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害(精选10篇)
化学危害 篇1
摘要:精美的装修给人们带来舒适、方便和享受, 但这种舒适、方便和享受的背后可能存在隐患。相关统计显示, 室内因装修污染空气致病和致亡的人数近年急剧增加, 如不孕、流产、胎儿畸形、白血病患儿等, 很多是因为甲醛等室内污染物所致。室内装修污染成了人们健康的一大危害。那么, 认识室内污染及危害, 对治理装修污染、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居室,化学污染,降低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四大类。本文将对污染最为严重的几种化学污染进行分析, 以引起应有的重视。
居室化学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甲醛
甲醛 (HCHO) , 家装第一号杀手, 是高毒、高致癌物质, 在我国列居毒性物质控制的第二位。甲醛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乙醇和醚。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浓度为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甲醛价格低廉, 可制成固色剂、柔软剂及粘合剂等。作为制作装修装饰材料的主要原料, 被广泛应用在板材、家具、壁纸、纺织品等家装产品的生产上。
室内甲醛的来源主要有三种:1、用于室内装修的人造板, 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 等等。这些材料均由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制成。木板中的甲醛, 会以缓慢的速度向空气中释放、扩散, 成为室内空气中甲醛来源的主体;2、用于室内的装饰材料, 如贴壁布、贴壁纸、泡沫塑料及地毯等。含有甲醛的合成树脂整理剂可以改善纤维的性质, 使其美观耐用,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化纤织品中。化纤织品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会游离出大量的甲醛 (lkg合成织物可释放750mg甲醛) , 对室内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3、部分生活用品, 如防腐剂、清洁剂、燃烧不完全的烟草以及藏书等也会不同程度的释放出甲醛。
甲醛就这样以不同的途径进入到居室, 并且持续不断分解释放, 危害人的健康与生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空气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m。超过这个标准将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甲醛的危害:1、刺激人体皮肤、黏膜和神经系统等, 长期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生活, 会导致头痛无力, 工作效率下降、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2㎎/m时, 就有异味和不适感;甲醛含量为0.5㎎/m, 可刺激眼睛, 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甲醛含量达到30㎎/m时, 可导致当即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妊娠综合症、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降低、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等;2、甲醛与空气中的离子型氯化物反应生成二氯甲醛醚, 它会使人体细胞癌变。长期接触, 可引起耳、鼻、喉、口、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甲醛污染是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 它的释放期为3~15年。甲醛危害并非骇人听闻, 要进行有效治理。
二、苯和苯系物
苯 (C6H6) 和苯系物是家装第二号杀手, 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 可燃, 具有毒性。苯系物甲苯、二甲苯等基本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具有强烈芳香气味, 易挥发为蒸气, 易燃有毒。它是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 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防水材料添加剂, 等等。目前, 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室内苯和苯系物大多源自于油漆, 涂料和粘合剂。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粘合剂溶液都含有苯和苯系物。
苯和苯系物以蒸汽状态处在空气中。由于苯和苯系物属于中等中毒性物质, 吸入后就会导致中毒, 对人的中枢神经、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产生伤害。苯和甲苯容易引发肝、肾和脑细胞的退化和坏死;对眼睛、皮肤等器官有刺激;可诱发癌症和血液病;还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胎儿的先天缺陷, 等等。
三、氨气
氨气 (NH3) 为无机化合物, 常温下无色有刺激性恶臭, 易溶于水。氨气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 混凝土防冻剂, 家具的添加剂和漂白剂等。氨气具有强刺激性, 如果大量吸入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眼黏膜都会造成损害。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氨气, 则会导致人体内尿素含量上升。
四、室内可吸入颗粒物
通常把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 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有很多来源, 其中扬尘和烟雾是最主要的来源。空气中有害物质与可吸入颗粒物结合, 成为最大的过敏源。颗粒物的直径越小, 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对人体的伤害越大。直径为10μm及以下的颗粒物会沉积在呼吸道上, 直径为5μm及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而直径在2μm以下的颗粒物可畅通无阻深入到细支气管以及肺泡。
五、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VOC, 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称为TVOC, 它来自于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和油漆、涂料、粘合剂等建筑材料。TVOC成分主要有醛、氨、乙二醇等。当室内空气TVOC到达一定浓度时, 人体会在短时间内感觉到不适, 如头晕、乏力、恶心、头痛, 严重时会导致晕厥、抽搐、昏迷, 伤害人体的内脏和神经组织, 有时甚至会造成记忆力减退等后果。
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对人体健康也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 一样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 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居室化学污染物还有氡等。
家装污染的防治, 没有最好的事后解决办法。要从根本上消除室内污染, 必须消除污染源, 除了开发商在建房时要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之外, 住户在装修房子时也要选用环保材料, 请正规的装修公司装修。
通风是最简单有效的降低污染的方法。由于室内污染物大都是挥发性有机物, 所以要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 建议新装修的居室不能马上入住, 要坚持每天通风1~2个小时, 3个月以后入住, 入住前最好找专业机构进行污染检测, 达标后方可入住 (甲醛低于0.08㎎/m, 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低于0.087㎎/m, 氨气0.2低于㎎/m) 。入住后每天的换气15分钟以上, 写字楼、百货商场等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增加室外空气的交换量。
一些绿色植物是消除污染的“清道夫”, 室内要摆放些盆栽植物。吊兰、黛粉叶等, 对装修后室内残存的甲醛、氯、苯类化合物具较强吸收能力。芦荟、菊花等可以减少居室内苯的污染。雏菊、万年青等可以有效消除三氟乙烯的污染。月季、蔷薇等可吸收硫化氢、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养虎尾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花草植物, 能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芦荟、景天等, 晚上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还能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2003.
[2]史德, 苏广和.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3]马晓君.家庭装修主要化学污染物的产生和监测[J].甘肃科技, 2010.4.
[4]陈祎.解析室内装潢有害物及对策[J].江西化工, 2008.2.
化学危害 篇2
从避免事故和保证安全生产的角度,联系实际对危险化学品倒装过程进行了危害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减少事故发生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以降低作业过程的风险。
随着齐鲁乙烯改扩建的进行,担负着乙烯等15种液体化工产品的收、储、付、装、卸、运等任务的液体化工罐区,储量由6.3×104m3增加到了8.4×104m3,而且许多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特性,属危险化学品之列,在储运过程中危险极大。随着化工市场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储量增加,倒装作业逐渐增多,其过程的安全控制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对其进行危害性分析并进行有效地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概述
1.1倒装作业
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是特殊的生产情况下,在生产区域内非装卸区域进行的槽车倒汽车、储罐倒汽车、汽车倒槽车、汽车倒储罐等进行的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如图1。
图1 危险化学品现场倒装流程示意图
1.2倒装作业条件
齐鲁石化公司液体化工罐区共有10个化工产品罐组,除2个碱类罐组以外,其余8个罐组内均为一级动火区域,罐组与罐组之间、储罐与储罐之间的安全间距严格按照防火间距设计、施工,所以这就给倒装作业带来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在倒装过程中倒料用泵必须在罐组之外或与倒装车辆有一定的安全间距。
1.3倒装物料的性质
液体化工罐区所储存物料多属易燃、易挥发、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化工产品,其危险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液体化工产品的性质
1.4现场运输车辆的要求
现场进行危险化学品倒装的车辆进入化工罐区前,必须加装标准阻火器,办理有关车辆通行证;进入罐区车辆的静电接地设施连接良好;进入化工罐区的车辆其附件要齐全、完好等。
2危险化学品倒装作业现场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2.1现场存在跑、冒、滴、漏、渗的现象。化工罐区现场的倒装作业只是通过加装临时管线和设施进行作业,安装的管线和机泵未经严格的计算和选型,设施过于简易,管线、设备存在跑、冒、滴、漏、渗的现象在所难免。
2.2静电接地达不到使用要求。在倒闭作业现场,常常临时设置静电接地设施,如机泵的静电接地、管线之间的连接、铁路罐车与汽车之间的倒装作业中临时的静电接地系统等,这是相当不可靠的。
2.3电气设备达不到使用要求。现场倒装用电均属于临时性用电,会出现电气设施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易产生电气火花,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4现场倒装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如现场车辆未使用阻火器或阻火器质量不合格、油罐车附件不全、密封不严或泄漏、静电接地设施不规范等。
3预防措施
3.1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避免倒装现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主要有增加固定倒装设施,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避免跑、冒、滴、漏、渗现象和严格倒装车辆管理等。
3.2避免火源的存在
3.2.1设备
采用符合安全条件的设备,倒装用泵采用无泄漏、抗抽空、抗气蚀性能优良的机泵,管线及管件要符合静电和密封要求。现场应使用防爆器具(工具、手电等);泵与倒装车辆、车辆与车辆要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严禁把倒装作业用泵安装在罐区防火堤内。
3.2.2电气
采用防爆器具(包括配电盘、电机、开关等),电缆在负荷、绝缘等方面符合要求。严格规范倒装现场临时用电设施。
3.2.3静电
a)化工罐区静电接地线要符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的要求。各罐区相应增加倒装作业用的静电接地接头,以满足静电接地要求;
b)现场倒装设备要符合倒装要求。倒装用泵、所用管线、车辆等均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法兰与法兰之间应进行良好的静电连接;
c)倒装过程中严禁对静电接地线或夹子进行拆除或移动。对于接地线的连接,应在汽车罐车开盖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卸车完毕且车盖封闭以后进行,以减少静电火花的产生。
3.3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3.3.1控制流体在管线内的流速
为限制静电的产生,首先要控制流体在管线内的流速。对于汽车倒装,其管径与最大流速要满足以下关系:
V2D≤0.5
式中:V——流速,m/s;
D——管径,m。
同时在倒装过程中要注意,在管线末端浸入液面之前,物料流速应控制在1m/s以下,待管线末端浸入液面200mm后方可根据管径提高流速,但最高不应超过4.5m/s。
3.3.2采用合适的充装方式
一般装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液下装车,一种是喷溅装车。一般喷溅装车产生静电为液下装车的5~6倍,所以危险化学品倒装时采用液下装车较为安全。为了保证静电电荷有效地消除,在装卸车结束时,必须静置2min后,才能进行提升装车管线,拆除静电接地线等作业。
3.3.3其它方面因素
现场倒装作业尽量选在湿度、温度适宜的天气进行作业,以减少静电荷的积聚或引起感应放电。禁止使用胶管线塑料管进行倒装作业。避免产生人体静电等。
3.4预防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处置有毒有害物品时,操作人员要尽量站在上风向;同地严格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现场气防设施、冲洗设施要配备齐全,符合要求。
3.5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
化学危害 篇3
【关键词】废水;来源;危害;化学处理方法
随着化学、冶炼、电镀等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需镉、汞及其化合物的用量也日趋增多,随之排放出来含汞、镉的污染物也愈加严重,现以成为世界上危害较大的工业废水之一。为了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面介绍含汞、镉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其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一、含汞、镉废水的来源
汞:采矿业,汞矿的开采和冶炼;仪表制造业,温度计、压力计、比重计等;化工业,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物的聚合、氢化、脱氢、氧化、氯化等;電子业,用汞连接电路,制造开关和电池;冶金工业,汞齐法摄取黄金;农业,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选种剂等;医药业,口腔科用汞合金补牙,温度计量体温等。
镉:水体中镉的污染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工业废水。硫铁矿石制取硫酸和由磷矿石制取磷肥时排出的废水中含镉较高,每升废水含镉可达数十至数百微克,大气中的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燃烧、塑料制品的焚烧形成的镉颗粒都可能进入水中;用锅作原料的触媒、颜料、塑料稳定剂、合成橡胶硫化剂、杀菌剂等排放的镉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在城市用水过程中,往往由于容器和管道的污染也可使饮用水中镉含量增加。
二、含汞、镉废水的危害
汞:汞蒸汽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侵入呼吸道后可被肺泡完全吸收并经血液运至全身。血液中的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然后在脑组织中被氧化成汞离子。由于汞离子较难通过血脑屏障返回血液,因而逐渐蓄积在脑组织中,损害脑组织。在其他组织中的金属汞,也可能被氧化成离子状态,并转移到肾中蓄积起来。汞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性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大量吸入汞蒸汽会出现急性汞中毒,其症候为肝炎、肾炎、蛋白尿、血尿和尿毒症等。急性中毒常见于生产环境,一般生活环境则很少见。汞被消化道吸收的数量甚微。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的金属汞,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镉: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进入人体的镉,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肾脏可蓄积吸收量的1/3,是镉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镉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粪便,也有少量从尿中排出。在正常人的血中,镉含量很低,接触镉后会增高,但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恢复正常。镉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常用化学处理方法
1.含汞废水的处理
(1)金属还原法。可以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为还原剂处理含汞废水。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铜屑置换法。用废料——紫铜、铅黄铜屑、铝屑,可以回收电池车间排放出得强酸性含汞废水中的汞。反应式:Cu+Hg2+=Cu2++Hg
(2)化学沉淀法。此法适用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汞盐。缺点是含汞泥渣较多,后处理麻烦。该法一般又分为:硫氢化钠、硫酸亚铁共沉淀;电石渣、三氯化铁沉淀等。现以硫氢化钠沉淀为例,用硫氢化钠加明矾凝聚沉淀,可以处理多种汞盐洗涤废水,除汞率高达99%,反应方程式:Hg2++ S2-=HgS
2.含镉废水的处理
(1)中和沉淀法。在含镉废水中投入石灰或电石渣,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反应方程式:Cd2++2OH-=Cd(OH)2
此法适用于处理冶炼含镉废水和电镀含镉废水。
(2)离子交换法。基本原理是利用Cd2+ 离子比水中其他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较强的结合力,能优先交换。
参考文献:
[1]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减小食品加工设备的化学危害 篇4
许多全球领先的零售和餐饮企业已要求他们的供应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检查或通过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的认证, 以保证这些供应商遵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当GFSI用来评估供应商企业是否满足食品行业的安全要求时, 它也促进了整个零售行业环境的信息交流。以GFSI为基准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安全质量食品 (SQF) , 英国零售业联盟 (BRC) , GlobalGAP,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FSSC) 和国际食品标准 (IFS) 等等。
随着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出现, 食品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标准, 协助企业对风险进行识别, 分析和管理。如ISO22000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 对食品产业链上的机构设立了相应的要求, 以证明它们识别及控制潜在危害的能力。而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刚是用来保障食品生产过程的清洁卫生, 更是受到全球食品制造商、食品安全机构, 包括WHO (世界卫生组织) 和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及多国政府部门公认的科学的食品安全体系。像ISO22000, HACCP和其他的标准, 其首要目标就是确保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制造包装与配销流程受到充分的管理与监督, 除了食品之外, 更需重视食品接触的设备机器以及相关化学品, 以全面性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
曾经有这样的案例发生:有家食品包装设备商收到一些客户的投诉, 说在存储产品的塑料衬垫上闻到油味。调研后发现在包装线的设备有一个裂缝, 设备润滑油从这里渗出到包装部件上面, 导致产品包装上残留油味。这家设备商没有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来保证润滑油不会带来任何危害, 因此他们只能通知他们的客户将全数产品召回, 事件调查、产品召回以及后续销售业绩无法再提升, 损失就达数万美元。
这个事件说明了维持严格的质量体系的必要性, 应针对食品与相关设备全面进行审核, 以达到对生产环境及消费者的保护作用。
经过认证的非食品化合物减少污染风险
什么是非食品化合物?
按照USDA (美国农业部) 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局的规定“公司对加工化合物 (非食品化合物) 的安全及其性能负责。加工化合物是那些适用于食品加工、处理及存储区域的化合物, 按照美国联邦规程法典 (CFR) 第七条 (59部分) 或第九条 (317和381部分) 的规定, 这些加工化合物不需要在标签中进行声明。”
非食品化合物有三种基本分类:润滑油、清洁剂及水处理产品。
润滑油
润滑油、润滑脂、油类及液压油通常用来润滑食品加工设备上活动的零部件。这些化学产品用来保护设备免遭磨损、腐蚀并帮助散发因磨擦产生的热量, 还可以达到密封效果。如果食品发生交叉感染时, 某些润滑油可能会造成健康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 很多公司将设备的卫生设计纳入到他们的设施规划中去。
然而, 润滑油与食品接触的可能性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很多污染可能是由于渗漏或者从链条、传送带和齿轮箱上滴落造成的, 使得油和油脂有可能暴露在处于操作关键点的设备上。使用食品级润滑油能够有效地降低由润滑油污染造成的潜在化学危害。
清洁剂
清洁及消毒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清洁剂本身不允许与食品直接接触。对设备进行清洁有助于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清洁剂从定义上归为非食品化合物, 它包含了非常广泛的产品类型:手用肥皂、原位清洁剂和金属擦光剂等。在特定的应用中选择使用恰当的产品, 防止交叉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清洁剂的使用, 包含碳氢化合物、氯化烃类和其他不溶水溶剂 (如去胶剂, 溶剂清除剂) 的清洁剂不应当在食品生产区域使用。然而有些清洁剂 (如金属擦光剂) , 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设备, 但不能用在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表面上。
一般的清洁剂、酸性清洁剂、腐蚀性清洁剂和冲刷清洁剂都可以在加工区域应用, 但用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彻底地将这类清洁剂冲洗干净可以确保它们不与正在加工的食品接触。
使用经过第三方审核的清洁产品或者注册为食品级A类清洁产品的, 可以保证它们在加工设备上应用的安全性。
水处理产品
由于水可能成为污染之源, 因此保证食品设备用水清洁是至关重要的。水处理产品被用来提高水质, 而且因为他们不是食品添加剂, 因此通常被看作是非食品化合物。食品加工设备用水主要有两种类型, 加工用水和原料用水。加工用水主要用于锅炉、蒸汽、洗涤和冲刷等, 它不能加到食品本身中去。而食品原料用水至少满足FDA联邦规程法典对可饮用水的需求。水处理产品可在这两类用水中使用。
水处理产品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磷酸盐, 硅酸盐和氯产品。有些水处理产品主要应用在特定的系统中, 如锅炉和蒸汽管道或冷却和蒸馏水系统等。
当考虑什么进入了食品加工设备的时候, 水处理产品 (或“G”类)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采取适当的措施, 确保工厂产品不受污染, 是非常必要的。
注册的重要性
NSF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于1999年推出非食品化合物注册计划, 以评估产品是否符合美国农业部的指导方针。评估通过后, 该产品的标签可以包含指定类别代码和注册号码的NSF标志。类别代码说明了产品的用途。而建立的注册号码就是指定一个要素, 起到追溯和验证的目的。通过使用已注册的产品, 可以确保在您的工厂使用的产品已经通过审核, 并获准在食品加工环境中使用。
NSF注册计划到目前为止, 已有超过75个独立的产品评估种类得到开发, 包括润滑油, 清洁剂, 洗衣产品, 消毒剂, 防虫剂, 水处理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处理的化合物。
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与预防措施, 仍将是未来食品企业的首要挑战。企业应不断投入更多的资源, 对设施进行检查与审核, 确保必要的控制措施到位, 以保护客户的健康。
面对日益严格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你能做些什么呢?在你的设备上选择并使用如润滑油, 水处理制剂, 传热流体, 杀虫剂, 清洁剂等产品时, 如果你的设备经过了第三方审核流程, 就可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并可以补充您现有的HACCP计划。为公司长期的运营节省时间和金钱, 更有希望争取到更多要求产品高质量的客户与消费者支持。
网站:www.nsf.org
化学危害 篇5
巢湖沉积物镉等重金属地球化学分布、赋存特征及危害性研究
对巢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bHg,Cd含量总体高于背景值,其中西部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中东部湖区,并表现出多元素复合污染特征;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变化于轻微-强危害程度,以西北部湖区最为严重,Hg和Cd是主要影响因子,其它元素生态危害性较小;沉积物中As、Cd、Hg、Pb元素主要以残渣态(非有效态)形式存在,但沉积物中腐殖酸态的As和Hg、铁锰氧化态的`Pb、离子态的Cd占总量比例较高,其中又以Cd易利用态比例最高,生物有效性最强,具有较高的生态危害风险.
作 者:陈富荣 CHEN Fu-rong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刊 名:安徽地质英文刊名:GEOLOGY OF ANHUI年,卷(期):19(3)分类号:P588.2 O614.242 P632.1关键词:镉等重金属 地球化学分布 赋存特征 危害性 表层沉积物 巢湖
化学危害 篇6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脲醛树脂黏胶生产企业,2010年3月建成投产,主要以甲醛、尿素、氨水等为原材料生产脲醛树脂黏胶,年产量5万t。企业现有职工109人,其中生产工人43人。实行白班8 h工作制,二班二运转制。
1.2 方法
1.2.1 职业卫生学调查
对脲醛树脂黏胶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化学性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和有毒化学物检测。采用SKC-Ⅱ、Apex-袖珍泵,按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毒物采样规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按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判定。
1.2.2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调查
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监测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应急救援预案、防护用品采购与监督管理制度。设施防护措施:调查厂房功能分区,原材料的计量、输送是否自动及密闭化,反应釜操作、胶池放料的通风排毒设施。
1.2.3 呼吸器使用情况
调查企业的呼吸器是否有特种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中的“LA”绿色标识,是否为国家工业产品许可生产,使用是否经过了培训、考核。调查自吸式半面罩呼吸器的适配性、滤毒元件的防护特点,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 APF)、危害因素(hazard factor HF)[1]、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浓度来考察呼吸器的保护水平。
2结果
2.1 职业卫生学调查
2.1.1 职业危害及分布
根据生产脲醛树脂黏胶的工艺流程,有反应釜操控区(电脑控制室、反应釜操控区),固体尿素投料区,储罐区(甲醛、氨水、NaOH卸载)、储胶区(胶池储胶及胶池放料)等工作区域,工艺流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粉尘。见表1。
2.1.2 有毒化学物质检测
正常生产条件下,按照采样规范要求,对脲醛树脂胶生产各工种的主要化学物质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结果发现储罐区甲醛卸载、6号反应釜取样口取样、脲醛树脂储胶池放料14号位等3个作业位的甲醛浓度超出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分别为0.65、0.52、0.77 mg/m3,结果判定为不合格。见表2。
2.2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2.1 排毒设施
企业设置储罐区、仓库区、生产区、胶池区、办公区及生活区。储罐区设置凹陷式泄险池,管道与储罐区、操作区、胶池区连接,计量、物料输送采用电脑控制操作与监视,反应釜独立无间隔,冷凝器抽风排毒,尿素投料使用布袋集尘。生产区设置了洗眼及冲淋器、空压机减震防噪,设置了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等危害的警示标识和说明。室内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墙体为红砖及玻璃窗,室外设置了风向标,指定了紧急集合点,配置了抢险用的正压空气呼吸器。配有手持式移动有毒气体警报器,购置了医疗救治箱。
2.2.2 职业卫生管理
该厂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聘用了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了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健康检查、防护用品采购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进行了应急演练;与就近医疗单位签订医疗协议。
2.3 呼吸器调查
厂企购买了特种防护用品目录中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带“LA”标志的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自吸过滤式半面罩的正确佩戴与使用、气密性自我检查、滤毒元件失效判别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者上岗;厂企配置了防单一类型气体过滤(P)、1级(低)容量、防护某些有机蒸汽(A型)棕色滤毒元件(P-A-1),自吸过滤式半面罩指定防护因数(APF)为10。笔者对暴露在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最高浓度的MAC、STEL、TWA,危害因素(HF)、预期暴露降低浓度来考察储胶池放料14号、6号反应釜取样口、甲醛卸载时佩戴的呼吸器保护水平进行综合考查。见表3。
注:HF:有毒物质检测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比值;预计暴露浓度:有毒物质检测浓度与选用滤毒元件的APF比值。
2.4 职业健康检查
委托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人职业健康情况进行检查。接毒人员工龄15~72个月,平均为42.8个月。应检人数43人,实检42人,受检率为97.7%。化学物质甲醛、氨、氢氧化钠岗位作业人员检出结果,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接尘作业人员无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
3讨论
该厂单一配置普通有机蒸汽过滤元件,表3提示选用P-A-1型滤毒元件,3个甲醛超标点的个体防护能满足脲醛树脂黏胶日常生产防护要求,而该厂生产区反应釜操作区存在有机、无机及碱性的化学物质,选择滤毒元件D-A/B-2更能满足防护要求[1]。有时接触有机、无机毒物及粉尘岗位应在满足防毒基础上加装粉尘过滤棉。
郭再富等[2]模拟H2S泄露对某公司生产的6002型单个滤毒盒采用15 L/min的流量,浓度在1 000 ppm时的防护时间达4 h以上,作业人员在非缺氧环境下可应急处理与逃生。携气式正压呼吸防护器在缺氧环境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在储罐区及反应釜操作区等安装甲醛、氨等有毒气体系统探测器,可对作业场所事故萌芽早期提出警报。
王生等[3]对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的适配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密合性、 呼吸阻力等应符合面部形态与生理机能。Jones[4]研究提示佩戴呼吸防护用品,作业人员热应激嘴唇皮肤温度能升高7.5℃。赵亮亮等[5]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培训的研究得出,培训与未培训存在明显差异,提示须正确对待工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教育与指导。余彬等[6]对防护知识水平及防护用品满意度调查,使用者对个体防护用品(PPE)发放数量,更新频率,产品质量、耐用性、佩戴舒适性以及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指导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因此,呼吸器滤毒元件应综合考虑化学物质有机、无机、种类,环境暴露浓度,呼吸防护指数,企业重视教育培训等呼吸保护计划等。
摘要:目的 了解脲醛树脂黏胶生产企业化学性危害防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指导企业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呼吸防护用品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番禺区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工人配带的呼吸防护器和化学性危害因素等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 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甲醛、尿素、氨水、氢氧化钠。工作场所3个工种的甲醛超出职业限值:胶池放料14号CMC0.52 mg/m3、6号反应釜取样口CMC0.77 mg/m3、甲醛卸载CMC0.65 mg/m3。该企业为作业人员通配了半呼吸面罩,P-A-1型滤毒元件,呼吸保护恰当,但存在对作业场所多种化学物质和粉尘也有保护不恰当的现象。结论 呼吸器配置应根据作业场所化学物质的种类、理化性质、暴露浓度、呼吸防护指数、预期暴露降低浓度来综合考虑。
关键词:化工企业,呼吸防护,滤毒元件,保护水平,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郭再富,张明明.毒气泄漏事故应急用个体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3):48-52.
(3)王生,刘铁民,邱曼.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139-143.
(4)Jones JG.The physiological cost of wearing a disposable respirator(J).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 Journal,1991,52:219-225.
(5)赵亮亮,龚伟.有害职业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培训工作重要性的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2):51-52.
主要化学致癌物的危害与防治 篇7
1 化学致癌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1.1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 可分为芳香稠环型及芳香非稠环型。芳香稠环型有萘、葸、菲、芘等;芳香非稠环型有联苯、三联苯等。
专家针对多环芳烃的化学结构和致癌性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少研究。结果证明, 三环以下、七环以上的芳烃类母体不致癌, 有致癌性的是四到六环母体。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致癌性依赖于其结构, 包括分子的形状、大小、厚度、位阻等。如苯并 (a) 芘 (Ba P) 具有强致癌性, 而苯并 (e) 芘则是不致癌或有微弱的致癌性[2]。据统计, 环境中致癌物多环芳烃有约200种, 具有强致癌作用有苯并 (a) 芘、7, 12-二甲基苯蒽、二苯并 (a, h) 及3-甲基葸等[3]。
1.2 亚硝胺化合物:
亚硝胺化合物按化学结构分为亚硝胺和亚硝酰胺。亚硝胺比亚硝酰胺稳定, 不易分解, 两者都是强致癌物质并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它们的化学通式为:R1 (R2) =N-N=O。当R1=R2=烷基时, 称为亚硝胺;当R1 (或R2) =酰基时, 称为亚硝酰胺。如果R1, R2成环可以形成杂氮环烷如哌啶、吡咯烷, 成环后的环内加入其他杂原子可以形成吗啉、哌嗪、嗪、咪唑啉等化合物。亚硝胺与糖类、氨基酸结合:后也可以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所以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物质。
自从Magee和Barnes发现二甲基亚硝胺能使动物生肝癌以来, 亚硝胺化合物 (主要是亚硝胺) 日益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致癌物, 目前已发现亚硝胺化合物120多种, 其中80%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在亚硝胺类化合物中, 最简单而又常见的是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 其次是吡咯烷亚硝酸、二丙基亚硝胺、甲基戊基亚硝胺以及二苯基亚硝胺。随着取代R1和R2的不同, 其致癌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 烃基较复杂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更强[4]。
1.3 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为分子真菌毒素, 是曲霉菌和曲霉寄生菌族类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一类代谢物, 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主要菌种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 其次为曲霉、青霉、根霉等。目前已分离鉴定出有20余种黄曲霉毒素, 分为B系与G系两大类[5]。其中二呋喃环上具有双键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容易发生环氧化反应, 形成黄曲霉毒素-2, 3-环氧衍生物, 其毒性和致癌性较强, 而不具有二呋喃环双键的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2的毒性和致癌性较弱[6]。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强的致癌物质, 它主要引起肝癌, 还可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7]。
1.4 芳香胺:
芳香胺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化工合成原料, 进入人体后会破坏正常细胞中的DNA, 引起癌变。在目前世界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 芳香胺已成为化学致癌原因中的主要因素。
芳香胺致癌物的致癌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大致是:
(1) 芳香胺的氨基位于萘的2-位或联苯的对位上致癌作用强;
(2) 氨基位于萘的1-位或联苯的间位上致癌作用弱;
(3) 氨基位于联苯的临位上似无致癌活性;
(4) 芳香环上氨基的对位或临位上氢被甲基、甲氧基、氟或氯取代时, 致癌性增强[8]。
2 化学致癌物的防治
2.1 环境方面:
只有预防、治理好环境污染, 才能避免环境污染物中的化学致癌物对人和动物诱发癌变。一方面, 控制污染源, 降低有关工厂废气含量的浓度, 减少排放量以及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安装尾气处理装置等;另一方面, 防止食物在加工、贮存过程中的亚硝基化和发生霉变。
2.2 饮食方面。
2.2.1 减少食物中化学致癌物和致癌前体物的摄入:
烟熏食品:烟熏食物如熏肉熏鱼等在制做过程中能产生化学致癌物, 并可渗透到食物中去。霉变食品:有报道已知20多种霉菌及其毒素对动物有致癌性。我国的食管癌和肝癌多发可能与居民摄入被霉菌污染的食物有关。腌渍食品:盐渍的肉类、萝卜干、酸菜等食物中含亚硝胺, 有很强的致癌性[9]。
2.2.2 合理的选择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 河蟹、牡蛎、金针菜、黄玉米、枇杷、胡萝卜、暗绿叶蔬菜等。实验证明, 维生素A缺乏时易被化学致癌物引起黏膜、皮肤和腺体肿瘤[10]。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山楂、柑橘、白菜、菠菜、洋葱等。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活泼的还原剂,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与胃肠道呼吸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起作用, 从而抑制了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 从而达到预防癌症发生的作用。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麦粉、糙米、荞麦、芦笋、黄豆芽、油菜等, 海藻类等膳食纤维能稀释肠内致癌物质, 并促进其排泄, 有防癌作用, 尤以水溶性膳食纤维为佳。
适当增加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多喝牛奶、豆浆等蛋白质能减少胃内亚硝酸胺的合成。
多食能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如内含多糖物质的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菇等食用菌类。
2.3 免疫力方面:
其一, 均衡膳食。在日常膳食中, 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优质水六大营养的全面、均衡的供给;其二,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运动能使人体吸入比正常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氧气, 吸氧量的增加, 气体的频繁交换, 可使一些体内的致癌物质排出体外;运动使人大量出汗, 汗水可把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如锶、铅、铍等及时排出体外, 大大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运动能提高人体制造白细胞的能力, 使白细胞数量增多, 存活时间延长, 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这样, 一旦体内出现少量的癌细胞, 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白细胞围攻歼灭[11];其三, 保持良好的情绪。研究表明, 癌症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中起着“活化剂”的作用。在健康人的体内, 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 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 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如果人的情绪或其他心理因素长期不好, 则会降低体内的免疫功能, 从而对癌细胞的肆虐束手无策[12]。
总之,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并配以适当的饮食营养, 保持乐观而有规律的生活, 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化学致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庄苏.环境污染与癌症[J].环境与健康, 2008, 6:74-75.
[2]刘淑琴, 王鹏.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与致癌性[J].山东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5, 10 (4) :435-440.
[3]刘齐天, 林肇信, 刘逸农.环境保护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4]边丽.危险的致癌物质——亚硝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1 (1) :62-65.
[5]许真.环境致癌剂与基因突变[J].卫生研究, 2004, 33 (2) :239-242.
[6]汪小舟, 祝阳.黄曲霉素的毒害与防除[J].现代食品科技, 2005, 21 (2) :223-224.
[7]钱崇濂.致癌染料——芳香胺的致癌机理[J].染整技术, 1996, 18:30-32.
[8]王玉标.有机致癌物质[J].化学世界, 2003, 2:109-112.
[9]周华, 李惠芬.合理饮食的防癌抗癌作用[J].ChinaHealth Industry Sum, 2007, 48:124.
[10]高建峰.β-胡萝卜素的营养价值及其生物合成[J].食品与饲料工业, 2001, 1:48-50.
[11]曹玉祥.饮食和运动是科学防癌的两大原则[J].科学养生, 2006, 6:4-5.
化学危害 篇8
在欧美国家, 危害距离的确定一般采用事故后果分析法 (consequence analysis) 进行。该方法分析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并分析事故后果在不同距离上的危害表现, 因此危害距离又称为后果距离。
危害距离是指在特定的暴露时间内, 用来表示某种后果的参数值 (如毒性物质浓度) 达到开始产生不良影响恕限值的位置距危险源的距离。
危害距离的确定因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不同而不同, 对于常见的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包括毒性危害、火灾危害和爆炸危害, 这三种事故后果类型一般以下列参数来确定安全距离。
毒物危害:危害距离取决于严重受伤或致命的毒性物质浓度或剂量。
火灾危害:火灾事故形式包括火球、喷射火、池火、闪火等。火灾事故的危害主要来自热辐射效应, 火灾事故的危害距离取决于在一定暴露时间内, 可能造成烧伤或严重灼伤的热辐射强度。
爆炸危害:危害距离决定于致死或严重受伤的爆炸超压。
1毒性物质危害距离确定
1.1可用于界定危害距离的特征浓度
毒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与人暴露于其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为表征毒物的毒性危害, 通常的做法是规定并应用特征浓度值, 常用的毒性物质特征浓度表示形式包括:TLV、LDLH、LC50、LD50、ERPG等多种。
(1)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 (TLV-TWA) :
指每天工作8小时, 每周工作5天, 员工可长期重复暴露于作业环境中, 而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毒性气体最大容许浓度。
(2) 短时间接触阈限值 (TLV-STEL) :
指工作人员暴露于毒性气体环境中持续15分钟, 每天不超过4次, 且前后两次间隔不得少于60分钟, 而不会造成身体健康方面刺激性、慢性或不可恢复伤害的毒性气体最大浓度。
(3) 最高浓度阈限值 (TLV-C) :
指人员受到瞬间暴露的毒性气体最高浓度限值。
(4) 立即致死浓度 (IDLH) :
指人员暴露于毒性气体环境30分钟, 尚有能力逃跑, 且不致产生不良症状或不可恢复健康危害的最大容许浓度。
(5) 半数致死量或浓度 (LC50、LD50) :
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6)
应急响应规划指导 (ERPG, 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 Guidelines) 浓度。ERPG-1、ERPG-2、ERPG-3-分别为人暴露一个小时, 而不至产生任何轻微危害症状、不可恢复性或严重健康影响、危害生命影响的空气中化学品的最高浓度。
在化学事故应急状态下, 不管是公众还是应急人员, 都很少会停留那么长时间, 一般前30分钟是最重要时间段, 因此一些国家和机构对上述浓度进行适当修订, 作为化学事故应急规划中的暴露限值。
1.2有毒气体紧急暴露限值和危害距离的确定
各国有毒气体暴露限值和危害距离见表1。
2易燃易爆物质危害距离确定
2.1事故后果形式
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 其可能产生的危害距离与物质泄漏后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形式有关, 一般说来, 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可能产生的事故危害后果包括以下几种:闪火、火球、池火、爆炸等。
2.2易燃气体紧急暴露限值和危害距离的确定
各种易燃气体暴露限值和危害距离见表2。
3确定危害距离实例说明
可以看出,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危害距离恕限值规定, 每一个组织或国家对毒性或易燃性物质恕限值的限定有所不同, 由此恕限值确定的危害距离也会不同。
基于美国环保署对毒性物质和易燃气体恕限值的规定较为完善, 我们以其规定的恕限值说明危害距离的确定。
3.1氯 (毒性物质) 危害距离确定
(1) 设定氯泄漏事故模式 (见表3)
(2) 恕限值:
对于大众危害, 氯的终点浓度恕限值 (ERPG-2) 为3ppm。
(3) 模拟条件
模拟的气象条件应选择当地气象条件, 如选择当地年平均风速3.4m/s, 大气稳定度为中等 (D) 。
(4) 后果模拟
图1为液氯钢瓶泄漏后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恕限浓度 (3ppm) 的扩散区域图。
(5) 后果分析
在3.4m/s风速、大气稳定度为中等 (D) 的气象条件下, 液氯钢瓶泄漏后氯气全部沿下风向扩散, 3ppm在地面上达到的下风危害距离约2700m, 宽度危害距离约340m。
可以看出, 氯气的毒性危害是很大的, 一个液氯钢瓶的泄漏事故, 在中等风速/中等稳定度的气象条件下, 需要将下风向2700m、宽度340m区域内的公众疏散。
泄漏时的气象条件对于危害距离有重大影响, 同样的泄漏事故, 如果遭遇的气象条件不同, 导致毒性危害距离和疏散区域也会不同。
3.2天然气 (易燃易爆物质) 危害距离确定
(1) 设定天然气泄漏事故模式 (见表4)
(2) 恕限值
火球-火球热辐射终点恕限值取能造成二度灼伤的热剂量, 即暴露时间为40秒, 辐射强度为5kW/m2。
爆炸-气云爆炸终点恕限值取超压1psi (0.069bar) 。
(3) 模拟条件
模拟的气象条件应选择当地气象条件, 如选择当地年平均风速3.4m/s, 大气稳定度为中等 (D) 。
(4) 后果模拟
图2、3为天然气泄漏后产生的喷射火、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图。
(5) 后果分析
可以看出, 天然气泄漏后, 喷射火的热辐射恕限值以火球的恕限值标准5kW/m2考虑, 确定喷射火的危害距离为22.5m。
气云爆炸终点恕限值为超压0.07bar, 爆炸的危害距离为28.5m。
4结论
(1) 危害距离是化学品事故中划定警戒区、疏散区的重要依据, 而确定各种事故后果可以接受的恕限值是确定危险距离的基础。因此, 开展恕限值的研究, 确定在化学事故应急中不同人群可接受的危害水平对于应急预案的完善和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2) 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化学事故应急中各种事故后果的恕限值,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评估, 参考发达国家已确定的紧急暴露限值, 模拟预测不同规模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范围, 以此作为制定应急预案的依据。
(3) 在实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中, 对于毒性物质泄漏扩散事故, 应根据确定的紧急暴露限值和现场检测结果确定警戒区和疏散区。对于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火灾事故, 可根据确定的易燃气体紧急暴露限值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结果、火灾热辐射强度检测结果等确定警戒区和疏散区。
参考文献
[1]Christoyu, M.D., and Proter, S., Guidance on Land Use Planning as Required by Council Directive96/82/EC (Seveso II) , Inst.for Systems Informatics and Safe-ty, 1999
[2]US EPA Hazardous Materials Incident Response Opera-tions, Office of Emergency and Remedial Response, US EPA, 1993
[3]Hosty, J.W., A Practical Guide to Chemical Spill Re-sponse,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1992
[4] US EPA,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Guidance for Off-site Consequence Analysis, EPA 550-B-99-009, 1999
[5] Walter, R. I., Practical Compliance with the EPA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AIChE, 1999
[6] Environment Canada,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Problem Spills-Introduction Manual, 1985
浅谈企业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篇9
化学品的主要危害有对人体的危害、火灾与爆炸及环境污染等。一般炼油企业, 如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 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在30种左右, 由于每一种化学品有其独特的属性, 由此在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和销售中, 必须慎之又慎。
化学品的危害是可防可控的, 化工企业在生产化学品的过程中应该怎样防止火灾、爆炸、中毒与职业病的发生呢, 这些都是抓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产操作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 其生产性质决定了化学品潜在的危害, 要把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始终贯穿于整个生产操作过程中,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场所的化学品危害。
1. 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2.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一些危险场所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控制系统取代人的手动操作, 尽量减少员工直接接触化学品的机会和时间, 来达到减少化学品危害的目的。
3.在许多存在潜在化学品危害的场所, 可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增设隔离、通风设施, 将化学品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4.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为从事化学品作业的员工配备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适合的防护用品, 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等。
5.根据各个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 在装置的危险区域设置灵敏的检测报警设施, 如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等。
6.在加工和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时, 应该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生产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应当有计划地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加强管理, 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
管理控制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 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网络, 并配备专人全面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化学品管理工作主要应该从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两方面入手。
1. 对物的管理:
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 对生产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 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有效动态管理。
2. 对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
企业应该查明生产所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品, 并对这些化学品有比较详细的危害性分析, 主要是弄清楚它们是怎样引起伤害事故和职业病的, 怎样引起火灾、爆炸的, 泄漏或者溢出是怎样危害环境的等。
3. 化学品的安全贮存:
安全贮存是化学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事故。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有不同的贮存要求和方法, 企业必须了解并严格按照化学品贮存要求进行, 应该特别注意不兼容的物质、贮存物料的适当位置、适当的堆放排列和气候条件等。
4. 化学品的安全运输:
企业内部的化学品一般是以管道、铲车、汽车等形式传送。用管道输送化学品时必须保证阀门与法兰的完好, 整个管道系统无跑、冒、滴、漏现象;用汽车或铲车运送化学品时应该尽量减少碰撞和溢出, 运送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的司机和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配备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5.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使用化学品过程中必须根据作业环境的具体情况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 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 控制污染和危害源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要严格控制火源、热源, 防止并杜绝发生火灾或爆炸。
6. 废弃化学品的安全处理:
由于废弃化学品的处理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但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这样就极易造成严重的化学品危害事故。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处理。
7. 按国家规定完成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工作:
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 到国家指定的机构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 实现化学品管理信息共享, 将企业的危化品管理纳入整个社会的危化品管理系统中。登记注册的主要工作内容要如实填写《危险化学品登记表》;编写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委托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服务电话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8. 对人的管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既是造成化学品危害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又是化学品危害事故直接或者间接伤害的主体, 因此, 对人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一项重要内容。
9. 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护:
健康监护是指监护机构依据一定的方法手段、程序内容和标准, 对劳动者健康受职业危害因素 (含某些化学品) 影响程度而进行的经常性或定期性的动态观察。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员工在接触有害因素的早期的健康改变和职业危害, 有助于企业在职业危害初期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各种职业危害 (含化学品危害) 。
1 0.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化学危害 篇10
1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 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 常作为浸渍标本的溶液。
室内环境中的甲醛从其来源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 但是这一部分含量很少。二是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 主要是生产中使用的;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 (碎料板) 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甲醛就释放出来, 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3];UF泡沫作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用甲醛作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等产品;室内吸烟。
因此, 从总体上说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来源很广泛, 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超标6倍以上, 个别则有可能超标达40倍以上。经研究表明, 甲醛在室内环境中的含量和房屋的使用时间、温度、湿度及房屋的通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房屋的使用时间越长, 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残留量越少;温度越高, 湿度越大, 越有利于甲醛的释放;通风条件越好, 建筑、装修材料中甲醛的释放也相应越快。
2 苯
工业上常把苯、甲苯、二甲苯统称为三苯, 在这3种物质当中以苯的毒性最大。室内环境中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甲苯主要来源于一些溶剂、香水、洗涤剂、墙纸、粘合剂、油漆等, 在室内环境中吸烟产生的甲苯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美国EPA统计数据显示, 无过滤嘴香烟、主流烟中甲苯含量是100~200μg, 侧/主流烟甲苯浓度比值为1.3。二甲苯来源于溶剂、杀虫剂、聚酯纤维、胶带、粘合剂、墙纸、油漆、湿处理影印机、压板制成品和地毯等。
3 氨
在我国很多地区, 建造住宅楼、写字楼、宾馆、饭店等的建筑施工中, 常人为地在混凝土里添加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 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被冻裂, 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 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大量增加。同时, 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 比如家具涂饰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4]。烫发过程中氨水作为一种中和剂而被洗发店和美容院大量使用。
4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 二氧化硫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与家庭炊事模式、通风情况、室内结构和燃料重量有关, 我国农村多数农民以烧煤饼、煤球及蜂窝煤为主, 由于炉灶结构的不合理, 煤不能完全燃烧, 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 其中以二氧化硫为主, 吸烟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曾经有研究表明燃煤户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燃气户高的多。
5 二氧化氮
通常人们所指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总称,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室内环境中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烹饪和取暖过程中燃料的燃烧, 此外吸烟时也可产生氮氧化物。我国城市家用燃料主要是煤炭, 包括原煤和型煤, 占燃料总量的50%~80%;其次是煤气和液化气, 占20%~50%。
6 一氧化碳
室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煤气泄漏和炊厨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 特别是当炊厨人员在开着煤气灶具的情况下却因故离开厨房, 煮沸食物外溢将开着的煤气灶浇灭后, 大量煤气直接进入室内必将酿成大祸。室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还来源于吸烟和取暖设备。1支香烟通常可产生大约13 mg一氧化碳, 对于透气度高的卷烟纸, 可以促使卷烟完全燃烧, 产生的一氧化碳量会相对较少。取暖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也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引起的。
7 二氧化碳
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0.07%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 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0.07%~0.10%时属于普通空气, 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0.10%~0.15%时属于临界空气, 室内空气的其他症状开始恶化, 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0.15%~0.20%时属于轻度污染, 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在0.3%~0.4%时人呼吸加深, 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 当达到0.8%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
8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空气中的颗粒物来源广泛, 扬尘、细菌、毛发、头屑、壁虱、尘埃、烟雾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可吸入颗粒物结合, 构成危害极大的过敏源。
9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为4类, 即极易挥发性有机物 (VV OCs) 、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半挥发性有机物 (SVOCs) 和与颗粒物或颗粒有机物有关的有机物 (POM) , 而在对室内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面基本上以VOCs代表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室内环境中VOCs的来源主要是由建筑材料、清洁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和洗涤剂等释放出来的, 此外吸烟和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
参考文献
[1]陈旬, 林华香.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治理中应用[J].福建环境, 2002, 19 (5) :29-31.
[2]李娜, 沈东.浅析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J].考试周刊, 2009 (17) :236-237.
[3]马晓君.家庭装修主要化学污染物的产生和监测[J].甘肃科技, 2010 (4)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