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编写(通用12篇)
学案编写 篇1
兖州一中的课堂改革是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可见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就兖州一中导学案的编写作以下说明。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下面对几个关键地方予以说明。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得不适度,学生就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二)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
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地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四、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学案编写 篇2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就是编写高质、实用的导学案。
一、什么叫导学案。
按字面理解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学案。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
学案和导学案总称为双案,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案是导学案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放大和具体化。因为如此,许多情况下不再单独提学案,而以“导学案”命名。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方向盘”。
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联系与区别
导学案出自于学导式教学法(也叫自学辅导法),自学导式教学出现伊始,便就有了学案和导学案。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基础上求得教师恰当指导的教学方法,学在导前、学导结合。学导式教学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1991年后,学导式教学被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美国的发现法、德国的范例法、苏联的问题法、保加利亚的暗示法、中国的学导法),目前的几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2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宁达模式“自主式、开放型”教学模式、兖(yǎn)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等均属于学导法的范畴。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是供教师导学所使用的。它与教案具有不同的含义。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主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于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 3
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其实,我们还可以来看看更具体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而今我们正在试行的导学案正是要能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它“做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一份科学的导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它有利于倡导和推行“任务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它以一支无形之手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案的编写一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听讲、课后的复习,在教学案中,都要有有效地载体。教学案 4 的编写二要体现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层层深入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导学案的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这些内容中需要简单说明的,一是目标的制定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候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有时候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所以有时候要分开写。三是课前准备,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课时教案,这一节课我们课前要做哪些物质上的准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把它写上,这样对我们自己是一个提示,免得忘记。四是教学过程,它是我们教学案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难免有些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设计,其实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凭借着我们占有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发展,依据个人的习惯或方法来说,导学案有详案,有简案,但是无论详案还是简案都少不了刚才几点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
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设计有关词语练习时不能脱离词语所在的句子单独理解词语,而是经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乃至整篇课文的主题意境来设计题目。
案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飞”字表示进军神速,“夺”表示有我无敌,“飞夺”有力地烘托出工农红军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再如《詹天佑》这课的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个统领全文的重点词,课文的内容是围绕着“杰出”一词叙述的,什么地方杰?思想杰出,工作态度杰,技术杰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抓住了这个词就可以统领全文。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整体备课
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
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巧妙留有“余地”,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课文后的练习题,基本反映了这课书的双基要求,认真领会课本编辑安排这些练习的意图,可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掌握课文语言方面和写作方面的优点,有助于全面考虑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应对课文后的练习题逐题研究,并能做出准确的答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后边的内容适当改、换、删、补。
二、导学案格式
导学案的格式分为表格式和文本式。见课件
三、怎样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一、钻研课标,熟练掌握学科、学段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要自觉、主动地学习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目标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课文将会分解得支离破碎,不知所终。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到与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来为这篇课文、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里例举《我们的画》,课件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生动的讲是第三学段(也即高年级)的要求
2、听别人评自己的话,能抓住要点与别人商讨,这是中年级的教学目标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入学两个月的孩子要求他说标准的普通话是太难了,态度大方、有礼貌这个要求是可以的。
所以应该稍作改写: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不要求学生说得多清楚,说得多么好,要求能说出来就可以了,说什么呢,说内容、说想法。不是编故事,有故事当然好,这个要求一般的孩子都能达到。简单的语言来评价别人画得好与不好,没有质的要求一定要评价得多么好,只要能评价就行。)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强调兴趣,敢说、爱说,有兴趣才是重要的);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好习惯。(只要学生能大大方方地说,认认真真地听就可以了。入学两个月的孩子,有意注意力相对来说长了一些,但是不能排除有些孩子坐不住、不会听的行为,那么我们可稍作暗示,提示他们该坐、该听,这是一个习惯的培养,很好。)
2情境设计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融合起来,成为“活语文”。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课件:学习声母j及其相关音节
二、研究教材,把握课时目标、重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
课件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第二课时)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其中一个自然段 这种安排比较符合第二学段的课程标准
三、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复习巩固,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
(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问题化的训练和自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那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自主预习部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必须强化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困惑的解决。重在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从而巩固新知,突出重点。
6、达标检测
课堂同步练习可以穿插在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中或预习导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独立检测。如果是课后的作业,只要标注好出自练习册的页码和题号,在导学案上留出空白。
单独进行达标检测的编排与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要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
(4)要有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几个注意点:
①在编写导学案时,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
②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一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热点,以巩固本堂课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7、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点的线索。具体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白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8、布置作业
作业包括两部分:一是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课外作业,通常选自学生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二是下发下节课的预习导学作业。
9、课后反思
学完一节课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反思。要安排好一定的反思的内容。开始阶段的反思,可由教师出示反思内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后反思。
以上这些环节不一定都是显性呈现在导学案中。其中1、2、3、5、7、8通常是显性的,其它有可能是隐性的或根据课型环节而定。也有可能一些环节在份导学案上看不到,是贯穿在展示预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之中。
件
且教且读且思且写,是从1982年大学毕业,在近30年的时间里,李镇西一直是以这样的姿态行走在教育界的关注里,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从一个“教育浪漫主义者”到“教育现实主义者”再到“教育理想主义者”,从“生活语文”到“民主课堂”,伴随着一次次的突破和超越,“代表人物”李镇西无疑是成功的。李镇西是如何实现自我突破的?他又为什么不断地选择这样的突破?
从“讲”到“不讲”,李镇西完成了他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嬗变,他现在的课堂被专家称为“民主课堂”。李镇西的民主课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变革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编写导学案的体会 篇3
一、编写导学案首先要紧紧围绕着教材
在编写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还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书和教参。第一次备课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只看教科书,想一想,看着例题和试一试,练一练,自己想怎么设计课。第二次对准自己备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取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交给学科组集体讨论定稿。第四次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敲定教学细节处理。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能力。而不是像有的导学案,基本上就是将几个简单题目罗列起来,没有导学案使用说明,没有方法指导,没有知识分层,没有拓展探究,效果可想而知。如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导学案编写片段1:
学习过程:
自学课本98页例1
1.指一指:在座位图上分别指出列和行,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列和(_______)行。
2.涂一涂:(1)在圆圈图上,找出第一列,并用蓝笔涂实;
(2)再找出第1行,用红笔涂实;
(3)请按顺序再数一数列和行。
通过指一指,先数一数共有列、行;再涂一涂第1列,第一行;最后按顺序数一数列和行。设计要点:(1)方法指导:指一指、涂一涂、按顺序数一数;(2)知识层层深入:①数一共的列和行;②按顺序数列和行。这样的设计既有方法指导,又有知识分层,效果可想而知。
二、编写导学案要以学生为主题
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想全面,还要设身处地站在中学生的角度读教材,并提出疑问。站在學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学生想学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片段2:
3.小军的位置在第_______列,第_______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
本课是通过统一观察角度、按同样的顺序数,确定位置。但从学生的角度,即便不统一,也能说得清楚,只是复杂点啰唆点。为什么课本里要安排这课呢?在导学案片段2例就深刻体现出了这一点。统一的观察角度、按同样的顺序数,确定在第4列,第3行。清楚、不啰唆。更深一层次,用数对表示是(4,3),更显简洁,准确。既有了知识分层,又拓展了探究,更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准确性。
三、编写导学案要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明线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暗线是:数学的严谨、准确、简洁性。紧扣两条线索,帮助学生统一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准确、简洁之美。学生经历了认知的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准备。
四、编写数学“导学案”的模块
不同的课型导学案所包含的基本模块和要求也不太一样,总的来说,大致包含如下一些环节。
1.学习目标。它是整篇导学案的灵魂,其他环节均为它服务。它的设计应包含三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具体。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拟定。
2.学习过程。各种课型有所不同,但问题(知识模块)设计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每节课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回顾与本节有关的、有帮助的旧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还要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2~3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3.课内练习。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和深化,要求较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堂检测可另附页。题量控制在3~4个,时间为5~10分钟。
4.学生小结。对本节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
5.教学反思。可反思本节的得失、体会等,及时总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有效编写英语导学案 篇4
一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前学习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 是学生自主学习、攀登知识山峰的路线图。它要求编者必须把教材中严谨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易接受通俗、具体的内容, 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以最佳途径实现学习目标。
二目前导学案的不足
现在很多学校都使用导学案, 但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灌输知识或多用演绎法; (2) 容量不适中; (3) 难易把握不准; (4) 题型单调或题目过时; (5) 问题设计无层次性或梯度太高; (6) 编写目标不明, 重点不突出, 题目设计不系统, 一份导学案做下来, 面面俱到, 搞得太细太累或练的与学的不一致。
三导学案编写时遵循的原则
1. 课时性原则
在教材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 分课时编写导学案,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 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设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在导学案中确定学习目标、重难点, 对疑难问题适当提示, 对思路方法进行点拨等, 将导学案设计成一条清晰的学法线。
3. 问题性原则
这要求教师始终以问题呈现知识,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其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那么怎样设计问题呢?一般说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有针对性。即题目要与本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致, 学什么就设计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才有成就感、满足感。 (2) 有思维量。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仔细不行, 只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入同样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3) 有层次感。题目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抽象难易不一的教材内容转变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有一定梯度的学习方案。这些问题既有铺垫性又有发展性, 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 随着一个个小问题的攻克, 就自然地解决了重点问题。当然这也从客观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受到挑战, 中等生受到激励, 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如题目可分为A (优等生) 、B (中等生) 、C (学困生) 三个等级, 甚至四个等级。如当学习课文难句“Watch any TV report on the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war, and you will see soldiers wearing blue berets.” (M6U4Reading line18) , 可以这样设计:
基础题:
(1) 该句中的两个并列分句由哪个词连接? (ABC级)
(2) where引导什么从句?____ (ABC级)
拓展题:
(3) 该并列句如何转变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复合句? (AB级)
(4) 如何用现在分词转变? (AB级)
归纳:___连接前后两个并列分句;____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后面不接连词;____作条件状语其逻辑主语与后面主语一致, 后面不接连词。 (用and, if, v-ing填空)
即境活用:
(5) 好好努力, 你会取得进步的。 (一句多译) (AB级)
(6) 根据 (5) 的三种结构, 自己编三句话。 (A级)
4. 归纳性原则
所有问题都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完成, 自己归纳, 必要时教师协助, 如:学习compete一词时可以设计以下题目: (1) As we know, Guo Jingjing didn’t compete_in___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 (2) Life is like a long race where we compete_with___others to go beyond ourselves. (3) Kids inthe kindergarten often compete_for___their teachers’favor.
归纳:compete+介词的3个短语是___________。
即境活用:翻译。
(4) 这些学生正在为那个奖学金互相竞争。
总之,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要想编写出一份优质导学案实在不易, 这需要教师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刻苦钻研, 精心合作, 共同探究。
摘要: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益。本文明确了导学案的定义并针对目前导学案质量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导学案编写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抒情散文导学案编写 篇5
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教学只局限在“读读背背”的浅层次教学上,对于提高学生领悟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真正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情感方面收效甚微。我校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我们大胆改革教学理念,迅速实质性的改变教师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尝到了改变带来的巨大欣喜。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是写景抒情散文,我们本着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其审美修养,提升其人生境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的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做了这样的探索。
一、预习案的编写中,注重字词的积累,注重作家作品常识的了解和文体知识的解读,同时还注意下面两点。
1、让学生详细阅读写作背景,知人入文,识时入文。写景抒情散文和叙事类散文相比较,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更加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抽象有难度。为此,预习案中教材助读这一部分资料就一定要更加详细。沙皇专制统治下人民的反抗怒潮是高尔基《海燕》的前奏,“朴质、严肃、力求上进” 的北方军民是“白杨树”形象的根本由来,1942年抗战相持阶段“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正是那个时代的需求,十年浩劫 1
摧毁了美丽的零落的紫藤萝花。学生阅读写作背景,有了这些储备,理解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有了因果,有了依托。
2、注重作者情感的整体把握,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即使是理解词(句),也要不离篇(段),争取“牵一词而动全文”,而切莫无视文章整体,劈头就是架空分析,去建造空中楼阁。这里的整体感知,又叫整体感悟,整体把握,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本着这个要求,我们在《石榴》一课的预习检测中设置这样的填空:①《石榴》一课按________石榴、________石榴、______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②作者说,石榴树是夏天“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他具体是通过石榴__、石榴__ 来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的。在《紫藤萝瀑布》的预习检测中我们设置这样的填空: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___花(1—7)繁花似锦 第二部分:___花(8—9)思绪万千 第三部分:____花(10—11)振奋精神
二、探究案中注重知识要点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有关散文的阅读要点有:把握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中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态度,领略作品的人生哲理、优美意境,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效果),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其中,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它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2
对景物加以生动地描绘。写景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声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我们遵循认识规律编写探究案,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层次,更科学。在《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探究问题部分“感悟形象美”中,我们的问题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第二课时我们的探究问题是“作者由树联想到了什么?作者写本文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紫藤萝瀑布》我们的探究问题是: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2、这一树如瀑布似的藤萝有什么特点?
3、作者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4、“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些问题由景物特征的分析入手,由景到情,再到语言,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作者的敬仰,抑或惋惜,抑或悲愤,抑或奋发,产生共鸣。在写法方面,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种修辞入手,由表及里,细致分析。
三、训练案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1、《海燕》训练案
仿写:
例句: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上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仿写:假如我是(),我将对()说
(),因为()。
2、《石榴》训练案
选择下列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个),抓住特点,写一段富有情感或哲理的话。
浪花
松柏
蜡烛
3、《紫藤萝瀑布》训练案
学案编写 篇6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一、 充分认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学习材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自主学习材料,是“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载体。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摘自《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
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求教师要研究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地规划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研究教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 整合教材内容,以课时为单位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为例,每个单元都由以下板块组成:热身(Warming?up), 读前(Pre?reading), 阅读(Reading), 理解(Comprehending), 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 小结(Summing up), 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和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 一个单元这么多的板块,要在一周五节课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全部处理完,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整合。笔者一般的做法是:
课时1:整合热身、读前、理解三部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上,这部分将作为学生预习阅读来用。课上老师以检查预习和反馈学生的问题为主,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的学习。
课时2:趣味阅读和语言学习。因为语言学习比较枯燥,所以把趣味阅读部分或者自己根据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课时3:语言运用。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完成这部分的阅读。
课时4:语言运用中的听、说和写作。
课时5:单元复习和检测(以单元测试卷的形式当堂测试)。
2. 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导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老师要从“幕前主角”转到“幕后导演”,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导学案》的编写要主要以问题为主,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或“练习册”。另外,《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也要分层设计。
通过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共性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讲解。这样,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大大减少了,而且针对性强了,学生课堂上练的多了,积极主动性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师可以做到精讲精练,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不就是广大教育者所期待的高效英语课堂吗?
3. 集思广益,不断完善
《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是在全组老师的共同研讨下,集每位教师设计之精华,并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初步形成其大致框架结构的。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内容和形式也要根据每单元话题的不同进行调整。笔者现在所使用的《高一英语导学案》,从2011年9月开学至今已经是几易其稿,中间修改的次数已无法统计了。我们大家都清楚,任何事物的发展,只有顺应时代,在前进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得以长存。
三、 结束语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出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笔者通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使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夸美纽斯所谈及的教育理想。当然,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导学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前提,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严谨的、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夸美纽斯的教育理想会在更多的学校得以实现!
初中化学学案的编写模式 篇7
化学“学案”是建立在化学教案基础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它能让学生预先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步骤、内容, 能让学生做到学习有备而来, 能给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 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化学“学案”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预习, 也可用于课堂教学, 同时系统的化学学案还是一份相当好的学习、复习资料。
由此可见, 化学教案和化学学案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设计目的的不同。化学教案为教师授课而做准备, 化学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准备。第二, 性质特点不同。化学教案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具有单向性、封闭性, 化学学案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第三, 角色主次不同。化学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 学生是听众, 化学学案的主角是学生, 教师是组织调节者。第四, 表达方式不同。化学教案界面规整, 表述严整周密, 多用书面语;化学学案界面亲切, 表达生动活泼, 多用口头语。
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可以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 并且中学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 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提供了可能。他们热爱讨论问题的发生缘由, 探索、分析、解释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 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挖掘能力, 这为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初中化学学案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探究、我的疑惑、知识网络、当堂检测。
1.使用说明。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化学学案, 可以涉及学生需要阅读的化学材料, 使用学案时应注意的事项, 预习化学课本所花费的时间等。
2.方法指导。
穿插在化学学案当中, 适时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自主学习化学,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学习目标。
为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能达成、可检测。设置的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
4.重点、难点。
标出化学课本本课题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旨在提醒学生注意, 以便他们在预习中分配好时间、平衡好精力。
5.课堂探究。
这部分是化学学案的主体内容,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化学课本, 提前知道化学课堂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 而且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 找出没有学懂的部分。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更有兴趣, 更有期待, 更有目的,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6.我的疑惑。
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预习中的疑惑记录下来, 上课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可以提问, 可以小组交流,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参考资料,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课后的复习疑惑也记录下来, 为课后小组讨论提供素材, 该部分还可以为学生的复习提供重难点。
7.知识网络。
使用网络图归纳出课题的知识结构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 将重要的知识留出空白, 由学生来填, 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 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 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8.当堂检测。
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偏点、易漏点设计相应的化学习题, 重在及时矫正, 及时反馈, 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就能为学生复习时提供了一本错题集, 方便学习自主学习。化学习题的编写要注意紧扣考点, 联系生活, 难度适中, 既面向全体, 又要体现差异。建议适当编写选做题, 促进优生成长。
在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化学学案是教与学的载体, 化学学案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化学学案的编写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 清楚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前题下进行。个体所设计的学案必定有其局限性。在编制之前最好多参照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思路, 编写好后, 请学校资深老师多给些意见、评价、修改意见。最好多开公开课, 将整个教学过程展示出来, 通过其他教师的听课、评课来发现不足, 集思广益, 进行修改。这样做出的学案才能高效, 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另外, 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还发现有时内容的容量和难度很难把握,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多求反馈意见, 多思考, 多修改。
摘要:化学“学案”是建立在化学教案基础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分为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探究、我的疑惑、知识网络、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案既反映了学习结果, 又体现了学习过程。
编写英语导学案的思考 篇8
1.课时化原则。导学案必须做到一课一案。教师需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 分课时编写导学案, 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使教师能更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 更轻松地驾驭课堂,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 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上哪一页的哪一部分, 用多长时间, 达到什么要求。详细的方法如一盏明灯, 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3.问题层次化原则。导学案中的问题和题目设计要有梯度, 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 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 一般学生受到激励, 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集体化原则。导学案的编写靠单个教师完成工作量非常大, 质量也可能不高, 要充分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各个教师的作用。学习《新课标》, 对照《考纲》, 分析教材,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 先由一个教师主备某一内容或某一单元内容, 然后召集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就此内容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结合大家的意见, 再由主备人修改, 第二稿再交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把关修改。每次讨论的内容不宜过多, 否则讨论不深入, 效果欠佳。
5.个性化原则。教研组或备课组的导学案针对的是年级绝大多数学生, 教师在使用时应针对自己学生, 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些取舍或适当补充, 形成有个性的导学案, 切忌简单从网上下载, 或把订购的导学案原原本本发给学生。
6.美观化原则。精美的版面设计能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 激发学生兴趣, 相反杂乱的字体版面会让学生产生排斥, 降低学生的兴趣, 所以排版时必须注意字体、字号、行距、间距、答案空格的长短设置、重点粗体等一系列细微的问题, 这些细微的考虑能使导学案亲更具魅力。
7.题目序号化原则。导学案编写时要把教材问题化, 然后将每个环节中的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排好并标好序号, 以便教师合理安排题目, 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任务, 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尤其英语导学案, 一节课内细小的知识点较多, 自然题目较多, 题目编号就更加的重要。
1.学习目标明确化。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 数量难度要适度, 具有导向性, 使本节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重点难点突出化。根据《考纲》, 明确指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以便学生作为重点掌握;指出学生自主学习中会涉及的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 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3.自主学习简单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 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自主学习部分的设计主要起到导入作用, 因此习题等必须简单偏重基础, 使学生通过查看书本或教辅资料就能比较容易完成,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树立信心, 获取快乐。
4.合作探究层次化。合作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 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设计上一般应根据学生认识规律, 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逐渐加深, 做到循序渐进。
5.达标检测多样化。达标检测题的编写要注意紧扣考纲, 难度和题量适中的同时, 要注意题型多样化。设计时, 同一个知识点或语法点可以通过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判断正误题等多样化的题型, 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6.课后反思详细化。课后反思虽说是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也容易忽略, 但很重要。课后反思分为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两种情况, 学生填写“学习反思”, 作为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上应该留有空白处。教师的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增强教学效果很重要, 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思:
(1)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没有达到是什么原因, 需要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
(2) 本堂课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哪些不适合, 怎样调整, 最好在导学案上及时修改到位。
(3) 本堂课教学环节是否有失误。若有失误原因是什么, 若是成功的是必然还是偶然。
(4) 本堂课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信心。
综上所述, 优秀的导学案是推动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它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合作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帮助教师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 更轻松地进行英语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龚国胜.学案创编: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5) .
[2]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论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20) .
关于学案编写的原则、依据、意义 篇9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琳琅满目,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上也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讲授课转变成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课, 课堂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自主展示充分发展的需要, 真正的做到学生在活动中在合作中体验式的学习知识, 教师再适当的点拔, 将学生的问题提高一步, 深化一层, 拓展一圈,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学案教学是当下流行的能够体现并实践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作为一种新的适应教学课程改革理念而出现的教学模式, 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硕博论文以及一些期刊杂志, 发现专家学者对学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案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现状;这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来阐述学案教学的可行性, 为学案教学的实践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是学案教学的实验实践研究。第二方面大都是以某一本教材为依托通过实验研究来证明学案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说明学案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能力。而在学案编写的原则、依据问题上有所欠缺, 虽然有的文献中也有提到, 但是研究不深不足不全面。在这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背景下,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很多教师也认识到课改势在必行, 也知道学案教学的优越性。但是编写学案的原则到底有哪些呢?本篇文章着重介绍学案编写的原则。希望能够给编写学案的一线教师或者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学案编写的原则
学案编写的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学案设计上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 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思考, 相信学生让学生全面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2.问题启发性原则;在编写学案时, 教师应注意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思想激发灵感, 领悟知识。3.科学性原则;学案的学习目标及问题的设置在表述时要科学、准确、规范、清晰,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如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不能模糊的写“理解、了解”等, 而应该运用被学生理解的“能说出、概述出”等明确的词。并且要注意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如学生能够描述出蛋白质脱水缩合的过程。4.可操作性原则;学案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学案实施的可行性, 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要进行的实验学案, 要考虑学校的实验设备及做实验的环境条件。不要设计的学案中要求学生做实验结果学校没有相应的实验材料实验器具。还有如生物教学是接近大自然的学科, 学案设计让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认识动物植物, 而所处位置根本就没有动物园植物园等。5.个体差异性原则;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既然学案是面向全体学生, 那么必然要求学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案编写时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切身感悟, 因势利导, 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进来, 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尽量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达到保底不封顶的境界6.开放性原则;当今时代大量信息冲击学生的头脑, 自然也有很多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又具有教学价值的资源。这就要求学案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向来看待问题, 实现资源的共享。7.灵活性原则;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都不一样, 相应的学案也应该有所不同。学案设计时, 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多变。不要生搬硬套就一种学案形式。如有些内容前后联系紧密, 逻辑性较强那么可以设计一个学案。有的内容虽然在课本上是一节呈现, 但是相对独立。就可以分成两个学案。8.系统性原则;学案中知识的呈现要系统化, 梯度化。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验思考探究后获得知识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9.创新性原则;学案编写时要强调内容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依据传统的学案大都充满了习题, 或者照搬课本简单的以填空形式呈现, 课堂反馈也是习题的堆积, 学案设计要使知识问题化, 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化。 (1)
二、学案编写的依据
学案编写的依据:
1.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2)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则是具体的规定了各个学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 并且提出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学科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是每个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教师应该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前提下再编写学案。
2.以教材为依托;现在的教材版本很多, 但是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不会变, 重难点始终是重难点。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在编写学案时要时刻关注教材。
3.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的理念提倡面向全体学生, 编写学案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不开, 但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学, 是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案的编写要依据学生的特点。
4.依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学案的编写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编写不同形式的适合学生学习,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学案。
三.学案编写的意义
学案编写的意义:1.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案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 编写学案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更好的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2.学案的编写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案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3.推动了课改的顺利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着学案教学, 学案教学又力推课改的前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 这些原则、依据具有指导意义。学案编写完成, 这些原则也具有评价一份学案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彬福“.学案导学法”的问题出在哪里[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7-27 (2)
高效课堂改革中导学案的编写 篇10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思路体现,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跟导学案编写质量的高低有很大联系。教师必须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如何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集体备课, 集备课组力量, 形成高效导学案
要有集体合作意识, 不保守, 不敷衍, 不奉承, 敢质疑。并不一定每一课都要自己编写导学案, 备课组成员可以先分工合作, 每人负责一个单元的导学案编写, 然后相互交流, 进行补充, 再集中研讨, 提出疑问和看法, 不断完善, 更切合实际形成定案。
二、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写
由于本备课组有五个成员, 在编写个人导学案时, 要求统一格式, 便于使用。首先要求一课一导学案, 不能一个导学案使用两节课乃至三节课。其次要求每个导学案按如下格式编写: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总结归纳。
三、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
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要想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不切实际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 同时阅读有关资料, 设计的问题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 只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从“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导学案,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四、设计的问题的语言风格应体现自主性、开放性原则
既然是导学案, 那么它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就要体现学生自己的思想, 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原则。如使用“你认为”、“说说你的看法”、“试归纳”“试比较”、“你说呢 ”等语言 , 如在《辛亥革命》一课导学案设计中,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真正体现有效教学。
五、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问题的表 述要清晰 明了 , 不要出现 含糊不清 的表述让学 生能读懂 题意 ;问题的设 计应该引 导学生阅 读课文并思 考 , 启发学生 思维 , 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 性 ;问题的设 计不宜太多 、太碎 , 这样显得 凌乱 ;针对高中 生 , 设计的问 题应尽量避 免选择题 的形式 , 因为目前 考试根本 不会考选 择题 ;如果以选 择题形式 出现 , 学生就会 对照课文 填空 , 对号入座, 抑制积极思维。一旦课文中找不到答案, 学生就容易放弃。
六、问题的设计要层次化
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时,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在“自主学习”一栏中, 既然是自主学习, 那么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 基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如在设计高中历史选修二《明治维新》一课的导学案时, 我设计问题:“1.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和组成力量分别是什么? 2.尊王攘夷运动的主要领导、根据地和结果如何? ”这些问题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基本可以自主解决。在“合作探究”一栏中, 学生不一定能够自我解决, 需要和本组成员共同探讨, 才能够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如在教学《明治维新》时,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何能够取得成功? ”学生单看课文是很难解答的, 需要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集体的智慧才能回答,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培养了合作能力, 在愉快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高。
总之, 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让教师在教学中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余明科.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效课堂[J].华章, 2010 (16) .
[2]张曙光, 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4) .
[3]李洪彦.高中历史学案式“自主程序教学法”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0 (03) .
关于导学案编写的个人浅见 篇11
【关键词】化学;导学案;形式;问题设置;
【分类号】G632.4
今年是我响应学校号召,进行导学案式教学模式探究的第8年。从开始时的害怕到现在的喜欢,尽管现在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依然存在不少的困惑,但是也收获了一些。这对于我本人的个人成长不仅是知识能力上的收获,还有心态的转变。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此过程中的感受:
首先,是心理上的转变;当一个演员厌倦了独自一人孤独的表演时,他就会明白他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我们进行一层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几十年了,但社會的改变,仅仅对知识的追求也无法满足需求,能力的培养愈加迫切。能力只通过说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饥渴的灵魂需要,教学的改革是无法阻挡的激流,迟早我们都要面对!想通这一点,我终于迫使自己去面对新的事物,也去勇敢尝试。
其次,把握导学案施行的核心目的:“让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学、使学生学会学”;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达到课前自学,课上提升,课后巩固的目的。同时,导学案的使用并没有增加我们教师上课的难度,反而让我们更有机会将教材整合,便于调控“教”与“学”的衔接,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效率。
接下来就是必须踏实下来认真编写导学案了。第一,个人的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是对教学目标的最佳指导。个人的深入挖掘,除了让教师本身获得应该具备的知识外,更能帮助教师本人获得自我感受,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每个教师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就是自我的个性魅力。导学案即使是集众人的智慧,也不该失去教师的自我本色,所以个人的研读应该早于集体备课,以免先入为主,尤其是像本人这种成长中的年轻教师。
第二,导学案的形式;在上一届的导学案编写中,我们沿用了衡水中学的学案模式,按难易层次展现知识,设计问题。在知识展现时,形式上也选择了填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抓要点。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形式,更热衷于查阅课本或教辅来抄写,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针对我们学生的这种状况,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由填空改为知识复述加要点设问。知识的问题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也调动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这样一来也能很好的与后面设计的题目得到了呼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所以,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模式是应该随着自己的学生而改变的。一层不变的导学案和一层不变的传统教学有何区别呢?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第三点:问题的设置;这也是本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收获最多的地方。其一,我想,问题不应该是固定的。由于环境的改变,初中教学的改革,教材的改编,学生的认知和我们过去印象里的问题会出现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一定很小,无法被忽视。
如案例1:下列广告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C.这种“神奇液体”加入水中,可以“以水代油”作发动机的燃料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该题C选项一般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之前的学生都以“水无法代油”为解释,认定错,而今却有学生质疑:“将某种液体加入水中后,能否成为一种新型的燃料?所以C未必是错误的。”不断收集问题,了解学生的认知是引导导学案中问题设置的重要一面,不可以只凭经验。
其二,不要忽视旧知识的重复;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是知道的,其实未必。
如案例2:向高一新生提问1个水分子内有多少个质子,多少个电子?学生基本不能做出反应,而是通过引导1个H原子、O原子的质子数,学生才得出结果。这些迹象显示,学生对于过去的零散知识点会逐渐陌生,鉴于此,在今后导学案的编制中可以考虑多设计些知识的链接。
其三,问题的设计要有适当的限制;
如案例3:请按照初中所学知识总结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此问题设计的一没指明是化学性质,并要求用化学方程式为例写出来。二没详细列明你所要求书写的内容包括几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事实上,从学生的作答看来,详细注明要求和某些的提示都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回忆起他们储备的知识,达到设计的目的。
其四,问题要简洁明了,提示引导要到位;
如案例4:对比下列两种提示:提示1:如氮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F只有化合态。提示2:如氮元素,自然界中有单质氮气,也有氮的化合物,故氮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虽然我们人工也可制得F2,但自然界中只有F的化合物,所以F只有化合态。在第一种提示下,学生答对的极少,但在第二种提示下学生却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定。
学案编写 篇12
一、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 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 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 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难信息点引、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 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 以“导学、诱思”为基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 注重学法指导, 强化能力培养, 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 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
二、“导学案”要提升质量
“导学案”的编写是由集体分工协作完成的。编写过程就是控制编写质量的过程。开学前, 备课组成员就讨论出一学期的进度, 安排调整好教材, 并把具体教学内容细化到每一节课。本着老教师多承担, 年轻教师少分担的原则, 均要求在规定时间提交初稿。初稿要求所有备课组成员研究教材, 研究学习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复习和预习的问题, 研究如何更自然引出新课, 研究适合学生的内容且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然后备课组认真讨论, 再返回修订。修订后, 再由备课组长把部分不成熟导学案分配给经验较丰富的教师逐行修改, 再返回编者修订。
三、“导学案”要注意有效性
导学案内容的科学性应落实以下几个原则:
1. 准确性原则
(1) 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目标制定既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 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教学目标科学的定位需要每个教师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再细化为问题和练习。
(2) 导学提纲问题设计要准确问题是书本内容的细化, 是三维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更好地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问题设计要准确、简明、可操作、能达成, 前后问题要有内在逻辑性, 不能犯常识性错误。问题具体化, 不出现“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的词语, 而用记住、会运用、解决某问题等明确用语。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内容做出标注。
(3) 练习设计要准确练习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学生和生活实际, 提高练习的精度, 设计练习应联系学生实际。
2. 激励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应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 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 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也使优秀生从中感到挑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主体性原则
在内容上的选择给课堂开设“超市”, 教师向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超市货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选择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步骤, 由一贯的教师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照做, 然后再纠正错误动作。这种模型, 学生个性是不能体现的, 自主学习的权利被剥夺了, 特别是创新思维也被扼杀了, 那么在学习动作阶段时, 不防开一个“超市”。例如, 在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时, 设计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正在进行班级篮球对抗赛, 对方防守很严, 你用什么方法突破防守呢?大家试试看!”它给了学生一个比较宽松自主的选择范围, 能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一个人人都能参与, 个人都能乐于参与的教学新格局得以形成。开放性的问题, 给了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个方法、一个动作可能就会成为课堂的内容, 从而来支配教学手段、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责任和存在, 他们在练习中互相理解、支持, 专心投入,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接下来把课堂交给学生, 由学生组织、管理, 教师做好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摘要:“导学案”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载体, 体现了“学教合一”的理念, 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笔者根据本校实施的情况从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使用以及使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式的实践与分析研究。
【学案编写】推荐阅读:
编写英语导学案12-25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论文10-14
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05-27
编写方案10-18
编写工作05-15
编写步骤06-03
编写策略06-07
年鉴编写07-08
编写建议07-10
编写提纲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