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微课设计模式

2024-08-24

药物分析微课设计模式(共5篇)

药物分析微课设计模式 篇1

《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和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融合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1], 信息量大,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知识点多且杂, 学生反映学习时抓不住重点, 花的时间多但学习效果不理想, 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 药物分析学科发展迅速, 而教材的课程内容更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学生难以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和新技术。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内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微课 (Micro-lecture) 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 特别是手机等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微课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3]。微课学习方式较为适合《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 一方面, 短小精悍微课可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 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新颖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 国内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掀起大学课程微课化的热潮, 但可用的内容较少[4]。另外, 每一个微课虽然仅5~10min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展示, 但从微课的内容选择到制作的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大, 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讲的微课开发无疑困难重重。如何选择《药物分析》的相关教学内容, 如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相结合, 如何采用相对简洁的方法制作微课, 既减轻教师负担又可满足教学需要, 笔者在《药物分析》微课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现报道如下。。

1 微课内容的选择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教学环节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教学活动, 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方式[5]。微课将学习内容解体、细化, 每个知识点做成5~10min的视频, 学生按需取用。该方式对《药物分析》知识点较多的课来讲, 制作工作量较大, 特别是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看书可轻松解决, 没有必要去通过视频制作的方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经费投入。因此, 选取微课内容成为微课制作前期的首要工作。

1.1 教学大纲及教材研究

课程教学大纲对该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对各章节的知识点以“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做出规定,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工作。我校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航太俊教授主编的《药物分析》, 全书重点集中在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上, 主要进行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原理的讲解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再对各类结构药物的药理作用、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介绍, 重点掌握各类药物结构的特点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6], 书中还包括体内分析和制剂分析。经过《药物分析》教学团队对课本和教学大纲的研究、讨论, 结合对有经验教师的的访谈、咨询, 对大纲中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提炼。

1.2 学生历年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具体科目、具体章节的课堂学习和考试中可直观反映出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因此, 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把握微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学情调查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结合本团队可发的《药物分析》多媒体课件及学生交流和问卷调查, 综合历年《药物分析》试卷分析, 学生考研反馈回来信息及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考点, 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例如, 从学生的作业和考卷情况发现, 容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标准溶液的浓度校正, 因此讲解该类型的计算题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综合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研究情况, 最终确定《药物分析》微课建设内容。根据选取的教学内容, 将微课的教学单元分为知识点讲解、难题解答、实验操作、课外知识四个部分。

2 教学方法研究

微课的内容必须精细, 教学目的单一, 主题突出, 目标明确, 才能在短时间里讲清、讲透[7]。为达到这一要求, 微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教学方法, 如问题导向法、目标引入法、案例教学法等, 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环环相扣, 解决问题。例如, 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的含量、高氯酸与硫酸奎宁的比例关系常常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之一, 可采用问题导入法, 首先提出非水滴定测定该药物含量的反应物摩尔比问题。学生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学习过非水滴定, 因此学生会认为能够解决该问题, 通过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讲解1个硫酸奎宁分子相当于2个奎宁分子、奎宁分子中2个碱性中心的碱性强弱的问题, 高氯酸滴定生物碱的硫酸盐仅滴定至生成硫酸氢盐, 学生的思维跟着一步一步推进, 并直接给出反应的摩尔比, 轻松得出问题的答案。

3 教学过程设计

一项教学内容如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往往离不开教学设计[8], 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首先, 明确教学的内容、目的, 接着进行教学流程的安排, 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使用, 教学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推进、教学时间的分配、结尾等。微课内容短小, 但依然需具有完整性, 因此结尾要有必要的教学总结, 有利于学习者总结知识并回顾[8]。因此, 根据需要设计相应表格, 对每一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 并结合PPT内容撰写讲稿 (解说词) , 设计视频录制的切换点等。写讲稿的目的在于配合PPT的演示, 同时使语言更为规范、精炼。在实际录制过程中, 讲课依据讲稿内容进行, 但并不需完全照背讲稿, 否则语言虽规范, 但易丧失讲课的灵动性, 难以做到自然、亲切。网络微课讲解甚至采用机器朗读, 声音刻板、无趣, 易使人生厌。当然, 教师拍摄之前, 一定要熟悉教学内容, 方能通过语言清晰、准确地进行表达。

4 素材收集、PPT制作

《药物分析》教学课件在多年的使用中不断完善, 微课中采用PPT进行讲解的内容, 可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课件资源, 进行剪辑、补充和完善, 发挥原有资源的教学价值。微课可看做“课例片段”, 但截取课件的小部分内容进行讲解, 还需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重新调整完善, 使内容具有完整性。例如, 加入片头和片尾, 从色彩到图片、动画设计、整体的美化等, 繁复的语言可配备音乐;另一方面, 重新搜集素材, 自主开发、独立制作PPT。

微课要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画面的清晰度、色彩都需重点关注。例如, PPT的背景选择浅色的背景, 如白色, 一方面可衬托教师, 另一方面可选择无边框型PPT模板, 不产生画面分割, 整体性强, 简洁大方, 更易符合大众审美要求。

5 微课制作方法选择

微课制作方法多种多样, 根据教学内容尝试用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表现。常用的微课制作方法有四种, 具体教学录像与视频处理软件相结合、PPT与录屏软件相结合、手写板与录屏软件相结合、Flash卡通动画[9]。其一, 讲课的课程录像, 采用摄影机或课堂录制设备, 教师边讲解边放映PPT, 增强课堂的真实感, 如情景教学的实验课, 或采用手机、平板电脑录制, 黑板与板书结合, 或纸笔的结合, 配以画外音;其二, 采用录屏软件, 需电脑、麦克风, 录制课件的放映过程伴随教师的讲解声音, 教师不出现, 学生注意力在课件上;其三, 采用电脑、麦克风、录屏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等;其四, 制作Flash卡通动画, 辅以配音。后一种制作难度较大, 没有相应动画制作技能的教师较难达到该要求。

知识点的讲解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手机、平板电脑录制, 黑板与板书结合, 或纸笔结合的方法适用于习题的解答, 学生的理解速度和板书速度可达到较好的同步效应;实验操作通过手机微视频的方式, 或摄像机录制, 以基本操作为主, 有规范的操作过程及不规范的操作方式, 真实的情境, 引导学生认识错误, 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 也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探讨、研究相应教学内容中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 力求教师在微视频中运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0]。

拍摄好的视频往往需后期制作, 如片头文字、视频编辑美化, 甚至根据制作方法不同, 制作的难度不一, 如混合式方法, 以录屏课件为背景, 将讲课人以小画面的形式存在, 还将讲课声音插入, 采用视频剪辑、切换, 多种表现方式相结合, 采用恰当的媒体, 避免画面死板。手机直接拍摄制作难度较低。

6 试用与评价

录制好的微课在班级QQ群或教师微博发布微课内容, 让学生试用, 搜集意见, 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信息表明, 在微课实际使用中, 制作相对精美的微课较受学生欢迎, 但对于制作简单、将问题讲解清楚的方式, 学生并不排斥。相反, 学生觉得课后遇到难题, 在网络上向老师提出, 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得到老师针对性或录屏讲解视频, 且能反复观看, 难题解决迅速, 更具有实用性。因此, 微课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工具或手段来讲, 在建立的初期以简单实用为好, 有利于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 聘请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与帮助, 不断将微课积累完善、精良制作。使微课这种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开发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还可为MOOC课程的建设奠定基础。

7 结语

综上所述, 微课的设计制作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和微课技术的有机合成, 对于教师而言, 既是一种学习, 同时也是一种挑战。采用教师易普遍掌握的方法进行微课的建设, 对扩充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 教师可通过观摩、评课、微课教学反思和微课制作经验总结, 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11], 从而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迅速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时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摘要:《药物分析》课程综合性强, 信息量大, 知识点多而杂, 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可满足学生随时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目前成为微时代一种新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在《药物分析》微课开发过程中, 从微课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素材收集、PPT的制作完善及微课制作方法的选择、微课的制作、使用和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研究探索, 以实现通过微课教学达到提高《药物分析》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药物分析,微课,设计,制作

参考文献

[1]宋瑞, 杭太俊, 张尊建.以实时求证为特色的药物分析研究性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 2013, 29 (5) :40-42.

[2]刘辉.微课[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0) :91.

[3]张海荣.微时代“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 28 (3) :245-248.

[4]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60-66.

[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OL].2013-05-06, http://www.moe.edu.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27/201303/148385.html.

[6]何道航, 潘娅.浅议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J].广州化工, 2007, 34 (1) :93.

[7]张一川, 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6) :26-33.

[8]陈智敏, 吕巾娇, 刘美凤.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 (8) :20-27.

[9]唐云丽, 范丽丽.微课引入中医药膳食学教学的设计思路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27) :358-359.

[10]李程, 唐志伟.微课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5 (2) :377.

[11]俞金香.利用网络“微课”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 2015, 8 (1) :85-90.

药物分析微课设计模式 篇2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程高效化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用时短。一段微课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短时间内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弱化课程教学难度。与过去传授课堂教学相比,前者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二是精悍,简单的说是指教师讲解更为深化细致。首先,一段微课视频通常情况下都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集中。依据视频讲述的知识进行预习,此教学形式会比课堂教学更为深入。其次,微课有效浓缩了课堂教学活动,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环节,教学内容比较集中。

(二)有效弱化知识难度,逐一击破学习难关

初中教育阶段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化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理解并掌握。在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解析,若是没有与之相关的生活经历,只是借助教师的语言描述,课程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这一课时,由于分子、离子都是学生肉眼看不到触摸不到的物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第一时间对其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对于分子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困难。教师此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分子不断放大,并为学生展示其独有的结构特点,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通过有效利用微课,借助多媒體教学工具,将抽象知识直观展示给学生,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化学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在前期设计微课视频过程中,没有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只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融入至微课视频中,对视频中涉及到的知识没有进行标准的衡量。同时,还有部分化学教师还不具备熟练操作微课视频的能力,无法及时有效的利用此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而是错误的将PPT导入视频播放器中进行播放,其教学内容与传统课堂PPT教学没有任何区别。基于此,制定出来的`微课视频质量,可想而知,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极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虽然有许多教师尝试创新微课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理论与实践间不一致问题,导致其研究项目成果还不是十分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微课应用,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运用

(一)从全局视角出发科学划分知识点,精心设置微课内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微课不应该上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需要注重强化课堂教学环节中微课与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在实际教学活动前,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提出的教育发展要求,运用连贯性的微课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设计微课视频前细致解析教材内容,将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划分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燃烧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已经具备许多促进燃烧及灭火的方法。基于此学情,教师需要利用微课将燃烧和灭火的方法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促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多的期待,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微课教学的时效性。

(二)不断丰富微课教育内容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与课后练习间的结合,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后,可以有效利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不仅是展示知识的平台,还进一步展示教师的教育才能,教师需要在制定微课视频过程中,理清教育思路,引导学生正确构建思维导图,进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三)创新微课教学形式

在实际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简单将微课划分为录屏式微课、手写板录制式及录像式微课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录屏式微课,可以利用屏录大师等软件,配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集合录制,此微课教学形式比较适合物质分类、概念的区分等静态知识。手写板录制式微课则需要运用计算机的录屏软件,配合手写板进行集中录制视频。此种类型微课形式,比较适合化学方程式的展示。借助创新微课使用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校方面需要及时对化学教师进行职业培训,鼓励其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借助微课教学方法,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进而不断推动微课教学方法的健康发展。

★ 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融合探究论文

★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 角色扮演类游戏字体设计分析论文

★ 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微课汇总

★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讨论文

★ 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微课教学设计

★ 小议初中物理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原则,程序

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关注,“微课”随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需要不断地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否则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特征的微课教学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热点课题。

1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聚焦性原则

聚焦性原则即指微课的教学以既定的知识点或主题为核心展开,逐渐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微课的教学导入极为简单,一般都是直接切入主题,教学内容分割合理,教学讲解当中冗余信息被降到了最低,体现了“微”、“精”、“妙”的特点。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的某一重点和难点内容展开,往往是教学当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从内容设计到教学展示都力求完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领悟所学知识的精华,并能深刻理解、熟练应用。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知识点和技能操作的浓缩,使教学内容做到专一、单一,操作过程做到清晰、简便、易行。如从平时的教学来看,初一的学生在《图表的创建》一节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较大,其实其操作并不难,具有清楚的操作规律,可以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课,为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该类操作提供参考。

1.2 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主题明确,矮小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认知规律,注意做到教学直观、形象与生动的统一。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同时照顾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待进生,切忌“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另外,要注意语言的自然、准确和简练,以“你”和“咱们”作为主要的人称代词,形成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的感觉。

如在初二年级《制作计算机动画》的教学开始之前,可以播放热播动画片《熊出没》片头部分,并现场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就可以快速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进而耐心地听教师的讲解和操作。

1.3 实践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去操作,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因此,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引导、多启发,使之主动体验、积极实践,达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目的”。

如在《视频的获取与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展示微课视频《千手观音》,引导学生谈观后感,而后顺势引出由双手创作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形象,顺势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和学习教材中的操作技能,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学会基本的视频获取和处理技术。

2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的程序

2.1 前期分析

并非所有的教学主题都适合利用微课来呈现教学,只有那些日常教学中不便于学生观察,需要学生反复观摩的内容才更适合制作微课。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之前,应该对微课的表现形式、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微课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对微课设计形成一个大体的认识,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媒体呈现形式、开发难度、现有条件和开发水平。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上网引发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之类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一般不适合制作微课,《简单处理GIF图片》、《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等具的明确操作主题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制作抽课。

2.2 学习者分析

主要是对学习者的初始技能、已学知识、学习需求、认知风格和学习动机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微课教学设计需要完成的任务,提高资源设计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主要从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初始水平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初中生来说,尽管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但仍属经验型认知,因此应该注意由直观认知到抽象认知的过度。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影响,初中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学习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机会并不多,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对基础技能的要求,最好做到“0”起点教学。

2.3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微课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组织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对基础性知识、思辨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进行分割,以基础性知识唤起学生的思考,以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来设计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不只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停进步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应注意与时俱进地更新学科知识,并对微课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解,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确定最佳的视频呈现方式。

2.4 教学思路设计

即要求教师依据各知识点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安排。教师最好能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流程,考虑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衔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应该多选择启发式教学法,避免注入式教学,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倡导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来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2.5 媒体设计

微课当中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极为丰富,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在设计媒体呈现方式时,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保证既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尽可能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不宜过于花哨,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媒体效果。

2.6 脚本设计

脚本是将教学语言转化为技术语言的桥梁,也是微课制作的蓝本。脚本的设计应该按照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表示出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画面布局、动画配置和音频选择。不管如何设计,微课的脚本应该同时体现出教学环节、画面布局、动画效果、配音、时间安排、背景音乐等内容。

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多,而翻转课堂是以大量的微课资源为基础的,这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投入到微课的制作当中。以上的笔者仅仅对微课设计的原则和程序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对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设计等并未做深入讨论,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参考文献

[1]许伟.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3):174-175.

[2]屈丽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J].考试周刊,2015(32):108.

[3]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4(9):17-17.

[4]张乐永.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教学研究,2015(2):42-44.

“互联网+”模式的微课市场分析 篇4

微课比较早出现大概是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林地高中”和可汗学院中,2007年林地高中的老师为了解决缺课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的需要,尝试使用视频帮助学生在家里学习。萨尔曼?可汗最初也仅仅为了解决自己亲人学习上的困难,使用了自制视频进行学习辅助。

看似简单的技术微创新,却引发了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其原因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因为他们都实现了教育原理中学习本质的东西——让学习成为按需定制,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学习交流、讨论、应用的环节,从技术的角度实现了对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们梦寐以求的教育愿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下,国内教育者都将微课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省市区各级信息化工作当中,如果不给微课安排个培训、竞赛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将工作计划拿出去。微课火爆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中国教育变革的强力需求,微课让教育者看到了依靠“互联网+”改变教育困境的希望,迅速蹿红。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微课更像是政策驱动的一次市场机遇。面对微课这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商业机会在哪里?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个未来可能和PPT课件一样庞大的教育市场?笔者从工具、平台、商业模式等几个角度尝试探讨微课商业化进程。

工具篇

从微课工具切入现有市场是最直接、最容易的一种方式。在微课迅速上位的过程中,国内外的微课工具、微课应用成为全国教师所关注的目标。Camtasia Studio是微课制作工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它能方便地对PPT及各种计算机屏幕进行动态的录制,简要的编辑和后期加工。但其毕竟是国外的工具,汉化和注册都需要复杂的操作,使用上也需要些培训。

放眼国内微课工具,对勾网微课工具、微课大师、微讲台等一批更接近本土教师的微课制作工具也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常用工具。就拿对师生全免费的对勾网为例,其目标几乎就是中国版的Camtasia Studio。除了支持PPT、Word录屏外,还提供手写录屏,几种方式均是专门针对教师微课制作的使用场景设计。对勾网的录屏和浏览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直接上传、管理自己的微课。目前这个工具还朝着平台方向努力拓展,学生观看微课的情况会自动进行统计,反馈给教师。对勾网是希望能够让师生免费使用工具,在获得学生精准数据后对其进行导流,这和新东方的线下免费学习中心的思路颇有几分相近,即教育机构付费购买广告并获得精准学生,教师获得收入。

目前国内占实际市场份额最高的微课工具,Camtasia的出品公司——Tech Smith肯定没有评估中国国内的使用量。估计现在偌大的流量入口的价值,早已超过了其国内的商业销售回报,也许对它来讲正是一个从单品到平台的跨越,这可是国内互联网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

平台篇

正如前文所述,微课是政策快速驱动的,面对全体教师接触更多的微课应用场景就是各级各类的微课大赛。在举国体制下微课内容得到了迅速的补充提高,不断有优秀的微课内容产生,但这些优秀微课除了在众多微课大赛中摘金夺银、秒杀证书外,要想应用到实际教学的一线,更需要一个支持微课应用的优秀平台。在庞大的教师群体中,在应用微课方面已经产生了一批精英型教师,他们希望利用微课改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效果。这些教师不仅仅停留于用微课获个奖,而是将微课真实地应用到自己的常态教学中,这个教师群体中,初高中老师排首位,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微课的作用。

这些教师在应用自己制作或收集来的微课时,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一个优秀的微课平台,而目前能够提供微课使用平台的少之又少。国家各个层级的政策往往落脚点在微课的培训和微课的竞赛两个方面,对应用及应用平台较少提及。究其原因,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更有利益的牵绊。传统的体制内管理平台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机制提供优质、可运营的服务。事实上,微课平台对用户有着巨大的粘性和集聚作用。四叶草微课平台是笔者注意到的专门以平台方式进入微课市场一个例子。它是专门服务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课发布、使用,师生交流、评测为核心服务的微课平台。而且,它还覆盖到了移动设备,师生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即可完成使用,从技术角度实现了泛在学习,让翻转课堂和微课能够靠谱地落地。在四叶草上基本实现了笔者2012年就提出的“学习型的SNS”,以互联网的基因为教育带来突破的契机。作为“互联网+模式”微课的典型代表,它们除了免费供一线老师们使用外,年前还上线了积分商城,让人看到了“微课版”的“一起作业”。据了解,在他们的用户群中,名校、优质学校占比相当高,从而也能看出,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首先被那些更有能力、更有追求的学校所采用。这也预示了今后教学发展的大方向。

商业模式篇

微课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课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坚实地建立起来。因为微课和PPT不同,PPT主要使用者是单一的教师,微课是师生双方共同使用的。那么光有一个发扬雷锋精神的“微软大叔”是不行的,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才能让这一细分的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核心就是价值到哪里去挖掘。To B面对体制内的商业销售是最直接获取回报的传统方式,但其受制于固有的体制制约,难以建立起围绕真正使用者的运营机制,几乎都桎梏于做项目、做“软件”的模式。既然To B难以有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看看To Bto C或直接To C,这似乎更被行业所认可、看好。更直接地为师生服务,从师生服务中获得大量用户和用户数据,从中来挖掘商业价值,开展增值服务,这才是微课的商业模式的终极追求。

在微课的商业模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A轮就拿到上千万融资的“洋葱数学”了。最初听洋葱数学CEO杨临风讲要始终提供免费的产品时,一直没找到商业逻辑的感觉。但当洋葱数学在百度作业帮以及众多行业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出现的时候,听老师们在QQ群里无意间提到“用洋葱数学,让讲课更轻松”的时候,似乎商业逻辑逐渐清晰了起来——教育资源的品牌价值。回想互联网经济中,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也会创造价值。当学生被不一样风格的专业级微课所吸引,老师们在使用时又无需为微课制作和搜寻资源费神,还有配套的习题支持教师们的课堂翻转创新,的确是教师们居家讲课必备之佳品。

在行业内曾有一种观点是做资源难有机会,但是当大家都持这种观念的时候,优秀的品牌资源价值就大幅凸显了出来。这也印证了洋葱数学商务总监高华建所讲的,众多的行业合作伙伴、区域性平台都向他们敞开了欢迎的大门,积极邀请他们入驻,这大大突破了以往资源制作、运营的商业桎梏。试想将来洋葱数学的精品内容不断地更新推出,师生对洋葱数学提供的其他服务也许更容易买单。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切入方式外,还有些已经站在后面或潜在入场的大玩家。比如做微课笔的厂商,那些高起低落的视频网站,凭着先天的技术优势,超强的带宽,以及众多的微课资源,没准哪天就从在线娱乐强势跨入在线教育领域。这样的故事总比全通教育这样的“第一神股”更让人感觉踏实吧。

微课的发展历程让笔者想起了20多年前PPT在国内教育行业的应用历程。最初PPT只是在公开课或实验课上才能使用,因为需要大屏幕投影的支持,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不靠谱,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所学校几乎没有一台大屏幕的投影设备,何来PPT的应用?然而,时至今日还有谁提这个超级Out的话题?微课和PPT们都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的支持,但微课的可实现难度大大低于20世纪90年代PPT所需要的大屏幕投影设备。从推广过程看,两者都经历了“课件、大赛”的推广阶段。从应用效果看,无论从浅入深都有着其突出的教学效果、作用。它们都符合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颠扑不破的原则:降低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

药物分析微课设计模式 篇5

1 注重课堂效果, 进行微课选题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 把课程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片段化”视频, 作为辅助性教学资源, 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天然药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课堂演示。常用鉴定生药的手段是通过药材的性状特征、内部构造的显微特征以及理化现象来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因此在微课选题时, 要注意对具有独特药材鉴别特征图像的展示,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凸显中药鉴定的核心专业技能, 处理好各个模块的信息。相对于传统课堂, 微课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更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由于各地中草药分布差异较大, 很多教学单位所在地生长的药用植物种类不全, 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 运用微课就可以改善这一状况。例如, 学习植物特征要注重实例, 抓住要点, 采用野外植物解剖录像, 通过播放视频, 边看边讲, 就能使学生容易地掌握各科植物形态特征的一般规律。

常用药材的鉴别是本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 应用数码显微摄影技术采集图像, 将这些视频以一定的分类系统拍成一个主题式的资源, 制作成单元应用“课例片段”, 这也是微课的亮点[2]。它能明确地再现药材主要鉴定要点, 突出主题, 深入浅出, 易教、易学、易记。

2 微课教学法的形式

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靠视觉器官来识别中药, 很多药材眼睛一看就能辨别, 所以视觉的感知对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 首先要认真探究教材内容, 灵活地选择教法。

2.1 用微课演示法讲解专业术语

微课演示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通过实物的直观视频, 或者制作示范性实验的录像让学生观看, 获得感性认识,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启发学生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天然药物学基础专业术语众多, 只有理解和熟练地运用这些术语, 才能学好这门课。微课的设计首先要倾向于对专业术语的理解, 再联系药材的特征对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 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如在讲解常见的雄蕊类型时, 花心部位雄蕊细小, 肉眼看不清楚, 笔者将各种类型的雄蕊进行局部解剖, 用数码立体显微镜放大后, 多角度展现花丝与花药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花粉粒类型, 并将其实时三维动态图像进行编辑, 制作微课。

2.2 用微课实验法讲解鉴定要点

微课实验法是教师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 通过控制实验操作过程, 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中药的显微实验教学内容是天然药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药的微观结构因种类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这些结构的差异可以准确区别各种生药。根据药材精细的显微构造, 利用数码显微摄影技术制作切片视频图。在讲授药材显微鉴定时, 先把显微鉴别要点的图像呈现出来, 直观性强, 其图像效果色彩真实、立体感强, 能够真实地再现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组织构造, 变抽象为具体,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难以言述的概念和理论变得简单且容易。有些生药显微特征在显微镜下查找十分不易, 如当归的韧皮薄壁细胞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五味子果皮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等重要的显微特征, 如果只是照教材的显微墨线图讲解, 学生难以记住它们真实的色彩和模样。为了注重学习的真实性, 应用彩色显微摄影技术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实验制片的显微彩图, 将墨线图和数字彩图相结合, 学生看得逼真、学得透彻。

中药的理化鉴定是通过观察生药的某些颜色和现象的显著变化来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 属于现代中药鉴定技术。因课时有限, 所以实验不可能一一在实验课上全部操作, 有些重点内容应用微课实验法验证知识, 使实验教学简单易行且节约资源, 学生观看后感到新颖好奇。如在紫外光下, 白色的珍珠会发出美丽的浅紫色荧光;苏木水浸液在改变p H值的条件下色彩发生奇妙变化。这些魔术般的视频效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提升了教学质量[3]。

2.3 用微课比较法讲解易混淆的生药

微课比较法是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 通过比较, 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共同研讨, 相互启发, 集思广益,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天然药物学基础的核心内容是中药鉴定, 中药以假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别是贵重药材, 如鹿茸、川贝、西红花等, 其伪品的相似度比较高, 真假难辨。由于名贵药材价格昂贵, 教学标本有限, 教学中不可能人手一份进行实物比较鉴别。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在学习鹿茸鉴定时, 笔者采用高清的视频技术, 将花鹿茸的“二杠”、“三岔”、“马鹿茸”、“单门”、“莲花”、“三岔”等商品规格以及鹿茸片中的“蜡片”、“粉片”、“纱片”和“骨片”的不同饮片类型与多种伪造鹿茸片对比拍摄, 运用比较教学法, 进行求异比较和相似比较, 加以对比分析,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 把一些易混淆的难点辨析清楚,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准确,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微课教学主题鲜明、内容精简,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而且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中职学生听课注意力易分散, 微课的精彩片段情景真实,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交互性强, 使学生学起来印象深刻, 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课后能在线复习,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 实现移动学习, 既可查缺补漏, 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微课,天然药物学基础,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 2013 (4) :22-24.

上一篇:血液病学下一篇:森林抚育采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