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研究

2024-09-20

政治制度研究(精选12篇)

政治制度研究 篇1

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才能应对社会发展新形势,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关系到 “中国梦”的实现。

1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重要意义

1. 1 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 只有认真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 夯实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 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更科学、更完善。

1. 2 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源于实践, 实践验证理论,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源泉必定根植于实践之中, 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指导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如果理论和实践相脱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将会失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 3 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互融共生。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融也越来越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它要不断的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也会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流, 与其他学科交融共生。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缺乏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 各项配套制度跟不上、配合不协调, 导致出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 甚至有些领域相互推诿, 无人管理的现象。

2.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没有被很好的执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 一部分高校也没有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甚至没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高校对大学生的日常化管理较多, 认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较少, 学生也忙于学业学习、考证、就业, 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这往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执行。

2. 3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作为历史的产物, 必然会收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对大学生来说, 主要是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和学校环境这三大环境影响其思想品德的发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健全, 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偏差, 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高校、教师及学生自身也不重视, 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的育人实效。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体系的构建

3.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目标体系。人只有在明确的自己想要做什么、将要做什么, 才会有针对性的展开行动。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明确其发展方向, 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规律,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才能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过程, 才能发挥其引导和激励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的目标体系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3. 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组织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实现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明确有序的组织体系, 明确各方参与者的权利和责任, 把各种力量都团结组织起来, 充分利用起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和班级组织, 使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以模范、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使大学生主动成为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 以点带面, 促进全体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 认真学习。

3. 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坚强后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没有被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实效性不强, 在开展的活动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力,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障体系不完善。建立和完善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保障体系, 从政策上、制度上、思想上、知识上和物质上给与保障, 各方面相互配合, 发挥最优效应, 共同完成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我们需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 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发展, 构建实效性强、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羽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02.

[2]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政治制度研究 篇2

一、理念的渊源与复兴

说到“理念”的历史渊源,不得不提到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在他看来,“理念”是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批判与继承,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理念理解为推动知性产生到超越经验的纯粹理性;黑格尔在《小逻辑》里将理念称为“自在而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1];……等等。在上述历史线索中不难看出,“理念”一词在唯心主义学派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内涵也随着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

随着近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兴起并逐渐成为哲学主流话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物质世界”,强调其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拒绝那种超越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理念”,从而“理念”一词在学界研究中也走向了落寞。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站在相对主义的哲学立场上重新强调了主体认知的重要性,力图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进行解释与分析,这为“理念”的回归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首先在政治学科中的国际政治关系研究方面占据了主流地位,之后,很快蔓延到其它的政治分析领域,形成了政治学科的建构主义模式;其核心思想认为决定政治结果的既不是观念也不是物质因素,而是观念与物质因素间的互动对政治后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理念路径的基本模式

在理念路径中,其核心问题就是理念如何影响政治行为。它认为,政治行为既是行动者的动机、利益和偏好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环境提供机会及限制约束的复杂后果。这种观点被认为有着很大的进步性,其把动机、利益和偏好都当成了变量,这与政治现实更为切合。进而,它阐述了理念路径的核心分析点对政治现象中的“利益”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

它强调利益分为两个层面的,一是客观的利益,二是主观对客观利益的认识,并且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那影响政治行为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对此,科林·海在唯物主义“背景物质利益行为”[2]的解释模式基础之上,发展了一种“背景‘现实’或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认知行为”[3]的建构主义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更符合实际政治生活状态,但其最为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必须借助其他变量才可能阐明理念对行为的影响机制。在这种背景之下,处于政治学科研究前沿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力图把理念与制度结合起来。

三、理念与制度的结合

就目前来说,理念与制度的结合主要沿着三条线路展开。第一,理念在制度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线路分析了理念是如何转变成为有形制度的,对此旧制度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转变成了制度设计就是最好的释例。第二,理念在公共协商、对话、主体际的沟通以及集体认同中的作用。这一线路阐述了理念对政治行动者的偏好、利益观、价值观等发挥着决定性的形塑作用。第三,理念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这一线路有效地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动力问题。通常情况下,理念与政治制度绩效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摩擦”现象,这是政治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亨廷顿在1981年的《美国政治:不和谐的许诺》中指出:推动美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的绩效之间存在着摩擦,当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的时候,它就能推动制度变革,向政治理念倡导的方向发展[4]。

具体来说,首先,理念通常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状态,它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激励政治精英进行政治变革,并为政治变革提供了行动“蓝图”。然后,在制度变革的“前夜”,既有政治制度出现“去功能化”倾向,它们无法再为政治行动者提供稳定的预期,在这一时间序列里,理念具有替代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最后,在理念的进一步细化下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对原有的政治制度提出全面挑战。在上述的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随着旧的政治制度合法性的丧失,理念为新的制度设计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从而实现了理念对政治精英行为的约束和对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的维护,诠释了理念引导下的制度变迁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Lieberman,RobertC。,,Ideas,Institutions,andPoliticalOrder:ExplainingPoliticalChange,in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96,No。4。

浅析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制度;

一、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界定

1、政治文化的定义

"政治文化"一词首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提出的,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政治文化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王惠岩认为其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燕继荣则认为政治文化是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情感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政治文化是某一政治共同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并持续地影响人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行为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等一系列的总和,它包括政治认知 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价值政治参与意识等内容。

2、政治制度的定义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理论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政治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政治个体行为。海伍德则认为,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规则和程序之上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长期稳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的和合法的特点,通常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政治制度是某一政治共同体为明确社会政治关系约束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而制定的政治基本规则政治行为程序和各种政治机制运行的规范要求的总和;与政治文化相比,政治制度更多地呈现为显性化的国家法律法规等明文规定的政治行为准则。

二、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政治文化作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几乎作用于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意义上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特征决定着该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的方式以及发展前景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稳定的基础。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一旦这种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体系的生存危机,甚至使之解体。在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政治文化的差异尤为明显。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各种结构之间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这是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一个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模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但社会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形成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将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政治体系是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一变化的过程总是由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人去推动和完成的。因此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变革的目标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政治体系变化的进程及其结果。

这是从宏观方面去讨论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那么在不同国度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有何影响,本文将以英国为例进行解析。

三、英国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绅士型政治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现代民主国家,有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英国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的背后是英国特有的政治文化。

1、地理位置:岛国根性。英国由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以及附近岛屿组成,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奠定了其保守主义的根基。岛国相对恶劣的气候与环境造就了英国人早期的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英国人对生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愈加强烈。生活环境使英国人形成对社会的理性态度,即战胜对手,但不同于日本的侵略扩张,他在战胜对手后却不一定要彻底将其消灭。

这种岛国根性对英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英国虚位君主的形成。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拥有者目前为伊丽莎白二世,她只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其权力的形式受到惯例与民意的约束,其次是英国议会中的贵族院的存在。英国议会中的下议院是平民院,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上议院曾是一个世袭的贵族议院,但目前英国正对上议院进行改革,现在的上议院成员有部分还是世袭贵族,其他则是获任命的议员,再次英国没有成文的宪法,但宪法惯例具有宪法的作用,各种成文法和普通法共同组成了所谓的英国宪法,英国宪法的不成文性是岛国地理在政治上的反映,这是由于他们重视经验和传统,在需要法律的时候他们更注重从以前的判例习惯中去寻找依据,最终英国也没有形成一部成文宪法。

2、理性思维与自由精神。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一个民族要挣脱传统社会的束缚起关键作用。英国是第一个构筑起现代思维方式框架的民族,那是一种对经验极为推崇的理性思维方式,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是英国人行事的依据,也是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的自由精神源自中世纪贵族与王权的冲突,每当英国人的自由与权利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不断沿用大宪章开创的自由传统而予以重新解释,以适应制约权力保障自由的时代要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自由精神逐渐发展成为自由主义,倡导法律改革,反对政府对于经济的过分干预,以防止权力的扩张,在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既是这个民族特有的哲学,又是一种独特的国家政策,这对于英国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3、稳重守成的保守主义。英国的保守主义源自光荣革命,即对对变革持稳重态度,当现存制度尚能维持仍可继续时,它就坚定地守住阵地不肯变革,但当已有的体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时,它就允许某种程度的变化,新变化形成后仍坚守阵地,如果说资产阶级是开放的是先进的,那么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英国贵族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拥有者了。

4、贵族精神与绅士风度。英国的贵族对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政治上上议院是贵族力量的象征,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削弱,上院的权力已经可以说微乎其微,但仍然作为议会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绅士风度是英国贵族精神的外化,在政治上发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通常就表现为为了保存双方的颜面各自退步,这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以英国为例,暂且可以看出一国特有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影响了其国民的心态,久而久之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文化日渐渗透于政治之中 渐渐又融合于政治制度,所以政治制度不可一概而论,深究其内在影响因素政治文化便是首当其冲的关键之一。

简而言之,政治文化是比较政治制度的根。

参考文献:

[1]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2]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曹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刘骞,蒋媛萍.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J].学术论坛,2007,(7).

政治制度研究 篇4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从古到今都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 有德无才的人可以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德才兼备的人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而有才无德的人, 则往往为社会之害。当代的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者要做好身正为师的表率作用, 在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理论跟学生做思想交流的同时, 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在学生中寻找思想道德的标杆, 起到带动其他大学生的作用。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化和全球化对当代青年少年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 但无论信息如何高速传播, 全球化如何蔓延渗透, 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应当直面新时期的这些机遇与挑战, 利用这些变化推动自身转型, 塑造出更多的怀有共产主义理想、立身为善伟大情操的国际化人才。因此, 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工作既要跟时代相结合, 还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鲜明的名片, 也是国人面对世界时候最有力的开场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取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与现代教育观点、社会道德风尚、社会文化细节相结合,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文化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 可以说, 读懂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的对接, 就读懂了“中国梦”的伟大内涵。

2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获得的阶段性成就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创新、改革,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已经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也有了较大的成绩, 下文将列举三条。

2.1 明确了教育目标

在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同时社会经济都在深化改革的转型阶段, 在校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十分明确, 就是要提倡大学生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要注重增加社会价值, 同时在思想上要努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力求实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学生将这种思想内化。

2.2 大幅扩充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的相关课程是大学的必修课程, 不同专业往往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老师授课, 过去因为教师数量不足, 往往都是大班授课, 教师难以照顾到学生的感受。经过数年不懈努力, 具备专业技能的在校教师已基本达到配置需求, 同时很多教师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还了解学生的所学专业, 课程内容深入浅出, 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

2.3 教育保障机制逐步加强

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是教学体制和教育学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保障机制已经基本完善, 形成了双重保障机制。第一重是组织保障机制。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由校党委作为第一责任人, 承担起这方面的教学、校风引导、监督、检查的工作, 有这方面的教育责权。第二重是监测预警制度, 即互联网服务系统。因互联网的信息高速传播和具有一定隐藏身份作用的特性, 在校利用校园网络在大学生之间的普及校园论坛和心理健康咨询等平台, 对大学的心里健康做监测预警, 及时解决问题, 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动灵活和可操作性。

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

3.1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可以说目前还不够完善, 不健全, 在校思想政治制度往往存在部分思虑过细而另一些领域还仍旧空白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3.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充分地贯彻执行

各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侧重点不同, 部分在校、院系、专业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不够重视, 虽然课程符合课时, 但对听课到场率、专心程度、考核要求并不做较高要求, 于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地位就降低许多。同时部分教师的课业水平不高, 教授过程往往不能旁征博引而只是照本宣科, 对学生吸引力度不够, 使得这些课程仅仅走了一个上课的流程形式。

3.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缺乏足够的时效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应当有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但是, 当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并没有这些互动氛围, 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 更多的则是所教授内容过于抽象, 不能够“接地气”, 要讲授的内容还过于庞杂, 为了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大部分教师即便愿意旁征博引, 也只能选择将知识先灌输给学生, 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

4 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具体解决方案

4.1 从在校管理层面着手

在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把手应当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应以专业、院系轻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同时应该建立校内详细制度, 弥补国家相应政策的空缺。另外在校管理者在思想认识方面要合理转变, 不仅仅要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还要注重完善相应的制度。

4.2 将信息反馈模式制度化

新时代在校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 心里问题产生和发酵的速度也相当快, 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学校应当建立机动的在校学生信息反馈模式, 并将其制度化, 以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在课堂教学、课外谈心的过程中加以引导、改正。要做到这些, 就要建立迅速的反馈机制确保大学生反馈信息的时效性。在校和相关部门要投入足够的人财物力, 整理收集学生的第一时间反馈信息, 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知识结构, 甚至是流行趋势, 然后反馈给教学老师, 让教师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同情心, 这样, 在教学当中学生才能和教师产生更多的共鸣。

4.3 加强相关监督力度并形成机制

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进程中要主动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 要听学生自己的声音, 同时也要听专家的声音。建立形成制度化的监督机制之后, 在校就可以充分了解到基层教师群体的思想, 并受其监督。在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定期针对不同问题对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校园分发、教师分发填写等不同方式向基层群众发问卷做调研, 用数据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原因, 并加以解决。同时要完善在校信访制度, 让学生和基层教师也有自己的发言权, 让学校充分了解学生、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疑惑, 并及时解决。

5小结

新时期对于在校思想政治制度化的研究是应深化改革的浪潮而生,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对国家来说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历史文化素质, 提高公民素质水平, 为社会输送科教文卫等各方面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能够解放教师授课模式, 能够更多的与学生互动, 提高学生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接受程度, 总之, 在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能够有力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逐步实现, 作为建设中国的新生力量之一的在校大学生, 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调整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在数十年间稳步发展, 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 但新形势下也出现了新问题, 如何面对新挑战、提出新观点,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 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整理获得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 同时提出一些具体对策, 希望能够对我国思想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做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文渊.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工作方法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4 (08) .

[2]刘伟.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03) .

[3]朱悦.在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4 (04) .

政治制度研究 篇5

——信息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了,新的教育手段普遍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这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克忽视的背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建立在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实例,深入探讨信息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媒体技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伟大历程,这三十多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步、开拓创新的新阶段。回顾这三十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这对于高校辅导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手机、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在改变社会发展之余,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运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指出“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网络、多媒体等新的教育手段已经普遍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早早就进入了高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以及宿舍等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据调查显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1级新生中大部分同学拥有个人电脑,具备了便利的上网条件,掌握着丰富的网络知识。随着网络与人的亲密接触,大学生们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各方面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习惯,增加了汲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借助

于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体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和现代性,就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这些全新的教育手段,作为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就应该主动占领网络这块阵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全时性、共享性、交互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加强学校网站的理论文化建设,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本科生辅导员,我们面对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一批大学生,他们出生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对于个性、自由、发展的追求更加渴望,所以,面对这些特殊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是高校,最终落到辅导员自身,都应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在方式上不断改进,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在宣传上不断创新。当今,互联网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愈加显著,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利用好网络这个全新的教育平台,因为对于高校来说,重视网络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便于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机学习,减少通过课堂教育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对专业课学习时间的占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针对性,这也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

首先,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站的理论版块的建设,抓好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们应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这个新的阵地,使网络上有党的声音,有正面的声音,能够向大学生传递我们新世纪的最强音。此外,共青团中央也高度重视加强对互联网上的主旋律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各级团组织也对这一课题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和实践。所以,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不光是是学校的大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当积极

参与的任务。这项工作应该在学校领导领导下,协调各部门,如思想政治教育部、网络中心、两课教师以及学生处,将其结合起来,共同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校园网上的思想政治理论版块的栏目和内容设置要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做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实事热点穿插其中,引导更多的学生去关注和讨论;可以通过校园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身边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最大化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达50万人次,这是任何一堂思想政治课所没法达到的受众面。同样,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校园网每天的访问量也很大,学校专门在校园网主页上专门开辟了党建工作栏目,用于发布中央的方针政策、精神指示,还有学校党委的各类文件和通知、办事指南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设置了学习专栏、党校培训、先锋模范、资料下载等版块。近期发布有《胡锦涛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警示提示》、《王昆来院长寄语全校学生立雄志做四有新人》等专题。

针对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在西方自由思潮的影响下,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低下,盲目崇洋迷外,爱国意识淡薄等思想动态,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网站也积极运用网络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网站首页设置了诗文阅读室、中文风采、推荐书目以及学术之窗等栏目,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建立各类型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

当今的这批大学生和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说通常所说的“90后”,这是一个特殊群体。从其思想性格特点来看,他们更容易也乐于接受全新的社会思潮;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受新事物、新科技的影响深刻,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理不睬、不听不信,甚至产生不服气的逆反心理。另外,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低年级大学生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也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组织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在校外兼职等,这都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儿大部分毕业生又于忙

于实习和找工作。因此,组织同学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困难也就加大。这种学习、生活、实践的分散性导致了很多同学常常以个人为中心,只注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集体观念、奉献精神不够,对自己的思想要求不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无法进一步深入。

在这部分地点不确定、时间不统一的学生中怎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呢?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的管理和教育模式,由于其具备及时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就能够让这些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进行集中,有效地开展工作。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2011级为例,大部分同学具有个人电脑,加上这批大学生对网络认知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课余时间网络体验已经成为他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在制度合理的范围内,管理和教育方式是可以创新的,网络可以成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哪里人气最旺,思政教育就应该影响到哪里。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较多,聊天群往往是最热火朝天的地方。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网络聊天群的建立就显得必要和实用,比如说在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2011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一共建立了七个QQ聊天群,两个飞信聊天群,为同学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这种灵活机动的网络模式,不但解决了学生分散性强的问题,更主要是大家都乐于接受这种交流方式。利用网络聊天群的互动性和虚拟性特点,可以更多地在网络上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思想、学业和生活上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情况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聊天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在群里师生间的隔膜被消除,也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时可能造成的拘谨,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网络中的思想信息交流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全面和及时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保证了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利用网络聊天群还能发布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的学校的各项通知,把重要的精神指示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同学们。比如说,院系里有哪位同学遇到了困难,辅导员会把相关信息发布在群上,号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带头和其他同学一起想办法,一起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还有可以把的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事迹公开,让更多的同学知道,起到宣传和感化的作用。当然,这些工作不光需要学生工作者,还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与配合,这样才能合力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积极奋进的的网络教育平台。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宣传教育。

多媒体设备已经普遍进入了高校,覆盖了图书馆、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新信息教育手段的运用彻底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多媒体不仅提供文字、图片资料、声音、图像信息,而且能将这些资料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新鲜内容和更具吸引力的手段和方法。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杨林校区为例,由于学校远离城市,大学生课余生活稍显枯燥,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工作者通过组织一些学生活动来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像演讲比赛、迎新晚会、辩论赛等系列活动都成功地举办,借助了多媒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学生们在其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大学精神的感染。另外一方面,大学生们在新校区所能接触到的第一手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少,对一些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这个时代的主题和精神以及当年青年大学生的使命等内容了解不多,学生工作者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以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给大家普及知识、传达信息,通过PPT视图讲解、播放电影或者举行其他文艺活动的形式,增强互动,使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到知识,达到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文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素质教育论坛 2008(6)

2、余丽霞 做好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华教育学刊 2005(1)

完善人大制度推进民主政治 篇6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之一次出台五个相关文件,分别就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代表议案处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定了工作措施。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如此紧锣密鼓的举措,引人注目。联系到今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执政党对完善“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相继出台意见,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民主政治建设正在迈出步伐。

自1949年建立政权,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讨落实人民主权的中国方式。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普选的基础上逐级产生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大制度的正式确立。此后半个世纪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中国的政权性质,适合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众所周知,如果仅仅停留于一种理念,那么民主政治就可能变为一个空口号。民主政治更是一种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有效性既经证明,那么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便为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时代发展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中共从十二大到十六大完成了执政方式的历史认识过程,“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成为执政党的共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根本途径。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任何政党都以取得政权、参与政权或维护政权为主要政治目标,但政党包括执政党本身并非权力组织,执政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执政党的主张能否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将通过法定程序受到检验,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是执政党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法律途径。

中共中央在转发《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把“使人民代表大会友其常委会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放在突出位置,《若干意见》则明确提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显示了执政党对现代政党政治的理解,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期待,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决心,预示着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建立法治化关系的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远离人们心目中的“橡皮图章”、“咨询养老机构”形象。在国家和执政党的几乎所有重要文献中,都可以见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作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也得到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着重于“特色”与“区别”的认识,可能产生较多地注重于“坚持”,而相对弱化在“完善”上的努力,从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难于适应现实的需要,从而产生先进的政治设计与政治实践上的落差。中共中央转发的《若干意见》充分注意到更全面地发挥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健全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大常委会具体工作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为落实这些要求迅速出台了五个相关文件,在代表工作和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政治制度研究 篇7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九十年代已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解释现实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运用基本假设, 通过融合逻辑规则及各类方法使政治分析更加严格和精密, 解释了政治生活中的大量实问题, 对当代政治现象的揭示程度更深刻。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政治学分析范式, 在西方政治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而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 依然比较滞后, 尚未突破基本阶段, 理论与技术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促进政治制度改革, 应加强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当前新制度政治学与国内其他政治学派相比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评价和实用性讨论较少。但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依然有一定适用空间[1]。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制度与行为的互动, 反对过度政治现象的解释, 注重对人与制度、政治与人、政治活动与制度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运用理性方法理性解释政治现象。其显著特殊是: 以经济方法解释政治现象, 以个体作为政治分析的逻辑起点, 以制度与行为的互动诠释政治核心[2]。从方法论角度在中国政治学中具有一定适用空间。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来看具有普遍性, 注重行为与制度互动的研究, 这符合我国政治学研究基本理念和政治发展, 与中国政治学一样注重分析政治现象后果和呈现形式, 通过对制度形式的比较预测行为与结果差异, 从而促进制度改革。这种分析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析论的缺陷, 不仅有助于实证验证, 更为制度方式比较, 为政治现象比较提供了依据, 非常有助于当前中国法制化的制度重建, 利于中国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能为中国政治带来有益启示。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对中国政治学的启示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看出, 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有一定适用空间, 适用于中国民主政治环境, 我国应积极深入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研究。理性选择理论为我国宏观政治现象分析找到了“微观基础”, 促进了制度建设。从旧制度主义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可以知道, 旧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 忽视了人的能动性, 自然无法获得理想结论。而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系统分析, 基于行为与制度的互动, 以微观基础进行分析, 关注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关系, 引导制度设计, 实现预测宏观结果, 保障制度设计合理性, 约束了制度策略选择[3]。从中国政治学发展来看, 目前仍停留在美国行为主义革命之前的状态, 显然这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国发展格局。中国正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优化政治制度, 应在坚持走中国特色马克思理论主义基础上, 合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发展中国政治, 合理建设现代化制度, 使中国逐步走向制度化、现代化、法制化。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制度如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将会产生一定的自我强化能力。因此, 我国在制度建立中, 应把握好“平衡规则”, 以实现政治制度的“自我强化”, 保障全国人民根本利益, 树立正确政治观念, 解决人民内部利益平衡问题。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环境不同, 但政治发展中, 国家建设中把握利益平衡规则是相同的, 且这是保障政治制度生命力的前提基础。此外, 我国应积极运用理性选择理论, 建设无形制度, 通过无形制度来合理减低有效制度执行成本, 优化政治制度结构框架, 增强制度效用, 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 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理性选择理论对现代政治起着积极影响作用, 为复杂政治现象解释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虽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起源于西方, 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背景有着较大差异, 但理性选择理论具有一定通用性与适用性, 在中国民主政治环境中也有着一定的适用空间, 且为中国制度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优化了制度结构。

摘要:政治学与法律制度及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影响着政治价值取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西方政治学主流, 不仅弥补了以往政治学研究范式缺陷, 更诠释了制度概念、制度行为、制度起源等问题, 为复杂政治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我国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不论政策安排, 还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都表现出对新政治知识的迫切需求, 深入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想选择理论

参考文献

[1]高春芽.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创新与理论演进[J].理论与改革, 2014, 01:5-10.

[2]霍春龙.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13 (11) :119-124.

政治制度研究 篇8

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础

1.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宗旨

高等院校政治学科应该秉承依托高等教育的综合体系为原则, 以实现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展开系统工作,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宗旨。采用系统论的方法, 使大学生充分清楚高校教育的总体流程和环节, 了解高校为学生准备的学习氛围, 推动学生针对个人情况的不同得出不同的判断与抉择, 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降低学生的盲目学习概率。

2.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与学生的科研水平相配合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形成或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总之, 要靠学生自己掌握和强化所学知识、技能。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亲身实践和研究, 甚至可以运用掌握知识改变周围的社会环境。因此, 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科研水平相配合,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够增强学生融合知识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及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和“三创”教学相配合

高等院校的学生与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本质的不同, 高校学生不应是被动的学习, 而应提高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 全面系统的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 要发挥创造性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再者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利于增强学生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模式,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三创”教学相配合, 有助于推动学生个人价值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

4.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配合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有助于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 能够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活动中生动形象的进行多元化展示, 借以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认知社会环境的一种途径、一个窗口, 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 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能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道德品质。

二、制度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新气象

1. 教育对象构成复杂化

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 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矛盾重整和利益重组, 并且社会上各种组织结构都会出现大分化、大流动现象。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对象并非单一的利益集团, 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作为有着千差万别, 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传授与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而形成了日趋复杂的不同利益群体, 导致在和谐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对象构成也就随之复杂化,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对象构成复杂化和途径手段的单一化矛盾逐步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并非一个与世隔绝的体制系统, 它希望和社会、家庭对接, 三方共同努力, 而不是只靠学校完成育人的目标。要实现和谐的社会环境, 就需要达成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环境之间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如不然则会致使教育体系的崩塌, 不利于高校为社会育人的目标。

2. 学生心理情绪的复杂化

目前, 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大学生毕业会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和就业压力。当学生学习的初衷和求职目标不同时, 并且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获取个人利益时, 就会让高校毕业生形成不平衡的社会心理, 学生甚至怀疑自身的价值观。大学生在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 会导致利益有关者的矛盾逐渐加深, 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不富裕家庭的学生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心态, 他们会觉得世界如此不公平, 社会如此不平、焦虑等, 这种消极心态会严重干扰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的复杂化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怀疑, 不同的教育对象的心理差别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不同的认知。一旦这种心理情绪产生怀疑、出现波动的时,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出现反差, 并对事物产生排斥、抵抗、反感甚至厌恶的情绪。

3. 价值观念的丰富化

制度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将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列为首要任务。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知, 是人们追求、实现目标的内在精神动力。我们经常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用平和、接纳、容忍的态度去接受社会, 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自我封闭走向开放发散。然而, 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会加剧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和冲突, 该现象是社会本位观念的扭曲, 会导致大学生批判社会、否定社会, 甚至排斥社会, 他们不再纯真、被动地接受那些形式教条, 逐步倾向批判和否定之前的价值观念, 出现个人本位代替了社会本位价值观,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容易陷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泥淖。因此, 各大高等院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避免大学生形成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

三、结语

文章在制度学视域下研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气象, 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揣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有助于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制, 同时, 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快速转型起到了实质性作用。

摘要:高等院校之所以开设政治课程, 是要实现高等教学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 需要各大高校升级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重点是制度学视阈下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体制进行的剖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制度学视域

参考文献

[1]王志丽.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党史博采, 2008, (11) .

[2]刘军, 魏瑞荣, 秦晓云.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 2000, (04) .

[3]覃海逢.面向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1) .

[4]王斯琴.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理论前沿, 2005, (13) .

政治制度研究 篇9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 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 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这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对思维导图所进行的描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 它体现了思维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 即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因此,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习, 不仅可以很好地把握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学习的能力, 尤其是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将思维导图整合到教学中, 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 还可以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可见, 思维导图思维内涵和支架式教学理念有很大的结合点, 思维导图伸展性的特征能够有效地为支架式教学提供支架, 有利于支架式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 提高支架式教学的效果。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何实施, 本人结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实践阐述。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在课前做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1) 教学目标分析。新课程标准中,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为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理解这三种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及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可采用分析历史地图、史料解读、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深刻感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由此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教师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就为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2) 教材分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的重点是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师明确了本课的重难点, 才能够更好地借助思维导图通过支架式教学来展开教与学。

(3) 教学对象分析。教师为学习所搭建的支架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即学生目前已达到的学习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之间。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准确客观的分析, 才可能找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支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是高一必修政治史的第一课。学生都是高一新生, 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并不深入。师生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 搭建好支架, 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攀升。

2.学生准备。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课程标准及问题展开预习。同时, 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且在课前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这种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推动了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进一步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 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搭建支架开展学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借助单元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对本课的学习产生好奇心: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如何形成?如何维护统治?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这样, 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的最初支架就建立起来了。

【新课学习】

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课前已经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则基于思维导图, 适时搭建学习支架,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攀升。最后教师撤销支架, 由小组成员讨论完善本课思维导图并展示。

以下展示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以及教师如何基于思维导图来进行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

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学习。

学生在绘制王位世袭制的思维导图时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问题: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思想的火花在迸发。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基于思维导图, 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支架, 即让学生结合材料讨论探究问题:禅让制体现了民主, 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那么禅让制代替世袭制究竟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通过探究学习, 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顺应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制度必定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学生在这一支架的协助下, 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得以攀升。

2.关于分封制的学习。

分封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 高中的学习应当要有一个提升。教师首先让学生展示这部分的思维导图, 然后基于这个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 搭建学习支架。

这个支架主要通过设置材料分析、问题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进行。通过这一环节的支架式教学, 引导学生对分封制的目的、内容、特点、作用、结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生实现知识的又一攀升。

宗法制是本课的重点,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课前小组协作虽然可以绘制出思维导图, 但是对宗法制的理解存在疑问, 比如如何正确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此时, 教师基于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适时地搭建学习支架, 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通过课件, 动态展示分封制形成过程, 宗法制下大小宗体系的形成过程, 并请学生结合课件演示的情况讲述宗法制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在这一学习支架的协助下, 学生对宗法制及其与分封制的关系就有了直观形象且清晰的理解。

4.小组结合思维导图对本课学习进行课堂升华。在课堂的最后5 至10 分钟, 教师撤掉学习支架, 由小组展示完成的思维导图, 这正体现了学生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感悟、理解、探索到的知识。整个课堂, 教师基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适时地搭建学习支架,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攀升,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也提升了能力。

三、效果评价

在课后, 师生通过三个层次进行效果评价。

第一层次在小组内部进行, 组员之间对在这次绘制思维导图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

第二层次在小组之间进行。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相互进行效果评价, 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第三层次由教师对各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 写出评语, 粘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 供全班同学学习。

政治制度研究 篇10

2010年11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指出:要“建立起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 要明确专门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组织协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应作用。”对于导师的“首要责任”, 文件指出:“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 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 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构成主体中, 与辅导员相比, 研究生导师具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条件。

首先, 由于导师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造诣, 最容易获得研究生的尊重和信赖, 是对研究生影响最大的人。由于长时间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 负责任的导师容易与学生建立密切和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比辅导员等更能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

其次, 导师直接掌控学生的学业进程, 在一些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有切实的发言权 (例如奖助学金的评比, 出国和实习的机会, 毕业时间以及介绍就业等) , 其意见最受研究生重视, 可以较好地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 规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负责也是国外实行研究生教育导师制的普遍做法。例如, 美国科学院和工程学院等单位就认为成功的导师应该帮助学生“使他们的教育经历最优化, 协助学生社会化并进入一个讲求纪律的文化, 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有效的指导关系通常要以信赖, 理解, 尊重和感同身受为基础。指导关系不只是承担一个建议者的角色, 它要求承诺导师本人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具有个人的兴趣。”

因此, 明确导师在研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地位是必然的, 而且, 作为“首要责任人”, 笔者认为按照文件精神, 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是全方位的, 主要应当包含以下这些方面:

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 及时发现研究生在这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帮助解决和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2) 对研究生进行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 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 (3) 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 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积极要求进步, 担当社会工作, 参与校园和社会活动, 帮助研究生全面成长。 (5) 加强与辅导员、学校党团组织和思政教育部门的联系, 协助做好研究生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6) 加强自身在思想政治理论、心理学理论等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应对新时期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的要求。

二、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导师的“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并不明显。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中政治课或德育课往往比“导师的言传身教”所占比例更高。各种调查都普遍反映研究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首选求助的对象是父母和朋友, 选择导师的比例相当低, 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动态的掌握也不理想。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看, 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 实施“一票否决”制”, 但是目前各高校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中相关内容规定一般都较为空泛, 例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治学严谨, 作风正派, 能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而且对相关条件缺乏量化和细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很少能把“一票否决”落到实处。

其次,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明确规定“要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 完善相关政策, 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生师比较高, 导师在科研、争取科研和课题经费、发表文章和晋升职称等方面面临很大压力, 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要做到全方位关注困难较大。学校对导师在学习和生活上对研究生的职责缺乏专门和详细的文件规定, 没有制度性的量化的考核, 使导师对研究生的生活关心等变成了“良心活”, 没有能很好的激发导师在关心学生方面的主动性。

第三, 缺乏严格的导师思想政治理论等内容的培训与学习制度。笔者在本校进行的调查显示, 近半数研究生因为教育方式的问题, 不希望导师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 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已相对成熟, 简单的道德说教和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 导师需要在政治理论、社会理论和心理沟通等方面掌握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规定“高等学校要定期组织导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经验交流, 定期评选优秀导师, 不断提高导师育人水平”, 但是事实上, 高校在这方面也很少有具体详细的制度规范和建设。

第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规定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 但是事实上, 研究生就业目前主要由高校就业派遣部门负责, 导师与研究生就业派遣工作基本没有制度上的联系。一些导师会利用自己的资源, 帮助研究生就业, 但是相当一部分导师对自己学生的就业指导、求职面试等没有太多的关注, 学校对这些也没有制度性的要求。另外, 以研究生就业率为依据对导师进行考核和动态调整在制度上也缺乏保障。

三、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在机制保障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 我们认为, 为了落实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 从制度建设出发, 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要制定相关的细化规则, 明确规定学术道德违规和师德失范行为的内容等, 在导师遴选制度中切实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可以将导师遴选工作与高校师德建设相结合, 建立高校教师伦理委员会, 接受研究生相关投诉, 进行调查和公示, 以此为据, 建立严重学术道德违规和私德失范教师名单, 作为导师遴选的依据之一。

其次, 建立导师学习制度, 如定期举办“导师学校”, 加强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训。要对导师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培训, 指导导师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现实, 使其有能力辨识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 对学生进行具有实效性和时效性的思想指导。要对导师进行基本的心理学培训, 使其能辨识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 及时发现并向学校相关部门通报, 以利于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对导师的培训学习和对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掌握情况都应该建立报告制度, 出现问题可以有据可查, 发生严重后果可以据此进行追责。

第三, 对导师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注要规范管理, 制定量化的规定。要明确规定导师单独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频率, 要明确规定导师对研究生的生活资助制度。可以尝试要求导师每学期填写简单的报表式总结, 内容包括学生的社会政治认识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和生活适应情况、毕业季的就业准备情况、家庭是否有重大变故、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情况等, 交研究生院或相关部门审查并存档, 作为考核的依据。

第四, 要建立规章, 明确规定导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对导师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推荐就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帮助都应该有记录, 有评比。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好的导师在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

最后, 要建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管理部门、党团工作部门、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等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召开联席会议的制度;认真建立研究生对导师的评教机制。

总之, 高校应该积极探索,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1]11号) “要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 完善相关政策”的精神, 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抓手, 努力把导师在研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阐释了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这一提法的内涵, 分析了导师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作用在制度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对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在机制保障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兰州大学.从研究生培养视角看导师负责制——以兰州大学实证研究为例[G].第二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成都: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2010:119-129.

[2]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edicine.“What is a Mentor?.”Adviser, Teacher, Role Model, Friend:On Being a Mentor to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7.

『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 篇11

1

这个制度起源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西汉初年,从刘邦的老婆吕后,到文帝的老娘薄太后、老婆窦漪房,再到汉武帝的老娘王太后,多次出现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汉武帝对此有着切肤之痛。爱子刘弗陵是汉武帝晚年所得,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现象,刘彻痛下杀手,在宣布册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

汉武帝刘彻虽然开了“立子杀母”的先河,但他的子孙后代却没有一个肯效仿。于是前后两汉,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甚至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连刘家的江山都给夺了,建立了短命的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倒是鲜卑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从汉朝的历史教训中得到启发,从北魏太祖拓跋琏开始,“子贵母死”已经成为北魏皇帝处理后事的铁律,任何人都不敢擅改,包括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改革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所以北魏的很多皇帝一生下来都没有亲娘。由于北魏的皇帝们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祖训,一度后宫的女人们都怕生儿子,更怕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因为一旦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那么不管自己如何受宠爱,身份如何高贵,都难逃一死的命运。

拓跋恪成功即位后,史称宣武帝,宣武帝痛定思痛,最终废除了这项残忍的制度,成了北魏历史上最后一个没亲娘的皇帝。

2

“立子杀母”这种做法虽然丧失人性,但在北魏前期,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稳定内部和维护皇位传承秩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北魏一朝,在父死子立的传位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争斗。但是,这种制度本身也有缺陷。如,拓跋晃和拓跋恂,这两位太子都死在了老爸前边;儿子没当上皇帝,他们的生母岂不白死了。再如,生母被赐死后,不少幼年的太子往往由保姆来抚育。太子即位后,念其呵护养育之恩,都尊她们为“保太后”,甚至皇太后,她们的子侄也被封为高官,甚至封公封王。这就造成了生母没能专权,保太后们反倒干预朝政。

随着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北魏后宫几乎成了汉女的天下。她们自身无法干预朝政,也没有强大的“外家”影响朝局,“子贵母死”已经失去存在的理由。但是,它却一直被捍卫着、僵化着,并演变成为后宫铲除异己和争权夺利的最好武器。文成帝拓跋溶的贵妃李氏之死,就是个例子。

常太后就是文成帝的奶妈,皇帝没亲娘,奶妈就成了娘,她先被尊为保太后,后被封为皇太后。李氏怀孕时,常太后这个做奶妈的很关心,竟然亲自去“验问”,鉴定是不是龙种。生下拓跋弘后,李氏从普通妇人直接封为贵人,仅次于皇后,这让皇后冯氏感到恐慌。怎么办呢?冯皇后从保太后身上得到启发:亲自抚养皇储,以控制将来的皇帝。如此,不做皇帝的亲娘,既无性命之忧,又能把持朝政。

于是冯皇后就说动常太后,下令赐死太子拓跋弘的母亲李贵人。后來,冯皇后成为皇太后,又利用“子贵母死”的祖训先后害死了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李氏和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后林氏。通过这种卑鄙手段,冯氏先后控制了拓跋弘和拓跋宏两位皇帝,长期临朝听政,并把拓跋弘逼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随后将其杀害。

3

前边有车,后边有辙。冯氏的侄女入宫后,其行止与冯氏无异。自己没有儿子或者生不出儿子,就“杀其母,而养其子”,强抢未来皇帝的抚养权,以便将来参与朝政。从冯氏开始,“子贵母死”制度变得更加灭绝人性,北魏宫廷已经被阴毒恐怖的气氛所笼罩。

始于道武帝天赐六年(409),止于宣武帝延昌元年(512),“子贵母死”在北魏沿袭七代,历经百年,见证了拓跋鲜卑的兴衰。这一制度,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人干政问题。事实上,北魏出现了很多女强人,如窦太后、常太后、冯太后、高皇后、胡太后等。细细数来,这一时期的妇人干政现象,要比北魏建国前还要严重。而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不顾制度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将其变成“妇人参与国政”的工具,这不仅违背了拓跋珪的初衷,同时也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衰败和分裂。

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异同 篇12

一、中西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一) 符合国情性

每个国家, 都有自己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也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 从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国情, 统治阶级, 无论是中国的代表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 还是西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掌权者, 他们在选择政治制度的时候, 都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要符合本国的国情。中国社会制度未经过资本主义的准备阶段, 但照搬了苏联模式, 而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制度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二) 普遍民主性

无论是强调直接参与的民主, 还是关注于自由的代议的民主, 中西方国家都在试图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由较少负责任的政府到较多负责任的政府;由较少竞争或完全没有竞争的选举到较为自由和公正的竞争性选举;由只有微弱的或完全没有的自治团体到享有较为充分的自治和数量较多的自治团体。中国和西方各国的现行制度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让民众参与政治, 让民主更加普遍化、广泛化, 才是政治稳定的一个前提保证。

(三) 设立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政治制度不是自成一体的, 在其内部, 国体、政体以及国家结构形式, 还有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等等, 其协调性和相互自给性是制度设立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在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而设定的, 而实行直选与间选相结合的选举制度也是同其他政治制度相一致的。

在其外部一系列政治制度要同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相对应协调起来。以美国为例, 其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 决定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多杂性, 文化制度的兼容性, 从而政治制度在设立的时候, 就在以代表各方利益为原则的基础上协调统一。

二、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

(一) 内层意义上的差异

1.中国的国体

中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以被剥削阶级代替剥削阶级掌权, 充分肯定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 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的新型国体。

2.西方国家的国体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 形成了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 又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本质, 决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目标, 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专政, 目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二) 中层意义上的差异

1.中西方国家政体的差异

(1) 中国的政体。

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依法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 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组织其他国家机关, 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中国的政体强调的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机关由全体人民以普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选出代表组成,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全部权力, 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 西方国家的政体。

在当代的西方国家, 其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又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大约有四十多个国家把君主作为国家元首, 以世袭的方式把王位传给子孙后代, 君主的权力按照宪法规定, 受到一定限制, 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产生,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相互妥协的结果。西方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是议会君主制, 议会处于主导地位,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以英国、日本、泰国等为代表。而在民主共和制中,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并有一定任期, 其一是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只拥有虚位, 无实权, 以意大利、德国等为代表;另一个是总统共和制, 政府和议会相互独立, 并且不能相互兼任职务, 总统选举产生政府, 政府对总统负责, 以美国、巴西、阿根廷为代表。

2.中西方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

(1)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 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中国基本上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 但本着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的原则, 实行适度的地方分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2) 西方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其一是由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的邦联制, 如今的欧盟就是一个典型。另一个是联邦制国家权力是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 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除有联邦政府外, 其各组成部分还有自己的中央政府机关, 在对外关系上,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 但有的联邦国家还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如美国、俄罗斯、巴西等。

3.中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差异

(1) 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并实行“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这种政党制度下, 一党领导, 多党合作;一党执政, 多党参政;平等独立, 协商监督;结构多元, 目标一致。而这些特点, 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和协调。

(2)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 是指在一个国家中, 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是指一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 并不是说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执政党。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 多党并立, 各政党都可以依法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这种政党制度导致的是:党派林立, 组阁困难, 政目不一和政局不稳的现实政治的困境。

(三) 外层意义上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

1. 中西方宪法的差异

(1) 中国的宪法制度。

中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国的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利益;国家建立健全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

西方国家宪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 保护私有财产;法制;分权与制衡, 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等。西方的宪法制度充分保障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参政权, 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都进行明确的规定, 使一国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2.中西选举制度的差异

在中国, 选举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普通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国有企业依法规定,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实行民主管理;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以及农村居民委员会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平等选举制度到形式上的平等选举制;从间选到直选;从自由投票制度到法制投票制;从公开投票制到秘密投票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遵循一定的选举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选举程序来达到赢得选举胜利的目的, 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乃至控制整个国家的基本环节。当然, 由于西方国家的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不仅通过财产从根本上控制选举, 从而控制国家政权, 而且还具有通过操纵有关选举成绩, 使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能够进入议会, 为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

3.中西政府制度的差异

(1) 中国的政府制度。

从立法层面上讲, 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 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权利代议机关制度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行为。从行政层面上讲, 最高称国家元首, 中国的称谓是主席, 再者以国务院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行驶国家行政权。从司法层面上讲, 中国的司法制度主要包括侦查制度、检查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等。

(2) 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

立法上, 英国的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 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而美国的国会则是行驶立法权的机关。行政上, 西方国家的国家元首设立的形成有个人元首制如英国、美国、法国等, 还有集体元首制, 如瑞士。英国设立内阁制政府, 行政机关由首相领导。在美国则是总统制政府, 政府对总统负责。司法制度上, 西方国家以司法独立、公平等为原则, 其法律体系又可根据情况划分为大陆法条成文法和英美法条判例法。

摘要: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管理形式, 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无论中国, 还是西方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形式, 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不仅可以对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掌握, 并且可以融会贯通, 汲取必要的精华, 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成为更为完善的政治制度, 使之成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政治制度,相同点,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俄罗斯教师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等离子射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