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景观(通用10篇)
民族景观 篇1
摘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良好的校园内部景观环境, 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校园民族的风情, 同时民族院校内部景观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通过分析西南民族大学2个校区的景观建设现状, 发现其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希望为民族院校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景观,民族特色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校园规划需要结合自然设计、环境设计和健康设计[1], 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应是多层次、多元化的[2]。而民族类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文化特征, 其景观除了应具有普通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之外, 更应体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性。如今,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3]。民族院校校园内景观环境的建设, 对具有民族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地作用。目前, 国内已有大量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研究[4,5,6,7,8], 但专门针对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却甚少, 因此, 有必要对已建成的民族院校景观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以了解该类院校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为后期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
1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及内涵
1.1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应该具有满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特征和提供开放交流功能的特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其校园景观环境不仅需要具备以上2 种特征, 更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的特征,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规划中, 使学生能够认识、了解民族文化, 体验民族情感。
1.2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
民族院校的校园景观环境不同于其它的校园景观, 它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这些民族文化的体现并不单单是表层刻字和树碑, 更多的是隐性的精神内涵。具体到校园景观中则是那些能促进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人们之间进行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 能引起民族学生归属感的场所。
2西南民族大学景观环境设计优点
西南民族大学由武侯校区与航空港校区2 个校区组成, 武侯校区面积约33.33hm2,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环路;航空港校区面积约80hm2, 位于双流县机场路。在校园景观建设中, 2 个校区均为园林式校园, 绿化面积大约都为8 万m2。总的说来, 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2.1开放空间数量多
开放空间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 校园中开放空间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环境的开放性。在航空港校区与武侯校区的校园景观中, 均有较多数量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包括校园广场、面积较大的校园绿地及人行道等, 有很多学生在校园广场跳民族舞蹈, 并参与各民族的纪念活动。在梦云湖畔和映月潭的草地和邻近水的平台, 都会有众多的学生在此聚会游玩、增进感情, 这些开放空间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2.2 调节校园微气候
作为园林校园的典范, 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为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起到调节校园内空气质量及为校园提供舒适环境的功能。航空港和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中种植着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 常绿与落叶相结合, 乔灌草复式绿化,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既强调了植物的实用功能和造景功能, 又增加了环境的生态效益。利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与造景功能, 为调节校园微气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3。
2.3 具有时代特征
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都结合了学校的文化气息与文人气息, 生动而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武侯校区的校园建设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 保留的邓小平同志的居住场所和为了纪念功勋卓越的革命前辈王维舟而建造的王维舟雕塑广场等, 这些场所不仅是时代文化的展现, 也为学生的晨读、休息提供了场所。航空港校区建于2003 年, 内部建筑和景观都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当代的审美特征。
2.4 交往空间多样化
校园内交往空间种类多样, 一些交往空间与道路结合, 有的将人行道加宽, 有的与校园开敞空间结合, 成为了平时学生利用率颇高的多层次交往空间。从学生心理、生理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出发, 满足了民族院校的学生学习、交往、休息、运动、跳民族舞蹈等需求。例如, 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的腾飞广场、洗涤广场、梦云湖畔、银杏大道等都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同时“约会的地方”、映月潭等小型空间为学生的私密生活提供了场所。
3西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中存在的不足
3.1 承载民族特色活动空间较少
对于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来说, 民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更是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部分民族类高校的学生擅长歌舞, 每逢周末跳民族舞蹈的特别多, 然而能够承载这些歌舞活动的场所却屈指可数, 只有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校区的南大门和超市门口,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场所跳舞时, 会选择面积局限的空地甚至教学楼走道。
3.2 民族文化特色景观小品较少
拥有众多民族的院校,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校园中的民族文化景观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民族文化。在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中, 具有民族文化要素的景观仅有民族团结碑和武侯校区南大门的雕塑, 校园中的民族符号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比较少, 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寻到民族文化的归属感, 也难以更深入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
3.3 环境景观不够人性化
人性化的校园环境能够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不够人性化, 未考虑合适的交通流线以及比例和尺度, 在校园中随处看到很多草地在学生走近路时被践踏, 这不仅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也使校园中的文化环境不够雅观, 让人误以为学生的素质存在问题。
3.4 航空港校区校园风貌特色不明显
武侯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与周边的锦里和武侯祠形成整体, 具有浓厚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而航空港校区由大量现代景观组成, 既缺少和武侯校区互相结合的文化风格, 也未形成自己明晰的景观风貌, 由此可以看出, 航空港校区的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
4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 具有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可用人才的责任。良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景观环境, 对培养该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结合以上的调研和分析, 本文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后期建设与改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发扬类似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的优点, 使学生在生态环境良好, 拥有丰富的交往空间和开放空间中生活和学习。 (2) 建设更多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空间,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活动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拥有民族归属感。 (3) 适当建设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景观场所与小品,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 (4)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 合理地改造校园环境景观, 使校园景观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坚持一切为学生考虑的信念, 使学生的生活更方便。 (5) 合理地改善航空港校区的校园风貌, 促使校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并与武侯校区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戴任知, 沈守云.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析校园景观设计——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 2013 (1)
[2] 彭蓉, 赵利毅.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吉林林业科技, 2005 (4)
[3] 蒋利辉, 冯刚.“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民族, 2015 (5)
[4] 饶翔宇, 沈守云.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 2012
[5] 张春慧.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4
[6] 姜文杰, 德强, 李亮, 王红, 赵龙.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探析[J].才智, 2015 (25)
[7] 卞素萍, 卢正凯.大学校园绿色景观建设的转向[J].建筑与文化, 2015 (9)
[8] 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6)
民族景观 篇2
延安黄河壶口景区是宜川目前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四张国家级“名片”,是黄河旅游的航标。为了进一步挖掘壶口旅游文化品牌,黄河壶口文化园规划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规划建设黄河壶口文化园区,是全省重点培养“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之一,也是做大做强宜川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三年来,宜川先后启动编制了《黄河壶口文化园总体规划》和《壶口景区开发详细规划》,基本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大组团、十二个区块”的旅游规划格局,为壶口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壶口瀑布国家5A级景区申报创建工作也已经正式启动。
隆冬季节,壶口飞瀑高悬,挂满冰凌。满天飞舞的烟雨凝水成冰,幻化出姿态万千的冬季冰景观。随着气温骤降,整个水面全面冰冻,凝固成巨大的冰瀑,如同用冰块雕刻出的工艺品。岩崖上,挂满了长短不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冰柱,玲珑剔透,晶莹奇巧。晴朗天气,天高云淡,瀑布两岸奇特的冰挂,银色的瀑布、美丽的水雾彩虹组成了“冰瀑玉壶”的独特奇观。
壶口瀑布水的自然落差,形成大量水雾,在瀑布旁挂满了冰挂。冰挂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各种色彩,与水雾彩虹交相辉映,十分壮美。站在岸边,护栏上的冰挂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甚至还带上了护栏的颜色。此时,这里已成了冰的世界,冰挂上滴下的每滴水珠都折射着岸边的黄色和天空的蓝色,此时,这里已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岸边的水草,经水雾的浸透在寒冷的低温下结上了一层又一层形状奇特的冰凌,使人仿佛进入了“星际穿越”的外星奇景里。壶口岸边,滴水成冰的季节里,上游冰凌浮涌而下,雄伟的壶口瀑布雾凇笼罩。雪白的浪花飞溅,形成十里冰挂的壮丽奇景,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芒。静静的白色与莽撞的激流相映成趣,一静一动,让壶口瀑布更加粗犷和奔放,尽显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宜川县连续几年成功策划举办了“壶口杯·晶莹壶口映春色”摄影大赛、“陕西宜川黄河壶口冬季旅游月暨‘冰瀑玉壶’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竞相来宜川观光体验。自2013年12月12日启动壶口冬季旅游月活动以来,出现了冬季壶口景区游客如织的奇观,开创了壶口旅游淡季不淡、四季开放营运的历史,冬季游壶口系列活动也成为了陕西旅游的热点和反季节营销的典范,进一步提升了壶口冬景的美誉度、知名度。2015年,壶口景区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门票收入7260万元。随着宜川旅游人次和壶口旅游门票收入逐年递增,游客心目中最佳旅游目的地逐渐成型。
2016年,壶口瀑布已与陕西旅游集团构建战略推进合作,新年伊始,宜川县举行了黄河壶口瀑布5A级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仪式,这是该县倾力优化经济结构、全力加快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也是宜川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大势所趋。宜川县将继续把旅游经济作为县域增长的重要支撑、产业调整的着力之举和民生改善的保障之为,在打造旅游名片中坚定不移地实施文旅兴业,让旅游经济熠熠生辉,使县域发展同步够格实现率先突破;宜川,必将迎来一个旅游发展的春天!
民族景观 篇3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形成的载体, 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 又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
旅游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项设计学科, 旅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学、市场学、消费行为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整个旅游景区的主题出发,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与审美需求进行景观设计立意和构思、有序安排景观要素及合理设计景观格局, 通过旅游功能分区和分地段景观设计等手段, 对景观加以控制、维护和管理, 最终实现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景观设计要满足安全性、主题性、体验性、生态性、舒适性、地域性的要求。
2 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 就是人们以观赏、领略、感悟、探索民族文化、民族社区甚至民族共同体为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民族旅游可以理解为借助一定的民族事象而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事象和民族内容为旅游载体, 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让游客参与其中, 给游客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基础吸引物, 同时也是民族旅游景观要展现的主题。
民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由民族共同体一致认同, 经历世世代代的传承得以存留, 是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范式、价值体系和社会认知标准, 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古今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有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精神文化有语言、文学、宗教、科学、风俗、艺术、哲学、节日和传统等等。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不但要加以整理和总结, 而且要加以继承和发扬。
旅游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旅游的开发, 使部分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强化了当地民族的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感, 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发本地民族自觉传播、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又由于民族文化产生了经济效益, 促使本地民族积极保护与创新本民族文化。
如何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合理有效的挖掘、提取、运用民族文化元素, 更好地展现民族文化, 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现提升旅游的品质, 并服务于旅游活动, 是民族旅游景观设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 库图尔其广场景观
1) 鄂伦春族民族概况。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鄂伦春族人口共8 196人, 人口数目位于中国56个民族中第51位,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建国前, 整个鄂伦春族仍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过着游猎生活, 以打猎为主, 捕鱼、采集作补充;居住在用桦树皮或狍皮围裹的圆锥形木杆屋“斜仁柱”里, 以“乌力楞”血缘家庭组成“穆昆”氏族;穿戴狍皮衣, 使用桦树皮制成的餐具和器皿。鄂伦春民族的狩猎生产方式, 是我国北方许多消失的狩猎民族的典型代表, 是狩猎文明的活化石。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 创造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萨满信仰等极其丰富的森林狩猎文明, 形成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鄂伦春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后, 鄂伦春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成立鄂伦春自治旗。1953年~1958年走出山林, 下山定居。定居改变了鄂伦春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1996年, 鄂伦春自治旗实施禁猎, 正式结束了鄂伦春族长期以来的狩猎生活。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退和消失。
2) 项目建设背景和定位。
为提升传统节日“篝火节”的品位, 打造精品民族旅游产品,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进一步振奋鄂伦春民族精神, 提升鄂伦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 也为纪念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5周年, 纪念鄂伦春民族与东北抗联并肩作战的光辉业绩, 让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族文化世代相传, 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 促进社会进步。2006年, 经自治旗政府研究决定建设一个集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庆祝、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篝火节场地。
3) 项目分析。
“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
该广场始建于2006年7月,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角, 它北距大祥瑞寺2 km, 西距嘎仙洞5 km, 南距团结抗战纪念碑、民俗村各0.5 km和1 km。与民俗村、噶仙湖共同构成阿里河旅游景点链中的核心环节。
广场整体为一大一小两个相交的圆形, 占地面积4万m2。整体地面配以青灰色大理石, 饰以棕红色云卷纹、火焰纹以及植物组合图案, 从空中鸟瞰, 恰似鄂伦春民族工艺中桦皮篓的盒盖, 精巧别致。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之时, 整个篝火节永久性场地犹如七彩祥云托起熊熊升腾的篝火。
广场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汉白玉图腾柱。整个场地创意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桦皮文化、狩猎文化, 是鄂伦春民族标志性景观工程。
南四北五威严耸立的九根汉白玉石柱上用青铜铸件镶嵌着鄂伦春民族信仰崇拜的图腾。向西望去, 沿九级台阶拾阶而上, 是5座象征鄂伦春古老民居的仙人柱浮雕墙, 墙的正反两面也都雕刻着他们信奉的神偶, 展现着鄂伦春民族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奋斗和对未来的憧憬。
广场中心放置了一个带有民族装饰图案的篝火盆。篝火节时, 在中心会场的中央将燃放一堆最大的篝火, 供领导来宾和德高望重的族人起舞欢歌。在台阶的外侧, 依次燃放八堆篝火, 供游人歌舞娱乐。
“仙人柱”浮雕墙两侧放置的是鄂伦春民族中古老的传说阿尼冉神像群。塑像两侧各有一盏不熄的神灯。
这座篝火节永久性场地与纪念碑场地, 是按天圆地方的思路设计;这九根图腾玉柱与五面浮雕墙与宗教文化的九五之尊说法相合;那九层台阶与佛教九层天的意境相通。尤其九根玉柱上既像古代武士的头盔, 又颇似游牧民族毡房的柱冠, 说明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历史“幽静的后院”, 又是北方民族秣兵厉马逐鹿中原的发祥地。
4 民族文化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选择与应用
1) 结合传统生态理念进行合理选址。鄂伦春族离不开大山, 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河流, 鄂伦春族特有的文化离不开独特的环境背景。因此, 项目依山傍水, 就势而建, 既表现了鄂伦春民族传统的生态理念, 也符合旅游景观的生态性原则。
2) 传统信仰文化的应用。以敬畏为核心观念的生态意识是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万物有灵”是鄂伦春族萨满教的核心, 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广场上的图腾柱展现了鄂伦春族的图腾崇拜、“仙人柱”浮雕墙展现了自然崇拜、浮雕墙两侧的祖先崇拜都在景观设计中得以体现。在景观设计中突出其文化的独特特征对于民族文化主题的展现极其重要。
3) 桦树皮文化的应用。广场铺装和整体构图采用了鄂伦春独具特色的桦树皮文化元素, 有效的将传统桦树皮器具的形制和图案应用于现代景观广场铺装设计, 既满足了广场的使用要求, 又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4) 民族历史变迁的应用。对于民族的发展、变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采用了浮雕壁画的形式予以表现,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已经远离和消失的生活情景。
5) 传统图案的应用。图腾柱上分别为蛇神、鹰、鸟神、雷神、日月神、熊、鹿神、狐、虎神图腾图案。“仙人柱”浮雕墙分别是山神、天神、火神、祖先神、饲马神传统图案。图腾柱的柱头、底座;浮雕墙的底边;广场的铺砖图案分别都是传统云卷纹、水波纹、几何纹、花草纹等的应用。传统图案与现代景观的完美结合, 使得景观服务于现代生活的同时, 恰当的展示了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6) 传统建筑的应用。
对于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仙人柱”采用了归纳, 变形的处理手法, 并与浮雕进行了结合, 在广场设计中既满足了篝火节环境的塑造又对经典的民族物质文化元素加以了有效的表现。
5 结语
民族景观 篇4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景观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将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最后对民族文化元素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农村建设符合我国和谐社会发展观,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起到美化的作用效果,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更能够体现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基于此,加强对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设计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景观设计体系,在设计层面上还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第二,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文明,大量欧美建筑出现在新农村中,更有甚者,将村政府盖成了城堡、白宫,失去了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第三,新农村建设规划混乱,规划方向不够明确,同时缺乏文化认同感,导致诸多外国思想侵入,各地新农村景观雷同性较高。
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不能不遵循地域差异性,让我国各地新农村景观千篇一律。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能够增强农村特色,增加农村景观的可识别性,逐渐形成浓厚历史背景的农村风景。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也发生了一定的融合,以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为契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人民生活的接轨,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为了给农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增强我国农村的吸引力,吸引外来经济投资。将民族文化元素作为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农村景观,吸引更多投资,还能够促进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1.对于名人文化的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广阔的农村土地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名人,这些名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所在。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名人文化运用其中,利用碑刻、雕像、匾额等对名人文化进行弘扬,还能够起到特定的地域文化传承效果。
2.对历史典故文化的运用
对于新农村景观设计工作,设计者在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农村建设当地的民族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神话故事,同时经过一定的渲染、翻新,能够在景观设计中再现这些历史场景,给人们展现出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直观的与感受,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地域归属感等。例如,可以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中设计一系列叙事雕塑,能够让民居从不同角度欣赏与会议当地的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
3.自然资源的运用
农村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等。在自然界中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民的生活,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资源文化。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民族内涵归入其中,增强新农村的民族面貌。例如,在广西车河镇八步村新区屯改造过程中,房屋改造加上了马头墙、灰瓦以及白墙等元素,以壮族栅栏建筑风格为主,增强了房屋建筑的立体感,提高了景观的层次性。又如,在里湖瑶族乡王尚屯改造过程中,将牛角、铜鼓、粮仓、瑶王印等元素加入其中,体现了白裤瑶民族的特点,同时也做到了对村道的绿化建设,还能展示当地民族习俗、手工特色以及服装技艺等,让王尚屯成为了集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新农村。
4.民族建筑文化的运用
民族建筑文化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辛劳,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其建筑样式、装饰以及布局,都是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生产特点的集中表现。将民族建筑文化加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增强民族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城区改造过程中,房屋里面主要加入费眼、花窗、灰瓦白墙、清水砖墙裙等元素,同时利用壮族特有的吉祥图案对屋面进行整体点缀,将南丹土司文化展露无遗。在街道改造中,利用铜鼓灯、牛角灯、瑶王印灯等替代传统意义上的路灯,为城区建设构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景观设计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背道而驰。若能够将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到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仅能够起到同样的建设效果,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到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同发展、共辉煌。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陶瓷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钦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项目:《将壮族元素融入北部湾地区新农村景观设计》(项目编号:201611607016)。
民族景观 篇5
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意义及价值的精神层面的物质, 是不断总结历史, 并加以艺术升华的结果。园林景观设计者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并适当引入相关因素, 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气质, 还能使设计本身更具底蕴。通过引入民族文化因素, 园林景观的“美”将得到极大地延伸。民族文化不是几个简单的意象符号可以代表的, 也不可单纯认为源自民族内部的文化就是所谓的民族文化。事实上, 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少不了变化、糅合以及创新:某些文化的特征可能会逐渐减弱, 而并非消亡, 只是承载方式, 还有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文化虽然由国外传入, 却具有鲜明的本土特性。以上说明, 民族文化元素是不可以局限地归纳为若干符号、人物或者器具, 而是应该在宏观方面予以把握。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 本国民族文化的某些重要特质可能会逐渐减弱, 甚至消失。
2 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表现民族文化
2.1 了解民族文化
了解民族文化指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中, 首先要明确将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容, 然后再对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最后选择能够较好表达出民族文化精髓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 才能在园林景观中更好地表现民族文化。特定的历史时期将会形成特定的民族文化, 所以, 要根据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累, 我国民族文化不仅表现方式多样, 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各不相同, 所以,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对历史时期进行精准的确定是客观需要的。另外, 要深入了解该时期的文化精髓, 可从政治背景、文化名人、重要文化作品等角度入手。了解民族文化, 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才能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2.2 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审美观强调自然和人为景观的有机结合、浑然天成。植物、建筑以及其他物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 实际上如此精心安排还是为了构建出一个自然和谐的世界。一切看似未经人工雕琢, 而是自然形成, 却能有效唤起视觉上的美感。所以, 园林景观的构建要巧妙结合人工技巧, 从而保证一种自然美感。人工技巧和自然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进一步升华, 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递以及各国人民情感的沟通。
2.3 讲究实用
体现民族文化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功能。园林景观设计时, 不可置物品的实用性于不顾, 换而言之, 一方面要考虑相关的文化含义, 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实用。如石凳、长椅在安排距离时, 要充分考虑实用性, 如果仅仅重视形体上的美感, 而忽略了实用价值, 那么它们将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 无法称之为成功作品。立足实用, 才有机会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
2.4 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占地面积、采光需求、视野范围等要素之间关系, 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想要把握好宏观布局和细节布置, 需要以科学的事先考察为基础。一部分设计师的想法出人意外、天马行空, 也极为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但是具体操作时, 却很难实现, 也可以说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不能符合当时当地环境和人文的特点。所以, 园林景观建设中, 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2.5 追求意境
意境美可以被认为是园林景观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能够利用相对有限的视觉条件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也就是意境深远。意境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与民族文化共同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时, 通常重视暗示性的作用, 即通过含蓄委婉且富有想象力的构造方式以实现新颖别致的效果。一些设计中的事物往往看似具有矛盾性, 这种方法比较冒险和前卫, 和传统设计原则是不相符的, 然而, 如果运用得当, 有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3 案例
深圳万科第五园虽是住宅小区, 但其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非常优秀的, 万科第五园的身上有徽派元素和晋派元素的影子。但是, 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 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 营造出了适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园林景观, 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的粉墙黛瓦、青石铺就的小巷、密集的青竹林、富有文化色彩的石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得到了继承。万科第五园这样独特的园林景观表现手法, 容易让居住此地的人产生共鸣和归属感。中国民族文化以现代的手法得到提升和进化。
4 结语
民族文化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恰到好处地表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中, 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有机渗透, 以便提升园林景观的内涵底蕴。除此之外, 园林景观设计师还应该进行不断的摸索、实践与总结,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技巧以及表现手法, 从而促进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长足发展, 让我国园林景观更具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郑俊义.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中国科技投资, 2012 (18)
[2]陈溯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中国园艺文摘, 2012 (11)
民族景观 篇6
一、音质与声音的紧张度
音乐人类学家艾伦·洛马克斯曾在其《歌唱风格测定》一书中说道:“想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最简便的方式可能是通过聆听人类各种不同的歌曲风格。” (1) 可见, 歌曲风格可以作为我们领略民族文化风景的重要窗口。而歌曲中具有倾诉个性的权威要素, 非声音莫数。音乐人类学家布莱金曾界定音乐为“人为的组织的声音” (2) 。而声音是复杂的, 也是非规律的, 有关什么是音乐声音的界定不能脱离一定文化和一定时期的背景。可见, 一个民族人民的声音景观直接联系着民族文化, 象征着民族气质与精神境界。
倘若你仔细聆听过泰国歌手的歌唱, 会发现泰国传统音乐歌唱的音色优美, 声音柔和, 重鼻音, 与西方美声的发声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如泰国东北部流行的一种叫“莫拉姆 (Molam) ”的说唱音乐, 充分体现了泰人歌唱的色调。这一泰国世代传承的传统艺术形式的歌舞表演, 有很多难以掌握的演唱技巧, 从头至尾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对歌词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根据情感与内容发展, 随时整理、添加歌词, 配以简单的舞蹈姿态, 进行即兴的歌唱表演。在演员充满颤音与装饰音的柔和的歌声中, 在他们恰到好处的舞蹈动作中, 在他们体内释放出的无限热情的感召下, 观众与听众们常常被吸引在温婉的莫拉姆歌唱中。那么, 为什么泰国人民歌唱的音色是柔和的?面对音乐现象, 联系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 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泰国文化审美、宗教信仰、气候环境、语言声调等背景经验。
首先谈谈泰国的气候因素。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环境的景观, 而音乐也因环境的不同, 显示出各自之间的差异。泰国地处热带, 是典型的热带气候, 阳光充足、潮湿闷热, 全年分为热季、雨季、凉季三个季节, 即使在凉季, 月平均气温也不低于18摄氏度。试想:在如此自然环境中, 倘若歌唱的声音犹如西方歌剧般宏伟洪亮, 那将会是多么不协调?因而, 面对泰国所处的这样一种温和的气候环境, 我们一点也不奇怪他们的声音是如此柔软而温和, 如此应景。再来看泰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 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之间的交通要冲地带, 也是印度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圈交汇的重要地区。泰国的北部和东北边界与老挝人民共和国接壤, 北部和西部与缅甸联合王国交界, 西南部是安达曼海, 东部毗邻柬埔寨和泰国湾, 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由于地理、交通上的优势, 泰国与外界交往频繁, 先后受到了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 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种文化的融合, 体现着泰国的包容情怀, 这种民族情怀塑造了人民宽广的胸怀与质朴达观的性格, 而这种民族性格直接反映到民族声音中。同汉语一样, 泰语字调高低抑扬, 不同的字调表达不同的字义。泰国歌曲在旋律进行上必须考虑到歌词字调的特点。字调上扬时, 歌唱旋律随之上行, 字调下降, 旋律也随之下行, 就如同中国声乐所谓的“按字行腔” (3) , 袅袅如缕、婉转动人。我们当代高师音乐教育大多强调西方的美声发声, 而借用物理学“场”、“场值”的聚合、量值的概念来看:西方乐音空间场值表现为固定的形态, 内部不再作各种声音变化的细分或分类, 突出共鸣、气息、口腔、头腔等发声要点, 强调共鸣空间的音量和音响, 显得高亢、明亮;而泰国音乐则显得富于内部变化, 娓娓而歌, 细致灵巧, 两者风格迥异。泰国语言中常出现的声调、语气等被自然地用于歌曲创作中, 当这样的歌曲不断被人们所传唱, 然后再用乐队表达时, 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从泰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 我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籁一般、独特的歌唱音质, 而细细品味这种歌唱的声音, 一幅幅生动的人文画卷跃然眼前, 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更理性地感受到泰国的文化气息和生活世界。
二、乐器音色
正如艾伦·洛马克斯在《歌唱风格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所指出的:“音乐的基本色调象征了基本的社会心理模式, 他们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所共有。” (4) 泰国乐器的音色象征了泰人的民族气质, 为其文化所共有, 犹如这一民族歌唱的声音, 柔和、圆润, 富有典型的热带气候环境的特色, 同时散发着佛陀凝神之中的安静祥和与普度众生的包容情怀。
例如, 《世界音乐与舞蹈集锦》 (5) 中泰国表演部分的《鳄鱼琴、高脚鼓和指钹演奏———劳·帕恩 (Lao Phaen) 》。录像中的演奏速度较快, 通常伴奏乐器以通鼓和手鼓为一组, 在管弦乐合奏马何里和弦乐合奏库朗赛中使用。另外, 小钹是在所有演奏形式中都使用的乐器, 在合奏中它既用来打拍子, 又可用来表示音乐的板式, 因而作用十分重要。在这个作品中, 最需要指出的是, 演奏者是鳄鱼琴演奏名家唐底·斯蒂亚利昆女士, 她只用手指上缠的一个指甲快速地弹奏, 另外左手用力滑压粗弦, 表现了娴熟的技巧。鳄鱼琴所需的摇指和轮指的高超技术, 构成了连绵不断的、富有内韧性的音乐, 优美、沉稳, 如同这个民族散发的人文气息。在另一作品《竖笛独奏———普雅库朗 (Puyakuruan) 》的表演中, 竖笛是没有簧片的七孔竖笛形的乐器。这种竖笛的类型有低音竖笛到高音竖笛三种。录像中的演奏者提亚普·康赖通是演奏传统宫廷音乐的权威。值得注意的是录像中演奏者的循环呼吸技术, 运用这种技术可使吹奏声音保持持续。因而, 竖笛的音色悠扬婉转、圆润如歌, 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细致微妙的朦胧感。
结语
在泰国人民温和的歌唱中, 在泰国乐器柔和的音色中, 我们寻味到了泰人宽厚质朴的民族气息及其平和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这一角度的研究讨论, 我们似乎可以有所领悟:在民族音乐的声音景观中, 我们不仅可以聆听、欣赏到地域音乐的艺术特征与特有色彩, 还可以清晰地从中感悟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审美趋向、社会心理等。正是因为民族音乐的声音景观, 凝聚的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心理模式, 勾勒着这一文化的基本发展模式, 呈示并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独有特征, 彰显了整个民族的气质与精神。
注释
1[1][美]艾伦·洛马克斯, 著.章珍芳, 译.歌曲测定体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1986, 7:51.
2[2][美]提顿, 斯娄宾.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参见管建华著《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南师大出版社, 2002, 1 (第1版) ;56.
3[3]俞人豪, 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135.
4[4][美]艾伦·洛马克斯.歌唱风格与社会结构.参见管建华著.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11:117.
民族景观 篇7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语言景观的研究一度成为各个领域的热点议题。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包括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心理学。国内国外的学者,尤其后者,已经在此研究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国内在此议题上的研究还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数都以较为繁华的城市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试图以甘肃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为对象,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如何构建。
二、文献综述
自“语言景观”一词出现后,有诸多不同领域学者已对其进行定义。在语言学领域里,最先由Landry和Bourhis(1997)两位学者对其定义,他们认为“语言景观”的涵义为:“某个特定的地方、地区或者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由该地理区域内的交通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机构上的标牌上的语言所共同组成。”由此, Gorter(2006)总结语言景观关心的是在公共领域里以书面形式的语言应用,既包含了公共标牌的“公示语”,也包含私人和商业的标牌语言。而后,Sebba(2007)进一步提出“运动中的话语”的概念,他认为固定的招牌可以体现出某个特定社会里多语言构成,但是还应该包括“移动的”和“非固定” 的公共文本,比如小册子、钞票、邮票、车票、招贴、宣传海报以及传单等。计算机和数码摄影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简捷而低成本的拍照和存档法成为当今研究语言景观最主要的采样方法。素材采集完毕之后,研究者便对其进行分析。此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语言学归类分析方法,最典型的为Heubner(2001)设计的多元现象组合表格。该方法分别从书写法、词素、句法三方面对某一标牌的文字组合进行独立结构,然后再进行语言景观分析。 第二种是研究者最常采用也最有效的语言景观归类分析法。 如:可以通过语言的数目、双语以及多语标牌的特征、语码的呈现方式、语码的相对位置、尺寸、颜色以及字体、不同语码之间是否存在翻译等现象,以此反应出一个地区的语言景观状况。本文正是采用语言景观归类分析法,从以下几方面对所采集的素材进行分析:语码的呈现方式、语码的相对位置、尺寸、颜色以及字体。
三、研究本体
1.研究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甘南州夏河县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该县语言景观的构建情况。研究问题如下。
(1)甘南州夏河县的语言景观中一共呈现出几种语言,分别是什么?所占比例如何?
(2)甘南州夏河县的语言标牌具体呈现出什么特点?
2.研究对象。本文以甘南州夏河县为研究环境,素材取自于该县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拉卜楞寺以及其周围环境,还有贯穿该县的主要街道——扎西奇街。拉卜楞寺,也称扎西奇寺,处于夏河聚宝盆位置,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扎西奇街也因拉卜楞寺处于该街西边位置而得以此名。以这两处为研究背景,最能阐释该研究所要探究的问题。
3.研究步骤。首先,本文采用拍照法进行取材。拉卜楞寺内,任何标有语言的标牌都算在研究范围内。扎西奇街是该县的主要街道,夏河县政府也处于这条街内。该街西起夏河县进口,东至拉卜楞寺。但由于进口附近的语言标牌不集中,因此本文从该街西边标牌较为集中的地段开始算起,直至拉卜楞寺(不包括)。在该街取材时,只对商店标牌进行拍照记录。最终共采集照片326张。然后,对照片进行分类,使用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并以图表的方式将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并选择个别照片进行详细分析。
四、研究成果
1.语言种类、比例。该研究发现甘南州夏河县一共呈现出四种语码,分别是:汉语、汉语拼音、藏语和英语。标牌上语码数量的结果见表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语标牌只占总数的5.5%,而二语或多语标牌所占比例高达至94.5%。而各种语言的分布比例如表二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包含藏语的标牌占到总数的49.1%(8+108+43+1=160),但是藏语单语标牌只占5%。包含汉语的标牌占到总数的97.2%(10+1+15+108+136+3+4 + 1 = 3 1 7 ) ,这说明虽然夏河县为藏区,多数居民为藏民, 但是作为甘肃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不能只以当地语言为主,要考虑到游客的因素,因此要多以汉语、汉语拼音为中心,英语为辅助语言。包含汉语拼音的标牌占4 3 . 3 % ( 1 + 1 3 6 + 3 + 1 = 1 4 1 ) ,添加汉语拼音主要是为了推广普通话,也是汉字的音系表征。而包含英语标牌的则只有19.0%(15+3+43+1=62),而且大多数包含英语的标牌都出现在拉卜楞寺内以及市区内的旅馆标牌中。
2.标牌特点。这一部分主要对多语标牌的构造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从各语码的凸显程度、语码相对大小、语码颜色以及字体是否异同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所要分析的第一个标牌特点是二语或多语标牌上语码的顺序,结果见表三。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标牌上凸显语码为汉语的标牌为占到高达91.7%的比例,而英语为最凸显语码的标牌只占到1.5%,这说明当地还是以国内游客为主,而英语并不是被特别重视。我们以图一、图二、图三做具体分析。图一中出现在中心位置的为汉语,其它语码都处于标牌的边缘位置。图二中,三种语码的字体大小差不多一样,但是出现在中心位置的为藏语,因此我们认为此张标牌最凸显语码为藏语。图三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英语,且出现在中心位置。
第二个所要分析的是二语或多语标牌上各语码的字体大小,结果见表四。从表中可以看出,汉语字体较大的标牌比例(60.1%)比各语码一样大的标牌比例(32.5%)要高。而藏语或英语字体较大的标牌分别只占1.0%和1.6%。而汉语与藏语相对较大的与汉语和英语相对较大的标牌所占的比例相当(分别为2.6%和2.3%)。
第三个所要分析的是二语或多语标牌上语码的颜色, 结果见表五。各语码颜色的不同也能说明语言的社区位置。 在设立语言标牌时,较重要的信息一般会用较鲜明的颜色标注。从表中可以看出,多一半的标牌中,各语码的颜色一致,说明各语码所承载的信息同等重要。
最后一步要分析的是标牌上各语码的字体类型。从表六中可以看出,有高达92.2%的标牌各语码所呈现的字体类型一致,而仅有7.8%的字体类型不一样。
3.小结。从上述对标牌特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甘南州夏河县的语言景观中,从语码凸显程度、语码字体大小、 颜色以及字体类型的角度来看,最为凸显的语言则为汉语,其次为藏语。其次,我们发现,夏河县虽然为甘肃的一个旅游区,但是经济还是较为落后,每年来旅游的游客大多数都是国内游客,因此只在较为著名的拉卜楞寺景区内以及格局较大的宾馆标牌中使用英语进行标注。多数使用汉语和汉语拼音是因为,甘南藏族自治区的相关政策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甘南州也对外语的学习做出过相关规定,2000年3月颁布的 《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义务教育法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就规定了:“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的中小学,要实行藏汉双语教学,在学好藏语文的基础上努力学好汉语文,并积极提倡学习外语。”
五、结语
该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甘南州夏河县的语言景观进行了分析,很好的展示了该地区各语言的社会地位,但是该文只对语言标牌的外观形式进行了分析,不够更细致的呈现出当地的语言景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有待更深入地分析。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对城市地区的公共语言标牌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地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逐渐发展为现如今对某个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该文则以作为甘肃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区——甘南州夏河县为例,旨在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如何构建。
关键词:公共语言标牌,语言景观,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Cenoz,J.&Gorter,D.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J].2006.
[2]Gorter,D.Introduction:th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C].Clevedon/Buffalo/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2006.
[3]Huebner,T.Bangkok's Linguistic Landscapes:Environmental Print,Codemixing and Language Change[J].Clevedon/Buffalo/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2001.
[4]Landry,R.and Bourhis,R.Y.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it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6(1),23-49.1997.
[5]李贻.语言景观研究法.对广州北京路的历时性调查[J].海外英语.2011.(11):300-301.
[6]李贻.语言景观:研究多语现象的新路径.论文集评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2.
[7]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214-223.
民族景观 篇8
1 弘扬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旅游景观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度的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也为其带来了新的突破。继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继承, 何谈创新;没有创新, 就失去了继承和发展的延伸。
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景观展示的是传统民族文化, 重要性在于千年流传下来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沉淀, 以及在历史进程的演变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景观设计手法, 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现, 还原一个民族的本源文化, 对部分落后民族文化的变革发展,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展示民族文化的进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56颗璀璨的明珠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 都保留了各自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 把丰富的民族元素与人们向往的旅游环境相互融合、贴近生活的景观设计之中, 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表现传统民族文化,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景观, 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融合, 在传承中逐渐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 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特色的民族地域条件, 使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成为发展民族旅游的必然趋势。
2 民族元素与旅游景观的融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民族村落、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世隔绝的民族美景、淳朴热情的聚居族民, 成为了旅游业的重头戏。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大量的商业化景点也推动和促进着当地民族村落的经济发展。民族旅游景观的形成, 使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成为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民族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 不同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通过对这些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实践, 人们对以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为主题的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 不论是历史文化名城, 还是新兴城市;不论是经济城市, 还是文化城市, 发展城市文化建设, 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精神, 已经成为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一种崭新追求。
3 达斡尔民族元素在民族旅游景观中的体现
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 民族风情浓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以及辽宁省, 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北方严寒地区是达斡尔族人生活繁衍的聚集地。这里延续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 也记载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他们喜欢无限度地亲近自然, 依靠大自然繁衍生息。达斡尔族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 独特的民族元素衬托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学术界曾有过关于达斡尔族来源的争议, 据许多学者研究, 认定达斡尔族属于契丹族后裔。达斡尔族世世代代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 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 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树立正确的民族生态观, 使达斡尔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迫在眉睫。
黑龙江省西部的达斡尔族聚居地位于齐齐哈尔市梅利斯区哈拉新村, 哈拉新村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但知名度并不高, 对于一座拥有宝贵民族资源的村落来说, 哈拉新村在民族旅游景观形象构建方面仍处于待深入挖掘阶段。达斡尔族民族元素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是从物质可视层面对民族文化的展示。
民族元素是民族旅游景观的灵魂和支撑, 也是民族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因此, 现代民族旅游景观设计应特别强调文化内涵。没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景观是无观赏价值的。新形势下对旅游景观的设计, 民族特色文化有其重要价值。旅游景观设计中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运用对旅游景观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民族旅游景观的兴起也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
合理的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景观设计中, 对民族旅游景观的开发起到激进作用的同时, 也是对推进达斡尔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制定有利于达幹尔族发展的民族政策、对于达斡尔族在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继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蒙贤.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3) :74-75.
[2]吴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文化研究[J].世纪桥, 2012, (13) :133-135.
[3]刘建.为现代都市建筑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问题, 2001, (06) :33-42.
[4]张明明, 周贺云.浅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河南建材, 2014, (02) :56.
[5]周贺云, 蒋壮力.浅议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 2014, (09) :23-29.
民族景观 篇9
摘 要:为研究西藏地区城市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结合切身经历和感受,从注重学生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形式循环交叉的教学方法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景观;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西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日益成为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倍受人们关注的学科。如何培养现代风景园林师?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是广大从业人员,尤其是园林专业师生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景观设计”作为规划教研室教学改革的系列课程之一,是面向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城市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
城市景观设计在西藏城市设计领域中还是新内容,在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规范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而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学习和研究[2]。“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是西藏农牧学院新开选修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也处在探讨与摸索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由于笔者有幸在内地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深造,因此,对西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着很深切的感受,尤其是对西藏现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感受更深。笔者深刻感受到:受传统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影响,学生们一方面学习负担非常沉重,几乎没有课余时间发展自身喜好;另一方面受到的专业训练又存在严重偏差或不足。这一状况使笔者深感忧虑,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弥补。
因此,笔者在制订“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时,首先借鉴内地高校在现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方面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并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使其尽可能地切合西藏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们已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采用他们易于接受或习惯的教学方法[3]。然后再循序渐进,逐步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法。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此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悉心求教,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们反馈的信息,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调整。笔者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着重强调的内容如下文所述。
1 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专业教育有两个主要目的,即:使受教育者在专业知识上的增长和在掌握专业能力上的提高,也就是知识“数量”的增长和运用能力“质量”的提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往往偏重于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积累,相比之下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训练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专业知识,而留给学生思考和运用的时间严重不足。这就养成了学生们被动学习的惯性,造成运用能力的低下。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对于培养优秀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反的是,在国外的现代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专业适用技能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4]。因为知识“数量”上的积累相对容易做到,甚至学生通过自学也可以大量获得。
此外,与内地同类专业相比较,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过多过细,而学制又相对偏短(4年)。学生们花费很大的精力去了解各科目的基本知识,去认识各专业课程的个性特征,而对各专业课程的共性特征的掌握,即方法与能力的掌握明显不足。其结果是学生负担很重,整天疲于听课,完成作业,应付考试,而最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课时更多地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上,向学生们介绍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着重强调学生对某种设计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能力上有所提高。
2 锻炼学生的各种表达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更注重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绘图上。相反,对设计本身思考不够,在设计思想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上严重欠缺,但在其今后的工作中,以文字和口头的形式来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却同样至关重要。实际上在以文字或口头表达设计思路的同时,也是对设计方案本身的一次再思考过程[5]。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特意增加了评图的时间。通过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一方面有助于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阐明自己的设计方法,深化自己的设计方案,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他学生了解设计思路与方法,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从而改变了过去学生埋头画图,只注重图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设计意图与方法思考不足,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弊病。
3 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一种浪漫文化和“感性”思维的产物,而现代城市更多的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一个很实在的物质空间。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创作,更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限制因素[6]。西藏民族学生受西藏以及内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而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现状有很多需要去理性思考的问题。因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内地和国外的各种理性思维方式和理性设计方法,以提高学生们的分析、抽象、概括和推理等理性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希望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论与手法,并能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发挥。
4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由于西藏独特的环境,使西藏的传统园林多处在一个封闭而独立的环境当中,与其周围环境缺乏联系。受其影响,学生们的设计思路通常也局限在所划定的小范围内,闭门造车,对周边环境考虑不够。但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现代城市和社会大环境中,应更加强调风景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市政设施的有机交融[7]。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规划设计方法,并且在设计中灵活运用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方法,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课程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设计[8],改变过去孤立地进行各课程设计的方式,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 注重设计过程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和培养学生的设计个性,帮助学生理清设计思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深化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从项目分析、形成构思、提出方案到深化设计等的整个设计程序和设计阶段,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设计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多方案、多思路、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9]。通过帮助学生进行方案比较,了解各方案的优劣和逐步深化提高的方法与思路,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多种设计方法[10],改变过去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绘图,注重课程设计图面效果而忽视设计过程的不良做法。
6 多形式循环交叉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取将课堂讲授、实例分析、个别辅导和集中评图等教学方式,按进度分阶段交替穿插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首先对该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做课程设计,将遇到的棘手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有目的听讲甚至探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有助于教师将有限的讲课时间用于学生最需要的讲课内容上[11]。此外,在讲课方式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讲课时间,以多媒体的形式,借助大量的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以及西藏的优秀实例和设计方法,以弥补学生缺乏参考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内外发展状况了解甚少、眼界狭窄的不足。同时,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总之,在内地大力援藏的大好形式下,西藏经济建设得以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给西藏的风景园林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西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出适应西藏地区时代要求的风景园林师,则是摆在每一个园林专业教师面前的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城市景观设计”只是本科生课程教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笔者将自己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着重强调的几个方面内容总结出来,抛砖引玉,恳请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同仁们批评指正,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 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M]. 黄富厢,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潘晶.论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1):181-182.
[4] 杨京燕.高职园林“教、练、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147-150.
[5] 张勤,张海丽,张绿水.案例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7):87-91.
[6]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 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 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8] 李英晓.《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4,17(8):194-195.
[9] 贾忠峰,李传刚.关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4(8):155-156.
[10] 孙丽娟,宰学明,季易凡,等.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培养方式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9):82-85.
民族景观 篇10
乡村聚落景观,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区域的复合系统, 在乡村景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乡村聚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善, 对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乡村, 地理环境多种多样, 文化、风俗差异巨大, 乡村聚落景观特色丰富明显, 如江南水乡、皖南民居、西南吊脚楼、西北窑洞等。玛纳斯县乡村聚落发展有两大难题:一是改善乡村人口的居住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填补乡村聚落缺失的人文景观空白, 提高他们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以具有代表性的玛纳斯县沙窝道村聚落景观整治设计实例进行探索研究。
1 项目概况
沙窝道村是玛纳斯县北五岔镇2006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沙窝道村曾经叫沙窝岛村, 昌吉州地名办编写的《地名图志》解释:沙窝道村地处沙漠边缘, 有通往沙漠的小道, 故名。1995年, 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了乡村规划编制,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形成了沙窝道村今日的风貌。随着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年以前规划设计的乡村聚落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如聚落景观功能不够完善, 生态景观单一, 聚落景观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失调等。本案主要从聚落选址、布局、与邻近村落关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内向空间与外向空间、私人庭院与民居建筑等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 项目功能定位
景观整治设计是本案设计的重点, 考虑到该村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村民收入等因素, 景观设计以全局把握、重点突出、自我建设为原则, 这样既发挥了村委会的宏观指导能力, 也激发了居民建设自我家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该村落原有规划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 与全疆其它村落的规划几乎一致。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原有的规划设计暴露出只强调重视功能, 而忽略了乡村聚落应有的庇护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乡土性, 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太适应的问题。因此本方案设计宗旨是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从地域性、民族性、经济性和乡土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当地文化, 重点提取典型元素, 策略性的使用, 在重点考虑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避免过于装饰而无本真, 使该村改变目前这种缺乏生机和气质的景观风貌, 着力打造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乡土性, 且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乡村聚落景观。
3 规划目标
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角度调查研究聚落发展现状, 各族人民对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居住聚落环境有何需求, 做到规划设计尊重地域、尊重历史、尊重人性, 多民族和谐发展。对原有聚落规划设计进行调查分析, 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原理, 在尊重原有规划设计的前提下, 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设计方案, 做到既满足使用功能又注重乡土特色营造。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民族特性的前提下, 整治设计强调体现聚落的历史性、年代美、地域性、文化性。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景观轴线与节点的整治设计注重实用性、便利性、经济性原则。
4 设计理念
如果说规划设计是宏观把握, 那么景观设计就是中观和微观的把握。通过调查发现, 该聚落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值得保留和借鉴的东西, 虽然原有规划过于呆板, 这主要受制于当时乡村经济条件和土地政策。因此, 在整治设计时考虑曲径通幽是不大可能的, 再加之当地自然环境恶劣, 就更谈不上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了。主要设计思想有一下几点: (1) 继承原有优秀的设计思想, 完善欠佳的功能和艺术审美效果。如模仿城市景观设计列兵式的行道树, 而忽略了乡村聚落景观的乡土性、经济性、生态性。 (2) 依据田野调查, 提炼出具有本土特征和民族特性的设计元素和材料。如粘土砖、密梁式平顶、晾房、尖券穹窿、棉花杆、红柳等。 (3) 对现存的民居建筑、公共设施、道路、数目等各类景观及设施进行修缮、保护和新建, 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新建民居建筑主要以符合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概念指导设计, 体现出新疆乌昌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在注重功能性设计的同时, 也考虑结合民族特性元素、地域建筑材料与营建方式。如采用伊斯兰拱券、葡萄干晾房、密梁平顶结构等。 (4) 整个聚落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统一、公共景观有序、民居建筑与庭院景观各有特色和多元并存, 力求使整个聚落整体统一又不失特色。作为人类活动叠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建筑形式, 乡村聚落景观及其民居建筑形式最具持续性和典型性。维吾尔族民居庭院作为本地区乡村聚落景观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形式、庭院特征上就显得尤其重要。
5 设计说明
本案属于乡村聚落景观整治设计。在田野调查时, 发现该聚落位于准噶尔沙漠边缘, 由于前些年对树木的滥伐, 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连续几年遭天灾, 经济损失惨重。该聚落后面约500m处已经出现了几个小沙丘, 而且有沙化加剧的迹象, 沙丘周围的植物主要有骆驼刺和少量芦苇。根据当地土质、气候等数据显示, 在沙丘附近可以大量种植白蜡和杨树, 既可以防风固沙, 也可以调整环境小气候, 同时也好比该聚落的“靠山”, 与风水学上的阳宅 (聚落) 应“背山面水”相符。
新疆属于干旱严寒之地, 该聚落原有规划设计时道路都是直线网状结构, 功能性强调的比较多, 导致这些道路全是水泥路面, 考虑到农耕机械的经过, 也留了几根土路。干道两边是民居院落, 听村民说现在的环境比规划前好很多了, 干净的水泥路面, 整洁的庭院布置, 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从村民的言语中, 我们能感受到现在的村落和一些城镇差不多, 但似乎离过去自然、淳朴、鸟语花香的村落越来越远, 可以说中国的很多村落规划设计都有模仿“华西村”的痕迹。本案在景观整治设计时, 尽量保留原有规划设备设施, 注重干道软质景观的设计, 如乡土树木配置、竖向景观设计等。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景观的季节性、观赏性、经济型等, 尽量使人工痕迹很强的聚落恢复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田园景观中来, 凸显聚落气质, 营造聚落文化。
聚落内部的民居建筑和庭院景观是本案设计的重点。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3个时期修建, 各个时期的建筑都具有代表性, 虽然有很多不太令人满意, 但是可以明显地反映出聚落当时的发展过程和经济文化状况, 因此, 对民居建筑景观的设计主要坚持以修缮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 一般面阔三间, 密梁平顶式, 外墙为白色瓷砖, 与传统的土木结构民居建筑截然不同。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 面阔三间、五间不等, 以夯土墙或者土砖为主, 外部抹草泥, 木结构密梁, 苇席子粘土顶。从外部明显可以感觉到浓厚的乡土性和年代美。庭院景观主要以院落内的菜园为主, 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也不一样, 再与庭院内的高大乔木、攀援植物和外部公共空间的景观相结合, 形成具有乡土性、创造性、艺术性和年代美的聚落景观。
5.1聚落入口设计打破了传统牌楼形式, 本案以汉阙为基础形式进行设计采用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伊斯兰拱券、葡萄干晾房为元素, 结合当地特有的磨砖对缝技术和运用解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该入口建筑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正面为典型的民族性特征, 反面为体现内地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特征的元素, 如屋脊、坡屋顶、漏窗等。二者合而为一蕴含着聚落和睦、和谐发展之意。
5.2维吾尔族民居庭院设计主要从自然生态、生产生活、邻里关系等角度出发, 体现出功能性、便利性和经济性原则乌昌地区是北疆典型的绿洲, 至今成为自治区首府所在地, 仍为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传统维吾尔民居在空间布局、空间形态、营建技术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平顶土木结构民居在过去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民居建筑水平也提高很快, 目前民居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 采光上与当地汉族民居没太大区别, 在风火墙的处理上仍然保留着十字镂空处理手法, 这一点刚好与当地葡萄干晾房设计相契合, 体现出设计的延续性和文化性。本方案在遵循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受地理、气候、宗族影响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维吾尔民居庭院布局、形态、特征进行大胆创新, 不仅仅在形态、布局上得以创新, 而更在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的需求, 人与生活、人与文化关系上的创新。比如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 在庭院设计时, 不但要考虑前庭后院, 还得考虑当地特有的用葡萄藤围合起来的廊架, 注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处理好这一灰空间, 安排好各项生产及生活活动。院内种植大量的果树, 不但满足香气四溢、瓜果飘香的需求, 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3哈萨克族主要集中于乌昌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主要从事牧业和农业生产, 他们的居住方式也因生产、生活方式而定一种是牧区的房屋, 另一种是农区的房屋, 牧区的哈萨克传统房屋大量以毡房为主, 也有“井干式木构民居, 这主要是和他们的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随着新疆“三帮一扶”、“退牧还草”政策的大力实施, 绝大多数哈萨克牧民搬迁到北疆绿洲, 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牧业为辅的生活, 与最初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 与当汉族在某些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一定程度的适应与融合。
本案在进行哈萨克族民居庭院设计时尽量从满足其生产、生活方式需求, 心理归宿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民居庭院进行大胆继承与创新。庭院布局与民居建筑朝向与当地其它汉族民居庭院朝向一致, 不同在于民居建筑由类似毡房和“井干式”木构房屋组合而成, 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毡房”结构布局在建筑中心位置, “井干式”布局在“毡房”两侧, 在形态和体量上也有一定的对比讲究, 本设计是以“毡房”、“井干式”为元素, 以清真寺建筑精神为概念进行设计。这一概念与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明两暗”、“一正两厢”有异曲同工之妙。民居建筑内部结构与装饰均与牧区的毡房相一致, 比如密肋梁结构、平顶结构。不同之处是材料、装饰与构造方式、营建技术上, 这些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现在已不需逐水草而居, 不需再迁徙。新建民居庭院尽管功能有所改变、材质与情感有所改变, 但是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犹存。
5.4乡村聚落广场是景观节点的一种, 同时具有道路连接作用和人流集中的特点, 也是乡村聚落的中心和标志
聚落中心的形成, 则以人们心目中象征权利的标志物或公共建筑、公共集散地来形成。乌昌地区的大部分乡村聚落广场几乎都没有达到广场所具备的功能, 这当然与资金投入和设计也有一定的关系。沙窝道村聚落广场建在村委会和商业街这一轴线上, 一条乡村公路将其与生活区分隔。这一设计背离了聚落广场生在聚落、服务于聚落这一要求, 导致了聚落广场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基于以上情况, 本案在整改设计时考虑到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 出于防御观念、居住观念或是象征文化, 村落以一族一姓来组成, 用宗族血缘关系来加强村落的凝聚力。而随着计划生育、三帮一扶等政策的实施, 对于移民现象严重的北疆乡村聚落来讲, 更应该考虑找回遗失的人类生活最简单的邻里情感和被忽视掉的群体空间这一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 在村委会 (广场) 、商业街的延长线与聚落入口主干道的交点上设计了聚落广场, 刚好可以带动原有规划的村委会 (广场) 和商业街, 使原本松散倦怠的聚落活起来。考虑到乡村聚落的乡土性, 当地居民对自然景观的情感, 在设计时采用了聚落外部农业 (生产) 景观、聚落入口农业景观、聚落内部农业景观“三位一体”的设计手法。具体表现为分区设计, 构筑葡萄廊架、景观设施、健身器械、庭院步道;种植葵花、棉花、小麦等, 旨在打造一幅具有诗意的生活画卷。
5.5从经济、节俭的角度出发对村委会办公楼与庭院整改设计原有建筑为两层砖混结构, 外墙贴白色瓷砖, 顶部为琉璃瓦仿古结构, 十多年过去了, 该建筑仍然与聚落环境格格不入。在保留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 设计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尖券门窗, 外墙贴与民居建筑砖墙色彩质地相同的瓷砖, 屋顶采用十字镂空窗花风火墙, 与民居保持一致。原有花坛现已杂草丛生且破败不堪, 在整改设计时, 将原有花坛分割为四块, 恰好与当地特有经济作物棉花桃的四个棉花瓣想吻合, 步道中心焦点处设置旗杆, 目的使聚落重新振兴起来, 同时也便于对花坛进行管理。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进行分割组合, 缩小原有尺寸, 为庭院添置景观设施和运动设施, 增添绿色, 如棉花、葵花和花卉等, 注重竖向设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6中华民族历来都很重视尊重祖先, 讲究慎终思远、天人合一的理念国人对先辈的关怀, 是宗法伦理文化的必然产物, 控制着整个社会生活, 成为人的强制性生活准则。宗法伦理的核心是“孝”的规范, 是下辈对上辈意志的绝对服从, 以及祖宗本位意识。从宗法伦理角度看, 子辈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生命本身是祖宗所遗留下来的, 祖宗是子辈所拥有的一切的真正主人, 因而, 祖宗高于一切, 而子辈对祖宗有着永远不可摆脱的行孝义务。为祖先找到一个好的安寝之所, 必定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如意, 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乡村文明和聚落文化。
新疆很多地区因为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 对祖先的安寝之所没能很好的料理, 大部分都安葬在戈壁滩或盐碱地等不毛之地, 当然城里有条件的人还是可以安葬在陵园, 但是对乡村老百姓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沙窝道村的居民把祖先安葬于沙丘之中, 时间一长谁家的祖坟几乎很难辨别, 这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村民连祖辈的坟地都找不见了。为了继承中国“入土为安”、“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 本案在改造设计时, 采取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这一选址理念, 将聚落后的沙丘作为陵园地。将这里修整为陵园墓地, 种植一些松柏、白杨树, 既可以丰富聚落景观, 同时对自己的祖先也是一种尊重, 生者的安慰, 对防风固沙, 丰富聚落景观生态也其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