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辅导需求

2024-11-29

职业辅导需求(共10篇)

职业辅导需求 篇1

一、问题提出

研究发现,使用职业辅导服务,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成熟度、获取更多的职业信息、增强职业确定性[1]和求职满意度。[2]因而,检视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的需要和使用状况,一方面便于确定需要辅导的人群,从而制定有针对性地服务帮助其提高就业质量;一方面可以检验高校职业辅导工作的实施状况,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关于大学生职业辅导需求和使用情况的研究数量并不多。美国近期的研究发现,[3]大学生存在较高程度的职业决策困难,意味着对职业辅导的高需求;但只有大约30%~70%的被调查者知道学校提供了职业辅导项目,且仅约10%甚至更低的人使用了相关服务。无论是从知晓还是使用程度看,被调查者知道并使用与工作找寻直接相关的求职招聘服务较多,比如校园招聘会,工作岗位信息发布和就业中心信息网站等。个体和团体咨询,以及职业发展课程等辅导项目,知道并使用的人数相对较少。相对而言,在辅导项目中,知道和使用个体咨询和求职技巧训练的比例排位靠前。

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需要与使用,仍旧发现了学生重招聘服务,轻发展辅导的态势。比如,不同时期对北京市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4][5][6]尽管大学生对职业辅导的需求和使用率在近十多年内有了大幅地上升,但是需要的辅导内容多数还是集中于就业信息、招聘会、求职技巧训练和就业政策解释;需要和使用的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校园招聘会和就业信息网。对个体咨询的需要多,但对就业指导课和讲座或工作坊使用多。在其他地区进行的研究,也大致出现了这种趋势。[7][8][9]

近年来,中国高校对职业辅导服务越来越重视,无论内容和方式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地检视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的需要和使用十分必要。虽然现有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具有不同群体特征的学生在需求和使用上是否存有差异?职业辅导服务的实施在不同高校间是否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大学生愿意使用校方提供的职业辅导服务的比率整体偏低,原因何在?除了校方的专业服务,他们主要求助于哪些支持系统?

为了更好地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设置两个研究问题:第一,检验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内容与方式的需求、了解与使用,探究不同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大学生间的差异;第二,如果使用率偏低,探寻大学生不愿意使用学校职业辅导服务的原因,以及其偏爱使用的求助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东北(吉林)、西北(陕西)、华东(江苏)、中南(湖南)和西南(重庆)地区高校的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4份。东北地区233人(23.9%),西北地区142人(14.6%),华东地区100人(10.3%),中南地区268人(27.5%),西南地区231人(23.7%)。被调查者平均年龄22.4岁(SD=1.37)。男生575人(59.0%),女生397人(40.8%),有2人(0.2%)没有填写;工学375人(38.5%),理学91人(9.3%),人文科学136人(14.0%),社会学190人(19.5%),管理学123人(12.6%),农/医/军事学40人(4.1%),19人(2.0%)没有填写;毕业年级学生有708名(72.7%),非毕业年级学生265人(27.2%),有1人(0.1%)没有填答;普通院校715人(73.4%),211高校239人(24.5%),20人(2.1%)没有填写。

(二)调查工具

职业辅导服务内容需求量表(自编):选取10项中国高校职业辅导服务的典型内容。被调查者要求在五点李克特式标尺上打分,0=不需要,1=需要。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需求越强烈。

职业辅导服务方式需求、知晓与使用问卷(自编):选取12项中国高校开展职业辅导服务的典型方式。被调查者要求在两个标尺上打分。标尺1为,0=不需要,1=需要,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该职业辅导服务方式的需求越强烈。标尺2为,0=不知道;1=知道,但没用过;2=使用过。选择1和2,表明知道学校的职业辅导服务;选择2,表明使用过。

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用来收集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科、年级、院校类型和所在地区等信息。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描述统计、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大,将p<.01设置为显著性水平检验标准。同时,将效应量纳入考虑范围。根据Cohen(1992)提出的标准,当η2=.01,.06或.14时,分别说明效应量处于较小,中等和较大水平。效应量过小,说明实践意义不大。故此,如果η2<.01,即使p<.01,也视为不显著。

三、研究结果

(一)对职业辅导服务内容的需求

由表1可见,约60%及更多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所列举的辅导服务内容。需求最高的前五位主要与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任务有关(比如确立目标,了解自我,了解工作世界和进行选择),只有“面试指导与训练”与工作找寻过程的求职技巧有关。此外,对升学和创业指导的需求相对最低。

将测量内容需求的各题项加总,形成“内容需求总数”的新因变量,然后以性别、年级和院校类型为自变量,进行2×2×2的ANOVA检验。结果显示,仅性别主效应(F=17.77,p<.001,η2=.018),女生(M=7.76,SD=2.53)所需要的辅导服务内容数量显著多于男生(M=6.99,SD=2.92)。

(二)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方式的需求、知晓与使用

由表2可见,大学生对所有方式的需求率均在70%以上,60%或更多的学生知道学校提供了各种辅导服务,30%~70%的人有所使用。对于大多数辅导服务方式而言,需求率和知晓率较为接近,但是使用率大幅度低于知晓率。需要、知道和使用最多的服务方式主要与招聘及落实就业有关,包括发布岗位信息、举办校园招聘会、信息网、推荐和实习。“就业指导课”是最主要的职业辅导方式,93.0%的人知道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超过70%的人上过就业指导课。

将测量方式需求、知晓和使用的各题项分别加总,形成“方式需求总数”、“方式知晓总数”和“方式使用总数”三个因变量,以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为自变量,进行三个2×2×2的ANOVA检验。

对方式需求而言,年级和学校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F=10.47,p=.001,η2=.012)。仅在211院校中,非毕业班学生(M=11.32,SD=1.27)所需的辅导服务方式数量显著高于毕业班学生(M=9.70,SD=2.60)。

对方式知晓而言,年级的主效应(F=53.33,p<.001,η2=.058)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F=10.26,p=.001,η2=.012)显著。毕业年级学生知道的辅导服务方式数量(M=9.99,SD=2.60)显著高于非毕业年级学生(M=7.91,SD=4.31);普通院校学生知道的数量(M=9.63,SD=3.16)也显著高于211院校学生(M=8.77,SD=3.56)。

对方式使用而言,年级的主效应(F=93.43,p<.001,η2=.098)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F=27.03,p<.001,η2=.030)显著。毕业年级学生使用的辅导服务方式数量(M=7.09,SD=3.11)显著高于非毕业年级学生(M=4.20,SD=4.36);普通院校学生使用的数量(M=6.63,SD=3.70)也显著高于211院校学生(M=5.26,SD=3.55)。

(三)不使用校方职业辅导服务的原因及求助对象

上述分析发现,仍然有相当比例大学生需要并知道学校提供了系列职业辅导服务,但使用率较低。在列举出的各项原因中(如表3所示),28.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使用校方职业辅导服务的首要原因是“不了解就业指导项目的实施过程”;22.4%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能解决个人职业问题”;16.8%表示“尚无求助需求”;15.3%表示“愿意求助其他人”,14.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学校提供了就业指导与服务”。

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表述原因有显著差异(χ2=36.81,p<.001)。非毕业年级学生选择“不知道学校提供了就业指导服务”和“不了解就业指导项目的实施过程”的比例更高;毕业年级学生选择“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能解决个人职业问题”的比例更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遇到职业选择困难时,35.9%的学生会首先求助“父母”和“家庭里其他重要他人”;29.7%的学生选择求助“导师”、“任课老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等学校师长;15.6%的学生选择求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另有13.5%选择求助于“朋友和同学”。由此可见,学生并没有将解决职业选择和发展困难视为一个专业的求助问题。父母、重要他人、教师、朋友和同学的帮助,大大分流了校方专业服务的使用率。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普通高校学生,211院校学生优先求助“朋友/同学”的比例更高(χ2=25.84,p<.001)。

四、讨论

本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大学生对职业辅导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需要、知晓与使用状况,并检验群体差异。从内容需求上来看,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表示需要所枚举的职业辅导服务内容,且更加需要与促进就业相关的内容,对升学(读研)和创业指导的需求处于最末两位。此结果与大学生整体毕业去向的分布基本一致,即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一部分继续升学读研究生,很小比例的人自主创业。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此次调查的大学生更偏重与职业探索和决策过程相关内容的需求,对与工作找寻过程相关内容的需求次之。这很可能是因为,随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中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关心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渴求对个人特质和工作世界的充分了解,而不再简单地需要求职技巧训练或者就业政策的解读。

就群体差异而言,女大学生的需求总量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现象或许与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有关,[10]说明未来的职业辅导应当更多关注和满足女大学生的特殊需求。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学生对职业辅导内容的需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职业辅导服务应当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同时,不同院校类型学生间的需求也无显著差异,说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对职业辅导的需求共性大于差异性,并非学校声誉高的大学生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职业辅导。

职业辅导服务的内容需要适合的方式进行传达。结果显示,70%~90%的调查者对列举的典型辅导服务方式表示出有所需要的积极性,65%~90%的人知道学校提供了职业辅导服务,仅30%~70%的人使用过。与以往中国的研究相比,需求率、知晓率和使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充分反映了近几年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以及职业辅导服务的必要性和普及程度。但是,使用率低于需求和知晓的状况依然存在。

大学生更多需要、知道和使用那些与招聘和就业结果紧密相关的服务方式,说明大学生对工作信息和岗位的需求是最紧迫而重要的。除与招聘活动紧密相关的方式外,就业指导课的知晓和使用率非常高,高于创业指导课,也改变了十年前以讲座/工作坊为主导的辅导模式。这可能与近些年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为限选课和必修课有直接的关系。[11]

从群体差异来看,年级和学校类型是影响辅导服务方式需求、知晓和使用的重要因素。从对方式的需要来看,211高校中非毕业年级学生的需求显著高于毕业年级学生,或许突显了他们对个人职业规划的提早觉知和渴望。但是从知晓和使用上来看,毕业生比非毕业生,普通院校学生又比211院校学生更多地知道和使用学校的职业辅导服务。这说明,大学生,特别是211院校大学生,可能在知行方面存在脱离。虽然需要职业辅导和服务,但总要等到接近毕业的时候才会去了解和使用,职业选择看起来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使用率与知晓率间的差异提示,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学校提供了职业发展教育或者服务,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在不使用校方职业辅导服务首因中,被调查者总体中近30%的人认为“不了解就业指导项目的实施过程”,22%的人认为学校提供的教育和服务“不能解决个人职业问题”。同时发现,毕业年级学生拒绝使用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解决个人职业问题”;非毕业年级学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就业指导项目的实施过程”和“不知道学校提供了就业指导服务”。这一发现提示,如果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校职业辅导服务的使用率,需要分年级使用不同的策略。对毕业年级学生而言,应着重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辅导服务的针对性和质量;对非毕业年级学生而言,仅让学生知道学校提供某项职业辅导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要尽可能充分介绍实施细则,使学生有深入了解。

本研究也调查了大学生遇到职业发展困难时的求助对象,只有16%的被调查者会首先求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36%的学生首选求助父母或亲属,30%的学生选择求助学校师长。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首先,职业选择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是关于家庭整体利益的问题,父母对子女职业选择有巨大的影响,因而父母或亲属会成为很多人的首要求助对象。其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就业中心提供的服务对求职成功或者方向选择的帮助是有限的,反而需要依赖更多的社会资本,比如社会关系等,【12】所以才会更多地求助家长或者师长。第三,与学生中持有对学校职业辅导服务“不需要”、“不知道”和“不管用”的观念有关,比如211高校大学生会更多地优先求助“朋友/同学”,说明优秀同辈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类型大学学生求助特点的差异性。

摘要:本研究对来自5个省市的9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高校职业辅导服务内容与方式的需求、知晓与使用状况。研究结果发现,70%以上的大学生需要与职业决策和工作找寻相关的辅导服务内容;70%-90%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目前使用的辅导服务方式表示需要,60%-90%的人知道学校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30%-70%的人已经使用。不同性别、年级和院校类型的学生在职业辅导服务的内容与方式的需要、知晓和使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职业辅导,职业辅导需求,大学生职业辅导

参考文献

[1]Whiston,S.C.,Sexton,T.L.,Lasoff,D.L.Career intervention outcome: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Oliver and Spokane[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8,45(2):150-165.

[2]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84-96.

[3]Fouad,A.,Guillen,A.,Harris-Hodge,E.,Henry,C.,Novakovic,A.,Terry,S.&Kantamneni,N.Need,awareness,and use of career services for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6(4):407-420.

[4]金蕾莅,樊富珉,王志诚.北京高校及大学生关于就业指导的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102-108.

[5]何昆.浅议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J].学理论,2011(20):57-58.

[6]金蕾莅,熊义志,王丹.职业辅导在研究生就业中的普及、使用和效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1(5):81-88.

[7]杨锐英.云南省普通高校就业指导现状—来自云南省8所普通高校的实证调研[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43-48.

[8]金晓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271-274.

[9]叶一舵,李霈,冀薇,陈丽.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7-41.

[10]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2-138.

[1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2007.

[12]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13-31.

职业技术生涯规划辅导 篇2

【关键词】职业技术;生涯规划;职业辅导

职业技术生涯规划与现在的学习、工作和将来的就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爱行业、爱岗位的敬业精神,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就是要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有机地、全方位地、紧密地融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在岗的感觉,有就业的危机感,有社会创业的意识,知道如何定向培养自己的能力。学做事,先学会做人;学技术,先学会负责;学营销,先学会诚信;学管理,先学会自责。

职业技术生涯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归纳如下:

(1)职业技术生涯规划有近期的目标和远景的目标。近期的目标就是完成好学习任务,远景的目标就是过好我们美丽辉煌的职业技术生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报家庭,回报学校,回报社会;不但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能够资助家庭。毕业出去的学生很优秀,很适合社会岗位的需要,那么学校的社会声望就会很高。老师和学校期望,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自豪,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耀。

(2)我们的职业技术生涯规划的心态应该保持一个中值的定理,既不要期望过高,也不要期望过低。保持一个适中的心态,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我们的一个脚踏实地的目标可以是这样的,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是技术员,过了一两年可以成长为助理工程师,再过三五年可以成长为工程师,再过十年、八年可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这个目标不是不可以实现,而是通过艰苦的努力,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的。

(3)做事先学会做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成为人才,积极准备争做有益于人民的人。先做人,后做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不知廉耻,不能成人。“八荣八耻”是先进的导向,集中表达爱国主义,体现社会主义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体现,解决社会道德观念的问题,价值取向多元化,構建和谐社会,文明礼貌,遵守纪律,改革开放,奋勇当先,立志勤学,努力成材。

(4)我们还要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自学的能力。例如IT行业是一个设备、知识更新很快的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朝阳产业。从事这样一个行业,应该怎么办?我们就要不断地去自学,不断掌握新的知识、设备和技术。到了社会工作岗位上才会发觉有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学过,甚至没有接触过,但老板却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了。那么就是看看同事们怎么做的,自己再琢磨琢磨,研究研究,就开始做了。实际工作中很多情况就是这么干的。工作,思考,再工作,再思考,直至成熟。在社会上有很多设备、知识和技能在校都没有接触过,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迅速学习的能力。在校时就要有目的地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平时做作业、记笔记、阅读、写工作日记、向别人请教、留心观察他人如何处理问题等方法来获取。

(5)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经理在面试时经常会问,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含义就是农村的比较能吃苦,企业比较喜欢要。当然许多城市的学生也很能吃苦。能吃苦耐劳是企业非常注重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肯干,如果不肯干,就不会干。肯干、多干才能会干,会干才可能干,能干才能与众不同。

(6)工作要有责任心。有责任感,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到了社会,领导看到你有责任心,就会加多一点责任给你,慢慢地你就成长起来了。如果不把握机会,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举一个例子。我们学院在评估的时候,就有一大群老师通宵达旦地工作。我们不仅要有责任心完成工作,而且责任心还体现为向领导及时汇报工作情况。有些同学视这种汇报为打小报告,其实不然,及时汇报可让领导及时地了解工作进展,并可及时获得领导在工作上的支持和指示,从而使工作更顺利、圆满地完成。

(7)在一个集体中,团队精神是不可缺少。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利。如果不得利我就不干,这样整个团队的利益就会受损失。比如说,班集体搞活动,有的说去人民公园,有的说去狮山公园,有的说去青秀山公园,如果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要不然就不参加活动,这个集体活动就无法进行。所以要有迁就,迎合他人意见的牺牲精神,要有互相配合,与人合作的精神。

(8)所用非所学,每一届都有这样的学生。像这样的同学,就要很认真地、审时度势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用自己的长项来应对社会。在做职业技术生涯规划的时候,要侧重自我探索,用自己的长项来培养应对社会的能力。例如喜欢搞管理和营销的同学,可以注重培养自己的礼节与礼仪、口才与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并非不搞专业就没有出息,鲁迅最初是学医的,刘翔在大学里也并非体育专业。

(9)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人无信而不立。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而获取信任则是成功的基石。在工作中、学习中、办事中获取信任,在沟通中获取信任。珍惜友谊,将友谊发展为信任。在工作中要有措施,有汇报;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有关键的措施,要有信心,要表现出自己的刚毅,经受得起诚信的考验和磨练。信任一旦失去了就很难找回来,诚信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它珍贵。信任一旦失去了,还往往会转化成一种报复。

(10)还要有爱心,有为同学服务、有奉献的精神。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候,我们要尽力地帮助别人,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有爱心非常重要,爱家人、爱祖国、爱他人、爱社会、爱工作、爱劳动、爱岗位、爱事业,这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只爱自己的人,能很好地溶入社会、溶入企业、溶入集体。

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现在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理念,将来培养工作能力和工作理念。在校学本事,做准备,这些能力不能到时才培养,现在就应该着手进行,否则机会来的时候,我们就捕捉不住。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够找到出路。职业技术生涯规划的一个要点,就是要让同学们现在把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在将来能更好地抓住历史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明星编著.哈佛精英训练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2.

[2]刘登阁编著.一生应掌握的65种生存本领.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1.

[3]王东华编著.超薄学习:关于学习的93条建议.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1.

[4]俞涛主编.大学生行为指导与训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6.

[5]理清著.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0.

[6]陈允明等,译.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第3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2.

[7]杨立军编著.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

[8]李晓鹏著.学习改变命运(第2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7.

[9]德川,盛乐编著.犹太人影响世界的28个智慧法则,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1.

职业辅导需求 篇3

关键词:需求层次,职业认同,辅导员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是其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特殊群体, 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辅导员工作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弱化, 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某些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也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共存的社会背景下,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 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及表现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刚刚起步, 且是基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普遍认为, 职业认同是心理学概念, 是个体对于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及肯定性评价, 一般分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各方面特征的积极感知和认可程度[1]。 有研究表明, 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认同较低, 明显低于高校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2,3,4]。 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的研究表明[5], 职业期望、职业认识及职业情感相对较高, 职业意志相对最低。 辅导员性别、专业对职业认同影响不大, 而学历、从业年限及职称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有一定影响。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 是提高高等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基石。 但从辅导员工作实际来说, 一方面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承担相应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处理各种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与服务, 必须同时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个人付出与收获相对不平衡。 与高校专职教师相比较而言, 辅导员事务更为繁杂琐碎, 容易让人丧失工作激情, 且面对着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及教务等部门的多头管理, 导致辅导员逐渐出现职业倦怠情况。

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辅导员职业认同不佳原因分析

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的动机理论》 一书中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 (社交需求) 、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同一时期内, 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 任何一种需求都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各层次需求是相互依赖和重叠的。

(一) 生理需求层面。

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包括穿衣、吃饭、住宅、医疗等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大都是年轻教师, 职称低、资历浅、进校时间短, 工资收入偏低。 不少高校辅导员不属于正式编制, 福利待遇与正式教师有明显差别。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教师身份, 但因工作时间被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牵绊, 很少有时间钻研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科研水平也普遍低于专职教师, 职称评审一般晚于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干部的管理者身份, 但是与真正的行政干部相比, 待遇差距较大, 职务晋升机会不多。 另外, 各高校专职辅导员配置数量严重短缺, 很多高校评估辅导员配置情况时, 辅导员的总数除一线专职辅导员以外, 还将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及不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相关学生工作处、团委行政人员计算在内。 但在实际工作中, 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仅是一线辅导员。 因此, 这样的评估统计可能与教育部建议的比例差距不大, 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事务工作和压力全部在一线辅导员。 承担的工作量巨大而收入报酬及福利待遇较低是目前辅导员生存的真实现状。

(二) 安全需求层面。

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学历一般以硕士为主, 相当一部分人将此工作看做过渡时期的跳板。 有部分人出于与其他同等学历高收入人员的横向比较, 认为辅导员工作事多收入少, 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此外, 高校辅导员角色日趋多元化, 工作更趋向专业化、多样化、社会化发展, 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娴熟的工作技巧, 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专业背景各有不同, 有相当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 工作中找不到抓手, 思路不够清晰, 甚至打不开局面, 辅导员产生心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 工作收不到实效, 得不到学生尊重, 久而久之丧失工作热情, 降低职业认同。

(三) 社交需求层面。

从职业认识看, 辅导员的职业身份并未取得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普遍认可, 普遍认为, 辅导员就是服务人员。 从事事务性工作, 不是专业性、技术性人员, 任何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是辅导员的事。 因此, 辅导员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如:日常管理、宿舍管理、评奖评优、党团工作等,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身份被弱化, 普遍缺乏归属感, 从而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产生怀疑。

(四) 尊重与自我实现层面。

马斯洛认为, 社会中的人有自我尊重和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和需求。 辅导员群体大多是青年教师, 刚步入工作岗位, 工资收入低, 职称低, 在与外界的交往和沟通中, 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缺少自信, 认为未被社会所认可, 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 此外, 就工作本身来讲, 辅导员很多时候是协助其他部门工作, 真正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探求学生成长规律的时间较少,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工作无法量化评价, 即使全身心地投入也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 较多的付出很难得到相应的显性回报, 成就感不易显现, 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

此外, 在高校环境下, 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 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在科研上有所突破, 但一方面, 由于辅导员不一定具备思政教育的专业背景, 欠缺学术经验, 另一方面, 辅导员被繁杂的事务工作牵绊, 在科研工作上投入时间不足, 导致辅导员在竞争激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申报方面毫无优势, 科研成果缺乏, 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提高职业认同的对策与思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 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因此,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要从辅导员最基本的需求入手, 然后层层深入。

(一) 创造利于辅导员发展的政策环境, 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形成,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问题、心理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价值观问题、恋爱观问题、网络问题等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 多数高校辅导员配备远远不足, 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比例, 多数辅导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往往忽略自身的学习提高。 因此,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可以有效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有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 要建立健全培训、进修的长效机制。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各异, 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系统培训,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辅导员培训制度, 是弥补现今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的最有效的途径。 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培训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 通过对辅导员个体的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需求, 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提升职业认同度。 其次, 在职称评审上, 建议专门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 可以设立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特级辅导员, 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工作实践性、事务性、任务繁重性等工作特点和实际, 根据学历条件、工作年限、学术科研成果等条件进行考核晋级。

(二) 建立激励机制, 满足各层次需求。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节辅导员、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等几支队伍的收入分配, 譬如工资、奖金、酬金、加值班费、科研费、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和资助等, 尤其应该考虑辅导员经常需要加班和值班等情况, 保证其收入标准不低于校内其他人员的工资和待遇。

为了从精神上对辅导员进行激励, 增强职业认同感, 高校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辅导员评优、表彰, 给予其精神上的奖励和激励, 增强队伍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发展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决定辅导员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如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的机会, 鼓励辅导员进修学习, 攻读高层次学位, 制定相应的出国培训制度等, 学校还应为辅导员提供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机会等。 除此之外, 应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职级、职称晋升的通道, 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 让辅导员像教师一样只要努力, 总会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专业化的发展并不否定辅导员发展方向的多元化, 辅导员的发展, 其中既有沿着职业化发展阶梯循序发展的专职队伍, 又保持灵活的流动机制, 学生岗位锤炼过的辅导员同样是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后备力量的重要渠道, 学校应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选拔合适人才, 安排他们到适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 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建立多项畅通的“立交桥”, 形成良好的职业晋升渠道, 为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满足辅导员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丽萍.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2]张淑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方明军.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7) :56-61.

[4]周广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高校辅导员职业现状堪忧 篇4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职业差异

我们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包括工作环境、自我工作情况以及自我工作认知等方面内容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21份,答卷有效率92%。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

调查中显示,有 87.2%的学生和91.7%的教师都认为辅导员这一角色有存在的必要;而学生和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 (较满意)率分别占到了63.8%和74.1%。这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得到了普遍肯定,作为高校中非教职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与专任教师一样,是高校日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然而辅导员的职业身份毕竟不同于專任教师,他们之间存在着哪些显著的差异呢?笔者总结为以下四点。

教育层面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75%的学生认为专任教师重教书轻育人、辅导员重课外轻课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表明,在高校专任教师重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真正从人格、德操方面影响学生却很少见。笔者分析,专任教师不像辅导员那样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所以无法与学生建立起更亲密更信任的关系,从而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对学生的人格施以影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层面上,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的着眼点显然是不同的。

制度倾向差异

54%的辅导员在调查中毫不避讳的认为,辅导员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乐观,选择做辅导员只是暂时的“跳板”,一是迫于就业压力,二是在于高校的“魅力”。应当说,学生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情况是,辅导员的教师制度缺乏相关规定的保障,纵然近些年来出台了不少有利于辅导员的政策,但是提拔、职称评聘、申报科研课题等具体问题很难像专任教师那样得到到落实,造成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相对偏少。

社会认可差异

在调查中,61%的人认为任课教师重要,然而却有52.3%的人认为辅导员对自身的影响更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认可度更倾向于专任教师,然而辅导员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未必小于专任教师。高校里专任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私下交流,而辅导员则成天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这种实际的表现与心理的认同暴露了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在社会认可上的不公平待遇。

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堪忧

笔者尤其关注辅导员这一职业群体的职业现状,通过调查显示,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堪忧。

职业倦怠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43.2%的高校辅导员有职业倦怠的现象出现。在生理方面,他们经常会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神难以集中、思维逻辑性降低;在心理认知上,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是机械重复着枯燥琐碎的事务,觉得前途黯淡;在情感上,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情绪波动大,常常感到抑郁、焦虑和烦恼,有离开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的想法,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岗位流动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56%的辅导员把担任“辅导员”工作作为进入高校的一个跳板,但是进入高校之后,与高校的其他几类职业相比较又觉得辅导员工作是一份“鸡肋”工作。尤其是与专任教师相比,他们既要面对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又要面对涉世未深的学生,工作时间不确定,随时待命,工作强度较大。而且进行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时间少,晋升和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少,还容易被认为是“术无专攻”的保姆和勤杂工,无论是在发展机会还是社会认同方面都难以与任专任教师相比,所以造成辅导员队伍广泛的岗位流动。

专业培养

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事务性强,工作表面化。不少辅导员常常是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陷入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的事务性工作当中,真正花在 “辅导”的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辅导员没有时间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方法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地回答。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针对辅导员职业现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多个层面去加强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首先对辅导员队伍要严格选拔,精心培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0.3%的辅导员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表明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贴近辅导员岗位。但实践证明,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业、康体保健、心理咨询等不同导向的专业中选拔辅导员,既能使其发挥专业水平又能稳定其工作的职业热情,并能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向专家化的道路发展,实现服务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双赢。

其次要加强管理,规范结构。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是年轻教师,工作年限短,职称低,工资不高、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工作又繁杂琐碎,精力投入大,他们根本没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加强和完善本职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所以对辅导员一定要加强思想教育管理,让他们真正投入到学生教育中来。另外可以专门设立一定比例的教授岗、副教授岗、讲师岗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有的高校还分派老、中、青三级结构,使得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都明显加强。

大学生心理发展辅导需求浅析 篇5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疏导需求特点存在年级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存在年级差异, 心理辅导需求程度呈现两头热现象, 即大四高于大一、大一高于大三、大三高于大二发展趋势。这与大一和大四处在大学本科首尾两个较为动荡的阶段不无关系。[1]大一新生刚入校, 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 压力重容易形成心理的迷茫与困顿, 而大四学生承受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 在平衡与处理就业与深造、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矛盾以及因恋爱而产生的问题等方面的现实冲突时, 内心容易生成更多的心理困惑。同样, 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辅导需求和发展趋势差异。

(一) 大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期

大学一年级新生, 从中学迈进大学, 由于角色的变化, 生活、学习、人际环境的改变, 使其入学后, 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 并因此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此外, 当他们初入到一个新鲜的环境中时, 生活习惯必然会与原有的形成冲击, 因此也就导致了他们处在一个迷茫而不自知的状态下, 不同类别的大一新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冲突, 有着不同的侧重心理辅导需求。

1. 女生自卑情绪突显

李滨对高校一年级新生对心理咨询需要程度做对比分析表明大一女生明显比大一男生感到自卑, 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2]通常情况下来说, 女生会比男生在学业上更为仔细认真, 因此她们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 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 她们就是优等生, 这就导致了她们是在一种没有坎坷的环境下成长的情况。在她们的内心深处, 她们极度渴望自己被认可, 想要作出一番自己的成绩, 然而, 在一直受传统礼教观念影响的时代里, 大家依然觉得女性就应该是贤良淑德, 能够在家相夫教子的。所以, 她们害怕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份会给她们将来的求职带来困扰, 同样, 这种情绪也就一直伴随着她们。本来女性就是心思细腻的, 长久下来也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束缚和影响着她们, 导致形成自卑心理。

2. 初入大学, 男生的性与爱观念会凸显

由于在高中阶段情感会受到压制, 所以很多学生甚至在步入大学前就有谈恋爱的想法, 只不过男生和女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男生从生理特征看, 身体及各方面都会比女生成熟得晚, 但是他们天生好奇心强, 也极度容易受到视觉等方面的刺激, 再加上他们在性格上比较浮躁, 因而对在感情方面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好好处理, 使得他们会在心理上受到创伤, 被情感所困扰。而且一些调查也显示出, 男生在情感上受伤的比例较重, 也有一部分人会刻意避开恋爱的话题。

3.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学习、人际和谐与异性交往顺畅方面辅导需求差异显著

受年龄、性格、经历、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学习、人际和谐与异性交往等方面表现出高于城市学生的辅导需求。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因沿袭当地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 具有更多关注学习成绩、考试名次的学习特点, 进入大学后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敛聚学习问题。[3]来到城市后, 较复杂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方式方面, 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他们在公众场合会变得敏感, 不愿意交际, 他们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个体, 还会有脸红、局促不安的表现, 等等。在异性顺畅交往能力方面, 由于城市较农村相对开放、开明, 使得城市大学生在此方面优势突显。所以, 身在农村的学生就急需有人对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进行指导。

(二) 大学二年级:心理问题的碰撞期

经过大一的适应期, 大学二年级学生基本形成了新的学习、生活习惯。同学关系基本稳定, 交往范围由班级、院系到学校逐渐发展着, 甚至扩展到校外。随着教学进度深入, 专业课程难度增大, 基础课程学习优势逐渐被削弱, 人际互动与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以往就已存在的问题, 逐渐暴露出来, 于是, 各种心理问题随之出现, 如:性格差异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 来源于学习压力的狂躁情绪, 与异性交际产生的问题, 等等。处在同年级阶段, 学生的类别、经历不同导致了心理问题辅导差异明显。

1. 女大二学生人际敏感程度高于男大二学生

在二年级期间, 女大学生自我表现欲与参与感、独立感强烈, 如人际挫折, 就会出现嫉妒、自大等情绪。张运生等学者对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 女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等上得分高于男生, 具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 女性一般多愁善感、温顺胆小, 更关注情感问题,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敏感程度自然高于男大二学生。

2. 农村学生的人格成长问题较城市学生突出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一方面导致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生活大多很艰苦, 他们寄希望于下一代身上, 使得下一代倍感社会的不平等和自己责任重大, 从而直接影响孩子人格成长, 另一方面致使城乡教育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譬如, 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还不健全, 教育水平也比较低下, 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自然也不利于他们成长。因此, 农村大二学生心理咨询需求度高于城市大学生。

(三) 大学三年级:情感发展的冲突期

已经历过大一的所谓“古典主义”和大二的所谓“浪漫主义”的大三学生, 开始转向急功近利的“现实主义”。虽然学生可以开始独立生活了, 但是他们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 因此还不够成熟, 甚至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感情问题。

1. 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辅导需求增大

当学生升入大三以后, 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大学的生活规律和学习方式, 因而他们会比较明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想要考研, 那么他们就会去收集有关考研的信息或者是购买和搜集备考的材料, 如想要报考学校所考的科目, 英语该如何复习, 等等。而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的人, 则要在毕业前参加各种考试, 准备自己的简历, 并尽可能多地拿到证书, 增强自身的硬件条件, 譬如, 英语四六级证书、国家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 等等, 亦或先去一些工作单位实习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还有就是想要留学的人, 他们要着手准备托福、雅思考试, 还要了解国外学校的学习方式, 办理签证和申请等。[4]

2. 人际交往多元化辅导趋势明显

因为大三的学生们都有各自想要努力的方向, 因而每个人的作息规律也自然会变得不同, 这也使得大家互相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再加上各种压力接踵而至, 很容易造成易怒的情绪, 甚至会出现寝室矛盾。同时, 处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人际交往圈子扩大, 交往方式多元化。因此大三学生人际交往多元化辅导需求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3. 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

情感冲突在大三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在感情上遭受了打击, 甚至有走上极端道路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学生们初入大学时的感情是简单的,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接触, 可能会出现很多矛盾甚至是关系出现裂痕, 他们往往面临的是分开还是走下去的难题, 而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因而也就受到了困扰。[5]

(四) 大学四年级:择业、深造盲目期

而等到了大四, 学生们最关注的也就是未来去向问题。在这一阶段, 学生们往往会比较迷茫, 他们受择业的困扰较大, 再加上其他譬如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和恋爱等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眼光过高, 其次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面对学校、社会、家庭的三座大山, 学生们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 经常会面临几近崩溃的状态。在这一阶段, 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更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情绪, 要将他们的状态调换到可控之下。[6]

摘要: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 一般经历入学适应期、稳定发展期、就业与深造准备期等三个阶段。通过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和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差异性分析, 可以发现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通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体系, 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不同发展阶段,心理辅导需求,阶段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华炜.大学生心理辅导需求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108-110.

[2]李滨.高校一年级男、女学生对心理咨询需要程度的比较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42-43.

[3]谢钢.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2) :300-302.

[4]韩俊彦.大三学生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 2003 (3) :28-30.

[5]夏纪林.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 2005 (27) :37-40.

职业辅导需求 篇6

一、“80后”辅导员的特点

1、“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年龄差距小, 易于沟通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年龄相差相对较小, 他们中的大多数毕业前都是高校中的学生干部, 对高校比较熟悉, 和辅导员接触较多, 对辅导员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他们具有亲和力, 容易走进学生心理, 和学生打成一片。他们可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和学生相处, 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2、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富于创新和挑战

“80后”的一代是赋予挑战与创新的一代, 他们喜欢在摸索中成长, 而正是这一点也是“90后”在生活中的成长态度, 他们喜欢接受新的事物。“80后”辅导员懂得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生交流。如现在“90后”最常用的QQ、Email、飞信、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沟通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外星人”的语言和学生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连, 得到学生的认可。

3、了解学生的喜好, 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学生相处

“80后”辅导员在与“90后”大学生沟通中往往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讲道理, 而是用自己或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来启发、引导学生。“80后”辅导员又具有活泼的一面, 能与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友谊, 通过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 学习知识、了解自己的不足, 这更易于学生接受及改正。

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一些同学在高中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那就是考大学。一旦考上了大学, 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象牙塔, 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压力就消失了, 学习目标迷失, 学习动力不足, 感觉无事可做, 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网络游戏, 看电影, 看电视剧, 睡觉等方面。在学生中普遍滋长一种想法, 大学生活无所事事挨岁月, 吃喝玩乐等文凭。

2、思维活跃, 但理性思考欠缺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 网络已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特别是这些“90后”孩子, 他们更是离不开网络, 通过网络了解社会, 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思维更加活跃, 他们反应敏锐, 获取资讯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90后”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都要更强, 他们希望自己得到民主和公平的对待, 渴望在生活的领域中体现自己的民主和权利。但不可否认, 他们中还有很多人由于社会阅历不够, 思想认识比较模糊, 遇事较情绪化, 理性思考欠缺, 喜欢“跟着感觉走”, 也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

3、个性张扬, 善于表现自我

“90后”大学生不喜欢被冷落, 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张扬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勇于表现自己, 希望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精彩, 尤其表现在刚入校时, 他们总是充满朝气和自信, 能够十分积极地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并能保持着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勇于在各种场合展示自我。

4、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调查了解, 刚进校门的“90后”大学生很少会想到大学应该怎样过, 毕业后要做什么。这些事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部分同学的价值取向更是偏向于物质生活, 渴望享受生活, 希望能够经商赚钱。再者就是心理素质较差, 抗挫折能力更有待提高。特别是遇到问题和压力时, 会显得无所适从, 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 遇到困难时有些同学甚至会发脾气, 自暴自弃, 利用饮酒来发泄, 在心理方面表现的极为脆弱。

三、“80后”辅导员应该从哪些方面满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变说为听

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辅导员长篇大论的讲道理, 学生只有听的份。转变为多听学生讲, 鼓励学生讲, 特别是遇到问题时, 不是一味的批评, 而是先听听学生怎样说,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学生沟通这样可以达到更好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2、注意言行举止, 提高个人形象, 树立威信

“90后”大学生是对时尚具有独特眼光的一代人, “80后”辅导员的形象是否被他们认同, 直接影响着他们在“90后”大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根据了解可知, 辅导员只有穿着不老土、言行不刻板 (会用“火星人”的语言更好) 、乐观阳光, 做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样才对“90后”大学生更具吸引力, 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 成为他们的榜样。虽然很多“90后”大学生表面上显得冷漠自私, 但是他们对看上去冷漠的辅导员还是会敬而远之, 甚至反感。他们比较喜欢能经常微笑, 谈吐自信与从容, 彰显着智慧和力量的辅导员, 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走进学生的生活, 这样才能在“90后”面前有威信。

3、经常组织学生活动, 给“90后”大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 有一技之长, 他们渴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 “80后”辅导员要抓住这一点, 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班级活动和系部学生活动, 吸引“90后”大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高校, 每个辅导员都要带几个班, 几百个同学, 开展活动就需要借助班干部的力量, 优秀学生的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 整个班级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都可以放手交给有能力的学生, 多锻炼学生、指导学生、培养学生, 辅导员切忌一手包办, 这样束缚了学生, 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早在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提出:教育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 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的终身学习, 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因素, 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和个性的发挥为本。

5、注重人文关怀

根据研究显示, “90后”大学生都比较早熟, 情感丰富但遇事容易冲动。所以我们“80后”辅导员在德育教育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放下架子, 民主平等的与学生打成一片, 增加对“90后”学生的信任感, 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效率。引导他们建立一套科学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 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占据他们的思想主阵地。使他们摆脱对于网络的依赖, 对社会、自我和他人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6、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高校的发展, 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导员正在朝着现代化, 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深度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要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 成为有理论的实践者。另外辅导员还应该主动学习社会学、社交礼仪、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还要多参加学院及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 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管理技巧, 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80后”辅导员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者, 应该不断更新思维方式, 积极探索与“90后”大学生相吻合的教育管理新模式。集师长、朋友和哥哥姐姐三位一体的角色, 一方面要满腔热情地面对学生、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倾听他们的意见, 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探索属于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 努力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型辅导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备受关注的“80后”一代早已登上了社会的舞台。在各大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80后”也越来越多。而面对在更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 “80后”辅导员应该怎样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真正成为“90后”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子庭.当80后辅导员遇见90后大学生——浅析80后辅导员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春岁月, 2010 (18) .

[2]闫鹏, 王娟, 郭绍辉.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9) :164-166.

职业辅导需求 篇7

1. 辅导员队伍管理缺乏明确的组织和制度约束

许多学校有专门的辅导员管理机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机构虽然大多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许多仍然形同虚设。我们对辅导员对于现存辅导员队伍管理机构的作用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0.93%的辅导员认为现有的辅导员管理机构形同虚设,还有4.65%的辅导员表示没有专门设置管理机构。

2. 辅导员队伍绩效考核方式不健全

我们对辅导员绩效考核内容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绩效考核中对于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道德和工作效益指标的重视程度达到了95%左右,对于辅导员获奖及论文发表和其辅导学生的获奖情况相对来说只有80%重视度。我们在对于辅导员的考核中对于辅导员自身的工作任务考核居多,而对于其它方便的,比如:辅导员自我的提升和其辅导学生的情况,这些相对隐形的因素考核的不够。

3. 辅导员流失率高,职业倦怠感强

辅导员从事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大,压力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调查过程我们发现,97.66%的辅导员都担任除了辅导员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形势政策课,行政党务等等工作,许多辅导员晚上也都会轮流去学生宿舍查寝,值班。工作繁琐,工作量大,然后大量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仍可和相应的回报。

二、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辅导员队伍面临的这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既有学校对于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上的问题,也有辅导员自身的问题,更有社会对于辅导员这一职业错误认知的问题。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需求,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

1. 加大队伍建设的物质投入,满足其生存需要

生存需求是最为基本的需求,当一个人连基本的生存都不无法保证的时候,整个人会处于一种迷茫和消极的状态,无法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处于一种年轻化的趋势,他们中许多面临着如何在城市扎根生存下去的压力。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学校和学院首先应该去关注如何解决我们辅导员队伍的基本物质需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有竞争优势的薪资,住房保证,医疗保证等,让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无忧的同时,可以兼顾自己的子女和家庭的需要。

2. 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满足其安全的需要

在满足的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我们也会追求更高的安全需要,安全的需要既包含基本的人身安全,生命和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未来有保证,稳定的生活。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一是形成公平公正的辅导员选拨机制,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准入机制,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完善我们的绩效和薪酬福利制度,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可以体现激励原则。三是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机制。四是建立专门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切实维护我们广大辅导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将相关的机制制度化。

3.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其交往的需要

人作为群居队伍,社会性质决定我们需要参与集体活动,需要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去获得感情,满足我们的交往需要。辅导员队伍中大多长期囿于学校,忙于学生工作,许多辅导员可能在休息的时间都还要担心学生安危和学生工作,自己的私人空间并不多,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也产生了影响。学校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组织文化建设,给予我们的辅导员人文关怀,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组织和开展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让我们的辅导员同志感受到来自上级和同事的关怀。

4.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社会地位,满足尊重的需要

在满足的基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交往需要之后,我们又希望可以得到来自社会,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且,尊师重道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然而现实中,由于长期对辅导员这一职位认知的偏差,我们并没有给予其和教师同等的待遇和尊重。而改善这种局面需要共同的努力:一方面,我们的辅导员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应尽的职责,在辅导员岗位上发光发热。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对辅导员这一职位重新认识,改变以往将辅导员当做勤杂工,行政人员的观念,积极宣传优秀辅导员事迹。同时,给予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同样的待遇,将他们真正纳入我们的高校教师体系之中。

5. 完善辅导员晋升机制,帮助辅导员队伍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人的毕生追求,我们的辅导员流失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于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很难做出突出的贡献,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学校一方面完善辅导员晋升的机制,无论是行政岗还是教师岗的晋升,给予辅导员队伍优惠政策,定期对于他们进行职业发展的规划培训,帮助其指定合适的职业帮助。另一方面拓宽辅导员展示自己的途径,鼓励辅导员投身到科研或者不断深造成为专业辅导员,建立辅导员科研立项项目,帮助我们的辅导员取得自己的学术成果,我们的辅导员走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特别能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的学生,这些一手资料都是很好的科研项目。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辅导员走访和问卷的调查,分析武汉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职业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24.

[2]陈垠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61-63.

辅导员职业考核与职业发展探析 篇8

一、辅导员职业考核

1.科学考核辅导员职业的重要性

不同的职业考核在客观上都有自己的特定要求、内涵和规范。辅导员职业考核要有科学依据, 考核机制要能够反映出辅导员职业的内涵要求, 评价标准要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系统考察评价辅导员职业现状。因此, 辅导员职业考核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备评价的科学依据。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 辅导员职业活动情况比较复杂, 辅导员要对学生、学校管理部门、授课老师、社会组织、企业等方面进行协调、控制和管理。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人, 他们的重要使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辅导员职业考核, 纠正育人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偏差行为, 力求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挖掘的同时, 实现个人和社会满意的职业效益的最大化。

2.辅导员职业偏差现象

(1) 角色困惑

“保姆”、“勤杂工”、“办事员”等学生脑海里烙刻的“有事儿找辅导员”的理念, 使辅导员置身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而无法脱身,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心理健康疏导等本该辅导员着重去抓的工作却无暇顾及, 造成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错误。学生及学校有关部门幻想着辅导员是以一当百、随时待命的勤务人员,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角色混乱、模糊不清, 导致辅导员职业偏差现象层出不穷。

(2) 目标模糊

无论是社会还是辅导员自身, 都没有把辅导员当做一种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做。高校专职辅导员大多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 在带完几届学生后往往身心俱疲, 通常以辅导员岗位为跳板, 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转岗。处于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之间的“夹心层”, 辅导员未来发展路径不明晰。

(3) 保障机制薄弱

在辅导员收入方面, 与专业教师相比, 辅导员常为学生工作加班加点, 手机每天24小时开机, 每月通讯费较多, 却很少补助。除了收入差距外, 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明显低于任课教师。辅导员队伍长期处于“有人用, 没人管”的状态, 培训、提升、管理、培养等方面缺少系统的规划落实。一方面, 造成辅导员身心焦虑, 职业自豪高、荣誉感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 高强度的工作付出与微薄的工作待遇不相匹配, 影响辅导员创造职业效益的积极性[1]。

3.辅导员职业考核指标

辅导员职业考核评价的作用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方面, 辅导员职业考核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职业考核为辅导员提供了工作标准, 是奖惩的依据, 同时, 有助于发现学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有助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辅导员职业考核为评价个人优缺点和提高工作绩效提供了反馈渠道和改进方式, 让辅导员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在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应考虑到学校发展实际和学生需求, 做好辅导员工作质量评价的同时关注辅导员的长期性发展。第一, 以促进辅导员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辅导员职业考核的最终目标是为辅导员的长期发展指明方向, 实现辅导员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注重过程评价。鉴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状况, 在职业考核过程中, 应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考虑学生、上下级部门、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企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需求, 制定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 强调运用多元化考核, 实现内容、形式、主体和反馈的多元化。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可以保证辅导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 考核形式多元化可以保证从多种渠道更客观地了解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形式和效益, 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不同角度地为辅导员工作效益提供反馈, 有利于辅导员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基于对辅导员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工作需要的了解, 本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构建出辅导员职业考核指标体系[2], 如下表所示:

注:工作职责是指《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全文) 》;《意见》是指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是指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辅导员职业考核指标体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区别性, 评价方向要面向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未来, 考核方式以激发辅导员内在动机为目的, 通过科学实施辅导员职业考核, 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注辅导员的个人发展, 为辅导员职业考核的完善提供建议和依据。

4.辅导员职业考核方法

辅导员职业考核内涵复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评价指标繁杂, 因此在职业考核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慎重, 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要考虑到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各利益主体, 尽量涵盖与辅导员接触最多的学生、上层管理部门, 学校管理部门、校外企事业单位, 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 应根据辅导员职业实际、学校规章制度、人力资源政策事情等, 确定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权重。

(1) 资料统计分析评价法

简言之, 资料统计分析评价法就是通过收集高校各部门对辅导员的职业考核评价指标数据, 根据一定原则计算得出各部门指标的权重, 加总计算, 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根据此结果评价辅导员职业效益的好或差。在具体运算过程中, 通常可以采用加权比较评价法。

加权比较评价法, 是通过确定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学院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企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分别乘以对应的指标数值, 加总求和计算出最终的指标数值。例如为评价管理学院辅导员职业现状, 假设评价主体涉及管理学院领导、学校行政部门、管理学院学生、与管理学院有联系的社会企业四大主体, 在评价过程中让这四大主体分别对管理学院辅导员职业现状进行评价打分, 分别记为A1、A2、A3、A4, 根据预先设定的评分权重b1、b2、b3、b4, 由此可以得出管理学院辅导员职业考核计算公式为[3]:

加权比较评价法不但能反映出各个评价主体的指标分值, 而且能对各评价主体设定不同的权重指标, 因此, 能够较灵活又客观地评价、判断辅导员职业现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比较适用的辅导员职业考核评价方法。

(2) 调查问卷评价法

调查问卷评价法是当前各领域最常用的测评方法, 该种方法简单、易懂、可行性强。在对辅导员职业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亦可采用调查问卷法, 也即通过对与辅导员有关的人员发放问卷, 通过人们的主观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在问卷设计中, 最重要的是问卷内容的设置, 既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 又可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 (赋值) 。

运用调查问卷法考核辅导员职业是目前较普遍的评价方法,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 明确评价的主体对象, 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评价对象实际, 同时评价指标的表述要明确、易懂、为大众所熟悉, 便于评价者的理解。 (2)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调查时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等, 问卷的设计要简明, 便于操作。 (3) 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排除未完成的无效问卷, 统计量化结果, 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二、辅导员职业发展

1.辅导员的职业定位

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前提基础是清楚自身的职业定位。首先,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和其他授课老师一样, 都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同时, 鉴于辅导员职业发展轨迹特征, 很多辅导员都是从事行政管理这一角色, 因此是高校管理干部的组成部分。其次, 辅导员是高校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随着辅导员在职业层次上的不断提升, 大部分都向着各院系和学校党政部分调动, 成为学校党政干部的主要来源。最后,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所服务的主要对象便是为数众多的在校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辅导员不仅扮演着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 更是学生不断成长的人生导师[4]。

2.辅导员职业发展阶段

Miller和Carpenter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划分为形成期、应用期、累积期和生成期四个阶段[5]。形成期是指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认识到学生管理事务可以作为将来的一个职业选择, 然后决定参与其中。应用期是指开始的第一个专业岗位, 这个岗位可能是宿舍主管、心理咨询员等。累积期开始于获得第一个决策岗位, 如学生事务主任、就业指导主任、学生活动主任等。生成期是指在学生事务管理岗位上经过长期职业实践后, 达到专业实践的顶峰———职业生成阶段。尽管辅导员的职业职业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阶段是互不相连、各自为体的。辅导员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上都面临不同问题, 这些问题的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理直接关系到辅导员未来的职业发展。

3.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向

就我国当前辅导员实际来说, 其职业发展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院系专业教师。部门辅导员在从事几年的管理工作后会选择慢慢转入到某一专业领域从事教书、科研工作, 这一专业领域通常与辅导员本身的专业相联系。第二, 学校管理干部。大部分辅导员会选择管理岗这条路继续从事管理工作,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逐步增加, 大多数辅导员逐渐成为各院系和学校的管理干部。第三, 学生教育管理专家。少部分辅导员会选择转行到与辅导员专业相关但不相同的临近领域, 比如, 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辅导员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使得他们在选择这些行业时具备更有竞争力的条件和经验。总之, 不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是选择管理岗还是教师岗, 抑或转岗, 总体上呈现出在职业中不断变更的趋势和规律。

摘要:辅导员职业发展存在角色困惑、目标模糊、保障机制薄弱等职业偏差现象, 科学合理地进行辅导员职业考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构建出3个一级指标, 18个二级指标的辅导员职业考核体系;制定出资料统计分析评价法、调查问卷评价法等辅导员职业考核办法, 最终提出辅导员的职业定位, 职业发展阶段, 以及职业发展路向。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考核,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三, 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 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1) :112-115.

[2]朱诚蕾.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2) :52-54.

[3]漆小萍.基于岗位职责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J].高校辅导员, 2010 (1) :23-26.

[4]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4) :75-77.

职业辅导需求 篇9

【摘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正在发生整体性变化,这种变化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意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价值定位、层次与建构、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标准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在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能力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3-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发近十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选拔、准入、培养、评价及退出等方面建立起一系列体制机制,使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建设、发展空间等日趋合理化。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双重效应”

“人(能力的主体承担者)和人的行动的现实展开(能力发挥和实现的手段),构成能力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或基本维度。换言之,能力建设,实质上就是对能力人的培育和对人的能力充分正确发挥所赖以进行的条件体系的创造。”从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来说,一是要充分挖掘能力主体本身的潜力和资源,培养和发展人的专业技能。二是要合理有效配置人才资源,使人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满足辅导员职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

(一)契合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状态,没有匹配的学科支撑、统一的职业标准和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推进,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规范使得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学科背景不断优化,队伍层次不断提高,学历层次逐渐提升。既使辅导员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也增强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拓展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

(二)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既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直指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需要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需要。其社会价值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职业特性因社会需要而生,并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旨归,着力为社会提供符合主流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职业是连接辅导员个体与社会的媒介,是实现辅导员个体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载体。”在辅导员能力建设过程中,正是以辅导员这一特殊的职业特性为中介,有效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满足辅导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辅导员职业功能的良性运转。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次与建构

一般来说,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设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发掘人的潜能;它是一个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过程:提高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培育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完善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发展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培养人的能力。”应该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职业能力标准的建设,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就是用来衡量辅导员在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来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分为:基础层、中坚层、高度层。

基础层。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层适用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基本要求的辅导员,它主要体现了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在这一层级,一方面,辅导员通过规范思想观念、掌握理论知识、坚定政治立场等教育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西方价值标准的渗入,对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开展党团建设、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也是高校辅导员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

中坚层。这一层级的辅导员能力要求适用于业绩优秀、实践能力强、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它集中反映了辅导员实际的工作效果和质量。这一层级的辅导员必须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有效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因此,这一层级的辅导员要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工作情境中运用坚实的知识体系和育人理念指导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度层。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级阶段不仅指科研能力,它是对辅导员科研能力、学习能力、日常管理能力、参与调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表述。将日常工作和教育系统化、规律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在理论提升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是否具有综合性的学术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辅导员能否站到更高层面研究问题的重要标志。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横向维度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横向维度分为:基础指导能力标准、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发展提升能力标准。

基础指导能力标准。“辅导员工作在其服务育人的意义上首先是一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基本能力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辅导员的基础指导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除了具备硕士学历和中共党员的基础条件外,还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背景,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所具备的、符合辅导员这一职业发展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endprint

专业职业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促使其思想、业务及人格不断趋于完善、不断有所发展的能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不能只是单纯满足辅导员这一职业存在的基本要求,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以便针对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发展提升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的基础上,对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基本能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过程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指导学生成长的基本能力,更要树立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发展提升能力标准既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律的总结和质的提升,更要结合科研创新和学术积累为今后自我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引导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具体内容,为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顶层设计、职业特性和发展路径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是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一)加强辅导员职业的顶层设计,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

“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理念,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具体化为周密的制度体系,细化为可行的操作措施,使辅导员的职业化、专家化由抽象变为具体,从理念走向现实”是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不稳、地位不高、出路不好的问题的关键。在辅导员管理机制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辅导员选聘、准入、管理、培养相关制度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目标,使辅导员岗位做到有章可偱。在辅导员考评机制方面,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奖励制度与惩罚制度相结合。在职业评价的具体内容上要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避免现有的重论文、重课时的而忽略辅导员工作实绩的现状,使得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处于劣势,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的问题。因此,通过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评聘机制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关键。

(二)推动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建设,明确辅导员职业特性

“专业化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也就是说,推动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起点和基础。辅导员职业的产生、设立与发展始终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相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工作方法等方面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依据,但在具体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下设辅导员学,从而“立足高校辅导员类本质以区别于其他职业,关注高校辅导员种本质以挖掘自身行业特性,把握高校辅导员亚种本质以涵盖中外辅导员职业之间的差异。”

(三)完善辅导员双重领导,畅通辅导员双重晋升通道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从学校层面来说,“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本质,不仅要主动认识和宣传辅导员双重身份的重要性,提升辅导员职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也要在观念和内容上真正重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以激发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和情感。”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自尊和成就感,获得个人发展和职业地位提高的双重需求,而不仅仅是将辅导员视为一个简单的工作岗位,更不能将其当作实现职业晋升的踏板。”

大学生职业能力需求调查 篇10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更是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提高大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以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毕业生的满意程度。

2 调查方法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国内外三十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作以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网络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最低的是法学(82.3%)。从2007、2008、2009三届的半年后就业率变化来看,三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中类是统计学类。

3.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我们对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十种能力进行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企业对毕业生较为满意,但部分毕业生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意识较差,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中不踏实肯干。在企业中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众多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表示不满。有些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不强,没有完善的现代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影响工作的开展。还有一些毕业生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中因循守旧。

3.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向用人单位发放开放式问卷,要求其填写较为看重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整理,用人单位最为看中的十项职业素质如下:

(1)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可以博得企业的信赖,承担起企业重任。在访谈中,很多企业抱怨说,近些年来大学生违约现象严重,招聘回来的大学生经常眼高手低,不讲诚信。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将道德品质作为最重要的方面。

(2)学习能力。个人的学习能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3)团队精神。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更加看重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的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企业全面发展的动力。

(4)执行能力。所谓执行能力就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在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的情况下保证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能力正是把目标转换成现实的关键部分。也是连接既定计划与成功目标的关键桥梁。执行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执行能力包括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员工的工作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会影响企业的执行力。其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尤为关键的,因为他不仅对事物具有决定权,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员工的执行能力。

(5)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不仅是指对专业的掌握程度,也包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的毕业生肯定能够迅速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去,这对求贤若渴的企业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专业素养好的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能迎刃而解,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而专业素养较差的人,可能就会影响问题的及时解决。

(6)心理素质。现代经济社会的竞争是激烈、残酷的,而这势必给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员工造成强大的压力。企业是否能顶着压力前行,是否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看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还要看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种种矛盾扑面而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7)人际沟通。交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它的目的是在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也是使团队能够更高效的工作,减少彼此之间误会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的社会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表现出紧密的群体网特征,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了群体而有所作为,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来与别人进行合作。

(8)工作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守己任,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会带动和感染周围的人,使团队一同向前发展。

(9)完善的现代知识结构。现代的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谁拥有知识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对所在行业的市场的控制权。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单一的知识能够维持的。而知识结构越是丰富,对未来的掌握也就越全面,也就更容易在自己的行业或者说在其他的行业里独领风骚,去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未来。企业要求员工,基础厚、专业精、横向知识广博,各类知识体现系统性和动态性。

(10)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研究能力的发展。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创新上,从广义上讲,也体现在对体制的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谁拥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缺少创新能力和应变素质的人,将永远处于不利地位。知识的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更是企业生生不衰的秘诀所在,而对体制的创新能把这种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综上,大学生应立志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掌握专业知识、品德高尚、善于沟通的有志青年。通过对自己职业素质的培养,能实现从学校人向单位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舜.从用人单位需求谈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9(11):95-96.

[2]沈备娟.本科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回顾与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72-674.

[3]郝燕.大学生择业观与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21-22.

[4]陈刚.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能力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94-96.

[5]程小冬.用工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报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146-147.

[6]张军.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83-184.

上一篇:风动潜孔锤下一篇:后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