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学生

2024-07-23

学校和学生(共12篇)

学校和学生 篇1

伴随着疾病谱变化, 伤害已取代躯体疾病, 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社会转型期”国家 (包括我国) 青少年的首位死因[1]。青少年的吸烟、饮酒、伤害、网络成瘾等危险行为, 不但直接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而且还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 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2]。当前, 随着我国大学和高中的扩招, 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一般都报考高中;而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成绩基本都在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 生源整体质量明显下降[3,4]。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 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工作, 笔者于2011年4—5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各1所, 分别从一~三年级中各抽取4个班级, 共发放问卷1 627份, 剔除不合格问卷后, 获得有效问卷1 584份, 有效应答率为97.4%。被调查的1 584名学生中, 职业学校学生821名, 其中男生395名 (48.1%) , 女生426名 (51.9%) ;普通高中学生763名, 其中男生378名 (49.5%) , 女生385名 (50.5%) 。学生年龄为15~25岁。

1.2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高中) ”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体育锻炼相关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和性态度/行为等, 共计89个问题。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 调查时学校教师回避,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匿名自填, 问卷统一发放, 当场收回。时隔2周后, 在被调查的2所学校各抽取60名学生进行重复调查, 结果显示重复性较好。

1.3 指标定义

尝试吸烟:迄今为止曾尝试过吸烟, 即使只吸一、两口;现在吸烟:过去30 d内曾经吸过烟;尝试饮酒:迄今为止曾经喝过至少1杯酒 (1杯酒指半瓶/1听啤酒, 或一小盅白酒/一玻璃杯葡萄酒或黄酒) ;现在饮酒:过去30 d内至少喝过1杯酒;醉酒:过去12个月内, 至少有1次因喝酒太多而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等醉酒症状;动手打架:过去12个月内, 至少有1次与1人 (或多人) 动手打过架;孤独感: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强烈的孤独感;失眠:过去12个月内, 曾因担心某事而失眠;自杀意念:过去12个月内, 曾认真想过 (考虑过) 自杀;离家出走:过去12个月内曾经离家出走过;曾上过网:过去7 d内曾上过网;长时间上网: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都在4 h以上;看过黄色书刊影像制品:过去12个月内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等;特殊意义异性朋友:过去12个月内曾单独约会过的异性朋友;边缘性性行为:曾和异性朋友有过拥抱、接吻或抚摸对方身体的行为;有过性行为:以往和他人发生过性行为[5]。网络成瘾:根据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出现以下10项中的第①项和②~⑩项中的至少4项:①在过去7 d内, 平均每天上网≥4h;②即使不上网, 仍想着网络上的内容;③一旦不能上网, 就感到不舒服、无聊和焦虑;④希望增加上网的时间, 以便满足自己的愿望;⑤上网的时间经常超出预期;⑥想停止上网, 但无法自控;⑦因为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 或干脆逃学;⑧向家长、教师、同学隐瞒上网事实;⑨因上网而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⑩借上网逃避现实、摆脱困境或郁闷、无助、焦虑的情绪[5]。

1.4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χ2检验进行百分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吸烟和饮酒

被调查的821名中职学生现在吸烟、现在饮酒、醉酒的报告率依次为27.5%, 45.8%, 18.6%, 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的15.1%, 28.2%, 1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而在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初次吸烟年龄≤13岁、初次饮酒年龄≤13岁的报告率上,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2.2 伤害

调查结果显示, 中职学生有9.4%受人欺侮, 16.0%动手打架, 12.3%有孤独感, 14.4%有自杀意念, 6.8%离家出走, 报告率均高于普通高中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失眠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网络成瘾

中职学生长时间上网的报告率为25.3%, 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为17.4%, 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学生的15.2%和10.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4.951, 13.827, P值均<0.01) ;中职学生过去7 d曾上过网的报告率 (89.3%) 和普通高中学生 (88.6%) 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8, P>0.05) 。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

2.4 性行为

在看过黄色书籍及影像制品、有特殊意义异性朋友、和异性有边缘性行为、有过性行为的报告率上, 中职学生依次为26.2%, 34.3%, 26.9%, 11.6%, 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学生的17.3%, 22.0%, 11.4%, 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8.259, 29.561, 60.783, 27.956, P值均<0.01) 。

3 讨论

3.1 吸烟和饮酒行为

研究表明, 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可导致生理性及心理性成瘾, 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同时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6,7]。本次调查显示, 中职学生吸烟、饮酒不良行为的发生要比同年龄阶段的高中生严重, 与上海市青浦区、静安区及江苏省的调查结果一致[8,9,10]。究其原因, 可能是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学习压力减轻、家庭及学校管理方式改变等因素所致。因此,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中职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使其远离危险行为。

3.2 伤害行为

近年来, 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给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11]。本次调查表明, 中职学生动手打架、离家出走的报告率高于普通高中学生, 与南阳市、上海市的调查结果一致[12,13]。提示学校和社会应更加注重对中职学生伤害行为的干预, 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其自我防范伤害的意识。

3.3 网络成瘾行为

网络成瘾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精神、心理和学习等带来不利影响, 还会引发偷盗、打架、自杀等严重危险行为[14]。预防学生网络成瘾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次调查显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要比同年龄阶段的高中生严重。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和家长应重点关注中职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 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

3.4 性行为

青少年性行为有三大特点:无计划性、无保护性和不安全性[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我国青少年与性相关的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上升, 并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次调查的中职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普通高中学生, 与2005年全国城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一致[5]。学校和社会应将中职学生列为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的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 帮助青少年学生消除或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学校和学生 篇2

凭借母校这块坚实有力的踏板,如今我们已迈入了大学,在梦想与现实交织的时候,则更怀念在--高中所走过的路程。高中生机勃然,校园里一张张自信的脸庞诠释着青春,一抹俊逸的身影抒写着拼搏,在这里,我们懂的了珍惜,学会了坚强,收获了自信。我们虽已离开了母校,但是我们庆幸,在高中的生活中,没有留下叹息与悔恨,只留下了感激与怀念!感谢母校以她纯净的乳汁哺育我们茁壮成长而像雄鹰般展翅飞翔;感谢恩师们辛勤耐心的教导,让我们在迷茫的学海中寻找到前进的灯塔;感谢学弟学妹,能够在高考前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方便;感谢,感谢,还是感谢,对高中有太多的感谢之言,更是有太多的美丽回忆!怀揣着在高中这三年中的所学,所感走进大学,我们一定积极进取,用我们的行动来回报给予我们关心与呵护的母校!

做为学校的毕业生,我们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强大,早日成为名校,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继续发扬学校学子的拼搏精神,能够在高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充实自己,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们,更要努力奋斗,在高考中再创辉煌!

最后,我们衷心的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也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学校学子们在新的一年中学习进步!

学校和学生 篇3

【关键词】学校;教师;家庭;肥胖学生;有效帮助

一、肥胖的成因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代替了人们之前的劳动力,导致现代人身体素质的降低,这不仅仅表现在成人的身上,更加严重的是现在孩子们,尤其是小学生身体素质教以前相比降低了很多,导致了学生身体虚弱,有稍大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身体出现异常反应。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过多的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肥胖的出现,这从我这几年上课的过程中就能看出来,现在平均每个班都有十个以上的肥胖儿童出现,这已经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有些城市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逐年增长,已达5%~10%。其主要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变成脂肪而导致肥胖。

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一般情况下,男孩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的不低于母亲。我在自己上课的班级进行了调查,在十个肥胖孩子当中,几乎全部是平时的食量是其他正常孩子食量的一倍甚至是几倍,不仅如此,他们一天多餐,食物也多以各种肉,蛋,油炸食物为主,这导致了肥胖的出现。

二、肥胖的危害

1.肥胖可能影响智力,我国医学专家实验证明,脑组织中合脂肪量过多容易形成“肥胖脑”。由于儿童身体肥胖,体表面积增大,导致血液带氧不足,脑子经常处于缺氧状态。脑子常发“悟”,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

2.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骨路中含有机物的比例大,受力容易弯曲变形。在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身体发育受到影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肥胖的孩子个子的长不高。

3.影响生理机能。肥胖儿童多伴有高血脂症、肺通气不良、心功能减弱、脂肪肝、关节炎等。由于儿童胸部和腹部的脂肪蓄积量较多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的呼吸,既妨碍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又影响其它机能,如肺活量减小等。在我上课的过程中也有体会,肥胖孩子绝大多数不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目标和锻炼任务。

4.影响身心健康。肥胖儿童和肥胖的成年人一样同样有怕热、嗜睡、嘴馋、爱吃零食、不好活动等习惯。他们动作笨拙、反应迟钝,因而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小伙伴们取笑、逗乐甚至是讥讽的对象。学校举办的很多比赛,比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肥胖孩子是没有资本参与的,他们甚至连和小伙伴竞争的资格都没有,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孤僻,自卑,这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发出警示,要警惕肥胖对于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和危害。

于是,我选择了五个相对肥胖的孩子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实验。

首先,我和家长取得了联系,他们对于我的做法表示了支持和配合,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家长配合控制学生在晚上七点以后不进任何事物,这对于这些晚上习惯吃了再睡的小胖子们是非常艰难的,但是这对于能否减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长的监督下,孩子们都坚持了下来。

其次将几乎是每天都必须的油炸食物从食谱中赶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适量的肉、蔬菜、鱼。蛋,以及米饭。第一天,第二天,主食不减量,第三天开始,主食要加些谷物、粗粮。并逐渐减量,到原来的四分之三,上午间食搭配一杯奶,和一个小面包或者一个鸡蛋。这样,胖孩子不会觉得那么饿,还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并注意,每次进食时家长和老师都要提醒,一定要细嚼慢咽,进食时间要保证在15—20分钟。

再次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及体育锻炼,除了要尽力在每周三节的体育课上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外,还要在每天晚饭后半个小时后,可由家长陪同,散步或者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半个小时,标准时,身体出汗为止,切记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因活动量增大,增加食欲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要限制零食,尤其注意,不可以一边看电视电影一边吃零食,这样会不自觉的吃很多。这样坚持一个星期,五个孩子的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是1.1kg、1.3kg、1.4kg、2.0kg、2.3kg这说明这种减肥的方法初见成效。

儿童肥胖的治疗有别于成人肥胖,儿童具有生长发育的特点,任何治疗措施都应保证儿童的营养供应,不应妨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以人体水分丢失为主要方式的减肥,难以持久,一旦减肥措施停止,体重会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体重的大起大落,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害,且容易使肥胖儿童对治疗肥胖失去信心。

想彻底根除儿童肥胖,必须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儿童正常的体重,才能使儿童在身体,心理方面正常成长,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尹志芬.儿童青少年肥胖对健康的危害[J].中国校医.2005年05期

[2]阮哲.青少年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治[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33期

[3]黄小民.肥胖的成因、危害及减肥手段[J].湖北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4]闫巧珍.肥胖成因的研究进展[J].内江科技.2009年09期

学校和学生 篇4

职业教育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改变了教学传统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其中教师要面对的挑战不仅要从新技术运用中获取新的技能和素养, 还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这些挑战与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同时出现, 给职业学校学生、教师、学校都带来了大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1 数字化学习以及数字化学习的要素

1.1 数字化

数字化, 是指承载教学内容的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转化为一种数字信号, 存储在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中, 容易对其进行处理和纠错。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也便于学生的使用和查询。

1.2 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起源于美国企业培训, 按照美国培训和发展协会的定义, e-Learning是指由网络电子技术支撑或主导实施的教学内容或学习体验。数字化学习借助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引起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 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通俗地说, 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就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1.3 数字化学习的要素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 数字化学习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 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三是数字化学习方式, 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随着3G、4G网络的兴起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 数字化学习还可以用移动设备进行开展。

2 目前职业学校数字化学习的使用的现状 (以我校为例)

2.1 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投入

我校有专门的网络信息中心, 引入安全认证、负载均衡等的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 主干网络带宽达到了100~1000M之间, 出口带宽为200M。

我校的计算机资源比较充沛, 计算机工程系电脑实验室12个, 其中供教学使用的网络机房5个, 机电工程系电脑实验室2个, 植物工程系电脑实验2个, 经济贸易系会计电算化实验实1个, 共有电脑实验室17个, 教学岗位的教师每人配置笔记本电脑, 配置的软、硬件均能满足教学使用, 其中去年改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数目共82个, 配置有投影仪、投影屏幕、录放机、音响、话筒等, 可供教学过程中多种媒体的播放、演示等要求。

另外, 我校建立了独立网站 (外网) , 并实现版本的定期升级和信息的及时更新, 网站中提供通过教务管理、学籍管理等系统实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图书馆管理、后勤管理。能实现网上资料查找、精品课程学习、在线考试、在线互动咨询;建有校园广播系统, 视频直播系统等。总的来说, 就目前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投入较大, 在同类学校暂时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也正在迎创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2.2 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数字化的使用

我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数字化的使用较为普遍, 学籍管理和成绩登录都已经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完成, 学校的各类教务通知、行政通知都在校园网中公布, 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管理也建立数字档案。

在日常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年轻教师比年老教师使用率高, 专业课教师比基础课教师使用率高, 其中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对信息化处理的熟悉度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有:自制图形文本、自制幻灯片、自制Flash课件、自制学科网站、仿真软件、在线考试等。

在自制教学资源过程中, 由于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 幻灯片是多数人唯一能够熟练使用的制作软件方法, 单调的课件类型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科网站更不能凭一人之力完成, 学校购买的现成多媒体教学光盘总体数量较少;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它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把各种类型、各种学科的教学资源联系在一起, 有效的利用就能减轻教师们的重复劳动, 提高教学的质量, 但学校暂时在这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实施。

3 迎接数字化学习, 抓住机遇, 走在行业前端

在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申报中针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对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研制和引进, 骨干专业的主干课程 (包括主要实训项目) 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利用及成效;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职业学校要想在这次变革浪潮中脱颖而出, 走在行业前端, 就应该抓住这次教育改革的机遇, 做好迎接准备。

3.1 学校要加大“数字化校园”的投入, 更要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投入中, 除了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外, 不能忽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学校在教学资源的创建中应该拿出详细的实施方案, 建设学校自己的资源库。

要想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高优质、丰富、实用的数字化资源, 学校应该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外来优秀资源, 充分开拓资源的获取渠道, 进而获取更多更好的资源。首先,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开发;其次, 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外来资源, 例如:通过购买优秀的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等学习资源来扩充优化本校的资源结构;通过与其他学校实现共享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等。多方面结合, 将这些资源放入学校的资源库中,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巨大的资源库, 教师之间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 避免了人力、财力、精力的浪费。

总之, 建立适合本校优质的、实用的、丰富的和开放的数字化资源, 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师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教育的数字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得到普及和应用。

3.2 学校要重视教师信息化培训, 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对于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现状, 很多教师感觉到力不从心, 不论基础学科还是专业学科教师都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培训。教师是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建设者, 是数字化学习的引导者, 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 他们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信息化培训机会, 全面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这是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应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 只有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 才能真正把数字化学习落到实处。

3.3 职校教师在数字化学习变革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为主的教育机构, 数字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因为数字化的应用普及得还不够深入,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效果仍然只停留在作为辅助手段的层面上, 还没有对资源更深远的作用进行挖掘。由于教师对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效果认识不够全面、深刻, 由此影响了教师使用资源的频率及效率。因此, 面对这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数字化资源开发能力、应用能力, 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成为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 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的引领者。

3.4 在数字化学习变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人们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 学生同样要具备这样的信息素养, 要懂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如何去选择这些资源, 怎样去运用资源以及使用之后对资源的评价, 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因此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在数字化环境中, 只有培养学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才能够把握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 促进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

数字化学习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虽有不尽人意之处, 但它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学习还将给社会提供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便利条件, 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让职业教育在这次变革中脱颖而出, 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更加蓬勃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教育的全面发展。

摘要:将Internet和教育结合起来的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已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教育理念, 它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不仅教育信息全球传播, 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 人们称它为第五次教育革命, 职业学校在第五次教育革命浪潮中, 应该牢牢抓住这次变革和机遇。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化学习,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兵.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学校和学生 篇5

长期以来,学校意外伤害事故一直困扰着学校,处理发生在校园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学校管理中遇到的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有多种原因,有些是学校可以预防,而有些的确是防不胜防。近一两年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尤其是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有增多的趋势。校园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据报道每年我国有大概1.6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上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造成的伤害事件是各种意外事件中频率最高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这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已经摆在了整个社会面前。

一、校园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其特点:

1、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多集中于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发生;中小学生发生率又远远高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城镇学生发生率又高于农村学生。

2、责任难以分清。对于此类事件,目前法院判定责任归属主要依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受到伤害或伤害他人,单位有过错的,可责之单位给予适当赔偿”一款。由于在校的中小学生通常尚未成年,判断标准不统一,责任难以明定,导致一些法院自由裁量度过大,这对于校园意外伤害的妥善解决造成了一定困难。

3、学校属于被动地位。学校究竟算不算是监护人?是不是在校园范围内发生的事故都由学校来承担责任?社会舆论又在一种同情弱者的心态下早早做出了判断,学校往往成为众矢之的,陷入被动地位。

4、素质教育受到不利影响。频频发生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和责任的难以分清,令学校产生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有些学校为了避免承担高额赔偿的风险而刻意回避正常的课外活动,取消了对抗性强,有风险的活动。像跳箱、鞍马、翻单杠等都被排出在体育课之外。还有的学校不到上课时间不准学生到操场。甚至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外出参加学习,有的学校不允许提前到校,要求学生放学后尽快离校,可谓用心良苦。学校对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惧怕和做出的以上种种预防措施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有专家指出“以牺牲许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活动来避免个别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总让人感到得不偿失,从个人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对现代青少年一代提倡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则无从谈起”。

5、大部分省份有关地方法规还未制定。只是,2001年7月13日《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草案)》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在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学校以投保责任事故险的方式,对伤害学生进行赔偿。这部全国首创的地方性法规的通过,标志着上海市在校园意外伤害处理上建立了学校保险制度,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实现理赔市场化。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妥善解决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带来的种种后果呢?通过学习我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力度。首先应通过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或采取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科学的教育与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也保证了即使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教师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解决遗留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安全教育单列为一门课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接受科学的安全知识教育,学会自救自护。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宽容、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支持并督促学校改善其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也为减少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提供了物质保障。有关部门和学校有必要设立专项基金或改进目前的保险制度,以便为学校意外伤害赔偿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国家都采取学校集体投保,保险公司支付赔偿费用的作法来解决该问题上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或有关保险险种为学生意外伤害提供经济条件。我校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为全体有学籍的学生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了校方责任险。

《三》加强教育立法,健全有关地方法规。由于学校意外伤害事故令学校苦不堪言,而现有的民法对审理类似案例又嫌过于原则,因此,教育部于2002年3月26日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但就地方立法而言,目前全国仅有上海和深圳等个别省市制定了相关法规而且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各地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为校园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加大《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宣传力度。采用案例分析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该办法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责任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责任的科学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关系到亿万师生以及广大家长的复杂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一》 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有利于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 《办法》适用的范围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

《三》 基本概念

1、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死亡、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等影响人身健康的事件。

2、三个要素:

a、主体要素:是中小学生

b、时间、空间要素:即“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在家中、学生在暑假等自行安排的活动中发生的伤亡,虽然事故主体仍然是中小学生,但是因为与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无关,不适用本《办法》)。

c、损害内容要素:只限于身体损害。(学生在校学习时,财物被盗、被毁坏,不属于本办法适用范畴。

3、一个基本联系:即事故性质的特征,指伤亡事故与学校实施教育活动及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活动的相关性。

《四》 学校的职责

《办法》规定 学校职责:教育、管理、保护 三项。

《办法》提到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对学生负有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约束指导进行管理、保障其安全健康成长的职责。

首先要▲强化学校安全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其次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教育活动。(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规章制度。)

重点与难点:

(一)“教育教学活动期间”的界定

▲学生在校上学时间,包括上课期间、在校午餐午休时间、课间休息时间,以及住宿制学生住宿期间等。

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校外活动时间。--同样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期间” 3 ▲学校作出返校等活动安排,要求学生到校。--一样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但是,学生自行到校活动虽然地点在学校,但因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无关,不能视为“教育教学活动期间”)。

(二)事故责任的界定 分为三大类

▲完全由学校的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全部责任。2 ▲部分由学校的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部分责任。3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当事人均无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公平责任的原则,由当事人适当分担经济损失。下面会讲到典型案例。

《五》 《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十二种情形:

《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十二种情形,如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等。

具体条款如下: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例如:军训、到实践基地上课等,都要提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醒有关注意事项,不许带刀具等危险品,不许使用明火,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就餐、就寝纪律等。(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特别是:商业性质的开业庆典、广告宣传等,学校是绝对禁止参加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一定要及时发现特异体质、特种疾病的学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 上课学生有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其停课治疗,坚持要求上课的,应由家长写好情况证明,注明后果和责任自负。原初一1班班主任发现本班一名学生脸黄、出虚汗喘不上气来、胸闷、气短、心慌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就及时通知家长,要求其停课治疗、检查,后确诊为疑是心肌炎,而家长坚持要求学生上课,就请家长写明情况、明确责任,在教育处备档,才允许其上课。这样做很必要,也很正确。(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什么是相应措施下面会谈到。(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我们发现有上课期间让学生在楼道内学习的,这是违规的,易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老师一进校园,你的教育、管理、保护职责就已存在。就像警察一穿上警服,无论在哪里都应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这一点我们老师都做到了:学生无故不到校,立即打电话与家长联系,了解、沟通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上下午第一节课,可能不是你的课,作为班主任,也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到班情况,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另外,第十一条 还规定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追究的是经营者、物资供给者的责任。

《六》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七》 十种意外学校无责任

《办法》又具体规定了六种情形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如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学校无法律责任:(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四)学生自杀、自伤的;(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同时,又规定,在以下四种情形下发生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以上一共是十条。

《办法》第十四条又规定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工作时间以外补课、自主上课或其它有故意伤害学生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八》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九》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负责人的行为触犯法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应当根据幼儿为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处理。

《十一》主要观点:

A、家长不能再把孩子“交给学校”

《办法》明确界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这一界定不但了断了此前关于学校与学生之间权利关系的争论,也为整部《办法》定下了基调。《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学校并不承担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它意味着即使是在校期间,家长依然要为自己未成年孩子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于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想法和相应的做法都必须做出改变。例如在学校确无过错的情况下,学生因行为不当而对自己造成伤害,其责任要由家长来负;如果因其他孩子的不当行为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肇事”孩子的家长才是诉讼的对象。这一《办法》的出台,10种意外学校无责任,估计会受到大部分学校的欢迎。而部分家长则可能有一定的疑义,因为孩子若真的不幸受伤,家长会觉得追索无门。好在《办法》还规定要鼓励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也鼓励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谁都觉得无辜的意外伤害,可望得到社会化的补偿。B、学校不负监护责任并非免除责任

有家长认为,把儿女送到学校去,出了事情全由学校负责,这可视同为监护权的转移。而新出台的《办法》规定,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并非监护责任。保护责任与监护责任内容相近但性质相异。专家强调,两者绝不能混淆。因为监护权是建立在亲权基础上的,不能脱离法律的有关规定和亲权的范畴而谈监护权的转移。视学校为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认识,不仅使学校承担难以担负的责任,而且也难以解释何以学校只有监护责任而没有相应的权利,为何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要符合法律规范,而不能像父母管理被监护人一样管理学生呢?例如:打骂、惩罚教育。

《十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具体做法:

1、保险公司为事故“买单”

和“学生意外险”、“师生平安险”等以学生为对象的险种不同,校方责任险保的是学校--投保时由学校负责出资,保障范围包括学生在校园内和由学校统一组织、带领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学校在这些事故中需要负经济赔偿责任,甚至发生了诉讼、仲裁,相关的费用将由保险公司负责。这种校方责任险将学校可能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2007年11月份,我校开始为全校有学籍的学生,整体投保“校方责任险”。平安保险公司承诺,以每个学生每年5元的保险金计算,保障每个学生每年累计可获得赔偿限额30万元。如学校发生学生重大集体伤害事故,每次可获得最高理赔额450万元。另外学校要积极筹集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专项用于事故赔偿,同时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要规避风险,学校和家长都不妨未雨绸缪。

2、发生了伤害事件,如何处理?事故处理程序?

校园伤害事故万一发生,教师要及时救护、及时通知、及时上报。“三个及时”要做到。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及时救护受伤害学生,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小问题送校医务室处理,严重问题则送规模较大的医院治疗。及时通知受伤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并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及时上报学校、区教育局,学生参与保险的上报平安保险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告知家长病例证明、医药费原始发票等保存好。双方家长间的问题可以由教师、学校协调处理,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局协调,仍不能解决的可以让双方家长上诉法庭解决。发生校园伤害事故后,学校应当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或者指派专人负责事故的处理工作。

3、对家长的不合理要求,学校可以说“不”!

《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和学生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界定,少数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将不会得到支持。

在学生和学校均无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学生伤害赔偿如何处理,过去是个棘手问题。一些家长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要求承担大部分费用。如今这种要求被认定是不合理的。例如,某校两个学生在打篮球时无意相撞,造成一人骨折。怎么处理?调解意见很快出来:两个学生家庭和学校各承担三分之一,因为《条例》第13条有规定:“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按照公平责任原则,当事人适当分担经济损失”。

家长在事故发生后的索赔项目也有了明确界定,涉及医疗费、营养费等10项,若有家长以孩子伤害事故为由,提出解决户口迁移、房屋调配、工作调动等与事故无关的非份要求,学校可以断然拒绝。

4、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的学生伤害事故案例

案例一:

某中学某班上午第四节自习课上,江明同学眼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已完成,就自作主张提前回家了,不巧在横穿校门口马路时,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卡车撞着,当场死亡。事发后,家长闹到学校,认为此期间属学校上课期间,学生出校门,属学校管理不当,要求学校承担全部责任。你认为学校是否应当承担全部责任?理由?

答案 △学校没有责任。理由是学生离开学校属于“擅自”行为。

--学生“擅自”离校通常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有辨别力和自控力应该在校园内或校外活动点,但没有请假、未经教师允许、也未经学校安排,自作主张离开学校的行为。

提醒:对于低年级学生,学校应该加强监管,尽量使他们处于教师的视力范围或者校方的管理之下,避免出现学校管理“真空”状态,否则一旦学生离校,除非学生因越墙或者其他不适当途径离校的,一般都不能视为学生“擅自”离校。小学老师要特别注意,其他老师也需要注意不允许提前下课,必须到校园外的活动要规定好时间地点路线等,一定要提前讲给学生,明确要求。

案例二:

某学校规定每天门卫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好学校的各个部位后确认无需要离校的学生,方可关上大门,某天下班时,当班工作人员不经检查就把学校大门关上,碰巧有两个学生滞留在学校玩耍,想回家时,发现大门已被关上了,无奈之下,翻墙,结果一个同学摔了下来,当场死亡。

此案中,学校是否承担事故责任?理由?

△学校应该承担事故责任。学校不经巡视检查就关上大门,没有履行好职责,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当”。

案例三:

课间休息时,一学生坐在座位上故意伸出脚拌到另一同学,造成骨折。(此类现象比较常见)

你认为学校有否事故责任?理由?

△如果学校进行过有关教育,且课桌椅足以符合学生一般通行,虽然伤害事故发生在教室内,学校管理上不存在“不当”,事故责任由肇事学生承担,学校无责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课桌椅和课桌椅的摆放要符合标准。

案例四:

某学校在上体育课时,组织学生打羽毛球,一个学生将球打到树上,自行爬树捡球,结果不慎从树上摔下。事故发生后,老师将该学生扶到医务室。在学生感到不适后,学校并未马上将他送医院,而是先通知其家长,由于家长工作单位离学校很远,家长赶到学校后再将其送到医院。结果,该学生因治疗时间被延误而伤势加重,经抢救后仍留有后遗症。

分析 此案,你认为学校有责任吗?理由? △此案中,事故的发生学生有责任,但学校延误了医疗时间,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提醒两点:

(一)、伤害事故已经发生,至于是谁造成的,学校有没有过错,都不必考虑,只要发生在校区内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场所,学校都无条件地负有救助义务;

(二)、学校根据现有条件,采取救护措施,就地进行抢救或及时送附近医院救治,尤其那些高处坠落、受到剧烈撞击的情形,往往当时不一定显现症兆,凭学校的医务人员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应及早送医院。同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案例讲的是 上树,我们发现多的是上墙、上门、上房的,去捡球等,这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案例五:

某校某班老师在讲台上课,后排有几个学生不注意听课,开始打闹,而老师却视而不见,不加制止。这时,一名学生突然挥拳将另一学生打伤。

此案中,你认为学校有责任吗?理由?

△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老师虽然在岗位上,但是对学生的打闹行为并未及时制止,从而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这是一种在岗位而未履行职责的失职行为。挥拳打人的学生有责任,学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醒: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视野范围内的,老师应当积极地履行职责,时时注意学生的言行。一旦发现学生有可能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否则,即使教职员工在岗位,仍属于失职行为。

谢 谢!

三、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办法

1、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对学生依法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2、学校建立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制度,建立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制定处理突发性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的预案,作好预防事故的工作记录。

3、学校的报告是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或者核查学校落实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班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一定要有记录。

学校应当结合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日、法制教育课、班会、展览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4、学校应当会同公安消防、交通部门组织师生开展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其他意外事故的逃生避险及自救互救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学校定期对教师、职工进行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6、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殊心理状况,家长或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供相关资料,学校要妥为保管学生的健康资料。各班老师在开学初一定要调查了解,有特殊体质的学生,一定要向家长索要相关资料,并在医务室备档,同时告知其他任课老师。

7、未成年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供与其信息沟通方式的真实资料。学校应当妥善保管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提供的信息资料。个人信息不能公开,特别是不能发送到网络上。

8、学校建立校园安全值班制度。

9、发生突发气象灾害,学校按照气象预警信号的规定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措施,但应及时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学校应当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停课。

10、开学前和学期结束,学校要对教室、桌椅板凳、教学用具、宿舍、运动场地、运动器具、消防、门窗、楼梯和楼道栏杆、电线、灯泡、空调、电扇、燃气(电)热水器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和设备,应当停止使用,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维修或更换。作为班主任每学期都要仔细检查本班以上各种物品,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督促解决,同时自己要留底,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警示标志。

11、学校应当在校园危险建筑物旁设置警示标志。

学校要保证楼道和楼梯安全、畅通;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配备合格消防设施,保持消防设施完好。

12、禁止学校出租校园内场地停放校外机动车辆。

13、班主任应当经常联系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告知学生行为表现,共同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14、除非发生突发事件,学校需要临时停课须提前一天告知学生和监护人。

15、教师上课应当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规程组织教学活动,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实验课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试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的安全防护教育。

16、学生上自习课,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必须在教室照管学生。

17、学校的篮球架、足球架、单双杠等体育运动器械应当固定牢固,维修体育器材或场地应当设置警示标志或围栏。

18、学校在教学楼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防止学生下课挤踏发生伤害事故。

19、学校的门前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学校应当提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学校门前的道路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学生从专用通道过马路。

20、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外放学的,应当确定放学时间、地点并在活动前告知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

21、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学生人身安全的活动。

22、发现在校的未成年学生旷课、未经批准夜不归宿,学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告知学生监护人。

23、学校应当加强门卫的管理,建立进出校园管理制度。

24、未经学校允许,校外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25、未经学校允许,校外车辆不准进入校园。准予驶入校园的车辆应按规定行驶和停放。

26、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管理学校食品卫生,建立食源性中毒应急处理机制、食源性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举行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学校应派医务人员在现场值班。

2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与其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劳动、实习、考察、社会实践和其他集体活动,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班级、学校各种集体活动要有安全预案。

学校和学生 篇6

关键词:护理学生;人文修养;重要性;途径

人文修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在现代新型护理模式下,作为护理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踏上护士岗位,更应重视人文修养,这主要体现在关心重视病患,对待病人无论贵贱、贫富、长幼、俊丑,都要一视同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

一、提高护理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护理学生人文修养是现代新型护理模式的需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对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角色在医疗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护理理念必须从以“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护士的角色不仅仅只是看护者、照顾者,更重要的是沟通者、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因此,具备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的必然要求。作为准护士的护理学生,为了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变化,就必须未雨绸缪,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不断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二)加强护理学生人文修养是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需要

随着人们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的理论体系、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充分体现护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与统一。与此同时,护士作为融知识技术和人文修养为一体的专业工作者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然而在我州来看,目前占据护理队伍主流的护士绝大多数是从中等卫校毕业的,正规专科毕业的护士不多,本科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护士虽然在护理技能方面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但绝大少部分未接受过正规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育和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还在校的护理学生,应该重视《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学习,总而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和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三)提高护理学生人文修养是改善医患护患关系的需要

当前中国的医患护患关系空前紧张,医疗暴力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患者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工作中面临很多风险,却不知道如何避免和解决。护士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社会环境中,自身感受不到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无法充满激情地对待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常常与患者之间出现冲突,这是护士人文精神缺乏的一种表现。因此,作为即将踏上护士岗位的职业护理学校学生,当面对医患护患矛盾时,如何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用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心理素质,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将人文精神引入护理工作,使病人产生愉悦感,对康复有利,成为医患护患关系的“灭火器”、“润滑剂”,从而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高护理学生人文修养的途径

现今护理学生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依赖性大、动手能力差、缺乏主动性、不能很好的适应角色转变,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沟通能力欠缺等等,因此,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孤立单一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结合上文,提高护士人文修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护理教师队伍培训及护理学生的实践教育,切实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加强护理学生的人文修养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转变。因此,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短期培训班、参观、学习、考察和交流,同时邀请护理专家来院讲学,不断更新知识,转变教师护理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课堂教学时,应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采用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素质测试等实践性较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护理体验,以切身感受促使学生提高人文修养,转变护理观念。

(二)调整学校护理教育中人文课程的比重

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护理院校的都已经认识到开设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受课时和其他条件的制约,课程比例相对较少,存在重专业、轻公共的现象。就我校而言,每个班1个星期仅有4节人文修养课,而人文修养涉及面相当广泛,仅靠课堂上的4节课远远不能满足护理人文知识的传授。因此,护理教育中应打破传统护理教育观念的束缚,加大人文课程开设比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统一的新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进人文课程改革与建設,提高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地位,实现医护学与人文学交叉融合,从而使护理学生更好的调节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护理学生临床实习中人文修养的培养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对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的途径,所以应高度重视护理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从源头抓起。在学生实习中,要求带教老师或医生对待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鼓励,采用情感带教,因人施教的方法,并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带教内容上,注重在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和敬业精神上进行培养教导;在带教方法上,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带教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或带教医生为主导、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为主线“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帮助护生尽快转换角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对能力和护理操作水平。

总之,提高护士人文修养是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需要,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多样形式、方法和途径提高护士人文修养,激发不同层次护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重新塑造积极自我形象,培养品格力量,追求 “真善美”,满足“人性化”的现代护理服务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雪岩.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

[2]王艳.人文艺术教育—护理教育新的组成部分.护理学杂志

[3]夏梅.徐义.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4]韩炜.卢建文. 在护理专业成人教育中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必要性. 国际护理学杂志

[5]史瑞芬.《护士人文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6]于叔杰.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5月

中专学校的学生学习障碍和对策 篇7

一、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学生本人的原因, 有心理的原因, 有中小学及中专教师的原因, 有家庭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等。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1. 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影响因素。

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看电视, 白天上课没有时间看电视, 就利用中午和晚上看, 有的甚至从晚上一直看到天明, 而在学校上课时, 就导致没有精力学习, 而趴在课桌上睡觉, 久而久之, 造成了恶性循环;同样, 有的同学痴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 而对课本中的内容和老师的教育全然没有兴趣, 他们上课精力不集中, 放学后很快跑回家中, 开始玩电脑与手机。因为现在智能手机的特点兼有电视和电脑的功能, 携带方便, 随时上网, 很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使用。

2. 中专生沾染了许多不良的坏习气、坏习惯。

许多中专生坏习气、坏习惯随处可见, 比如说脏话、骂人、吵架、说风凉话、打仗、上课吃零食、抽烟、饮酒、上课睡觉、迟到早退等。

(二) 心理原因

对于中专生来说, 许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入高中或大学的学生, 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大多数成绩不好, 他们受到的批评多受到的表扬少,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情绪低落, 抑郁, 对教师的抵触心理很大, 一看见书本就头疼, 一上课就瞌睡, 甚至对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里。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 要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难度最大, 所需的精力多, 耗费的时间也长。

(三) 社会原因

在中专生中, 有许多是留守儿童, 显然这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特别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于农村, 许多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 不得不吸纳农村的劳动力, 而进城务工的农民, 许多人没有条件和能力把孩子带到城市, 孩子只能让爷爷和奶奶来带。一般来说, 由于历史原因, 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 有的根本没有文化, 而且爷爷奶奶往往过于溺爱孩子, 疼爱有加, 管教不足, 对于孩子总是自由放任, 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很容易沾染上一些毛病。再加上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农村的学校生源减少, 学校萎缩, 教学质量低, 农村的留守儿童就接受不到好的教育。

(四) 家庭原因

有人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的确, 如果父母总爱跟别人吵架, 哪怕是因为一点点小事, 也要吵个不可开交, 那么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也会这样。可见, 许多学生的一些坏习气、坏习惯, 根源在他们的父母。

二、解决中专学校学习障碍的对策

面对中专生的学习障碍, 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为后盾、家庭为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文明行为的倡导者的基本理念来进行综合治理, 并对每一种具体的学习障碍, 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 从几个方面讨论。

1.对于看电视、玩儿电脑和玩儿手机的学生的对策。首先,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视、电脑和手机, 告诉他们, 电视、电脑和手机是现代科技的结晶, 它们的发明能极大提高生产力, 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它们是人们可以利用的最好的工具, 而游戏只是一种附加功能, 是科学家为了使人们在劳动后放松一下而设计的, 如果整天沉醉在游戏当中, 就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然后, 可以因势利导, 利用玩儿游戏的同学对电脑的许多功能比较熟悉的优势, 让它们学习办公自动化和常用的应用软件, 当他们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及时进行鼓励。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对于许多同学还是有效的, 能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2.对于说脏话、串话等不良行为的学生, 可以采用“老师引导教育和学生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爱说脏话、串话的学生, 在安排座位时, 在他的前后左右都安排好习惯的同学, 只要他说了脏话, 周围的任何一个同学都会善意地提醒他, 并且把他和这几个同学安排在一个宿舍。这样, 在学生的熏陶下, 老师的教育下, 该学生改正了说脏话、串话的行为。

3.解决留守儿童的对策, 希望国家尽早提出相应政策, 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解决学生家庭原因的对策。学校可以不定期召集家长进行培训, 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 使家长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这样, 学生的学习也会提高。

技能大赛对中职学校和学生的意义 篇8

在我学校有很多专业, 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培养技能型人才, 依据大赛指导思想, 调整课程模块化设置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提出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 除此之外, 还要增加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 对于学校的课程设计要通过教育思想、体制、内容、方法的创新。结合我校情况, 将课程设置分为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学生在学完文化基础课和基本专业理论课后, 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取得相应模块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这样有利于学校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 通过工作过程开发生产性实训装备及满足工作任务的控制要求, 这样才能具有真实的生产性功能, 达到岗位训练目标。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 提出技能教学方法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当代中专生的特点,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针对职业技能教学要求, 提出技能教学方法。把以学习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会技术、完成任务为中心, 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这些技能训练都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生产, 学生对教学课题感兴趣, 认识到所学的东西非常有用, 能解决现实问题, 学习热情自然高涨起来, 从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随着提高。教师积极利用这一点, 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再逐渐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 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建立了技能竞赛长效机制, 尽量拓展到更多课程, 让技能竞赛覆盖到每位教师、每个学生, 重在参与、学习、提高, 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提炼学生的就业技能, 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使学校进入良好的发展, 招收更多的生源, 有更多素质好的学生去参加竞赛获取奖项, 这样以来学校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逐渐地成为有实力的职业技能带头骨干学校。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技术人才, 而职业技能比赛是对中职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现, 也是职业教育培训、交流的平台, 在促进职业教育体制创新、规范职业技能培养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并且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加职业技能比赛, 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专业技能, 把比赛融入到平时的项目教学和参赛辅导中, 借鉴技能大赛增强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在不停地训练、参赛、反思、再训练、再参赛、再反思的整个过程中,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操作本领, 实际证明, 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指导方式, 把理论知识和技能用到工作任务项目中, 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 也激发了学生的自身创造能力。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在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越来越多,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技能比赛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处理难题的合作本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了突出团队合作的理念, 职业技能比赛设置了团体比赛项目, 这反映了现代工业发展对人才的团队合作本领的更高要求。经过参加比赛, 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为实现团队比赛目标, 自觉承担各自的职责, 在各自的比赛岗位上积极努力, 把集体的荣誉放在首位, 并提升了自身处理难题的本领。可见, 技能比赛对引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教育学生团队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社会交往是一门社会行为艺术, 是社会生活中必不行少的部分。社会交往也是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必由之路, 学生在经过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接触才完成社会化。中职学校职业技能比赛是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比赛项目, 其比赛规模大、项目全、有关的学科内容丰富, 大赛的举办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对学生社会交往本领的培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交往经验欠缺, 丰富多彩的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人际交往环境, 学生免不了与参赛学生、老师、比赛裁判、企业代表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交往, 在独立处理各种问题并逐渐适应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以自己的思维范式去思考, 用自己的是非标准去判断, 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观察, 他们学会了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分享学习心得、怎样去关心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学生经过参与技能比赛, 刺激引发了社会交往意识, 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 学会了与人沟通, 为本身走向社会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摘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生的专业技能, 将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 建立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 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促进校企合作。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尧司长说——教学改革是职教各项改革的核心[J].北京成人教育.1999, (12) .

[2]杨桂珍.以技能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 2009.

[3]廖晨君.职业教育应以竞赛为支点构建教学改革平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朱孝平.挖掘技能比赛的核心价值[J].机械职业教育, 2010, (01) .

学校和学生 篇9

关键词:中职生,需求,对策

2009年10月份在杭州召开的浙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 与会者提及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抛弃, 不放弃”。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93.4%的中职生, 或多或少地觉得自己被人看不起, 因此造成自卑、迷茫等, 这是造成中职生“状况”较多的原因。在本次大会上, 也有不少中职学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理念, 这是在大家都对中职生不寄予希望下的一种新思路。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省内的5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中, 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200份、教师问卷250份, 分别回收有效问卷965份和198份。在接受调查的中职生中, 只有6.6%的学生觉得“没有人看不起中职生”,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 中职生是被人看不起的。

目前中职学校中, 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的表现是一年不如一年, 一届比一届难管。主要表现为:1.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自觉性越来越差, 终日无所事事, 大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交友、玩游戏、娱乐, 很少有人利用网上信息学习知识;2.日常里表现出太多的焦虑与空虚, 当学习中出现烦恼或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 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 抽烟、酗酒、赌博的事也愈演愈烈;3.校内外打架事件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伤害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学生普遍不懂得如何与同学交往和友好相处, 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所有这些棘手事情都让大家感觉中职生已经无可救药, 也一直让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感到头疼, 于是大家都加强了管理, 出台了新措施, 却收效甚微。其实, 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我们作为教师, 作为管理者, 有没有好好地想过这些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有这些叛逆的表现?为什么我们的谆谆教诲他们却置若罔闻?在这里, 我们想从中职生的“需求”角度作出分析和提出对策, 以供大家讨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传统管理理论的最大区别, 在于它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对于促进管理中对人的重视具有积极意义, 其主要包含了三层涵义, 首先需要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因素, 促使管理重点由物到人的转变;其次, 需要层次理论概括了人在不同层次上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最后, 需要层次理论肯定了较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 这强调了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能使人产生更深刻的内在幸福感, 就是说应该让人去不断追求较高层次的境界, 才能充分享受成功和喜悦, 高层次需要比较低层次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去努力生活和工作。这就说明了在人类管理方面不仅要重视物质利益的作用, 更要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

那中职生到底需求什么呢?他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过吗?他们的高层次需要呢?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在他们需求方面给予关心了吗?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需求现状

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回收问卷398份, 其中有效问卷356份。经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得到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来源和家庭, 所有学生的成绩都没超越普通高中录取线, 来自农村的占72.5%, 独生子女的只占18.3%, 单亲家庭占15.1%;2.生活习惯, 学生月开支水平主要在300—600元之间, 绝大多数经常上网, 但时间一般不长, 平均每天5小时以上的占26.3%;3.学习状态, 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 对于文凭, 一般通过对上几届的了解知道都能轻松地取得, 而毕业后的工作随缘随机;4.心理方面, 存在心理健康隐患者约占60%, 主要表现为压抑、烦躁和空虚, 学生最希望能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和短期的生产实践, 顺便可以调节心态和赚点零花钱;5.对学校的希望, 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管理不要太严格, 活动多组织, 外出多实践, 多些技能课而少些文化课, 特别是英语, 既没用又无趣, 同时希望年轻教师自修课多到教室和他们沟通。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 他们是一帮学习失败者, 对文化课的兴趣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其次, 对技能课和社会实践的兴趣既是他们的一种转移, 又是一种新的兴趣;最后, 学生的需求包括自信、自立、理解、倾诉、发泄、成绩和受尊重等。

在浙江这次中职德育工作会议中, 杭州西湖职高的一位教师谈到, 他们学校有位家长, 儿子读职高两年多了, 都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的孩子在哪里读书, “儿子读职高让这位父亲觉得很没面子, 直到这个学生后来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拿了奖, 这位父亲才改变了最初的看法”。“很多家长对职高有成见, 觉得职高风气差, 孩子到了职高后会被带坏”。这是不少职高教师的“正常”认识。

二、需求形成原因分析

1. 学习经历失败的积累。

由于初中学习和中考的失败, 看着考上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同学受到赞扬和肯定, 中职生对文化课学习已经彻底失去信心, 而其逆反心理却恰恰需要这方面的成功和尊重, 其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2. 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

高中生是青春期发育的第二阶段, 生理发育逐渐成熟, 但其心理发展相对滞后, 形成了一个矛盾体, 以致他们很难正确地面对思想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中职生正处于由青少年过渡到成年人的阶段, 自认为是成年人, 可心理还不成熟, 感情容易冲动, 情绪极不稳定, 加上自我调整能力较差, 一旦出现某些挫折, 就不知所措, 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些因素使他们形成了对自立、理解、倾诉和发泄的需求。

3. 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和追求享乐严重影响着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理念, 既希望能够达到成功人士的成就, 又好逸恶劳;既希望过上潇洒的生活, 却又无能为力。家庭的失望和家长的喜好,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信心, 使中职生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 只能转向对技能学习成功的渴望, 并产生了压抑和焦虑, 造成了心理创伤。学校里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文娱活动的失却、对学生交友错误的判断和负面的影响, 使学生如果有烦恼或困难, 一时无法解决, 又没有正常的情绪发泄途径, 就会通过毁坏公物、攻击他人来宣泄, 甚至可能引发暴力事件。这些都容易使中职生对成功、自信和受尊重产生需求, 一旦无法满足, 就会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或者做出令学校管理中最头疼的各类事件。

三、满足中职生心理需求的对策

1. 正确引导学生心理。

学生心理问题大多是由于不了解自己, 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而造成的,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以指责、埋怨来代替教育, 更多的要对学生引导、了解、尊重, 然后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 让他们处理好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还应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 举办各种针对性的讲座和专题活动, 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下学习和生活。

2. 积极进行实践教育。

既然这些学生在文化课教育中遍尝失败, 再加上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在安排教育教学的同时, 就应当“重工轻理”、“重工轻文”, 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天地里学习和成长, 对他们的考核和评价都以工为主, 相信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肯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 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如校园十大歌手评比、演讲赛、辩论赛、各种实践操作比赛等,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促进他们相互了解, 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让他们在各种领域体验成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活动, 创造情境, 引发问题, 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训练, 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促使他们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4. 努力培养职业信心。

由于社会就业的难度大、收入低、工作强度高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校应适时引导, 宣传学生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逐渐产生兴趣, 并能有所钻研,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信心。引导学生确立新的人才观念,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当前紧缺人才的现实, 克服不能上大学就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树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信心。利用实习或实训机会, 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 亲身体会到社会赋予的责任感, 树立起自信心, 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技术操作, 为以后在社会中有个好的发展前景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求,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只有针对学生需求做出努力, 我们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我们做好中职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灵聪.心理学[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陈拥军.中等职业教育中若干心理效应的分析与思考[J].http://www.doule.net/teacher/zyjy/tszy/2008/15220.html.

学校和学生 篇10

关键词:卫生学校,礼仪教育,探索与实践

礼仪是指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1]。作为未来从事健康服务工作的卫生学校学生, 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是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在卫生学校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礼仪和职业礼仪教育就显得相当必要和迫切。

1 卫生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 开展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

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 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 其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 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开始重视与他人的交流。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上相对落后, 而且在行为习惯和礼仪素养等方面也相对薄弱。由于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 导致中职学生在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偏差, 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 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提升自我自信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2 开展职业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适应岗位、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

作为卫生专业学生, 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卫生单位的健康服务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素养, 所以在校期间必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职业文明礼仪习惯,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提高卫生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融入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

2 卫生学校学生入学时文明礼仪状况

我校学生由于生源地、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状况、个人成长需求等方面原因, 在入学时基本礼仪素养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我校2010年、2011年入学的2 054名新生在入学一个月内的礼仪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调查,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弱

新生入学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自我中心意识较强, 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 别人必须认同。学生在进入全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学习后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性, 在入学一个月内, 学生间小矛盾、小摩擦事件发生频率高。针对发生的矛盾和摩擦, 学生往往不会换位思考, 不懂得谦让、宽容别人, 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交流方法和技巧, 造成出现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合理解决,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情绪。

2.2 学生生活基本礼仪缺失严重

根据对我校2010级、2011级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学生礼仪素养的观察统计, 入学新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存在见人不打招呼、见到教师不问好、进办公室不喊报告等基本生活礼仪缺失的现象, 50%左右的学生存在得到教师或他人帮助后不说谢谢、打扰别人后不说对不起、食堂用餐完毕不收拾餐具等现象, 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个人仪容、仪表不符合学生礼仪规范要求的现象。另外, 学生乱扔垃圾、随意动用他人物品、不尊重家长和长辈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反映出进入卫生学校的“90后”学生对个人生活基本礼仪和社会公德规范的不重视和缺失。

2.3 学生对职业礼仪素养要求知晓率极低

调查显示, 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或是迫于学习能力, 或是迫于家庭经济能力, 或是迫于父母压力, 就读职业学校均出于无奈, 这种现象占总样本的47.9%, 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毕业后是被动选择职业学校的[2]。由此可知, 学生对职业学校教育的认同感相对较低。通过调查我校2010级、2011级入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对人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的知晓率显示, “知道一点并有所了解”的学生不足10%;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道并了解一点”的学生几乎为零, 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各方面要求的知晓率极低。

3 卫生学校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近年来, 我们充分认识到卫生学校学生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并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3.1 转变学校育人理念

长期以来, 卫生学校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 而礼仪教育等人文教育由于评价标准不统一、显效慢等特点往往不受学校重视。我校首先从转变这一传统观念入手, 提出了“育人育才并举, 育才先育人”的办学思想, 将学生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通过几年努力, 形成了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 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 从一线教师到后勤服务人员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全员德育管理模式”, 改变了过去“德育工作是学生处和班主任的事”的观念, 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成为了人人参与的中心工作。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切入点,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3.2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开展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入学时在礼仪规范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学校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每学年的礼仪教育主题并对课程进行设置, 以达到逐步推进、有序提升学生礼仪素养的目的。第一学年以基本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礼仪提升为主题, 开设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规范等礼仪教育课程, 同时各班有针对地加强引导,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实践等形式, 达到让学生“抬头、开口”等目的。第二学年在学生形成良好生活礼仪的基础上, 开设护理礼仪、职业形体训练等职业礼仪课程, 并通过“南丁格尔”授帽仪式、文明礼仪小品比赛、学生职业素质形象大赛、职业形体礼仪比赛等各种主题活动, 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学校还成立了学校护理礼仪社团,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刻苦训练, 在学校每次大型集体活动中进行展示和表演, 让良好的职业礼仪规范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 以点带面, 促进了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3.3 探索和建立礼仪教育评价体系

我校在礼仪教育活动中, 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和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评价制度和方式, 经过反复论证和修订, 建立了以考核班级整体礼仪水平的《文明礼仪星级班评创条例》、与学生个人德育学分考核和各类评优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标兵评比办法》等工作制度, 通过自评、互评、班级考评、学校综合评定等手段进行量化评定, 与学生德育学分、班级考核挂钩, 并由学生处统一组织实施, 基本形成了学生礼仪等人文素质评价和专业知识、技能评价并重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3.4 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

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不仅需要靠系统的教育, 更需要良好的礼仪环境和礼仪文化的熏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重视礼仪文化的建设, 制订了“勤学、厚德、守纪、文明”的校训, 将对学生的道德和礼仪规范要求通过简洁明了的校训呈现给全体学生。校团委、学生会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宣传礼仪教育活动, 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良好的礼仪氛围, 受到礼仪常识的熏陶, 形成了一个充满“文明之风、和谐之风、礼仪之风”的校园育人氛围。在加强礼仪教育软文化的同时, 注重学校礼仪环境的建设, 校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墙壁、草地、楼道都是宣传礼仪、倡导礼仪、践行礼仪的窗口。将富有特色的文明礼仪用语、良好的本校优秀学生礼仪形象、“7S”标准化管理规范、医学格言等时刻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礼仪规范的践行者。

3.5 发挥教师礼仪示范作用

调查显示, 中职学生认为教师在升旗仪式和课堂教学中有很好表率作用的比例均较低, 2009级、2010级学生分别为25%和36%, 这与调查教师后得到的有98%的教师自认为在课堂上能做好“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形成明显反差[3]。“正人先正己”, 要学生做到的, 教师必须要先做到。我校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因此, 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 首先从教师礼仪规范入手, 通过实施教师佩证上岗, 强化教师仪容仪表规范, 加强升旗仪式、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的教师礼仪素养培训和管理, 教师办公室“7S”整理等一系列措施, 提升教师队伍的礼仪素养, 这些措施起到了良好的礼仪教育示范作用。

通过近年来积极推行和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我校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人文素养得到了较大提高, 基本养成了“谦让、互敬、团结、互助”的师生、生生关系, 且学校的一般违纪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我校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礼仪素养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用人单位满意率调查, 近3年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7%以上, 家长满意率达95%以上, 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陆文泽, 王静.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8) :15-16.

[2]于洪姣.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原因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22) :40-43.

学校和学生 篇11

有部分学生是怀着对昨天的懊丧、忧虑、不安的自卑感跨入职校大门的,由于一次中考的失意,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的时候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如何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对数学知识的追求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并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创设学习情境,唤起求知欲望,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就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例如“排列组合”一节;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故事引入,本班一个小组10位学生去一家餐馆吃饭,10个座位有先后顺序,10位学生谦让很久没有入座,饭店老板提议:“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座法,等到所有座法满了之后再来吃饭,本店永远免费请客。”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你们十位学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免费吃饭?请大家利用乘法原理来计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进入角色。计算结果令人难以置信,约需一万年。生活中一件小事情,神乎其神的答案,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對位置排列与数学之间关系既产生了初步感性认识,浓厚的兴趣也为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打下了一定思想基础。

二、重视与专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高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较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一方面提出的问题或故事尽可能贴近专业实际。例如同样是求最值问题,对旅服专业班可以从客房的定价与客源的多少关系讲;对商贸专业可从商品的定价与销售量的多少关系讲;对美工设计专业就如何设计从一根定长的材料中,使面积最大的问题等等。另一方面,要主动与专业教师联系了解专业学科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利用课外及时进行补充复习。特别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电子、电工专业,对某些数学知识可提高讲授,使学生明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数学与学生的专业、生活息息相关。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周六选修课,让数学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校在周六开设选修课,由学生自愿选修报名。数学如何吸引学生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关键是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体验数学美。1、进行一定的数学史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有帮助。数学是什么?数学究竟有哪些用处?在学生中很少有人说得清楚,通过数学史的介绍可使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所了解。如数学在计算机发展史张的重要作用;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上同样离不开对各种参数的数学分析,才能达到人体肌能的极限;在智能化的家用电器中如模糊洗衣机等均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这些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强烈感受到提高数学水平的迫切性。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生平和成就,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2、寓美于数学教学之中,一方面结合数学教材本身的特点,大到某个单元,某一章,小到某一节课,进行数学美的教学设计,用数学美的观点分析数学内容,不仅能增加教材的感染力,而且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可安排5~6分钟,让学生欣赏古今世界数学名题,剖析一道有趣的数学名题既能给学生一种快畅和美感,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天地并非枯燥无味,而是那么辽阔而奇趣无穷。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引进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些辅助教具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电脑的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将抽象的数学最大限度地直观化、具体化、表象化。如:运动轨迹、变换的过程通过电脑显示能直观地、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的眼、耳、手等器官综合参与,使学生乐于参与,有利于激好学习兴趣。

五、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学校和学生 篇12

一、学生档案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档案归档材料未完全达到真实、完整、规范的要求。从现有情况看,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初中毕业时的简单材料、新生录取通知书、奖惩材料、学生成绩卡、实习鉴定表、人党、人团材料、毕业生体检表、毕业生登记表、就业报到通知书等, 不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能力与表现。

2.部分毕业生档案多年积压。很多学生在毕业时, 由于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很多用人单位未对档案的接收提出明确的要求, 学生也就不关心自己档案的归属与保存, 一直放在学校不闻不问, 给管理带来难度的同时也造成了档案的遗失。

(二) 原因分析

1.师生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学生档案是学生管理、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等的大事。一方面, 学生把学生档案视为与己无关, 是管理教师的特定任务, 缺少主动参与个人档案材料收集的意识;另一方面, 作为管理者也通常是在学生毕业时才注重完善归档材料, 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收集、整理与完善。

2.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任何一种工作的开展, 相应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前提, 学生档案工作管理也不例外。目前中职学校在这方面还相对滞后,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管理责任不清、手段落后、水平较低。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一) 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

1.在新生入学时, 应对每份学生档案进行仔细检查, 妥善保管。要及时把相关资料发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填写完到原所读学校盖章后交回。学生在填写考生登记表、志愿卡等资料时, 为了避免填写不规范, 应在填写之前, 向学生交代清楚有关填表的注意事项。归档材料须使用钢笔或毛笔填写, 填写内容必须准确、规范。对于收集上的归档材料,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核查, 出现不合格的, 要让学生重新进行填写。

2.在新生进校时应建立新生人学登记卡, 此登记卡记载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专业、所在系、部、年级、班主任、简历等) 。登记卡由学生亲自填写, 学生科鉴定后盖章, 一式两份。一份人档, 一份存专业组。同时, 录人电脑, 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的初始内容。

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材料, 此材料用于记录学生在校参加除课堂外的各种活动。如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竞赛活动、公益事业活动、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等。

4.每学期末, 班主任应组织该班学生对其本人在本学期的情况进行小结。班主任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材料收集, 对学生进行评定, 尤其是对一些非共性的素质要求, 不宜列人学生测评指标体系中的, 但能反映学生个性的评价, 班主任应用鉴定评语加以补充描述。

5.班主任应把学生的归档材料 (综合素质测评材料、奖励证书、成绩卡等材料) 收齐后交给档案管理人员, 及时地归人档案袋和输入电脑。通过收集、整理, 不断地积累, 学生的档案才一会丰富, 才会有个性化、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个体的素质。

6.学生毕业时, 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每位毕业生的档案进行全面检查, 并认真填写档案传递单, 严格办理有关档案传递的寄送手续。学生档案自带时, 本人须持毕业证签字后方能领取, 并要做好登记, 完善各种手续。对邮寄、发放档案后的各种手续要保存好, 便于以后查找。

(二) 加快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建设

学生档案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反映出学校各个发展时期的面貌。现在各校校园网已建成并投人使用, 此为学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创造充分的条件。利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 可将档案中的学生信息资料扫描储存至计算机, 日常管理中可用电脑进行学生个人信息的查询、统计、服务等, 用人单位来校考察学生时, 电脑将会及时为其提供或打印准确的个人信息资料, 从而减少了手工查阅档案的繁杂工序,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并能更好地利用学生档案。同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设施制作成光盘收藏或专题网页, 通过校园网供用人单位招聘时浏览, 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 便于扩大学校影响和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把网络应用于学生档案管理, 它不但可以减少信息管理的重复劳动,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还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档案的查阅速度和使用质量。

(三) 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 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1.学生档案是其自身价值、努力过程、素质水平的一种凭证,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性、针对性管理的重要依据。学校通过对学生档案管理, 将学生的档案归纳分类, 如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卡、体检表、奖惩材料、特长、所任学生干部等情况。从中做出尽可能科学、准确、详细的分析与归纳, 分析出总体情况, 使学生管理人员工作中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用人单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做到知人善任、用贤举能、学生通过填写各种登记表、自我评定等材料时, 能客观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树众汇确的人生观、世界说, 我们的学生就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自觉地规范行为、自我约束、自我调整, 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三年的求学生涯中不断提高, 成为社会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2.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学校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学生档案记载着毕业生从中学到中职业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是毕业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组织协调能力、奖惩情况、专长、家庭和社会关系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素质记录。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卡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掌握知识的能力;鉴定材料能具体地反映出每个毕业生的主要优点、缺点、特长、水平。奖励材料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的这样那样奖励, 它能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更具有说服力和竞争力。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档案材料进行分析, 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成长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对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下,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学生档案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凭证, 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能反映毕业生全面素质的权威性材料, 为用人单位考察、选拔、聘用毕业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学生档案的正确利用, 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许多便利条件。

摘要:学生档案是记录学生成才成长过程全面而客观的重要信息, 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和反映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材料。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档案归档材料未完全达到真实、完整、规范的要求, 部分毕业生档案多年积压等方面。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师生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重视力度不够;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应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 加快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建设, 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 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上一篇:《守财奴》下一篇:聋校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