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

2024-09-11

材料成本差异(精选11篇)

材料成本差异 篇1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一) 直接材料差异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设备的完好程度、工艺变更、用料标准未能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变更、用量标准未能及时调整、新产品投产、生产工人技术不熟练、产生废料或用量超过标准量、产品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及执行情况、材料本身的规格、型号不符合要求、生产工人工作态度的好坏和责任心的强弱等。影响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价格的调整、采购渠道及交货方式的选择、采购批量或次数的增减、交通运输条件的变更、装卸搬运费用的升降、折扣期内延期付款、丧失优惠、材料采购计划编制有偏差未能满足生产经营所需而采取临时紧急进货措施, 使买价和运输费上升, 还有一些因素变动是企业所不能左右的, 如市场供应波动、材料价格变动、运输费用升高、市场竞争加剧等。对于这些因素, 企业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合理搭配, 力求回避价格风险, 对于非可控因素引起的材料价格变动, 还应单独列出, 积极寻求消化方式。

(二) 直接材料差异类型

直接材料在数量和价格上差异都存在着客观差异和主观差异。如市场变化、价格变化、生产条件的变化、意外情况的发生、停水停电、市场不规范、材料质量、劳动工资制度变化等, 这些都是企业难以控制的。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经济责任制度是否健全或执行是否严格, 是否存在懈怠、渎职现象等, 则与责任者的主观努力紧密联系, 是控制的重点所在。一般而言, 对于客观差异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如何有效的防范, 对主观差异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如何进一步改善, 并结合责任制予以督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是建立在生产产品的投料相对稳定和单一的假定条件下。实际生产中, 如果企业按一定比例或配方混合投料时, 如纺织、化工、酿造等行业, 还会出现因投料比例的变化而产生直接材料的混合成本差异, 这一混合差异只与材料用量有关, 主要说明材料投料比例是否合理或投料利用是否充分。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在利用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与控制时, 首先要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进行准确计算;其次要对成本差异进行分类识别, 即按成本差异的性质或数量特征, 将其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两大类。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与成本会计中的“材料成本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成本差异”是当企业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外购和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其计划成本的差异, 该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 最终由企业的材料来负担。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可分解为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

(一)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直接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产量直接材料标准用量) 。上述计算结果若为正数, 表示不利差异, 说明产品生产过程中领用材料数量过多, 致使成本升高, 需查明具体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力求予以改进。若为负数, 表示有利差异, 说明生产过程中节约了材料消耗, 进一步具体分析后, 找出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发扬。产品的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一般应归属于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材料用量差异的出现并非生产部门所致, 如采购供应部门工作不认真、质检手续不严;或者为了单纯追求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材料质量, 致使质量低劣的材料抵库, 加大了废品损失等, 这应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或者仓库管理不善, 致使材料变质毁损等, 这应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

(二)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直接材料实际用量。上述计算结果若为负数, 表示有利差异, 说明采购过程中的控制工作有成效;反之, 则说明采购过程存在问题。材料价格差异的责任一般在采购供应部门, 但如果因生产安排不周或其他原因致使库存材料严重短缺, 又未及时通知采购部门, 从而导致紧急订货, 加大订货支出, 引起价格上升, 应由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负责。

[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成本为66元/件, 其中:价格标准为12元/件, 用量标准为5.5千克/件。假定8月份生产的A产品为400件, 实际耗用甲材料2500千克, 甲材料实际单价11元, 要求计算甲材料成本差异。

依题意计算有关差异如下:

通过计算得知, 400件A产品实际消耗甲材料27500元 (2500×11) 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6400元 (400×5.5×12) 相比超支1100元。其原因在于材料实际用量超标, 使材料成本超标3600元, 而材料实际价格比标准价格降低, 使材料成本节约2500元, 二者共影响材料成本超支1100元。根据计算结果, 在进一步查明原因的基础上, 可采取相应措施, 重点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 并继续加强材料的价格管理工作。

三、直接材料混合使用时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在分析材料用量差异时, 如果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 还必须对材料的用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材料结构差异和材料产业差异两个因素, 以便对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做更深入的分析。

(一) 材料结构差异

在材料的价格标准一定的情况下, 如果某种材料实际投料的比例 和预定的标准用料比例 不同, 也会产生差异, 这种用料数量比例的变动必然会反映到用量差异中, 通常把这一因素引起的差异称作材料结构差异。可以用不变的标准价格 (P0) 分别与实际用量比例 和标准用量比例 相乘, 求出按实际用量结构计算的混合平均价 和按标准用量计算的混合平均价 然后再分别与实际混合用量Q1相乘, 反映用量差异中的材料结构差异 (V料结构) 。用公式表示为:

(二) 材料产业差异

实际混合用量与标准混合用量之间形成的差异, 叫做材料产业差异。计算材料产业差异时, 只需将两个不同的混合用量乘以按标准用量结构计算的材料混合平均价格即可, 公式为:

参考文献

[1]王忠、周剑杰编著:《管理会计教学案例》, 中国审计出版2001年版。

材料成本差异 篇2

笔者曾作为检查组中的一员,去一家国有中型纺织企业检查,该企业的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检查初始,厂长向检查组汇报情况时说:“虽然原材料价格在被检查的上半年大涨了30%,但由于我们厂此前已购进了大量原材料,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们厂影响不大。”事实果真如此吗?待检查组检查后却发现该企业的利润还是下降了20%多,遂询问财务处长为何不一致,财务处长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怎么能不对利润产生影响呢?财务处长认为厂长不懂财务,此问题还是以财务上的解释为准。问题果真如此简单?笔者心里泛起了嘀咕,决定重点加强对原材料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

笔者发现,原材料棉花在被检查期初的实际库存成本为3 200万元,其中计划成本为2 6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550万元,而至被检查末,棉花的计划成本为9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170万元,说明该厂全耗用了期初库存的低价棉花1 700万元(计划成本),即使按照棉花价格在被检查均衡上涨的情形估算(生产领用棉花也均衡),因使用低价棉花至少也应该给该厂产生300多万利润,于是,笔者又请财务处长予以解释。处长说,这虽是增利因素,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滞后,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未能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此产生的减利因素不仅抵消了库存低价原材料带来的利润,而且下半年少数月份还出现了亏损,最终使得全利润也大幅下降。财务处长如此解释,以乎不存在问题了。

然而,笔者仍是心存疑惑。在笔者继续分析后发现,该企业多年以来都是实际价格高于计划价格,材料成本差异也一直是借方余额,虽然被检查棉花的计划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棉花的实际采购价格大幅上涨,所以,年末库存棉花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应该是比年初的差异率更高才合乎情理。但是,棉花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反映其差异率并未提高,反而是由年初的20.75%(550万元/2 650万元)下降为年末的17.89%(170万元/950万元),这就又出现了矛盾。笔者再次请财务处长予以解释,财务处长这次无言以对,只是搪塞了一句“可能是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有误”。于是,笔者要求检查人员对该企业包括棉花在内的三大原材料账户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重新进行了计算,最终发现该企业的这三大原材料在被检查共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409万元。

最终查明,该企业针对原材料涨价的情况,按照留有余地、以丰补歉的思路,决定把低价库存原材料带来的利润留到以后慢慢消化,所以,在领用原材料时,没有按规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而是在以账面按逐月滚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差异率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同时,每月再故意多结转一部分借方差异,最终使得账面的差异率不但没有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提高,反而逐月下降,最终形成多转原材料成本借方差异409万元,不但虚增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同时还降低了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利润和计税所得额,并且偷逃了企业所得税。

启示

在日常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怕麻烦,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由于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而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

虽然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尽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赡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低成本和差异化共舞 篇3

但在中国这片独特的市场环境下,这两种战略都出现了某些水土不服。民营经济在经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后,国内市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者态度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有意愿消费相对高质量的产品,但由于收入有限,愿意支付的费用也很少。而绝大部分现有生产者未能很好地满足这部分需求。许多企业忙于生产一些高端产品,而不是满足大部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一些企业则继续生产一些传统的、低价格的产品,却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变化。结果消费者纷纷转向国外品牌。

我们真骐公司是以经营旅馆业为主的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发展的实际中,我们发现许多国内旅游者抱怨在上海找不到合适的住宿设施,奇怪的是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水平还不到60%,非星级酒店的出租率甚至更低。这是一个极为矛盾的现象。但有一些企业,却创造性地将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中国市场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战略——交织混合型战略。如家、锦江之星和莫泰3家经济型酒店公司可为代表,它们创造性地满足了本土商旅顾客的需求,既减少了酒店入住费用,又在一些方面丰富和改进了顾客的体验。

服务产品下的混合

传统理论认为,实现产品差异化需要在质量上增加投入,所以如果不考虑生产规模,差异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一定上升。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实现混合战略。而这3家公司则摆脱了规模的框框,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产品的成本结构,同时通过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消费者价值,实现了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统一。

在服务产品设计过程中,这3家公司与传统星级酒店相比成本更低,但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更大。如在锦江之星,产品定位的核心理念是“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如家也是在消费者看重的一些要素上进行投资,例如宽敞的客房、干净的卫生间、方便的位置等。这3家公司提供的服务比星级酒店更简单,但也更实用,因为钱都用到了与消费者感受密切相关的领域:沐浴设备、毛巾等棉织品、寝具、床和床垫、写字台及互联网接人等。与此同时,这3家公司去除了大部分非必需的和高成本的服务,例如宽大的前厅、游泳池、西餐厅、外立面石材装饰、地毯和停车场等。

此外,这3家酒店公司开发出标准化的服务和运营管理,然后迅速复制到全国,并将这些成本在更多的酒店中摊销,这一方面减少了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使得服务更有保证。低成本和差异化进一步得到了统一。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又好又便宜”。在产品结构改变后,同时实现“好和便宜”,然后经过复制“好”的做法获得了进一步的“便宜”。

人力资源下的交织

在酒店产业中,人力资源非常关键,它不仅构成了总成本的重要部分,而且还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和差异化水平。通过独特的人力资源战略,锦江之星等3家公司实现了低成本与差异化的同步。体现在:由于产品创新,一些非必需的服务项目被删减,比如一些豪华贵宾级的服务项目,再加上洗衣房外包,以及总部对分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使得分店用工人数大大减少 (这3家酒店的客房与员工的平均比率是1: 0.3,而星级酒店的这一比率大约为1: 1),进而节省了大量成本。

另一方面,一般星级酒店都喜欢雇用一些年轻的女服务员。而这3家公司却更愿意雇用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的已婚女性。在实地调研时,好几位总经理都告诉我们这样的已婚员工更稳定、更不容易跳槽,这就能减少招募、培训的成本。而且中年的已婚女性比年轻的未婚女性更懂得人情世故,更清楚怎样提供服务才会让客人更满意。当这样的员工在酒店长期工作时,酒店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差异化水平进一步凸显。

在组织结构和层级方面,它们也体现了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的交织:星级酒店中非常普遍的传统层级结构被改造成一个更扁平的结构。在这3家公司下属的酒店中,管理层级有四层:总经理(店长)、值班经理、主管、一线员工。而在一个二星级的酒店中,至少要增加副总经理、部门经理、领班等3个层级。这种扁平层级不仅仅减少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

运营管理下的统一

我从我们真骐公司的管理实践中,更加体会到标准化的服务和运营及其快速的复制,是锦江之星等3家公司战略的重要部分。

标准化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除了不必要的开支和低效率的管理做法;得到普遍运用的标准化管理软件系统 (包括PMS、CRM和CRS等) 改善了管理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同一公司的不同酒店间的成本及绩效比较变得简单,并使其有利于它们的互相学习,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一个酒店不再需要那么多经验,也不再那么依赖人力资源,这就减少了人力成本。

同时,标准化的运营和管理使得这3家公司提供的服务更稳定、更一致,并且做到了持续改进。这就进一步提高了这些酒店公司服务的差异化水平,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标准化体系让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无缝结合。

扩张模式下的同步

酒店运营网络非常像电信网络。在电信网络中,顾客数越多,单位运营成本就会越低;另一方面,顾客越多,每一个顾客就能享受越大的便利。所以,加快扩张速度成为了锦江之星等3家酒店公司的首选。2008年,如家的房间和酒店数分别从2007年的32718间和266家增长到56520间和471家,分别增长了73%和77%,而在2003年,如家仅在4个城市运营10家酒店;同期锦江之星的房间和酒店数的增长也分别达到了31%和37%;在莫泰,这两个数字分别是35%和29%。

随着这3家公司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设越来越多的酒店,成本节约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它们在集中采购、培训、市场营销、融资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节省了大量成本。例如,随着这3家公司规模的扩大,一些第三方订房网站开始逐渐降低向它们收取订房佣金的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酒店分布地点的增加,消费者在几乎所有省会城市都能预订到自己熟悉的品牌酒店,丝毫不用担心质量方面的问题。于是消费者越来越方便了,酒店的成本越来越低,在扩张模式方面,交织混合型战略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混合型战略者的血脉

我们发现,交织混合型战略者大多是本土的创业企业。为什么是创业企业呢? 因为混合型战略必然要涉及企业业务模式的重大变革,这颠覆旧有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模式,新进入者就能摆脱产业中各种历史做法的累赘,能够更容易地察觉到新的技术和经营实践。例如,全国最大的6家经济型酒店公司中的4家都是新设企业。另外的两家,锦江之星和莫泰则是内部创业的结果。没有一家是从传统的酒店公司转过来的。

那么,为什么又是本土企业呢? 因为本土企业比国外竞争对手更了解顾客的混合需求(既在意价格,又在意更好的产品功能),所以能更有针对性,更灵活地调整服务产品。我们发现跨国公司的两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速八和宜必思在发展中已经滞后于成立时间晚于它们的两个国内竞争对手——7天和汉庭。

另一原因在于本土公司对业务合作方有更好的了解,这让它们能够采用更适合中国伙伴的做法。我们发现,3家公司在扩大业务规模时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于国外公司的做法,我们称之为管理特许。管理特许模式结合了国外酒店业中两种扩张方式的优点——管理合同和特许经营。其主要特征是,酒店公司在签署协议后,会派遣一名总经理到受特许的酒店中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这名管理者的工资由酒店公司来支付。

这种做法的主要考虑是:目前中国酒店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业主(受许可方)并不具有酒店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若按照国外特许经营模式的一般做法,仅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酒店运营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市场环境中还存在较多不道德的问题,派遣一名管理者进入受特许的酒店中,也有利于保护酒店公司的品牌不受损害。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做法。

同时,本土酒店公司还对本土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有更好的理解。例如,莫泰酒店公司的CEO陆炳富说,公司更喜欢通过租赁经营扩大规模,但在莫泰“特许经营的酒店比例会被控制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因为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的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再考虑到信誉的缺失,现阶段如果过快放开特许经营,有可能对品牌产生损害”。这就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经营和发展,都需要因地制宜。上海真骐公司选择在宝山 “创意码头”园区,可谓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名声也开始在外了!

材料成本差异 篇4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 (或标准成本) 的差异, 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或标准成本) 的差异额 (超支额) ,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节约额) 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 (节约用红字, 超支用蓝字) 。

(一)

传统的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方法是, 当企业采购原材料入库时, 此时购货发票还未到达采购原材料的公司, 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或入库汇总表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分录为“借:材料采购 (计划价格或标准价格)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此为采购入库环节。此时我们采购入库的原材料等到车间生产人员领用时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但在原材料采购发票未到时, 进入生产环节的原材料成本是计划价格或标准价格, 只有等到采购发票到达公司财务部后, 材料成本差异才能释放出来, 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在该种处理方法下, 材料成本差异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进行分配或分摊, 这时就会出现原材料物流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材料成本差异分配滞后。

对此, 笔者对标准成本法下材料采购成本差异的核算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不违背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将材料成本差异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材料成本差异”明细科目的分解, 将其分解为“材料采购合同价格差异”、“材料发票价格差异”、“材料采购运费”及“其他差异”。这样分解的目的是更好地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其二是对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时间进行分解。将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时点分为两个:货到时计算一次, 发票到时计算一次。这样可以保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因为采购材料价格差异分摊不及时带来的成本不真实问题。

(二)

材料的采购价格按计划成本或标准成本核算, 所以采购中的会计核算使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下, 分别设置“材料合同价格差异”和“材料发票价格差异”两个明细科目。之所以分设两个明细科目, 是由于原来的“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核算材料标准成本价格与实际材料价格差异。

但大家都知道在现行会计实务中, 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货先到达采购货物的公司, 而采购货物的发票往往会在下一个会计核算月度 (或年度) 才到达采购货物的公司。在标准成本法下, 材料采购成本差异只能在发票到达时释放出来, 会计核算人员在此时再进行材料采购成本差异的分摊。从实际成本计算的角度来看, 如果当月生产的产品能够销售出去, 那么这部分差异在销售出去的产品中没有能够得到分摊, 这样就会影响产品实际成本的准确性, 从而影响会计报表中损益表利润和资产负债表存货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 存货的确认、计价结果及相关信息必须以实际成本反映。为了使成本数据更合理和准确, 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可进行改进,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合同价格差异”科目核算原材料到达采购公司并验收入库后材料标准成本和材料采购合同价格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发票价格差异”科目核算供应商发票到达采购公司并与采购入库单核对无误后, 送财务部挂应付账款时计算采购合同与实际发票之差异。通过以上两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既可以使材料成本回归实际成本, 也可以使材料成本差异分配及时, 准确反映存货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篇5

《基本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将其列入利润表。

在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通过会计科目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损失和税金进行了划分和范围的确定。对成本设置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会计科目,对费用设置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会计科目,对税金设置了“营业税金和附加”和“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对损失设置了“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

在企业所得税中,与会计准则成本费用对应的概念是扣除额。扣除额=会计核算的成本、费用、损失和税金-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税法规定有限额在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二、成本

会计准则界定的“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界定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1.成本的范围

税法所指的成本概念与一般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有所不同。会计上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针对一定的产出物计算归集的,

在实务中,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

税法上的成本比会计上的成本范围要大,包括纳税申报期间已经申报确认的销售商品(包括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和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企业对象化的费用,有的成为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只有销售出去,并在申报纳税期间确认了销售(营业)收入的相关部分商品的成本才能申报扣除。

由于所得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目的不同,会计收入分类侧重于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和经常性,税法收入分类的基础是税收政策待遇的异同。因此,税法中成本归集的内容不仅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包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转让技术等)和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等)。

纳税人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以制造、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记录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中。

2.制造成本的分配

为准确计算税前扣除成本,企业应将全部制造成本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可采用简单法(品种法)、分批法(定单法)或分步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如果企业从事的是单步骤的简单生产,产品单一,没有在产品,可采用简单法按产品品种归集计算产品制造成本;如果纳税人从事的是单件、小批的复杂生产,可采用分批法按批计算产品制造成本;如果企业从事的是连续式大量大批复杂生产,应采用分步法分产品、按步骤核算各步骤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成本。

3.间接成本的分配

在计算确定税前扣除成本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分配间接成本。过去对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间接成本的分配完全由企业会计人员确定,会计实务中虽然有一些习惯做法,但分配的合理性与否并没有较具约束性的规定。这很容易成为企业在不同纳税期间或不同产品、应税项目和非应税项目之间调剂利润、设法避税的手段,因此,需要对间接成本明确提出合理分配的原则要求。

对多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的分配,一般应以共同成本与成本对象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如果共同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止一种,可采用双重或多重基础分配。在一般分配基础无法反映其间的因果关系时,也可采取某些复杂性指标。如果无法确定共同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纳税人确定的最合理的分配基础应保留详细资料,以备税务机关审查。

材料成本差异 篇6

关键词:专业成本分担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56-02

当前,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大众化及终身化,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在我国,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基本原因。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不同专业、不同等级学校的劳动者其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并且每个高校都存在报考热门、冷门的现象,但是在同一专业大类下的个人学费负担水平却大体相等,导致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对个人及家庭而言是数额较大的投资,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性质、收益性、成本分担的合理性等从经济学视角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

1理论基础

1.1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

社会产品按其特性,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同时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原有消费者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之间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存在竞争。从概念出发,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则为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混合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不具有竞争性但可排他。

高等教育是一种偏向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有以下理由:一是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培养了人才,使全社会受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能排除他人从社会进步中获取收益,存在巨大的正外部性,但是高等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每个地区在资源配置上是竞争的;二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及其家庭,由于我国实行按高考成绩录取高校新生,同时个人因高等教育所获取的效用具有不可渡让的性质,因此高等教育很明显具有排他性,但是在一般情形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对本专业的教学资源的消费不存在竞争性,只有在拥挤时才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性。

1.2成本分担机制理论

美国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大学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会使政府、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受益,因此成本也应由他们共同承担。

政府是高等教育的主办者,也是受益者,在经济增长、文化传承、价值观塑造等方面都获取了收益,因此政府应在受益范围内承担成本,学生进行教育成本分担是因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能获得更高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非货币收益是指无法用货币的多少来衡量的收益,如更全面的思想观念、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丰富的健康知识等,本文所指高等教育产生的个人收益即是货币收益,家长在经济承受范围内为其学生支付学费,除上述群体外,社会人士能直接或间接从高等教育中受益的,也应负担相应成本。

2当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6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收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中明确学费的收取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其核定的标准主要是按专业和学校类别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学费,但是在执行过程却过于简单化和明显的“一刀切”,仅仅是按专业大类进行统一水平的学费收取,并且不同等级的高校,比如重点大学、211工程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等,它们的收费标准差距较小,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在现行的成本分担制度下,除艺术、医学、农林、师范外,高等院校内不同专业的学费差异不大,导致了以下现象:一是人才分布不均,大量的学生报考热门专业,即学校的强势专业或是就业好的专业,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则没有人学,但这些专业人才可能是政府、社会急需的,这就造成了人才供求的矛盾;二是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竞争,企业对就读不同等级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认可程度不同。工资支付意愿也不同,但学生之间却承担了类似的成本,不符合“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三是专业的不对口率上升,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2009届本科毕业生金融工程的专业对口率。为90%,会计学为84%,财务管理为8l%,税务为79%。从个人角度分析,专业的不对口使其损失了读大学的机会成本与支付的货币成本,并且在毕业后需增加对其他专业的成本投入,从政府角度分析,专业的不对口会造成人才的缺口,使财政支出降低效率:四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下降,这里所说的社会评价包括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效用评价和企业对受教育劳动者的满意度评价,当前高校的经费主要是学费收入和政府对高校的生均拨款,高校缺少对学费的自主定价权,为了缓解高校的经费压力,高校通过扩招来增加经费来源,这就造成了盲目开设专业、专业建设不积极等现象,使得个人、企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降低。

从收入角度看,个人愿意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盈亏平衡点是扣除机会成本之后的收益率为零,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增大,个人的成本负担意愿越高。相反,如果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与一般投资或社会贴现率相差无几,个人投资负担的意愿就不强。从现实情况看,高等教育收益率的高低受到专业、学校等级的影响。从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数据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中石油工程为3705元,税务为3226元,信息安全为3193元,德语为2980元,审计学为2786元,地理科学为2574元,应用物理学为2363元。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失业人群中,“211”院校为8.8%,非“211”本科院校为11.5%,这说明不同的高校等级对学生的就业环境是有一定影响。因此,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应是根据专业间不同的收益率制定相应的成本负担比例。

3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改革建议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较大,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成本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就业市场不完全竞争、信用助学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热门专业学费的上涨会使得贫困学生丧失了就读高收益专业的机会,因此,专业差异化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必须有完善的信用助学体系和完全竞争化的就业市场作为前提。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相当于“工厂”,为社会提供人才,但由于各种差异,不同类高校、不同专业培养的学生其在社会

上的竞争力是不同的,体现了差异化的高等教育供需关系,因此在成本分担上也应使价格体现其市场化供需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在制定一条最高收费线的基础上,放宽高校对各自专业的设计与管理,实现专业差异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完善助学体系,例如根据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设置差异化的助学贷款,并且在学生无力还贷时学校、社会应承担余下还贷责任,学生有信用约束。

为了更好的了解热门专业学费上涨对该专业需求的影响,调研小组向在杭高校大三、大四大学生发放了311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7份,在调研过程中,被问到热门专业学费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对该专业的选择时,有72.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影响,而有27.3%的人选择会影响专业选择,这说明了,学生对热门专业的价值评价高于学费的现期支付,也说明了热门专业的价格上涨不会减少对该专业的需求,同时使27.3%的学生转向其他专业。从宏观角度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居民对学费的承受能力,二是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使得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缺乏弹性。

差异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主要靠价格来影响供求关系,它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这一功能会使资源供求达到一个动态性的均衡。假设对于学校而言,其专业设置、教学水平除受到学科自身的制约和教学规律的约束外,主要受到市场价格机制的制约,对学生而言,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除了个人偏好外,也主要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在达到均衡点的过程中,学校为了能获取社会的信任、较好的生源及较高的价格水平,会致力于专业的建设、在校生的培养,还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公布更多的信息,使教育资源信息披露进一步完善,还能促进监管的透明化。对应来说,学生在分数既定并且有充足的支付能力时,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合理规划现在及将来的现金流,理性选择专业,同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较高的成本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较低的成本或一定的补贴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在制度上,差异化成本分担机制要求政府规定学费收取的上限,防止出现高校乱收费现象,各高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学科、专业的投资规律、成本效益特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制定学费,合理体现不同等级高校、不同专业间的个人收益规律,促进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对一些冷门但社会必需的专业,政府应适当的给予补贴,鼓励其发展。

注释:

①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

参考文献:

[1]龚刚敏,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与公共政策:基于财政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干勤,中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负担水平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韩习祥,唐兴华,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与绩效管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4]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5

材料成本差异 篇7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它是“库存商品”账户的抵减账户。当商品购进、溢余及调价增值发生差额时, 记入贷方;当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商品短缺及调价减值等原因注销差价时, 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 表示期末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 就是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目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应用有四种情况, 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差额具体是指哪种差额;第一种是指商品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 综合反映;第一种是指不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之差;第三种是第一种情况的明细, 是指商品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 但把“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分成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核算, 二级科目分别是“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和“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第四种也是商品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 但把“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分成“商品进销差价——进项税额”和“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核算。由于第一种情况是商品流通企业应用最广泛的, 在此只介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第一种情况的应用。

[例1]某百货公司以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北京生产厂家采购电热毯一批,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10000元, 进项税额为1700元, 价税合计为11700元。含税零售价为15210元, 增值税税率为17%, 供货方代垫运杂费300元。假设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到达, 已承付货款, 商品也到达并验收入库。

(1) 采购时的会计分录为:

解析:新会计准则下, 已取消“商品采购”账户, 改在“在途物资”账户中核算商品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 (或进价) 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新会计准则下,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时发生的运费等采购费用, 不再单独核算也不再记入“销售费用”账户, 而是把运费与工业企业的采购费用一起记入采购成本“在途物资”账户中。

(2) 验收入库时的会计分录为:

[例2]上海某零售商店设有服装、家电2个营业柜组, 2012年5月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下表:

要求:用分柜组差价率法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并作出会计处理。

解析: (1) 服装组差价率=25000/ (40000+60000) ×100%=25%

本期已销商品进销差价=60000×25%=15000 (元)

(2) 家电组差价率=30000/ (50000+100000) ×100%=20%

本期已销商品进销差价=100000×20%=20000 (元)

(3) 会计分录:

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应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指出: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企业可以在“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也可以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 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本文主要介绍“原材料”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是资产类账户 (1) 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贷方;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借方, 但在企业实际中经常把这个差异也记入贷方, 用红字表示。

[例3]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其价款10000元 (实际买价10元/千克) , 增值税税额1700元。另用现金200元支付甲材料的运杂费。会计分录为:

解析:在实际成本核算法下,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记入“在途物资”账户;在计划成本核算法下,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记入“材料采购”账户;但在企业实际采购业务中, 对这两个账户应用时, 不进行严格区分, 基本上把采购成本都记入“材料采购”账户中。

[例4]承上例题3, 甲材料入库时, 如果其计划成本为12000元, 结转甲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差额。会计分录为:

[例5]承上例题3, 甲材料入库时, 如果其计划成本为9000元, 结转甲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差额。会计分录为:

[例6]假设领用计划成本为5000元的甲材料生产A产品,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即发出甲材料应该负担的差异额=5 000×2%=100 (元) , 会计分录为:

[例7]假设领用计划成本为5 000元的甲材料生产A产品,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即发出甲材料应该负担的差异额=5000× (-2%) =-100 (元) , 会计分录为:

归纳:“材料成本差异”的应用: (1)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入库时记入“借方”→→发出材料时负担的差异记入贷方蓝字; (2)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节约”→→入库时记入“贷方”→→发出材料时负担的差异记入贷方红字或借方蓝字。

三、结论

(1)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相同之处:一是都是资产类调整账户;二是一般是在月末时计算商品所负担的商品进销差价或发出材料所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2)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不同之处:一是适用范围不同。“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应用于商品流通企业;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用于制造业。二是借方与贷方表示的含义不同。

参考文献

[1]傅胜:《行业会计比较 (第三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材料成本差异 篇8

首先, 企业在会计期末要计算、分配当期领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即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还原为实际成本。由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等借方账户都是固定的, 贷方只有“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所以只能由贷方转出成本差异。原来超支记入借方的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从贷方转出, 而调整差异属于更正性质, 所以节约差异就用红字冲减。其次, 因为“材料成本差异”是“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调整项目, 是资产类科目, 发出材料体现在“原材料”账户的贷方, 与被调整账户方向一致, 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问题二:究竟什么时候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什么时候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有没有理解与记忆的窍门?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材料的调整账户, 它具有双重性质。对于材料入库来说,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借记本科目, 贷记“材料采购”科目, 节约差异分录与此相反;对于材料发出来说, 结转超支差异和节约差异都在贷方, 超支用蓝字, 节约用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是资产类科目, 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有关科目的性质和记账方向相同。在收入环节, 都是“原材料”等科目增加, 超支意味着材料类科目成本增加, 所以超支应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节约意味着“原材料”等科目成本减少, 所以应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从而对“原材料”等进行抵减。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与“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账户具有内在联系, 只有准确把握调整的内容, 才能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贷方向, 不再混淆。在此总结出“收入业务超借节贷, 发出业务超蓝节红”的记忆口诀。

问题三:有人建议, 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只登记入库材料所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 超蓝节红;分配耗用材料所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时, 只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反映, 超蓝节红;还有人说“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余额有时出现在借方, 有时出现在贷方, 将余额限定在借方, 超蓝节红, 可以不用根据账户余额判断该账户是“原材料”等账户的附加账户还是抵减账户, 而始终作为附加账户, 从而简化会计核算。这样做合理么?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差异分析 篇9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内部转移价格

传统成本法是把某一项成本分配标准 (如耗用工时) 当成了对所有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率, 当作业之间消耗比例相差很大时, 没有一种单位层次成本动因能够准确地分配所产生的间接成本。而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成本归集对象, 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去, 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 归集作业成本到医疗服务上去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于医疗科室的一系列的辅助作业, 因此要准确计算其服务价格, 不能就成本论成本, 而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 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 形成作业库, 再按产出物对作业的消耗计算服务价格。从而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现就利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比较两种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内部价格核算是否存在差异。

一、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数据由某三级乙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运营管理科、信息科等相关部门提供, 运营管理科提供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和专用及一般设备折旧等相关成本, 信息科提供服务量等具体数据, 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各种卫生材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2. 调查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法, 对全院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别应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内部价格核算。

3. 成本构成

(1) 直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次性卫生材料:指消毒物品过程所消耗的医用材料, 主要包括一次性敷料 (棉球、无纺布、纱球、大纱等) 、医用单、3M胶带、高压内卡等;器械包内反复使用的物品包括:各种器械、容器等;可循环使用的包布。

(2) 间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人力成本, 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工人等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五险一金及其他工资福利支出;水电成本, 清洗器械所耗用水电费;房屋折旧, 消毒供应中心的房屋折旧费;设备折旧, 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所计算的消毒设备和其他一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低值易耗品, 即日常清洗费用、包装费用、灭菌费用、办公用品消耗等。

4. 成本核算及间接成本分摊

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消毒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消毒成本和一次性卫生材料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设备折旧以及科室分摊的其他费用等。间接成本分摊采用作业成本法 (ABC法) 和传统成本法两种方法。

二、间接费用的分摊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分摊到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专用及一般设备折旧等间接成本。根据2013年某三级乙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间接成本数据, 按两种成本法进行了分摊核算, 现就各手术室使用的典型器械包价格核算进行相互比较。

1. 传统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传统成本法分摊方法有几种, 本次核算按使用工作量分摊间接费用, 详见表1。

2. 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 将消毒供应中心分成9个作业成本库, 即下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及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下送, 确定成本动因, 建立作业成本库。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成本库相关资料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等有关数据, 并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和工作量计算出应分配到各项作业的医疗服务价格, 手术室典型器械包计算过程略, 其计算结果见表2、表3。

3. 结论与讨论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结果, 成本差异最高9.65元, 最低0.94元, 见表4。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业包括下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及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下送等, 流程很多, 利用两种方法统计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核算的价格相差很大。特别是对于人力及其他成本有明显差别。通过本次核算过程来看, 两种方法对一次性用品与可循环用品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不同,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成本的核算上, 消毒供应中心的间接费用比重较高, 服务种类比较多, 传统成本法采用工作量方法, 工作量作为唯一的分配标准, 单纯的数量分配标准基础扭曲了成本核算信息, 无法体现真实的核算信息。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依据是作业动因, 采取各自不同的分配标准, 根据成本动因计算间接成本分配比例系数, 分配间接成本, 而直接成本可直接计入到各项目中, 最终计算出项目成本, 从而使成本的归属性大大提高, 所得出的成本信息也更为客观真实, 更有利于医院利用成本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但是与传统成本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分摊间接成本的工作量大, 对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要求也比较高。首先要理顺作业流程, 基础工作数据的收集必须符合实际, 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结合具体情况, 找出符合医院服务项目特点, 并能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费峰.医院成本分配与核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有孝, 亢泽峰, 褚以德.现代医院全成本核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中日会计成本处理差异研究 篇10

1 中日管理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

我国管理会计制度与日本的管理会计制度在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非常相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实行的计划管理和日本的计划预算。我国一直沿袭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国家会提前制定好管理的方法和未来几年内需要达到的目标, 简言之就是对国民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 这样就会对企业的供、产、销等活动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样, 日本全面计划预算也是对未来国家经济活动的一种规划, 这种理念是从美国引进的, 其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预算, 主要工作是对未来几年内国家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做出提前的预期评估, 站在另一种角度思考, 这与我国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但是日本预算的范围、方法和具体要求要比我国的更为详细一些。二是中国的厂内经济核算和日本的责任会计。一方面, 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企业的自主管理之下的, 由企业自己统一领导, 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不同之处是, 中国的厂内经济核算时是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统一领导, 集中进行评估和核算, 最后制定出考核指标;而日本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企业的会计专业人员进行划分责任, 同时根据会计的相关评估资料进行专业评估,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准确评估和考核。两一方面, 两个国家都具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一套执行标准, 用来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国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根据劳动定员、工时限制等日常管理方法进行集中管理。而日本的责任会计控制方法则是根据标准成本、预算管理、差异分析等进行管理。另外, 两个国家都建立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核算方法和报告系统。中国的核算方法是利用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相融合的核算方法;日本则是只采用专业核算的一种方式进行核算。

2 中国的成本管理与日本的成本控制

我国在企业管理之中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让每个企业员工和群众都能自发的加入, 为活动献计献策, 同时发扬了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 就能够极大的降低产生生产的成本。日本的成本控制则主要是采用专业技术进行控制, 其主要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差异分析等专业的方法进行管理。但是和日本的会计制度相比, 我国的会计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相背离。近两年, 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虽然对管理会计做出了很多的研究, 但是大多数理论还来自于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 很多专家学者不能对研究的实际成果做出解释, 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研究的实际作用, 对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一直持着怀疑的态度, 久而久之, 就会让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背离, 从而制约的管理会计的发展。但是, 日本也借鉴的西方国际的先进经验和理论, 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日本的专家学者都是按照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去研究, 这样就会让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这样研究出来的理论便可以被企业所接受, 这种研究方法要好于中国。

(2) 管理会计不能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主要原因是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改革模式去借鉴, 很多企业还是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体制, 并没有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让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能很好得到落实, 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有待提高, 很多企业仍然不能对管理会计的作用予以重视, 致使很多企业往往没有管理会计这个职位, 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 发展缓慢。

(3) 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急需建设。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一致由政府去主导, 政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样管理会计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让政府部门在管理会计普及方面就很难实施, 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制度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 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普及管理会计。

(4) 管理会计机构设置不科学和工作组织混乱。我国目前在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上还是不够科学, 各级工作组织往往呈现出混乱的局面, 这样就会造成各地区的管理会计情况产生很大的差异, 严重阻碍的工作开展的进度。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要不断加深, 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也应该不断提高, 这还要通过政府、理论界和企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逐渐形成一个管理会计新型体系, 实现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3 中日成本管理现状对比分析后的启发

(1) 中国在成本管理方面重视度有待提高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日本工商业发展迅速, 能取得这样好的成就, 主要得益于日本能够重视产品的成本管理问题, 这使得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得不来学习日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经典的管理理论是"适时制"制造系统以及"零存货"的管理制度, 再加上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所谓"适时制"就是说在适当的是时间和地方能够适当的减少资金的占用, 这样就能够加速资金的周转,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适时制"和"零存货"的管理方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日本更注重"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问题非常重视, 只要企业员工都能对企业绝对的忠诚, 那么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就是日本企业中反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一管理思想的正确实施, 可以促使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我国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之中, 企业职工已经习惯的计划和听取命令,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往往不高, 因此, 我国也应该注重"人本主义"思想的养成,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中去

(3) 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实现单一会计人员向全员成本管理的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推崇的是全员管理, 简言之就是要求自上而下的形成企业员工的集中管理。日本企业在管理方面, 一般需要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共同参与,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这一管理过程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价值链来联系的, 通过成本设计人员和产品营销人员的共同研究来实现。由此可见, 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实现单一会计人员向全员成本管理的转变, 最终实现顾客满意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在会计模式上和日本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和日本实际差距。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会计模式的发展规划上, 我国应该树立一个全球化的发展观念,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早日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唐玉玲.中日会计文化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2]赛娜, 郭巧利.中日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J].北方经济, 2007, (16) .

材料成本差异 篇11

完全成本法是以经济职能分析为基础, 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包括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 作为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 只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 而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从成本性态分析的角度, 在完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不仅包含了变动成本, 也包括了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仅包含变动成本。

(一) 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固定制造费用或变动制造费用, 根本上都是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 因而在计算产品成本时理应同等对待, 作为一个整体全部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去。只有制造费用都按一定的比例分摊到产品中去, 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才是完全的产品成本。且从实际操作层面看, 制造费用区分为固定与变动两部分, 精确度难以把握, 实施困难。

(二)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产品成本是指那些随产品实体流动而流动,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流动而流动, 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时间长短而增减, 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 发生额直接计入损益表, 不能递延到下期。固定制造费用只是定期创造了可供企业利用的生产能量, 因而与期间关系更密切, 这一点与管理、销售费用等非生产成本一样。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应列为期间成本。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

(一) 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

销货毛利=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其中: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税前利润=销货毛利-销售和管理费用。

(二) 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其中, 变动成本包含销货变动成本与变动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三、两种方法下营业利润差异分析

(一) 差异现象。

由于两种方法理论依据不同, 所以产品成本计算项目构成存在差异, 并最终导致税前利润计算结果的不同。

例:宜江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 其产成品售价12元/件, 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5元/件, 单位变动管理费用1元/件, 单位变动销售费用2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10 000元, 固定管理费用3 000元, 固定销售费用2 000元。假设该公司三年的生产量相同, 而销售量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税前利润存在显著差异, 如下表所示。

(二) 差异原因及规律性分析。

1. 利润差异分析。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中涉及到的有关项目有:销售收入,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性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等。其中: (1) 销售收入项目。两种方法下销售收入的计算方法一致。 (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两种方法下这三项均列为期间费用, 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3) 变动性生产成本。该项目在两种方法中均列入产品的成本, 计算处理一致。以上三个项目均不会造成两种方法利润计算出现差异。 (4) 固定性制造费用项目。从定义可知, 该项目在两种方法中处理是不同的, 分析如下:在变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的损益中, 即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当期全额扣减。在完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是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到销售成本与存货成本的分配。当期所扣减是分配在销售成本中的那部分, 根据完全成本法下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可知, 该部分的大小, 不仅受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的影响, 也会受期末与期初存货中所含固定制造费用的影响。具体说, 应等于期初存货中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加上本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减去期末存货中所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以表中第二年为例, 在变动成本法下, 当期发生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0000元, 全部作为当期的期间费计入当期损益之中, 即全额扣减。如果采用完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扣减的是分配在销售成本中的那部分, 该部分大小不仅受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影响, 也会受期末与期初存货水平的影响。期初存货为0, 所以忽略不计, 期末存货所吸纳的固定制造费用是要结转到下期的, 这部分为2000元 (期末存货量1000×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000/5000) 。因此, 第二年所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应为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减去期末存货所吸纳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元, 即8000元。由此看出, 两种方法在计算第二年税前利润时, 因为当期所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 (即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不一致而最终导致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营业利润要大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营业利润2000元。

以表中第三年为例, 在变动成本法下, 当期发生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0000元, 依然全部作为当期的期间费计入当期损益之中, 全额扣减。采用完全成本法, 因第三年期末存货为0, 所以忽略不计, 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就是从第二年期末存货结转来的) 要在本期扣减, 这部分为2000元 (期初存货量1000×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000/5000) 。因此, 在完全成本法下, 第三年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应为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加上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元, 即12000元。由此看出, 两种方法在计算税前利润时, 因为当期所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不一致而最终导致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营业利润要小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营业利润2000元。

综上所述, 固定性制造费用是造成两种方法计算利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2. 规律性分析。

因为对固定制造费用处理不一致所产生的两种方法利润计算结果的差异性符合以下规律:

等式一:完全成本法下所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上期结转来的固定制造费用+本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递延到下期的固定制造费用

其中, 上期结转来的固定制造费用即为本期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递延到下期的固定制造费用即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等式二:变动成本法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本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

两种方法下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等式一-等式二=上期结转来的固定制造费用-递延到下期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两种方法下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即为两种方法下的利润差额。即有: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量×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本期生产量-期初存量×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上期生产量

四、结论

固定性制造费用是造成两种方法计算利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当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时, 产销一般体现为生产量大于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当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时, 产销一般体现为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当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时, 产销一般体现为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两种方法利润差异额为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

上一篇: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方法下一篇:更换新管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