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习

2024-09-29

理解学习(共12篇)

理解学习 篇1

数学一直是大部分学生公认的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很多学生都面临相同的困惑:他们认识数学材料中的每一个字、字母与数字, 可当这些字、字母与数字连在一起以后, 他们却不能理解其中含义了, 更不用说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了; 上课时感觉都听懂了, 到了解题时却不会了。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是学生没能获得真正的数学理解, 他们并不理解自以为知道的东西, 或许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东西。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理解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不同学派的研究结果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观点:数学学习需要理解? 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什么是数学理解? 对于中职数学的教与学, 我认为首先是学生要清楚所学的数学内容是什么并能清楚表达; 其次是学生能将所学的内容跟其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并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最后是能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

一、落实有效的课堂理解教学

1.让 学生 感 受 知识 产 生的 背景 , 理 解学习 数 学 内容 的必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总是会问:学了这些数学知识这有什么用? 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或自然界中找不到它们, 他们不能理解如此这般的数学学习的正当理由。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认知过程, 教科书并不能让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所有过程, 对于学习数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 思考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全部展示。让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明白知识的产生也有过程, 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需要, 是极其有价值的。例如在推广角的概念时, 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假如你的手表快了5分钟或慢了1.5小时, 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 校准后分针各转了多少度? 学生用手表进行实际操作, 实验中学生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分针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二是分针有时候旋转不到一周, 有时候要转一周以上才能校准。这样的发现与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内容不再一致, 导致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 使学生明确角必须重新定义, 理解学习任意角这一内容的必要性, 既明确了要研究的问题, 又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开始。

2. 让 学 生 体 验 知识 的 形 成过 程 , 在 自 主 学习 活 动 中 感悟。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不是纯粹的解题教学, 学生获取数学结果远比不上他获取这个结果的过程重要, 知识的理解必须让学生经过亲身经历它的产生。

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定义时, 设计以下步骤, 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1) 用描点法作出函数y=x-1, y=x-2, y=x, y=x2的图像;

(2) 判断各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3) 根据所列表格寻找各函数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会得到结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时, 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4) 引导学生将语言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为数学的表述形式, 结合函数图像, 得到在定义域内有x必定有-x, 其对应的函数值f (x) 和f (-x) 相等时图像关于y轴对称, 互为相反数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既揭示了奇偶函数的定义, 又明确了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5) 启发学生思考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 以及f (x) 和f (-x) 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等情况将知识补充完整。

通过以上步骤, 引导学生经过积极思考, 发现知识的产生, 体验思维过程, 探索数学结论, 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内在联系, 真正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3.让学生在运用中升华数学理解。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形成后, 直接的例题讲解是教师带领学生加深感性认识, 感悟知识的内在, 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深化理解。知识只有被深刻地理解了才具有迁移与应用的活性, 让学生在运用中深化理解, 在理解中提升运用, 构建知识结构, 完成数学知识的积累与内化。

二、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教学的若干策略

1.阅读。

谈起阅读, 一般都会联想到语文和英语学科, 数学知识的理解离不开阅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 它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 当一个学生阅读一段数学材料时, 他眼看、口读、耳听、心想, 多种感官并用, 在读中消化、感悟所学的数学知识, 并在大脑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数学语言的精练和严密常让学生觉得数学内容非常抽象, 尤其是在概念、定义、定理的学习中, 如果仅靠老师的讲述, 学生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 即使当时背得滚瓜烂熟, 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引导学生阅读, 逐字、逐词、逐句地咬文嚼字, 体会其中出现的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含义, 形成实质性的理解。

例如要求学生读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逐字感受“某个区间”、“任意”等关键词, 强调学生对x1<x2时, f (x1) <f (x2) 及x1<x2时, f (x1) >f (x2) 的理解, 认识单调区间的元素。又如在引入对数, 复数等内容时, 阅读相关的数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完善对知识的理解。

2.说。

学生理解知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概念或定理进行描述和分析, 启发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和思考过程, 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说的过程, 会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和倾听, 通过说, 学生在尝试概括出数学对象, 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数学对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能接受他人的思想。有条理地说能帮助加深理解, 理解了才能有效地讲解和交流, 更好地表达。

3.反复。

学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数学理解也必定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把握数学知识全部的本质, 初步的经验不是没有意义, 只是通常比较肤浅和片面, 理解的过程有发生也有发展, 需要在解题、复习、测验等情境中, 灵活反复地再现同一知识, 才能做到“听懂、想通、应用和巩固”, 使思维对对象的把握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进展到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广阔的程度, 才可能洞察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 实现对此知识逐步深化、精确化的理解。

4.反思。

数学教育家弗洛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理解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信息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要形成真正的理解, 需要学习者不断地巩固和重组知识网络, 在认识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返首回顾, 重温已接触过的东西。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 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学习到一定的阶段时, 我们不仅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 而且要对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进行反省, 理清新旧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系,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体会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建立、完善和丰富新旧知识之间的网络。

例如将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定义,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及有关性质进行类比, 不但强化了知识间的对比, 而且鲜明地展示了知识获取的过程, 形成了清晰的知识脉络。又如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两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万能公式后, 通过反思公式的内在联系体会对数学公式的理解。

三、教师帮助学生克服理解困难的几点做法

1.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要依赖之前学习过的很多个环节的数学知识, 学生常常在我们称为“教学难点”的地方出错。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不连续处, 或是一个特殊知识系列的起点处, 教学内容的跳跃处, 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准备知识。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以前, 学生必须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 如果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中缺乏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或经验, 就无法提取可利用的知识或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从而造成理解困难。

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采取适当的手段帮助他们建构那些缺少的观念, 明晰那些模糊的观念并强化其稳定性, 为理解数学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时,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等相关知识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 复数的四则运算需要多项式运算, 有理化因式等知识的准备。

2.注重给予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体验的机会。

数学理解教学是过程性教学,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索的时间, 足够的尝试和讨论的时间, 提供他们概括和表达的机会, 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3.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解结果。

只有教师理解了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 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在整个知识网络中的位置, 才能为学生提供信息, 创设情境, 搭建理解的平台, 揭示数学知识的实质。

数学需要被理解地学习, 理解是数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关键, 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奠基石”。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数学理解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探索者和收获者。

参考文献

[1]高洪武.关注概念教学加强数学理解.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9) .

[2]徐志莲.论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丽水学院学报, 2005-10.

[3]王爱珍.新课程下数学理解与促进学生数学理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5.

[4]于福群.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理解学习.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10.

理解学习 篇2

1

在不少地方看到过这句的毒鸡汤——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你努力还有什么用。我也在朋友圈发过一次,不过我在后面空了两行又加了一句——你努力可以让那些比你还差劲的渣渣努力也追不上你。

其实我本人是很懒的,我也经常间歇性的斗志昂扬,然后不到两天又堕落消沉。有时候我会把这些归咎于基因遗传,因为我也一直认为我老爸是非常懒的一个人,他一贯是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喜欢动嘴皮说话,却总是没有实际行动。我完美的继承了父母所有缺点,他们的优点在我身上却无迹可寻。

正所谓物极必反,我也经常在昏昏沉沉荒废一天之后愧疚自责,然后一度深刻反省,短时间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睛发出诡异的光,开始计划学习,开始规划人生,开始制定梦想,大部分时候能坚持到下一次掏出手机。循环往复的这样打鸡血又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其实对自己的意志力打击很大,信心也会越来越缺失。

2

我虽然很懒惰,不过我在大部分时候又是很乐观的,至少可以说是表现出一副很乐观的样子,我会尽量让接触我的人都能感受到我积极乐观的一面,同样我也很喜欢和那些乐观积极的人接触。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努力的精神也一样。多接触优秀的人,你可能并不一定能变得像他们那样优秀,但是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学习别人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

我有一位前同事,同为九零后,比我大一岁,我习惯叫她欣姐。欣姐有个很独特的习惯,就是她的办公桌上永远有个玻璃瓶,插着一束鲜花,有的时候一周换一次,有的时候一周换两次,她每天会给花换一次水,买的花都是一小束,满天星之类比较淡雅的花。因为她这个独特的小习惯,所以一开始对她也格外的多一些好感。由于她做的是测试,和我们比较近,大部分时候还需要配合他们工作,后来接触多了以后也就顺其自然成了还不错的朋友。欣姐工作很认真,无论测试的功能简单与否,她都能写出清晰的文档,她也从没和别人争执过什么,要知道测试的工作是很难不得罪人的。

接触得越久就越觉得欣姐真的很有魅力,她读过很多书,也给我推荐过不少,最近还在看她推荐的《杀死那只知更鸟》,感觉很不错,有时候和她谈一些看书的感受,发现她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过她很少几乎不会在朋友圈发什么感想(我就不一样,喜欢在朋友圈叨叨很多东西,以至于一些好友不得不将我屏蔽),她去年结的婚,现在依然在坚持锻炼和学习。

之所以说起欣姐,是因为前几天我们有几位老同事聚会,欣姐和我都去了,然后从各人的近况对比,发现欣姐外貌变化最小,工作提升变化最大。不经感叹,生活习惯好的人不仅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而且还可以延缓衰老。而且优秀的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气质,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会被吸引。

3

九月份换了一份工作,接触到很多有趣又厉害的人。其中有一位java开发的前辈,一起吃饭时听他聊起过关于他的过往,他毕业时回家待了一年,帮家里看店,后来又自己摆了一段时间的摊,过了一年以后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北漂做起了开发,现在已经做了四年。

他的很多习惯提起来都令人十分佩服,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然后洗漱,遛狗(他养的一只金毛),吃早饭,写作,阅读英语,快到九点出门上班,每天下班无论加班到多晚他都会背着电脑回去,晚上他也安排了一部分时间锻炼和学习,周末他会去看话剧,听音乐剧看电影,当然,周末他同样是六点起。

在他身上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那句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不努力怎么行,回想起一直过得浑浑噩噩的自己就觉得羞愧。最近他正在考虑要不要体验一年的素食主义,虽然我们口头上打趣说他坚持不了,不过我相信他真的是那种决定了就会做去做并且能做到的人。

END

不努力有千万种不努力的借口,努力的人从不给自己找借口,他们的学习就是一种态度,他们习惯去提升自己而不是虚度年华。有些人在人群中总是能散发出不一样的气息,仅仅是沾边也会被感染,他们带给人正能量。他们不一定能获得多么高的成就,但是在他们身边的人会跟着一起进步成长。

为促进理解而学习 篇3

同学们也许早已知道,我们的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机械地搬到记忆中,而是以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逐步了解、记忆、理解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为促进理解而学习。

一、理解的涵义与特征

什么是理解呢?按照《辞海》中的定义:“理解是通过揭露事物问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将理解定义为:“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不同心理学派对理解的实质有不同的认识,认知学派认为,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是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这样的心理活动就是理解。概括起来,我们认为理解具有以下特征:

(1)理解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2)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

(3)理解的实质是认识事物的联系及其本质;

(4)理解的结果是个体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发展。

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可能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原理的定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涵义,造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不准确、不清晰。或者只是一些字面上的理解,只能应付课本上的典型习题,不能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意味着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应是结构化的、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应能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学习并不是要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而是要提高学习的质量,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

“为理解而学习”这也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什么是理解,什么不是理解,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什么不是理解?①知道不是理解;②记忆不是理解;⑤照本解释不是理解;④照本运用不是理解。

什么是理解?①能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②能归纳、概括事物的特征,综合得出结论。③能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④表达清楚一个内容具体、丰富的知识网厦其内外联系。⑤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⑥通过运用使原有知识网得到修改、扩展。

我们知道教与学是一种情感交互活动,任何教学都是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所形成的情感场为背景而展开的。同学们与老师之间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活动为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要形成这样一种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氛围,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是基本的前提。也就是说,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即人对人的理解,是同学们进行建构性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也是同学们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

因此,“为理解而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同学们与老师即人对人的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是老师和同学们两个主体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主体之间相互开放,是人与人心灵实实在在的相碰,在碰撞中共鸣、在碰撞中融合。理解人就是理解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同学们理解老师就是要尊重老师的劳动,理解老师在对知识重新加工时所运用的智慧,体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的情感。老师对同学们的理解,就是要充分地信任同学们,相信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同学们,给每位同学自我展示的空间,激励和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就是要充分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和兴趣,从同学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二、概念转变——增强理解的有效方法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即同学们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在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运动:同化和顺应。学习不仪要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与当前知识一致的部分,作为同化新知识的固定点,而且需要同时看到学习者与当前知识不相一致、甚至冲突的经验,使学习者认识到原有经验与新知识的局限和合理性,从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造。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又意味着既有经验的改造。

研究发现,在正式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通过门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知识。这些经验性的知识被称为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同学们的生活概念有一些是正确的,与科学概念相一致:而有一些则是错误的,与科学知识不一致。如同学们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以为食醋通常容易挥发出香味和醋的酸味,就认为食醋如果敞口放久了,其中的醋酸就挥发尽了,甚至食醋就变成白水了。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食醋如果敞口放置久了,其中的醋酸就挥发没有了,剩下的液体只能是水”。这就是一个错误的生活概念,因为醋酸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而且醋酸的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还存在较弱的氢键作用,只要水还有剩余,其中就溶有醋酸。

研究表明,同学们已有的生活概念直接影响到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那些错误的生活概念在同学们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会对同学们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的作用。这就是老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特别是要找出同学们头脑中存在的错误的生活概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老师会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同学们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即实现同学们头脑中的“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不是一般所指的狭义的概念,它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补充了原有的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时新获得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假设或有关理解之间存在着冲突,因而要对对立的理解做出调整。概念的前一种变化是较容易实现的,而后一种情况则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概念转变主要是针对后一种情况,即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现有的理解、解释做出调整,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观念转变”。概念转变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概念转变的过程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

理解学习 篇4

一、研究设计

为了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能力的, 本文笔者在此进行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1.研究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是: (1) 中国英语学习者采用怎样的隐喻处理策略? (2) 与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相比, 这些策略体现了怎样的隐喻理解模型?

2.研究方法。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 隐喻预料的筛选。参考相关文献, 笔者从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7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中选择60个常规隐喻作为测试材料。应用隐喻性程度测试来测定学习者。也就是假定隐喻词语按照1—5等级进行隐喻性程度评判:5分隐喻程度很高;4分隐喻程度比较高;3分不清楚是不是隐喻;2分隐喻程度比较低;1分隐喻程度非常低。判断中国学习者隐喻词语掌握程度。

其二, 受试和测试方法。也就是以某地区大三、大二150学生名作为研究对象, 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受试和测试, 明确学生隐喻理解常用方法占比情况。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

经过以上测试, 确定受试的理解策略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 句子语境、字面翻译、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心里意象、句法分析。由此可以确定, 为了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 应当科学、合理的实施隐喻理解策略。也就是在外语学习领域之中, 读者如何看待任务、如何理解任务以及不理解情况下应当采取何种方法。简单来说, 理解策略是学习者用以可以达到理解所采用的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确定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对英语单词的了解与掌握, 其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文章中所了解的英语单词, 分析文章情境及预警, 进而理解隐喻。相对来说, 此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频繁的, 且此种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因为, 通常情况喜爱隐喻往往存在于词组、句子、语篇之中, 其字面意义与因与意义是偏差, 甚至是冲突的, 所以, 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翻译或阅读的过程中, 为了理解隐喻, 学生往往会采用句子语境策略来进行隐喻理解与探究。经过相关调查分析, 确定句子语境策略的实施, 可以提高隐喻理解正确率的28.88%, 说明句子语境的分析是弥补中国学习者对英美文化差异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除了能够利用句子语境策略来理解隐喻之外, 还可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 此种方法在中国学习者隐喻理解中也是非常常用的, 占到23.23%。之所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可以理解隐喻, 主要是学生再碰到外语隐喻时, 通常是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去分析和判断词汇的意识。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1.基于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 确定标准语用模型认为, 有效理解隐喻, 需要理解英语单词字面意思, 之后结合预警判断单词字面解释的对与错, 进而探究因与意义。由此看来已有隐喻加工模型的实施, 侧重于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应用, 通过推理与分析, 从而确定外语隐喻的意义。参考以上内容的分析, 确定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可以结合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来使用,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外语隐喻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合理的解释英语单词, 一遍整个文章的翻译可以更加准确、有效。

2.基于本研究结果的隐喻加工模型。与中国文章或词语隐喻意义的运用很是相似, 英语文章或词语之中也蕴含隐喻, 只有学习者准确的理解隐喻, 才能真正的明白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当然,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隐喻理解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进行分析和研究英语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 以便更加准确的翻译或理解英语单词、甚至英语文章。

四、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来看, 外语隐喻理解不够准确, 这使其在外语翻译或外语表述的过程中场产出现错误。针对此种情况, 应当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策略, 如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等, 并且合理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以便合理翻译英语文章或准确的表达, 这对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对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理解 篇5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我深知我现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我必须进行再次“充电”。2012年春,我又重新踏入了学习的校门。

放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不同的。它强调的是一种以学员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学习形式。学员通过观看课程录像、电视直播课,上网查阅、浏览教学资源和信息,网上答疑及辅导教师面授等形式进行自觉的学习,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怎样将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为我所用,怎样安排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就是充实自己,为的是不被社会所淘汰,我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学习,希望能学到知识。

2、对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理解:

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在清朝时期,就是不愿意学习,闭关锁国造就了中国的落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后来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当然现在历史过去了,时代在进步,学习是建设国家不可缺少的。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深度理解过程 匹配学习情境 篇6

一、生活问题情境——培育数学化的思维方式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数学,所以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创设合适的生活问题引发学生解决,并且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

比如在讲“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课时,首先让学生回顾学校运动会上的情景,并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参加袋鼠跳和毛毛虫搬家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袋鼠跳和拔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毛毛虫搬家和拔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三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想?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数据将问题抽象成数学算式,并列出算式,引导体悟“解决上面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这些算式的计算问题”。

通过对运动会的回顾,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再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让生活中的问题得到解决。

二、数学问题情境——展开实质性的数学思考

在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后,如果儿童的思维还在生活情境的层面上徘徊,那么儿童的初步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后续学习过程中,继续用好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思考,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找到问题答案,这样一个环节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如在出示“32+40”这道算式后,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找到这个算式的答案?于是,学生在头脑里检索前面解决计算问题的经验,想到了可以借助于小棒和计数器寻找到算式的答案。在学生找到“32+40”与“32+4”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比较的思维方式,想一想: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提出、思考,学生就在与自己认识能力相匹配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寻得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工具,理解了不同方法之中的相同点,并用抽象的算式表示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理解了计算的算理,形成了可迁移的计算思路。

三、优化思维情境——形成形式化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找到了计算方法,形成了各自的计算思路。但是,如果学生的计算仅仅是停留于借助算理来计算的层面上,那么计算的速度和能力就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算法后,还要及时通过创设优化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压缩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形式化的计算方法。

如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就可进一步地创设下面的优化思维情境,形成形式化的计算方法。通过类似于45+40与45+4这样的比较题,组织学生对算式与结果进行比较,并想一想:在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计算?通过类似于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答案,如45+30(75/48)。让学生再想一想,像“34+4”这道算式,我们可以编出两个什么答案来让大家选一选?在编另一个答案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再让学生练一练“在括号里填数”,如34+( )=54,让学生从算式的结果寻找到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想到括号里填什么数的?

在学生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通过创设优化的问题情境,比较两种算式与结果的不同,让学生看到加整十数是十位上的数发生了变化,而加一位数是个位上的数发生了变化。

学习过程离不开情境,如果情境的创设千篇一律,用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那么这样的情境非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只有深度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习情境与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相匹配,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

培养想象力, 深化学习理解 篇7

在语言的调节下,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由于有意性的不同, 有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之分。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由的低级形式的想象。有意想象则是有一定的目的自觉的想象。

想象也由于独立性、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 而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之分。再造形象是依据已有的、别人的描述, 而自己不曾感知过的事物想象出来的形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新事物的形象。

人类的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 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虽然对小学生来说, 想象力未必比知识更重要, 但想象力影响儿童获取知识, 并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这是不容怀疑的。小学生语文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 阅读时展开想象可深入课文意境。理解所学的内容, 扩展知识领域, 接受教育熏陶;作文时运用想象, 可充实文章内容, 描绘生动形象, 增加感悟思维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这为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 我们应当凭借教材, 联系学生生活,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 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儿童想象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到丰富, 从没有目的到有目的, 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

学前儿童的想象无意性较强, 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想象, 想象的内容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和模仿性。儿童进入小学以后, 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 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1. 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 但无意想象仍起作用

(1) 有意想象在教学的要求下迅速增长。初入学的儿童, 他们的想象多半是无意想象, 但由于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他们按一定的目的任务展开想象, 因而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例如:在阅读教学中, 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和表情朗读, 分角色朗读。在创造性复述中必须伴随着相应的想象;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则要求学生扮演角色, 以作品中的人物身份, 按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作为表情朗读, 也需要丰富的想象。

(2) 想象的现实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喜欢童话故事, 看动画片, 木偶戏等。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他们便逐渐懂得这些作品全是虚构的, 兴趣逐渐降低转而对那些更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和影视感兴趣。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不仅能把看到的事物描绘出来, 而且能增强想象的概括性和逻辑性, 他们的作文, 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联想, 真实地再现人物、事件和场面。

2. 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 创造性想象日益发展

(1) 一般说来, 小学儿童的想象, 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 以后独立性和创造性才逐渐发展起来。低年级儿童的想象, 常常是实在事物的简单重现。例如, 在复述中, 在游戏活动中, 往往重复成人的讲述或模仿成人的动作, 创造加工的成分不多。随着年级的升高, 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中, 复杂和简单再现的性质就逐渐减少, 而对表象的创造性改造就日益明显, 日益增多。

(2) 小学儿童的想象, 不仅是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最初都具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 以后概括性、逻辑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研究小学儿童作文中想象能力的发展时可以看到, 一、二年级儿童写人物时, 必须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 几乎没有什么创造;三、四年级学生写人物时以真实为主, 适当地加工修饰。有了创造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儿童写人物时, 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想象力。

三、想象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想象。

1. 动之以情, 语导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选入了不少名篇佳作。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含蓄, 这就需要在阅读时展开想象的翅膀, 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去深入领会。往往想象力越丰富, 对作品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短短二十个字, 寓问于答, 言简意深。“松下问童子”, 问的什么, 没有明写, 以童子“言师采药去”的回答, 可以想象得出问的是“你的老师在家吗”!以“只在此山中”的答辩, 可以推想到“在什么地方采药”的问话。而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 则是回答究竟在何处的。访者的急切, 童子的伶俐、隐者的高深, 活脱而出。这样, 伴随着对内容的领会不迭的想象, 使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把握得更为具体、丰富。

2. 品味语言, 激发想象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因素, 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情景描写, 教学中要引导儿童仔细品味, 启发想象, 产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的感受。

初中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探析 篇8

数学解题后的反思, 就是指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数学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慎重全面的分析和思考, 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优化思维过程。数学理解性学习要求学生解题之后, 还要去进一步反思与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的、还可以怎么做、运用了什么样的知识与思想方法以及遇到困难时思维为何受阻等问题, 以便有意识地了解自身思维后面潜藏的认知,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 洞悉数学思维, 达到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理解水平。

具体来说,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反思题目特征;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策略的多处应用;反思题目结论能否一般化、特殊化, 能否将结论拓展;反思重要环节的易错处、多解处、困难处;反思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反思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理解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桥梁。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是经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实现的。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担当着指导“加工”“改造”的重担, 它不仅提供思维策略, 而且提供实施目标的具体手段。在问题解决后, 学生反思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更正确地理解数学。比如, 分类讨论是贯穿整个初中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通过它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确定的问题来处理。每遇到这类题型, 数学教师都应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体现出来, 从分类的原则、对象、标准, 到分类的层次, 着重调动学生的心智活动, 让学生体味思想方法在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及解决具体数学问题中的灵魂作用, 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深入理解数学的目的。

比如, 已知半径为a的两圆外切, 则半径为2a, 且和这两圆都相切的圆共有多少个?此题很容易漏解, 原因是缺乏分类思想。数学概念中两圆相切是分类定义的, 所以应用这个概念解题时, 就需进行分类讨论。在解题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和这两个圆同时相切的圆可分为以下三类:同时外切 (有2个) ;同时内切 (有1个) ;1个内切1个外切 (有2个) 。故满足条件的圆共有5个。在讲完此题后可再进行变式训练:把半径为2a改为半径为2.5a或1.5a, 符合条件的圆还是5个吗?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类讨论思想, 突破学习难点, 做到深入理解。

二、错误分析, 灵活理解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 这种错误往往体现了学生在数学思维以及某些数学概念、命题的建构等方面的缺漏。但另一方面, 作为理解的必要发展阶段, 错误的产生又显示出某种合理性。从错误分析入手进行理解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概念、命题的更加充分的理解。

1. 选择性注意策略

选择性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的心理状态, 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 对初中数学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教师在培养学生对错误加以选择性注意的时候, 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优先选择与目标有关的信息, 在学生确立和完成目标的时候可以根据反馈信息, 适时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优化。

比如, 解分式方程中的检验是初中数学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不少学生在各种测验、考查中反复出现忘记检验的问题。每次分析试卷时, 学生都表示这次疏忽了, 可下次考试依然如此。这是由于解分式方程时, “去分母”等步骤在练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学生的注意力过于集中, 而疏忽了“检验”这个注意点, 这时应将记忆的重点转移到易被忽略的“检验”上, 使“检验”的地位得到强化和凸显。如解分式方程 (5x-4=4x+10-1)

x-23x-6

时, 可以先求解使分式以及分式方程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x≠2) , 在此前提下再解这个分式方程, 学生就能自然地把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对比, 从而把 (x=2) 及时舍去, 达到检验的效果。还可再编一个分式化简题, 如 (x+x) ÷4x, 并请学

x-2x+2x-2

生代入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求代数式的值, 再一次体会“代入的数必须保证分式有意义即x≠±2且x≠0”的大前提。这种针对错误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转换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向的自觉性, 有利于对实际问题的动态处理, 有得于突破思维和心理定式, 在长期的训练中不仅可使学生思维深刻灵活, 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品质。

2. 纠错策略

教师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 可以提示学生问自己一些反思的问题:这个题我为什么错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内容和前面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吗?等等。这不仅可以使纠正错误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而这些习惯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终身有益。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 笔者首先让学生把作业或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当天及时订正, 同时指导学生建立数学错题集, 把平时做错的题收入其中, 并注明错在哪里, 如概念不清、审题不仔细、错用公式、计算失误、解答不具体不完整等。其次, 每章小结时进行典型错题的交流, 让学生互相纠错, 还要求学生从教材或资料中找出2~3道相同类型的数学题目, 或让学生自己编题, 并认真解答, 以达到巩固、预防之目的。最后, 利用每周练习的时间, 对一些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的题目进行检测, 再次检验学生是否消除了错误, 这样可以灵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说数学”, 促进理解

1. 通过“说数学”加强数学理解

理解是以语言为媒介的, 能用语言表述是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理解的标志。通过表述, 一方面, 学生自己可以进一步理解问题, 澄清一些模糊性认识;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理解其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互相比较各自的问题解决过程, 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显示出学生理解问题的自主性, 也提醒学生要学会从显性的条件中挖掘隐性条件,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说数学”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数学知识, 要求叙述完整、准确、流畅, 能对叙述的内容作适当解释, 经得起老师和同学的进一步追问。在这种既听又说的数学交流活动中, 教师可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积极交流、主动理解。同时, 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分析学生的理解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这个表述过程, 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理解上的缺陷, 知道学生哪些地方理解了, 哪些地方没理解, 理解的程度如何;可以使学生重新认识、思索那些理解得不很透彻的知识, 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 一个圆锥形的蛋筒, 底面圆的直径为7cm, 母线长为14cm, 制作这样的蛋筒需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不计折叠部分) ?思考后学生甲回答:所需包装纸是一个扇形, 扇形的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周长, 扇形的半径是圆锥母线长, 可以先利用弧长公式求出扇形的圆心角, 再利用扇形面积公式求出包装纸的面积;学生乙回答:包装纸的面积就是圆锥的侧面积, 利用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一步就可完成。显然, 后一方法优于前一种, 而学生乙只是挖掘出了隐性条件“包装纸的面积就是圆锥的侧面积”。

又如, 若关于x的方程ax2+2x-1=0有解, 求a的取值范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算出正确答案a≥-1, 但让学生叙述解题方法时, 发现很多学生是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2-4ac≥0计算得到, 也有同学提出因为二次项系数为字母, 所以此方程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 应该先对方程类型进行分类讨论:若a=0, 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此时方程有解, 所以a=0成立;若a≠0, 则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2-4ac≥0计算出a≥-1, 所以a≥-1且a≠0, 最后两种情况综合得到a≥-1。很明显, 前一种做法是不严密的、错误的。同样的答案, 通过“说数学”, 充分暴露了学生理解上的缺陷, 知道学生哪些地方理解了, 哪些地方没理解, 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说数学”的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主要是指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法则等。学生应能运用普通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和展示自己对数学现象、事实、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学生“说数学”需要经历以下过程:熟练说出数学知识的内容, 用饱含着自己体验的语言表达数学知识;多方位地对概念进行解释, 说出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说出与相似知识点的联系、区别以及这类概念的易混淆之处;最后利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争辩、互动、小组交流等方式学生逐步形成共识,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 在讲顺次联结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形状的内容时, 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及顺次联结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即中点三角形形状, 接着介绍中点四边形的概念, 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两个题目: (1) 顺次联结任意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请同学们画一画、猜一猜、证一证。 (2) 如果四边形ABCD变为特殊的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EFGH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在我的倡导下, 通过小组内争辩, 同学们展开“说数学”的交流,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小组结论汇总如下: (1) 不管原四边形的形状怎样改变, 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始终是平行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EFGH的对边EF、GH、EH、GF的长度、位置只与原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有关。 (2) 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推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为矩形。) (3) 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推广: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它的中点四边形为菱形。) (4) 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此外,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概念、理论的相互联系和本质所在, 是贯穿于数学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概念, 一直贯穿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学生“说数学”主要是说出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能在不同知识和背景下, 提炼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个过程, 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从而提高自身灵活迁移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 加强初中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很重要。只要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围绕着加强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就会收到良好的理解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琼, 翁凯庆.试论数学学习中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12) .

[2]黄燕玲, 喻平.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 2008 (2)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学习策略研究 篇9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凸显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对阅读题目答案的解释以及阅读过程中生词或复杂句式的解释,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他们不顾学生的要求,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课前的教学安排来按部就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自身的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始终处于被动的听讲和理解,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但是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会使学生养成错误的分析和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进而会给学生后续更进一步的英语阅读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势在必行。基于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适合学习的教学情境,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同时其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就阅读理解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展开探索,而不应仅仅将思路局限于题目中一定的几个问题,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 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另外,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其扩展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如为学生组织英语作文大赛、英语讨论会、英语辩论赛以及英语话剧表演等与英语阅读有关的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又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声、形、音、影并茂的学习环境,适当为学生放一些西方的影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学到地道的英语阅读表述。如在可以让学生观看《The Titanic》,其中不仅涉及了丰富的知识,英语表述也非常地道,如“I’m the king of the world”、“You jump,I jump.”和“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等,通过这些经典台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

二、传授合理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也适应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即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英语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教学好坏的最终标准不是课堂讲解的多么详细和生动,而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真正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英语阅读技巧的传授,使学生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英语阅读,进而使其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而就具体的英语阅读技巧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努力:首先,学生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的解题顺序来对阅读题目进行解答。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阅读安排的顺序通常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安排的,所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一规律, 学生从整体上对阅读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加了解题的针对性。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严格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合理的安排各篇阅读的解题时间。一般都是依据题目的难度来划分时间,即难度大的分配的时间多,反之, 则时间少。最后,教师要教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速读、略读、跳读等,比如对于每段的段首或段尾要进行重点阅读,而对于解释说明的内容则可以采取跳读的方式,这样可以在确保解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解题的效率。例如,在某次学生中考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这样一段“The little boy who had helped me yesterday is named Tom”,对于这句话的分析,我们只需要抓住句子的主谓即可明白其所包含的意思是“The little boy is named Tom”。

三、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扎实学生阅读基础

正所谓:“熟能生巧”,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阅读基础知识后,为了深化学生对于这些所学英语阅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理解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的阅读知识得到扎实,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要求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但是教材的内容必定有限,根本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为了扩展学生的练习范围, 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将历年的英语阅读习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与地点有关的,如“Where is the school?”,学生只需要在阅读中搜索与地点有关的表述即可;与人物有关的,如“Who is the man?”,学生只需要重点搜索与人物有关的表述即可;与时间有关的,如“What is the clock?”,学生只需要在阅读中找寻与时间有关的表述即可等等。通过让学生按照不同类型的题目来进行专门进行强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学习化理解 篇10

传统教学中教学重点、难点反映的是学科的知识结构。笔者对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参考书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所说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一门课、一个单元、一节课要向学生传授的学科知识。在教科书的整个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教学重点,最难理解的(学科专家认为的)知识点就是教学难点。可以看出,所谓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就是知识教学当中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就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难点就是学科专家认为学生不好理解和复杂的知识而已。

传统教学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是“讲”和“练”。人们一般习惯的认为,重点的东西教师要多讲,反复的讲。教师讲清楚了,讲充分了,教学重点就突破了。然而,教师往往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知识进行讲授,而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对学生而言,重点的教学内容,是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中规定好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住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应运而生,屡见不鲜。因为教师讲的是重点的东西,学生一定要记住,要记住就要做大量的练习,几十遍,上百遍。后来,人们发现讲得太多了不好,是“一言堂”、“满堂灌”,因而又提出要“精讲多练”,但这种提法在对“满堂灌”改善的同时,仍然没能跳出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樊笼。

传统教学中教学重点、难点与应试知识是高度一致的。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是教学重点,是试卷构成的主体,学生考试分数越高,目标的达成度也越高。所以,考卷仅仅反映书本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但问题是,评价内容和内容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评价,人们很难把握到底是教学重点难点决定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内容决定教学重点难点。

尽管我们不是在否定把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当作教学重点难点的做法,但我们却不能支持对教学重点难点静止片面的理解。随着教学思想的革新,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地探讨。传统教学主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课堂传授的是“最重要的知识”,体现的是“科学主义”和“实质教育”的教学思想。最重要的学科知识就是重点,最难理解的学科知识就是难点,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学科知识。现代教学思想要对传统的教学重点难点观予以修正,在教学理论上进行革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指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确定的学习目标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制定发展目标,这种发展目标的核心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传统教学只有笼统的教学目的阐述,阐述内容多为理解……,知道……,了解……,学会……等,没有具体说明要把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时效要求下,达到什么水平,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随遇而安。明确的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调节和标准的功能,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走向发展上的独立自主。学习内容就是以教科书内容为中心组织的知识体系,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形成、培养、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传统教学内容不同的是,现代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去建构新的知识,形成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化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有效学习的方法体系,必须经过师生的情感投入才能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三者中,学习方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的学习方式是针对学科特性而言的,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学科学习的共性方式。因为确定的学科知识有其特有的逻辑结构,学生必须有一套确定的、具体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除了符合本学科学习的特点之外,还必须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例如,语文学习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中“数感”的培养等,都有一套确定的方法作保证。合理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针对个性化学习方式而言的,对具体的学生而言,个体拥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就是合理的学习方式,它是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内在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突出教学重点就要“烂熟”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活动”加强理解和体验,“通过积极体验”培养“学科情义”。“烂熟”主要是说,只要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并且理解上毫无障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不至于受到知识理解本身的限制。“通过活动”主要是说,重点的东西不能只靠教师讲,还要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个人感受,而不仅仅停留在枯燥的机械训练上。“通过积极体验”主要是说,学习活动没有纯粹的浪漫,还有困难和挑战,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并存的、同在的。教学不可能剔除消极情绪,让学生沉浸在纯粹的幸福之中,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帮助,使学生利用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的影响,热爱本学科的学习。“学科情义”是对学科的积极情感,是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对这门学科的接受、兴趣和热爱。这种对学科的情感是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互纳、互乐和互爱实现的,也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感动、感悟与感化而实现的。情感是学科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如果一个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了对一门学科的厌恶和反感,再重要的知识在他离开学校后也是不会得到使用的。

教学难点主要是教师教学取向的,体现的是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对教师来说,要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就难在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位中学教师曾经对我说,教学好比一颗鸡蛋,蛋皮是情感,蛋清是教学活动,蛋黄是教学目标。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蛋皮。是啊!如果学生不需要,如果学生不愿意,如果学生没兴趣,如果……,教学活动还能有效吗?教学目标还能实现吗?教学目标要通过创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实现,教师既不能只在学生的原有水平上做文章,也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去教学,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指出,教学永远都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起引领发展的作用。然而,创造单个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已属不易,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如何创造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对教师来说,每个学生学习的“现有水平”是什么,怎样有效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在共时性的、即时性的课堂上获得发展确实是个问题。最后说教学评价之难。传统教学评价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包括记住了多少知识,会解决什么学科问题等,只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呈现相应的答案就行。现代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评价学生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之外,还要评价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状况、学生情感及其价值观的发展状况,教师自己的教学状况等。这种种评价既涉及评价的内容,又涉及评价的方法,还涉及评价的效度等。如何平衡内容、方法、效度三者的关系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通过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重点是学习取向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取向的,教学难点源于教学重点的实现,教学重点决定了教学难点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的定位既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难点是教学重点实现中的难点,教师的“促进”之难,教师的“指导”之难,教师的“帮助”之难就是教学中所说的难点。突破教学重点过程中遇到的理念上、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等一系列障碍形成了教学难点的总和。这样的定位在实践中能够避免教师把教学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这样的定位也有利于消解教师权力的一手遮天,彰显教师在现代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没有无重点的课堂,也没有无难点的课堂,只有重点突出、难点各异的课堂。无论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只要有教学任务存在、只要有教学目标存在,课堂中就有重点。因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确定的,学科课程的目标是确定的,期望实现的学习方式是既定的,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确定的。同时,当教学重点确定的时候,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最近发展区”的创造,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评价就成了难点,不同的教学在解决难点中所体现的难度水平亦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卢家楣.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心理科学.2006.29(6).

理解学习 篇11

亲爱的读者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噢,“名师在线”可是专为你开通的。

主持人:雨 田

记叙文的阅读,既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又有主观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初中生如何阅读记叙文,要谈的内容很多,现简要谈以下几点。

一、 首先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记叙文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实用性的和文学性的两大类。从表达方式来看,虽然也有少量的甚至是精彩的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但主要的还是记叙,即写人记事。从要素上看,一般要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包括开端、发展、结果)。从篇幅上看,虽然有的也很长,如长篇通讯、报告文学等,但一般都比较短小。短小的记叙文,所写的人物都不多,一般主要的只有两三人,或一两人,其他人物多是为了陪衬或铺垫,许多记叙文的主要人物就是作者自己“我”。记叙文一般不虚构,多是以写“实”为主,写实际生活,写的事情也并不复杂。例如初中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写的主要人物就是“我”(儿子)和父亲,写的事情就是父亲送儿子去南京上学的经过,题目之所以叫“背影”,是因为作者几次看到父亲的背影,以此表达父亲的操劳和对儿子的爱,同时表达儿子对父亲的深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作者的童年趣事和读书生活,写的人物主要是作者自己“我”。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为保家卫国与美国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写的人物有个体的马玉祥等,也有群体的英雄战士。冯骥才的《珍珠鸟》虽然写了“鸟”,但主要的还是通过写鸟来写人,事情是人鸟相亲的故事,通过“她”对“鸟”的珍爱和精心照料的记叙,表达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莫怀戚的《散步》写了“我”和妻子、母亲、儿子四人,写“我”是主要的,写其他人是衬托,事情就是一家四口人在春天外出散步,通过“散步”过程中发生的事,表达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和“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03年各省市语文中考题选的课外记叙文,如北京选的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上海选的《成全一棵树》、重庆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山西选的《最美的眼神》、武汉选的《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等,及一部分省市选的短文,也都体现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当然,记叙文中也免不了有一些描写、抒情、议论或说明,实际上完全“记叙”的记叙文并不多,一般是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但记叙文总还是以记叙为主,因此,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二、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从中感悟文章的人文内涵。

作者写任何一篇记叙文,总是要写出生活中有一定意义的事情,从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包括所叙事情的人文内涵和作者的审美趋向。中学生读任何一篇记叙文,首先要整体弄清文章写了哪些事情或景象,写了哪些人、什么样的人,以及这些事情与人物有什么关系,这是最起码的或者是前提性的。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把握,理解作者通过文中的人和事,赞扬歌颂什么,反对批判什么,弄清哪些人和事是真善美的,哪些是假恶丑的,从中学习什么,借鉴什么,受到哪些美的熏陶和感染,得到哪些感悟和启发。

读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先整体把握文章,如《背影》写父子情,《我的老师》写师生情,《珍珠鸟》写人与禽鸟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少年生活之情,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写的是思乡之情,等等。整体把握文章的基调、主旨和人文内涵是十分重要的,其意义可以说是理解一篇记叙文的前提。这一点对于解答中考阅读题至关重要,有些同学还没有整体上把握好文章的内容要旨,就匆忙回答具体问题,这样往往出错。

三、 要学会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揣摩理解局部内容的人文内涵。

一篇文章往往有一段或几段写得特别精彩,或者写得特别深刻,或者有丰富的内涵,对这些“局部”要认真地思考和揣摩。例如《散步》的最后,作者写:“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这几句怎么理解?为什么说“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因为“我”背上是年迈的母亲,“她”背上是年幼的儿子,这样“仔细”地走,既表达了家庭的亲情,又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什么说“背上的加起,就是整个世界”?因为“我”有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使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肩负着社会责任。最后这几句话正是文章的“文眼”和“主旨”所在,而读了这几句话,读者可自然地联想到自己,联想到当今的社会现实,可以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甚至还可能有多方面的更深的体味和感悟。再如《珍珠鸟》最后两句:“我笔头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两句话也是文章的“文眼”和“主旨”,即作者表达了人与动物,及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信赖”,这种“信赖”是创造世界的基础。同时,读者还可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感悟,如可以感悟到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信赖”,联想到“诚信”是人的品格的基础,等等。中学生阅读记叙文,要善于发现文章中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部分,并认真思考揣摩,从而有所感悟。

四、要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语言运用和感悟人文内涵同样重要,而且二者是统一的,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人文内涵”在文章中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在阅读记叙文中,千万不要忽视品味语言。其中包括对词语、句子的品味,也包括对修辞手法和个性文风的品味。例如《春》和《背影》作者都是同一位散文作家朱自清,但个性文风迥然不同。《春》的文笔是清秀的、隽永的、新颖的,而《背影》的文笔则是朴素的、通俗的、真挚的,《春》是“清秀”文笔的典范,而《背影》是“朴素”文笔的典范,这就要我们细细去咀嚼品味。

好的语言运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中学生读的课文和经过选择的课外文章,一般说都是语言比较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我想,阅读记叙文,细细品味语言,很可能就自然地领悟到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和人文内涵。

五、要学习写作技巧。

虽然,一般的记叙文都以反映真实生活、抒发真情为宗旨,但是也不可否认,好的文章也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技巧。例如精心选材,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从20多个生动实例中最后只精选了三个。再如文章的组织结构,有的是顺叙,有的是倒叙,有的是插叙。文章的开头,有的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有的是故事发起,引人入胜。文章结尾,有的是戛然而止,有的是余音袅袅……总之,正因为作者恰当地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技巧,才使得文章那么精彩。要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这些写作技巧,阅读时也要留心学习。

六、应提倡个性阅读。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同人阅读同一篇文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悟。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不同的人在阅读时可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我以为在阅读中应该提倡独立思考,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正所谓“一千个人读《王子复仇记》,可能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足为怪。同学们应该试着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理解。

名师档案

数学中的概念表征与理解学习 篇12

一、相关概念

1. 数学中的理解学习

数学中的理解学习应是学习者先认识数学对象的外部表征, 构建相应的心理表象, 然后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动态过程中, 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 将数学对象的心理表象进行改造、整理、重组, 重新达到新的平衡, 以便抽取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从而达到对数学对象的理解.

2. 数学概念表征

概念域是指关于某一个概念的一组等价定义的图式.也就是说描述一个概念的角度应是多维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人脑对事物或事件的一般特征的概括, 贮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 简单地说就是知识表征的储存方式.例如, 对正方形概念的等价定义有: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2)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3)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4)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5) 对角线垂直的矩形……

二、相关指标

1. 刻画数学理解学习的四元指标

(1) 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指标之一是对公式、法则等的简单模仿.这种模仿处于数学理解的最低层次,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层次.此时的模仿只是对公式、法则表象的理解, 甚至对它们本身的意义并不清楚. (2) 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指标之二是知识本身的灵活运用.是知其然的表现. (3) 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指标之三是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知识, 知道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能知道与该知识等价的知识.这是知其所以然的体现. (4) 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指标之四:是在新的情况下综合运用.这是数学理解的最高标志.

2. 刻画数学概念表征的四元指标

(1) 对数学概念表征的指标之一是概念表征的真度.也就是对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程度. (2) 对数学概念表征的指标之二是概念表征的深度.也就是对一概念理解的深刻性的程度 (3) 对数学概念表征的指标之三是概念表征的广度.也就是对一概念相关概念的联系程度. (4) 对数学概念表征的指标之四是概念表征的速度.也就是对一概念表征的快慢.有的学生反应比较快, 有的学生反应比较慢.同样对概念表征也是如此.对一个概念有的学生能很快说出, 有的学生还没有想好.

三、数学概念表征对理解学习的影响

理解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关键.而数学概念表征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有了概念, 才有命题定理, 才有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概念表征是理解学习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何完善数学概念表征呢?

1. 提供丰富的具体材料

概念学习一般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所谓概念形成是指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生借此在大脑中建立了对该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 从而获得了对该事物的一些具体认识.学生在进行概念表征时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物.有助于学生找到相应的心理图像, 从而初步建立起概念的表征.采用概念形成的方法学习概念, 由于是学生主动参与程度高, 积极性高, 有利于调动各种认知因素, 更有利于建立起概念的表征.而理解学习首先从认识数学对象外部表征开始, 所以丰富材料也有利于理解学习.

2. 不断总结构建完善的概念域和概念系

形成初步的概念表征是理解学习的第一步, 建立起完善的概念域和概念系是理解学习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章节中的表达统一起来, 从而建立起相关的概念域.例如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 (1) 定义; (2) 两个锐角互余; (3) 勾股定理逆定理; (4)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5) 矩形、正方法性质; (6)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一组方法就组成了垂直的概念域, 而与垂直存在某种关系的概念网络就构成了概念系.事实表明概念域和概念系越完善, 数学学习就越容易.也就是将数学对象心理表象更有效地进行重组、整理, 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去.

3. 重视概念表征中的变式

变式是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 以便让学生区分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 在讲垂直概念时, 学生习惯思维是与水平放置物体垂直理解, 对斜放的物体呈垂直不认可, 这说明学生受到了无关材料的影响.因此改变垂直的呈现方法有助于概念的学习,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 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4. 重视元认知对概念表征的影响

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良好的元认知结构有助于概念表征的形成.在概念表征中监控自己的表征有多少真度、深度、广度、速度.监控自己的概念域和概念系有没有形成;监控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形成概念表征与理解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新《消法》下一篇:课堂生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