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建议

2024-09-16

危害建议(共9篇)

危害建议 篇1

地下矿山由于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成为职业危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职业病发病、死亡病例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从业人员健康及生命安全。笔者分析了矿山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其在职业危害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建立完善矿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徽省某国有大型煤矿,所在地区属过渡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生产规模300万t/年。采用综合机械化分层开采技术,机械式通风。装备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矿车、主副井绞车、抽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等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生产设备。

1.2 方法

根据矿山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调查该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原辅料、作业环境、职业健康检查等,分别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测定粉尘浓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GBZ/T 189.8-2007)测定噪声强度。,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测试毒物浓度,井下气象条件按气象条件测试方法进行监测。监测地点分为井下测试和地面测试两部分,井下部分主要监测矽尘、煤尘、CO、H2S、SO2、NO2和不良气象条件等,井上部分主要监测煤尘、噪声项目。

2 结果

2.1 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2.1.1 粉尘危害

①凿岩产生的粉尘:凿岩作业产生的粉尘量较大,约占总尘量的40%左右,它与凿岩方式、矿岩性质、炮孔方位等因素有关。②爆破产生的粉尘:爆破是将矿岩碎裂的过程,在冲击波作用下粉尘被抛掷并悬浮于空气中,尘量约占矿山总尘量的40%。它与爆破方法、炸药单耗、爆区岩性和空气湿度等有关。③装运矿岩产生的粉尘;矿岩装运中因撞击、冲击、摩擦产生粉尘,尘量约占矿山总尘量的5%~10%。

人体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尘肺病;潮湿的皮肤与五官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会引起皮肤、呼吸道、眼睛、消化道等炎症。

2.1.2 噪声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同时使从业人员情绪不稳,工作效率、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地下矿山作业场所噪声源较多,如:空压机泵房、凿岩设备、破碎设备、局部通风机、井下运输设备、爆破作业等。由于受井下生产条件、作业环境和治理手段的局限,噪声的危害较为突出,且多呈中高频及宽带特性。

2.1.3 有毒和有害气体产生的途径

矿井有害气体产生于以下途径:开采过程矿体释放的有害气体;井下火灾、放炮产生的有害气体;盲巷或采空区启封密闭;运输车辆尾气排放超标;含有害气体的容器、设备发生泄漏等。

2.1.4 不良气象条件

据有关资料,以井下气温26 ℃为基准,气温每升高1 ℃,劳动生产率下降6%~8%。在井下气温高于30 ℃,相对湿度大于99%的高温高湿环境中,作业人员心情易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差,有的人因气温高、缺水造成脱水或头晕,事故发生率上升20%。地下矿山井下有淋水,加上湿式作业,矿井内的局部湿度可达90%以上,尤其是凿岩机工在裂隙水发生的地段向上掘进天井时,类似雨中作业,工人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2.2 监测结果

2.2.1 粉尘监测结果

连续3 d对某煤矿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进行测试,总计采集60个样品,其中49个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样品合格率81.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设测试点7个,合格率71.4%。粉尘及游离SiO2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表2。

注: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2.2 噪声监测结果

连续3 d对测试岗位进行噪声监测,测试结果见表3。现场测试8个作业地点,其中2个作业场所噪声超标,合格率75.0%。

噪声频谱测定:作业场所噪声频谱测试分析[1]可知噪声危害主要以低中频噪声为主,结果见表4。

2.2.3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显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见表5。

注:MAC—最高容许浓试;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2.2.4 不良气象条监测结果

井下工作场所不良气象条件监测结果监测数据显示,综采工作面温度不符合要求。见表6。

3 讨论

3.1 企业职业危害现状

通过对该煤矿企业的职业危害调查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分析,该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其中以粉尘危害最大,从监测数据来看,岩尘中游离SiO2含量较高,测点4个,平均为27.85%。煤矸石游离SiO2含量次之,测点2个,平均为19.94%。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低,为1.46%。从该煤矿企业近3年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来看,累计报告疑似尘肺病21例,确诊17例,其中岩巷掘进工占确诊人数的70.6%。累计报告疑似尘肺病病例占接触粉尘从业人员的2.7%,与粉尘监测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其次为噪声,监测结果合格率为75.0%,2号抽风机噪声声级最高,且超标准限值20.9%。从表3、表4的结果来看,该煤矿企业噪声级较高,且低频突出,并由于其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噪声长时间不间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本次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在正常通风情况下危害不大,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超过安全浓度危害极大,应引起重视。从表6监测结果来看,该企业作业温度符合要求,但本次监测时间选为4月份,不排除随着盛夏季节来临,有出现超温地点的可能。

3.2 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该企业对职业危害控制较重视,但职业危害监测数据结果却不容乐观,参考文献[2]分析,也表明职业危害防控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①粉尘整体防护设施效果不好;②从业人员防范意识不强,佩戴防尘口罩比率不高;③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未达到标准要求,可造成延误病情,影响治疗;④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达不到标准;⑤职业危害防治投入不足。

除企业自身原因外,所存在探究深层次原因,问题与矿山行业职业危害的特性也有关,表现在:①职业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一般具有潜移性、滞后性,不同于安全生产事故的突发性、破坏性和直接性。因此,矿山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仍存在不足。②缺乏有效的职业危害考核指标.目前我国衡量和考核安全生产状况,多采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和死亡率等指标,直接挂钩于企业或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可考核性。而由于职业危害因素所产生后果的特性,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缺乏可定量化的考核指标,难以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也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③职业危害防治源头治理不够。在现有技术阶段,针对粉尘、噪声及振动、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仍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及措施。

3.3 建议

矿山企业作业环境较为恶劣、空气流动性差且各环节作业较多,劳动强度大,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该煤矿企业在重点防范粉尘危害,应采取喷雾除尘、洒水降尘、湿式打眼等综合防尘措施[3]。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日常监测,确保在允许安全浓度范围内。同时重视噪声与高温危害,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可通过控制噪声源、传播路径、接受个体3方面来降低噪声危害。在治理高温危害上,要采用机机械制冷、个体防护保健、缩短作业时间等多重并举的办法。建议在职业危害整体层面,建立目标、评价、监控、防护四位一体的职业危害防控体系:①借鉴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建立定量化、细化可供考核的职业危害控制指标。如:职业危害发生率(急性、慢性)、死亡率、急性职业病发生率、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检出率等。并将职业危害控制指标与矿山企业挂钩,以提高企业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度。重视程度提高相对于企业主体而言所存在的问题,势必得到解决。②职业危害评价是职业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还是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都需要职业危害评价的支撑。 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危害预评价、现状评价及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作用,并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项目核准(备案)、许可、验收的前置条件之一。③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监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四方共享的职业危害监控(信息)平台或系统。通过职业危害监控平台或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企业职业危害应急预案、中介机构监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的公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企业从业人员均可以通过此平台或系统了解职业危害信息,为政府部门监管、维护从业人员权益提供依据。④强化源头治理,提高防护水平。将职业危害大、安全性能低、高耗能的生产工艺、设备列入强制淘汰产品目录,限期淘汰。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以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4]。

开发适用于地下矿山企业的职业危害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控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含量、声级、温度等变化情况。能够实现实时显示、预警、传输和存储功能。或将地下矿山企业现有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将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纳入监控监测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克荣.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38-163.

[2]赵利.职业危害监管因素探析[J].健康必读,2011(11):385-386.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Z].(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4]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危害建议 篇2

到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水产动物的药物残留已成为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瓶颈。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药物残留的危害性,并积极做好药物残留的监控。

一、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危害

(一)、耐药性反应:在水产养殖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产生使得生产上用药量越来越大,药效越来越差,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防治难度。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也对人类的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

(二)、变态反应: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磺胺类、四环素类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极易引起变态反应的品种。变态反应的症状多种多样,轻者表现为红症,严重者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综合症,如磺胺类药物能引起人类的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疾病。

(三)、中毒反应:根据卫生研究及临床资料,人们食用被药物污染和残留的水产品后容易出现毒性反应。例如,链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易损伤听神经及肾功能;四环素类抗生素易抑制幼儿牙齿发育和骨骼的生长;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颗粒性细胞缺乏症;敌百虫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具有强毒性的敌敌畏。

(四)、“三致”作用:某些药物或天然物的残留极易对人类和动物产生致癌、致突变及致畸作用。孔雀石绿是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化学药品,但却是一种强致癌物;经常使用的呋喃类药物如呋喃西林、痢特灵以及在饲料中添加的部分生长促进剂如乙烯雌酚类也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五)、其它:在渔用饲料中常含有一些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在人体内蓄积后会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更严重的是某些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某些药物降解后易产生有害的分解产物,如水产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及三氯异氰尿酸的分解产物中含有氰化合物,其在水生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后危害极大。

二、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监控措施及建议

(一)养殖单位应增强自身的抗残能力

1、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药物是水生动物疾病发生后的情况下不得以才使用的,如果预防措施到位,疾病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同样会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生产上应更多地从健康养殖角度来考虑预防疾病的发生,尽量少用或不用药物。

2、少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合物,多用绿色生物药物:生产上如有无拮抗、无残留、无毒性的绿色生物渔用药物,如鱼用疫苗、抗菌肽制剂、免疫促进剂等,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尽量少用抗生素或化学药物,多用绿色生物药物。

3、用药应符合ny5070-2002和ny5071-2002的标准要求,做到科学用药:治疗疾病应对症下药,不可盲目用药。用药物时选择适宜的剂量,切忌滥用。

4、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药品在水生动物机体内代谢排泄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捕捞上市前的休药期内应停止使用药物,不可因市场供求或其它原因将刚使用过药物的水产品上市销售,以保证药物残留量降到规定的指标内,避免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5、健全和完善水产养殖的操作规程、生产标准,使水产养殖生产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将水产品控制在无公害生产标准化以内。

(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宏观控制

1、健全和完善水产品食用安全保障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药物残留工作极为重视,相继出台了《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与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和《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药物残留的监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应不断地完善水产品食用安全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水产养殖业进行科学、公正的药物残留的监督管理。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针对水产养殖业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且渔民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药知识的现状,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教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生产者进行普遍的培训,以提高养殖生产者的科学知识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

3、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规用药:一是各级渔业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渔药管理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条例规定,切实履行对水产养殖用药的监督检查和处罚职责;二是各地要对养殖用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自觉抵制药物残留

超标和有违禁药物的水产品;三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积极发挥其在水产养殖用药管理中作用。

(三)、水产技术推广和科研部门应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确保养殖产品食用安全

1、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渔药技术人员和水产养殖人员的再教育,让他们认清滥用药物的危害性,加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养殖户自觉地科学用药。

2、加强对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用药的指导和监督:要动员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养殖场和养殖户,对生产过程中的用药进行具体指导,督促他们按照水产养殖安全用药的有关规定、标准用药。

3、不断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优质、对环境无污染、对鱼体无残毒的药物:要多开发中草药和生物型渔药,替代有较高残留量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药物,以改善水产动物体内外环境,提高水产动物自身免疫力。

危害建议 篇3

一、认真分析洪水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区域

四川盆地东南部低海拔区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 盆地中部的丘陵区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盆地西部平原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盆地四周山区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 西南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几大区域年降雨量差异较大, 降雨量季节分布不均衡, 全年降雨量的70%分布在6~8月, 是洪水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四川总体地形四周高于中部, 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因此, 在6~8月雨水集中期, 当短期内骤降大雨或暴雨时, 由于江河狭窄, 排水压力大, 一时难以泄洪, 由西北向东南沿江河稻田、地势低洼的稻田及大型水库库区的稻田, 均有可能被洪水淹没。2007年盆地东南部7个地市和重庆市, 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 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 几万亩水稻绝收, 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掌握这些规律, 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二、充分认识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的危害性

历史经验证明, 洪水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 而且对部分地区水稻生产也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研究, 杂交中稻孕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分别淹水1天、2天和3天, 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对洪水较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期和抽穗期, 因此洪水淹没的产量损失也最大, 两天以上损失率高达90%以上, 水稻几乎绝收;其次是乳熟期, 相对于孕穗期和抽穗期, 产量损失较小, 淹没2天以上产量损失在40%~60%。但无论上述任一时期, 总体上看都是被淹没的时间越长, 产量损失越重。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极低, 其次是死穗造成有效穗下降, 最后是千粒重下降 (乳熟期受淹) 。因此, 各地要高度重视洪水淹没给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和对农民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制定应对洪水灾害的组织预案

1. 建立应对洪灾的组织机构

洪水灾害是迅猛的, 其损失是巨大的, 但只要组织得力, 也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地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防患于未然, 要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 由各地主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 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以便于洪水灾害来临时临危不乱, 指挥有序, 措施有力, 保障有效, 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2. 建立抗洪救灾队伍

洪灾损失可以挽回, 但洪水灾害来临时要有坚强的战斗队伍。各地要从预防角度出发, 首先要建立抗洪救灾队伍。一是党员先锋突击队, 在洪水来临时首先冲上去, 尽可能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二是青年突击队和民兵预备役, 利用这部分人年轻力壮的特点, 迅速投入抗洪救灾, 为灾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两支队伍平时要加强培训, 主要培训洪水知识、救灾重点和自我保护方法等, 做到洪水来临时既能努力战斗, 又可避免更大伤亡。

3. 储备应对洪灾的物资

抗洪救灾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有力的指挥, 二是救灾队伍, 三是物资准备。为此, 各地要有抗洪救灾的物资储备。在没有发生洪灾时, 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对抗洪救灾所需要的麻袋、草编袋、塑料编织袋等要有充分储备, 对抗洪救灾需要用的车辆要有预先安排, 以保证洪水灾害来临时有抗洪救灾的物资和运输需要的车辆, 以避免洪水来临时无物资、无车辆的情况发生。

4. 抓紧维修有险情的水库和排洪渠

各地要摸清本地区的水库和排洪渠数量, 并派水利专家到第一线察看目前已有的蓄水量, 分析预测未来还可能增加的蓄水量, 同时检查水库和排洪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 要逐一制定维修方案, 并向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要责成相关部门限期维修, 保证在洪水来临前排除隐患, 在洪水来临时不发生险情。

5. 察看人员财产受灾情况

洪水灾害发生后, 各级领导首先要深入灾区第一线, 察看受灾情况。第一关注的是受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二是财产受损情况, 第三是水稻受灾程度。依此顺序开展救灾。只要领导到了现场, 一方面直接了解灾害情况, 另一方面直接指挥抗洪救灾, 最后鼓励灾民增强抗灾自救的信心。

四、水稻应对洪水灾害的技术预案

被洪水淹没的稻田在生产自救上, 首先应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对扬花后正在灌浆的田块, 待洪水退去3~7天后确定有20%以上能够继续灌浆结实率田块保留, 待八成黄后适期早收头季后再蓄留正季再生稻, 结实率低于20%的则采取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二是对部分迟播、迟栽田块, 淹没时仅在孕穗初期及其之前, 洪水退后尚能正常生长的对象田予以保留;三是对孕穗中期至灌浆始期且淹没期在48小时以上的, 则采取果断措施割苗蓄留再生稻。

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受洪水淹没时, 由于茎鞘积累的营养物质还未向穗部转移, 此期茎鞘营养物质仍较为丰富。同时, 这两个时期茎秆节上休眠芽一般在5毫米以内, 还未伸长, 受洪水影响较小。虽然洪水退去后, 由于水稻叶片有淤泥, 太阳晒后出现萎蔫或干枯 (抽穗表现最为明显) , 但水稻茎秆和休眠芽仍是成活的, 因此可蓄留再生稻。据研究, 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割去茎秆上部蓄留再生稻, 若技术和管理措施能到位, 一般亩产250~300公斤, 产量高的可以超过400公斤。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 及早割苗

试验结果表明, 洪水退后2天、7天、12天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 亩产量分别为417.9公斤、409.4公斤和323.9公斤, 比中稻收后蓄留正季再生稻两季合计亩产分别增加107.5%、103.3%和60.8%, 说明洪水退后早割苗更有利于夺取“洪水再生稻”高产。淹后12天割苗和收获中稻后蓄留正季再生稻, 产量显著下降, 可能与这一时段再生芽已大量显著伸长, 而割苗损失了一部分再生芽有关。因此, 最佳割苗时间应该安排在洪水退后的2~7天, 早割更有利于田间管理, 夺取高产。

2. 低留稻桩

在四川再生稻区, 杂交中稻抽穗前后遭遇洪水淹没后, 及时割苗, 低留稻桩蓄留洪水再生稻, 有利于提高低节位再生芽的成穗比重, 减少无效分蘖。虽然齐穗期有所推迟, 但齐穗、成熟整齐一致, 既避免了高留桩发苗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利于及时收割的难题, 又能完全保证安全抽穗扬花、灌浆和籽粒充实, 实现穗大粒多, 从而夺取洪水再生稻高产。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多为重穗和穗粒兼顾偏重穗型品种, 再生力普遍弱于汕优63和Ⅱ优明86。试验结果表明, 留桩20厘米比留桩40厘米显著增产。因此, 我们认为, 在四川光热资源充足的中稻———再生稻区, 就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大部分杂交水稻品种的再生力而言, 在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保留部分倒3芽, 主要利用倒4、倒5芽, 留桩高度20厘米左右是科学合理的, 试验证明能够获得洪水再生稻高产。若留桩过低, 过分依赖倒5芽及其以下的低位芽来攻大穗夺高产, 必然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生产上不宜提倡。但在非再生稻区, 由于温光资源不足, 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留桩高度放宽到30厘米左右, 主要利用倒3芽, 并通过施用“920”提苗等方法尽量多争取倒4芽和倒5芽成穗来提高产量, 仍不失为一项费省效宏的灾后补救措施。

3. 施足发苗肥

灾后蓄留再生稻的田块, 一般被洪水淹没时间较长, 对水稻根系活力有一定影响。为此, 在头季稻割苗前, 要及时追施一次肥, 以速效肥为佳。试验结果表明, 亩施15、20、25公斤尿素作促芽肥, 洪水再生稻亩有效穗分别比施10kg/亩促芽肥处理每亩增加1.2万、2.0万和2.7万;每穗实粒数分别提高5.8粒、18.5粒和20.5粒, 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说明洪水再生稻产量随发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主要是因为提高了有效穗和实粒数所致。亩施用尿素15~20kg, 产量明显上升, 用量超过20kg/亩, 增产并不明显。因此, 我们认为, 洪水再生稻既高产又经济的促芽肥 (尿素) 施用量应该为15~20kg/亩。

4. 稻草就地还田

关于秸秆还田在高温下迅速腐烂后释放大量有机酸、影响头季稻根系活力、从而影响洪水再生稻发苗的问题, 以往的报道仅仅是推断, 并未有人做过试验研究和田间调查。从泸县农技站在嘉明、福集两镇对割苗后稻草还田和不还田两种稻草处理方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看, 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不仅未影响洪水再生稻发苗, 而且还增加了稻田养分供应, 有利于提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分别提高8.2粒、5.5个百分点和0.7g, 从而提高洪水再生稻产量30kg/亩。由此可见, 蓄留洪水再生稻时, 对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是切实可行的, 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 还可节约搬运秸秆的人工投入。同时也反映出, 洪水再生稻毕竟有别于正季再生稻, 要获得高产, 其合理的氮、磷、钾养分配比是必须的。

5. 搞好稻田管理

一方面稻田要建立浅水层。稻田如不建立水层, 遇干旱必然影响发苗, 严重干旱会干死稻桩和已发的苗;但稻田水层过深, 休眠芽处于水中, 难以获得氧气, 导致休眠芽死亡, 发苗数减少。另一方面, 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蓄留再生稻的稻田, 田间管理工作除追肥外, 还要加强对第三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另外, 如洪水来临早, 水稻在分蘖盛期或穗分化初期受淹, 生产上要号召农民在洪水退去时洗苗, 保住大多数绿色叶片, 维持其正常光合作用功能, 促进水稻顺利完成生育进程。洪水退后, 要抓紧防治病虫。对前期水稻生长较差又受洪水淹没的田块, 可适当追施化肥促进生长。

危害建议 篇4

按照《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工会应当为劳动者的健康权利,进行监督,建议如下:

1、要求用人单位设置职业卫生管理专项经费,专项经费接受工会的监督。

2、要求用人单位每年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的申报资料和申报回执向工会备案。

3、对冶金、化工、采矿、碎石、制鞋、纺织、建材、建筑、爆破等生产条件差、职业危害大、职业病发生率高又比较集中的用人单位进行强制性购买工伤保险并签订集体合同,购买保险情况须在劳动合同中予以告知,并向工会备案。

4、监督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特别是农民工、临时工的职业健康防护。

5、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劳动部门每年要定期(每半年至少1次)或不定期对所辖区域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危害告知、卫生“三同时”管理、健康监护、教育培训、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并且不重视的单位给予处罚或曝光处理。

6、对于人员流动性大的用人单位,如建筑、采矿、制鞋等单位,应要求用人单位建立起用工申报备案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定期(每季度)将本单位的用工情况向工会申报备案。

7、要求建设、国土、工商、质检等发放资质许可的部门应将用人单位注册资质名单每月通报给工会组织。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危害及控制建议 篇5

1 污染物成分及危害

机动车尾气主要指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废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的化合物及颗粒物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

1.1 铅污染

汽车主要靠燃烧汽油行驶,而汽油属于易燃易爆液体,为防止发生爆炸往往需要在汽油中添加抗爆剂——四乙基铅,每燃烧1 kg汽油会排放2.1 kg铅化合物,其中25%遗留在发动机内,75%以颗粒物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铅微粒在城市空气中飘浮扩散,极易通过人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组织积存,或黏附在人皮肤表面渗透体内,进而产生慢性危害。一旦铅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会紧紧黏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还可导致人体癌变、突变和畸胎,对孕妇和儿童危害更大。

1.2 CO污染

CO是机动车发动机排放的有害物中浓度最大的一种成分,城市大气中的CO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人一旦吸入过量的CO会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机动车排放到大气中的CO虽然不至于造成人体一氧化碳中毒,但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3 HC污染

尽管碳氢化合物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高,其中的大部分组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其成分中少部分醛类对人体的鼻、眼和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且其成分中的多环芳香烃是一种被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同时,HC还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

1.4 NOx污染

NOx的排放量取决于汽油的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入人的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NOx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1.5 颗粒污染

汽油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碳烟和油微粒等。碳烟中往往含有强致癌物质的芳香烃,如苯并芘等。

1.6 噪声污染

我国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大多在70 dB以上,我国城市人口中的70%生活在噪声中,高噪声不仅损伤人的听觉,导致心跳加快、失眠,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

2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机动车尾气对环境影响巨大,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措施。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与欧洲标准I相同的排放标准,2002年实现了汽油轿车电喷化和全部配备三元催化净化器,2010年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虽然我国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的法规起步比欧洲等发达国家晚10多年,但尾气排放控制的实施进程不断加快,预计2015年之前将与国际排放控制水平接轨。针对目前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可从以下个几方面进行治理及控制。

2.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将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控制在城市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在机动车运行、检查、维修、更新、监测、污染治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制度和地方性法规。

严格新车登记管理,实施机动车新车源头污染控制制度,落实国家机动车阶段性排放标准公告,污染物排放水平达不到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的新车不予注册登记,对于轻型汽车,按照规定实施国Ⅲ以上标准,外地转入车辆也实施同样标准,其他车辆实施相应标准。

2.2 交通道路的合理、前瞻性建设

国家、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交通、城市建设、物流、汽车产业等专项发展规划中,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预测和污染防治中,应考虑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统筹城区交通道路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把道路的交通流量及汽车尾气的输送扩散纳入道路规划中进行综合考虑。

2.3 机动车污染监管机制建设

实行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对在用车实行绿标、黄标分类管理,对超标车辆实行区域限行、时间限行等,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努力降低机动车尾气对城市中心区环境的污染程度。

强化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的行政监督,依法行政,强化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年检、抽检监督工作及维修保养和淘汰更新工作。推广加装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控制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监测。建立日常监测和环境预警系统,提高城市交通污染环境监测能力。定期发布环境质量信息,适时分析交通尾气污染水平,切实控制光化学烟雾等机动车尾气污染现象的发生。

2.4 超标车辆的管理建设

加大对在用车尾气排放的路检执法力度,重点抽查个体经营的客车、货车和农改用机动车及环卫车、拉土车等特种车辆,推行冒黑烟车辆社会监督机制。

老、旧车辆的尾气排放量是新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10倍以上,因此加大对此类车的淘汰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强制对不具备电喷技术或只是单点喷射的在用车进行改造,并使其达到现阶段排放标准。例如,在机动车排气管上加装气体收集和转化装置;柴油车必须安装颗粒物收集装置等。

2.5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新车的质量水平、技术性能和排污状况决定了机动车整个寿命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特性。对新车实施全面监控,减少排废,是解决机动车排气污染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从源头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可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可通过在汽油中掺入一定量的甲醇、乙醇燃料来减少CO、NOx、HC等排放量,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石墨、二硫化钼等固体添加剂可节约发动机燃油使用量,将“植物柴油”按比例掺入普通柴油中可减少硫化物、碳氢化合物、CO和烟尘排放量等。二是采用机外净化技术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即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再循环系统、催化器、热反应器和过滤收集器等净化装置,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

2.6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及绿色环保车辆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汽车的实际数量已经“超载”,造成城市交通拥挤。根据我国城市化进程和道路建设现状,应大力促进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议在城市集中居住区、商业区、卫教区等人群活动较多、较频繁的场所附近,设立公共汽车停靠站台,优化城市公交车线路,方便群众乘车,提高上路车辆载客率。

现阶段,各城市都在扩大城区面积和人口,一列地铁或轻轨一次运行可解决800人次的出行问题,相当于减少100多辆轿车的使用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比轿车少很多,处理发电所排放的废气要比处理汽车排放的废气更方便。因此,为市民提供便捷、干净的公共交通服务,是解决出行量增加问题的根本办法。

有步骤地发展燃气汽车和电动汽车。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替代燃料的举措可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在大力发展燃气汽车及电动汽车的同时,应统筹考虑相应加气点的建设,以解决购车者的后顾之忧。

2.7 加大宣传,普及环保知识

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渠道,大力宣传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必要性,提高市民对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宣传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让更多市民了解净化城市空气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意义。

主动走进社区和学校等,深入宣传以步代车、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环保出行方式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此外,还应通过广泛宣传让每位公民都具有环保监督意识,使马路上冒黑烟车辆无路可走,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目的。

3 结语

防治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任务,要加快汽车尾气治理进程,必须坚持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在大力发展机动车改革技术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使之相互配合、综合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从燃油质量、尾气治理、定期保养和研制新型发动机、燃油替代物汽车尾气污染及其相关方面开展研究和开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最终实现汽车尾气污染的全面治理。

参考文献

[1]田海军.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及新技术[J].阴山学刊, 2010(1):62-64.

[2]熊国锋.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190.

[3]环境保护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R].2010.

浅谈我国碳排放的危害及对策建议 篇6

关键词:碳排放,危害,对策

一、碳排放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 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 譬如台风、高温、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 而且随着近几年, 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加剧, 南、北极冰雪也在加速融化, 海平面逐年上升,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且在2009年, 美国环保署也首次承认了碳排放增加导致的温室气体将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碳排放增加的组要因素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的。高能源的消耗就意味着高碳排放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人口和人居收入不断增加, 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 因此碳排放不断增加, 那么研究如何降低碳排放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不仅是人们生产和生活高度集中的地方, 而且也是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高度聚集的区域, 是碳的主要排放区,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量大, 环保投入力度不大, 因此, 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体系, 依靠技术进步大力节能减排, 加强环境治理, 树立低碳意识,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走向绿色和低碳经济, 是我国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意义重大。

(一) 调整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是指较低的能源消耗、较低的排放、较低的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现有产业结构, 增加投资,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科学技术研发力度,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减少能源消耗。加大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提升服务业的服务质量, 在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中进行优化, 推进现代金融保险业、文化旅游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能源消耗较少的行业, 减少碳排放量。

1、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服务业

目前, 城市多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 虽然会形成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所以淘汰这种落后产能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工业污染严重, 能源消耗大的特点比较, 现代服务业具有有知识密集型、拉动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低能耗、污染排放少的特点。如北京市的服务业的增长值在全市国民收入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2%以上, 文化旅游产业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在整个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同时也减少了北京市碳排放量, 其他绝大部分省市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还很低, 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鼓励科技创新, 降低碳排放量

针对能源消耗高、效率低等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 进行技术升级, 改进生产过程中能耗高, 效率低的操作, 降低碳排放量,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鼓励发展低碳技术, 寻求新的清洁能源, 但是短期内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水平, 又要寻求新的清洁能源, 改变传统能源消耗量大的弊端, 必须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可以借鉴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 着力发展核能发电和水力发电, 以满足人们需要。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对外贸易

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大众积极从事第三产业, 一是制定适合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政策;二要使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结合, 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提升物流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三是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 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服务的要求, 培训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提升服务质量;最后政府要积极引导, 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 积极且有效地扩大利用外资, 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性农业和第三产业。

(二) 调整能源结构

据统计, 能源资源是主要的能源消耗, 支持着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在开发与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说产品产出率较低、产品使用效率较低以及没有实现循环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的生产、开采成本比较高, 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职工收入的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且还加重碳排放量, 因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煤炭资源法》、《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管理办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实施细则》、《清洁生产过程促进法》等相关政策, 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相关的配套服务中心, 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实现循环经济打造一体化的管理, 金融服务、项目管理相互协调, 实现共同发展。另外, 还应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环保意识教育, 使企业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1、加大政府支持, 建立机制保障

一方面, 应尽快出台国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制度上保障, 进一步促进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和地热等新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降低碳排放量。与此同时, 还应加快《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和环境影响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还应加强监督, 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手段, 对支持并参与低碳发展的企业进行鼓励, 对其他企业进行引导, 与企业合作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对落后产能的企业, 实行技术改造或者是予以取缔。其次, 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 在生产环节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在流通环节降低碳排放的污染, 在消费环节降低对高碳产品的消费, 坚持科学发展观, 培养低碳生活方式。

2、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低碳经济会涉及到很多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相关的问题, 并且前期将会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升级难度高, 单纯依靠企业无法顺利执行, 所以只有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才可以实现。

一是, 调整财税结构, 增加资金投入。如果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在探索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升级传统落后产能行业, 就能得到顺利的实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中记载, 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每年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所占比重较少, 只占发达国家投入的30%左右, 而我国的资金投入比重更低, 因此应当逐渐调整财税支出结构, 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尤其是应该加大技术研发领域的财政支出比重。政府应继续对各部门专项资金进行整合, 监督专项资金使用, 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 完善税收政策, 鼓励产业转型。当前, 政府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采取的是鼓励性的政策, 但是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 低碳经济从前期投入到得到回报时间较长, 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发展低碳, 那么政府就应该引入有奖有惩、奖惩并重的政策, 强制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目前, 个别省份如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已经采用了财政资金专门拨款, 并建立了由各个地方政府相互监督、管理的“节能减排专项基金”或“循环经济专项基金”, 以此来帮助和鼓励企业发展节能技术和改造落后产能。另外, 还可以尝试增加新的税种, 譬如开征环境污染税、碳排放税等等, 将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加大高碳和高污染企业的运营成本, 生产成本, 以此来遏制这类企业的生产。

发展低碳经济会涉及到很多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相关的问题, 并且前期将会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升级难度高, 单纯依靠企业无法顺利执行, 所以只有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才可以实现。所以,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 制订出切实可行、完整的财税政策体系来保障低碳发展顺利实施。

3、创新低碳技术发展

创新低碳技术的发展, 加大技术开发, 可以有效的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 而低碳经济的推动力和核心就是低碳发展的技术开发, 所以要针对其特点制定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加大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进一步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所以应该分清主次, 加大效能高、能耗低的低碳技术的开发, 进一步激发, 鼓励企业的研发, 加大资金支持, 形成政府、企业的相互协作, 创新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工作机制。

首先是建立激励机制, 推广低碳技术, 加大各相关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研发部门与企业合作, 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进行合作, 开发出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增加经济效益的低碳技术, 同时,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

其次是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 增加各方面资金投入。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技术的开发的资金来源不仅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的科研经费拨款, 政府财税支持, 更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支持, 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 政府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鼓励, 扩大融资渠道, 广泛吸纳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

(四) 节能减排, 树立低碳意识

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 缓解能源紧张, 改善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低成本发展的方式, 是实现较低能耗、较低的环境污染、较低的废物排放和较高效率、较高能效, 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实, 在很多低碳经济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中, 关注低碳、关注温室气体排放, 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且企业及企业家都很重视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经常进行自我评估、自我约束, 并且利用新的科技技术降低碳排放量,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完成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但是, 当前我国对低碳经济、低碳发展比较关注的是环境与资源部门即政府部门, 而大部分人对什么是低碳经济和如何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了解甚少, 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平顶山所有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 对低碳经济进行大力的宣传, 并且要加大研究力度, 加大对如何降低碳排放量知识的普及。

一是, 企业应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 率先垂范, 做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二是, 我国人口众多,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引导低碳消费, 降低居民碳排放量。在广大民众中广泛宣传低碳发展的益处, 了解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知识, 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识, 进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关注碳排放, 控制碳排放量, 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加强节能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从小做起, 从小培养, 自觉地做到节约和环保, 过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A].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845-848

[2]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13

[3]游雪晴、罗晖.“低碳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 2007 (7) :22

[4]潘泽勇.更有效的低碳和安全的英国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 2007 (9) :56-59

危害建议 篇7

1 电石的生产方法及特性

1.1 电石的生产方法

全部采用电热法, 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 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溶化反应生成碳化钙, 熔化后的碳化钙从炉底流出后, 经冷却破碎作为成品包装出厂或直接出厂。

1.2 电石理化性质

在危险化学品中电石被列为第4.3类, 属于遇湿易燃物品。当电石遇水或潮湿的空气作用时, 即放出乙炔气体, 空气中浓度为2.1%~87.0%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若遇火即可发生燃烧或爆炸。

2 电石生产中的常见职业危害

2.1 机械伤害

电石生产中有较多的手工操作:原料及成品粉碎, 皮带运输及电石炉的操作, 如加料、维护、出料等稍有不慎即可出现机械性损伤。

2.2 灼烫高温及操作

(1) 生产过程中和刚出炉溶化状的电石温度可达2 000~2 300℃, 成品电石在冷却24h后温度仍接近300℃。生产工人在炉料加料工作面、出料口、冷却车间作业时, 稍有不慎可造成严重的灼伤; (2) 电石炉故障或工人违规操作等原因, 引发喷炉事故时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大面积严重灼伤。

2.3 触电损伤

电石炉生产的主要消耗之一是电能, 电炉设备的电流通过绝缘不良部分时, 操作人员可能出现触电和电弧损伤。

2.4 噪声危害多为机械产生的噪音, 电弧噪音。

2.5 尘毒危害

电石原料特性及生产工艺会带来有害气体及粉尘危害: (1) 含碳材料排出的粉尘对人的呼吸系统、视觉器官、皮肤造成损害。 (2) 电石成品中的碳化钙粉尘造成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 黑支病。由热的碳化钙引起的烧伤是工业生产中较重的灼伤, 可致创面长期不愈合及慢性溃疡;长期直接接触电石的工人出现少汗, 牙釉质损害, 龋齿发病增高等。 (3)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0.16%~0.20%时, 吸入1~1.5h后会中毒死亡。浓度增加到1.50%时, 则吸入15min就会中毒死亡。 (4)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4%会使人心跳加速, 达到8%时会引起剧烈头痛, 达到10%时则足以使人窒息死亡。 (5) 二氧化硫允许极限浓度是0.02~0.04mg/L, 如果通风状况好, 可以控制在良好范围。 (6) 由于原料原因, 电石中可能会含有杂质磷酸钙或砷酸钙, 遇湿后释放出磷或砷 (两者均为剧毒物) , 危害人体。此外, 电石遇湿后放出的乙炔气体也是对人体有害的。

3 生产厂商及工人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3.1 企业方面

企业为了片面的追求利益, 放松了对工人职业危害的防护和管理。 (1) 企业未设置专置岗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负责。 (2) 大多数企业未能对生产一线的工人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的培训和教育。 (3) 绝大多数工人在进厂时未做职业健康体验, 在工作期间也不做职业健康监护。 (4) 企业对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不足, 对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监管不到位。 (5)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除尘、排烟设备大多不能启动, 或启动后效用很差。

3.2 职工自身因素

电石厂的生产工人大多数为当地农民工, 文化程度低, 且年龄结构偏大, 中位年龄50岁, 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 由于职业危害对人体作用是长时间的, 发病缓慢, 致使工人自身放松警惕。 (2) 工人为追求一时经济收入, 频繁更换工作岗位, 也使得企业对工人的职业健康工作难于监控。 (3) 工人对于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的认识不够, 安全帽、护目镜、防热服、工作鞋等用品的使用不能严格的按企业规定使用。 (4) 由于企业监管不到位, 至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违反安全生产规章的行为。 (5) 工人为了自身便利, 频繁的在工作车间隐蔽角落休息、吸烟甚至吃饭, 而这些地方也是各种有害气体, 粉尘浓度最高的地方。

3.3 建议

职业危害的防护是一项长远的, 需要多方努力和配合的工作, 对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有深远意义。劳资双方应共同配合, 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重视起来, 共同作好这项工作,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架护航, 为广大的农民工的健康服务。

危害建议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该工业园区所有陶瓷厂作为调查对象。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要求, 制定检查表。包括: (1) 基本情况; (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 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5)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 (6) 教育培训情况; (7)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8) 应急管理情况等。

1.2 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基本工作流程:制定检查方案及调查表→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及建议→组织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提交总结报告。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检查陶瓷厂15家, 产品均为地板砖。主生产工艺流程:球磨→制粉→压制→淋釉→烧成→磨边抛光→成品包装;制水煤气工艺流程:煤破碎→筛选→煤气发生炉 (热解、制气) →缓冲储气罐→窑炉车间。各工序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周腾龙, 男,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职业卫生评价工作, 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

(1) 原料车间:球磨制浆过程中可产生矽尘、噪声;喷雾塔制粉过程中可产生矽尘、CO、NO2、噪声和高温;

(2) 成型车间:压机压制成砖坯过程中可产生矽尘和噪声;

(3) 烧成车间:辊道窑烧成及干燥窑干燥过程中可产生CO、NO2、SO2、噪声和高温;

(4) 抛光车间:磨边及抛光过程可产生矽尘和噪声;

(5) 煤气站:煤破碎及过筛过程中可产生煤尘和噪声, 煤热解和制气过程中可产生苯系物、酚、CO、CO2、NO2、H2S、噪声和高温。

2.2 职业卫生责任体系及管理制度

各厂均建立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档案, 基本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2.3 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13家厂于签订有职业病危害书面告知并张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但各厂均未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14家厂已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但其中3家厂定期检测仅检测噪声;13家厂检测结果中存在粉尘和 (或) 噪声超标现象。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各厂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粉尘、毒物的作业点均采取有密闭、排风措施, 但仍有13家厂压机作业点粉尘超标;各厂已为接触粉尘、噪声、毒物岗位的工人配发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包括: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尘护目镜、劳保鞋等, 但是调查过程中于13家厂发现有部分工人未佩戴或未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2.6 教育培训情况

各厂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均有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并组织进行入职和在岗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岗位操作规程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7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各厂均有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 13家厂无在岗职业健康体检汇总表, 存在体检人数存在不足, 缺少接触毒物作业岗位相应体检项目。所有厂均未组织离岗职业健康体检。

2.8 应急管理情况

因各厂需要自行生产水煤气, 如发生泄漏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故现场须设置急救用品, 包括:CO报警器、防毒面具、风向标和紧急集合点等;污水处理调节p H需投入酸碱, 包括: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 可导致酸碱灼伤, 需在投料处直径12m范围内设置喷淋洗眼器和急救药箱;煤气站和窑炉车间存在高温环境, 可导致职业中暑, 应于车间设置解暑药。制定相应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目前各厂均于煤气站设置有定点和便携式CO报警器, 均设置有防毒面具;仅3家厂设置有风向标;4家厂的煤气站设置有紧急集合点, 8家厂窑炉车间设置有紧急集合点;仅2家厂设置有喷淋洗眼器;8家厂于煤气站及车间设置有急救药箱;9家厂制定有较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但仅1家存档有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3 结语

本次调查过程中发现, 该园区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档案的建立、合同告知、警示标识的张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教育培训和报警器及防毒面具配备方面较全面, 但检测结果公示、劳动保护用品佩戴、职业健康体检、应急物资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方面还存在不足, 尤其是重点岗位检测结果超标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为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避免职业病发生, 建议: (1) 应明确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意识; (2) 完善检测结果公示、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佩戴、职业健康体检, 补充配备风向标、喷淋洗眼器及急救药箱等应急救援物资, 并设置紧急集合点, 制定相应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3) 针对检测结果中存在超标的岗位, 应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对产生的粉尘、噪声加以控制, 加强个体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 (4)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督促企业对现存缺陷进行完善。

摘要:目的:了解某陶瓷工业园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该园区内15家陶瓷厂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该园区目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定期检测、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体检及应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结论:监管部门还应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督促企业对现存缺陷进行完善。

危害建议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山东省某浸胶手套生产企业, 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防护设施等。

1.2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 重点调查浸胶车间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物料与产品、职业病防护设施。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 对该项目甲醇、苯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进行[1,2,3,4], 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判定是否超标[5]。短时间检测的采样点分别布置于沾甲醇、浸胶、起纹等岗位靠近污染源的地点, 同时每个工种选3人佩戴个体采样器进行长时间采样。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调查

2.1.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 2012年11月开始生产运行。投资总额2 300万元, 年产2 000万双浸胶劳保手套, 定员521人, 其中生产工人475人。

2.1.2 主要工艺、设备、原辅料

主要原辅料是针织手套、乳胶3 700 t/年、二甲苯400 t/年、甲醇500t/年、乙酸5 t/年。二甲苯是添加到乳胶中的溶剂, 甲醇起固化作用以防止胶进入手套掌面内侧, 乙酸作为起纹剂。浸胶车间主要设备是浸胶流水线。主要生产工艺:来自针织车间的手套由人工套在手模上, 掌面沾甲醇后浸胶, 然后起纹, 再经过预烘箱、主烘箱烘干, 最后由人工从手模上脱掉手套, 再进行包装。浸胶手套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浸胶车间主要化学危害因素为甲醇、苯、二甲苯、乙酸等, 因车间温度较高, 生产线未密闭, 手模不断搅动甲醇池, 未采取密闭排风措施等原因, 致使上述化学物质极易挥发到车间空气中。

2.2 职业卫生检测

化学毒物短时间采样与长时间采样的检测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造成该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醇、乙酸超标的原因有:该项目设计规定使用二甲苯, 而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高于二甲苯, 说明该企业采购并使用了含有高毒物质-苯的原料;苯、甲醇属于低沸点的化学物质, 挥发性高, 但流水线机械制造商及建设单位在安装时未采取密闭、局部排风措施, 造成苯、甲醇、乙酸弥散于车间, 而全面排风的风量不足以将苯、甲醇、乙酸浓度降至国家限值以内;建设单位未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对存在的化学毒物没有足够的防控意识, 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及设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一般将浸胶手套行业归入纺织行业, 未引起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足够重视;目前缺乏劳保用品制造行业的防尘防毒规程。

针对发现的问题, 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1) 严把原料关, 甲苯原料中不得含有苯; (2) 对浸胶流水线进行密闭排风改造, 新鲜空气从设岗的套模、脱模端进入, 废气经冷凝回收部分甲苯、甲醇后高空排放; (3) 制订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包括急性职业中毒及皮肤黏膜污染事件的处理, 明确人员职责与处理程序,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 (4) 按规定配备和佩戴防毒口罩、防化学品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 (5) 按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明显位置设立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化学品中文说明, 公示检测结果; (6) 健全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 严格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7) 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参考文献

【危害建议】推荐阅读:

危害治理07-15

产品危害07-18

危害事故06-06

暴露危害06-15

药物危害06-16

施工危害06-18

危害物质06-20

危害防治06-21

毒性危害07-13

综合危害07-23

上一篇: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下一篇:速冻调制食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