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2024-06-20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共11篇)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1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 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 是长期在重压之下工作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 而它是来自心理上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 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 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 甚至厌倦的心理, 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 打不起精神, 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大学辅导员长期与大学生接触, 涉及的总是那些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事, 渐渐的也会产生一种倦怠心理, 因此,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 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大是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压力大主要表现在缺少职业的奉献精神、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失调、心理与生理健康不平衡等方面。

1.缺少职业的奉献精神。

高校辅导员因待遇、地位以及职业身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与兴趣。由于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与兴趣, 从而导致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爱心与耐心。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奉献是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职业精神, 教师工作一旦缺少了奉献就很难坚持做下去。

2.社会适应不良。

目前, 教师的地位与待遇还是比较低的, 教师在社会上很难与公务员进行平等地交往。而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中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在国家没有出台政策认可辅导员为教师身份之前, 大学生辅导员被看作是不带任何职务与级别的行政工作人员,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辅导员的工作。由此可见, 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辅导员定位的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 辅导员在与人交往时, 自感地位低, 不如别人, 从而产生了一种社会适应不良。这种社会适应不良严重影响辅导员的本质工作。

3.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 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生命个体身心健康的标准之一。然而, 有些辅导员在交往中受认知观念、性格、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影响, 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大学生以及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造成人际关系失调, 直接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情绪。

4.心理与生理失衡。

情绪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当人遇到精神压力而处于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 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异常改变。若时间较长, 反复发生, 便可能由功能性改变逐渐演变成器质性损害。

(二) 工作与理想不匹配。

有许多辅导员感到自己不适合做教师工作, 尤其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有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当初的理想不是教育工作者, 由于一些无法抗拒的原因导致自己走上了教育工作的岗位, 因而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一种没有兴趣与耐心的态度。

(三) 大学生思想与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节奏与步伐的加快, 竞争的日趋激烈, 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目前, 人际交往问题、学习压力问题以及情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三大主要问题, 尤其是情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此外, 大学生的心理疾患也日益增多。这些严重的思想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辅导员不分昼夜地工作, 从而导致大学生身心疲惫。

二、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 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 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 导致工作状态恶化, 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 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 对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提高辅导员的地位。

辅导员的地位职业包括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是指人参政的程度, 社会地位是指人受社会尊重的程度, 经济地位主要是指经济收入的高低。提高辅导员的地位主要是指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地位的高低。因此, 有关部门应花费大气力提高辅导员的经济收入, 以缩小辅导员与其他类似的人员的差距。辅导员有了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也相应会得到提高。

(二) 加强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1.加强职业信念教育。奉献是辅导员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因此, 学校应大力加强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规范自己的行为, 是辅导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关系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发达, 关系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只有在这样信念支配下, 才能使自己的行动充满力量, 才能克服因长期从事某一种工作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帮助辅导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心态是指在职业当中根据职业的需求表露出来的心理感情。好的职业心态是营养品, 会滋养我们的人生, 积累小自信, 成就大雄心, 积累小成绩, 成就大事业。有相当数量的人, 分不清个人心态和职业心态, 凭自己的情绪, 用自己的个人心态来对待工作。因此, 辅导员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 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

(三) 学会释放压力。

人人都有压力, 在快节奏的社会是不可能没有压力的, 关键是在压力面前如何应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合理的压力释放有助于身心平衡与健康。

释放压力的方法是很多的, 比如, 找到一个知己好友或是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们述说出来;参加诸如登山、散步、打球等户外运动, 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 释怀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学习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中悟出一些有助于自己平静的道理。

总之,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 应正确认识。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 完全可以克服这种不良心理。

参考文献

[1].于威.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2].高晓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去个人化、少成就感三个维度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的水平,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但在去个人化和少成就感方面不同学校的辅导员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教龄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月收入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和成就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

作 者:曹建平CAO Jian-ping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205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76(4)分类号:B842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与对策 篇3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

[作者简介]孙丽岩,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支特殊教育队伍,站在德育第一线,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复杂化致使辅导员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并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大连市14所高等院校辅导员进行随机调查,总调查人数104人,年龄分布在22~57岁之间。教龄分布在1~20年之间。采用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问卷。以Maslaeh1997年编制的MBI和李永鑫2003年编制的CMBI为基础,并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共40个项目,采用1、2、3、4四等级评分,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4表示“经常如此”。

分别对全体辅导员、男、女及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总分平均数、标准差、得分超过3的项目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以3分为界作为职业倦怠的单项目阳性标准,辅导员平均阳性项目数为8个 ,接近总项目数的1,3。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总分,女性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轻辅导员(30岁以下)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年长(30岁及以上)辅导员。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Maslach.C指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个体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而辅导员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直接对个人、学生和高校造成严重的影响。

情绪衰竭是指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对工作没有热情。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降低。心理方面对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首先,消极情绪导致注意力下降,认知出现偏差;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辅导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工作效果受到影响;情感方面: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淡漠,社会支持变得脆弱,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

去个体化导致师生关系淡化甚至破裂。情感通常是一种双向交互的过程,辅导员对学生的情感类型和程度,直接被学生内化为对辅导员的情感,并间接表现在辅导员的工作绩效中。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失去了情感关系的支撑,就只能流于表面,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与执行也将会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表现,使辅导员的工作过程与目标严重背离。

低个人成就感是指工作效能感降低,对自己消极评价,具体表现就是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目标、工作过程乃至工作效果的全盘否定。辅导员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的传播者,而传播者对自身传播内容的否定,对于传播对象的消极影响无疑是难以估量的。

三、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明确办学定位,以目标导向提供社会支持。应用型大学是我国大学大规模扩张的重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等。只有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使辅导员的劳动价值、社会支持度与科研人员相平等,才能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证。

2建立多等级危机干预体系,增强辅导员的危机应对能力。工作的不确定性是辅导员压力的重要来源。为了缓解其压力,更为了有效化解危机,高校有必要建立严密、科学的危机干预体系。第一级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构成,主要负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发现并及时汇报学生潜在的危机隐患;第二级由辅导员构成,负责简单矛盾的调节,鉴别、筛查心理问题学生,转介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将危机事件向院系领导汇报;第三级为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负责危机事件的决策、调节,并汇报给上级学校领导;第四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疏导、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危机事件的干预,等等,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问题隐患与解决建议;第五级为校学生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事件解决方案的最终决策与干预。五级干预系统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各级分工负责,又彼此合作,一方面分解辅导员压力,降低辅导员的无助感;另一方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危机事件的预防上,以求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3完善辅导员选拔体系,平衡辅导员年龄结构,保障其胜任力。个体对于某一职业的胜任力是一个综合评定系统,涉及到职业兴趣、能力特征、个性特征、职业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简单地用毕业成绩或在校综合评定得分作为辅导员选拔指标,无法有效保证人职匹配。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将科学的人才测评方法纳入辅导员选拔体系中,将是减轻辅导员职业倦怠情绪的有效途径。

4明确岗位职责,分化岗位任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远远超出定义的范围。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和能力特点,在辅导员队伍内部实现适当分层,形成工作和专业梯队,走科学化和专家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4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 工作压力大导致职业倦怠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但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常被弱化。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凡是和学生有关的事, 学校的各个部门和职能机关都能对辅导员发布相关的工作安排和任务, 高校辅导员实际上是充当了学校各部门在各院系的办事人员。辅导员除了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 还承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干部的培养、各类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帮扶、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党建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奖贷助工作及部分教学和科研工作。社会和高校当中突发事件的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给辅导员带来了心理压力。《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在实际的工作中, 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大多超过200人。另外, 由于目前在校学生基本都是“90”后, 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自我意识强, 有主见,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 同时, 由于扩招, 学生素质有所下降且学生间素质层次增多, 给教育和管理增加了难度[1], 这也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二) 职业成就感低导致职业倦怠

思想政治工作是潜移默化的, 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辅导员工作的效果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的, 不止限于学生在校期间, 是通过学生终生的状态体现的, 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较难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与专业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相比, 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见效周期长、绩效隐性化、成果无形化等特点, 导致辅导员产生一定的失落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实际上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还是偏低的, 个人成就感的降低, 最终导致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降低,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职业倦怠

目前, 辅导员在高校中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队伍不稳定。调查显示:辅导员任职周期绝大部分低于4到5年, 有近6成的辅导员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认同, 没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意愿, 很多辅导员萌生了以辅导员岗位为基础, 瞅准机会就要跳出苦海, 转入教师岗或行政岗的想法, 辅导员的流动使整体队伍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年龄结构, 缺乏有效的传、帮、带, 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陷入困境。从事辅导员工作者大多将该工作视为过渡性、临时性的, 因而缺乏深入的规划和思考。辅导员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看不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 同时也缺乏专业和学科的支撑, 因而导致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缺乏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易于滋生职业倦怠。

二、缓解和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

(一) 明确岗位职责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要稳定辅导员队伍, 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首先要从工作制度上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和确保障。高校应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党团建设、就业指导、学生评优和违纪处理、学生安全教育、贫困生帮扶和学生工作研究等方面,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并根据职责要求, 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度、班集体活动制度、工作情况记录制度、与学生谈话制度等, 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职责, 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 防止辅导员工作无边界化。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工作上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定岗位说明书, 明确工作范围, 强化工作职责, 从而使辅导员从杂乱繁重的非岗位工作的事务性束缚中解脱出来。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老师要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全员育人观念, 从根本上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部门职责规范, 理顺学生工作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把辅导员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 让辅导员集中精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二) 优化考核和激励机制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的考评机制, 是充分调动辅导员积极性和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也是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力保障。因此, 高校应切实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 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的考核评估方法, 并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级晋升相结合。在职称评定上, 高校有必要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系列, 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 在行政职务提升上, 高校有必要把辅导员作为后备干部的储备力量, 拓宽辅导员成长发展的渠道。不断完善考评的方式, 创建《辅导员工作日志》等记录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痕迹”考核机制。同时重视学生的评价, 让学生参与到辅导员的考评当中, 客观公正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和工作成绩,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 加强岗位培训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各高校应该加大对辅导员培训力度, 让辅导员能开阔工作视野, 学习更多工作技巧, 掌握学生工作领域的政策与最新动态, 从而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2]。各高校可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如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多种形式, 吸收学生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经验。通过脱产学习和进修, 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组织选派辅导员出国进修、赴校外进修、参加挂职锻炼和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等, 使辅导员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 还应定期开设辅导员工作论坛, 交流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帮助辅导员在专业上成长, 应大力倡导辅导员参与研究工作, 特别是对工作的深层次思考和创新研究。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 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倦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预防职业倦怠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研究无疑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和促进高校的发展, 提高办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 帮助辅导员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将辅导员的职业目标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尽可能多地给辅导员以发展和选择的机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设计是组织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同时, 辅导员对职业生涯如何进行规划和管理最终取决于辅导员个人。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制订科学的计划与措施, 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辅导员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把寻求自主发展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确定了发展目标之后, 辅导员必须有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措施, 实现自己的目标,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适应不断变化的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需求, 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

美国学者Dworkin指出:“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4]研究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 关心辅导员的发展, 关注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预防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的必要条件, 对于提高辅导员职业生活质量,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牟海萍.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63-65.

[2]骆帅, 袁雪花.辅导员职业倦怠调查报告[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1 (11X) :324.

[3]林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根源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 2012 (31) :224-225.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或“职业枯竭”。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处于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状态的被调查者超过70%。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因为它是一项高压力情境行业。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负性职业性伤害,正在严重威胁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它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以及状况的好坏。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表征

1974年,美国的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主体一般是那些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的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群。高校辅导员作为助人行业的一种,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超过50%比例的辅导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有35%的辅导员认为工作不被重视,有45%的辅导员对工资待遇不满意,有60%的辅导员对社会地位不满意,近63%的辅导员迫切要求变换职业,只有不到15%的辅导员有工作成就感,几乎没有辅导员愿意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综上,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辅导员成就感、幸福感不强,存在短期“跳板式”思维,缺乏长期职业发展规划,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一方面,职业倦怠会对个体的生理机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疲劳、头疼、高血压、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使得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职业倦怠的辅导员会经常处于精神疲惫状态,情绪低落且波动性大,不能有效地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对工作和生活冷漠、悲观,缺乏生活热情。

(2)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态度

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工作中缺乏热情、缺乏活力、消极被动、厌倦工作,他们往往将学生工作视为谋生手段,在日常事务中走一步算一步,在紧急事件的处理上不能及时到位,转岗意愿强烈;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耐心,疏于管理学生、漠视学习、惰于研究;对学校环境和管理抱怨较多,认为评价体系不公平,对个人待遇不满。

(3)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

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往往与同事难以相处、容忍度低、同情心少,对他人的行为反应较为激烈,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1.岗位重要性体现不足,社会支持度不高

岗位重要性体现不足,社会支持度不高是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社会支持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各界都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认为他们只是在空洞说教,任何人都可以从事。二是人际支持系统的不健全,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而在实际状况下辅导员则是处于被两个群体边缘化的孤立地位,很容易产生失落感。

2.机制体制不健全

① 工作强度过大。它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变现在:辅导员负责管理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个体意识越发强烈;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

② 工作绩效隐性。辅导员的工作成效是非显性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使得很多人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误解,认为其整天无所事事。试想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客观的评价,将很难保持自己的工作热情。

③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不仅要维护学生的权利,也要维护高校的制度,两者的矛盾冲突就落到辅导员身上;此外辅导员的职责无边界是角色模糊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需要辅导员介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影响其工作绩效。

④ 公平感缺失。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辅导员、教师、科研人员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薪酬和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对等的现象,这让辅导员感到不满,对工作丧失积极性。

3.辅导员自身原因

就年龄和工作经验而言,辅导员大多在三十岁以下,在就职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比如缺乏社会经验、自恃过高、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等。辅导员身上的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工作压力之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认为自己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的辅导员占比达到49.6%,然而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的辅导员只占到13%。

三、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1.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

有资料表明,职业倦怠和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可以有效的降低职业倦怠的产生。高校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例如带领辅导员定期去心理健康中心做一些心理疏导,积极主动地排解负性情绪。同时辅导员应该正视自身,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陷;辅导员要更加的积极乐观,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压力,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

2.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一是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划定工作范围,分清工作主次;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师生比例,让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三是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应该对辅导员的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要对辅导员工作提出太多的超出其能力和范围的要求。

3.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效能感

一是优先选拔真心热爱辅导员工作并具备较强业务水平的毕业生进入辅导员队伍,这样可以使其从职业生涯之初逐步培养职业效能感;二是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三是经常性组织辅导员进行业务学习;四是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得自身具备较强的能力应对日趋复杂的工作。

4.重视辅导员工作并为其提供发展晋升的空间

首先,高校要真正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把其放到和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他们更加安心的投身教育事业;最后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体系,对于哪些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应该进行适当的提拔和晋升,从根本上解决其职业倦怠的根源。

参考文件:

[1]薛浩,陈桂香.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激励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2]胡博,杨如意.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36).

[3]于立东.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教师发展,2014(20).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6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或“职业枯竭”。有关的调查数据表明, 处于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状态的被调查者超过了70%。此外也有研究表明,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 因为它是一种高压力职业。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 正在严重的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它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及状况的好坏。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1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1974年, 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 它主要是指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主体一般是那些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的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教师也是助人行业的一种,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 超过半数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一支特殊的队伍, 在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辅导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 对学生没有耐心, 容易生气。内心空虚、消极, 对前途悲观失望, 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 对学生缺乏热情, 没有动力, 不合群。不满意自己的个人待遇, 不关心学生,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精力、容易疲劳、身体虚弱。经常出现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 甚至引发一些身心疾病, 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2.1 社会支持度不高

社会支持度不高是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社会支持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社会各界都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认为他们只是在空洞说教, 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另一方面是人际支持系统的不健全, 辅导员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 而在实际状况下辅导员则是处于被两个群体边缘化的孤立地位, 很容易产生失落感。

2.2 组织体系不健全

(1) 工作强度的影响。它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需要辅导员负责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个体意识更加强烈;学生的需求增多了;高校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的实行, 导致集体活动的难度增大。

(2) 职业特征的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 使得很多人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误解, 认为其整天无所事事。试想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客观的评价, 是很难维持自己的工作热情的。

(3)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的影响。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 不仅要维护学生的法定权利, 也要维护高校的制度, 两者的矛盾冲突就落到辅导员身上了;此外辅导员的职责不明是角色模糊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需要辅导员在负责, 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思想教育的职责, 影响其工作绩效。

(4) 公平感缺乏的影响。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 辅导员、教师、科研人员等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是在薪酬、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对等的现象, 这让辅导员感到不满, 对工作丧失积极性。

2.3 个人体验存在差异和不同

就年龄和工作经验而言, 辅导员大多在三十岁以下, 在就职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比如缺乏社会经验、自恃过高、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等。辅导员身上的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工作上的压力的时候, 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相关调查发现, 认为自己的心理不是很健康的辅导员占48.9%, 然而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的辅导员只占到17.5%。

3 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分析

3.1 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

有资料表明, 职业倦怠和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 可以有效的降低职业倦怠的产生。高校培养辅导员自身健康的人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比如带领辅导员定期去心理健康中心做一些心理疏导, 积极主动地去排解自身负面的感受。

辅导员应该正视自身, 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辅导员要更加的积极乐观, 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 可能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压力, 要学会积极的应对。

3.2 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1) 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制定岗位说明书, 划定工作范围, 分清工作主次。 (2) 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的确定师生比, 让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 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应该对辅导员的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不要对辅导员提出太多的超出其能力和范围的要求。

3.3 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效能感

(1) 选拨那些真心热爱辅导员工作并具备较强业务水平的毕业生来建设辅导员队伍, 如此可以使其从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就产生职业效能感。 (2) 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 提高工作技能。 (3) 经常性组织辅导员进行业务学习。 (4) 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 通过不断的学习, 使自己有较强的能力应对日趋复杂的工作。

3.4 重视辅导员的工作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

(1) 高校要真正的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重视辅导员的选拨、培养和使用工作, 把其放到和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2) 高校要建立辅导员的激励机制。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让他们更加安心的投身教育事业。 (3) 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体系。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辅导员, 应该进行适当的提拔和晋升, 使辅导员有出路, 这可以说是解决他们职业倦怠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丽恩.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J].江苏高教, 2005 (5) .

[2]曹雨平.李怀祖.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J].江苏高教, 2005 (5) .

[3]魏志耕.教师职业枯竭的哲学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1) .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7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 并引入心理学领域的。它是用来描述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教师等行业中出现, 而对于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辅导员来说, 因其在教师行业中的特殊身份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 职业倦怠现象也就更为突出:精神疲惫, 对学生工作的爱心和耐心渐渐褪去;认同感降低, 无法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突破口, 对工作产生排斥感;心理健康水平直线下降, 焦躁不安, 感觉心力衰减, 容易产生头痛失眠等抑郁症状。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1.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工作超负荷

在实际工作中, 与专业课老师相比, 辅导员承担着多重任务, 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扮演不同的角色。除了要完成班级管理等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之外, 还要承担院系安排的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在让辅导员倍感压力巨大的同时, 也面临着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感:在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的同时, 还必须是学校秩序的管理者;既要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 还必须是热情的服务者;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 还必须是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并且在很多的时候还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 常常会遇到两个角色同时提出两种相反的期望,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弱化了其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 而且也加剧了辅导员对自身定位的模糊感, 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职业化的发展。

2.辅导员工作的低成就感

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要激励理论, 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追求。但现实的情况却难以满足辅导员的这一需要。在专业教师看来, 辅导员的工作是谁都可以承担的;而学生往往将辅导员视为维持学校秩序管理者;作为家长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得到辅导员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保姆”式的职能定位, 偏离了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 导致辅导员自豪感和优越感的降低。

与专业教师所教授的教学科研工作相比, 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见效周期长、绩效隐性化、成果无形化等特点, 因此, 辅导员要比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 承受更高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强度。但在当前高校普遍重科研成果的情形之下, 面对同样的职称评定条件, 辅导员却很难得到同等晋升的机会, 从而导致辅导员产生一定的失落感。此外, 辅导员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看不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也容易产生职业认同感上的 “高原反应”。

3.辅导员心理压力过大, 情绪宣泄渠道空缺

多重角色的困扰, 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使得高校辅导员内心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当对生活富有浪漫激情的内心追求遭遇到比较残酷的现实情况之后, 往往会引发苦闷甚至抑郁等职业倦怠心理。

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必将是越来越大, 长期下去对辅导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对前途悲观绝望, 对工作感觉厌烦, 感觉心力交瘁, 经常性失眠等症状。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 有学习迷茫、家庭困难、情感困惑、就业压力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运用高超的心理咨询技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被咨询者的辅导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生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影响, 加之其自身因素、家庭和社会压力等因素, 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出现问题, 对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缺乏关爱。这是引发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 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一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首先是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管理上,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维护日常管理工作。

因此, 高校首先应当在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明确其工作目标、范围和责任的同时, 强化班级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 实现工作重心的下移。其次, 在事务性的工作上要力求制度化、科学化、简单化, 尽量减少辅导员纯事务性的工作量。第三,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学生工作要落实到基层, 并非推卸给基层;学生工作重心下移, 并非责任的下移。

2.完善工作机制,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由于工作重心的偏离是导致辅导员成就感降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高校首先应当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同时利用各种途径来宣传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羡慕的工作, 满足辅导员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大都比较年轻, 面临着诸如结婚、住房等问题的困扰。因此, 高校应当制定详尽公平的分配制度, 提高辅导员的待遇水平, 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最后, 高校应当畅通辅导员职称评定渠道, 完善进修晋升机制,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职业前景, 使其获得战胜职业倦怠的信心。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配备相应的疏导机制

3.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配备相应的疏导机制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辅导员心理问题的调适, 也要通过辅导员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加强心理保健意识, 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 正确地认识自我, 把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法来刺激自己的精神, 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 让自己保持一颗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在做好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同时, 辅导员还应有目的去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通过学习, 不但能够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 而且有助于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自身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提升个人成就感。

第二, 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首先, 为辅导员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并严格保密。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身心状况的体检和心理测验, 及时了解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其次, 定期为辅导员举办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班。通过培训, 使辅导员能够掌握身心放松的方法,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 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再次, 设立辅导员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拓展缓解辅导员压力的疏导途径。例如可以通过开通辅导员心理热线, 定期举办辅导员心理沙龙等形式, 及时地清除他们在做学生工作时遗留下来的“心理垃圾”,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 增强心理素质。最后,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创建支持性的辅导员工作氛围。通过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对待的宽松的心理环境, 以尊重理解的态度与辅导员一道参与到学生的育人工作中去, 建立支持性的辅导员工作系统, 来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从而消除其职业倦怠。

关心辅导员的发展, 关注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预防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何峰.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 .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8

我国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学生繁多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使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同时,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教师的权威日益减弱;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 喜欢标新立异, 不循规蹈矩, 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反叛性越来越强,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越来越拒斥, 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显著降低;再者由于扩招, 学生素质有所下降且学生间素质层次增多。这些给教育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而这绝大部分落又到了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身上。在这种新的形势和背景下, 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加重。因此, 研究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 降低其负面影响, 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职业倦怠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 (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 用于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 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学者马勒诗 (Maslach) 认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情绪衰竭 (Emotional exhaustion) 、去个性化 (Deperonal lineation) 和个人成就感低落 (Dim in ishedpersonal accomplishment)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常表现在:长期的情绪倦怠感;对工作的冷漠感;较低的成就感。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 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但职业倦怠的存在会对辅导员和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组织因素分析

工作倦怠症状凸显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之中, 其根源在于学生工作本身的特殊性给辅导员带来的非同寻常的压力。对于辅导员个体而言, 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然而, 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社会、组织、个人因素与工作倦怠感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关系。下文着重阐释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

(一) 职业特征

辅导员的工作在时间或空间上具有延续性和不断扩张性, 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 不像医生的工作是通过治愈一种疾病而结束, 律师的工作是随着一个案件的结案而终结。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 辅导员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还有许多虽非职责范围之内但与学生切实相关的事务耗费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用“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辅导员的工作是最恰当不过的。由于工作没有明确的界限, 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处于随时待命的持续应激状态, 难以有效放松。有一项研究比较了美国和荷兰的5种工作类型 (教师、社会服务、医药、心理健康, 以及司法执行) 的工作倦怠情况。结果表明, 工作倦怠在两个国家有相似的工作特征。在司法界, 职员表现出高工作怠慢和高无效能, 而衰竭水平较低;教师却表现出高衰竭, 以及一般水平的工作怠慢和无效感。辅导员职业是典型的助人职业, 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 加上自我期望值高, 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中的一些压力, 这必然会损害教师的工作热情, 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

(二) 工作负荷过重

有研究表明, 工作负荷过重与职业倦怠之间呈高程度相关。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 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从表1可以看出, 2008年高校在校人数比2003年增加了近1倍, 而辅导员很难按照这个比率递增。据有关资料显示, 部分高校300-400名学生才有1名专职政治辅导员, 个别高校甚至600-700名学生才有1名专职政治辅导员。近几年, 虽然各高校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但许多高校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很难达到《教社政[2005]2号》文件规定的1:200。再加上许多虽非职责范围之内但与学生切实相关的事务, 他们往往超负荷运转。另外, 学生工作具有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广延性的特点, 随时都有事情发生, 工作时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也使辅导员更易发生职业倦怠。

(三)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众多研究表明, 职业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工作倦怠存在中等或高程度的相关。而由于辅导员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冲突, 却是很多辅导员感到压力、紧张和倦怠的根源。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辅导员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 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 又是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指导师等。辅导员的职业要求他们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角色转换, 同时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又经常对他们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 角色冲突现象在辅导员身上经常发生。

(四) 公平感

由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可知, 职工的工作动机, 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影响, 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报酬进行自我历史的纵向比较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 只有在感到付出与所得相符时, 才会产生最大的工作热情。我们从投入-产出这一角度, 将学生工作特点归纳为“三高三低”:投入方面的高期望、高强度、高要求, 产出方面的低回报、低创造、低发展。与高校中的其他教师比较, 学生工作的“三高三低”现象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导致辅导员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既与辅导员自身有关, 也受辅导员工作的外部环境影响, 因此, 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个体、组织3方面的协同努力。从社会而言, 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正确诠释辅导员职业, 营造尊重辅导员、关心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从个体而言, 辅导员也应不断学习和努力, 增强自身的教学效能和职业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同时辅导员还应学会一些自我调适压力的技巧, 如学会时间管理和放松训练等;组织层面的管理和干预从实践的角度看则可能是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最有效的途径。笔者主要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如下思考和对策, 以期对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效能有一点帮助。

(一) 重视学生工作, 制定相应的政策

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和“学生工作是消防队”的被动局面, 把学生工作等管理工作同教学科研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把学生工作也作为一门学科来抓。在改变观念的同时拿出具体的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政策方案。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的作用来稳定这支队伍, 增强吸引力, 使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同志自愿加入到学生工作队伍中来, 从而提高整支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在具体的待遇方面, 如外出进修、住房分配、提职晋升、表彰奖励等予以同等待遇,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凝聚力。

(二) 明确岗位职责, 合理减轻工作负荷

做好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设计, 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 是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相关规定, 主要是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及学生组织建设的管理、就业指导及帮困助学的服务等。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 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 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配足配齐专职辅导员, 将辅导员所管理学生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于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 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心理、社团、学籍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应分别由不同部门和人员来承担, 不能凡涉及学生的工作都交由辅导员来做。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骨干与助手职能。要规范学生事务, 提高工作效率, 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而减轻或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三) 引入竞争机制, 倡导流动机制

从人事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 强化人才竞争机制, 创造多种多样的竞争形式, 如公开招聘、考察、民主评议等, 增加透明度, 贯彻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原则, 将少数不合格者坚决淘汰出局。高校目前正在实施的机构改革, 已逐步建立起竞争模式, 无疑会大大减少职业倦怠现象。人才流动是必然的, 是人才资源优化组合分配的方式和外在表现。没有流动就没有稳定,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学生工作干部的合理流动, 从而实现学生工作队伍的动态稳定。

(四) 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

费斯勒曾提出:“教师行业要想吸引好的教师并留住他们, 非常紧要的是通过入职培训项目帮助新任教师。”资助辅导员开展德育理论研究和职业培训等活动, 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可以开展两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一是职业技能培训, 即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多种形式, 将学生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工作干部, 以帮助其提高工作绩效, 如参加心理咨询师、生涯指导师的认证学习。二是辅导员创造脱产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提高综合能力水平。上海大学建立“12345”进修机制, 即每年在优秀辅导员中选送1%出国进修, 2%到校外进修, 3%到各级党校进修, 4%赴区县挂职锻炼, 5%在职进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 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脱产学习和进修不仅可以使辅导员摆脱角色多重性导致的角色冲突困扰, 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身心, 而且可以使辅导员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 .

[2]、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专学报, 2002 (3) .

[3]、王晓春, 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5) .

[4]、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刘占文.试论高校教师的流动性与稳定性[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7 (2) .

[6]、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 1995 (3) .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9

一、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影响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将职业倦怠引人心理学领域, 它指的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疲乏不堪, 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

众多研究发现,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 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可以看作是多元化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 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 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具有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第一, 情绪衰竭。经常表现出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 有一种衰竭、无助感, 对生活冷漠悲观, 对工作完全丧失热情。第二, 人格解体。逃避社会交往, 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 甚至易于攻击他人, 讽刺同事, 对学生挖苦、漫骂, 甚至滥施惩罚。第三, 个人成就感。对自己所从事的德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 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意义, 没有价值, 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 感觉到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的事情, 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 缺乏职业自豪感, 觉得前途黯淡, 没有希望, 低人一等。

由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是培养正在发展中的人, 较其他职业人群, 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不仅影响自身身心健康, 而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且不论职业倦怠对高校辅导员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既有个体原因, 又有外部原因, 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很难全面、详细并准确的进行分析。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 以下几个因素引发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1、职业期待的差距性

组织心理学理论认为, 许多人对工作的期望是不现实的, 因而容易产生幻想破灭, 进而导致工作倦怠。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作者认为其付出与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 要求教师是高素质的模范公民,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 在各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围绕教育对象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说明了人的培养特别是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潜移默化的, 是于无声处有声、于无为处有为的工作, 学生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很难用量化指标体系来考核其效果。这样一来, 和高校其他从业人员相比较起来, 他们赢得组织和舆论的肯定和赞誉的机会少之又少, 导致职业期待的落差。

2、职业角色的挑战性

辅导员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冲突是很多辅导员感到压力、紧张和倦怠的根源。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高校辅导员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 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已、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指导师等。辅导员的职业要求他们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角色转换, 同时, 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经常对他们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 角色冲突现象在辅导员身上时有发生。如学校要求辅导员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这就要求他们对学生充满慈爱之心, 同时, 多数高校出台政策, 将利益分配与各院系学生学费收缴直接挂钩, 任务分解后, 辅导员又成为学费收缴的直接责任人, 并且学费收缴情况和辅导员的收人直接挂钩, 这样一来, 辅导员又要尽其所能催缴学费, 这种一时需要“慈眉善目”, 一时又需要“横眉冷对”的角色要求, 常使他们对职业要求产生矛盾和困惑, 在实际工作中一名辅导员往往感到心力交瘁, 难以面临多元角色的挑战。

三、大学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策略

组织高校辅导员参加心理知识的培训, 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技能主要包括归因训练、应激训练、情绪转移等。归因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内控能力, 帮助个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以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应激训练可以改变个体面对问题的应对态度, 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 提高个体在工作中表达见解和主张的积极性, 从而降低因逃避问题而产生的工作倦怠;情绪转移可以使个体迅速走出情绪低谷, 以适当的方式 (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进行合理的情感宣泄和压力缓解, 使个体的心理处于正常的可控状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救助的机制和机构, 在职业倦怠尚未出现或初见端倪的时候, 就施与贴心的关注, 提供相应的抚慰, 而对于某些依靠自身力量实在无法摆脱和治愈职业倦怠的辅导员, 则及时给予系统而科学的心理诊疗课程和康复训练, 最终帮助其迅速走出职业阴霾, 重建职业自信, 重拾职业乐趣。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诠释, 并就防止其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和蔓延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考, 以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

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分析 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危害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30-02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纽约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提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主要用以描述教师由于长期承受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感、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成就感低,工作热情减弱等一系列负性现象。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说过:“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己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高校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但当自身工作压力过大,预期的工作成就和发展目标得不到实现时,就容易引发职业倦怠,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一、影响辅导员自身的心身健康和职业发展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职业倦怠能导致高校辅导员在心理上的无助感、情绪沮丧,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及生理上产生虚弱感甚至引起身体器官发生病变,危及心身健康,这种不良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反过来加重职业倦怠,形成恶性循环,促使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出现疾患,进而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高校辅导员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承受着管理数百名学生的工作压力,在工作中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显得筋疲力尽,这种压力往往会导致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经受着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在精神方面表现出慢性衰竭,对外界产生悲观情绪,没有工作热情,常感到焦虑、紧张、孤独、情感压抑。伴随职业倦怠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职业倦怠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问题,影响辅导员的身体健康,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失眠、头痛、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个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会削弱辅导员的工作能动性,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还可能影响辅导员的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冲突现象增加[1]。辅导员职业倦怠所产生的低落、悲观、消极情绪使他们对工作变得没有热情,不能高效、优质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也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及时有效的总结,阻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

高校的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会破坏辅导员正常的工作习惯,降低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对班级、学生个体的管理能力,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不能投放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在提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上。有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细心和爱心,对教育管理工作准备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工作失去兴趣,这必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成长,容易纵容学生违纪行为,因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职业倦怠容易对教育环境产生“污染”。美国学者德沃肯曾经讲道:“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如果辅导员对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从事学生工作丧失热情,工作的主动性降低,长此以往这些不良情绪和态度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不良的影响[2]。另外,作为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老师,高校辅导员本身对学生就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尤其影响学生的做人和做事。有职业倦怠感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表现得消极怠工、不求上进,对学生的漠不关心、责任感降低,都会“传染”给学生,损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辅导员这一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其不良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会变得混乱;缺乏心理辅导会导致学生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显得彷徨无助;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会导致学生迷失方向、艰难摸索,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这些,都会对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目前,在管理机制上,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普遍受二级学院和校学生处的双重领导,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组织部、财务处、保卫处、后勤部门等各部门下达的众多工作任务都需要辅导员组织或协助完成。研究表明,辅导员职业倦怠会损害组织竞争力。对学校而言,辅导员是校园稳定的基石、教学秩序的监控仪,其职业倦怠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质量下降、思想涣散、队伍建设进程缓慢等不良后果。职业倦怠的产生使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创造性降低,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教育管理资源,容易造成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辅导员本身作为学校一支重要人力资源队伍,其自身的潜能、价值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这对学校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代价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它不但阻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制约着学校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甚至使学校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辅导员职业倦怠会使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工作的完成只是处于应付状态,低成就感和低创造性,不能形成工作品牌,有的甚至不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外,如果学生中存在的诸如学业、情感、经济困难、就业困难问题没有及时被发现,或者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将会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产生严重影响,进而不利于学校的改革发展创新,与此同时,职业倦怠容易导致辅导员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即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流失问题,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说,辅导员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了危害,而且大大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弱化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对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学校在招生、就业、校友资源的聚集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发展收到制约。

四、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一线工作者,高校辅导员不仅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职业倦怠容易使辅导员工作质量下降,忽视或不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发达,不良思想、不良信息和不安定因素易于在校园内迅速渗透,进而容易对社会的安全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高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容易因为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引发的不稳定不和谐。另外,产生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对校园突发性事件敏感性减弱,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演变成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危机,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力量削弱,将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3]。

总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这个群体的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对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重大挑战。研究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关注辅导员的心身健康,关心辅导员的发展,预防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意义重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应该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优化考核和激励机制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加强岗位培训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等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建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危害及应对策略[J].丽水学院学报,2012,(4):108-111.

[2]徐晓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之危害及因素的实证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2):197-199.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策 篇11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职业衰竭”。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 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从业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 厌倦工作的痛苦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 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影响从业者的整个生活状态。美国学者德沃肯曾说, 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这些被重压下的教师教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受害者。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者的负面情绪、对辅导学生冷漠、置之不理的极端态度, 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个性发展、人格成长, 甚至是学业, 最终影响人才培养、教育质量。从业者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 对工作丧失激情, 对工作对象日渐反感, 身心耗竭的状态被称之为“职业倦怠”。在过去的100多年里, 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课题研究迅速发展, 职业倦怠目前已经成为组织心理学与职业健康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状态的存在不仅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严重影响工作业绩, 对个人和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当前在我国, 职业倦怠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职业倦怠成为职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各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 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次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 高居第三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价值

首先, 经笔者前期调研了解, 目前辅导员发生职业倦怠现象的以青年辅导员为主 (青年定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34岁以下的人为青年) 。由于对自身认知不足、对前途充满期许、希望工作富有挑战性与成就感、面临家庭个人发展困境等因素, 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较年长的辅导员更加强烈。

其次, 高职学生生源素质较本科院校生源素质略低。本科高校辅导员往往能够切实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但是高职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外, 生活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较低。于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生活起居:宿舍卫生、早操出勤、考试报名等事务性工作量加大, 青年辅导员有必要针对所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总之, 辅导员职业倦怠像一股可怕的暗流, 不仅危害辅导员从业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专业素质提高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实际视角出发, 科学运用职业倦怠相关理论, 仔细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成因及预防倦怠的对策, 为辅导员队伍优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 推动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化、科学化, 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优秀建设者和先锋作用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的基本内容

高校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奖勤贷助、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等八大专职工作。强大的工作压力、繁忙的工作事务和特殊的职业要求使得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职业倦怠现象凸显出来。学生管理工作是包括辅导员在内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的工作, 需要梳理辅导员的职能定位, 重点理清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辅导员和高校后勤及其他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要想方设法地加强辅导员优秀队伍建设, 充分明确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 理清队伍建设的科学化体制机制, 从全局上抓住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吸引优秀的人才来自愿从事辅导员工作, 打造优秀的辅导员科学化水平团队。

1. 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业素质, 改善辅导员年龄层次分布。

让辅导员在入职前就明确自己会面临怎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 分析自己能否胜任该工作。辅导员工作直接面对人的工作, 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要学会为人师, 行为举止高雅, 工作要能力强、水平高, 具备各个方面的素质, 辅导员岗位是非常锻炼人、培养人的地方。年轻的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洗礼, 可以很好地实现思想感情的升华, 也可以锻炼各个方面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经验。

2. 积极调整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体系, 做到日常培训和专

题培训、具体事务操作培训与工作理念、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相互结合, 增加交流学习机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 辅导员工作同样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努力实现骨干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靠拢。高校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 应及时纳入高校教师培训计划, 享受高校有关鼓励政策的优待。

3. 提高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辅导员工作量认定与激励机制。

除了日常的学生管理与教育外, 青年辅导员思维活跃各有所长, 如何激励他们发挥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并认可认定他们的工作量, 也是提高辅导员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要合理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 制定高校辅导员工作章程,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落实工作负责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评, 考核结果要与实际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相应挂钩。要通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考评相结合, 充分实现对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 严格控制。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辅导员, 宣传先进事迹, 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贡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想真正落实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用实招、用实劲、办实事, 努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既要着眼长远, 统筹规划, 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优秀, 又要立足现实, 抓住关键, 尽快突破必要环节。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需要高效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源, 时刻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 努力了解学生的要求, 用心贴近学生的真实情感, 做到学生有问题首先想到辅导员, 首先问辅导员, 首先告诉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 有利于积极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维护校园和谐与稳定, 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1.

[2]刘兆军.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石油教育, 2001.3.

[3]王政书.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 2007.6.

上一篇:高校电子教室下一篇: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