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训练

2024-10-14

提升训练(共11篇)

提升训练 篇1

眼下很多所谓“精彩”的课只是表面上的喧闹, 过分地强调“人文的感动”, 却失去了语文课本该有的那块“自留地”。真正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进行, 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时, 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 提升“听、说、读、写”能力。而提高人文修养只是一种渗透, 一种融合, 是其他人文学科共有的特性, 诸如情感、态度、手段、媒体、方法、策略都属于过程而已。

学习话语, 包括学习形式 (怎么说) 和内容 (说什么) 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 即“怎么说”, 而非“说什么”。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 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 即“说什么”自然生成于“怎么说”中。语文教学要始终着眼于语言文字怎样把人的情、意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语文教学内容如果守住了话语形式这一门槛, 教的即使是政治性论文, 也不会上成政治课;跨越了这一门槛, 即使教的是诗歌、小说、散文, 也会上成政治课或别的什么课。语文课改只有循着话语形式这条路, 才能真正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只有把“语言文字训练”这条根培植在我们的课堂中, 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 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语言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 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 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 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请看刘亚雄老师执教《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披挂象鞍”这部分课文。请同学们浏览5~9自然段, 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 画下来, 读一读, 体会它的想法。

师:画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先读句子, 再说体会。

生: (读) 没想到, 嘎羧见了, 一下子安静下来, 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 眼睛里泪光闪闪, 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 请把它圈下来。 (学生先后抓住“泪光闪闪”、“久别重逢”、“摩挲”等词语来谈体会。)

师:这位同学关注了嘎羧的动作 (师板书:动作) , 还有人关注它的神态吗? (师板书:神态)

生:我是从“呼呼”这个词感受到嘎羧对象鞍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生:我从“呼呼”这个词感受到对象鞍的留恋。

生:我觉得应该有四个词: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因为象鞍上面有弹洞和斑斑血迹, 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师:你能联系着后面的课文来理解, 非常好。那嘎羧看着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 闻着上面的血液和硝烟的气味, 它会想起什么? (学生描述想起的各种情景和画面。)

师:是的, 这头战象有它辉煌的过去, 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 所以, 它看到象鞍, 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 你们看, 我们联系上下文 (板书:联系上下文) , 边读边想象 (板书:展开联想) , 就读懂了嘎羧的心, 体会到了它美丽的情感, 你们能读出嘎羧这激动的心情吗?请你们自己先练习练习。

该片段的教学简约高效。紧紧抓住“战象”的动作、神态, 引导学生“读懂了什么”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怎么读懂”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 边读边想象等来感悟语言, 体会情感;在书上作批注等等。让语言学习在扎扎实实的实践中落实并深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必然要植根于“品味语言、触摸文字”这一语言发展根基, 一些所谓的“课堂生机与活力”只能让语文和语文课堂虚化、窄化, 甚至异化。语言能力的培养必定要在听说读写方面下苦功, 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

三、语言能力在与精神同构共生中提升

语言的功能, 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交流思想感情, 相互交际, 达到相互了解。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具有人文性,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 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 语言是工具的, 也是人文的, 语文课的天职就是要发展学生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 这也是本色语文的精髓所在。

一位老师阐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饱经风霜”时, 先让学生回忆“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 再让学生想象“车夫饱经风霜的脸可能是什么样的”, 然后引导学生激动而投入地朗读“救助车夫”的这段话, 最后以“他真是饱经风霜啊!你看……”为总领句,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积累写一个小片段。

这样的教学, 让“饱经风霜”这个词不仅在学生心中有了形, 还有了神。从已有表象的激活, 到本质内涵的领悟, 再到动手练笔, “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有了持久的生命, 真正实现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了。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本质均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因此,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能力的发展。培养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是什么 (J) .小学语文教师.2008 (.4) .6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 (.1) .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2

[4]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

重视思维训练提升数学素养 篇2

一、创造使用教材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研究学生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在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一课中,我准确把握教材的两个重点:一个是体现找规律的“找”,强调“找”的过程,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找”;二是如何理解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出方法到优化方法最后选择方法。在教学例题时,我并没有直接用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在学生理解了周期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用五角星创造规律,并用学生自己创造的一个规律,作为例题的教学。这样,例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更利于学生理解规律,解决问题。可见,认真钻研教材,发挥使用教材的创造性,能使课堂内涵更为丰富。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要根据需要,适当重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二、唤醒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做好学习新知的准备和思维方法的铺垫,找准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素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讨论的问题,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1.在兴趣中提出问题

数学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许多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习数学当成了自己的负担。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敏感、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直观的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

2.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相信,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三、渗透数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

加德纳说:“我们交给儿童更为宝贵的东西,不是特定的题材,而是如何掌握题材。”新课标解读中也阐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应体会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试验、收集信息、猜测、验证、证明、反思、调控……这些方法的熏陶,将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上的教育上。这要求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采取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在解题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学五年级《一一列举的策略》一课,我先设计了一道填空“18÷()=()”让学生初步感知,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必须有序填写。接着进入本课的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围绕“王大叔用22根1米的栅栏围长方形,怎样围最大”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探究,生成多种形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画图、算式等等;然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即长+宽=11米;接着针对长+宽=11米的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周长围成一个长方形,就需要确定长和宽的数据,而确定长和宽的数据可以根据长+宽=11米的数量关系来一一列举;最后,根据列举出来的五种情况,计算面积,帮助“张大伯确定围长方形的方法”,并体会掌握“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长和宽的数据越接近,围成的长方形面积越大”的规律。

解决完例1后,再让学生回顾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方法:“理解题意——一一列举——进行选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观察、收集信息、列表、反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诚然,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体验的、慢慢积淀的过程。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设计富有逻辑性的数学活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或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学会数学思维,领悟数学精神,体验数学价值,将数学素养的形成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有效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升。

重视语感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篇3

一、指导吟诵, 感知内容

就语文本身来说, 语言文字是形式, 思想感情是内容。就语文教学来讲, 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 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思维, 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产生真切的感受, 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语感, 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和感受课文的语言, 吟诵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凡、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即有节奏地诵读。通过吟诵, 耳朵可以具体地感受到语言抑扬有致的音韵, 缓急合宜的节奏;眼睛可以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鲜明的形象;内心能够和作者的心相通, 敏锐地感知课文的内容。

如《大海睡了》, 这是一首诗歌, 诗中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诗歌共8行, 语言流畅、富于想象。教学中, 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用画面再现情境, 用音乐渲染情境, 用语言描绘情境, 让诗文幽远深邃的意境展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然后引导学生用轻松、舒缓的语气有节奏地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逐步加深自己的感受, 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启发想象, 领会意境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的确,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诱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那么,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定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意境呢?叶老认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个之意, 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 而抛荒了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 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这段话启发我们, 在培养学生语感时,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 使学生根据语言文字, 在脑中进行加工再造, 显现出相应的具体形象, 并受到形象的感染, 情意的熏陶, 从而领会课文的意境。

三、联系生活, 体会感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培养学生语感, 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 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 “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累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因此, 培养学生语感, 还要多引导学生调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扎扎实实地体会出语言文字所含的感情。

如《奶奶的白发》第二自然段的教学, 指导朗读时, 要注意人物说话语气和内心感情的变化。特别是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是本段也是本文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教学中让学生就词解词, 就句解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而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插图, 回想自己所熟悉的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 为什么“这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 一半是我给呢”?这样, 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而且把课堂学习与家庭生活衔接了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碰撞着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 长辈为晚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但却无怨无悔, 从而能有感情地读好奶奶的话。

四、积累运用, 积淀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语感, 应高度重视积累和运用。所谓“文章读之极熟, 即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熟读成诵的过程, 不仅是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过程, 也是内化成套的语感图式的过程。

如《奶奶的白发》一课的教学, 在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句, 体会了人物情感之后,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奶奶和“我”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等, 并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 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 师生共同担当评委,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这样,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 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 增强体验, 同时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足球体能训练提升计划 篇4

(1)发展颈部、上肢、肩背力量的练习A.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B.俯卧撑。(可以双手撑在健身球上做)C.引体向上。D 推小车。

E 卧推(水平、上斜、下斜;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F 哑铃/杠铃弯举

G 俯立哑铃臂屈伸(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H 杠铃俯立划船(单臂哑铃划船)I 俯立飞鸟

J 坐在健身球上做杠铃颈后推举(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K 对坐,两腿分开,互抛实心球(先离心后向心)(2)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A.仰卧起坐(加转体)、仰卧举腿(斜板)

B.侧卧体侧屈、侧卧双腿上举、俯卧做体后屈(同时可抬腿)C.跳起空中转体、收腹头顶球 D 展腹跳

E 肩负杠铃体前屈、转体(3)发展腿部力量练习

A 各种跳跃练习。立定跳、多级跳、蛙跳、助跑跳、肩负杠铃连续上跳、跨步跳、跳深 B 肩负杠铃提踵、半蹲

C 快速摆动大、小腿,可绑沙袋,也可采用橡皮筋增加阻力 D 远距传球、射门练习E 骑人提踵

F 杠铃剪蹲(步子跨大些: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步子跨得小些:主要集中锻炼股四头肌)G 悬垂举腿 2.速度素质

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1)各种姿势的起跑(10~30米)

(2)在快速跑或快速运球中,听、看教师信号,做急停、转身、变向、跳跃、翻滚等动作。(3)利用快速小步跑、高抬腿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跑等练习,突破速度障碍。(4)全速运球跑、变速变向运球跑(5)绕杆跑、运球绕杆

(6)利用简单的战术配合练习速度。3.耐力素质

(1)有氧耐力训练

A 3000米、5000米、8000米等不同距离跑。B 定时跑。如12分钟跑 C 穿足球鞋长距跑

D 100~200米间歇跑,400~800变速跑(2)无氧耐力 A 30~60米重复多次冲刺跑 B 100~400米高强度反复跑 C 各种短距追逐跑

D 进行5、10、15、20、25米折返跑 E 往返冲刺传球

F 规定时间做不同人数抢传练习4.灵敏协调素质

A 交叉步前进或后退练习,侧向移动练习。

B 各种跑。快速后退跑、转身跑、快速跑动中看手势变向。C 各种翻滚与起动跑。D 听掌声、哨声起动跑。E 喊号追认。F 两人冲撞躲闪。G 多种动作过障碍。5.柔韧素质

A 颈前屈、侧屈、后屈并绕环,体前屈、侧屈、后屈并振动。B 前弓步和侧弓步压腿,纵劈腿和横劈腿。C 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和腿绕环。

D 站立体前屈下压,或靠墙站立体前屈下压。背伸、展腹屈体练习及腿肌伸展练习。

E 模仿内外颠球动作,单双腿连续做内翻和外翻练习。模仿内扣和外扣动作,单腿连续做内转、外转动作。

F 两腿交叉的各种跨步、转身动作。

G 踢球、顶球、抢截球等各种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

H跪压正脚背(上体后仰轻轻振压)及全脚背着地的俯卧撑练习(主要拉长脚背韧带和小腿前肌群)。

I 模仿和结合球的大幅度振摆腿、铲球、侧身踢凌空球及倒勾射门等练习。

体能训练的计划要适应足球特点,训练内容、跑动距离、跑动类型、力量与耐力、不同队员应有不同要求。上面主要从基础体能来谈,下面进一步结合专项特点主要谈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

一、专项力量训练 1.速度力量

练习强度75%~90%;练习时间5~10秒;间歇:以完全恢复为宜;重复次数:4~6次;练习组数:3~4组。2.力量耐力

练习强度:60%~70%;练习时间:15~45秒为宜;间歇: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重复次数:20~30次;练习组数:3~5组。

二、专项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求:练习强度:95%~100%;练习时间:3~10秒为宜;间歇时间视训练目的而定,可完全恢复或不完全恢复;练习重复次数:6~8次;练习组数:3~5组。

三、专项耐力训练 1.有氧耐力训练

分为小强度间歇法和持续法两种。

持续训练法要求:练习强度:40%~60%;练习时间:25分钟以上;距离:5000~10000米。小强度间歇法要求:练习强度:150次/分为宜;练习时间:30~4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一般脉搏恢复到120次/分为宜;练习次数:8~40次;练习组数:1组即可。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常采用次大强度间歇法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要求:练习强度:80%~90%,脉搏为180~200次/分;练习时间为:20~12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脉搏一般在120次/分左右;练习次数:12~40次;练习组数:1~2组。

拉伸大腿后部肌肉:

坐在地上,把要拉伸的腿在体前伸直, 弯曲另一条腿,整条腿的外侧贴近地面,与伸直的 腿组成三角形, 背部挺直,从胯部尽量向前屈,双手抓住伸直腿的 脚尖,保持这个姿势20分钟 , 手触脚尖时不允许有弹动式动作(触不到脚尖也没 关系)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一

坐姿,双脚脚底相互贴近,膝盖向外撑并尽量*近地面 , 双手抓住双脚踝,保持这个姿势,数10 , 放松,然后重复3次。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二

坐姿,双脚在体前伸直并分开 , 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从胯部向前屈体,双手从 腿内侧去抓住双腿的脚踝, 保持这个姿势,感觉大腿内侧被拉紧 , 放松,然后重复。拉伸小腿(后部)肌肉

俯身,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身体重心集中于支撑脚的脚尖处,脚跟向后、向下 用力,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数10,放松,重复3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拉伸肩部肌肉 仰卧,抬起一条腿,抓住大腿*近膝盖一端,用力 拉向胸部,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并贴近地面,头部也不能离开地面,保持姿势,数10,重复3次,并换腿。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一

用一只手从外、后侧抓住对侧手臂肘部,拉向被抓 手臂的对侧,保持姿势数10,重复3次,然后拉伸另一侧肩部。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二

双手手指在头顶交*互握,掌心朝上,双臂向上、向后伸展,保持15秒钟。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三

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篇5

关键词:思维动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思维品质

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力求让课堂成为思维训练的力场。特级教师张齐华在《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有效情境,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思维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课始,张老师以寻找最帅的儿子为切入点,在出示了一系列的照片后,学生哗然,无法确定哪一个是张老师的儿子。接着,教者给出一组数对(4,2),学生们在激烈探讨后,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左至右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右至左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左至右,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先从右至左,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最终锁定4个头像,教者调侃:没有这么多儿子,这里只有一个是我的。质疑: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问题出现在哪里?一语惊醒梦中人,生齐:老师,你没说清楚?(4,2)中哪个指的是行,哪个指的是列?是从哪边(即从什么方向)开始数的?

创设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张齐华老师的有效有意导入,使得学生们兴趣盎然,快乐地踏上了思维之旅。

二、主动探索,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出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创设情境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变教师的“教”为“导”、学生的“学”为“探”,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1.沟通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说:“我儿子最铁的哥们的位置是(2,1)。”(在屏幕上圈出头像)此时学生思绪万千,想说的话特别多。张老师趁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恰到好处。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张老师适时抛出:“现在你能找着我儿子了吗?”生齐:“能!”

“哪一个?”

“第4列第2行。”

“帅吗?”

“帅!”学生开心地大笑。

“说说你是怎么找着的?”

生1:那个最铁的哥们的位置(2,1),就是左数第2列最下面第1行。所以,(4,2)就是第4列第2行。

“还有不同意见吗?你们都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恭喜你,答对了。”微笑示意其坐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接着给出几个数对判断位置。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若遇到学生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张老师没有通过直接的传授,而是借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巧妙的疏导、殷勤的期待、热情的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开拓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调整思路,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从新角度去思考,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随机应变,产生适合时宜的办法。

照片中的数对迎刃而解之后,张老师联系实际:“你觉得你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能用数对来表示吗?”

生点头大声应允:“可以。”

“第1列第1行在哪里?”(学生举手示意)

有两位学生同时举手。(师皱眉)

启发引导,师生明确:应站在讲台的角度来看,第1列第1行的位置。

请出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分别说出其所处的位置。

跟同桌说说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记住自己的位置,进行听数对起立的游戏。

游戏步骤:

①师依次由慢渐快地报出:(3,1),(3,2),(3,3),(3,4),(3,5),(3,6),听到自己数对的学生一一起立,学生站成一列。

②请学生报数对,听到自己数对的同学起立。(学生依照教者的形式报出数对)

(1,1),(2,1),(3,1),(4,1),(5,1),…,学生站成一行;

(1,1),(2,2),(3,3),(4,4),(5,5),…,学生站成一斜排;

(1,6),(2,5),(3,4),(4,3),(5,2),…,学生又站成另一斜排。

③师:都这样说成一行一列,已没什么新鲜感,下面谁来挑战:报一个数对就能站一列或一行或斜排?

生1报(2,0),没人站。

nlc202309031137

生2报(1,1-7),师含笑:打包出售了。没人理。

生3报(1,),师:这是数对吗?众生摇头。

生4报(3,x),师相机板书。(3,1),(3,2),(3,3)…位置的学生,依次在其他学生提醒声中缓缓起立。

师面对他们一一询问:你是(3,x)吗?第一位学生摇头,师示意其坐下,继而整列学生都被这一问题一一轰坐下。紧接着,师又面向他们一一再询问:x可以代表1吗?可以代表2吗?……刚刚被轰坐下的学生又一一站起。整个课堂充溢着快乐的思辨,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从具体的数字到用字母来代替数字,这不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吗?

3.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活动的独立创造水平。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即善于探求新的途径和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洁的解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用字母表示数,把学生的思维又推向了另一个高起点。

张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平面图中位置出格了,怎么办?

②给定三角形,你能用数对表示顶点的位置吗?为什么不能?

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来开阔学生思路,引起思维变通,延伸思维。注重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模式。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在这一训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三、总结深化,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发展,应指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以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的水平。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前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

张老师在小结提升环节引出:(1)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2)真的都需要两个数吗?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在确定位置时所要面临的一维线性空间、二维的平面空间、三维的立体空间、多维的无限空间进行巧妙的沟通、联系、梳理、铺垫。我们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确定教学目标的生长点与发展点,用心唱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懂得从孩子一生的经历来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总结深化,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从张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中,我们深深领会到:数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的有趣、有用、真实的另一面。从而能够做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核心,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学生思维的起始点、转折点以及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启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这样才能使绚丽的思维波澜飞溅起更高的思维浪花……

注重思维训练提升解题效益 篇6

一、培养系统思维,完善认知结构

良好的系统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能够从已经习得的知识中获取有关原理,从而揭示规律,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转化。

(1)借助相似块,实现知识迁移。实现新旧知识的基础前提就是寻找彼此之间的相似块,相似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具有价值的迁移。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新旧知识中客观存在的这些相似块中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渐提升学生探知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新知识中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中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归一应用题时,教材中的例题是:“学校花200元买了4个排球,照这样计算,买8个需要多少钱?”显然,在没有直接出示单价的情况下,学生似乎难以下手。于是,在教学这道例题时, 我为学生搭建了这样的相似块:“排球的价格是50元,买8个需要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在两条题目的比照中,在前后知识的联系中,迅速作出判断得出了先计算单价、再计算总价的情况。

(2)利用迁移规律,实现结构规整。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大和发展的。通常需要两种这样的方式:首先是同化,即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完全一致,新知则作为补充再融入原有体系,扩展认知的内涵;其次是调整,即新知识与原有结构并不一致,在融入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认知进行改造与整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知识结构的质态,为学生的同化或者调整铺平道路。

二、培养逆向思维,深化认知本质

逆向思维是指与传统下和习惯中思维方式完全相反的思维过程,这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侧面去观察和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意识到从正面顺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而没有能够引领学生从相反的角度重新感受审视相关知识,造成了数学教学的资源浪费。

(1)在概念的叙述中历练逆向思维。小学数学概念的叙述包括了前提和结论两大部分,以正向叙述的方式展开。如果教学中能够在适当的教学契机中引导学生变化方向对概念进行叙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崭新的认知。

例如在“小数点移动和数值变化的规律”这个知识点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数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知道小数数值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当然,教师也要切忌逆向叙述时的机械换位,从而影响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0是自然数”,则不能简单地说成“自然数是0”。

(2)在计算的实践中历练逆向思维。计算教学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使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对公式更明白,教师对公式的逆向思考设计了以下题目:圆锥体积是12.56立方米,底面积是9.42平方米,高是多少米?在传统思维中,学生习惯于以底面积和高度求体积,而在此题中则以体积与底面积求高,这涉及到学生对“3V=sh”公式变型理解,能在培养学生思维逆向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外延

发散思维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多元扩展、多维展开的立体化且呈辐射型的思维状态。以这种思维状态思考问题,即便是单一的信息,思考者也会从不同的思路和方向进行探究,由点到面,将知识整个串联起来,形成动态的认知结构,从而拓展自己的认知思路。

例如经典题目:鸡和兔共处一笼,共有头48个,脚100只,鸡和兔共有多少只?

面对这样的题目,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可以假设全部是鸡,找出脚的差数,从而求出兔的只数;可以假设全部是兔,在找出脚的差数, 从而明确鸡的只数。在此基础上,甚至还有另外两种解法。面对这样古老而富经典性的置换问题,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能够懂得这道题目的解法,让学生能够解决此中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这道题目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比照,学生在不同的解题思路经历了完全不同的思维体验,思维能力则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系统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多重维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历练的平台,才能真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摘要:解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解题过程同样也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夯实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策略和平台。因此,教师要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系统思维,完善认知结构;培养逆向思维,深化认知本质;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外延,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益。

重视阅读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习,阅读,揣摩,运用,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 要开阔学生的视野“, 广泛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的必要途径。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指出:“现在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 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而“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阅读的指导和训练, 让学生不断吸收文化, 积累知识, 增长才智, 促进他们自身素质的发展。

阅读能启迪思维, 开阔视野, 渊博的知识来自广泛的阅读, 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诗人、学者, 直至革命领袖、导师, 他们的学问、智慧、成就无不来自阅读。一代伟人毛泽东, 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期间博览群书, 日后成为运筹帷幄、指挥三军的伟大领袖, 同时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政治家、诗人。贫苦出身的高尔基, 他的“人生三部曲”, 他著名的长篇《母亲》, 也出自于他刻苦的自学、广博的阅读。阅读, 它能将知识汇聚成记忆的长河, 能把智慧堆集成金色的大山, 让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可阅读的源头必须从小就要开凿, 挖的早, 开的深, 日后才会源远流长, 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 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 抓紧这时期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多读多记, 多思考,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定将受益匪浅。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叶老说过:“有了习惯, 一辈子读书, 一辈子受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 要求他们多设问, 多思考, 读懂文章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大纲也要求我们, 初中阶段让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的方法, 培养默读的习惯, 提高阅读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 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短时间能奏效的, 它要靠平时的训练和积累, 日久天长, 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加强这方面指导训练, 让学生喜欢阅读, 并懂得读什么、怎么读, 懂得学习方法以达到今后“不需要教”的目的。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平时的训练。语文教学中, 可以在课内、课外两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

一、课堂教学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读懂每篇文章的途径之一,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叶老指出:“阅读的目的, 在于吸收知识, 增加自身的经验……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 必须从记忆入手, 抓住要点, 条理清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着重训练:

(一) 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阅读最主是预习阶段, 让学生自己动脑, 解决困惑”。课前在布置学生阅读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时, 要求学生抓要点, 把握每篇课文的文体、作者、线索、人物、主旨, 甚至特色等, 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含义。有的课文老师还可以设计课前的预习问题, 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阅读。比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之前,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 每篇文章一般都会有它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2) 不同文体的文章就有不同的学习要点, 这篇是什么文体的文章, 可以从哪些要点方面来学习? (3)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与这些要点相关的文句, 并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阅读相关的课内课外的资料, 需要自己动脑筋。或者还可以让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 供课堂上讨论。预习作业完成的好, 课堂上学习起来就容易些, 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 学生往往就会产生第一步成功的喜悦, 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二) 课上阅读

“阅”即看。阅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做好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各方面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训练和提高。课堂阅读不是走马观花似的, 而是要看到内容, 能讲出条条道道。“读”, 包括默读和放声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知道, 一篇课文的阅读可以泛读和精读相配合, 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训练语感。如在教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时, 先播放龚玥的《母亲》歌曲, 并将歌词幻灯演示给学生看, 学生看着歌词听歌, 容易被感染, 能够为课文的学习营造感性的氛围, 之后再请学生阅读课文, 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最为感染人的语段, 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当我小学毕了业的时候……”, 这段中母亲除夕之夜送儿子“返校”的事情, 然后指名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朗读演绎这段文字, 有的学生还从自己母亲的事情上进行比较, 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这样的阅读较之老师对课文的分析, 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更积极的锻炼;这样的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性也得到体现。这样的课堂, 学生的思想是活跃的, 言论是没有约束的, 他们体会到了身心投入阅读的愉悦, 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这样的阅读。

(三) 揣摩运用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后, 列举一两个重点段落作为“精读细研”, 让学生揣摩运用。教师点拨指导他们从字音、词语、语法、句子、层次、情感等方面提出问题。可采取分组方式, 一组学生出题, 另一组学生回答。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如果是教学诗歌, 则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揣摩体会, 一首诗歌, 听录音中“美读”或教师“范读”, 或采用学生个别读、分组读、整体读等相结合的方法, 读出声调, 读出感情, 才能使学生在听读中陶冶情操, 在一次次的听读中感知揣摩诗歌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 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读”,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味。

(四) 安排课堂的阅读欣赏课

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安排一节课堂的阅读欣赏课, 学生把自己平时阅读中喜欢的好文章推荐给同学, 在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在朗读、讨论中既训练了读、听、说的能力, 又拓宽了知识面, 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地提高了, 综合素质也就得到了提升。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 通过以上形式的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学生就可以逐渐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逐渐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逐步锻炼提高自身的能力, 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二、课外阅读

“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 这是语文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阅读教学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点。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以及高科技的不断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平台, 丰富了人们的知识积累, 对人们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果光靠课内阅读掌握的知识, 那是永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能够左右逢源, 在今后工作上运用自如,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就必须指导他们课外广泛阅读, 积极主动去获取各类知识、信息, 为达此目的, 在课外学有所获可以这样:1鼓励学生养成每天阅读书报信息的习惯;2用摘抄优美精辟语句的方法阅读鉴赏,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3制作读书卡片, 积累阅读知识, 写读书心得笔记, 提高收集资料、练习写作的能力;4班级中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齐分享, 谈方法, 谈体会, 增加阅读量, 扩大知识面, 锻炼提高听说的能力。

强化反思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篇8

一、反思知识脉络, 夯实基础知识

习题训练的目的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进而熟练运用。因此, 在反思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题干中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并加以巩固。如:

例1:已知圆的方程x2+y2-6x-4y+12=0, 求在y轴上的截距为1, 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

教师讲解解题过程后, 通过一系列设问, 引导学生一步步反思知识点, 总结题型结构。学生通过反思, 应总结出的知识点有:

(1) 圆心坐标公式;

(2) 半径公式:;

(3) 直线方程:点斜式y-y1=k (x-x1) , 斜截式y=kx+b;

(4)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别方法:

如果学生能坚持这样进行反思, 对于考试的知识脉络将了然于心, 夯实基础知识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二、反思解题思路, 提高审题能力

解题思路就是将理解题意时所获信息和头脑中的信息结合起来, 进行加工、重组与再生, 使思维向目标靠近, 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 反思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重组与再生的反思, 探索如何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 选择哪条途径, 解题关键在哪里, 看是否可用一般原理代替许多步骤, 提高思维层次。结合例1,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

教师:本题解题过程中, 核心环节是什么?

学生: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d=r。

教师: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圆心坐标与直线方程。

教师:很好!由此, 我们可以总结出本题的解题步骤了, 本题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解答?

学生:四个步骤。第一步, 设出直线方程;第二步, 求圆心坐标与半径;第三步, 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并代入公式d=r;第四步, 化简求值得出结论。

教师: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解题规律:欲求切线方程, 关键在于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此时需要圆心坐标、半径及直线方程三个基本条件。

通过这样的反思, 解题思路就会比较自然、有条理,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思维层次, 审题能力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三、反思解题过程, 掌握解题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依据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解题过程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 它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再思考, 不仅仅是对数学解题学习的一般性回顾或重复, 更重要的是深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因此在总结知识脉络、反思解题思路之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 分析破题关键, 理清解题步骤, 拓展解题思路, 优化思维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探求一题多解, 鉴别不同方法之间的作用、特征及差异, 挖掘解决问题的核心问题与共同本质, 最后升华为解题方法。如:

例2:求证

证法1: (运用二倍角公式统一角度)

证法2: (逆用半角公式统一角度)

证法3: (运用万能公式统一函数种类) 设tanθ=t

证法4:可用变更论证法。只要证下式即可。

(1-cos2θ+sin2θ) sin2θ= (1-cos2θ) (1+cos2θ+sin2θ)

证法5:由正切半角公式, 利用合分比性质, 则命题得证。

这样, 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策略, 在不断反思中,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沟通了知识与能力间的纵横关系, 训练和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了综合解题能力。

四、反思错解根源, 优化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则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的宝座。”因此, 面对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 教师除了纠正学生的错误, 提出正确解法之外, 还应引导学生反躬自省, 挖掘错解根源, 探寻突破迷局的路径, 从而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显然, 会有学生对这两种解法提出质疑:等号取不到。最后经过积极论证, 学生发现了下面解法:

这样本题迎刃而解。但如果此时师生立即停止探究, 则学生仅仅了解了本题的错误之外, 收获并不大。或许学生还会存在这样的疑惑, 这样的分拆是否唯一?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 怎样分拆才合理呢?面对这样的疑惑,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1:除了上述分拆方法, 还有别的合理分拆方法吗?

反思2:这两种合理分拆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显然, 这两种合理分拆都满足“当sin2α=1时, y取最小值”, 所以肯定会分拆出的模块, 这也说明两种分拆本质是一样的。

反思3:为什么当sin2α=1时, y取最小值?

教师引导学生构造出函数在 (0, 2]上递减, 在[2, +∞) 上递增, 而x=sin2α∈ (0, 1) , 故当sin2α=1时, y取最小值。所以上述两种合理分拆其实是一致的。

通过这样不断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才真正明白了怎样去分拆变形, 同时也引入了解决最值问题的另一种有效的解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这比利用基本不等式更具一般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探究形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这一反思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以巩固, 数学思想方法得以有效渗透, 数学思维能力得以优化和发展。

五、反思变式拓展, 提炼解题规律

数学习题浩如烟海, 但一些数学习题必然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共同的解决方法, 对这类问题有通法可套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反思过程中, 通过对题目的条件进行变换, 或是对原题的结论进行拓宽引申, 设计出新题并进行求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把握问题的本质, 提炼出同一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

例4: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3+a4+a6+a7=40, 求S9的值。

分析:本题只需根据公式得出a1+a9=a3+a7=a4+a6=20, 代入前n项和公式, 即可求解。

在学生得出正确解法后, 教师可“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变换, 开阔学生视野。

变换1: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5=10, 求S9的值。

变换2: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S9=90, 求a1+a9的值。

变换3: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S9=90, 求a3+a4+a6+a7的值。

变换4: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S9=90, 求a5的值。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几种变换, 指导学生把与这种题型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 把握解题规律, 避免“题海战术”,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通过演变, 可使学生思维活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总之,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的习惯, 鼓励学生自觉反思,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宇宁.如何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规律[J].数学教学通讯, 2011, 10.

[2]沈小明.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三数学纠错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 2012, 05.

提升英语听力训练效果 篇9

一、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要搞清楚影响听力效果的因素

1. 语言基础知识的因素。

这个因素包括语音、语速、英美语音之间的差异以及词汇受限等几个方面。现在很多乡村的初中,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设施落后, 很少听到录音, 加之传统教学方式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导致学生听说能力, 普遍较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好单词的准确发音, 尤其是发音相近、拼写相近的词, 容易混淆, 如capcup, foot-food, house-horse等。

2. 母语干扰的因素。

对于中国入学外语的最大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每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 往往会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翻译出未, 而不会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 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 因此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 听力习惯因素。

听懂材料的基本思想, 在听的过程中关键是尽量理解全文的大意, 不是说把每个词、每个句型都听懂。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 在听的过程中, 一旦遇到不理解生词和句子时, 就停下来苦思冥想, 半天也没想出来, 结果后面是什么内容, 一概不知, 影响了听力效果。

4. 文化背景知识的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 更需要了解并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 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我们在听力训练时遇到这样一道题, 听力材料是:

Man:I hope I can see you at my birthday party.

Woman:Oh dear, I’ve almost forgot, when is it?

Man:Well, the day after April Fools'Day.Easy to remember, isn't it.

Question:When is man's birthday?

A.February 2nd.B.April 2nd.C。April lst.

当时有许多同学不知道April Foods'Day是西方民族的一个节日, 在每年的四月一日, 因为很多中国人不过这个节, 所以就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5. 心理情绪因素。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 当入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 就易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今年我们初四复习进行模拟考试时, 有些同学就对我说, 他一听录音就特别紧张, 很长时间也平静不下来。再如, 今年中考时, 我们的听力考试由于听力设备以及放音效果不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正确发挥。

二、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1. 进一步加强语音知识的复习。

首先, 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习英语的前提, 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其次, 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 如句子的重读、弱读、节奏、音变、语速、连读、失去爆破、语音、语调、英美语音差异等等, 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

2.

要从根本上改变“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局势,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高中学生读得懂含有某种语法结构的甸子, 笔头练习做的正确, 考试成绩优良, 但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发现自己听不懂别人讲英语, 更谈不上开口和对方进行英语对话,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现象。不过近几年来, 引导中学外语教学高考指挥棒, 已经指向了语言应用能力, 尤其这两年, 高考外语增加了听力测试, 无疑会对基础外语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也促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把听说摆在与读写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 才有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英语人才, 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 创设环境,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因为我们是语言教学, 所以每位英语老师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运用英语讲课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锻炼其感知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讲新课以前, 老师应用英语简单介绍本课的知识背景和故事情节, 激发他们对本课学习的热情, 然后再放录音并提出问题, 这样培养他们仔细听的习惯, 也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以排除母语的干扰。其次应该坚持每天2~3分钟的值日生报告, 还可以叫学生口头复述所听的内容及课文大意, 这样既训练了同学们的听力, 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4. 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对听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对听音感兴趣的同学, 课堂上积极主动, 情绪饱满, 听音效果必然会好,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 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并且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背景知识, 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听力形式, 如听———答、听———复述、听———重述、听———写等;并把竞争机制引入听力训练过程中, 以激发学生听音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听音积极性。如在听力测试中, 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 看谁反应快、听的准, 答案正确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三、提高听力训练成绩的方法

1. 阅读选项, 预测内容。

考试时, 发卷后一般还有一段时间才放录音, 而且在听每道题前都留有时间, 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快速阅读整个听力卷, 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从卷面上得到信息预测内容, 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捕捉听音时的关键词句, 以此达到目的。

2. 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

听录音时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 记录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些数据, 如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电话号、门牌号等更应该记下来, 以便推理、判断、计算。

3. 抓住西瓜, 再捡芝麻。

听句子回答问题要把题干、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 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 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内容上, 千万不能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和语句就停下来思考, 忽略了全文的理解。

4. 抓主题句, 解决难题。

在听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去听文章的首句首段, 文章的首句或首段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这样就能抓住文章首句或首段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这样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进行合理地推理和判断, 同时还应注意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情节和结局。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口就能吃个大胖子, 要靠教师长期耐心地指导和培养, 尤其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必须加大听力教学力度, 常抓不懈, 同时将听、说、读、写、译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人才。

摘要: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靠教师长期耐心地指导和培养, 尤其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必须加大听力教学力度, 常抓不懈, 同时将听、说、读、写、译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训练语感,提升语文能力 篇10

语感是什么?夏丐尊和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叶圣陶又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近几年来,关于语感的本质特征不乏有见地的阐述。李海林从语言的角度,变为语感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杨成章认为“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王尚文从哲学的角度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体的言语,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现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

综观众说,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的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既然语感作为一种能力,绝不是靠灌输生成,而只能在实践中习得,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和训练中学生的语感。

诵读——培养语感的根本

重视语感训练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中条分缕析的分析多,动之以情的感染少的现状,既能充分体现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个性”,又能使思想教育收到实效。所以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等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中的优秀作品的语言去强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诵读活动正和语感中的输入型语感相适应,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诵读的作用。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这样的古训。

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对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该先从诵读入手。诵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内而外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借助诵读,能使语言中蕴藉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出于口,入于耳,从而了然于心。因此诵读是语感培养和训练的根本大法,诵读是语感培养和训练的基本途径。

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创设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听说的海洋中。

1.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就应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爱听你的课,这可以从手势、音调、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努力。在这几方面中,语言尤为重要,因为美的教学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将学生无形之中就引入课文的艺术天地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若此时再加上充沛的感情,就势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获得强烈的美感。

2.开展各种听说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畅游,应尽量开创各种条件,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创设听说情景。

3.积极开发课外活动

其实光靠课堂45分钟学习语文远远不够的,课堂时间毕竟太有限了。开展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我在这一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例如演讲比赛、趣味接龙、语文大观园、语文讲座、黑板报、手编报、班级日报等。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信息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坚持课文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语感能力。

2.扩大学生阅读量与阅读面

叶老在谈国文教学时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又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新闻记者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实践证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可见扩大阅读量,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是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都是十分必要的。

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与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坚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写作能力的提升源于阅读训练 篇11

一.提要钩玄式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谈到读书之法时就曾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他的意思是说, 对于叙事性文章, 一定要抓住其中最主要的、最能反映作者思路或最精彩的地方, 抓住最重要的事实;对于议论性的文章, 必须抓住最能反映作者见解的词句。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就是一种写作活动。“提要钩玄”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摘抄, 一是提要。“摘抄”就是阅读后, 把重点部分、精彩部分、有资料价值的部分摘录下来, 这样既可积累知识、储备资料, 还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摘抄的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 还可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 产生新的见解。把这些新的启示、新的见解写下来, 就是一种写作活动。梁启超用他数十年的观察和读书所得写道:“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 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 觉其有用者, 即刻抄下。 (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 记书名、卷数、页数。) 资料渐渐积得丰富, 用眼光来整理分析, 它便成一篇名著。”这确实是经验之谈。“提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写成提纲式, 即把原文的每一部分的要点逐段写出, 能反映原文结构安排上的特点;也可以写成概要式, 但不是逐段概述, 而是抓住重要内容, 用连贯的语句叙述, 一般用自己的语言, 尽量少引原文。摘抄或提要最好写在卡片或活页纸上, 这样便于分类保存, 也便于查阅。当然, 如有条件使用电脑就更方便了。

二.评判是非式

我们知道任何读物都是作者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作者观察得是否合乎实际, 思考得是否合乎逻辑, 作为读者都不能不考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 实际上他们都是提倡思考, 反对盲从。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 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读书生疑就是读书时能找出内容、语言等方面看似有矛盾的地方, 再通过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分析, 求得更好的理解, 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经过怀疑和思考, 发现事实有出入, 观点有谬误, 就来一番说明, 来一番辨正, 这就是话题, 就是文章。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就是他在读了《史记·孟尝君列传》后写下的感想。这篇仅有九十个字的短文, 一反传统说法, 主旨在于驳倒“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观点。王安石认为“士”必须具有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 而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根本就配不上“士”这个高贵称号。文章借题发挥, 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魄和自负的志向。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思考, 卓越见识, 对孟尝君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独到的评判, 令人信服。

三.比较异同式

读物浩如烟海, 作者灿若繁星。不同作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写的读物, 在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写作风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阅读读物, 读者一定要有一双慧眼, 善于比较、鉴别, 在不同读物中寻找共同之处, 在同类读物中辨析出不同之点, 这样, 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中, 你的阅读就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和境界。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静》一文中这样写道:“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 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 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 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这段论述朱先生应用“求同”的方法, 比较了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在境界上的相同点:都表现为一种幽美的情境, 都是静观寻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种景象, 都能从中看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空灵的心境。在比较中, 无论是发现了规律、特点, 还是问题, 都可以作为话题, 这样就有文可作了。

四.驱遣想象式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如果单从字面去理解, 没有适当的想象, 就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但是, 如能结合想象去探究作品的意境, 在阅读时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若能写出来, 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叶老曾举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为例, 来说明阅读中展开想象的必要。他说, 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画简单得很, 景物只选四样, 大漠、长河、孤烟、落日, 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 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现在读到这两句, 领会着作者的意境, 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象这意境多美, 这也是一种愉快。

此外, “扩写”, 由短文扩展为长文;“改编 (写) ”, 由一种文体改编为另一种文体等, 也都是想象的产物。金圣叹评《水浒》说“各人有各人的声口”, 极为贴切。在施耐庵笔下一百零八将突破了民间故事流传的形象, 无不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如脍炙人口的“杨雄杀妻”几段文字, 把石秀的精细、杨雄的粗率刻画得毫发毕现。然而, 更可贵的是, 现代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在其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石秀》中, 通过心理分析和潜意识的流动, 重新诠释了“杨雄杀妻”几段文字的内涵。在英雄之豪和常人之欲的描绘中, 两位先生都用想象塑造出自己心中的石秀形象, 可谓文坛奇观。

五.引发感悟式

在阅读中, 常常会忽有所悟, 得到某种启示, 把这种启示写出来, 就称为“读后感”。这也是阅读引发写作所常见的。如张承志的散文《又是春天》中有这样一段:“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 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不应当有作文或为文等概念, 作品应当是作家淋漓的心血。为了这样的作品作家才活着, 为了这样的作品青春被点燃, 生命被耗尽。为了追求这样的作品, 作家眼中只有一片辉煌的幻彩, 而决不会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为了保卫这样的自己的作品, 哪怕是最弱小的作家也敢挺身而起, 一直牺牲到自己心跳的最后一下。”白杏珏同学摘抄下这一段文字后, 这样写道:“掷地有声, 我感觉到了一种专属张承志的硬气。谁说文人必是娇弱无能的, 中国文人只是大多成为了政治附庸, 才不免多了圆滑和长袖善舞之感。张承志是难得的敢于脱离束缚的作家, 使文学成为文学, 而不是一如千百年来中国所推崇的文为政的附庸, 又或者文为名利的附庸。逃离是一种勇气, 寻梦更是一种勇气, 张承志也许不是伟大的作家, 但他至少具备了一个伟大作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对于文学的热情和责任感———为文学, 牺牲到最后。”这种感想, 可以是感性的体验, 也可以是理性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成了文章。

上一篇:聚苯板施工下一篇:《病梅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