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价值取向(共12篇)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1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亲社会价值取向
自1993年铁路青年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口号,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1994年12月共青团中央等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成立,青年志愿者正式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2000年5月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全面实施, 拉开了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社区的序幕。面对如今的人口老龄化,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医学生志愿者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在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对其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众所周知,通过服务可以让医学生积累经验,稳固知识,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医学生志愿者内心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独特的视角研究医学生志愿服务后其亲社会行为取向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5年9月对医学生志愿者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前后2次的测试。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共收集有效量表96份,其中男生21份,女生75份;护理专业52份, 非护理专业44份。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共收集有效量表96份,其中男生20份,女生75份;护理专业52份,非护理专业44份。
1.2研究工具采用杨静等编制的关于亲社会价值取向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712,用于测量志愿者的亲社会价值取向。采用Ralf Schwarzer(1981) 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SES)测量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
1.3志愿服务方法2015年5月本研究小组在徐州医学院招募120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包括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各院系,每2名学生为一组,服务前对60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集体培训,随后对40名老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志愿服务,保证每位老人每周被介入服务1次,每位每次介入时间不得少于2h,且期间内保证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不接受其他组织任何形式的志愿服务。2015年9月初本研究小组工作人员第1次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前测问卷调查。 2015年9月—2015年11月,大学生志愿者按计划介入服务,为期6周,服务计划内容包括健康宣教、推拿按摩和文娱表演。2015年11月末第2次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后测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所有问卷调查数据通过Epidata分类整理并在计算机上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志愿服务内容未充分发挥医学生作用本次志愿服务全体志愿者均为医学生,服务前志愿者内心期望其是一次锻炼医学知识的服务。而由于条件限制, 只发挥了一部分志愿者作为医学生的作用。服务过程只有推拿及疾病预防宣教涉及医学知识,与志愿者的预期产生一定差距[1]。由于志愿者在志愿者服务前未对自己的服务进行系统规划,未充分挖掘自身的价值, 导致志愿者在开展工作时很被动,最终结果是志愿服务趋于一般化,不能充分体现医学生作为志愿者这一特色。机械重复一般志愿服务内容又拉大了医学生内心对志愿服务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活动组织者应帮助志愿者挖掘自我,为医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志愿项目,例如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制作个人健康档案等深入的服务。志愿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交换服务心得,平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落差。
3.2规范志愿者招募标准由于课题条件有限,时间不充裕,经验不足,志愿者选择仓促,没有有效对志愿者进行筛选,人员流动性大,态度随意,不能服从组织安排,导致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活动纪律性不强,而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中的主导者,故规范志愿者招募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志愿者技能(推拿按摩等)过关;服务态度端正,品行优良;志愿者思想稳定,服务时间固定。满足以上要求,才能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3.3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研究发现,某些大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可能和开始未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有关。本研究应该联合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2],制定教育宣传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意识教育,形式多样如开展校内公共选修课,将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放在课程目标中,也可以与学生的学分挂钩,适当给予正性刺激。在日常教育宣传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养老问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结合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现状,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灌注、活动渗透和实践深化,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既要宣扬我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更要突出对当前社会养老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既认识到社会养老的社会意义,也要客观地解释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担负起建立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3.4组织者应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志愿服务本研究中前后2次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量对比发现,医学生志愿者的得分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明显;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对比发现,干预前后利他和移情取向得分有所下降,规范取向有所上升。这可能是招募志愿者的人数过少和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够长的原因,未能使志愿者感到受益匪浅,难以调动医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因此应增加志愿者的人数、延长志愿服务的时间与次数和丰富志愿服务内容。首先, 加大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同时改进志愿服务奖励机制,更侧重于精神奖励,增加志愿者的人数,保证医学生志愿服务养老院的后续开展,鼓励医学生今后再实施志愿服务的同时将亲社会价值取向和行动融入社会,提高医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增强亲社会价值取向。其次,组织者可以与正规志愿服务机构合作, 组织者经过志愿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系统化训练,合理规划志愿服务计划,延长志愿服务时间和增加志愿服务次数[3]。最后,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内容,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深受医学生志愿者喜爱的志愿者活动,结合医学生志愿者所特有的医学身份,扬长避短,优化医学生志愿服务养老院实践益人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顺茗,林欢.大学生志愿服务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广西南宁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4):40-42.
[2]任跃辉,葛美洁.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居家养老的有效策略[J].艺术文化交流,2012(3):142-142.
[3]杨云帆.对养老志愿活动的思考[J].社会保障,2015(2):104-106.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2
辨证视域中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和运用.本文立足于“辨证”的认识视野,审视和解构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文章认为,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辨证统一;“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辨证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多元性”和“主导性”的辨证统一.
作 者:白树震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01刊 名:攀登英文刊名:ASCENT年,卷(期):27(1)分类号:C912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教育价值取向探悉 篇3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它所指的是人们对教育实践持有的教育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是人们对教育实践的一种基本态度与诉求,它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21世纪我们将面临社会价值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转折与时代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推动教育现代化,也必将出现教育价值观的历史的变革、冲突及整合。
一、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就教育价值的主体形式来说,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与规定。一般而言,应当有个体形式的主体和社会形式的主体,所以教育价值也表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应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由于这一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关系体系,这一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在古代阶级社会,古代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教育,尚不存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市场经济、大工业生产和发达的社会分工逐步造就出独立发展的个人;个人从社会群体中分离出来,开始有了独立的人格及个性,个人成为与社会主体相区别和分立的主体。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手段,开始面临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开始需要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普遍的协调及整合。未来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中国教育改革,势将面临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及冲突,也将需要对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广泛的协调及整合。
二、教育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人的需要,就主体对于客体的需要来说,可以概括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并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过程,它与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接受教育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据。因此,教育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价值,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精神价值。
应当指出,教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关系和内容。从历史上看,不同的时代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教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及内容也是不同的。在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手工业生产和不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古代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物质生产过程,背离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反,古代学校教育作为纯粹的社会精神文化过程,直接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所以主要具有精神价值。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市场经济,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现代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逐步普及化、大众化,日趋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谋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手段。所以,现代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市场经济机制强烈地驱动着人们去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价值,学习教育凸显的是功利意识,弘扬的是物质价值,而精神价值、人文价值被忽视和遭贬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必然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状态。所以,协调和整合两者的矛盾关系就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冲突及整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最基本的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教育效率是以经济标准对教育发展的评价,是经济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表现,所揭示的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以社会尺度对教育发展的评价,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表现,所揭示的是教育发展为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无论社会主体还是个人主体,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有效率上的要求又有公平上的期待,教育既有效率价值又有公平价值,效率与公平也是人类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的和恒久的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
现代教育兼有效率价值和公平价值,这是古代教育不曾有的。当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并不是自发的协调和统一的,相反却经常处于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中,所以人们必须时时研究两者的关系,寻找两者协调和统一的对策及措施。
中国进行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必然面临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所遇到的效率与公平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但是并没有给出现成的、并且是永久正确的政策、措施及方案。我们必须紧跟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教育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矛盾关系的途径及方案。我们只有比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才能使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事业健康地发展下去。
上面所论及的教育价值冲突及整合,只是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中价值观变革的一部分。它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教育正在走进历史大变革的深处,迎接我们的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飞跃。我们必须扬弃旧的教育的价值观体系。探索和建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为中国教育改革事业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4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 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趋向。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谦让、亲情、友情、关爱、环保意识、探索、发展、专注等内容。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 儿童在1岁前对他人的伤心以哭反应;1岁开始有安慰他人的行为, 如拥抱、给物等。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 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 认为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 (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 、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对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
(1) 对“亲社会行为”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以及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解释; (2) 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有利条件和手段; (3)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表明某种游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 通过在自然情景中观察儿童游戏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现状, 提出教师的观念和引导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很多学者都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游戏中获得的丰富的游戏体验密不可分。如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地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自我存在的价值、社会互动以及规则的意义, 这些对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也有学者注意到, 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游戏的类别会影响游戏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二、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情绪和人格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 儿童能产生积极的自我控制的感觉。与同伴的交往过程, 也是幼儿解除自我中心, 学习掌握社会角色, 学习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培养协调和竞争的社会技巧的过程。因此, 游戏对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游戏有助于儿童体验自我价值
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进程中, 只有儿童相信自己对别人是有价值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即只有体验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才有可能产生亲社会行为。而游戏让儿童深刻体验到:“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能够做许多好事的孩子”。这不仅能满足儿童的自我需要, 而且也能满足他人 (成人与同伴) 的需要, 使儿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加强与同伴及成人之间的交往, 使儿童更完备、更完美, 并充分地表现自己具有的能力与技能, 增强自信心, 建立友情, 促进他们的乐群性。
(二) 游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
在游戏的过程中, 儿童通过有意识的角色任务, 如扮演“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的各种角色,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幼儿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 通过活动中的角色任务的游戏, 能够使幼儿学习到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 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游戏中, 幼儿通过想象的方式试图体会一定的角色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同时自由抒发他们所理解的角色的感受。这些体验与认识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关键要素, 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深刻洞察的结果, 这种体验在游戏中得到了完成。
(三) 游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技能的培养
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 很多时候需要与同伴合作、协调才能很好的进行游戏。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 儿童可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儿童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行为意图是好的, 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究其原因, 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是个体在活动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是个体行为的必要条件。这些技能都可以在儿童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不仅能满足儿童的自我需要, 而且也能满足他人 (成人与同伴) 的需要, 使儿童有机会展示自己, 加强与同伴及成人之间的交往, 使儿童更完备、更完美, 并充分地表现自己具有的能力与技能, 增强自信心, 建立友情。
(四) 游戏的规则有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游戏的顺利开展, 不但需要幼儿与同伴的合作, 还需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较快的进行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教师在游戏时制定一些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规则, 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如在建筑游戏中, 引导幼儿制定“能共享玩具材料”的规则, 即要求幼儿能分享玩具, 诱发分享和谦让行为。在角色游戏中, 引导幼儿建立“协商扮演角色”的规则, 要求幼儿在游戏前能商量好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 诱发协作行为。遇到两人同时要扮演某一角色, 就诱发退让行为。
(五) 游戏中需要成人的指导
大多孩子在3~6岁间是处在“自我中心期”, 小班的孩子是最为明显的。这个时期孩子的特征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内涵, 常常表现出喜欢幻想, 不自主地依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幼儿不能区别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 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 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 是他的一部分。不了解幼儿发展的成人, 有时会将这些行为误解为“不乖”“小气”或“霸道”。因此, 在游戏中, 他们有时需要成人进行指导和帮助。主要包括:
1.加强游戏指导, 培养亲社会行为
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 只有在尊重儿童自然成长的天性的基础上加以积极的引导, 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儿童的成长。游戏中的指导应包含两方面:一是导演性的指导;二是参与性指导。导演性指导往往是教师控制游戏活动的主题、方向, 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限制。参与性指导则是教师作为幼儿游戏中的一员, 起帮助、协调、引导作用。
2.提供游戏素材, 练习亲社会行为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常常会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不稳定的, 只有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体验、练习、强化, 才能形成持久的亲社会行为。因此, 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经常体验到亲社会的情感、运用到亲社会的技巧, 他们才能渐渐的做到言行一致, 真正接受和运用亲社会行为。
三、总结
在以上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游戏对于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个性的重要变化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发生在游戏活动之中。游戏的活动形式不断变化, 内容不断丰富, 在这些变化中儿童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 进行协商, 听从指挥, 遵守社会规则以及与同伴互助协作的精神, 进而为幼儿由一个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因此, 幼儿园需要提供更多的游戏时间, 让儿童在与同伴合作交流, 在体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493.
[2]吴育红.游戏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价值思考[J].晋中师院学报, 2005, (02) :84-85.
[3]方建移, 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36.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5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本文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社会属性和价值取向,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
论文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转移 价值取向 社会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经济学早有的定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生产出产品,如果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不用来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的话,那么,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可用来转移,虽然有着依附关系,但它确是一种特殊商品,只不过是它有着自然及社会的双重属性罢了。这不应该是悖论。
自然属性源自于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它的社会属性必然又对社会财富的总量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的提升以及社会稳定因素的综合考量,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现象。在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都曾多次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再次骤然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构成了就业形势的新特征。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农村人口6.9亿,农业劳动力为4.5亿,事实上,我国的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大致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就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消化。
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从现在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已没有后退的余地。然而,现实的压力也是重重的:
一、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趋于激化
在“九五”发展过程中,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已经在不断增加,但那时城乡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处于分割状态的。因而前期城乡劳动力对劳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不十分普遍。
“十一五”期间,这种就业市场的分割状态将明显趋于瓦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正在不断降低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通过种种就业技能的学习途径,努力提高自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直接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如何协调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避免城乡两大劳动者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激化,将成为对我国正在发育的劳动力市场和正在不断规范的就业政策的严峻考验。
二、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根本出路
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在工业化进程中,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是由城市经济创造出来的。城市经济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优化组合城市经济资源,开拓新的产业领域。二是深化社会分工,推动社会服务业不断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就业岗位的增量部分主要来源于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城市建设本身也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从现实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从我国的切身利益出发,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态势。要积极参与而不是回避这一竞争。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我们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各项战略措施,应当有利于参与这一竞争。
三、“就业优先”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
从理论层次上看。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历来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条是物的扩大再生产优先,另一条是解决人的问题优先。但是,在我国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正视的是特殊性。
我国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占我国劳动人口主要比重的农民还远未完成从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蜕变为按照市场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高潮正在开始。这个特殊性决定,缓解社会利益矛盾以及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就业状况的改善。这就需要我们把“就业优先”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
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因此,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下大力气抓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只有富民,才能实现强基。对此,县域以下基层政府和组织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1.落实目标管理,强化行政推动
2.鼓励全民兴业,扶持创业带动
3.强化过程管理,扎实搞好技能培训
(1)强化宣传教育功能,增强干群建设新农村的意识。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广泛传播致富信息。
(2)强化组织协调功能,争取社会各方全力配合。
(3)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力求实现工学合一。
四、强化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积极做好输出工作
县级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劳动力档案台帐,切实转移剩余劳动力。不断捕捉市场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研究市场用人需求,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培训,提供输出服务;另一方面跑市场,获取市场用人信息,通过洽谈、签订相关合同,按时将培训过的学员输送出去或就地转移,使受训学员能够走向市场,争取就业岗位,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1)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目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要加强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以培训推进就业。
一是大力实施订单和定向培训。二是加强高技术工种的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扶持定点培训机构开展高技术工种的培训,强化培训管理与督查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应始终坚持 “两个倾斜”:一是向新增长劳动力倾斜,二是向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工种倾斜;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4)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正当权益。协调司法等部门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6
摘 要:苏联解体,俄罗斯发生急剧的社会转型。由于受国际社会思潮和国内的政治需要以及本国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带来的是青年价值观及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从政治、财富与消费、职业与婚恋等方面,分析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的表现,进而考察社会转型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及特点,有助于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83-02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对俄罗斯的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
俄罗斯青年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政治不感兴趣,关心政治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不同的青年对待政治的态度、参与的程度体现了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点。俄罗斯青年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由、富有、强大的国家中,崇尚民主,提倡自由,彻底否定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始逐步接受西方的民主制度,他们支持市场化改革,欢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认为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俄罗斯进一步发展的正确道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强调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导致青年缺乏社会责任和爱国热情。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没有固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禁止采用任何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普京反对在俄罗斯恢复任何形式的国家的官方的意识形态,他提出了‘俄罗斯思想 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主张最大限度地巩固俄罗斯社会团结的支撑点,最大限度地放大俄罗斯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的价值观。而且普京认为,‘俄罗斯新思想是一个合成体, 它把全人类的普遍的价值观与俄罗斯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伴随着普京“俄罗斯思想”贯彻,俄罗斯青年的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有所增强,爱国主义、国家意识不断增强。
俄罗斯青年希望有像普京这样的强势领导人解决社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认为“普京是个实干家,是值得信赖的国家领袖。有许多年轻的女性更把普京当作择偶的标准,一首在2003年的俄罗斯很风靡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嫁人就嫁像普京一样的人》”。“普京的个性魅力和他提出的治国方针不仅让青年人看到了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普京可以倾听并满足他们的呼声”[2]。
二、俄罗斯青年的财富与消费价值取向
“1992年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开始后,短短几年时间人们的社会地位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人成了富翁,其他人还没有明白周围发生的事情,就已经落入穷人的队伍。这种现实决定了俄罗斯的富人和穷人独特的心态特征[3]。”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告诉我们,富有不代表幸福,金钱买不到幸福,同时也认为,劳动不能致富,这使得俄罗斯青年对于财富和金钱的价值取向非常复杂及矛盾性。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少数人掌握或接近权力将国家财富变成自己的财富,成为了富人。因此,人们认为,劳动不能致富,权力就是财富。
“俄罗斯是世界财富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4]由于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以及社会转型给人们价值观带来严重扭曲。而俄罗斯社会转型前的传统财富观是重视精神道德追求,追求平均、平等的财富分配方式,反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和资本主义式的追逐利润的财富获取方式。现在的俄罗斯青年与世界上大多数青年一样,他们关心经济,渴望富有,甚至是一夜暴富,其中大部分人不愿意通过劳动获取财富,而是靠运气发财,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还有一部分人希望通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资源给自己带来社会财富;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勤劳致富。同时他们也有严重的仇富情绪。
按俄罗斯传统消费观念的要求,实用主义符合人们的消费理念。俄罗斯青年的消费观念受其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新俄罗斯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虽然把新俄罗斯人认为是强盗,是在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暴富一族,或在社会转型中利用了相应的社会资源富裕起来的阶层,并且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完全西方化,穿名牌、用名牌等高档消费,但是俄罗斯青年也向往新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愿意结识或被新俄罗斯人邀请。受西方享乐主义的社会思潮的渗透,他们也习惯于西方社会“先使用后付款”消费方式,增强了俄罗斯青年的消费欲望。根据俄罗斯消费者协会的有关报告,西方名牌、高档商品的消费者多数为新俄罗斯人和18-30岁的青年人。
三、俄罗斯青年职业价值取向
由于大多数青年人总想一夜致富,想与“新俄罗斯人”一样,因此,俄罗斯青年比较缺乏工作热情,为事业工作的青年很少。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高工资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他们把工作仅仅作为谋生一个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换取赖以生存的生活报酬,以维持和改善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大多数青年不愿从事基础性工作,认为挣不到钱,地位不高[5]。
同时,公务员也是俄罗斯青年理想的职业取向。“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保障较为全面,这都是青年人选择公务员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此外,在许多人的心目当中,为国家服务是一种荣誉[6]。” 当然,以公务员为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可以获得“灰色收入”有关,通过自己的权力与职位为自己谋取利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利益就是直接获取金钱或物资上的利益;间接利益就是通过公务员的职业,获得相应的人脉等资源,为以后获取金钱或物资利益打基础。
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 篇7
关键词:社会新闻,价值取向,采写技巧
一、社会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
1, 内容庞杂, 主题分散。
症状:眉毛胡子一把抓, 拣到篮子都是菜, 什么都想写, 一篇新闻稿件中头绪多, 内容繁杂, 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2, 内容陈旧。新意全无。
症状:不讲时效性, 没有“新闻由头” (即“导语”) , 要么是“今年以来……”等无法界定的时间概念, 要么是“最近、近日、日前”这类唬人蒙人、缺乏新鲜的模糊时间名词, 或者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 即使原本很新鲜、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因为缺乏新闻敏感, 没有及时采写而时过境迁, 重新搬出来, 成为了无新意、变蔫发黑的明日黄花, 让人惋叹。
3, 八股遗风。苍白无力。
症状:语言贫乏干瘪, 词不达意:叙述机械呆板, 行文公文化、条文化, 照抄文件, 照搬材料。甲乙丙丁排列, 毫无生气, 更无美感, 让人无法卒读;滥用词语, 数出多门, 自相矛盾。
4, 空话连篇。内容虚脱。
症状:满纸都是慷慨陈词的豪言壮语, 其实都是没有实际内容、不着边际的大话、废话、空话和套话。讲成绩效果, 动辄“成效显著”、“形势喜人”、“成绩斐然”、“初见成效”……根本看不到一点实际内容和可以感知的东西。谈经验作法, 总是离不开“领导高度重视”、“领导亲自抓”、“多措并举”、“将某某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团结一心、开拓创新”、这“工程”那“规划”一类毫无实际内容和意义的陈词滥调, 具体作法、成效和经验避而不言, 让人一头雾水。
5, 主观臆断, 妄加评论。
症状:在消息写作中, 一些作者好为人师, 不自觉地将自己介入其中, 以评判官自居, 喜好评论指点。消息最后还不忘抒情一番, 或代表报道对象表态, 或对受众空发号召, 实为画蛇添足, 狗尾续貂。
6, 提前播报。弄虚为实。
症状:本是挂在墙上、写在文件上的一些“规划”或“文件”, 或者酝酿和计划中的工作, 还没有具体实施或已实施但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就性急地将生米做成熟饭, 来一个“快马加鞭”, 迅速出笼, 以某某单位或部门将如何如何“提前播报”。
7, 人文缺失。歧视侵害。
症状:对他人缺少或根本没有应有的同情怜悯之心。或者无意识, 或者居心叵测, 借题发挥, 借机打击报复, 以揭人隐私、亮人伤疤、戳人痛处、胡乱指责、冷嘲热讽为乐, 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产生不良影响, 轻则让人反感, 惹人生气。重则引发诉讼, 伤害和谐, 不利稳定。
8, 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症状:新闻稿件 (尤其是领导活动报道) 中常充斥的是话语霸权, 以自我为中心, 用词武断, 语气生硬, 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动辄要如何如何、必须怎样怎样, 一副教训人的口吻, 让人无法接受。避而远之。
9, 虚张声势。自吹自擂。
症状:不切实际, 夸大其词, 自我标榜, 喜欢评功摆好, 甚至恣意编造新闻, 自欺欺人。成绩不大水分凑, 好用“最好最优”、“天下第一”、“疗效最佳”等夸大和不实之词, 表扬与自我表扬, 吹嘘与自我吹嘘。诓骗他人。
10, 功利作怪。目光短浅。
症状:将新闻完全异化为宣传, 站在本单位或局部利益上, 不是着眼长远, 建立长效机制, 报道和反映工作亮点, 而是目光短浅, 追求功利, 或为在报纸电视上露脸作秀, 或为应付上级宣传目标考核。因此所报道的工作纯粹芝麻小事, 或日常一般的工作。
11, 小题大做。无病呻吟。
症状:本来是工作职责范围之事, 非得当做新闻来报, “领导亲自”一番:本是人人都应做好的事, 且没有创新和突破, 如学校运动会。单位开会、学习、听报告等日常活动, 也要想法写稿登报上电视。
二、采写社会新闻的要求。
社会新闻涉及面是很广的, 把握得正确, 它的导向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帮助党和政府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从而作为决策参考;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作用;它可以起到生动、具体、形象的法制教育作用;它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采写好社会新闻, 关键是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从现状来看, 要着重从下述6个方面去努力:
1.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社会新闻报道什么, 不报道什么, 怎么报道, 都要以大局为重,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 以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有了这种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 社会新闻的报道, 就有了主心骨, 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导向作用。
2. 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 指的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毛泽东同志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社会新闻的内涵丰富, 记者应该从多种社会问题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 善于提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类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 是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3.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编辑在采写、编辑社会新闻中, 必须坚持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卖点”而钻头觅缝去搞低级庸俗的东西;也不能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不闻不问, 熟视无睹。特别是在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中, 一定要客观、公正, 要以法规为准绳, 要以理服人, 把握好度, 切忌片面性, 更不能感情用事, 挟私报复。
4. 要确保新闻事实的真实和准确。
不能搞合理想象, 不能编造假新闻。社会新闻与人的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事实不真实, 信息不准确就成为了一种误导, 甚至还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 所以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
5. 要善于取舍, 详略得当。
要选择有社会意义, 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和事来进行报道, 切忌琐碎浅薄。要选择人们普遍关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报道。在采访写作社会新闻的过程中, 必须对这一新闻的社会反应、社会效果进行预测, 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让人丧失信心, 可能产生心理恐慌的东西就不宜进行公开宣传。在选材上应服从主题需要, 要考虑舆论导向和社会效果, 不能一味地迎合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 而不加选择地和盘托出。色情、血腥、恐怖、怪诞的情节和细节要坚决割舍。不能有闻必录, 有闻必报。社会上确有凶杀、奸情、乱伦、盗窃、诈骗、赌博、腐败等丑恶现象, 但我们不能听风就是雨, 原封不动地搬给受众。报道什么, 不报道什么, 要严格选择和取舍。有的压根儿就不值得报道;有的只需少数人知道, 不宜公开报道, 可写内参上报;就是公开报道, 也不能自然主义、纯客观地去报道。如犯罪过程、作案现场、作案手段和工具等不宜写得过细和过实。
6. 要选择带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强的事实来进行报道。
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 篇8
为什么而创作?从目前社会大环境来看,无非有以下几种答案:其一,为了艺术。这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同时又是最苍白和空洞的理由,因为“艺术”本身已经越来越“非艺术”了。其二,为了市场。这是最羞于出口的理由,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从事艺术活动的人或明或暗、或多或少,都必然面对而且期待着实现这一目的,其中不乏迎合低级趣味或陈旧观念的作品, 在当下语境中更不乏自毁形象、作践国人,唯西方意识形态马首是瞻的“洋奴”。其三,为了自己。这是最没有底气的回答, 它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只是自己喜欢”,但潜意识深处仍旧渴望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被慧眼所识,一夜成名。此类坚持者,成功者有之,孤芳自赏者有之。其四,为了社会责任。这是最容易在“当代艺术”氛围和语境中遭到攻击或冷眼的回答,但却仍然是相当一部分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共识与追求。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或是前卫艺术的激进主义气质来看,至少应该有艺术家关怀人类与社会的敏感问题”,“当代艺术的多元生态中应该有一种呼唤社会正义与公平的声音,在信息爆炸的大众文化时代应该有人坚守艺术的社会良知”,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艺术之所以会产生社会责任的问题,是因为它无法真正做到脱离社会。”艺术创作本身来源于社会。在当代绘画处于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当代艺术家如何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艺术的历史和未来,如何使自己的作品从“无病呻吟”的状态中走出来,与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这是当代画家要勇于面对的课题。艺术家只有从生活源泉中汲取营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真诚地表现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他的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毕竟,社会责任感融汇于艺术品格,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才有可能作出有艺术品格的作品来。艺术的“当代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表现手法或“图式”上,更重要的应该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作为当代艺术家,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这一使命。
去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后,相信每一位注视过救灾电视画面和报刊图片的人都会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艺术家纷纷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灾区人民创作出一幅幅反映地震主题的作品,各地举行义拍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基于同样的震撼和感动,尤其是那位日夜奔走在废墟上的老人和无数奋力救人的无名英雄的身影,使我彻夜难眠。于是,我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创作出油画《佑我中华》。画面上,温家宝总理含着热泪抚慰地震遗孤,神情凝重地望着远方,表现了总理永远和灾区人民在一起的承诺,这种承诺感天动地。我的另一幅作品《生命》,描绘了穿着橄榄绿军装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冒着余震和诸多安全隐患救出伤员的感人场面。在灾难面前,生命所涌现的“大爱”无不令人肃目。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9
一、和谐社会环境下体育价值取向重构的必要性
首先, 重建体育价值取向是满足和谐社会条件下体育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和谐社会条件下, 原有的体育价值取向已不能指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和国家对于体育的需求。就人民群众而言, 他们关注的是个体的自我满足, 因而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 国家和社会能够提供更为优越的体育服务设施和活动条件, 因而群众体育是近期的体育价值取向, 完全是从社会个体的自我利益和需求出发的。就国家和社会而言, 希望通过确立体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能够指导国民的体育活动, 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以及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有效协调国家和个体之间对体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体育价值取向必然要不断地改进和重构。
其次, 重建体育价值取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民的自我社会意识增强, 注重自我的全面健康和自由发展, 对体育价值取向的自我选择意识逐渐形成, 因而在当前社会下群众体育开始蓬勃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国民对体育价值取向的整体认知水平在不断进步。正因如此, 原有的体育价值取向给人民群众对于体育的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带来了困惑, 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到无所适从, 难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虽然它一定时期里推动了体育价值的实现, 但却使体育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因此, 重建符合体育最终的发展规律, 适应当前社会的要求, 为社会所认同的全新的体育价值取向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对体育的需要。只有选择与这一历史时期相适应的价值取向, 才能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制定出正确的体育发展方略和方针政策, 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明确的体育价值导向, 引导群众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从而更好地保障群众体育权利得以实现。
二、和谐社会下体育价值取向重构的原则
首先, 坚持体育价值取向的建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体育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仅顺应了当前和谐社会发展的潮流, 而且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 体育事业也随之发展。从世界范围体育发展的历程来看, 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同该国现代化进程是趋于一致的。在发达国家体育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当发达国家逐渐进入后现代工业社会之际, 出现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的潮流。我国体育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 总体上还处于一种“迟发展”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积极寻求发展, 又不能超越基本国情和承受能力搞超前发展。所以,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我国体育发展以及体育价值取向的建构尤为重要, 它标志着对体育发展问题以及在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方面将强调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制定当代体育发展战略的前提。
其次, 坚持现实价值取向与终极价值取向相统一的原则。价值取向按其本质来说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 而这种超越性和理想性又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在体育现实价值取向与终极价值取向的关系上, 虽然体育终极价值取向在整个价值追求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 但是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可能超越现实价值目标, 它必须以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现实价值目标为基础, 通过现实价值取向不断积累、升华, 并最终实现。因此体育终极价值能否实现或者实现程度如何, 必须以现实价值目标的实现来体现。由于终极价值取向具有至高无上的引导地位, 容易蒙蔽人们对体育价值取向的追求, 从而影响现实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具体价值追求的意义, 这样容易导致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急于求成的行为发生, 影响了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同样, 现实价值取向离不开终极体育价值取向的引导, 体育终极价值取向是从体育的本质出发, 是体育价值追求的出发点和归宿, 集中体现了体育对人的根本意义。现实体育价值取向是在一定的时期内, 根据具体需要所作出的价值选择, 它是终极价值取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的意义在于帮助体育终极价值目标的具体实现。如果离开了终极价值的引导, 则会陷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导致大量地追求眼前利益, 极易使体育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给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伤害。
三、和谐社会环境下学校体育价值取向重构的内容
首先,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是塑造人文体育精神的基础所在。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文化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 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逐渐积淀、升华而形成的, 反映了学生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 是全部体育教学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它以体育知识为基础、体育意识为动力、体育个性为关键、体育道德为灵魂,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灵魂。然而, 体育文化的积累和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就需要主体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感悟体育的隐性文化, 积极捕捉和把握其中的体育文化要素。由于旧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开发, 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的、混乱的,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 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 化理论为方法, 化知识为德行, 认识社会, 投身实践, 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体育价值观和终身体育思想。
其次,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能力。体育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 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的, 关注学生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是学生本质最深刻、最集中的体现, 也是学生主观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因而在体育教学中, 必须关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要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形成与健全人格相融的运动意识。其次, 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学生。体育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僵死的、理性化的体育知识, 而应借助于体育文化价值, 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 体育应向富有人性的方向发展, 应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体育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 不同的体育文化知识属于不同的价值体系, 它不仅超越个体。通过学习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必然形成学习主体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因此, 培养学习主体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是形成既与社会历史相合拍, 又具有个人特征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条件。这样, 个体与一定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才有“接轨”的可能。体育健康课程没有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注重“因地施教”, 使学生的课堂体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三,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体育教学艺术可以设计出严格的体育教学程序, 使体育教学过程井井有条, 而体育教学文化创设更能引起学生积极的运动情绪和态度体验, 从而形成主动的心理氛围。因此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才能使体育教学达到师生双方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的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体育教学中的艺术化审美教育要以体育文化教育的审美原理为基础。可见, 通过对学校体育的改革, 将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体育价值取向观念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 使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 体育终极价值取向只能以现实价值目标为基础, 并从体育实践出发去领悟和实现体育存在的意义。同样失去终极价值取向引导的现实价值取向, 势必导致虚幻或者没有意义。无论体育终极价值取向还是现实价值取向都蕴含着人类对体育的理想追求和向往, 具体说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 当前主导体育价值取向必须体现人们参与体育实践的现实利益和理想追求, 即实现体育现实价值取向与终极价值取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徐小稳.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5 (6) .
[2]周发源.和谐社会与和谐意识, 湘潭大学学报, 2005 (4) .
[3]曹玉蓉.论和谐的哲学意蕴, 天府新论, 2003 (6) .
[4]孟淑贤.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10
在这种决策情境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不适用的——当决策者选择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选项时,决策者只是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并未考虑对方的利益。但是有研究已经表明,在社会偏好的决策中,决策者的行为并不遵从“理性人”假设,有65%的决策者选择了亲社会性的选项,实现了自我和他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研究结果在多个研究中得到了证实(Balliet&Joireman,2009)。
对社会偏好的研究与狭义自我利益假设并不一致,甚至更加复杂。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偏好理论框架的发展。然后总结了已有社会偏好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1 社会价值取向的框架
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社会价值取向提供了一种探究决策者在博弈中的不同行为表现的框架(Liebrand,1984)。如果在一个坐标系中,横坐标代表决策者的收益,纵坐标代表另一个人的收益。尽管会有无限种不同组合的结果,但是当以(50,50)为圆心,50为半径划圆,圆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及交点与交点的中间点此8个坐标更能清晰地说明决策者与他人关联利益的组合结果。例如,在x=100,y=50的点表示决策者的利益最大化,即表示他的社会价值取向是自我中心主义;而在x=85,y=85的点表示联合收益最大化,就表示决策者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亲社会性的(Liebrand,1984)。
确定个体在关联收益分配中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决策者在分配博弈中的行为表现。分配博弈通常用来区分社会偏好和策略倾向。在分配博弈中,决策者不仅仅要求决策者按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而且要考虑自我和他人利益的分配。分配博弈在研究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中被大量使用(Van Lange,1997)。独裁者博弈就是一种分配博弈。目前有多种方法用来测量社会价值取向,包括9点三优势量表(Van Lange,1997)、利他量表和效用测验等。
2 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方法
本部分主要概述测量个体对资源分配偏好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方法。主要有5个标准,前2个是心理测验问卷最常用的标准,即信度和效度。每种方法只报告相关的预测效度、一致性效度和再测效度。第3个标准即能否区分社会价值取向和策略倾向。第4个标准是在使用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进行大规模测量。最后一个是此量表相对于其他量表的优势。
2.1 利他量表
利他量表最初由Sawyer设计用于测量决策者对自我和他人的利益的关注程度(Sawyer,1966)。在Sawyer的量表中,使用联合收益测量的方法估计决策者对他人利益关注的权重(w)。计算决策者利他程度的一个标准就是自我和他人共同利益结果的组合的偏好排列等级。实验中,要求被试想象与另一个学生一起参加研讨会,并且在研讨会结束后获得教授的等级评分(A,B,C)。然后要求被试对自己和另一个学生的表现分别进行九点评分。利他的指标a可以表示为:
当决策者更关注他人的利益时,就会分配给他人得到A等级选项较高的分数,而分配给他人得到C等级的结果较低的分数。在这个例子中,当a为正数时,表明亲社会取向;当a为负数时,就表明竞争取向;当a等于零时,就表明个体主义取向。Sawyer认为,w的取值范围从-1~1连续变化,表示完全竞争取向(w=-1)到个体主义取向(w=0)再到完全亲社会取向(w=1)。
利他量表是早期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积极的探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1)分配矩阵的计算比较复杂,经不起比较研究的检验;(2)被试者可能并不能准确地估计分配给另一个人的等级,从而可能出现有偏差的数据;(3)量表不能区别联合收益最大化的亲社会动机和不公平厌恶。
Sawyer报告的利他量表的信效度都比较低(Sawyer,1966)。直接量表测验和用等级排列法之间的相关仅仅是0.32.Sawyer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任务复杂程度的差异和在等级排列量表中等级维度比较多。
2.2 九点三优势测验
三优势量表由Kuhlman和Marshello首次用来测量分配博弈中的社会偏好(Messick&Mc Clintock,1968)。在九点三优势测验中,每道题都会出现亲社会价值取向、个体主义价值取向和竞争取向。九点三优势量表的最后得分就是数量最多的取向的数量。如果某个决策者选择了6个或更多亲社会价值取向的选项,表明此决策者的社会价值取向就属于亲社会价值取向;当选择的数量少于6个时,此决策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类型就不能确定。
尽管九点三优势测量是使用最普遍的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方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1)九点三优势量表只能把被试者分为三种社会价值取向中的一种,除此之外并不能提供别的信息;(2)三优势量表并不能区分联合收益最大化和不公平厌恶;(3)九点三优势量表测量的是被试的首要偏好,被试的次要偏好无法测量。鉴于以上的优势,九点三优势量表被认为是测量社会价值取向最高效、简单的方法。
九点三优势量表的再测效度较高,在两次重复测验中,大约70%~75%被试者的社会价值趋向相同(Murphy,2011)。
2.3 效应测验
效应是对某个决策者对于在决策中的收益回报的主观估计(Thurstone,1931)。收益回报不仅仅指具体的金钱或者其他有形资源,也指一些抽象的资源的收益的衡量。决策者对于收益的主观估计取决于不同回报所涉及到的其他因素。在Thurstone的研究中,被试者需要比较两组不同的物品,例如2顶帽子、4双鞋或3顶帽子、X双鞋,X根据实验中的情况发生变化(Thurstone,1931)。
社会偏好中的联合结果被看作是捆绑的结果,即决策者的决策要考虑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受益。而在具体决策的过程中会出现个体差异是因为每个个体赋予效用的主观值不同,并且对关联结果作出不同的主观判断。
在心理学中,Wyer使用联合效用来估计博弈过程中决策者的选择行为(Wyer,1969)。他把对于结果的偏好转换成效应。Wyer在1973年提出了效用的一般线性模型:
u(PS,PO)=(I·w1·PS)+[(1-I)·w2·PS]+(w3·PO).(2)式(2)中:PS为自我收益;PO代表他人的收益;w1,w2,w3为自我和他人收益分别的权重;I为指标函数。
当PS>0时,I=1;当PS≤1时,I=0.在实验中,Wyer使用21点量表测量被试者对自我和他人收益的权衡。实验中,研究者问被试者他们给自己2分给另一个人-3分的意愿程度。量表的变化范围为-10~10.得到的结果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被试者对自我的收益和他人的收益权衡的程度。对自我和他人的利益的分配表示被试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被试者的w1和w3的值均为正,并且近似相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w1是正的,并且很大,而w3的值为0;竞争价值取向的w1是正的,而w3的值则是负的。
使用效用函数来估计社会偏好的方法主要是建立简单的模型来估计决策者对自我和他人收益的权衡(Loewenstein,1989)。因此,此模型并不能预先知道某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向,而是通过建模推测出最佳的自我/他人收益权衡的参数。
效应测验同样存在缺陷。首先,在不同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函数计算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因此,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无法同时进行比较。第二,在效应测量中,决策者并不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权衡不同自我/他人收益的组合。
因为效应测验并不局限于测量社会偏好,而是只是一种测量方法,因此它的信效度的检验比较复杂。
3 讨论
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行为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相关研究中所用到的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方法,包括社会价值取向概念的结构及其发展以及各种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方法。社会价值取向对于更好地研究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决策者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真实的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最终的决策更具有亲社会性。尽管假设越简单对于模型的发展越有利,但是对于人们真实社会偏好和动机的描述能够更好地促进理论模型的发展。理论模型越注重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细节,就越能提供丰富的数据,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动机的发展规律。
社会偏好是一个具有丰富理论结构的概念,并且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在社会学、认知、行为学领域,研究者们都对社会偏好有着极大的兴趣。目前来看,九点三优势测验是使用最广泛的测量社会偏好的方法,但是测量表只是提供了亲社会价值取向、自我主义价值取向两种分类的相关信息。九点三优势量表阻碍了相关理论的发展,并且使用此量表时,我们对决策者在某个情境中的收益权衡的大小不得而知。
决策者的效用不仅仅受自我收益的影响,而且受他人收益的影响的观点由来已久。Edgeworth在1881年提出此观点,并且大量地研究验证了社会偏好的重要性以及狭义自我收益论的局限性(Kanagaretnam,2009)。现在的挑战就是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测量决策者的效用,用扩展社会决策的理论确定真实情景中人们的社会偏好的能动性。
摘要: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对于社会偏好的概念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社会偏好的测量,不同的文献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为后继研究者获取一致的研究方法带来极大的不便。首先回顾了社会价值取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然后系统回顾了测量社会价值取向的相关量表及其适用条件和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社会价值取向,理论框架,测量工具,社会偏好
参考文献
[1]Griesinger D.W.,Livingston J.W..Toward a model of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 in experimental games.Behavioral Science,1973(18).
[2]Homans,G..Social behavior:Its elementary forms.New York,NY:Harcourt,Brace&World,1961.
[3]Lewin K..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New York,NY:Mc Graw-Hill,1936.
[4]Loewenstein G.,Bazerman M.,Thompson L..Social utility and decision-making in interpersonal contex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
[5]Luce R.D.,Raiffa H..Games and decisions:Introduction and critical survey.New York,NY:Wiley,1957.
[6]Mc Clintock C.G..Social motivation:A set of propositions.Behavioral Science,1972(17).
[7]Messick,D.,Sentis K..Estimating social and nonsocial utility functions from ordinal data.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5(15).
[8]Murphy R.O.,Ackermann K.A.,Handgraaf M.J.J..Measuring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2011(6).
[9]Roch S.,Samuelson C..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in resource dilemma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7(70).
[10]Thibaut J.,Kelley H..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NY:Wiley,1959.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11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价值目标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因此,认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探讨循环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拓展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有的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忽视与整个社会的关联和互动;(2)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為,忽视了市场作用和广大民众参与意识;(3)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靠规划、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保障,忽视经济手段的引导调节和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4)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单纯的提高资源利用问题,忽视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5)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仅是工业企业生产问题,忽视区域和社会层面以及其它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2. 循环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想信念和实践行动的中介。价值取向的确立,既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又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显示出人类的价值取向在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追求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
2.1“民主法制”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法制观。
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可以说从立法总量来说,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立法在各自领域都起到了相当作用,但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无专门立法,立法零散不完整、不彻底。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规范中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但从上述法律性质及定位来看,还不能称其为循环经济立法,只是涉及了循环经济的部分要求。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在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以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比如,制定《循环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减征或者免征各项税费;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依据法律和相关的环保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义务,作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根本保障,才能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2.2“公平正义”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伦理观。
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经济伦理和环境伦理的结合,应是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的结合,即生态伦理观。这种伦理观认为,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维护和管理好自然是人类的神圣使命。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生态伦理特别强调人类平等,主张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生态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平等,也要求代际平等。这需要规范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就是确立合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道德伦理。可持续发展时代,最主要的道德原则,是协调平衡原则和公平共享原则。合于这种原则为善,违背这种原则为恶。协调平衡原则体现在自觉地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注意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公平共享原则意味着以对生态环境公平共享为荣,以恣意独占为耻。应自觉地在当代与后代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区域之间、国家企业个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间合理分配资源。
2.3“安定有序”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系统观。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要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谐和关系,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
这一系统工程又涉及观念、政策、法律、体制、技术等方方面面问题,既需要全盘统筹,又要求在各个层面上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既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市场机制和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的作用,做到政府调控、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做到三者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生态观。
循环经济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哲学角度看,生态作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物质性是肯定的。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看,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从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看,是要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即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看,是既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同时又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归跟到底是要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和条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并把有关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宁,丁四保,赵伟.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5).
[2] 吴宝华.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亲社会价值取向 篇12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教师的教学情况。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评价之中, 教师的教学情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的, 其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手段 (例如, 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 。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 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这些反映在学生身上的状态来判断教师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创造出发展的机会, 引领学生往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这种判断方式所重视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技巧, 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做到促进教育的发展, 使教师的“教”能够带动学生的“学”。
2. 关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门倾向于实践的课程, 它主要是以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基础, 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实际的情景体会,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由此可见,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对其是否与生活之间存在联系进行判断。对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会的基础, 是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喜好, 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出判断。关注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引导, 使学生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真正意义。
3.课堂是否存在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的品德和社会课的评价标准通常是根据教师是否忠于教材内容而定的, 其重视教师教案的完成, 忽略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具体来说, 就是忽略了教师对教材的建设能力、对资源的使用与开发能力、对课堂内容及教学教案的调整能力, 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生成新问题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关注。由于品德和社会课的内容与生活关联较大, 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刻板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4.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掌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就是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在判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 要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在这项课程之中, 学生需要确立价值、能力与知识三个学习目标, 教师也要将其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等。除了知识的学习, 树立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等等一系列实践问题也是尤为重要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要做到促进了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5.重视课外延伸和个性化教学。由于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 其也重视一定的教学延伸, 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 并且在生活之中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不间断地将品德和社会课程延伸出去。一方面从课堂之中学到基础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实践来获取经验, 从而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并且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课堂的延伸也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 也要注意课堂的个性化。教师要体现自身的创造能力,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背景, 挣脱教案的桎梏,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况, 进而改变教学的情景模式。对教材内的缺失进行及时的补充, 增强教材的适应能力。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确定评价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意义。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包含着许多的要素。具体的划分可以分为:教师的行为、学生的状态、教学的特色。教师的行为主要就是对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是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是否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课堂的内容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和评价;学生的状态主要是指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 课堂学习中是否积极主动, 学生是否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等, 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特色教学主要观察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没有一定的创新、教学是否个性鲜明等等。由于我们无法对每一点都做出判断和考察, 所以在选择判断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要将评价机制民主化。为了加强评价的真实性以及评价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我们可以以教师自评的方式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 让学校的师生、校长都参与到评价之中。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倡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尤其是鼓励学生对评价的参与。除此之外, 也可以为家长安排特定的时间来参与教师教学的评价, 为教师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议, 促进教师的改进与创新, 让教师对自己的授课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对整体教学评价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提高民主性是十分重要的。
3.降低评价方法的操作难度。现有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例如, 评价的标准难以把握, 许多评价人群无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多方位全面的了解, 所以做出的评价较为片面。所以要对评价者做出评价指导, 为评价者和教学者提供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 根据这个价值观念的指导, 评价者可以完成一个总体教学印象的打分。也就是说,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必根据固定的目标进行评价, 而是进行总体性的评价。使评价者不受到评价内容的局限, 并且有基本的参照标准。
4.采用人性化的评价过程。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性化的体现, 对教师的工作内容有所理解, 并对教师自身充满人文关怀。要懂得倾听教师的问题, 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不仅要给教师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还要对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 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以平等的态度来促进评价者与教师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以此来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从而使教师对评价内容更加信服, 并且对评价持有积极的心态。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想要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率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评价的价值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和一套具体全面的评价策略, 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使教师在得到教学评价之后能够虚心地接受, 并且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左梦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2]程振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转变的五个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06) .
[3]吴镇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3) .
[4]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03) .
[5]何飞娜.初中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