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2024-11-24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精选12篇)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1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 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 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 我在职业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下面就职业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学生的分层

在职业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新生的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绩为主要依据, 其他学生主要应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其中、期末考试成绩, 同时, 分层时特别要重视对学生作全面调查分析, 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 一般分为三层比较适中。即第一层是优生, 第二层是中等学生, 第三层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各个层次的学生数视情况而定, 不宜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目来安排各个层次的学生数。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学生分层以后, 教师备课时, 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 其要求是:教学目标层次明确, 并且与学生的层次性相一致;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 既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 能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深刻理解知识点, 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 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因式分解,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中我用最基本方法, 对中等生、优生则可以补充换元法, 配方法和代定系数法等方法。又如在学习求根公式时, 学习困难的学生层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会应用求根公式, 优生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其能正确地推导求根公式, 能熟练应用求根公式。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 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分层设疑, 分层提问, 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中我的那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 由浅到深, 由简到繁, 以中层学生为主线, 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 中层学生略有提高, 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 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 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四、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布置作业时, 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 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 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 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 打好学习基础, 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联系, 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 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 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 即做创造性的练习, 注意一题多解, 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 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意在克服了整体划一的做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已不是负担。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 注重培养能力, 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生困难的学生主要是补课, 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 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 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 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能,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 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 异卷同时考, 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层的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 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察, 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 起点较高;中间层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 每次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 同卷同考时, 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 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 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 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 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 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 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 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 都恩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 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学习教学的兴趣。

可见, 在职业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中, 教师备课、授课、布置作业试卷命题等都要分层

摘要:文章以大量的事例以及本人在教学中得出的经验, 认为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有利而无害,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习差的学生学到基础知识, 而且还可以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 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知识, 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层教学,学生,教学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刘春生, 徐长发,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查吉德, 高等职业教育三论[J]广东师范学院学报, 2008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2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职业中学 数学教学 教学实效性

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中学内容(量)基本相同的两册书“上”完了,但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少。诚然,职业中学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不应只是埋怨学生,更不应放弃这些学生,而应针对职中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在中职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的教材教学,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涵盖了中职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获得必须的、足够的“基础性数学知识”,即数学科学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专业教学模块”则根据不同专业选用,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对学有余力、有一定数学潜力或对数学有兴趣的少数学生增加“拓展模块”,主要以第二课堂、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的形式进行。这样既使大部分学生达到中职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须的、足够的“基础性数学知识”,以及学习专业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满足少数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

二、改善职中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数学学习。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1.用关爱和期望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达这种积极的期望。这一点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职业中学的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期望使他们没有继续放弃数学学习”,“以前老师根本不管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同学,在这里老师这么看重我们,让我们又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职中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既要实事求是,不能用高标准来衡量他们,又不能没有标准、一味迁就,而应建立一种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监督和辅导,这样学生有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他们的学习不再盲目,同时有“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作准绳,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

在动机、情感的激励下,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后,还要克服各种困难,能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去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没有较高的自觉性,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能学好数学的。很多职中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干扰,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1)培养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价值。就职业中学数学而言,它是学习其它一些课程的工具和基础,也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这正体现了“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巨大作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符号、无意义的数字;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升学与就业,从内心产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数学学习的坚韧性。

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职中生,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用一些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如林肯自幼失学,凭借拼搏进取的意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尊敬的总统之一;居里夫人不畏艰难,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镭元素,体现了她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三、适合职中生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1.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参与。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应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性原则,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有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生生间的交流合作,还可运用“学生提问,学生解答”等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既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自然的方式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认真听就能听懂”的情况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平时的单元检测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可以看书,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可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情绪,抑制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哪怕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解决出一个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如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这部分内容的第一节课上,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篮球比赛,提出问题:按规则(如采取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开始一个一个排着数。这时教师报出答案,并告诉他们,学了这一章后,像这样的计数问题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系列可操作的、能体现数学内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去认识、理解、建构数学知识。如在“余弦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一个“探究、发现”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猜想、证明,“发现”余弦定理,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这样的活动比单纯的推理证明更能促进他们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一旦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以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投入进一步的学习。大部分职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成功的体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在成功的体验和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同时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

(1)把握教学节奏,逐步弥补知识缺陷。

近几年职业中学的生源主要是中考的失败者,数学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是导致大部分职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难点内容放慢速度或适当降低难度,多设置一些阶梯性问题来减缓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听懂、掌握。对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来说,能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解题方法,甚至能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弥补知识缺陷是提高教学效果、消除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关键,在教学中,一方面及时补上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如在讲“二次函数”时,首先从函数、一次函数讲起;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先复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另一方面设法系统地补上前面知识的缺漏。

(2)关注“两头”,带动“中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关注“两头”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中下层的学生,教学中要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如对他们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等,让他们体验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在成功的体验和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上教师也要创设供他们施展的舞台,如让他们解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时担任组长,课后布置一些选做题,等等。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针对职中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红亚.关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评价[J].考试周刊,,(52).

[2]嵇静.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J].课改探索,,(2).

关于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人文关怀 实用性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4-01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数学是中职生的必修课程。可作为在初中学数学就学得又苦又怕的职中学生,数学仍是最不想学的课程,很多学生甚至达到了反感的地步,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对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职中的不少学生由于学不好数学,在初中饱受老师的批评、亲人的斥责、同学的白眼,抱着学技术的希望走进职中,可还是要过数学这道门槛,心情的颓丧可想而知。因此,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消极现象,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不能一味地批评,也不能放弃不管,而是应当融入学生的生活,从各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去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如果做到了这些,学生便会因为爱屋及乌,减少对数学的反感情绪,不会在课堂上明目张胆地捣乱,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氛围的保证。

二、注重旧知识的铺垫,降低新知识的要求

让学生享受掌握知识的快乐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所有教师都懂,但是往往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很不好把握,而且不少教师有患得患失的心态,使得不仅是学困生甚或部分中等生都被教师拖着走,结果是学生越来越讨厌数学。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反正也理解不了,为了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和形成一些技能,也是放弃了相应的教法,很多时候直接抛出结论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和解题,其结果是学生记得艰难,而稍微变化点的题目也解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当准备充分,先检查新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具备,有目的地设计好新知学习前的准备课,做好旧知识的铺垫,而且要切记准备课要落到实处,不能只是走走过场,当旧知识准备好了,才能去考虑新知识的学习。新知学习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在讲授上注重理解,力求锻炼学生的思维,在知识容量和作业的量上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力求知识的掌握。教师要灵活处理好教学任务和知识掌握的关系,让学生锻炼思维,实实在在学到一些知识和掌握一些技能,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乐趣和完成题目的成就感,逐渐去喜欢数学的学习。

三、强化数学的实用性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有作用

职校生普遍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有用而学,他们从心理和行动上都会排斥自己认识中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教师要收集整理反映数学知识的自然现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生产事例,特别是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应用数学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这些应用问题的地位,让学生体会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应用于生活与实践,逐渐去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印象。 四、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学生学数学困难,往往是因为数学太抽象枯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喜欢动手实践,这说明他们更擅长具体形象思维。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减少学生抄写的负荷,更可以展现数学知识的规律,让知识生动形象起来;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此外,教师还应当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在知识上的收获,哪怕是小小的优点,也要给予肯定。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能锻炼学生的胆略,为他们走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打下基础。

五、严于律已,为学生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做好表率

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多更加鲜明,除了学习上存在不足之外,他们思想坦诚,对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不高,他们是整个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之一。作为他们的数学教师,要坦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清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做到哪些事情,而不是故作神秘,让学生监督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做好了每一個环节,从而让学生了解教师,了解他们对工作应有的态度。只有真正敬佩自己的老师,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数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可以宽容,但是对学生的一些学习常规和习惯上要严加训练,如必须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对带齐学习工具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向学生讲清道理,并且长期坚持。这样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4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 数学课本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这既遵循数学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又符合数学教学的规律.如, 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教学中, 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再如, 在离心率的变化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关系教学中, 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讲解数学知识,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深刻与探究的方向发展.在数学教材中, 许多地方都包含了德育的内容,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处处留意, 主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加以利用, 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恰当创设教学情景, 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堂上, 大部分职中生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常是教师自问自答.一旦遇到与数学知识无关的话题时, 顿时“精神焕发”, 就像变了一个人, 争先发表意见.教师备课时, 要以学生为本,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 进行数学教学.笔者在元旦前一天的圆的复习课上, 就针对当时的情境,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抓住契机, 渗透德育教育, 我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课后我把当时的几个片段作了详细记录, 呈现给大家, 以求批评指正, 以便改进和提高.

2009年12月31日上午的第一节课, 我带着准备得很充分的教案, 自信地推开高二 (2) 班教室的门, 准备实施教学计划.可是,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我意想不到, 有些片段至今还记忆犹新.

片段:“起立!”班长的声音特别洪亮而清脆.全班同学几乎是同一时间, 同一个姿势, 笔直站立, 精神饱满地说:“祝老师元旦快乐!”我既意外又激动, 忘了我准备好了的“开场白”, 好在我心理素质过硬, 反应还算迅速.“谢谢你们!请坐下!老师刚才非常激动, 有点失态, 不好意思.老师也祝你们新年愉快!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 共同努力, 再创辉煌!”同学们给了我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我感觉到教室内温度迅速提升.我想, 这时要直接讲解事先准备的内容, 既不十分自然, 也与这么高涨的氛围不谐调.怎么办?我灵机一动, 明天就是元旦了, 这节课又是圆的复习课, 我们就干脆来个元旦话“圆”吧!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元旦话“圆”.课题一出, 整个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同桌的, 前后的, 还有离得不太远的 (隔一两个座的) , 谈着, 说着, 还有会心笑着的.个个很兴奋, 个个跃跃欲试.班长首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知识就是一个圆, 圆内是我们掌握的, 圆外是我们渴望掌握的.”我在同学们发表高见的过程中, 一方面不时地给予点评和鼓励, 一方面迅速思考, 适时导出今天所要复习的内容.即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又水到渠成地进入了课堂教学.

三、利用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职中数学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联系实际较多.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要对学生进行呆板的说教, 以免引起学生反感.而是要尽量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师对他们进行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此外,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如研究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等.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 在概率教学中, 分组准备“硬币、小球、扑克”等材料, 分工合作, 采取:实验—记录—讨论学习方式, 让学生经历经典公式得到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5

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信息技术系

韩林辰

[摘要]:美术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景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究中,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术在专业当中的应用。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 问题情景

生活情景

开放情景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及管理的第一线,同时参与专业课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几年来,通过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我认为对这些认识进行梳理总结,并寻找适合职校学生学习状况又符合美术课程教学标准,对职校美术教学工作会有帮助。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基础较薄弱 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都愿意进入高中学习,这样就使得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不太好。而初中文化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思维能力等。初中文化基础的薄弱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2、缺乏学习兴趣

正由于文化课基础差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转而将精力用在玩乐上,结果导致成绩更跟不上。如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多数都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在中职美术相关专业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很多孩子仅仅是因为成绩差,美术相关专业入行门槛又相对较低,家长就为其就选择了美术相关专业,如电脑美术、平面设计、效果图制作等。而对于所选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自己喜欢不喜欢,学生往往没有什么概念。没有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总结的学习习惯,和运用查询媒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美术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景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先进入直观的新鲜的感受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如在学《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这一课时,创设了一个“酸甜苦辣”的教学情景,设定单色几何形的表现范围。由教师提出问题,如:“哪个颜色和形状最能体现酸带给我们的感受?”,“哪个颜色和图形更符合甜这个主题”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酸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尖锐刺激的还是圆滑柔和的?”“酸的食物大多数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思考时会做出各种组合的尝试,可以将圆形和棕色进行组合、将方形与红色进行组合等。并可以摆脱单个图形的约束,启发学生进行整幅图案的创作和表达。鼓励学生将同形的几何形结合相应色彩进行大小不同的组合。学生也可以将不同的图形结合不同色彩做成大小不同的色块,并放在不同的背景色中进行组合练习,体会不同的组合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这种丰富的体验为学生将来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在亲身经历的色彩的情感表达的活动中感受到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情感象征,并培养了质难问疑的能力。

2、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职高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实践和制作能力和生活经验。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所选专业,可以对学生的整体审美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并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深入思考。通过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对各自专业的认识。很多知识点可以放在实践里融会贯通,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时,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为其学习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如在《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这一课上,由于授课对象是西点班学生,为与其专业相联系我设立如下教学环节:首先,以生活中最常见、并且和学生所学专业最接近的蛋糕图案开始,分为白色系、暖色系、冷色系。通过看图片进行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片的色彩进行评价。其次,再随机挑出几张图片,改变其局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让学生再次作评价。使学生在看图分析中完成了对色彩属性的认识——分析——运用——总结评价的一个完整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逐步减少教师讲授的比例。变为教师确定课题,引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切实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后,针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反思,从实际调查的结果中反思自己的设计。从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创设开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求异思维的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如在讲画面构成时,为了便于学生对“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我分别做了两组图片的对比,一组是电影《伤城》和《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另一组是美国电视剧《兄弟连》和中国电影《七剑》的剧照。通过这两组海报构成手法的相似,和这两组海报各自设计团队不同的国籍、文化、意识形态等,说明了构成手段的共通性。学生立刻表现出极大兴趣,下课后回到家中自发下载了许多课上学过的构成手法的图片并附以分析交给我,图片包括动画片、广告海报、电影海报、公益海报等,绝大部分对构成手法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在为摄影专业学生讲“黄金比例”的运用的时候,也以图片对比作为导入,第一组,同是拍摄少女,一幅人物直立于画面中央,另一幅人物在画面左三分之一并头部有轻微的侧转。第二组,同是拍摄盘香,一幅拍摄了很多盘香并且没有虚化背景,另一幅精心安排角度拍摄了两个盘香,似乎赋予了两盘香以人的性格。通过对比让学生总结画面的分割方式及重要物品的落点,这时再向学生讲授“三分法——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了。并且在课后,因为大部分内容是理解的,学生往往会针对课堂上存有疑虑的地方运用多种查询手段搜集资料对内容进行论证或反驳。但是无论是论证还是反驳,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运用查询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设立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中职生这个群体的教育远不同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吸引他们投入学习。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实用性要强,而且是中职学生能够掌握的。并且,中职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就要进入工作岗位,而学校所学内容是有限的。这更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运用查询媒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形式的认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运用好情景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情景中感受美、掌握美的原则、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美。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职业中学;教学方式

在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往往有相当部分人语数外文化成绩不太好,尤其是英语成绩就更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不但影响了职业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也影响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将来的自身发展。作为英语教学者,在教学中应当做到“五不要”。

一、不要有学教英语无所谓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到职中读书是为了学一门“手艺”,便于将来就业,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学不学无所谓,学一点英语知识更好,不学也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形成学生不肯学、教师也不愿教的局面。殊不知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传递、知识爆炸的时代,目前正面临着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如果不懂得基础的英语知识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而且职业中学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的内容有很多是与英语密切相关的,如计算机、电子、机械、旅游等。有些学校甚至还聘请外籍老师来教学生的专业课。如某工程学院就聘请了一位印度籍的老师给学生上计算机课,而这位外籍老师只会说英语却不会说汉语,而且这位老师不允许中国的老师事先用汉语给学生讲解他的专业课。试想,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他又怎能听得懂外籍老师讲的课呢?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学习英语知识的思想,形成学生努力学、教师认真教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不要有“只看课”不教学的行为。

往往职业中学的英语课学生学起来困难,教者教起来就更加吃力。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个别教师注重学生不吵不闹不违反纪律就行,而忽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这样从外表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该上的课都上了,学生不缺课,教师也在课堂上,而实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认真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三、不要只“灌输”,不讲究教学效果。

在职中英语教学中,有少数教师不分情况、不顾实际,大量地传授知识点。殊不知有许多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往往是随记随忘,一听而过,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就听不懂教师讲的是什么,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好,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一补就是几课,其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一册书补了五六遍还是有许多知识不懂。教学者一是要注重基础,讲解能够让学生听得懂且容易记忆的基础知识。二是要注重循序渐进。前面的知识学懂了,再传授新的知识点。例如我们在讲解英语语法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即noun, verb, pronoun, adjective, adverb, conjunctive, number, article, etc.然后给学生讲解句子的成分。在英语中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七种:主语、谓语、宾语、表语、补语、定语和状语。其中充当主语的通常为名词、代词以及相当于名词的词,一般放在句首;充当谓语的词常由动词担任,一般放在主语之后;充当宾语的词常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放在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补语用来补充主语和宾语的意义,常由名词或形容词担任;表语位于连系动词之后,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担任;定语常由形容词担任而状语则由副词担任。在同学们理解了句子的基本成分之后,再给他们讲解英语语法中的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O,S+V+P,S+V+IO+DO,S+V+O+C并且给他们分别讲解这五种句型的区别。如在S+V句型中,谓语动词为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类似的动词有work, arrive, live, go等;在S+V+P句型中,谓语动词为连系动词,类似的动词有be, look, seem, smell, feel, get, remain, become等;在S+V+O句型中,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直接跟名词或代词作宾语,类似的动词有study, climb, like, respect, teach等。就像这样一步步地由浅入深的给学生讲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注重分类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接受能力,有区别的进行讲解。给英语基础好些的学生布置一些有深度的题目如句子翻译和英语作文等,然后再进行个别辅导;而在课堂上要面向大多数,尽量用较浅的语言知识将课文和语法讲透彻,从而争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不要主观抽象地进行讲解英语课程。

在职业中学中的有些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太强,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往往要依靠直观形象的帮助。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多开展英语教学方面的活动,寓教于乐,使他们在欢乐中学到英语知识。如开展竞赛活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组织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文艺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动作、手势、表情等方式来活跃教学气氛,同时也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增强教学效果。

五、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的批评。

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和每一个回答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谓“人激则志宏”,表明了激励的作用。教师应当坚持使用鼓励的方法。有些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基础差,难免在作业中出错,回答提问时答不上来。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运用“你笨死了,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类似的词语来刺激他们。如果这样,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受挫,以后就再也不敢开口讲英语了。教师应在学生的努力中找出亮点加以表扬,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职业中学的教学中,英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大事。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我想只要教学者都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7

在普通中学里,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是名副其实的“主课”, 但在职业高中, 却不幸“沦为”基础课、文化课、“副课”。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提出了“大概够用就可以了”的言辞。可见无论在职业中学领导心里, 还是在职中学生心里, 数学几乎已经开始变成“可有可无”的课程了。那么, 作为一线教学岗位上的数学老师们, 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改良: (1) 改良我们的教法, 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而不是把你的课当成“副课”;变成学生都盼望上的一堂课, 而不是把学生变成做练习的“习题奴”。 (2) 主动向专业课靠近, 在思想上做彻底的革命。“分层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提出, 解决了以上问题, 是一种改良后的职业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世界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提出, 问题解决成为今后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已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解决”, 一般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在没有直接解法或一般推理演算法的情况下, 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 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 求得问题的解决。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练习题, 也有别于数学难题与怪题。对于学生来说, 其数学素质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 能解多少难题, 更重要的是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 “问题解决”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素质教育中属于创造能力层面。

对问题解决的理解众说纷纭,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 (1)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日常的练习, 等同于算法的操练。此观点把问题解决看做是巩固知识和获取新的技能的一种手段, 通过问题来导入、复习、巩固数学知识。 (2) 这里的问题是非常规的, 学生必须探索、推理并有效地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此观点把问题解决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 通过解决一系列非常规的问题, 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增强, 而不仅仅是获得新的技能。

二“分层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思路

1.“分层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第一, 把更多的主动权给学生。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 是新形势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技能的重要性与基本性。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第二,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归属感。现实告诉我们: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教育的根本的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 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 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

2.“分层式问题解决”的具体实施思路

第一, 分层的实施。 (1) 教师篇:通过测验、调查、谈话、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摸清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 找出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针对学生思想散漫、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问题强化情感教育。 (2) 学生篇:在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后, 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层管理。其方法有很多, 如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分成两组, 根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的原理, 假设一个班级学生是40个, 每组学生是20个, 我们可以类似1+21, 2+22, 3+23, 4+24, …… (数字指的是学生数学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 这样配对, 当然, 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他情况, 进行少部分学生配对的调整。为了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笔者在做实验时, 给学生印发了“师徒配对证书”,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学改革的乐趣。

第二, 问题解决的实现。 (1) 教师篇:由于高中数学枯燥无味,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肯定接受不了, 到了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教法上做彻底的转变, 把大部分知识归纳汇总成问题篇, 然后在课堂上提出, 让学生解决, 最后总结, 类似专业课中的“项目教学法”。 (2) 学生篇:大部分学生很喜欢玩游戏上网等,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感兴趣。所以, 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在分层问题解决中, 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也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然, 分层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经常调整, 这种做法比简单的分组讨论更为行之有效。

三“分层式问题解决”的价值与意义

1.颠覆了传统的教法, 与专业课完美结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基础差的学生多动手, 让基础好的学生多动脑, 虽然在课堂上无法像专业课实施“项目教学法”那样系统,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先的传统教法, 构造了一条“良性循环”的链条。

2.融趣味性、探究性、技能训练于一体

“分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本身带着很多类似“游戏规则”一样的变数, 让更多的学生觉得好奇, 愿意尝试, 在发现做了这些事情之后, 自己原来是可以胜任的, 就更加感兴趣, 从而达到“准技能”的训练目的。

摘要:本文着眼于改变职业中学中部分师生认为数学课是“副课”的观念,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行动起来, 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 把更多的课堂时间释放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归属感, 做学生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 营造“数学也技能”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不仅动脑也动手, 在数学课堂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8

一、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

不少职校学生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学数学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普高的学生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 像我们职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实用技能, 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实不然, 我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数学文化知识, 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 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 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 记得日本的一位教育学家说过,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十几年甚至几年就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全忘了, 但数学的方法、思想、精神却不会忘记.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教会学生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的数学方法、思想、精神, 学会了数学的方法、思想、精神将终身受益.

二、创设条件,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 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实践, 抽象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 教师要善于将生活观引入课堂, 让课堂富有生活情节,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 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 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比较抽象的材料学起来也不感到枯燥, 学生则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自觉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第三、充分创设喜悦的成功机遇. 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个体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感情体验, 它能使人轻松愉快,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 要进行因材施教, 为每一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每人都能够得到这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 学习需求和能力发挥不尽一致.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 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明确, 教学进度的安排上都要实现最优化, 以充分发展学生强势智慧, 搭建学生快速发展、顺利成长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 善于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创设成功的机会. 例如: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 在教学评价中, 对不同的学生也要进行差异考评,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为考评中的胜利者. 另外,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如果他们长期处于“听不懂”、“无人关心”的状态下, 很容易失去学习信心, 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尊重学生, 营造和谐

职高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中考的失败, 在心理大都有一种挫折感, 对自己也极不自信. 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 因而教师在开展每一次教学活动, 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提出每一个问题时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一想, 尤其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多征求学生的建议和想法,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内容, 充分信任学生和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和谐课堂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倾听每一名学生的回答, 不管是流利地, 还是吞吞吐吐地, 不管是正确的, 还是错误的; 不管是响亮的, 还是低弱的; 都要尊重学生的回答, 及时捕捉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火花的闪烁, 促进学生之间数学的交流; 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以鼓励, 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五、学以致用, 服务专业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知识, 又有一定技能的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因此, 既要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 让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并在相应的专业方向作适当的拓展,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 让学生经常接触专业学科中的问题, 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数学知识, 可使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容的专业教学氛围中, 从而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9

关键词:英语,职业中学,教学方式

在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往往有相当部分人语数外文化成绩不太好, 尤其是英语成绩就更不理想, 甚至有的学生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不但影响了职业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且也影响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将来的自身发展。作为英语教学者, 在教学中应当做到“五不要”。

一、不要有学教英语无所谓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到职中读书是为了学一门“手艺”, 便于将来就业, 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学不学无所谓, 学一点英语知识更好, 不学也没有多大关系, 因而形成学生不肯学、教师也不愿教的局面。殊不知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传递、知识爆炸的时代, 目前正面临着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 如果不懂得基础的英语知识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而且职业中学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的内容有很多是与英语密切相关的, 如计算机、电子、机械、旅游等。有些学校甚至还聘请外籍老师来教学生的专业课。如某工程学院就聘请了一位印度籍的老师给学生上计算机课, 而这位外籍老师只会说英语却不会说汉语, 而且这位老师不允许中国的老师事先用汉语给学生讲解他的专业课。试想, 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他又怎能听得懂外籍老师讲的课呢?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学习英语知识的思想, 形成学生努力学、教师认真教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不要有“只看课”不教学的行为。

往往职业中学的英语课学生学起来困难, 教者教起来就更加吃力。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个别教师注重学生不吵不闹不违反纪律就行, 而忽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这样从外表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该上的课都上了, 学生不缺课, 教师也在课堂上, 而实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有针对性地认真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三、不要只“灌输”, 不讲究教学效果。

在职中英语教学中, 有少数教师不分情况、不顾实际, 大量地传授知识点。殊不知有许多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本来就很薄弱, 往往是随记随忘, 一听而过, 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就听不懂教师讲的是什么, 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好, 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补就是几课, 其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一册书补了五六遍还是有许多知识不懂。教学者一是要注重基础, 讲解能够让学生听得懂且容易记忆的基础知识。二是要注重循序渐进。前面的知识学懂了, 再传授新的知识点。例如我们在讲解英语语法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时,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 即noun, verb, pronoun, adjective, adverb, conjunctive, number, article, etc.然后给学生讲解句子的成分。在英语中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七种:主语、谓语、宾语、表语、补语、定语和状语。其中充当主语的通常为名词、代词以及相当于名词的词, 一般放在句首;充当谓语的词常由动词担任, 一般放在主语之后;充当宾语的词常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 放在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补语用来补充主语和宾语的意义, 常由名词或形容词担任;表语位于连系动词之后, 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担任;定语常由形容词担任而状语则由副词担任。在同学们理解了句子的基本成分之后, 再给他们讲解英语语法中的五种基本句型, 即:S+V, S+V+O, S+V+P, S+V+IO+DO, S+V+O+C并且给他们分别讲解这五种句型的区别。如在S+V句型中, 谓语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不能跟宾语, 类似的动词有work, arrive, live, go等;在S+V+P句型中, 谓语动词为连系动词, 类似的动词有be, look, seem, smell, feel, get, remain, become等;在S+V+O句型中, 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 直接跟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类似的动词有study, climb, like, respect, teach等。就像这样一步步地由浅入深的给学生讲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注重分类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接受能力, 有区别的进行讲解。给英语基础好些的学生布置一些有深度的题目如句子翻译和英语作文等, 然后再进行个别辅导;而在课堂上要面向大多数, 尽量用较浅的语言知识将课文和语法讲透彻, 从而争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不要主观抽象地进行讲解英语课程。

在职业中学中的有些学生,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太强, 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往往要依靠直观形象的帮助。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多开展英语教学方面的活动, 寓教于乐, 使他们在欢乐中学到英语知识。如开展竞赛活动, 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组织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文艺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动作、手势、表情等方式来活跃教学气氛, 同时也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增强教学效果。

五、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的批评。

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和每一个回答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谓“人激则志宏”, 表明了激励的作用。教师应当坚持使用鼓励的方法。有些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基础差, 难免在作业中出错, 回答提问时答不上来。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运用“你笨死了, 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类似的词语来刺激他们。如果这样, 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受挫, 以后就再也不敢开口讲英语了。教师应在学生的努力中找出亮点加以表扬, 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10

一、为用而教, 用以致学

1. 多留心。

平时教师要多留意身边的事与物, 多收集反映数学知识的自然现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生产事例, 特别是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应用数学的实例。

2. 多联系。

教师要至少了解或熟悉本校开设的各门专业的相关知识。经常保持与专业课老师的联系, 了解同步教学内容对数学的要求, 会用到哪些数学知识解决哪些专业问题, 为平时教学积累素材。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习数制的转换、汉字的编码, 汽修专业学生要学习机械识图、汽车电路, 化工专业学生要学习误差分析与处理, 等等。只要教师深入专业教学中, 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3. 多加工。

教师一方面要将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改编为职中生能接受能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将教材上一些纯数学题改编为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问题。

4. 多引入。

教师应结合教授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应用问题穿插于引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演练基础知识等教学环节中,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的应用。假以时日, 不断渗透, 让学生体会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 应用于生活与实践。

5. 多实用。

采用参观、调查、实习等形式走出课堂, 到工厂、商场、宾馆等地, 让学生切实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师可以结合专业介绍一些具有震撼力的事例, 让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学。

二、为趣而教, 有趣想学

绝大多数职中生讨厌数学, 讨厌枯燥的概念、公式、定理和单调乏味的图形, 讨厌被动听课、繁琐的演练等。因此, 职中数学教师就要把教学内容讲得丰富有趣, 以有趣的课堂促进学生想学数学。

1. 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教态等基本功和人格魅力的修养。

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 大方优雅而不做作的教学体态不仅能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而且能使学生觉得老师亲切,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目的。

2. 营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即时制止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如睡觉、干其它事等不良现象, 要坚决遏制一切不利学习的消极倾向。不能因为一两个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整个课堂, 更不能蔓延到其他学生, 造成一个消极厌学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职中生犯常识性错误是常有的事, 教师不能斥之以“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初中你们是怎么学的”, 使学生处在一个责备的课堂环境, 情绪沮丧, 不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使他们品尝到自己学习的乐趣, 逐渐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

3. 使用“活动教学法”。

职中生好奇、好动、好胜,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 在很大程度上凭兴趣学习。因此, 唤起和保持职中生的学习兴趣是职中数学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 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辅助教学, 如“习题接力赛”、“公式完形互考”、“数学小故事”、“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难题巧解展示”等有趣的活动。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满足职中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 另一方面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心情舒畅、欢乐中学习。

三、化难为易, 轻松易学

职中数学属于中等数学的范畴, 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都较高。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已进入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 决定了进入职中的相当部分的学生初中数学欠帐太多, 知识与技能达不到继续学习职中数学的基本要求。加之形式化符号化是数学的最大特点, 职中生数学修养较差, 缺乏“数感”, 往往对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一头雾水, 面对习题无从下手。有些学生感到职中数学非常难学, 怕难生畏, 直至放弃。因此, 职中数学教师应将所教内容化难为易, 让学生感到职中数学容易学。

1. 切实开展学情研究, 以摸底考试、问卷调查、座谈会、

个别谈话、研究作业反馈等调查研究学生的真实数学水平, 掌握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体特点, 找出与学习新课内容的差距。

2. 重视并思考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 千万不能搞一刀切, 避免难度过大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3. 注重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针对学生初中数学的薄弱环节, 采用合适方法给予补习, 如去括号、分母有理化等“点”上小知识、小技能的差距安排与新知识穿插教学, 需要时补习;解各类方程 (组) 、数系等“面”上的知识技能差距以“章节预备知识”的形式集中补习。

4. 大量采用直观教学。

教师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 做到有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能匹配通俗语言予以阐述;以贴近职中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具体事例、现实模型予以解释。以多媒体计算机等为手段实现职中数学直观教学, 如教师可以采用几何画板、数学大师等软件制作课件将参数影响函数图像、二次曲线变化规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难学知识。

5. 扎实搞好解题教学, 使职中生会做数学题。

教师应以易入手的基础题为载体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 树立解题信心, 不惧怕解数学题;解题要向学生充分体现思维过程, 教会学生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联系, 解答过程书写规范、强调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题及时小结, 引导反思。学生间、师生间开展数学交流:解题用了哪些知识、哪些辅助工具、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解答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 怎样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解答过程。教师要对较难的问题巧妙设置铺垫、问题引路, 对繁琐的解答题引导总结出解题步骤。

6. 严格学习常规。

教师应从听课考勤、督查作业、带齐学习工具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向学生讲清道理, 辅之惩戒措施, 软硬兼施, 长期坚持, 努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必须从数学课堂单一的传授知识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具备应有的创新意识,走出以往教学的窠臼,摒弃过去单一的、因循守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教学,推陈出新。

在创新教学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不能因创新而创新,走入另一个极端。学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结合实际,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同时,要建立师生和谐的教育理念,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拿捏好分寸,掌握住节奏,把握好尺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要有开明意识,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批判性质疑应进行鼓励。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创新能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着眼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求新出异,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好奇心重。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巧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点燃兴趣点的同时,让他们自觉地发动思维,开动脑筋,去解决创新。

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适时制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几何图形设计,还是逻辑推理比赛以及游戏,都能让学生融入其中,充分展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这也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埋下了伏笔。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教师的设计导演,数学是多元化要素的组合体,有数学的理性,有关于数学故事的感性,数学不是单纯的枯燥的数字,还有情境教学下的盎然兴趣。数学是一种“文”彩,几何图形表现出的线条美、色彩美,可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产生创新的欲望。这其中穿插的有关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既能让学生感知一种数学由来已久的创新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权,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平台

在日常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紧张或不够宽松的课堂环境会造成学习“启而不发”或“沉默不语”的状态。学生在开动智慧、大胆创新的时候,“出错”在所难免,作为教师不能一味责怪,而要宽容对待,要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到正确而又新颖的解题办法。错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也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源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权,为其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充分发挥独创精神。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精神的开始,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篇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 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 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改革的一个重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指向,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 学校教育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批“知识型”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1]而数学教学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训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思维训练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如德国数学教育家格瑞斯曼所说的那样:“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 发现真理外, 她还有另一个训练全面思考, 科学系统地开发头脑功能, 培养创新能力.”因此, 在中学教育阶段, 如何抓好数学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及能力水平, 始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本文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浅谈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 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确立创新性教育原则.中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 正确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基本原则理念与目标要求, 树立发展的教学观和新课程观.

其次, 优化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育观念, 教学能力、学识、素质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将“填鸭式”、“满堂灌”变为“满堂言”, 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让学生积极参与, 打破常规, 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 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 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2]

第三, 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对学习效果影响极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潜能为基础, 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首先, 巧用学生渴求未知、解决问题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其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再次, 借助于数学美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数学中美妙的曲线、对称的图形, 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视觉美.另外, 还有善于创设融洽的师生情感, 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从而才能诱发出创新的意识.

第四, 改变教学模式, 开拓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听—记—练”的传统模式, 提倡“自学—质疑—研讨—运用—创造”的教学模式, 多让学生说“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启发学生采取发散思维进行想象, 并把猜想转化为理想, 把理想同创新结合起来.一旦这样, 学生的创造力定会被激发起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 数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 数学课堂应从社会生活中拓展,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体验, 积累数学知识, 提高应用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有“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的说法.而创新思维的突出特征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 发现问题, 勇于探索, 追根求源是创新思维的开端.[3]

最后, 通过知识运用与实践,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高度重视实践操作, 因为动手操作和应用实践有助于独创、有助于求异、有助于想象.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反思和运用.借助教具或学具, 动手操作、总结实践和深入思考,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例如充分利用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 使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 探索思考、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

参考文献

[1]黄江宁.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2010 (6) .

[2]黎凤妹.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 .

[3]刘敏.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德育路径下一篇:新产品开发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