就是为了严厉惩处和追究瞒报、谎报事故的单位和有关人员, 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瞒报、谎报事故的违法行为。

基层安全员追责

网友:出了安全事故是严肃追究主要负责和主管负责人的责任, 还是要追究安全员的责任, 有没有明确的监管范围, 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不会被追责?

总局: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在第一线, 工作十分辛苦, 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基层安全员的权益,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10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文件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明确严格要求:一是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 要严肃处理。二是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对安全生产起到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 规定推广应用到位的时限要求。三是安全生产长期投入制度。规定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四是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 其主要负责人, 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 (厂长、经理) 。五是积极开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维护和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六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规定要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要视情节追究地级及以上政府 (部门) 领导的责任;加大对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以及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 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 对企业安全员的岗位职责作出具体明确要求。事故发生后, 安全员常常被当作挡箭牌。实际上, 事故调查是有严格的法规制度和程序要求, 就是要本着“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 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承担。对于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有异议的, 可以依法申诉。

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网友: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行业和特种行业等, 这些行业都是高危行业, 而且农民工的安全意识都比较薄弱, 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伴随着安全事故而来的高额医疗费, 对他们绝对是难以承受之重。希望能专门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督促企业施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增强广大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确保人身安全。

总局: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对此做了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 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 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 (矿) 、车间 (工段、区、队) 、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第三十条: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规定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009年2月,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加强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并提出了“把农民工和外包施工企业人员作为重点, 严格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对从事加工、制造等生产性质的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 坚持厂 (矿) 、车间 (工段、区、队) 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 一律不得上岗作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 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

近年来开展的安全培训专项督查, 都把农民工安全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下一步, 将继续推进加强安全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技能素质。

老化的社区安全服务体系

网友:我居住在一个老社区, 这里的安全设备很落后, 消防通道被各种杂物占用, 也没见过诸如消防栓之类的消防设施, 配电房时常不能工作, 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在安全社区建设上, 有没有进行比较详细的部署?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整顿陈旧老化的社区安全服务体系?

总局:安全社区建设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一项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减少各类事故与伤害的重要举措。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目前已成立了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和8个地区支持中心, 制定了《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全国安全社区评定质量控制规范》等12个工作文件, 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民安工程和民生工程, 大力推进。

全国在建安全社区1 504个, 涵盖26个省区市, 覆盖1.2亿人口, 已命名的全国安全社区达303个, 其中46个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据调查统计显示, 在已建的303个安全社区中, 有121个连续3年没发生生产死亡事故、52个连续3年没发生交通死亡事故、152个连续3年没发生火灾死亡事故, 社会治安案件也显著下降, 充分体现了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创新, 效果十分显著。

《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 立足安全预防, 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提高社区成员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实施社区安全环境建设, 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关注社区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 有许多社区安全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基础较差, 投入不足, 存在着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配套、已有的设施得不到维护和维修、老旧设施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

煤矿安全生产征文安全生产月 篇5

2010年5月,我成为了矿的一名员工,入矿以后,得到了领导和工友们的关心和关怀,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同时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也感到安全对一名煤矿工人的重要性,一年一次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全矿上下积极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安全思想,贯彻安全方针,让安全生产的理念牢固树立在每一个工友的心中。

安全“是一个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常讲常新,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一名煤矿工人,人人都应当重视安全,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我矿之所以花大力气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是想通过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全体工友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唤起他们担负起为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兴衰的这份神圣责任,使人人重视安全、时时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己的过错给社会、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

安全对于我们是重要的它的意义在于可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国家财产的安危。不讲安全,就没有这个可以让大家安心工作的井下作业环境,不懂安全,就没有这个可以让大家努力工作的氛围,正是“安全”保护着煤矿行业高速、迅猛的发展态势,也正

是“安全”让我们不断的走向发展壮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是我们企业前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安全应该从“心”开始,牢固的将安全思想树立在心中。在开始某项生产作业时,先用心考虑各种安全隐患和危险点,切切实实执行好井下危险源辨识,作业中时时处处牢记安全,克服麻痹大意、马马虎虎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的重视,才能实现亲人朋友对我们“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的渴望,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生产安全性 篇6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信箱,受理有关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政府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四条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范围包括:

(一)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以查处的。

(二)有关地方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指定生产单位或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

(四)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报告的。

(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法律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六)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八)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

(九)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十)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十一)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十二)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十三)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示的。

(十四)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十五)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十六)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十七)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十八)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的。

(十九)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

(二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

(二十一)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按规定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二十二)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二十三)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十四)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

(二十五)两个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

(二十六)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营业场所、仓库与员工宿舍或民宅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危及员工、居民安全的。

(二十七)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集体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安全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二十八)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

(二十九)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责令整改、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三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三十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撤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三十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三十三)其他事故隐患及相关的安生生产违法行为。

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可采用信件举报、电话举报、当面举报、网络举报或者其他方式。举报提倡实名制,便于及时核实、查处和消防事故隐患。

举报人在举报时应详细说明被举报人的姓名或单位(或企业名称)、地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具体情况,对举报内容的处理要求等。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得捏造事实,诬告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秩序。

接受举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不得泄露举报人的真实姓名、地址、单位、电话和举报方式等,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群众举报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要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对查实的事故隐患,要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或业主采取措施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情况紧急的,可以采取包括责令暂行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等紧急强制措施,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排除后,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对查实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关执法部门应当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及时纠正,依法给予处罚。

对群众举报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核查、处理的结果,举报人要求答复的,受理部门应及时给予答复。

第七条 对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报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原则进行处理。省安监局委托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负责接受举报(地址:福州市东大路88号建闽大厦,邮编:350001),举报电话:0591—87673638(白天)、0591—87521854(晚上),电子信箱:fjaqxh@126.com。

属于省安监局直接监管范围的或属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由省安监局直接调查处理或转由各地安监局调查处理。属于跨设区市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由省安监局调查处理。在同一设区市内,跨县(市、区)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由设区市安监局负责调查处理,调查处理情况书面报省安监局。

属于省直各有关部门监管范围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由省安监局转送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调查核实后,应将调查处理情况书面报送省安监局。

第八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于群众举报,经查实,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未列入政府部门监控范围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受理举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举报奖励经费应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各市、县、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举报奖励规定。

第九条 省安监局举报奖励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各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和省直有关部门受理的涉及特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产生积极效应的举报。具体奖励办法由省安监局会同省财政厅制定。

对及时举报重、特大事故隐患或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为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由省直有关部门和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给予特别奖励,特别奖励标准为3000—5000元。特别奖励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条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查处情况的统计报告制度。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将事故隐患举报受理查处情况报送上一级主管部门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将事故隐患举报及受理查处情况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各类事故隐患及相关违法行为的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机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指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十三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10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特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30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生产安全性 篇7

我国的应急管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全面社会应急管理模式。国家行政机构、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等共同组成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其中, 社会中介组织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国家也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中鼓励和提倡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 但在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 尤其是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管理, 中介组织参与较少。且参与应急管理的方式、方法、模式尚无深刻的理论研究与论述。如何有效发挥出社会中介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了掌握安全科学技术与知识优势的安全生产中介组织, 如何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发挥科技支撑等作用。

1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及其作用

1.1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涵义

中介组织, 是指处于政府与社会之间, 联结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各种社会组织的总称。包含狭义的中介组织 (市场中介机构) 以及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沟通、监督作用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1]。这些中介组织都是依法设立, 对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我国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受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的委托, 从事安全生产评价、监测、检验和咨询服务等专门业务的技术服务活动[2]。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会、公司、安全事务所、传统意义上的部分安全科学研究所和检测检验机构等。主要作为科技型中介组织为生产经营单位、政府部门等提供技术性的支持与服务, 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是西方一些国家最先建立的[2]。这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分工逐步专业化的要求相适应, 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架起了一条畅通的桥梁, 成为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改进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服务力量。我国的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在《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1.2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有着其他应急主体不具备的人才、专业、技术以及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 在安全技术开发、事故应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中介组织在事故应急管理中, 一方面直接面向企业和市场, 切实为企业提供应急预案制订、应急培训与演练、危险源辨识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中介组织在事故信息、经验、物质支持等方面得到企业的反馈;另一方面, 协助国家和政府, 在信息、科技、人才、协助监督等方面给予政府支持。政府对中介组织进行资质认定、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联结企业与政府,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1.3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现状与问题

全国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有近千家, 在一些常规的安全评价、安全培训等业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为我国安全生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部分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有体制的影响, 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管理色彩, 缺乏自主独立性, 在市场化、专业化及运作机制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部分组织经验不足, 从业素质和水平亟待提高[4]。特别是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 参与不够、发挥出的科技作用弱, 还不能与政府高效结合、团结协作[5], 其专业性作用不突出。但是,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有掌握安全科学技术与知识优势的专业优势, 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真正发挥出其科技中介作用, 使现代科技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6]。

2 中介组织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方式

现代应急管理所处理的突发事件多属于非常规复杂事件[7], 事件可预测、预报性弱, 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应急管理体系, 更需要独立、完善、科学的应急理技术支撑体系作为应急管理决策的依据[8]。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具有专业技术与人才优势, 可以通过参与事故应急管理的每个过程, 从技术、信息、人才和方案等方面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推动和辅助, 如图2所示。

2.1 事故应急预防与准备的支持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从技术和信息两方面为应急预防与准备提供技术支持, 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应急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等。

2.1.1 应急预案编制

中介组织应从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智能化等方面入手, 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 在科学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情况调查, 设计应急预案情景, 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细化预案内容;重点研究应急预案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应急处置与人员疏散措施方案;突出应急预案的事故预防功能, 指导企业和政府编制出衔接顺畅、可操作性强、真正能起相应作用的应急预案。

2.1.2 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

在软件方面, 利用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和GIS、GPS、RS及数据库的技术平台, 研究开发各类事故模拟仿真模型、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事故模拟训练系统, 加强专业应急处置技术与信息支持等方面研究, 并利用研究开发成果, 采用网络、24小时应急技术咨询电话等手段, 提供科学施救、控制事故伤害后果扩大的专业应急处置技术的支撑。在硬件方面, 加强重大事故的专业检测力量, 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工艺、材料等, 如在危险化学品、煤化工行业, 研究开发车载式监测与识别、带有无线发射和接收的现场指挥系统、能够远程控制的原位隔离、封堵、导流技术、自带动力的特征污染物处理装置和其他一些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和手段。

2.1.3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

部分科研、检测检验中介组织拥有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检验设备,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设施, 并利用3D、GIS和VR技术等数字化技术, 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与培训, 如单人基础演练培训、分组任务演练培训、综合协调演练及综合全面演练等。通过各类应急救援演练与培训, 提高应急意识, 掌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强化事故初发期的处置, 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安全生产规程和自救互救常识, 避免盲目指挥、盲目施救[9], 真正实现事故有效应急。

2.1.4 应急信息支持

多年来,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在危化品运输、石油管道、地下采矿、尾矿库安全运行等专业领域, 通过常规的安全评价、安全咨询等业务对企业的危险因素和危机信号进行识别并进行监测, 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实践经验。通过安全评价报告、应急预案编制等形式, 使政府掌握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动态, 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 共同掌握和控制各类隐患信息, 以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2.2 参与应急响应, 协助事故现场控制和应急处置

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响应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 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同行业、领域发生的事故, 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如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响应中, 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首要任务。要在及时了解涉及的化学品的种类、危害特性、MSDS等信息基础上, 根据事故地点、气象、周边环境等信息, 确定事故现场的相关参数, 在充分认识事故灾害发生、发展和后果影响的基础上, 快速拟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怎样依照预先制订的应急预案, 遵循特定的例行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迅速做出科学应急处置方案需要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专业支持。另外, 事故现场的监测与预警, 事故后果预测和模拟, 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确定, 都需要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

2.3 事故后的恢复与重建

对事故发生前的隐患管理和发生时的应急管理, 国家政策和理论研究较多。事故发生后的恢复与重建缺乏理论与研究支持, 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清晰明确的事故处理流程[10]。安全生产事故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繁杂,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可通过协助政府与企业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恢复企业经营活动,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参与应急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种途径参与:一是对事故信息的分析与整理, 研究和探讨发生事故的原因, 总结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 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意见与建议。二是在企业安全生产层面展开重点研究, 结合安全生产理论和重建理论, 完成企业恢复与重建计划, 控制重建过程,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并与安全隐患管理、应急管理形成反馈。三是设计监督和评估机制, 对事故灾难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 根据对损失的估计制订出受影响区域中关键构筑物、关键设施。四是参与事故调查与处理, 协助各级政府组织,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从技术层面分析事故原因与过程, 对事故调查与处理提供技术建议。

3 提升应急管理中介组织作用的措施与建议

3.1 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障和激励中介组织参与

我国中介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与培育。目前, 我国没有关于中介组织整体发展以及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和发展也缺乏明晰的思路, 这些都制约了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工作。要加强和促进中介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与政策研究, 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法律法规体系。同时, 规范和加强中介组织管理, 加强资格审查与准入、执业登记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 使其有计划、有重点、健康地发展。

3.2 加强中介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3.2.1 重视技术人才

目前, 规模比较大的安全生产中介组织主要以科技社团为主, 许多组织中的个人也以担任专家的形式在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他们资历丰富、基于兴趣和责任, 配合政府, 共同预测与分析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危害性, 提出可行的预防和应对方案, 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提供专业建议的重要协助者。但是, 智力思维在未来应对紧急事件和灾害方面越来越重要, 且由于安全生产事故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 应急情景复杂, 需要不同技术的新型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中介组织要在重视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意识到能以非常复杂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3.2.2 重视工作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我国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工作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如在应急预防与准备中, 对企业隐患信息的评价、应急预案编制, 普遍存在按照标准和格式比对的现象, 导致评价报告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技含量低;应急预案侧重点不突出、事故现场设定简单、预案内容制订不细等问题。提供高科技含量的专业服务是中介组织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要重视科技的重要意义。随着安全科学本身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所要求提供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中介组织要充分利用人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势, 以科技为基础提供各项工作和服务, 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技术和效率。

4 结束语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几个过程中, 针对事故的预防与准备、应急决策系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应急处置方面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恢复方面的研究较少,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可重点参与并加强事故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两个阶段的研究。中介组织要把握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 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通过科研创新, 研究将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于不同事故类型的应急处置措施中, 提高应急救援的科学化水平;结合安全生产理论和重建理论, 加强事故恢复与重建的研究, 拓宽为企业服务的科技含量与范围。利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切实发挥出科技中介的支撑与桥梁作用, 成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持主体。

摘要: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 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服务与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的作用, 研究了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如何利用技术与知识优势参与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在事故应急预防与准备阶段, 通过参与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隐患排查与风险控制、应急技术研究, 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在事故应急响应阶段, 从信息和处置技术方面协助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在事故后的恢复与重建阶段, 参与事故信息分析整理、协助恢复企业经营活动、协助设计监督与评估机制等。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参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真正发挥专业科技型中介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胡仙芝.论社会中介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 2004, 232 (10) :84-89HU Xian-zhi.On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n public management[J].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4, 232 (10) :84-89

[2]石少华.安全中介服务是安全生产的桥梁——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J].现代职业安全, 2003, 3 (4) :21-24

[3]阮继锋, 赵明, 汪彤.危险化学品安全中介咨询机构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J].安全, 2007, 27 (8) :18-21

[4]阴建康.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建设与发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2) :125-129YIN Jian-kang.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rk safety intermediary orga niza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2) :125-129

[5]张启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9

[6]张小明, 麻名更.论科技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J].中国应急管理, 2013, 7 (1) :57-63

[7]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3) :5-10LIU Tie-min.Basic respond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the major incid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 (3) :5-10

[8]张新梅, 陈国华, 张晖, 等.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2) :79-84ZHANG Xin-mei, CHEN Guo-hua, ZHANG Hui, et al.Study on shortcoming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J].China Safety Journal, 2006, 16 (2) :79-84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科学施救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水平的指导意见.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6290/2012/1218/193057/content_193057.htm

生产安全性 篇8

2014年12月17—18日,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新《安全生产法》培训班。包头市各旗县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代表, 辖区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赖辉主持开班仪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总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支同祥出席开班仪式, 并就学习宣传贯彻和实施新《安全生产法》作了辅导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安监局巡视员苗雨出席开班仪式, 包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应奇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全国人大法工委蔡人俊、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三司监察专员刘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一司副司长薛剑光以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杜欢永分别就学习贯彻实施新安法以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职业危害等作了专题讲座。学员普遍反映报告联系实际, 针对性强, 收获大。

生产安全性 篇9

检测中心于2002年12月6日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于2004年8月3日通过了卫生部甲级资质认证, 获得了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05年9月6日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认定, 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检测中心技术力量雄厚, 人员素素高, 现有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4名, 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其中硕士1名、博士4名。

检测中心下设多个专业检测实验室, 拥有价值5000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千余台 (套) , 已先后为数百家中外企业提供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技术服务。

检测中心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 技术服务水平已经达到和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检测中心同时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认定技术服务机构, 承担资质认定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等工作。

资质证书:

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No.CNAS L0118)

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量认 (国) 字 (Z1613) )

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证书[ (2005) 安监管检字A026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证书[卫职技字 (2005) 第A-00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评) 证字[2005]第00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检) 证字[2005]第005号]

电话:010-64941264 64892434

生产安全性 篇10

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 是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是通过明确责任来督促生产安全, 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制度。

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安全生产涉及每一个人, 体现的是一种全员讲安全, 人人讲安全的大局面。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又延伸到各个角落, 责任重大, 事关人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坚持安全发展,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 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

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几种方法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贵在坚持, 贵在常抓不懈, 警钟长鸣。着力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责任落实、兑现承诺;巩固“三项制度”、深化“三项建设”、完善“三项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承诺制,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监督, 抓好落实。

3.1 建立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针对本单位实际、岗位实际, 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 制定职责明确、赏罚分明、可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 编制符合各岗位实际的岗位职责和安全生产要点, 制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完善制度建设, 使其横向到每一名职工, 纵向到每一个班组。

3.2 签订责任状。

目前, 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从领导到部门到班组, 层层签订责任状, 明确责任人、职责、安全事项, 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

3.3 加强监督检查。

签订责任状后, 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及时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 落实到人。加大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抽查, 发现隐患,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患于未然, 检查结果直接与本人的目标考核、奖惩、晋级挂钩, 督促安全责任人加强自我安全责任意识, 时时事事讲安全。

3.4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对安全员和广大职工要分对象、分重点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开展安全生产宣讲教育, 主要方式有: (1) 张挂宣传标语、宣传海报加强造势宣传; (2) 聘请专家讲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加强思想重视教育; (3) 适时开展安全操作技能比赛或实践演练, 加强安全、规范操作技能教育; (4) 开展安全知识问答竞赛, 从理论上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以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督促鼓舞职工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5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本领过硬的抢险救援队伍。

平时注意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挑选精壮青年, 加强教育和技术指导, 适时开展模拟演练, 建立一支职责明确、分工有序、训练有素的抢险救援队伍。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注意的问题

4.1 领导的责任心是关键。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虽然重点在基层班组、在安全员身上, 但领导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 签订的责任状也就形同一纸空文, 因此各级领导一定带头履行职责, 带头经常巡查、过问安全生产工作, 带头参加安全生产各项活动。

4.2 奖罚不分明造成安全员责任意识差。

往往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后, 相应责任人会受到一定的处罚, 但未发生安全事故时往往忽略了对安全员的奖励, 造成罚大于奖, 或者奖励面宽泛, 一奖众奖, 一罚单罚, 不能充分体现安全员的工作成果, 因此造成安全员内心落差大, 不愿担任安全员, 不愿履行职责;或者安全员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认为出了事故自有领导顶着, 思想麻痹大意, 对安全生产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安全生产无从谈起。因此要时刻加强安全员的责任意识, 制定奖惩措施, 在工作上奖勤罚懒, 多举措、多方法、多渠道的对安全员实施奖惩, 激发工作积极性。

4.3 对检查后的工作不到位。

一些部门将检查只是停留在查上, 对发现的问题只是批示给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改正, 但真正改正与否却不了了之, 或遗忘在脑后, 造成工作不彻底, 留有安全死角。因此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但要有专人负责, 而且在建立台账时, 要将治理状况、整改措施、整改成果列入其中, 并时常翻阅查看, 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4 安全机构和人员队伍应相对稳定。

有的单位因工作关系需要对内部职工的岗位进行调整, 这种工作上的调整在所难免,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安全岗位上的人员应尽量避免这种调整, 因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工作面广、政策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 需要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安全工作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安全生产工作, 才能做好、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

各级各部门横到每位职工, 纵到每个班组安全责任人都要以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己任, 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做起, 从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实际, 随时完善更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共同做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篇重要文章。

参考文献

[1]桂文中.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江淮水利科技, 2009 (03) .

[2]詹敏利, 邵亮.浅议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J].人民长江, 2009 (21) .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保障安全生产 篇11

一、从人的因素着手,做好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

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首先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到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到位。从人的因素抓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渗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员工的素质提高后,在生产工作中才能时刻不忘安全、懂得自我保护、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这样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够顺利地开展。

1.1领导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领导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带动身边的人,就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如果领导片面地强调效益,而不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那么纵有安全经书百卷,设备安全管理工装。如此,大大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和自我防护的能力,并使大家的认识由“领导叫我注意安全”上升到“我自己要注意安全”的高度,并强化为设备安全管理的自觉行动。

1.2计算机辅助设备安全管理

利用LOTUS NOTES R5群件管理软件对设备购置、安装、运行、维护、配件更换、改造直至报废的整个设备生命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结合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设备维修管理、配件请购管理、备品配件管理等多种功能的NOTES设备管理系统,为不同的设备管理事务提供不同的人机界面,系统有着全面、丰富、实用的处理日常设备管理事务的能力,实现管理资源共享、设备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了公司计算机硬件和局域网资源的优势。为提升公司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1.3严格进行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考核

所谓强化管理,就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奖罚分明,做到对发现和避免事故的重奖,对违章操作和发生事故的重罚,把设备事故的次数降到最低点。

二、从物的因素着手,做好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

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虽然人的因素占主要地位,但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训练,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为人的自由度很大,情绪受环境影响易变,难免操作失误,从而加大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难度。因此控制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成为安全工作的理想目标,也是搞好设备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1重视设备选型及报废工作

五福公司设备动力部作为设备的主管单位,在印刷设备选型、购置过程中按“预防为主”的方针来指导设备选型。尽量少使用安全性能较差的产品,例如模切工序用的手摆轧盒机,这类产品在同行业中每年都有员工轧到手指的严重安全事故的报道,即使价格低廉,我公司也不会考虑购买。选型工作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使用时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先天不足”。

同时应重视老旧设备的更换,对于使用多年、工作精度较低、故障率高、安全隐患较多、维修难度大的设备,最佳的处理办法就是提前报废,让安全隐患毫无立足之地。

2.2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设备,对提高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都显得十分重要。我公司设备动力部除了安排设备的日常维修外,还定期对设备实施季保养及年保养。对于一些故障率较高的部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降低故障率;严格的维修保养,对设备保持正常的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时清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3抓住重点,从主要设备人手,强化设备安全管理

在设备安全管理中,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使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我公司的主要重点设备是七色凹印机;该机如果因故障停机,对后道工序有很大影响,为此,安排有专门机修人员对该机实行特护管理,每隔一小时,就要到机器旁,察看齿轮箱油位和测量齿轮箱及纸张烘道的温度,即时地掌握整个机器的运转情况,消除事故隐患,使设备能长周期的安全运转。

2.4重视建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保证设备安全生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虽然公司印刷设备种类较多,各机台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的设备安全准则是一样的,具体来说有:

(a)机台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全体员工需穿工作服,女员工需戴防护帽。

(b)开机操作前要对印刷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并要空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c)每周一次对印刷设备按规定进行一次针对安全设施、润滑、清洁的检查。特别是对机械传动系统部份,要求操作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须仔细辨听有无异常声响,查探是否有异常现象,以便及时检修。

(d)印刷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否则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e)印刷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例如不能因操作不便而折下胶印机的双张检测及安全杠装置。

(f)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溶剂、纸张均是易燃品,印刷走纸过程又极易产生静电,因此,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凹版印届帆)防静电着火显得格外重要。

(g)印刷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旋转部件,或对高速旋转部件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如必须进行时,则应在关停设备之后。

(h)印刷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i)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切断气源,盖好溶剂桶、抽墨桶,并清理机台工作场地,重点是清扫机台周围的碎纸、破布、残余油墨及溶剂。

三、工作体会

加强安全法治确保安全生产 篇12

1强化法治,营造安全氛围

该公司全面规范涉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力开展“亲情助力保安全”活动,使广大员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加大《安全风险评估及辨识防范手册》和《防违章手册》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珍爱生命、杜绝违章、促进和谐”的安全氛围,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编制了《监督检查把关工作标准》和《三色预警图》,制作了《电力生产典型违章图解》,收录140多种典型违章,要求各单位针对图册内容,逐条分析违章的类别和性质,建立防范措施。深入开展“三下一进二深化”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下基层、下班站、下现场,进家庭,深化“三方约定”、深化亲情助力保安全),扩大安全文化的覆盖面。在公司内部征集“安全家书”,征集“安全格言”;开展交通安全百日无事故、工作现场无违章、现场安全事故模拟演练、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会、无违章班组创建等活动,全面提高员工法治意识和素养,以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动员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用电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提高全民安全用电意识。

2依法治安,落实安全责任制

该公司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以明确职责、规范制度、优化流程、注重监督、严格考核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现了“缺陷有人报、苗头有人抓、漏洞有人补、违章有人纠”。建立完善的设备巡视维护管理考核细则和设备隐患数据库,运行管理专责每月对所辖农网设备进行巡视,特殊时进行夜巡、特巡,设备巡视后认真填写记录。组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危及和影响农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整改不留空白。

3安全监督,消除违章行为

为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该公司自主开发了“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实施了视频监控。通过监控,发现并制止违章4起,考核人员11人,对杜绝违章、防止各类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和过程控制,明确规定所有施工现场一律严格执行视频监控制度。与此同时,坚持对现场进行视频点评、安全性评价和视频考核等,每个作业现场均由公司主管领导和安监部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录像截图,严格督导整改,对违章作业行为适时进行点评,并在每周五的安全活动日组织员工开展讨论,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违章和事故再次发生,对违章人员和责任人进行严肃考核。各类大修技改及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按要求制定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督促施工人员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规程标准要求,全过程把好勘察、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技术规范。

4普法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风险意识

该公司把提升全社会的电力法律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和安全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按照“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广泛开展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的电力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自觉抓安全、促安全、保安全。组织“安全咨询日”“应急救援演练”“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我知道了不能在电力线路附近放风筝,那样容易触电!”“我也知道不能玩电器,那样也会发生触电。”“通过叔叔阿姨的讲课,让我知道今后遇到有电线落地,不能好奇往前走,还要及时通知爸爸妈妈拨打95598客服电话报告。”……踊跃回答的是饶阳县五公小学的学生。该校的70多名小学生与供电公司的安全知识宣讲员们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用电安全知识互动游戏。

上一篇:支护效应下一篇:采油废水的处理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