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和成本

2024-10-05

差异化和成本(共9篇)

差异化和成本 篇1

低成本战略并不是控制成本绝对值的降低,而是要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即投入产出比)降到最低。

通常,人们对低成本战略是这样定义的: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一种竞争战略。

然而,低成本战略也是有局限性的。包括:成本领导者的生产设备可能因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而过时,这些创新可能使竞争对手能以比原成本领导者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过于强调削减成本可能会导致公司忽视顾客需求或对有关问题的担心;竞争对手利用其核心竞争力有时会知道如何成功地仿效成本领导者的战略。低成本战略的局限性还体现在整个价值链上,不是在所有的价值链的所有环节都能够做到成本领先。

我认为,低成本战略并不是控制成本绝对值的降低,而是要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即投入产出比)降到最低。举个例子,一件衣服的成本是50元,如果售价是100元,成本占销售收入的50%,则成本较高;而如果售价是1000元,则成本只占销售收入的5%,成本就会较低。企业领导者应使其产品或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提高产品的售价,降低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间接地实现降低企业的成本。

此外,对于在产业集群中的单体企业而言,可能原材料成本并不低,但在产业集群中购买零配件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很低,就会实现总成本领先。例如,广东珠三角地区有6万家电子元件供应商,是电子产品的最佳生产地。

差异化战略是通过设计一整套行动,生产并提供一种顾客认为很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断地使产品或服务升级以具有顾客认为有价值的差异化特征。差异化战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以及由此产生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使公司得以避免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

我们可以将差异化战略理解为打侧翼战。侧翼战就是在整体实力不如竞争对手时,在具体的、特定的一点上,形成局部优势,也就是竞争对手最薄弱的环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例如,当梅赛德斯在美国市场降临时,它的车比卡迪拉克贵得多。高价格一度让人们认为梅赛德斯比卡迪拉克还要好。换句话说,它进行了自我定级。梅赛德斯塑造了一个将产生巨大利润的品牌。2006年,梅赛德斯奔驰销售247934辆,相对卡迪拉克227014辆的销售量多了不少。侧翼战的方式也不限于高价、低价、销售方式等,而是根据对手而决定。当奔驰定价高于卡迪拉克时,如果卡迪拉克果断阻击,那么奔驰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功。

对于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理解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应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演进,不断产生新的解读。

低成本兼顾差异化 篇2

但是,管理研究不是为了满足逻辑,现实中却涌现出一大批依靠“低成本+差异化”获胜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低成本的基础上,或者以差异化的产品获胜,或者以速度超越竞争者,或者塑造了具有独特核心价值的品牌,或者以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获得了竞争优势。

鱼和熊掌或可兼得

张廷智

在当今新的竞争环境下,单一竞争战略无法构建有效的竞争壁垒。

波特的论断

波特认为,战略选择不可能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尤其是在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相排斥。这两种基本战略实际上是对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定位。在竞争性市场上,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是互为代价的。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主攻方向是市场份额,而差异化战略的主攻方向是利润率。

波特指出,贯彻任何一种基本战略都可以建立竞争优势,但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二者不可同时兼顾,既追求低成本又追求差异化的战略姿态,犯了“夹在中间”的大忌,注定会失败。一旦“夹在中间”,公司就很有可能因为模糊不清的企业文化、相互冲突的组织安排与相互抵消的激励系统而遭致失败。同时,每一种战略都意味着要投入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和组织安排,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如果一个公司既想得到低成本的利润,又想得到差异化的声誉,在二者之间游离不定,就会陷入市场沼泽。

竞争战略的本质在于构建竞争优势。但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单一的竞争优势极易被仿效和超越,同时单一的竞争战略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按照波特的总结,总成本领先战略主要面临这样的风险:规模化经营会妨碍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技术上的重大变化会把过去的投资和经验积累一笔勾销;产业的进入者和追随者易于模仿,竞争对手的学习成本较低;企业集中精力于成本,很可能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市场的变化;需要同竞争对手保持足够的价格差,一旦这种价格差不能抵御竞争对手的品牌和特色影响,这一战略就会败北。

按照波特的总结,差异化战略主要面临这样的风险:维持差异化特色的高成本能否被买方所接受;买主的差异化需求下降,不再愿意为保持特色支付溢出的价格;差异化形成的高额利润,会吸引投资者进入并模仿,而大量模仿的出现会导致差异缩小,利润逐渐降低。

单一竞争战略的风险是如此之大,单一竞争战略对构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支撑越来越不稳固,难道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吗?换句话说,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真的是水火难容吗?二者之间难道真的没有兼顾,甚至融合的可能?

三个案例的思考

耐克的战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阿迪达斯是运动服装产业的第一品牌,当时还是很弱小的耐克发现了阿迪达斯致命的弱点:德国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由此耐克明确了自身的战略定位与方向:不断寻找并开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以此保证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以强大的研发保证产品质量上乘、设计上具有竞争力;以各种体育英雄来塑造耐克“赢”的品牌形象。众所周知,耐克的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仔细斟酌耐克的战略,我们发现无论用低成本还是差异化都无法涵盖耐克战略的精神。利用全球的廉价劳动力使得耐克拥有了成本竞争优势,这使得耐克获得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换句话说,没有低成本优势作为支撑,耐克无法成就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耐克的战略中,低成本与差异化相互支撑、相互借力,实现了有效融合。

戴尔的启示:虽然现在戴尔在极力拓展分销渠道,但没有人会否认,戴尔之所以能够在行业领先者的压制之下实现后来居上,差异化的直销模式是其竞争优势的源泉。戴尔目前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惠普,戴尔凭借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既获得了庞大的市场份额,也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利润率),“夹在中间”的戴尔没有陷入市场的泥沼。

丰田的模式:丰田模式使得丰田享有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但是丰田汽车之所以成就今天的地位,在于其杰出的取悦消费者的能力。丰田总裁渡边捷昭曾说:我们须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质量,其二是降低成本,我们的产品必须是全世界最好的,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必须是最快的,生产成本必须是最低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创新(差异化)与低成本是丰田模式的正反面。多年来,丰田汽车执着于产品的性价比:同样的价格性能最优,同样的性能,价格最具竞争力。如今,丰田公司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汽车生产商,从2003年起,其盈利水平就超过了所有的汽车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2007年的销量只比龙头老大通用汽车少3500辆。该怎样定义丰田的战略?

第三条道路

何谓竞争优势,波特的定义最为经典:就其根本而言,来源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其买主提供的价值,这个价值高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卓越的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同等的效用同时价格低廉,或者为顾客提供独特的效用而顾客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价格。

波特定义的精彩之处在于强调竞争优势必须以顾客需求、顾客价值主张为基本衡量标准。但波特忽视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主张、顾客的价值关注点是多姿多彩的,顾客所追求的并不是截然的两极,要么最低的价格、要么差异化的价值,而是不同价值组合与不同价格水准的组合,顾客对差异化价值的追求并不妨碍其关注价格,重视价格并不表明没有差异化的需求。近些年,“快时尚”、“买得起”的时尚的兴起就是消费者需求的典型反应,iphone\zara的崛起就是应对了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些企业身上,我们看不到差异化与低成本的矛盾,也看不到利润率的追求与市场份额的矛盾。

企业的成本优势,不仅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而且包括服务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企业各种活动层面上的交易成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不仅源于价值链不同组成部分绝对额的降低,也源于价值链不同组合创造相对成本的降低;同样,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也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功能价值的创新,决定顾客购买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波特所言,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生产、营销、销售、运输、支援等多项独立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企业相对成本地位贡献的源泉,同时也是构成差异化的基础。

价值链是企业各种相互依存活动的组合和系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价值链组合实现低成本与差异化的兼顾,在某些环节追求低成本优势,而在另一些环节实现差异化的价值追求。这样,就可以避免诸如“公司就很有可能因为模糊不清的企业文化、相互冲突的组织安排与相互抵消的激励系统而遭致失败”。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今新的竞争环境下,单一竞争战略无法构建有效的竞争壁垒、竞争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低成本战略可以兼顾差异化,差异化战略同样可以兼顾低成本。对于绝大数企业而言,只有将低成本与差异化有效地融合,才可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相对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实,这才是一个真实的竞争现实。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差异分析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内部转移价格

传统成本法是把某一项成本分配标准 (如耗用工时) 当成了对所有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率, 当作业之间消耗比例相差很大时, 没有一种单位层次成本动因能够准确地分配所产生的间接成本。而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成本归集对象, 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去, 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 归集作业成本到医疗服务上去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于医疗科室的一系列的辅助作业, 因此要准确计算其服务价格, 不能就成本论成本, 而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 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 形成作业库, 再按产出物对作业的消耗计算服务价格。从而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现就利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比较两种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内部价格核算是否存在差异。

一、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数据由某三级乙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运营管理科、信息科等相关部门提供, 运营管理科提供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和专用及一般设备折旧等相关成本, 信息科提供服务量等具体数据, 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各种卫生材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2. 调查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法, 对全院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别应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内部价格核算。

3. 成本构成

(1) 直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次性卫生材料:指消毒物品过程所消耗的医用材料, 主要包括一次性敷料 (棉球、无纺布、纱球、大纱等) 、医用单、3M胶带、高压内卡等;器械包内反复使用的物品包括:各种器械、容器等;可循环使用的包布。

(2) 间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人力成本, 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工人等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五险一金及其他工资福利支出;水电成本, 清洗器械所耗用水电费;房屋折旧, 消毒供应中心的房屋折旧费;设备折旧, 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所计算的消毒设备和其他一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低值易耗品, 即日常清洗费用、包装费用、灭菌费用、办公用品消耗等。

4. 成本核算及间接成本分摊

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消毒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消毒成本和一次性卫生材料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设备折旧以及科室分摊的其他费用等。间接成本分摊采用作业成本法 (ABC法) 和传统成本法两种方法。

二、间接费用的分摊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分摊到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水电成本、房屋折旧、专用及一般设备折旧等间接成本。根据2013年某三级乙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间接成本数据, 按两种成本法进行了分摊核算, 现就各手术室使用的典型器械包价格核算进行相互比较。

1. 传统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传统成本法分摊方法有几种, 本次核算按使用工作量分摊间接费用, 详见表1。

2. 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 将消毒供应中心分成9个作业成本库, 即下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及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下送, 确定成本动因, 建立作业成本库。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成本库相关资料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等有关数据, 并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和工作量计算出应分配到各项作业的医疗服务价格, 手术室典型器械包计算过程略, 其计算结果见表2、表3。

3. 结论与讨论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结果, 成本差异最高9.65元, 最低0.94元, 见表4。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业包括下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及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下送等, 流程很多, 利用两种方法统计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核算的价格相差很大。特别是对于人力及其他成本有明显差别。通过本次核算过程来看, 两种方法对一次性用品与可循环用品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不同,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成本的核算上, 消毒供应中心的间接费用比重较高, 服务种类比较多, 传统成本法采用工作量方法, 工作量作为唯一的分配标准, 单纯的数量分配标准基础扭曲了成本核算信息, 无法体现真实的核算信息。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依据是作业动因, 采取各自不同的分配标准, 根据成本动因计算间接成本分配比例系数, 分配间接成本, 而直接成本可直接计入到各项目中, 最终计算出项目成本, 从而使成本的归属性大大提高, 所得出的成本信息也更为客观真实, 更有利于医院利用成本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但是与传统成本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分摊间接成本的工作量大, 对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要求也比较高。首先要理顺作业流程, 基础工作数据的收集必须符合实际, 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结合具体情况, 找出符合医院服务项目特点, 并能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费峰.医院成本分配与核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有孝, 亢泽峰, 褚以德.现代医院全成本核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差异化和成本 篇4

【关键词】材料成本差异;记账方向;口诀;原材料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有: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在计划成本法下,需要设置“原材料”账户、“材料采购”账户、“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等。对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账方向,很多人在初学时往往一头雾水,经常弄错。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快速记忆的方法:

一、记忆口诀“超支是加,节约是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等式中结果大于零,就是超支差,为正数+,说明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等式中结果小于零,就是节约差,为负数-,说明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二、记忆口诀“同方向相加,反方向相减”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在“原材料”账户登记,材料成本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登记。出现超支差时,材料实际成本是两个账户金额相加,那必须是同方向;出现节约差时,材料实际成本是两个账户金额相减,那必须是反方向。也就是说,任何时候,出现超支差时,“原材料”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同方向;出现节约差时,“原材料”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反方向。材料验收入库时,“原材料”记借方,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出现超支差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借方,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出现节约差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贷方。领用材料时,“原材料”账户记贷方,领用材料出现超支差时,“材料成本差异”记贷方,领用材料出现节约差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借方。

案例: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材料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1年3月该公司A材料有关情况如下:“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6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4500元,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2元。3月发生下列业务:

10日,进货1500千克,单价10元,发生运费500元,价税款及运费当即支付(发生的购进货物和运费的增值税均符合抵扣条件,可以抵扣,下同)。

11日,上批材料验收入库。

20日,进货2000千克,单价13元,运费1000元,价税款及运费用银行存款支付。

25日,20日购货验收入库。

25日,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00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800千克。

根据上述资料,作如下会计处理:

1.3月10日购货借:材料采购1546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2585

贷:银行存款18050

2.3月11日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A材料18000

贷:材料采购15465

材料成本差异2535

(入库时,“原材料”账户记借方,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贷方,记账方向和“原材料”账户方向相反)

3.3月20日进货借:材料采购269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490

贷:银行存款31420

4.3月25日第二批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A材料24000

材料成本差异2930

贷:材料采购26930

(入库时,“原材料”账户记借方,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借方,记账方向和“原材料”账户方向相同)

5.3月25日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2000

管理费用9600

贷:原材料—A材料21600

6.3月31日计算本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4500-2535+2930)÷(56000+18000+24000)×100%

=4.99%

本月甲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2000×4.99%=598.80(元)

本月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成本差异=9600×4.99%=479.04(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598.80

管理费用479.04

贷:材料成本差异1077.84

(领用时,“原材料”账户记贷方,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贷方,记账方向和“原材料”账户方向相同)

“原材料”账户记账方向很容易判断,结合记忆口诀1和2,就能快速记忆“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记账方向了。笔者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又快又准地说出“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记账方向。

【参考文献】

[1]《新编企业财务会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差异化和成本 篇5

一、存货盘盈中要不要考虑材料成本差异?如果需要考虑,应怎样确定该材料成本差异?

对这个问题,笔者的理解是:存货盘盈时是否确认材料成本差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认为,材料成本差异是根据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确定的,如果盘盈数量不大,并且能确定盘盈材料的实际成本,这时当然应该确定其材料成本差异,否则,不确定。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根据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和计划成本的乘积去确认盘盈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因为通常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根据期初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与本期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之和除以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之和计算得出的,我们常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乘以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得到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而盘盈作为材料的一种特殊增加途径,应该是形成材料成本差异的,而不是用来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的。另外,数量较大的盘盈往往是由于日常收发计量或账簿记录差错导致的,只需要更正相应的账务处理或账簿记录即可,根本不需要在原因查明、批准转销前确认盘盈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现举例说明:

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在月末存货清查时,发现A材料盘盈300公斤,计划成本为1 500元,原因待查。

错误处理一:借:原材料1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 530,材料成本差异30。分析:这种账务处理是将盘盈材料与盘亏材料业务混淆了,按照转出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思路,用盘盈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相乘转出节约差异。

错误处理二:借:原材料1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 470,材料成本差异30。分析:这种账务处理认为,盘盈业务说明原本账面转出的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转多了,要冲回。而该题原本是红字贷方转出的“材料成本差异”,因此冲回时要用蓝字在贷方记录。该思路看上去很对,但其实没有真正理解材料成本差异归集(确认)和分配的含义。材料成本差异的归集只能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确认,而不能通过计划成本乘以材料成本差异率确认。况且300公斤的材料盘盈很有可能是收发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或账簿记录有误,在原因查明前大可不必确认材料成本差异,按材料的计划成本确认待处理财产损溢就可以了。

因此,正确的账务处理为:借:原材料1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经查,该盘盈是由于车间本月设备维修领用材料时漏领导致。这时,就需要将车间原本领料的会计分录核销,将原本领料时转出的“材料成本差异”转回,根据原本领料的会计分录,不难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贷:管理费用1 470,材料成本差异30。

又假设发生B材料盘盈3公斤,该批盘盈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0元,实际成本为140元。因为盘盈数量较小并且已知实际成本,此盘盈很有可能是由于日常收发中的计量差错导致的,因此可以据此确认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原因查明前,借:原材料120,材料成本差异2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40。查明该盘盈是由于日常计量差错导致的或查不出原因的,则: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40;贷:管理费用140。

二、存货盘亏或毁损时是否需要做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如果要转出,应如何转?

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对上述“非正常损失”进行了解释,指出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笔者认为,“非正常损失”还要考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如火灾、房屋倒塌等造成的损失。如果是原材料的非正常损失,通常按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增值税税率的乘积确认转出的增值税;而如果是在产品或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则必须先计算出损失产品成本中所耗外购货物的购进额,再据此计算进项税额的转出额。现举例说明:

例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发生火灾对财产进行清查,发现毁损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损失产品账面价值为80 000元,当期总的生产成本为420 000元,其中耗用外购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价值为210 000元,外购货物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毁损材料应转出的增值税=20 000×(1-1%)×17%=3 366(元)。相关会计分录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 166;贷:原材料20 000,材料成本差异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 366。

损失产品成本中所耗外购货物的购进额=80 000×(210 000÷420 000)=4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40 000×17%=6 800(元)。相关会计分录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6 800;贷:库存商品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 800。

三、存货盘亏时取得残值收入及残料入库时是否需要考虑增值税?

当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前已述及需将其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税转出。但当非正常损失有残值收入时,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增值税的问题。如果将残料变卖,则应视同原材料出售核算,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而如果有残料入库,则可以将残料对应的增值税计入进项税额,如果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并能取得入库残料的实际成本金额,则还必须确认材料成本差异。

例3:承例2,该企业火灾导致的存货损失,经清查后残料价值为500元,企业将其按800元的价格变卖出售。

出售残料视同原材料的销售,由于此800元为含税收入,故需将其进行价税分离,确认的收入金额=800÷(1+17%)=683.76(元)。相关会计分录为:借:库存现金800;贷:其他业务收入683.7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6.24。借:其他业务成本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例4:假设上例中上述残料作为原材料入库,此残料的实际成本为500元,计划成本为400元。

作业成本法:差异化战略支持工具 篇6

当企业界销售差异化产品时, 它们就获得了调整产品价格的能力, 一个企业可以以非常高的价格来销售它的产品, 并且生产相对较少的产品数量;或者以非常低的价格来销售, 同时生产相对较多的产品。这样, 生产差异化产品的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类似于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而完全竞争下企业的需求曲线 (D) 是一条水平需求曲线) , 这意味着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企业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边际收益曲线 (MR) 也向下倾斜, 而且每个点都低于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为销售的单一产品的附加的产出水平, 企业必须自愿降低价格。边际收益曲线比需求曲线低是因为这个较低的价格适用于企业销售的所有产品, 而不仅仅是那些企业销售的附加数量的产品。边际成本曲线 (MC) 向上倾斜, 表明了为生产额外的产出, 公司必须接受附加成本。如图:

MC——边际成本

TC——总成本

D——需求曲线

MR——边际收益曲线

当MR=MC时, 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 此时的最佳产量为Qe, 价格为Pe。在产量为Qe时, TC

2 差异化战略主要障碍: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曲

传统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

间接费用总额:3, 894, 000

直接人工小时:

Ⅰ号:10, 000×3小时=30, 000 (小时)

Ⅱ号:20, 000×4小时=80, 000 (小时)

Ⅲ号:4, 000×2小时=8, 000 (小时)

总小时=30, 000+80, 000+8, 000=118, 000 (小时)

间接费用分配率undefined小时

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

(1) 机器成本库:

Ⅰ号: ($1, 212, 600÷43, 000机器小时) ×1机器小时=$28.2

Ⅱ号: ($1, 212, 600÷43, 000机器小时) ×1.25机器小时=$35.25

Ⅲ号: ($1, 212, 600÷43, 000机器小时) ×2机器小时=$56.4

(2) 生产准备成本库:

Ⅰ号: ($3, 000÷15批) ÷10, 000每生产批次=$0.02

Ⅱ号: ($3, 000÷15批) ÷5, 000每生产批次=$0.04

Ⅲ号: ($3, 000÷15批) ÷400每生产批次=$0.5

(3) 工程成本库:

Ⅰ号: ($700, 000×25%) ÷10, 000件=$17.5

Ⅱ号: ($700, 000×45%) ÷20, 000件=$15.75

Ⅲ号: ($700, 000×30%) ÷4, 000件=$52.5

(4) 设施成本库:

Ⅰ号: ($507, 400÷118, 000直接人工小时) ×3直接人工小时=$12.9

Ⅱ号: ($507, 400÷118, 000直接人工小时) ×4直接人工小时=$17.2

Ⅲ号: ($507, 400÷118, 000直接人工小时) ×2直接人工小时=$8.6

(5) 收货与检测成本库:

Ⅰ号: ($200, 000×6%) ÷10, 000件=$1.2

Ⅱ号: ($200, 000×24%) ÷20, 000件=$2.4

Ⅲ号: ($200, 000×70%) ÷4, 000件=$35

(6) 材料处理成本库:

Ⅰ号: ($600, 000×7%) ÷10, 000件=$4.2

Ⅱ号: ($600, 000×30%) ÷20, 000件=$9

Ⅲ号: ($600, 000×63%) ÷4, 000件=$94.5

(7) 质量保证成本库:

Ⅰ号: ($421, 000×20%) ÷10, 000件=$8.42

Ⅱ号: ($421, 000×40%) ÷20, 000件=$8.42

Ⅲ号: ($421, 000×40%) ÷4, 000件=$42.1

(8) 打包和发货成本库:

Ⅰ号: ($250, 000×4%) ÷10, 000件=$1

Ⅱ号: ($250, 000×30%) ÷20, 000件=$3.75

Ⅲ号: ($250, 000×66%) ÷4, 000件=$41.25

上表总结了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扭曲, 传统成本法将Ⅰ号产品的单位成本多估了25.56美元, 则10, 000件Ⅰ号产品总计多估了255, 600美元成本。Ⅱ号产品的单位成本多估了40.19美元成本, 20, 000件Ⅱ号产品就总共多估了成本803, 800美元。这些过量成本必须由Ⅲ号产品补偿。Ⅲ号产品的单位成本少估了264.85美元, 4000件Ⅲ号总共少计成本1, 059, 400美元。

3 作业成本法:差异化战略支持工具

准确的产品成本核算是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基础, 因此作业成本法是差异化战略强有力的支持工具。

如Ⅲ号产品具有差异化特性, 企业要实施差异化战略, 往往生产的Ⅲ产品要具有独特的性能, 也往往所化费的生产成本会更高。但差异化产品往往售价比一般产品高, 所以企业是否生产差异化产品就在于超额利润与超额成本之间的权衡。此时, 准确的成本核算乃是根基。对于Ⅲ产品, 按传统成本法核算产品, Ⅲ号产品的成本转移到了Ⅰ号和Ⅱ号产品。传统成本法下核算Ⅲ号产品的成本为$126, 而作业成本法下核算成本为$390.85, 单位成本产生了$264.85的成本扭曲。假如企业对产品Ⅲ实施差异化战略, 表面上Ⅲ号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是成功的, 而实际上按传统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制定的销售价格很可能比实际成本还低, 企业一直在亏损生产、销售。更可悲的是, 企业却被蒙在鼓里, 认为Ⅲ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汤晓娟.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J].财会月刊, 2008, (35) .

[2]苏天国, 孙宇.采掘业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研究[J].财会研究, 2009, (11) .

中日会计成本处理差异研究 篇7

1 中日管理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

我国管理会计制度与日本的管理会计制度在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非常相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实行的计划管理和日本的计划预算。我国一直沿袭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国家会提前制定好管理的方法和未来几年内需要达到的目标, 简言之就是对国民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 这样就会对企业的供、产、销等活动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样, 日本全面计划预算也是对未来国家经济活动的一种规划, 这种理念是从美国引进的, 其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预算, 主要工作是对未来几年内国家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做出提前的预期评估, 站在另一种角度思考, 这与我国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但是日本预算的范围、方法和具体要求要比我国的更为详细一些。二是中国的厂内经济核算和日本的责任会计。一方面, 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企业的自主管理之下的, 由企业自己统一领导, 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不同之处是, 中国的厂内经济核算时是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统一领导, 集中进行评估和核算, 最后制定出考核指标;而日本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企业的会计专业人员进行划分责任, 同时根据会计的相关评估资料进行专业评估,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准确评估和考核。两一方面, 两个国家都具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一套执行标准, 用来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国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根据劳动定员、工时限制等日常管理方法进行集中管理。而日本的责任会计控制方法则是根据标准成本、预算管理、差异分析等进行管理。另外, 两个国家都建立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核算方法和报告系统。中国的核算方法是利用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相融合的核算方法;日本则是只采用专业核算的一种方式进行核算。

2 中国的成本管理与日本的成本控制

我国在企业管理之中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让每个企业员工和群众都能自发的加入, 为活动献计献策, 同时发扬了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 就能够极大的降低产生生产的成本。日本的成本控制则主要是采用专业技术进行控制, 其主要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差异分析等专业的方法进行管理。但是和日本的会计制度相比, 我国的会计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相背离。近两年, 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虽然对管理会计做出了很多的研究, 但是大多数理论还来自于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 很多专家学者不能对研究的实际成果做出解释, 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研究的实际作用, 对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一直持着怀疑的态度, 久而久之, 就会让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背离, 从而制约的管理会计的发展。但是, 日本也借鉴的西方国际的先进经验和理论, 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日本的专家学者都是按照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去研究, 这样就会让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这样研究出来的理论便可以被企业所接受, 这种研究方法要好于中国。

(2) 管理会计不能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主要原因是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改革模式去借鉴, 很多企业还是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体制, 并没有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让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能很好得到落实, 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有待提高, 很多企业仍然不能对管理会计的作用予以重视, 致使很多企业往往没有管理会计这个职位, 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 发展缓慢。

(3) 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急需建设。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一致由政府去主导, 政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样管理会计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让政府部门在管理会计普及方面就很难实施, 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制度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 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普及管理会计。

(4) 管理会计机构设置不科学和工作组织混乱。我国目前在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上还是不够科学, 各级工作组织往往呈现出混乱的局面, 这样就会造成各地区的管理会计情况产生很大的差异, 严重阻碍的工作开展的进度。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要不断加深, 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也应该不断提高, 这还要通过政府、理论界和企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逐渐形成一个管理会计新型体系, 实现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3 中日成本管理现状对比分析后的启发

(1) 中国在成本管理方面重视度有待提高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日本工商业发展迅速, 能取得这样好的成就, 主要得益于日本能够重视产品的成本管理问题, 这使得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得不来学习日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经典的管理理论是"适时制"制造系统以及"零存货"的管理制度, 再加上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所谓"适时制"就是说在适当的是时间和地方能够适当的减少资金的占用, 这样就能够加速资金的周转,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适时制"和"零存货"的管理方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日本更注重"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问题非常重视, 只要企业员工都能对企业绝对的忠诚, 那么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就是日本企业中反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一管理思想的正确实施, 可以促使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我国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之中, 企业职工已经习惯的计划和听取命令,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往往不高, 因此, 我国也应该注重"人本主义"思想的养成,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中去

(3) 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实现单一会计人员向全员成本管理的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推崇的是全员管理, 简言之就是要求自上而下的形成企业员工的集中管理。日本企业在管理方面, 一般需要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共同参与,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这一管理过程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价值链来联系的, 通过成本设计人员和产品营销人员的共同研究来实现。由此可见, 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实现单一会计人员向全员成本管理的转变, 最终实现顾客满意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在会计模式上和日本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和日本实际差距。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会计模式的发展规划上, 我国应该树立一个全球化的发展观念,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早日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唐玉玲.中日会计文化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2]赛娜, 郭巧利.中日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J].北方经济, 2007, (16) .

论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篇8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差异

成本作为一种资源耗费, 是企业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所付出的代价, 最终从企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需要补偿的成本越低, 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因此, 长期以来, 传统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把精力放在“节约一个螺丝钉、一根绳、一个信封”上, 并以成本的升降作为评估业绩的重要依据。所谓传统成本管理从时间上看指鲁宾·库帕和罗伯特·卡普兰在1984年创立ABC (Activity—Based Costing) 之前的各种成本管理体系。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 改善经营过程, 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 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1 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法指企业支持成本分摊的方法, 所谓支持成本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 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 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运用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 而企业以不同数量、规格和不同复杂程度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时, 这样的分配比率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而如今, 许多企业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技术, 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 并能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个性化强、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生产状态由“多人操作一台机器”转变为“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因而, 固定制造费用占有的产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 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 要求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直接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上, 以便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2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作业成本法 (ABC) 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 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 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在ABC下, 作业成本可分为四个层次的产品单位成本。即①与生产单位产品有关的直接耗费, 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关系。②生产批次成本。即与生产批别和包装批别有关的资源耗费, 包括生产某批次所需要的生产准备成本、清洁成本、质量成本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生产批次的多少。③产品维持成木。即与产品种类有关的资源耗费, 包括获得某种产品的生产许可、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成本。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产品的范围及复杂程度。④工厂级成本。即与维持作业生产能力有关的资源耗费, 包括折旧、安全检查成本、保险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结构。

(1)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作业集合体, 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而资源消耗的同时又是价值的积累过程, 最终商品或劳务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 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作业链同时又表现为价值链。ABC涉及两阶段的制造费用分配过程;第一阶段, 把有关生产或服务的制造费用归集互作业中心, 形成作业成本;第二阶段, 通过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 最终得到产出成本。

(2)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①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

将能够直观地确定为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成本划为直接成本, 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 其余部分则列为作业成本。

②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

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员工培训、材料处理、机器调试、质量检查、包装、销售、一般管理等。

③计量作业成本。

根据资源耗用方式的不同将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 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 即作业成本。

④选择成本动因, 即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

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往往不只一个, 应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罗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 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 有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

⑤汇集成本库。

即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 如动力与维护费用可归入一个成本库。

⑥作业成本分配。

其计算公式为:

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 (库) 分配率被某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⑦计算产品成本。

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 (库) 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 (直接人工及直接材料) 合并汇总, 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 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 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3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 间接费用界限的差异。

在传统成本法下, 间接费用指制造成本, 就经济内容来看, 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间接有关的费用, 而用于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 所有费用只要合理有效, 都是对最终企业价值有益的支出, 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它强调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 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直接、间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 期间费用归集的是所有不合理的、无效的支出。

(2) 信息准确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把辅助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以一种平均线性方式的分配到各产品, 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 只能是一种“绝对不准确” (absolute inaccu2racy) 的信息。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视为一种相对准确 (relative accuracy) 的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 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 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 (成本动因) , 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 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比重降到最低限度, 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把产品的成本视为靶心, 作业成本法虽然不能每次都击中这靶心, 但是却能始终如一地击中靶的外环和中环。

(3)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式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下的管理生产系统是一种由前向后推的生产系统。即生产从原材料开始进入第一生产工序, 第一工序完工后的半成品转入到第二生产工序, 依次类推按部就班, 直至最终形成完工产品, 从而传统的成本质量管理一般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半成品和完工产品的质量检测上, 出现问题, 及时修补或剔除。

而作业成本法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一般为适时生产系统, 它与传统生产不同, 是由后向前拉的一种逆推似的生产系统, 企业的生产程序环环相扣, 衔接非常紧密,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益, 也使得企业减少了存货带来的费用。作业成本法下的质量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质量管理 ( Total QualityControl, 简称TQC) , 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把好自我生产关口, 实现自我质量监督, 发现废次品, 立刻在本生产工序中纠正。

(4) 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 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 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 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 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采用多元分配基准, 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 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 以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进“增值作业”, 增加“顾客价值”。

(5) 适用条件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一、制造费用的数额相对较小, 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实上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品种繁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不满意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4 结论

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较, 分配基础 (成本动因) 不仅发生了量变, 而且发生了质变, 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 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多元分配基准, 而且融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 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 (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 。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 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 能使作业成本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然而, 作业成本法并不满足管理对成本信息需要的万灵妙药, 与现行方法相似, 它的价值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需要牢记的是:作业成本法提供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 仅间接地与管理决策相关, 所以要想发挥决策方面的作用必须要有附加条件。此外, 作业成本法虽然大大减少了现行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的主观分配, 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 也就是说, 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资料未分配任意性的影响, 另外, 就作业成本法的最核心内容成本归集库和成本动因的选择而言, 作业成本法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综上所述, 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运用到实务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一些成本共性问题, 以致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分配的色彩, 这是作业成本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韩艳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与联系[J].商场现代化, 2007, (2) .

[1]甄立.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亟待转变[J].中国农业会计, 2006, (5) .

[3]陈葭.作业成本管理在成本和利润管理中的革新[J].会计之友, 2004, (3) .

差异化和成本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低成本

人力资源低成本的意义在当下以物质生活为核心条件的市场经济时代, 可以算得上是企业经营管理与保障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是, 当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沦为“传统”, 当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成形的现阶段, 过去的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渐渐的变得荡然无存, 也并未体现出低成本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相应的可持续性[1]。人力资源中差异化优势, 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竞争的根本所在。

1 人力资源低成本与差异化优势融合的必然

一言蔽之, 当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少于其它企业的价格为自身企业提供同等劳动时, 人力资源低成本的优势也就产生了。在以质生活为核心条件的市场经济时代, 低成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丰富的劳动力的基础上, 这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部分动力。以我国整体的劳动力为例, 一直以来, 我国的劳动力便是巨大的经济优势, 它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逐年实现迅猛法展的重要动力, 在商品的进出口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无数企业所拥有的所谓“黄金十年、黄金二十年”皆得益于劳动力的体现。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工业与制造业, 值得一提的是, 在以物质生活为核心条件的市场经济时代, 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便集中体现在企业的高收益方面, 企业往往喜欢使用“成本至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把其成本控制到最低, 来谋取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例如企业会依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的情况进行灵活的人员配置, 最后尽一切可能把人力资源数量降至最低, 充分地响应了所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2]。如若实在“军情紧急”式的急需人手, 则会尽量采用简单的招聘程序进行招聘, 其招聘的心理目的是聘请“临时工”来进行临时救火。一些企业还刻意的将工资设定方面统一的向所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 实施“无缝对接”。

能够肯定地说, 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在短期的发展贡献中中, 确实能够造成资金转换,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如果稍微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 现阶段的经济时代其主要竞争力依然会以高素质人才的知识、能力为根基, 所以这种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显得并不那么具有可持续性, 进一步说, 所谓的“低成本”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不再是优势, 而是局限企业发展的拦路石, 更勿需谈其竞争优势。面对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大势所趋”, 许多之前依赖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也逐渐开始经营理念的区域转移或是战略转型, 例如:把企业的经营方向转移到人力资源成本更为低廉的我国中西部地区来维持成本优势, 当然, 这无异于是一种“鸵鸟战术”。还有的企业则是安排自身经营实施战略转型或是进行所谓的产业升级。为此, 企业在维续现阶段人力资源成本优势的同时, 必须逐步向差异化优势融合进行转变。

2 人力资源低成本与差异化优势融合的策略

在变幻无常的经济商业环境下, 企业的人员组织和以及企业高层的管理团队都面临随时变化的可能性。在崇尚“自由”的人才市场背景环境下, 如今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 不仅给人才本身造成了就业压力, 也极有可能会使企业之前为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储备人才方面的投资付诸东流, 过去那种以通过内部人才挖掘来满足企业长期人才需求的聘用方式早已不再有效。然而, 在高素质人才越来越稀缺, 无法通过内部进行人才挖掘的当前市场, 外聘的成本现在也在逐年递增, 但是在付出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 外聘与企业的匹配上, 有时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完美融合, 并因此给企业带来不小的风险和成本。所以, 在如何以较低成本获得合适的出色人才就考验着企业管理层的智慧。

毫无疑问, 现阶段的经济时代是属于知识掌控的经济时代, 其智力资源的水平直接关乎企业有无竞争优势。而高素质的人才, 又是智力资源的载体。这也使得许多一开始信奉低成本战略主义的企业渐渐苏醒过来, 加入了对人才的争夺战中。值得肯定的是, 这对于企业有着极大利好的一面, 但是代价也相应的很大, 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空间也大幅缩小。但是, 在如今信息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全面来临, 企业不仅可以对人才进行现实网罗, 更加能够跨国这个空间进行人才使用, 引入无形的“智力资源”, 这里的智力资源载体则并非是人才, 而是独立的、面向所有人的公共知识, 企业也可以通过“智力资源”, 取代部分人才引进计划。例如:借助网络的搜索工具, 查找与企业相关的数据库和科学文献, 找到对公司有利的专家学者。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 使得企业经营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充满变数。因此, 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进行对企业人员组织的方式实施变革, 也需要与外界加强协作, 以达到彼资源共享, 风险共担的效果。众所周知, “协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更是一种企业智慧的一种创新, 具有革命性意味。企业不仅应当在内部的人力资源中达到相互协作的环境, 也应当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进行协同管理。人力资源的协同管理, 从内部出发, 不仅能够为企业控制人才成本, 而且从外部来看, 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在此协同过程中得以融合[3]。

3 结语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作为研究的视角, 对以“成本至上”的传统人力资源与“人才至上”的现阶段人力资源的差异化优势进行了分析对比。明确的指出在以物质生活为核心条件的市场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确实发挥了其本身低成本的优势, 然而, 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进行转变的时候, 传统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已然无法对企业的经营走势占据主导地位, 必须逐步向差异化优势转变。首先便是完善人才的供需管理, 接着论及了“智力资源”取代“人才资源”的计划, 以及最后强调的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等。随着现今市场竞争愈发地趋于同质化, 倘若诸多中小型企业想要在这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 创新与变革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勇敢”。

参考文献

[1]吴治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低成本与差异化优势融合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19) :42.

[2]谢续田, 陆丽红.规范人力资源制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12) :86-87.

上一篇:鼻咽癌放射治疗下一篇:白菜白菜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