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酒文化(共12篇)
唐诗中的酒文化 篇1
“侠”这一概念, 最早见于韩非子的《五蠹》。在《史记·游侠列传》中, 司马迁更是指出了“侠”的基本特征:
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 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 盖亦有足多者焉。
与这段话相呼应的是《太史公自序》中关于《游侠列传》写作动机的说明:“游侠救人于厄, 振人不瞻, 仁者有采;不既信, 不倍言, 义者有取焉。”在这种创作动机下司马迁传中所记的朱家、剧孟、郭解等游侠, 成了最早的一批侠者形象。自此, 侠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与历代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东汉以后, 历代史家就不再专门为游侠立传了, 但游侠的精神却逐渐渗透到文人生活之中, 影响至为深远。用陈平原先生的话来说, 就是表现侠客的任务由史家转移到了诗人、小说家、戏剧家肩上, 侠客形象的主观色彩大大强化。 (1)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时代的推移, “侠”的观念越来越脱离其初创阶段的历史具体性, 而演变成一种精神、气质和心态。从“抚剑独行游”的五柳先生到“纵死侠骨香”的青莲居士, 几乎每一代的诗人都有着“书剑飘零”的梦想, 可以说侠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富有魅力的精神风度和行为方式。
唐代是咏侠诗发展的最高潮。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们最初是一个混杂着胡族血统的武将家族, 有着骑射征战的传统, 统治者的尚武好侠对于侠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且李唐王朝实行府兵制, 兵士不再是放下锄头拿起弩箭的农民, 而是精于弩射的专业化的士兵, 而勇武的士兵则给当时社会带来一种尚武的风气。除了府兵制以外, 唐代相对开放清明的政治局面、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 造就了许多身具任侠作风的英雄人物, 而这些英雄人物又被时人所崇拜, 从而促成了时人将任侠与英雄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当然, 我们也不能忽视民族融合对侠文化传播的重大促进作用, 唐王朝的统一使得大量少数民族内迁, 而其雄强尚武之风也随之而来, 从而对汉民族发生影响。
作为有唐一代最具代表性同时取得了最高成就的文学形式, 侠文化自然而然也在唐诗中留下了痕迹。唐代诗人的任侠更倾向于将侠的某种行为特征与精神转化为自我人格精神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注重从侠的形象和生命情调中吸取与时代精神和人生理想或与个人生活情趣相一致的成分, 而并不是去专门行侠或成为侠客, 任侠精神具有与时代精神一致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同样也表现在唐诗中。本文拟从创作本体和创作主体等两个方面来探讨唐诗中的侠文化特征。
一.侠文化刚健豪放、昂扬向上的文化精神促进了唐诗风格的形成
前文已经提过, 唐代诗人们将侠文化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 这同样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格。有唐一代, 大一统的王朝统治使得南北文化的整合速度加快, 尤其是北方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的地位得到提升, 社会任侠风气也受到了北朝勇武彪悍之风的影响。盛唐时代是侠文化传播的高潮时期, 这种文化因子包含着乐观向上的时代朝气, 体现了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国家所特有的豪迈奔放的社会风气, 彰显了一个民族蓬勃欲发的生命活力, 成为盛唐文化精神的表征之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诗人们普遍追求文武兼备的人格理想, 把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当作一种侠义行为和任侠精神的体现。有学人指出, “借侠义建功, 歌颂武威;借侠少的任性敢为, 大胆抒写开拓新天地的气概, 首先反映在贞观君臣的创作中, 进而成为一代追求, 被诗人们反复歌吟, 借以抒情, 赋予了诗歌以阳刚之气”。 (2) 侠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唐代诗歌中的阳刚壮烈之美。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岑参、高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唐代边塞战事不断, 因而使任侠风气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诗人们将侠义精神与“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建功立业的热血渴望相结合, 创作出许多诗歌意境充满阳刚壮美之气的边塞诗。他们以英雄豪杰的情绪、胆气和爱国热情, 以阳刚豪放的气质开拓出唐诗的豪放刚健的意境审美风格。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中一往无前的气势, 雄浑豪壮的意境, 正是具有侠文化内涵的盛唐气象的完美注脚。
二.侠文化的观念、内容被唐代诗人广泛接受和运用
除了阳刚壮美的诗歌意境, 唐诗中的侠文化特征最直观的还在于诗人们往往以侠为描写对象, 或是将侠作为载体来托物言志。这些写作选择的源头在于诗人们对侠文化的接受。邓绎《藻川堂谭艺·三代篇》中有云:“唐人之学博而杂, 豪侠有气之士, 多出于其间, 磊落奇伟, 犹有西汉之遗风”, 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风貌。王昌龄有诗云:“握中铜匕首, 粉挫楚山铁。义士频报仇, 杀人不曾缺。” (《杂兴》) 崔颢亦言道:“仗剑出门去, 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 走马渔阳归。”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韦应物逢杨开府, 赠诗曰:“少事武皇帝, 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 家藏亡命儿。朝持擂蒲局, 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 立在白玉挥。骊山风雪夜, 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 饮酒肆顽痴” (《逢杨开府》) 可见当时有一大批诗人从精神风度和行为方式上都深受侠文化熏陶, 有着当时社会上比较普遍的尚武好侠之气。他们的任侠更倾向于将侠的某种行为特征与精神转化为自我人格精神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注重从侠的形象和生命情调中吸取与时代精神和人生理想或与个人生活情趣相一致的成分, 而并不是去专门行侠或成为侠客, 任侠精神具有与时代精神一致的文化内涵。
诗人们的任侠好武之气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 当然就留下了侠文化的深深烙印, 诗歌中有许多来自的侠文化的内容和观念。同时咏侠诗的创作体裁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不仅有专门吟咏侠者的诗, 还有许多诗歌体裁中夹杂着侠文化因素, 体现出清晰的侠文化特征。比如咏侠与边塞从军诗相结合, 代表作有王维的《陇头吟》;咏侠与送别赠答诗的结合, 如李白的《赠崔侍御》;咏侠与咏怀言志诗相结合, 如骆宾王的《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咏侠与怀古咏史诗的结合, 如马戴的《易水怀古》。
以上本文从创作本体和创作主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唐代诗歌中的侠文化的特征和唐代诗人对侠文化的接受, 侠文化刚健豪放、昂扬向上的文化精神促进了唐诗雄浑壮美风格的形成, 同时唐代的诗人们更是将侠的行为方式与精神格调转化为自我人格精神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注重从侠的形象和生命情调中吸取与时代精神和人生理想或与个人生活情趣相一致的成分, 从而使他们的侠义精神有了与时代精神一致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笔者认为, 唐代咏侠诗的地位, 不仅在于它与前后各代咏侠诗相比, 是一座艺术高峰, 而且还在于它所反映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内容和时代精神。它不但是一种文学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其永久的魅力“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3) 这样看来, 唐人咏侠诗的意义和价值, 在于它不仅是审美的, 而且是历史的, 它不仅在咏侠诗的发展史上构筑了一座丰碑, 同时还忠实地展现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
摘要:侠文化是中国文化河流的一条重要支流, 侠文化的传播在唐代达到了最高峰, 侠义精神在唐诗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创作本体和创作主体两方面分析唐诗中的侠文化, 并指出唐代咏侠诗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侠文化,唐诗,创作主体,创作本体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中华书局1959年版.
[2]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 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版.
[4]陈山:《中国武侠史》, 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12月版.
[5]汪聚应:《侠风与文学》, 山西师范大学博士学文论文, 2002.
[6]刘飞滨:《汉—唐游侠诗发展史纲》,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唐诗中的酒文化 篇2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 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 杜甫 李白 杜牧 团聚 饯行 犒飨 独饮
引言 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
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诗仙酒仙 唐代一大诗人李白,一生曲折坎坷,面对狂风暴雨血雨腥风,李白这个痴狂之人,唯有用诗歌、用美酒来麻痹他的心灵,来显示他的洒脱。虽然李白仗着他的才气,可以在皇帝,在权势,在恶势力面前, 适才放旷,但真正能让他心情解脱的,还是他的诗他的酒,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是人们家喻户晓的,他几乎所有的诗、词、文、赋,皆是在酒后创作的。
《将进酒》一诗,则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愤的名作!此诗成于太白被赐金放还长安之后,仕途中的伟大抱负无法施展,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在这愁苦的意境中,诗人却从反面述说忧愁使人衰老,以黄河水之流逝联想时光蹉跎,而后,“人生得意须尽欢”,豪放的诗句表现了对权贵的不屑。依稀仿佛,还能看到太白轻蔑的笑。“古来圣贤皆寂寞”,又有一种哀愁。无言,却愈加悲伤。特别是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情倾泻,真可谓“天然去雕饰”,酒这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酒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愤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放诞生活。“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发问、对明月相邀,在对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胧中显露自己飘逸浪漫、孤高出尘的形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潇洒!李白借酒抛却尘世的一切琐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何等的逍遥和洒脱!
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中酒旗的飘舞不仅给人以动感,使江南春色显的更加生机勃勃,而且它仿佛在挑逗,引诱着游赏山水的人们,在饱览这如画的风景时不要忘记饮酒助兴。
杜牧小杜甫九十一年,所以后人称之为小杜,他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在诗坛享有盛名。二十六岁中进士三十六岁做京官,他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尤擅诗词与文字,出类拔萃,风格独特,题材新颖,自成一统,独树一帜。他的诗,情思绵长,风格俊迈。与李杜,白居易一样,很多诗词都涉及到了酒。然而,与其他人相比,他在诗中对酒的描述则是独特的,喝酒也很讲究,他不像李白那样狂醉,杜甫那样贪杯,白居易那样伤感。在他的诗词中,凡涉及到酒的时候,不是京华的盛宴,尽情地酣饮,酒后的狂颠----。诗文所描述的是酒在生活中的情趣及给生活带来的韵味。尤其那首让我们欣赏回味至今,广为流传称赞《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想像,孤独的人离家在雨中行走,身心倍感清冷和纷乱,此时只有一个心愿,急切地想找一个酒家,烫壶热酒来两口,好好暖和被雨水淋湿的身体和寂寞的心。很高兴热心的牧童给他指出了不远处那片杏树的林子就有一处酒家。想象得出,假如是个驿站,而没有酒,那一切将变得索然无味了。
唐诗中酒场合十分丰富。
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
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悠然之态尽显于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
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参考文献 红酒世界网《唐诗中的酒文化》
新浪博客 《唐代诗人和他们的酒诗》
唐诗中的“广告”诗 篇3
杜甫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大邑白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酒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精妙传神地写出了蜀中大邑白瓷的特质。
画家萧悦是画竹的一代名家,当时曾有人想求他的画作收藏,可等了一年也没有得到。萧悦的画作可谓一画难求,但他本人居然主动送给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一幅画有十五竿竹子的画作精品,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白居易投桃报李,为此画作题赠诗,从而使自己的画作再增名声。白居易欣然题《画竹诗》一首,其序有“予厚其意,高其艺,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诗中赞道:“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真是绝妙的物品广告,极尽赞美之词。有白居易帮助扬名,萧悦的画作价码果然是一路飙升。
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张籍《江南曲》中的“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王绩《过酒家》中的“有钱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商铺类广告。
还有一种“另类”的广告诗。崔涯就曾写过这样一首《嘲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囱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升。”据说该诗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名叫李端端的妓女,皮肤较黑,不知因何事开罪了崔涯,崔大诗人就写了这首诗进行嘲讽。由于刻画得形象俏皮,这首诗流传很广,使得李端端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门前冷落车马稀”。为此,李端端郁郁寡欢,忧愤成疾,却又无可奈何。后来有人为她与诗人调解说和,她向诗人下跪,“伏望哀之”。诗人良心发现,又写了一首诗:“觅得骅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娶端端。扬州近日无双价,一朵能行白牡丹。”真是翻云覆雨,“白牡丹”取代“黑烟囱”,诗词产生出神奇的魔力,“大贾巨豪,竞臻其户”。时人叹道:“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此话虽不乏调侃,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唐代诗歌的宣传广告作用,令我们叹为观止。
唐代有些诗早已成为一些城市响当当的“名片”,其“知名度”之深远,令人感慨不已。如苏州诗人或有关苏州的诗词对当时诗坛、后世诗风影响很大,更为这座古城誉满天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如尽人皆知的张继是襄阳人,他写“襄邑”的诗歌并不一定精彩,但那首写寒山寺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四句,千古流传,远播东亚,至今仍是寒山寺乃至苏州这座文化名城最好的“广告词”。
另外,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将苏州水乡特色表现得极其具体生动,展现出城市生态环境极其和谐、美好。
李白的《乌栖曲》更是一首描写苏州的著名诗歌:“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其中,“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两句,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也是诗法的典范。后人将李白也列入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实在是非常恰当的。
前面所涉及的诗中有不少是关于酒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广告”诗。如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应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该诗对兰陵美酒的色、香、味均作了精湛传神的描绘。诗传千古,使兰陵美酒飘香至今。兰陵酒系列中就有一款名为“郁金香”,不知此名是早已有之,还是从李白诗句中得来。李白写酒的诗非常多,大多豪放不羁,有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却写得意味绵长。这首诗是李白在安徽游历时,喝到宣城的老春酒,打探得知酿酒老人已去世时所作,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老春酒虽醇美,但酿此佳酒的老人已去世。诗人想象,如果老人在阴间还酿老春酒,会卖给谁呢?全诗对老春酒不作一字评价,却充分表现出此酒的味美和珍贵。
唐代时,京城长安附近曾出产一种十分有名的新丰酒,可与今天的茅台、五粮液等媲美。边塞诗人王维的《少年行》,就为新丰酒做了宣传:“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来酒已足够醇美,经王维“点石成金”,使该酒更加畅销一时。
再如今天小学课本中杜牧的《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史料记载,杜诗中所指的杏花村故址在安徽的池州,而非山西的汾阳。即便如此,人们一读到此诗仍会立即联想到山西杏花村的汾酒。
如果今人要推究最早的葡萄酒广告,非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莫属,诗中唯美的画面和豪气干云的气势,远胜今天电视广告里葡萄酒软绵绵的情意。
(选自《龙门阵》2012年第12期,荐稿人:张心涛)
唐诗宋词中广告文化分析 篇4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高峰,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唐诗篇什繁富, 名家辈出, 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宋词名家辈出, 流派众多。”由于唐诗宋词的巨大魅力, 多年来人们不断地去吟诵、传唱和研究, 以推动中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在中国诗词文化的研究中高峰迭起, 成果如山。诗词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这个时代文化的反映。唐诗宋词意蕴丰厚, 内容深广, 可谓博大精深。从媒介信息传播的角度解读诗词, 发现唐诗宋词在创作中彼此影响, 互为促进, 具有丰富的集体无意识的广告文化思维。
一、唐诗宋词中的广告方式
1. 物鸣达意。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普遍运用这种广告方式, 如《小雅·甫田》中:“琴瑟击鼓, 以御田祖。”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以“猿啸哀”的“物鸣达志”的广告方式传达诗人晚年的种种悲苦。骆宾王的《咏蝉》“西路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以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引起客思, 写出诗人在狱中对家乡深深眷恋之情。
北宋诗人柳永《玉蝴蝶》一词通过描绘清幽的秋景,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词中有“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词人用断鸿的哀鸣, 来衬托自己的孤独与惆怅, 形象生动, 最具表达力。
诗词中“物鸣达意”的“物鸣”主要包括:动物的鸣叫、器物的响声等。“物鸣达意”在诗中普遍运用, 是中国最早的音响广告。“物鸣”是中国音响广告中的天籁之音。这种音响广告是借大自然中动物的鸣叫和物体击打发出的声音作为媒介, 是自然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广告形式。人们听到这种广告会感到亲切熟悉, 自然顺耳, 深入人心, 容易记忆。因此这种广告具有天然性、便捷性和传播性, 也具有特殊的广告效果和象征意义。
2. 旗帜传信。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有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如《大雅·江汉》中:“既出我车, 既设我旟。”古代旗帜广告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丰富多样, 主要服务于政治、军事、招聘、生活等。在唐宋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所以唐宋商业广告兴盛。由于古代诗酒同源, 所以商业广告中酒旗广告丰富。对酒旗的最早记载在《韩非子·外储》中提到:宋国人开了一家酒店, 酒很美, 对客人特别有礼貌, 度量也很公平, 而且有“为酒甚美, 县 (悬) 帜甚高者”。“帜”就是酒旗, 是酒铺的标志, 也称“幌子”, 这是春秋战国时坐贾出现以后流行的一种广告形式。在古代诗词中传播商业信息以酒旗广告形式最为盛行。唐代文化发达, 酒楼、酒店、酒铺繁华, 有诗酒联姻的文化现象。因此酒旗广告在唐代非常盛行, 在唐诗中有大量记录。酒旗由素色到彩色, 由单一到多样。
写“酒旗”的颜色和造型:如韦应物的《酒肆行》:“豪家沽酒长安陌, 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可见这家豪华的酒楼的酒旗上面的颜色是彩色的。如皮日休的《酒中十咏之酒旗》:“青帜阔数尺, 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扬, 时见酒名号。”可见该酒旗是青色的、有数尺大小, 上面还写有所卖酒的品种。白居易的《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八首》 (之四) :“红板江桥青酒旗, 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 万树千条各自垂。”通常的酒旗都是青色的, 所以在这里便用“青旗”。写“酒旗”传播的内容和作用:如杜牧的《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云:“倚溪侵岭多高树, 夸酒书旗有小楼。惊起鸳鸯岂无恨, 一双飞去却回头。”
通过这些酒旗广告看到, 从古代统治阶级开始, 一旦国家形成, 人们需要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认同。这种认同需要一种标志来确认, 这种标志就需要一种稳定的图案化的符号来代替。经过长期的文化整合与发展, 这种符号就是旗帜。旗帜具有标识和引领作用, 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需要呈现大众化趋向, 旗帜广告开始从政治走向生活, 从统治阶级走向普通百姓。也由于旗帜广告制作成本低, 于是旗帜广告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生活化、大众化, 全方位为人们的生活和需要服务。
3. 鸿雁传情。
这种广告方式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有了运用, 如《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之子于征, 劬劳于野。爰及矜人, 哀此鳏寡。”朱熹:“大曰鸿, 小曰雁。肃肃, 羽声也。”“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对唐诗宋词来说此方式的运用更为普遍。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作者借“秋雁”来传达自己离乡在外与友人离别的思念和人生不如意的悲苦情绪。唐代诗人杜甫也有鸿雁传情的诗, 如《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类似还有《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都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从古至今, 人们总是根据季节交替和节令变化来认识天象与自然。秋天就是回归、团聚、思念的季节, 自然界中一切生命在深秋都有这种共识和感应, 其中鸿雁就是传达秋意的先知和使者, 它是秋天到来的标志和象征。于是古代文人把这种广告方式用于诗歌, 既认识了自然, 也传达了情感, 传递了信息。因此, “鸿雁传情”从古代开始就被人们广泛的认知和使用, 形成共同的“鸿雁传情”的广告文化思维。
4. 明月托思。
在古代诗词中有无数诗人有大量“明月托思”的广告情结。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春天夜晚江上花林的朦胧月色, 这个夜晚充满思念和乡愁。一切的美景和愁绪都是由月亮生发, 整首诗都是围绕月色来表现, 诗中“月”字出现15次。正如诗中所说“江畔何人初见月, 见月和年初照人。”、“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叶摇情满江树。”整首诗就是采用“明月托思”的广告方式来传播作者的思念, 体现“月”是故乡魂的思想。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还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北宋词人苏轼有不少词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 如《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这是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怀。还有《江城子·记梦》“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是对离别十年的妻子的怀念。
“明月托思”的广告方式在诗歌中的运用从春秋战国开始有所呈现, 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和辉煌。因为从汉代开始文化发达, 尤其是唐宋文人倍出, 才子佳人众多。诗词创造成为那个社会的主流需求, 文人情感诉求多元化。按照季节的轮回, 明月并不是夜夜都有, 时时都圆。圆圆的明月高悬, 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所以盼到月圆时人们并会倍加珍惜。也由于人在社会中变化无常, 分离不断, 饱含相思。人间的等待离别与天道自然变化规律一脉相承,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何时才能相见, 好不容易等到月圆时, 却不见亲人影。于是触景生情, 借月托思。人们的这种文化共识并在诗词中得到充分运用。
5. 江水话光阴。
在古代诗词中, 凡是写“江水”都是借用江水来传达对光阴流逝的叹息, 这种悲叹总是和人生的不如意紧密相连。这是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传播, 因为生命是时空的构建。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中以一个“但”通过“长江送流水”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悲叹。体现出“江水话光阴”这种广告方式有力的传播效果。李白《将进酒》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借“长江水”, 以“惟”字起头, 对光阴流逝之感叹。苏轼有不少词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通过唐诗宋词所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出, 古代诗人充满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很有道德自律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但是他们的政治追求与爱国热情总是与当朝者产生矛盾冲突, 在政治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大多数诗人在中晚年被零落、排挤、贬斥。于是他们寄情山水, 归隐田居。呈现出早期受儒家教育积极入世和晚期受道家教育悲观出世的双重人格特征。于是晚年抑郁不得志, 虽然排挤朝外, 但爱国之心犹存, 可是人已老, 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感叹光阴如水, 一去不复返。诗人只要写到江水一定是借江水来向世人诉说时光岁月的短暂与宝贵, 这是对生命的呐喊和对时光的呼唤。也旨在警示后人珍惜生命。
6. 借秋抒怀。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其诗《秋兴八首》中有“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春,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写山野秋景, 在闲逸中表现出苦闷和彷徨。骆宾王的《咏蝉》“西路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也是写在秋天, 因为“西陆”指秋天, 在《隋书·天文志》中说:“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表现诗人在狱中对家乡深深眷恋之情。这些诗都是“借秋怀乡”广告方式的广泛运用。
诗人曹丕的《燕歌行》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体现, 如诗所言“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念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南宋词人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都是“借秋抒怀”, 传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古代由于政治的黑暗和频繁的战乱, 使得大多诗人背井离乡, 愁苦缠身。有很多文人被排挤冷落, 中晚年半官半隐。他们常年难与家人团聚, 成为离家在外的游子。秋天是思念和回归的季节, 每逢秋天触景生情, 他们就更加思念亲人和祖国。为了解除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诗词自然成为诗人的精神安慰。古代多少文人借秋抒怀, 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形成绵延不绝的充满秋思神韵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创造。
7. 登高忘忧。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都就是“登高忘忧”广告方式的典型运用。
从唐诗宋词中可看出, 古代诗人的悲苦主要是离愁别绪、政治失意等, 所以唐诗宋词充满感怀伤世的悲情意识。命运和社会对诗人的捉弄和不公, 如何对付?解读唐诗宋词发现, 一是登高忘忧, 二是借酒消愁。这些诗词中呈现出来的是, 诗人在登高过程中, 人登得越高, 心情就越低沉, 情绪就越烦乱。想到现实的不如意, 心理落差越来越大, 于是“登高忘忧”的最终结果是登高忘忧忧更优。
8. 借酒消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酒”、“愁”结缘, 密不可分。“借酒消愁”这种广告方式在古代诗词中随处可见。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其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也如此。还有《将进酒》更是此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杜甫的诗也采用这种广告方式, 如《羌村三首》“苦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三国时期诗人曹操的《短歌行》是对“借酒消愁”广告方式的有力诠释, 如诗所言“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人想统一天下, 但人生苦短, 贤才难求, 因而悲叹, 只有借酒消愁。
中国是诗的殿堂酒的国度, 在古代诗酒结缘。古代多少文人遨游于诗酒的海洋, 几千年来在诗人的生活中与诗酒结伴而行。饮酒作诗是诗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和生活方式, 在诗人的笔下诗酒创造了文化奇迹。因为在古代多少诗人满腔爱国之情得不到实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面对人生的遭遇和失望, 痛苦不断, 如何解决?诗酒可以做到。所以诗人在生活中以酒相伴, 在诗歌中借酒消愁。酒可以麻醉和淡化痛苦, 但“借酒消愁”的最终结果也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二、唐诗宋词中的广告作用
1. 为诗人传情达意, 排忧解难。
这些广告方式在诗词中广泛运用, 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一是几千年来中国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整合与创造。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 “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 而恰恰是集体意识的造化。”人们使用这种广告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思维习惯。二是古代文人, 尤其是诗人, 文化底蕴丰厚, 兼修儒释道等诸家思想, 形成多重人格魅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而且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有很强的道德自律感。所以他们早期发奋努力, 博学多才, 积极入世。但是中晚年诗人大多总是与当朝产生矛盾, 于是被排挤、贬职、流放、关押。这也体现了当朝官员的政治思维和诗人文化思维的冲突。中晚年诗人生活悲苦, 命运坎坷, 但为了生存, 他们消极避世, 归隐田居、半官半隐, 种田为生, 寄情山水。因此, 在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着思念、孤苦、忧愁、愤怒, 也充满着激情、爱心、同情、善良。可以说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博大的人文情怀。这些广告方式在诗词中的普遍运用能够从心灵深处抚慰一个诗人的心灵创伤, 起到传情达意的广告效果。
从诗词中大量的广告可以看出, 作者面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 从爱情、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角度和层面大胆勇敢地向世人传播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创造出了丰富的广告文化。这些广告在那个时代和之后的社会中深入人心, 传播久远, 具有引领作用。古代诗人也是广告人,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诗歌中通过这些广告方式传达他们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 传播他们对时代和人类的真情和大爱。因此, 值得今天的广告人深思。
2. 是传播和解读文化的桥梁。
唐诗宋词中的“物鸣”、“旗帜”、“鸿雁”、“明月”、“江水”、“秋”、“酒”、等既是意象, 也是媒介。这些媒介跨越时空隧道, 本身就负载丰富的信息, “媒介即信息”。而且这些媒介意蕴深远, 内涵丰富, 充满着生命力、灵性和律动感。因此这些媒介最具传播力和传播功能, 有沟通和桥梁的作用, 能够有力有效地把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当下的时代文化广泛的传递出去。自然深受诗人的青睐和喜欢, 从此形成共同的文化审美和文化运用。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共识下, 唐诗宋词的这些广告方式的产生和运用对后人解读、鉴赏和创造诗词提供了借鉴和帮助。还有“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贴近现实生活的一脉流传, 如汉乐府、建安诗歌、中唐写实派等。”因此也使得中国的唐诗宋词传播广泛, 光焰万丈, 源远流长, 深入人心。
3. 强化中国文化元素, 提升广告文化内涵。
唐诗宋词中这些广告方式在商业中也得到普遍充分地运用, 使中国广告气势高远、意境朦胧、意蕴深邃、形象生动, 形成诗情画意、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的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广告文化特征。另外, 这些广告方式能在商业广告中得到充分运用, 也得益于唐诗宋词强大的文化功能, 主要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教育思想、凝聚人心、人格塑造等。由于中国广告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近年来中国广告在国际广告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挥重要作用。唐诗宋词中这些广告方式的运用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广告事业中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唐诗宋词这些广告的产生和运用是生活的源泉、是集体的力量、是诗人的贡献。唐诗宋词是中国广告文化的宝库, 挖掘诗词广告这是中国广告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唐诗宋词中呈现的丰富的广告文化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唐宋张扬与内敛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注:文中唐诗宋词来源于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2009年6月) 和《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010年2月) ]
参考文献
[1].涂小琼.广告学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2].张岱年, 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童庆炳, 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鲁曙明, 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诵读经典文化感悟唐诗魅力 篇5
枣阳市北城南园小学王 智联系方式:*** 秉承着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的理念,我校在五园创建活动活动中响亮的提出了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快乐南小的奋斗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追求。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传统中,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营造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学校,就以唐诗为立足点,并把它作为开展书香校园的一个载体,唱读唐诗,咏诵经典。
一、精心营造诗意环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是促进读书活动的助推器。我校精心营造了橱窗文化、墙壁文化和教室文化互为补充的读书氛围。学校大门的一副对联“诗韵辞章琅琅书声书香地,德厚学笃谦谦和气和谐园。”彰显了咏诵经典的书香校园的特色,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唐诗的书画,“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的春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友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时时与学生相伴,诗中表达的感情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扉。橱窗内,配以关于读书名言或者唐诗的学生书法习作,墙报上定期更换有关名著导读、读书心得等方面的内容,教室门口每个班级个性化的班牌,浩然班、王维班、三字经班、杜牧班、李白班、居易班、杜甫班等,典雅大气。教室内根据班级名称进行相关的布置,整个校园环境亲和,书香飘逸。
二、着力打造诗意团队
袖长方能善舞,学校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诗意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优良的诗意家长队伍。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是经典诵读的引领者,同时又是组织者。学校要求教师每周要读一本好书,同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并经常性地组织检查评比,表现好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力争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教师读书论坛,定期组织教师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论坛上进行交流,把自己喜爱的书目在论坛上向其他教师推荐。
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学生家长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打造一支诗意的家长队伍,我校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小手拉大手”亲子读书活动的动员,利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定期和学生家长联系,督促他们和学生一起读书。截止目前我校已经评出了20多个书香家庭。
三、开展诗意活动
学校以唐诗咏诵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以量化和规律化的训练为主要手段,促使学生在读书上有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去“读书、读诗——感悟时空;讲书、讲诗——感悟情感。”进而达到“用书、用诗——感悟人生”的目的。
1、读书、读诗——感悟时空:
唐诗拥有永久的魅力,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不了解古诗的人不会完全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从诗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还能了解到当时的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过程。
在引领学生学习唐诗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们去读、去背,而是拓宽思路,采取多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让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接触唐诗。如我们开展了唱唐诗、舞唐诗活动。
(1)唱唐诗。我国的许多经典唐诗都已经被改编成了歌曲,我校组织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教学生唱会了多首唐诗,如《鹅鹅鹅》、《静夜思》、《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每节课下课校园广播都会响起这些由古诗改编的音乐,每节课上课时学生们唱的也是这些歌曲,就是在放学的路上孩子们嘴里哼唱的也全是这些歌曲。
(2)舞唐诗。我们还把一些唐诗改编成了校园集体舞,如《游子吟》等,以前的大课间操我们都是做《感恩的心》手语操,现在也变成了改编自唐诗的集体舞。
我们采取的这些学习措施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能感受经典,我们相信在这些优秀文化的熏陶之下孩子们一定会受益无穷。
2、讲书、讲诗——感悟情感:
唐诗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灸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引领学生学习唐诗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
为了引领学生从唐诗中感悟情感,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
一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式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涂鸦,画后再展示画得好的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唐诗的理解情况,而且激活学生对学唐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虽终而趣未完。
二是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朗诵、演讲比赛活动,如我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朗诵、演讲、背诵比赛活动。同时各班利用晨会、班会时间让学生畅谈读诗的感受。
3、用书、用诗——感悟人生
唐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节奏性强,易读易记。以前我们老师在读、背、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却忽视了对唐诗熟记后的运用。为了让唐诗学习落实到实处,我们要求教师锻炼学生读诗学写,读写结合。
一是开展旧诗新解活动。主要做法是:(1)连缀,解读诗意,训
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一首唐诗改编成作文;(2)补写,感悟诗情,训练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句以外的情景;(3)延续,深化诗蕴,让学生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用记笔记、写心得、名句摘抄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唐诗。每个学生都准备有学习笔记本,或在老师的讲解下,或通过字词典自己弄清诗句的意思,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要求学生每个星期必须交一篇学习唐诗的心得。我们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诗句要及时抄下来,以积累语言素材。
三是开展“我眼中的诗人”征文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人的了解,对诗人所写的诗的理解,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一下诗人。
四是让学生从诗中领略到的情感,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懂了《游子吟》,我们让学生回家帮妈妈做家务、洗脚等,无声地感染者学生的行为习惯。
唐诗中的“隐逸诗”例读 篇6
田 园 乐(其 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首诗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颜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无论是桃花、柳丝、莺啼1这些富于春天特征的景物,还是“红”、“绿”两个颜色的着色、渲染字的运用,都使得景物鲜明怡目,容易唤起人们的直观印象。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正是此诗最显著的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从骈偶上看,诗中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未”与“犹”相对,对仗精工。而且诗中一句一景,彼此呼应联络,浑成一体,如“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
总之,王维的这首《田园乐》,以境外之意、韵外之致摹写情致,表达对田园隐逸生活的热爱,堪称其中的精品。
岁 暮 归 南 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其时四十岁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举落第,无奈重隐故地。诗人求仕情切却只能归隐,鬓发已白而功名渺茫,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只能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情感复杂、别有意蕴。
诗的一二句,表现出了对现实的失望。“北阙休上书”,点出诗人的“归敝庐”、重返“南山”,缘非所愿。三四句交待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而诗人仍称之为“明主”,又反映他求仕之心未泯,还希望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多病故人疏”承上而来,更为委婉深致,本是怨“故人”见弃,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其愤懑、幽怨之情溢于言外。继之的五六句,更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正是由于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诗人才“永怀愁不寐”,极尽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而“松月夜窗虚”,则把前面的意思放开,衬出了怨愤的难解。此句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个“虚”字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野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素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志趣和情操。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借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使全诗生发出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与清幽。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林田园之美。颈联转向动的叙写,诗人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其中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不由使人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园之中。可是诗人并不一味沉浸于田园风光的清幽、随性之中。尾联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执著,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至此,诗人志向的高洁、情操的高尚见于言外。
南 陵 别 儿 童 入 京
李 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仙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虽然多次隐居,如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与道士元丹丘一道隐居嵩山,但一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便会毫不犹豫的出仕。这首诗作于天宝元年(742),其时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异常。他立刻走出田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诗的开篇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从而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特写“镜头”——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手法,用“苦不早”反衬欢悦之情,同时,喜悦之际,又有“苦不早”之憾,这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成就功名,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憧憬和迫切。然后诗人又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记载:朱买臣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边担柴走路边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弃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同时,李白也以朱买臣自况,把那些曾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自信自己会像朱买臣那样青云直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将诗人的得意、自负之态,推向极致。
这首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由表及里,在曲折、起伏间,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使感情酝蓄到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唐诗中的酒文化 篇7
中国新闻网消息,山西太原桃园南路西里街,刻有近百首唐诗的文化墙上,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被网友称为“尴尬文化墙”。在愈来愈张扬现代都市气派的太原市,别具特色的文化墙仿佛镶嵌在千年古城颈项上的颗颗珍珠,养眼又美心。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文化墙却由于这样那样的瑕疵,让人略感不快。正如山西新闻网网友“翟少颖”所言:“文化墙”,不但没有如设立者所愿,成为文化与文明的集中展示,反而陷入了“没文化”的尴尬境地。退休后移居省城的原万荣中学数学老师王宗正,欣闻桃园南路西里街新建唐诗文化墙,急急前往欣赏。谁知乘兴而来却扫兴而归,区区几十首唐诗碑刻的文化墙,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窥一斑而知全豹:李白《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诗句,“髪”字错用为“發”字;王维《春中田园作》中的“舊人看新歴”诗句 ,“暦”字错 用为“歴”……如此错用,斯文扫地,以讹传讹,害莫大焉!繁体字错用,尚可以“瑕不掩瑜”之托词来搪塞;但乱用繁体字,就是知法犯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列出了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六种情形:“(一) 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作为公示性宣传载体的“文化墙”,理应成为遵守此法的典范,以推广使用简化字为己任,而不应“为仿古而仿古”去宣扬繁体字。倘若率性而为,只怕会给青 少年造成 “汉字错觉”,误导人们“猎奇”繁体字。马虎错用繁体字,敷衍乱用繁体字,不仅仅只是责任心缺失之小事,更是对汉语言缺乏起码敬畏感之大事。
浅谈唐诗“越女”意象的文化内涵 篇8
一、“越女”意象的文化内涵
王昌龄在《诗格》中云:“诗一向言意, 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 亦无味。”[2]同如江南女子采莲嬉戏, 西施负重兴国的场景都只是陈述事实, 但是品诗时总会暗含感慨, 前者意境明快, 后者沉重抑郁。意象依托诗歌整体呈现意境, 诗歌依靠其出“味”, 这种“味”基于文字中包含多层浓郁的文化纯度。“越女”与“秦女”“赵妃”等典型女子形象有明显的差别。“越”字包含两种含义:即越国与越地两层内涵,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内涵;再加上越地长久以来的文化积累, 为这个意象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
首先是越女独有的地域文化及其历史内涵。在文化领域中, 文学是再现地域文化特色比较重要的形象载体, 文学创作中往往携带着比较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迹。作品中所要反映的地域信息越强, 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就越浓郁越鲜明。[3]首先, 许多诗人都是对吴越山水仰慕已久, “越女江南讴”[4]一句就将美丽的女子和江南风景合二为一, 风光可谓千山竞秀, 就自然会为唐诗的意境增色。再加上像贺知章、朱庆馀、罗隐这些唐代诗人本就是会稽本地人, 对越地山水景观的描绘技巧更是娴熟, 而像李白等诗人也是游历之后写下诗篇。自东汉以后, 诗人又把越女和西施故事进行融合, 唐代更是将吴越文化奉为历史传承的必要阶段。这也与中华民族追求孔孟文化有关, 如上虞市 (今绍兴上虞区) 流传曹娥寻父的故事, 当地人还为其建立庙宇, 每年有许多人祭拜曹娥娘娘;西施复国则是深明大义的体现。越女不仅是美人的指称, 更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的典范。如同秋瑾一般, 越地女子早已不是传统中国女子娇媚形象, 她与铸剑文化、铸剑精神形成了一种个体重建。文化一向受政治、经济影响。唐朝由盛世到衰落的历史, 不光可以从诗歌整体意味中挖掘反思, 或是从李白到杜甫的创作风格的迥异中探索, 事实上也可以从“越女”这个意象由环境的点缀之物转变为一个集合多种阐释意义的象征中窥见一斑。
再次, 是由富有张力的审美感知而产生的意境文化内涵。无论在“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阶段, 还是“老忧王室泣铜驼”的悲凉晚唐。吴侬软语、如铃欢语和柔云绕月一直是唐朝人一心向往的江南意境。唐代诗人鲍溶作一首《越女词》云:“越女芙蓉妆, 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 不敢思君子。君子纵我思, 宁来浣溪里。”[5]现今觉得芙蓉、清水等意象已经显得泛滥了, 但仔细想来应该觉得赞叹。在唐朝, 越女已然成为一种成熟的审美意象, 诗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承载众多优点的完美形象载体。即使到今天, 人们还抱有“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臆想。黑格尔这样说:感受性作为感觉的自相同一, 在被归结为抽象的同一时, 不是麻木不仁的静止的和僵死的东西, 这种东西扼杀了自身, 却永远离不开有生命的东西的范围[6]。镜湖、禹庙、越王台等都是死的东西, 而唯有人的灵动性能为整首诗歌提供一种“生”的灵动, 这种灵动完全是不同于动植物的, 也不是简单的欢歌笑语, 而是一种发展的原理, 越女形象是属于吴越时期的, 也是属于唐诗的, 更是一种传承的体现, 即提到越女, 听者就会与“美”相对应。
二、结语
唐代诗人多受盛唐风气熏染, 描写越女时多带有闲情快意。而后唐朝衰落, 将吴国败亡归于越女, 到了宋朝此意更是风靡。现今和平年代, 浙东某一毗邻会稽山的高中, 校训仍然是“卧薪尝胆”。可见, 一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依赖于个人形象, 她的背后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种内涵会随着所处年代的民风的嬗变而改变, 但其所基于的原典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越女早已不再是传统的温柔女子而是带了刚性。越地本复仇兴国之地, 唐朝将越女一普通美貌女子深化到亡国之因或是肩负重任的使臣, 使后代对这一形象的印象产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清) 王琦, (明) 胡之骥, 注.李太白全集[M].李长路, 赵威,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98.
[2]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3]高利华.越文化与唐宋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4] (宋) 郭茂倩, 编.齐明王歌辞七首, 乐府诗集卷五十六舞曲歌辞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5] (清) 彭定求, 等编.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浅谈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唐诗英译 篇9
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 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民族, 其文化要发展, 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化和枯萎, 只有交流, 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是中国同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在走向与西方诗歌文化交融时, 必须主动积极, 凸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精华。
然而, 就像Peter Robinson在Poetry&Translation中提到的“Poetry is then said to be untranslatable, or more practically, poems are untranslatable.”翻译惯常来说是不可译的。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歌翻译的局限性。考虑到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下对翻译有更高的要求, 笔者将选取刘禹锡民歌体诗歌《竹枝词》分析译者应该如何因势利导提供更理想译文。
一.《竹枝词》分析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竹枝词》是巴渝地区民间情歌。自古以来, 人们就喜欢借唱歌来抒发感情。这首词的表达十分微妙:春风沉醉, 杨柳叶儿轻拂着江面, 水平如镜。泛舟少女忽闻若有似无的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儿落在姑娘心上, 泛起了姑娘心里的阵阵涟漪。她其实早就心系着那唱着歌儿, 却总也不明确想自己表达爱意的小伙儿。分明在他的歌声里听到丝丝绵情蜜意, 但就捉摸不定像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 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 东边又出着太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把天“晴”和爱“情”巧妙地联系起来, 表现出了初恋少女忐忑又甜蜜的微妙感情。
二.《竹枝词》译文分析
Version one: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quite at rest,
I hear my lover sing ashore a lay.
Sunshine in the east, and raindrops in the west,
It isn’t warm but warm yet, i dare say.[2]
Version two:
Between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flows along,
My beloved in a boat is heard singing a song.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3]
两个译本属于押韵诗, 采用了英文诗歌的英雄双行体。译本一的第二句中, 译者用“lay”来表达“歌声”, 用“warm”来同时表达“晴”和“情”, 这是翻译中的注释, 但是如果缺少了注释, 读者可能很难从译文中了解原作的感情。从节律来看, 译本二为了押韵, 译者在第二句中将“say”置于第四句句末。同时译本二使用了抑扬格, 使得译文富有音乐性。从意义来看, 第三句, 译者将双关的字面意义翻译了出来, 而第四句则翻译了双关的内涵意义, 同样, 译者进行了微调, 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大略看到, 如果将唐诗译文顺应全球化多元语境发展, 认识并了解到两种语言的差异, 将差异尽可能融入接受语大环境, 就能融入接受语文化, 真正达到吸收出发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 2001 (3) :86
[2]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唐诗中的酒文化 篇10
1.1 背景介绍
诗歌被誉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五百年前。中国唐代 (公元前618-907年) 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得到空前发展, 达到极盛时期。
自从1815年马礼逊第一次翻译并发表了一首唐诗, 世界各地的学者便开始研究并翻译唐诗。1919年, 英国汉学家弗莱彻出版的《中国诗文萃珍》成为第一本专门针对唐代诗词翻译的著作后 , 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中国唐代诗词, 发表了许多关于唐诗词翻译的文章或书籍, 包括《宝石山》和《英译唐诗三百首》。
唐代伟大的写实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其作品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疾苦, 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杜甫生活在战乱的时代, 他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战争。“三吏三别”诗组, 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依杨伦《杜诗镜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第219-225页) 作于公元前七五九年安史之乱期间, 深刻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被称为杜甫的杰出代表作。戴维斯指出“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诗歌创作的顶峰。 (Davis, Tu Fu, p. 65) .
1.2研究目的和方法
诗歌包含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文化, 杜甫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翻译“三吏三别”时应注重形和意的传达。文章旨在探究翻译“三吏三别”的方法, 使译文达到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
文中将筛选杜甫“三吏三别”诗中能反应中国文化的词汇, 并按照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文化术语把六首诗中包含中国文化的词汇分为三组, 并对其翻译进行比较研究。
二、文献综述
2.1 诗歌与文化
奈达指出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构成了各个文化所独有的特点。“文化是由社会的信仰和风俗构成, 在这些风俗习惯中, 而语言在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p. 139) 。这表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诗歌被誉为语言艺术, 构成中国文学语言的标志”。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歌能讲述事实、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由此可见诗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包含并反映社会文化。
2.2诗歌翻译
“读诗难, 写诗难, 译诗更难。”因为诗歌具有一定的结构和韵律, 并反映社会文化, 诗歌的翻译是要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共鸣达到或接近原诗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一些学者认为“诗歌中的深厚内涵和文化底蕴可以通过语言表达, 但是无法在不同语言之间转换。” (Constructing cultures, p. 57) 翻译的诗歌无法再现原诗的韵律和文化, 所以认为诗歌不可译。苏姗·巴斯奈特则认为诗歌经过翻译不会变得索然无味, 相反翻译能丰富诗歌内涵。
诗歌翻译中常用到“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文学翻译方法。约翰·德纳姆爵士指出“诗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而是把原语言的诗歌转换成目标语的诗歌。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很微妙, 诗歌翻译需要再现其意境, 否则无法称之为诗歌。” (Savory, The art of translation, pp. 79-80)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提出诗歌翻译不仅要做到“形似”, 还应该达到“神似”, 而意译能传达诗歌所包含的内涵, 从而做到“神似”。
2.3文化不可以性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文化传统、文化心态、习俗风尚和宗教信仰等。那么在语言相互转换的时候, 其所包含的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再现, 也就是诗歌中的文化是否可译。卡特福德认为“当源语言所描述的场景与源语言文化联系紧密, 而这些文化无法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时, 文化不可译。”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p. 93)
诗歌体现一个社会或者地区的文化, 翻译诗歌不仅要译其形式、内容、情感, 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的翻译。所以诗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更多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文化是否可译。巴西诗人奥古斯都·德· 坎波斯认为诗歌没有地区限制, 是无国界的。这便提出诗歌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4动态对等
“对等”被视为翻译中所遵循的中心概念, 是指“原文本 (ST) 和目的文本 (TT) 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目的本文可以作为原文本的翻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是指“源语和目的语对各自的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 (Baker & Malmkja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p.77) 关注“译语接受者与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原语接受者与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P167) 动态对等注重译文自然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数据分析
杜甫“三吏三别”诗中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词语被分为三组, 分别为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以及文化术语 . 其中特有文化词汇包括 :“中男”、“笙竽”; 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为 :“贼”;文化术语为“拜姑嫜”。
1. 吴钧陶将“中男”译为“teen-agers”, 采用了意译的方法来告诉读者“中男”是没有成年的男性。这达到了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的要求。然而萧涤非先生在《杜甫全集校注》中指出, 根据唐代的法律, 刚出生的男婴被称为“黄”, 十四岁之前称为“小”, 年龄到十六岁被称为“中”, 当男孩年到二十岁才被称为“男”。所以“中男”一词原意为年龄超多十八周岁且低于二十周岁的男性。而英文中“teenager”和“boys in their teens”则是指年龄在十三到十九岁青少年 (Soanes & Steven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翻译虽达到动态对等, 但是没有完全传递中文古诗中所包含的文化。所以“中男”应译为“teenagers or man, aged from eighteen-year-old to twenty-three”, 采用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2. “笙竽”是中国古代两种非常流行的乐器。“笙”是竹管制成的吹奏乐器, “竽”为古簧管乐器, 两种乐器均为中国特有, 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吴先生将其翻译为“martial music”, 而“martial”是和战争相关的事物, 无法传达源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达到动态对等。“笙竽”的翻译应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 “Sheng and Yu ;Sheng:a reed pipe wind musical instrument used in ancient China; Yu: an ancient wind musical instrument”。
3.“贼”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指小偷, 而是指邪恶的人。“三吏三别”中特指反叛势力。译者采用意译方法, 将其译为“foes”和“the rebellion”, 体现了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达到动态对等。
4.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 已婚女性居住在自己丈夫家里, 并且要照顾丈夫的父母。
“拜姑嫜”便是指结婚后拜见丈夫的父母。诗中描写的这对新婚夫妇, 新良还未来得及拜见公公婆婆, 新郎就被应征入伍。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treat yourparents as mine”和“go and serve his parents”, 传达了中国的文化, 达到动态对等。
四、结论
首先, 杜甫的边塞诗和三吏三别中所包含的文化难以通过翻译传达。为了探究这些诗歌中文化的翻译, 本文选取带有文化含义的字词进行研究发现, 不论是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还是文化术语, 都应该采用意译和直译加注解的方法。
唐诗中的光学和力学知识 篇11
1、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同题仙游观》 韩翃
前句诗中“松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句诗“细草香生”的原因是香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涉及物理知识是扩散现象。
2、绿树阴浓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 高骈
前句“树阴”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句诗涉及平面镜成像的知识。
3、岭树重遮千里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市史》 柳宗元
为什么山峦叠嶂,树木参天挡住了我的视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李白
前句诗波中月影,宛如飞来的明镜,涉及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后句诗彩云为什么能结成海市蜃楼呢?涉及光的折射知识。
5、日照霓红似,天清风雨闻。——《湖口望庐山瀑布》 张九龄
前句诗“霓红”是太阳光照到小水滴上,太阳光色散成七色。后句诗天气晴朗,瀑布发出风雨轰鸣,涉及物理知识气体传声。
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白居易
为什么江水会变红呢?原因是太阳由七色光混合而成,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散射,到傍晚红光剩下最多,红光照在水面上,水是无色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和透过它的色光决定,因此江水是红色的。
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崔护
人脸在红色的桃花映衬下为什么会显红色呢?其原因是太阳光是七色光组成的混合光,它照射到片片桃花时其它色光大部分被桃花吸收了,红光被反射,再照射到人的脸上,人脸是白色不透明物体,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人脸为红色。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月》 杜甫
为什么人到达山顶,会感觉到众山皆小呢?原因是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像的大小与视角有关,物体越大,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像也越大。人到山顶离物体远了,视角小了,像就变小。所以看到众山都变小了。
9、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此两句诗涉及平面镜城像的特点。
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杜牧
前句诗中“银烛”是人造光源。后句诗中“流萤”是天然光源。
11、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前句诗“月落”指“月亮西落”,月亮以地球为参照物西落,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相对运动。“鸟啼”指鸟叫声传到船上,涉及物理知识气体传声。“霜满天”指满天秋霜,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渔火”指夜晚江上渔船的灯火,是人造光源。
12、潭烟飞溶溶,林月底向后。——《春泛若而耶溪》綦毋基
前句诗“烟”指“雾”,涉及物理知识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为什么月向后退呢?原因是月以林为参照物是向后退,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相对运动。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江陵》李白
前句诗两岸猿声不停叫着,涉及的物理知识是气体传声。后句诗小舟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相对运动。
14、水精帘动微风起,满驾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骈
前句诗水精帘为什么动了?原因是微风吹的,涉及物理知识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句诗院香的原因是蔷薇散发出芳香分子,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涉及物理知识扩散现象。
1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 骆宾王
前句诗“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带露的禅质量大,惯性大,很难改变运动状态。后句诗风大容易使声音分散。
16、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前句诗白鹅为什么能浮在水上?原因是白鹅在水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鹅子漂浮在水面上。后句诗水波的产生原因是红掌的拨动,声由物体振动产生。
17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为什么惊醒乌鹊?是风吹动树枝惊醒乌鹊。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露”由水蒸气液化形成。人们听到秋虫哀鸣是气体传声。
18、细草微风岸,微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动的原因是微风吹的,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1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
明月以天山为参考系升起,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相对运动。
20、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清溪》 王维
为什么菱荇在清溪中浮动?因为浮葭苇。浮力大于重力,物体漂浮在水面。“澄澄”说明水清象平面镜,“葭苇”倒影在水中。
21、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劝学》 孟郊
前句诗“击石乃有火”,涉及物理知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唐诗中的洛阳 篇12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曾建都于此。洛阳有着“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称号, 刘禹锡也曾赞美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足以见得牡丹花开时的惊艳、美丽。因为洛阳有着怡人的风景, 所以到洛阳的诗人才有素材来创作优美的诗篇。其中就有崔知贤的“上月河洛地, 芳辰景物华。绵蛮变时鸟, 照耀起春霞。柳摇风处色, 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 歌吹石崇家”。诗人对景物观察得如此细致, 一个“起”字将生机盎然的春景表现得十分生动, 尽显洛阳风光。
有景必有情, 唐诗中借洛阳之景抒情的诗人也不在少数。身为外乡的张籍就因洛城肃秋时的景象而作下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见”字将无形的秋风化作为可见的事物, 说明此景很容易引起他的思乡之情。而身处外乡的洛阳籍诗人王湾在停舟 (今江苏省镇江市) 之际, 写下“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被后世传诵的名句。之所以这两句比较著名, 是因为它富有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 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 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似乎是作者对自己的鼓励, 虽然他十分思念家乡洛阳, 但他更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 为家乡争得荣光, 包含了他乡游子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洛阳风景优美, 声名远扬, 都要归功于汇聚在这片土地上的贤才居士们。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20岁以前是在洛阳度过的。一代诗圣, 是根植在洛阳这块沃土之上的。洛阳山水赋予他灵性秀气, 河洛文化陶冶了他的性格品质, 所以他称自己的家乡是洛阳。广德元年, 杜甫在听说官军平定了安史之乱, 收复了大河南北之后, 高兴地挥笔写下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到“便下襄阳向洛阳”, 既表达出诗人激动的心情, 同时也体现出洛阳在诗人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所以他才会在听到喜讯后带家人回到洛阳。
还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在开元天宝年间多次来洛阳。天宝三载在这里与杜甫相识, 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古风》第十九首于安史之乱中的至德元年做成。他在诗中幻想自己受仙人邀请升天神游, 突然:“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他的思绪从仙界回到现实, 看到叛军肆虐洛阳, 民众惨遭屠杀而豺狼似的叛军却封官拜将。李白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叛军行为的愤怒, 偏偏以洛阳为典型地点表达出来。体现出他对洛阳人民的关心。
白居易在他后半生居住洛阳的二十年中, 举凡交游官吏, 僧人, 公私活动, 岁时节令, 自然风光, 宅院布局, 家庭生活, 襟抱等等, 无不采撷入诗。他将在这里所做的诗赋八百首, 编为《白氏洛中集》十卷。他的诗对洛阳诗坛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洛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就连未知名的女子也是满腹诗书。一日, 顾况同二三诗友在洛河边游玩, 见从上阳宫过来的洛河水面漂来一片梧桐树叶, 上有宫女题诗, 云:“一入深宫里, 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 寄与有情人”。顾况亦题诗于叶, 从上游投放, 流入上阳宫, 诗云:“花落深宫莺亦悲, 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 叶题诗欲寄谁”十多天后, 又见一片树叶飘下来, 上题:“一叶题诗出禁城, 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 荡漾乘春取次行”。此诗写得富有柔情, 感情真切, 流露出一种伤感的美, 可见洛阳能诗者不乏其人。
光阴荏苒, 如今的洛阳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可洛阳这个名称让人听起来仍是那样充满诗意。从唐朝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 它如浩瀚的夜空, 洛阳则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它的光芒点缀了古老的文化, 使唐诗更加熠熠生辉。
【唐诗中的酒文化】推荐阅读: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07-11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诗中的情感体验10-28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论08-28
成语中的文化价值07-20
油画中的文化之旅06-06
中国绘画中的文化06-24
幽默中的文化素养07-04
设计中的文化记忆08-01
文化中的伦理博弈09-07
动漫中的安全文化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