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管理

2024-10-12

材料成本管理(通用12篇)

材料成本管理 篇1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 建筑材料成本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要控制好施工项目责任成本, 首先必须抓住“材料成本”这个关键环节。具体落实到工程项目部, 就是如何在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计划的准确性、降低材料消耗、杜绝浪费、减少库存积压等方面狠下功夫, 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 在工程实践中,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影响了工程质量, 增加了工程成本, 降低了工程效益, 就工程实践中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进行了探讨, 以资借鉴。

1 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必要性

对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建筑材料的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 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影响很大。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实体的核心, 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建筑材料所耗费的费用, 一般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70%, 因此,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合理组织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与使用, 保证建筑材料从生产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按期进入施工现场, 减少流转环节, 防止积压浪费, 对缩短建设工期, 加快建设速度, 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又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管理、质量控制、环保节能、现场管理、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 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十分必要。

2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无计划。大多数亏损的项目部在购买材料、配件时没有详尽的采购计划;项目部的采购员如果是有经验的, 执行采购任务时, 材料的采购数量不至于超出太多, 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和浪费, 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许多项目部, 特别是亏损项目部的材料人员大多为新手, 毫无经验可谈, 采购材料随意性很大, 超定额采购常常发生, 采购数量的多少经常是工长或材料员拍脑袋, 其结果必然是材料的积压、超支;

2)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价格偏高和部分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材料的价格千变万化, 即使有经验的材料人员也难以全面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 再加上材料供应商利用回扣、好处费等吸引采购人员, 从而使项目部难以购买到价格相对合理的材料, 从而造成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的增加。如果个别采购人员营私舞弊, 将材料价格故意提高从中牟利, 则项目部的损失会更大。另外, 由于一些企业信用等级的降低和现金周转的需要, 使得供应商十分在意是否以现金购买材料, 从而使现金与非现金购买材料的价格相差较大, 而项目部由于资金紧张, 或者采购人员不会计算采购材料过程中的资金成本, 最终购买了高价材料, 从而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再者由于部分采购人员对材料的质量标准知之甚少, 购买了一些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 使得实际消耗的材料数量增加, 造成材料成本超支;

3) 材料的验收、保管、出库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有些项目部, 材料采购人员购买的材料无人验收, 更无实物账, 因而就谈不上保管和出库;或者是虽有收发制度, 但验收不及时、不认真.保管形同虚设, 账账不符、账物不符, 谁拿谁用, 最后一笔账列销;特别是砂石料、砖瓦等地材, 有的项目部不设专人管理, 以购代耗, 严重的甚至用虚假的材料发票报销, 而根本没有购买材料。在材料消耗阶段, 大部分亏损的项目部不按定额发料, 施工人员要多少给多少, 致使多发的材料不是扔在工地浪费, 就是被工地的人员偷偷卖掉, 许多可以回收的废料更无人管理;某些项目部, 工程项目将要完工时, 将工地剩余的材料擅自处理, 将收回的材料款予以私分。

3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1) 制定详尽的采购计划。项目部应依据工程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信息, 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

2) 进行市场调研、合理选择。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 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四是从建筑业界同行中了解, 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五是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 并制定选择、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

3) 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 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货比三家, 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 要合理地组织运输, 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 在材料价格相同时,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 以降低运输成本。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 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确定经济批量;

4) 严把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建筑工程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项目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合格, 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 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采购产品在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等过程中, 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 避免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

3.2 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

1) 材料要分类存放管理。建筑工程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 应避免潮湿、雨淋, 防爆、防腐蚀;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 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 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水泥有标号高低之分, 品种不一, 各种水电配件品种繁多, 所以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 分类存放;按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合理堆放现场材料, 减少二次搬运, 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2) 建立材料发放的限额领料制度。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材料的发放和领取, 不论是分公司还是项目部, 材料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 推陈储新”的原则, 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 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 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 可以根据使用情况, 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 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 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 如超出限额领料, 要分析原因,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 加强施工中材料的组织管理。材料的组织管理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 节约采购费用, 其主要包括: (1) 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 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准备; (2) 履行供应合同, 保证施工需要,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 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 (3) 掌握施工进度变化, 及时调整材料供应计划; (4) 加强现场物资保管, 减少损失和浪费, 防止物资丢失; (5) 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6) 施工收尾阶段, 组织多余材料退库, 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3.3 建立完善材料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树立“先算后用, 节约有奖, 浪费扣罚”的材料管理理念, 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 包括合理化建议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建筑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 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 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 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 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实践来看, 建筑工程中的材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加强施工全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 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降低材料损耗、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有效收益。因此, 只有不断完善建筑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 不断的提高和改进材料管理方法, 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 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 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工程实践中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进行了探讨, 以资借鉴。

关键词:加强,材料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

材料成本管理 篇2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三篇(1 1)

今天在这里交流管理经验,对我而言说不上什么经验,只是一点心得,很大程度上是向大家学习的一次机会,取“他山之石,补我之需”的机会,望大家批评指正。

江津区永兴小学校地处江津西南边陲,距江津城区 58 公里,创建于 1909 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有在校学生 1600 余人,2014 年 9 月迁入新校区,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以“竞立于世,和润于心”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有力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搞好学校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是一名校长最基本的工作职责。而如何去完成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怎样做才算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学校管理经历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校长是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权力人物,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校长的一举一动,对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校长的自身管理更要严于教师和其它基层领导。当校长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要正直,胸襟要开阔,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善于求同存异。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取得大家的信任。才能带动广大师生实现教育目标,创出最佳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对于年轻中层,信任有加,肯定他们那股闯劲。

我始终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保护他 们的积极情绪,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做事,努力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领导的器重。

我对班子成员有三点要求: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 琢磨人。多改变自己,少埋怨别人;多捡重担挑,少推卸责任。多用 时间来瞻前,来实干;少用时间去顾后,去空想。要时刻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自己的工作。否则,害人害己,两头不得好。几年来,学校的每一位领导成员廉洁自律,率先垂范,不论是负责教育教学还是从事学校管理,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展现在老师们面前的都是正派、积极、坦诚、讲究原则、乐于奉献的崭新风貌,为 全校老师作出了表率,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

三、以人为本,关心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要宽容对待教职工,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培养优秀的教师群体,使每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良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作。校长要和教师多交流,培养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教师,用情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了解掌握教师的心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如果校长与教师关系融洽,合作愉快,就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

四、营造优雅的文化环境。

近年来,我校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注重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无论是体现我校师生风采的橱窗,还是走廊墙壁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无论是一块块简洁明快、意蕴深刻的警示牌,还是凝聚师生智慧的班级文化;……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是一张无声的画,一首无言的诗,都成为师生信息交流、展示自我、体会成功的“快乐驿站”,都彰显着无尽的教育内涵,无不启迪着学生的心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我校始终把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教师现代

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学技能培训的重点。现阶段,我校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利用远程教学和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且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励、鼓舞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此,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各方面的管理机制,注重发挥典型教师的辐射和引带作用,从而增强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达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成为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学校也连续被评为“江津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同时被命名为重庆市“足球特学校”和江津区“体育人才后备小基地”。

六、建设平安校园 在安全防范上,常规工作措施到位。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教师二十四小时值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我们做到了以会代训,逢会必讲。组织师生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进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和宣传,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由于高度重视、制度保障、措施得当、常抓不懈,管理到位,学校、老师无任何违规办学行为;安全工作管理规范,责任到人,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面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上级领导;只要我校的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教师心中装着爱、记着责任,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校的管理工作一定会

日臻完美,办学水平一定会日渐提升!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三篇(2 2)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管理。我们##小学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一直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为宗旨,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指导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内容,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思想时代化,管理体制层次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以推行“先导后学再教”的教学改革为平台,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提高教学质量之途径

1、健全常规制度,确保教学管理有条不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抓好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小学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创新,近年来,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在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小学小学教学管理细则》,关注细节,强化教学管理。学校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结合学校

教学实际,制定了《##小学五项教学常规制度》,明确“备课、上课、听课、测试、辅导”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制定了《学生书写作业格式与要求》和《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的规范和要求》等制度,这些校级的统一规定,更精细地给教师以指导,更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确保校本研训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学校制订了《##小学教学管理细则》和《##小学教研组综合评估细则及奖惩实施方案》,对每个教研组进行考评,实行奖励,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学校建立了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规范执行。我校还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科学评价学生,用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并实行检查制度。为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学校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督查,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室-年级组层层负责的教学管理流程。校长深入教学一线和教师交流,及时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班子成员分到年级组、教研组蹲点指导,及时了解和反馈教学情况,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带头上示范课、调研课。

2、强化听课制度,促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听课评课是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动态,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听课制度。每学期行政听课 30 节以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课 15 节,组员听课 10 节,听课后行政、组长、及时反馈听课情况,对学校组织的重大教学活动,实行听课签到制度,期末对教师的听课情况作统计,并列入绩效考核。通过活动以评促研,浓厚了我校的教研氛围;以评督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也是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3、精细过程管理,力求教学常规落到实处

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就是要抓住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过程。围绕“教学五环节”的基本要求我校重点抓实了教学过程的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计划细化,领导蹲点

教导处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领导班子人员蹲点到各年级深入第一线,进行全方位调查管理,做到责任到人。

(2)检查到位,反馈及时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每月进行例行检查,由教研组长和教导处负责;期中和期末进行重点检查,主要由教导处和校级领导检查,检查结果发布在学校网站并列入教师的每学期考核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效整改的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模式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有效地提高了

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3)监控检测,分析客观

我校不仅注重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平时的单元测试也是实行“一审二阅三分析”的模式进行。一审,我校对单元测试卷实行分管领导审批制度。主要针对试卷结构是否规范,试题内容是否符合本学科单元目标以及知识点,试题难易是否符合本年级的学科要求以及试卷是否有分层试题等方面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备课组长修改。二阅,各备课组实行流水阅卷、规范阅卷,加强了单元测试的集中管理。规范的批卷制度,对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三分析,各位任课老师都要认真、准确地做好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客观、全面地反思总结各自的课堂教学情况,总结教与学的成功与不足,成绩与问题,用多纬度的质量分析,有效地指导和改进了教学工作。

通过规范的单元监控管理,不仅提高了老师的业务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特别是语文教学质量更是上了一大步。

(4)培优补差,帮教及时

##小学坚持“为每位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针对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缺乏,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成绩落后,学校围绕“帮教结对”工作开展了“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不让

一个孩子掉队”的实践活动,党团员与学困生结对,按照“一帮一”,“二帮一”或“多帮一”“一帮多”的原则,确立帮教机制,学生在教师精心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着。

二、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找准提高质量之突破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情境互动,复杂多变,丰富多彩,蕴含着体现生命价值的课堂文化。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总是不能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这样往往会忽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提高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小学十分关注课堂教学实效。为了深入推进二期课改,聚焦课堂教学,全神贯注抓教学质量,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经验,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1、家常课常规研究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往往把眼睛投向示范课、评优课,却极少注重“家常课”的研究。其实,“家常课”才是最贴近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常态课。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了解课堂教学信息。尤其是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制定了上常规课的研究制度:

其一,我校以课堂教学调研为抓手,善于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措施跟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健康发展。学校成立调研小组,制定调研方案,规范调研流程,分析调研数据,开具整改处方,撰写

调研报告,召开调研会议,反馈调研情况,追踪调研效益。由此,我们应运而生了“以课堂教学诊断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提升了##小学近年来教学质量。

其二,为了更好地提高家常课的有效性,我校规定了只能提前半个小时通知听课老师,让老师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又保持常态课真实的特征。

其三,每堂家常课后,总是以教师说课—交流研讨—教后反思这“三部曲”展开研讨。针对比较有问题的课,我校实行由分管学科领导负责“跟踪听课”的方法,加强对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课后交流,不让任何一位教师掉队。通过家常课的家常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地改进、完善,我校的教学质量也如雨后的春笋节节高。

2、教学开放课参与研究

每学年我们组织一年级学生家长半日教学开放日活动。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开放教学课的展示,让一年级学生家长了解二期课改,了解课堂教学,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们还通过讲座向一年级家长介绍了一年级新教材的特点,同时也征求了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意见及建议,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

##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较多的退休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校组织了题为“夕阳红与课改同行”教学展示活动,邀请退休教师回校观摩课堂教学,征求他们对新课改的意见与建议。老教师们兴致

盎然,他们的建议也更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打破小学教师自我封闭的教学格局,解决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期时间过长,升入中学的预备班学生普遍心理不适应,学习方式不习惯等问题,在校长的引领下,我校又开展了与我们##幼儿园、##中学等学校的“幼小”“中小”衔接活动。每次活动总是开展互相听课,交流研讨、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们也能更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对于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3、教学评比深化研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内功,提高教室的教学能力,每学期我校组织各种类别的课堂教学评比。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初级、高级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学评比活动”,以教学评比为契机,以教研组为团队,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每一节课都在组长的带领下经历了一个“研课”和“磨课”的过程,“课例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定负责人,活动不仅给中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还为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提供了案例。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开阔了每位教师的视野,激活了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还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创设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化了对新课程的认识。

除了课堂教学评比,我校每学期开展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如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说课比赛(“三字一话”比赛),学期末开展以学科为特征的教学技考核,如下水文比赛,当场撰写教学案例,看录像课写点评,当堂完成小学毕业班试卷等不同的形式的考核。比赛活动让教师进一步把握课程改革的要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认准提高教学质量之关键

1、分层指导,组建校本研训网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由学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又协同开展工作。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整体规划、构建学习型网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导处是校本研训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研组长是校本研训的中坚力量,是广大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同时校长、教导主任既是参与者,又是教师的管理者。

我校紧紧围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技能、课堂实践能力、人文与专业素养、理论与研究水平等五大模块,采取“专家引领、学科培训、名师带教、校际交流、教学展示、读书沙龙、基本功比武、专业化考核”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 1—5 年教龄青年教师“1+3”带教模式和“1、2、3、4、5”培养模式。“1+3”带教模式:“1”县级指导老师,“3”为

校级同学科指导老师、外聘指导老师和行政指导老师。“1、2、3、4、5”培养模式。“1”为第一年入门,“2”第二年磨练,“3”第三年亮相(上县级公开课或参加校际、县级教学评比),“4”第四年跟岗(跟随教研组长等提升能力),“5”第五年压担(让他们担任备课组长等或负责校内重要活动策划、主持)。

2、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合作教研机制。

加强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定主持人”,各学科组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学习制度、反思制度等,开展课堂教学研讨,通过创设新课程的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教学观摩活动,在平等的合作探讨中相互学习借鉴,提升专业水平,共同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3、建立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平台。

我校与幼儿园、中学中小衔接结对学校,加强中小衔接教学专题研讨。与县区学校做好联考统批,规范阅卷等工作。

我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请县优秀教师来校指导、带教教师,教师外出听课,在四年内 15 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不少于 1 次外出听课,5 年以上 15 年以下原则上不少于 2 次外出听课,5 年以内原则上不少于 4 次外出听课(外出听课指出县)。通过教师外出教学观摩,借鉴兄弟学校先进教学经验,更快地培养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为教

学质量的提高打实了地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细化的管理制度,精心的常规管理如同这源头活水,为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可喜的进步,近年来教学质量在全县总能名列前茅,教师、学生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快的、健康的发展。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将坚守住“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坚守住刻苦敬业的优良传统,寻找不足,迎接挑战,再创##小学的辉煌。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三篇(3 3)

我们女生之所以会钟爱饰品,也许是因为它的新颖,可爱,实惠,时尚,简单等。的确,手工艺品价格适中。也许还有更多理由和意义。那么大学生最喜欢哪种手工艺品呢?此次调查统计如下图(1-3)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和管理经历,我深知,一个校长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与教职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只有具备较强的亲和力,才能对教职工有较强的吸引力。几年来,我始终坚持“依法治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礼敬人”的管理理念,经常与教职工交流,视他们为朋友,通过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不断换位思考,以忠诚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自己的关心热爱去感召他人,想教师

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与全体教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工作中,我立足校情,抓教研,促教改,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备、上、批、辅、考、研”六环节,认真贯彻“把每一位教师当作良师来看待”的校园精神。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既搞校本教材,又抓课题申报。工作中,强化时代意识,倡导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要求教师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与学校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学校不断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展示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生活中,时时处处通过学校行政、学校工会了解教师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特长等,认真落实“五必访”(生病、婚丧喜事、家庭纠纷、退离休、重大困难)工作,让老师们真正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自觉投身到工作之中,形成了我校“素质+风格+奉献”的教师特色。强化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也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表现欲和向心力。

“碧芝”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小巧的珠子、亮片等,都是平日里不常见的。据店长梁小姐介绍,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按照饰珠的质地可分为玻璃、骨质、角质、陶制、水晶、仿金、木制等种类,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珠型、圆柱型、动物造型、多边形、图腾形象等,美不胜收。全部都是进口的,从几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的珠子,做一个成品饰物大约需要几十元,当然,还要决定于你的心意 尽管售价不菲,却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四、以学生为根本,强化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民族性手工艺品。在饰品店里,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饰品,有最普通的玉制项链、珍珠手链,也有特别一点如景泰蓝的手机挂坠、中国结的耳坠,甚至还有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的藏族饰品。在以“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活动中,一切管理的效应和表现都落脚在“生”上,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要培养一切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一切,包括他的名字、年龄、家庭、兴趣、爱好、特长等”,作为一校之长,当然不可能把全校学生的一切情况都了解,但也不可能都不了解,几年来我始终以“不能离开学生谈管理”的管理理念,通过教导处、团支部、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尖子生和进步生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档案,与相关部门,相关教师,通过走访、交流、询问等形式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进行严格管理。同时针对“中间”部分的学生,每班都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周期计划,通过抓典型,带动和影响全体学生,围绕“全面+特长+理想”的学生特色,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培养学生。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和谐教育价值的体现,学生的成长是全体学生全面的成长,它不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发展,更是学生能够和谐生存、和谐做人。几年来,我始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广泛开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节日庆祝活动、心理教育讲座、德育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让他们学有所长,从“学会”达到“会学、乐学”。同时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学生,以“把每一位

学生当作人才来培养”的教育理念,去掉教育中的“差生”词语,平等施教,平等受教,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消费者分析总之,几年来,我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点”开展学校管理,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团结拼搏,学校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盟义务教育示范校”、“旗‘两基’工作先进集体”“旗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旗文明单位”、“旗收费信得过单位”、“集中办学先进集体”、“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技术创新

一、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对煤炭企业的重要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收入达3.2万亿元,同比减少3.23%,利润总额达0.24万亿元,同比减少33.34%。煤炭行业整体经营效益继续下滑。随着全球煤炭需求下滑和经济的不景气,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已渐行渐远,高峰时期出煤就有钱,甚至承包煤炭转手就能挣钱的暴利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在煤炭巅峰时期依靠煤炭价格狂飙拉动财富急剧增长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神木、府谷等地已经陷入债务危机。鄂尔多斯已经从川流不息的“西北之星”沦为一座鬼城,神木被曝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大批仅赶上财富盛宴末席的人们在资金抽离的恐慌中围堵着政府大门讨要说法。山西联盛集团也因卷入煤炭项目而陷入债务危机。危机来临,许多煤炭企业纷纷减产、停产、关闭、转让,一时间煤炭行业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行业如此惨淡,坚持下来的人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煤炭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后,不能再采取粗放式管理模式、凭借暴利弥补管理上的短板,而应开始审慎看待煤炭企业所处的环境,通过深挖成本潜力、鼓励技术和管理创新等减少成本支出、提高利润率,在艰难留守中走出行业周期的低谷,迎接新的黎明。材料成本是煤炭企业成本支出的大头,具体包括坑木、支护、油脂、火工、建工材料、机械设备、大型材料、电缆、专工、劳保用具、防冲、标准化材料等,材料成本支出占到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加强材料成本管理,控制好材料成本的支出规模,就能有效削减企业成本支出,给企业创效益。而且,加强材料成本管理也能扭转煤炭企业过去浮躁、粗放的管理风气,推动煤炭企业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企业用料活动涉及多个环节和管理活动,如采购、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员工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搞好材料成本管理,也是对其他管理环节的促进和改善。

二、煤炭企业加强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将材料成本控制纳入战略决策范畴,从企业全局进行思考和管理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纳入企业的战略决策范畴,以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煤炭企业材料成本作为企业成本支出的大头,更应并入企业战略决策范围,从企业的全局对材料成本控制和管理进行思考和决策。煤炭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产业状况进行认真谨慎的调研,科学研判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风险因素,及时关停部分效益不佳的炭井,削减产量,合理制订开采计划和控制生产规模,从战略上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同时,在购进新炭区时,应加强对炭区资源的前期调研,注重成本效益原则,应极力避免开采难度大、成色不佳的煤炭,减少作业成本和材料支出。在设备、材料购进时,也应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考虑,从企业目前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状况出发,尽量同企业的生产能力相适应,避免超前或滞后。

(二)从材料的流通使用过程切入,全面控制材料成本支出

材料成本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仍应落在材料的流通使用上,煤炭企业应以材料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流通使用过程为管理切入点,抓好材料成本的支出控制。应加强对材料费用的预算控制,依据生产计划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加强对材料支出的事前控制。在材料采购上,应加强资金审批和采购活动管理,尽量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通过招标采购、商务谈判等方式提高采购议价能力,削减采购成本支出。做好材料的验收和入库管理,在材料到货交付时,应同采购单进行核对,注意查看材料的质量、成色和“三证一标志”等标识。建立材料使用定额管理体系,将材料使用指标按生产计划进行部门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建立材料领取支用登记制度,同定额管理相结合,定期进行用料分析,及时发现和查处材料浪费行为。加强不同材料的分类管理,对一次性使用、小额的材料应加强需求分析,批量多次购买,避免闲置浪费;对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应加强维护保养,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加强可回收材料的回收利用,对部分闲置物品搞好资产盘活。

(三)将材料成本管控同技术和管理创新结合,加强材料成本控制管理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支出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效率过低导致的材料消耗、浪费过大。因此,煤炭企业应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通过效率的提升减少材料的支出和浪费。企业应加强作业分析,对煤炭开采、掘进、分拣等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无效工序对材料和人员的浪费。同时,应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成本效益的观念深入到生产班组和员工之中,提高员工在工作中成本节约的自我控制。此外,还应加强对生产技术的创新研究,应加强煤炭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吸收,积极学习和引进外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科技应用,提高作业生产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行业不景气的时期,煤炭企业更应高度重视对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从企业战略角度统筹规划材料成本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减少材料支出和耗费。

参考文献:

[1]樊明辉.浅析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J].会计师,2013(22).

[2]颜秋许,陈晓燕,张梦婷.中小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煤炭,2014(01).

建筑企业的材料成本管理措施 篇4

一、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1.施工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长期以来,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领导一味地抓生产、抓产值。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生产,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视了对材料价格的管理,更没有把它提到建筑施工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和部署,使各施工项目中材料采购管理出现了“真空”。

2.对建筑材料市场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建材市场动态。在目前买方建材市场条件下,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没有建立施工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对市场了解不够,不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和行业市场、国内市场对区域市场和小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对建筑企业所需材料价格的影响。对建材市场的肤浅了解,造成供应商单一,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的材料供应。

3.建筑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设置了物资管理部门,由其统一采购,承担着企业材料的计划、采购、存储保管工作。技术检查部门负责材料采购入库前的检验,审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监督,财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结算。这样的机构设置从表面上看很合理,但是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诸多弊端。

二、做好建筑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降低建筑材料采购价格

1.做好建材市场调查。影响建筑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所以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

2.制订采购预算。制订采购预算是指在实施采购行为之前,对采购成本进行预测。这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规划,不仅可以对采购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还可以建立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资金的使用额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采取议标订货。所谓议标订货,就是需方根据自身的需求拟定一个基本的选标条件和价格文件,向具有一定供货能力的供货厂家发出标书,供货厂家依照需方提出的条件向需方投标。

4.确保供应主渠道畅通。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稳定主渠道、及时付款的供应策略,建立与主渠道供应商协同发展、长久合作的良好关系,这样既可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确保采购主渠道的畅通,又可以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二)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从材料的“量”上做文章

1.进行施工前估料,以此作为材料采购的依据。估料方法主要有:(1)清单和施工图结合法。这种方法是在拿到施工图纸后先核对图纸和清单,以图纸为基础对清单上的项目分类进行统计核对。对于一些直接明了的工程量可以直接根据图纸数量进行采购。(2)材料ABC分类法。对施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按其需用量大小,占用资金多少,结合重要程度分成ABC三类,审核估料时采取不同的办法。

2.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的用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做好用料交底。对桥梁工程,特别是钢材的使用方面,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三)减少材料不必要周转和库存积压造成的浪费

1.周密安排月、旬用料计划,执行进度限额领料制度。项目计划部门必须准确地把握工程进展情况,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按进度限额领料制度,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

2.及时办理签证和变更手续,适时调整材料采购计划。工程变更时,往往会造成材料积压(减少工程量)或材料种类和用量的增加(增加工程量)。对材料积压,首先就要求项目经理部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按进度按计划进行,不乱采购,以便在工程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及时减少材料用量计划。

3.根据工序和进度合理设置好材料现场堆放地点,减少材料不必要周转。

4.搞好边角料的回收。对于必须出现的边角料,也要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和利用,争取材料最优化利用,减少浪费。

材料成本管理 篇5

重视“四化” 力求“四点” 让山区的孩子享受有故事的绿色童年

南墅镇工商希望小学地处南墅镇大青山腹地,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5个,学生125名。

近几年,学校秉承让每个孩子享受有故事的绿色为童年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和谐、绿色的办学特色。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绿色教育。绿色,我们认为就是美好、纯洁的东西;有故事,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其目的是通过学校提供的教育活动将美好的习惯根植于孩子的童年,更好的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一、重视环境建设教育化,力求校园有一点靓景。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放飞童年、为未来奠基的乐园。学校历来重视对校园教育化建设,真正做到春有芳草吐翠,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硕果高挂,冬有松柏常青,一年四季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浓的绿色和勃勃的生机。同时我们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发挥“物化语言”的作用,创设校园育人氛围对师生进行隐性教育。学校本着“让每面墙壁都说话”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校园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学校墙壁设有多副永久性标语,彰显学校教育的主旨和办学思想;借助绿化这一平台,积极倡导每一个学生相约绿色,绿蕴心灵。在校园里设置了“柳林春晓”、“枫叶秋霜”、“杏坛书香”等多处学生休闲娱乐的地方,让学生在课余饭后徜徉于绿色校园内,享受和谐的阳光。教学楼一楼我们着力打造了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目的让学生不忘初心,根植民主传统文化基础,二楼设计学生习惯养成、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主题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从小有梦想、有追求;三楼主题为科技创新教育。所有这一切,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宣传牌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对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化,力求师生有一点精神。

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创设讲故事情景,重点加强了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读书习惯、运动习惯的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从点滴小事抓起,包括学生着装、红领巾的佩戴,问好姿势。同时对教师的回礼、教师办公桌椅的摆放,从周一升旗到两操,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

卫生习惯的养成,学校加强了卫生责任区建立工作,强调责任区“零空白”,打扫时间“零时限”。即:将校园的每一片区域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责任到班级,到教师,班级责任到学生,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实现责任区“零空白”,打扫时间“零时限”。早晨师生到校集中清扫,课间、中午随时捡拾落叶和垃圾,严格执行学校卫生检查标准,确保校园时时清洁。

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校出台了小学生课堂常规、作业常规等针对性的要求,重点强化了纪律教育。从听讲、回答问题、作业布置到检查等都有明确规定,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利用班会时间集中学习,明确要求,定期评选家庭作业标兵、随堂检测标兵,阶段学习标兵,并进行集中表彰奖励。

读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学校精心打造了杏坛书香、书虫部落等读书场所,为每个孩子印制了读书记录卡。让孩子在课余饭后能自觉的走到这些地方,随手拿起身边的书籍静心阅读,我们不追求孩子们读得有多好,目的是引导孩子们通过读书量的积累谋求孩子们质的改变。学校老教师比较多,他们的孩子大多上了高中、大学,学校倡导他们把自己孩子小时候读的书拿出来,放到这些场所,老师看到自己的图书重新发挥了作用,心里也很欣慰。

运动可以给人以健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个孩子早晨到校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操场跑两圈(400米),课间操跑操结束后3分钟跳绳常年坚持。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是每周周日的必备实践性作业。足球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有了良好的体质做保证,我们克服学生数量少,人员不足的困难,每周一至周五,足球大队员分别训练一至四年级的足球小队员,在今年刚刚闭幕的“第三届市长杯足球联赛”以我校为主力的女子足球队分别获得女甲第六名、女乙第七名的新突破。我们也深深地知道,孩子们胜得不全是技术,她们拼的是体力,赢的是毅力!

下一步,我们打算培养孩子们“说”的习惯。山区的孩子走进外面世界的机会毕竟还是少的,她们性格矜持,缺乏沟通的能力。我们计划进行课前一分钟说话的训练,让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涵,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打造她们从小张口能说,说的精彩;抬笔能写,写得漂亮的好习惯。

学校在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小助手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清晨进校园,提醒学生衣着整洁,戴好红领巾;课间巡视,制止各种不文明,违纪的行为,提醒随时注意卫生保洁;放学时协同教师管理路队。值周的学生把各班的情况及时汇总报告学校少先队,及时进行公示,并计入班级考核。少先队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集中通报,颁发先进班级流动红旗。并且让从不同方面发现的典型学生轮流做护旗手,以达到激励效果。此举,让学生亲身参与校园管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校园小主人意识。

三、重视五种理念意识化,力求工作有一点起色。

在强化学生管理的同时,学校参照党员干部的管理要求,在老师们中大力倡导并牢固树立校园五种意识:即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意识;以教育教学为学校中心工作的核心意识;工作相互补位、全校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工作质量争一流、上水平的看齐意识;事事雷厉风行、不等不靠的效率意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积极营造风清、气顺、劲足、事成的工作氛围。在全体师生中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力求个个比出干劲,人人争当标兵,随时比出水平,评出典型,实行意识引导,典型引领,达到面上开花的目的。

四、重视家校沟通常态化。力求教育的触角有一点延伸。

为了巩固学校绿色教育效果,扩展和谐相处的氛围。学校尝试家校沟通新模式,成立家校管理驻校办公室,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来。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已经起步,建立学校、班级两级家长委员会。但是,家长的某些意识还需要我们去引领,我们将继续努力。

各位领导,教好一个孩子就是转变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就是造福一方百姓。如果把孩子们比做一朵朵小花,那我们愿做那辛勤的园丁,静等花开;如果把孩子们比作一只只百灵,那我们愿做这片山区沃土的守望者,静候佳音。

企业材料存货预警管理 篇6

关键字:存货 预警 风险 管理

一、存货概述

(一)材料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用于生产的材料、物料等。针对存货本身的风险,为保证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和使用存货。

(二)存货风险及成本

1、财务数据失真风险;

2、存货周转缓慢造成的积压风险以及实用性淘汰损失;

3、自然损耗风险;

4、价格降低,存货贬值形成损失;

5、存货持有成本:包括存货资金占用成本等;

6、仓存成本:包括仓库折旧费用、管理用设备折旧、存货转移装卸费、货物管理费用等;

7、其他管理费用:包括与存货管理及运作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等。

二、大众煤业公司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众公司材料存货管理现状

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煤炭生产企业,核定年产煤量42万吨,每月材料消耗300万元左右。公司设有专职存货管理部門—供应科,现有仓库8个。2008年公司存货管理应用了用友U8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存货材料入库、领料、出库自动化管理,存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大众公司材料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不健全,执行不力

1、缺乏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造成存货管理混乱;

2、虽然出台了一些存货管理制度和规范,但落实较少,执行不力,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第二、缺乏科学的采购与使用计划

1、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

公司材料采购计划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各使用区队上报,由于区队材料员专业知识欠缺,没有经过相关培训,编制的采购计划靠的是主观经验和感觉的判断,毫无科学性、合理性可谈。

2、存货价格不科学

①存货采购价格不科学。缺少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格参考资料。

②存货计量价格不科学。由于大众公司现在U8系统中的存货计划价格还是2008年基础资料,所以有些材料的计划价格和实际结算价格相差甚远,已远远不能适用会计核算要求。

3、材料使用计划制定不科学

由于区队采购和使用计划联系不紧密,造成了采购和使用的脱节,引起暂时性的存货积压和短缺现象出现。

第三、存货周转缓慢、库存过大

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全面导致采购预测的不准确,再加上不科学的采购、使用计划,难免会造成企业存货周转缓慢,因而导致期末库存过大。

第四、存货计量混乱

1、材料名称与实际严重不符;

2、部分材料缺少规格型号,难以区分辨认,计量困难。

三、存货预警机制研究与建立

存货预警机制是针对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货自身的风险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警管理。

(一)存货价格预警

1、存货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存货的计量管理,影响财务系统的准确核算。公司应时刻关注企业生产用主要材料的价格变动,尤其是企业常用大宗材料的价格变动;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在价格大幅降低时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准确核算企业财产。

2、存货价格预警标准

①正常价格区间:

-30%≤(实际价格-计划价格)/计划价格≤30%

②价格预警区间:

30%≤(实际价格-计划价格)/计划价格

或者:(实际价格-计划价格)/计划价格≤-30%

3、当计划价格和实际结算价格相差较大,在核算材料费用时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存在,此时就要进行价格预警,相应调整材料计划价格,并时刻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随机应变,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二)库存定额预警

1、库存定额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确定的合理库存数量。库存定额高低决定企业可有的库存量,随意降低库存量,保证不了生产的需要,过大的库存量会占用企业过多的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而且还会带来风险。

2、材料库存定额预警标准

公司规定库存材料要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所需,所以每期末库存材料要有金额的限定。大众公司规定正常的材料库存量应该在500万元至600万元之间,最高库存定额700万元,最低库存定额400万元,超过此区间要进行预警。即:

①正常库存总额区间:500万≤最佳库存量≤600万元

②预警区间:库存材料总额≤400万元

或者库存材料总额≥700万元

3、后期措施

当材料库存小于最低库存定额时,供应部门要立即盘点库存情况,查明原因,确定是何类何种材料库存不足,进而编制采购计划,最短时间内补足库存。

当库存总额大于最大库存定额时,供应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实地盘点,调查是何类何种材料超额占用了库存,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并且要追查是哪个部门申报的采购计划,调查未出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存货质量预警

1、存货质量预警就是要定期对存货的质量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过期变质、价值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等,然后作出预警。

2、存货质量预警标准及处理措施

nlc202309030141

第一、要对材料的物理质量进行预警

比如:材料如有毁损的要及时予以关注,进行处理。

第二、要对其现值进行预警

比如:及时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真实计量材料库存。

第三、對其积压状况进行预警

积压预警:此处我们还是结合ABC分类法来分析存货积压预警标准(表2)。

表2:ABC分类发下存货积压预警标准

存货分类名称存货周转周期积压时间预警措施

A类3个月3个月以下正常处理

3个月-6个月关注

6个月-9个月重点关注

9个月以上报废处理

B类6个月6个月以上正常处理

6个月-12个月关注

12个月-18个月重点关注

18个月以上报废处理

C类12个月12个月以下正常处理

12个月-24个月关注

24个月以上报废处理

四、存货预警机制实施效果

(一)管理效果

1、存货预警机制是企业存货管理的有效方法,它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内部市场化的实施,遵循了市场运行规律,规避风险,应对风险。

2、进行存货预警可以发现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加强了对存货的计划与控制。

3、存货预警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科学地制定计划采购和确定经济订货量,控制存货最高和最低的库存数量,健全和如实反映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准确地计量企业生产成本。2011年6-8月份大众公司的材料库存都低于700万元,8月份更只有611万元,都在正常的库存额之间。

(二)经济效益

1、存货预警机制的建立也避免了存货过大占用流动资金,降低企业资金占用率,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011年6-8月份大众公司存货的周转率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的10.2次,8月份达到了17.49次。存货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快存货周转率,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营运能力。

存货管理好坏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科学、高效、完善的存货预警管理,可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率,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法。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探讨 篇7

一、煤炭企业材料消耗的特殊性

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具有它的特殊性。一是原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二是煤炭生产材料消耗的高低受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顶底板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的影响。三是采掘并举,掘进材料消耗在材料成本中的比重较大。四是生产组织和材料消耗管理比较困难。煤炭生产的全过程遍布井上井下,点多、面广、线长,并且大部分在井下,地质条件、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因此生产组织和材料消耗管理非常困难。

二、当前煤矿材料消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材料消耗管理观念薄弱

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材料消耗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科、队、班组,直至岗位上的职工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着各区科、队、班组每月不能严格按照矿下达的材料指标领用材料,没有做到事前预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区科干部节约意识仍很淡薄,对队组材料消耗管理不严,责任未落实到人,仍存在浪费现象。例如:掘进队挂隔爆水袋本可以用旧的顶锚,却使用好的顶锚;采煤队的高压管乱扔乱放致使管有破口;锚杆不能及时上锁;工作面仍然存在乱扔乱放材料的现象;材料的堆放不能准确挂牌管理;小物件被煤埋的现象仍随处可见等等。没有做到事中控制,造成奖罚出现不公平、公正的现象。

2、区科对政策宣传不到位,材料计划贯彻力度不大

一部分职工不能正确认识材料消耗与工资收入的关系,致使在运送材料及使用过程中发生丢失以及浪费现象。因矿井一线人员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素质偏低,而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的构成性质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有相当多的农民合同工(占到全矿总人数的40%~50%)来到矿上并成为煤炭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只片面地认为有产量、进尺就行,而忽视材料的消耗,甚至对材料的浪费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使材料消耗往往超出计划;指标计划只考核到各区科,区科未对队组进行科学分解,又没有很好的宣传,到班组就可有可无,到岗位职工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材料计划的贯彻程度可想而知。

3、区科干部对材料消耗管理的意识不强

对矿下达的材料指标,有的区科干部根本不在乎,只简单认为有产量和安全就行,材料计划不过是一种形式,超出计划矿职能部门也得给材料,把管辖范围内的材料消耗管理的重任推给了矿职能管理部门,每月材料超标还不知道,殊不知自己才是材料消耗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往往由于区科干部疏于材料管理,造成材料浪费。这不仅影响到全矿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影响职工的收入,降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企业发展。

4、没有全方位地开展好节约挖潜、降低消耗活动

煤矿企业成本与其他企业成本有一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只是有助于产品的形成,而不构成产品实体,具有较高的回收、复用价值。虽然随着煤炭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深度越来越深,企业的材料消耗有上升的趋势,但企业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切合实际、节支降耗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材料回收、复用管理要求不严、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严重、奖罚措施执行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将材料消耗作为煤炭企业成本的重点控制对象,说明煤炭企业材料费用中蕴藏着较大的可控潜力。

5、技术研究不够,造成技术上的材料消耗浪费

煤炭生产材料消耗的高低与合理选择采煤方法、采煤工艺,正确布置采煤工作面,合理选择支护形式,采掘接续正常合理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目前材料消耗控制主要在控制投入、杜绝丢失浪费和核算考核上,忽视技术上的节约。技术上照搬设计的现象依然存在,技术考虑不够充分,造成隐蔽的材料消耗增加。

总之,以上煤矿企业材料消耗管理上的问题仅仅是表象,究其根本,其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对“安全、生产、技术、效益”的关系认识不够,宣传不到位;材料消耗考核范围就被考核对象的可控性考虑不周,本身缺乏可操作性,执行力不够。

三、煤炭企业加强材料投入控制管理的对策

要搞好煤炭企业材料消耗管理,重点在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企业上下都能认可、自觉付之以行动的制度,其中关键又在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因此,加强煤炭企业材料投入管理的对策,虽然办法很多,因人(企业)而异,但从“责、权、利”关系把握上又是相同的,而归根结底是统一个认识、完善两项制度、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四项挂钩。

1、统一一个认识

由于煤炭企业的开采对象是自然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过程所消耗的材料和配件不构成产品实体,仅是辅助生产消耗,所投入的大宗材料多数(钢材、电缆、皮带、管路、工器具、木材、风筒等)具有较高的回收复用价值。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采掘条件的好坏,其次材料回收复用率的高低是在同等作业环境下直接影响煤炭材料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

2、完善两项制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材料消耗预算管理制度,并做到指标分解到区科、队和班组,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月考核和奖罚兑现。预算管理制度是否能得到全面落实的决定因素较多,但关键在预算本身是否合理可行,因此,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项原则:第一,纳入预算考核的材料(或配件),必须是被考核对象(或责任人)可控的,通过自身行动可以对其消耗的高低产生影响的。第二,必须遵循“既变、又不变”的原则。所谓“既变”,是针对不同采面、掘进头,随着作业环境变化,支护方式、回采方式、抽放方式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消耗计划应随之而变(动态计划);所谓“不变”,是指在特定煤(岩)层区域、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和巷道类别等环境下,所采用的回采、掘进等方式或工艺、吨煤和每米进尺消耗又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因此,煤矿企业年度材料消耗预算,区别于地面生产企业,应采用开口与闭口相结合,即对单纯针对某时间段(半年、季度或月)的消耗计划应该是在假定的某种条件下的绝对额,预算额度应随着假设的条件变化而变化(开口的);针对某一特定作业环境或作业方式,某消耗定额是相对不变的(闭口的)。只有这样,所做出的预算才能是合理的、可操作的,才会为被考核对象自觉所接受。

二是建立健全材料回收再复用考核制度。针对所有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如各类轨道钢及道叉、支护用各类钢材、各类风管水管及抽放管、运输用的皮带托辊、采面用的液压支柱、高压管及其配件、顶梁、木材、钢丝绳等等),按照材料寿命及其使用环境,分门别类制定出周转复用率;针对十二种小型设备及工器具,制定出交旧领新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投入。

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1)安全与成本的关系,煤矿的很大一部分材料配件都是直接或间接为改善生产作业环境而投入的,相反,煤矿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安全抢险或隐患排除,将意味着给企业带来的是巨大人力、物力上的无产出投入(直接损失),表现在财务报表上将是100%利润减少。材料投入多数是为了安全,不安全将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安全既是煤炭企业的最大政治,职工的最大福利,也是企业的最大效益,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材料投入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安全要可靠,投入要合理。

(2)技术与投入的关系。从煤炭成本控制过程解析,技术管理和材料投入控制管理,实质上就是事前与事后控制的关系。在地面生产企业,“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表现实际上是建厂前设计决策上的一锤子买卖,事后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更多表现为一种服务,但在煤炭企业(特别是地下开采的煤矿),“技术就是生产力”首先表现在建矿前期的整个矿井设计,而随着采面和掘进头的不断推移,回采掘进作业方式、巷道支付方式、通风排水、瓦斯抽放等工艺都随之调整,而且其调整过程表现为技术决策的过程,其决策是否做到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后期生产投入产出的高低,其事后生产作业过程的材料投入系列控制管理,仅是亡羊补牢之举。即技术上节约是事前节约,是最大的节约;技术上的浪费也是事前浪费,生产过程不可逆转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处理好事前投入及事后控制的关系,在煤矿企业更多地直接表现为处理技术和投入产出的关系。

(3)生产与投入的关系。无论所投入的材料是否构成企业产品实体,也不论是地面生产企业还是井下生产企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极目标都是“少投入多产出,效益及财富最大化”。投入为的是生产所需,但生产不能不计成本。简而言之,材料控制管理,靠的不单单是经营厂矿长或财务、供应相关职能部门的单纯管理,更多还需依靠安全、生产、机电等分管厂矿长及其分管部门积极主动做到“支持、配合与补位”。

4、做到四项挂钩

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篇8

材料采购管理是从采购计划开始,到采购询价、采购合同签定,一直到采购材料进场为止的过程管理;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经济采购量的概念是如何在实际操作应用的。

1. 采购计划

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物资部门再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继而签定采购合同以及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

确定经济采购量。经济采购量就是项目一定期间材料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批采购数量;与存货相关的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材料采购管理而引起的各项费用支出,其总额随材料数量、价格等属性的变化而增减,主要由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部分构成。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由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对较小,重点要考虑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的最小化,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合同类型、组织采购的人员、管理潜在的供应商、编制采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采购计划一般由项目物资部门制定;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详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概括的,关键强调其正确性、及时性和可执行性。

2. 采购询价

采购询价就是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得谁有资格、谁能最低成本完成材料采购计划中的供应任务,确定供应商的范围,该过程的专业术语也叫供方资格确认;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招标公告、行业刊物、专业建筑网站等媒体。

做好采购询价管理,现在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

3. 供应商确认和采购合同签定

选择供应商的主要参照条件就是在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当然也要参照其他标准,如供应能力、历史信誉等。如具体确定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是一家还是多家,这里就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注本身需要连续性等要求。一般都要考虑不少于两家供应商,以防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风险的发生。

采购合同就是在确定了供应商后,项目与供应商之间签定的确保双方履行约定的一份法律文件;在签定之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合同类型决定了风险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分配;项目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同时维护对项目经济、高效执行的奖励;供应商的目标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使利润最大化。

常见的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成本加奖励费合同:是用于长期的、硬件开发和试验要求多的合同;二是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为长期的高价值合同;三是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易于控制总成本,风险最小,供应商风险最大而潜在利润可能最大,因而最常用。

二、遏制采购腐败,在系统建设上全面完善

1. 岗位建设

针对采购环节,需要设置不同的岗位,使采购权力不要过分集中,互相制约和监督,同时又不要影响各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般来说,项目需要设置采购总负责人、询价员、合同员、采购员和库管员等五个岗位;采购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和岗位目标责任成本的管理规定等,制定并执行采购计划,协调并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最终高效低成本地采购到所需要物资;询价员主要负责按计划探询市场中定向物资的信息,书面提供给采购负责人和采购员,同时进行文档的存档管理;合同员的职责就是管理合同文件,随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采购员的职责更多的是具体按合同,以指定的价格和数量执行采购任务;库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标准验收材料入库,材料进场后,合理规划存放和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储存成本,做好库房的管理。

岗位设置的多少也不是一概而论,要以项目的大小和施工时间的跨度等实际情况而定,最终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建立好内部岗位间的权利制约机制。

2. 人员选择

采购管理各岗位人员的选择标准,需要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法律意识、清正廉洁,还要尽量避免项目最高管理者如项目经理的直系亲属担当采购总负责人。专业能力不仅包括对所负责的材料属性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材料管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清廉的品质,对经常与钱打交道的采购人员来说尤其重要,虽然在内部管理各个环节上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对一线的采购人员来说,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供应商主动提供的种种诱惑,怎样防止诱惑背后的陷阱设置,就需要采购人员本身要具备清廉的品质和法律意识等等。

3. 员工培训

对采购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法律常识培训、公司制度培训等等。业务培训重在提高业务能力,如采购的流程管理、经济采购量的确定方法、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采购询价等等;而法律常识培训和公司制度培训则重环境上约束非正常行为,清楚和明确采购腐败的风险成本。

4. 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设

公司对各岗位成绩进行考评,引进和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即绩效考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不断促进采购管理的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对有效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他一些非增效工作给予客观性的评定。目前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这方面的差距普遍存在,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成本管理的过程包含了六个环节的管理,分别是成本策划、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策划和计划阶段可有针对性地将采购各岗位目标责任确定下来,再通过强调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成本降低率等手段,对做好其他环节的管理如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目前在上海的某知名施工企业已经成立了成本策划部,其实质意义也是重在前期确定成本责任目标,以便为后期做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5. 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监督

作为成本管理中心的项目部与作为利润控制中心的公司空间距离往往相差较远,若沿袭过去每月呈交报表来汇报和反馈项目运营状况,公司又不可能随时到现场跟踪项目运营。对于目前需要及时获取信息即时做出决策的环境来说,不充分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过程的监督控制,而非仅对结果关注,使公司也可以随时关注和监督整个项目的运行状况。

摘要:采购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的采购管理是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 同时又是目前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 更是参与人员损公利己腐败产生的环节;材料采购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做好采购管理, 应该从技术层面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和从系统建设方面创建采购的环境, 并不断从这两个方面持续改进, 最终收到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曾良秀.《价值链分析法》与《战略管理成本》[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6) .

[2]刘冬荣, 王琳.价值链在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 2005, (3) .

[3]孟凡生.价值链中的战略成本探析[J].价值工程, 2003, (6) .

[4]王玉英, 刘树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J].企业经济, 2004, (5) .

[5]刘斌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J].商业时代:理论版, 2003, (23) .

材料成本管理 篇9

(一) 材料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工程材料成本虽然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却没有随着工程造价的改革变得正规化和透明化, 在如今的施工企业内部, 材料成本依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得到规范化的运作和科学的分析。现阶段多数施工企业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在经营上是承接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多数被忽视, 其管理水平的也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难以进行科学有效的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

(二) 材料成本管理制度和规章缺位

材料成本的控制, 应当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控制依据, 针对材料的采购、质量检验、出入库、保管及余料回收等涉及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特点, 制定相应的运作规程和控制措施。但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材料成本控制依据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在材料成本管理措施方面, 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 没有具体措施。这样的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 可操作性差, 起不到控制作用。

(三)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

1) 工程材料的采购。材料采购管理是从采购计划开始, 到采购询价、采购合同签订, 一直到采购材料进场为止的过程管理。在采购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a.无采购预算或采购预算不周, 造成工程材料数量、质量、规格与现场实际不符。b.不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缺乏对相关信息的熟悉造成采购工作的延误, 采购预算超支。c.对进场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采购过期料或不合格的材料。d.关系料, 非物资部门采购造成中间环节多, 舍近求远。e.管理不严, 保管不当, 造成工程材料损失, 变质, 丢失和报废。2) 材料管理制度疲于落实。这里指的材料管理制度是指材料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企业奖惩机制的缺失。本来材料管理有“三员分开”和“三员见面”的岗位制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核算和检查未得到严格的执行, 随意的浪费不能得到适时的控制和限制, 导致了恶性循环。3) 成本合算不细致, 缺少内部监督。施工企业的会计、审核人员通常难以经常深入工地实地核查, 而材料出入库手续又不健全, 造成材料成本的基础资料不齐备, 帐帐、帐表、帐卡、账物不符、库存量多、成本不真实, 造成消耗量不准, 不能准确反映工程材料成本。

(四) 材料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责任心不强

人员素质低, 责任心不强。管理不严格, 保管、运输、仓储不当, 造成材料损坏、变质、丢失报废。从材料采购、保管到发放各岗位人员的选择标准, 需要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法律意识、清廉等。

二、工程材料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全员材料成本控制意识

可以说, 提高施工企业上下人员的材料成本控制意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 把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变成自觉行动, 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关键。同时, 我们还必须特别强调领导的重视和引导, 领导层的推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和控制的规程和制度

工程材料的管理和控制, 涉及相当多的环节。从材料的预算, 到采购, 质量检验, 验收、入库, 保管, 出库、使用, 余料回收, 再到成本的核算, 材料的管理链几乎涉及施工企业的所有业务部门。各个节点各有特点和管理重点, 应当针对各个节点的特点、重点制定相应的流转规程和控制制度。

1) 制定规范化的采购计划来规范采购行为。a.施工项目开工前, 项目总工应严格审定由工程技术部门依据施工图计算的各单项工程所需工程材料数量、规格、型号、投标单价等, 严格控制各预算单项工程材料数量。b.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方面, 应成本询价小组进行市场价格的调查。c.为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 还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2) 现场工程材料的管理。a.严格贯彻“限额领料”制度,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物资管理责任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管理不当造成的工程材料损坏、丢失和报废。二是对于每项工程结合工程特点, 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定额或企业定额计算出主要材料数量消耗量, 物资部门根据“限额”消耗量, 实行限额发料制度。三是实行材料消耗节奖超罚制度, 奖节罚超。b.对工程材料实行动态管理。每月作出月度材料成本分析资料, 以便掌握月度工程进度和成本, 对成本进行研究、分析、比较,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 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c.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对于大部分工程特别是大型市政建设项目, 周转材料成本占材料总成本相当大的比重, 针对周转材料的特点, 应采取由公司统一购置调配, 以便更好地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3)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a.材料采购应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方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件。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贮存有关规定进行, 并应建立台账。b.工程材料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主要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材料质量证明书, 地方材料必须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采购。c.进场的材料, 必须进行质量和数量的验收, 填写有关单据。

(三) 做好人员培训, 提高材料管理水平

经常性的技能和管理培训是材料管理人员与时俱进的关键环节, 也是沟通各个部门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在技能方面, 比如采购的流程管理、采购经济采购量的确定方法、运用材料ABC分类法进行估料审核、推行单线图施工估料方法等。在管理方面, 包括项目进度, 质量目标等, 也是服务于材料管理的重要指标。

(四) 加强材料成本核算工作和日常监督

1)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 加强对材料的会计核算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库存材料的核算检查, 做到账实相符, 账账相符, 账证相符。2) 施工企业应加强与审计、监察机关的联系, 主动邀请他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进行检查, 寻找企业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对症下药加以解决。3) 定期开展材料成本分析, 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三、结论

近年来, 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而成本控制也成为成功中标的关键因素。因此, 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费用支出, 更成为其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盈利水平的重中之重。材料成本在整个施工成本中的突出地位, 决定了切实有效的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施工企业决胜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改进措施, 完善制度,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工程材料成本通常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工程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的施工企业在材料成本管理上, 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从提高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和控制水平, 建立健全材料管理规范和制度以及加强责任制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从而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 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

材料成本管理 篇10

一、建筑企业材料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的关注度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滋润着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发展, 但是很多建筑企业未把基础重点关注到建筑材料供应的重要性上, 主要关注生产经营方面, 导致材料供应环节等基础工作没有抓好, 从而出现项目多, 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的状态, 甚至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严重亏损。

(二) 物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建筑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低下, 管理粗放, 地域的分散性, 导致物资管理舍不得投入, 仍旧停留在传统水平, 缺乏专业化, 现场丢失浪费严重, 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三) 有待提高人员素质整体水平

在项目的施工现场, 企业一般保证生产与材料物资部门的协同, 都会设立独立的小仓库, 并交由专人看管, 这样才能使建筑材料物资集中管理。但是由于现场人员素质低下, 没有专业人员, 临时工较多, 导致材料物资管理混乱, 浪费严重, 另外, 材料供应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品种甄别不清, 市场询价不够, 预算不懂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材料供应成本的亏损原因。

二、加强建筑企业材料供应管理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一) 加强建筑材料物资采购管理

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物资计划工作是材料供应的行动纲要, 当一项工程确定后, 根据中标后的总预算, 应该立即组织技术、材料人员编写材料使用计划明细。编写材料使用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消耗额度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应该具备有预见的, 规格品种齐全等特点。制作完毕后, 应该交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并下达材料供应采购部, 便于准确的采购材料。当项目开工后, 也应该要求对材料使用进度进行定期汇报, 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材料使用状况, 并且统筹安排, 确保材料供应。

与此同时, 企业应该要加强材料采购的质量及价格的管理, 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督体制、办法及组织, 也要加强材料价格信息管理, 使用定期公布建材市场信息, 并及时向企业领导人 (决策者) 汇报价格, 经领导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材料的采购, 及时做好采购记录。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制度, 来规定采购人员的准则, 约束其在什么情况下不可采购, 采用奖罚办法。在控制材料价格的实际工作中, 兼顾材料信息价的同时, 建立市场实际供应的价格数据库, 追踪市场的瞬息变化, 随时进行价格的对比, 选取最优厂家, 也可以在建筑材料市场设立信息点, 捕捉到价廉质优的工程材料, 从而降低成本。

(二) 强化建筑企业内部材料物资管理

首先制定全面的项目材料管理措施, 严抓材料使用计划关, 严抓材料进场验收关, 严抓出库关, 严抓材料使用关, 从而确保材料符合建筑需求, 满足项目标准规格, 材料证件齐全, 杜绝材料遗失, 乱报, 虚假等情况。同时, 做好项目施工的核算, 它直接关乎着企业整体利益及项目部的效益。所以要宣扬节约成本的教育, 强化核算意识, 定期对材料用材进行盘点, 准确记录材料消耗状况, 来做到减少消耗。加强科学的物资管理, 运用信息化来实施管理职能, 提高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效率。

(三) 建立集团采购制度

目前, 建筑企业基本都已集团化, 具备一定规模, 下设分子公司较多, 由于各单位独立经济核算, 导致采购厂家庞杂繁多, 同一区域的采购厂家重复, 但是价格不一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 可以建立集团化的采购平台, 也可建立工程项目较为集中的区域采购平台, 这样的采购平台应当及时掌握材料的价格信息, 规模的批量性, 可以在价格上取得供应厂家最大的优惠, 并且在集团的整体高度, 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 同时采购平台的材料贮存, 也一定程度保证了各项目工期的及时性, 降低了延误工期成本, 同时一定程度避免了与供应厂家的纠纷等。

(四) 加强整体队伍素质

只有过硬的队伍, 才能从基础搞好建筑企业材料物资的管理。人是生产力, 材料供应人员也是工程项目的生产力, 人员的安置能创造生产力, 也能降低生产力, 但是目前建筑企业更多的是重视工程技术人员, 理念上认为, 安排好材料人员采购好价格低的材料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 材料人员的专业水准不高, 对材料甄别不清, 极易造成工期的延误, 材料供应的不匹配, 现场物资的浪费等等, 尤其, 现代建筑企业的信息化逐渐推行, 对材料采购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 建筑企业应当摈弃以往选择材料人员的标准, 具备材料专业素质的同时, 尽量兼顾熟悉工程预算的人员, 看懂图纸, 熟悉流程等, 从而能够减少沟通成本, 避免浪费, 提高信息化程度, 提高效率。

(五) 重视采购合同的管理

当前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合同的履约问题, 怎样降低价格, 避免经济纠纷, 是建筑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建筑企业的工程拖欠款严重, 资金极易匮乏, 导致许多材料供应合同履约出现问题, 引起纠纷, 抑或是采用较高的赊购价格购买材料, 价格不够经济, 都使得成本提高, 因此, 需要加强合同的谈判能力, 提高谈判技巧,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同风险, 合同价格,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工作中, 注重培养长期合作的供应厂家, 在价格频繁动荡的情况下, 根据长期合作优势来降低成本。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 建筑企业是微利行业, 当前建筑企业人工费节节攀升的失控局面下, 使得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把更多地注意力转移到了占工程实体总量较大的材料成本上来, 而如何降低材料的成本, 是关乎项目成本的关键所在, 也是关乎企业的生存所在。

参考文献

原材料成本降低初探 篇11

关键词:原材料;成本;降低

一、新经济时代探索原材料成本降低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器加工方法越来越先进,原来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三分天下的情况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原料和制造费用为主的结构。人工成本已经大大的降低,在有些自动化高的企业甚至占不到1%。材料成本在制造业中占到50%以上,在其他行业中从30%~70%不等,而且鉴于这种变化材料成本的比例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原材料所占的比重决定了它在成本降低措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人们开始进行成本管理之时,就已经将原料作为成本降低的第一源泉。同时按成本形态划分原料属于变动成本(粗划分),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敏感系数来看是非常高的,(即非常敏感)它变动10%可引起利润变化达100%~200%(在某些行业中),一般行业中也可达到3~4倍,可见在成本降低中材料是不可忽略的一块。

另外,在我国由于材料问题导致企业每年的财务费用达到2亿多元,这个数字不能不说是触目惊心的。而且由于材料管理导致了一大批管理人员吃回扣、贪污腐化、堕落等很多问题,从而暴露出当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二、降低成本的途径

从全世界成本管理看,已经将成本扩展到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市场分析(也就是产品诞生的原型)直到产品退出市场完成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以前单从生产这一个环节去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而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上的更改和突破这个限制使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它们对成本降低的效用可以用如下的图示来表示:

而且由成本管理的经验可知,产品设计在80%或者以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而生产制造过程及其他仅仅占到20%还少。常规的方法仅仅是在20%上下功夫降低成本,而更大的80%却已经在设计之初已经决定了。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研究怎样从80%之中降低成本。有人说过“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不光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而且也决定了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将成本降低扩展到设计甚至更早。

下面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分析材料成本。

首先设定一个材料成本的范围,如果仅从产品构成来看,原料成本仅仅包括制造中的成本,但是从整个生命周期看,应该从诞生之初直到退出市场所费用以及由于材料的缘故而引起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成本。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范围认识材料成本,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

以下就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分析→设计→生产→销售)来探讨材料成本降低的途径。

1. 市场分析阶段的材料成本降低。

(1)市场需求分析这一部分需要对顾客做大范围的调查,而且根据企业实际的状况要对顾客作细化,也可以集结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尤其是销售部门,进行头脑风爆法等等方法进行分析。这是产品的诞生的起点,正确的分析需求是很关键的,若不正确那以后所有的设计制造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根本不能适销对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2)对于材料而言,新材料的开发也是成本降低的一个关键。虽然说技术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进步发展较慢,但是对于一些应用科学发展却日新月异,加上新材料的开发越来越注意环保问题,不论是本身的成本还是环境成本都会有更多的兼顾,这样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和社会效益。

(3)企业生存在社会中,社会又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环境。每一个环境又可以分为很多层次,小到一个人,大到全世界甚至全宇宙,每个层面都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们的需求。象去年气候反常,导致了很多病菌的滋生传播,SARS就是很严重的一类,不光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及早地注意到这一点,那卫生消毒用品的大量需求就会很快的得到满足,各种生活用品也会充足的供应。

2. 产品设计的成本降低。

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二是设计人员对新技术的采纳与重视。当前我国在成本降低方面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成本意识淡化,而其中由于设计与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相互脱节,设计只管设计不管实际成本的高低,即使考虑到的也远远达不到整个生命周期的范围。所以必须要在设计人员中迅速而深刻的灌输成本管理意识。

除了这两个重要前提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能分析的应用。

功能分析即是指产品所应具备的功用,指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必要的功能及所应达到的满足程度及一些附加的效用。从这可以看出功能分析是从需求入手的,由需求衍生出功能。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将意识中的需求转化成实在的物质功能。人们购买产品也正是购买它的功能而不是产品本身。在功能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还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将需求转化为功能,设计出产品的大致模型。在这一阶段也要进行成本的估计,以便利用市场倒推的目标成本进行成本管理。材料成本在这一阶段也涉及到功能。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性能,所产生的效能也不同。

(2)功能价值分析的应用。

V=F/C是价值工程分析的基础。要在一定功能达成的情况下尽量使C降低。人们在购买物品时影响购买的因素有两个,功能和价格(消费者的成本),也就是性价比——价值的通常说法。

产品总体的功能可以分解成各个小功能,各个小功能又可以分解成更细小的功能,而在这一个个小的功能中每一个都可以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组合起来也可以进行,这其中涉及到成本的估计。这里的成本仅仅是从功能出发进行的估计,不包括一些其他的成本。

在价值工程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将完成功能的最低成本与当前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差距,然后在功能不变、改进或降低的情况下进行成本的相应调整。

(3)成本的预演。

成本降低的根本在于设计,设计实际上正是产品制造在图纸上的一次预演,每一次设计的更正都是成本预演的一次重复。所以在价值工程分析之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成本的预计。

(4)质量成本的分析应用。

质量成本是指用于保障产品质量及由质量而产生的各种成本,产品是由各种零件构成的,其中材料是决定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的好坏影响产品的质量,质量也影响着产品的相关的成本的支出。

3. 产品生产的成本降低。

根据决定成本在生产制造阶段只有20%左右的认识,根据这一阶段应主要是按照设计阶段的方案和标准严格执行,主要是杜绝浪费和差错,但就成本降低还补充以下几点:

(1)生产程式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在设计阶段基本是确定了,但考虑实际中可能遇到一些变化和无法预见的故障问题等,所以在实际操作阶段也要不断地对照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以便随时进行更改使得设计符合实际。

(2)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工人素质和成本意识。成本意识在设计阶段也强调过,但是产品的生产是由工人具体操作的,所以他们最了解情况。更何况工人不是被动的执行而是主动操作,具有主动性的。如果能够激发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将成本意识牢牢地注入工人头脑中,那么在实际中可能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创造和灵感,这可能为成本降低开辟出一条崭新途径。但光有成本意识没有相应的文化素质是不行的,现代企业要靠现代管理、现代技术,素质上不去,成本火花便会很有限。而且现代制造也不是任何文化水平都可以胜任的。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是指骨干,它应该是指全体的工人。

(3)存货的管理,这是直接跟材料成本挂钩的,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各种费用等。存货在一些工业企业可以占到流动资产的一半,所以对它的管理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一个环节。

4. 销售及以后的成本降低。

产品在生产完成以后一般认为企业顶多是一些销售费用的支出,但也不会很多。实际上售后服务这一块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由青岛海尔给予了最充分的说明,例如维修费、损失赔偿、运输、保险等。在这我要说的是一个顾客成本的问题。在产品使用时支出的成本,大家可能认为与企业无关了,实际上顾客成本大小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欲,这就与企业的利润挂钩了。利润与成本是此消彼长的,如果利润增大成本自然显小,所以降低顾客使用成本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一是可以提高功能,因为使用成本降低反映在产品上是功能提高,这样可以增加一些功能价格;二是如果原材料成本不增加,性价比会更好,增加销售也会增加利润,同时也会为企业赢得无形财产——商誉。“真诚到永远”才能让顾客真正感觉企业是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赚钱,意识的变化会让双方都受益。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嘉彦(日本)著.降低成本新利器.福友现代实用企管,2000.

2.冯巧根.日本企业管理中的成本企画.财务会计,1999,(5).

3.樱井通温、D·保罗·斯加布罗著,邹青、董伟译.日本式的企业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艾略特.艾登伯格著,文武、穆蕊、蒋洁译.4R营销——颠覆4P的营销新论.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经济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地产估价师、律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

材料成本管理 篇12

一、原煤产品成本居高的原因

(一) 粗放式生产模式造成原煤产品成本居高

长期以来, 我国煤炭企业一直以粗放式生产模式生产原煤, 我矿也不例外。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来换取原煤高产出的粗放形生产模式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也使原煤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是每个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 缺乏物流过程控制造成原煤产品成本居高

当前, 除了粗放式生产体制造成的原煤产品成本居高外, 原煤生产企业缺乏物流过程控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原煤产品成本中物资消耗一般占1/3强, 可以说煤炭企业控制原煤产品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物资消耗。具体来说,

1. 采购人员的原因。

物资采购部门作为企业的花钱部门, 手中有着极大的采购决策权, 而这种权力在国企单位又往往缺乏应有的监管, 给一部分采购人员提供了一个滋生腐败的温床。他们通过购进质量低劣的商品来以次充好, 使很多材料进入工作面后很快就出现质量问题, 不得不重新采购, 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更可气的是有的采购人员自己在外注册皮包公司, 自己向自己的公司采购, 直接和矿上做生意, 赚取更大的利润, 从而导致质次价高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流入企业, 企业损失可想而知。

2. 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浪费严重。

原煤生产企业对材料物资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 企业通常没有一个材料消耗的计划、标准, 或者有计划标准也比较粗糟不详尽。造成队组在领料时比较盲目, 经常领出超过使用数量的材料, 运到井下后使用不完干脆丢在井下, 放任不管。对于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物资, 使用一次后也不再使用, 便随意丢弃, 回收复用根本是一句空话。更有甚者一些材料员利用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内勾外联, 大肆偷盗、冒领企业财物, 造成企业物资的极大损失。同时企业也不重视员工主人翁感的培养, 没有一种激励机制, 让很多员工有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没有丝毫的干劲, 造成企业经营效益越来越差。

3. 企业缺乏物资储备计划浪费严重。

企业在物资储备方面没有一个详尽的计划, 不论“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管有用没用买回来再说, 有时企业在采购时不分主次, 急需的物资仓库里没有, 而那些不急用的堆满仓。仓库物资积压已是不争的事实。将大量资金压在暂时并不急用, 甚至不用的物资上, 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4. 企业不重视回收复用材料造成资源浪费。

煤炭企业生产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木材、支护用品、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等物资大部分可以回收多次使用, 然而由于领导的不重视, 职工又缺乏责任心, 导致许多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资不能重新回收, 有的回收后也不检修, 当作废物丢弃, 或者变卖,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企业控制物流过程的措施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 笔者认为要搞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 降低物耗, 应抓住这几个环节:一是抓源头, 把住物资采购“进口”;二是控消耗, 把住物资发出“出口”;三是消除物资储备“肥胖症”;四是变废为宝, 重视回收复用, 把泼出去的“孩子”抱回家。

(一) 抓源头, 把住物资采购“进口”

采购价格过高, 直接导致原煤产品成本升高, 从而给成本控制带来难度, 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为了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 要着重抓好这几个环节:一是制定采购计划, 搞好分类采购;二是推行比价采购制度;三是价格评审、质量监督, 使价格利益转化为企业利润。

1. 制定采购计划, 搞好分类采购。

根据在用物资是否可控以及物资的性质、特点, 分别轻重缓急, 对全部物资进行合理分类。这样做不仅能使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化, 更能提高资金的高效运转。根据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出年度物资消耗总额, 分解各大类物资月度资金控制数额, 作为采购资金上限进行计划编制。没有编入采购计划的生产急用物资, 可编报临时采购计划。所有计划须经过审核、审批程序后, 方可实施, 无计划的物资一律不予采购。这样就避免了盲目采购造成的超储积压, 节约了采购资金。

2. 推行比价采购制度。

根据严格的审核管理程序, 由矿价格委员会评定合格的供货方, 选择供货快、质量优、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好的供货方, 原则上每个大类确定三个供货方。被确定的供货方一方面要向矿价格委员会提交相应的物资材料及所经营物资的价格目录, 作为比价采购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 被选中的供货方要与供应公司签定供货保障协议, 若出现较严重的质量、价格问题, 立即解除协议, 并赔偿造成的一切损失。

在运作中要定期公示采购过程, 做到供应物资公开, 数量公开, 价格公开, 让职工清楚便于监督。同时对每个供货厂家建立供货档案, 坚持同样产品比质量, 同样质量比价格, 同样价格比服务信誉, “三比”使供货厂家之间产生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淘汰落后, 降低采购成本。

3. 价格评审、质量监督。

物资采购只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 才会避免“暗箱操作”。具体做法是:在矿价格委员会成立价格评审小组, 对井下材料、配件等主要物资, 凡《集团公司价格目录》中没有的物资, 采购前必须经评审小组评议, 认可后方可实施采购。聘请各基层队队长、核算员、材料员、跟班班长和库工为物资价格、质量的兼职监督员, 对供应公司所购物资实施全权监督, 发现物资价格有异议、质量有问题的随时向价格委员会报告, 调查属实后, 要进行责任赔偿, 并对责任人做出处理。

要着力防止物资采购中的“暗箱操作”, 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同时以比质比价作为供应公司的优化选择、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依据。在确保生产一线用料的基础上, 保持一定的保险储备, 最大限度地压缩库存, 并建立一支精干的“快速反应”采购队伍, 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这样既较好地保证了生产一线的需要, 又充分利用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 通过比质比价管理, 节约了采购资金, 减少了资金占用。

(二) 控消耗, 把住物资发出“出口”

物资消耗控制要从堵塞外流, 减少浪费出发, 对各单位建立消耗定额, 并进行严格考核, 对主要物资要实行定量、限时控制, 规范物资发放领用程序, 搞好物资消耗去向公示, 实现物耗的有效控制, 降低生产成本。

1. 建立标准、规范制度。

在企业内部要做好每一件事, 必须有一套人人都遵循的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 这是管理的基础。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各项物资管理办法, 规范物资领用发放管理程序及二级库的收、发、存管理规定;建立交旧领新制度、定量限时控制制度, 物资消耗去向公示制度及物资消耗管理考核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第二, 对可控物资建立消耗定额, 按照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 测算各基层队组可控物资的消耗指标。

2. 推行限额领料和交旧领新制度。

为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利益双赢, 我矿坚持在企业管理的深层次上下功夫, 推出了又一管理新举措—限额领料制度。实施限额领料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程序化、规范化、操作化、透明化、降消耗、提成品率, 达到精细管理。我矿对消耗大、价值高的主要物资实行限额控制。特别是对主材等消耗大, 又有消耗定额的物资, 要严格限额领料;每次发料, 首先必须经现场生产技术人员鉴定, 计划员和有关领导审核并在“限额领料单”上签字盖章后, 库房方可发放;辅材类材料, 要根据同行业、同等条件下单产单进的消耗量, 结合当月实际, 确定消耗计划, 作为控制的依据;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复杂, 为了做到有效控制, 材料管理员要经常深入现场, 对材料的消耗过程进行监控, 适时调整指标;同时队对班组也要分解指标, 指派专门的材料员, 严格材料的领用、投放。如遇特殊施工需加用量, 则必须经计划部门和生产部门签认, 否则供应不予发料。配件要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和年度修理计划, 有计划地更换零配件, 安排好日常维修保养。同时为了搞好控制, 在不突破全年指标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情况, 合理调整好月度配件消耗计划, 严格考核、严格控制。对一些价值低, 数量多的工具、器具要实行交旧领新制度:丢失折价赔偿。煤炭企业大多数物资并不是一次消耗, 好多物资可多次周转使用, 要执行“领新必交旧, 无旧不发新”的管理规定, 此举能大大降低原煤的材料消耗, 还能杜绝物资外流, 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家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同也感增强了, 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适应到基本认同、认真落实。限额领料制度规范了生产管理, 强化了过程控制, 保证了我矿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行。

3.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从一定意义上讲, 班组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成本, 而产品成本的高低, 标志着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两年多深入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工作, 我矿认识到, 班组成本核算将班组管理和成本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 是企业以人为本、狠抓细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企业管理的明智之举。我矿对基层队组进行年度、月度考核, 考核其物资总的消耗情况和单位消耗情况, 并与计划和消耗定额比较, 节约按100%提奖, 一线队组月兑现50%, 二线队组月兑现40%, 地面队组月兑现30%, 年终总兑现, 亏损用工资抵补。从实践来看, 这种控制与考核机制还是十分有效的。每月指标下达后, 队组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并仔细研究, 寻找节支节耗的途径。材料员算起账来细致入微, 精打细算;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 完成好的队组得到表扬奖励;没有完成指标的队组, 在众目睽睽之下, 找原因, 做检讨, 受扣罚。每月考核公报一次, 这一正一负, 一奖一扣, 既给基层干部增大了压力, 也引起了广大职工极大的关注, 物耗控制工作也由原来的被动, 变为理解和参与。由于制定了有效的消耗管理机制, 进行全过程控制, 材料成本明显比以往降低, 职工收入也随之增加,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各项管理措施也赢得了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在全矿范围内, 全体员工深知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的重要性, 大家人人关心成本, 班班核算成本, 形成了努力降低成本的良好氛围。

(三) 消除物资储备“肥胖症”

上一篇:减小措施下一篇:放射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