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即服务

2024-11-24

基础设施即服务(精选7篇)

基础设施即服务 篇1

0 引言

江苏电信公司管理支撑系统 (MSS) 通过多年建设, 为企业精确管理、流程固化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随着集团、省、市一体化运营, 管控和生产高效协同的要求不断深化, 原有系统在支撑能力方面呈现不足:一是资源被各系统独占无法共享, 造成忙闲不均、设备利用率不高;二是系统设备型号多样, 缺乏统一管理和调度, 维护成本过高;三是部分系统服务器能力不足, 设备老旧存在安全隐患, 但扩容成本过高。为此, 希望通过引入云技术, 实现资源的自动调度与弹性伸缩, 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 使得MSS具备故障自动切换与容灾特性, 保证应用不间断运行,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化运营能力。

1 云平台架构

江苏电信公司云平台主要涵盖3个层面:一是软件即服务 (SaaS) , 二是平台即服务 (PaaS) , 三是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模式, 见图1。本次MSS云平台整合主要侧重于IaaS模式, SaaS和PaaS模式将对现有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改造后逐步完成。

1.1 整合目标

江苏电信公司MSS域系统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审计管理、企业门户和办公自动化 (OA) 等。目前, 各类小型机 (包括富士通、HP、IBM等) , 刀片和PC服务器多台, 存储阵列数据容量超过50 TB。在充分利用已有设备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引入强大的低成本服务器、高性能虚拟化软件和云资源管理平台, 将各类系统逐步迁移和割接到云平台, 实现MSS域系统的集约化运营。

1.2 整合策略

江苏电信公司云平台已经初步建成了基于X86平台的应用服务器资源池和Unix服务器资源池。MSS在云化改造和迁移时需要考虑应用的特性:一是面向用户的并发请求处理型, 如各系统Web及App层, 可以采用基于X86平台的资源池进行部署;二是面向关系型运算操作, 如各系统的数据库层, 则应采用基于Unix服务器资源池部署。

1.3 迁移步骤

MSS云平台迁移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迁移、数据库迁移和系统测试等。应用服务迁移分为3个步骤:一是云平台环境准备, 包括虚拟机安装、IP地址设置、存储划分等;二是服务安装和参数配置, 包括服务安装、集群设置、Java虚拟机设置、Web线程池设置等;三是应用迁移。数据库服务迁移分为4个步骤:一是云平台环境准备, 包括虚拟机安装、IP地址设置、存储划分等;二是云平台存储环境准备, 包括磁盘划分、逻辑卷划分等;三是数据库安装和参数设置, 包括表空间、用户初始化;四是数据迁移。

以图2的供应链系统为例, 将应用服务迁移到X86平台的应用服务器资源池, 数据库报表库迁移到Unix服务器资源池 (通过Goldgate软件实现数据同步复制) 。

1) 源系统。

应用服务器:2台HPBL680C刀片 (单台16CPU 16 GB内存) ;

数据库服务器:RX8640 16CPU 24 GB;

应用部署:2个单节点 (2×1 GB内存) 。

2) 云平台。

应用服务器:2台 (单台8CPU 16 GB) 虚拟机 (来源X86资源池) ;

应用中间件部署:IBM Web 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ND (node集群方式) 6.1.0.39 2个节点6个server (6×2 GB内存) ;

数据库服务器:1台 (单台16CPU 32 GB) 虚拟机 (来源Unix资源池) 。

1.4 云平台测试验证

为保证迁移到云平台的系统能力不降低, 需要对割接到云平台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验证应用软件迁移到云平台后, 各项功能能否正常运行, 是否需要升级JDK (Java development kit) 版本等。压力测试是系统是否能够迁移到云平台的关键点, 如发现某系统在大并发用户操作时, 虚拟机应用服务器压力不大 (低于30%) , 但数据库服务器压力过大 (超过90%) , 通过不断验证集群配置、优化数据库连接池、检查中间件版本、优化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脚本等, 解决数据库压力瓶颈问题。当发现某些第三方软件无法成功部署到云平台或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等, 需要与原厂确认是否升级相应版本。

1.5 云平台管理和运维

江苏电信公司已经建成云管理平台, 统一对接入资源实现按需分配和集中调度。云管理平台主要分为接口层、服务器虚拟化层、平台服务器层3个层面, 实现对VCenter、Hyper-V、HP IVM、IBM PowerVM等主流虚拟机的接入与管理, 支持对资源进行池化管理, 按照资源的地域、物理属性、服务类型等多种方式将资源划分成不同的逻辑资源池, 实现资源的分布部署和策略管理。云平台管理架构见图3, MSS资源已经纳入江苏电信公司云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和调度。

2 云平台实施效果

MSS云化改造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在适当的场景使用X86服务器替换Unix服务器, 降低初始硬件投资;二是通过构建IaaS资源池发挥规模效益, 实现跨应用的资源共享, 降低基础设施整体投入和能耗等成本支出;三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使用精细度, 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处理能力峰谷搭配, 降低硬件配置需求;四是通过云管理平台集中控制, 实现按需启停服务, 提高系统的动态扩展能力和安全性。

1) 降低采购支出成本。目前1台X86服务器虚拟化改造后, 可提供120万tpmC的处理能力, 可替代1台IBM P6 570Unix (4CPU 16 GB) 服务器。虚拟化改造的总成本在20万元 (15万元物理设备加5万元虚拟化软件) , 不到原Unix服务器采购成本的40%。

2)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IBM P570小型机的能耗是2 kW/h, X86刀片的能耗约为375 W/h, 通过X86服务器替代Unix服务器后, 每年预计可节电1.4万kW/h。[ (2 kW/h-0.375 kW/h) ×24×365=14235 kW/h≈1.4万kW/h]X86服务器虚拟化改造后, 可提供与2009年购置的5台HP BL680C (4CPU、4核) 刀片服务器相当的能力, 能耗降低为原来单台服务的20%, 以1X86服务器替代5台刀片服务器测算, 每年可节电1.3万kW/h。[ (0.375 kW/h×5-0.375 kW/h) ×24×365=13140 kW/h≈1.3万kW/h]。

3 结束语

MSS云平台整合是江苏公司IT系统云化改造试点之一, 基于IaaS服务模式的改造是“云计算”工作的起步, 下阶段需要深入考虑“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IT系统能力开放, 接应中国电信“云计算”运营产业链的布局, 通过加强流量管控、访问控制代理、动态配置等功能, 为实现具有SLA (服务等级协定) 服务质量保证的云服务继续探索新的实现路径。

“游戏即服务”时代降临 篇2

在并发的诸多深刻变化之中,GaaS(Game-as-a-Service, 即“游戏即服务”)的概念兴起和迅速落地,成为了当下游戏从业者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从业者们普遍认为,GaaS是继手机休闲游戏的市场规模反超MMO(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游戏之后,游戏产业的下一场大变革,同时,它也是跨度并不长的整个游戏行业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顾名思义,和软件行业早已被普及的SaaS(软件即服务)概念一样,GaaS概念与免费、在线、云端、CRM等概念联系紧密。然而,由于游戏行业的特殊属性,使得GaaS的兴起背后又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商业逻辑。

鉴于手游产业日益膨胀的社会影响力,对SaaS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于各种行业报告与行业会议。而以EA公司及其旗下《植物大战僵尸2》为代表的手机游戏的纷纷GaaS化,充分表明了GaaS正在以比SaaS快得多的速度落脚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之中。

而也许人们并未留意的是,在增长速度令人咋舌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了游戏产业变革最迅速、最激进的市场。GaaS也在中国以更快的加速度开始重构产业链。

长尾结出的果实

GaaS的概念初次诞生于社交游戏开始蓬勃的美国。从2009年开始,Zynga依靠FarmValle等根植于Facebook平台的免费社交游戏开始迅速膨胀为游戏行业超新星。而以FarmValle为代表的这些社交游戏,既不同于主机游戏,又不同于休闲游戏,而是普遍具有免安装、免费注册、实时在线以及以玩家游戏内互动为基本特征等特点,同时它们比之前的端游(即需要在PC上安装的大型游戏,以MMORPG为主)难度要小的多。

2010年度Zynga日收入达到了百万美元(2010年的虚拟交易将达到16亿美元),而它的估值也随后从2010年的40亿美元翻倍到70亿至90亿美元,轻松超越游戏界老牌大哥EA 60亿美元的市值。

Zynga的巨大成功,带来了美国游戏行业关于GaaS的第一轮探讨。在2010年的GDC年会(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是全球应用开发者大会的分会)之上,围绕“其他游戏是否也可以前端免费”,“如何设置内部互动系统”等话题,参会者进行了讨论,GaaS的概念第一次在GDC上出现。

其实,就像SaaS是在全球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逻辑一样,GaaS诞生的前提,同样是用户(即玩家)数量的巨大增长。也正如《连线》前主编马克·安德森所说:“长尾足够长是产品免费的前提条件”,正是根植在Facebook巨大的全球用户数量(Zynga可以免费获得这些潜在用户)——在游戏玩家数量在局部突然增长的背景下,Zynga才利用自身对相关数据的挖掘获得了成功。

然而,真正的游戏玩家爆炸,却正是发轫于App Store和Android诞生后的2009年,而在3年后的2012年迎来高潮——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大潮之中,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了,一个令游戏从业者长期梦想的天堂——人人皆Gamer的时代来到了。

在2009年,手机游戏市场仅有5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其中大部分游戏都是内置游戏。当年GDC大会的参会人员,也比2008年的1.8万人减少了1000人。而Juniper Research最近发布的Future App Stores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智能机和平板应用消费将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手游收入将达到240亿美元,占750亿美元中的32%。2012年的GDC 大会则吸引了2.3万名以上的参会者!

所以,回首展望,Zynga的成功,不过是GaaS在游戏界兴起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GaaS真正重塑行业的时机才刚刚来到。

2013年的GDC盛会将于11月5日在洛杉矶开幕。GDC在线社区的负责人Patrick Miller在会前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行业趋势的研究与采访,并于10月15日发表了《GaaS如何改变一切》的文章。文章中引述了专注于游戏投资的Signia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Dan Fiden的观点:“游戏行业正在面临着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来自于Facebook或者移动设备,而是来自于游戏GaaS化本身。GaaS对行业的冲击要比休闲游戏崛起所带来的要大得多。”

重塑产业链

正如SaaS对软件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至今仍未冷却一样,GaaS也必将对整个游戏产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具体来说,一方面将是游戏公司自身的产品线与业务线的双重GaaS化,另一方面则是与游戏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大繁荣,一些新的势力即将成为游戏产业的一部分。

在第一方面,老大哥EA已经率先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EA将花巨资收购的长期现金牛——《植物大战僵尸2》免费,是EA这种向SaaS方向改革的重要举措。虽然人们对该游戏难度的骤然增加多有抱怨,但不得不承认,《植物大战僵尸2》玩家确实有着强烈的游戏内付费需求。

然而,同SaaS一样,前端免费仅仅是GaaS的特点之一。其重要特点还是集中于后端服务,也就是最后的那个“S”之上。

知名游戏网站Gamespot的作者Brendan Sinclair 在2012年6月刊文认为,GaaS意味着之前游戏用户与游戏发行商之间的在商店(包括各种应用商店)内发生的一次性购买交易行为,将“被消失”——确切地说,这一环节不再是玩家与发行商的唯一交集,而会在免费后演变成为两者长期交集关系的开始。

nlc202309011550

Sinclair在文章中特别提到了EA在2012年1月份在美国得州奥斯丁开张的“全球用户体验中心”(Worldwide Customer Experience Center)。要知道,游戏公司往往是轻资产公司,在之前的游戏产业史中,从未有任何一家游戏公司花重金设置过自己的“体验中心”这种业务线。

在“全球用户体验中心”开张的仪式上,EA 高层悉数聚齐,其COO Peter Moore的讲话宣布了EA转型GaaS的决心:“作为EA的GaaS战略的重要一步,该中心意义非凡。远的不说,最近我们就亟需这个中心来为EA刚推出的《Battlefield 3》和《Star Wars: The Old Republic》两款游戏的上千万玩家提供服务。”

在GaaS这个话题上,另一家引起游戏行业震动的是Supercell 公司以及其推出的获得巨大成功的游戏——《部落战争》(Clash of Clans,简称COC)。其不但开辟了手游的一种全新的以COC命名的游戏类型,而且在随今年Google Play版《部落战争》的发布之后,《COC》已经成为日收入百万级别的手游,超过了Zynga巅峰时期的收入水平,其近期的季度盈收竟和Gameloft的持平!

有很多游戏行业内部人士认为,《COC》可以看做是游戏行业进入GaaS时代里程碑的一款游戏。在其无比简单的游戏内部情景(一款策略类游戏竟然连任务系统都没有),其实是一个策略性和延展空间极强的Hardcore世界。该游戏深深抓住了手机游戏玩家的本质需求:在体验过程中,任何环节都不强迫容易手持手机“走神”的玩家专心超过1分钟。就连核心的战斗部分,也是在起先数10秒部署士兵之后就剩下观战了。调动玩家兴趣的全部在策略运用之上。这就为围绕该游戏的GaaS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一点从各大游戏论坛的COC专属版面上即可见一斑。

总之,在EA和Supercell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可以判断,向GaaS转型,已经成为游戏行业的共识。

然而,与软件行业SaaS略有不同的是,游戏行业其实是一种立体的体验经济,因此,GaaS的到来势必会催生出围绕游戏体验的新生产业力量。

目前来看,支付工具与手游玩家(信息)社区,是当下需求比较明显的游戏周边服务,两者成为游戏产业GaaS框架中的重要势力的希望较大。而在这两者之中,支付工具与支付环节尚处于不甚明朗的混沌状态,而针对手游玩家的信息社区,则已经初具产业规模。

而手游的特殊属性和使用场景,决定了手游社区的内容,势必要与之前面向端游与页游的社区内容“三板斧”——资讯、曝光与评测有所区分。比如,一个从手游开始玩联网游戏的用户,是无法从 PvP(即游戏内玩家对战)的基本知识学起的。

美国的Duxter、Raptr,以及中国的着迷网就是这种社区的典型代表。

着迷网从手游攻略切入用户需求,意图打造一个弱广告而强社交的手游色彩鲜明的媒体。前EA员工,着迷网CEO陈阳对《商业价值》表示,针对手游的新型社区,意味着要顺应GaaS潮流,将更容易形成玩家忠诚度的工具类信息(而非资讯类信息)做深做透。

陈阳向本刊介绍,着迷网为了充分发挥GaaS特点,并没有采用寻常的Discuz与Wordpress等工具建站,也没有采用第3方的CMS系统,而是进行了特别网站架构,方便内部交互以及与各大应用商店对接。而在其他游戏媒体上较为罕见的将卡牌按照难度、种族、等待时间归档等细致、差异化功能,在着迷网上都能找得到。

“游戏发行商用传统手段获取玩家的成本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之下,以手游社区为代表的GaaS服务可以发挥巨大价值。”陈阳说。

中国故事

实际上,目前游戏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市场,已经不是美国、日本或者韩国,而是中国。

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秋季开发者大会上,触控科技CEO陈昊芝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到2014年,手机游戏规模铁定将超过240亿人民币。而到了2015年,中国手游市场将达到400亿规模——这是参照2010年端游水平。

而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在2012年末才开始出现月入千万级的手游,而在2013年国庆假期过后,广州银汉预言旗下的《时空猎人》10月份流水将突破1亿元话音未落,微信平台上的《天天跑酷》已经率先月入破亿。从月入千万到月入过亿,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要知道,这是端游用10年,页游用4年才达到的水平。

一夜暴富的神话和日趋惨烈的行业竞争,必然将促使中国的GaaS产业的繁荣。

实际上,除了手游社区之外,已经有很多美国所没有的围绕GaaS的创新开始在中国出现。这分别体现在游戏工具与运营手段两个维度之上。

在工具层面,YY的上市其实已经证明了中国GaaS周边产业的价值。而国内知名游戏开发商蓝港在线王峰最近表示正在研发手游内的通讯功能。而知名手游公司上海慕和创始人吴骞则提醒本刊记者,中国穿戴设备大潮的兴起,则在GaaS的产业链上埋下另一个伏笔。

而在台湾芯片生产商英伟达的官方网站上,战略级产品NVIDIA GRID的产品介绍页面上,已经赫然突出了针对GaaS 的信息。

“GaaS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中国的GaaS进程要比美国快得多。”吴骞说。

在运营层面,一方面以触控科技为代表的游戏运营商已经开始了“玩游戏,赠流量”的尝试,另一方面随着页游、端游厂商的涌入手游市场,Hardcore手游文化正在形成,之前比较成熟的电子竞技平台也开始逐渐向手游转移。

总之,中国的各路势力都在利用GaaS潮流,迫切地使手游告别初期的一次性消费品的身份。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未来愈发竞争激烈的游戏产业中,围绕游戏的生态服务能力,才是游戏CP差异化的根本所在。”陈阳对本刊说。

身份即服务解决方案 篇3

CloudEntr的可扩展性和零阻力技术为公司提供了与现有IT系统轻松连接的自助方式; CloudEntr使用户实现便利与安全的最佳平衡, 同时普遍兼容移动技术, 实现了随时随地访问基于Web的应用。

数字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金雅拓(Gemalto, Euronext)推出了CloudEntr,这一新服务旨在帮助企业管理用户身份,同时实现对基于Web的应用的安全单点登录(SSO)访问。

CloudEntr使用户能够只需使用独一无二的登录证书进行一次验证,就可以便利地访问其所有基于Web的应用。 借助CloudEntr ,通过无需记住的复杂密码或双因素验证功能, 包括移动的一次性密码(OTP),企业还可从易于破解的用户选定密码平稳过渡到更为强大的保护。CloudEntr即日起可在http: //cloudentr.com/ 下载,免费试用。

金雅拓的全新身份即服务(I- DaaS)仅在美国和欧洲就有3.3亿潜在专业用户,使寻求管理员工访问身份的企业能够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快速部署先进强大的基于Web的身份验证。CloudEntr的可扩展性和零阻力技术为公司提供了与现有IT系统轻松连接的自助方式。CloudEntr使用户实现便利与安全的最佳平衡,同时普遍兼容移动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访问基于Web的应用。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是IT经理还是寻求提高在线服务访问防护水平的员工, 任何企业用户都可受益于采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 如CloudEntr。金雅拓的解决方案使IT经理能够节省时间,并在帐户服务开通、密码策略执行和更好地操作与密码相关的整体支持服务方面获得可见度。CloudEntr提供了分配或清除员工对企业应用访问权限的简单方法,当组织或工作流程发生变化时,这种方法能够大大节省时间,提高业务连续性。

身份与访问权限高级副总裁Fran ois Lasnier表示:“CloudEntr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员工访问基于Web的企业应 用的方式 , 以实现更高 效的IT管理 , 并为用户 提供了多渠道 便捷方式 ,从而从密码最佳 实践中受益 。金雅拓的这 一全新IDaaS产品融合了 金雅拓在 数字安全领 域30多年的经 验 , 我们为企业 和政府提 供可靠服 务的悠久历 史 。”

关于金雅拓

金雅拓公司是数字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2012年营业收入达22亿欧元, 在43个国家或地区设有83个办事处和13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

基础设施即服务 篇4

马里兰州盖瑟斯堡, 2016年11月16日电 (GLOBE NEWSWIRE) --领先全球的统一通信服务 (UCaa S) 先驱Broad Soft, Inc.今日宣布, 推出联络中心运营集成方案CC-One。

CC-One是一个基于云的全方位渠道 (语音、电邮、聊天软件及社交媒体) 联络中心解决方案, 让企业逐渐从遗留系统平滑过渡到真正统一的、基于分析的解决方案, 从而为客户创造卓越的服务体验。CC-One所提供的云平台久经考验, 可以为各个规模的企业提供优化服务,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跨国公司还是多地点的联络中心运营商, 均可满足其需求。

大多数联络中心系统孤立运行, 并与企业其他电话系统分离, 但CC-One通过与其移动为先的统一通信应用Broad Soft UC-One®整合, 提供无缝的云PBX及统一通信体验。因此, 各部门可通过实时的语音、聊天及视频接触到企业的主题专家。CC-One通过与Broad Soft Team-One协作应用整合, 为前台及后台提供虚拟的持续工作空间, 促进团队合作及信息共享, 提升业务性能及客户体验。

根据国际客户管理学院的研究数据, 40%的客户支持电话是为了寻求专家援助。让最适合的专家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最匹配的客户电话对所有联络中心都至关重要。CC-One通过使用动态的智能分析, 令各种规模的销售及服务联络中心能够优化其表现。CC-One通过利用联络中心内外多个系统内的数据以及进行智能分析, 能够灵活地预测每名客户的需求, 从而找到处理该客户需求的最佳匹配人员, 提升表现、销售及客户体验。

作为原生云解决方案, CC-One降低了联络中心的购置成本, 取代了昂贵、复杂、灵活性不足的内部系统的需求, 也能够便捷地与现有内部系统及外包联络中心整合, 为混合系统提供支持, 使内部部门逐渐过渡到运用云解决方案。

Broad Soft首席数码及营销官Taher Behbehani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Broad Soft CC-One, 它凝聚着Broad Soft关于云、协同联络中心运作的未来愿景。全球联络中心市场处于快速转型中, 旧的遗留系统正逐步被灵活的云技术所取代。我们相信CC-One代表着这种转变的新走向, 即联络中心成为公司至关重要的资产, 助力公司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促进销量增加及增强品牌知名度。”

设备管理即服务助力运营商新收益 篇5

多种“云”服务步入商用

对目前全球市场而言, 企业正向“按需服务”模式转型, 而云计算已成为支撑该模式的重要技术, 并助力众多通信运营商提供相关服务。通信运营商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快速行动起来, 以适应新的模式转型。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通信运营商非常看重变革。他们纷纷对核心业务模式进行重新评估, 并寻找各种利用网络资产的新方法, 总体而言, 就是努力攀登价值链阶梯。

成为企业的云服务提供商是一种变革策略, 可使企业在新兴市场上实现突破性成功。通信运营商比任何企业都更加了解服务模式, 并且研究表明, 企业也更倾向于信任通信运营商。目前, 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种云服务技术可使通信运营商快速提供许多新产品, 这些技术包括通信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 (按需计算性能) 、设备管理即服务以及即将出现的企业应用程序即服务等。

2011年Dmaa S前景看好

2011年, 设备管理即服务 (Device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DmaaS)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是非常有前景的云产品。移动设备管理作为电信和IT的联系纽带, 充分发挥了通信运营商的各种优势, 并且其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当前, 办公地点已不再局限于办公室, 智能手机正在蓬勃发展, 网络互联越来越普及、快捷, 移动设备工作人员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这对所有人都是好消息, 不过, IT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大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

在由惠普等公司提供的基于云的、先进的设备管理即服务解决方案中, “聚合平台”可作为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和企业客户的环境之间的中间层, 这些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移动数据备份或个人电脑数据备份以及通信运营商运营支持系统 (OSS) 和业务支持系统 (BSS) 等。

通过一个可靠、定制的网页门户, IT工作人员能在按需服务的基础上有效管理员工的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利用空中下载 (OTA) 技术, 工作人员能对各种设备进行设置, 诊断各种设备问题, 实施IT安全政策, 备份并存储设备数据, 还能远程分配、更新并管理企业应用。

基础设施即服务 篇6

1 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将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行业的发展中, 能够更好的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降低投资成本, 实现电网自动化, 及时掌握变电站以及电网的运行情况。此外, 对变电站可靠性的提升上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实现远方的集中操作、集中控制, 有效解决人们在用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更好的服务于民。在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时候, 可以将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当作技术支撑来予以实现。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代替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 在建设电网的时候降低电缆的应用, 将人们的占地面积减少, 优化系统, 共享各种信息资源, 提升供电部门的工作效率。

2 为服务于人民, 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为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用电需求, 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主要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在经济调度中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

在经济调度中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 主要是在对用户安全运行和供电量给予满足的基础上, 更加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设备和能源, 将燃料的成本降低, 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升上来, 进而减低用户的用电花费。所以, 在省调和网调中应该在保证电网频率和电压质量的基础上, 将放电时的网损程度、水耗、煤耗等予以降低, 降低投入的成本。为了能够将更多的备用量提供出来, 对省调和网调还需进行相应的负荷测试, 确保对经济负荷与最佳负荷分配能够更好的实现, 同时还应该优化无功功率和电压水平, 将电压质量提升上来, 将网损降低。

(2) 在运行监控中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

在电网运行的时候, 对经济调度、控制和运行安全几个要素一定要做细致的考虑, 才能够更加合理的保证人们的用电。所以, 一定要确保电网运行上的安全, 有效的监控电网。将自动化技术加入到电网监控过程中, 对电网的运行情况, 安全监控中心能够更加准确、及时的掌握, 防止有不安全的情况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用电。对于事故、生产异常的情况可以对有效的措施及时的进行使用来解决问题。省调、网调应该对电网的频率、电压、电量、潮流及负荷容量和发电等众多的参数给予监控, 在发电机组、隔离开关、监视断路器等设备中应用自动化技术, 对全自动装置的动作状态能够更好的实施保护。县调、地调对电网实施监控的内容不会太多, 然而就一些地调比较大的情况, 对信息量的需求上还是比较大的, 监控电网的内容能够应用打印、拷贝、绘图和屏幕显示等众多的手段进行表示, 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 在安全管理中对电网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

对电网的安全上进行管理, 就是指在电网异常的运行或者正常的运行状态下, 对事故发生之后或者发生之前的预测分析, 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网安全的运行。将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安全管理中, 能够在发生了事故之后, 以事故追忆功能为基础, 事故的顺序为记录, 通过详细的分析, 追踪事故发生的具体参数, 就事故将正确的解决策略制定出来, 对事故带给用户的威胁上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给予解决, 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 而对人们带来更大的影响, 保证电网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4) 智能表计的自动化应用

智能表计的自动化应用, 可确保用户充分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自主定制用电方案, 做到用相同的电, 花最少的钱;用户在自家电表上就可以实时查询当前电价和剩余电费余额, 轻松掌握用电信息, 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用户可在各个营业厅和缴费网点缴费充值, 比目前的缴费方式更方便快捷。同时, 电力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 加强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建设, 用户通过自己登陆该系统, 可以及时查询电费、查询电力负荷, 并且根据电网负荷来调整生产周期和查询电网功率因数, 用电客户根据自己的用电特性来补偿, 用户家中无人的时候, 自己来切断电源, 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电网运行管理效率。

(5) 在自动控制中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

在电网的运行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电网调度的自动控制, 对电网的经济运行及电网的安全进行控制与调节。控制电网调度信号, 依据从上至下的方式将信号发到站、厂或者下级调度中。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中, 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进行闭环控制、遥调、遥控等管理工作, 为人们的用电提供更大的保障。

3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电网自动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在应用了电网自动化技术之后, 不管是何种调度中心, 都需要将对电网全面监控的实现作为主要的基础, 依据需求及本身的特征给予完善,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网自动化技术, 更好的体现了便民服务的思想。

参考文献

基础设施即服务 篇7

围绕叉车服务的相关内容、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等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林德副总裁谢德安,请他分享了林德在服务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记者林德对于服务有怎样独特的理解和定位?

谢德安:在叉车行业,传统的服务方式主要是指“售后服务”。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市场,超过70%的客户会选择与林德签订“全面保养服务合同”,因为客户更相信也更依赖林德专业的售后服务,可以为他们的设备和物流运作提供有效保障,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控制整体成本,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提高设备残值。林德通过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提供,让客户更好地感受到产品及服务价值,也让客户更专注于其核心的业务领域,从而超越客户的期望,这就是我们对客户服务的定位。

同时对林德来说,通过深入的售后服务提供,可以更及时有效把握产品的设计及质量缺陷,为产品改善提供即时全面信息;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使用习惯及作业工况特点,为新产品及个性化选项开发提供基础信息。优秀的售后服务也是产品二次销售的有力保障,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在中国的经验总结。

林德一直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我们不仅仅是高端的设备制造商,更是一家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提供商。而且我们也注意到,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产品”,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设备时十分重视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记者林德提出的“全价值链服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些服务能为客户带来哪些价值?

谢德安:“全价值链服务”包括:售前的仓储物流规划、设备选型配置,售中的新车业务、租赁服务、物流设备系统集成,以及售后的叉车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叉车改造翻新、现场物流规划、客户培训、车队管理、设备回购置换、二手车等内容。这些服务基于客户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最终实现客户投入产出比最大化。而在该服务体系中,每一条业务线都有鲜明的特点,从规划、售前到售后,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因为我们发现,客户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的服务需求,所以林德从一开始就提倡顾问式销售服务,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为其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解决方案,包括现场作业工况(推荐最适用的设备选型配置、产品组合等技术解决方案)、设备及运营管理(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合同、车队管理、设备改造等服务解决方案)、财务管理及规划(提供经营性/融资性租赁、长短租、以旧换新、回购等财务解决方案),也包括提供仓储规划、充电间规划、人员培训、叉车竞赛、定期使用分析及管理建议等增值服务。

当然,有好的、适用的方案固然重要,还要确保高质量的方案实施,才能真正做到让客户放心和舒心。从目前不断扩大的客户规模和较高的客户重复购买率来看,客户对林德的服务及其带来的价值是十分认可的。

记者在发掘和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方面,林德有哪些经验可供分享?

谢德安:在我们看来,安全、专业、及时、高效是客户在购买或使用叉车时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围绕这些服务需求,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安全性,并针对特殊作业工况开发了特别的安全选项(如Bluespot蓝光系统、智能灭火系统等),另外我们的销售服务团队也强化EHS (Environment、Health、Safety,环保、健康、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他们与客户的接触有效传播安全理念。

二是,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林德目前在中国大陆建立了45个分公司、9个区域经销商、135个服务网点,有200个销售顾问及800个服务工程师为客户提供贴心式服务。同时,我们还成立林德学院,为销售及服务人员提供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此外,我们也为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的配置,如工程师配备专业服务车,服务车装备有专用电脑、维修工具及常用配件等,通过业内首个呼叫中心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高效的全天候服务。

三是,针对客户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合同式售后服务(如定期保养、全面保养、人工全包、驻点全包等),不仅传播了强制保养的设备管理理念,也满足了客户设备维护的需要。

四是,根据客户的季节性生产特点及财务需求,推广长短租及融资租赁服务,并在全国建立了拥有5000台各类型叉车的租赁车队。

五是,针对客户对设备高效运作的要求,提供旧车翻新、置换、回购服务,让客户最经济地享有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我们还针对客户日益增长的工作安全、效率要求及未来大数据的运用,开发车队管理系统(Conecter Solution),帮助有需要的企业管理好车队;针对客户对自动化物流的需要,引入集团领先的E-Tow、AGV等系统;根据客户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提供物流系统集成服务等

其实,这些都是林德“全价值链服务”涵盖的内容。只要我们始终以客户为导向并不断提高专业性,就能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及服务方式,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记者您认为目前在叉车服务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对此林德采取了哪些做法?

谢德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安全、高效、环保已成为国内外市场共同看重的方向。基于此,EHS理念不仅应贯穿在叉车产品上,更要在服务中有所体现。林德极为重视和安全环保有关的一切技术和管理措施,在任何方面都不会降低安全标准。林德叉车在设计时就将安全纳入到必要考虑范围内,且包括一些特殊功能,比如转弯自动减速、自适应性照明灯、蓝光警示功能、智能灭火系统、适应性智能照明灯、超速报警系统等,这些安全性能也是林德提供专业服务时十分关注的。

另外,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比如林德的数字控制技术(LDC)在实现叉车控制更加精确、能耗更低的同时,也能够让故障诊断更直接和便捷,减少维修时间。车队管理系统(Connected Solution)则能够有效协助客户做好操作人员管理、设备使用管理等,也便于我们协助客户统计、分析设备的使用效率、异常使用记录等,并提供管理建议,未来还可以实现自动报修、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便利性、即时性。

记者林德如何看待中国叉车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围绕服务业务的开展有哪些具体计划?

谢德安: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并关注企业内部人员作业效率提升及流程优化,对外部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促进了中国叉车后市场的日益蓬勃发展、同时,客户也对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服务标准、质量体系、人员专业度及规范化、性价比、个性化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方面不断改进提高。这也是我们倡导“全价值链服务”的出发点。

上一篇:课例反思论文下一篇:高血压合并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