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建构

2024-10-03

网络建构(精选12篇)

网络建构 篇1

一、美丽河南网络形象的内涵与作用

(一)美丽河南网络形象的内涵和本质

“形象一般来说是主体在客体心目中相对完整而稳定的印象”。[1]营销学上,“形象”应具有“标志性”、“评价”及“期望”等信息和功能。“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在商品经济中,产品形象的建构有三个维度:知名度、公信度和美誉度,这三个维度的提升将会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和消费行为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传播渠道有人际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碑效应”,而更大更广泛的渠道主要在传统的报、广、电等媒介和互联网新媒介中开展,营销形象建构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建构媒介形象。

河南形象作为一种地域形象,存在于三个层面:实体层面、媒介层面、认知层面。在网络传播视域下,实体是根本,媒介是主要手段,认知是结果。形象的塑造是从实体形象,到媒介形象,再到认知形象,最后在公众头脑中形成整体、固定的印象和观念,产生认同和作为,这才是实现形象建构的全过程。

美丽河南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软河南”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美丽河南网络形象是指河南的生态美、社会美和人性美在网民心目中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认知,这其中既有美好现实的展现和感染,更有广大网民通过接受信息、参与讨论形成爱护家园的共同认知,拿出实际行动,成为美丽河南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全社会,乃至国际上进一步扩大影响,达到构建形象的目的。

(二)美丽河南形象的重要作用

1.塑造美丽河南网络形象,有助于增强政府和网民的互动,凝聚人心,提高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网络问政、施政能力,消弭官民不信任心态,增加互信,提高舆情危机处理能力;2. 有利于提升河南媒体特别是在网络传播方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与省外、国外网络媒体的联动能力;有利于提升美丽河南形象,有助于展现河南的实力、美丽和魅力,提高旅游、投资、务工和定居的吸引力,优化河南的生态、发展环境,加强与兄弟省市就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交流和借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二、网络传播视域下美丽河南形象的构建路径

(一)加强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形象的根基

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生态美是塑造美丽形象的基础,首先要加快河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部署,出台《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使河南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大地更加生机盎然,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为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2]出台《河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全省构建生态经济、资源保障、环境安全、自然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体系等六大生态体系。[3]要将生态效益和绿色发展纳入干部考核制度,增加生态文明在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中的权重,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加大追责力度。

其次,加快河南生态省建设,提高生态建设质量,重点打造生态景观、生态廊道、绿色围城,提升生态文化品位、保护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建设的经济调节机制,通过绿化、美化展示生态城市风采,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和生态品位,为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河南作出新的贡献。

再次,打造河南“美丽交通”,努力建设“绿色低碳交运体系”,逐步把河南交通打造成为集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交通”,治好城市病、交通病、污染病。要转变传统的交通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不仅重视道路修建,还要注重道路养护,把规模、速度与成本、质量和效益统筹兼顾。深入推广、应用节能减排项目,如“八挂来网”“、太阳能供电技术“、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和“照明节能工程”等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老、破、旧和高耗能、高排放车辆,更新、改装天然气客车,积极推动出租车和公交车油改气、混合动力改造。郑州市BRT公交车辆全部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新乡市投入10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运营,这都为交通节能减排产生了积极意义。[4]

最后,创新发展“美丽乡村”,把生态和宜居有效融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大乡村生态亮点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现代农村时代精神教育型、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农事农趣体验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乡村生态资源,如建设洛阳重渡沟和郑州樱桃沟等生态、宜居、旅游乡村,形成品牌效应。加快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二)善用网络媒体塑造美丽形象

1.要媒介联动加强生态文明网络宣传教育

在内容上,做好中央、省委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践行低碳生活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习惯;培养和提升生态伦理道德,唤醒生态良知,增强生态责任,热爱环境尊重规律,保护生态防治污染,节能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使广大网民形成一种基本认知、解读、研判、理性传播的网络使用能力,培养河南人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形成主动维护河南美丽形象的良好氛围。在传播方式上,针对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流媒体网站创办生态河南类网络栏目,在微博、微信上注册专题账号,用好传统媒体网站的公信力资源和新媒体的互动优势做文章,邀请广大网民参与、互动和支持,群策群力,引导思潮和舆情。在网络传播中,组织公共话题引发公众对美丽河南的关注和参与,美丽河南形象的建构既是媒体的传播活动,也是深入开展的一项社会活动。目前有关“美丽河南”的议题已经从门户网站到社交网站,从新闻报道到博客、微信,成为网友较关注的热点,如百度搜索“美丽河南”找到相关结果约9,670,000个,第一条结果就是腾讯·大豫网的美丽河南专题页面。腾讯微博开展“美丽河南与你共赏”图片稿件征集活动,参与话题# 美丽河南# 的微博多达5 万条,网友纷纷记录、分享身边的美丽,展示了人文河南、自然河南、发展河南的良好形象。

2.加强美丽形象的网络影像艺术传播

影像艺术是实体的能动反映,经过技术处理和艺术处理的影像往往比实物更引人注目、更美丽、更有说服力。彰显河南生态、美丽、文明的影像艺术作品,极大提升河南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通过丰富、具体、真实可感的视觉体验,将造就最直接、最形象的美丽河南。《记忆中原,老家河南》是介绍河南城市、人文的一部短片,不仅对河南的旅游资源、美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而且传达出河南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厚重的历史、文化、亲情气息。《加油!河南》走遍郑州大街小巷,展示了河南厚重历史和现代城市面貌,通过各色人物、各种视角展现美丽河南的不同形象维度,成就了河南的“时尚、大气、包容、开放”的美好形象。

3.塑造美丽形象的广告战略

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网络广告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独特的创意,有较大的艺术表现空间,以独特视角,更直观、更具体、更灵活、更生动地宣传河南、展示河南,多层次、多渠道、大容量、高密度的广告传播,使河南人的精神风貌、河南人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河南科学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形象都可以得到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现,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恒久的印象。利用好山水、自然保护区、人文等美丽品牌的生态文明优势,加强宣传中原文明、文物古迹、河洛山川、禅宗少林、人物风情、戏曲饮食、商业交通等特色。充分利用媒体营造良好氛围,用优秀的公益广告和诚意的沟通传播消除雾霾、治理拥堵、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实际作为,给群众信心和希望,赢得群众欢呼、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建立和加强对河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4.构建网络问政和谐生态

营建开明、制度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网络问政政绩考核标准,促进政府在网络问政中的作为和进步,及时回应和处理,实现从“问政”到“施政”的转变。丰富问政形式,进一步提高在线对话、网络发言人制、“留言板”的完善度,变“政府管理”为“社会管理”;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理性、客观、热情、负责地参与网络问政。借鉴云端技术、大数据理念,创新建设“网络问政云平台”。主流媒体搭建互动平台、网上网下合一,合力打造具备公信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网络问政全媒体大平台,邀请广大网民参与、互动和支持,群策群力,呵护碧水蓝天,共建美丽家园。

三、美丽河南网络形象建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硬河南”建设实力不足,让传播和构建美丽形象缺少了足够的底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约束增强、环境压力加大等矛盾仍然突出;二是民主和监督监管制度的缺乏,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环境违法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工程建设单位无视环保要求,寄望于在环评中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结果不是贻误工程,就是破坏环境,贻害社会;三是民众参与美丽河南建设的意识和动力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和民众的支持,如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则难以取得实效,难以扎根于社会生活中;四是人多地少、发展不均衡和基础设施落后所造成的城市病、交通病、污染病等问题,制约着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二)网络传播战场也并非给力,主要表现在:1.宣传手法单一,有的美丽形象传播采用一部形象片宣传片“吃遍天”的方式,挂在网上成为摆设。微博、微信内容常年不更新,缺乏鲜活的生态文艺作品,访问量和互动不足,不能很好地吸引受众关注,唤起大众生态文明意识;2.缺乏精准整体的传播策略和传播策略,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从中部崛起到务实河南,从历史文化到生态文明,一段时期一个定位,传播手段也相对单一,无法产生持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传播相互模仿,内容投放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3.网络人际传播和互动不够重视,网络媒介素养仍需提高。

四、美丽河南形象国际化的思考

(一)加强全球环保合作

首先,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合作。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领域相关合作,编制温室气体清单能力建设及相关政策、技术路线研究、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等,建立了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和合作机制;其次,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建立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加强在气象卫星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援建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二)凭借中国外文媒体的传播效力

国内外文媒体是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国内的外籍人士最常浏览的媒体,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外文媒体这个传播渠道,重视对国内外籍人士的宣传,通过国内外文媒体这个窗口进行形象传播能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应扩大外文在互联网的应用,例如在大河网、大豫网上增设外文频道,或在一些旅游、美食、娱乐、时尚等栏目的视频中加上外文字幕,或加上外文简介,加大有关美丽形象的信息资源在国内外文网站上的投放。

(三)加强与国外网络媒体的合作

尝试创办门户网站的外文频道,并加强与国外网络媒体的联合报道,突出生态和文化品牌,对外输出美丽河南形象。举办各种活动,邀请和组织国外大型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等进行报道和互动,展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河南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让世界通过互联网看到一个美丽的河南、温馨的河南、文明的河南。派出精兵强将“走出国门”举行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广泛联络沟通在国外的河南籍乡亲,充分发挥国际人脉优势,倡导大家积极投身河南与各国之间各领域的合作交流,为河南举办的各项活动扩大国际影响牵线搭桥,为全面提升河南整体国际形象作出贡献。

摘要:美丽河南网络形象是展现“软河南”影响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塑造形象凝聚人心,引导广大网民形成保护生态、爱护家园的共识,积极投身到美丽河南的建设,其构建路径包括:通过加快制度建设、生态省建设,打造美丽交通和美丽乡村来加强河南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网络影像、广告战略、网络问政等多维角度推动网络形象塑造。提升美丽河南网络形象有助于展现河南的实力、美丽和魅力,提高旅游、投资、务工和定居的吸引力,优化河南的生态、发展环境,加强与兄弟省市、国内外就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交流和借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美丽河南,网络形象,建构研究

网络建构 篇2

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的意义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逐渐起步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大力培养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是指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我国2012年4月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10.30亿[2],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比例将从目前的10%上升至50%,除了PC电脑上的应用需要移植到手机上之外,还有因手机自身特性所引发的大量信息化需求,从而带动了市场对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巨大需求。但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现有的行业人才状况就显得非常紧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迅猛与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的滞后是造成行业人才紧缺的关键原因,因此加快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2.开展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符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由于IT行业快速发展形成的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我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过快发展,导致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2011年各高校开设专业进行的统计表明,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有2359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1228所,除了音乐、体育和医学类院校之外,绝大部分的高校均已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总比例约为86.22%[4],每年培养的计算机类人才数量很大。但在近几年的中国本科高校和高职“红黄绿牌”专业名单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列为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被列为黄牌专业。从国家12个重点兴产业对应的高职高专专业需求中可看出,计算机类专业已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饱和的局面[5]。

三、从IT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且供不应求,这与传统产业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当前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非常紧缺。移动互联网开发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新的发展分支,进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并非是全盘推翻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科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调整优化,引入目前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从而使在校学生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能,能够跟上业界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国内3G研发人员缺口有300-400万,其中Android研发人才缺口至少30万[6]。由于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紧缺,在技能要求同等情况下,从业者的薪水比传统的软件开发岗位要高30%。因此,开展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有助于解决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形势不理想的现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二)国外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现状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格林威治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均开设了面向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专业课程,它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的特色:

一是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较高,教学内容新,内容紧跟当前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热点技术。例如:iPhoneOS、Android、WindowsPhone等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二是校企合作紧密,企业骨干深入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授课活动中。例如:苹果公司员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主讲10周的iPhone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并录制放到互联网上给予大家分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提供的手机课程除了校内教师团队主讲之外,还邀请IT和移动行业人士担任专题演讲嘉宾。

三是强调实践锻炼,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传授手机开发课程的同时,由学生来制作和维护一款名为CSU-Pueblo的校园手机应用程序,受到了手机用户的欢迎。

四是教学设备先进,学校投资购买最新的移动设备。

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为学生提供苹果电脑、iPhone、iPad等实验设备。

(三)国内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培养上呈现如下特点:

1.未设置移动互联网专业,且开设移动互联网专业方向的院校少教育部发布的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和目录外专业名单中都没有“移动互联网”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只是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并且开设的院校比较少。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雷同,基础课程多,专业特色课程少,编程语言的使用杂乱,未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对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缺乏全面的调研,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虽然手机软件的潜在市场相当庞大,但是由于手机开发尤其是智能手机开发在国内的时间比较短,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还没有开设面向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的专门课程。大部分手机软件开发人才是依靠自学或者社会机构培养而成,数量相当有限,而且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缺少在实际项目环境下进行学习的机会。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重点放在了知识较为陈旧的单机版手机软件开发上,缺少当前主流的手机Web应用。课程内容较少深入到当前热门的iPhoneOS、Android等开发技术。在教材方面,市场上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方面的教材少之又少,远远跟不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由于行业涉及的技术内容更新快,能够跟上其发展的往往只有紧跟技术发展的企业,因此企业的培训资料值得高职院校借鉴学习。

4.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实践不足移动互联网开发是近几年产业界新兴的技术,绝大部分教师缺乏移动互联网开发的项目经验,只能闭门造车,照本宣科,缺乏企业中开发人员实际项目开发的敏感度。

5.硬件投入不足与PC电脑的投入相比,学校缺乏将手机、平板电脑作为教学设备的意识,尚未建立起仿真的企业级手机软件开发环境,学生开发调试程序通常是在手机模拟器上进行,缺乏在真机上开发程序的实际经验。在这样环境下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往往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

6.校企合作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大多与传统的IT企业开展合作,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较少,特别是缺乏大型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参与。

五、移动互联网开发课程体系建设

现有计算机专业较空泛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需要,对此应采用一专多能的多层次培养模式。针对IT公司对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结合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规律,得出了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条主线、四个课程群、三个实践平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见图1)。“一条主线”是把一门核心编程语言建立成为知识点传授的载体。专门且深入的编程能力培养是高职学生成为软件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核心编程语言可以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取Java和C#语言中的一个。整个课程体系都是以同一个核心编程语言为基础进行实施,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以一种语言进行传授,能让学生集中到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上,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语言;另一个是在不同的课程中以各种角度和形式呈现同一种语言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熟练掌握和迁移能力的获得。

“四个课程群”即整合优化学科与课程体系,构建基本能力课程群、专业能力课程群、实践能力课程群和综合能力课程群。这四个课程群培养层次渐次深入,其中,基本能力课程群开设软件开发的基础课程,侧重于编程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课程群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课程群是开设培养软件开发能力的课程,侧重于软件开发工具的基础使用;专业能力课程群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手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Web开发基础等,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开发的基础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课程群是开设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侧重于完整的项目开发;实践能力课程群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框架开发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手机平台游戏开发技术、手机平台网络开发技术等,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专业实践知识。综合能力课程群是开设综合的软件项目开发类课程,侧重于复杂的多种知识运用的项目开发。综合能力课程群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一系列与实践课程配套的软件工程项目,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移动互联网开发的综合项目开发能力,通过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具备从事移动互联网开发工作的能力。

网络群体学习建构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网络学习 互动仪式

网络群体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相关的学习媒介,围绕某一特定的学习主题进行互动交流,随着社会性软件在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网络学习跨越了地域界限,将分散在各地的学习者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多样化的网络学习社区。社会性媒体所呈现的学习信息具有自我性的、碎片的、即时性的特征,这种多层次的人际互动学习氛围,要求学习者能够保持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心态融入到学习中,才能有效地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网络群体学习代表着学习者之间有组织、模式化的互动,远程学习的有效延续,依赖于学习者在网络中的角色扮演、学习行动的方案与动力,也依赖于他人的观点对于自身评价的能力。通过对社会性软件学习互动机制、类型进行分析,探究网络学习互动中学习者自我的结构特征——互动重塑结构的心理过程,有助于建构新的网络学习机制。

一、相关文献的研究

网络群体学习形成依赖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形成,随着社会性软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应用,学习者开始采用QQ、微信、邮箱等方式围绕学习主题进行线上交流,或者通过电话交流、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网友聚会等方式的线下互动交流,学习者采用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网络学习从重点关注硬件设备转为关注移动设备进行教育的研究,社会性软件QQ、微博、微信等广泛的应用,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应用创新空间。Moore将远程教育的在线互动分为学习者与在线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三种类型,这种分类主要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客体与交互媒介之间的关系。[1]王萍对微信、微博、QQ主要社会媒体在远程移动学习中支持服务进行了分析,建构微信与个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协作关系,从微信的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支持服务的层面探究了当前远程学习发展的新趋势。[2]郁晓华、祝智庭通过对微博特征及网络建构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微博的聚焦模式、关联模式和发散模式三种教育模式。[3]目前,微信、QQ、微博、Facebook、Google+、skype等社会软件共同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会性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网络教育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最近发展起来的学科,着重以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个体、人际互动、群体理性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思路。韩向明、韩燚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从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等方面入手。牛鸽军认为微博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主要由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构成,在这种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网络结构的核心,而学习者的心理变化则影响着学习社区的稳定性。[4]李霞认为社会性软件具有典型仪式互动的特征,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姿态”会话,是人际连接的新方式。这种互动是以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为核心的仪式互动,对网络中的个体自我、群体结构与群体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5]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当前社会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互动方式及类型,有助于加深对“人人时代”网络互动中学习者之间人际链接这一特点的认识,对有效利用网络互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1.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关于心灵、自我与社会关系之间互动的假说,即人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互动是符号化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我建构生成自我、意义与社会。米德通过符号互动理论论述人的心灵与自我的建构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指出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二者是在社会的活动中产生的。[6]有声的姿态(言语)是人在活动的过程中自我产生的机制。米德认为:人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以有声的姿态(言语)、玩耍、游戏等方式来建构自我,同时这也是自我产生的社会条件。自我由“主我”与“客我”两部分构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与转化,“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自我”的建构与形成,与有声的姿态和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社会代表着个体活动的有效范围,是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它依赖于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各种活动的精神动力,同时概念化他人对自身评价的观点也是促进人际互动的重要条件。社会塑造了个体的心灵和自我,个体在这种心灵与自我的互动中又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是一种被建构的现象,是通过个体间的相互调节与作用而产生的。

2.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用拟剧论对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将人格个体、社会互动和社会整合进一个理论框架内,他认为在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就会给他人形成一种情景定义,自我概念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情景促成一个与他人印象不相同的事件发生时,个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结构和个体人格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事件后果。[7]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自我结构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社会互动结果,持久的角色扮演将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自我的实现通过拟剧的后台区域控制、剧班的共谋、个体间的互动等策略而实现,促进了个体产生表演出来的自我,通过这种表演,就能够体现出接近真实的自我,个体的表演能力决定着自我结构形成的高低。现代社会的科层制与权力等级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日常互动,在社会互动中,个体的形成是通过对前台的舞台设置、拟剧化、剧班表演、区域(后台)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

3.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认为在群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仪式是其中的关键,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在这种互动仪式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是维系群体互动的重要内容,它是这种社会互动仪式过程和社会现象的驱动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情感,而是群体心理活动的长期社会情感[8]。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社会整合就是互动仪式链延伸与维系的过程,个体根据自身符号资本的拥有量来寻找共同关注点,发起交流与互动,促进自我的形成,并将情感能量“注入”到互动仪式链中,强化自身原有的符号资本,为下一次的互动提供基础。因此,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主要解决了社会性软件下群体学习的核心机制—相互关注、评论与群体学习情感连带。

三、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1.社会性软件的动能与“姿态”会话

所谓的姿态,就是社会群体互动中,第一个个体的活动或者行为,成为唤起第二个个体的相应活动或者社会反应,为个体的互动提供条件。一种姿态,如果表现在个体的自身与其所针对者的身上能够起到相应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人际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用“姿态”的概念来分析群体运用社会性软件(微博、微信、QQ等)学习的功能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学习者发布了一条学习信息,另外一个学习者通过关注、转发、评论,使得学习者的行为能够唤起相应的活动与社会反应,这样学习者就能够知道被关注的学习内容,能够让自己的好友或者“粉丝”看到,基于对好友与“粉丝”的熟悉与认可程度,学习者可以根据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促使自我的形成。所以,网络群体的学习一开始就不是学习者单纯的自己学习,而是面向对象的“姿态”会话,是学习者之间通过微博、微信、QQ、博客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连接之上的,其互动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一样,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理解而完善的。

2.群体学习互动中的互动仪式链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观点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动,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能量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唤起的网络学习信息,学习者都能够进行积极的评论、转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比较高涨,信息的转发、评论程度均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的信息,反之,低情绪的唤起信息,被转发、评论的比较少。在不断的学习与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网络学习的核心领袖,网络群体学习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们为核心的“圆桌式”或者“讲台式”虚拟学习社区。依据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一个完整的网络学习要包括学习者聚居在同一学习社区,能够通过相互交流而相互影响;对虚拟学习社区外的人进行了区域的界定;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学习焦点上;学习者之间分享共同的学习体验或情感体验。

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软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提供了学习者聚居在同一社区的条件,提供了学习者在场的感觉。当学习者“关注”某一信息时,他也会获得其他人关注的信息,进而能够激发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欲望。在以社会性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学习群体中,人与信息合二为一,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联结与互动是一种信息机制,能够提升每一个学习者之间的现实生活体验,学习者通过视频、录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给其他学习者,将实践的智慧变成学习团体共享的网络学习内容。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变为人际互动。在社会性软件学习的基础上,“关注”、“转发”与“评论”等社会性软件的功能实现人际关系的互动,当在网站中关注一个用户时,由于社会性软件的互动性,就与在现实中注意到一个人一样。网络学习通过社会性软件实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空间在场的感受,在学习者参加网络互动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知道参与学习互动的对象。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群体聚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群体形成的障碍被清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变得十分容易。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社会性软件将学习者的信息互动、人际互动、社交网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产生了“群体集会”的效果,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本身的姿态、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知道学习者自身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知道他的姿态,形成了一个基于学习主题的社会交往共同体,最终学习者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达到共识。具体的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团体之间的一条信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有可能瞬间消失,但是在社会性软件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等功能的姿态会话下,能够快速的形成共同在场、共同关注和讨论的学习主题,网络学习者的情感能量结合在一起形成新一轮的符号资本,通过更多学习者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形成一个有节奏的连带活动,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

四、网络学习的群体互动对群体心理的重塑

1.从“讲台式”互动学习到“圆桌式”互动学习

“讲台式”互动是指在网络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题由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发布,并对相关的学习资源、建议、活动进行发布,学习者在接受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发布供其他学习者共享,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受传统互联网学习的影响,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相互间的交互。随着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学习者能够就学习主题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也能够参与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圆桌式”的群体互动效应,有利于网络学习群体的良好互动心理形成。

社会性媒体的出现,能够将空间分散的学习个体在虚拟空间中链接起来,并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把原来的互联网改造成为“互联人”,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使得学习者群体的在场感,互相关注,信息的转发、评论、分享变得十分容易。例如,微信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的即时交流模式,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容易,学习者能够及时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搜索、转发、分享与评论。社会性媒体特质使得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不必一定要采取身体在场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及时的互动,这就从技术方面规避了网络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群体规模的矛盾,学习者通过符号的互动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社会性软件使得网络学习者能够大规模群体参与到学习行动中,采取“圆桌式”互动仪式类型,将个体的意见与建议在共同体内共享,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共识,而不是“讲台式”的领袖的学习建议。

2.网络学习群体智慧与互动过程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发布的主题在经过大家认可之后,往往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在互动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群体通过有节奏连带的活动来激发、强化群体情感能量,塑造一个完整的群体学习互动的心理。当某个学习者提供的观点成为群体共同的关注焦点、情感状态时,就能够激发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这种有节奏的连带活动就成为互动仪式成功程度的标志,学习者个体就能够产生活动自信、主动感。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当网络学习者对一个成功的互动仪式表示关注时,只需要采用社会性软件对该项互动仪式进行转发、评论与分享。在学习者网络智慧形成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社会性软件对学习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与讨论,使得学习的主题不存在讨论的盲区,学习者能够全方位的理解,形成了网络群体学习的“无影灯”效应,这样理想的互动仪式——“圆桌式”互动学习形成,并形成汇集了多个学习者的“姿态”,形成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共识,达到理解学习主题的目的。因此,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产生了学习智慧叠加的过程,在持续地互动、交流中,学习者就能够对某一主题达成共识。

3.网络学习互动与群体理性

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使得网络学习者、学习群体能够对学习主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如果所有的学习者都认为讨论与学习主题是正确的话,网络学习就会陷于僵局,形成悖论,由于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学习者就不容易进步,即使是错误的学习主题,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不同的声音,只有在正确与错误的交锋中探究学习主题的有效性,网络学习群体的理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一个理想网络学习群体中的互动仪式链过程应该是一个“圆桌式”互动仪式过程,它是开放的、理性的、富有批判性的知识共享,只有在不断地推进互动仪式的过程中,网络学习群体才能吸纳群体的意见,并维系着网络学习的开放性。

尽管社会心理学对网络学习过程的阐释还不全面,但是他们的研究对于网络学习群体心理取向与学习者“活动实践”关注是十分深刻的,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分享等相关的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姿态”会话,为网络学习的共同在场、共同关注提供了条件。通过这种仪式的互动,能够有效的将学习者情感能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有节奏的连带活动,促进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Moore M.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3).

[2]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3] 郁晓华,祝智庭.微博的社会网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

[4] 牛鸽军.新浪微博虚拟社区的网络结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12).

[5] 李霞.微博仪式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南开大学学报,2013(12).

[6] 陈岩,汪新建.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新诠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7] 陈浩.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8]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陈培林(1978-),男,河南新乡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博士后。]

网络群体学习建构机制研究 篇4

一、相关文献的研究

网络群体学习形成依赖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形成,随着社会性软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应用,学习者开始采用QQ、微信、邮箱等方式围绕学习主题进行线上交流,或者通过电话交流、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网友聚会等方式的线下互动交流,学习者采用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网络学习从重点关注硬件设备转为关注移动设备进行教育的研究,社会性软件QQ、 微博、微信等广泛的应用,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应用创新空间。Moore将远程教育的在线互动分为学习者与在线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三种类型,这种分类主要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客体与交互媒介之间的关系。[1]王萍对微信、微博、QQ主要社会媒体在远程移动学习中支持服务进行了分析,建构微信与个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协作关系,从微信的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支持服务的层面探究了当前远程学习发展的新趋势。[2]郁晓华、祝智庭通过对微博特征及网络建构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微博的聚焦模式、关联模式和发散模式三种教育模式。[3]目前,微信、QQ、微博、Facebook、Google+、skype等社会软件共同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会性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网络教育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最近发展起来的学科,着重以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个体、人际互动、群体理性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思路。韩向明、韩燚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从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等方面入手。牛鸽军认为微博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主要由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构成,在这种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网络结构的核心,而学习者的心理变化则影响着学习社区的稳定性。[4]李霞认为社会性软件具有典型仪式互动的特征,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 “姿态”会话,是人际连接的新方式。这种互动是以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为核心的仪式互动,对网络中的个体自我、群体结构与群体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5]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当前社会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互动方式及类型,有助于加深对“人人时代”网络互动中学习者之间人际链接这一特点的认识,对有效利用网络互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1.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关于心灵、自我与社会关系之间互动的假说,即人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互动是符号化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我建构生成自我、 意义与社会。米德通过符号互动理论论述人的心灵与自我的建构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指出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二者是在社会的活动中产生的。[6]有声的姿态(言语)是人在活动的过程中自我产生的机制。米德认为:人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 需要以有声的姿态(言语)、玩耍、游戏等方式来建构自我,同时这也是自我产生的社会条件。自我由 “主我”与“客我”两部分构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与转化,“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自我”的建构与形成,与有声的姿态和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社会代表着个体活动的有效范围,是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它依赖于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各种活动的精神动力, 同时概念化他人对自身评价的观点也是促进人际互动的重要条件。社会塑造了个体的心灵和自我, 个体在这种心灵与自我的互动中又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是一种被建构的现象,是通过个体间的相互调节与作用而产生的。

2.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用拟剧论对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 将人格个体、社会互动和社会整合进一个理论框架内,他认为在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就会给他人形成一种情景定义,自我概念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情景促成一个与他人印象不相同的事件发生时,个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结构和个体人格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事件后果。[7]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自我结构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社会互动结果,持久的角色扮演将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自我的实现通过拟剧的后台区域控制、剧班的共谋、个体间的互动等策略而实现,促进了个体产生表演出来的自我,通过这种表演,就能够体现出接近真实的自我,个体的表演能力决定着自我结构形成的高低。现代社会的科层制与权力等级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日常互动,在社会互动中,个体的形成是通过对前台的舞台设置、拟剧化、剧班表演、区域(后台)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

3.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认为在群体心理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仪式是其中的关键,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在这种互动仪式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是维系群体互动的重要内容,它是这种社会互动仪式过程和社会现象的驱动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情感,而是群体心理活动的长期社会情感[8]。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社会整合就是互动仪式链延伸与维系的过程,个体根据自身符号资本的拥有量来寻找共同关注点,发起交流与互动,促进自我的形成,并将情感能量“注入”到互动仪式链中,强化自身原有的符号资本,为下一次的互动提供基础。因此,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主要解决了社会性软件下群体学习的核心机制—相互关注、评论与群体学习情感连带。

三、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1.社会性软件的动能与“姿态”会话

所谓的姿态,就是社会群体互动中,第一个个体的活动或者行为,成为唤起第二个个体的相应活动或者社会反应,为个体的互动提供条件。一种姿态,如果表现在个体的自身与其所针对者的身上能够起到相应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人际互动仪式链的形成。

用“姿态”的概念来分析群体运用社会性软件(微博、微信、QQ等)学习的功能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学习者发布了一条学习信息, 另外一个学习者通过关注、转发、评论,使得学习者的行为能够唤起相应的活动与社会反应,这样学习者就能够知道被关注的学习内容,能够让自己的好友或者“粉丝”看到,基于对好友与“粉丝”的熟悉与认可程度,学习者可以根据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促使自我的形成。所以,网络群体的学习一开始就不是学习者单纯的自己学习,而是面向对象的 “姿态”会话,是学习者之间通过微博、微信、QQ、博客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连接之上的,其互动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一样,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理解而完善的。

2.群体学习互动中的互动仪式链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观点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动,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能量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唤起的网络学习信息,学习者都能够进行积极的评论、转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比较高涨, 信息的转发、评论程度均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的信息,反之,低情绪的唤起信息,被转发、评论的比较少。在不断的学习与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网络学习的核心领袖,网络群体学习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们为核心的“圆桌式”或者“讲台式”虚拟学习社区。 依据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一个完整的网络学习要包括学习者聚居在同一学习社区,能够通过相互交流而相互影响;对虚拟学习社区外的人进行了区域的界定;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学习焦点上;学习者之间分享共同的学习体验或情感体验。

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软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提供了学习者聚居在同一社区的条件,提供了学习者在场的感觉。当学习者“关注”某一信息时,他也会获得其他人关注的信息,进而能够激发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欲望。在以社会性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学习群体中,人与信息合二为一, 学习者之间的人际联结与互动是一种信息机制,能够提升每一个学习者之间的现实生活体验,学习者通过视频、录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给其他学习者,将实践的智慧变成学习团体共享的网络学习内容。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变为人际互动。在社会性软件学习的基础上,“关注”、 “转发”与“评论”等社会性软件的功能实现人际关系的互动,当在网站中关注一个用户时,由于社会性软件的互动性,就与在现实中注意到一个人一样。网络学习通过社会性软件实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空间在场的感受,在学习者参加网络互动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知道参与学习互动的对象。

社会性软件将网络学习者之间的群体聚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群体形成的障碍被清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变得十分容易。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社会性软件将学习者的信息互动、 人际互动、社交网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产生了“群体集会”的效果,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本身的姿态、学习者本身知道他人知道学习者自身的姿态、他人知道学习者知道他的姿态,形成了一个基于学习主题的社会交往共同体, 最终学习者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达到共识。具体的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团体之间的一条信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有可能瞬间消失,但是在社会性软件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等功能的姿态会话下,能够快速的形成共同在场、共同关注和讨论的学习主题,网络学习者的情感能量结合在一起形成新一轮的符号资本,通过更多学习者的关注、转发、评论和分享,形成一个有节奏的连带活动,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

四、网络学习的群体互动对群体心理的重塑

1.从“讲台式”互动学习到“圆桌式”互动学习

“讲台式”互动是指在网络交互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的主题由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发布,并对相关的学习资源、建议、活动进行发布,学习者在接受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发布供其他学习者共享,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受传统互联网学习的影响,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相互间的交互。随着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学习者能够就学习主题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团队的核心领袖也能够参与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圆桌式”的群体互动效应,有利于网络学习群体的良好互动心理形成。

社会性媒体的出现,能够将空间分散的学习个体在虚拟空间中链接起来,并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把原来的互联网改造成为“互联人”,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使得学习者群体的在场感,互相关注,信息的转发、评论、分享变得十分容易。例如,微信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的即时交流模式,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容易,学习者能够及时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搜索、转发、分享与评论。社会性媒体特质使得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不必一定要采取身体在场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及时的互动,这就从技术方面规避了网络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群体规模的矛盾,学习者通过符号的互动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社会性软件使得网络学习者能够大规模群体参与到学习行动中,采取“圆桌式”互动仪式类型,将个体的意见与建议在共同体内共享,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共识,而不是“讲台式”的领袖的学习建议。

2.网络学习群体智慧与互动过程

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发布的主题在经过大家认可之后,往往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在互动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群体通过有节奏连带的活动来激发、强化群体情感能量,塑造一个完整的群体学习互动的心理。当某个学习者提供的观点成为群体共同的关注焦点、情感状态时,就能够激发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这种有节奏的连带活动就成为互动仪式成功程度的标志,学习者个体就能够产生活动自信、主动感。就网络群体学习而言,当网络学习者对一个成功的互动仪式表示关注时,只需要采用社会性软件对该项互动仪式进行转发、评论与分享。在学习者网络智慧形成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社会性软件对学习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与讨论,使得学习的主题不存在讨论的盲区,学习者能够全方位的理解,形成了网络群体学习的“无影灯”效应,这样理想的互动仪式———“圆桌式”互动学习形成,并形成汇集了多个学习者的 “姿态”,形成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共识,达到理解学习主题的目的。因此,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 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产生了学习智慧叠加的过程,在持续地互动、交流中,学习者就能够对某一主题达成共识。

3.网络学习互动与群体理性

社会性软件的“无影灯效应”使得网络学习者、 学习群体能够对学习主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 如果所有的学习者都认为讨论与学习主题是正确的话,网络学习就会陷于僵局,形成悖论,由于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学习者就不容易进步,即使是错误的学习主题,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不同的声音,只有在正确与错误的交锋中探究学习主题的有效性,网络学习群体的理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一个理想网络学习群体中的互动仪式链过程应该是一个“圆桌式”互动仪式过程,它是开放的、理性的、富有批判性的知识共享,只有在不断地推进互动仪式的过程中,网络学习群体才能吸纳群体的意见,并维系着网络学习的开放性。

尽管社会心理学对网络学习过程的阐释还不全面,但是他们的研究对于网络学习群体心理取向与学习者“活动实践”关注是十分深刻的,社会性软件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分享等相关的功能是网络人际互动的“姿态”会话,为网络学习的共同在场、共同关注提供了条件。通过这种仪式的互动,能够有效的将学习者情感能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有节奏的连带活动,促进网络学习群体的形成。

摘要:在网络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对学习者的互动仪式进行阐释,可以有效地把握学习者的心态与学习的偏好。通过对网络群体学习的交往互动仪式链的形成进行研究,并对网络学习过程的群体互动对群体心理的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网络建构 篇5

2.1超媒体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将圈、文、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将讲解、演示、测验等不同教学内容整合,将预各知识、当前知识与扩展知识整合,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2.2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情境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图形、声音和图像再造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地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如虚拟物理、化学实验室。

2.3网络通讯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

通过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将用户终端联网,实时高效地采集、处理、制作、存储、传输和显示多媒体信息。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成效。

3、网络教学应把墨的三个关键点

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采用“主导―主体双主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网络教学应采取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双主模式。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网络教学进程中,学习者有时处于传递一接受学习状态(教师帮学习者建立“新知”与“旧识”的联系),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在情境中自己确定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己进意义的建构。这其中包括搜集辨别信息、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环节。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进处于中心地位,但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多种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组织“协作学习”,把学习者的学习引向深入,监控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3.2创设真实情境

(1)创设符合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的情境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认知特点也不同。为此应仔细分析学习者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动机、经验、情感等因素,找到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结合点,在创设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情境时,用最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意义的建构。此外,所设情境应能把学习者的智力引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2)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多样化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所有感官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将为学习者的探索提供多条路径,以便随机进入任一情境去学习,促进知识的迁移。适宜的、真实的、多样化的情境,是进行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即进入教学的前提条件。

3.3开展“协作学习”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学习者不可能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同时,由于情境中问题的艰巨性,学习者不可能完全独立解决,从而使面对面的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协作学习’饿为必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4 结束语

网络论坛与城市形象建构 篇6

【关键词】强国论坛 城市形象 形象建构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经过了农业时代的精英传媒和工业时代的大众传媒,当今全球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的自媒体阶段,以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社交网络、微博等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对当今全球新闻传播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中国网民力量的崛起,已经催生出一个强大的网络舆论场。这个新兴的网络舆论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的影响,相对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传统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而言,凭借着它独特的多样的传播方式、广泛的传播范围、独特的传播语言和快捷的传播速度的先天优势,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构建城市形象的态度与方向。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内在实力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能够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还能使城市的政治更加开明、经济繁荣发展、文化积极向上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更能够更深层次的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凝聚力,从而激起市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共鸣,更加殷切的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使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青春和活力。

“城市形象”,早在1960年,它就出现在由凯文·林奇编写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何为“城市形象”?他给出了具体定义:城市的每个市民都对城市有自己的理解和印象,把每个个人的理解和印象综合丰富起来的一个合集,也可以是不同的市民对一个特定的现象有着相同的理解和认同①。但他的研究仅片面的停留在城市外在事物的具体形态上,而没有作进一步的深入。

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城市形象的内容得到了扩展,它把城市精神面貌、城市文化内涵和政府行政行为、市民综合素质等因素加入到了构建之中,使城市形象的内容更加丰满。这样,城市形象就更能真实具体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内涵和个性。

由此可见,城市形象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综合的概念,我们不仅可以从“实体的城市形象”中认识城市,还能从“虚拟的城市形象”中更真实的了解城市。人们不仅能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知城市形象,还能通过自己所见所闻而丰富自己对城市形象的认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城市形象构建的一个大众平台,成为广大网民了解城市形象的一种快捷便利的方式。

二、研究方法

文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研究,将定量分析穿插进定向性分析中,对强国论坛河北版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有关城市形象的论题作归纳总结分析。

1、网络媒体的选择

本次研究选取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河北版作为样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浏览国内论坛时,很多人会很自然的选择有影响力的强国论坛。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一行为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群体激愤,为了响应民意,人民网随即开通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②刚刚开通,海内外的爱国人士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发帖评论。于是人民网在6月19日将其改名为“强国论坛”。强国论坛作为讨论时事和政治的论坛先驱,成为国内新闻事业在互联网上最具权威性和实时性的互动版块。强国论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主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响应,拥有“最著名的中文论坛”的美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国论坛”在2005年又成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中唯一的一个论坛社区。仅仅在2009年6月10日,强国论坛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100万。

2、时间选取

强国论坛创建于1999年,到本次研究为止,强国论坛已经运行了13年。为了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本次研究以2012年两会3月3日到3月14日12天为中间段,分别从两会前和两会后选取9天时间,即时间范围是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

3、样本抽取

本次研究选取强国论坛河北版从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近一个月全部帖子,共选出相关论贴245个(为使分析更加客观,所选取的245个帖子已将同一作者发表的相同帖子归为一个)。

4、编码标准

“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和“城市视觉系统”构成了研究当前城市形象的3个方面,据此共建立3个编码项目:网民关注城市形象议题、网民对城市形象内容的倾向、议题和态度的交叉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网民关注的城市形象议题

通过调查统计,网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议题主要有五类:分别为政府形象、民生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其他等。其中有关政府形象的107个,有关民生形象的95个,有关经济形象的13个,文化形象的10个,其他20个。从图1可以看出,网民最关注的城市形象议题为政府形象,其次为民生形象。

2、网民对城市形象论题的评价

关于网民对城市形象论题的态度问题,我们可以分为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和中性评价三部分。经调查分析,在所有论题中,网民持正面评价114个,占46.5%,持负面评价的为82个,占33.5%,持中性评价的为49个,占20%。从图2可以看出,网民持正面态度的不到一半,但持负面态度的却达到了将近34%,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3、网民对城市形象关注议题及态度交叉分析

经过调查和统计,网民对政府形象及民生形象的关注度比较高,其中,在对政府形象关注的107个帖子中,正面态度70个,负面态度21个,中性及无法判断的16个;在对民生形象关注的95个帖子中,24个持正面态度的,60个持负面态度,中性及无法判断的11个。从图3可以看出,网民对政府形象和民生形象正负面态度有鲜明的对比,对政府形象的正面态度占大部分,但对民生形象则负面态度占大部分。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网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呈现不均衡状态

关于网络危机传播模式的建构 篇7

1 网络危机传播的内涵

要研究“网络危机传播”, 首先需要明确其真正的内涵。从修辞学上来看, “网络危机传播”有“网络的危机

释。网络的危机传播可以简化理解为危机基于网络的传播。美国的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 所谓危机指的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包括了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为了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网络在其中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网络因为其自身的特有的特性成为了危机沟通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与传播平台。因为网络的存在, 大大的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也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有明显的分界。但是网络也无意之间带了许多的问题, 没有把关人使得各种真的、假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上传播, 任何带有语言杀伤力的传输内容, 都可以经过网络立即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网络危机的传播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概念表述。多数学者都认为网络危机涵盖在危机的概念之中, 是在网络上所孕育萌发的危机或是通过网络传播使的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 是网络媒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里能够看出网络危机也是危机的一种, 其爆发也有可能会蔓延到, 并最后成为公众所讨论的焦点。但是“网络危机的传播”中网络危机虽然起源于网络, 但是传播的受到并不仅仅是限于网络媒体。

2 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网络的出现, 社会信息传播领域中出现了建立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基础上的, 能够使得传播信息量大大增加、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 与传统的媒体风格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中主要包括了互联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高清晰数字电视、手机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交互平台等等。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变革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则又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 海量存储和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 现在已经成为了能够与各种传统媒体争锋的又一重要媒体。从近几年中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来看, 其表现出来的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等都原来越强, 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 当前网络媒体以及网络传播基本已经成为了危机传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填补传统媒休的空缺。

首先, 网络上信息的透明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知情权进行保护。在进行危机处理的过程中, 政府能通过信息公开平台, 配合各种传统媒体来及时准确的向公众传递信息, 进而能够提高危机处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民众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通过网络, 各种危机信息也更加难以被掩饰或者拖延。

其次, 是相比而言网络传播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实现危机传播。在进行传播时, 传统媒体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定时发布信息, 而网络媒体则能够实时更新。在危机传播的三个阶段中, 网络媒体的实时更新能够使得信息传递具备速度上的优势。同时, 传统媒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够又选择的提供一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但是, 要明白的是不同侧面的信息对于那些处于危机的不同阶段的民众将会具有不同的意义。而网络因为其海量的容量和超文本链接的特点能够很容易的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 能够对危机事件作出做出深度和连续性报道, 需求不同的公众可以选择自身较为关切的方面例如危机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 事态的进展或控制, 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和措施等

再次, 是各种信息网络的建设, 如何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需要关注的焦点。根据目前网络的发展, 公众能够利用网络来对各种危机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 “话语权”在网络时代中被牢牢控制在大众手中。因此, 及时掌握舆情民意, 并且积极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危机对策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中, 政府及相关主体需要把握的优势。但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传播相比具有更难以控制和掌握的特点, 因此危机传播在借助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及时的特性的同时, 还必须要防止网络媒休的不可控制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网络危机传播模式的构建

关于网络危机传播模式, 应该囊括网络危机的传播和网络的危机传播两点内涵, 同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 结合网络的特性, 尝试建构一个整合的传播模型。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5W”传播模式, 即:谁 (Who) , 说了什么 (Says what) ,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 , 对谁 (To Whom) , 取得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这为本文构建网络危机传播模型提供了基础性的思考视角。

在当今时代, 网络危机传播是将新的传播沟通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进行优势组合。只有两者相互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控制功能, 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危机。与网络媒体诞生前的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模式相比, 该模式的信息源不仅仅是包括了政府, 还将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的内涵融合在一起, 体现出了危机与网络危机的从属关系以及网络危机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是网络。

在危机的始发阶段, 危机信息会有三个走向分布:危机的利益相关人、网络以及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 然后继续流向到公众。根据网络的性质, 通过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并没有经过“把关人”的筛选过滤, 发布者及时既是把关者, 真实性和信息的价值都得不到保证。但此时公众还会接收到来自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 但是如果这些信息不及时, 那么就会出现“多种声音并存”的状态, 也容易造成网络谣言的滋生。因此, 在网络中传播的信息最容易产生各种谣言, 引发社会混乱, 在危机解决中要尽量缩短这种多种声音并存状态的时间。而网络危机产生之后, 公众会直接接受到信息, 而同时网络危机的信息会流向传统媒体, 这就直接会产生一个时间差, 因而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其次, 无论是网络危机的产生还是其他危机时间的产生, 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够从从网络上获取有价值的危机信息, 然后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 在加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就更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有关危机事件的认知, 因此通过这些途径, 传统媒体的记者往往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报道和扩大影响, 向公众告知, 形成为全面、详尽的突发性事件危机报道。记者不仅仅需要到现场获取各种真实有效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利用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中, 发掘潜在的、真实的、有助于解决危机的信息。这个过程不管是对网络危机还是其他危机事件的处理都极为关键。经过专业新闻人员加工和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 其权威性可信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 这对于谣言的遏制、化解公众面临危机的不安情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 当危机主体在介入危机事件后, 成立危机处理小组, 通过网络与传统媒体等途径来发布相关措施和信息。由调查人员亲历现场调查事件真相, 形成报告, 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危机处理办法, 公众或者通过传统媒体, 或者由网络或手机获取这些信息, 或者是通过一些网络自媒体发表个人对这些危机措施的看法与态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危机传播主体形成互动。这样全媒体危机传播模式为更好的解决危机提供了有效而合理的方法。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脆弱, 各种各样的公共事件不断衍化, 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 我国社会处于危机多发的阶段, 因此, 对危机传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应用传播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网络危机也随之而来网络时代使得危机事件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各种危机的危害与影响也被成倍放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的应对危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网络危机传播从修辞学上来看分为了“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 因此在建构网络危机传播模式时应该要考虑到这两方面。文中从“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这两方面对网络危机传播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进行了讨论。最后囊括网络危机的传播和网络的危机传播两点内涵, 同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建构了网络危机传播模式。

关键词:网络危机传播,模式建构,网络时代

参考文献

[1]李宏伟, 王红梅.网络危机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电子商务, 2009, (02) :17-22.

[2] (美) 沃纳·赛佛林等著, 郭镇之, 孟颖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83-88.

泉州老城历史空间网络体系建构 篇8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许多历史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筑的建设和传统街道的改造, 使得历史城市被渐渐蚕食, 城市历史信息在拆建中湮灭。由于缺乏价值的挖掘和空间的整合, 历史空间往往很难与现代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因此城市如何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保留其地方感和历史感, 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历史空间网络体系的建构对于从整体上研究、保护和塑造城市历史意向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与结构

2.1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

城市中各类历史信息要素在空间上相互关联、整合表达, 形成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不同类型的历史信息空间要素叠加, 形成不同的空间网络。不同的空间网络叠加, 形成完整的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 包括物质文化空间网络及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自然山水格局与历史水系构成山水空间网络, 历代城墙城门构成城池格局, 历代街巷构成历史街巷网络, 历史公共区域及核心节点塑造公共空间网络, 重要的历史建筑与构筑物形成城市地标网络, 这些都属于物质文化空间网络。而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是隐形的网络, 主要包含历史传说、名人故事、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等历史信息, 通过非物质文化展示和传承空间的保护和塑造, 形成空间网络。

2.2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

通过物质文化空间网络与非物质文化空间网络的叠加, 形成城市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通过网络体系的分析, 我们发现城市中历史空间要素相互交错呈现不均质的分布状态。一些区域历史信息要素叠加密集, 成为重要的历史空间群组。这些群组相互连接, 形成历史文化空间脉络, 或称其为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空间结构的架构要素一般都包含有历史空间的核心、轴线、圈层和斑块等。

3 泉州老城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建构

泉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老城内历史文化信息留存丰富, 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在历史意象重塑方面, 泉州做了些许探索, 但对城市发展变迁的研究还较少, 缺乏对历史信息的挖掘, 对历史资源的保护还仅限于片状的分散式的保护。因此通过对泉州老城历史空间网络的建构, 有助于进行整体性的保护。

3.1 城池格局

泉州城池从唐建城开始, 至宋元时期呈现向南发展趋势, 这与城市地理环境变化有关, 地壳上升, 水位下降, 城市南部陆地面积增大, 给城市向南扩张提供了客观的地理条件。同时与泉州港口贸易的繁荣发展也密切相关, 商人自东边刺桐港上岸, 通过陆路由通淮门进城, 也有部分换乘小船, 由城市南部码头进城。海外贸易的发展, 商业的拉动是城市向南发展的动力。至明清时期, 由于海禁政策和城防的要求, 泉州向东南发展的动力消失, 沿海居民内迁, 城市因此向北拓展 (见图1) 。

城楼:泉州城子城的门楼, 北楼在宋末元初废弃, 丽正门在1923年拓辟中山路时拆除, 其余两座门楼在1937年奉省府令拆毁。罗城七座城门, 在1923年~1927年拆城辟路时期, 被先后拆除。2002年, 依宋元旧制, 复建了朝天门楼, 2003年, 依清旧制, 复建临漳门楼, 依唐旧制, 复建北楼。几座城楼的复建, 对泉州城市意象的塑造,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迅速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3.2 历史水系网络

古代泉州城内外沟濠纵横、池塘众多, 水系可分为城壕, 沟渠及池塘。唐~五代时期, 子城范围内沟渠就基本形成, 宋元时期, “金交椅”外侧的排水系统也基本形成, 随着城池向外扩展, 之前的子城城壕与原罗城南壕也转变为城市内沟渠。老城内的排水沟渠统称“八卦沟”。八卦沟经过历代的疏通, 对古代泉州的饮水、排水、防涝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朝之后逐渐堵塞, 或因建设需要盖上盖板成为阴沟, 部分八卦沟被纳入现代城市排水系统。当前城市中仅存的明沟为新罗城南壕的“巽流” (见图2) 。

城市南部在唐~五代时期有大片的水面, 至宋元时期, 水面积大大缩小, 明清时期, 水面分成多个池塘,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这些池塘才消失殆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泉州城市建设的变化过程:宋元时期陆地上升, 城南水面积缩小, 使得泉州城向南发展成为可能, 同时也因为城市建设, 对土地的需求, 水面也被人为缩小改造。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衰败, 人口密度降低, 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减弱, 因此池塘得以保存,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进入了快速建设阶段, 池塘便陆续填没。

3.3 历史街巷网络

古代泉州城市的道路骨架, 由唐~五代时期的“十”字, 发展到宋元时期的“干”字, 然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道路网格局在唐~五代时期, 受街坊制度的影响, 子城的南部, 形成了方格网状道路, 子城外受大面积水面的影响, 道路数量较少, 多为断头路。宋元时期, 子城墙拆除, 子城内路网不断完善, 罗城内路网密度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水面积的减少, 也在不断增加, 呈鱼骨状。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道路才基本成网, 路网密度比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但城市主干道狭窄, 支路拥堵, 路网结构不明晰 (如图3所示) 。

民国时期, 随着城墙的拆除、南大街的改建, 城市南北沟通更为顺畅, 南大街沿城墙根修建, 连接至亭前街, 宋元时期形成的排铺街也因此得以保存。建国之后新华路的修建, 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南北交通, 使泉州城市形成了“井”字形道路骨架。

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的主干道均在原来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 东街、涂门街、新门街、新华路、九一路都拓宽至24 m以上, 改善了老城的交通条件, 但也很大程度的破坏了老城的肌理。老城东侧温陵路的建设, 则拉开了泉州城市向东发展的序幕。

3.4 宗教空间网络

在泉州建制之前, 佛教与道教就随着移民的步伐传入泉州, 随着宋元海外交流的发展, 中东、南亚与西方的各种宗教先后传入, 泉州成为多宗教文化并存之地, 除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之外, 还存在着种类繁复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与居民日常生活、宗族传统乃至行业生产结合紧密, 深深的影响泉州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唐~五代时期, 老城内有各类寺庙17座, 其中可进行空间定位的佛教7座, 道教4座, 民间信仰3座。宋元时期, 有各类寺庙74座, 其中可进行空间定位的24座。明清时期是泉州民间信仰发展的高峰期, 可以进行空间定位的47座。同时, 还有90座各类宗教建筑始建时间未详, 但在清代的文献中可以查阅到相关记载, 因此推断其建设年代最迟在清朝。

民国时期, 受战争的影响, 城内大量宗教建筑荒废, 文革期间, 各类宫庙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人为破坏。改革开放之后, 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 各类宫庙得到修复, 各类民间仪式逐渐恢复。如今, 老城内各类宗教建筑89座 (见图4) 。

泉州老城内各类宗教场所构成古代市民公共生活的主体, 在今天, 各类宗教场所仍然是泉州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舞台;不少宫庙在平时作为社区的活动中心, 是人们联络感情、维系社区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4 历史信息空间网络结构

对以上各类历史信息网络进行叠加, 形成历史文化空间网络, 可以对城市的历史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泉州老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分布形态的研究, 我们发现, 泉州老城内历史信息空间要素分布较为密集, 呈现出轴向, 圈层和斑块结构 (见图5) 。

轴线:城市主轴———中山路与东西街构成城市十字形主轴, 延续建城以来的城市轴线, 串联起城市各个时期重要的历史资源。

城市次轴———涂门街, 自宋元后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 沿线分布有清净寺, 关帝庙等一系列城市重要的历史信息空间。

圈层:外圈层结构———环城山水空间, 护城河、东湖、破腹沟、晋江、北渠及西湖护城水系和清源山、桃花山等山系共同构成外环生态圈层。

内圈层结构———公共核心空间, 以子城城墙范围作为基础。此圈层内历史信息空间要素最为密集, 城市公共活动集中, 有利于历史文化空间的全面塑造。

斑块:西街斑块、城南斑块。这两个片区内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群落, 近代建筑以及各类名人传说等历史空间信息, 是城市中历史信息资源较为集中的特色空间区域。

5 结语

建立在最新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的历史信息空间网络体系可以与各层次保护规划实现较好的衔接, 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公共化的资源, 为城市不同层面上的历史空间保护提供不同的支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整体空间网络的建构, 在中观层面上制定与控规相衔接的历史信息空间导则, 在微观层面上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灵感与素材。

摘要:通过对泉州老城各类历史信息分期叠加, 形成城池格局、历史水系网络、历史街巷网络、宗教空间网络等历史空间网络, 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合, 建构历史空间网络体系, 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为城市历史空间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泉州老城,历史空间网络,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周焜民.泉州古城踏勘[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梅雨.泉州古城街坊摭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文风改革渊源与网络时代文风建构 篇9

2011年8月9日,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部署的视频会上,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对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参会人员说:关于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这些年我们反复强调.也有大的改进, 但这一问题还远未解决。有的新闻报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有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有的追求另类、离奇怪诞, 远离普通百姓;更有甚者, 有的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这是影响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其实他概括了当今现实中的三种恶劣文风类型:一是文件式八股腔、二是网络式八卦无厘头腔, 三是拔高造神式虚假文风。

“对于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民族来说, 语言特别能体现他的质量、品格、气象与气数, 你一张口就暴露了你是谁, 想瞒都瞒不住。修改政治、改善生存必得从改善语言开始。新鲜、深刻、真实的话语代表了执政党的正心诚意, 代表了执政党理解世界、领导国家的能力, 也是它团结社会、动员人民的力量源泉。” (1) 确实, 文风问题直接牵涉到党的形象、品质和力量, 周旋于恶劣文风中的政党与社会, 必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发展机能的停滞和瘫痪。所以, 中国历史上, 一直就进行着与八股空洞文风的拉锯战。

一、中国历史上的文风改革渊源

有据可查的我国最早的公文名称是“誓”。《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公文汇编, 对后世公文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文说理透辟, 文辞流畅而口语化。秦代公文注重内容而不讲究文采;西汉初期公文的主要特点是政论性强, 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些时代都是封建社会上升时代中的文本, 透露出实用、解决问题、论说有力和实在等上升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发展力量以及沟通和传播风格。

但从西汉中期到南北朝, 受赋体和骈体文的影响, 公文文风总的发展趋势日益追求词藻华美, 形式奇巧而忽视公文的内容。这是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代、成熟时代表现出的华美风格。但认识到这种文风继续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隋唐即开始了文风改革。文风改革的结果是使唐代公文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 重返封建时代上升阶段的务实风格。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 而且质量高, 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但是进入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王朝明代和清代, 文风日渐进入同一种模式和腔调, 文牍主义盛行, 长而空的公文比比皆是。因为这样的文本是最省力、最没有风险的文本, 对于一个丧失活力和强大生长力的社会, 对于一个利益盘根错节的复杂人际关系的社会, 对于一个处处隐含政治危机的社会, 这样的文本也是最安全的文本。因为它言之无物, 不知所云, 陈词滥调, 腔调圆滑, 让人看不见其思想, 看不到观点, 看不到现实问题, 也就让人无法抓住把柄。其中最值得人们思考玩味的, 莫过于明代屡次严禁繁文的运动。不过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 这种严禁运动最后终无收效, 这给后代人带来了警醒。

明代开国之初, 作为富有活力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处理朝政, 对公文动辄数千言上万言非常反感。洪武二年 (1369年) , 他对翰林侍读学士詹同说:“古人为文章……皆明白易知, 无深怪险僻之语。至如诸葛孔明《出师表》, 亦何尝雕刻为文?而诚意溢出, 至今使人诵之, 自然忠义感激。近世文士, 不究道德之本, 不达当世之务, 立辞虽艰深而意实浅近……何裨实用?自今翰林为文, 但取通道理明世务者, 无事浮藻。”

洪武九年 (1376年) , 刑部主事茹太素上呈一篇政事建言, 竟达一万七千字。朱元璋让中书郎中王敏念给他听, 念到六千三百多字时, 还不知讲些什么, 朱元璋大怒, 命人将茹太素打了一百大板;次日又命王敏接着念, 念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 才讲到要谈的五件事, 后五百字足可说明问题, 前边一万六千多字多属浮文。朱元璋感叹道:“朕所以求言者, 欲其切于事情, 而有益于天下国家, 彼浮词者, 徒乱听耳。”于是命令中书省定立了建言格式, “颁示中外, 使言者陈得失, 无繁文。”

朱元璋的种种措施, 对克服当时的繁文之弊起过不小作用, 但由于朝政日趋衰败, 繁文之弊在整个明代虽一禁再禁而终未能禁止。文风是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反映, 文牍主义与政治腐败相伴而生, 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现实, 决定了少数有作为的政治家的努力无法改变文风日趋僵化虚假奸巧趋势。

从历史上看, 不良文风总是伴随着危机。朱熹当年就十分担心学者文风奸巧不实会激化潜伏的各种社会危机。但他的话当时无人能理解, 几十年后南宋政权覆亡, 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文风并非文辞小事, 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质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文风改革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大众利益的政党, 以其理想与新生产力的代表充满活力和力量, 文风改革有其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在党成立初期、延安整风时期、20世纪50年代、文革过后及改革开放后, 都进行过文风的大转变运动, 一再提出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理论体现, 也是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任务。在回顾党的历史时可以看出, 党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时候, 也是党风、学风和文风好转的时候。党风文风不好的时候, 要么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 要么是正确思想路线受到干扰和影响。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思想是语言的灵魂。毛泽东的文风就异常生动和活泼。其浩翰的论著及气势磅礴的作品, 展示了一个立意高远的革命家的豪迈气魄和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基。另一方面, 他的文风也特别“土气”。事实上, 就是他极力主张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魄”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幽默亲切, 深受欢迎。

在毛泽东所在时代, 一方面由于欧美影响, 现代语言中出现晦涩长句的全欧化文风;另一方面, 古典文学功力深厚的文章家, 又残留古奥板滞的文言文旧书卷气。而毛泽东文风发自本质与自然, 从上世纪20年代起便做到了规范纯正、畅达明快, 少有文言印记及欧化倾向, 成为同代文人中使用自然流畅的现代汉语的极少数。无论是作为文艺性论文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还是哲学论著《实践论》、《矛盾论》, 都是现代汉语的典范之作。

早在延安时期, 就开展过反“客里空”的运动。毛泽东批评延安《解放日报》的一些记者, 不做深入采访而添油加醋, 无中生有, 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要求记者“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 下苦功夫学人民群众的语言, 多刊载生动的文字, 切忌死板、老套, 看不懂, 没味道, 不起劲。他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 都是党风。”影响深远的是, 他专门写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 对“空话连篇、装腔作势、不看对象、语言无味”等恶劣文风, 进行毫不留情地批判。

“文化大革命”发展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风, 原有的党风、学风和文风的优良特征被破坏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攻击性的、特别粗鲁的、类似于街头骂战、恶意诋毁、政治诬陷、上纲上线的论辩和文字狱以及俚俗暴力的文风。反映着当时社会的人性沦丧、社会混乱、价值冲突和正常社会结构的崩溃。在“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之下, 文风的粗暴和攻击性非同一般。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邓小平带头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但在真理标准讨论过程中, 社会对政治权威的余悸未消, 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以邓小平针对此时文风, 特别指出, “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当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 是说不要处处都引。主要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现在“会议多, 文章太长, 讲话也太长, 而且内容重复, 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 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

江泽民则认识到党风和党的形象上的关联, 专门发表了《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一文, 并指出:现在, 在一些党员、干部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倾向。这些都严重妨碍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必须努力加以克服。否则, 党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他还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一文中指出要纠正新闻作品中哗众取宠等不良文风。

胡锦涛同志继续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 总结了党长期执政经验, 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提出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把求真务实落实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指出, “从领导机关做起, 大力整治文风会风, 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 力戒空话套话。”批评那些无精打采、官僚习气和无所作为、害人又害己、严重影响和破坏党的事业的精神状态。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论述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时指出, 要加强调查研究, 改进学风和文风, 精简会议和文件,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反对弄虚作假。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就特别强调文风问题, 2003-2007年中, 他就以三、四百字的精干短文, 在浙江日报上点评时事, 以232篇短文敏锐针砭时事。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就大力批评文风中的长、空、假, 倡导短、实、新, 认为文风不正造成的危害相当大。习总书记在实践中的语言文风也相当生动, 2005年8月19日《文风体现作风》一文中, 就提到“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 扔到垃圾桶里去, 其实诀窍很简单, 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

党的十八大, 更是把文风改变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认为是党内精神状态、政治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新媒体引发的信息传播革命, 也在改变整个社会的话语体系, 其中就包括执政党的话语体系。如今, 短话、实话、新话正在成为一种风尚, 中共各级领导干部开始勉力而为, 减少“长、空、假”, 弘扬“短、实、新”。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受访中这样呼应:“集中财力, 不撒胡椒面, 干一件成一件, 让老百姓和游客及时受益”、“对那些‘混事官’、‘糊涂官’、‘老爷官’、‘腐败官’, 要敢亮红牌, 坚决调整, 严肃处理”……在今天, 这样的大实话比比皆是, 开放、坦诚、接地气。

在党的历史中, 文风问题一直是非常强调的问题, 也是党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要保持和发扬良好的精神状态, 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点所在。因为正如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 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 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三、新闻媒体30年文风进程

媒体是人们主要的传播视野和环境。在党风、文风演进的同时, 新闻媒体的30年历程, 也正和这一历程相辅相成。新闻文风从板着脸的文件语言、与人民生活无关的事件报道、没有内容的空洞文章, 发展到细节丰满的民生报道, 血肉丰满的人物报道和鲜活的民间语言和网络语言, 把不食人间烟火、虚假拔高和空洞无物的媒体文风逐渐转变成鲜活的平民语言。

文革刚过的新闻传播事业, 凋敝败落, 面目可憎, 声誉俱毁。正如一些人所说, 在人们心目中, 新闻媒介等同于造谣机关, 新闻与谣言几无二致。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以来, 新闻媒体以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平反和“渤海2号”的真相为突破口, 开始了求真之路。新闻的特征:

真实性的追求, 成为率先得到拯救和恢复的文风问题。当然, 从另一方面看, 还大多是官方正式语言或者文件语言体, 普通草民的生活和趣味均尚未进入媒体视野, 总是显露出某种拔高和板着面孔的味道。这和当时社会尚未思想解放、残存大量旧有枷锁有关。但另一方面, 改革的呼声也非常强大,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究。正如这幅新闻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信息:

图片中人们还是身着毛泽东时代单调的兰灰色中山装, 但他们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和有不同眼光的外国人站在一起, 毫无间隙, 欢迎而接受, 形同伙伴。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包容和对世界的好奇和接受的精神状态。

伴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生产力的解放, 伴随中国国家层面和经济体制改革为先锋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关注, 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出现, 新闻媒体的改革也在这种多元而复杂的语境中迈出了步子, 开始尝试一种专属新闻媒体的自由话语权。正是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下, 中国新闻改革热热闹闹地出场, 每种力量都在拨乱反正的名义下争取自己的地位。

这也就出现了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的蓬勃发展, 其实, 都市报正是大众趣味和民生细节在新闻媒体上的崛起, 是文风再次转向民间的一大市民化运动。各媒体主要版面除了重大政治新闻外, 还有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 内容大大扩展, 也更专业化。直到进入21世纪, 市民化运动在媒体中不断发酵, 不断发展, 蔚为大观, 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中力量最强的主流力量。但此时, 民众的生活和声音, 仍然是被某些阶层比如党报的记者阶层, 都市报的记者阶层所代言。这样的代言显然带有那个阶层的某些特征和文风, 比如党报阶层残留的党八股文风, 都市报带有市民气息或浓重商业气息等。

市民报由于体现了民众利益而成为长盛不衰的传播和文风样式。异常亲切的、亲和力很强的新闻, 也出现在政治新闻的重要人物新闻中。如微博上一度热传的一段李克强同志在棚户区居民家中走访、一个光屁股小男孩欢乐抢镜的视频。

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播出的新闻。《人民日报》在解读这一新闻的涵义时写道:“求真最可贵, 这次显然无人‘安排’的走访, 尽显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真诚作风。习近平同志深入太行山了解‘真贫’, 李克强同志走进棚户区现场‘求真’, 这些为百姓热议的事情告诉我们, 要看到基层最真实的状态, 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心声, 就得这样一竿子插到底, 用自己的心去紧贴群众的心。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 都能像中央领导同志这样, 用自己的脚步去感受基层的大地, 真切感知民生冷暖, 何愁不能真心办好百姓事?”文风、党风和政风, 确乎成为一体。

四、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文风建构

近十年, 网络等新媒体出现, 逐渐与繁盛发展的市民报平分秋色。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日益增长的影响, 文风问题更直接进入国家形象和国际舆论的传播范围中。

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 更多元化的话语模式出现, 文风问题迅速转向由每一个草根细民所构成。网络语言大肆兴起, 口水话、无厘头、插科打诨、讽刺加吸引眼球的各种揭露, 显露出极其喧嚣和全开放的语境, 各种风格混合, 形成一个巨大的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的特征使民众推进民主和监督的力量取得重大进展, 也使没有什么样式能成为标准文风。多样化形成一种开放系统, 这种开放系统和网络2.0的特征, 产生了各种发自草根民众的最真实、最第一线的、最及时的传播形式, 它们在第一现场由当事人和目击者即时发出, 而且以简短的语言, 现场图片或者视频相配合, 在第一时间发布在网络和移动新媒体平台上。无监管、无把关人、无序、无中心、无国界、点对点传播、无法控制……但是其开放的特征造就的解放和民主性显而易见。比如现在流行世界的“公民新闻”概念。

随着公民新闻的强力兴起, 参与式新闻, 公民新闻越来越普及, 数字社会、数字媒体与民主的问题, 成为一个最热的问题, 几乎成为数字媒体的一大神话。据国外研究者Ju moke Giw a研究:参与式新闻是新媒体正在稳步超越新闻报纸消费的主要因素。参与新闻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 微博不过两岁, 博客不过几年, 但却已经成为专业记者、媒体巨头、及行业专家都已欣然接受的新闻来源。很多主流媒体越来越紧密地拥抱参与新闻。亚洲和欧洲的媒体都对这一新现象作为重新发现的新闻主市场。韩国的OhmyNew s.com线上新闻机构, 每天拥有超过70万的读者, 有54名工作人员的记者和编辑, 但39000条内容至少70%为公民记者, 国际版有300公民记者。很显然, 民间草民鲜活的文风再次胜出, 多样性、活泼和现场感成为主流。

但另一方面, 由于新闻来源、新闻价值都在发生变化, 报道者动机不同又无法过滤或监管和证实, 新闻的真实性也再次遭到挑战。而且, 新闻报道本来就必须运用叙事手法呈现事实真相, 带有一定的文学叙事色彩, 需要有故事结构、情节变化、主角角色、因果关系等, 得由记者加以安排, 即新闻传播界已普遍接受的“新闻即说故事”之说。但众声喧哗中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 怎么讲, 在这样以眼球为中心的时代, 这样庞大而喧嚣的话语环境中, 传媒文风只能走向越来越夸张和刺激的道路。说故事之风过分盛行, 想引发人注意力的眼球经济过分发展, 由此又出现了刘云山所说的“离奇诡诞”之风。

目前, 强调文风的务实和民生细节等问题得到广泛共识, 但在整个社会中, 还有相当多的部分滞后, 仍维持着面目可憎的官僚八股风, 不能形成求真、务实的整体风格。在一些机构的隐形运行中, 由于多种利益关系, 却仍然还存在众多不同形式的八股风。一是官话。有人说中国人的“语言艺术”高度发达, 四平八稳、模糊不清的官话, 似是而非, 不知所云的报告, 谨慎的言行下是利益的深谋远虑, 不着边际是推脱责任的滑头政治文风, 圆滑而天衣无缝表现出不倒翁的“政治智慧”, 看不见摸不着的外交辞令上下周旋……二是空洞文件语言。这种文件体系经过无数多年的积累, 已经形成高度发达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形成的文牍文风, 几乎完全空洞, 没有真实、实在的内容, 是完全无细节、完全与现实没有关系而单独在书面存在的、与日常实在的指称语言不相干的书面概念体系。这种现象如今在一些领域还非常顽固。在一些最应体现新的时代风尚的大学, 往往也顽固地固守着这种千篇一律、格式化、文件语言体的空洞文风, 令人不得不感叹, 文风的改变确实是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 它的改变与否, 是社会是否充满活力、是否有效发展的重要部分。

毛泽东曾经为党八股罗列了八大罪状:“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语言无味, 象个瘪三”……朴素传神, 嘻笑怒骂, 表达了对党八股的切齿之恨, 抨击了其“到处害人”到“妨害革命”再到“祸国殃民”的罪状。毛泽东想“医治”党八股这个世纪顽症的决心可见一斑。如今, 在时代大潮和历届领导人的努力下, 在社会生活的显层领域, 在新闻传播领域, 都基本完成了对党八股清除。

目前形成的社会共识, 是必须建立准确、鲜明、生动和真实具体的文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 用尽可能少的篇幅, 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 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3) 但整个社会文风的转变, 还需要社会努力, 党的继续改革, 媒体的努力和社会每一个人的努力。

从历史上看, 不良文风总是伴随着危机。朱熹当年就十分担心学者文风奸巧不实会激化潜伏的各种社会危机。但他的话当时无人能理解, 几十年后南宋政权覆亡, 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文风并非文辞小事, 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质内容。

新闻报道本来就必须运用叙事手法呈现事实真相, 带有一定的文学叙事色彩, 需要有故事结构、情节变化、主角角色、因果关系等, 得由记者加以安排, 即新闻传播界已普遍接受的‘新闻即说故事’之说。但众声喧哗中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 怎么讲, 在这样以眼球为中心的时代, 这样庞大而喧嚣的话语环境中, 传媒文风走向了越来越夸张和刺激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李书磊, 《再造语言》, [J], 战略与管理, 2013.2

②见《尚书·商书》中的“牧誓”、“汤誓”、“泰誓”、“费誓”、“秦誓”等。

建构主义与网络教育的影响分析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育,综述

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其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与高级学习的区分, 批评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中;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 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而意义建构是双向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充分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 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国内外学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不同观点和评述。针对建构主义, 一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主观主义还是主客观统一?二是对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的质疑, 如“意义建构”的意义指的是什么?评估建构主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取得情境与去情境化的平衡?针对建构主义教育观,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二是质疑建构主义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解读。而针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及其阻碍也有不少质疑与评述。上述各种问题, 需要在建构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2 网络教育

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已形成了高等网络学历教育、职业认证教育、基础网络教育、企业E-learning和教育服务五个基本领域, 网络教育市场及各领域增长率趋于平稳, 各领域的用户数量基本稳定, 实现了“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主”的目标。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出现了领域稳定、趋势平稳、继教为主的格局, 已经进入成熟期。网络教育运用成熟的魅力, 实现系统开展继续教育的华丽转身。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人们的学习观念从学历转向学力, 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成为人们学习的新动力。网络教育随着人们学习需求的变化开始新的转向, 自发的网络学习悄然兴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网络教育作为当前最为便利的学习途径, 在新的教育变革时期定会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移动学习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移动学习 (M-Learning) 是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 采用无线通讯协议, 利用手机、PDA等现代移动通讯装备终端进行网络自由学习, 让学生在有网络信号的地方接受教育, 甚至取得学位。据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 (主要指手机或PDA) 用户与桌面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差距正在缩小, 并有望在2015年左右实现负增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中18~44岁的用户占74.8%, 该群体处于接受教育、更新知识和提升工作能力阶段, 移动学习将成为他们的首选。

3 建构主义与网络教育

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可以说, 建构主义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 离不开网络技术 (尤其是Internet) 的支持。反过来, 当代的“网络教育”以及“移动学习”之所以在全球范围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也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分不开。

3.1 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

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 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辅助教学过程中, 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看得清楚, 听得真切, 感受深刻, 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获得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

3.2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

它是从已知到未知, 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和从知识点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应理解为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有选择性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计算机网络创设的环境, 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 它是确定呈现教学材料顺序的理论依据。

3.3 从对事物认识的本质来看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进一步发展到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因此, 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社会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探知”和“导行”。其激趣导入、探知明理、深化导行、总结延伸等环节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思想进行的。这种模式,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 利用现代化手段, 完善传统课堂教学, 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能力。

4 网络教育发展趋势

在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要求基础上, 将以互动为核心, 旨在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 促进主体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 将形成网络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 一是服务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二是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在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性、生态性六个方面逐步发展完善, 形成未来网络教育的原型。

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来看未来网络教育课堂的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问题, 课堂设计将注重教育环境设计 (包括物理架构设计、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和活动设计。开发实现的主要技术包括:云端技术、泛在网络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交互显示终端与互动反馈技术、视讯会议技术、智能实录技术、情境感知与智能代理技术等。应用研究, 将在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未来课堂教与学的特点的基础上, 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未来网络教育的评价:一是教学实验的参观者评价和试用评价, 二是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者和人才, 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教育、技术、空间的角度来思考未来教学场所和活动的设计, 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建立一个体现为学生而设计, 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感与技能的教学与交流, 体现先进、舒适、方便、高效、人性化、自由、和谐等特点的未来网络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唐美莲.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基本问题及述评争鸣.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

网络文化背景下编辑文化的建构 篇11

关键词:网络文化 编辑 文化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化史就是编辑工作者直接参与组织和创造社会文化的历史。编辑工作者不但参与组织社会精神文化活动,而且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枢纽作用。其最根本的职责就是直接组织社会文化工作者生产与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建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逐步兴起并发展起来,为编辑的文化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及涵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时代。仅以我国为例,截至2012年6月底,全社会网络使用人数达已到5.38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9.9%。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如果说网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是历史进步的新阶段,那么网络文化而应该属于文化发展的新形态,是文化进步的新趋势。网络文化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公共空间,凭借它的便捷性、时效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科学知识传播和经济社会繁荣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指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包括网络物质生产文化、网络行为精神和习惯以及保障网络健康发展的制度规范在内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换言之,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二、编辑文化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

目前,网络媒体新闻炒作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充满刺激性的所谓“噱头”成为吸引受众的法宝。一些网络媒体不仅在信息内容的筛选上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而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也强调感官刺激和瞬时感受。这种对所谓轰动效应的追求已经严重侵蚀了新闻编辑的真实性原则。据统计,约90.5%的大学生将网络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渠道,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极低,仅仅占37.1%。这种反差值得编辑工作者深思。公信力无疑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受众资源的累积最终还是必须依靠准确、客观、独立、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因此,真实性同样也是网络编辑工作的首要原则。

(二)通俗但不恶俗

在大众文化加速扩展的同时,网络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体现在网络内容的媚俗倾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网民表现出的追随甚至追捧恶俗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据统计,某门户网站24 小时内点击量排名前 50 位的新闻和消息中,传统政经硬新闻仅有 5 条,且排名多在10 位以外,而与犯罪、性或性暗示话题有关的达到了12 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受众自我选择的结果,但其实质是传、受二者之间双向功利性互动的产物。换句话说,受众趋俗趋软心态明显,而网络媒体也在迎合这种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需求。毋庸置疑,一些质量低下、恶俗不堪甚至是淫秽暴力的信息流布于网络,不仅危害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而且危害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面对这种情况,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内容的第一把关人和网络自律的主要执行者,一方面,要坚持“通俗”意识,维护网络空间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俗”的度,摒除媚俗倾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三)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编辑在操作上比传统媒体编辑更具灵活性,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和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受众不仅仅关心事件本身,还会对事件的一系列相关信息感兴趣。网络的超链接性,可以让读者方便地查找相关信息。因此网络编辑要能够以多元视角来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本身。“视频专题”、“3D 动画”和“网友互动”等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报道形式愈加灵活形象。

(四)对信息进行优化整合

网络的匿名性和参与的广泛性,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相对传统媒体要稍逊一筹,这种不足需要网络编辑来弥补。网络编辑工作不应是简单地转载其他报纸、网站的信息,而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发掘和优化整合。传统的与现代的、保守的和前卫的,以及权威的和个性的,不同观点间的相互对比与碰撞才是现代受众所需要的信息。要确保读者能够看到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不同观点,并作出自我选择。

参考文献:

[1]何春雅.论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

[2]黎楷模.从编辑角度反思网络文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3]李文健,韩诚.浅谈网络文化视界中的编辑准则[J].学术论坛,2011(7).

[4]臧学英.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N].光明日报,2001-6-6.

网络建构 篇12

一、网络募捐现状

网络募捐的产生是公民的受帮助的权利的体现, 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募捐网站的建立正是对我国公民权益的保障。

网络募捐相较于传统的募捐形式存在许多优点, 如成本低、影响力大、参与主体广泛、帮扶及时。但它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立法上的缺失、发起人主体资格的模糊、募捐真实性的难以辨别、善款的使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也是对其进行规范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中最为根本和显著的问题便是对网络募捐监管的制度缺失。以目前来看, 首先法律监管缺失, 也缺乏监督评估机制。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总共有六部, 分别是:《红十字会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以及《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但是在这些法律中都未对网络募捐有系统规定。个别地方立法机关根据本地慈善事业发展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 如2011年《湖南省募捐条例》、2012年《上海市募捐条例》、2012年《广州市募捐条例》等, 但是这些法规也只是对传统募捐进行了相关规定, 规范效果并不明显。网络募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其次, 基于多种原因, 网络募捐秩序混乱。如网络社会舆论易受干扰、募捐的民间评估机构利益倾向较大、公民个人监督力量薄弱等原因, 社会监督难以保障。再次, 自我监督匮乏。许多发起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模糊, 真实性难辨。导致捐助主体认识混乱, 继而后续捐助无力或捐助纠纷产生, 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效果。针对上述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监管对策、探索构建规范化网络募捐制度, 对实现依法治理网络募捐监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募捐网站构成要素、特征和组织结构

(一) 募捐网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应当具有以下构成要素

首先, 组织目标。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性。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 募捐网站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益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所以募捐网站的组织目标应当是“保护人的尊严和健康,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和平慈善事业发展。”

其次, 规章制度。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 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募捐网站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募捐网站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应当通过规章制度来界定和规范。

再次, 组织成员。实现社会组织的价值,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但人们要加入这个社会组织, 成为组织的成员, 必须要有一定的进入程序或手续。募捐网站的组织成员应当包括: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内部成员是指网站内部的管理人员, 外部成员是指致力于保障募捐网站运行的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

最后, 权威。也即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募捐网站通过合法的程序而形成、具有合理性的权威, 即诚信度、公信力和美誉。

(二) 特征

首先, 慈善性: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其次, 自愿性:成员参与都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再次, 目的性:募捐网站建立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再次广泛性:募捐网站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最后, 规范性:募捐网站具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三) 募捐网站的内部组织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 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是保障募捐网站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 政府组织应当在符合相关法制法规的基础上, 坚持支持、指导原则与从事慈善事业的非政府组织一起合作建立募捐网站这一网络社会组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作为募捐网站的建立机构应当以信任、托管原则设立网站的“决策部门”。决策部门的决定将通过“事务部门”执行。“监督部门”在受到网站权力机构的引导的基础上监督决策部门和事务部门。由此, 募捐网站建立了决策部门、事务部门、监督部门, 分别行使组织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由图2可以看出, 事务部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部门分工章程、运作规程、协作机制, 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职能互补、无缝对接。事务部门的下属各部门:人事部、对外联络部、网站管理技术部门、捐助物资管理部门、受捐人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各司其职, 保障募捐网站的内部机构的正常运作、协调和管理。

三、募捐网站的运行

(一) 募捐网站的运行模式

网络募捐网站外部运行是其构建的关键, 也是保障其可以成为独立组织的条件。首先, 主体包括募捐网站、受捐人、捐款人、网络慈善审计部门。

其次, 运行的流程。

受捐人在募捐网站上发布求助信号, 捐款人接收信号后自愿捐助。募捐网站由行政部门初步建立, 但不负责其运行, 整体运行具有独立性。网站主要职能是公开捐助信息, 并且保证捐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受理受捐人的求助信息, 并将其规范化投放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具体说来, 受捐人首先向网站提供基本的募捐申请, 并提供其真实的个人情况、受助理由及账户。同时必须提供受助规划书 (规划书包括捐助启动资金低额, 受助最高额等, 保障受助金额的全面运用) 和最后的资金使用发票, 接受社会监督。募捐网站在受到募捐人的募捐申请后, 审核其真实性并规范受助计划书。其后将募捐信息发布到网站之上。捐款人在看到募捐信息后自愿提供捐款并直接汇财务到受捐人提供的受捐渠道上。募捐申请书和受助规划书必须备案于网络慈善审计部门。整个过程遵守公开、自愿原则。

外部运行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到位的监督, 项目运作是否公平、公开、公正, 有质量的保障。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是否到位, 可以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监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相结合, 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受益人使用资金的实际情况说明证明物质使用是否到位。通过政府机构对募捐网站的支持、指导和外部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的监督来保障项目运作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了保障募捐网站的管理目的性、运行的公平性等, 应当建立一个募捐网站和受益人以外的第三方的、具有相关资质和权威的社会组织对受益人的受助规划书进行评估, 所图3所示:

(二) 募捐网站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前面已经对募捐网站的内外部构建进行了一个较为具体的阐述。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管理, 负责搜集、整理、汇总捐款和物资, 收集、审核受捐人信息真实性, 建立捐助人和受捐人之间的纽带。在其内部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监管机制来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受捐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管。同时在募捐网站的外部, 通过政府部门的和社会的舆论对募捐网站的运行进行监管, 对于受捐人可以考虑通过受捐人所在的社区组织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归纳起来说其运行机制是采用公司化管理制度, 负责人责任制, 组织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为主的保障监督体系。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治理机制都有应当具体的规定, 值得进一步探索。当然行政性质的监委会是一个可信任的、有公信力的、紧密合作的“第三方机构”。

摘要:网络募捐的产生是公民的受帮助的权利的体现, 符合我国宪法规定。随着传统募捐机构的衰弱, 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络募捐开始蓬勃发展。募捐网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组织, 募捐网站是网络募捐制度逐步建立的一个可行方案, 但其本身的有效性和缺失性也不容忽视。探讨网络募捐的法治化途径, 首先必须要建立募捐网站这个社会组织。其次, 合理规范募捐网站的内外部结构。最后, 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募捐网站的监管体系。网络募捐监管是这种新兴募捐组织的存在并发展下去的保障。

关键词:网络募捐,社会组织,监管,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孟洁, 李梦璇.中国公益信托法律架构建设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5) .

[2]伏蓉.社会募捐善款余额的归属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 2011 (5) .

[3][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M].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宋伟, 孙明姝.慈善立法如何走出“停滞”困局-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J].学会, 2011 (11) .

上一篇:艺术高校下一篇:温州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