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微课

2024-09-07

设计微课(共12篇)

设计微课 篇1

最近两年教育界流行一个词语叫:微课。什么叫微课呢?在网络上一百度, 你会发现:不同的教育家对微课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百度词条中, 对“微课”做了如下的解释:“微课”称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它的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 主题突出, 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以其“小”“实”“新”“效”等特点, 便于制作, 方便应用, 易于引发教师教研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和变革。其中, 美国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及其“翻转课堂”模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一般来说, 微课可分为四种类型: (1) 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道典型例题展开的讲述, 这种类型用得最多; (2) 教师平时课堂教学录制的精彩片段的剪接; (3) 教师对课堂教学思路的展示, 这个类型用得很少; (4) 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关于微课的录制, 有两种方式: (1) 只需要录制微课课件的内容, 和老师讲课的声音, 不需要出现老师和学生, 中间的具体教学活动可以省略。这种录制方式最常见。 (2) 教师平时课堂教学录制的精彩片段的剪接。这种形式, 可以出现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课程。

微课录制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 体现其最大的特点:“小”。下面笔者以《文字的演变》的微课教学设计为例, 与大家共同探讨。

〖录制工具〗

DV摄像机

〖内容〗

《历史》初一年级《文字的演变》P41~42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有以下两点: (1) 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观察甲骨文、金文、大篆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去感受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2) 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甲骨文、金文、大篆等先秦文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先秦文字演变的渐进性。

〖设计思路〗

认识先秦文字的演变过程;体验甲骨文、金文、篆体、竹简、帛书的书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设计过程〗

环节一:认识先秦文字的演变过程。

展示同一个字——龟。写法有甲骨文、金文、大篆、竹简、帛书。从甲骨文到篆书, 这就是先秦文字的演变过程。文字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中国汉字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下面, 让我们梦回先秦, 做一回先秦先民, 一起去亲身体验先秦先民是如何发明神奇的中国汉字。

环节二:体验甲骨文、金文、篆体、竹简、帛书的书写。

全班同学分成6人小组, 分成8个小组。1、2小组的学生扮演商朝刻写甲骨文的人;3、4组的学生扮演商周铸刻金文的人;5、6组的学生扮演西周晚期篆刻“篆体”的人;7、8组的同学扮演成战国时期蘸写竹简和帛书的人。请各组组长根据本小组的任务, 并结合课本的每一种文字的介绍, 上台选择老师事先准备的书写材料, 并在最短时间内写出“龟”字。

要求: (1) 根据本小组的任务, 选择正确的书写材料和工具; (2) 每个小组写出龟字 (投影显示每一种字体的写法) ; (3) 每个小组必须记下写完这个字所需要的时间; (4) 每个小组总结出本小组所写的字体的特点。

然后,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本小组写的字, 介绍内容包括:本小组代表写完这个字的时间、所写的字体的名称、该字体的特点有哪些等。

环节三: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思考:刚才在“梦回先秦, 我来造字”活动中, 体会到中国文字的演变有什么规律?

教师总结: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 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 象形程度越来越低。

思考:通过亲身体验先秦人们的造字过程, 有什么感想?

教师总结: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汉字的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后作业:我的名字我做主——请选择先秦时期的一种字体, 书写出你的名字。下节课, 同学们互相交流展示。

〖课后总结〗

《文字的演变》知识点的微设计, 主要围绕:感受文字——体验文字——感悟文字这一主线来展开。

闪光的地方:学生亲身体验造字过程, 感受不同时期不同汉字的特点,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也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不足:留给学生展示的时间比较短,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找到了每一种字体的很多特点, 但由于时间关系, 不能让学生尽情地展开讨论, 比较遗憾。

设计微课 篇2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在升入一年级对孩子的入学教学显得很重要,下面是沪江网为你整理的关于入学教育的几个教程。教材简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3、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教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识这些字吗?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3、培养学习习惯。(1)、提出要求。(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上课了

微课的设计与反思 篇3

关键词:微课;设计;反思;教学方式

微课是一种微型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微型的教学视频对学科知识点进行在线视频教学。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主体明确,资源多样化以及结构独立。而对初中科学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反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为学生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科学的微课设计

1.微课选题

要设计科学微课,最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微课选题。而微课选题要确定范围以及突出重点,且要有针对性。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节知识来进行微课选题,让学生通过微课课题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重要知识等,以此强化教学效率。

2.微课问题设计

通过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进行探究提供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由此,教师在进行科学这门学科的微课设计中,应注重进行微课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了解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提高对科学的认知。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问题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节的内容,来设计问题,譬如这一节的重点是物种的多样性,难点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含义以及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师就可以以此来设计像“请同学们通过视频以及课本上的内容来探讨物种的多样性”等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知识。

3.微课学习环境设计

微课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平台才能实现的,由此教师在进行科学的微课设计时,必须重视微课学习环境的设计。微课学习环节的设计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来制订。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就可以针对章节内容对微课学习环境进行设计。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物种的多样性,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以及一些毛色不同的猫狗等观察图向学生展示,为学生创设微课的学习环境。

4.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微课设计是一种结构的构建,是将教学活动的思路、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等进行整合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尤为重要。故而,教师必须认识到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在科学微课设计中是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进行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就需要教师具有构建主义的能力与剖析教材内容的能力,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还必须注重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在科学微课设计活动过程中注重渗透教材与教学内容。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需要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其次就是通过教材确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含义,生物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教学重难点: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三种含义和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学过程围绕什么是物种,如何确定生物物种展开。就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与构建,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科学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二、科学微课的设计反思

科学微课的设计是一种以教学资源为承载的教学方式,故而并没有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据。由此,教师要设计行之有效的科学微课,要想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教师就需要建立设计理论的相关原型,也就是具体的实践。因此,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并进行反馈,并不断进行完善,再将这些结果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检验科学微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此才能实现不断修正科学微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微课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科学微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微课教学进行研究,是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过程。在科学微课的设计与反思的过程中,为科学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有效地提高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在科学微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索,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微课的设计与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建英,石秋香,包艳宇.科学素养视角下古典益智玩具网络科普平台推广探析[J].办公自动化,2015(2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叶培仁.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整合的探索和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

如何设计好微课 篇4

在进行《基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批准号:2013SJB880059) 项目时, 通过学习测评反馈, 发现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容易掌握课程内容, 尤其是在课程的入门阶段或课程重难点部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多种, 通过对施教学生的观察和沟通, 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 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且没有足够信心学好本课程;

2) 学习方法、途径或手段不科学, 学习效率低下, 时间一长, 积累问题越来越多;

3) 个体之间领悟能力差异较大, 且对课程重视程度不一;

4) 有问题但“羞于问人”的心理作祟。

要解决这些问题, 纯粹靠老师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或逐一盯人检查不现实, 寄希望于学生完全依靠自已去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可操作性也不高, 而微课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却可以以极大的兼顾和包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且随时随地辅助有需要的学生, 帮助他们掌握好课程内容。

1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 但有关它的定义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

国内首次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 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2]。

百度词条中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张一春教授认为,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学院的焦健利教授:微课就是在线教学视频。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 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2]。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2]。

但不论微课如何定义, 一堂好的微课应具备以下特点:

1) 选题虽小但目标明确且内容相对集中;

2) 时间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且效果明显;

3) 形式丰富多样且随时随地可用可学。

其中, 要满足微课形式丰富多样但随时随地可用可学的要求, 主要依靠对应的网络平台、拍摄和编辑工具、教学及演示场所现有资源等硬件条件, 而选题及微课的过程设计则主要取决于老师自身的自主能动性, 也是微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下面以《PCB可制造性设计》课程中有关“Mark点的设计”为例, 探讨如何设计好一堂微课。

2 如何设计好一堂微课

微课的主要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在进行微课创作前, 应先分析微课的受众人群及课程或相关专业的特点, 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的题目。

进行微课选题时, 题目应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热点, 且适宜用流媒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在确定微课的选题后, 还应明确该选题对应的学习目标, 以便后续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资源的组织。

剖析适宜的教学模式, 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以便在整个认知或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近, 更好的接受并掌握微课中的教学内容。例如:《PCB可制造性设计》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的一门课程, 因此, 教学模式可以采取情景式或任务驱动式, 也可以采用探究式、理实一体式等, 甚至将两种以上教学模式综合起来。教学过程的设计, 不仅要遵循教与学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还要尽可能的将主讲教师的自身优势挖掘出来, 利用整合好的教学资源, 制订切实可行并最好具备一定的情节性、趣味性或观赏性的导入环节, 以便吸引学生, 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学开展过程中, 注意引导, 使得学生能坐得住, 看得进, 学得下, 并能动手。

最后在录制过程时, 不仅需要结合教师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展示形式, 还要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 考虑微课的整体时间要求和各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 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

3 设计实例

《PCB可制造性设计》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 一些学习的难重点因为学生领悟能力的不同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 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习效率低下, 甚至重复次数过多, 影响学习进度以及师生双方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将需要反复讲解或示范的难重点挑选出来录制成质量较高的微课, 既可以兼顾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 又能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同时还可以让师生之间有更多时间进行交流,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举数得。例如该课程中的《Mark点的设计》一节, 该部分内容直接影响组装生产能否正常进行, 是有关“PCB可制造性设计”方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同时因为初学者容易错选相关的设计参数, 也是一个学习难点, 因此, 将有关Mark点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整合起来进行微课制作, 选题虽小但目标明确且内容相对集中, 是较为适宜的微课题材。另外, 学习内容既包括了理论知识也涵盖了实践操作, 所以在教学模式上是以理实一体的形式为主。主要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4 小结

将制作好的微课《Mark点的设计》放置到网络上后, 不仅获得了同行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高校 (高职高专) 微课教学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 (高职高专) 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的鼓励。笔者以微课《Mark点的设计》的开发思路为例, 简要介绍了如何制作一堂质量较高的微课。但由于微课涉及的题材极广, 教学模式及过程设计复杂多样, 不能穷举, 只能以点带面, 抛砖引玉, 以期为相关的开发、制作人员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宝荣.关于微课[EB/OL].http://www.sxxjgw.com/show.aspx?id=207&cid=6, 2014-05-21

设计微课 篇5

微课设计五部曲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选择了“数字one-ten(1-10)”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整体感知、认读并且能够初步使用数字one-ten(1-10),突破了课本单元教学中的两个重难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3、启发类--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4、讨论类--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5、演示类--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6、练习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7、实验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8、表演类--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

9、自主学习类--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10、合作学习类--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11、探究学习类--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设计每个微课前,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微课类型,有助于提高微课堂的效果。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我根据知识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了“练习类”的微课类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操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

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

由于微课时间短少,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题目关联紧凑,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在微课教学设计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切题:

(1)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2)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3)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4)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5)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鲜明

在微课的设计中,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在讲授重点内容时如需罗列论据,罗列论据必须做到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微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结尾要快捷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在微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因此,微课小节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小节的方法要科学、快捷。

4、力求创新,亮点耀眼

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才能提升微课的水准。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我利用生动有趣的微课课件迅速的引出知识点,以数字one-ten(1-10)的操练为主要线索开展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突破重难点的掌握,并在微课结束前重现数字one-ten(1-10)进行小结点题。微课设计新颖、内容浓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制作实用、有效的课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认为制作微课课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具有美感 一个好的微课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优质的微课课件是内容与优美形式的完美统一。

2、动静结合

动态画面能使课件精彩动人,静态画面能给人更多的思索空间,因此在设计微课课件时要注意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微课堂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信息量

在制作微课课件时,充分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求,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在制作微课课件时,合理安排信息量可以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

4、要容易操作

为了方便教学,微课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

在微课中使用课件能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虎添翼,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都会很注重课件的制作。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我根据知识点设计了美观实用的课件。通过运用教学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思考、交流、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以上是我这两年来,在开展微课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奏响微课教学设计的五部曲,认真把握好“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这五个环节,巧妙的设计微课教学活动,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张丽珊)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胡铁生

【本文已发表于2014年第4期《广东教育》(综合版),转载请注明。】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ICT)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进入到Web2.0的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媒体、微文明、微学习等“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是一个近几年来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并伴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

一、微课的内涵

1.微课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 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2.微课的概念是什么?

微课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

3.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4.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见表1。

表1 微课的特点及其描述

特点

描述

功用

微课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

1.符合学习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微课为其提供适量的认知负荷,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微时代泛在学习的要求,即网络数字化阅读和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片段化的短小的呈现方式。

教学主题聚集 教学目标明确 课程资源容量小

1.内容短小,教师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主线,教学目标易实现;且制作成本低,技术开发难度小,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选题、设计、制作、拍摄、合成、发布”等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2.资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几兆或十几兆,易于网络传输、交流和应用共享,适合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进行自主性、碎片化学习。

教学内容精炼 教学设计精细 教学活动精彩

1.主题突出,内容精选,只聚焦于某个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强;

2.教学设计精细化。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准、细致的划分,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形成一个“脚本式”的结构化的教学设计。3.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诱导、任务驱动、讲授内容与操作演示同步展现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主要以视频拍摄或录屏的方式记录和表现)精彩生动,简短又完整。

资源应用面广 适合不同对象 教学效果显著

1.微课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强,可以灵活地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情景中;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实践 篇6

【摘要】微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微课的设计和开发是未来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演示文稿部分的自定义路径动画知识点为例,介绍了微课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详细描述了具体开发实现过程。

【关键词】微课设计 微课开发 自定义路径动画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2013LX024)。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16-02

一、前言

微课是信息化微时代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产物,它通过把知识体系细化分解,采用10分钟左右的视频方式来组织内容,开展教学。在微课模式下,学生可以用手持终端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发课程的微课,并在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1]等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的基础是较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微课的设计和开发是未来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接下来介绍微课的设计步骤及开发实现的过程。

二、微课设计

微课设计环节是微课效果好坏的关键。设计微课的一般步骤如下:确定微课知识范围,设定教学情景与教学方法,设计微课结构。

(一)确定微课知识范围

明确一个微课的知识范围是微课设计的第一步。知识范围的选择以实际课程教学需要,以10分钟左右能够介绍清楚,相对独立完整为依据。本文论述的微课的知识范围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演示文稿部分的“自定义路径动画”知识点。

(二)设定教学情景与教学方法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实掌握微课所介绍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不同的学情,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法。本文设定了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作为教学情景,并采用趣味教学法[2]与循序渐进教学法[3]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微课的设计主线。该教学情景既充满趣味性又能让学生通过小故事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设计微课结构

整个微课的结构设计分为片头、引入、进入主题、知识学习、小结与作业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描述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所需资源等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将教学方法融入设计过程中,如下表1所示。

三、微课的具体开发实现

微课设计完成后进入具体的开发实现环节。

(一)开发工具的选择

目前微课的开发可借助多种辅助软件,比如屏幕录像专家、格式化工厂、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会声会影等。采用上述多种软件相结合可完成微课开发,但存在所需软件众多、操作复杂等不足。根据微课开发经验,笔者选择操作相对简单、功能全面的软件Camtasia Studio(简称CS)。CS中集成了灵活的屏幕录制、基于时间轴的视频、音频剪辑、多种音视频格式支持;特别是其中的音视频分离、特效支持等功能,为后期微课的编辑制作提供了很好技术支持。

(二)开发实现的过程

微课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将制作过程进行分解,为了提高微课的质量,将微课的开发实现分为:微课结构部件制作,后期剪辑制作两个阶段。

1.微課结构部件制作阶段。按照微课设计的描述将微课分解为:片头、引入、进入主题、知识学习、小结与作业五个部件,分别录制。(1)片头:首先利用PPT制作精美的画面和动画(CS录制)。(2)引入:教师出境,简单说明待学习知识点(DV拍摄);展示龟兔赛跑故事视频(CS录制)。(3)进入主题:展示并介绍按照微课设计思路制作的情景重现PPT(CS录制)。(4)知识学习:教师结合课件的知识讲解,结合实验素材的操作演示(CS录制)。(5)小结与作业:教师回顾所学知识(DV录制),结合课件所布置的课后作业(CS录制)。

2.后期剪辑制作阶段。完成微课结构部件的剪辑、配音、标注、转场等工作,使其具有更好的观赏、学习效果。CS提供了上述后期制作所需的功能。

(1)剪辑:CS提供了符合用户习惯的多层时间轴高精度资源剪辑方式,精度可达0.01秒。通过鼠标在对应资源的时间轴双击既可以实现视频的拆分;通过将不同资源按照时间轴进行合理排列即可实现资源合并;通过选中资源点击Delete按键即可删除相应资源。

(2)配音:现场录制声音效果往往欠佳,可借助CS便捷的完成后期配音任务。CS可将视频中的音频分离并删除,并将后期录制的优质音频与视频合并,从而达到更好的讲解效果。还可向微课中添加背景音乐,减缓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3)标注:CS中提供了标注功能,可标注课件中的关键内容,集中学生注意力。其中线条标注可用来标注重要的课件内容,文字标注可用来制作微课的字幕,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标注可展示知识讲解的步骤。

(4)转场:转场功能,可为前期制作的多个结构部件的拼接,提供平滑的过度效果。另外,CS中的资源库为使用者提供了常用的动画、背景音乐、在线测试等资源。

4.小结

本文从微课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开发实现两个方面,以“自定义路径动画”为例,详细介绍了微课设计过程,并结合Camtasia Studio 软件,分阶段描述了微课具体开发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

[2]易丽华.趣味教学在高职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3(1)

微课的设计及意义 篇7

1) 教育机会的均等:世界上每一种促成机会均等和平衡的平台与形式都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如淘宝、京东让地理位置不平等的商家获得了均等的销售机会, 结果受到了很多商家的欢迎。微课在很大程度上带给老师教学的便利, 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使受教育的机会更加的公平, 如很偏远山区的孩子很多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微课就可以减少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资源问题, 使他们通过电脑和网络、甚至电视就可以分享到这种机会。

2)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受到广泛推广和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网络信息特别发达的今天, 一个学习者可以在自己方便的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 利用微课进行学习。

3)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微课受到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微课很短小, 有研究统计, 一般的视频超过八分钟以上, 60%以上的学习者就有不想再看下去的想法了。短小精练的微课可以让相关的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即可以学习到知识, 甚至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发无聊的时间。

2 微课的种类及制作

在这里, 仅仅从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分类:

1) 视频拍摄:这类方法比较常用, 也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了这个拍摄的视频素材后, 我们只要通过简单的剪辑就可以形成一个微课视频。这类视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们可以及时、快速地拍摄到相关的素材, 在有些素材的拍摄过程中, 我们有时候不可能让别人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拍摄, 或者说受限于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关系, 我们自己只能抓住时间拍摄部分素材, 如演唱会、名人的演说、嘉宾的讲座、流星雨、日食等等这类素材时, 很难有机会重来一次进行拍摄。当然, 这类视频素材制作的微课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直观地还原了现场情况。视频拍摄还很适合我们教学中的示范类课程, 如实验操作课程, 视频拍摄的微课有很多的优点, 学生可以反复地进行观看, 甚至还可以控制观看的速度, 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观看到操作内容。相反如果是现场, 几十个学生围着一个演示的老师, 有些学生可能就看得不是很清楚。

2) PPT设计:PPT演示文稿, 对现在的老师们来说, 应该一点也不陌生, 很多学校的老师几乎每次上课都会用到PPT演示文稿。其实用这种方式我们还可以很方便地将我们的PPT演示文件转换成相应的视频。这种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进行事先的设计和修改, 可修改性相当方便, 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用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一个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这种方式设计的微课功能相对会简单一些, 可能会使很多的想法不能用直观的方式进行表现。

3) flash设计:flash是一种功能很强大的视频制作与设计工具, 电影都可以用flash制作出来, 微课当然不在话下, 可以说flash动画制作是一种表现能力最强的一种制作工具, 但这种制作工具要求制作者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而我们一般的老师可能都没有用过这款软件制作工具, 即使自己想学, 一时半会也掌握不了这款工具, 所以这款工具适合专业人士。

4) 三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最近是越来越流行, 相关的软件也是越来越人性化, 表现力也是非常丰富和强大, 但它也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所以我们一般的老师也是搞不定的, 那些学艺术软件设计类的老师可能在这方面会比较有优势。

5) 其他:一个表现力丰富的微课可不是简单的一种软件制作出来的, 可能是以上多种方式通过剪辑和设计出来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得个体分析。对我们老师来说, 没有很强的动画设计能力, 可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视频拍摄和PPT制作, 这两种方式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很多的教学场合, 特别是我们很多的时候拍摄的微课并不是几分钟内容, 可能是对于某一门课程的一系列内容, 采用PPT和视频拍摄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一系列的微课。

3 微课的发展趋势

1) 微课是新型资源的创新: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创新, 这种创新前所未有地弥补了课堂教育的很多不补, 可以在很大的程序上减轻教师的劳动量, 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都的学习效果。

2) 交互式地学习:网络教学、视频教学在很大的程序上, 就是交互式学习太少了, 甚至完成没有, 没有交互式学习的方式的效果相比现场教学就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果微课能够在交互式学习上做到很好的发展, 将会很地弥补这种不足, 也会使学习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3) 对制作者要求更高的专业技术:微课将呈现给学习者更好的体验, 但这种更好的体验背后, 对微课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我们老师们, 更需要与时俱进, 活到老、学到老, 掌握一定的微课制作技巧,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小结

“微课”呈现在大家前面的也就短短的几分钟, 但一个质量比较好、受大家欢迎的微课需要制作与设计者花上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构思和制作。至于微课的表现形式, 大家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分析, 不一定非得把每一处微课都用3D或者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不管用那一种表现方式, 只要能够很清晰、生动地表现其内容, 就是一个不错的微课。微课因为其本身的时间短、内容精、表现方式丰富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微课有大网络时代背景下, 将与网络、各类移动数码设计高度容合, 成为大家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信息技术教育.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篇8

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需要从选题、教学设计、脚本设计、后期录制等方面做好每一个环节。

一、微课的选题

一个恰当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样才能选好微课的选题呢?微课的选题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障碍不去除掉,容易使学生因挫败感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突出某个范围内的重点和难点的选题,能给学困者提供适当的帮助,能够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获得进步和发展。如果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后没有收获或者厌学了,这样的微课就是无效的、失败的、无效的。因此,一个好的微课选题必须要针对某个内容范围上的重点、难点。例如: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选题:呼吸道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器官,理解呼吸道对呼吸的处理作用,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本节课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呼吸道的作用。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呼吸道的作用,得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以及不保护好呼吸道就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的结论是整节课的难点。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选择呼吸道的作用为课题。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灵魂。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和常规的教学设计相同呢?教师是否可以将已有的教学设计当作是微课设计呢?答案是“不能”。目前,教师制作微课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平时上课的方式搬家,这样的微课是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一个高效、优质、精彩的微课是必须事先进行教学设计的,而这种教学设计也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设计。它的目的明确,主题清晰,指向性强,知识必须是每个来学习的学生有兴趣看的。因此,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常规课堂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区别。常规课堂的教学设计追求的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授课意图、预期效果、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全方面设计。而微课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出“精”和“微”。用最短时间和最有效的手段讲清楚一个微小的知识点。微课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题切入要迅速。微课时长只有10分钟左右,因此教学设计的切入主题要迅速。比较常用的是开门见山,但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者一些能吸引学习者的话题进行引入主题。

第二,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总体上由3个阶段构成的,分别是分析、设计、评价。教学设计的第一阶段就是学习者分析,通过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确定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及教学设计。微课的学习中来源具备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应该假定该学习者是零基础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到。第二阶段是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时候,不要简单分割知识点,要按照学习内容分析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考虑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并符合学科的逻辑结构,能够反映出基本的知识框架,实现学习目标。还要针对微课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所用的制作方式(录屏方式、录像方式、手写方式等)进行分析,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练习、动画、音频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制作方式。第三阶段是设计阶段。一个好的微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反馈评价的设计等方面,这是微课是否精彩的关键。

第三,教师语言要精练。由于微课只有短暂的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了,最好先把讲稿设计好,这样录制过程就比较流畅,后期处理就比较简单。

三、微课的脚本设计

微课就是一段视频,视频则是由一幅幅画面和配音构成。要设计出一节优秀的微课,也就是要设计出精彩的画面和配音。精彩的画面和配音来源于优秀的脚本设计,优秀的脚本设计则需要教师对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脚本的设计要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步细化,具体到每一幅画面、画面之间的衔接、每一句配音等。在设计画面之前,要先确定微课的每一个更小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需要多长时间,用什么画面展示,配上什么样的旁白,我们可以绘制一个表格完成(见表1)。

四、微课的制作

常见的微课有录屏型微课、真人拍摄型微课、手写板型微课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制作方法。

1. 录屏型微课

这种微课是利用屏幕录制软件,把教师演示的教学课件或者软件操作和讲解的声音录制下来,最终形成视频文件。这种技术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一个课件、一个麦克风就可以完成微课的制作。这种录屏形式微课适合于理论讲解、案例展示、软件操作培训的课例。常用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它是一款专业的屏幕录制软件,具备了屏幕录制、视频编辑、菜单制作等强大的功能。

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我们可以对录制视频进行剪切、添加字幕、编辑,添加标注、画中画等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最好加上字幕,字幕主要包括片头字幕和字幕条。片头字幕主要是显示微课的标题、教材版本、授课人等一些相关信息,呈现时间要足够长使观众能看清楚,一般需要5~6秒,片头字幕的背景颜色和字大小要适合。字幕条则根据微课需要进行添加。是在主要教学环节中添加。我们进行编辑后就可以生成微课视频了。这样一个录屏型微课就制作好了。

2. 真人拍摄型微课

真人拍摄型微课是指利用摄像机等摄像设备,拍摄授课过程的微课制作形式。这种形式微课必录屏型微课更加专业,效果更好。适用于授课内容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例如美术课的国画技法、计算机课的计算机组装等。真人拍摄型微课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加工制作都很重要,包括拍摄现场灯光灯光布置、摄像机的操作和视频的剪辑、片头片尾制作、字幕、后期配音等内容。因此制作一节真人拍摄型微课,必须具有一定的摄像技能和视频编辑处理能力。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会声会影,EDIUS,Premiere等,建议教师用会声会影编辑软件,此软件操作简单容易学习。

3. 手写板型微课

对于习惯通过板书授课的教师来说,手写板微课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操作起来和普通的板书没有太大的差别。通过手写板写的内容都可以同步显示到计算机上面,教师边讲边写,通过录制软件能够将书写内容和声音同步录制,制成微课视频。手写板型微课的基本硬件包括计算机、麦克风、手写板。这种微课形式适用于解题过程讲解、绘图等。

五、结束语

目前,国内已掀起了微课热潮。一方面我们应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探索它。“微时代”的到来将会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产生根本性变革。以上只是个人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一点思考,如何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摘要:微课是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何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值得大家探讨。围绕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介绍了微课如何选题,微课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要点,以及微课的拍摄和制作方法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微课,设计,制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4):33-35.

理论力学微课的设计 篇9

关键词:微课,理论力学,移动客户端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1]。移动学习 (M-learning) Alexzander Dye中对m-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 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进行的学习,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 (SLL) 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 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 学习者在一定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 其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情境关联也与固定、大容量等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因此, 移动学习这种“碎片”的学习经验要求学习材料的小规模。所以, 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利于学习者投入到视听材料中, 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琐碎时间, 学习内容应该成为资源开发的切入点[2]。

微课程 (Microlecture) 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3]提出的。在我国,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4]。相比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 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课程的概念:Penrose的微课程概念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教学形式, 但并没有考虑资源的“活性”, 即微课程是否同传统的开放教育资源一样面临着低利用率的问题, 而胡铁生认为只有那些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 并且具有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才具有活性, 能够提高微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将微课程的受众从学生扩大到教师, 就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将微课程定位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与拓展资源, 并且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 时间与规模都是微型的, 而微课程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 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 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式学习或兼而有之[5]。由于微课的短小精炼 (通常10分钟以内) 非常适合在移动终端上观看, 因此可以认为是移动学习的一个应用。2013年中国境内的智能手机销售量预期将达到3.29亿部, 相比2012年增长67%。“90后”的大学生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这为大学的微课教育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从力学与机械的英文单词不难理解机械和力学同源, 《理论力学》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是后续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振动等系列课程的重要基础, 是研究力学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6]。《理论力学》是培养学生发现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精英教育变为普及型教育导致课程的改革, 《理论力学》课程的课时大幅度被压缩, 只有原来课时的三分之二。《理论力学》是公认的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理论力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物理学, 一本书里有相当数量的知识点, 覆盖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学生当堂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这些知识点不掌握理解的话, 很难想象可以学好理论力学, 从而引起后续课程的学习也难以理想。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逐年下降。这就要求在现有的课时条件, 另辟蹊径。顺应微课的发展趋势, 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本课题组针对理论力学的课程进行了相应的针对移动客户端为主要对象的微课设计, 将理论力学的学习融入到移动学习中去, 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 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便于学生在零碎时间进行补充学习, 有助于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由于手机屏幕尺寸所能展现的空间受屏幕尺寸的限制, 手机屏幕相对于大屏幕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在分辨率、色素、色差和对比度上无法相比, 所以要求手机的视频背景构图颜色系统相对简单。“画面背景颜色不能复杂多变, 构成手机视觉交互系统设计的要素分别是:色彩、布局、图标、文字、动态。”[7]基于以上要求, 本微课的制作采取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模式, PPT的设计除了黑色和白色外, 最多搭配3种颜色。

总之, 理论力学微课的实践才刚刚开始, 随着实践的深入, 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 徐斌艳,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22) :76-78.

[3]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2001-10-0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5]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 (1) :65-73.

[6]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设计微课 篇10

一、联系生活,突出情境性

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源于生活的。但是,教材中的素材并不一定切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这就导致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距离。如果教师只针对教材内容按部就班,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新课程要求教 师成为课 程资源的 开发者,不能 “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微课”是教师进 行教材资 源二度开发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微课” 设计中,要紧密联系生活,突出生活情境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课”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前比较热门的电视节目 《舌尖上的 中国危机》进行微视 频制作。在 “微课”中给学生分别呈现我国当前存在的地沟油、瘦肉精、 假羊牛肉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视频。由于这些材料学生在生活中有所耳闻,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因此能够在“微视频”的观看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为他们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提供现实生活材料的支撑。 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下,他们自然能够对本课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好。

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微课”的设计过程 中,联系生活材料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 这也是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优化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自主学习。

二、基于学生,突出体验性

“微课”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先学服务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充分关注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要基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突出思想品德学习的体验性,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课”制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我国几个著名城市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市容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面貌的视频对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视频中看到的某一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自然能够体验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课堂上,教师就此话题和学生就可以进行深度对话,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有些学习内容如果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 验不到的,起码学习效果欠佳。在“微课”中通过相关视频的对比,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感受到、体验到。

三、紧扣内容,突出导向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 课的教学 中,教师在给 学生提供 “微课”,并不意味着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就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为了避免学生在观 看“微课”过程中自 主学习的随意性,教师还要善于把握教材的重点,为学生设计先学的导学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课前先学的目的性。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堂课的“微课”设计中,教师给学生呈现相关的生命教育的视频后,可以根据内容要点设计这样的导学内容: 1我们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生命?2对于他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关爱?3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善待?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导学案的辅助下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观看“微视频”,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主化的学习。具体的问题,情景化的探 究活动, 形象生动的材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微课”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在借助“微课”进行独立学习时,没有教师辅导也没有同伴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微课”必须控制学习内容的难度。这样才可以保证课上课下教学内容的层次清晰,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索 篇11

关键字: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46-01

一、微课定义

目前对于微课的定义已经不下十余种,至今仍旧没有一个标准。起初微课的概念是由黎加厚教授提出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微课的载体是视频,视频可以包括一些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测试题、评价等,这些资源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联系起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在线的学习“微环境”。

二、设计原则

(一)短。根据人类大脑科学的研究,人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时间是10分钟,因此微课视频的长度不宜超过10分钟[2]。微课应用的实践表明,短于6分钟的视频更加吸引人,可汗学院的成功之处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短小的微课可以使学习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二)小。微课视频应使用小主题,时间短的微课应当以一个知识点或内容为主,主题过大,不易将问题讲解清楚,主题过小过易则不需要运用微课来解决。因此在微课制作之前,应当选择合适的内容。

(三)精。微课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善于将微课内容浓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压缩微课时间,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元素整合在一起,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媒体信息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精良的制作与讲解能够让学习者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价值。

(四)撼。微课能否取得令人震撼的效果是衡量微课是否制作成功的标准,在制作过程中,应当从学习者的角度审视微课,思考如何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帮助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处理并且更加有效地建构知识结构。

三、教学设计

许多专家与学者对教学过程总结了一套模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不断整合,教学设计模式应当被不断地修正以适应教育模式的发展。现代学习模式越来越网络化,这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4],微课是为网络而生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动态性,它所涉及的资源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情景来选择教学资源,在已有教学模式与微课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微课的教学设计模式,如图所示。

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当包括7个过程:确定问题、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微课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制定、学习活动设计、评价设计。首先确定问题,微课的设计应当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上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解决问题,因此微课在开始时应当向学习者交代问题,告知学习者在学习微课后能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微课中问题的呈现方式应根据学习者分析来确定。[3]比如,对于低年龄的学习者来说,问题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具体的情境性的;高年龄的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选择是否选择抽象问题。同时问题不宜过大或者过小,对于问题的选择影响着整节微课的设计。学习者分析应包括:学习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起点能力水平分析。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分析是微课的关键,它对微课内容设计具有导向、控制、测度功能,学习目标可以为微课内容提供指导,也可以成为评价的基本依据。学习目标可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三方面目标并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微课视频内容分析首要任务在于分析要讲授的知识是否适合用微课来呈现,在其基础上考虑如何组织视频呈现的内容,使其短小精悍又具有逻辑性,选择出最适合的内容呈现顺序,充分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制定应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去完成,同时,不同学科性质的教学材料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学习活动设计包括个人学习活动和同伴间的学习活动,个人的学习活动主要以学习者自身的心得总结为主,现代教育模式强调协作的学习,因此有必要设计同伴间的活动方式,可以以讨论区等形式来实现。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曾阐述,只有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应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或者实际中的问题,这个过程应当伴有一定的反馈与指导以提高学习者绩效能力。评价设计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微课应将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即在主题或者每节微课结束后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此为修正依据,在整个学习内容结束之后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多以肯定性评价为主,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最好来源于多方评价,这样既可以实现合作学习,也可以更加客观地明确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程度。

微课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影响越来越深远,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微课价值最大化,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但是教学设计模式也应当不断修正来适应微课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2]陈彩霞. MOOC环境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J]. 软件导刊, 2016, 15(1):197-199.

[3]肖伟. 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8).

[4]王竹立. 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5):34-40.

高中诗词教学微课设计探析 篇12

1. 挖掘文本, 细化知识点

高中语文古诗词是教材重要学习内容, 根据考试大纲规定, 古诗词考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词的思想内涵和作者观点态度。针对这一规范要求,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 要对教材内涵展开深度分析挖掘, 找到考试设计内容和出题切入点。微课适合个点突破, 教师要将古诗词知识点进行细化处理。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动画、文字、音频等材料信息, 制作微课视频, 这将极大提升微课有效性。

在学习屈原的《湘夫人》时, 笔者将知识点进行细化, 然后针对主要知识点展开微课设计。知识点一:积累文言词语, 熟悉作者简介, 背诵全文。知识点二:理解文本主旨, 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知识三:体会文本“比兴”手法的应用, 理解文章虚幻景色描写的用意。教师在文言积累微课设计时, 主要从屈原生平主张介入, 列举屈原名言, 明确屈原人生理想, 背诵部分主要从重点语句展开, 引导学生学习记忆技巧, 对于文言词语, 主要是通过同类比对, 形成鲜明认知。

2. 抓住考点, 提升针对性

根据高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教师可以将考点进行分类梳理, 形成系统性考点体系,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分门别类设计微课, 让众多微课介入高考指导之中, 可以形成各个击破的主攻局面, 为学生逐一解决考点问题, 找到解决类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考试能力有重要帮助。微课视频一旦成为学生考前必备学习工具, 其教学引导效果将是巨大的。因此, 教师要针对本班级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微课, 抓住考点和学生学习思维的对接点, 这样才能提升微课视频的针对性, 获得微课应用的高效性。

根据教材要求,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高考背诵内容, 教师设计微课自然要从默写开始。高考古诗词默写大多是名句, 教师让学生筛选本诗名句, 学生很快找到:“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为让学生对名句有深刻认知, 教师对名句展开详细鉴赏, 从名句意义开始, 从典型用词、深刻内涵、作者情感、写作特色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度挖掘, 促使学生形成名句情结, 这对提升考试命中率有重要帮助。教师设计微课的目的性明确, 学生获得的学习认知自然有更高含金量。

3. 理清思路, 增加覆盖面

微课设计没有具体规范要求, 教师可以自由发挥, 也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学习问题和困惑制订具体对应策略, 这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有积极意义。微课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设计, 这就需要考量微课设计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教师要注意筛选微课设计对象, 不是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而是众多学生的共性问题。这样设计出来的微课才有较强的覆盖面。微课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就需要教师在微课设计时能够进行方法传授, 让学生掌握解决类题的途径, 给学生提供更多抵达问题核心的方法, 学生才会有举一反三的考试技能。

例如,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真题:《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帘半卷, 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常常是跟着感觉走, 答案显得比较凌乱, 难以形成得分制高点。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微课视频, 先展示词中描绘的意境图片, 春雨、落花、小池、日西、燕归、愁眉等因素都呈现在画面上, 教师提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感情基调, 然后列举词中例子, 具体分析作者情感蕴含。学生针对教师引导思路展开分析解读, 很快就形成学习认知共识。从学生的表现不难看出, 微课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 教师设计解题思路明晰, 学习效果显著。

上一篇:矿区独立坐标系下一篇:案例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