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

2025-01-08

编写教案(共12篇)

编写教案 篇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是反映备课的一种书面语言。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课堂教学。”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同的人道出了各自的心声。他们的话不无道理,但似乎都有“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片面性。那么,编写教案为了啥?

——为了学生发展?

近日,笔者从网上看到《让“死”教案“活”起来》一文,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教案作为教育者的心智成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学生。其好与坏,发言权当在全体学生;其编撰权,学生也自然有一份。”

教案是一种教学预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案就是“学案”。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其目标是指向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历时多年总结出教育大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三个“一切”有着不同的含义:“一切为了学生”,这里的“一切”是指教学手段、方法、环境等;“为了一切学生”,这里的“一切”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为了学生的一切”,这里的“一切”是指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要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师分析教材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采取教学手段、预设教学流程等备课、编写教案上。可见,“编写教案是为了课堂教学”,有它的道理。更确切地说,备课、编写教案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备课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做到“脑中有纲、眼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为了教师成长?

从福建省教育厅网站获悉,2010年,福建省将开展中小学全体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大练兵内容包括口头表达与书写、实验操作、教具制作、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说课、评课、教育教学研究、德育工作等10个方面。活动将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基本出发点,做到练有所得,练以致用。

教学设计或者说编写教案,就是此次“大练兵”活动内容之一,这也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有的人“一节课备了一辈子”,而有的人“一节课用了一辈子”。不难看出,前者备课是在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不断创新,演绎着教育“春天的故事”;而后者备课是在年复一年地套用教案,一直“重复昨天的故事”,如此备课,其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涛声依旧”,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引用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说:“没有不会创造的学生,只有不会创造的老师”呢?

编写教案,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时下,我们不妨借大练兵活动的强劲东风,有的放矢地在学校同学科教师中开展“同课异构”“同堂竞技”“同课大家评”等教学观摩活动,也可以在年段同学科教师中开展“课前,一人说课,人人研课;课堂,一人上课,众人听课;课后,中心发言,大家评课”的教学研讨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帮助、指导、带动、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

——为了规范常规?

教案,是反映一所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扇窗口。现有教师的教案,有自主设计编写的,有从《特级教师教学设计》等名目繁多的书刊上抄来的,有从网络上搜索、下载的……某校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教案必须手写”的管理办法,学年考评教案的权重(满分为5分)是:“优秀的手写教案得5分,优秀的电子备课教案得3分。”其管理者认为,“有的老师的教案只从网络上下载,不加以琢磨,没有针对性。”所以,他认为“教案还是手写的好”。

教案手写的好吗?如果教案“服务于检查”,答案只有一个,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备课教案,都是不好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教案没有针对性”。如果教案“服务于教学”,答案是不惟一的。

从资源共享上说,闭门造车式的备课,有其考虑不周之处,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备好一节课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前沿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只需通过网络查找,一切皆可尽收眼底。网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泛交流教学经验的广阔平台。而手写教案多半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供某一区域内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不能广泛、便捷地交流、共享。从二度设计上说,教后反思、二度设计教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线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研究工作,其目的之一在于避免再度教学“重蹈覆辙”。修正电子教案,只需在原教案上剪切、粘贴、添加、删除即可。然而,把这些操作程序放在手写教案上,省时、方便、美观吗?从节能减排上说,手写教案显然耗费能源;相对而言,在提倡无纸化办公的今天,电子备课教案则节能。从教学基本功上说,“三笔字”、运用媒体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不了“板书”———写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案手写当然利于夯实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而电子备课则有助于教师熟练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程度。

邓小平说的好,“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教案本身是备课成果的体现。教案是教学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教案的“规”与“不规”,不在于教案所体现的形式如何,而在于教师的“为”与“不为”。编写教案的核心思想在于落实“为教学实践服务”这一宗旨,为此,对教案的管理应因人而异,不宜整齐划一,更不能以一己之言全盘肯定或否定教师工作的全部。

教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灯,是教师成长的脚手架,是教学管理的突破口。我们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教师的成长而精心设计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才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编写教案 篇2

一、教学课题:致橡树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形式:讲授式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六、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前面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优秀的诗篇,领略到了伟人的万丈豪情和徐志摩伤感的悠悠别情,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另外一种人生最美丽的感情——爱情。今天呢,我们请到了一位嘉宾与我们共同讨论这种神秘感情,她就是中国非常优秀的女诗人——舒婷,看看今天我们会从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口里听到什么样的爱情宣言呢?

二、新课授受:

1、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出生,福建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发表诗歌。现在为中国作协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桅船》诗集(中国作协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2、引出朦胧诗介绍: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可以说是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3、诗歌欣赏

(1)、在学习诗歌之前,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爱情是什么?” 前人的爱情语录: 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前苏联·尤·留里科夫:爱情不仅能给人带来光明,而且也带来黑暗,不仅使人们感到振奋,也使人们感到压抑; 英国·莎士比亚: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法·安德烈·莫洛亚:伟大的爱情能使最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充满信心; 法·莫里哀: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前苏联·留里科夫:幸福的爱情能使一天等于一年,而使一年等于长生不老。爱情能使人变成神,使人长生不老。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2)、全班朗读全文,初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同学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师生共同明确: 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三个字“绝不学”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态度。指出爱情必须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关系。

(3)、纵观全诗,可发现舒婷的这首《致像树》分为上下两节,请同学们划分出上下两层。明确:一层: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 二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结尾 划分原因:一层:是诗人宣告一篇战斗书,宣告自己不愿成为男性附庸。从感情上看,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二层:诗人对自己的爱情观确立,这一层是诗人感情抒发平缓的,诗人以女性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了自己内心梦想,象小溪流水,如一木棉在清风中摇曳。

(4)、请男生朗读诗歌第一层,要求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在诗歌的第一层中,所要否定的爱情观。归纳明确:作者否定了三种传统的爱情观: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其次,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的爱情。第三,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小结:以上三种都是传统的“世俗的爱情”,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作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呢?

(5)、请女生朗读诗歌第二层,要求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在诗歌的第二层中,所向往和提倡的爱情观。师生就“爱的双方应保持怎样的关系,具有怎样的形象和内涵” 共同讨论,寻求并达成共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双方必须平等独立;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双方必须相互默契,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双方的形象和内涵: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象征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具有阳刚气概;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象征女性——健康活泼,美丽动人,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双方必须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双方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荣辱与共。“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这就是作者向往的爱情观,这就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坚贞的爱情。

(6)、由我们刚才对诗歌的讨论可以看出诗人的这种爱情观具有极强的现代人文性,这些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一点都不新鲜,但是我们联系一下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其实并不这么简单,诗人是发国人之未发,写国人之未写。这首诗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20多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十年**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欲望”,“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诗人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纯洁热烈而以高尚的爱情。这是作者的爱情宣言,这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当代女性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这首诗抒写的不是个人狭小感情圈子的缠绵悱恻和朝花夕月,它的新颖独特,为新时期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清风。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同时本诗还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如果将诗中的“爱”由男女之爱推而广之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本诗还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单独的个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独立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应该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诗人在诗中呼吁了女性的自我完善,使人们认识到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思想意识的危害性,从而弘扬了一种民主的意识。

(7)、学习本诗的特点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1)象征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同时在诗中,诗人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达她的爱情观,比如: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这些都象征了世俗的爱情观。纵观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另外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那么运用象征和比喻能起到什么作用? 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运用象征和比喻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板书),意味生长。这些象征物和喻体在诗歌中又称为意象。所谓“意象”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指诗人的感知。“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很多,也就是说本文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叠加式的。(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铜枝铁干,刀剑戟,红硕的花朵,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

问题一: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物象很多,如柳丝,蒲苇,水,比方有一首歌里这样唱道:“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从传统意象来看,好像水更能表现出女人的阴柔之美,作者为什么单单用木棉来象征女性? 同学们讨论后归纳明确:水虽然能表现出女人的柔美,但是水绕山走,给人的感觉总有点依赖之感,缺乏独立性;而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橡树站在一起,平等独立,又不失女性的温柔之美。

问题二:理解诗中“土地”的意象。“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请同学们讨论,“土地”在这里代表了什么? 归纳明确:“土地”是伟大的爱情的真正坚贞之处。诗人用“土地”来寄寓自己的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对土地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理解。它是不定的意象,绝不仅仅只是祖国和事业,当把它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爱你,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可以有对祖国、故乡、母亲、事业的爱,更有对其人生追求的爱。由此,我们就理解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爱情观,在这些意象特征美的解读中,我们也完整地解读了这首诗歌的情感内涵及主题。

8、语言特点 对偶: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本诗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运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1—3,4—6,7,8,9,10有严谨,有宽泛。《致橡树》的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例如第一诗节句式由长变短,语气由平缓变得急促,诗人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强烈。女诗人对几千年来男女不平等现象冷静思考,希望在爱情上能够独立、平等,这种情感被压抑了几千年,现在似火山爆发,喷薄而出,其情感激昂澎湃,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似钱塘之潮,一浪高过一浪,推向高潮,这是发自内心的宣告,也是反思后的呐喊,所以诗人最后喊出:不,这些都还不够!

(8)、初步认识朦胧诗 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主将之一,她的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几首朦胧诗,体会其特点。“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钦赞。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

“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我”是坚定的,“我”在顽强地敲着,过走过敲。而“我”又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八、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舒婷的《致橡树》,理解了她的爱情观,并且也明白了,爱,并不是狭隘的爱对方伟岸的身躯,容貌和才华,还要爱他的理想,他的追求,爱生活,爱祖国,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同时我们也初步了解了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的一些特点,有助于以后同学们对诗歌的阅读欣赏。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一篇读后感《读〈致橡树〉》,字数不限。

新课程下的教案编写 篇3

一、编写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出合乎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课标、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的过程。只有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日積月累,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认真探究所带学科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如何编写教案

1.编写教案的依据。教案编写要以教育目的、新课改的目的为依据。

2.编写教案的原则。要遵循“突出学科重点、创新教学方法、注意交叉融合、密切结合、培养综合能力”的原则。

具体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的针对性。每一门学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都有一定的主题、目的。备课的内容必须针对主题而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好的讲课往往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充满了再创造的结晶,但举一反三是为了触类旁通,绝不能离题。

(2)思维的发散性。好的讲课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最基本的做法是围绕所授课内容,查找相关的书本或文章,用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

(3)过程的提炼性。学生的学习目标,除了知识的拓宽加深以外,初级班是以听懂学会为主,中级班在听懂、学会之余还要学会思考,高级班的学生更要学会研讨。这三种要求,不论哪一种都不是照本宣科所能满足的。

(4)语言的逻辑性。在教案中要考虑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语言表达。

(5)表达的艺术性。表达的艺术性体现在通俗、生动、形象、直观上。这不单是指语言的表达,还包括板书表达、形体动作的表达等。

三、动手编写教案

1.教案编写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具有弹性。因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备课,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

2.教案编写以“三维目标”为内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教案要体现四个渗透:学科渗透、过程渗透、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3.既重教法又重学法。教案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学会自学的方法,主动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去,在自学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4.体现学科特点。教案既要有基本格式,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法(学习者特征分析)、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具准备(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情境设计等)。又要给教师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即对教学内容“二次开发”、进一步加工的空间。

5.注重课堂教学的活动性。教案设计要求教师把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从而使教案设计活动化。教案应以活动板块的形式设计,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励和成功,以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的编写和应用 篇4

1 教材内容 (课题)

体育课的每一节课都有它的主要教学内容 (也称教材) , 格式教案第一栏应写明全称, 把教材类别、项目和所要学习的动作写上。要用标准术语, 不能用别名、惯用语、土语、略、缩等写法。示例:支撑跳跃:分腿腾越 (横放器械) [正], 橫箱分腿腾越[误]。

2 场地器材

注明场地器材的名称和数量, 注意“个”“块”“付”“条”“间”等数量词的使用。

3 课的任务和目标

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把“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3项都写上, 为规范起见, 大体上应按“掌握技术”“增强体质”“培养品德”的顺序来写。教者在制定教学任务时, 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课次的不同有所侧重。示例: (1) 通过30 m加速跑, 教会学生摆臂和后蹬跑的正确方法。 (2) 培养跑的正确姿势, 发展速度和跑的能力, 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3)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4 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

课的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可以分开写, 也可合在一起写, 统称为准备部分。不管分开还是合写, 其具体内容是一致的。开始部分大致有“师生问好、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集中注意力练习及布置见习生活动”等。在这部分“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栏里 (左栏) , 教师可用提纲式写出即可, 具体内容不用都写。在组织教法及要求的栏目内 (右栏) 要注明队形站法, 说明练习方法, 提出教学要求。有些教案开始部分的内容常常省略, 但一本教案的前几次课, 应把这部分的内容写全, 这样更为严肃。在准备部分的“左栏”里, 要把准备活动所采用的练习名称、动作要领、练习方法都写上。徒手操的动作要领不必写全, 标出每节操的名称或画出动作示意图即可。对开始和准备部分的各项内容和练习, 都应在练习的时间、次数的栏目 (中栏) , 注明运动量的几个要素:时间、次数、强度等。在填写时, 要力求符合实际, 不可随意。

5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教案的核心部分, 基本部分的“左栏”应填上练习的名称、动作要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内容, 这一栏不能写得过于简单, 在编写时要力争做到“要领写对”“要点找准”“重点明确”。要针对学生实际, 对教材要有选择性和加工处理。尽量不要出现动作详见教材××页, 要点同前, 重点同上等字样。

示例:后滚翻。

要点:背向垫蹲立开始、推手后倒低头、团身、收腹翻臀、屈肘两手肩上用力推垫。

难点:翻臀、推手。

在基本部分的右栏要将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场地布置、教材使用、教学要求、注意事项、讲解的时机、示范的位置、学生的组织、队伍的调动、安全措施等内容写进去, 但教者可根据教材难易, 要分清主次, 力争做到图文并茂, 详略得当。在画图时, 人的标示要力求统一, 可以用○□ ⊙ △若干种符号代替。如果使用自己的习惯, 且与众不同的符号, 应做图例说明。对具有两重性的教材 (本身既是基本教材又是辅助教材) , 跑、跳、投的各种专门性练习就属此类。这类教材在编写教案时要妥善处理, 把它们作为基本教材则要写入“左栏”, 作为教学手段应列入“右栏”。一般说来“左栏”的各种练习都应在“中栏”做运动量的注释, 在“右栏”做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的介绍与说明。左、中、右3栏有关部分要对正、对齐, 必要时可加上符号说明, 并注意符号的一致性。

当然, 表格式教案还有其他多种形式。下面我们举一足球的表格式课时教案 (基本部分) 范例:见表1。

6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内容相对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较简单, 主要是放松整理活动、课后小结、预告下次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等。

这部分的组织教法一般也比较简单, 只要注明活动队形、整理场地、归还器材的任务落实即可。课的内容写“左栏”, 组织教法写“右栏”。布置作业时名称填在“左栏”, 完成作业的方法和要求写在“右栏”。安排游戏活动时, 游戏的名称、方法、规则、要领应写在“左栏”。

7 运动负荷预计和课后小结

运动负荷一般是指课的密度、主要练习的心率、运动量指数等。教师体育课前应对运动负荷有所预计, 当然这种预计只是一种经验性估计, 实际运动负荷可在课后增补, 以便对照、比较。预计时, 可用数据表示, 也可画出坐标曲线。

课后小结一栏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课用的, 既有自己上课的总结、分析、体会, 也有别人听课的意见记录于此, 对改进和提高体育课教学很有意义。

8 结语

一份写得比较规范的体育课教案, 教学任务与目的要求, 教材内容与组织教法的确定和安排, 时间分配, 密度、运动量的预计, 场地器材的搭配和数量是否合理等, 不但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而且是提高和改进体育课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 它应具有如下使用价值: (1)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是看课、评课、分析课重要依据之一。 (2) 长时间的教案积累, 对自己和参照者将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3) 编写者有其他事情, 代课者能通过表格式教案领会编者意图。 (4) 认真执行教案就能很好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法[M].辽宁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2.

[2]于长镇.体育教学方法概论[M].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0.

教案、讲稿编写规范 篇5

教案、讲稿编写规范

教案和讲稿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的基本环节,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为提升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案和讲稿的基本内涵

(一)教案

教案:是依据教学日历的进度要求,为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以课时或章节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实施方案,是落实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反映了教师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的程度,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教案不同于授课讲稿或讲义,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时间、-1-

授课的题目(教学章、节标题)、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业、讨论、辅导答疑等课后延伸、课后小结、参考资料(含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编写教案的意义在于:(1)理清授课思路,提炼教材中心,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2)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3)统一教学要求、考试标准和教学进展,加强教学质量监控;(4)有利于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二)讲稿

讲稿: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述,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讲稿可以摘录教材,但不能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在编写讲稿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面、知识的连续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同时应加进学科前沿的知识。

(三)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教案和讲稿均是教师教学思维与教材结合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反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不同特色。教案和讲稿的区别在于:

1.教案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稿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即教案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讲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2.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的思路形成,则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3.教案与讲稿,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4.在内容上,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教案篇幅较短,讲稿篇幅较长。

6.教案绝不是教材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列铺陈。讲稿、电子教案是教材的摘录和讲授内容的介绍,亦不能把这些当作教案。

二、教案和讲稿的编写

(一)教案的编写

1.教案的编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制定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实施步骤,并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详细说明。

2.编写教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3.编写教案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4.编写教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评价)的关系。

5.编制教案主要按课时进行,一般以一次课(2学时)为基准

编制一个教案。

6.教案还应附上学校制定的该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表。

(二)讲稿的编写

1.讲稿是教师本次课讲解的详细内容,可以在讲稿右侧留出备注栏,用于举例、案例以及新增内容等的书写。

2.讲稿作为教师按大纲和指定教材备课的成果,应能反映教师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资料、科学梳理教学提纲、体现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教学对象变化的需要。

3.讲稿无需按统一格式编写,但必须与教案相符。

4.讲稿必须是书面形式,按章分别编制,采用word编辑或手写均可,手写稿要求字迹清洁,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书写。

三、教案和讲稿的编写要求

1.教师授课时必须携带教案。每学期开学前,教师应写出至少二周的教案,(实验课和体育课等特殊性质的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教案或讲稿);

2.教案和讲稿可以是分写的,也可以是合二为一的,应在授课讲稿中体现出教案的要素。

3.课程名称相同、教学大纲不同的课程应分别编写教案。4.教案应根据本规范采用统一的格式书写,不同学科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满足教学大纲需求。

5.同一授课内容,专业不同,则授课内容和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

6.教案每学期授课完毕上交各系(院)存档,再上课必须重新编写;讲稿作为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留作自己保存,并可在补充更新内容的基础上使用。

编写教案几个问题的处理 篇6

关键词:编写教案;深思熟虑;精心设计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想成功地组织好每一堂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课程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形成文字性课时计划,亦即教案。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教师在课前编写教案对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有案可循,则教师讲起课来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使紧张的课堂时间变得相对充裕。

下面我就来谈谈编写教案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

一、编写教案中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教师在下笔编写每一堂课时计划前,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根据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教学计划中的要求,教师对正待编写教案的那节课的内容在全章中的地位、与前后课时的内容联系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2.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精读所属单元(章),对将编教案的内容更要逐字逐句地透彻理解,思考题、练习题要逐题先做,题题通晓,切忌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3.要閱读一定数量的其他有关教材和参与书籍,翻阅有关资料,以开阔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拓展和诱发编写教案时的创新思路。

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确切地整理出该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既要深思熟虑,又要大胆创新

教科书虽然是为保证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但它毕竟体现着编者的意志,采用着惯用的文体,有着较详的文字叙述。而且,教科书从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反复重印到修订再版有着较长的周期,这就常常使它的某些内容滞后于科技进步的步伐。因此,教材不能代替教案,教案也不能照抄教科书。教案的编写过程应该是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特种的加工创造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应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科书中的内容框架往往并不完全适合于讲授时的层次格调,因此教师在吃透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有权不受教科书之限,重新设计内容框架。比如,该节课究竟分几个大的方面讲授,在大标题下又细分几个层次,教科书中的某个较长自然段应分几点阐明,要补充哪些示例等等。

2.教材内容可增可删,一般来说,过时了的、不实用的内容可删去不讲,更新了的知识、实用的知识则应选用和增添。

3.各层次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切忌太长和太口语化。

4.教案的文字应力求简练必须明确,教案不是讲稿。那种可以用来一字不漏地照本宣科(或“照案宣科”)灌满全堂的文稿决非教案。当然,教案也是可详可简的。一般来说,新教师编详案为宜,老教师可编简案。但即使是详案也要提倡文句简、段落短,要力免冗长的自然段出现在教案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要慎之又慎

课时计划中的教学重点是该次课要完成的教学中心任务。教学重点应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般来说,教学目的中除了“一般了解”“初步学会”等要求较低的内容外,其他应予保证的实质性内容应列为教学的重点。那些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选修课准备不充分,对实践性和专业性有较高要求的问题,则应列为教学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一致的,但也有些重点并不一定是难点,有些难点则未必是重点。

教学重点是编写教案时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应重点考虑的部分。为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效果,教师除可在课堂上临场发挥(如调节音量、多讲、细讲、慢讲等)外,编写教案时应有所侧重地分配时间,选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于难点的处理,不应平均地投入精力,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重点上,特别是放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上。设计难点的讲授策略时,可先扫清外围,解决相关知识,再突破难点的堡垒;有些难点,也可先绕过不讲,到一定的火候,再“反戈一击”,或许可望一点即破,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教案不可不编,也不可只是“即兴之作”地草编一通。每位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必须精心设计,精雕细琢,不断改进,刻意创新,才可望编写出风格独到、自成一家的好教案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高级技工学校)

编写教案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篇7

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要以尊重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无论在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中, 都应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创造性地思考。教案中应体现这一点,重点是启发 他们如何 思考问题 ,用他们不成熟的思维看作品, 用单纯的审美观去挖掘作品中的真善美,从而发展思辩能力。

语文只有“参考答案”而无“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在备课时 ,只需注重 启发学生 对问题的 思考,对答案只要加以点拨总结,得出一个答题的方法即可, 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组织语言, 去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重学法指导,使学生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 按叶老之言,“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就是要求教者 在教学中 突出学法 指导。在教案中, 笔者始终把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讲解诗歌之前,先讲“如何鉴赏诗歌”;在讲文言文之前,先讲“文言中的几种特例”,即以专题 形式先讲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中常见的格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 把理论和 实践结合 起来,加以理解,让他们多探求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之前,都写出“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给学生主动探求的空间。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考题设置 、思路指导 ,融方法于训练之中,重方法指导。

三、体现素质教育,挖掘大纲精髓

语文教学应树起素质教育这面大旗, 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从指导阅读名著开始,陶冶情操;从指导背诵来接近古圣先贤,感悟他们的博大情怀, 体味他们崇高的精神; 从指导抒真情叙真事上, 让学生向善从真, 踏实做人。总之,在教案中体现道德品质的培养也 是笔者的 原则之一 ,这也符合德育为先的育人策略。

在考虑育人的同时, 教案就要体现“教书”,在教案设计中,始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因为《教学大纲》里的要求与重点往往是知识内 容和教学 任务的核 心所在, 能提纲挈领地给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构建教学框架,也是学生学习必须 掌握的知 识范畴所 在 ,有主有次,突出重点 ,强调细节 。无论学法指导、板书设计、问题研究、导语设置等,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考 虑学生能 力的培养 ,从而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深刻理解教学内涵, 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四、研究学情,指导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要以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定, 不管课堂教学采取何种模式,关键是要学生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思,课堂教学就是以学定教。所以,教案的备写要考虑实用性,必须要对学生有所指导、有所启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研究学生,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上要充分地思考,明确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知道他们的基础、理解程度,根据具体的学情去设计教学内容,分层辅导,分层设计试题,分层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案为教学服务, 教案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指导课堂教学。

五、以生为本,科学备写教案

教案备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在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目标, 要有明确的指向, 明确课堂上要彻底解决学生 切实需要 解决的问 题。这个目标要在课堂上得到师生的认同, 并沿着这个明晰的方向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案备写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意识,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 语言 ,因此 ,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案设计要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宗旨, 教案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符合学科逻辑 ,严谨流畅 ,疏密有致。

教案备写 最终要讲 究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 无论什么理论模式, 对教案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教案的备写要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但教案终究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框架, 一堂优质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教案的设计上, 更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 对学生的点拨启发方式等许多因素。因此,教案改革始终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课堂,而不能只为备教案而备教案。

摘要:一、注重启发,以点拨为主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要以尊重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无论在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中,都应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创造性地思考。教案中应体现这一点,重点是启发他们如何思考问题,用他们不成熟的思维看作品,用单纯的审美观去挖掘作品中的真善美,从而发展思辩能力。语文只有“参考答案”而无“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只需注重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答案只要加以点拨总结,得出一个答题的方法即可,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组织语言,去限制学

数学新课程对教案编写的新要求 篇8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教”的环节,所以教案编写更注重教案的程序化,课堂讲授中只要按照教案的程序一步步地执行下去就行了.而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从这些理念可看出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因此教案的编写更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一时代理念.也就是说,传统教案重点在于教学程序的设计,而数学新课程的教案重点在于教学、学习策略的设计.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编写教案,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情况与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检测和评估等方面.下面我们就以上因素进行分析,与同行商榷.

1 教学目标之设计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落脚点.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说法认识模糊,认为这只是为了迎合新课程的口味所做的一种形式而已,对真实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大.我们觉得这不仅仅是形式问题,从这里恰恰可以看出一个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一个只注重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师,他所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应付各种类型的数学考试,对数学的价值、数学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其今后的就业等问题思考甚少.试想一个人将自己最好的十几年时光花在了数学学习上,到头来只会参加一些考试(一生能有几次考试?),对自己的人生再无其它任何帮助,这到底是数学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新课程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平行并列、等同看待,就是要从教学思想深处彻底扭转只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观念,真正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另外,数学知识本身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前人经过努力探索而得到的数学结论,这是毫无疑议的数学知识,是结果性的、显性的;二是探求结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也属于数学知识的范畴,是内隐的、依附于显性知识之上的,只有同时占有二者,才能说完整地拥有了数学知识[2].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情意性的目标,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正确的数学观,无疑会对数学学习有动力支持作用,这是人所皆知的.同时,放眼我们的数学教育,它应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珍爱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任务(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任务).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得到发展,甚至可以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通过数学教育,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使他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这是发展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保持好奇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来设计,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不但有现实的作用,而且有着长远的意义.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数学新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和陈述技术来陈述教学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和技术有了新的变化.以往的教学大纲只注重强调“知识与技能”,其目标(即教学要求)都是按结果性要求来陈述的.而课程标准把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方面,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列入了课程目标领域,因此将原来的单一按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改为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方式来进行目标陈述,并分别使用了结果性目标行为动词和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行为动词用来刻画可以测定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中的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是什么,如“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如“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用来刻画思维性的、情感性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即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中的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如“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这种方式指向无须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等.另外从陈述技术来说,教学目标应当是一个陈述句,而不是祈使句,而且动作的发出者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把教学目标陈述为“教师将说明……”、“教给学生……”、“要求学生……”等都是不妥的,规范的目标开头应当是“学生通过……”、“学生应该……”.这样也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相一致.

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归纳、提炼出既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又适应学生要求的教学目标;反过来从教学目标的陈述上也可看出一个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挖掘、精通程度.

2 教学重难点之设计

教学重点是指贯穿全局、带动局部,在整个教材体系或课题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内容.教学重点的确定最根本的是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较深刻地认识,从而抓住其思想本质.一节课的重点应该集中、具体,这样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去研究重点,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指明了方向.重点过于分散或笼统,会制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的实施.另外,在教学重点的陈述上应该做到:用词准确,语句精炼,陈述到位.一般地,是用一个名词短语或一个动宾词组或一个完整的句子陈述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或难于形成的技能,其主要产生于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与学生认识水平之间差异最大之处.教师只有在完全把握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及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估计教学中的难点,并设法突破难点.一般地,难点的可能来源有: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产生难点;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难点;知识的不断深化与学生的思维定势之间的矛盾产生难点;知识的综合性与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之间的矛盾产生难点[3].难点的陈述方式和技巧应与教学重点的陈述要求基本一致,有时可能为了说明难点的来源、化解难点的办法,在具体陈述时显得比重点的陈述语句冗长一些,这也属正常.如在课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教学重点宜陈述为“掌握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宜陈述为:“理解合情推理,体会逻辑推理的必要性,初步了解证明的逻辑推理步骤”[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精心设计例题、习题,这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是十分重要的.

3 学情分析

传统教案编写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可有可无.再者,教师也觉得这一环节的内容不好陈述,在实际教案中往往缺少这个环节.数学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为了真正贯彻落实好这一理念,在教案中应当体现出这一点.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状况分析和即将在本节课所要面临的学习任务分析.我们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的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只有对学生已有的先前经验、知识技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讲解,该复习的复习,该补充的补充;同时也只有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前后节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有深刻地分析,才能细化分解出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点,这样也便于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细化分解得越透彻越深入,对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采取的措施越得当,相应地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也就有根有据、条理清楚.教师对这个环节陈述的明了程度可以反应出他对本节课的钻研挖掘程度,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钻研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面对新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抱负、有责任心的数学教师应当在这一被人忽视的方面下些功夫.在具体陈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可详可略,但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体而不能笼统,要有针对性而不能面面俱到.

4 教学、学习策略之设计

以往的教案在这里就是所谓的教学方法,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施教的问题,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简单的理解为施教者与受教者、改造者与被改造者的关系.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学策略的设计往往也就演绎为教学方法,而且陈述也极为简单,诸如讲解法、讲练结合法等.我们说,教学过程既有教师“教”的过程,也有学生“学”的参与,教和学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是共生共息的,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另外,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教师课前所作的预设在真实课堂中可能会有偏差,单凭一两种所谓的教学方法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教师编写教案时应从单纯的考虑教学方法层面上升到教学策略层面上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教学、学习情境之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策略的设计要考虑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产生积极情感的教学、学习情境.

2)学习资源之设计.新课程的教科书只是为了达到课程内容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所编制的一种范本.在“一标多本”的现实下,教科书的编制也不是尽善尽美,学习内容存在跨度、梯度也再所难免.因此,开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本节课所需资源的种类、每种资源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资源的获取方法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学媒体种类繁多,其功能各有所长,选择时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等方面去考虑,遵循“经济、实用、有效”的原则.同时教师应提倡、鼓励学生自己搜寻、查找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习惯.

3)学习活动(方式)之设计.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何选择并把这些学习方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并落实到学习活动中,是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应考虑的重点问题.

5 教学活动的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艺术程度.我们认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应当包括“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研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明确问题;实践—应用问题”等环节;同时还应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练习、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内容.不同的学习主题、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大相径庭,这里不再阐述.

6 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的设计

对教学活动的评估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不可忽缺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评测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效果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衡量和指导作用;其次,客观科学的评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围绕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基本技能形成状态;二是根据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度与热情来检测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把严谨性和启示性作为检测的重要标准;三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四是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评价和检测学生数学学习能力[4].

根据学科特征,数学教学活动的检测又可分为: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基本概念、式或图的基本性质等.这类检测要渗透在每个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要求严格不留后患;二是数学基本技能的检测,包括运算能力、判断和辩析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等,这类检测可专项设计小竞赛等活动来进行,要重视对学生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检测;三是数学综合能力的检测,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际中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等,这类检测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观察分析.显然,对教学活动的检测与传统的考试有着明显区别,我们不能把二者简单等同起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3-119.

[2]陈明华,等.数学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64,106-112.

[3]吕世虎,等.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62.

浅谈教案个性化编写的必要性 篇9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教研人员对500名教师备课情况随机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只有20%的精力和时间用来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80%的精力和时间却用在了书写教案或者叫抄写教案, 以应付管理部门的检查。

抄写教案以应付管理部门检查的徒劳无功与劳民伤财, 严重违背了教学改革应“惜时增效”的总目标。考虑到多年来人们围绕教案而引发的各种话题, 结合我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在此对教案应人性化编写的必要性浅谈如下:

一、伴随教学思想, 教学理念, 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案编写应富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

大家知道:在“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阶段,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 就是教师依据教参, 抄录教案, 以备检查。教参怎么写, 就怎么抄, 就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 怎么用。教案采用通用的“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的模式。教具就是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一本教材, 一摞教参, 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学思想, 教学理念, 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化, 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具有预设性, 可控性, 灵活性, 多样性, 个性化。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评比, 不能再局限于某一单一的模式, 而应考虑:1.取消数量, 字量的要求。2.不求规范求创新。3.不求形式求实用。4.重在看教学效果。

同时要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设计教案, 切合多媒体教学的时代要求, 来编写形、声、色、动俱有的教案。甚而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可控的课件 (即电子教案) 来代替笔写教案。这些都是富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教案。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从而把教师从抄录教案的“抄录忙”中解脱出来, 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转向研读教材, 拓展知识, 创新教法, 探索规律, 解读学生, 重在落实的正道上来。

二、依据课程内容不同, 侧重点有别, 教法学法各异的要求, 教案编写应突现各自特点的个性化。

我们知道, 科目不同, 教法学法是有异的, 重难点也是有别的。就拿语文来说, 重在分析、欣赏和借鉴其语言美, 以提高我们的言语表达能力;而数学, 重在计算和推理, 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运算能力。假如我们编写, 评比教案时, 再用一个模式, 一个标准, 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又如:新授课:教案要编写出引言, 授课的逻辑层次, 重难点的突破等, 应侧重于新知识点传授的编写。

习题课:教案要编写出题型, 分析, 求解过程等, 应侧重于解题方法和技巧传授的编写。

复习题:教案要编写出完整结构, 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以便学生宏观把握和理解, 来实现理性的飞跃等。

实验课:教案应注重实验目的, 原理, 方法, 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等。

三、结合教师教学风格, 教学特长, 教学习惯等, 教案编写应体现教师个体的个性化。

教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是教学思路的依据, 是一个把科学知识因素, 社会阅历因素, 思想情感因素, 教学经验因素, 传授技艺因素, 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生疏程度, 信息的多寡, 教学的难易等可控因素都统一起来的复合体。

如何编写教案,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因人而异, 不一而足。譬如:有的主张写详案, 有的喜欢写简案, 有的提倡写课时教案, 有的力推写章节教案, 有的将课备在书上, 有的习惯把课备在老教案上等等。这些观念和做法, 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理的, 体现出教师个体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的差异性, 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说谁是谁非。

四、针对学生基础不一, 悟性有异, 性格有别等实情, 教案编写应具有针对学生差异的个性化。

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并学以致用。故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要分析学生, 了解学生, 针对各届学生, 各班学生, 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 依据他们的理解能力, 学习时间, 性格特征, 学习目的等的不同, 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教案。譬如, 对基础差的, 悟性低的学生, 教案的编写应重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起码的技能;对基础好, 悟性高的学生, 除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之外, 还要给他们拓展知识面, 适量加大难度, 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当然, 我们在追求教案编写的个性化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教案编写的最起码要求, 违背教学规律和原则。譬如:不备课就上讲台, 不写教案也敢“忽悠”, 编出的教案重难点不分, 层次不明, 思路不清, 教法不对等等这些不良行径和现象是我们应该避免和克服的。

下面, 我就我平时教案编写的个性化做法简述如下:

我在编写教案之前, 常常通看教材数遍, 把相关知识点的章节进行归类, 提炼并加以整理。然后跳出书本之外, 站在比较宏观的高度,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把教材的所有知识进行重组, 确定大的知识点数量, 采用“一讲一大知识点”的形式编写出教案。教案每讲都有主题, 都有讲授目标, 都有相关教材分析, 都有按大知识点下所含的小知识点的多少确定的课时计划。每一课时, 都有知识点, 都有课时目标, 都有教学步骤, 都有课时小结等。一讲结束后, 总来一课时, 对此讲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并归纳成知识体系表, 以便学生宏观把握, 理解和牢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编制教学步骤时, 思路清晰, 重难点突出, 层次分明;自己熟知的知识只写提纲, 稍生疏的拓展知识便详细阐述, 书上, 教参上有的只批注位置。这样, 我就赢得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研读教材, 拓展知识面, 组织实施教学, 检查学生掌握效果等。

编写网球教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10

关键词:网球,网球教学,教案编写

编写教案是教学工作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勿庸置疑, 它是一种艰辛的劳动。一堂课有了一份设计合理、构思精良的教案, 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位优秀教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上出高水平教学课, 无不从教案编写上就很下工夫。因此可见人们对教案的编写高度重视, 同时也说明了教案在整个教学中是何等的重要。

一份好的教案, 就是一篇好的作品, 就是一件美的艺术品;编写一份教案, 描绘一幅教学蓝图, 就是设计一项教学工程。

1 编写网球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案, 顾名思义, 就是一堂教学课的设计方案, 它是教学工作的基件。如同部队行军打仗必须要有作战方案一样, 一堂教学课必须要有教案。将一门课中每堂课的教案集中起来, 就组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这门课的教程。

编写教案是教师走向课堂的第一步, 是每一位有志献身于教育事业, 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所不可缺少的环节。设计出合格的高质量的教案, 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教师不断通向胜利的阶梯。教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所以, 课前认真准备, 写好教案, 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又是对教师的客观衡量。

2 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球运动技术教学是一个动态概念。网球运动技术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教学过程是具体的、大量的课堂教学组成的,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网球运动知识和技能, 掌握网球运动技术和技巧的双边活动。通过教学这种活动过程, 教师把具体的技能理论方法等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编写教案, 首先要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的这种基本特点基本任务和基本规律。只有对此了解透彻, 认识清楚, 并结合实际, 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际, 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的。

2.1 备课是编写教案的基础和前提

无论从理论上看, 还是从实践上看, 网球教案编写必须建立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那么如何去备课呢?首先是根据网球课的任务“备”教材。教材不熟悉, 就无法编写和形成教案。作为网球教师, 对教材要深入钻研, 认真分析, 仔细提炼, 科学加工, 既要熟悉整体内容, 更要明确重点和难点, 例如, 网球技术动作, 不仅能示范、会讲解, 而且要清楚其间的诸多内在联系, 既知其然, 亦知起所以然;对从技术到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潜移变化, 均应一清二楚。当然一个好的教师, 不仅仅要对教材熟悉, 重要的是要对每次课的教材在单元教学中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均要胸中有数。其次是“备”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因此, 要搞好教学, 上好一堂网球课, 不能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例如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觉悟、学习态度、身体条件、技术水平、兴趣爱好、骨干力量等。在此基础上, 才能合理确定课的任务, 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恰当选择教法手段, 作到因材施教, 针对性强。尤其是每个项目 (单元) 的第一次课, “备”学生更为重要。当然学生的情况始终是处在变化之中的, 每次课都应该了解和掌握这种变化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再就是“备”教法手段, “备”课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任何课都有其相应的组织教法和教法手段, 没有恰当、合理的教法手段, 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根据具体教材, 根据教学对象, 根据教学任务, 科学选择和灵活运用教法手段。

实践证明, 只有经过认真、扎实的备课, 才能在教案中对联系的组织形式、练习时间和次数、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及运动负荷、场地器材、安全措施等作出合理而符合实际的安排, 才能使一堂课科学、严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2 确立每次课的任务

确立课的任务是教案编写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又是教师编写教案均感困难的之事, 故恰当、合理、科学、客观地确立一堂课的任务, 是编写一份教案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 网球技术教学按技术分类进行, 一个技术就是一个教学单元, 每单元均有由教研室 (组) 制订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因此, 每堂课的任务首先要根据单元教学进度及其任务来确定,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水平来确定。实践证明, 只要把握好具体项目的运动特点和教学进度, 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参照单元教学任务和教学总体任务, 就能确定一堂教学课的具体任务。

课堂教学任务所包含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一是所传授和要求掌握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二是所应培养和发展的智力和能力, 三是要培养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应形成的行为习惯。

一般来说, 课的任务要求定的全面、具体、明确, 扼要。

所谓全面, 是指课的任务要包括应完成的主要和基本, 既有“教书”的方面, 又有“育人”方面的;既有技术方面的, 又有理论方面的;既有能力培养方面的, 又有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方面的。因为教学总体任务的实现是通过每堂课的任务的完成而实现的, 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 将教学总体任务具体而灵活地分解并贯穿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当然这种落实要充分考虑项目特点、对象特点, 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侧重。对教师来说, 这是自当遵守的原则。

具体, 是指课的任务不空洞, 不笼统, 不抽象, 便于实施, 操作性强。如究竟传授什么知识, 掌握什么技术, 发展什么素质, 培养什么品德, 让人看见、摸得着。

明确, 指概念清楚, 表述准确, 重点突出, 用字确切, 看了一目了然。如新授教材通常常用:学习~~~, 初步掌握~~~。复习教材则常用:复习~~~;改进~~~;进一步掌握~~~;巩固~~~;提高~~~。身体素质一般用;发展~~~;增强~~~。意志品质和思想教育一般用:通过~~~, 培养~~~ (或形成~~~;增强~~~;养成~~~) 。

扼要, 是指文字简练, 概括适度, 遣词用字恰当。

2.3 统一规范的格式

统一规范。教案不外乎文字式和表格式, 我们觉得表格式栏目清楚, 便于观察。在表格式教案的结构上, 尽量使所有教案在各部分所包含的具体结构上也力求一致, 这样就会方便课后的查阅、修改。

2.4 课后对教案的总结和修改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不断提高教案质量和教师的编写水平, 网球教案写好以后, 特别是每次课后, 对教案要认真审查, 反复修改, 反思课的进行, 总结网球教案的使用情况, 找出存在问题, 以利下次课的组织进行。然而遗憾的是, 在实际中, 这一环节恰恰被许多教师所忽略。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什么说课后总结和修改教案对提高教案质量乃至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呢?因为网球课堂的进展情况、课的成功与否, 都是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总反映出来,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学生感到疑难的地方, 正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也可能是网球教学的关键, 只要细心体察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就一定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其中包括课的安排及课的任务的确立和教法手段运用等。这就是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改进提高, 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把课堂总结的情况正确贯彻到下次课中, 把教案中的不足在下次课中纠正, 如此不断反复进行, 教案水平和教学质量必然提高。

3 结论

略谈体育课教案编写技能的培养 篇11

一、学习理论,明确要求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案之前首先要学习有关教学设计与备课的相关理论,知道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备好一节课,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设计步骤、设计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组织形式选择与实施等,这是备好课、写好教案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案编写的相关理论,了解教案编写的形式、分类、基本术语、方案设计、编写步骤及其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教案包括课题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型、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场地器材、教学过程、安全措施与教学反思等几个部分。体育教师在训练编写教案技能时要明确训练的总体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任务,将各项具体训练目标赋予明确的要求。编写教案最主要的是了解具体的步骤,先确定一堂课教学目标,根据课的任务、学生认知规律和机能活动特点安排教材的教学顺序,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法,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编写教案还要注意做好常规,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清楚动作技术的要点与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好各种安全措施,只有明确编写教案的各个环节,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

对于体育课教案编写的格式,主要有表格式与文字表述式。体育实践课大多采用表格式,但表格式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具体格式,总结起来不下十余种。但无论哪种格式,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单元课次、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法指导、时间分配、练习次数、场地器材要求,安排措施等等。所以,体育教师应在填写普遍格式文字的基础上突出某一方面的新意,这样才能凸显特色。

二、参考范例,实践培训

教师平时可以多学习现成的教案,了解同样的教学内容别人是如何设计的,自己又是如何设计的,可做个比较,哪个更成功或更有特色;别人的教案编写是采用了哪种形式,有何不足等等,并对其他老师的教案进行研究与分析,或为我所用,或在其基础上改进,制定出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教案。学习范例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学校、区市级组织开设的公开课、优秀课评选的教案,《体育教学》杂志有“实案选登”栏目定期为读者提供优秀教案范例,并附有专家的点评,为广大的体育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各种板式的范例,供大家学习与借鉴。

实践是技能培养的最好途径,各位体育教师可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进行各种形式教学设计的实践。实践训练的步骤可以这样安排:首先,参考他人的优秀教案、根据自己的思路、己具备的基本知识先行设计出一份初稿;其次,向有经验的同行、教研员、导师求教,让他们提出意见与修改的建议;第三,根据学情,并考虑本校的场地器材,修改与完善教案;第四,在实践中运用教案,看看教案在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哪些做得较好?哪些有待改进?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经验与实践训练,可使教师的教案编写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自我反思,他人评价

要经常参与和利用平时的教研活动来培养与训练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争取到上课的机会,这样就有很好的锻炼机会了。课前可预先搞好教案的设计工作,形成基本方案以后向老教师咨询或进行校内教研组磨课,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设计出较为完善的教案,并不断反复修改,形成趋于一致、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上课的方式执行的教案。

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是检验教案设计优劣的惟一标准,因此,要做好各种反思工作,首先是自我的反思。体育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教案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我评价,如教案结构是否完整、书写是否规范、是否做到了图文并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难点是否基于学生实情、教学过程是否清晰可行、教学策略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等等。通过教案编写实效的自我检测与评价环节,能有效提高编写教案的水平与技能。

其次,要关注他人的评价结果。对于集体研讨中各位老师的反馈结果,体育教师要以虚心的态度加以接纳与吸收,要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课的类型与结构、自身经验与驾驭课堂能力、学生实际等综合因素进行修改与应用。通过这样的集体研讨过程,体育教师都可获得很好的进步,尤其是上课教师得到了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师在多次经历这样有意义的集体研讨活动之后,教案编写技能自然会提高很快。

总之,体育教师教案编写技能的提高,大多要经过理论学习、模仿借鉴,实践培训、反馈强化等过程,需要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练习与反思,尤其是学习与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案范例,这对于提高教师的编写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只要在工作中多学习、多借鉴、多实践、多反思,就能尽快提高自身体育课教案编写的技能。

摘要编写须知 篇12

摘要 (abstract) 是对科技论文、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primary contents) 的准确概括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brief) 。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性或陈述性摘要 (descriptive or indicative abstract) 。说明性摘要或称指示性摘要, 只说明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思想, 一般不介绍文章的内容。而陈述性摘要除了陈述主题思想外, 还要陈述论文的中心句及中心事物。另一类是资料性摘要 (informational abstract) 和报道性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除了介绍文章的要点外, 还要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主要信息 (primary information) 。一般摘要的篇幅以200~300字为宜。从语言修辞上讲, 应是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准确简练, 内容精练。从语言结构上讲, 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长句, 应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和被动语态常见形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内容: (1) 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 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重要性; (2) 研究内容及过程; (3) 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4) 所获成果或所获结论的意义及重要性。

上一篇:现金转换周期下一篇: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