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2024-08-20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精选9篇)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1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在这里我有幸结识许多领导和专家, 他们不仅是我的朋友, 更是我的良师,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给予了我无私的极大的真诚帮助, 没有他们, 就没有我今天。在此, 我要感谢诸位领导对我的真心关怀和帮助。同时我也要感谢医疗保险研究会为我创造如此良好的条件和给予的有力帮助。

在我感受中, 研究会是一个学习场所。在过去的几年, 中国医疗保障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不仅在短短的时间内, 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并且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 提高保障程度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在渐进式改革中, 我们总是存在着许多疑惑, 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天马行空的论调, 让我们感到云里雾里, 一头雾水, 不仅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还给我们设下了许多陷阱。然而, 有幸的是在这里我们能够聆听各位领导和“大师”的精彩的演讲和独到的见解, 如东进会长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是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牛鼻子”、“城乡医疗保障发展是中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关键”;何平所长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理性和深刻的思辨, 先军秘书长对中国支付制度的深入而系统的辨识以及郑树忠副局长提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要从简单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目标转向更好地保障参保者权益等等。这些真知灼见, 总是给我很多启发, 使我收益良多。有研究同道称赞我说, 梁教授这几年医疗保险研究的功力见长。而我深以为, 这是因为我有幸学到“大师”的思想。

研究会也是一个互动的平台。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云集了中国医疗保险的官员和学者, 就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各抒己见, 就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开展最前沿的探讨, 怀着探索中国医疗保障改革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性的基本共识, 进行最为充分的交流、交锋和交融, 使我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医改的难点和发展取向。有领导说, 梁教授敢说且说得比较有道理。我深以为, “敢说”缘于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 我们别无私念, 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说错了, 没关系;没有顾忌, 所以敢说真话。“有道理”缘于我在医疗保险研究会, 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做好了一名勤恳的整理员和搬运工。只是将我们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真知灼见汇总起来, 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研究会也是一个出成果的地方, 研究会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论坛和会议, 并且发布许多研究报告, 对中国医疗保障改革做出系统性、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研讨, 对推进中国新医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为主体, 每年一度的国务院医疗保险评估专家组评估报告, 更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 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进程和走向起到了长远和深刻的影响。我为我能够有幸成为其中一分子而倍感自豪。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2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原有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暴露出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对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改革,这使得大学生的医疗健康理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但是这一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理由:医疗质量差,给付能力低,报销程序繁琐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和完善

一、蚌埠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简介

月25日,蚌埠市劳保局发布《关于我市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保险有关理由的通知》,将大学生纳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之内。

(一)缴费标准:根据《通知》,年按每人40元收取,其中个人医保费30元,社会保障卡办卡费10元;从起大学生参保的个人医保缴费暂按每人每年35元的标准执行,新参保学生收取社会保障卡办卡费10元,都是由学校代收后分别缴入地税专户和财政卡办专户。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账户。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不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其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疾病的医疗费用。

(三)报销比例:参保人员在市内定点医院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项目费用和特殊医疗先由个人自付10%费用,余下在起付标准以上的医疗费用,在一、二、三级定点医院,第一次住院基金起付标准分别为300元、400元、600元,第二次住院分别为200元、300元、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5%、80%、70%。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

二、大学生医疗目前状况调查与分析

笔者对安徽省蚌埠市六所高校(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蚌埠学院、蚌埠医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457份,本次问卷调查合格率是91.4% 。本次调查表明,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对医疗保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学校方面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大学生对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知之甚少,对现行制度的满意度不高,认为现政府在这一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宣传力度不够。调查反映,对于自己是否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许多大学生是笔糊涂账。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参保意识弱,重视程度低,宣传不到位就很容易使得医疗保险会被忽视。调查中,仅有5.26%的学生说学校和政府有给予详细的使用保险就医、报销说明,有77.47%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商业医疗保险,对报销程序只有0.51%的.人非常清楚。这一连串的数字,反映出的是政府和学校对于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宣传的缺失。

(二)覆盖面积狭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基金。统筹基金用于按政策规定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病医疗费用;个人帐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定点药店购药费用及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 而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不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其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疾病的医疗费用。发生重大疾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一些小病,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是感受不到医疗保险的益处,导致仅有50%都不到的学生愿意购买医疗保险。

(三)医疗水平较低。由于校医院的医疗能力和药物种类有限,学生通常会在学校附近的药店买些药,这些药价格一般较高,而且又无法报销,对于没有劳动收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较大的经济负担。觉得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之后,自己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人仅有10.61%,对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的只有12.37%。他们普遍认为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偏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日常就医需要。

(四)报销程序繁琐。有22.10%的学生认为医疗报销情况信息不对称,学生在提出对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倡议中多次提到要简化医疗报销程序。许多大学生在医疗费用自己能够承受范围之内,会因为报销程序太繁琐,报销比例不高而不愿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报销。

三、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力度, 使大学生们充分地了解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可以通过政府组织人员在各校进行宣讲、学校开展专题报告会或通过辅导员宣传等等,让学生认识参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保率。

(二)设置门诊统筹账户解决门诊医疗风险。大学生群体正处青年期,重大疾病发生率相对较低,大部分医疗费用发生在门诊。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年医疗费用支出低于200元的占84.04% ,说明大学生医疗费用主要是门诊小额医疗支出。可以采取小病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形式。门诊中可以医治的常见疾病,采用公费医疗报销方便及时。需要住院医治的一些花费较大的疾病,最高可以报销80%,减轻学生重负。

(三)加强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建设。通过财政支持和学校资金帮助,提高各校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素质,聘请一些资质比较高的医生,完善医疗设备,提供更加全面、种类更多的常用药物。

(四)建立个人账户制度,简化报销程序参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可将国家补贴与个人支付费用存缴于个人账户中,看病就医时采取直接从账户中划取。这样, 减轻了在报销过程中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渝佳玉.大学生医疗保险目前状况浅析——以江苏省为例[J].管理观察,(6).

[2] 李建国.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经验借鉴及启迪[J].教育探索,2009(3).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3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基于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同研究方向对用药行为影响的倾向性,主要研究如下所述

1.1.1 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选择对用药行为的影响

吴爱平等认为不同的医疗保险模式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诱发不同的医疗行为,最终导致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在对南通市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不同政策时间段住院利用与费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显示,“板块式”管理与费用共付机制及“总量控制、均值管理”等政策对住院服务利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和费用控制效果,有助于规范用药行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卫生需求[1]。刘琨认为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险体制之间,一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医药体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制度。对医药体制的控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疗保险制度也影响着医药体制。医疗保险政策中关于医疗保险目录等从客观上限制了用药的选择范围和规定了用药方向,部分限制了医院利用其信息优势获取利益[2]。刘立等分析武汉市24所医院2005~2007年医保甲类药品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认为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合二为一,统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时尽快建立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标准治疗指南,从而降低药品费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可以更好的完善医保政策及参保医院合理用药[3]。

1.1.2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用药行为的影响

谢春艳、胡善联等认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探索和改革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而是在于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医保规范医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对医保支付方式的探索着重研究医疗行为的规范。江苏对全省医疗机构诊疗项目统一编码,统一分类,统一收费标准,全省统一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诊疗项目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为规范医疗行为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奠定基础[4]。刘小燕等研究了不同付费方式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用药的影响显示:公费次均药费、次均住院费分别高于医保20.45%、22.86%和自费26.69%、38%。医保报悄目录内品种的用药频次和次均用量,公费>医保>自费,目录外品种自费>公费>医保,表明不同付费方式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用药有影响,付费方式改革和医保目录的准入制度对临床经济安全使用药物提供有效的干预点[5]。王垚认为应推行“单病种限价”,扩大“单病种限价”的范围,建立对医疗服务供给方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6]。张婕认为医疗费用中的药费支出几乎占据了费用总额的绝大部分,而我国医疗体系这种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在压低基础医疗价格的同时,通常只能带来营利性服务项目(如药品销售额给予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过度使用和非营利项目的使用不足,并不能很好的引导合理用药行为,甚至会产生潜在的道德风险[7]。张琪等认为目前医疗保险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支付手段依然采用以按服务项目和按服务单元支付为主要内容的后付制,对医生的行为约束不足,以药品目录执行情况为例,因医生治疗过程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医疗保险机构无法对其进行干预,主治医生才有最终的决定权[8]。龚舒琴等认为,门诊医疗费用按病种类型分类实行处方定额管理,控制医师用药量权限,药剂师负责医疗保险准入药品与非准入药品遴选并注明和告知消费者个人付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医保医疗费用支付方式[9]。

1.2 基于医疗保险政策对用药行为主体影响的倾向性,主要研究如下所述

王建国等认为,医疗保险具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公平性,二是供求信息不对称,三是第三方付费。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医疗保险的特征决定了它涉及到保险机构、医院、企业、职工4个利益主体和6对矛盾。因此,在具有潜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应警惕用药的医患主体间的过度消费和过度医疗现象,医保政策运行中应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10]。张亚东认为,按照财权决定事权的原则,在用药行为主体中,消费者个人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保险在第三方付费制度下,医疗服务消费者专业医疗技术和服务知识匮乏,信息严重不对称,几乎没有动机去关心或监督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成本[11]。袁杰认为,按照需方理论,市场交换是由供方和需方共同完成的,其中理性的需方对形成理性供方具有决定作用,在医疗用药行为中,需方行为发生了畸变,“买高不买低”、“开高不开低”,高价药畅销意味着物美价廉药滞销的反市场行为,同时因供方的利益诉求,导致用药行为扭曲,由此提出在医药改革的宏观政策中要考虑如何让规范需方的用药行为这个大问题,发挥医疗保险政策的监督作用[12]。

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各有不同,以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美国则以私营医疗保险为主的混合医疗保险模式等。由此国外学者对于医疗保险政策之于医师/患者用药的影响,展开了多种视角的研究。美、英、德、法、日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医疗保险政策已经对传统医患关系带来新的革新,尤其涉及到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构成部分——用药行为,带来多层级的变化。对于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于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同研究方向对用药行为的影响倾向性,主要研究如下所述

2.1.1 有些国外学者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选择对用药行为的影响

各国医疗保险模式的选择,都旨在增进公民的身体健康、体魄强健;降低医疗费用、公平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从务实层面来考量,任何一个制度模式的选择,势必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有些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偏于全民医疗保险,其政策根源是福利经济学理论。这类医疗保险政策较容易使医师在用药偏于基本康复药物的选择,这是因为基本药物的界定与选择,政府具有主导权,医师在此种医患关系中,选择面较小,故此可谓政府主导型用药行为。有些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偏于重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而对于普通疾病的费用,则由公民自身或由公民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医疗保险的主导方面仍然是重大疾病方面。这类医疗保险政策较能够发挥医师用药的灵活性,换而言之,用药是手段,康复是目的,故此可谓医师主导型用药行为。有些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则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即公民无论是基本疾病还是重大疾病,都需要承担部分(然而却较少)的费用,政府仍然需要支付大部分费用。这类在医疗保险政策指导下的用药通常都是由医患商讨的结果,没有任何一方处于主导地位,故此可谓“民主型用药行为”。

2.1.2 有些学者关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用药行为的影响

国外医疗保险费用的快速增长,刺激了各国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管理式医疗”是美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疗保险机构同医疗服务的供给方通过签约等形式,形成一个相对密切合作的服务网络;保险机构向医疗服务提供方支付相对固定的医疗费(定额付费);医疗服务供方在预定的费用中向参保人群提供一套包括预防保健到临床治疗的综合性的、连续性的服务;而且这种服务的费用合理性和质量水平是与服务供方的经济利益挂钩的。德国的门诊和住院分别采用不同的支付制度。门诊支付制度:实行总额预算下的按项目支付方式,医务人员对于门诊的支付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按照参保人员数将人头费依照协议交给医师协会。然后,医师协会按照医生付出的劳动支付劳务费,采用点值法进行支付。住院支付制度:采用DRG支付方式,一般称之为按病种付费方式,又称为按诊断相关分类付费。虽然支付制度改革是以降低医疗费用为目的,但是其直接以经济利益刺激医师合理规范用药,并且医保管理部门变成强大的监督者[13]。

2.2 基于医疗保险政策对用药行为主体影响的倾向性,主要研究如下所述

在这类学者的研究视阈中,以当前有不断严重趋势的过度医疗行为作为切入点,认为过度用药、使用高价药等用药行为的理论根源来自垄断理论和诱导需求理论,即从医疗服务提供着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出发,在以理论模型得出医疗保障越完善,过度的用药行为越严重。但是该行为却会受到患者市场需求的约束,而患者对保留收益与医疗质量越清楚,医疗服务提供着市场竞争性越激烈,对其抑制越强。由此表明在适宜的医疗保险政策引导下,用药行为的两个用药主体医师和患者在相互博弈中,用药行为会向着合理方向发展。传统认为,由于医患关系信息的不对称,致使医师在用药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在现今医保政策及其支付制度改革下,患者的主体地位可以得以凸显,其监督地位的合法性应得到有效承认,并且可以作为促进合理用药的一个改进措施[14]。

3 总 结

当前医疗系统费用剧增的重要驱动因素是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究其原因,包含有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两个方面。国外学者Kleiman和Newhouse在对卫生总费用的研究中得出GDP是影响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Leu进一步进行了其他非收入变量的研究显示,城市化程度、人口老龄化程度、政府医疗支出比例也是影响卫生费用的重要因素[6]。国内的学者也就其成因进行探索,张捷认为医疗费用上涨的不合理因素有制度漏洞(如补偿机制、分担机制)、医生行为(如诱导医疗、预防医疗)、患者道德风险等[7]。为了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非理性增长世界各国采取了多项政策干预措施,这些政策可以概括为2类:一是作用于药品供方市场,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价格管制、引入仿制药的竞争、零利润流通和规范利润率等;二是作用于药品需方市场,包括合理用药、限制药品过快更新、引入共付制和建立基本用药目录等[15]。然而我国的许多措施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陈富良[16]认为政府管制制度一般都有着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每一项管制措施出台的背后都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是不对称信息意味着收买的交易成本将会增加。因此,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各种药品管制措施中占有有利的低位,而社会需要承受很大的收买成本。刘国恩[15](2007)将药品费用的变化指数分解为价格指数、数量指数和混合效应指数,通过分析各部分的变化趋势发现,药量增加而导致的治疗膨胀效应和高价新药的替代效应是引起药费上涨的主要原因。单一的药价控制弊端在于,拥有处方权和选择权的医生可以用高价新药替代政府限价药,药商不再生产限价药,通过改变包装、剂量、规格等以旧换新,医生、药商共同演绎了“高价药驱逐低价药”的现象。在上述措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许多学者转向医疗保险制度和合理用药的关系上,一起从中寻求解决之道。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卫生资源的主要配置形式,医疗保障体系的普遍化,是有限的卫生资源在最大限度内实现了覆盖,然而在此基础上的卫生资源并没有体现其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保险制度在分担居民疾病经济风险上仍有提升空间。2008年第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自报由于疾病或损伤致贫的贫困家庭占34.5%(城市28.4%,农村37.8%),其中病伤导致劳动力短期或长期失能而致贫的家庭占25.3%,因治疗病伤所花费用而致贫的家庭占9.2%[17]。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大多数医院采取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后付制的支付方式简单易操作,但由于是医疗保险的第三方支付,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行为发生后进行补偿的支付方式,会产生以供方诱导需求为主要特征的医疗资源过度使用现象相当严重。并且对于用药行为而言,这种支付方式在客观上加剧了医患双方的不合理用药行为。

所以,在寻求降低药品费用的总目标下,规范合理用药行为才能从根源上防止卫生资源的浪费,而这又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息息相关。借鉴国际经验,最终在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与用药行为方面,支付制度应侧重于供方控制,由于各种单一的支付方式都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混合支付方式有利于最小化各种支付方式的缺点,从而保证对用药方式正确的引导与激励以及对实际技术层面的监督作用。在医疗保险制度与用药行为的主体方面,药品消费方的主体意识,就需方支付方式而言,了解其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适宜的自负比例有利于引导合理的用药需求。医院和医师作为用药这一行为的另一主体,许多国家采用在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方面,政府、医疗保险方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组织协商定价,由此医疗服务提供者就作为了相关政策的制定者;而在医疗用药行为时,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用药信息和指导用药,是主要的参与者。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师的积极参与配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考虑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医疗保险政策 篇4

1、什么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地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须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是什么?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保障城镇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用。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有哪些?

有四类:一是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二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三是少年儿童;四是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如何缴费?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5

一、现阶段中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医疗待遇与筹资状况不协调, 出现参保不协调情况。

我国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同, 城市有城市的医疗保险政策, 农村有农村的医疗保险政策, 但是我国的人民流动性大, 居民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很容易导致民众的保险政策随着居住地址的变化而产生影响, 尤其是一些城郊地区, 很容易导致医疗政策区域重合, 居民重复交费, 不利于医疗保险政策的推行。

2. 门诊费用变化较快, 不利于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作用。

整个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导致各种价格的水平在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医疗卫生领域, 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收取费用在不断上升, 从省级卫生部门到乡镇级的卫生部门的医用费用在不断上升, 这些费用对于普通的居民而言, 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险往往只是针对一些大病来进行保障, 对于一些医疗门诊的医用费用报销的幅度往往偏低, 一般来说只有30%左右, 这些费用对于民众的生活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医疗保险政策的实行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

3. 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平稳运行难度大。

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很容易导致具体的医疗费用的使用呈现上升趋势, 这种医疗费用的上升所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个因素的影响, 往往包括更多的因素问题, 其中, 主要包括的是一些疾病的加深病变, 治疗难度加大, 同时还包括一些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 同时, 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基金额度结余率都比较低, 对于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就医活动有所影响, 所以, 以上这些因素对于整个农村的医疗保险的政策推行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实证分析

1. 实证分析的样本区分。

针对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影响这一问题, 在调查中主要采用的是门诊和住院补偿的分析策略, 这么设置调查课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将整个医疗保险的政策保障全面考虑在内, 其中, 将门诊与住院补偿组合成为调查的干预组, 将个人账户和住院补偿作为调查的对照组, 通过这两种的对照和干预组的比较能看出整个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实施效果。对于两组数据分析和调查的原理主要是此种模式:政策干预的净影响= (干预组Y1-干预组Y2) — (对照组Y3-对照组Y4) 。在此次调查中, 主要对于所选取的样本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整理和分析, 在样本的整个干预组之中, 所选取的样本人员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七岁, 所选取的人员之中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是四十四岁, 所选取的人员之中的文化程度差异不大, 大概为1%的差异, 而所选取的样本之中, 经济收入有5%的差异。在此次调查中, 对于所选样本的身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所得分析结果如下所示:有18%的人员出现超重情况, 4%的人员属于肥胖阶段, 而且在对照组的分析中, 对照组的身体差异明显高于干预组。另外此次分析还组织进行了自我调查, 主要针对一些吸烟和喝酒以及身体运动等问题, 这三个因素的指标分析, 对照组都要高于干预组, 差异范围在1%。

2. 门诊补偿模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结合整个调查问题, 所选取的分析时间主要选择两周患病后就诊门诊率、两周患者住院率、两周自我医疗率以及未就诊率。通过对这种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能看出在具体的干预组合对照组上, 这个干预组的两周门诊就诊率有所下降, 下降范围为16%, 对照组的门诊就诊率上升了2%。在另外一方面, 针对门诊就诊率, 整个自我医疗的干预组有所上升, 上升范围是13%, 对照组下降了13%, 而其他的变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能看出在整个门诊的就诊率上, 门诊的统筹制度导致78%的居民的门诊就诊率有所降低, 可以看出, 家庭的人均收入越高, 门诊的就诊率就越高。收入每提高1%, 就会带动36%的门诊就诊率。同时, 对于整个自我健康检测的居民, 他们身上的门诊率上升了42%, 自我检测慢性病的人员, 门诊率降低了40%。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含有慢性病, 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比较了解, 所以能进行自我的治疗。医疗保障随着收入增加, 但自我的医疗率却产生降低。随着家庭收入增加1%, 自我医疗率降低20%。

3. 门诊补偿模式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的结论分析。

通过对此项调查过程的分析, 能看出门诊的统筹制度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民众的医疗门诊, 对于居民的门诊就诊率有所降低, 而且这种门诊就诊率的降低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身上, 尤其是一些患有自我慢性病的老人, 他们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中可以看出, 医疗的统筹制度对于整个的医疗服务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疗政策的实用性, 在城市之中工作的人深有体会, 医疗门诊统筹政策的水平能促进居民的自我医疗水平提高。

三、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几点建议

1. 统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政策不协调是阻碍医疗政策发展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基金筹资、医疗保险待遇以及医保经办管理等方面, 存在相关问题。所以对于这种问题, 要能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管理部门, 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工作, 设立统一的部门去进行医疗保障工作的管理, 同时要设立相关的职责监督部门, 促进医疗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 要能做到城乡医保的筹资体系相互适应。

2. 完善门诊统筹制度, 协调社区卫生服务。

居民的生活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病, 未到住院治疗的程度, 所以广泛的民众一般都会选择进行门诊治疗,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系之中, 门诊保障制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所以要加强对门诊统筹制度的建设, 扩大门诊的小病治疗范围, 与居民的生活社区加强合作, 不断提高社区的卫生保障水平, 同时也能缓解一些大医院的医疗压力。这种做法不仅能降低病患的医用费用压力, 也能完善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

四、结语

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对于民众的看病就医的压力, 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障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在医疗政策的医疗待遇与筹资状况不协调, 参保不协调情况、门诊费用变化较快, 不利于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作用和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平稳运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开展相关科学调查, 提出采用统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门诊统筹制度, 协调社区卫生服务等措施,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医疗保障政策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东.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当代经济, 2016 (1) .

[2]许海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 (5) .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6

李显龙说, 这将意味着保费也会相应增加, 但政府会为那些负担不起的国民提供津贴, 帮他们支付保费。年长一代的新加坡人为新加坡的建立付出很多, 他们将在一个特别计划下获得终身保费津贴。

此外, 在2012年重新推出的社保援助计划也将再度调整, 申请者年龄须在40岁以上的年龄底限也将取消。

李显龙说, 他希望调整后的政策能够帮助贫困家庭, 特别是年长的新加坡人, 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的医药费问题, 减轻他们的负担。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奉行被外界称为“不养懒人”的施政原则, 但政府自2011年选举前后逐步开始对一些政策进行调整, 以减轻低收入群体、社会底层人士以及老龄人的生活压力。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7

1 相关政策

1.1 我国三大药品目录简介

目前, 我国与医疗保障相关的药品目录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指那些能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品,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药品307种;二是国家“医保目录”, 指基本医保、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 2009年人社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包括药品2151种 (各省可调整品种总数不得超过243个) , 含仅限生育和工伤用药31种, 由甲类和乙类两部分组成, 限定医保用药294种;三是“新农合目录”, 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可报销的目录, 2009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和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的意见》, 实行县 (及以上) 、乡、村三个级别医院的药物目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由省级地方政府确定, 例如山西省2011版新农合目录包括1377种药品, 其中限定用药155种。医保目录和新农合目录包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全部药品。

1.2 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管理规定

1.2.1 医保限定用药管理规定

医保药品目录的“凡例”中指出, 药品目录是医保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 限定支付范围具有政策约束力;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和参保人员购买与使用药品不受药品目录的限制。限定支付范围是指符合限定支付所规定情况下参保人员发生的药品费用, 可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 经办机构在支付费用前, 应核查相关凭据。标注了适应症的药品, 是指参保人员出现适应症限定范围情况并有相应的临床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证据以及相应的临床诊断依据, 使用该药品所发生的费用可按规定支付。限二线用药的药品, 支付时应有使用药品目录一线药品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依据。

294种医保限定用药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

(1) 对病种、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等适应症的限定, 共160种。例如前列地尔限难治性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慢性动脉闭塞症, 生长抑素限胰腺炎、食道静脉出血。

(2) 限急救、抢救使用, 共13种。例如人血白蛋白限抢救, 三磷酸腺苷限急救。

(3) 限重度感染用药, 共25种。例如阿莫西林舒巴坦限重度感染。

(4) 限二线用药或序贯治疗, 共65种。例如莫西沙星限二线用药。

(5) 限儿童使用, 共27种。例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p H4) 限儿童重度病毒感染。

(6) 限医院级别使用, 共4种。例如依达拉奉限三级医院使用。

1.2.2 新农合限定用药管理规定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 (2011版) 》的通知中指出, 药品目录分为基本药物、普通药物、限用药物三个类型, 限用药物必须严格按照限定范围使用, 否则不予报销。标注了适应症的药品, 应有相应的临床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依据, 以及相应的临床诊断依据。标注为“限二线用药”的药品, 应有使用药品目录一线药品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依据。

155种新农合限定用药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

(1) 对病种、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等适应症的限定, 共95种。例如艾迪注射液限肝癌、肺癌, 鹿瓜多肽限重度骨质疏松患者。

(2) 限急救、抢救使用, 共9种。例如果糖二磷酸钠限急救。

(3) 限重度感染用药, 共16种。例如头孢哌酮限耐药菌引起的重度感染。

(4) 限二线用药或序贯治疗, 共20种。例如头孢克肟限序贯治疗。

(5) 限使用国产药物, 共6种。例如兰索拉唑限国产。

(6) 限医院、科室、医师级别使用, 共9种。例如西酞普兰限专业精神病医院 (科) , 复方阿替卡因依限口腔科使用, 奥美拉唑限主治医师以上使用。

1.2.3 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分类及与药品适应症对比

2009版医保药品目录各省调整后共2394种, 减去仅限生育和工伤使用的31种后为2363种, 其中医保限定用药共294种, 占医保药品总数的12.4%。2011版山西新农合目录1377种药品, 其中限定用药155种, 占新农合药品总数的11.3%。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分类对比见表1。

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相比, 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范围明显较小 (见表2) 。

2 管理现状

2.1 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对限定用药管理现状

2.1.1 未实时结算者限定用药支付方式

未实施联网结算的异地就医、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医保等参保人员, 由于患者在医院先全额自付、后报销医疗费用, 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保公司在审核医疗费用时, 对不符合限定范围使用的药品费用可进行剔除, 不纳入统筹报销范围, 由患者自付, 医院方被扣款风险相对较小。

2.1.2 实时结算者限定用药支付方式

本地医保、新农合等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可实时上传和出院结算, 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承办重特大疾病保险的商保公司按月与医院结算医疗费用, 定期对病历和费用进行监督检查。对部分住院患者采取驻院检查方式, 不符合限定范围使用的药品费用由其自付;出院病历检查, 由于患者已经结算医疗费用离院, 对于不符合限定范围使用的药品费用, 由医院来承担并被处以一定倍数的扣款 (根据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的规定执行) 。超医保适应症用药成为医保拒付的重灾区[1]。

2.2 医院医保部门对限定用药管理现状

2.2.1 操作流程与信息系统设置

限定用药虽属目录内药品, 因有限定用药规定, 不符合者统筹基金仍不予支付 (如表2所述) , 实时结算时, 医院对限定用药的流程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医院医保信息系统中标识为目录内药品, 当符合限定条件时, 通过住院记费方式统筹支付;当不符合限定条件而临床确需使用时, 通过到门诊购买方式自费支付, 医院大多采取这一方式;二是在信息系统中将限定药品自动给予提示, 并能够为限制药品提供支付标识, 临床医生只要根据病情调整支付标识就可实现限制药品的结算类别[2], 此种方式需医保 (新农合) 中心端和医院端信息系统有相应的功能支持。

2.2.2 限定用药管理措施

定点医院医保科对限用药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加强对限用药的宣传, 印制限用药手册、在信息系统中自动提示;建立限用药使用审批制度;临床医师完善病历记录和检查化验结果, 在既往病史、病程、诊断等记录中有限用药的使用依据;对病历和费用加强在院监控和出院审核, 对确属病情需要而不符合限用药支付范围的, 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如同意则签订自费同意书, 如不同意则更换药物;将限用药管理纳入医院质控考核体系, 将医保和新农合扣款与临床科室劳酬金挂钩等。

2.3 管理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限定用药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给临床用药和费用支付工作带来困难, 成为医保和新农合工作的难点之一。

2.3.1 限定用药规定可操作性差

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虽属目录内药品, 但由于附加了支付条件, 限定用药的界定标准比较模糊, 例如“限重度营养风险患者”“限急救”“限抢救”无相应的解释条款, 在实践中常因理解不同、不易把握而引发争议。其次, 一些限定范围在临床中难以操作, 例如很多抗生素限定范围为“限耐药菌引起的重度感染”, 一方面不是每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都做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另一方面, 有的患者即使做了药敏试验, 出检验结果也需要几天时间, 且假阴性的可能性也较高 (如有些患者是在门诊或社区医院用抗生素治疗, 住院后查细菌培养) , 门诊和住院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通常在10%左右[3], 医师需根据相应的临床体征先进行经验用药, 仅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做为支付依据有失偏颇。第三, 由于疾病诊疗和记费过程在前, 医保支付审核在后, 如果在用药时将药费先记入医保统筹费用, 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后若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还需患者所属的医保中心根据支持经验用药及允许的天数视情况而定;若无相应的证据支持, 该药品费将由患者自费, 操作上繁琐且不易确定, 给临床诊疗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2.3.2 限定用药规定与临床用药常规差距较大

与药品说明书、诊疗常规、诊疗指南中的药品适应症相比, 医保和新农合限定用药范围明显较小, 假如某种药物说明书中有5种适应症, 而医保则可能只支付其中2种, 若与治疗指南对比, 范围则更为缩小。临床医师在诊疗中要考虑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保支付等多个方面, 给诊疗带来不必要的考虑因素。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药品目录也应适应医疗科学的发展, 保障参保患者利益, 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2.3.3 限定用药易引发医、保、患的矛盾

由于限定用药虽属目录内药品, 对不符合限定情况使用时需由患者自费, 如果患者不同意自费还需更换用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师对急、重症患者的治疗, 加深了医、保、患之间的矛盾。

3 政策建议

3.1 合理制定药品目录范围及自付比例

由于我国的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均为“以收定支”, 保障水平有限, 因此建议在制定药品目录时, 可借鉴国外经验, 充分发挥基本药物目录和标准治疗指南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将药物经济学评价引入药品目录制定, 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将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临床常用的药品及时遴选进目录中;将质次价高、疗效欠佳的药品及时淘汰;可将一些辅助、营养类用药调出目录, 或通过设置最高支付限价、增加自付比例 (拉开与其他乙类药品的支付比例) 来引导和调节用药。

3.2 制定统一的药品目录

基本药物、医保、新农合多个药品目录的存在, 面临管理困难、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国家正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合一”的背景下, 可以考虑逐步整合药品目录, 解决用药目录繁多的问题。2014年3月, 安徽省已在用药目录上提前实现三保合一[4], 具有借鉴意义, 贴近医院药物使用实际情况, 既控制了药物使用的种类和范围, 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 又利于医院用药管理, 以及上下医疗机构连续用药、便于双向转诊, 有望减轻群众的用药负担, 降低医疗费用。

3.3 取消限定用药规定

在医保目录“凡例”中, 有“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和参保人员购买使用药品不受药品目录限制”的说明, 因此, 限定用药仅作为一种模棱两可、操作性差的支付规定存在。建议取消这些限定要求, 由医师根据药品说明书、诊疗常规和诊疗指南来用药, 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卫生部门可根据有关用药制度, 加强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监督检查。

医疗保险政策通过药品目录调整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既要保护参保人员的医疗权益, 也要保证合理高效使用医保基金, 这种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卫生问题, 需要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政府、医保部门、卫生部门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医院医保管理人员作为医保制度的执行者、管理者、服务者, 应充分发挥医、保、患之间的桥梁作用, 及时反映医保政策执行中的情况, 为调整医保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使医保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可行性、公平性, 对于促进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最终实现增进人民健康的目标。

摘要:通过对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药品目录限定用药政策内容和管理现状的分析, 列述了限定用药管理规定可操作性差、与临床用药差距较大等管理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新农合,限定用药

参考文献

[1]李静.病案质量与医保拒付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 2012, 13 (9) :15-16.

[2]傅全威, 韩春丽, 马凝, 等.医保新编码药品库的临床效应[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7 (10) :58-60.

[3]卜黎红, 朱以军, 徐瑞龙, 等.综合性医院6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4) :2137-2140.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研究 篇8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实验所与上海银行在安徽和县乌江镇开展了耕牛互助保险, 从此开始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与探索。1939年, 重庆北碚开办了农民养猪保险。1944年, 国民政府通过中国农民银行在重庆创办了中国农业特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了牲畜保险。新中国成立前, 农业保险的探索仅限于牲畜保险, 没有涉及种植业领域, 而且承保的面积很小。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进行了三轮农业保险的试验:

第一轮是1950-1958年。195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郊区、山东商河等地试办了牲畜保险, 1951年在山东、江苏、河南等产棉区开办了棉田保险。由于农业保险亏损等原因, 195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止了农业保险业务。195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了农业保险。1958年中央政府决定取消国内保险业务, 第一轮农业保险试验至此停止了。这一阶段, 虽然农业保险的试验时间较短, 且几经起伏, 但农业保险对发展当时脆弱的农业经济做出了贡献。

第二轮是1982-2002年。1980年, 我国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1982年, 国务院在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内保险业务的情况和今后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创造条件, 抓紧做好准备, 逐步试办农村财产保险、牲畜保险等业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各省市区开展了养殖业和多种农作物的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发展很快。1982年农业保费收入仅23万元, 1987年达到1亿元, 1992年达到8.17亿元。1986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 经营兵团范围内的农牧业保险。1987年, 民政部将保险引入政府救灾领域, 在一些县进行了“农村救灾合作保险”试验, 大部分试点县出现经营亏损, 到1999年民政部结束了此项使地方民政部门陷入困境的改革。与此同时, 中国人保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由于亏损严重, 两家公司都削减了农业保险业务。到2001年, 农业保费收入只有3.98亿元, 相当于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的一半。到20世纪初, 农业保险不断萎缩, 一些省份已停办了农业保险业务。这一阶段的农业保险试验, 前期发展很快, 后期逐步下滑。

第三轮是2003年至今。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4年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并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新疆、内蒙古、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农业保险试点。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试点, 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2007年中央财政列支21.5亿元在吉林、四川、新疆等六省 (区) 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列支11.5亿元在全国开展了能繁母猪保费补贴试点。之后, 国家不断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试点范围。截至2009年底, 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险种包括能繁母猪、奶牛、玉米、水稻、棉花、小麦、大豆、花生、油菜、森林等。同时各省市区还结合当地情况, 开办了一些诸如葡萄、西瓜、苹果、马铃薯、温室园艺、肉鸡等品种的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 险种已涉及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

二、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一) 主要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轮、第二轮农业保险试验, 由于对农业保险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走了一条纯商业化的农业保险道路。第三轮农业保险试验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实践, 积极借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突破的一次大胆探索, 初步建立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按品种、按比例给予补贴;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为种植业、养殖业、牧业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提供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政府还对参保农户给予信贷支持等优惠, 把农业生产者是否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作为享受各类政策性扶持、信贷支持的重要前提条件, 对参保者在财政扶持、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优先。

二是商业化运作。农业保险的经营以商业性保险公司为主, 对农业保险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保险经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 确定投保农产品的品种、费率、保险金额、赔偿责任等。

三是农民自愿参保。政策规定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 农民自愿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的险种, 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农民投保。

(二) 取得的成效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的重大突破, 自实施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特别是2007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规模不断壮大, 服务领域逐步拓宽, 各项试点稳步推进, 在防范抵御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业务快速发展, 服务面迅速扩大。2009年, 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3.9亿元, 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3812亿元, 同比增长59%;参保农户已达1.33亿户次, 同比增长48%。农业保险规模已达到亚洲首位, 全球第二。以陕西省为例, 陕西省2007年在洛川县开展了苹果保险试点, 承保面积4万亩;2008年扩大到4个县, 承保面积27.5万亩;2009年扩大到8个县, 承保面积46.3万亩;2010年扩大到13个县, 承保面积达到60万亩。苹果保险成为陕西农业保险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受惠人数最多的农险品种。

二是涉农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品种达到9个, 地方性财政支持的险种已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艺、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以陕西省为例, 农业保险除中央财政支持的险种外, 还开展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苹果、红枣、核桃等农业保险。

三是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为33亿元, 2009年增加到59.7亿元。与此同时, 地方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中央财政承担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由2007年的25%, 增加到2008年的35%, 2009年又增加到40%;2007年自治区财政承担25%, 2008年、2009年分别增加到50%和55%。

四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已形成以中国人保、中华联合两家全国性保险公司, 黑龙江阳光、吉林安华、上海安信和安徽国元等4家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网络。

五是农业保险作用日益凸显。农业保险在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推动农民迅速恢复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应对2009年频繁影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几场特大旱灾中, 农业保险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09年11月底, 农业保险已为170余万受灾农户预付赔款3亿元, 有力地支持了抗旱救灾工作, 确保了国家粮食生产的稳定。2007年10月初, 台风“罗莎”登陆浙江, 导致余杭区超过二成水稻严重受灾, 为帮助农民尽快补种, 保险公司迅速赔付1 060万元, 积极挽救了农业生产。2008年1月发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 导致大量生猪冻死, 保险公司赔款7744.4万元, 涉及7.3万头能繁母猪, 为灾后生猪生产的尽快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发展高度重视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从2004—2010年, 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保险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与此同时, 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扩大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 积极引导和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 国家有关部门对农业保险的管理不断加强

近年来, 保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发展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进一步规范了农业保险业务, 推动建立了理赔政策公开、理赔流程公开、理赔结果公开和查勘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快速理赔制度。同时, 保监会还以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和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为重点, 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 严厉打击农业保险经营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中央有关部门建立了农业保险联席会议机制, 加强了对农业保险的协调、指导和管理。

(三) 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有力推动

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有关精神, 对农业保险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如上海市, 各区县财政或农委所属的11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共出资2.2亿元, 于2004年9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安信农业保险公司, 实行“政府行政推动, 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市区县二级推进农业保险委员会,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将农业保险的发展列入区县政府考核范围。各农口职能部门配合保险公司落实每年各项农业保险任务, 联合召开有关险种的工作会议, 进行宣传动员和具体部署。市农委召集各部门协调解决农业保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财政对农户实行保费补贴, 对农业保险业务给予免征各种税收的优惠政策, 建立了特大灾害补偿机制。在上海市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 农业保险快速发展, 承保覆盖面已达90%以上。

(四) 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积极探索

保险机构根据国家开展农业保险的要求, 结合当地农村农业实际,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大胆试验, 积极探索, 已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五种模式, 丰富和发展了农业保险。中国人保公司陕西分公司探索建立了设施蔬菜“银保富”模式, “银保富”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依托, 通过财政资金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 保险公司对设施蔬菜提供保险服务, 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参保农户优先予以信贷支持, 形成财政资金引导, 银行、保险业共同合作, 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按照陕西省设施蔬菜“银保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 农户首先对设施蔬菜进行投保, 每个大棚保费为400元, 保额为1万元, 保险期限一年, 投保农户承担费用的30%, 省财政补贴70%。农户持保单可向银行申请1万元的贷款。如遇火灾、爆炸、暴风雨、冰雹等造成的大棚损失, 或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而致身故、残疾等原因的, 保险公司将给予理赔。至2009年底, 陕西“银保富”发展蔬菜大棚4650亩, 为农户提供贷款327万元。

四、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在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我国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时间还较短, 在实践中还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业务亏损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与探索中, 农业保险亏损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第二轮农业保险试验, 之所以走走停停, 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保险业务普遍亏损, 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对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缺乏积极性。1985—2004年, 除两年农业保险实现微利外, 18年呈现亏损, 累计亏损18.67亿元。20年中, 农业保险业务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20%。第三轮农业保险试验以来, 中央和地方财政采取为农户承保提供保费补贴, 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经营管理费补贴、免除农业保险业务营业税等措施, 提高了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保险亏损的压力, 但农业保险“大干大亏、小干小亏、不干不亏”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业务普遍亏损, 以至于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对此类险种望而止步。据中国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反映, 2007—2009年农业保险亏损2 000多万元, 2010年第一季度已亏损2 400万元。陕西省在泾阳县试点的奶牛保险共收取保费292万元, 但最终赔付812万元, 赔付率达到了278%, 严重挫伤了保险公司开办奶牛保险的积极性。中华联合陕西分公司和永安保险陕西分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行的初期, 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很高, 积极争取进入陕西农业保险市场, 然而仅仅经营了一年时间, 农业保险业务的持续亏损使这两家公司从陕西农业保险市场中退出, 目前只剩下陕西人保分公司在苦苦支撑。农业保险业务的持续亏损是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 如何化解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 是促进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 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低

首先, 我国农业保险在总体上普及率很低, 覆盖面很小。全国农业保险承保率不到5%。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均处在缺乏保险保障的状态之下。其次, 农业保险险种较少。以湖北省为例, 在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中, 种植业仅有水稻, 养殖业只有母猪和奶牛能够投保, 油菜、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尚未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再次, 赔付标准较低。目前全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农业灾害赔付标准体系, 各地保险公司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赔付标准, 但总体来看, 赔付标准较低。湖北省目前执行的农业保险方案中, 水稻出险损失30%以上才开始按比例赔付, 水稻绝收后的最高保险赔付额不得超过200元, 远远低于农民种植水稻每亩400元的成本价。2008年, 一场50年不遇的雪灾给我国部分省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农业经济损失达250—500亿元。而与天价损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这场灾害中, 受灾农民获得的农业保险理赔数额仅为4 000万元。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 保费补贴方式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求中央、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对农民投保予以保费补贴。这种方式对地方财力较弱的地区来说压力较大。以陕西省为例, 在107个县 (市区) 中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就占一半多, 这些贫困县主要靠国家的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情况下, 开展的险种越多, 财政的负担越重, 无力拿出较多的资金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 即使低水平的补贴县级财政也感到压力很大。陕西省2008年在洛南等县开展了核桃保险试点, 但洛南县由于财政困难, 对核桃保险的财政补贴一直没有兑现。农业大县开展农业保险需要更多的财政补贴资金, 而这些县往往是财政穷县。财政实力强的往往是一些工业强县、农业弱县, 这些县级财政在农业保险方面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

(四) 农业保险缺乏立法支持

从国外运行经验来看, 农业保险较为成功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农业保险法, 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 农业保险中大部分是政策性保险, 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经营流程和规律大相径庭, 很难用现行《保险法》来指导其发展。法制的缺失给农业保险实践带来了较多困难, 农业保险普遍存在着展业难、收费难、理赔难的问题, 业务开展波动较大, 很难正常运作下去。法制的缺失使农业保险的定位、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农险的支持原则、对农险投保人利益的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如何保证农险的投保面等问题难以明确或得不到有效落实,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发展。

(五) 再保险和超赔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不完善, 农业巨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除北京、江苏等少部分省市建立了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外, 大部分省市区没有建立相应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如陕西省虽然在2007年印发的《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施方案》中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超赔机制进行了初步明确, 规定“试点阶段, 核定赔付额在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倍以内时, 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赔付责任。核定赔付额超过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倍时, 报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但一直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也未建立农业保险超赔基金, 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

五、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 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灾害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损失大的特点, 这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政策工具, 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 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 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三农”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小;二是农民收入低;三是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的比重较低。据对陕西省500个村庄、6 000多农户的调查, 2008年农民人均粮食收入占年收入的7.3%, 人均养殖业收入占年收入的7.7%, 两项合计只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而发达国家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养殖业和种植业;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为突出。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6%, 农村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 更需要依靠保护农业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维护农民的利益。

我国“三农”所具有的特点说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营成本更高、更复杂, 更需要国家的扶持。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保险, 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 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 认真总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教训,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

(一) 建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体系

2006年底, 在国务院相关部门的积极倡导下, 《农业保险条例》的起草工作已经启动, 但至今没有出台。应加快《条例》的起草, 争取尽早出台。各省市区应根据农业保险试点情况及各自实际, 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 对农业保险的性质, 费率水平, 保障范围, 经营模式, 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 政府, 保险机构和农民的责任, 各主体的保费负担比例, 风险准备金的提留, 监管责任, 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使农业保险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二)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长效机制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建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常规项目, 明确每年财政预算对农业保险的投入比例。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投入要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增加对西部落后地区、粮食主产区和关系国计民生重大农产品保险的补贴投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方式, 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 降低县级财政补贴投入比例。尝试建立省市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统筹制度, 省市区财政拿一部分, 其余部分根据各县 (市区) 财政状况, 分配农业保险保费统筹数额, 财政状况好的多拿, 差的少拿或不拿。统筹起来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由省上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三) 加大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支持力度

要研究制定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给予费用补贴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业务给予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 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 免除经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全部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所得税。将机关车辆保险等赢利稳定的险种交由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经营, 弥补农业保险业务的亏损, 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

(四) 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 在国家建立农业再保险公司的同时, 按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分布, 建立区域性农业再保险公司, 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建立国家级、省市区及部分财政实力强的县 (市区) 农业保险超赔基金或巨灾风险准备金, 用于应对农业巨灾可能对农业保险体系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五) 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其他支农手段综合运用

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经验来看, 为解决农业保险投保率低的问题, 很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实行自愿投保和有条件强制投保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将农业保险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养殖补贴等国家支农政策综合起来运用, 对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品种, 应有条件地强制农民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信贷紧密结合,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防范风险的作用, 又可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积极推进农业贷款的发放。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要不断创新农业保险方式和产品,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摘要:经过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自实施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规模不断壮大, 服务领域逐步拓宽, 在防范抵御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试点、试验阶段, 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此, 立足我国国情, 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 对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篇9

我国将社区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 对社区卫生服务与城镇医疗保险政策对接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将结构适宜、功能合理和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也是建立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需要。卫生行政部门要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真正挖掘、利用优质卫生资源, 淘汰劣质卫生资源, 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在优良资源的基础上, 为社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居民就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 到80年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1992年以前, 以控制医药费用为中心, 对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1992—1998年间, 开始探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目前, 我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和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400多个, 初步形成了一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队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 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2]。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加强和卫生事业的改革, 我国的城镇医疗保险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存在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1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支持不够。

一是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少地区没有制定严格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准入标准, 机构建立后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和监督。二是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患病后, 只能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而定点机构多为大中型医院, 既不方便, 又不利于卫生费用的控制。三是补偿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没有专项投入, 或只给予启动资金, 无后续补充资金。

1.1.2 社区卫生机构本身的资源与要承担的社会职能不适应。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其本身存在着矛盾的因素。一方面,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本身是从卫生体制改革中发展而来的, 它除了与二三级医院一样具有使患者得到康复的目标外, 政府还希望它能够担负起健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基层人群的医疗问题、改进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卫生教育以及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医疗优惠和救助等社会职能。但是另一方面,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资源来承担起这些社会职能。

1.1.3 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有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管理不够完善, 有些工作人员对医保政策不熟悉, 甚至受利益驱动出现冒名顶替、串换药品和诊疗项目、分解处方和超量配药等违规现象, 产生了不良影响。

1.2 医疗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保政策变形。

少数定点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对参保人员住院指征掌握不严格, 甚至弄虚作假, 挂床、小病大养、冒名检查、违规辅助检查以及分解住院和二次返院等不规范行为依然存在。另外, 由于医院普遍推行分配制度、技术承包责任制度等改革措施, 医生的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紧密挂钩, 形成了“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的激励机制。而对医保患者来说, 在药品消费方面缺乏选择能力, 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 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出。

1.2.2 制度设计不尽合理, 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安排单一, 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参保人员结构存在差异, 医疗消费差距大, 仅用一个制度, 一种模式很难解决各类地区、各类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相脱节, 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缺乏有效的结合机制, 不仅造成患病人群的增加, 加大医疗基金的支付压力,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1.2.3医疗保障的支付水平和覆盖率低, 有违社会公平原则。从总量上看, 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水平仍较低。从结构上看, 医疗保障主要覆盖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部分国有控股、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职工。虽然近年来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和推广, 但仍有部分其他类型企业的工人、下岗职工、破产企业退休职工、非正式就业 (灵活就业) 人员、无业和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及很多农村居民还没有被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

2 对策

2.1 明确政府应负的责任, 加大资金投入[3]

加强政府对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由于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 以及疾病谱的变化等, 医疗费用开支呈上升的趋势, 这已成为各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主要靠企业和职工的缴费, 渠道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借鉴国外开征专门税种的办法, 多方筹集资金。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三级医疗网的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即将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分为初级医疗机构、地区医疗机构和中央医疗机构。初级医疗机构通常是诊所的形式, 一般设在居民区, 提供比较简单的门诊治疗;地区医疗机构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专科医疗服务;中央医疗机构则负责疑难病的诊疗和医疗科技的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分解病人的流向和使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合理。

2.2 确立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对接的法律地位, 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

我国的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对接制度之所以建设滞后、推进迟缓, 除了相关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以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通过立法确立起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因此, 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制推动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对接。要起草制定国家公民医疗权利保障法, 明确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各自的法律责任, 明确国家对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政策, 制定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保障制度, 完善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费用的控制制度, 依法对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管。

2.3 同步推进相关改革配套措施

要协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离不开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的配套改革。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两项体制改革的深化, 合理进行卫生规划, 整合医疗资源,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的支付作用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自身变革, 从而实现医疗卫生市场竞争的有序化,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解决人们的“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制度和信用等级制度建设, 加强对医药机构的监督和管理[4]。

2.4 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

管理工作首先要着眼于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其次要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要依法取消其执业资格。三要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四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和定期考核评价。五要注意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介组织, 引导他们在业务技术建设以及行业维权、行业自律方面发挥作用[5]。

2.5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互补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良性循环, 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总收入纳入统一结算, 一体化管理, 医疗保险支付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 基本医疗保险给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运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可以为参保人员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提供基本的保健、康复等医疗服务, 而且收费经济, 减轻了参保人员和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负担, 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同时也降低了职工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台合理分流患者, 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守门人"和“引路人”作用, 实现既降低医疗费用, 又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2.6 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从现行的职工医疗保险逐步转变为社会医疗保障

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将参保对象从城镇职工拓展到城镇所有居民, 积极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充分体现医疗保险和衷共济的特点。一是在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 要通过资产变现等方式筹措资金, 设法将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保范围。二是降低缴费水平, 增加服务网点, 吸引小时工、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三是制定相关政策, 积极引导。要制定专门的实施办法, 积极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四是降低门槛, 跟踪服务。要以大病医疗为重点, 开展流动的跟踪服务, 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在覆盖范围较大, 条件具备的地区探索将职工家属和在校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范围, 可以采取职工家属缴纳医疗保险费, 缴费比例可低一些, 其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或医疗保险基金承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互为条件, 相辅相成。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城镇医疗保险,政策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策艰难推进[EB/OL]. (2005-12-28) [2010-01-15].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12/28/17237.html.

[2]毛群安.95%的地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EB/OL]. (2006-02-10) [2010-01-15].http://news.sina.com.cn/o/2006-02-10/10478171593s.shtml.

[3]江鹏, 赵炜, 鲁轶, 等.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 (2008-05-13) [2010-01-15].http://journal.shouxi.net/qikan/articledes.php?id=278713.

[4]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

上一篇:城市形象识别下一篇: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