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

2024-10-19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共12篇)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1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期刊由平面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成为必然,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办发[2011]19号) 一发布, 期刊界的重要成员——高校学报的从业者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众声喧哗地参与有关改制之路的探讨, 支持者有之, 反对者亦有之, 甚至更多。然而审视学报编辑界自身, 我们发现许多编辑身上明显存在的职业倦怠感已影响到学报进一步发展, 应引起各方重视。

不容否认, 职业倦怠实际上是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各层面矛盾频现的大背景下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 是许多职场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具体到学报编辑, 表现为对编辑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 对期刊体制改革消极应对, 工作投入度降低, 抱着“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态度对待编辑工作, 编辑校对草率应付, 还有的情绪烦躁易怒, 对前途缺乏信心, 对周围的人或事态度漠然, 不愿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办刊质量。

二、转型期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

(一) 学报办刊体制滋生的倦怠

学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 曾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提速, 学科分化越来越细, 学报“全、散、小、弱”的缺点愈益显现, 引来上至出版管理部门下至期刊界一片质疑。从刊名到办刊理念、办刊实践再到办刊效果, 绝大多数学报都带着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的烙印, 包含校名的刊名——综合、内向的理念——封闭、刻板的办刊方法——门户壁垒的形成, 某种意义上说, 这就是高校学报广受批评的办刊之路的写照。它们依靠高校的出版经费维持生存和发展, 一般不需考虑开拓市场、发行盈利的问题, 也不用考虑品牌打造和市场竞争, 什么层次的高校办什么水平的学报似乎为人们“心照不宣”, 自身缺乏发展提高的欲望和动机。而对高校来说, 学报只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一张学术名片, 学校领导层一般不太在意如何办刊及办得怎么样, 大量非核心期刊学报所属高校更是如此。只要能按时出刊, 不出现大的差错, 学校一般是不闻不问的, 编辑们也乐于躺在体制的温床上依惯性前行, 在没有压力、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下, 个人能力一般得不到合理发挥, 当然也就谈不上成就感, 年复一年, 自然会滋生职业倦怠感。

(二) 核心期刊评价机制造成的倦怠

当然, 非核心期刊学报也面临着跻身核心期刊的压力和动力, 但就我国现行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而言, 这种动力又相当有限。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形式, 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作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无疑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质量, 为科研人员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然而, 现在的学术评价机构及科研管理部门却把本是为图书情报单位采购期刊优化馆藏提供依据、为读者重点阅读提供服务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引进了学术评价制度, 造成了目前从科研人员到期刊编辑“唯核心是举”的不正常心态, “核心期刊”成为学报人难以摆脱的“指挥棒”, 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办刊成了许多学报的办刊取向。已进入核心期刊行列的学报以千方百计保住核心名号或排名为旨归, 尽管稿源丰富, 受众多科研人员追捧, 但受体制的困厄仍十分明显, 排名靠前的学报大都无法与社科院或一些专业协会主办的专业期刊抗衡, 非核心学报则因吸引不来优质稿源而视核心为遥不可及的事, 编辑们以能按时出刊来要求自己, 觉得即使偶尔发一两篇好稿子、编校质量再高一些, 核心期刊依然遥不可及, 那倒不如得过且过, 何必再想办法提高稿件质量。审稿不认真, 对关系稿、人情稿不严格把关, 编校不细心, 对作者漠然应付、缺乏诚意的倦怠表现自然就会出现。

(三) 工资低待遇差引发的倦怠

在现有办刊体制下, 学报只是高校一项无足轻重的工作、一件附属品, 各高校的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都被看做附属单位或教辅部门。学校制定的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福利待遇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同时, 却忽略了同样具有较强专业素质要求和工作强度、与一般行政机关管理工作迥然不同的学报编辑人员。他们的岗位津贴明显低于教师, 有的高校甚至低于行政人员, 显示出明显的歧视倾向。更令人不解的是, 高校教师系列的岗位津贴一般都有上岗与上浮条件, 鼓励其出成果出业绩, 而编辑虽大多属于专业技术岗, 但主要是为满足评职称的需要, 并没有相应的业绩要求与激励机制, 从政策上就营造了一种在较低的工资待遇下, 只要办好学报, 不必考虑其他的工作机制, 极不利于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与上进心。相反, 还会导致编辑因自尊心受压抑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 由于高校对学报工作的轻视, 致使许多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缺编运行, 三个人办一家双月刊、四五个人办两种期刊的情况非常普遍, 短期的超负荷工作尚可以承受, 时间久了, 看到与他人一样忙忙碌碌, 却享受着与他人无法相比的物质生活待遇, 心理失衡就难以避免。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国内大环境, 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势必受到猛烈冲击, 新的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社会现实和职业理想的错位、劳动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反差, 必定引发编辑对工作的倦怠心理。

(四) 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产生的倦怠

长期从事某种职业, 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单调而无趣的工作, 人们一般都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 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致, 打不起精神, 只是凭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有调查表明, 职业倦怠最易在教师、编辑这类助人的职业中发生。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往往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 但现实又往往无法让他们获得期望的美好, 当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又无从补充时, 势必会产生疲倦和衰竭。另一项调查显示, 现代人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 有的甚至工作才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 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学报编辑每天面对枯燥而艰深、理论性与专业性兼具的学术论文, 在斟词酌句、审标点校符号中度过人生岁月, 如没有对编辑工作的热爱, 没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没有因人而异的激励机制, 必然会滋生职业倦怠感。这在一些资深编辑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职业倦怠使他们开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编辑工作, 日常编辑工作让他们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理, 不再对编校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职业倦怠的疏解

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曾提出著名的“双因素”理论 (也叫激励—保健理论) , 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两个因素, 一是保健因素, 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无法接受时, 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由前文可知, 编辑职业倦怠所表现出的自尊心低、不平衡感、委屈感, 大多来源于这一因素不能被满足。针对此, 疏解职业倦怠, 需要做到:

(一) 积极探索学报管理体制的创新

高校学报“全、散、小、弱”日显僵化的办刊模式已成为制约学报发展的主要因素, 报刊体制改革的钟声已经敲响, 但那是一个需要集多部门、多高校从顶层周密设计、统筹兼顾才能完成的工作, 短期内难以付诸实施。期刊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机理需要有关部门设计得更加合理, 这样才能调动学报编辑的办刊积极性。就目前而言, 解决人员紧缺、待遇低的状况, 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是较好的方法。也就是在拨款经费确定的情况下, 制定出学报编辑从业人员的岗位目标考核体系, 使期刊各个评价指标与编辑的收入待遇紧密挂钩, 以调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

(二) 强化激励因素, 提升职业满意度

按照双因素理论, 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后, 就很难再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时就需要激励因素的推动作用。激励因素是指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只有这一因素得到满足才能继续调动人的积极性。具体到学报编辑, 从高校领导到期刊管理者都应努力从政策上纠正目前学报过于边缘化、附庸化的窘境, 提升编辑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包括对其成就的认可、对其工作态度与作风的赏识, 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自己工作的挑战性与责任感, 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成长和发展等。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 学报编辑得到的激励将更为明显。具体做法如:定期给每一位编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积极发挥资深编辑的经验优势, 让他们发挥“传帮带”功能, 帮助年轻编辑尽快成长。另外, 建立切实可行的业绩评价制度和鼓励措施, 为每一位编辑提供充分的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等也是目前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三) 编辑应与时俱进, 自我调适, 适应编辑技术、学科成果的不断更新

虽然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症状, 但其形成是个体、组织和社会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编辑个体的人格特征是一个重要因子。研究表明, 具有下列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 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 自信心低, 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 对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平衡感觉较为敏感等。因此, 处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办刊环境下, 疏解职业倦怠尤需从编辑自身做起。网络化数字化对编辑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 期刊体制改革的雷声阵阵, 编辑必须要有一种紧迫感, 不断学习,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主动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同时也要自我反省, 建立契合自身的职业期望。在我国社会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 每种职业也渐渐回归其本位, 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成为一对基本关系,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败。编辑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是人之为人奉献社会的一种途径, “甘为他人作嫁衣”实际上是一种职业道德, 谈不上多么崇高、多么伟大。认识到这一点, 编辑才能从个体心理上克服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高校学报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关键力量, 只有多管齐下, 持续培养编辑们高度的责任心, 帮助他们避免陷入职业倦怠的误区,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学报发展的迫切要求。

摘要:在新媒体手段日新月异、期刊体制改革逐波推进的大背景下, 许多编辑身上存在的职业倦怠感已影响到学报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具体有学报办刊体制滋生的职业倦怠、工资低待遇差引发的倦怠、核心期刊评价机制造成的倦怠和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产生的倦怠。疏解职业倦怠, 一是需要积极探索学报管理体制的创新;二是强化激励因素, 提升职业满意度;三是编辑应与时俱进, 自我调适, 适应编辑技术、学科成果的不断更新。

关键词:期刊转型,高校学报,编辑心理,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2]江星.学报编辑的心理困惑与对策[J].学报编辑论丛 (第13集) , 2005 (9) .

[3]安献丽.别做失去水的鱼——工作倦怠的心理调试[N].楚天都市报, 2004-04-12 (11) .

[4]张行勇, 李明德.论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体制创新[J].编辑学报, 2002 (3) .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2

‚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这句在坐班室不经意的一句话,立马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老师们开玩笑地交流着,‚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她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以下就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原因之一:由于来自社会、学生家庭、学校以及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分管的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不显著。小学德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年来我们长期坚持养成教育的目标不动摇,也制订了一系列的训练、教育、考核方案、制度,但是,由于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周期长,内容多,制约的因素也多,总是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常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地上乱扔的纸片,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马虎,就有一种失败感,从而感觉德育太难,产生一种倦怠感。

原因之二:由于专业能力的缺陷,以至于工作上力不从心,成效不显著,时常产生挫败感。眼看同事的一篇篇专业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各种论坛活动上滔滔不绝的发言中展现的教育智慧,各种展示课上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堂组织语言,师生互动的默契配合,以及那领回的一张张奖证,令我好生羡慕。自己虽也有文章见诸杂志,但数量太少,档次太低;虽也参加过论坛活动,但主动参与太少,语言太贫乏;虽也上过公开课,但按部就班的多,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能力太差,再说级别也太低。眼馋别人的成果,自己经过一番努力,仍无法获得,不免产生了“干脆不干了”的想法。

原因之三:社会上一些不公平和不良现象的信息进入大脑,影响了人的心情,也使工作上产生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和想法。当看到一个个学生进出网吧时,当收到上级要求学校推荐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的文件时,总在想,为什么网吧门上挂的“未成年人严禁入内”的牌子就形同虚设?文化监督部门就可以不履职呢?这时,就难免产生一种职能部门都不管我们也不管的情绪。学校门前及周围每天都有临时摊点无证经营,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当一次次电话举报到相关职能部门仍无人问津时,也就只能为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空担心。当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来自家庭的,个人身体的,学校管理的,教育自身的。其实,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是渴望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挫折,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得到精神的支持。

预防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主动休息,自我调节

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才能高效;身体一旦疲劳,工作必然低效,长此以往,不加调节,容易导致职业倦怠。所以,要防止职业倦怠,首先要防止身体疲劳,而要防止身体疲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主动休息,即在尚未感觉到疲劳时就及时放松休息。及时休息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迅速恢复,是保持工作高效的有效做法。很多教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总是等到感觉疲劳才被迫休息,而此时,身体的疲劳已积聚到很深的程度,即使休息,也为时已晚,往往已造成身体透支,难以恢复,得不偿失。

二、享受工作,自我充实

美国心理学家休因把职业生涯比作一艘航船,船要能经受风浪就必须配有坚固的锚。据此,他提出 了‚职业锚‛的概念,在职业生涯中,要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就必须找到自己的‚职业锚‛。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1、我在职业上最擅长什么,最不擅长什么?(职业的才能)

2、工作中什么令我最有充实感(职业的动机)

3、我对什么感到最有价值(职业的价值观)据此选择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工作,体现自我价值。可见,休因认为,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最适合的工作,而不能根据世俗标准选择最‚体面‛的工作。身为教师,我们的职业虽已确定,但我们仍能在学校工作这个小范围内进行调整,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可结合自身状况选择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研究,体现自己的特长和人生价值。但无论选择从事何种工作,我们还必须把握休因理论的精髓:我们所爱的必须是工作本身,而不应是工作业绩带给我们的荣誉和地位。也就是说,不能把工作当手段,而必须把工作当事业全力追求。把工作当手段,就会沦为工作的奴隶,情绪为工作所左右,目的一旦落空,就会产生焦虑感,长期焦虑,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相反,把工作当事业全力追求,才能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之中寻找到乐趣,感受到幸福,达到享受工作的境界。

三、巧定目标,自我激励

在工作中,要克服倦怠,永保激情,还要善于自我激励,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制定新的目标,通过目标敦促自己不断学习、充实提高。如何制定目标呢?我们不妨借鉴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的做法,他经常参加马拉松长跑比赛,多次获得冠军,当记者问他取胜的秘诀时,他的回答出乎意料:‚我是用智慧取胜的。‛他进一步解释说:马拉松比赛全程达42公里,很难坚持,于是,他把42公里分为各个小段,每一小段都选取一座建筑物作为目标。长跑时,他就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每一个目标,这样坚持下来,也就跑完了全程,而且获得了冠军。作为教师,我们也应确立自己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并把这一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期的分目标,力争实现每一个分目标,在奋斗中挑战自我,在追求中逐渐提高,在忙碌中得到充实、在执著中永保激情!

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 篇3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措施

[作者单位]张宜军,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3107),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1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近,中国人力资源网开展的一项职业倦怠专项调查表明: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编辑职业占比相对较低。具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学报编辑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双重压力。分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成因,认清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缓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主要指高校学报编辑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对其的过度要求,没有办法有效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以及妥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而产生的压抑的极端心理反应,是高校学报编辑在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情感衰竭。激情是人的一种可贵的积极情感状态,从积极心理学来说,当个体对事物的认同和追求与内心的目标二者达到高度统一时,就会形成一种激扬的情感,如果将这种激扬的情感运用于工作之中,可以促进个体表现出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高校学报编辑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编辑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心理紧张和极度疲劳等不良状态,经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并且极易迁怒于他人,逐渐丧失工作热情,久而久之高校学报编辑出现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严重者甚至表现出精神疲惫、心情沮丧、态度悲观、焦虑不安,直至苦闷消沉的情况。情感衰竭是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关键内容,反映了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个体应激维度。

第二,去个性化。高校学报编辑不仅仅通过编辑工作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具有“经济人”的属性,同时也需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这种沟通包括学报编辑部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具有“社会人”的属性。但当高校学报编辑处于职业倦怠期时,就很容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一方面以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工作效能下降,导致个人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产生不公平感、猜忌感,导致对同事或作者没有信任感,继而与外部进行沟通的意愿下降,刻意地封闭自己,以一种较为消极和冷漠的态度批判性地对待同事和工作,从而造成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去个性化代表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人际情境维度。

第三,低成就感。高校学报编辑如果对人生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就会比较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编辑工作的意义,对自己的工作就会更加有自信。反之,如果高校学报编辑对人生持一种消极的态度,就会将工作看作一种苦役和无奈,由此只会使自己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学报编辑工作是一份较为单调的工作,编辑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着论文组稿、审稿、改稿、版面设计、出版发行等重复性的工作,导致他们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评价不断倾向消极,同时自我评价也相应降低,认为从事编辑工作没有“多大”成就感和创造性,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以消极态度对待,甚至出现转行的念头。高校学报编辑的低成就感代表了其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二、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

第一,高校编辑管理制度的不利影响。虽然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2年专门就加强和改进高校学报管理工作下发了文件,明确了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组成部分,将其列入教学科研管理体系中,在工资待遇、职务评聘和评优表彰等方面都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然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的文件规定。高校管理部门在学报编辑身份认定方面,通常将其划为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甚至有部分学校将其列为后勤管理人员。在待遇方面,高校学报编辑的岗位津贴和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相比往往相差一档,而且许多高校对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评奖评优和继续教育方面设置过多的限制,高校学报编辑与学校的很多重大奖励基本无缘。这些因素导致高校学报编辑部成为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工作部门,使得不少高校学报编辑容易形成“业不如人”的心态和无奈情绪,进而引起职业倦怠。

第二,高校学报编辑部人员不足导致工作超负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发展,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控制、压缩非教学科研队伍人数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不二选择。目前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普遍存在着编辑编制少甚至没有相应事业编制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高校学报双月刊一般应配置专职编辑人员3—5人,但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从组稿、审稿、排版、校对,直至发表,整个过程极其烦琐,而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高校学报编辑超负荷工作。此外,高校学报编辑普遍存在兼职的情况。他们除承担学报编辑、校对、处理任务之外,还需要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行政和教学工作之中,“双肩挑”更容易使学报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第三,高校学报编辑自我发展面临的压力。高校学报编辑一般由专职编辑和兼职编辑构成,兼职编辑仍按照原职称的评定系列要求进行职称评定,而专职编辑职称按编辑系列评定。兼职编辑在做好学报编辑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原专业的科研和课堂教学等工作,繁重的编辑工作无疑会影响兼职编辑进行原专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其难以晋升高一级的职称,这使得其对学报编辑工作的热情不断下降。对于高校学报专职编辑而言,他们大多数是由行政人员或教学科研人员抽调过来的,大多都不是编辑专业出身,而是因为文笔不错而半路出家进入高校学报编辑队伍,接受过编辑业务专门培训或专业学习的编辑数量很少。因此,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水平和专业能力,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导致其难以适应编辑岗位要求,很容易形成工作压力,进而造成专业编辑的职业倦怠。此外,编辑因自身工作业绩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认为自己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没有职业成就感,因而也不愿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辑技能和更新知识结构,从而逐渐失去对编辑工作的热情,进而出现职业倦怠。

三、缓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第一,学校应重视和调整学报编辑部管理思路。学校领导对高校学报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理念是学报能否办好的关键因素,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学报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高校学报窗口来展示本校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学校应当为学报编辑部选配足够的熟悉编辑业务,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优秀同志担任高校学报的编辑和编务人员。同时应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积极地为编辑工作人员的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评奖评优创造条件和机会,使高校学报编辑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编辑熟悉业务,进而有利其减少工作压力。只有让学报编辑从内心真正地感受到学校对学报工作的重视,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关心,才可以有效激发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另外,高校应在学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学报编辑提供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尽可能地为学报编辑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第二,构建人文激励机制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高校学报的日常编辑出版工作主要由学报编辑负责完成,学报质量的提高与发展都离不开学报编辑的辛勤劳动。从管理角度来说,高校各级主管部门应为高校学报编辑营造一个和谐的组织环境,关怀和尊重编辑,聆听其声音,从根本上树立起“学报发展,编辑为本”的指导思想,并以此指导学报管理行为。在学报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民主、公正的原则,关于学报编辑工作的相关决策和重大规定,都应该尽量征求学报编辑的意见,让学报编辑参与到对学报整体的规划中,进而有效激发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学报管理者不仅要协调好学报编辑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还应帮助学报编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帮助学报编辑解决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学校通过在学报编辑部构建一套良好的人文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出学报编辑的职业特点和综合素质,进而建立和完善促进学报编辑的专业成长评价体系。

第三,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员工激励管理体系。激励是指单位管理者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将有意识的外部刺激转化为单位员工的自觉行为,最大限度提高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一种手段,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由于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激励管理体系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部应该重新认真审视现有的激励管理体系,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员工激励机制要真正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坚持效益优先、按劳分配的原则,让学报编辑可以在编辑过程中获得合理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奖励。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员工激励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满足学报编辑精神与物质方面的需要,还可以帮助学报编辑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排除影响工作的不良因素,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

第四,高校学报编辑应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高校学报编辑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高校学报编辑应该正确认识到编辑职业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意义,而且要用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编辑工作的得与失、苦与乐,从内心认同编辑职业的使命和责任,以积极的态度追求职业理想,勇担职业重任,进而认识自我价值,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从而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形成心理上的良性循环。其次,高校学报编辑要学会正视压力。高校学报编辑面对变化无常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压力,应该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问题,勇于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爱业、敬业、精业的工作精神,进而使自己的工作激情得以持久稳定,有效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最后,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学报编辑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学报编辑部内部同事的人际关系,也包括学报编辑与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等的人际关系。学报编辑部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如集体旅游、户外锻炼和业务学习,开阔编辑的视野,促使编辑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处理与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等的人际关系时,一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平的理念,以质量决定稿件录用与否;另一方面,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作者进行交流,与作者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消除对抗情绪。

参考文献

[1] 黄林.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出版科学,2011(2):31-33.

[2]何静.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压力与职业倦怠[J]. 中州大学学报,2008(6):85-87.

[3]张冰.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措施[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6-158.

浅论新闻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4

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 渐渐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从而导致个体潜能受到抑制, 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状态不佳, 影响工作质量;缺少创新意识;人际关系淡漠, 缺少信任等等。新闻工作者因在工作的重压下, 产生的这种现象,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患上了“职业倦怠症”。

导致新闻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问题形成的途径也各异, 因此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种: (1) 生理耗竭, 身体状况欠佳, 透支严重, 能量被过度消耗, 极易产生各种疾病; (2) 认知枯竭, 表现为空虚感明显增强, 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挑战性的工作, 不能适应变化; (3) 情感衰竭, 没有活力和热情, 缺少同情心、包容心、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甚至表现出一些焦虑、压抑、牢骚、抵触等消极情绪; (4) 价值枯竭, 价值观改变, 对工作不专注, 开拓性和创造性低; (5) 去人格化, 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 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新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要结合新闻工作者工作的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

一、无规律的生活

新闻工作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记者时刻要有新闻的敏感, 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闻。他们每天四处奔波、爬山涉水, 风里来雨里去,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 有时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面对突发事件, 必须迅速赶赴现场。有时白天采访, 晚上还要赶写稿件, 字斟句酌, 煞费心思。编辑的工作也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选题策划、约稿审稿到后期的编校加工, 都要求编辑开拓创新、严谨细致, 这是编辑工作成功的基本保证。每天面对质量参差不齐、撰写风格不一的很多稿件, 都需要创造性地去审阅和思考, 付出很多的心血。特别是报纸编辑工作, 晚上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性, 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规律常常要被打乱, 自己很少有主动权。同时, 现代的写稿、编辑工作基本上都在电脑上完成, 经常沉浸在电脑前写稿、编辑, 还会深受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新闻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 又缺少有序的生活规律,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脑力劳作, 就会造成身体的严重透支, 能量被过度耗尽, 极易造成疲劳、头痛、颈椎病、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

二、丧失工作的热情

记者工作包括采访、写稿、送审稿件等环节;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约稿、审稿、编校加工、付印等基本环节。这些环节往往都是按部就班, 周而复始, 变成为一道道刻板的编辑程序, 有的报社还有固定的截稿、截版时间。而每道程序的工作内容又是相对固定的, 如审稿要“三审”, 即编辑审、主任审、值班总编审, 校对要“三校”, 反复校对, 出样要出小样、大样和清样等等。这样机械、单调、重复的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果不能正确地树立记者、编辑工作的价值, 看不到新闻工作者工作中蕴含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就很难有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旺盛的工作热情也会一点点地消逝,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记者就像是一只蜜蜂, 每天不断地在大千世界的花丛中飞来飞去地采蜜;编辑就像是一个织女,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紧张和忙碌的工作, 使他们无暇学习, 没有时间去“充电”。即使有些时间和闲暇, 也因为平时一直被高强度的工作弄得身心俱疲, 很想休息放松自己, 也不去主动学习了。正因为缺少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而原有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挑战性的工作, 不能适应变化。“江郎才尽”感觉, 日益引发职业倦怠。

四、成就感低

有些新闻单位给下达了繁重的考核任务, 收入分配、奖金制度、职务晋升等都与完成任务好差挂钩。如记者一个月要完成多少个稿件或是多少分数, 编辑要完成多少个版面、多少个选题策划等。有的新闻单位到月底、年底还要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考核排名次。“任务观念”也就成了记者心中的天平, 就像是过去生产队劳动一样, 赚取工分。工分越多, 收入也越多, 因此他们拼命地工作。虽然这看似一种“多劳多得”的好机制, 但是由于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等因素没有紧跟上, 或是制定的不科学, 只追求稿件的数量而忽视稿件的质量, 记者也就成了一台完成任务、追逐分数的机器。急就的稿子、粗制滥造的报道多了, 久而久之, 也没有成就感。编辑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从粗糙散乱的稿件到条理分明、主题突出的见报稿, 从有谬误的文稿到文通字顺、规范合矩的文章, 从一篇篇单独的稿件到一个个设计精美的版面, 大至文章的框架结构调整, 小至文章的标点符号和数字规范用法, 都要一丝不苟、严肃对待。辛辛苦苦地在背后为人作嫁衣裳, 自己却永远坐不上“花轿”, 走不到前台, 见报的稿件里有着几多自己的汗水, 文章的署名却是别的人, 难免会造成自我价值感的失落。更让编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是, 编校上如果有问题, 出点纰漏, 最终都会在经济上受到惩罚。因此, 编辑工作的性质, 决定了编辑职业是一种高付出、低成就感的职业。如果没有不计名利的道德力量支撑, 没有坚定的职业操守和正确的心态, 必然会影响工作热情, 造成职业倦怠。

因此, 要营造一个宽松高效、和谐共处、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要提供新闻工作者一定的学习与培训机会;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包括精神的激励和物质的激励。创设防止职业倦怠产生的积极策略,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立关怀型的管理体制。■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5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

“倦怠”一词的含义原指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973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柏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特指由于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厌恶、冷淡,对服务对象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导致身心耗竭的状态。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职业倦怠现象已广泛出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据调查显示,教师这一职业,是承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美国教师协会在1983年的研究中指出,37.5%的教师有严重焦虑和精神紧张等职业倦怠状况。在我国香港,教师职业被视为高压力职业,仅次于警察,排名第二。在我国内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教师厌教和教师流失现象已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应对职业倦怠上,一部分教师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改变自身心理状态来应付压力,另一部分教师则由于不能妥善应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逐渐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并最终导致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精疲力竭,形成职业倦怠。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首先,在情绪方面,教师表现为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对教学体验倦怠,情绪低落、易怒,内心时感空虚,自我评价低,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对他人容忍度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对外界和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对前途悲观失望。

其次,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再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则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核心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职业特征、教学情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个人所承担的压力日益增加,价值取向的多元和紊乱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普遍缺乏信心和诚心,对职业的抱怨和敬业精神的缺失充斥于各行各业之中,教师也概莫能外。如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道德高尚、关怀他人、谦逊礼让、博学仁慈等理想人格追求,在价值取向上讲求“重益轻利”等,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低下,工作默默无闻,社会地位一般,这一切又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变得缺少自信,相比古代社会教师“安贫乐道”的心灵归属而言,在社会转型期教师若缺乏对自身职业选择的自信及理性思考,必然会在理想中的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收入、地位相对低下的差别间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往往使教师倾向于隐藏真实的内心感受以维持“形象”。长此以往,心理的疲劳与衰竭必然导致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

首先,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的生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除个别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外,大多数教师数十年重复着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其参与决策或进行职业反思的机会较少,与成人世界的接触机会也较少,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

其次,教师职业活动具有多重角色性。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如教员、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且每种角色都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再次,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成倦怠和疲劳。最后,教师职业的成果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教育工作是一项“百年树人”大业,相比教师培养人才的艰辛付出而言,教学工作缺乏及时的回报和安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引发职业倦怠。

3.教学情境的影响

首先,研究证明,学生品行和学习状况对教师情绪有较大影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熏染和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过分溺爱,当代学生往往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团队意识、漠视课堂纪律,对师长持对立态度等,所以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其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受社会风气影响,教育效果往往不佳,使得部分教师有较大的挫折感。

其次,作为教师工作主阵地的学校,其组织结构和气氛对教师的心理也有较大影响。一些学校缺乏民主管理氛围,官僚作风严重,校领导与教师缺乏沟通,不关心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办事无效率,对教师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不予采纳、回复,片面把薪水待遇、住房分配等与考试成绩、升学率挂钩等,使教师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教师置身于缺乏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之中,产生的压抑感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再次,教育事业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但其实际待遇并不尽如人意,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与其他知识分子阶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教师职业还谈不上为众人向往。从国家到社会对教师的肯定和赞美仍主要来源于其对社会默默无闻的奉献,而对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发展关注较少。研究证明,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已成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源,学校、社会对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漠视使得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发展前景更为悲观。

4.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篇6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普顿伯格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1.学校管理因素的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下,每个中学学校课堂的教育改革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各级各类的检查及各地区教育部门学习不断,在不同程度上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占用老师们的教学、交流时间,让老师们怨声载道,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较为死板,缺少灵活变通,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部就班,按照规章规则进行教学,课堂就缺少了教师的自主性、创新性。忽视对教师心理的疏导等诸多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阴影,逐步导致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反感、厌恶,最终形成了老师们的职业倦怠。

2.学生因素

首先,90年代末出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如今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其次,班级人数较多,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的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执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最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的身心感到疲惫。班主任教师晚上查寝到深夜,早上还要陪伴学生出早操,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工作本身并没有因自己的努力而出现企盼的效果,教师就会陷于挫折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衰竭。

3.教师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中的人。教师的生活环境会给教师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教师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现代社会中,人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一分子,这个世界不可能再有“世外桃源”式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教师职业无论是组织形式、工作形态还是工作内容,相比于其他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而言,都是比较封闭的,这就需要教师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以缓解本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和倦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更新的走向需要教师走出以前个人的、封闭化的教学模式,转而面对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是相互间的联系,更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切磋与碰撞。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被视为教师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措施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国家一方面应不断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中学的硬件设施;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只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教师才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的现状,鼓励有才能的人到学校任教,为中学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先进的管理及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增强工作的吸引力。还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也影响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广大群众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能够创造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和控制大众心理,让全社会都重视教师、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共同努力

高尔基说:“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中学教师在娱乐休闲活动极度缺乏的状况下,更应该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学校应该经常组织教师互相探讨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加以改进,上文曾经提过,无论是谁,对同样的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都会厌倦与懈怠,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地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推陈出新,让自己所讲的内容变得更加易懂和富有乐趣,而不是一味地把原来的模式一遍一遍地重复给自己的学生,这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本人都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值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华丽的“高帽”,也有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其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要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具有很大的相对性,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一人之力,还受到所在地区社区和家庭环境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人格的养成方面更是如此。教师有时需要一点适度的超脱情怀,不要一味强调自己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因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如何感化,班级有些学生就是没有任何改变这种教育现实而产生耗竭感和幻灭感。因为教师也是血肉之躯,不是圣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不要把原本是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责任统统归咎于自己头上,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那样会经常在心理上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矛盾,使自己长期感受到压力,自信心不断下挫,进而产生倦怠感。教师应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感。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磨炼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编辑主体职业倦怠与自我调适 篇7

一、编辑主体职业倦怠的行为特征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 职业倦怠在某些助人行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编辑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 编辑在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表现出的倦怠情绪, 是编辑主体在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 也是编辑面对工作付出与回报出现不平衡时的心理情绪。编辑主体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对编辑工作丧失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厌烦职业活动, 表现出身心疲惫的状态, 这样会直接降低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编辑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主体的基本职责就是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和发表。在这个过程中, 编辑主体往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 而成果却是作者的, 这都可能使一些编辑感到心理不平衡, 这种心理失衡现象是造成编辑主体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心理支配下, 编辑主体会因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感到沮丧, 对编辑工作充满厌倦, 缺乏责任心、进取心, 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 情绪低落, 内心抑郁, 工作消极被动, 缺乏敬业精神, 一些编辑或追求实惠, 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或追名逐利, 重短期行为轻长远规划, 直接导致编辑主体人格的丧失和行为目标的错位。

二、编辑主体职业倦怠的成因

1.编辑职业生涯特殊性的影响

编辑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影响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 它整合了人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 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它是个人终身发展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涵盖着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各种角色。与其他一般的的生存性职业相比, 编辑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首先表现在编辑职业的高期望值。编辑在社会中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职责。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出版各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 受众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日渐增强, 而这又对出版物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编辑的心理负荷加重。 编辑越来越忙碌、节奏越来越快, 由此产生焦虑情绪, 导致职业倦怠。而另一方面, 编辑职业的低成就感也会造成职业倦怠。编辑主体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 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编辑把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融入别人的作品, 继承、积累并创造出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绝大多数编辑能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为社会创造价值联系起来, 把“出精品, 创效益”当做自己最大的心愿, 甘于“为人作嫁”、默默奉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编辑主体的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 具有不确定性, 在编辑实践活动中极易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因此, 编辑主体必须学会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阶段,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要急于求成, 也不要不思进取, 很多编辑因看不到这一点, 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恰当的期待, 消极的情感体验的积淀往往会导致职业倦怠。

2.编辑主体人格特殊性的影响

不同的编辑个体, 因其性格修养不同, 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不同。这种编辑主体人格的特殊性可能直接造成编辑主体职业倦怠。“大部分易患职业倦怠的人, 工作目标较高, 追求尽善尽美, 当目标实现不了时, 沮丧心理随之产生”[2]。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缺乏自信的编辑, 不善于与人沟通, 自我价值判断不当, 对自己没有一个全面而又充分的认识, 工作中稍遇挫折就畏缩不前, 悲观失望, 容易造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至于面对矛盾而悲观失望。这些个体的差异都可能导致程度不同的倦怠。

3.编辑主体角色认同的影响

编辑角色是指编辑主体在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位置, 是社会文化构成传播和发展的必要的中介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 编辑主体是接受社会委托以文化选择建构为己任的专职人员。有人说, 编辑工作就是选择, 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有道理的。从编辑策划选题、进行论证、组稿、物色作者到编辑加工、决定营销手段, 编辑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充满了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编辑主体必须以构建社会文化体系高度负责的精神, 对社会文化现实与需求进行辨析、选择与认同, 这是一种动态的、现实的文化选择与建构, 其形成的角色冲突具有典型性与情境性。 在编辑实践活动中, 编辑主体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尊重和理解, 就会缺乏对角色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编辑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

对倦怠的预防和干预一方面应引导并教育编辑人员采取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另一方面应为他们提供更宽松的工作环境, 明确工作职责, 提高工作自主性, 减少角色冲突等, 以此达到降低倦怠、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编辑队伍的目的[3]。而对于编辑主体,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以消解职业倦怠产生的不良影响[4]。

1.树立敬业爱岗的进取精神

编辑工作是一项高尚、光荣的职业, 又是艰苦、细致的劳动。编辑职业要求编辑主体具有敬业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 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 这是职业的需要, 不存在“划得来”或“划不来”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 就应当养成甘于寂寞、安贫乐道、无私奉献的品德。胡乔木同志曾对编辑界前辈韦君宜说:“你当编辑要考虑到你将来是爬不上去的, 地位也是提不高的。你现在是个编辑, 这就到头了, 要想再提就得脱离编辑这一行。”因此, 编辑主体一定要努力摒弃把工作性质与事业发展割裂开来的错误思想, 克制消极倦怠情绪, 摆脱世俗功利的羁绊, 勇于开拓, 积极进取, 不断提高编辑审读、加工的质量和策划、创意的水平, 把自己塑造成为出色的编辑家。

2.建立人际交往的适应行为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 使得处于社会中的人也必须作出相应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调整, 以适应社会变迁和缓解日益加重的社会压力, 并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编辑工作中, 编辑主体面临的挫折和困难也很多, 大的方面如竞争中的压力、作者的不理解、读者的不满意、同事间的磕磕碰碰等, 小的方面如编辑约稿遭到作者拒绝、编辑策划好的选题因某种原因不能通过、编辑违心地发表并不情愿的稿件等, 这往往让不善于人际交往的编辑主体难以适应, 表现为一种遭受挫折的心理状态, 不仅使复杂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复杂, 也将造成主体反复地出现忧虑、激怒、沮丧和茫然。因此, 编辑主体必须适当地运转其心理机能, 采取某种方式、信念或习惯来缓和改变各种困境, 将不适应的动机转化为适宜的创造驱动力。

3.塑造健康豁达的性格品质

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会形成对待编辑工作的各种各样的独特态度和行为反应, 当这种态度和反应一经稳固下来, 就成为编辑主体独特的性格品质, 诸如勤奋或懒惰、诚实或狡诈、自信或自卑、谦虚或骄傲等。当编辑主体长期从事编辑职业时, 就会要求他反复扮演编辑角色, 进行和编辑工作相应的活动, 就必然要求他们逐渐改变自己原有的不适应性格特征, 如冲动、粗心、暴躁、自卑等, 形成与编辑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性格品质, 如诚实勤奋、谦虚负责、公正自信、耐心细致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对编辑主体的能力发挥或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能够帮助其处处用理智的尺度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克服编辑工作中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倦怠情绪,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以平和的心理、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境正视现实, 面对挑战, 从而提高编辑主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促使编辑主体获得编辑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4.营造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

编辑要想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离不开内部环境的宽松向上, 编辑部要根据新闻出版运作的基本规律, 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明确编辑主体责权利的基础上,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编辑部要引导编辑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阶段目标和有实际意义的长远目标, 根据编辑的愿望和分工, 依据编辑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职责, 推行平等、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制定相应的聘用、上岗制度和考核办法, 充分调动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真诚关心编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要有利于编辑的发展, 就应当予以政策优惠和鼓励, 努力为其排忧解难, 充分尊重和信任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劳动智慧。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要本着与人为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经常交流和沟通, 及时发现问题, 化解矛盾, 增加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而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

摘要:编辑的职业倦怠是指编辑主体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衰竭状态, 其广泛涉及编辑主体的社会价值实现程度的比较、社会环境组织氛围的现状、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回顾等因素, 它既影响着编辑主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又制约着编辑主体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对此, 编辑应作积极的自我调适。

关键词:编辑主体,职业倦怠,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卞冉, 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 (4) .

[2]马黎.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 2007, (3) .

[3]于涌, 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 2004, (6) .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篇8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普顿伯格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1.学校管理因素的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下,每个中学学校课堂的教育改革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各级各类的检查及各地区教育部门学习不断,在不同程度上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占用老师们的教学、交流时间,让老师们怨声载道,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较为死板,缺少灵活变通,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部就班,按照规章规则进行教学,课堂就缺少了教师的自主性、创新性。忽视对教师心理的疏导等诸多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阴影,逐步导致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反感、厌恶,最终形成了老师们的职业倦怠。

2.学生因素

首先,90年代末出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如今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其次,班级人数较多,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的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执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最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的身心感到疲惫。班主任教师晚上查寝到深夜,早上还要陪伴学生出早操,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工作本身并没有因自己的努力而出现企盼的效果,教师就会陷于挫折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衰竭。

3.教师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中的人。教师的生活环境会给教师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教师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现代社会中,人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一分子,这个世界不可能再有“世外桃源”式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教师职业无论是组织形式、工作形态还是工作内容,相比于其他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而言,都是比较封闭的,这就需要教师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以缓解本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和倦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更新的走向需要教师走出以前个人的、封闭化的教学模式,转而面对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是相互间的联系,更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切磋与碰撞。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被视为教师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措施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国家一方面应不断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中学的硬件设施;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只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教师才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的现状,鼓励有才能的人到学校任教,为中学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先进的管理及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增强工作的吸引力。还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也影响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广大群众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能够创造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和控制大众心理,让全社会都重视教师、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共同努力

高尔基说:“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中学教师在娱乐休闲活动极度缺乏的状况下,更应该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学校应该经常组织教师互相探讨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加以改进,上文曾经提过,无论是谁,对同样的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都会厌倦与懈怠,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地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推陈出新,让自己所讲的内容变得更加易懂和富有乐趣,而不是一味地把原来的模式一遍一遍地重复给自己的学生,这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本人都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值

技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初探 篇9

一、技校体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地位,是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前提

技工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各专业、工种的技能人才,专业课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的课程配置基本上是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全力以赴保障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及实训课的教学时数。因此,作为从属地位的体育课程往往沦为“陪衬”角色,不但课时数无法保证,而且通常被安排在学生学习较为疲惫的时间,且经常被占用。在学生的各项量化考核中,专业课教师都有较为强势的话语权,而体育教师则往往难以赢得发表看法的机会。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对技校体育课存在的必要性产生强烈质疑,并进一步使教师丧失体育课教学的动力,成为了产生职业倦怠的诱因。

二、与中小学阶段相比,技校大型体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是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助推剂

在中小学阶段,各级各类体育活动、比赛开展频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普遍重视。初中阶段体育课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2013年开始,河南省中考体育成绩由原先的30分提升至50分,并引入了先进测试设备现场打分,进一步限制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掀起了学生重体能、练体能的高潮。操场上处处可见学生奔跑、跳跃的身影,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体育加试备战中得到了提高。

走入技校,制度上的约束被弱化,各级各类活动的开展乏善可陈,甚至有些学校连春、秋季运动会都不再组织。这样,学生从思想根源中丧失了对体育课的激情和兴趣,旷课、逃课情况层出不穷,进一步助长了老师的职业倦怠。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前景与心理预期所产生的巨大差异,使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作为技校教育,各行业、工种的专业课教师都享有许多学习、进修、业务提升的机会,每年各级各类业务素质培训层出不穷,这些培训工作的开展,对相关专业课教师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许多培训通过政府层面统筹资金,不需教师个人负担,相关教师可在寒、暑假,甚至因公脱产进行学习,培训学习期间享有在职职工所应享有的一切福利待遇,极大调动了各工种、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有些专业的任课教师甚至经过了多次学习、多轮培训,夯实了相关专业教师梯队的配置及人才储备,展现了强劲的职业发展前景。

反观体育课教师,极少获得业务提高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这些机会似乎理所当然地由专业课教师所享有,而体育课教师则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忽略,甚至极少的机会也有可能被剥夺。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逐渐加快,许多体育教师以往所掌握的知识、技术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补充和升华,使得体育课教学的水平整体落后于学校各专业发展的步伐。许多体育课教师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内心的期待与现实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差异,进一步加深了职业倦怠的程度。

四、在评优、评先、评级中的弱势地位,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能否得到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业时的付出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作为教师,每年的评优、评先、评级应当是这种回报的重要表现形式。每年此时,各种奖项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专业课教师往往收获颇丰。以技校系统的比武课、优质课为例,年年的一等奖总是车、钳、电、焊、计算机等专业的任课教师,体育课教师的名字往往只能从二等、甚至三等奖的人群中去查找。即使一名体育教师毅力足够坚强,年年参加优质课比赛,也极难获得一等奖,这里面除了个人业务能力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任教的科目在与专业课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了这些以外,体育课教师往往难以成为班主任的人选,班主任人选更多是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其理由是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接触更紧密,对学生情况更了解,更易开展班主任工作。这样,当专业课教师每年都有人拿到优秀班主任奖项时,有的体育教师却无缘奖项。

最关键的是,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体育课教师的工作业绩在与专业课教师的比拼中被远远甩在身后。这种现状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每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晋级名额,多被专业课老师所独揽,有些体育课教师甚至连参与的资格都很难获得。笔者身边一些年龄较大的体育课任课教师,有些至今连中级职称还没有评上。这种现状的产生,直接挫伤了体育课教师的工作动力,是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以上只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对技校体育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的粗浅分析。如何有效改变这种现状,调动广大体育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技校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工具,以更好地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心理基础,为他们所从事的专业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还有赖于相关的管理者、从业者进一步深入探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并推出了多项惠民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升。但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校教育,其体育课程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滞后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从而导致许多体育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分析并解决造成这种现状的成因,对于扭转这种情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有重要作用。

查新人员职业倦怠的特殊成因分析 篇10

2013年,随着第六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陆续挂牌,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学类和医学类在内的部级查新站增至84所。各高校图书馆开展查新工作的热情高涨,省级查新站也不断成立,从事查新工作的图书馆馆员越来越多,但在图书馆员队伍中仍属于少数人群体,他们的工作与图书馆多数业务都有所差异,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与压力。笔者通过询问、访谈以及文案调查等方法向江西省多所高校图书馆的查新人员收集资料,调查显示,查新员群体易出现职业倦怠高发、频发现象。

1 对查新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的综述

从概念上讲,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一般包括三方面: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低下。职业倦怠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截至2013年9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按“查新and职业倦怠”进行检索,发现仅有4篇相关检索结果,且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职业倦怠成因和职业倦怠的对策。其中,罗凌云[1,2]从查新工作的性质、查新员的地位以及压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查新员的个人素质四个方面分析了查新员职业倦怠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查新员的职业认同、个人素质,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查新员职业倦怠应对对策及相关激励机制。吴素坤等[3]则把查新员职业倦怠成因归结为工作量超负荷、信息超载、职业角色定位偏差、职业价值动摇与绩效焦虑,以及其他组织及社会因素;提出明确职业角色、坚定职业价值、更新知识结构、积极自我调适、组织管理制度调整与职业倦怠干预的查新员职业倦怠抑制对策。罗学妹等[4]未对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探讨,但提出查新员应该通过提高自已的职业素养,尽可能消除工作中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

2 查新人员的组成结构

通过对多所查新站查新人员组成的了解,发现在图书馆员的队伍中从事查新工作的人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 年龄比较

查新人员组成年轻主要是从两方面比较得出,一是从事查新工作的图书馆员绝对年龄比较小,大部分为35岁以下,少数40岁以上,几乎没有50岁以上的查新人员;二是与图书馆非查新的其他部门相比,平均年龄更小。

2.2 女性占查新员的比例较高

从事查新工作的图书馆员大部分是女性,这与图书馆员整体人员结构有关,其比例符合图书馆员的整体情况,未表现出大的差异性。

2.3 学历层次比较高

查新人员平均学历水平较图书馆整体学历水平更高,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图书馆员中的大部分博士和硕士也都在查新部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最高压力年龄段为27~35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国人压力调查显示,20~30岁人群压力最大,压力均值为71分,其次是31~40岁,为67分。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所颜世富副教授和曹晨媛等人,通过对132名员工的抽样调查发现,就工作压力而言,女性比男性大,国企员工比外企大,25~30岁人群压力最大。香港九龙妇女联会一项调查发现,年纪愈轻及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面对压力远较教育程度低的大,不少人面对压力采取消极方式排解,甚至选择向家人发脾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共同发布《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四类被调查人群中,以硕士和专科学历的人群压力感受最为强烈,尤其是硕士的情绪指标最为突出,其次为本科生。

基于以上对查新员群体年龄、性别和学历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查新员们往往处于压力最大的群体和年龄阶段。双职妇女既要承受工作的压力,也要面对照顾家庭的压力。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浮躁的社会,再加上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易使他们产生各种情绪、健康问题,进而出现职业倦怠。

3 查新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有研究发现,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助人职业的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一次全国性查新员培训班中,当查新员们被问及查新最大感触之时,得到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回答———累。笔者调查也发现,查新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频发群体,具体表现为没有活力、疲乏、焦虑、抑郁、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开始打算跳槽或者转行。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情绪、心理,更有甚者会出现失眠、头昏眼花、肌肉疼痛和僵直、月经不调、头痛、消化不良等身体上的症状。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图书馆查新人员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笔者通过询问、访谈以及文案调查等方法向多所高校图书馆的查新人员收集资料,从实际出发,把查新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辛苦却不为人理解

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高附加值的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科研活动,是一个从查新项目的受理、与委托方的有效沟通、查新点的构建、检索策略的调整、文献的检索、获取相关的原文进行大量信息分析,到最后撰写查新报告的复杂的、高强度的智力活动[1]。查新员的工作涵盖了查新委托受理、用户沟通、数据库检索、文献分析和查新结论撰写等一系列环节,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单从接待读者流量上来说虽然无法同借还、阅览媲美,但是查新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哪怕只有一位用户也往往需要忙个好几天。从表象上看,似乎是天天坐在电脑前,家人、朋友、同事很多都无法理解查新工作的辛苦,容易造成工作清闲的误解。

3.2 缺乏社会认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图书馆工作已经形成了过于平淡、收入不丰、工作简单、无专业性的刻板印象,短期之内难以改变。查新这项新业务也通常不为外人所熟悉和了解,往往依据对图书馆工作已形成的刻板印象来理解和看待,把查新工作看成是一种简单、轻松的体力劳动,并对许多高学历硕、博士从事查新这一工作表现出不理解和好奇。查新工作的劳动价值不被肯定,缺乏社会认同。

3.3 缺乏各种专业知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现阶段查新人员的工作还未完全做到专业对口,往往一个查新员需要涉足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研究,而且很多是非常前沿的,对查新人员各种专业知识的要求既广且多。查新员们被迫把所有的精神、思维、判断力、意志力不断投入到一个个未知、陌生的领域,要去阅读、并尽量了解那些充满专业术语、技术指标、公式、分子式的学术论文,尽管耗费心血、努力学习,却仍然常常觉得不懂和迷茫,进而感到痛苦。

3.4 经验及知识的累积有限

大部分的从业人员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中,在一个体系之内逐渐累积、不断进步,获得经验及知识,干的越久对工作就越了解,也越能轻松的处理工作、解决问题。而查新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查新员追逐的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一个又一个项目和查新点,它们基于不同的理论、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的内容,每次面对一个查新项目时,查新员们只是对所接触到的内容进行突击式、填鸭式的了解,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只是停滞于知道而已,然后在新的查新项目的冲击下,记忆也很快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费尽心思琢磨的论文文献、费时费力撰写的查新报告,都难以成为查新人员的知识储备,更谈不上经验及知识有价值的累积。

3.5 收入低

在被采访和调查的查新人员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收入偏低,这主要是对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以及个人通过横向比较得出的体会。查新人员一般年龄比较年轻,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学历层次比较高,在与同龄人特别是同学的横向比较中,普遍感受收入偏低,不能达到平均水平。同时,高涨的物价、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都令查新人员常常感觉收入太低。

3.6 发展、晋升前景黯淡

查新人员的晋升往往依靠职称的上升,但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下,看重的是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查新工作本身关联性不大,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在图书馆业务中,查新是最繁忙的工作之一,查新人员往往缺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而评职称年复一年的要求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查新人员普遍感觉发展、晋升前景黯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查新人员出现职业倦怠高发、频发,没有工作热情,对工作没有成就感。它因工作而起,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生活和工作都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及查新人员自身都应重视职业倦怠,实施疏导与自我疏导,进行心理调适与干预。

参考文献

[1]罗凌云.高校图书馆查新员的职业倦怠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03):95-98.

[2]罗凌云,许旱峤.应对查新馆员职业倦怠的激励机制研究[J].贵图学刊,2013,(01):15-17.

[3]吴素坤,闫江,王超,等.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92-95.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 篇11

一、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地位偏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在中学文化课的学习被置于绝对优势地位,体育课变成了文化课的附庸,甚至被文化课占用,以至于中学体育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这也逐渐造成了社会上对于体育教师的错误认知。自从实行了绩效工资,体育教师与其他文化课教师相比,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使很多体育教师的心理产生了不平衡。

2.社会媒体的不良导向。一些新闻媒体对于体育课中伤害事故的报道往往有失偏颇,使得原本压力极大的体育教师更是如履薄冰。为了上课不出事故,只好减少上课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尤其害怕上运动技巧类和运动器械类的课,唯恐在自己的课上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在这种不良的情绪影响下,体育教师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的管理水平偏低。目前有些学校存在着不重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不予采纳、不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困难等现象。同时,对在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把责任完全推给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产生了职业压抑感。

2.教师的考核制度不合理。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评定与文化课教师无法比较,体育教師工作量大而又得不到合理的肯定。同时很多中学在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以及职称评定等问题上存在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平等的待遇,体育教师的工作缺乏发展的机会,结果导致他们的教学能力衰退,个人发展受阻,产生消极的工作心态。

(三)自身因素

1.缺乏职业自豪感。中学体育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益”,尤其是非毕业年级的教师。体育教师获得的职业自豪感远不如其他科目的教师那么明显。尽管自己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导致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产生困惑,慢慢地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热情。

2.个人能力结构缺陷。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体系老化、缺乏理论修养,已经越来越难于胜任当前的教学改革工作。这不仅制约着体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使其心理压力逐渐增大、职业倦怠就容易产生。

二、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

1.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国外研究表明,在影响教师地位的诸多因素中,对教师工作重要性的评价和对教师的尊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是紧密相联的,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地位而奢谈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毫无意义的。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仅要提高其经济待遇,还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与提高,切实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使体育教师真正感受到这一群体为社会所尊重。

2.对体育教师建立合理期望。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过度依赖教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相当高。众所周知,人的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要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其能力也是有限的,应对教师抱有合理期望。同时,作为教师个体,也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职前培训阶段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真正进入教学实践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各种差距时,就会产生巨大反差而带来压力与倦怠感。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

1.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理念的更新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可行的实践支持。现在中学普遍实行的仍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体育教师更没有发言权。因此,改进学校管理,首要的就是校长应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2.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高考却体现不出体育教师的工作价值,进而学校内部形成对体育教师的不公正评价,严重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结合体育学科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评价和奖惩制度,以保证体育教师具有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同时在进修培训和职称晋升时也要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机会,这样才会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发生。

(三)从教师个体层面来看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缓解职业倦怠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学着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因此,教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职业是高尚的。尤其在当前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时期,教师的工作更加显得意义重大。体育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才能克服职业倦怠情绪,积极从事教育工作。

2.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一个人如果不去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同时中学体育教师需要研究教学、反思自己,也需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多去学习科研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己科研方面的能力。通过多方面能力的完善,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就会体会到更多的成功感和工作的乐趣,也就会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篇12

1.“应试教育”。目前, “以分数论学生, 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 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学校的升学率高, 意味着生源有保证, 学校的创收就多, 教师的福利待遇就有了保证。学校的考核机制依据教师所带班级的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等进行奖惩排名, 并直接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教师的加薪、评先进、评职称、福利、奖金都离不开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 教师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在考试的重压下消耗生命, 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

2.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意识, 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教学过程的实践化和综合化意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意识、课堂管理的开放意识。这种高要求和跨越式的变革, 使得每一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会碰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产生新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感到身心疲惫, 对工作产生厌倦, 甚至产生辞职或退休的念头。

3.教师职称评定。以中学为例, 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 一般教师任教三年可评中学二级, 优秀教师任教七年可评中学一级, 优秀教师任教十二年可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一旦取得, 一般就终身拥有。这种教师职称制度的缺陷表现在, 职称评定的激励作用时间短, 削弱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学校管理。大多学校采用“家长式”、“一言堂”的管理制度, 越来越细化的教育教学成绩排名, 对教师教学的全程进行过度的监控, 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扭曲了师生关系, 侵犯了教师的人格尊严。居高不下的班级人数、狭窄的办公环境、紧张的工作状态等, 都可能导致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 渐渐出现职业倦怠。学校缺乏民主管理氛围, 校领导与教师缺乏沟通, 不关心教师, 学校行政人员办事无效率, 对教师的合理建议与意见不予采纳、回复, 教师置身于缺乏支持的学校环境之中, 压抑感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5.工资待遇偏低。教师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应当拥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近年来教师工资有过几次大的调整, 但从总体上来看, 与劳动性质和强度相当的其他行业相比,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 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 极度失望的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一部分教师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 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 不安与躁动笼罩着教师, 由于教师感到付出与回报不相匹配, 继而产生职业倦怠。

上一篇: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自然风景式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