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

2024-07-28

构建研究(共12篇)

构建研究 篇1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房地产税收既是调控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手段, 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城市的试点的房地产税“空转”难以变成实际运转, 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虽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思路, 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提高可操作性。笔者试图设计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方案, 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达到调控经济、公平分配社会财富、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房地产税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房地产税收是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收。狭义的房地产税收是指直接以房地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房地产税, 有的专家学者或媒体称为物业税或不动产税, 笔者以为, “房地产税”这个概念比“物业税”描述更准确, 更容易理解, 在此我们使用狭义的“房地产税”概念。

二、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

1. 房地产税收政策概况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业链中, 房地产税收涉及从土地使用权出让到房地产的开发、转让、保有等诸环节。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涉及房地产的有营业税 (销售和租赁房地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个人所得税 (销售和租赁房地产)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和房地产业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已停征的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直接以房地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也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6个税种。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税种繁杂, 流转环节税负重、重复征税过多, 一些税种征税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 税负内外有别, 税外收费多, 税收征管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 导致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税收流失严重。

2. 房地产税收收入现状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房地产税收收入也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房地产税制设计不合理, 房地产业税费负担过重, 房地产税收收入受房地产经济的波动影响很大, 各地房地产税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例也不均衡, 一些大中城市的比例如成都、宁波等城市接近5 0%左右。

自2005年5月国家对房地产税收实施先缴纳税款、后办理产权证书的一体化管理以来, 通过强化税收管理, 房地产税收均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以四川、山东、江西、江苏的情况来看, 2006年分别实现房地产税收112亿元、210.5亿元、34.2亿元和220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61.5%、29%、21.5%和28.9%。房地产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平均已达到2 0%以上, 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3. 关于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关于是否开征房地产税 (或物业税) 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 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房地产税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组织了以石坚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对我国房地产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三、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经验

目前,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房地产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具有“宽税基、简税费、轻税负”、“从价计税、动静结合、地方所有”的特点。“宽税基”是指除了对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房地产实行免税外, 其余的均要征税。“简税费”是指一个国家设置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种类相对较少, 税外收费也少。“轻税负”是指国外房地产税收中税率一般都不高, 如美国征收房地产税收的5 0个州, 税率大约平均为1%~3%;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物业税税率为1%。“从价计税”是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为计税依据, 即以财产的资本价值、评估价值或租金为计税依据, 只有少数国家以土地面积和账面价值作为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动静结合”是指既重视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征税 (静态税) , 如加拿大的不动产税、波兰的房地产税、泰国的住房建筑税、日本的固定资产税、法国的房屋税、英国的房屋财产税、韩国的综合土地税、巴西的农村土地税;又重视对房地产权属转移环节征税 (动态财产税) ) , 如意大利不动产增值税、其它国家遗产税与继承税、赠与税、登录税、印花税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但对权属转移环节实行轻税政策, 以促进房地产的开发经营, 有利于房地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如美国, 对房地产的拥有和使用者, 每年必须缴纳房地产税, 且不分对象实行统一的税率和征管办法, 对住宅实行减免和抵扣;而在开发经营环节的税负相对较轻, 仅有交易税和所得税, 并享有各种税收政策的优惠。“地方所有”是指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征收房地产税的积极性, 扩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规模, 房地产税一般作为地方税, 是地方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一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税收入占地方税收的7 0%以上。另外, 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房地产税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 如房地产产权登记制、估价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 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政府特别重视房地产税种的设立和调整对经济、社会以及资源配置的效应, 把税收政策作为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构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 构建原则

针对房地产税制改革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笔者以为构建我国房地产税制体系应体现公平、效率、简化、民生四大原则。

(1) 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要公平建立税制, 公平运用税收政策, 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在征税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如果政府征税不公, 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 加剧偷逃税收等违法行为, 甚至引起社会矛盾。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有违公平原则, 房地产税制存在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内外税收政策不统一、重复课征等问题, 妨碍税收的横向和纵向公平原则。

(2) 效率原则

税收的征收效率是指单位税收成本带来的税收收入最高, 税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征收成本和纳税人在履行税收义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奉行成本。房地产税制应通过以下途径贯彻税收效率原则:一是简化税制结构, 降低税收奉行成本, 二是强化税收调控房地产经济的职能, 促进房地产也的健康发展, 三是优化税收征管, 节约征管费用,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高效率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制度。

(3) 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是指房地产税收制度必须既便于纳税人遵循, 也便于税务机关管理。简化的原则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房地产税、减少税种、简化税率档次、减少税收优惠和简化征纳程序等内容, 这会大幅度减少税收成本和提高税收效率。

(4) 民生原则

民生原则就是指房地产税收制度要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生产目标相适应。房地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属于“民生”的范围, 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 政府的房地产政策都应以民生为出发点, 使“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如今,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拥有房地产的数量差别悬殊, 房地产税收制度应通过不同的税率设置来调节和缓解这种差距, 这也是税收“社会公平”的要求。

2. 指导思想

以“简化税制、合并税种、立租并费、税负适度、自动稳定、调控经济、便于征管”为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设计房地产税收制度。

五、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设计思路

1. 税种的设立

笔者认为房地产流转环节的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继续按原税种开征, 保持税制的连续性;但对涉及再次转让房地产 (二手房) 和出租房地产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负可适当降低, 具体降低到多少, 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研究后确定;调整营业税中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税目;取消对“三资企业”不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耕地占用税的税收优惠。取消除工商税务部门以外的房地产行政收费项目, 将现行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出让金等项税费合并, 设立房地产税种。

2. 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 (1) 房地产税的课税范围

房地产税的课税对象是什么、应设置哪些税目、撤并或保留哪些税费, 一些专家有过少量不完整的阐述。笔者初步设想以拥有和转让的不动产、国有土地使用权为课征对象, 适当确定和扩大征税范围, 如将农村的经营用房、出租用房纳入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但是考虑到农村的经济状况和长远发展, 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纳入课税范围。农村个人拥有的居住用房面积在限额范围内和城镇居民拥有的居住用房面积在限额范围内且在新税实施前购进的, 实行减免税优惠;居住用房面积限额由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确定。设立房产交易、地产交易、房地产出租、土地征用、土地占用、房屋产权等6个税目。

(2) 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设想以拥有和转让的不动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作为房地产税纳税义务人, 内外统一, 不分居民与非居民。对容易出现税收流失的环节设立扣缴义务人, 如个人出租房地产, 以承租人为扣缴义务人。

(3) 税率

房地产税可以设立多种税率, 不同税目对应不同的税率或税率幅度范围。对于房地产转让交易和租赁环节, 中央制定统一的累进税率, 增强房地产税的调控经济的功能。税率分几个档次和具体比例的确定要考虑两点, 一是不能因税改而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二是加大调控经济的作用。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类 (城市与农村、高中低收入家庭、大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事业单位) 选择企事业单位和房地产企业、居民等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然后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等方法测算分析房地产税的效应、计算以前纳税人所承担的相关税收平均负担, 最终确定税率。

(4) 计税依据和方法

房地产税采取从价定率计税方法, 房产交易和地产交易税目以交易差价 (收益) 为计税依据, 房地产出租税目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土地征用税目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 土地占用和房屋产权税目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对于评估价格确定, 由国务院制定房地产评估标准, 县级税务机关根据标准, 参照同类房地产价格, 考虑房屋面积、地段、楼层、结构、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评估价格, 每3年评估一次。

(5) 其他税制要素

尽量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纳税人的第一居所可以给予低税率优惠, 对其他居所适用正常税率, 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居地产投机行为, 保证房地产流通市场的稳健发展;对征用荒山、山地、滩涂可以适当减免, 以促进这些土地的利用;对于房地产继承、直系亲属间的房地产赠与、对有赡养义务人的房地产赠与、对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房地产赠与等给予免税, 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纳税期限设计参照目前相关税收政策的纳税期限确定, 但是对居民个人纳税人房地产拥有环节的税收以年为纳税期限, 以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节省纳税成本。其他税制要素和纳税申报表等设计尽量从简。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进一步探讨我国构建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动产税改革研究”课题组.不动产税的税种与税率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http://www.drcnet.com.cn/) , 2006~09~22

[2]钱 凯: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财政部网站 (http://www.mof.gov.cn/news/) , 2004~10~31

构建研究 篇2

一、问题提出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因此,只有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理想与实践同步,传承与创新并存,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结合,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状况与课堂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更是人的学力(基础性学力,拓展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和人格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同样,课堂教学也占据了教师很多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还是压抑沉重的,是不断创新的,还是简单重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所以,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只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活中抽象隔离出来,课堂教学应被看作老师和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认知方面,要改变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等诸多弊端,课堂教学应为全面达成教育目标服务。课堂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堂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题性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发高效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启示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态学教育观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观,是在克服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后发展出来的新型教育。生态教育认为,人的潜力不是现在的和早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一种不断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潜力既不处于先天领域,也不处于后天领域,而是处于先天与后天的交接处。开发人的潜力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责任。

2、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儿童看作儿童”。他批评当时的教育,“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滋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儿童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而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看法、思想和情感代替他们的看法、思想和情感,无异于把儿童提升到大人的水平,这是愚蠢的事情。儿童的教育就要把儿童当作儿童,适应儿童的特点,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促进儿童身心自然、自由的发展。“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顺乎自然、敬畏生命、遵循生长的节律,也正是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

3、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为可持续未来而教学”的课程观主要有:

(1)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目标有三维目标:即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技能与能力、知识与理解。(2)课程设计采用审美视角。(3)课堂内容强调价值关联。(4)课程组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5)课程实施遵循易行和可选的原则。(6)课程评价关注收获及生成。

三、课题界定

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狭义的课堂是以教师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的教学空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它还包括校园内开展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内容的第二课堂,以及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的社会大课堂,即第三课堂。顾名思义生态就是指生命得以存在的一种状态,它包括学生习惯的养成、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自我性格的合理张扬、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而更加突出鲜活生命力的个体。

生态课堂是佐藤学所讲的“润泽的课堂”,是适合于学习型共同体发展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家长达到平衡的课堂,它的特点是以和谐为中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促使学生发展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个体,而不是千人一面,如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一样。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是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对话过程。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并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及对教学产生的价值。(2)探索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3)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促进广大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根本转变。

(4)通过研究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队伍,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通过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一是,有关“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二是,有关“生态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

(一)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树立大课堂观念,以第一课堂为主,以第二、第三课堂为辅,把三个课堂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要更多的运用发现法、诱导法、讨论法、激励法、实验法等多种符合课改理念的方法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生态课堂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民主化”、“课堂教学个性化”。

(三)研究生态课堂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愿学、乐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操作规范

(五)研究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制定和实施《杨柳小学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六)研究生态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模式,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和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多元评价。制定和实施《杨柳小学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构建生态课堂 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课堂。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索构建生态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在生态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月)

1、选择课题,制定方案。

2、课题论证,落实课题组人员。

3、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9年8月)

1、确立子课题,并制定计划。

2、做好学校现有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3、加强管理,优化和完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杨柳小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各学科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等)。

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学术讲座”、“教师论坛”、“学术研讨沙龙”、“学术研讨会议”、“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5、强化总结提炼,通过“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或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总结提炼。

6、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大约用一年时间)可先在初中三个年级进行,然后逐步推广在高中阶段试行。

(三)总结阶段:(2019年8月——2020年5月)

1、做好相关教学调研总结工作,召开总结会,申请结题。

2、资料回收归档并整理成册,物化其他研究成果。

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4、迎接鉴定组检查评估。

八、预期成果

1、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来实现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广大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

2、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改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策略、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学术型教师队伍。

4、通过本课题研究,来达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目标。

5、物化研究成果。把研究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总结、案例及案例分析研究、学术讲座、教师论坛、学术交流等资料结集。

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 篇3

主持人语

国内关于学校阅读指导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但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都把目光集中在学校阅读课程的建设上,且多数仅关注与语文、英语学科相关的“双语阅读”。“全科阅读”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读写之间尚处于游离状态,家庭、社区在儿童读写实践中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2015年,“全民阅读”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读书的双重意向,全民阅读已成时代趋势。

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盐城市第一小学课题组已走过17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8年至2000年,关于阅读教学的改革论文分别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和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同时,我们还通过开设示范观摩课,实践这一教学改革;2000年至2010年,历经10年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至2015年,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构建读写社区策略的研究”成功结题,其成果获江苏省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读写衔接更科学,读写陪伴更温馨,读写区域更广泛……我们切中现实弊端,站在教改前沿,在学校阅读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立体化、全景式的读写社区,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亲子阅读的家庭指导,唤醒社区居民的阅读意识。我们的实践框架是——凸显核心区,构建学校读写的课程体系;优化紧密层,构建家校读写的融合体系;推动辐射区,构建社区读写的介入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此举为学生的高品质阅读和全民阅读,贡献我们学校的绵薄之力。

我国体育旅游研究框架的构建研究 篇4

关键词:体育旅游,研究框架,构建,我国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在国际体育旅游协会(Sport Tourism International Council)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在该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九十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体育旅游领域进行研究,特别是国家旅游局把我国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和我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以后,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中国期刊网,以题目包含“体育旅游”为表达式检索,发现1994年至2008年,有757篇论文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项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的概念、分类、特征等应较为明确和统一。但对于体育旅游的界定、分类甚至其学科归属,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概念。国外对该问题的讨论几乎伴随了体育旅游研究的整个过程。国内旅游界、体育界还有其他专业的学者在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稍显凌乱,体育旅游主体和客体的界定都很不完善,市场的边界也有待进一步厘清。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结合的产物,但又不属于传统的体育或旅游活动。由于体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过程中的活动形式、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构成等方面较为特殊,因此要推动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入,就必须在借鉴旅游研究和体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只有这样,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体育旅游的资源开发、体育旅游的研究方法、体育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深层研究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为了推动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入,本研究通过广泛的查阅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中有关其体育旅游界定的观点进行了收集和梳理,从旅游体验的视角,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框架,以求对体育旅游研究体系的完善和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现状

作者系统检索了1994年以来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的学术成果后发现,十几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逐渐发展,文献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全面,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基本理论、市场调查和人才培养等许多深层问题研究还比较薄弱。另外,体育旅游领域在具有创新性、依据数据支撑、有开拓性观点的科技

体育旅游本质与内涵旅游学科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机理

完支

体育旅游的行为理论善持体育旅游的空间理论理论模块

指导

实践模块

反馈

体育旅游的管理理论

补结充合

体育旅游的效益

体育旅游研究与人才培养体育学科文献明显增多的同时,一些低水平重复的文章也比较严重。

2 研究框架的构建

按照本研究的思路,我们把体育旅游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模块,其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给理论。理论模块充分体现了体育旅游这个交叉学科的特点,与旅游学科和体育学科形成了相互完善、补充的关系,包括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本质、内涵等)、体育旅游的行为理论、体育旅游的空间理论、体育旅游的管理理论、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实践模块从旅游的本质——体验出发,把体育旅游分成体育旅游体验、体育旅游管理和体育旅游影响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为两个层次。

个体层次: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心理、旅游满足等

体育旅

游体验群体层次:旅游现象、旅游活动、旅

游消费、旅游需求、旅游容量、旅游流向、旅游文化等

宏观层次:旅游规划、旅游行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

体育旅旅游地形象、旅游供给等

游管理微观层次: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

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容量、旅行社经营、旅游企业管理等

对旅游者影响:旅游的价值、旅游对健康的促进、旅游的意义等

体育旅游影响

对旅游地影响:旅游影响、旅游效应、旅游经济效应、旅游文化效应、旅游社会效应、旅游环境效应等

图1体育旅游研究框架

2.1 理论模块

纵观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研究的成果,很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并没有明确、统一被大家所接受的概念,而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提出了个人认为合理的概念,从而导致了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对体育旅游概念认识上的分歧。体育旅游是个人或团体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它是属于任何形态且有意义的享受,其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从事体育旅游的活动者认为该项活动对其而言具有游乐性,对活动的感受也会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学者们普遍认为,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必须具备旅游的特征,即需要离开家庭或工作所在地24小时以上,一年以下;目的是满足某一方面的精神需要。同时强调体育旅游的基础是具有参观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从20世纪80年代Glyptis和De knop的早期研究开始,体育旅游的界定问题一直受到了关注,虽然存在许多争论,但“体育活动是体育旅游者的动机或者是体育旅游活动的基础”被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有关体育旅游的界定多从“以参与或参观体育活动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这一思路来进行。

除了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以外,体育旅游的行为理论、空间理论、管理理论和效益评价理论对体育旅游的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而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理论和体育旅游的研究方法理论则是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2.2 实践模块

从体验的视角,将体育旅游实践模块划分为三部分:(一)研究体育旅游体验本身;(二)研究体育旅游的管理问题;(三)研究体育旅游体验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每一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个体(微观)层次和群体(宏观)层次(参见图1)两个层次。

体育旅游体验研究属于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个体层次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体育旅游体验发生、发展和形成的机制,以及个体体育旅游体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个体层次涉及的核心概念包括体育旅游的个体、旅游活动、旅游动机、旅游期望、旅游需要、旅游体验、旅游感受、旅游交往、旅游和个体体育旅游行为学等。相关分支学科包括个体旅游行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体验学等。总的来说,有关个体层次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基本上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分支学科。群体层次主要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方法,从整体上来探究旅游体验,其相关的核心概念涉及群体体育旅游行为、旅游活动、旅游现象、旅游消费、旅游流向和旅游流量等。目前,相关的课程主要有群体旅游行为学、旅游人类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等。总的来讲,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多,但较分散,相应分支学科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体育旅游管理研究主要采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目的是探究如何吸引游客、创造一流的旅游场,为游客创造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它也分为两个层次: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微观管理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探讨体育旅游体验产品的设计和管理问题;宏观管理主要是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体育旅游场设计、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体验的视角出发,体育旅游企业及体育旅游行政部门所做的工作是引凤来巢和创造体育旅游体验场。这部分的核心概念包括体育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环境、旅游场、旅游目的地、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管理、旅游行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供给、旅游容量和旅游发展等。有关体育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是体育旅游研究相对比较完善的领域,但是,在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移植痕迹,分支学科的核心概念几乎仍是空白。

体育旅游影响研究也分为两个层次:体育旅游对旅游者的影响和体育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前者着重探讨体育旅游体验对于个体体育旅游者的人生意义,旅游价值和旅游意义是其核心概念。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少之又少。后者主要运用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和环境学的方法,来探究体育旅游体验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环境效应4个方面。这部分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有旅游影响、旅游效应等。总的来看,有关体育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它是体育旅游研究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

3 构建体育旅游研究框架的设想

通过分析国内已有相关文献可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旅游研究进行了丰富和深化,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尤其对于体育旅游行为特征、体育旅游开发、体育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等这些体育旅游的核心命题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这些成果的出现为体育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由于国内对于体育旅游研究没有共同的概念系统和研究范式,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都按照自己对“体育旅游”的理解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及概念体系都按照各自实践案例加以限定。因此。要完善体育旅游学科研究方法,构建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必须将体育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理论界应该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深入。

(1)对于体育旅游相关的概念、体育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的内涵仍有很多争议和混淆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确定体育旅游的概念,弄清体育旅游、旅游、旅游体育、休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体育旅游学科的发展方向。

(2)当前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过于单薄和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应加强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扩展体育旅游研究的内容。既要把体育旅游建设成为独立的学科,又要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做好和体育学、社会学、旅游学、心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互通研究。同时,重视体育旅游教育的研究,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旅游经营、服务和规划的人才。

(3)在体育旅游研究的实践方面,许多学者侧重旅游或者体育的研究过重,笔者认为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其规划时,应从体育旅游的本质,从体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开发新的技术和研究方法,把体育旅游规划和旅游规划、体育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功能,真正做到规划为功能所用,且应细化体育旅游的实践研究内容,在体育旅游规划中,加强地方民族文化及人们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研究,要真正发挥体育旅游研究的实践意义。

研究所网络构建报告 篇5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 研究所需求分析

要求:该研究所有一幢四层办公楼,分别设立研发一部和研发二部,每部门30人左右,预计未来5年将增加到每部门60人,另外公司还设有人事部、营销部企划部、财务部、秘书处和所长办公室等,总体员工人数在300人左右。研究所在其他大城市派驻有7个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和产品调研等,需要给研究所获取和反馈最新信息。

1.业务需求

(1)研究所目前的局域网应用包括文件共享服务、打印共享服务和财务管理等,未来将实施Intranet应用,主要面向OA,需要新增Web服务、E-mail服务等,还需要采购专门的OA办公软件,添置防火墙等安全设施。

(2)研究所广域网包括将本地网络接入Internet,以及对外地办事处提供远程接入,可以考虑的方案有多种,如DDN专线、ISDN、xDSL等。

(3)研究所年内业务增长规模主要在研发部门,需要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但估计不会超过2倍的增长。

(4)OA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包括:信息公告、BBS讨论组、电子邮件群发、日程管理、文件交换、短信息服务、资源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办公物品管理、从事管理和通讯簿等服务,未来还要向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发展。

2.广域网需求

(1)总部使用宽带接入Internet,带宽约10Mbit/s,可考虑使用xDSL、以太网接入等方案。

(2)各远程连接节点都申请2Mbit/s以内的宽带方案接入Internet,可以申请ISDN、xDSL等,具体方案参考所在城市的资费标准,建议使用ADSL。

(3)为了保证远程连接的安全性,广域网技术还要在接入设备上能支持VPN技术,构建虚拟专用网络。

(4)移动办公用户也可接入总部网络。

3.安全性需求

(1)内部网络使用VLAN分段,隔离广播,防止网络内部窃听和非授权的跨网段访问。(2)使用防火墙分割内部网和外部网,不允许外部用户访问内部Web服务器、财务数据库和OA服务器等,内部网用户都必须经过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

(3)远程接入用户使用VPN方式访问总部网络,并且限制远程用户可以访问的主机范围。

4.对以上需求的剖析:

1.因该研究所会有业务扩充,考虑预留接口及网络性能设置问题。有必要划分多个vlan。2.为满足部门之间的安全性及提高网络效率,主干网采用三层交换技术,通过划分不同vlan,在避免不必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的同时,实现不同部门网络间的隔离。在核心交换机上应进行相关设置,设置各部门间的联系情况。

3.在综合布线时应考虑使用何种介质以及端口的设置,以实现足够的带宽。

4.研究所总部与各地办事处之间应用快速以太网技术以光纤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远程高速互通性。5.为研究所总部设立总的OA服务系统,包括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分设不同服务以保证相应服务的稳定性和高速性。6.因外网用户不可访问内部的Web服务器,所以应进行相关路由和vlan的设置,使内外网只有处长和研究所所长及秘书处可以互相联系。

7.内网用户应通过一个出口连接互联网,在相关的路由器进行ACL设置。8.考虑到开发部业务繁忙,应在楼层交换机下设子交换机,进行端口扩容。如果采用集线器可能会导致分流而使得网络传输变慢,所以采用交换机。

二. 网络结构搭建基本方案

1.网络拓扑图如下:

2.网络硬件配置

整个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分布于研究所四层办公楼,外网包括了分布于研究所七个办事处的网络(方案中以一个办事处为例)。内网的各部分都连接在一层的一台核心交换机上。

研究所办公楼的一层二层为职能办公部门,三层四层为研发部门。一层包括人事部、企 划部和营销部,设置了一台服务器。人事部和企划部分别设置了一台交换机和若干客户机;营销部因员工数量较多,设置了两台交换机和若干客户机;二层为所长办公室、秘书处和财务部,后两个分别设置了一台服务器,所长办公室和秘书处设置了一台交换机和两台客户机,财务部设置了一台交换机和若干客户机;三层为研发一部,四层为研发二部。由于研究所年内业务增长规模主要在研发部门,需要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估计不会超过2倍的增长,所以分别设置了若干交换机、服务器和交换机以满足需要。

在一层由若干服务器组成OA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在各部门的服务器上都连接打印机。

在核心交换机上连接了一台无线路由器,使移动办公用户也可接入总部网络。

整个研究所共设置了5个vlan,一层的总服务器为vlan15,其他各部门和无线路由器为vlan14,二层的财务部为vlan13,所长办公室和秘书处为vlan12,三层和四层的研发部为vlan11。

核心交换机通过一台路由器连接外网。该路由器通过一台DSL Modem连接到互联网。内外网的路由器通过光纤连接。外网的办事处设置一个处长和其他部门,处长单独划分一个vlan17,以满足只有办事处处长才能跟总部联系,并且只能跟研究所所长及秘书处联通。

三. 网络的地址配置

1.Vlan划分

该网络的子网皆划分为C类子网。Vlan11:192.168.3.0/24

Vlan12:192.168.2.0/24

Vlan13:192.168.1.0/24

Vlan14:192.168.0.0/24

Vlan15:192.168.4.0/24

Vlan17:192.168.7.0/24

Vlan18:192.168.6.0/24

划分vlan可以保证各部门有充足的IP地址来进行分配,以应对员工的扩招和研究所规模的扩大。

2.核心交换机中对vlan地址的分配

四. 网络连接

物理介质 1.终端与交换机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进行直连。

2.核心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之间用Copper cross-over进行交叉连接。3.核心交换机跟路由之间用Copper cross-over进行交叉连接。

4.核心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各端口的带宽都自动设置为100Mbps,以保证通讯带宽需求,尤其是视频通话的流畅性。

5.主干网中的路由之间用Fast Ethernet 100base-fx 光纤以提升通讯速度,保证所需带宽。

6.利用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方便用户的移动接入(其他办事处也可以搭建无线局域网)。在办事处的连接方式与总部类似。

连接技术

1.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可以有效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设施。快速以太网仍然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但是如果网络负荷超重时,会造成效率降低,因此还需要采用交换技术来弥补其不足。100base-tx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最大网段长度100米。100base-fx可以使用单模或双模光纤,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使用MIC/FDDI连接器、ST连接器或SC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50米、412米、2000米,根据总部与办事处之间的距离选取合适的连接设备。

2.无线局域网(WLAN)是目前一种十分热门的网络技术,本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采用802.11a标准,连接速率可达54MB/s。

3.研究所总部及各地办事处皆以ADSL方式接入internet。

五. 网络软件配置及相关网络设备参数配置

1.路由选择配置

①.Router7的static配置

②.router10的static配置

2.核心交换机选择配置

3.系统软件配置

①.在OA系统中,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 支持Web网页的服务器系统,功能十分强大。通过安装各种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提供信息公告、BBS讨论组、电子邮件群发、日程管理、文件交换、短信息服务、资源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办公物品管理、从事管理和通讯簿等服务,还可以向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发展。②.在各部门的服务器上都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在财务部的服务器上安装有相关的数据库软件以实现财务管理。

③.财务部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④.操作系统:PC机操作系统比较灵活,可以是Windows XP、Windows7,Linux等。六.网络的安全性

1.内网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独立与相互通信

由VLAN的特点可知,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将企业网络划分为虚拟网络VLAN网段,可以强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控制不必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没有路由的话,不同VLAN之间不能相互通讯,这样增加了研究所网络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安全性。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VLAN之间的路由来全面管理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单元之间的信息互访。本网络构建方案中,应用了核心交换机进行了vlan的划分。核心交换机既有三层路由的功能,又具有二层交换的网络速度。核心交换机可以与普通路由器一样,具有访问列表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的单向或双向通讯。如果在访问列表中进行设置,可以限制用户访问特定的IP地址,这也就保证了研究所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本网络构建方案当中,我们通过三层交换机对不同vlan所属的网段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则除了依靠三层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列表来控制访问权限之外,还可以通过关闭三层交换机相应的端口来实现访问控制。如本例中的财务部。财务部为研究所内部的机密部门,资料不能进行公开,既不能与内部网的其他部门或是外网进行通信,则除了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访问列表外,我们还可以关闭核心交换机与财务部所属vlan连接的端口。实施该项操作后,财务部只能进行部门内部各客户机的通信,而不能与外界互联。

2.总部内网与外地办事处外网的通信安全与限制

分析需求后我们设置了只有办事处的处长可以与总部的所长进行通信。办事处的处长不能访问除研究所所长外的其他部门和总服务器,办事处的员工不能与总部进行通信。则我们在办事处的交换机上设置了vlan,处长与员工分属两个vlan,不同vlan间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实现通信。而处长所处的vlan经由其所连接的路由器的相应设置,可以实现与内部网 6 所长所处网段的通信。由此也保证了研究所总部内部资料的独立性与保密性。此项功能也可通过在连接内网与外网的路由器上,或是核心交换机上设置防火墙来实现。

3.总部网络和办事处网络与外部internet通信的安全问题

总部的内网有些部门不能连接外部internet,则可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相应的访问列表。此举不仅可以用于禁止内部用户访问某些站点,也可以用于防止内部网外部的非法用户访问内部网的网络资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也可在连接外部internet的路由器上进行相应的ACL设置,以控制访问网络的IP范围,总的原理与核心交换机设置访问列表类似,以实现上网控制功能。办事处直接在所连接的路由器上设置即可。同时也可在路由器上设置防火墙来阻止来自internet或外部网络非法用户的威胁。

七. 网络的应用

1.应用协议

研究所的网络,不仅仅要连接局域网,还要连入Internet,采用TCP/IP协议。其他主要应用协议如下:

1)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实现的网络平台,以提供相应的信息交流功能。

八. 网络的通信测试情况

1.内部网各部门之间的通信(除财务部)由研发部门向人事部门ping

由营销部门向财务部ping:不通

2.外网有且只有处长可以与内网的所长及秘书处进行通信 外网处长与内网所长ping

外网处长不能访问内网总服务器或其他部门(以不能访问内网网络平台为例)

办事处其他部门不能与内网的任何部门进行通信

3.内网对网络平台的访问(其他部门,无线路由,财务部)内网除财务部外的其他部门访问网络平台

无线客户对网络平台的访问

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研究 篇6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教育模式的快速普及,建立网上党校成为党员教育的新趋势、新方法。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较快接受先进教育手段的群体。本文针对高校网络党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构思,对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党校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7-0081-03

一、现状

1.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现状

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人数众多,党校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人手紧张、资源紧缺的状况;党员规模逐年扩大,组织部倍感压力,传统的手工管理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办公已经无法满足党校工作管理的需求,切实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和党建宣传实效迫在眉睫,党校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目前,全国高校各级党校网站或系统已有三千余个,大部分是无交互的展示网站,其中只有二成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资源,普遍存在功能较单一、学习培训资源较少、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仅部分网校分担了线下党员教育的功能。可以预见在党员人数不断增长、学习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高校,建立网络党校是必然的趋势。

2.高校网络党校特点

(1)受众结构复杂。网络党校的受众包括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以及党务工作者等群体。由于每位党员的发展经历、党龄、工作内容都不同,人员信息来自不同的数据库,网络党校需要针对人员差异进行个体化教学,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培训内容形式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网络党校的必要支撑,既包括党史、党的理论、党务知识等党的理论政策知识,也要包括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还应涵盖心理健康、实践锻炼等内容。课程通过文档、PPT、视频、音频、图片等灵活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广大师生坚持学习。

(3)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党校既是在线学习培训的平台,也是资源集中整合的平台。党员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学习资源,都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供所有党员师生查阅学习。

3.高校网络党校存在的问题

(1)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首先,大部分网络党校中,学习及培训资源是零散的,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学习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分类整理都不是很清晰,其内容只是覆盖了党校教育中的部分主题。其次,绝大部分的网络党校都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学员很难在网络上进行系统、独立的学习。

(2)选课灵活性差,缺乏个性化。由于高校党员的工作职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对党务知识的了解各有侧重,学习与思考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现有的网络党校系统基本都采取统一的课程模式,所有党员学习同样的内容,难以满足党员的个性化需求。

(3)缺乏交流。学员进行线下的学习培训时,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答疑解惑、讨论问题,但是进行网络学习时,人机交互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党员学习的交流需求,很多疑问、感想无法及时沟通,从而造成交互方面的缺憾。

(4)效果难以评价考核。网络党校大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学员登录后学习相应课程,在线下培训党员时,可通过提交学习体会、思想汇报等方式来考察学习效果,但网络党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也是网络党校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系统构建

为了构建一个结构科学、符合用户需求的党校系统,我们首先对学习文献和现实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网络党校的现实建设与研究情况。而后,通过对校内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委组织部等人员机构的调研,了解师生们的学习需求,进而构建起适合本校党员培训的基本体系框架。最后通过技术开发与内容填充,逐渐将网络党校平台搭建起来,其框架如图1所示。

1.系统功能

(1)身份信息管理。网络党校的用户有很多种类,如授课教师、培训学员和党组织机构等。培训学员又有不同的对象,包括:中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申请入党人员、正式党员等。为了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更新学员身份信息,需与学校公共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身份信息及时准确地更新。

(2)分级授权制度。网络党校系统采用分级授权制度,将系统操作的最高权限,即超级管理员集中在校党委组织部,而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网络党校的部分系统操作功能分配给各基层党组织,设置普通管理员,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信息及学习情况由普通管理员负责,汇总到超级管理员处,便于组织部掌握全校的党员学习情况。

(3)课程管理。针对不同的受众,课程也应当划分类别与层次。除了所有党员都必须了解的公共课程之外,还应根据党员的不同职务性质、不同专业背景,设置个性化的、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同时,分类清晰的索引系统、可保存进度的学习功能、可考勤次数与时长的管理系统都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所必需的。

网络党校的课程与资源内容,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电子文档、课件、音频、视频、媒体链接等格式发布,各位师生也可以在“我的课堂”里发布与分享学习内容。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对数据空间的要求较高,稳定的、大容量的存储条件,是课程管理的硬件基础。同时,需有专人审核网络学习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党员培养的要求。

(4)在线互动。线上学习无法像线下学习一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但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疑问与感想,也会有沟通交流的需求。因而,网络党校的在线互动功能不可或缺。在互动版块,可以设置留言板、博客等不同类型的交流载体,并保存所有互动记录,让所有参与学习的人员,都能参与到在线互动当中去,同时也能个性化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互动环节需要身份验证以及对发表内容的考核。

(5)考核评价。随着线上学习在党员培训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参与线上学习的成果也应纳入到对党员学习效果的考核之中。可以通过签到功能、共享功能、在线答题、成绩公开等方式,督促党员主动学习、认真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按要求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通过课后测试的学员,可以获得系统颁发的结业证书。

(6)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网络学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党员可通过统计分析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成绩排名,管理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人数、院系分布、考试通过率等,充分了解网络党校的学习进展,并可通过各种图表进行展示,与线下党员培训工作衔接。

现实应用时,师生党员可以使用学号(工号)登录网络党校,进入“我的课堂”后,看到自己所属的党员群体及应学课程,除了必学课程之外,还可以看到根据不同专业及职务划分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党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进度,并将考察作业完成后提交,在一定时间内,党校教师会在后台查收学员们提交的作业并批改打分。

2.技术实现

网上党校系统在管理党员信息的基础上,提供视频、音频和文字各类教学材料,并通过BBS等社交工具实现在线互动,具有用户多、登录频繁、数据传输量大等特点。由此可见,网络党校系统需要支持高并发,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并且系统能提供易于部署和良好的客户端支持等功能。基于以上要求,系统采用了B/S架构,采用负载均衡的硬件方案并配合调优,使用了J2EE技术框架、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以及动态网页生成技术。

(1)系统数据设计

网络党校系统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需融入全校的数字校园体系中。可与学校的统一数据中心对接,获取党员与党组织机构信息;也可通过电子身份统一认证,与校内其他应用系统无缝衔接,更加便利师生党员的学习。

同时,系统也可提供单独的信息管理功能、数据导入导出功能以及身份认证功能,在没有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2)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

1)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并基于跨平台成熟技术(包括Java、XML等),以及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集成了多种对象系统,为不同机器上异构分布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的可能;同时,组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插拔性,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为系统提供了可伸缩性,使系统能够便捷地组合、拆分系统功能模块。

2)动态网页生成技术。网页生成采用XMLC模板技术,用户界面的排版和显示部分由预先制作的模板承担,并支持标准化的HTML语言,模板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提取其权限范围内的内容和数据,配合模板合成个性化网页。

3)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结构。系统开发及运行结采用三层架构,即Web层、应用层和数据库服务层。Web层负责对应用的展示,应用层封装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层提供联机事务处理。在三层架构基础上,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及服务容器的体系架构,支持各层之间的松耦合,从而做到服务到业务流程可配置和可重构。

为保证系统在生产期间能够无中断地运行,向师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和互动,系统采用负载均衡方案。本系统包含1台负载均衡交换机、3台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1台高性能存储。所有服务器均安装64位Linux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中间件并进行优化,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lOg,并实现RAC。

3.保障机制

(1)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党员发展。

建立网络党校,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客观要求,应站在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网络党校的重大意义,将网络党校的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

(2)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整体考虑课程的准备、实施、评价工作。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网站架构,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党员的学习效率,也能极大提高组织部与技术人员的管理成效。因而在网络党校建设前期,务必认真进行文献梳理与需求调研,集思广益、多方求证,安排好人员分工,确保网络党校的结构合理、功能科学。

(3)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包括使用培训、内容审核、系统运维、信息安全等相关工作。

向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让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快速上手。在确保信息公开和言论自由的情况下,网络党校的建设必须严抓管理,制定严格的纪律条例,严肃对待发表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发布不良言论的学员。信息平台上,党校教职工要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加强自身素质,保证网络党校信息的安全文明。

三、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党校,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党员培养教育的需要,也是践行我党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党员培养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使得高校学习、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党员培养方式势必做出转变。如何既能提高党员培养的效率,又保持党员培养的质量,是建设网络党校时应当始终思考的问题。

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研究 篇7

国外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较早,无论是法规政策、监督保障系统、资金投入,还是复垦技术研究方面,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自1988年实施《土地复垦规定》以来,虽然已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技术,但由于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各项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待复垦面积大,资金投入不足,加之公众认识度不高,土地复垦率一直不高。对此国家于2011年3月5日颁布《土地复垦条例》,在原《土地复垦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土地复垦的范围,对土地复垦的责任主体、资金来源、土地权属、规划、验收、监管等作了原则性规定,补充和完善了土地复垦的政策法规,但由于技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至今仍然未形成一套完整、适合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

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复垦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各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土地复垦工程实例,提出构建土地复垦体系[1]的设想。

1 土地复垦体系

土地复垦可以对因生产或建设活动造成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风沙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以期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2]。可见,土地复垦本质上是一种建设活动[3]。

结合工程实例,土地复垦工程一般分为项目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及验收后的管护阶段,土地复垦体系是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所涉及各项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对土地复垦从项目规划到实施完成,以及以后的管理所进行的分解和归类。

2 土地复垦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土地复垦体系最基本的原则,其一方面要考虑所建立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土地复垦起步晚,待复垦面积大,复垦任务重,各地区待复垦的土地情况差异很大,加之不同破坏类型的土地需要采取的复垦技术不同,这就要求土地复垦体系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还必须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复垦技术水平相适应,对土地复垦工程的生产活动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2.2 动态性原则

土地复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考虑将来土地复垦的发展。随着土地复垦工作范畴的扩展和工作要求的提高,管理技术体系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补充。

2.3 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

土地复垦涉及多行业、多科学和多领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构建土地复垦体系要与全局结合,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其内容应涵盖土地复垦项目从立项到项目实施完成后管理运营每个阶段的各项内容。

3 土地复垦体系构建

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在全面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管理的需要,将整个土地复垦体系分成理论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4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土地复垦理论体系是基础,土体复垦技术体系是核心,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和土地监管体系共同指导技术体系,并保障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这4个部分共同构成土地复垦体系。其既能反映各体系各自的属性特点,又能反映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内在联系。土地复垦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3.1 土地复垦理论体系

土地复垦是一门兴新的交叉学科。过去土地复垦常常被当作纯工程问题,尚未建立其理论体系[4]。国外土地复垦研究具有多学科专家参与公关的特点,即土地复垦吸引了采矿、农业、林业、土壤、生态、野生动物、湿地开发、化学、地质、生物、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着或者管理人员[5]。

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包括学科理论和基础理论2个部分。学科理论是由景观生态学、土壤学、工程经济学、农田水利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组成。基础理论是各学科基本理论的交叉渗透。学科理论是从微观方向研究土地破坏机理[6]、破坏土地损失理论[6]、土壤重构理论[7]、土壤溶质迁移理论、生态重建理论[7]、污染土壤修复理论等的基础。构建土地复垦理论体系是为整个土地复垦体系提供科技支撑,为土地复垦建立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土地复垦理论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3.2 土地复垦管理体系

土地复垦是一项涉及技术组织和管理等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有专门的复垦管理机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复垦工作,保证复垦的顺利进行。土地复垦管理过程实质是一个协调过程[8]。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包括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土地复垦政策和土地复垦制度3个部分。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2011年3月5日新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其以立法的形式为土地复垦体系提供有力依据,并指明土地复垦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土地复垦政策包括《土地复垦规定》《关于加强矿山土地复垦及环境保护恢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等国家层面的政策和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为土地复垦事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提高企业社会参与土地复垦的积极性,引导土地复垦工作走上良好、正确和有序的轨道。

土地复垦制度由基础性制度、配套保障制度和相关制度3个部分组成,其为土地复垦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土地复垦基础性制度由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土地权属制度和土地复垦规划制度等组成;土地复垦配套保障制度由土地复垦资金配套制度、土地复垦监督检查制度及土地复垦推广机制等组成;土地复垦相关制度由土地复垦环境评估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和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制度等组成。土地复垦管理体系构建如图3所示。

3.3 土地复垦技术体系

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的建立是在全面分析相关行业及本行业标准、特点和规范等相关内容,如1995年《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9]中提出的内容,将各相关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归并和界定,并结合中国目前土地复垦项目实践,收集已实施项目的相关内容,对体系进行构建。

土地复垦技术体系是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土地复垦标准、土地复垦规程规范、土地复垦规划、土地复垦分区、土地复垦分类、土地复垦模式、土地复垦技术、土地复垦项目评价和土地复垦信息系统9个部分,为土地复垦体系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土壤复垦技术体系构建如图4所示。

(1)土地复垦标准。包括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投资标准、土地复垦竣工验收标准、国家和地方的一些其他标准4个部分。土地复垦标准是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的重点,能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能促进土地复垦事业的有序发展。

(2)土地复垦规程规范。包括项目勘察设计规范、项目规划设计规程规范、项目监理规程规范、项目勘测规程规范、项目施工规程规范等。土地复垦规程规范的制定主要为土地复垦各阶段具体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3)土地复垦规划。按照土地复垦规划的时限和规划范围不同,可将土地复垦规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3个层次,各层次规划又包含近期、中期和远期3期规划。土地复垦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复垦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是一个多层次的分级体系,不同层次的规划有各自的任务,起着不同的作用,上一层次的土地复垦规划对下一层次的规划起着控制作用,是土地复垦设计的基础。

(4)土地复垦分区。包括按地理分区、按地形分区、按行业分区、按重点区域分区和其他分区5种方式,分区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全国各地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分区划分。建立全国土地复垦分区体系,以便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增量增值。

(5)土地复垦分类。按《土地复垦条例》的内容,将土地复垦的类型分为生产建设破坏类和自然灾害破坏类2类。其中生产破坏类主要是指矿山开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地等所引起的土地的破坏;自然灾害破坏类主要是指泥石流、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土地破坏。在土地复垦分类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的破坏类型采取不同的复垦技术。

(6)土地复垦模式。分为自然灾毁类土地复垦模式和人为破坏类土地复垦模式2类。自然灾毁类的土地复垦是针对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土地破坏而进行的复垦,对不同的灾毁类型采用不同的复垦模式,如水毁地复垦模式、塌方滑坡灾毁复垦模式和风沙灾毁复垦模式等;人为破坏是指因人类生产生活等非农建设活动所引起的土地的破坏,其模式有矿区采挖破坏土地复垦模式、公路铁路建设破坏土地复垦模式和废弃坑塘土地复垦模式等,建立土地复垦模式使土地复垦的实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有效的指导土地复垦。

(7)土地复垦技术。分为工程复垦和生态复垦2类。工程复垦主要是采取挖深垫浅、充填和疏干排水等一定的工程措施对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使其恢复到可供人类利用的状态,生态复垦主要是采取生物、微生物等措施对破坏地进行复垦,注重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塑。土地复垦技术是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充分分析破坏地现状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土地复垦技术。

(8)土地复垦评价。分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前评价、项目实施中评价和项目实施后评价3个阶段。项目实施前评价是决定项目能否实施的关键过程,项目实施中评价可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改进,以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及使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实际运行效果、实际投资效果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过程。它对其他同类项目及本项目进一步方案设计或改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9)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包括定位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4个部分,其中定位系统以GPS技术为核心,信息采集系统以RS技术为核心、数据分析以GIS为核心。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收集、汇总和发布土地复垦数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出预警,为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监管及决策服务。

3.4 土地复垦监管体系

监管是指具有法律地位且相对独立的政府监管机构,为实现一定目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被监管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或行为[10]。土地复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复杂,新问题多。土地复垦行业监管不仅要对各类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复垦成果进行监管,而且也包含同其他行业一样的政策制订与市场管理等职能。科学划分复垦责任和监管职能,健全监管体系,以保证复垦资金的高效率使用和复垦后的效果。

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由土地复垦监管法律法规、土地复垦监管政策、土地复垦项目监管、土地复垦财政监管、复垦区土地资源监管、土地复垦监管预警系统和公众参与等组成。我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建设滞后于土地复垦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土地复垦监管体系能有效地推动土地复垦事业法制化进程,也可以使土地复垦的监管工作更加规范;通过科学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以及信息化监管技术,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低投人、高产出、高质量”的目的等作用。土地复垦监管体系构建如图5所示。

4 结论

土地复垦是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构建土地复垦体系能从宏观上指导土地复垦的实施。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复垦工程实例,初步研究构建了土地复垦体系,包括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土地复垦监管体系4个部分的内容。体系对土地复垦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完成后的运用管理各阶段的内容进行分解和归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填补了中国土地复垦体系的空白。

土地复垦体系是一个滚动、需要不断完善的体系。同时,随着土地复垦形势的发展、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多和工作要求的提高,构建的土地复垦体系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土地复垦行业的发展要求[11,12]。

摘要:土地复垦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适用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管理、技术等研究现状,采用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土地复垦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土地复垦体系,包括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土地复垦监管体系4部分。土体复垦体系的构建可以为研究和编制土地复垦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依据,以促进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复垦,理论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余建新,温熙胜,郑宏刚,等.土地复垦管理技术体系研究报告[R].昆明:云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0.

[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标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0-11.

[3]王金满,白中科,罗明,等.基于专业序列的中国多层次土地复垦标准体系[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5):312-315.

[4]张磊,才庆祥,彭竹,等.大型露天矿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初探[J].露天采矿技术,2008(3):51-57.

[5]胡振琪.国外土地复垦心进展[J].中国土地,1996(10):41-42.

[6]张绍良,张国良.土地复垦的基础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报,1999,28(4):389-393.

[7]胡振琪,卞正富,成枢,等.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31-151.

[8]张欣.构建矿区土地复垦的支撑体系[J].国土资源,2008(S1):44-45.

[9]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S/OL].[2012-02-13].http://www.zgtdfk.com/webs/news/news_show.aspx?nid=134.

[10]刘凡.中国广告业监管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11]李晓.潞安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1(6):41-43.

海绵城市的构建研究 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构建,生态,雨水,回收利用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使得城市可以如同海绵一样, 自主地适应的气候的变化, 具备良好的弹性, 当大规模降水时, 城市可以对雨水进行采集和吸收, 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现象。当气候炎热干旱时, 城市可以完成对水资源的应用和释放, 进而缓解城市干旱的现象。海绵城市的构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对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 城市规划建设中, 需要清晰海绵城市的功能性和重要性, 采取有效的建设途径, 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一) 海绵城市涵义

海绵城市是使得城市具备海绵的特性, 完成类似海绵的功能性, 尤其是吸水和出水的特点, 保障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弹性特点, 从而对城市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 推动城市的宜居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是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并对各类具有涵养水源能力的部分进行控制, 结合其具体的特性与水文地质条件, 构建的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

(二) 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的构建对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 根据海绵城市构建的基本内涵, 分析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性。

(1) 涵养水资源改善城市水资源条件,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 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资源涵养能力。国内部分城市始终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制约城市的发展, 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资源涵养能力, 实现对雨水的采集和利用, 进而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情况。此外, 还可以改善城市原有的水资源条件, 控制降水和干旱对城市的影响, 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的构建, 可以减少传统城市对大面积地下水支出的情况, 缓解城市地下水的负荷, 采用水资源循环体系和自动调节能力, 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构建绿色、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此外, 海绵城市的构建, 还可以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水土保护能力, 并为城市构建相关基础设施, 推动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丰富, 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

为了发挥海绵城市的功能性, 需要科学的展开海绵城市的构建, 并清晰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 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完善。

(一)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针对城市的基本情况, 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控制城市的生态系统, 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科学地识别水资源的生态斑块, 结合城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 对城市内部的水资源生态斑块进行识别和筛选, 并对具有水样涵养功能的部分进行保护, 进而形成生态廊道。 (2) 生态蓝网系统的建设, 为了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 需要将水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生态斑块的实际情况, 构建一个具有的平衡效果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二) 整体规划, 源头原理

针对城市的基本情况, 需要重视整体的规划, 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创造众多渗透性的开放空间, 配合相关过滤设施, 使得雨水中污染物可以得到控制, 切实应用到城市生活中, 改善城市环境。此外, 重视源头的管理, 促使海绵城市的构建效果更加有效, 进而保障城市的整体功能。

(三) 辅助措施

辅助措施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结合城市周边水敏感区的基本情况, 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环境自净能力等进行分析, 配合城市的基本情况, 根据城市对透水性的需求, 对相关部分进行改造, 采用适当开挖, 疏通合理渠道等工作, 提高辅助措施的有效性。

(四) LID雨水系统的构建

针对海绵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 需要科学的对城市交通绿地排水防涝进行设计, 使得城市地面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 科学的展开的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情况, 进而有效的对达到对雨水的控制。LID雨水系统是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关键部分, 为此, 需要结合城市的基本自然条件和地表径流等条件, 科学地对其进行构建。分别对建筑区、城市道路、绿地等部分雨水进行应用, 其中建筑可以采用渗透、回收、调蓄等方式, 完成对雨水的回收和利用, 减少降水对城市的影响。对于城市交通道路, 需要重视交通的渗透能力和引水能力, 实现对水资源的调节。针对绿地部分, 需要保障绿地部分具备雨水保持、干旱释放的效果, 进而控制城市水资源的有效性, 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绵城市具有十分有效的特点, 对营造健康、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海绵城市的构建, 明确海绵城市构建的有效途径, 制定有效的建设措施, 使得海绵城市可以顺利的建成, 进而达到城市涵养水资源的能力, 科学的对雨水资源进行应用, 保障城市内部的水资源的有效应用, 推动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转变, 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车生泉, 谢长坤, 陈丹.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 2015, 06:11-15.

[2]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 2015, 06:26-36.

[3]莫琳, 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5:130-134.

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篇9

当前文化竞争已经成为体现强国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 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较晚, 但是依托传统的体育文化底蕴, 进过2008年北京奥运的大力宣传, 东方体育文化已经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得到人们的肯定, 但是仍然要坚持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吸收外来先进体育文化, 巩固自有优秀体育文化, 这一切都要从基础做起, 而体育文化的基础之一就是校园体育文化。

新时代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要紧扣精神文化的建设, 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与体育相关的文化活动, 并且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间的教育沟通,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 把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 虽然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与高品位校园文化相比, 还是缺少科学、系统、综合的理论实践研究, 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经验指导实践。

2、构建理论基础

2.1、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 由动物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人性时, 是原始的野性、进攻性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逐步的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 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2.2、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理论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是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精神文明总和, 包含在校园文化的产生、创造中, 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创新和发展校园体育运动和活动, 从而提高校园体育开展氛围和体育运动技能;二是指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出发, 继承优秀体育道德精神, 对校园体育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和生产。文本的构建策略是从精神生产的角度出发,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需求, 按照现代教育的观念, 以满足青少年精神文明需求为目标, 以文化理论为基础来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3、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策略

3.1、制定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模式 (包括组织结构、内容形式和操作策略等)

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方式多样化, 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配合学校的有效资源, 制定出最符合学校文化事业发展的构建模式, 其中对构建的组织结构、内容形式和具体操作策略要清楚明确。

3.2、确定适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产品

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 高校不能面面俱到, 应该利用学校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 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 并确定一学年内开展具体内容、形式和时间, 并且要着手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关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3.3、紧抓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体育等的共同发展。

传统校园文化蕴含丰富, 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发展都有密切关系, 而体育文化的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平台, 在日常学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 可以通过体育文化建设来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并能促进学生在体育上的个性发展, 开拓创新, 追求进步。因此紧抓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个性体育等的共同发展, 是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3.4、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各种形态文化间的联系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产物, 但并不是唯一产物,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 包罗万象, 如校园人文文化、校园科技文化、校园人物文化等都是校园文化有效的补充和延伸, 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各种形态文化间的联系, 让学生不仅拥有强壮的体制, 而且具备高尚的品德, 帮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下迈向成功。

4、几点未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4.1、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校园课外

文体生活, 并且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进而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促进学校体育和学生个性体育的发展。因此要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长期建设目标, 持之以恒, 不断进取。

4.2、体育文化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 首要

目标是让大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 勇于奋斗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且要从学校整体层面上, 开展主题式校园体育文化构建, 以主题文化来宣传和弘扬体育精神, 以主题作品来展示丰富的学生课外文体生活, 以主题创作来促进其它多种形态文化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 2002.10.

唐卡领域本体构建研究 篇10

本体(Ontology)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后来被广泛引入到信息技术、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目前,本体还没有一个既准确又公认的定义,广泛使用的定义是由Gruber在1993年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后来Studer等人又作了补充:“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根据本体研究的主题及层次,将本体分为:知识表示本体、通用或顶层本体、领域本体、语言学本体、任务本体等五大类,其中领域本体是一种新兴的领域知识表示和共享的方法,能详细描述特定领域的概念及概念间关系,消除领域内部概念和术语上的分歧,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实现领域知识的共享和重用[1,2,3,4]。将本体论思想引入唐卡领域,建立唐卡领域的本体模型,实现唐卡领域知识的形式化描述,这对唐卡分类、唐卡知识库构建、唐卡信息智能检索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唐卡领域本体的构建

目前,本体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SENSUS法、骨架法、评估法、七步法等等。参考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领域本体构建七步法,提出了适合唐卡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5,6]。

1.1 确定本体的专业领域和范畴。

唐卡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颜色复杂。内容涉及历史事件、宗教、人物、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布局、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等多个方面。构建一个完整或完善的唐卡领域本体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为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尝试缩小范围,将宗教肖像类唐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唐卡领域本体的构建。

宗教肖像类唐卡中央一般绘有主尊造像,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如大日如来佛、四臂观音、莲花生大师、白度母、护法神等,主尊是宗教类唐卡的核心内容,全面揭示藏传佛教信仰的主体,代表了藏民族宝贵的精神文明。根据主尊在西藏佛教文化中的具体地位与身份特点,通常将主尊分类为:佛—“觉悟者”,佛是指所有修成正果的大觉悟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祖师—藏传佛教徒对自己导师的尊称;菩萨—“觉悟的众生”、“有广大爱心的人”。此外有佛母、罗汉、空行、护法和地方神等类别[7]。

1.2 列出本体中的重要术语和概念

通过阅读大量唐卡方面的专业相关书籍、画册,同唐卡领域研究专家交流等方式获取唐卡方面的领域知识,列出宗教肖像类唐卡领域涉及到的重要术语清单,并尽可能详细地对它们进行含义界定。通过语义分析和概念的合并,汇总整理出核心概念集和术语如下:

①唐卡主尊名称

实例: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四臂观音、狮吼观音、文殊菩萨、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

②描述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

实例:面相(愤怒、半怒、寂静等),面数(一面、两面、三面等),肤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手印(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说法印等),法器(法轮、钵净瓶莲花宝镜、琵琶等)……

③所属教派

实例:宁玛派、萨迦派、噶当派、噶举派、格鲁派……

④制作材料

实例:纸、布、酥油、木料、金属、石材……

⑤制作方法

实例:绘制、堆绣、刺绣、缂丝、贴花、打籽绣、版印……

此外还有作者、唐卡作品风格或流派、制作时代、收藏地等通用概念。

1.3 定义类和类的等级体系

上一步骤中产生的大量概念是仅仅一张毫无组织结构的词汇表,还需建立该领域本体的框架。建立一个类的等级体系结构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自顶向下法,首先确定一个领域中最大的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逐步细化;二是自底向上法,从底层最小类即最小概念出发,将它们加以组织、概括,放在更加综合的概念之下。该文结合两种办法,利用综合法构建宗教肖像类唐卡领域本体,期间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向领域专业请教等方式,对每一个概念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筛选出关键性概念,去掉那些不必要或者超出领域范围的概念,尽可能精简的表达出领域的知识,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

本文所开发的宗教肖像类唐卡领域本体主要包括4个大类:唐卡图像文本信息类、唐卡主尊名称类、描述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类、相关信息类。每个大类下面继续划分成不同的子类,子类会自动继承父类的属性。

唐卡图像文本信息类用来描述唐卡图像文件属性,包括图像的编号、图像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图像的存储格式、图像的存储位置,创建该类是为了与唐卡的图像数据库相对应。

按照唐卡中绘制的主尊不同,将唐卡主尊名称类分为佛、菩萨、佛母、度母、空行、金刚、护法、罗汉、祖师、地方神和历史人物10个子类。每个子类下面再继续细化,例如佛类包括: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不动佛、三世佛、强巴佛、大日如来、五方佛、无量寿佛、药师佛等[8]。

唐卡图像构图复杂、组成元素较多,如图1所示。通常描述和识别中央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有:面相、面数、头饰、肤色、左手印、右手印、姿态、法器、头光、背光、座台等等,因此定义描述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类与之对应。

此外还有与唐卡有关的相关信息类,例如,根据所属教派不同将唐卡分为:宁玛派、萨迦派、噶当派、噶举派、格鲁派;根据颜色分为:黑唐、红唐、彩唐、金唐;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绘制、堆绣、刺绣、缂丝、贴花、打籽绣、版印。还可以按照作者等其他方式进行划分,以上这些都作为相关信息类的子类。

1.4 定义类的属性

在本体中,类仅仅描述了一个框架,还不能确切地描述一个领域。因此,需要继续定义这个类的内部结。Protege中常用有两种类型的属性:Datatype Properties和Object Properties。Datatype Properties(数据类型属性)代表了个体实例和基本数据类型的关系,使用时需赋予一个具体的属性值,常用有字符型、数值型、布尔型、日期时间型等。Object Properties(对象属性),用于建立两个类的实例之间的关系。例如:唐卡主尊名称和描述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之间定义一系列的对象来连接,如表1所示。此外,唐卡作者和唐卡之间是绘制和被绘制的关系,唐卡和唐卡作品风格或流派之间是隶属关系。所有属性都具有继承性,即父类的子类都具有该父类的所有属性。

1.5 定义属性的取值

属性的取值又称属性得分面,用来描述取值的类型、容许的取值以及取值的个数等其它特征。如描述唐卡主尊的主要画面元素中的面相取值类型是字符型,取值范围是愤怒、半怒、寂静;手印取值类型是字符型,取值范围是: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说法印、触地印、智拳印、辩法印、礼供印、定地印、期克印、合十印、殊胜三界印、安慰印、拔济众生印、弥陀定印等。

1.6 创建实例

创建实例是完成上述定义后的一个阶段,即将类进行实例化。方法是先建立一个类,然后创建这个类的实例,添加这个类的属性值。例如:一幅唐卡名称为释迦牟尼佛、面相是慈祥、面数是1、头饰是发髻、肤色是黄色、左手印是禅定印、右手印是触地印、姿态是金刚跏趺、持物是钵盂、头光是圆形、背光是马蹄形、座台是莲花座、所属教派是同属四大教派。

通过以上步骤,可不断丰富和完善宗教肖像类唐卡领域本体库,使领域中的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更加规范描述,为构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的唐卡领域知识库做重要铺垫。

2 讨论

利用本体思想,结合领域知识,初步构建了宗教肖像类唐卡领域本体的模型,阐述了构建的方法和步骤,为基于本体的唐卡知识库构建、唐卡语义检索等其它的应用性研究做有益的尝试。

在唐卡领域本体开发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1)唐卡堪称是融会佛教精神、世间技术和个人创造力的“百科全书”,知识丰富,涉及方面众多,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唐卡方面的领域知识。

2)描述唐卡概念的数据模型需进一步完善。每一幅唐卡,除了描述主尊本身的主要画面元素外,还应考虑其他一些重要信息,如:伴神、贡品、自然界景物、图案装饰、主尊上下界的背景等,以及唐卡构图各元素间的空间关系,这样才能较全面的描述一副唐卡的详细语义。

摘要:为实现唐卡数字资源的共享和重用,建立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的唐卡领域知识系统,从现有的本体相关理论出发,使用本体的形式化定义形式,对唐卡的概念进行语义形式化描述,利用七步法构建了唐卡领域的核心本体,对唐卡分类、唐卡知识库构建、唐卡信息智能检索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命题角度,构建答题模式 篇11

一、内容角度

(一)文章主旨

题型示例 :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07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9题)

参考答案 : (主旨)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答题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二)分层概括

题型示例: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07上海卷第11题)

参考答案:西湖风景优美;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湖人有抱负和气度。

基本技巧:

①看话题,话题同一及意旨相同者看作一层;

②看中心句,中心句领起的自然段落划归一层;

③看分值,4分多为2层,6分多为3层。

④概括大意需要抓文段的中心句、总结句、解说句等。

(三)归纳情感

题型示例: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感情,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07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7题)

参考答案: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

基本技巧:结合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摘取表现作者心理情感的关键词;感悟蕴含了作者感情倾向的叙述描写句,用自己的话转述;结合作品时代背景,或研究标题及头尾,分析情感。

二、结构角度

(一)句段作用

题型示例:“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07年江苏卷《麦天》第16题)

参考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下文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基本技巧:根据语段在全文中的位置,结合文章内容指出其作用;要准确使用专业术语,避免隔靴搔痒。

答题模式:

1. 开头部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总领全文,揭示主题;作必要交代,引出话题;景物描写,营造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2. 中间部分:照应或承接前文;开启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3. 结尾部分: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点明主旨,卒章显志;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呼应前文,结构严谨;总结全文,归纳结论。

(二)组材布局

【设题角度一】文章写“×××(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基本技巧:一是看位置。①被问对象若在写作重点内容前边,则是为了烘托写作重点对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话题,便于读者接受。②被问对象若在写作重点内容后边,则是为了丰富文章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二是看性质。二者性质相近,则是为了衬托重点对象;二者性质相反,则是为了对比突出重点对象。

(1)相关联想角度命题

题型示例: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07年辽宁卷《炉火》第20题)

参考答案: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2)相对联想角度命题

题型示例: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07年四川卷《焰火的变奏》第14题)

参考答案: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设题角度二】文章的材料安排有什么特点?

基本技巧:材料以什么为中心或以什么为线索,材料遵循时间或空间或逻辑顺序,材料的详略主次处理等。

答题模式:一线串珠(物线、情感线索),自然流畅;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前后照应,衔接紧密;详写什么,略写什么等。

题型示例: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07年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题)

参考答案:以“告别”为中心,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三)结构特点

【设题角度】文章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答题模式: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前后呼应,伏笔与铺垫,悬念与波澜等等。回答时先指明特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语言角度

(一)词语含义

命题重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题型示例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07年湖南卷《忆刘半农君》第17题)

参考答案:①“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②从前刘半农提倡写白话文,是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以后,思想日益保守。鲁迅用这两个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现了对刘半农的批评。

答题模式:先指出词语的语境含义,然后分析它突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①写景句,从给定词语所描绘的景物特征入手,指明其形象性、生动性;②抒情句,从给定词语所强化的情感入手,突出作者主观情感态度及读者自我感受。③议论句,从给定词语强调的观点、内涵入手,突出其准确性、表现力。

(二)句子含义

命题重点往往是修辞句和哲理句。

题型示例: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1题)

参考答案:“灯”喻指真情和温暖。作者认为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基本技巧:①比喻句、拟人句、借代句,答题时指出本体(或对象),再结合语境疏通句意即可。②哲理句往往对全文主旨作解释,要化抽象含意为具体,用多个等义词替换。

(三)语言风格

题型示例: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

参考答案: ①地方色彩鲜明。 ②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和心理。 ③含蓄俏皮,富有生活情趣。例句略。

答题模式:①叙述人的语言。平实、质朴、真切、清新、自然、明快、含蓄、深沉、隽永、华美、绮丽、奔放、慷慨、沉郁、含蓄、委婉、隽永等。②人物的语言。有地方色彩,个性化(幽默、风趣、诙谐、敏捷、笨拙、纯朴等)。

四、表达角度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命题重点是记叙、描写和抒情。

[基本技巧]

1.叙述技巧

①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倒叙,先交代了事情的结局或后发生的事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②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合心理描写,强烈吸引读者。第二人称:读者直接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便于情感交流,拟人化作用。第三人称: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2. 描写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①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

②景物描写。a. 空间角度:远近、俯仰、高低、内外。b. 感官角度: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准确使用作用类术语:渲染情境,营造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突出主旨。

题型示例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场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07年江苏卷《麦天》第15题)

参考答案:选取了春天有代表性的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二)修辞作用

题型示例: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7题)

参考答案:第二自然段“顽皮的小手……”一句,运用拟人,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第五段“庄稼在风中拔节……”一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生命的勃勃生机。

答题模式:①点出修辞手法;②指出修辞手法的作用;③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基本技巧】

比喻: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拟人: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夸张: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对偶:表意凝练,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增强气势。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三)表现手法

题型示例: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第13题)

参考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运用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

基本技巧: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白描、动静、虚实、抑扬、联想、想象、先抑后扬等。

答题模式:同修辞。

现代文阅读的专题复习,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考生必须重视老师的解题指导,在“实战演练”中不断的揣摩命题意图,调整答题思路,锤炼答题技巧,从而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答题模式,这样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以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的方式答题,势必会犯邯郸学步的错误。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篇12

1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冷链物流体系由诸多物流要素构成,如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冷链物流的供应主体、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物流政策平台、冷链物流市场监管、冷链物流技术支持等。

根据冷链物流体系涉及到的要素,本文提出从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冷链物流支撑系统以及冷链物流运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三大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三大系统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冷链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冷链物流支撑系统的支持,而运行系统涉及到的政策措施在宏观上影响着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构建;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规划决定了其建设运营模式,而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又反过来决定了网络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2 冷链物流网络系统构建

根据冷链物流的运作流程,从纵向角度将冷链物流网络划分成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三个方面。

2.1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是由冷链链条上对冷链物流有需求的节点的集合。它随着冷链物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是整个冷链物流体系运作的原动力,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副产品对于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网络的构建有以下几个步骤:

(1)对冷链物流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现有冷链物流需求,了解需求节点的情况和特点,并根据现状对潜在的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

(2)在现有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冷链需求从时间、空间和运输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在某时间段内某范围可以共同运输的冷链需求整合,构成物流需求子网络。

(3)根据需求预测,开发新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形成分布合理的需求。

2.2 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

本文提出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类似狭义的物流网络,具体指冷链物流网络中具有物流功能的节点、物流企业与其连同线路的集合。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连接起来,高效合理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大大提升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对功能网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

(1)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的具体步骤

1)分析现有网络。分析现有的网络中各冷链物流节点,总结其特点和优劣势;分析冷链物流服务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特征,预估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规模。

2)规划设计功能网络。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遵循物流系统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层次性、适应性、科学性等要求对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

3)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现有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整合同样从宏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所有节点及其周边运输线路和冷链物流企业的位置、类型、功能进行整合;微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能够满足某冷链物流需求的单个或若干个要素的整合。

4)根据规划,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完善节点建设和网络布局。

(2)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企业是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中重要的一环,物流功能网络中枢纽的建立对相关的冷链物流企业有聚集作用,并且冷链物流枢纽的正常运作也离不开物流企业。在某些区域中,枢纽的选择以及冷链功能网络的构建都是围绕着龙头冷链物流企业进行的。

在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时,要对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其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能够提供专业化、科学的冷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2.3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是指产品运送目的地及其关系的集合。将冷链物流目标客户单独列出,单独成网,能为冷链物流流程分析、设计和优化提供条件。许多产品的冷链物流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某一阶段的目标客户可能是下一阶段的冷链物流需求主体。因此,冷链目标客户网的归纳也有利于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目标客户网络将整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共同运送的冷链物流任务,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物流任务进行统一运送。这样既高效地利用了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又提高了冷链整体的运输效率。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的步骤如下:

(1)分析现有目标客户,明确其在时间、空间和产品种类数量等方面的需求,对客户需求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现有形式进行需求预测。

(2)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客户在冷链整体上的位置,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冷链物流运输任务。

(3)在预测的基础上,开发和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并逐步完善目标客户网络。

3 冷链物流支撑系统构建

本文从冷链物流体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要素出发,将冷链物流支撑系统划分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和冷链先进科技平台三个子系统。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构建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冷链物流体系得以运转的基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构建包括一般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两部分。

(1)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指的是在所有物流活动中需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货场、港口等设施,以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线路等内容。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整体的物流系统服务,为所有的物流子系统服务,其是构成冷链物流体系的一部分,但并非冷链物流体系所特有的。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现有的交通网络和物流设施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整体物流系统的具体需要展开。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交通网络、建设货场等。

(2)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冷链物流体系的特有部分,是为了满足冷链物流的特殊需要而建设的。

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冷库的建设和低温配送中心的建设上。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是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符合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要求。

低温仓储设备主要指冷库。冷库建设时要科学的对冷库类型、数量进行分析。冷库建设要避免冷库类型单一、冷库规模不均衡、冷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冷库建设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分析和预测进行,要全面考虑储藏货物的种类和规模。

低温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要符合区域内的实际需求,与地区或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相匹配。

3.2 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物流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物流信息平台使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使得物流信息得到有效地传播和利用。

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一般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相类似,此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满足冷链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冷链物流过程的跟踪、查询、过程优化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来自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冷链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冷链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冷链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信息交换,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撑的同时,还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沟通起到枢纽的作用,从而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要充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中,按照既定的规则从不同的子系统提取信息,在平台内部对共用冷链物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和发掘,实现冷链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组织、存储、发布和共享。最终将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成具有综合信息服务、异构数据交换、冷链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行业应用托管服务等相关功能的区域性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以达到整合整体冷链物流信息资源、降低整体冷链物流成本和提高整体冷链物流效率的目标。

3.3 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平台构建

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平台是一个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关于冷链物流先进技术的平台。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对于先进技术的了解掌握和使用远远不够。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平台的建立能会进一步开阔企业的视野,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进一步加快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发布国内外冷链物流领域的先进技术的相关信息;

(2)开展相关信息、技术的推广活动,普及先进技术知识,使先进技术信息被广泛的了解、接受和采用;

(3)结合高校、研究院等资源,聘请专家提供建议和相关咨询,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作用。

4 冷链物流运行系统构建

冷链物流运行系统涉及到冷链物流体系整体的建设、运营、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影响冷链物流体系的环境因素,旨在为冷链物流体系的顺利建设和运营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4.1 建设和运营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体系所服务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等原则。那么在体系建设的实施中也要根据所处层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并在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指导下进行,以使得系统整体高效运转。

当冷链物流体系内的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相关支撑系统构建完成后,运营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方能使各体统发挥自身的效用,方能是整个体系的运作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4.2 政策措施平台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受其所处的大环境的影。要使冷链物流体系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的地位得以确保,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障。政策措施平台的构建不仅仅能促使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也将在社会范围内提升企业和公众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视和关注。

(1)政策平台

建立冷链物流体系的政策平台,指的是出台一系列推动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政策,保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虽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但现阶段各级政府已经发现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打造相关的政策平台,促使政府出台有力的政策以促进链物流的发展。

(2)措施平台

在大的政策环境下,具体的措施建议将更进一步地保障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冷链物流一直缺乏相关的标准从而导致冷链的实际效果和效率缺乏衡量的标准,也导致评估和改进的难度。所以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措施的同时,要尽快地制定农副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相关标准。

4.3 冷链物流监管平台

监管一般隶属于措施之中,但是考虑其重要性,本文将监管部分特别提出来进行说明。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使冷链物流体系能在市场中和社会上充分发挥其功效,政府部门应当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打造冷链物流监管平台。监管平台规范冷链物流市场,规范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提升其各个环节的效率,进而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总体水平的,促使行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更效益。

5 总结

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既要涵盖基本冷链物流因素的设计和规划,又要涉及体系整体的运作,还要考虑区域内政策措施环境等要素。综合考虑各因素,本文从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冷链物流支撑系统和冷链物流运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冷链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不同于对于狭义物流网络的构建,而是选取从冷链物流运作流程角度出发,分别对冷链物流需求主体、冷链物流供应主体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纵向上将冷链物流网络划分为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及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三个子网络。

冷链物流支撑体系构建则是从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持性要素出发,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设计。

冷链物流运行系统的构建则涉及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层面,从建设运营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

本文从新角度出发,为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框架,对推进和加快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综合考虑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所应涉及的冷链物流因素、建设运行和宏观环境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将冷链物流体系分为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冷链物流支撑系统和冷链物流运行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构建。理论框架不仅涵盖对冷链物流需求主体、供给主体和目标客户的考虑,也考虑了体系构建所必须的如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等支撑要素,同时还涉及到体系构建和运行所需要的宏观政策环境方面的内容。此理论框架为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和建议。

关键词:冷链,物流体系,物流网络

参考文献

[1]鞠颂东,徐杰,卞文良,等.物流网络理论的提出与探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7-29.

[2]海峰,胡娟.物流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3-177.

[3]单丽辉,张仲义,王喜富,等.基于系统理论的物流网络分析与资源整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7-53.

[4]何明珂.冷链系统基础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6-50.

[5]李兆磊.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兰洪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9.

[7]杨晓雁.区域物流系统效应分析[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10.

上一篇:灭火的原因下一篇:导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