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评价论文

2024-07-25

协同评价论文(精选8篇)

协同评价论文 篇1

引 言

协同商务是一种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业务伙伴之间或贸易区的参与者之间协同交互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新型商务模式。协同商务的概念自1999年由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1]提出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协同商务的理念就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 通过整个商务链的信息共享, 增强伙伴企业之间在产品设计、制造资源、销售、市场、客户等方面的全方位协作能力, 提高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和实现企业网络的正反馈而获得协同效应, 从而创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2]。协同商务已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应用, 然而由于商务链的复杂性与动态性, 许多企业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易协作, 而没有真正实现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合作, 没有产生领先的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因此, 对协同商务链中的协同效应作出科学的评价, 对于充分发掘其协同效应, 有效地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协同效应的研究还不多, 各种协同效应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相对而言, 财务效应具有较好的度量性与可操作性, 本文将主要对财务协同效应进行分析, 并探讨相应的衡量指标与评价方法。

1 协同商务的财务协同效应

1.1 协同效应的含义

协同商务的本质是协同。协同扩大了资源的使用范围, 资源不仅仅是企业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资源, 也包括企业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因此, 可以对协同效应理解为:协同效应是指商务链在基于Internet技术的商务平台上, 各企业整体性协调后, 由链内各部分的功能耦合而成的商务链整体性功能, 这种整体功能就称为协同效应。它远远超出企业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之和, 简单地表示为“1+1>2”, 即商务链的整体价值大于各企业节点的价值之和。广义的协同效应包括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3]。协同效应是商务链固有的优势,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且, 商务链可以说是取得协同效应的最佳载体。

1.2 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

协同效应包括了信息协同、财务协同、生产协同、销售协同以及技术的协同等类型[3], 在协同商务链里, 财务协同主要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率与效益的提高、财务能力的增强等。即通过不同业务之间的协调管理, 企业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发挥已有的资源优势, 并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如下:

1.2.1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多个业务协同运作的总成本小于单个业务各自分别进行的成本总和。对于企业内部表现为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 (企业寻找交易伙伴的开销) 、合约成本 (中介机构费用、谈判与签定合同相关的开销) 、协作成本;企业外部表现为经过协同后成为动态联盟, 减少了交易环节, 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 节约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品销售等费用。

1.2.2 提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利用率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营业现金流量扣除所有内部可行投资机会仍有剩余的现金量 (即净现值>0) 。协同商务平台在企业之间搭起一条通道, 为多余现金流量的低增长企业与缺乏现金流量的高增长企业提供合作机会, 来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的协同即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1.2.3 利润最大化

协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商务链上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各企业资源利用率增强, 所达到的财务效果即利润增长的提高。利润的增长是企业进行其他投资项目的保证, 也是流动资金可以顺畅周转的重要影响因素。

1.2.4 风险能力的提高

通过与不同企业进行合作协同, 使个体的资产和经营分散化, 以此降低单一经营所面临的风险, 增加企业资本的安全性, 保证了收益的稳定性。商务平台上运营速度的提高降低了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使企业可以快速积聚资本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

1.2.5 管理水平和业绩的提高

管理水平的提高、营销能力如市场份额的扩大、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整条商务链利润率提高的重要表现, 也是实现资源共享后竞争力、创新力提升的表现。此外, 品牌效应、商誉、员工的结构变化等无形资产的重组和利用将弥补过去只强调短期的财务成果评价, 而忽视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做法。

2 财务协同效应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能够有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协同商务链的财务协同效应, 有利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 为提高商务链的协同效应提出整改方案。对商务链进行财务协同效应评价, 可涉及的指标繁多。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 还应从商务链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的潜在影响等非财务方面进行考虑。

2.1 财务协同效应指标因素

2.1.1 财务指标因素

(1) 盈利指标。

反映企业的盈利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增长额、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比率、IT投资报酬率等。销售利润率是评价的首要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 实现协同商务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利润率, 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投资报酬率是某投资项目所获得的报酬与企业的投资额的比值, 反映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净利润增长额与成本费用利润比率都是从成本与费用的变动来衡量企业盈利的能力。在协同商务中, IT投资报酬率是实施协同商务后的重要体现,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将是极大的投资报酬额。

(2) 经营指标。

主要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现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年收益成长额等。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组合, 合理利用内部资产的表现。协同商务平台为不同企业实现资源互补提供沟通作用, 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现金周转率指的是销售收入与现金平均余额的比值。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产和资金的周转能力, 商务链上资金的流动不再是有形的, 是通过无形的资金流在不同的协同企业中流动。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回收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协同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销售渠道、方式及主要顾客等情况, 真正做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进而加快存货的周转, 实现网络供应链上增值。

(3) 成本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产品成本变化率、销售成本变动率、运输成本变动率、信息成本等。商务链的绩效是经过资源共享后, 由企业成本的变化来体现的。其中产品成本变化率、销售成本变动率、运输成本变动率都是未实施协同商务前的成本与实施后的成本比值。信息成本的核算可以看作是企业根据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它所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投入、物质的投入等也归入信息成品的核算中。

(4) 成长性指标[4]。

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业务利率增长率。销售收入的成长性是决定企业整体成长性的最主要因素;营业利润是正常经营活动的总利润, 由于已经扣除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可以反映经营效率。

2.1.2 非财务指标因素

(1) 信息化能力指标。

包括信息利用率、信息变动率等。信息利用率、信息变动率都体现了在改变信息化投入、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条件下, 实施协同商务对企业整体效益的正向促进能力。

(2) 创新能力指标。

指的是新产品贡献率、研发项目成功率、研发新产品时间变化率、技术创新能力等。新产品贡献率指的是新产品收入总额占总收入的比率;研发项目成功率体现的是实现知识共享后, 利用网络平台来加快项目的研发速度。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投入技术创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或是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与战略性目标实现的关键而又非财务性因素, 其评价是衡量商务链财务表现的重要指标。

(3) 企业市场指标。

指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品牌效应、网络分销渠道利用率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与销售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销售量的增加, 必然更多地分摊固定成本, 达到了降低成本的财务效果。企业的品牌效应对于企业来说是难以描述的。对于协同商务的企业来说, 通过网络商务平台使企业为更多的客户所了解, 其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将是提升品牌效应的重要渠道。网络分销渠道利用率指的是利用Internet技术, 在网络平台上通过与分销商、代理商等结合成合作伙伴关系缩短产品到客户之间的距离, 来改善分销渠道管理的效率。

(4) 管理能力。

包含有管理科学性、流程优化、资源利用情况、风险承担能力等。管理能力的提高实质是通过对资源合理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的优化等因素更有效达到目标的过程, 进一步实现价值链上的增值。

(5) 发展能力。

包含有知识更新率、创新机制、合作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等。知识的更新率指的是经过协同后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研发能力, 引起其知识水平变化的速率。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必然导致创新机制的完善, 知识管理为创新机制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平台。竞争力的强弱是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长期获利的竞争优势。

(6) 应变能力。

指变革能力、市场柔性、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变革能力指的是企业管理手段、组织结构是否能根据需要而作出变化的能力。柔性能力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能快速做出反应, 其可以包括生产设备的应变能力、企业组织结构的应变能力等。协同商务平台上的企业通过信息流的共享, 可以快速根据需求变化而做出决策, 节约了时间资金成本。

(7) 社会效益。

包括信息平台利用率、社会贡献率、环境效益等。社会效益体现的是在协同商务网络平台上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信息平台利用率是通过信息门户企业内部信息、产品开发信息、市场信息的获得程度。社会贡献率是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可以用来衡量整条商务链对社会作出的绩效。

2.2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财务协同效应的评价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指标体系既存在定量指标, 也存在定性指标, 因此本文采用综合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尽量消除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具体步骤如下:

2.2.1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

因素集u为多层指标的集合, 第一级指标集u= (u1, u2, …, un) , n为第一级指标的个数, 且必须满足:u=u1∩u2∩…∩un, 同时, 对于任意的i≠j, i, j=1, 2, …, n均有ui∩uj=Φ。第二级指标集对第一级指标集分别有ui= (ui1, ui2, ui3, …, umi) , i=1, 2, …, n, mi是可变的数, 其值依赖于其下级指标的个数, 如有更多级的指标依此定义。

2.2.2 给定各级指标层权重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由专家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来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由判断矩阵得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V=[v1, v2, …, vn]T, 并作归一化处理, 得到v′=[v′1, v′2, …, v′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权重) 。

2.2.3 确定隶属关系,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该步骤即建立指标到评价集V的模糊映射。评价集是对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价集合, 设分为l个等级, 则评价等级论域为v={v1, v2, …, vl}。一级指标有n个, 可以确定n个评价矩阵Ri, 第i个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Ri= (ri11ri12ri1lri21ri22ri2lrimi1rimi2rimil) i=12n;mi是指标ui的下级指标数。

rijk表示最后一级指标对评价集{vk}的隶属度, 对于隶属度的确定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情况。

(1) 定量指标的隶属度[5]

成本型评价因素计算公式如下:

r={1 (sup (f) -f (x) ) / (sup (f) -inf (f) ) 0f (x) inf (f) inf (f) f (x) sup (f) f (x) sup (f)

效益型评价因素计算公式如下:

r={1 (sup (f) -f (x) ) / (sup (f) -inf (f) ) 0f (x) sup (f) inf (f) f (x) sup (f) f (x) inf (f)

区间型评价因素计算公式如下:

r={1 (f (x) -b) /max{a-inf (f) sup (f) -b} (a-f (x) ) /max{a-inf (f) sup (f) -b}af (x) bf (x) af (x) a

上述3个式子中:f (x) 为特征值, sup (f) , inf (f) 分别为对应于同一个指标的所有特征值的上下界, 即是同一指标特征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a, b]为区间型指标的适度区间。

(2) 定性指标的隶属度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非财务因素主要是定性指标, 可以采取定量化方法。对于某一定性评价指标u, 由n个专家在评价集V上打分, 设mi为对评价指标u做出Vi评价的专家人数, 可得隶属于V的隶属度r:

r={m1/n, m2/n, m3, n, …, ml/n}

2.2.4 根据权重和评价矩阵逐级计算, 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

Si=wi·Ri= (Si1, Si2, …, Sil) R= (S1, S2, …, Sn) T

S=W·R= (s1, s2, …, sl)

2.2.5 最后,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给出评价等级的判断。

3 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是一个由建筑公司、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队、合约方、设计院、银行、政府部门等众多合作单位组成的复杂联合体, 协同的内容包括了[6]业务流程、项目施工、物资采购、劳务、市场预测、市场经营的协同等。因此, 建筑业的财务协同效应可从流程整合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工程管理的完善、物资采购协同的低成本效应、项目协同后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等因素来考虑。本文收集了某建筑行业的相关资料作为案例背景, 运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3.1 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注:括号内为各指标的权重)

3.2 建立评价集

评价集为v= (v1, v2, v3, v4) = (好, 较好, 中, 差) 。

3.3 根据AHP方法确定权重

例如, 一级财务指标的判断矩阵为,

(12431/21751/41/711/21/31/521)

求出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后, 得到WA1= (0.423, 0.391, 0.070, 0.116) , 即为一级财务指标相对于财务指标因素的权重。同理可以得出其他所有因素的权重, 如表1所示。

3.4 隶属函数 (隶属度) 的确定

3.4.1 定量指标的隶属度

定量指标为财务因素指标项的各子指标, 根据隶属函数得出隶属值。

R1= (01001000100001000010) R2= (01001000100001000100)

R3= (010001001000) R4= (010001000100)

3.4.2 定性指标的隶属度

3.5 综合评价

根据表3的层次结构, 由B层开始分配权重并进行该层的综合评价, 直至计算到第A层。以RB1=WI1·R1为例, 得出

RB1-4= (0.4930.450.0570.0000.1050.8950.0000.0000.5480.4520.0000.0000.5590.4410.0000.000)

同理,

RB5-11= (0.16670.30000.43330.10000.12500.10000.52500.25000.25900.21410.47930.04760.24100.20650.42980.12170.28000.22000.38000.12000.16370.11260.55110.17260.18160.12810.55380.1375)

再计算RA1=WA1·RB1-4, 同理得出RA2

RA1= (0.3528, 0.6231, 0.0241, 0.000) ,

RA2= (0.2253, 0.1944, 0.4636, 0.1163) ,

最后算出S=W·R= (0.3103, 0.4803, 0.17040, 0.0390)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 0.4803为最大且对应v中的“较好”,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实施协同商务以后该建筑公司的财务协同效应较好, 可以符合经济评级要求。

4 结束语

协同商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对于协同商务的协同效应评价还没完全应用到实际中。本文试图从协同商务的内涵和过程对财务协同效应进行分析, 根据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性与定量指标建立隶属度, 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 的多目标决策评价策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本文在建立指标时对延伸到商务链外部的财务效应考虑较少;在对指标评价时, 确定权重的主观性还比较多;隶属度的确定如隶属函数方法还可以采取对比排序法、采用线性插值法、综合加权法等等来提高准确性。这些都是以后进一步研究工作中考虑的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协同商务的快速增长, 协同商务越来越被重视, 并视为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而对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衡量就成为协同商务成功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协同商务理论为基础, 阐述了协同效应的内涵, 并对财务协同效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了一套财务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建筑行业进行了实例研究。

关键词:协同商务,财务协同效应,AHP,模糊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Conn.Stamford.Gartner Group identifies“C-Com-merce”supply chain movement:An emerging trend in collabo-rative web communities[EB/OL].http:∥citebm.business.uiuc.edu/emba/references/c-commerce.html, 1999-08-16

[2].Derrick Bartel.Collaborative Commerce:A StrategicPerspective[M].Rickhard Ivey School of Bussiness, 1999

[3].姜凌.电子商务战略联盟及其协同效应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32

[4].吴芹.财务协同效应理论与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J].世界经济情况, 2006, 21

[5].刘冬林, 王春香.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J].物流技术, 2006, (4)

[6].卢新元, 张金隆, 赵学峰.基于协同商务的建筑企业信息化集成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6)

协同评价论文 篇2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07-02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2]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3]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能够体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衡量了团队内部的创新绩效,能够有效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4][5]因此,本研究将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研究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

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创新能力与绩效,将为中心的管理、资助、表彰等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权威性与公正性,促进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有利于创造公正、良好的发展氛围。同时,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创新能力实时评价,了解协同创新能力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调整。[6]

基于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全面性、阶段性、动态发展性,同时由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其能力、绩效评价有别于企业等其他一般社会组织。[7]本研究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走访了江苏省内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深入了解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运行情况,面对面访谈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成员、高校科研管理者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轮评价、修改,按照规范化、科学化要求,以产出绩效、创新情境、科研水平、团队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能力评估体系。考核模式采取同行评价方式,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根据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期评价其协同创新能力(建议以一年为一个考评周期),针对协同创新中心绩效,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激发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科研素质与效率,促进科研任务顺利完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点问题需要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第一,产出绩效、创新情境、科研水平、团队结构四个维度的标度应统一化。四个维度中,产出绩效、科研水平均为定量性指标,创新情境、团队结构(部分二级指标为定量性指标)采用同行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式评分,需采用与定量化指标相同的标度以评分。第二,在本研究提供的科研水平维度二级、三级指标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各类科研成果的等级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建议设置阈值以确定不同等级分数评定。

本研究针对江苏省部分校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收集数据,采用本研究构建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总体协同创新能力。研究结论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具备普遍适用性,所采样协同创新中心总体创新能力一般,产出绩效较低,可能存在的原因在于现阶段各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时间较短,基本属于总体规划及初步实施阶段,各项成果不甚显著,其经济绩效、科研成果尚处于酝酿、积累阶段,因此对于本研究的实际数据采集造成了较大困难。

三、管理策略

1.协同创新中心以四年为一周期,建议考评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考核应采取分层考核,即上一层次负责下一层次的考核,避免跃层考核。

2.根据考评结果,针对协同创新中心成员进行物质、精神激励以提高成员工作积极性。

3.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环境协同能力。一方面,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设施平台,例如,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构架产学研合作信息桥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同时,积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专业孵化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技术研究平台,通过产业、高校、研究所、金融机构的互动以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其次,应积极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中介,保障产学研之间联系通道顺畅,实现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独立运作。再次,完善多元化投融资综合体系,注重寻求资本市场支持,运用多样化投融资工具以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发展。

4.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合作氛围。首先,培育创新文化,选择适当的文化切入点,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创新性失误的新风尚,提倡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氛围。其次,营造合作创新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由于现行协同创新中心尚处于总体规划与初步运行阶段,产出绩效、科研成果尚未充分体现,创新情境处于建设、培育阶段,为本研究指标体系的实证采集造成了较大困难。

2.协同创新中心以四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周期内的不同年限,体现的成果形式各有侧重,例如第一年,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规划、工作任务、预期成果等指标考核尤为重要。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针对周期不同年限,针对性的设计不同时期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更加全面性、动态性的针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给予评价。

[ 注 释 ]

[1]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1-155.

[2] 朱晓琴,廖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评价指标的设计[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6-139.

[3] 谢蕾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28-29.

[4] 王晓蓬.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 章木林.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ESP教学多元评价探讨[J].大学教育,2012(7):83.

[6] 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29.

[7] 赵德武.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4(Z1):14-16.

协同评价论文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协同学理论,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协同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出现增速减缓的趋势,其中尤以东北三省为甚,如2014年黑龙江省GDP增速降至5. 6% ,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在全国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关头,以黑龙江省为例,探求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升级之路,找到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抓手,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入手,基于协同发展视角,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首先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如果把一国经济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产业结构就是生命体的骨骼和肌肉,而人才结构就是该生命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不改变人才结构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转型将难以取得成功。

二、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问题界定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作为社会复合系统内的两个子系统存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的协同适配: 静态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者的协同发展,动态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协调适配。本文着重研究第一层面: 即对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在某一时间点的协同度作出评价。而动态层面的协同适配更侧重于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持续协同的方法与措施方面。虽然动态和静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区别,但从协同发展的角度而言两者的本质具有一致性。这一点从下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上能体现出来。

( 二)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概念界定

1. 产业及产业结构

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这主要是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根据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化。产业结构升级是指推动产业结构与资源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技术结构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过程。

2. 人才及人才结构

人才指的是德能兼备、才能杰出的人,即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的人。人才结构即人才系统的构成形式,是指人才在组织系统中的分布与配置组合,人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一般在“人才学”上把人才结构分为微观人才结构和宏观人才结构。微观人才结构是指某一具体单位和组织的人才在单位系统中的分布与配置组合。而把某个区域、一定社会范围或某一国家中的人才分布与配置组合成为宏观人才结构。宏观人才结构一般包括人才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等[1]。一般认为人才结构的优化表现为区域人才数量及质量结构的优化。本文研究的人才结构的内涵界定在人才的经济结构范围之内,也就是重点研究人才结构中的就业结构。

三、协同学的相关理论与复合系统的构建

( 一) 协同学的相关理论

1. 协同学的伺服原理及协同效应

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他认为协同学即“协调合作之意”。哈肯认为协同学研究结构形成时的情况,更进一步探究组织中的组件如何协作,也意在探讨组织最终形成的总体模式[3]。

协同学理论中包括了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以及协同效应几个基本概念。笔者主要阐述与本文相关的伺服原理和协同效应的内容。伺服原理描述了从系统内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间相互作用时的自组织过程。即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系统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它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伺服原理揭示了系统走向有序,到达临界点或临界态附近时,最终将出现少数慢变量被多数快变量伺服的情况,这种慢变量役使或支配快变量的情形,将成为人们通过少数变量把握有序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

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任何复杂系统,当在外来作用的能量下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由混沌状态转为一种稳定结构。

2. 协同学的核心概念———序参量

上文提到的伺服原理中,最终系统中少数慢变量被多数快变量伺服,即慢变量支配快变量,这里的少数慢变量就是系统中的序参量。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序参量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的标志,它表示着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来源于子系统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又起支配子系统的作用,它们决定了组织的形成和未来发展状态。序参量由单个部分的协作产生,反过来又支配各个部分的行为序参量与被支配的子系统是互为条件的。

( 二) 产业结构子系统与人才结构子系统耦合的复合系统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是整个经济复合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他们既存在竞争与冲突的关系,也存在合作与协调的倾向。所以,这两个系统可以耦合成为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的复合系统。该耦合的复合系统下的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两个互为输入输出的子系统。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两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结果。协调发展是指两个子系统在各自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与竞争推动着复合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

上文已提到产业结构的子系统的升级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协调化。具体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协调化表现为产业人才供需结构协调化和区域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人才结构的子系统的优化表现为区域人才数量及质量结构的优化。

四、构建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一) 寻找序参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指标提取思路

怎样促进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同发展,这就需要寻找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决定因素———序参量。序参量是经过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两个子系统耦合对接后同时具备双方面特质的指标,也是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的决定因素。

2. 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框架及其具体量化指标的构建

序参量常常不是一个指标,而是若干个或一系列的指标束,即一系列的序参量构成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同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从整体到局部共有三个层次,依次为系统层、目标层和指标层。系统层表示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与适配; 目标层表示为系统层的实现途径———产业人才结构数量结构与质量结构的高级化; 指标层表示为目标层的具体计算公式。目标层之间的协同决定了系统层的适配,指标层的协同又决定了目标层的适配。

( 二) 评价模型的构建

依据上述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测算出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两个子系统的协同度,具体步骤依次为建立功效函数、协同度函数和划分协同度标准等级[4]。

1. 建立功效函数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复合系统中的各个序参量,即指标层中的各个指标都有理想的期望值,把各个指标的实际值与期望值进行某种关系的转化,得出的结果就可以反映出该指标在复合系统中的影响作用或者功效,因此这种转化后的函数称为功效函数。其也意味着序参量如何转化才能成为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值。功效函数有正负之分,因为根据上文提到的协同学伺服原理,在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慢变量,当慢变量增大时,系统的有序度、协同性增强。这是正功效。当其减小时,导致系统的有序度、协同性减弱,这是负功效。又根据协同学理论假定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功效函数应为线性关系。因为功效函数有正负之分,功效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E( Ci) 表示功效函数的因变量,即期望值。E( Ci) 最优时有E( Ci) = 1,E( Ci) 最差时有E( Ci) = 0。Ci( i = 1,2,3,…,n) 表示评价指标即序参量,且令序参量的实际值为Xi( i = 1,2,3,…,n) ; 令αi和βi为系统稳定时的临届点。则有βi≤Xi≤αi。

2. 建立协调度函数

因为促进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不仅是一个序参量即评价指标,而是若干个序参量即评价指标体系共同起作用从而导致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所以还应建立所有指标即评价指标体系的功效函数,称为协调度函数( Harmony Degree,HD) 。HD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越强,反之愈弱。

协调度函数设计的路径是把各个指标对协同发展的贡献看成系统发展的目标,设系统有N个目标f1( x)( i =1,2,3,…,N) ,其中N1个目标要求越大越好,N2个目标要求越小越好,余下的N - N1- N2个目标要求不大不小,接近某一值为好。现分别给这些目标以一定的功效系数Ei,0≤Ei≤1 ( i = 1,2,3,…,K) 。令总功效函数HD = F( e1e2…ek) ,其表示系统的整体功能即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通常协调度函数的种类有四种分别为变异系数法、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方差法。本文选取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协调度即HD。所以协调度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EC( Vji) 均表示指标Vi对系统的有序功效。m代表子系统下标,n代表序参量下标。

3. 协同度标准等级的划分

协同度是指把协同度的范围划分为若干连续区间,将协同度0. 0000—0. 10000划分为10个等级,每一等级代表一个层次的协同度,它们之间形成连续的梯度。

五、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同性的评价及结论

( 一) 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同性的计算过程

笔者文中的原始数据是来源于1997—2012年的《黑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给定的公式计算其功效值即期望值; 最后用几何平均法按照协调度HD的公式计算出其协同性。

( 二) 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同性评价

1. 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同度分析

因为假设此次序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系统层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同度由目标层序参量产业人才数量与产业人才质量之间的协同发展所决定。从表3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业人才数量与产业人才质量之间的协同度并不理想,并且在16年间涨落起伏不稳定,忽高忽低。极不理想体现在16年间有8个年度协同度都在极度失调以下,协同度指标为负。1997—2005年均呈波浪式发展。2005—2009年持续且稳定增长,但2010—2011年急剧下降至0. 3135,2012年又有大幅度回涨,协同度提高至0. 3001。总体而言,1999—2012年的协同性从极度失调以下升级到低度失调,仍处于失调这一层次,可见协同性改善不是很理想。

2. 对目标层序参量黑龙江省产业人才数量内部的协同性分析

目标层序参量产业人才数量结构的协同性总体也不好。1999—2012年产业人才数量结构的协同性从极度失调以下升级为高度失调,改善不明显。而且产业人才数量结构的协同性总体发展不稳定,其涨跌跨度比人才质量结构变化幅度大。16年间总共有五次大幅度变动,比如: 1998—1999年、1999—2000年、2003—2004年、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

3. 对目标层序参量产业人才质量结构内部的协同度分析

目标层序参量产业人才质量结构的协同性与其他两个相比,总体变化较稳定且呈缓慢上升态势。1999—2012年协同度从极度失调到弱度失调。16年间只有两次小幅度变化,一次是2002—2003年: 协同度从0. 0433到 - 0. 1138。一次是2004—2005年: 协同度从 - 0. 0964到0. 1687。

( 三) 结论

黑龙江省产业 结构与人 才结构的 协同性偏 低,1997—2005年近10年间的协同性都很差,从2006年开始有所好转,但还是不太理想,2010年协同性又开始下降。无论是子系统之间还是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性都不高,即产业结构内部、人才结构内部的序参量之间协同性都很低。因此必须双管齐下,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内部和人才结构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协同性,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骆兰.人才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30):270-271.

[2]罗文标,黄照升.科技进步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38-40.

[3]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4]张延平,李明生.我国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适配度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177-192.

协同评价论文 篇4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为完成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等任务,分布在不同空间上的、不必相互熟悉的、有着不同利益追求的成员相互联合形成一个合作的组织形式;各个成员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拥有卓越的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它们连成一个网络,优势互补,可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完成一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笔者首先以企业资源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为基础,分析虚拟企业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它们如何在保持虚拟企业竞争优势中发挥作用,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实例研究如何对各类优势资源的作用情况进行评价。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文献回顾

1. 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The Resource-BasedTheory,RBT)属于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企业由于资源察赋的差异而呈现出异质性。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而不仅仅来自于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学派所强调的企业特定的产业环境。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资源的构成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某些学者,如格兰特(Grant)、Amit&Schoemaker强调资源的静态特征,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的一类要素存量。但是这种界定容易产生“资源刚性”(Resource Rigidity)的问题,使得企业资源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常常被视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在此基础上,资源的动态特性得到的重视和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知识视为企业的一类重要的无形资源。知识是以一种动态的非均衡性的状态广泛的存在于企业价值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知识的存量大小和更新速度。这种资源观有助于企业动态的把握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知识资源。正如巴尼(Barney)等人的观点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制定和实施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和知识等。

2. 协同理论。

安索夫在他的《公司战略》(Corporate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协同性(Synergy)的概念。他说,所谓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经营表现。即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存的关系,它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

日本战略专家、Hitotsubashi大学教授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1980)进一步提出产生协同效应的源泉,他首先将资源分为实体资源和隐形资源两种,实体资源是指诸如生产设备等资产,隐形资源是指商标、顾客认知度、技术专长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并开创性地提出只有隐形资源才真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协同效应”是指企业使用它独特的隐形资产所产生的效应。他形象的把协同比做“搭便车”,因为从公司某一局部发展出来的隐形资产可以被同时用于其它领域,而且不易被损耗。

(二)文献分析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1.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动态的资源,尤其在当今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知识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隐性资源对企业保持持续竞争意义重大。

2. 企业作为系统性的组织结构,协同效应是其内部固有的由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3. 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在各个价值活动环节的效率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诸如知识资源这样的隐性资源协同效应的发挥情况。

虚拟企业作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其优势资源是那些通过转移和整合各成员企业的知识资源而形成的虚拟企业独有的知识资源,这些知识资源通过运用到相应的虚拟企业价值活动中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为虚拟企业带来它所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协同效应的形成机理与表现形式

虚拟企业的知识资源存在于虚拟企业价值活动的各个环节,根据伊丹广之的观点,当虚拟企业将经过转移和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资源运用到的各项活动中时,即会产生协同效应,而所有的知识资源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合力”即为虚拟企业整体的知识协同效应。

从而虚拟企业知识协同效应的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首先通过转移和整合各成员企业的优势知识资源,形成虚拟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源;接着将这些知识资源运用到相应的活动环节中,从而产生各自的协同效应;最后类似于物理学计算合力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种知识资源协同效应的大小,用来确定整体知识协同效应的形成情况。

(一)知识的转移和整合

虚拟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一种整合结点资源的活动,即所谓的“并行活动”,这一特点导致知识资源在虚拟企业内部的运动是以虚拟企业为平台,以各个成员企业为节点,如同结网一般地进行交互式的转移,然后再由虚拟企业根据所需对已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运用这些知识发挥协同效应。

可见,这一运动过程的逻辑起点是知识的转移活动,一次完整的转移活动往往需要以虚拟企业平台为媒介,以能够满足虚拟企业所要进入的市场环境的要求为准则,经过若干次的交流、反馈和修正,才能形成虚拟企业进入相应市场领域所需要的独特的知识资源。

其中,显性知识由于是可以用语言、图表、数字公式表述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快速地以虚拟企业内部可识别的编码语言的形式实现循环转移;隐性知识根植于企业环境中,每个企业均依照各自的“组织记忆”搜寻、存储、表现和使用各自的隐性知识,从而导致企业之间知识资源的异质性。而且隐性知识是非系统阐述的知识,具有无文档表述、不易获得的特点。因此这类知识的循环转移也更加困难,通常在虚拟企业中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人际之间的意会和模仿,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直接转移;二是先把隐性知识表达为显性知识后进行编码,通过虚拟网络平台实现转移后,再内化为隐性知识。

此时可以把经过转移获得的知识视为虚拟企业的“组分知识”,这些组分知识杂乱地存储于虚拟企业内部,需要对它们进一步整合,方可运用到虚拟企业各项活动环节以发挥协同效应。虚拟企业的知识整合就是把这些“组分知识”贯通、融合和协调,使之转变为虚拟企业的“结构性知识”,通过发挥“结构性知识”的协同效应,为虚拟企业创造价值,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知识的整合活动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 知识的贯通阶段,即把经过各成员企业转移而获得的知识(虚拟企业的“组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组合。

2. 知识的融合阶段,是指专业团队围绕某一专门职能或任务工作时,在共同任务指引下把个人知识转变为团队知识的过程,由于此时知识在虚拟企业平台上实现了融会贯通,员工因知识背景的相同和能力的交叉互补,不但夯实了相关任务的知识内容,而且在共同工作中容易碰撞和激发出的新的灵感,获得该任务的创新知识,结果是形成了虚拟企业在该领域的独有的专业知识,实现了知识的专业整合。

3. 知识的协调阶段,这一过程也称为“知识的系统整合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是各个任务部门的专业知识相互匹配,进而实现虚拟企业知识资源的结构优化,使虚拟企业获得足以发挥知识协同效应的“结构性知识”。

(二)知识协同效应的实现与表现形式

虚拟企业运用经过转移、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资源进行基于相应市场机会的经济活动,当这种经济活动能够产生超出任何一个成员依靠自身能力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时,就可以认定虚拟企业所运用的知识资源实现了协同效应。

由于知识资源协同效应的“合力”性质,需要区分作用于虚拟企业不同价值活动环节的知识资源的类型。在将知识资源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两种知识资源可以进一步分为概念性显性知识、系统性显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常规性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这些知识资源具体包括的知识类型可见下表:

其中,工作经验是指由于将相关领域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逐步形成的经验、技巧和洞察能力等;工作技能则侧重指与所从事工作背景相关的知识储备;沟通技巧是指个人所具备的与他人沟通的语言技能、形体技能等;工作方式是指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中工作时逐步形成的工作习惯或工作程序;员工的信仰及思维模式是指员工在共同的工作氛围中逐步形成的较一致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指在虚拟企业中逐步形成的体现在工作和思维模式中的一种独特的作风。

虚拟企业的行为大致可以区分为市场行为、内部组织行为,生产及相应辅助活动,虚拟企业将上述知识资源运用的这些行为当中时,即发挥了这些知识资源各自的协同效应。

四、实例测评

由于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差异性,各种知识资源的协同效应在不同的虚拟企业中的表现情况不尽相同。现以北京某软件开发公司采用虚拟联合为例,运用知识协同效应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其协同效应进行综合评价,过程简述如下:

(一)知识协同效应指标选择

(二)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笔者采用专家分析法和统计方法确定层次分析矩阵。根据对分准则,3个影响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构成的判断矩阵分别为:

对主准则层,4个影响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1. 计算各具体指标的组合权重

2. 结论评价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若要进一步加强该企业知识协同效应,需要在强化各类相关专业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的基础上,注重对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培育各成员企业基于虚拟企业的共同愿景,同时注重企业针对相关市场的品牌建设。

五、结论与启示

虚拟企业是符合知识经济这一时代背景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通过上述的研究过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一)虚拟企业是一类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源是虚拟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二)虚拟企业的知识协同效应,强调通过在相关市场领域创造独特性而获得协同竞争优势,这为身处并购浪潮中的广大的中小企业获得生存机会提供了途径。

(三)许多隐性知识资源需要通过较长时期的合作与协调才能获得,这就需要对虚拟企业进行相应的战略管理,培育共同的愿景与奋斗目标,提供精诚合作的动力。

(四)知识协同效应是所有知识资源的协同效应“合力”,除了要重视权重大的知识资源,也要重视权重小的知识资源,以防止这些知识资源产生负的协同效应,成为整体协同效应的阻力。

参考文献

[1]解树江.虚拟企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伊丹广之.隐形资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马仁钊,翟运开.面向知识经济的虚拟企业创新平台及其结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

协同评价论文 篇5

目前,涵盖上游(硅料提纯、硅片生产)、中游(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下游(光伏系统应用)的光伏产业链正在我国积极地构建和整合中,总的来说,呈现出上游企业突破瓶颈(技术突破、产量新高)、中游企业稳步增长(技术领先、实力雄厚)、下游企业不断涌现(需求增长、规模初显)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链主体发展不均衡,两头在外,上游硅原料缺乏核心技术,下游光伏市场严重依赖出口[1];产业链各环节协调性差,如上游的原材料供不应求传导给中游光伏电池制造商造成开工不足,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并没有考虑到中游厂商未来需求的变动[2];产业链主体间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协作较少,集聚效应不明显,低端环节存在过度竞争现象[3]。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产业链协同绩效水平,清晰地辨别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加强产业链调控引导扶持,对制定有效的战略管理决策,对实现整个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尤其重要。

1 产业链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价值链和供应链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波特(1985)将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实现过程看作是价值增值的过程[4];Kaplinsky(2000)考虑了公司间的联系,提出产业间的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是不同的,其创造价值的环节也是不同的[5];逢咏梅(2009)将价值链增值定义为价值链最终价值与价值活动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并提出应当按照贡献对价值链价值增值予以分配[6];Hirshman(1958)从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7];David Anderson(1999)提出协同供应链的思想,即在信任、承诺的基础上,供应链各节点上的合作企业共享信息、亲密合作,实现供应链的重新整合[8];许金立、张明玉(2011)对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予以解释,探讨了对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如何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来加强上下游节点间合作的问题[9]。

我国学者从技术链和空间链角度进一步扩展了产业链相关理论研究。林淼(2001)认为产业链是由物化于产品中的技术依据产品的链接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技术链[10];王发明、毛荐其(2010)针对我国产业核心元件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缺失的现状,给出产业技术链升级的发展模式建议[11]。空间链指的是产业链在空间的分布,产业链集中在某一地理区域,就构成了产业链中的集聚,即区域产业链。谷国锋,张秀英(2005)指出区域产业链的存在与运行体现了不同生产环节与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某种相对的空间均衡[12];曹群、姜振寰(2008)指出产业配套半径描述了产业链迂回状况,依据产业配套半径大小可分为省内配套、国内配套和国际配套,相应产业链可以分为区域产业链、国家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13]。

2 光伏产业链协同体系结构研究

产业链协同是指加强在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沟通协作,实现流程、价格、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实力的目的。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是针对当前光伏产业链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而提出。当前理论研究更多的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在已有的市场总量下如何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随着制约其发展的技术和需求等因素的突破,必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更多地不是侧重于如何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即在光伏产业整体发展壮大的同时使得置身其中的个体也得以受惠。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会对襁褓中的光伏产业发展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也会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稳定性造成更加沉重的打击,而仅仅依靠当前发育并不完全的光伏市场无法应对调节,因此迫切需要对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予以引导扶持。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产业链协同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时掌握产业链协同绩效水平,指导产业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因此,在国内外有关产业链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特性,本文认为产业链是产业中各环节间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分布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技术经济关联关系,其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包含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价值链协同,以业务流程、节点关系所反映的供应链协同,以技术现状、合作关系反映的技术链协同,以集聚规模、集成效应所反映的空间链协同上,因此本文主要以价值链、供应链、技术链、空间链四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其下分别建立相应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

3 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将光伏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衡量,在设定指标体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内部系统的协同情况,更需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科学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必须科学有效,便于操作,能够通过统计、观察、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量或者定性的指标。

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多重性,首先从整体层次上把握评价目标,再按照从粗到细的原则,对指标层层递进,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分别反映每个层次的特征,从而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针对性原则:应在一般产业链协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光伏产业链产业特性,专门设置能够反映其协同绩效的指标体系。

可比性原则:选择的指标间可以与其他相似成熟产业或是其他地区发展状况予以横向比较;或是以时间为基准的纵向比较。

3.2 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对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当前光伏产业链整体和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还要考虑环节间的协作关系,因此建立包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4 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解释

4.1 价值链协同

4.1.1 经济价值

资本流动合理性:当行业某个环节投资收益率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大量资本的流入或者流出,从而对下一轮行业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核算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对资本在各个环节流动是否合理予以判断。

利润分配合理性:利润分配指的是利润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间如何分配的问题,成本利润率指的是利润与成本之比,是衡量分配情况的有效参考。作为产业链上不同的利益群体,其经济行为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难以自发地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14]。

无效劳动和非增值作业增减情况:无效劳动和非增值作业不合理地消耗着资源,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因此消减无效劳动和非增值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15]。

产业调整有效性:对当前产业链整体或各个环节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调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越是达到预期效果,调整越是有效。

4.1.2 社会价值

就业增长贡献:反映的是光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相关从业人员人数增长情况。为剔除宏观经济形式影响,用光伏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整体就业增长率予以比较衡量,以此真实反映实际贡献程度。就业增长率是用计算期的就业人数减去基期就业人数后与基期就业人数的比值予以计算。

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光伏产业发展能否对居民生活质量予以明显改善,包括对用电高峰期电量需求紧张的缓解程度,对解决偏远地区民众用电问题所做的贡献,光伏发电所带来的噪音的减少和安全性能的提升等方面[16]。

4.1.3 生态价值

环境替代效应:考察采用光伏发电而不是普通发电所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程度,具体核算方法为光伏发电相比普通发电每度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

危险废弃物处理情况:考察光伏产业中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处理情况,与国家相关废弃物排放处理标准之间的关系。

4.2 供应链协同

4.2.1 业务流程

产需衔接水平: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业链已经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社会对该产品需求量的比值,反映生产与需求衔接程度。若该指标数值大于1,说明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能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但数值过大则说明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生产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若该指标数值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生产能力不足,数值过小则需要加大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对产业链三个环节产需率准确核算的基础上,对产业整体产需衔接水平做出判断。

产销衔接水平: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业链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产品总量之比,反映生产与销售衔接程度,比例越高,说明产品越是符合社会需求,协同效果也就越好。在对产业链三个环节产销率准确核算的基础上,对产业整体产销衔接水平做出判断。

销售增长情况:是指在衡量产业链各个环节销售增长率的基础上,对产业链整体销售增长情况做出判断。销售增长率是本年销售增长额之和与上年销售额之和的比率,其数值能有效反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光伏产业发展受到政府政策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亟需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判断以帮助指导产业发展。

生产灵活性:是在对产业发展前景和各个环节未来需求变动的准确判断下,及时调整生活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或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的能力[17]。

信息管理平台搭建情况:产业链间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业务处理等活动,从而加强各个环节间协作,能够有效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因此衡量平台搭建情况是准确判断协同效果的需要。

4.2.2 节点关系

准时交货情况:指的是一定时间内供应链各个环节间发生业务往来时,是否能够按时交货的情况。交货越是准时,则生产能力越强,产业链间协作能力也就越强。

产品满意度:指的是一定时间内供应链中的产品是否合乎顾客要求,在性能和质量上符合顾客期望的情况,反映产业链内对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

服务满意度:指的是一定时间内供应链中提供的产品所采取的服务措施是否符合顾客期望的程度指标,反映产业链内对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对顾客需求的重视程度。

合作稳定性:指的是产业链间各个环节间合作是否稳定,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在企业间实现信息、技术、资金等多方面交流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间合作成本,有助于企业间实现共赢。

4.3 技术链协同

4.3.1 技术现状

行业技术水平:指的是光伏产业所达到的技术水平程度,能够准确反映技术链整体技术水平状况以及明确指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壁垒。

技术承接性:指的是技术链各个环节间技术相关性,即对下环技术的发展是否以上环技术为基础,技术之间是否紧密相连的判断。

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指的是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是否是自主研发,是否自主拥有知识产权,是否受制于外界等有关程度的判断[18]。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程度:指的是对于引进的技术能否得以消化、吸收并创新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程度的判断。

4.3.2 合作水平

产学研合作水平:指的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开展的技术领域的合作程度,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智力支持程度。

R&D联合投入情况:指的是技术链上的不同环节联合所进行的投资研发情况,其投资的规模和强度反映产业的科技实力,R&D投入经费是后续研发工作的资金保障。

联合取得专利状况:指的是对联合取得专利情况的考察,应综合考虑取得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专利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是说明合作效果明显。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指的是联合研发所得到的科技成果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情况,转化率越高,说明联合研发成果越是明显。

4.4 空间链协同

4.4.1 集聚程度

链条完整情况:指的是从链条纵向角度衡量产业链条在某一区域的集聚情况,是否涵盖产业链所有环节[19]。

产业规模情况:指的是从链条横向角度衡量现有产业链条在某一区域的集聚情况,在对现有各个环节规模判断的基础上,得出有关整体情况的判断。

行业龙头企业存在情况:指的是区域中是否存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存在的数量和影响能力如何。

支持性企业完善情况:指的是与目标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存在情况,以及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完善的支持服务情况。

4.4.2 集成效应

交易性合作程度:指的是集聚区域内产业链环节间基于分工和交易关系而产生的合作,主要从合作的规模和稳定性予以考虑。

非交易性合作程度:指的是集聚区域内产业链环节间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关系而产生的合作,主要从互补情况和共享情况予以考虑[20]。

企业战略联盟发展情况:指的是区域内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情况,主要从合作的数量和密切程度来予以考虑。

对外谈判的能力提升程度:产业间的联合可以增强与外界讨价还价的能力,对光伏产业来说,亟需得到政府以资金支持、公共设施配套、优先采购、人才引进等方式的大力扶持。政府扶持能够推动目标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够吸引政府更多的扶持。

光伏产业链涉及到链条的上、中、下游,呈现出光伏产业独特的发展形态,经济系统比较复杂,因此在有关数据处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指标体系的特殊性,保障指标数据的客观真实,并采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对数据予以科学有效地处理评价,从而准确获知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状况。

5 结论

在对国内外产业链相关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从价值链、供应链、技术链、空间链角度构建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光伏产业发展对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和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以产业链协同绩效为出发点对光伏产业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近些年光伏产业实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对问题予以分析,在对产业链协同绩效内涵解释的基础上,以价值链、供应链、技术链、空间链四个维度,构建光伏产业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予以解释说明,旨在为科学评价和掌握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状况,以及有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协同评价论文 篇6

1 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1.1 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2012年3月15日, 教育部,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意见》, 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年计划) 。“2011计划”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 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对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效能欠佳的现状是一个契机,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社会社会服务的助力作用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关系密切, 具备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独特优势, 通过开展协同创新, 将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出现的诸多问题, 突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中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1.2.1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和信心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常常是单兵作战, 服务手段单一, 遇到问题往往解决不了, 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浮于表层, 长此以往, 企业对教师服务能力产生怀疑, 教师见见失去社会服务兴趣。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教师社会服务, 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 教师进入企业合力合为, 以服务团队的形式出现, 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效益, 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影响力。

1.2.2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集聚优质资源

协同创新模式下, 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基础之上, 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 完善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产学研信息库, 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探索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 引领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走向新的服务模式。

1.2.3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机制保障

协同创新模式下, 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上, 在利益分配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机制, 建立利益共享, 风险共当, 共同发展的团队凝聚机制。打破研究领域、学科、服务单位等壁垒, 打造跨领域、学科、学院的交叉科研团队, 提升服务团队的融合思维能力, 横向拓展能力, 精心选择和培训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成立专门负责产学研协调的工作机构, 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保障机制。

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评价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已经非常清晰, 从基本上包括了人才培养能力, 科技支撑能力, 智力支持能力, 信息咨询能力, 文化引领能力, 狭义的社会服务指校企合作, 服务企业和社会, 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指标体系十分模糊, 目前还没有从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等多个维度分析教师社会服务质量, 实施对教师社会服务的全面素质考核, 更缺乏一种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初步设计从下面几个方面考核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

2.1 社会服务意识和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有主动为企业特别是为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意识, 借助学校各种企业服务平台, 积极开展企业服务, 主动争取企业培训项目, 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2 企业服务能力与企业融合度高

要能够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需求, 提高与企业的融合, 实现和企业实质性、有效性和长期性的合作。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社会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关系密切。是否有一定的契合度, 着眼产业发展, 体现出明显的先进性。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 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否吻合, 特色产业, 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是否对区域中小型企业服务。是否满足中小企业的一种诉求, 能把自己和企业融合起来。是浮于表面, 还是扎根企业, 深化全方位技术服务, 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

2.3 社会服务项目难易程度

企业科技服务, 培训, 决策咨询等各种形式, 知识含量和难易程度不同, 是否有成果转化, 专利服务等, 根据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给与不同的评价。

2.4 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与利用

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 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工支撑和引领,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 更为鼓励的是, 在多主体之间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政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开放融合的综合性平台。

2.5 教师社会服务的开放与融合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源泉的, 坚持一种开放的协作态度, 积极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 地方政府乃是国际社会合作, 善于汇聚有创新能力和改革意愿的各方面力量, 开展深度合作, 推进融合发展。

2.6 教师在社会服务团队中的作用

教师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体, 关注教师服务团队建设, 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的能力恐慌, 提升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性。从20世纪的诺贝尔奖来看, 近半数发生在跨学科研究梁宇, 如纳米科学、基因工程、登月计划等等。大多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高校要大胆地探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突破内外体质壁垒,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教师本人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能够利用网络化手段, 提高服务能力。能够将自身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能力的建设, 是否参与团队合作, 教师是否主动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 是否设立的个人的工作室, 是否针对企业建立了服务平台, 在服务团队中发挥的作用, 是否参与了站流行规划、管理和组织、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与评价。

2.7 成果转化情况

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专利较多, 但是真正能够实现成果转化的寥寥无几, 市场需求没有调研好, 有市场的, 有需求的才是好专利。高职院校重在把专利转化为利润和财富, 将图纸转化为作品、产品、商品。

对科研团队的审核:是否有企业聘任人员, 双师型教师等。

2.8 教师社会服务创收情况

探索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 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连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成立由各方参与的管理机构, 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 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 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 资源, 成果, 知识产权等归属, 实现开放共享, 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开展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也是转型阶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 协同创新策略将促进对教师社会服务的研究与发展, 制定准确的, 科学的评价方法, 努力使社会服务的评价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内在发展规律一致, 不断创新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社会服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一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素结构与评价策略[J].理论经纬, 2016 (13) .

[2]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 2011 (12) .

协同评价论文 篇7

油井酸化是借助于酸化压裂设备把盐酸、土酸 (氢氟酸与盐酸混合液) 或其它酸溶液注入地层, 通过酸液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扩大油层岩石的渗透通道, 溶解渗流通道中的堵塞物或造成人工裂缝, 使油气通道畅通, 以实现油水井增产增注、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目的。但酸化液对设备、管线及井下油套管造成严重腐蚀[1,2,3]。为减轻酸液腐蚀, 较为常见的措施是向酸化液中添加缓蚀剂。对于复杂井的酸化作业, 许多市售缓蚀剂缓释性能并不理想, 如果只是通过增加缓蚀剂用量来增强缓蚀效果, 不仅会增加酸化作业成本, 而且还会对酸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市售的咪唑啉型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 来提高缓释效果, 通过室内实验对缓释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

1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与药品

实验药品:市售咪唑啉型缓蚀剂、盐酸、氢氟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蒸馏水、丙酮、酒精等。

实验仪器:烧杯, 量筒、电子天平、移液管、恒温水浴、干燥箱、砂纸等。

试片为碳钢, 型号Q235, 规格:50 mm×25 mm×2 mm

1.2实验方法

参照《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4]中缓蚀率的评价方法, 采用静态挂片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

将一定量的缓蚀剂加入酸化模拟液 (15%盐酸+4%氢氟酸) 中, 实验前将试片依次用400#、600#金相砂纸打磨光洁, 然后在丙酮中清除油污, 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后, 干燥称重待用。将试片用尼龙绳悬挂置于酸化液中, 腐蚀4 h。将挂片取出用水冲洗, 再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反复清洗除去腐蚀产物, 干燥称量。碳钢片在酸化液中的腐蚀速度计算公式为:

V=△W/st

式中:V—试片的腐蚀速度, g ·m-2·h-1;

s—为试片暴露在腐蚀介质中的表面积, m2;

t—腐蚀时间, h。

采用缓蚀剂保护, 其保护效率常用缓蚀率表示:

I= (1-V0/V) ×100%。

式中:I—缓蚀率;

V0—未加缓蚀剂时金属的腐蚀速度;

V—加缓蚀剂时金属的腐蚀速度。

2结果与讨论

2.1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率

实验条件为70℃, 按照上述实验方法进行评价实验,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缓蚀剂的加入使得碳钢在酸化液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 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浓度为1.0% 时可达较高缓蚀效率。咪唑啉缓蚀剂是一种吸附膜型缓蚀剂, 其缓蚀作用主要是通过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成膜来隔离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的接触。缓蚀剂浓度增加, 膜的作用会随之增强, 但当缓蚀剂达一定浓度后, 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覆盖程度不能进一步提高, 使得缓释率变小。

2.2加入表面活性剂后, 缓蚀剂的缓蚀率

70℃下, 在含1.0%咪唑啉缓蚀剂的盐化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按照上述相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比单独使用缓释剂时, 缓释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缓蚀效率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浓度为0.5%时可达到最高缓蚀率。而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继续升高, 缓蚀率又开始下降, 说明表面活性剂加入使缓蚀率有极值。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它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缓蚀剂在酸溶液中的分散性、润湿性和渗透性, 另一方面也可在金属表面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形成吸附膜,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 亲水基吸附在金属表面, 疏水基朝向腐蚀介质, 这样就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保护膜, 与缓释剂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吸附膜起到协同作用, 填补了膜的缝隙, 使缓释效果进一步加强。

2.3温度对腐蚀速度的影响

为了研究温度对于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的影响, 分别测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 在酸化液中加入1.0%缓蚀剂和0.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时碳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咪唑啉型缓蚀剂随温度的增加, 碳钢的腐蚀速度也跟着增加, 因此缓蚀剂的缓蚀性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其原因是温度升高, 部分吸附膜发生脱附所致。

3结论

(1) 酸化液中, 咪唑啉型缓蚀剂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浓度为1.0% 时可达较高缓蚀效

(2)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咪唑啉型缓蚀剂、具有很好的缓释协同效应, 在浓度为0.5%时可达到最高缓蚀率。

(3) 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缓释效果,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参考文献

[1]杨永飞, 赵修太, 邱广教, 等.国内酸化缓蚀剂的现状.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7;24 (5) :6—9

[2]张琪, 万仁溥.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协同评价论文 篇8

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第一, 评价体系应该体现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整体目标。评价体系必须直接与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整体目标相联系, 通过绩效评价和精益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改进, 使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 评价体系能够反映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营情况。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从管理层次的角度来看, 包括战略层协同、战术层协同和执行层协同三个层次, 因此, 评价体系应该从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整体角度来综合评价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

第三, 在进行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时, 既要重视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当前状况的静态评价, 更要重视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动态评价。

第四, 评价体系要能够反映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即采用能够反映供应商、连锁零售企业及客户之间关系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第五, 绩效评价体系应该从不同的纬度进行平衡评价, 包括财务与非财务, 定性与定量,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平衡, 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对某个特定绩效指标的维持和改进, 不应该以牺牲其他任何指标标准为代价, 否则, 任何绩效都是无法接受的。重视对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

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作用

为了能够评价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实施给成员企业群体带来的效益, 方法之一就是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度量, 并根据度量结果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第一, 用于对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为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生存、组建、运行和撤消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目的是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而获得对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行状况的了解, 找出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运作方面的不足, 及时调整和改进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结构、业务流程和运行状态。

第二, 用于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主要考虑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对其成员企业的激励, 吸引企业加盟, 剔除不良企业。

第三, 用于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主要考察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从用户满意的角度评价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

第四, 除了用于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运作绩效的评价外, 绩效评价结果还可以起到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激励作用, 包括核心连锁零售企业对非核心企业的激励, 也包括供应商、连锁零售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相互激励。

为了达到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目标, 根据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本文创建了基于MAS的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系统, 该系统提高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的智能性、协同性。

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的Agent类别设计

根据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中MAS具有的功能特性, 以及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的目的, 本文在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Agent联邦中设计了五种类型的Agent:

交互Agent:接受来自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对评价任务的要求, 并传送给联邦管理Agent。另外, 向系统输出学习Agent转来的评价结果。

联邦管理Agent:对交互Agent传送来的评价任务进行转换、分析和分解, 将不同类别的评价、决策任务分别传送给其他Agent, 并负责联邦内多Agent之间的协调工作。

功能Agent:提供所有Agent的名称和地址, 建立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缓存区, 支持联邦内Agent之间以及与其他Agent联邦的通信联系。

评价A g e n t:根据联邦管理A gent传送来的评价任务, 并从全局数据仓库系统中的综合绩效评价数据集市获取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数据, 采用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模型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获得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并将评价结果传送给学习Agent。因此, 评价Agent具备判断评价任务和实施评价任务的功能, 是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的主体。

学习Agent:对来自评价Agent评价结果进行学习并优化, 向交互A gent传送优化结果, 同时将新结果作为新知识存储在知识库中, 增加评价系统的智能性。

综合绩效评价系统中Agent行为的设计

首先将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的综合绩效评价要求传送给交互Agent, 然后通过联邦管理Agent将评价任务分解后传送给评价Agent和其他Agent。

联邦管理Agent将综合绩效评价任务传送给评价Agent后, 评价A gent根据评价要求和需要, 从全局数据仓库系统中的综合绩效评价数据集市获取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数据, 采用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模型对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获得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并将评价结果传送给学习Agent。

评价Agent根据评价任务的要求和需要, 可以通过功能Agent和交互Agent与其他Agent联邦建立通信联系, 进行协同工作。

学习Agent对来自评价Agent的评价结果进行优化, 向交互Agent传送优化结果, 评价结果由交互Agent输出给系统, 完成评价任务。

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的功能分析

在功能方面, 基于MAS的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系统还具备以下特点:

数据采集存储功能:数据采集存储采用数据仓库管理, 可以保证对数据的实时存储和调用。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包括供应链柔性、商品及流程的革新能力、成员间协同合作能力和信息共享率等, 定量指标包括供应链成本、供应链内伙伴利润率、顾客销售利润及增长率、库存周转率和顾客价值率等, 评价指标体系通过Internet掌握国际、国内评价标准的变化, 时时采集和更新。

通信优化语言功能:采用KQML语言实现Ag en t之间数据和信息的交换, 以及共享利用。

上一篇:职能分工下一篇: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