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间接成本

2024-07-15

物流间接成本(共4篇)

物流间接成本 篇1

据相关预计,2015年,国内石油的解炼产能将约达7亿吨,过剩产能可达约2亿吨。鉴于石油产品生产成本较难降低,而在公司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尚有降低空间可寻,所以,通过加强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的管理,可使石油公司的总成本下降,在成品油定价不变的前提下,公司的利润率水平也会大幅提升,从而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基于ABC法的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的内涵分析

ABC法(Activity-Based Costing)又称作业成本法。它是根据成品油物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物流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物流间接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作业成本到油品的一种间接成本核算方式。其中,作业是指为了达到物流目标所进行的与油品相关或对油品有影响的各项资源消耗活动。

物流间接成本与某一特定成本对象无直接联系,它为几种成本对象共同消耗,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特定成本对象。物流间接成本可随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基于ABC法的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是在石油产成品物流过程中,根据成本的特性和类别,把公司的物流活动归入各个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继而将物流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至油品所形成的。

二、基于ABC法的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

通过使用ABC法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进行管理,可在公司物流活动中,把标准物流间接成本从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中抽取和突显出来,用它来指导和控制物流间接成本的发生和费用的支出,借以达到降低成本耗费,提高增值效益的目的。虽然以往学者们所谈到的标准成本是不随着实际成本的变化而进行修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成本将一成不变。笔者认为,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制定应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先进且切实可行,避免轻易达到或高不可攀,否则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管理将失去意义。

在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成品油物流作业进行管理性分析,控制、组织和动员在相关物流作业环节上的员工为完成公司标准物流间接成本而努力。通过对成品油实际物流间接成本与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针对有利、不利差异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合理优化增值作业。本文所构建的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一)成品油物流作业分析

应用ABC法计算和分配物流间接成本时,应先明确物流资源、物流作业和物流间接成本计算对象,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选择作业动因,进而完成物流间接成本的分配。资源是客观发生的耗费,所以较为明确。而对物流作业分析的详略应在考虑管理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根据公司的实际管理需要而确定。现对成本油物流作业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二)成品油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制定

成品油标准物流间接成本可分为理想标准物流间接成本和正常标准物流间接成本两类。理想标准物流间接成本需要公司在最有效的经营条件下才能达到,这时,公司的所有物流作业环节都应处于最佳管理状态。由此可见,这种理想标准物流间接成本通常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一般仅作为考核参考及经营目标。正常标准物流间接成本是公司在合理工作效率、正常经营能力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成本水平。这种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正常标准物流间接成本可进一步分为固定标准物流间接成本和变动标准物流间接成本两部分。单位固定物流作业的标准间接成本包括单位固定物流作业的数量标准和固定物流作业价格标准。见公式(1)。

其中,单位固定物流作业的数量标准,可使用物流直接人工单位标准工时,它在标准物流直接人工成本制定时已经确定,当然也可采用机器工时或其他数量标准。单位工时固定物流间接成本的标准分配率就是价格标准。见公式(2)。

变动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由变动物流作业数量标准和变动物流作业价格标准构成,如公式(3)、(4)所示:

其中,变动物流作业的数量标准与固定物流作业的确定方式相同。价格标准就是如公式(4)所表示的标准分配率。如果把按照上述公式所确定的单位物流作业标准间接成本按物流作业汇总起来,即为总的标准物流间接成本。

(三)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的现场监控措施

目前,针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实际发生时的现场监控风险大致包括四方面:第一,油品需求计划不够准确,导致重复储备或库存不足;第二,收购分散管理,不能形成统筹优势;第三,信息分析不准确;第四,业务入账不及时等。

对物流作业的现场监控,可采取主要针对存在风险的作业,并兼顾全局的措施。从ABC法的基本原理来看,物流过程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一项作业转移到另一项作业的过程。针对上述监控风险可采取的措施为:一是公司应根据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油品储备的实时动态调整,尤其注重以客户为核心的需求信息反馈。二是加强油品统一收购的管理,把相对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资源优势。三是针对物流作业的相关信息,应由管理层决策与内部审计人员审计相结合。四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要健全原始记录,建立油品的严格计量、质检、盘点等制度,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达到正常标准成本的组织方式。总体上,可建立和实施物流间接成本管理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成本评价会议,对本期物流间接成本的动态进行分析,总结优势作业和劣势作业,逐步构建起物流作业信息交流系统。

(四)成品油实际物流间接成本与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差异分析

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包括固定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和变动物流间接成本差异两部分。对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可采用二因素分析法或三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是将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耗费差异是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的实际金额与物流间接成本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在考核时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以原料的预算数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视为耗费过多。能量差异是成品油固定物流预算间接成本与固定物流标准间接成本之间的差额,其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物流作业能量而造成的损失。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耗费差异的核算如公式(5)所示;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能量差异的核算,见公式(6)。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将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划分为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耗费差异的计算同于二因素分析法。能量差异包括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和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如公式(7)和(8)所示。

成品油固定物流间接成本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运输、存储或管理作业中心的作业效率不高。耗费差异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制定的标准成本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分析。

成品油变动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可包括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耗费差异又称为价格差异,是指成品油变动物流间接成本的实际工时分配率与标准相脱离,按实际工时所计算的差额,可以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耗费差异的计算如公式(9)所示:

效率差异又称为用量差异,是指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工时费用率计算确定的差额,表示工作效率变化所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效率差异如公式(10)所示。

对于所产生的各种物流间接成本差异,应在考虑成品油物流作业管理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应调整物流作业,否则容易导致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总体的上升。

三、结论

笔者站在成品油物流管理者的角度,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究,认为使用ABC法———作业成本法并结合标准成本理论进行管理较为适合。在对成品油物流作业成本动因的逐一剖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对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发生的现场监控措施和实际物流间接成本与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调整管理作业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摘要:探寻降低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的管理途径, 是实现石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ABC法为基础, 结合标准成本理论构建成品油物流间接成本管理框架, 进而剖析物流作业动因, 给出现场监控措施, 并对成品油实际与标准物流间接成本的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ABC法,标准成本,物流间接成本,作业动因

参考文献

[1]王向青.目标成本管理与标准成本管理之比较[J].现代商业, 2008, (23) :270.

[2]杨其平.浅谈油田生产单位低成本经营的有效途径.[J].内江科技, 2010, (5) .

[3]张丽华.浅谈如何控制材料采购成本[J].会计之友, 2007, (10) :29.

[4]佟成生.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J].新理财, 2007, (7) :20.

物流间接成本 篇2

一、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及其分摊方法

1. 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

医院科室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部分。临床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发生的,直接计入或采用按内部服务量、内部服务价格等方法计算后计入科室的为直接成本;而行政后勤类、医疗辅助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即非临床科室产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为间接成本。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后勤类﹑医疗辅助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各人员工资、奖金﹑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等的支出经费。

(2)由于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开展医疗活动而产生的卫生材料费。

(3)由医疗技术类科室开展医疗活动所产生的药品费。

(4)为开展正常医疗活动提供所需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应用软件(如门诊叫号系统﹑检查报告自助服务系统等)的无形资产摊销费。

(5)为开展正常医疗活动提供所需的各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公车运行费等费用[1]。

(6)其他一些不易计算的间接成本。

从上可以看出,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涵盖的内容也相对较复杂,对于非临床科室间接成本的分摊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才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2. 非临床科室间接成本分摊方法比较

间接成本的分摊方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方法。

(1)顺序分摊法。顺序分配法按照程度高低依次分摊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所以又被称作阶梯分配法。这种分摊方法是将提供服务最多、接受其他成本中心服务最少的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摊出去,进行依次分摊,当所有间接成本都分摊到直接成本中心时,间接成本分摊才算完毕。这种分摊方法存在几点缺陷,一是间接成本排列顺序会影响到最终分摊到直接成本中心的总成本数值,一旦间接成本中心的顺序发生改变就会影响最终的成本分析;二是顺序分摊法分摊完排列在前面的间接成本中心后就关闭了,这种单向分摊成本的方法不能反映出成本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具合理性。

(2)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也称为双重分配法,该方法是对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进行两次分摊,首先是将各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摊给所有受益对象,包括间接成本中心和直接成本中心,然后是各间接成本中心将从其他间接成本中心分摊来的成本直接分摊给个直接成本中心。该方法较顺序分摊法,其成本的分摊发生在相互提供服务的间接成本内部,更具合理性。但交互分配法的成本分摊工作量较大。

(3)数学分摊法。数学分摊法又叫联立方程法,这种方法采用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各个成本对象之间所有相互作用的联立方程组,解联立方程,同时关闭所有的成本对象,其解值便是各个成本对象的最终成本,它是把各间接成本中心的最终成本一次性分配到除本对象之外的其他所有成本中心。数学分摊法由于不需考虑分摊顺序问题,分摊顺序不会对分摊结果产生影响,但这种方法计算量很大,求解过程复杂,须借助计算机和相应计算程序才能完成[2]。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

激励机制是一种管理手段,根据人的需要来进行奖惩制度的制定,并通过信息沟通和文化环境影响来对人进行诱导和鼓励,是一种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激励机制的建立要结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实行以不同员工不同激励方式的差别激励机制,并结合考核机制,加强管理人员与普通人员的交流沟通,创新管理思想,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非临床科室间接承办分摊方法的改进

完善间接成本核算制度,将间接成本的各种分摊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合理选择分摊方法,并对分摊方法进行补充,建立间接成本控制标准,将间接成本收益率、材料收入费用比纳入科室经济运营指标考核体系,强化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非临床科室间接成本控制力度,建立间接成本率模型,引入直线趋势法对间接成本进行分摊,以我院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分摊为例,各月份间接费用分摊情况见于表1。

通过直线趋势法,利用有关公式最终求得6月份的间接费用为1.96万元,这一分摊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合理性,有效地控制了非临床科室的成本预算,降低了科室的整体成本,不仅合理分配了各项费用,满足了各人员的基本需求,也大大促进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任务的高效完成率,有助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就是以绩效工资制为主的激励机制,存在过于强调物质激励,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要使绩效工资制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做好成本核算是前提和基础,其中间接成本的分摊又是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改进非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分摊方法,营造公平、公正的成本核算环境,可以有效促进激励机制的建立,严格控制医院和科室的成本支出,降低非临床科室的成本,实现医务人员薪酬的合理分配,保证激励机制中物质激励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从而进一步的完善与调动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医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强,蒋文伟.医院全成本核算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224-226.

物流间接成本 篇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华夏互联网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2009 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金额为2 483. 5 亿元, 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 98% ;2010 年为4 992亿元,同比增长75. 5% ; 2011 年为7 735. 6亿元,同比增长67. 78% 左右; 2012 年上半年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 119亿元。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既是实现实物商品交付的保证,也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电子商务物流是指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提供者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指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和过程,可以概括为配货、运输和 “最后一公里”配送三个阶段。其中, “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由于要直接面对客户,因而成为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关键一步。因此,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提供者必须注重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提升,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对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需求各不相同。如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B2G ( Business to Government) 这类交易主体均为机构的电子商务,由于一般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交易商品的管理和接收,“最后一公里”配送比较简单,便于为用户提供准时、安全、高质量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而对于终端客户为个体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例如B2C ( Business to Consumer) 和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等类型的电子商务,由于个体的情况千差万别,要实现高质量的 “最后一公里”配送非常困难,而这两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发展却非常迅速,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目前,B2C和C2C几乎都采用送货上门的配送方法,这导致了快递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国家邮政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的完成情况,2007 年为12 亿件,2008 年为15. 1 亿件,同比增长25. 9% ; 2009 年为18. 6 亿件,同比增长22. 8% ; 2010 年为23. 4 亿件,同比增长25. 9% ;2011 年为36. 7 亿件,同比增长57% ; 2012 年为56. 9 亿件,同比增长54. 8% ; 2013 年1 - 11 月份,为81. 2 亿件,同比增长54. 8% 。虽然我国的快递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仍然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有效的 “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解决方法。为此,本文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B2C和C2C型电子商务的 “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

二、电子商务 “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目前,电子商务 “最后一公里” 配送模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配送模式和间接配送模式。

( 一) 直接配送模式

直接配送即传统意义上的送货上门,由物流公司或电商的快递/送货人员在约定的时间窗口内将客户在网上订购的商品送达指定的地点,是目前国内外电商 “最后一公里” 配送的主要模式。由于能够充分体现电子商务的便利性,这种模式受到了电商客户的普遍欢迎。但由于从客户在网上下订单到将货物配送到客户指定地点的时间跨度一般较大,不便于客户提前安排接收货物的时间,造成送货时间与客户可以接收货物时间的重叠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直接配送服务的完成造成困难,从而导致多次投递,增加本来就较高的直接配送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尝试通过收取较高的配送费用,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配送的服务。例如,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成都提供的 “极速达”服务,每单收取运费49 元,消费者完成在线支付订单后,能够快速获得配送服务。如果在8 点至20 点下订单,三小时内送达客户指定的地址; 如果在20 点至次日8 点下订单,次日上午11 点之前送达。这种直接配送服务由于收费较高,只适用于高端客户或客户对所购物品需求比较紧急的情况,对于绝大多数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客户来说,一般情况下并不适用,因此应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些中、高档社区和商务楼中不允许快递人员进入,这也为直接配送服务的完成造成了困难。

个人收货箱是直接配送模式的延伸,类似于邮政的信箱。通过在客户的公寓或家门口安装一个比信箱大的智能收货箱,使得送货人员可以直接将货物放入收货箱中来完成投递工作,对送货人员和客户来说都很方便。一方面,由于不需要考虑客户是否在场,送货人员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行程,优化投递路线,降低投递成本; 另一方面,客户不必等待接收货物,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收货箱中取走货物,使得接收货物更加方便。

( 二) 间接配送模式

间接配送是指送货人员只将货物送到指定的提货点,由客户自己将购买的物品从提货点取走,而不是直接将货物送到用户手中的配送模式。因此,间接配送模式也成为基于提货点的配送模式。

间接配送实际上是将分散的货物投递转变为集中投递,将投递难度降到了最低,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投递的劳动量,避免了重复投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成本,对物流服务提供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此外,由于需要客户自己提货,提货点一般需要设立在客户生活或工作地点的附近,可提货时间也应尽可能长,以方便客户提取货物。

根据是否需要人工值守,可将间接配送模式分为有人值守的提货点配送模式和自动提货点配送模式两大类。前者的优点是相对灵活,通过与社区的物业、便利店等便民机构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但很难为客户提供7 × 24 小时的取货服务; 后者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为客户提供7 × 24 小时的取货服务,但前期投入大,且需要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间接配送模式并非电商 “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新概念,Virginie Augereau博士在2007 年第五届国际城市物流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世界上第一例尝试提货点的是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Ambassador ( 客户接收统一配送给邻居的商品) 。到了20世纪90 年代,有了专业的提货点服务,一般是在当地一些商店的特定区域设立提货点( 无竞争条款,有非常正面的形象,面积大约有3 - 4 平方米,取货点的营业时间比商场的营业时间长,以方便人们提货) ,都需要人工值守。

从2000 年开始,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驱动下,不但人工值守的提货点配送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例如,DHL公司在德国主要城市建立了13 000多个需要人工值守的Packetshop提货站点) ,而且全新的自动取货柜也开始出现( 这是无人值守的提货点配送模式的雏形) ,并得到了发展和推广。例如,在德国运行的Packstation自动取货柜系统,由于自动提货柜的分布密度较大,80% - 90%的用户可以在10 分钟内到达取货柜将货物取走。

目前,间接配送模式经过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几年的尝试与推广,呈现出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配送需求,表1 总结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间接配送模式的具体形式[1]。这些形式各异的间接配送模式已在相应的国家或地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逐渐成为解决电子商务物流 “最后一公里” 配送问题的主要手段。例如,德国2011 年包裹配送总量为8. 8 亿件,其中51 % 为直接送货上门,23% 是通过人工值守的提货点提货,8% 由物业或门卫等签收,18% 通过自动提货站提货[2]。

在我国,间接配送模式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并没有得到电商客户的普遍认可。根据 “中国电商物流的展望” 关于2012 年的调研数据,92%的消费者都把 “送货上门”服务作为网购( 电商交易) 的必要条件之一。显然,要在我国推行电商物流的间接配送,还有众多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资料来源:以上内容部分根据文献[5]整理获得。

三、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考虑到间接配送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直接配送模式中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下、完成难度大等问题,我国目前也在尝试开展间接配送模式,但可接受程度较低,或几乎不能被接受。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网购( 电商交易) 目的、客户分布情况、直接配送方式存在的问题、影响电商客户选择间接配送模式的因素以及客户对开展间接配送模式的要求等方面对电商客户展开调查,以分析在我国开展间接配送模式的可行性,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间接配送形式、实现绿色物流和智慧城市提供技术和实证支撑。

( 一) 调查问卷基本状况

调查问卷包括10 个问题,即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阶段、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对直接配送的主要意见、无法接收货物时的处理方式、不选择间接配送的主要原因、对间接配送方式的功能要求、距离、取货时间、送货费用等。这些问题均以选择题的形式供被调查的电商客户选择。调查人群覆盖了高校中的学生、工作人员和以家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人群( 如SOHO一族,退休者,家庭主妇等) ,地理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江苏、辽宁等地,共发出调查问卷300 份,收回有效问卷229份。这229 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58. 37% ,女性占41. 63% ,覆盖了从20 岁以下到50 岁以上各个年龄阶段的网络购物主体,其中年龄在20 岁到39 岁之间的调查者占了91. 86% ,40 到49 岁的被调查者占6. 34% 。由于20 - 49 岁之间的人群是网络购物最主要的群体,且性别分布相对均衡,因此这229 份调查问卷基本能够客观地反映目前我国网络购物主体的基本状况。

( 二) 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分析电商 “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我们针对被调查者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对直接配送的主要意见、无法接收货物时的处理方式、不选择间接配送的主要原因、对间接配送方式的功能要求、距离、取货时间等问题逐个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于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选择价格便宜的占38. 86% ,选择可以送货上门的占15. 28% ,选择比传统购物方便的占45. 85% 。虽然选择可以送货上门的比例较小,但人们在享受网上购物各种优势的同时,几乎都要求对所购货物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另外,比传统购物方便实际上也包含了可以送货上门。可以说,送货上门已经被人们认为是网上购物或电子商务交易必备的配送形式,这是导致人们对配送要求较高的主要原因。

对送货上门这种直接配送形式的不满或存在的问题,为被调查者提供了四个方面的选项,结果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选择送货慢的只有14 份,占有效问卷的6. 11% ,说明人们对目前的送货速度基本是认可的。选择服务态度不好的有99 份,占有效问卷的43. 23% ,可见目前直接配送的服务态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快递人员的配送任务量重,为了完成配送任务,他们总是尽可能缩短每单的配送时间,根本不考虑服务态度,甚至态度恶劣; 另一方面,由于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使得送货人员不能尽快完成投递任务或需要重复投递,造成投递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或工作时间延长,导致其服务态度恶化。选择送货不到位的有64 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27. 95% 。目前,造成送货不到位的主要因素一般是由客户造成的,例如,快递人员无法进入指定的送货地址、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等。选择退货麻烦的有52 份,占22. 71% ,这属于直接配送服务内容不够健全的问题,是目前配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目前在直接配送存在的问题中,由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所导致的约占1 /3,这为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提供了依据/ 条件。

对于无法接收货物时的处理方式,我们设定了三种选择方案: 一是约定其它时间再送货; 二是放到邻居家; 三是放到附近提货点。第一种处理方式会造成重复投递,从而增加投递成本和投递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对于采用计件工资的投递员来说,显然是不好接受的,但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比例却占到了53. 71% ,这可能是造成目前直接配送中服务态度差和服务不到位的直接原因,该结果与对直接配送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选择第二种方式,即将货物放到邻居家的比例占21. 4% ,说明委托熟悉的人收货的方式在一些人群中是可行的。实际上,第二种方式既可看做是直接配送方式的扩展,也可看做是间接配送方式的初级阶段。选择将货物放到附近提货点的占24. 89% ,这是对间接配送模式接受程度的直接反映。

对不选择间接配送的主要原因,选择由于货物尺寸或客户自身等原因造成自己取货存在困难的只占0. 44% ,这说明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间接配送还是可行的。担心增加购物开销或不能实现货到付款的占6. 55% ,选择退货不方便或不能开箱验货的占28. 38% 。退货不方便是目前电商物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直接配送方式中也存在,但在一些完善的间接配送方式中这些问题已解决;至于开箱验货和货到付款等在直接配送方式中可以提供的服务在间接配送方式中也不难实现,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担心缘于对间接配送方式不够了解。担心取货不方便的调查者占了64. 63% ,这个结果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便利性是大多人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这可以从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和对间接配送的功能要求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得到验证。

针对间接配送方式的功能需求,问卷设计了四个选项。选择可以无时间限制且近距离取货的占60. 26% 、可以收货时付款的占5. 24% 、可以提供方便的退货服务的占31% 、能够开箱验货的占3. 49% 。显然,对取货时间和距离的便利性的要求最高,对方便退货的要求也比较高,二者之和超过了90% ,因此可以说,方便地取货和退货是人们对间接配送方式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需求。

为了弄清楚人们对取货距离和取货时间的具体要求,调查问卷中分别针对取货距离和取货时间设计了相应的问题。针对间接配送方式中取货距离要求的调查结果如图2 所示。可以看出选择200 米以内的接近1 /3,选择500 米以内、1 000 米以内以及对距离无所谓只要顺路即可的超过2 /3,这样的结果说明大部分人在距离方面对取货的需求并不苛刻,这对推行间接配送方式是非常有利的。至于间接配送方式中对取货时间的要求,调查问卷共提供了三个选项。选择7 × 24 不受限制取货的占51. 97% ,选择在非工作时间( 周六日和下班时间) 取货的占23. 58% ,要求白天取货的占24. 45% 。显然,大部分人对可提货时间的要求比较高,这可能和目前占个体电子商务客户绝大多数的是在职人员或在校大学生有关,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在工作或学习时间接收货物。可见,可提货时间是否合理是能否成功推行间接配送方式的关键。

( 三) 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可行性

将上一部分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概括起来,可以得出,目前在我国大陆推行间接配送方式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其便利性,但便利性的实现在目前普遍采用的直接配送阶段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电商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造成的,而间接配送方式却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一些问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例如,由于居住小区或客户工作单位的管理要求,送货人员无法将货物送达客户指定的地址等,对于这些问题,采用间接配送方式至少可以达到与直接配送方式同样的配送效果,且可避免诸多纠纷。这些均为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条件。

第二,从人们对无法及时接收货物时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近1 /4 的客户是完全可以接受间接配送模式的,超过1 /5 的客户处于半接受间接配送模式的状态,这说明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虽然有超过一半的用户不接受间接接收货物,但从人们不选择间接配送方式的原因可以看出,担心取货的便利性是造成人们不接受间接接收货物的主要因素。事实上,这是由于人们对间接配送服务不够了解或对目前一些电商或物流公司尝试的一些初级间接配送模式的成见,并不是从根本上接受不了间接配送这种服务形式。

第四,从可接受的取货距离和可取货时间上看,合理安排取货点和可取货时间不但能够增强人们接收货物的便利性,还能使人们避免等待接收货物,这对时间不自由的上班族和在校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只要根据需要合理部署与相应环境适配的取货点,间接配送模式必会受到这类客户群体的欢迎。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间接配送模式探索

根据前文对间接配送模式的调查及分析,我们认为在大陆推行间接配送模式不能采用统一的形式,更不能照搬国外或台湾地区的现有形式,而应根据各地区、各社区的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间接配送模式,从实现对直接配送模式的有效补充做起,逐步推广,并确定现阶段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目前可推行间接配送的场景和这些场景中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间接配送不同实现形式的特点等方面,对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进行了探索。

( 一) 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间接配送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电子商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已对与之相关的配送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电商客户群体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各个地区,给直接配送造成了很多困难、且成本较高。我们本着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态度,主张在遵循保持或提高客户接收货物的便利性、能够降低配送成本和解决直接配送中的关键问题等原则的基础上,推行间接配送模式。

1. 便利性

便利性是电子商务的一项基本属性。能否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取货服务是间接配送模式能否成功推行的关键。一般地,便利性主要包括时间上的便利性和空间上的便利性两个方面的内容。时间上的便利性指取货点的服务时间能够较好地覆盖用户的可取货时间; 空间上的便利性是指用户可以方便地到达取货点取货,而无需为取货而在交通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或金钱。

当然,不同的用户对便利性的定义不同,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对便利性的要求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从时间和空间上统筹考虑取货的便利性,针对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取货方式。

2. 能够降低配送成本

目前,电商物流 “最后一公里” 的直接配送成本占总配送成本的比例较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投递件的接收地址过于分散,投递难度大。间接配送模式虽然可以将分散投递转化为集中投递,降低投递难度,但是取货点的建立和运营是需要成本的,取货点的形式不同,所需要的构建成本和运营成本也不同,因此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应综合考虑构建成本与运营成本,以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降低配送成本为基本原则。

3、能够解决直接配送中的问题

直接配送模式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为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契机,因此间接配送模式的推行必须以解决直接配送模式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问题为目的。根据调查结果,目前直接配送中的关键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三个: 一是服务态度差,二是货物的安全性无法保障,三是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

( 1) 服务态度差。由前文所述,投递人员的配送任务量过重和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是造成配送服务态度差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两个因素,采用间接配送方式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一方面,采用间接配送模式可以将造成配送人员任务量过重的分散配送转换为相对集中的配送,简化了配送工作,从而极大地减少配送人员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在间接配送模式中,配送人员只需将物品配送至指定的取货点,取货时间由用户根据取货点的服务时间自主安排,避免了因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而造成的服务态度差等一系列问题。

( 2) 货物的安全性无法保障。货物的安全性无法保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不允许开箱验货、配送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和送货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坏等。不允许开箱验货是目前电子商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采用货到付款方式时更加明显,这应该属于电商的问题,而不是配送模式能够解决的问题。配送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货物损坏是所有配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主要依赖于配送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是改变配送模式能够解决的问题。送货不到位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客户引起的,但因送货不到位造成的后果却不应由客户承担。例如,由于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快递员将货物放到家门口或门卫等地方造成的货物丢失或损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间接配送模式得到较好解决,因为间接配送模式是通过设立取货点为用户提供取货服务,取货点有保障货物安全的责任。

( 3) 社会问题。目前,由电商 “最后一公里”配送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很多,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配送不规范,二是资源浪费严重。管理不规范主要是指缺乏对城市配送业务的统一管理,表现在经营直接配送业务的公司众多,既有各大电商,也有各个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他们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为了降低配送成本,除了大件商品( 例如冰箱等) ,一般物品的配送工具基本上都是电力三轮车,既不安全,又影响市容,还为城市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此外,在很多电子商务交易量大且人口密集的地方,各公司采用摆地摊的派件方式,与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市容。采用间接配送模式,至少便于对取货点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规范化配送的实施。而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重复投递上。由于各公司自己配送自己的业务,而各公司在同一区域或同一地址的业务量又往往不饱满,从而造成很多轻负荷的送货车辆同时向同一区域或同一地址配送货物,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交通增加了压力,而且也加重了环境污染。此外,不同公司的配送人员在同一地点摆摊派送货物的方式,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采用基于共同配送的间接配送模式,可以总体上优化资源配置,不但能够避免或减轻由重复配送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可有效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能否按照上述这些原则来推行间接配送模式,是间接配送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此外,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这些原则之间的平衡以及各原则内部不同利益方的平衡,以实现各方的共赢。

( 二) 间接配送模式探索

1. 可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场合及需求分析

目前,适合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场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货地址是配送人员无法到达的那些社区,例如学校、商务楼以及一些中高档社区等; 另一类是虽然送货人员可以到达收货地址,但无法将货物直接交付用户,例如货物送达时客户不在或虽然在但无法或不便于及时签收货物等。

对于第一类场合,由于配送员无法到达指定的收货地址,又没有可以存放货物的地方,配送员一般要求客户必须在货物到达后及时到指定的地点取货,而客户由于工作、学习或生活等原因( 例如,学校或商务区的用户在上班或上课时间一般不能取货) ,不一定能够及时将货物取走,从而造成配送人员长时间等待或同一物品的多次配送。这种配送形式应属于间接配送模式的雏形,不过非常不完善。事实上,这类客户群体对间接配送模式的需求应属于刚性需求。对于收货地址为学校或商务区的客户群体,他们的可取货的时间一般为午休或下班后顺便取货,一般不会要求7 × 24 的不间断取货服务。而对于收货地址为家庭地址的客户群体,一般会对取货时间的要求比较高,例如,感觉方便时取货,这是目前的配送方式无法实现的。

对于第二类场合,如果该区域的客户比较少或比较分散,当客户无法及时接收货物时,配送员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长时间地等候,在没有人可以代收货时,一般会要求约定其他时间重新配送,这就造成同一物品的重复配送概率很高,无形中增加了配送成本和配送人员的工作量。这种客户群体对间接配送模式只是在需要的情况才可以接受,属于柔性需求,但对配送员来说却非常有必要。

2. 间接配送实现形式分析

目前,间接配送的实现形式根据是否需要人工值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有人值守的取货点和无人值守的自动取货柜。

( 1) 有人值守的取货点。由于需要人工值守,有人值守的取货点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不但存在场地费用,而且存在人工费用,成本相对无人值守方式要高; 二是不容易提供7 × 24 的不间断取货服务; 三是服务质量取决于具体的工作人员,人为因素较多; 四是可操作性强,便于协助办理取货时付款和退货等服务。根据提供取货服务机构的不同,有人值守的取货点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与便利店等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和专门的取货点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般取决于配送业务密度的大小和客户对可取货的时间需求。

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概括为便于实现配送方、客户和合作机构三方的共赢。一方面,对于配送人员来说,节约了其等待客户的时间和配送时间,简化了配送难度,这实际上是所有间接配送模式的共同优势; 另一方面,对客户来说,便利性较好。由于合作的便民机构是大多数社区中居民经常需要光顾的,客户可以在光顾这些机构时顺便取货。即使客户没有光顾便民机构的必要,由于合作的便民机构一般距离货物的目的地都较近,取货也比较方便; 另外,对提供取货服务的合作者来说,有利于其收入的增加,因为他们不但可以从电商物流服务商处获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取货的客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便利店的营业额。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的不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取货服务是由合作机构代为完成的,虽然可由配送服务提供者与合作机构共同商定可取货时间、操作方式等内容,但服务的实际执行情况则完全取决于合作机构,配送服务提供者无法控制,使得货物的安全性不好保障,并且一旦出现货物损坏,责任也很难界定。另一方面,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地支付合作机构服务费用,并且一般会随服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显然,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只适合部署在电商物品的配送密度较低的社区,服务于对可取货时间要求不太高,例如与便民机构的营业时间基本一致的客户群体。

专门的取货点一般是由一些大型电商物流服务提供者或第三方在特定地点建立的,有专人值守,可为客户提供专门取货服务。电商物流服务提供者建立的专门提货点一般只为其自己的配送业务提供取货服务,而第三方建立的专门提货点往往是为各电商物流提供商公用的。虽然有些专门取货点可能是通过租用一些商店中的地方来建立的,但由于其服务完全独立于商店,因此不同于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专门的取货点除了具有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所具有的能够简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难度和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取货服务外,由于需要专门的场地并且要求专人值守,还可以解决与便民机构合作的取货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货物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均容易保障; 二是成本不会随取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货物较多时,可降低成本。同时,专门的取货点也有其无法避免的问题,即由于需要专人和专门的场地,人工费和场地费一般较高,在货物量不够大时,成本偏高。可见,专用的取货点适合于部署在电商货物配送密度大的社区,服务于可取货时间具有明显特征的客户群体,例如学校或大型商务社区的客户。

( 2) 无人值守的自动取货柜。无人值守的自动取货柜一般需要网络信息化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的支持,通常由一些大型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或第三方在特定地点建立。一个自动取货柜通常包括若干个不同尺寸的取货箱,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货物。由于不需要人工值守,自动取货柜能够解决人工值守取货点的一些固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可以省去人工成本,且长期运行的平均成本较低,尽管在建立时一次性投入比较大; 二是能够提供自动化的、7 × 24 的不间断取货服务,非常适合于对可取货时间要求高的客户; 三是所有服务都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完成,人为因素较少或不存在,服务质量一般取决于取货柜提供的操作方法的难易程度; 四是完善的取货柜系统还可提供退货、取货时付款等服务,服务内容可以与人工值守的取货点媲美。此外,自动取货柜还能够满足一些用户的特殊需求,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甚至个性化的配送服务。例如,对于那些对自身安全和隐私性要求较高的客户或社区来说,如果使用自动取货柜来接收货物,可以避免与配送人员的接触,从而减少不安全因素、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不过,为了高效运营,自动取货柜的规模和部署位置需要统筹规划,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地,自动取货柜的规模,即所拥有的储物箱的多少应与其所在区域对这种配送需求的实际数量相匹配,并留有一定的冗余,不能太多或太少。太多的话,不但初始建立成本高、对空间要求高,而且不便于客户取货,如果利用率不高的话,还不利于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太少的话,会因为不够用而影响配送服务的质量。自动取货柜部署位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本身的安全性和客户取货的便利性,即对部署环境的治安及交通状况要求比较高,一般应部署在治安好、在距离上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或交通便利且便于停车等场合,例如一些社区门口、停车场等。

五、结论

相对直接配送模式,间接配送模式具有众多优点。首先,对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通过简化配送过程、降低配送难度,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直接配送中因客户不能及时接收货物造成的众多问题,而且也便于他们对配送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甚至个性化的服务,并实现在不妨碍客户便利性的同时降低配送成本; 其次,对于大部分电商消费者来说,间接配送模式不但可以让其从等待接收货物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得到更加安全、便利和完善的配送服务; 第三,可以减少社会矛盾,解决直接配送造成的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基于共同配送的间接配送模式,不但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压力和缓解污染; 第四,能够促进智慧城市或智慧社会的实现。实际上,无人值守的取货点就是智慧社会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当然,间接配送模式能否在我国成功推行,取决于众多因素,既有管理层面的,也有传统文化习惯方面的。在推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除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外,还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合理部署取货点和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间接配送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间接配送模式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从而实现推广,促进或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送形式,通过对这些配送形式的归类分析,指出间接配送模式是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证明了目前在我国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可行性,并指出间接配送模式需遵循的指导原则、目前国内可推行间接配送模式的场合以及各种间接配送形式的适用范围。

物流间接成本 篇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若干促进科研创新工作发展的配套政策。在完善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方面,财政部等部委先后出台了若干适应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的新办法和新举措,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提出间接成本及其补偿机制。如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首次提出了间接费用的概念,要求建立间接成本补偿机制;2012年,财政部出台(财教〔2012〕502号),首次提出间接成本的概念;2012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科研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2014年,国务院颁布具有顶层制度设计地位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明确提出完善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用间接费用补偿科研项目相应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

近来年,由于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不合理,引发宏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实现对科研人员有效激励等问题,业已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2年和2013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高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和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这两个办法对高校会计科目、记账基础、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财务管理等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已有对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进行解读、新旧制度衔接、存在问题及未来改进方向进行研究,也有专家学者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概念、分类及其补偿机制的研究;但基于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并结合实践应用等视角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核算及补偿机制的研究还很少;况且这一点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此时正是探索开展高校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核算及补偿研究的良好时机。这即本文的研究契入点——即结合在某省自然科学基金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核算进而补偿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科研项目核算及补偿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一直处于改革发展中。从2005年开始,英国在大学实施全经济成本核算改革,其直接原因就是因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标准低于大学对科研项目的公共支出,进而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性发展。Ronald和Jaroslava(2007)通过对1988-1997年十年间美国研究型大学联邦科研拨款和间接成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的间接成本率与其科研经费总规模相关。2010年9月,美国审计署发展题为“Polices for the reimbursement of indirect costs need to be updated”的报告,指出目前联邦政府补偿的间接费用未能有效补偿大学的间接成本,其补偿政策有待改进。

目前关于国外发达国家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核算补偿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无差异化的传统核算补偿模式,即各个高校以统一规定补偿比例为标准进行分摊补偿,以日本为代表;二是以实际支出为依据的半差异化谈判制核算补偿模式,各高校以自身核算形成的间接成本率为依据,与联邦政府机构进行谈判确定最终的分摊补偿标准,以美国为代表;三是以精细化计算结果为依据的完全差异化核算补偿模式,各高校以完全成本法(FEC)核算自己的间接成本并进行核算补偿率,以英国为代表。

由上可知,国外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核算及补偿的研究已不是热点,原因有二:一是在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方面,发达国家早已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制度准则,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核算补偿体系;二是在高校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面,长期以来已形成成熟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并已成功实施多年。其中,高校普遍将科研项目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按项目来源直接进行补偿,间接成本按一定的原则分摊到各个科研项目的方式进行补偿。

国内对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计量与核算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经费管理的初级阶段,已有的研究主要有:间接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国外实践经验、特定核算方法的研究以及少量的案例分析,尚未有基于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核算进行补偿的研究。

如林建华指出我国大学科研成本无合理的补偿机制,邓敏指出高校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是大势所趋,国际评估专家在对我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的国际评估报告中指出当成本的补偿不足时,就会加重单位负担;湛毅青、阿儒涵等分析了英、美等国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的实践,李晓轩等系统分析了英国全经济成本核算改革的原因、过程及成效;周国栋等对于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核算按照受益原则,提出了形象进度分配法、耗用量(里程)分配法、津贴比率分配法、工作时间分配法;李智敏等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分摊的方法;万莹茜提出设置相关明细科目进行间接成本归集。

总的来讲,我国高校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的分摊补偿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对科研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较少,也未在统一的科研成本核算体系方面形成共识。

三、间接成本核算的作用

(一)间接成本的内涵及特点

关于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内涵,我国在财教〔2011〕434号文件和财教〔2012〕502号中的定义是: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核算对象,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费用,具体则包括科研条件支撑费用、管理费用和绩效支出3类,采用基于经验的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实行总额控制。

美国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定义来源是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发布的A-21公告,主要包括设施与行政管理成本,在其最新公告(2004版)中,详列了大学可能发生的9大类、54项成本范围及其允许性,具体到哪些项目允许作为直接成本或间接成本开支,哪些项目不允许都有明确的规定。英国的间接成本是指:科研机构日常运转及项目执行中不可缺少但无法在科研项目间分摊的成本,主要包括支撑人员成本、行政管理成本、设施及设备成本等。

由上可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具有构成复杂、归集复杂、分摊复杂、难以量化等特点。那么,如何界定办公室间接成本的范围、分类和结构,使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核算更全面科学合理,就成为了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间接成本核算的意义

自1986年我国实施科研项目课题制改革后,随着科研项目资助量和资助渠道的增加,竞争性经费日益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加之随着高校的发展转型,科研已经成为高校老师的增量成本;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补偿机制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科研成本补偿不足问题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利益,同时也造成了高校“以教育等补贴科研”的情况,业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项目的成本补偿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的补偿。其中,直接成本因易于识别、可视性强、容易量化、核算简单,其补偿已不是问题,而间接成本因具有前文所述特点,加之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存在若干缺陷,是科研项目成本不能精细化核算进而完全补偿的关键所在。

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的意义有:(1)补偿依托机构,协调双重资助之间关系---消除高校用科研等补贴科研的现象,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2)规范科研项目核算,实现科研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3)提供科研项目真实财务信息,有利于调整科研要素杠杆,促进科研事业发展。(4)激励作用,提升科研资助系统的整体效率。可见,科研项目间接是联系研究人员、依托机构和资助机构委托关系中的唯一纽带。

四、新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科研成本核算方面的亮点

(一)会计核算基础发生了变化

体现在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实现由收入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倾斜,规定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核算按照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拓宽了原制度中仅有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畴。从而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提供更真实、可靠、完整、透明的会计信息,准确计算会计成本。

(二)成本费用核算得到了强化

为准确、科学和合理地归集、核算教育、科研等各项成本费用,新制度一是对成本费用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明确了归集方式,规定了计入当期费用的范围;二是对支出科目进行细化,按用途将成本费用支出细化为教育、科研、管理、离退休、其他等五类,有利于高校进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与各项支出的明细核算。

(三)规范了高校的资产管理行为

创新引入“虚提”模式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和摊销的账务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不是列入支出,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这一创新的处理方法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为高校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会计数据支持。

五、会计核算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省自然科学基金检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因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间接成本核算方面的模糊规定,致使部分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在2015年,某省组织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财务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 超限/重复提取间接费用(管理费)。

部分高校存在提取规定的间接费用后,存在另立名目再次提取开题费、学院管理费等现象,或者在提取间接费用后,再次提取图书资料费、房屋占用费、水电费等现象。

2. 超范围列支专项费用。

部分高校存在超范围列支财政专项经费不得列支的费用,如手机通讯费、汽油费、餐饮费、招待费、个人消费性支出等。

3. 普遍超支人员费(劳务费),无绩效支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被检查高校普遍存在人员费(劳务费)超支的现象,个别项目人员费超支达100%以上,工科性高校的项目超支尤为突出。

4. 较多地结余经费。

被检查项目平均预算使用进度为71%,甚至个别项目的预算使用进度低于30%;部分存在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结余经费处于无人管控状态。

(二)相关原因分析

上述检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科研间接成本补偿不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尚未建立基于大量基础数据、适应科研活动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对科研项目成本做到精细化核算,未能建立一套科学的间接费用补偿办法,以致不能准确归集单个科研项目的完全成本,进而造成了科研项目成本补偿不足,出现了上述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完全成本核算,主要涉及了相应的科研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科研成本核算体系、财务管理系统及人员、预决算体系及配套、人力成本补偿等方面,目前这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1. 无统一完整的科研成本管理制度。

受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至今未制定统一的科研成本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在科研成本管理制度设计层面上的缺陷。目前的科研成本管理制度政出多门,主要有财政部制定的适用于所有科研项目的财务制度和各个科研计划主管部门(如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制定的各自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两类;然而各归口管理部门制定的专项管理办法缺乏协调,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造成高校操作上的两难。

其中财政部颁布的高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和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形成了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的制度体系框架,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本核算进行了规定,但仍存在成本核算不健全等缺陷。如新制度虽然明确了高校科研活动及辅助活动的各项支出应在科研事业支出中列支,但还是难以准确归集和分摊诸如混合成本中对应的科研间接费用,使其仍在教育事业支出中核算,虚增了教育成本的同时使科研成本得不到真正体现。

2. 无规范的科研间接成本核算方式。

一是我国现行的科研成本核算体系,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对于具有教学科研双重职能的大学,科研经费与教育经费仍采取统一核算,无法全面精确地进行科研成本和费用的核算;二是科研间接成本无统一的核算、归集和分摊方法,不能通过系统的精细化核算准确地计量出科研项目的真实成本;三是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未规定间接成本的费用范围,现有政策对间接费用的支出规定又过于笼统,没有严格清晰的禁止性条款,仅用其他支出或替代性的成本项目,加上会计制度中提供的其他支出账户,为不合理开支提供了记账空间。如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只有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才能计入项目成本,但兼具教学与科研高校的科研成本是混合成本,区分困难。

3. 无匹配的成本管理系统及人员。

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大多停留在核算收支、记录资金进出流向的会计核算阶段,属财政统收统支的简单报账型,尚未发展到成本管理阶段;加之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大多只有收支概念,尚未建立能够满足新时期归集各类科研成本信息、分析科研成本结构、协助科研人员编制项目预算的财务管理系统;与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相对应,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大都停留在核算收支层面,尚未发挥教育科研成本精细化核算、协助科研人员编制项目预算、为大学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等相关功能。

4. 预决算及配套不健全。

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中,存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口径不一致、预算内容与会计核算内容不匹配问题,致使会计核算数据归类与科研经费预算脱节,制约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功能的发挥。如434号文件科研经费预算中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和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4个指标与高校的会计科目不匹配,434号等文件亦未明确规定上述费用应归集到哪个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造成不同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各显通神,出现了一些不一致、不规范的情况;加之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对科研间接费用的核销是一次性预提,不能对直接费用的核销构成制约。

5. 人力成本补偿偏低。

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劳务报酬的核算不合理,一是未将投入的人力成本计算科研成本,二是采用简单的标杆控制成本预算及支出,难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支出需求,致使科研人员无法从科研项目中合法合理地补偿自己的人力成本付出,从而诱发了科研经费使用不当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虽然434号文件提出劳务费预算无限制,但仅对课题组中无工资性收入的人员支付劳务费,而不允许对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列支劳务费;虽然434号文件在间接费用中设立了绩效工资科目,但并未提供相关的财政资金渠道,而是由机构或科研人员自筹;尽管部分高校推行计提绩效,但绩效使用范围和方式尚不明确和成熟,致使科研人员付出的艰辛劳动没有合理的补偿渠道。

对科研过程中人员劳务报酬核算的不合理,直接导致科研人员劳务报酬补偿偏低,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与美国同口径比较,我国支付的科研间接成本比例不足美国的1/5,如密歇根大学2014年开始间接费比率在55.5%,哈佛大学2010财政年度的间接成本率为61.5%。

六、相关对策建议

(一)制定统一完整规范的科研成本核算规范体系

由财政部牵头,各个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参与,参考美国A-21公告等成熟的科研全成本核算框架,设计科学合理、统一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及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规范等配套文件,建立与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及机构层面经费管理能力相适应的间接费用补偿机制,并在其中明晰科研成本的内涵、分类、归集分摊标准以及详细的禁止性规定等,做到从顶层设计上统一规范高校操作和有关部门审计监督,并对于精确核算科研项目成本、全面补偿科研成本、更好提供会计信息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成本管理系统并配备相应人员

在高校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改革中,在更大范围内引入权责发生制,拓展机构层面的财务管理职责与内容,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高校会计系统的衔接,同时培养并引进相关的成本分析专员,利用财务系统提供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归集和分摊方法,核算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等特点的科研项目成本,提高机构层面的经费管理能力,并为科研项目的全成本补偿和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完善科研经费预决算体系

一是根据财政发展改革和科技创新的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科研经费收支核算模式,首先是科研经费的收入确认方法,做到科研结余资金的有效管控,避免不必要流失,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科研经费核算方法,实现根据支出逐次或定期核销间接费用,充分发挥间接费用对直接成本开支范围的制约作用。二是建立会计核算科目与科研预算科目的协调机制,推进二者趋同化研究,可借鉴OECD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科研预算明细下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设置便于统计、便于行业和国际比较的R&D类分组预算科目。

(四)合理补偿人力成本

上一篇:中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下一篇: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