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职业倦怠

2024-12-03

辅导员职业倦怠(精选12篇)

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1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概述

根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对职业倦怠所下定义,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具体表现为个体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症状。高校辅导员作为特殊的助人群体,主要承担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改革对辅导员群体作出更高要求时,他们因为社会和职业压力,成为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隐蔽性。辅导员面对学生时往往要隐藏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带着关怀和解决问题的心态倾听学生的问题,长此以往其实有害于辅导员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前途。二是群体化。高校辅导员和教师的社会地位实际有区别,前者处于教育行业的边缘地位,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不够所带来的倦怠情绪始终困扰着整个群体。三是阶段性。高校辅导员倦怠程度根据时间变化而不断加深,从工作热情消退到厌恶接待甚至惩罚学生,最后到对个人人生的悲观沮丧,整个层次由浅入深,影响恶劣。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多种多样的,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很难全面准确地论述,本文主要从辅导员自身、工作内容和学校体制方面讨论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辅导员职业对于外界来说始终是教师级别的形象,因此社会对于他们的期望度很高,包括辅导员群体就业初期对自己也是寄予了育人厚望。然而实际工作中,与充满青春活力、获取信息更快速便利的大学生打交道总有观念和信息方面的不匹配、不对称问题出现,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接受度很低,令辅导员偶尔感觉力不从心,失去服务学生、完成教育目标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当一个人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时,重复的微小的工作也会变得庞杂,工作量成为辅导员队伍面临的巨大挑战,让他们倍感压力和焦虑。此外,一些辅导员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只追求物质满足,更有甚者与学生爆发冲突,使辅导员队伍出现污点,社会舆论忽略了他们的成绩,更严重的是追究过失。综上,辅导员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可能性很大,职业倦怠极易爆发。

(二)工作特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其实很难界定,职业角色相对于传统的大学专业教师仍然比较模糊,他们一方面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兼顾班级建设、宿舍卫生、评奖评优、心理教育等生活琐事,几乎相当于一个全能保姆。与工作繁杂性相对的是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显现具有延迟性特点,付出巨大劳动力而短期内得不到成绩回报,思政教育的成果更是不能从日常表现轻易评定,相比于考试就能界定的专业教育成绩,长久以来辅导员群体可能心理失去耐心与平衡,也会对自身职业价值产生怀疑。

(三)学校体制。辅导员群体一方面属于行政岗位,另一方面又接受过教师资格认证,却经常被认为是缺少含金量的边缘岗位。高校方面往往也有意无意忽视辅导员科学合理的职业考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其工作成效无法公平公正地衡量,如此辅导员消极怠工也不难理解。辅导员工作缺少合理的薪酬作为保障,将其他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工资进行比较时不难看出他们对于工资还是不满意,缺少工作激励,而且评优评先不被优先考虑。作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比同级教师小,只能考虑行政、教师、辅导员这三种出路。当行政精简人员而且教师要求博士学位且要有空余岗位时,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未必能如想象中那么顺利。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无论辅导员职业倦怠对教师群体或学校造成怎样的影响,他们所教的学生将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辅导员自己呈现给学生逃避社会交往、消极怠工的形象,甚至倾向于人身攻击,对学生滥施惩罚,那么他是不胜任的,对学校名誉有极大损害,并且当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时,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倦怠心理不利于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甚至限制其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幸福,还有可能导致渎职而引发安全事故、责任事故,更会给学生树立坏的榜样。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解决方案

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倦怠问题,主要思路在于建立满足辅导员不同层次需要的激励机制,唤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提出相关建议。

(一)辅导员自身层面。定期开办面向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知识培训讲座,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整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平衡能力;以适当的方式实施情绪转移,帮助个体找到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逐渐走出情绪低谷;个体也学会自己进行情绪跟踪,定期把控情绪变化的曲线,找到情绪转换的关键,同时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及真正的职业价值理念。高校内也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在职业倦怠可能出现的时候,就及时加以一对一的辅导和安慰,而对于情况严重的辅导员,则给予全面的心理诊疗,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问题困扰,重拾职业自信。辅导员群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也必不可少,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研讨会等,分享学生教育工作的最新成果、工作经验,以帮助辅导员打开工作思路。

(二)学校制度方面。高校应提升配备给辅导员的硬件环境,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同时注意教职员工组织要形成友好互助的氛围,令辅导员群体找到家庭的感觉,自愿奉献聪明才智。环境建设是长期问题,当务之急还有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用以评定辅导员工作成效与工作技能,除了关注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成果,还要考察他们的工作态度等。高校在设计激励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公平正义这一要素,注重对不同对象采取平衡的激励措施,同时任何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透明公开原则,起码保障辅导员作为公民应该享受到的知情权、参议权、监督权,鼓励他们以主人翁身份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当中。设置专属于辅导员的职位晋升制度,使其得到工作获得回报的精神满足。辅导员群体需要与专业教师同等的学习进修机会,提高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学校要建立专门的进修机制,帮助辅导员获取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个人教育教学和科研素养。除了正面激励,如工资待遇上涨、福利优厚、评优评奖平等考虑等,还需要有负面激励,即惩罚制度的约束。惩罚大多体现在经济层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方式进行约束,防止其行为与学校总体教学目标相悖,造成责任事故。然而处罚归根究底只是辅助手段,学校方面应该谨慎使用。

五、结语

职业倦怠在工作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成为困扰服务群体的心理症结,作为高校辅导员,面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这种负面问题自然需要更多关注,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并着手解决,但也有学校忽视问题、放任这种消极情感蔓延。如果国内高校想要更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那么辅导员群体不失为接下来进行整顿的又一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邹群,田铁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2,1

[2]潘国雄.HRM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4,4

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探析及干预措施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工作特征、组织因素和个人性格等角度对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 者:吴建生 孙杰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刊 名: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JINGJI LILUN YANJIU)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干预措施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与对策 篇3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

[作者简介]孙丽岩,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支特殊教育队伍,站在德育第一线,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复杂化致使辅导员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并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大连市14所高等院校辅导员进行随机调查,总调查人数104人,年龄分布在22~57岁之间。教龄分布在1~20年之间。采用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问卷。以Maslaeh1997年编制的MBI和李永鑫2003年编制的CMBI为基础,并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共40个项目,采用1、2、3、4四等级评分,1表示“从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时如此”,4表示“经常如此”。

分别对全体辅导员、男、女及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总分平均数、标准差、得分超过3的项目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以3分为界作为职业倦怠的单项目阳性标准,辅导员平均阳性项目数为8个 ,接近总项目数的1,3。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总分,女性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轻辅导员(30岁以下)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年长(30岁及以上)辅导员。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Maslach.C指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个体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而辅导员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直接对个人、学生和高校造成严重的影响。

情绪衰竭是指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对工作没有热情。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降低。心理方面对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首先,消极情绪导致注意力下降,认知出现偏差;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辅导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工作效果受到影响;情感方面: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淡漠,社会支持变得脆弱,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

去个体化导致师生关系淡化甚至破裂。情感通常是一种双向交互的过程,辅导员对学生的情感类型和程度,直接被学生内化为对辅导员的情感,并间接表现在辅导员的工作绩效中。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失去了情感关系的支撑,就只能流于表面,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与执行也将会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表现,使辅导员的工作过程与目标严重背离。

低个人成就感是指工作效能感降低,对自己消极评价,具体表现就是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目标、工作过程乃至工作效果的全盘否定。辅导员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的传播者,而传播者对自身传播内容的否定,对于传播对象的消极影响无疑是难以估量的。

三、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明确办学定位,以目标导向提供社会支持。应用型大学是我国大学大规模扩张的重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等。只有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使辅导员的劳动价值、社会支持度与科研人员相平等,才能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证。

2建立多等级危机干预体系,增强辅导员的危机应对能力。工作的不确定性是辅导员压力的重要来源。为了缓解其压力,更为了有效化解危机,高校有必要建立严密、科学的危机干预体系。第一级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构成,主要负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发现并及时汇报学生潜在的危机隐患;第二级由辅导员构成,负责简单矛盾的调节,鉴别、筛查心理问题学生,转介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将危机事件向院系领导汇报;第三级为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负责危机事件的决策、调节,并汇报给上级学校领导;第四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疏导、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危机事件的干预,等等,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问题隐患与解决建议;第五级为校学生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事件解决方案的最终决策与干预。五级干预系统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各级分工负责,又彼此合作,一方面分解辅导员压力,降低辅导员的无助感;另一方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危机事件的预防上,以求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3完善辅导员选拔体系,平衡辅导员年龄结构,保障其胜任力。个体对于某一职业的胜任力是一个综合评定系统,涉及到职业兴趣、能力特征、个性特征、职业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简单地用毕业成绩或在校综合评定得分作为辅导员选拔指标,无法有效保证人职匹配。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将科学的人才测评方法纳入辅导员选拔体系中,将是减轻辅导员职业倦怠情绪的有效途径。

4明确岗位职责,分化岗位任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远远超出定义的范围。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和能力特点,在辅导员队伍内部实现适当分层,形成工作和专业梯队,走科学化和专家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4

职业倦怠症状凸显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之中, 其根源在于学生工作本身的特殊性给辅导员带来的非同寻常的压力。对于辅导员个体而言, 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职业中的角色困扰, 特别是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 与职业倦怠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 角色模糊:

辅导员在大学生活中充当的角色是非常丰富的:服务者、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等, 对学生而言,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交心的朋友;对家长而言,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和蔼的长辈;对学校而言,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严格的老师。

(二) 角色冲突:

辅导员的多重角色是其职业特性所决定的, 它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与艰巨性。当辅导员面对各种冲突的角色情景而又被期望做出不同角色行为时, 角色冲突就会出现。

1、角色定位不同引起的冲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相对一般任课教师而言, 辅导员承担更多的管理职能, 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因此辅导员与学生的基本关系是制度化的支配与从属关系。

2、角色对立引起的冲突

学校的政策规定有时会与学生的意愿发生矛盾, 辅导员处于学校与学生的夹层中, 结果往往是学生理解的要执行, 学生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由此直接引发的师生矛盾使很多辅导员处于两难境地。

3、角色期望不同引起的冲突

辅导员处于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结点位置”, 来自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期望都指向他们。

二、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导致辅导员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既与辅导员自身有关, 也受辅导员工作的外部环境影响, 因此, 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1、进行个体自我心理调节, 感知辅导员职业成就感。

虽然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 但如果辅导员能积极地寻求学生成长的点滴、在学生的点滴成长中感知成就, 能积极地寻求自身工作的快乐、在快乐的工作中感知成就, 那么, 辅导员就能在积极的寻求和感知过程中缓解工作中产生的倦怠。

2、明确岗位职责, 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荷。

做好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设计, 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 是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相关规定, 主要是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及学生组织建设的管理、就业指导及帮困助学的服务等。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 建立岗位责任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 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配足配齐专职辅导员, 将辅导员所管理学生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于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 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心理、学生组织、学籍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应分别由不同部门和人员来承担, 不能凡涉及学生的工作都交由辅导员来做。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骨干与助手职能。要规范学生事务, 提高工作效率, 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而减轻或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3、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提升辅导员的内涵。

当辅导员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 而不是时时在考虑未来出路的时候, 当有辅导员愿意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专业不断学习、进修和提高时, 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一批受学生拥戴, 受社会尊重和承认的专家型辅导员就会逐步涌现。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 更多的辅导员会受到影响和鼓舞, 安心并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队伍稳定、职业成就感、自豪感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用合理的考核指标明确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建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较好地发挥实绩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做到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院 (系) 评价和同行互评相结合, 重点从辅导员的工作实绩、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及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考核, 正确评价他们的工作。这些评价要直接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挂钩, 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建立考评结论的反馈机制。既要充分肯定成绩, 提升辅导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不足。

总之,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任务光荣而艰巨。高校应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辅导员自身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而且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 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力量。而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辅导员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角色困扰

参考文献

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5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更新,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如职业倦怠等,却少有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定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工作性质,承担了较多的特定任务,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要求更高的心理素质。重重的压力,重重的任务,虽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主流毋庸置疑,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存在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 一) 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最早于 1974 年由费登伯格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相继有学者进行研究,从各方面对职业倦怠进行界定。比较普遍的认识是,Maslach 和她的同事们从理论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三因素模型,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这三方面的具体表现,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职业倦怠的定义,成为衡量辅导员是否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依据。

( 二) 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性,工作任务比较重,工作压力大,同时管理、服务的学生也多,很多时候工作没有计划性,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身体和情绪的疲劳状态,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是,关于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直是不断讨论和探索的话题。

1. 职业兴趣与职业倦怠。初入职场,职业兴趣和热情是相当高的,但由于任务繁重,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既要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又要负责年级事务性工作,既要参加学校和上级安排的培训、学习和工作例会,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管理和引导,既要迎接各级检查,又要负责对学生的检查和考评。平常工作繁杂,任务繁多,事情琐碎,若碰上突发事件或者危机事件,要求辅导员的临场处事能力和应激水平更高,心力交瘁。长期处在这种工作状态职业兴趣会降低,感到疲惫、烦恼,产生职业倦怠。

2. 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最初步入职场,抱有强大的自信和期望,认为只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大量的精力,做出辛勤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有时事与愿违,期望值很难达到。工作繁琐,工作时间不固定,真正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少,服务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极具个性、灵活性的学生,很难让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统一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所以一旦考核结果不理想或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辅导员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质疑,到底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长此以往,辅导员的自尊和认可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找不到工作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3. 职业定位与职业倦怠。在高校中,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多重的,给其自身很多压力以及心理冲突。在高校中,辅导员的职责定位首先是教育,其次是管理,还有引导。作为教育者,辅导员肩负着教书育人责任,必须知识渊博,为人师范,成为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良师; 作为管理者,又必须身正为范,遵守和践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作为引导者,有责任引导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忧学生所忧,成为学生的益友。

4. 组织结构与职业倦怠。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建设员工良好的情感和认知。如果组织结构中的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狭窄、晋升过快或过慢、分配不公平等因素都会使员工动作热情消减,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当今高校,普遍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辅导员的地位不如专业教师突出,关于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

二、心理资本简介。

( 一)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

在管理研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掌握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员工是改善组织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心理资本强调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体来说,心理资本强调个体认知,关注的是“你是谁”,或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见,心理资本的内容广泛,是一种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开发、提升和管理的。

( 二) 心理资本概念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健康个体的成长培养和自我实现很少关注。在 Seligman 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号召下,心理学研究又重新承担了两项已经被遗忘的任务: 使人变得更幸福、更多地发挥人的潜能。根据 Luthans 等人于 2007 年对心理资本概念的最新定义,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为: ①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②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 ; ③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现实目标的途径( 希望) ; ④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坚韧) ,以取得成功。

因此,根据 Luthans 等人的定义,心理资本具体包括了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这四要素是员工发奋向上、努力工作的动因,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力的核心因素。

三、加强心理资本管理,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正如上文所说,心理资本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且慢慢占领主导地位。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限制了辅导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功能。结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综合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对心理资本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 一) 辅导员个人层面。

1. 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是在教育工作中,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与感受。因此,为了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

第一,充实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应该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中,积极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认知理论,提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能力,从工作中找到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得到正向强化,心理资本得到提升,有利于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第二,劳逸结合。积极拓展身心素质,合理地宣泄。积极地融入团体活动,参加各类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融入其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学会调适压力、宣泄情绪的方法,从而缓解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

2. 形成合适期望,保持乐观心态。

辅导员自身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形成一个合适的期望。保持一个适度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期望,平时注意积累平时的成功经验,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在碰到问题或者遇到难处时,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心理资本增加,职业倦怠就相应地减少。

3. 明确自身职责,保持坚韧的态度。

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与范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越权或者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偏离工作目标的其他工作中,努力做好职责之内的工作,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工作。秉承坚韧的态度,保持心理弹性,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尽心尽力地做好辅导员工作。

( 二) 社会、学校层面。

1. 建立基于激励机制的岗位职责管理体系。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体系。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水平能力的考核,应通过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来加以认定,客观地对辅导员的劳动给予积极认可和高度评价,根据职责范围,明确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做到各尽其责、分工不分家。激励辅导员主动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体验到学生工作的乐趣,增强工作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资本的积累。

2. 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保持适度的期望。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结合其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进修计划,设计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使他们能在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中提高承受能力,满足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期望,产生积极工作心理。另外,平时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知识培训,让辅导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处理应激,怎样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使辅导员看到前途与希望,增加心理资本,消除职业倦怠。

3. 改变评价机制,实行情感支持计划。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复杂多变,很难以某个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水准,因此,高等学校在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时,需要减少一些临时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因为量化考核指标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客观的,但其实主观因素存在更大,并且完全用量化考核指标来评价,未免太过单一。改变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态度、责任心以及付出的实际努力、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正确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精神需求慢慢地成为大家的主导需求,学校也是如此。从辅导员个人层面和社会、学校层面开展心理资本管理,并以此探索出新的方法,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对辅导员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虹,葛玉辉。 加强心理资本管理,减少员工工作倦怠[J]. 企业管理,2008( 3) : 121 -122.

[2]丁敢真,廖梅杰。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31( 2) : 112 -11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影响 篇6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 原因 影响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辅导员作为一个在高校内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压力大,而前途不甚乐观的职业,是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之一。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

1.工作态度上:对工作丧失热情,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被动接收任务,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没耐心、不柔和,如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感到厌烦、厌倦学生随时随地打来的电话,对来访的学生没有耐心,对于突发事件不愿意深入的了解,只想快点结束。

2.心身方面的症状:心情郁闷、情绪烦躁、易怒,有时感觉忧郁无助、无来由地厌烦和悲伤、麻木。身体方面:没有食欲、容易疲劳,难人睡、易醒,身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冒生病。

3.人际关系上:经常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状态来对待学生或者同事,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或表现出冷漠或厌烦的情绪,造成人际关系失衡,影响与同事,师生之间的关系,引发人际紧张和矛盾。

三、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严峻就业形势下择业的“委曲求全”

近几年来高校就业门槛显著提高,对于专职教师的要求大多是紧缺专业的硕士、博士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一些高校毕业生违背了自己的真实就业意愿,委曲求全的选选择了辅导员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辅导员工作和自己想象的非常不一致,感觉自己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2.长期高负荷的工作

(1)工作繁多、负荷重

辅导员工作不仅包括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班级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等主要工作,还包括思想教育、宿舍管理、贫困助学、医保工作、催缴学费、评优评先进、新生入校教育,毕业生管理等细致工作。此外,辅导员还传达各种信息、召开大小会议、制定众多表格、统计各项数据,处理学生各类突发事件等。学校的各部门与学生有关的各项事情,推来转去,最终都落在辅导员的头上,工作繁多。

此外,虽然教育部严格规定要按1∶200的比例来配置辅导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并未达到该项标准,有些学院甚至出现一名辅导员带600-700学生的情况,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从事的事务性工作过多,工作负荷过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工作时间长,精神紧张

除了要做好繁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还要处理好学生的各项偶然事件和突发事故,辅导员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只要学生出问题,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电话要保持 24 小时开通,辅导员经常奔波于校内各部门之间,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此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并使工作有效,很多辅导员不得不晚上或中午给学生开会,巡查宿舍;由于星期一到星期五学生白天有课,辅导员在周末还要组织各项学生活动,这些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

3.工作成就感低

(1)职位认同感低

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声望。目前,辅导员群体在高校中具有较低的声望,经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过渡性岗位”“没有专业含量的岗位”“没有发展前途的岗位”等等,这让辅导员往往羞于谈论自己的辅导员身份,缺乏身份认同感,自尊受到伤害。

(2)回报较低

初入职场的辅导员一般在工作中非常愿意投入,并好好去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投入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现实情况似乎事与愿违。在学校分配任务时,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最重,地位最重要,但是,待到事情结果的时候,奖励往往与辅导员毫无相干。

(3)地位不高

在高校辅导员的分工不明确,受到所在的院系、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部门、组织部、后勤、保卫处等部门的多头领导和指挥,甚至管宿舍的阿姨也能对辅导员指手画脚,得不到尊重。同时,学生态度让辅导员感觉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有限。这让辅导员归属感和掌控感都受到威胁,自尊受到伤害。

由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回报较低,在学校地位不高,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4.个人危机感强

辅导员的个人危机感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会不断增强,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1)职称晋升方面

目前高校都要求辅导员晋升思想政治教师系列职称,这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然而,许多辅导员由于学历较低,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水平不够,较难写出相关的论文;而一些较高学历的辅导员,由于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他们在经过简单的辅导员业务培训之后就直接上岗,思想政治的理论方面也不能跟专业人士相比,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为辅导员的整体科研水平较弱,难出科研成果。

此外,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重、事务杂、工作时间长的特点,使得科研工作难上加难。因此在个人职称提升问题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危机感日益增强,这让他们无心专注于辅导员工作,产生职业倦怠。

(2)职业发展方面

在职业发展方面,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处于职业彷徨期,他们只是与学生打交道,处理学生事务。对于晋升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由于机会较少,辅导员内部竞争激烈;对于有意改做教学工作的,缺乏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一些高校为了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规定辅导员必须工作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晋升或换岗,许多高校也没有为辅导员未来出路做好相应的规划。

由于在个人职称和职业发展上都存在危机感,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许多辅导员处于职业彷徨期,工作动力缺乏,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职业倦怠。

四、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我国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职业人士身心健康和职业绩效的首要问题。

1.对辅导员自身的影响:辅导员从事事务性工作过多,工作负荷过重,工作时间和精力付出较多,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激励和疏导,其各种生理及心理指标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心身疾病。影响辅导员正常水平的发挥。

2.对学生的影响:辅导员对工作的厌烦使日常工作事情成了每天应付的差事;辅导员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使他们不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与个性,无法有效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无法及时地、有区别地处理各项事情,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积累必成隐患,致使学生的稳定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

3.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辅导员工作时无快乐感,对学生、同事冷漠,心情不佳,不利于与学生及同事正常友好地交往。这种低迷的工作情绪、负性的职业价值判断、消极的职业前景预期和低下的工作效率等信息会在工作场所中蔓延,会使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产生恶性循环。同时,也会给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其他同事予以不良暗示,导致团队整体的工作绩效降低。

4.对学校的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其实就是一种隐性流失,即辅导员本人还继续留在原学校内,但并没有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管理能力和社会价值,对学校的贡献率降低,影响整个学院的学生工作效果,削弱了学校的整体效率和效益,降低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从以上来看,克服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辅导员自身的事情,高校甚至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来帮助辅导员,希望有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月琴.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0).

[2]徐伯慧.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C].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资料汇编,2006(11).

[3]童玉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透视:成因及干预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研究 篇7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职业倦怠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 用于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 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热情下降。

许多辅导员刚参加工作时, 干劲十足, 精力旺盛, 主动性很强。但工作几年后就逐渐变为缺少主动性、缺乏活力、表现为呆板和惰性, 对前途悲观失望, 对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得过且过, 牢骚满腹, 甚至排斥工作, 责任心不强, 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 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缺失。

2、工作态度消极冷漠。

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 狂热地投入工作,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 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 缺乏宽容, 容易出现小题大做、过激反应等;最终信念系统塌陷, 身心俱疲。

3、岗位成就感逐渐下滑。

据调查显示:39%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走错路”, 还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仅是谋生的手段。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 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

4、身心健康失常:

职业倦怠的存在导致不良的情绪, 使辅导员身体出现不适、疲乏、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等心理问题, 使辅导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成因

1、职责不明, 工作负荷高。

研究表明, 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 是高校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落实者。但是, 由于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岗位职责界定不明, 使得辅导员由“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蜕变为“学生的生活保姆”。辅导员工作也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开展、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就业择业指导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总之, 凡是与学生有关的, 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为了做好这些工作, 很多辅导员都有“上面千根线, 下面一根针”的感觉, 不得不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奔波, 往往是“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许多辅导员深感疲惫, 工作热情逐渐减退。

2、出路不畅, 工资待遇差

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是学生, 整天与学生打交道, 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 无暇进行教学和科研, 因此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相比专业教师较低, 在科研立项、评优选先等方面更是处于劣势, 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对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系列很含混;有的学校对于有意改做教学工作的, 缺乏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措施。因此大多数的辅导员都对自己今后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 担心自己的出路, 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换岗愿望较强。

3、成就感低, 缺乏身份认同感

目前, 许多高校界定学生辅导员既是高校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一部分, 又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 这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把辅导员置于尴尬位置。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使一些辅导员无所适从, 缺乏身份认同感。由于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 辅导员做得多, 思考得少, 而学校又少有机会组织辅导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从而造成部分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 科研成果较少。相对专业教师积累起来的学术论文、学术成果而言, 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 社会认可度不高, 辅导员在事业上难有成就感。

4、高危性的职业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学校、院 (系) 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而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 辅导员始终在高度关注、密切注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批独生子女成了学生主体, 这部分学生是家庭重点保护的“独苗”, 心理脆弱, 自理能力差, 自律意识弱, 因恋爱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会随时引发校园危机。面对种种可能影响稳定安全的问题, 辅导员整天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 随时随地需要赶到“出事”第一现场, 直接指挥处理。辅导员心理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 势必导致身心的疲惫、心理疾病的产生。

5、高标准的素质要求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和思想工作的成败, 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 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要求。按照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要求, 就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而言, 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专业性, 职业化的意识淡漠, 专家型的素质缺乏, 整个队伍缺乏活力, 难以适应新形势对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要求。面对知识更新、需要不断充电的压力、社会评价要求的压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及高标准素质要求的压力等, 许多辅导员心理的落差与焦虑增大, 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6、高期望的价值冲突

部分辅导员将真实世界中的个人形象同理想中的形象等同起来, 竭尽全力, 甚至超越自己的能力扮演着社会期待的完美的形象, 对自己产生了一种过高的期望值。但在高校, 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现象, 使得辅导员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学生认为辅导员不像专业教师传授了知识和技能, 而只懂得搞搞“活动”, 说说“大道理”, 不学无术等;出于管理的需要, 辅导员对学生提出要求和限制比业务教师多, 难免触及学生利益, 导致部分学生在情感上抗拒辅导员、行政上惧怕辅导员, 学术上轻视辅导员。经济收入比同期专任教师低, 涉及自身利益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机会空间都比较小。期望值的不能满足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 从而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 产生心理疾患。

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原因, 势必对寻求解决的合力方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产生职业倦怠, 不仅会影响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 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所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已经成为独立研究课题。本文就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界定、表现、根源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研究展望, 以期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成因

参考文献

[1]刘颖.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思考[J], 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09年09期.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篇8

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高职院校辅导员由于扮演着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日常事务的组织者、教学事务的协助者和突发事故的干预者等角色, 经常承受着来自工作的直接重压与家庭的加压, 因而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较低的成就感

他们认为生活了无兴趣, 没什么事情是值得去做的, 在工作上他们消极的评价自己, 这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体验、成就体验和成就动机明显下降。感觉自己不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金钱、认可和荣誉又少之又少, 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所获得的事业进步无法与自己知识、能力和经验等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精力的投入相匹配, 管理、教育与服务工作不能发挥自身才能、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最终导致工作能力衰退、应付能力降低、职业动力和热情下降, 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 出现缺勤、离职等职业退缩行为。

1.2 身体和情绪的耗竭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身体和情绪处于极度疲惫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辅导员们对工作没有热情, 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热心, 对生活冷漠、悲观、失去活力, 经常感觉孤独、紧张、焦虑、情绪压抑。

1.3 对工作的消极抵制

对工作消极抵制的主要表现就是远离学生, 和学生接触不投入感情, 对学生产生麻木、冷淡的态度, 降低对教育工作的充分准备, 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敷衍了事, 个人发展停滞。

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这就导致辅导员是工作倦怠症的高发人群,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不明确导致其效率低下

虽然教育部在2006年就已经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是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 他们既要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又要管学生中的所有的小事, 整天以“事”为重, “事”务缠身。如果遇上“特殊”学生, 辅导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为他们做思想工作, 综合以上, 辅导员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 必然感到身心疲惫。

2.2 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选聘、培养、职称评聘、管理和评价是诱发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大都是“混合军”, 他们有的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 但是学的并不是这个专业。有的纯粹是因为工作难找, 暂时先干辅导员, 等找到别的工作再换, 实施“曲线救国”的路线。在高职院校里, 辅导员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 评聘相应的职称并没有得到落实, 不少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 致使辅导员不能评聘相应的职称, 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的伤害。再加上, 辅导员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与一般行政人员相比处于劣势。评价机制不能完全反应辅导员的工作量,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较低是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种种原因, 不少人对学生思想政治改造的科学性、学术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就导致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认为辅导员的工作不重要, 可有可无, 只有没本事的人才干这种工作, 致使辅导员只要有机会就会改行作别的工作。

3 缓解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1]

3.1 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为其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情的反应, 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所致, 为了有效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比如, 学校给每个系配备足够的辅导员, 使他们有自己的弹性时间, 不必强求严格坐班, 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并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提高其生活质量。

3.2 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化、专业化建设

要从实际育人目标, 确定队伍化、专业化作为辅导员的努力方向, 坚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 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热心为学生服务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创建合理的奖惩制度, 做到“表现优秀必奖, 不好好工作必罚”的原则。同时,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促进辅导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3.3 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心里健康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从辅导员自身来说, 他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 明白自己的价值和功能所在, 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有效预测倦怠症状。在工作上, 深入学生中间, 不断与学生交流,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会作为辅导员的幸福感;在生活上, 为自己留下足够的生活空间, 懂得休闲, 经常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圈。此外, 还要学会调控自我情绪, 有宣泄压力和郁闷的途径, 始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发生。

参考文献

如何引导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 篇9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引入心理学领域的,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 美国学者马勒诗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支主要力量,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 使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断凸显。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 辅导员情绪衰竭。

从事辅导员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多在22~35岁之间, 可以说这个年龄段是一个人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 但是由于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下, 因不能及时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或不能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辅导员内心往往会有情绪资源被耗尽的感觉, 缺乏工作热情, 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和孤独的情绪。

(二) 辅导员在工作中迷失自我, 逐渐变得迷茫。

辅导员开始厌倦学生工作, 对原有的工作由积极完成转换为敷衍了事, 抱怨和逃避工作环境, 工作投入逐渐减少, 习惯于按部就班, 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 不喜欢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生活和工作中喜欢得过且过, 与此同时对同事持消极否定态度, 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

(三) 成就感降低。

尽管《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 辅导员感到自己的工作只是重复的事务性劳动, 缺乏职业自豪感;自我评价趋于负向消极, 工作信心丧失, 甚至出现离职行为。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 工作强度大。

高校辅导员是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长期处于工作超负荷、时间超长度、情感高投入、角色多样化等工作要求过高和工作中所需资源 (如工作自主性、工作控制感、晋升与发展可能性、绩效反馈等) 欠缺的状态。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的严重不匹配, 造成辅导员对所从事的工作价值产生怀疑, 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念或信心逐渐减弱, 个人成就感水平随之下降。

(二) 高校辅导员对于自己身份的“怀疑”。

尽管《意见》中提出,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和真正的授课教师的工作是大相径庭的, 与真正的授课教师相比, 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又要消耗更大的精力和时间, 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辅导员感觉自身无成就感、自豪感, 久而久之, 对辅导员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 工作态度消极。

高校辅导员在遭受经常性挫折之后, 认为工作不顺利或事件处理的不完满是自己处事不够圆滑、工作能力不足、学历职称不够高等原因造成的, 而且认为这些问题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困扰着自己, 这种归因与积极心理的乐观归因风格完全背离, 容易引起辅导员对工作、学生、同事的消极冷淡态度。辅导员在面对学生工作中的突发危机和困难情境时, 能否不断适应这些变化, 提升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不断在工作中积累成长, 保持良好的坚韧性, 也是职业倦怠产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四)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的校园安

全稳定、学风、学生心理危机、大学生就业率等问题, 这些社会性的难题已经成为压在辅导员肩上的责任。现实状况迫使学校组织或辅导员个体为学生工作设置过高的目标, 而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或目标的实现并不是通过辅导员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因而在长期无法实现目标或遭遇经常性失败之后, 辅导员学会了“习得无助”, 不再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积极的动机状态不复存在, 得过且过的心态占据主导, 对工作的希望导向也变成了悲观失望, 焦虑、抑郁的情绪随之产生, 情绪衰竭程度明显增高。

三、高校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 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第一, 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一种信任、支持的氛围, 提升辅导员自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二, 领导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 无论从制度的制定上还是从经济收入水平方面都要有适当的倾斜, 使辅导员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从而大大提升自身的工作动力;第三, 积极从人事管理上入手, 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威望,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二) 辅导员应当走“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

2012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 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 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等活动, 增强业务技能。按照“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路径进行培养, 高校可专门设立“辅导员科研基金”, 提供“专家化”发展的研究经费等支持条件, 用来鼓励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和进修, 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与此同时, 高校还可以单独表彰辅导员, 以强化其职业成就感, 达到提高他们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水平, 提升适应环境、抵抗压力的能力, 克服职业倦怠的目的。

(三) 结合自身情况, 做好职业定位。

辅导员要对自身的行业与工作做细致的研究, 使自身从内心深处爱上辅导员工作。每个人都要做好定位,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工作的得失, 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而产生厌恶情绪, 从而形成职业倦怠。辅导员应该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要弄清自己能做什么, 想要什么, 这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 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 因此要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团队训练等方式, 培养辅导员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摆脱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 从而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助人观, 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工作中的得与失, 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 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那些由于职业倦怠产生心理疾病的辅导员要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 帮助他们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心理问题, 去找寻新的工作乐趣。

(五) 辅导员要调整好自身工作心态。

良好的工作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辅导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清醒认识自身的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增强自信心, 树立“助人为我快乐之本”的观念, 在工作中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用真情实感对待身边的每一名学生。学生身上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和提高都会对辅导员有所触动, 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会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心情愉悦, 这种积极的心态变化会转化成辅导员不竭的工作动力,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杨仲明, 罗妍妍, 路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克服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2.

[2]李强, 陈平原.大学改革, 路在何方——“大学改革座谈会”发言整理[J].读书, 2011.9.

[3]张书祥.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11.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 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的一员, 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 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近年来, 随着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职业要求, 巨大的社会责任以及公众较高的期望, 使得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倦怠现象凸现。辅导员若发生职业倦怠, 对其自身而言, 可影响其身心健康;对学生而言, 会影响其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对学校而言, 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因此, 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积极探索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及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热情逐渐下降。许多辅导员刚参加工作时, 干劲十足, 精力旺盛, 主动性很强。但工作几年后就逐渐变为缺少主动性、缺乏活力、表现为呆板和惰性。 (2) 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冷漠。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 狂热地投入工作,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 最终信念系统塌陷, 身心俱疲。 (3) 岗位成就感逐渐下滑。据调查显示:39%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走错路”, 还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良的情绪可导致辅导员身体出现不适、疲乏、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等心理问题, 使辅导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势必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影响, 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群体。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既有个体原因, 又有外部原因, 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对于高校思政辅导员来讲, 以下几个因素引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一) 社会支持度不高,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在高校, 由于辅导员所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工作, 且地位及待遇较低, 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生活态度的改变, 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度都普遍不高。有的人对辅导员的工作不理解, 认为辅导员是在唱高调、空洞说教, 对思想教育存在逆反的心理;有的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未建立对政治工作人才队伍的科学评价机制, 在人才培养中形成了重智轻德观念;有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工作, 轻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就现在高校定员定岗改革而言, 辅导员从事的是行政工作。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看主要是职称和职务。职称上来讲, 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 时间精力等原因, 在职称评比的条件上辅导员就很难和专业教师竞争。当然少数辅导员也兼任学生支部书记, 团委书记等职务, 但在行政上能担任一定职务的辅导员必竟是少数, 大多数辅导员不能在职务上有所提升, 极少数走上领导岗位后也不再从事辅导员工作。很多的学校要求辅导员队伍保持稳定, 辅导员不能转到教学等岗位, 导致辅导员看不到自已的出路。

(二) 职责不明, 工作负荷高

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工作可以划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 没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可测性的特点, 辅导员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才算是“完成了工作”, 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结果才算是“成功地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个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看到成果的需要与他的工作性质所导致的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辅导员感到工作性质所造成的压力的不可释放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多而杂, 他们不得不随时变换角色以适应工作。辅导员既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员, 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员;既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 又是学生权益的保护人;既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 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承担者。每当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风滑坡、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增多和就业率下降时, 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庭就会认为是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好。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直接责任人, 只要学生出问题, 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 辅导员的电话要保持24小时开通, 有的学校要求辅导员要进学生宿舍, 与学生同吃同住, 使得辅导员由“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蜕变为“学生的生活保姆”。为了做好这些工作, 很多辅导员都有“上面千根线, 下面一根针”的感觉, 不得不在校内各部门之间奔波, 往往是“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所以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 学生工作的巨大压力引发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三) 高标准的素质要求, 高危性的职业风险

1.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

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和思想工作的成败, 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 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要求。按照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要求, 就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而言, 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专业性, 职业化的意识淡漠, 专家型的素质缺乏, 整个队伍缺乏活力, 难以适应新形势对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要求。面对知识更新、需要不断充电的压力、社会评价要求的压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及高标准素质要求的压力等, 许多辅导员心理的落差与焦虑增大, 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2.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学校、院 (系) 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而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 辅导员始终在高度关注、密切注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批独生子女成了学生主体, 这部分学生是家庭重点保护的“独苗”, 心理脆弱, 自理能力差, 自律意识弱, 因恋爱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会随时可能影响稳定安全的问题, 辅导员整天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 随时随地需要赶到“出事”第一现场, 直接指挥处理。辅导员心理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 势必导致身心的疲惫、心理疾病的产生。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对应策略

目前,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且呈现出加重的趋势, 对辅导员群体的身心健康以及高校育人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危害和消极的影响。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 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 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 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及待遇

1. 根据各高校实际, 努力解决好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考虑到政治辅导员角色的特殊性, 在职称限额上应给予倾斜, 评审中充分考虑学生工作的特点, 注重考核辅导员的实绩, 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在考核指标上应注重操作性, 改变他们在与专业授课教师的竞争中处于科研劣势、课时欠缺的实际情况, 减轻其思想压力。

2. 克服困难, 切实保证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生活上照顾是解决辅导员待遇问题的有力措施和关键, 要在岗位津贴、工作奖励等方面子以扶持, 为其排忧解难, 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根据学校实际, 确保学生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应职别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 保证聘用辅导员收入不与正式教职工收入差别过高。在住房条件方面给辅导员与教师同等待遇, 使他们有条件深入学生面对面地开展工作。

3. 加强高校辅导员提拔使用力度

辅导员是高校各级党政部门管理岗位的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和途径, 学校党委行政要根据工作需要, 着力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辅导员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同时, 高校选聘党政干部要特别重视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目前, 一些高校实行的“二五八”或“三六九”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很有推广价值, 除此之外, 高校在科学研究、住房条件、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应给予同等待遇并有所倾斜。让高校辅导员感到工作有盼头, 生活有甜头。

(二) 明确岗位职责, 做好工作设计

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关规定, 主要的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及学生组织建设的管理、就业指导及帮困助学的服务等。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 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 从而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 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心理、学习等诸多方面, 不同工作应分别由不同部门和人员来承担, 不能凡涉及学生的工作都由辅导员来做。要规范学生事务, 提高工作效率, 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而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三)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激发工作热情

用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 重点从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付出的实际劳动及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考核, 正确评价他们的工作。做到自我评价与学生及单位评价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显性成绩与隐性成绩相结合, 岗位聘任、津贴标准和职称晋升相结合, 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建立考评结论的反馈机制。既要充分肯定成绩, 提升思政辅导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不足。

(四) 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 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

为了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各高校需要定期对辅导员开展德育理论研究和职业培训等活动, 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 即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多种形式, 将学生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工作者, 以帮助其提高工作绩效;二是为辅导员创造脱产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提高综合能力水平。脱产学习和进修不仅可以使辅导员摆脱角色多重性导致的角色冲突困扰, 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调节身心, 而且可以使辅导员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所以辅导员应该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职业倦怠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社会不断发展和高教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断, 这意味着高校政治辅导员必然面临更重的生活负担、更多的工作压力, 也为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学校、社会要为辅导员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外, 应时刻关注其健康发展。同时, 辅导员自身要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职业压力, 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焕发工作热情, 认真履行职责,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涤, 姚木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6) .

[2].陈永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6, 21 (4) :111.

[3].时太伟.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几点思考[J].济宁师专学报, 2007, 28 (3) :76.

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11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个体面对工作对个人的能力、精力、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及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1 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

根据Maslach和Jackson的三维度模型定义,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衰竭 (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其中,情绪衰竭是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人格解体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

2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 工作负荷量大

学生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延续性强,工作强度大,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其他教师休息时,辅导员要么在参加学生活动,要么在学生宿舍查寝,要么在办公室加班,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作为学生工作的责任人,辅导员随时面临没有规律可言的突发事件。而学校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一旦学生出现问题,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种随时处于临战的状态,是其职业倦怠心理产生的诱发因子。

2.2 角色冲突明显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和期待而造成的内心和情感的矛盾冲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多重角色:不仅需要做好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还要催缴学费、策划活动、指导就业。无论是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还是后勤、宿舍管理等部门,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宜,都需要辅导员协助完成。有人戏称辅导员是五大员:催缴员、教务员、卫生检查员、道德评判员、心理辅导员。这些角色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就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常常让辅导员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导致辅导员难以长期坚守这一岗位。

2.3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关于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口号一直在喊,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对辅导员所属的行列界定含糊,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的未来出路却不明确。大部分辅导员学科背景往往与所在院系设置的专业不对口,未来转任课教师的可能性比较小。而行政管理岗位的竞争又较为激烈,能够转入管理岗的毕竟是少数。再加上独立学院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很难有专项资金能够为辅导员转岗提供进修、培训等支持。因此,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较狭窄,成长也较为缓慢,大多数辅导员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很迷茫,也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2.4 缺乏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

与高校专业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相比,辅导员属于坐班制,在学校的上班时间长,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不比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小,有的辅导员工作压力甚至比他们大得多。因为辅导员时刻要关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和面临其他突发事件,经常会担心学生自杀或者其他不可预计的行为,而处理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投入很多的时(下转第87页)(上接第63页)间和精力。辅导员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平均月收入却比不上专业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在比较中,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以致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5 辅导员自身的主观因素

高校辅导员一般是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者研究生,因此,人生目标期望值一般比较高。研究表明,那些带着较高目标和期望,满怀热情进入职业领域的人,如果在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更容易对工作产生倦怠。

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需提高,有些辅导员,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对做好工作缺乏相应的信心和能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而学生个性强,难管理,工作上出现无力感。

3 缓解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关注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对辅导员老师却未能加以足够重视。独立学院辅导员承受着新型办学形式下各种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状态比较突出。各高校应引起重视,经常组织校内外经验交流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心理成长。

3.2 注重辅导员岗位的人岗匹配

所谓人岗匹配主要是指个体的个性、兴趣、爱好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真正感兴趣的事的时候才能做到最好。因此,各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时候要注意考虑个体本身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是否与辅导员岗位相匹配。

3.3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高校应对专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理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接口程序。对于事务性的工作,可考虑简化程序,明确专人负责,从而使专职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以便能够对工作做出合理规划,有精力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3.4 建立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

专职辅导员在工作时间上没有自由度,在一些突发情况发生时,需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处理。因此,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在辅导员的薪酬待遇上,逐步缩小和专职教师之间的差距。做为高校管理者,应设身处地为专职辅导员考虑,改变将人本管理理念停留在口头上的做法。允许辅导员有个性、有想法,鼓励他们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3.5 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部24号令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一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政治身份和工作职责,说明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各级领导需要切实改变“辅导员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什么人都能做辅导员”的偏颇思想,在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与考核上,合理地设计指标体系,为这支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供支持。

3.6 辅导员自身要重视个人成长

解决职业倦怠外部条件固然重要,但“自救”才是最核心的。因此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对于要转专任教师的,应该及早进行规划,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对于愿意终身献身辅导员工作的,则应该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及工作能力。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成功看成是莫大的幸事和乐趣,才能克服职业倦怠,享受职业幸福。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H.J.,Richelson,G.Burnout:The High Cost of High Achievement[M].NY:Doubleday,1980.

[2] RLSchno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M].Sikula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York: Macmillan,1996:53-54.

[3]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397-422.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 高职院校辅导员也日趋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一部分, 既要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又要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承担起组织者、协调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教育改革大环境下, 辅导员感受到的压力比任何时刻都更加深刻, 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协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了解和时刻掌握高校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状况,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力量;指导学生参加学生团体和班委会建设, 做好学生队伍中骨干分子培养工作;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党员干部等骨干共同做好周期性、循环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稳定性不强、专业化不足、队伍年轻化, 在部分辅导员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承担着较重的任务和较大的压力, 不能始终保持适应工作的各项要求, 日积月累的压力与困惑得不到充分释放而产生心理、情绪和行为的衰竭倦怠状态。存在着缺乏工作热情、丧失工作目标动力、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耐心和细心、处理教育问题过于简单草率、工作热情态度悲观消极、心理矛盾失衡等不足现象。辅导员是从事思想德育工作, 开展学生政治教育的中间骨干力量, 加强辅导员队伍培养建设,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发展、逐步变革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全面高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第一, 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在个体总感觉处于十分疲惫、难以应付的工作状态, 情绪和情感日趋耗竭, 没有办法始终保持工作热情, 精神面貌萎靡不振, 情绪状态低落, 经常感觉莫名其妙的烦躁、痛苦、压抑、沮丧, 对教辅工作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 对待他人人情度不高, 以毫无关系的、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方式处事, 处理问题过于简单、草率, 对学生没有同情心和包容关爱心, 不愿深入学生中去充分了解、调查和解决问题, 甚至失去人生的远大理想, 对职业前途、职业规划失去信心, 从而始终处于消极状态。辅导员需要执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矫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管理日常生活事务、引领职业生涯规划、稳定和维护和谐社会建设等诸多工作角色, 常常是事无巨细, 繁琐复杂,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二, 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在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对工作丧失前进的信心, 对前途未来感到非常迷茫, 自我评价认可度过低, 自我效能感逐步降低, 个人基本无成就感, 对工作不愿过多投入, 处理事情拖拖拉拉。特别是目前在学生数和辅导员配比失衡, 工作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 个体觉得将过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培养工作中,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与认可时, 个体的成就感会不断地降低, 甚至部分人产生自卑感, 失去工作的创新激情。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到来自形形色色的思想、物质干扰。尽管整体辅导员队伍素质相对较高, 但也无法避免部分辅导员受到社会上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攀比”等思想的干扰, 并在辅导员团队中产生歪风邪气。部分受到影响的辅导员会在社会观和价值观方面形成过激偏差, 在与其它教师岗位比较过程中产生失衡心理, 有意无意的放松对自身素质要求;甚至一些具有党员身份的辅导员也放松了警惕, 不能以党员的身份始终保持严格要求自己, 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困难时容易向糖衣炮弹妥协和低头, 对所从事职业的意义特殊性、重要性、纯洁性产生怀疑, 甚至会产生极端恶劣思想, 这些都容易引发信心动摇职业倦怠心理。

第三, 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在社会适应失范。辅导员工作属于直接与学生面对面引导, 在高校处于最基层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繁琐, 工作压力较大, 而待遇和收入都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迅速发展, 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生活态度都在不断改变, 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变化会极度引发辅导员内心强烈的矛盾与冲突, 从而加剧对整个社会不适应感。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大部分都是刚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的优秀大学生, 社会阅历较为不足,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对社会、生活、工作带有比较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突然遇到挫折时不能较快的调节适应自己, 从而容易产生悲观、消极、颓废的情绪, 对工作严重失去信心。由于传统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 部分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所有人都能完成的工作, 对辅导员工作极端轻视、不屑一顾, 对辅导员工作取得的成绩不认可, 忽视辅导员在教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多的院校管理层侧重于学校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对辅导员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职务分配、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没有完整有效的制度激励机制, 导致辅导员科研成绩少、创新项目少、进修培训少、职务职称低、发展空间局限、福利待遇低的现象。

高职院校应该尽快改善辅导员平时工作环境、工作政策环境、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完善辅导员的管理机制、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形成人才有效考核机制;优化辅导员发展机制, 生涯规划机制、强化培训机制、完善建立职称评聘机制;强化辅导员自我管理、健全个体人格、培养自我心理管理意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主动与外界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世界观与价值观。相信随着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意识的更新和管理手段的优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会变得更加科学化和具备人文关怀精神, 为大学生发展创建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牛德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 2009 (12) .

[2]陶爱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 .

上一篇:学生实践水平下一篇:公路气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